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表演班横行、高学历明星崩塌与电影教育的尴尬 因为演员翟天临的学术不端事件 人们对中国的电影学院教育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2017 年 9月,北京电影学院的新生。图/视觉中国 电影教育的尴尬 本刊记者/刘远航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周传基跟自己曾经的学生张会军通信,谈电影教育问题。当时,周传基已经78岁,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老教授,曾经带出过张艺谋和陈凯歌等知名导演,张会军则刚刚被任命为北京电影学院新一任院长。 离开北电之后,周传基坚持四处讲课,也自己办学。进入到新世纪,这位老先生感觉到了某种变化,社会上对于明星的追捧更加热烈,各类的表演培训班应运而生。性格鲜明的他在给新任校长的信里直言不讳地指出,当下电影学院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教育质量下降,特别是表演系,已经成为社会名利场的前站。 “一些普通影迷水平的家伙,居然想染指电影教育事业。君不见现在到处是那些表演野鸡班、博士野鸡班。”周传基言辞激烈,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北电。“现在人人都在办那赚钱的野鸡表演班,这不能不说北京电影学院是罪魁祸首。” 时间转眼过去16年。今年2月,青年演员翟天临在一次直播中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网是什么,这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招来了外界的普遍质疑。“高学历明星”一直是翟天临公共形象的一个支点。而明星的“人设”崩塌背后,是公众对于教育公平和学术规范的隐忧,由此牵扯出艺术教育的问题。周传基那封言辞激烈的信被重新找了出来,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问题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表演型人才和高端学术之间存在这种矛盾性,艺术教育的规范度还需要更好地提升。从教学角度说,这几年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急功近利和学术失范的问题。还有就是如何看待人才培养的艺术性和综合性,以及文化水准等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著名导演、北电退休教授谢飞也发表了文章,对比国外的专业院校,并对艺术创作专业开设理论研究型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北京电影)学院多年来的博士教学实践不仅没出现什么杰出优秀的理论人才,博士论著被出版和引用的也属极少数。低劣、抄袭的现象倒是常有发现。” 风起青萍 回过头看,2003年的确是一个关键的拐点。好莱坞和港台影视剧借由多种渠道参与了大陆流行文化的塑形,张艺谋的《英雄》则为持续低迷的国产电影市场点燃了“大片”时代的序幕。电影究竟是艺术还是商品的二元论争被文化产业的属性所取代。在电影工业和流行市场的驱动下,明星和偶像的生产机制开始成型。 这一年对于翟天临来说同样重要。年仅15岁的他被杜琪峰看中,主演了后者监制的青春文艺片《少年往事》。翟天临随影片剧组参加了当年的金马奖和法国南特电影节,算是有了一个足够耀眼的演艺起点。 外部环境的变换,使得电影工业对于专业教育提出了要求。事实上,校园内部的波动同样剧烈。在此之前,北京电影学院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实践它的精英教育模式,每年的招生规模都在20~30人。但随着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在这一年的正式毕业,大众教育开始显露出它真正的面目。 以北电表演系为例,1999年,在本科班之外,开设高职班,招收40人,对于文化课的要求更低。2003年,北电成立高职学院,表演系的高职班人数井喷式增长,多达190人,是第一次开设高职班时人数的近5倍。 人数的井喷背后,是社会上对于艺考的持续升温。文化课的要求低,许多学生在高考无望后,选择走艺考的“捷径”。到了2006年,也就是翟天临参加考试的那一年,北电表演系的报考人数已经突破6700人,比前一年增长20%。后来翟天临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高考时的数学成绩只有19分。 激增的招生人数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既有的办学方式形成了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师资问题,当时学院里的一位老教授就曾透露,学院的在职教师人数严重不足,78级只有20多个学生,既有的师资加上外请的各个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足以保证教学质量。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戏剧影视学这个领域有点陷入无序状态,大家千军万马都要往这挤,在这个领域要占有资源,占用学位资源,就出问题,良莠不齐,并没有把精英化的人真正地推上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正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除了师资问题,还有教学场地、排练场所、课程安排、教学实践、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同时,大批学生的未来去向也成了表演教学必须要顾及的因素。张会军在上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之初就带着团队到美国进行考察,访问了九所大学和传媒学院。进行总结的时候,他也提到了教学形式的改变和硬件设备的升级。 一方面是怎么教,但另一方面,教授的对象已然发生变化。做“为人民服务的表演艺术家”,这曾是北京电影学院对于表演系学生的期待,但现在,这些学生们对未来的期盼是成为明星和偶像。 与扩招几乎同步开始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想象与实践。2003年,“985”工程二期建设开始启动,创建一流和先进院校成为笼罩在众多高等院校头顶的核心命题。与此同时,国内许多综合院校纷纷上马,成立了影视专业。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一所专业院校,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在当时的语境下,也响应国家号召,迈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电影专业院校的步伐。 这一年,北电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然而,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学院刚刚提出要开展博士教学的时候,谢飞是反对的,他认为北京电影学院还不具备教学基础。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在主管单位的要求下,博士越招越多。 谢飞虽然只有本科学历,但也只好开始招博士。后来翟天临的博士生导师陈浥也属于这种情况。他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82届本科毕业生,而表演系第一次招收硕士生是1991年。 “至于学位,由于特有的‘一刀切’,电影学的教师被要求和其他领域的教师一样必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才能获得高级职称,因而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电影创作博士的学位教育,常常令来访的外国同行目瞪口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这样写道。 失落的剪辑系 2003年春天,老教授周传基的支气管炎发展到了肺气肿,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离开北京,在云南养病。那时候,他已经在云南艺术学院任教,安于一隅。对于高校里的许多变化,他有自己的态度。 周传基感到愤怒。在表演系持续火热的时候,他一直主张设立的剪辑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早在1981年,他刚刚到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的时候,就开始为此发声。剪辑当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直接影响着一部电影的节奏、运动、空间和时间,在周传基看来,这几乎是电影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的关键,也是其区别于文学和戏剧的原因所在,它甚至与演员的表演也有关系。熟悉电影剪辑是国外许多演员的基本素质。 当时,北京电影学院没有剪辑系,也没有训练学生掌握实际剪辑艺术技巧的课程,只开了一堂蒙太奇理论课。但在国外,情况大不相同。美国设有电影学院或系科的大学,都有剪辑系或课程,南斯拉夫和澳大利亚的影视院校对此同样重视。 周传基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创作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剪辑的重要性,也是因为中国的制片制度允许导演参与剪辑,由此降低了剪辑师的存在感。他曾经到国外跟电影教育界的同行交流,对方听闻中国的电影专业院校没有剪辑系的时候,大为惊异。 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也就是北京电影学院初创的时候,民族电影事业把好莱坞电影逐出了国内市场, 消除了它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此后,前苏联教育模式引入中国,直接影响了电影学院的科系建制,表演系就是一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提到,国外大部分电影学院都没有表演系,或是相关专业。因为,在美国学表演,其实默认的就是舞台表演,所以美国绝大多数的表演专业都设在戏剧学院内,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舞台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影视演员不是一个与学科、学历挂钩的行业,大量演员都非科班出身,两夺奥斯卡影后的朱迪·福斯特虽是耶鲁毕业的学霸明星,但在成为学霸前就作为童星出道多年。美国多所高校设立影视表演类专业,但并无博士学位可供攻读,一般都是硕士到顶。 而北京电影学院则选择了别样的路径,1955年11月,由前苏联专家主持授课,以培养师资为重点,举办了导演、演员、摄影、制片四个专修班,学员都是各电影制片厂的在职干部,学制二年。第二年6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专业设置为电影导演系、电影演员系、电影摄影系和放映师范专修科。 摄影系的老师郑国恩后来回忆,56级学生入学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师资。学校党委安排他担任老师,但当时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太少,很是为难。组织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先顶上,“技巧部分基本按苏联专家的原样讲”。最后,他临危受命,走上了讲台。 到了80年代初,北京电影学院的科系设置基本沿袭了五六十年代的架构。