疫情之下|诸建芳:全年工业品价格相对乐观
诸建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月CPI同比增长5.4%,同比涨幅较前月扩大。主要原因在于春节错位带来的基数影响,疫情在边际上对价格也有冲击,但或仅在于非食品端,对于食品端的影响尚未全面体现。
考虑到政府对价格管控的力度较强,去年2月基数较高,预计2月的通胀将较1月有所回落,基本可以确定今年1月的通胀为全年最高点。1月PPI同比转正至0.1%,环比与前期持平。
1月PPI上涨逻辑在于基建项目的扩张使得对工业品价格的预期乐观。
疫情或将冲击2月的工业品价格表现,开工延迟,产能恢复缓慢,2月PPI或短期再度回落至0%以下,但我们仍对疫情消退后全年工业品价格相对乐观。
通胀升至年内高点,涨幅略超预期
1月CPI同比增长5.4%,较前值回升0.9个百分点,涨幅略超市场预期。环比增长1.4%,为16年2月以来的最高点。
从本月CPI结构来看,既包含春节错位影响,也体现出疫情对部分领域价格的推动。
疫情对价格的冲击相对有限
具体而言,食品价格同比增长20.6%,持续刷新历史最高值。其中主要贡献为蔬菜和畜肉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7.1%和76.7%。
其中,(1)蔬菜价格环比涨幅小幅高于季节性,但如果考虑到春节错位因素,1月蔬菜环比涨幅略低于过去两年2月春节期间的季节性,可能是由于供给较充足,很难证实新冠疫情对价格产生冲击。(2)猪价同比上涨116%,环比增长8.5%,涨势继续较前值有所扩大。受春节错位和需求端的推动,牛肉和羊肉价格环比强于季节性,较难判断是否存在新冠疫情对供给的影响。奶类价格和蛋类价格的环比涨跌幅基本上符合春节错位所显示出的季节性特征。
总体而言,大体上可以得出食品价格更多受到春节错位影响的结论,可能由于新冠疫情时期政府加大对价格的监控保护力度,同时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大体稳定,因此难言疫情对食品价格产生较大冲击。
非食品价格体现出春节和疫情双重影响
1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较前值上涨0.3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计算,非食品影响整体CPI同比上涨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创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
从分项来看,非食品价格变动既体现出疫情影响,也有春节的季节性影响。
其中,医疗保健价格环比上涨0.6%,或与疫情有关;教育文化和娱乐环比上涨1.4%,基本符合此前春节期间的平均涨幅。交通运输燃料价格受到油价调升的影响,环比上涨2.7%。
需要说明的是,1月非食品价格的上涨或不代表经济总需求回升,只是外生性影响带动的。仍需关注疫情和春节过后的非食品价格走势。
对后续通胀的判断:2月大概率出现回落
此后通胀不排除加速下降的可能性。
相比于1月,2月物价受到疫情的潜在影响可能更大,因为隔离造成的交通和人员的阻碍,产业链供给可能受到冲击。
然而我们认为,2月CPI同比读数或较1月出现下降,主要原因在于:(1)春节错位,去年同期CPI同比较高;(2)政府在防控疫情期间,多次强调物价稳定,预计一系列行政手段应对物价非理性上涨会产生效果;(3)疫情期间国内需求受到影响,国际油价出现下跌。
根据我们的测算,2月通胀同比增速或在4.5%左右。
1月工业品价格较坚挺
1月PPI同比上涨0.1%,结束6个月的通缩。环比增速与前值持平,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其中生产端的上中游价格环比均为正增长,采掘和原材料环比分别上涨0.3%和0.8%。
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在于1月专项债发行放量,对后续基建投资扩张产生的乐观预期,同时工业生产也出现积极信号,一定程度上属于预期带动下的价格上涨。
从细项来看,上游除煤炭开采环比下跌4.1%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开采和有色金属矿采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5%、8.9%和3.7%。中游石油加工环比上涨4.6%,有色和黑色冶炼及压延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7%和2.4%。
2月工业品价格或短期承压
1月价格走势尚未体现出疫情的显著影响。但自2月开始,疫情可能对全月的终端需求和供给产生冲击,全面复工的进展仍需观察,产能回升至疫情前期水平也需要时间,因此价格或短期承压。
预计2月PPI同比增速会小幅转负。
但待疫情消退后,或是全面开工时,工业生产和基建项目的恢复弹性预计或将超预期,需求端的积极表现令我们对年内工业品价格并不悲观。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联系人:孙剑嵩
- 邮箱:building8@staff.sina.com.cn
-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