然而,电影创作和理论领域的快速进展,包括“第五代”导演的出现和电影语言现代化的讨论,让剪辑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1981年,电影局召开了全国首届电影剪辑会议,同时成立了中国电影剪辑学会。 尴尬的创作博士 2010年,国产票房突破百亿大关,增幅超过60%。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建校60周年校庆,周传基被授予“中国电影教育贡献奖”。与此同时,翟天临从表演系本科毕业,并作为免试推荐生,继续攻读研究生,专业是电影艺术创作及理论。他的演艺事业也开始进入正轨,在电视剧《孽债2》中担任主角。 也是在2010年,艺术学学科建设迎来了关键的节点。国务院学科目录调整工作组即将把艺术学从文艺学中脱离出来,使其升级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相关的专家学者研讨升级方案,前后开了不下十次的会。 门类下面如何设置一级学科,当时就有争议。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正阳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姑且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张道一和仲呈祥这样长期研究艺术学的老教授,另一派是像谢飞这样从事具体的艺术教育的专家。分歧有很多,比如要不要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之外,设置一个统一的艺术学理论。 其中在东南大学召开的那次论证会上,争论尤为激烈。周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也参与了讨论。在他看来,当艺术学开始走向成熟、变成学科门类的时候,理论的建树作为一个顶梁柱,和各个艺术形式,包括电影、音乐、美术等等,和这些形式的技能技巧是相互支撑的。 “事实也证明,没有综合性的艺术理论,那么这一学科发展长远来说就会堕入到偏见里头,人们会觉得艺术不就是表演、唱歌和跳舞么?”周星说。“以表演来说,它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因为大部分的演员是靠观察生活和悟性得来的,和理论性的学历研究有区别,体系性的理论提升可能需要高手。” 赵正阳的观点与此类似。“比如像翟天临这个人,主要依靠的还是经验,他要完成一个两级的思维升级,把自己的表演经验先给它碎片化,形成碎片,然后再把这个逻辑往上升到二级的逻辑,从技术和技巧上升到理论。这个过程中,没有多少可以参考的东西,所以难度其实更大。” 经过不断的论证,艺术学学科的顶层设计因此确立,2011年,它正式成为中国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分别是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 表演和电影学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事实的发展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人,根本没有学过艺术,最后却成了艺术学博士。”赵正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另一方面,是有创作经验的人成了艺术学博士,但却很难形成有效的理论成果。“从创作领域来获取博士学位的人,他们做出的一些成果,大部分不具有非常大的令人公认的这种学术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院校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周星认为,学校还有教育指导部门必须严格地控制和要求。“如果你只是让画家来评学画画的,用演员来评学表演的,虽然他画得好,表演也好,但是忘了学理层面的标准,就会偷工减料,学生也会陷入自我满足,就会出问题。”[详情]
教育部:严肃查处学术不端、招考弄虚作假 中新网客户端2月22日电(记者 张尼)22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将研制出台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整治。开展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表彰奖励工作。推动创作反映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严肃查处学术不端、招生考试弄虚作假等违反十项准则的行为。[详情]
知网贵到高校都买不起?不断涨价被指涉嫌垄断 中国知网在学术资源的整合和分享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市场支配地位。其是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争论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据新京报报道(你不知道的中国知网:年收入近10亿,阅读卡当作者稿酬),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齐全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近日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为中国知网凭借市场垄断地位优势向用户收取较高的阅读费用,甚至设定最低充值额度,但却给学术论文著作者支付无法兑付的阅读卡和一部分极低的稿酬为报酬,这让其多年来毛利率高于50%。 公众在对这种反差的合理性表示怀疑的同时,也不禁要问,知网凭什么能这么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其所拥有的垄断地位。中国知网在学术资源的整合和分享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市场支配地位。其是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争论也就推向了台前。 中国知网的建设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构建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将国内全部的学术文献资料数据化,而量的积累已让其在市场中形成了支配地位。放眼全球,如美国的lexis、荷兰的爱思唯尔,也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因此,拥有市场垄断地位并非是中国知网的“原罪”。 当然,垄断地位本身也不是我国《反垄断法》所要禁止的对象,但经营者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是受到法律规制的。《反垄断法》第17条明确,将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属于应当被规制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因此,判断中国知网上述行为是否应当受到法律规制的核心就在于,其是否构成此种滥用行为。 事实上,学术论文作为公共知识资源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为了保障公共知识能够最大程度地为公众所获取,纯粹以获利为目的的商业化运作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中国知网因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地位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获取巨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不断分享固然实现了知识的扩散和传播,但这些数据同时也成为知网的“吸金法宝”,使得知网掌握了市场支配地位,获取了大量的利润。从这个角度而言,知网也涉嫌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行为。 因而,相关监管机构应当责令知网对价格做出相应调整。但调整知网价格只是第一步,要解决其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问题,还需要允许公平竞争。从国外经验来看,通过相同或相近数据库的公平竞争才能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管理,良好竞争秩序的形成才能真正让知识的传播既相对广泛又不至于“太贵”。 文/李昊(法学学者)[详情]
新浪财经讯 2月19日,北京电影学院在其官方微博再次就“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发布调查进展。北京电影学院表示,学校学术委员会与学术仲裁委员会认定翟天临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汇总,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将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及取消陈浥博士生研究生导师资格,且二人均表示同意。其他问题目前仍在调查中。 北京电影学院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说明(二) 连日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委员会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翟天临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在《广电时评》上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一文进行了鉴定,认定该文中的一些论述是基于翟天临个人表演艺术创作体验而进行的阐发;文中关键表述使用了其他专家的观点,但未做引用注释说明,存在较为突出的学术不规范、不严谨现象,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导师陈浥未能认真履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委员会建议、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决定、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撤销2018届博士研究生翟天临博士学位,取消陈浥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翟天临、陈浥对此均表示接受。 其他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北京电影学院 2019年2月19日 [详情]
因被质疑博士学位拿得并不合规,演员翟天临成了最受学术圈关注的艺人[详情]
马上评|拿论文赚钱的知网,正让学术变成一桩生意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汶轩 翟天临一句“不知知网”让自己卷入舆论漩涡,也让知网进入大众视野。近日,苏州姑苏法院判处的一起案件也与知网有关。2018年5月,苏州大学学生小刘在知网下载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七元,但知网提供的多种充值方式都有最低50元的限额。充值购买文献后,小刘发现余额无法退还,于是将知网告上法庭。法院最终认定,知网设置的最低充值规定以及退款要收手续费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实际上,对于知网这一中国最大报刊和学术数据库的收费模式,学术机构和高校吐槽已久。不断上涨的价格、垄断性的地位、时有问题的服务,都难言令人满意。北大曾因无法忍受其价格而暂停续订。一些财力不足的地方高校,宁愿选择其他更不完善的数据库,我所知道的几座地方高校就是如此,老师科研、学生写论文都受到很大影响。知网几块钱(贵的十几块)一篇的文章让需要处理大量文献的老师叫苦不迭,只好到处请那些买得起数据库的高校老师、学生帮忙。这种问题甚至促生了一门生意:某著名电子商务网站上就有知网的账号密码出售。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知网这种学术出版商攫取高额利润都是不义的。学术研究成果是由学者的智力体力、团队的合作劳动、学术资助人(国家或私人)的资金和服务共同作用产生的,出版商在其中付出并不多——在很多学术期刊里,连担任同行评议的审稿人都是免费劳动或仅获得极其微薄的报酬。学者们往往怀着为学术共同体服务的崇高理想干活。而学术出版商并不因为电子出版获得的利润而额外付给学者回报。例如,知网付给一篇博士论文的报酬是多少呢?价值400块的知网卡和100块的现金报酬。要知道,一篇博士论文至少10万字以上,这可能是最廉价的稿酬了。而出版商们获得的利润却能够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建立信息数据库的初衷是为了提高信息流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但越来越资本化的数据库,却令金钱成为获得信息与知识的唯一途径,这是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不仅仅是知网,世界几大著名学术期刊出版商都曾遭受过学术界的“炮轰”,以致于有“图书馆与出版社之战”的说法。哈佛大学曾说“无法防守”越来越高的期刊价格,呼吁师生转向免费的电子学术论文预印本网站。我所在的排名国内前十的高校,也曾愤怒地控诉某学科专业数据库肆意提价,令学校无法承受。 这几年来,不断有学者联名公开控诉、抵制大出版商。一些学者不惜冒险,建立免费的论文分享网站,却遭到了大出版商的严酷狙击。以网络欺诈的名义,美国法官起诉了下载并分享学术论文的亚伦▪斯沃茨,这位被称为“互联网之子”的年仅26岁的计算机天才最终自杀。以知识产权的名义,国际最大的学术出版商之一爱思唯尔公司控诉建立了免费论文分享网站的俄罗斯女学者亚历珊卓,令其难以出国……只是,学者们的诉求和呼声在资本面前,往往是软弱无力的。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电子出版服务应该完全免费,更不否定电子出版的意义。在充分肯定知网等电子学术出版商们为信息流动和知识分享作出贡献的同时,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金钱造就的信息壁垒越来越高,越来越深严。降低知识获取成本,不仅是书斋和实验室中的学者的事,更关系到全社会的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知网等同类机构从宏观的公益性与商业性权衡与评估,到微观的收费模式等管理细节,都需要有一个能让各方满意的制度出台。[详情]
中国知网“打假”有功 自己是否“干净”?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中国知网”绝不是个陌生的名字。它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从本科阶段开始,知网就几乎是学生检索、下载学术资源的唯一正规渠道。近日,演员翟天临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动中表示不知“什么是知网”,在网上还掀起了一番热议。 不过最近知网自己却也因为其收费模式陷入了争议。几天前,苏州姑苏法院判处了一起案件,最后判定知网设置的最低充值额限制规定是无效的。而对于长期订阅的高校用户来说,知网此前也曾因为涨价,多次被高校抵制。知网的收费模式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是谁给了知网涨价的底气?这门有关学术的生意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呢? 收录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保持60%左右毛利率 知网官网资料显示,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知网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 中国知网董事长王明亮去年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全国的科技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及时的情报服务。们这些内容它是集中了全国学者,甚至是全世界学者的智慧。” 2017年知网数据 截至2017年底,中国知网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全文下载量达20亿篇次/年,网站同时在线用户超过15万人。想要阅览和获得知网内容并不是免费的。但由于其在学术资源上“大而全”的优势,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基本都是知网的客户。知网一直保持着60%左右的毛利率,而这也与其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关,但是近年来已发生数起高校因不满知网涨价而暂停续订的新闻,其中不乏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 凭借高市场份额要求涨价 律师观点:是否涉及垄断有待认定 有说法称,90%以上的中国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来自于知网。由于知网在文献检索领域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对于知网提出的涨价要求,很多学校最终只能被迫接受。 但是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分析,这种行为是否涉及垄断,还有待相关机构的认定: “作为我们公众和高校来讲,确实在事实上缺少议价的空间,因为毕竟在事实上中国知网在文献检索领域的市场份额非常高,文献内容非常全,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按照反垄断法还是比较复杂的,他是需要做认定,就是说知网到底在什么样的一个相关市场上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然后认定有市场支配地位,才会涉及到涨价是否有正当的理由。” 下载7元却要最低充值50 法院认定知网侵犯消费者权益 而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知网的收费模式也存在争议。2018年5月,苏州大学法学院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名为《中药》的文献时,网页提示需要付费七元,他点击购买按钮后弹出一个充值页面,虽有多种充值的方式,但都设置了最低充值金额50元。充值50元购买文献后,小刘却发现余额无法退还,于是将知网告上法庭。 苏州姑苏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翁迎晓表示: “(中国知网)认为他们在对于充值的方式上已经设立了阶梯式的充值的规定,已经符合了用户的多样化的需求,他们实行已经很多年了,也没有用户提出来异议。” 法院最终认定,知网设置的的最低充值规定以及退款要收手续费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赵占领律师:“消费者在知网上面,本来只是想下载其中一篇文章,按照一篇文章去付费的。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它违背消费者真实的意愿,就是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问题。” 对于小刘要求退款的请求,因中国知网庭审前已经退款,法院对该项请求予以驳回。目前中国知网已对现有充值方式进行了补充,设置了最低0.5元的短信方式充值。 翁迎晓:“因为社会当中还有很多的商家也有这种最低额充值消费,可能金额大小不等,有些多的也多少的也少,但是这个方式本身它是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的,所以我们也想用这个案子来告诫一下还有其他社会上的一些商家,希望用这个判决来做到一个规范指引的作用。”[详情]
新浪财经讯 2月16日消息,北京大学在官方微博公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北京大学经调查发现,在翟天临进站材料审核、面试和录用过程中,合作导师、面试小组和光华管理学院存在学术把关不严、实质性审核不足的问题;同时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同时,北京大学表示,对“翟天临事件”深刻反思,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查漏补缺,压实责任,认真整改,虚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 2019年2月8日以来,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情况,成立调查小组,认真开展调查。2018年11月6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学院网站上发布了《2019年博土后招聘启事》。翟天临根据上述招聘信息,向学院提出博士后进站申请,并按要求提交了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清单、两篇代表作、博士后研究设想及工作计划等)。11月27日,光华管理学院根据《北京大学博士后招募、进出站与在站管理实施细则》及《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合作导师、本学科领域教授和博士后工作负贵人组成面试小组对其进行面试。翟天临提交的《电影行业经济研究》研究计划与合作导师研究需求一致,基于此及其面试表现,合作导师和面试小组从开展交叉学科研究角度综合考虑,同意聘用翟天临作为合作研究人员,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参加为期两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课题研究”。经学校公示、备案后,翟天临于2019年1月10日报到进站。 经调查发现,在翟天临进站材料审核、面试和录用过程中,合作导师、面试小组和光华管理学院存在学术把关不严、实质性审核不足的问题;同时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依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第33条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20号)中关于严格博士后人员招收管理的要求和《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13)10号)第27条,学校同意光华管理学院2月13日对翟天临作出退站处理的意见。依据《北京大学博土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第29条,学校决定对该合作导师作出停止招募博士后的处理,对面试小组成员给予严肃批评,责成光华管理学院作出深刻检查。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井要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组织各博士后招募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严格学术标准、强化规范意识。对于博士后申请材料弄虚作假或违反学术道德,以及招募过程中审核不严格者,将严肃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怠。这一问题暴露出学校在博士后管理中存在的满洞。我们对此深刻反思,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查漏补缺,压实责任,认真整改,虚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北京大学 2019年2月16日 [详情]
将翟天临拉下马的知网有多可怕? 头图来源丨《原生之罪》剧照 知网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彻底把它经营成了一门暴利生意。 文丨安美宣 来源丨商业人物 (ID:biz-leaders) 今早教育部回应了翟天临事件:绝不允许出现无视学术规矩行为。 过往一周,翟天临上演了一场“不知知网”而引发的血案。不仅自己的博士论文被指抄袭,查重率竟高达40.4%,连高考成绩也被挖得底朝天。拔出萝卜带出泥,翟天临的博导陈浥被爆只有本科学历,北电表演学院的院长张辉私生活也被牵扯出来。 一个常识,以《清华大学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论文查重管理办法》为例,“文字复制比为8%以下的定为‘一般重复’,文字复制比为8%-15%的定为‘中度重复’,文字复制比为15%以上的定为‘重度重复’”。这基本可以看作是学术界的共识。 40%以上查重率,恐怕连本科生都毕不了业。但“翟博士”却能轻轻松松参与北大博士后项目,这让学术圈人士非常愤怒。 那么到底知网是啥?为什么是否知道知网成为评判一个人有无学术背景的标准?又成为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的导火索? 暴利生意 知网全称是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是中国最大的中文信息知识服务提供商。 中国知网实际控股的是清华大学。工商资料显示,中国知网2014年变更了注册资本,由100万变更为3000万元,同时也变更了企业性质,由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法人独资,是同方股份(股票代码:600100)旗下全资子公司,而同方股份是清华大学控股的高科技公司。 中国知网在成立之初,得到了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等多个国家部门的支持,让知网在资源上具有绝对优势,优于同行业的万方、维普等文献检索平台。据知网公告数据,知网签下期刊8000余种,独家和唯一授权期刊达2300余种,实现核心期刊独家占有率90%以上。① 从同方股份2017年的财报可以看到,知网在2017年实现了净利润1.96亿元,毛利率高达61.23%。 同方股份控股、参股子公司财务情况,来源:同方股份2017年年报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撰文表示,知网滥用其在国内中文学术文章检索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以及借助行政力量的支持,使知网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已经触碰《反垄断法》的高压线。 知网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彻底把它经营成了一门暴利生意。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知识空间,学术商业资源库本应该是以一个公益或者微利的个体存在。 知网中文学术文章检索服务用户数量又众多,包括4000多万在校大学生,6300万科研人员,800多万的公务员,以及数以亿计的公司职员。② 反观知网的母公司同方股份,2018年的营收情况看起来非常不妙。同方股份自己贴出公告,表示2018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预计为14.5亿元到20.2亿元。 目前,知网是同方股份旗下利润率最高的一家子公司。 报价连年涨涨涨 当一家公司市场份额上升到50%时,基本拥有行业的定价权了。何况知网的独家资源占有率达90%以上。 2000年以来,知网报价连年看涨。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曾表示,2000年以来知网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连每年拿到教育部高额资助的北京大学都曾不堪重负。2016年3月底,北京大学图书馆网站发布公告,“由于数据库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看此公告,北大同学都慌了,“知网如果停用,论文就没法写了。” 不仅北京大学,国内很多大学都曾中止过与知网的合作。河北省教育厅一位不愿具名的干部曾对南方周末表示,“很多高校早就不爽,一直在寻找替代品,但目前为止还没找到。” 另外,在知网上还存在一个滑稽的现象,就是自己的论文如果被收录,那么作者本人下载也是要付费的。 知网对高校图书馆涨价,可以看作纯粹的商业行为,那么连作者本人下载自己的文章都要花钱的行为,就涉及到知识版权的纠纷。 去年年底,中国文字著作协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诉学术期刊公司和知网的首例维权案一审胜诉。此前文著协发现,知网通过电子化复制,将九种期刊、杂志中刊载的汪曾祺作品《受戒》,在知网平台及全球学术快报手机客户端平台向公众提供,并通过付费下载的方式,获得非法收益,侵犯了作品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最终知网承担了2000元的连带赔偿责任,以及文著协合理开支10000元。 但现实情况是,不可能所有被侵权的作品著作权人都去通过上诉来拿到这笔钱。所以知网在处理与期刊出版社、著作权人之间的关系时,“都是一笔糊涂账”。 “目前国内多数期刊只是在封面或者封底不起眼的位置做一个声明,要求作者默认在投稿的同时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也给期刊。这种声明在法律上的效力一直有很大争议。随着版权意识的提升,少数期刊或出版单位近年来开始与作者签署一对一的协议,要求作者转让信息网络传播权,但大部分期刊还做不到这一点。”曾在学术期刊工作的罗向京说。③ 期刊杂志作为连接商业数据库与著作权人之间枢纽,又很少将知网支付的稿酬分账给作者本人,“一年12本的普通刊物最终得到的稿费也就只有几千元,而且多数情况下稿费是留在(期刊出版社)编辑部了。”④ 如果将知网看成是一个商业产业链中枢,那么它的上游是广大作者几乎是以免费的形式贡献给知网资源,但知网的下游,却是以暴利的商业模式输送给各大高校、政府机构、公共图书馆、企事业单位等。这本身是有失公平的。 国内某些高校图书馆也曾联合起来抵制,但结果都不那么顺利。曾担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曾与其他高校联合抵制一个数据库,但供货商通过种种手段来干扰,有的通过校长施加压力,甚至通过某位院士,“最后就剩下我们两家了,其他都退出了,我们也抵制不了了。”⑤ 注: ①《娱乐事件背后的同方知网:背靠同方股份,毛利率高达61%,涉嫌版权侵权及“垄断”》,作者:孙诗宇,财联社 ②《中国知网触碰,<反垄断法>高压线》,作者:大成反垄断团队,反垄断实务评论 ③④⑤《中国知网,凭什么一直“涨涨涨”?》,作者:杨雪,南方周末[详情]
知网有多赚钱? 最近,“知网”这两个字异常的火爆。一方面,知网的有及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全书、词典、统计数据、专利、标准、成果、手册等。尽管高校常用的中文学术数据库还包括维普、万方等,但从检索文件所需求的查全和查准而言,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知网比较有优势。而目前的现实却是:越来越广泛的免费获取学术资源的社会需求,与越来越高的商业数据库使用费之间的矛盾趋深。 知网涉嫌滥用其在国内中文学术文章检索服务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对论文作者制定不公平低价并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给用户制定不公平高价并实行差别待遇,限定期刊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此外,知网还借助行政力量的支持,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限制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出版与传播。 有读者戏谑的指出:“我们不生产论文,我们只是知网的搬运工;当我们面临‘免费福利’被取消时,才发现自己已陷入‘无知网不论文’的困境”。 那到底知网有多赚钱?我们可以检索下知网所在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代码600100)的年报。作为上市公司,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定期报告。当前可以检索到该公司2017年及以前的财务情况,2018年年报尚未披露。 可以看出,从13-17年,知网每年的毛利率都保持在60%以上,13年更是高达70%。 其中,2017年: 2016年: 2015、2014、2013年: 知网在年报中的简介: [详情]
野鸡表演班横行、高学历明星崩塌与电影教育的尴尬 因为演员翟天临的学术不端事件 人们对中国的电影学院教育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2017 年 9月,北京电影学院的新生。图/视觉中国 电影教育的尴尬 本刊记者/刘远航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周传基跟自己曾经的学生张会军通信,谈电影教育问题。当时,周传基已经78岁,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老教授,曾经带出过张艺谋和陈凯歌等知名导演,张会军则刚刚被任命为北京电影学院新一任院长。 离开北电之后,周传基坚持四处讲课,也自己办学。进入到新世纪,这位老先生感觉到了某种变化,社会上对于明星的追捧更加热烈,各类的表演培训班应运而生。性格鲜明的他在给新任校长的信里直言不讳地指出,当下电影学院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教育质量下降,特别是表演系,已经成为社会名利场的前站。 “一些普通影迷水平的家伙,居然想染指电影教育事业。君不见现在到处是那些表演野鸡班、博士野鸡班。”周传基言辞激烈,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北电。“现在人人都在办那赚钱的野鸡表演班,这不能不说北京电影学院是罪魁祸首。” 时间转眼过去16年。今年2月,青年演员翟天临在一次直播中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网是什么,这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招来了外界的普遍质疑。“高学历明星”一直是翟天临公共形象的一个支点。而明星的“人设”崩塌背后,是公众对于教育公平和学术规范的隐忧,由此牵扯出艺术教育的问题。周传基那封言辞激烈的信被重新找了出来,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问题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表演型人才和高端学术之间存在这种矛盾性,艺术教育的规范度还需要更好地提升。从教学角度说,这几年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急功近利和学术失范的问题。还有就是如何看待人才培养的艺术性和综合性,以及文化水准等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著名导演、北电退休教授谢飞也发表了文章,对比国外的专业院校,并对艺术创作专业开设理论研究型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北京电影)学院多年来的博士教学实践不仅没出现什么杰出优秀的理论人才,博士论著被出版和引用的也属极少数。低劣、抄袭的现象倒是常有发现。” 风起青萍 回过头看,2003年的确是一个关键的拐点。好莱坞和港台影视剧借由多种渠道参与了大陆流行文化的塑形,张艺谋的《英雄》则为持续低迷的国产电影市场点燃了“大片”时代的序幕。电影究竟是艺术还是商品的二元论争被文化产业的属性所取代。在电影工业和流行市场的驱动下,明星和偶像的生产机制开始成型。 这一年对于翟天临来说同样重要。年仅15岁的他被杜琪峰看中,主演了后者监制的青春文艺片《少年往事》。翟天临随影片剧组参加了当年的金马奖和法国南特电影节,算是有了一个足够耀眼的演艺起点。 外部环境的变换,使得电影工业对于专业教育提出了要求。事实上,校园内部的波动同样剧烈。在此之前,北京电影学院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实践它的精英教育模式,每年的招生规模都在20~30人。但随着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在这一年的正式毕业,大众教育开始显露出它真正的面目。 以北电表演系为例,1999年,在本科班之外,开设高职班,招收40人,对于文化课的要求更低。2003年,北电成立高职学院,表演系的高职班人数井喷式增长,多达190人,是第一次开设高职班时人数的近5倍。 人数的井喷背后,是社会上对于艺考的持续升温。文化课的要求低,许多学生在高考无望后,选择走艺考的“捷径”。到了2006年,也就是翟天临参加考试的那一年,北电表演系的报考人数已经突破6700人,比前一年增长20%。后来翟天临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高考时的数学成绩只有19分。 激增的招生人数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既有的办学方式形成了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师资问题,当时学院里的一位老教授就曾透露,学院的在职教师人数严重不足,78级只有20多个学生,既有的师资加上外请的各个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足以保证教学质量。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戏剧影视学这个领域有点陷入无序状态,大家千军万马都要往这挤,在这个领域要占有资源,占用学位资源,就出问题,良莠不齐,并没有把精英化的人真正地推上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正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除了师资问题,还有教学场地、排练场所、课程安排、教学实践、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同时,大批学生的未来去向也成了表演教学必须要顾及的因素。张会军在上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之初就带着团队到美国进行考察,访问了九所大学和传媒学院。进行总结的时候,他也提到了教学形式的改变和硬件设备的升级。 一方面是怎么教,但另一方面,教授的对象已然发生变化。做“为人民服务的表演艺术家”,这曾是北京电影学院对于表演系学生的期待,但现在,这些学生们对未来的期盼是成为明星和偶像。 与扩招几乎同步开始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想象与实践。2003年,“985”工程二期建设开始启动,创建一流和先进院校成为笼罩在众多高等院校头顶的核心命题。与此同时,国内许多综合院校纷纷上马,成立了影视专业。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一所专业院校,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在当时的语境下,也响应国家号召,迈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电影专业院校的步伐。 这一年,北电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然而,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学院刚刚提出要开展博士教学的时候,谢飞是反对的,他认为北京电影学院还不具备教学基础。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在主管单位的要求下,博士越招越多。 谢飞虽然只有本科学历,但也只好开始招博士。后来翟天临的博士生导师陈浥也属于这种情况。他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82届本科毕业生,而表演系第一次招收硕士生是1991年。 “至于学位,由于特有的‘一刀切’,电影学的教师被要求和其他领域的教师一样必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才能获得高级职称,因而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电影创作博士的学位教育,常常令来访的外国同行目瞪口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这样写道。 失落的剪辑系 2003年春天,老教授周传基的支气管炎发展到了肺气肿,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离开北京,在云南养病。那时候,他已经在云南艺术学院任教,安于一隅。对于高校里的许多变化,他有自己的态度。 周传基感到愤怒。在表演系持续火热的时候,他一直主张设立的剪辑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早在1981年,他刚刚到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的时候,就开始为此发声。剪辑当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直接影响着一部电影的节奏、运动、空间和时间,在周传基看来,这几乎是电影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的关键,也是其区别于文学和戏剧的原因所在,它甚至与演员的表演也有关系。熟悉电影剪辑是国外许多演员的基本素质。 当时,北京电影学院没有剪辑系,也没有训练学生掌握实际剪辑艺术技巧的课程,只开了一堂蒙太奇理论课。但在国外,情况大不相同。美国设有电影学院或系科的大学,都有剪辑系或课程,南斯拉夫和澳大利亚的影视院校对此同样重视。 周传基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创作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剪辑的重要性,也是因为中国的制片制度允许导演参与剪辑,由此降低了剪辑师的存在感。他曾经到国外跟电影教育界的同行交流,对方听闻中国的电影专业院校没有剪辑系的时候,大为惊异。 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也就是北京电影学院初创的时候,民族电影事业把好莱坞电影逐出了国内市场, 消除了它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此后,前苏联教育模式引入中国,直接影响了电影学院的科系建制,表演系就是一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提到,国外大部分电影学院都没有表演系,或是相关专业。因为,在美国学表演,其实默认的就是舞台表演,所以美国绝大多数的表演专业都设在戏剧学院内,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舞台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影视演员不是一个与学科、学历挂钩的行业,大量演员都非科班出身,两夺奥斯卡影后的朱迪·福斯特虽是耶鲁毕业的学霸明星,但在成为学霸前就作为童星出道多年。美国多所高校设立影视表演类专业,但并无博士学位可供攻读,一般都是硕士到顶。 而北京电影学院则选择了别样的路径,1955年11月,由前苏联专家主持授课,以培养师资为重点,举办了导演、演员、摄影、制片四个专修班,学员都是各电影制片厂的在职干部,学制二年。第二年6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专业设置为电影导演系、电影演员系、电影摄影系和放映师范专修科。 摄影系的老师郑国恩后来回忆,56级学生入学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师资。学校党委安排他担任老师,但当时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太少,很是为难。组织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先顶上,“技巧部分基本按苏联专家的原样讲”。最后,他临危受命,走上了讲台。 到了80年代初,北京电影学院的科系设置基本沿袭了五六十年代的架构。然而,电影创作和理论领域的快速进展,包括“第五代”导演的出现和电影语言现代化的讨论,让剪辑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1981年,电影局召开了全国首届电影剪辑会议,同时成立了中国电影剪辑学会。 尴尬的创作博士 2010年,国产票房突破百亿大关,增幅超过60%。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建校60周年校庆,周传基被授予“中国电影教育贡献奖”。与此同时,翟天临从表演系本科毕业,并作为免试推荐生,继续攻读研究生,专业是电影艺术创作及理论。他的演艺事业也开始进入正轨,在电视剧《孽债2》中担任主角。 也是在2010年,艺术学学科建设迎来了关键的节点。国务院学科目录调整工作组即将把艺术学从文艺学中脱离出来,使其升级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相关的专家学者研讨升级方案,前后开了不下十次的会。 门类下面如何设置一级学科,当时就有争议。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正阳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姑且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张道一和仲呈祥这样长期研究艺术学的老教授,另一派是像谢飞这样从事具体的艺术教育的专家。分歧有很多,比如要不要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之外,设置一个统一的艺术学理论。 其中在东南大学召开的那次论证会上,争论尤为激烈。周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也参与了讨论。在他看来,当艺术学开始走向成熟、变成学科门类的时候,理论的建树作为一个顶梁柱,和各个艺术形式,包括电影、音乐、美术等等,和这些形式的技能技巧是相互支撑的。 “事实也证明,没有综合性的艺术理论,那么这一学科发展长远来说就会堕入到偏见里头,人们会觉得艺术不就是表演、唱歌和跳舞么?”周星说。“以表演来说,它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因为大部分的演员是靠观察生活和悟性得来的,和理论性的学历研究有区别,体系性的理论提升可能需要高手。” 赵正阳的观点与此类似。“比如像翟天临这个人,主要依靠的还是经验,他要完成一个两级的思维升级,把自己的表演经验先给它碎片化,形成碎片,然后再把这个逻辑往上升到二级的逻辑,从技术和技巧上升到理论。这个过程中,没有多少可以参考的东西,所以难度其实更大。” 经过不断的论证,艺术学学科的顶层设计因此确立,2011年,它正式成为中国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分别是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 表演和电影学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事实的发展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人,根本没有学过艺术,最后却成了艺术学博士。”赵正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另一方面,是有创作经验的人成了艺术学博士,但却很难形成有效的理论成果。“从创作领域来获取博士学位的人,他们做出的一些成果,大部分不具有非常大的令人公认的这种学术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院校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周星认为,学校还有教育指导部门必须严格地控制和要求。“如果你只是让画家来评学画画的,用演员来评学表演的,虽然他画得好,表演也好,但是忘了学理层面的标准,就会偷工减料,学生也会陷入自我满足,就会出问题。”[详情]
教育部:严肃查处学术不端、招考弄虚作假 中新网客户端2月22日电(记者 张尼)22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将研制出台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整治。开展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表彰奖励工作。推动创作反映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严肃查处学术不端、招生考试弄虚作假等违反十项准则的行为。[详情]
知网贵到高校都买不起?不断涨价被指涉嫌垄断 中国知网在学术资源的整合和分享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市场支配地位。其是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争论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据新京报报道(你不知道的中国知网:年收入近10亿,阅读卡当作者稿酬),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齐全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近日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为中国知网凭借市场垄断地位优势向用户收取较高的阅读费用,甚至设定最低充值额度,但却给学术论文著作者支付无法兑付的阅读卡和一部分极低的稿酬为报酬,这让其多年来毛利率高于50%。 公众在对这种反差的合理性表示怀疑的同时,也不禁要问,知网凭什么能这么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其所拥有的垄断地位。中国知网在学术资源的整合和分享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市场支配地位。其是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争论也就推向了台前。 中国知网的建设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构建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将国内全部的学术文献资料数据化,而量的积累已让其在市场中形成了支配地位。放眼全球,如美国的lexis、荷兰的爱思唯尔,也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因此,拥有市场垄断地位并非是中国知网的“原罪”。 当然,垄断地位本身也不是我国《反垄断法》所要禁止的对象,但经营者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是受到法律规制的。《反垄断法》第17条明确,将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属于应当被规制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因此,判断中国知网上述行为是否应当受到法律规制的核心就在于,其是否构成此种滥用行为。 事实上,学术论文作为公共知识资源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为了保障公共知识能够最大程度地为公众所获取,纯粹以获利为目的的商业化运作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中国知网因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地位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获取巨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不断分享固然实现了知识的扩散和传播,但这些数据同时也成为知网的“吸金法宝”,使得知网掌握了市场支配地位,获取了大量的利润。从这个角度而言,知网也涉嫌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行为。 因而,相关监管机构应当责令知网对价格做出相应调整。但调整知网价格只是第一步,要解决其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问题,还需要允许公平竞争。从国外经验来看,通过相同或相近数据库的公平竞争才能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管理,良好竞争秩序的形成才能真正让知识的传播既相对广泛又不至于“太贵”。 文/李昊(法学学者)[详情]
新浪财经讯 2月19日,北京电影学院在其官方微博再次就“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发布调查进展。北京电影学院表示,学校学术委员会与学术仲裁委员会认定翟天临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汇总,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将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及取消陈浥博士生研究生导师资格,且二人均表示同意。其他问题目前仍在调查中。 北京电影学院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说明(二) 连日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委员会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翟天临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在《广电时评》上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一文进行了鉴定,认定该文中的一些论述是基于翟天临个人表演艺术创作体验而进行的阐发;文中关键表述使用了其他专家的观点,但未做引用注释说明,存在较为突出的学术不规范、不严谨现象,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导师陈浥未能认真履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委员会建议、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决定、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撤销2018届博士研究生翟天临博士学位,取消陈浥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翟天临、陈浥对此均表示接受。 其他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北京电影学院 2019年2月19日 [详情]
因被质疑博士学位拿得并不合规,演员翟天临成了最受学术圈关注的艺人[详情]
马上评|拿论文赚钱的知网,正让学术变成一桩生意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汶轩 翟天临一句“不知知网”让自己卷入舆论漩涡,也让知网进入大众视野。近日,苏州姑苏法院判处的一起案件也与知网有关。2018年5月,苏州大学学生小刘在知网下载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七元,但知网提供的多种充值方式都有最低50元的限额。充值购买文献后,小刘发现余额无法退还,于是将知网告上法庭。法院最终认定,知网设置的最低充值规定以及退款要收手续费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实际上,对于知网这一中国最大报刊和学术数据库的收费模式,学术机构和高校吐槽已久。不断上涨的价格、垄断性的地位、时有问题的服务,都难言令人满意。北大曾因无法忍受其价格而暂停续订。一些财力不足的地方高校,宁愿选择其他更不完善的数据库,我所知道的几座地方高校就是如此,老师科研、学生写论文都受到很大影响。知网几块钱(贵的十几块)一篇的文章让需要处理大量文献的老师叫苦不迭,只好到处请那些买得起数据库的高校老师、学生帮忙。这种问题甚至促生了一门生意:某著名电子商务网站上就有知网的账号密码出售。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知网这种学术出版商攫取高额利润都是不义的。学术研究成果是由学者的智力体力、团队的合作劳动、学术资助人(国家或私人)的资金和服务共同作用产生的,出版商在其中付出并不多——在很多学术期刊里,连担任同行评议的审稿人都是免费劳动或仅获得极其微薄的报酬。学者们往往怀着为学术共同体服务的崇高理想干活。而学术出版商并不因为电子出版获得的利润而额外付给学者回报。例如,知网付给一篇博士论文的报酬是多少呢?价值400块的知网卡和100块的现金报酬。要知道,一篇博士论文至少10万字以上,这可能是最廉价的稿酬了。而出版商们获得的利润却能够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建立信息数据库的初衷是为了提高信息流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但越来越资本化的数据库,却令金钱成为获得信息与知识的唯一途径,这是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不仅仅是知网,世界几大著名学术期刊出版商都曾遭受过学术界的“炮轰”,以致于有“图书馆与出版社之战”的说法。哈佛大学曾说“无法防守”越来越高的期刊价格,呼吁师生转向免费的电子学术论文预印本网站。我所在的排名国内前十的高校,也曾愤怒地控诉某学科专业数据库肆意提价,令学校无法承受。 这几年来,不断有学者联名公开控诉、抵制大出版商。一些学者不惜冒险,建立免费的论文分享网站,却遭到了大出版商的严酷狙击。以网络欺诈的名义,美国法官起诉了下载并分享学术论文的亚伦▪斯沃茨,这位被称为“互联网之子”的年仅26岁的计算机天才最终自杀。以知识产权的名义,国际最大的学术出版商之一爱思唯尔公司控诉建立了免费论文分享网站的俄罗斯女学者亚历珊卓,令其难以出国……只是,学者们的诉求和呼声在资本面前,往往是软弱无力的。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电子出版服务应该完全免费,更不否定电子出版的意义。在充分肯定知网等电子学术出版商们为信息流动和知识分享作出贡献的同时,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金钱造就的信息壁垒越来越高,越来越深严。降低知识获取成本,不仅是书斋和实验室中的学者的事,更关系到全社会的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知网等同类机构从宏观的公益性与商业性权衡与评估,到微观的收费模式等管理细节,都需要有一个能让各方满意的制度出台。[详情]
中国知网“打假”有功 自己是否“干净”?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中国知网”绝不是个陌生的名字。它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从本科阶段开始,知网就几乎是学生检索、下载学术资源的唯一正规渠道。近日,演员翟天临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动中表示不知“什么是知网”,在网上还掀起了一番热议。 不过最近知网自己却也因为其收费模式陷入了争议。几天前,苏州姑苏法院判处了一起案件,最后判定知网设置的最低充值额限制规定是无效的。而对于长期订阅的高校用户来说,知网此前也曾因为涨价,多次被高校抵制。知网的收费模式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是谁给了知网涨价的底气?这门有关学术的生意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呢? 收录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保持60%左右毛利率 知网官网资料显示,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知网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 中国知网董事长王明亮去年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全国的科技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及时的情报服务。们这些内容它是集中了全国学者,甚至是全世界学者的智慧。” 2017年知网数据 截至2017年底,中国知网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全文下载量达20亿篇次/年,网站同时在线用户超过15万人。想要阅览和获得知网内容并不是免费的。但由于其在学术资源上“大而全”的优势,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基本都是知网的客户。知网一直保持着60%左右的毛利率,而这也与其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关,但是近年来已发生数起高校因不满知网涨价而暂停续订的新闻,其中不乏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 凭借高市场份额要求涨价 律师观点:是否涉及垄断有待认定 有说法称,90%以上的中国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来自于知网。由于知网在文献检索领域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对于知网提出的涨价要求,很多学校最终只能被迫接受。 但是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分析,这种行为是否涉及垄断,还有待相关机构的认定: “作为我们公众和高校来讲,确实在事实上缺少议价的空间,因为毕竟在事实上中国知网在文献检索领域的市场份额非常高,文献内容非常全,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按照反垄断法还是比较复杂的,他是需要做认定,就是说知网到底在什么样的一个相关市场上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然后认定有市场支配地位,才会涉及到涨价是否有正当的理由。” 下载7元却要最低充值50 法院认定知网侵犯消费者权益 而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知网的收费模式也存在争议。2018年5月,苏州大学法学院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名为《中药》的文献时,网页提示需要付费七元,他点击购买按钮后弹出一个充值页面,虽有多种充值的方式,但都设置了最低充值金额50元。充值50元购买文献后,小刘却发现余额无法退还,于是将知网告上法庭。 苏州姑苏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翁迎晓表示: “(中国知网)认为他们在对于充值的方式上已经设立了阶梯式的充值的规定,已经符合了用户的多样化的需求,他们实行已经很多年了,也没有用户提出来异议。” 法院最终认定,知网设置的的最低充值规定以及退款要收手续费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赵占领律师:“消费者在知网上面,本来只是想下载其中一篇文章,按照一篇文章去付费的。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它违背消费者真实的意愿,就是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问题。” 对于小刘要求退款的请求,因中国知网庭审前已经退款,法院对该项请求予以驳回。目前中国知网已对现有充值方式进行了补充,设置了最低0.5元的短信方式充值。 翁迎晓:“因为社会当中还有很多的商家也有这种最低额充值消费,可能金额大小不等,有些多的也多少的也少,但是这个方式本身它是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的,所以我们也想用这个案子来告诫一下还有其他社会上的一些商家,希望用这个判决来做到一个规范指引的作用。”[详情]
新浪财经讯 2月16日消息,北京大学在官方微博公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北京大学经调查发现,在翟天临进站材料审核、面试和录用过程中,合作导师、面试小组和光华管理学院存在学术把关不严、实质性审核不足的问题;同时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同时,北京大学表示,对“翟天临事件”深刻反思,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查漏补缺,压实责任,认真整改,虚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 2019年2月8日以来,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情况,成立调查小组,认真开展调查。2018年11月6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学院网站上发布了《2019年博土后招聘启事》。翟天临根据上述招聘信息,向学院提出博士后进站申请,并按要求提交了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清单、两篇代表作、博士后研究设想及工作计划等)。11月27日,光华管理学院根据《北京大学博士后招募、进出站与在站管理实施细则》及《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合作导师、本学科领域教授和博士后工作负贵人组成面试小组对其进行面试。翟天临提交的《电影行业经济研究》研究计划与合作导师研究需求一致,基于此及其面试表现,合作导师和面试小组从开展交叉学科研究角度综合考虑,同意聘用翟天临作为合作研究人员,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参加为期两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课题研究”。经学校公示、备案后,翟天临于2019年1月10日报到进站。 经调查发现,在翟天临进站材料审核、面试和录用过程中,合作导师、面试小组和光华管理学院存在学术把关不严、实质性审核不足的问题;同时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依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第33条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20号)中关于严格博士后人员招收管理的要求和《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13)10号)第27条,学校同意光华管理学院2月13日对翟天临作出退站处理的意见。依据《北京大学博土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第29条,学校决定对该合作导师作出停止招募博士后的处理,对面试小组成员给予严肃批评,责成光华管理学院作出深刻检查。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井要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组织各博士后招募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严格学术标准、强化规范意识。对于博士后申请材料弄虚作假或违反学术道德,以及招募过程中审核不严格者,将严肃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怠。这一问题暴露出学校在博士后管理中存在的满洞。我们对此深刻反思,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查漏补缺,压实责任,认真整改,虚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北京大学 2019年2月16日 [详情]
将翟天临拉下马的知网有多可怕? 头图来源丨《原生之罪》剧照 知网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彻底把它经营成了一门暴利生意。 文丨安美宣 来源丨商业人物 (ID:biz-leaders) 今早教育部回应了翟天临事件:绝不允许出现无视学术规矩行为。 过往一周,翟天临上演了一场“不知知网”而引发的血案。不仅自己的博士论文被指抄袭,查重率竟高达40.4%,连高考成绩也被挖得底朝天。拔出萝卜带出泥,翟天临的博导陈浥被爆只有本科学历,北电表演学院的院长张辉私生活也被牵扯出来。 一个常识,以《清华大学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论文查重管理办法》为例,“文字复制比为8%以下的定为‘一般重复’,文字复制比为8%-15%的定为‘中度重复’,文字复制比为15%以上的定为‘重度重复’”。这基本可以看作是学术界的共识。 40%以上查重率,恐怕连本科生都毕不了业。但“翟博士”却能轻轻松松参与北大博士后项目,这让学术圈人士非常愤怒。 那么到底知网是啥?为什么是否知道知网成为评判一个人有无学术背景的标准?又成为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的导火索? 暴利生意 知网全称是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是中国最大的中文信息知识服务提供商。 中国知网实际控股的是清华大学。工商资料显示,中国知网2014年变更了注册资本,由100万变更为3000万元,同时也变更了企业性质,由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法人独资,是同方股份(股票代码:600100)旗下全资子公司,而同方股份是清华大学控股的高科技公司。 中国知网在成立之初,得到了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等多个国家部门的支持,让知网在资源上具有绝对优势,优于同行业的万方、维普等文献检索平台。据知网公告数据,知网签下期刊8000余种,独家和唯一授权期刊达2300余种,实现核心期刊独家占有率90%以上。① 从同方股份2017年的财报可以看到,知网在2017年实现了净利润1.96亿元,毛利率高达61.23%。 同方股份控股、参股子公司财务情况,来源:同方股份2017年年报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撰文表示,知网滥用其在国内中文学术文章检索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以及借助行政力量的支持,使知网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已经触碰《反垄断法》的高压线。 知网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彻底把它经营成了一门暴利生意。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知识空间,学术商业资源库本应该是以一个公益或者微利的个体存在。 知网中文学术文章检索服务用户数量又众多,包括4000多万在校大学生,6300万科研人员,800多万的公务员,以及数以亿计的公司职员。② 反观知网的母公司同方股份,2018年的营收情况看起来非常不妙。同方股份自己贴出公告,表示2018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预计为14.5亿元到20.2亿元。 目前,知网是同方股份旗下利润率最高的一家子公司。 报价连年涨涨涨 当一家公司市场份额上升到50%时,基本拥有行业的定价权了。何况知网的独家资源占有率达90%以上。 2000年以来,知网报价连年看涨。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曾表示,2000年以来知网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连每年拿到教育部高额资助的北京大学都曾不堪重负。2016年3月底,北京大学图书馆网站发布公告,“由于数据库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看此公告,北大同学都慌了,“知网如果停用,论文就没法写了。” 不仅北京大学,国内很多大学都曾中止过与知网的合作。河北省教育厅一位不愿具名的干部曾对南方周末表示,“很多高校早就不爽,一直在寻找替代品,但目前为止还没找到。” 另外,在知网上还存在一个滑稽的现象,就是自己的论文如果被收录,那么作者本人下载也是要付费的。 知网对高校图书馆涨价,可以看作纯粹的商业行为,那么连作者本人下载自己的文章都要花钱的行为,就涉及到知识版权的纠纷。 去年年底,中国文字著作协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诉学术期刊公司和知网的首例维权案一审胜诉。此前文著协发现,知网通过电子化复制,将九种期刊、杂志中刊载的汪曾祺作品《受戒》,在知网平台及全球学术快报手机客户端平台向公众提供,并通过付费下载的方式,获得非法收益,侵犯了作品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最终知网承担了2000元的连带赔偿责任,以及文著协合理开支10000元。 但现实情况是,不可能所有被侵权的作品著作权人都去通过上诉来拿到这笔钱。所以知网在处理与期刊出版社、著作权人之间的关系时,“都是一笔糊涂账”。 “目前国内多数期刊只是在封面或者封底不起眼的位置做一个声明,要求作者默认在投稿的同时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也给期刊。这种声明在法律上的效力一直有很大争议。随着版权意识的提升,少数期刊或出版单位近年来开始与作者签署一对一的协议,要求作者转让信息网络传播权,但大部分期刊还做不到这一点。”曾在学术期刊工作的罗向京说。③ 期刊杂志作为连接商业数据库与著作权人之间枢纽,又很少将知网支付的稿酬分账给作者本人,“一年12本的普通刊物最终得到的稿费也就只有几千元,而且多数情况下稿费是留在(期刊出版社)编辑部了。”④ 如果将知网看成是一个商业产业链中枢,那么它的上游是广大作者几乎是以免费的形式贡献给知网资源,但知网的下游,却是以暴利的商业模式输送给各大高校、政府机构、公共图书馆、企事业单位等。这本身是有失公平的。 国内某些高校图书馆也曾联合起来抵制,但结果都不那么顺利。曾担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曾与其他高校联合抵制一个数据库,但供货商通过种种手段来干扰,有的通过校长施加压力,甚至通过某位院士,“最后就剩下我们两家了,其他都退出了,我们也抵制不了了。”⑤ 注: ①《娱乐事件背后的同方知网:背靠同方股份,毛利率高达61%,涉嫌版权侵权及“垄断”》,作者:孙诗宇,财联社 ②《中国知网触碰,<反垄断法>高压线》,作者:大成反垄断团队,反垄断实务评论 ③④⑤《中国知网,凭什么一直“涨涨涨”?》,作者:杨雪,南方周末[详情]
知网有多赚钱? 最近,“知网”这两个字异常的火爆。一方面,知网的有及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全书、词典、统计数据、专利、标准、成果、手册等。尽管高校常用的中文学术数据库还包括维普、万方等,但从检索文件所需求的查全和查准而言,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知网比较有优势。而目前的现实却是:越来越广泛的免费获取学术资源的社会需求,与越来越高的商业数据库使用费之间的矛盾趋深。 知网涉嫌滥用其在国内中文学术文章检索服务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对论文作者制定不公平低价并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给用户制定不公平高价并实行差别待遇,限定期刊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此外,知网还借助行政力量的支持,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限制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出版与传播。 有读者戏谑的指出:“我们不生产论文,我们只是知网的搬运工;当我们面临‘免费福利’被取消时,才发现自己已陷入‘无知网不论文’的困境”。 那到底知网有多赚钱?我们可以检索下知网所在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代码600100)的年报。作为上市公司,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定期报告。当前可以检索到该公司2017年及以前的财务情况,2018年年报尚未披露。 可以看出,从13-17年,知网每年的毛利率都保持在60%以上,13年更是高达70%。 其中,2017年: 2016年: 2015、2014、2013年: 知网在年报中的简介: [详情]
暗中观察演艺圈数年之后,我对该行业的尬吹风气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但也难免不时被闪一下[详情]
为何追问翟天临 言咏 被调侃为“猪年第一瓜”的演员翟天临,恐怕没想到自己在微博上随手一晒博士后录取通知书,与网友互动时随口一句“知网是什么”,会引来如此穷追不舍,以至于让自己、北京电影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都身陷漩涡。翟天临涉嫌博士学位造假、论文抄袭;他身后的两所高校,则在招生和颁发学位上被疑不公。这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开始,目测顺藤摸瓜还能摸出更多更大的瓜来。 如果只是翟天临所谓学霸人设的崩塌,那也就茶余饭后笑笑而已,不足穷路围追。因为这人设,本来就是海市蜃楼的幻影。更何况娱乐圈的各类人设,脆弱者居多。在翟天临之前不就有个吴秀波吗?那好男人的人设也是说塌就塌。 但和吴秀波事件不同,这一次不仅仅是艺人的私人丑闻,它还勾带出一个藏污纳垢的高校学术圈。翟天临一边拍戏、代言、上晚会,一边拿博士学位还被录取了博士后,不是因为他多么聪明多么勤奋,而是因为这学术圈里的最高学位头衔,其实是可以“注水”获取的。明星的光环效应以及其背后可能撬动的资源,让自居严谨的学术把关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给论文数量不足、论文重复率超标的翟天临放行,博士头衔成了一件用来高调炫耀,立人设、吸流量的光鲜外衣。这让仰望学术象牙塔塔尖而攀登不上,抑或为了达到它而真正“一直在加油”的普通人群情何以堪? 人们如此较真,对博士翟天临围追不舍,不是八卦,也不是杠精,而是被激起了强烈的不公平感,进而被深深刺痛。人们追问的,不是翟天临本身,而是经他再次暴露的高校学术圈的沉疴宿疾。这个理应最纯净的圈子,已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偶然蒙污。去年南京大学教授梁莹学术不端刚被查处;艺术院校招生腐败一直就是教育腐败重灾区;官员、商业精英、明星凭借权力、地位、财富获得高学历光环者,多如过江之鲫。新伤勾起旧痛,人们有理由追问高校的学术监管机制是否存在大量营私舞弊的空间。这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为,对于没有权势财富加持的普通人来说,教育是向上流动的重要通道,这个通道里一视同仁的竞争机会,是芸芸众生的希望所在。 这也关乎高校学术圈的人设,当污点一次次被曝光,人们将不再相信教育公平,不再相信程序正义,甚至不再相信教育本身,对学术的最高殿堂失去敬畏和追逐之心。有网友在评论此事时直言不讳:像翟天临这样的假博士肯定很多,顿时感觉很厌恶这个世界。当一个社会连学术公信力都丧失殆尽,精神的灯塔也会熄灭,社会这艘大船将失去导航的方向。 目前翟天临在微博上公开致歉,并表示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北京电影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均已对此事进行调查。希望这两所在中国称得上一流的高校院系,不避重就轻,直面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不仅是翟天临本人是否学术不端,还应涉及为何这场漏洞百出的学术造假能轻易通关。毕竟,翟天临的学位证书和录取通知,不是自己印的,是相关部门正儿八经发给他的。从这个角度说,不是如翟天临的不当行为“让学校声誉被连累,让学术风气被影响”,而是这个本不洁净的圈子给了他机会,没有翟天临,还有其他人。 教育部2月15日回应翟天临事件时表示,绝不允许出现无视学术规矩,破坏学术规范,损害教育公平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坚决发现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其实,不仅仅要“发现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还要从源头预防。教育是这个社会所有普通人向上流动的倚靠,保障机会公平、严谨治学是底线准则,不容践踏。[详情]
针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 教育部表态:对学术不端行为绝不姑息 针对近日发酵的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15日表示,教育部对这件事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将坚决发现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连日来,演员翟天临涉嫌论文抄袭、学位注水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北京电影学院发布情况说明表示,已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布说明指出,已正式启动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的调查,已作出初步认定,将依法依规处理。翟天临本人也向社会公开发布了致歉信。 “教育部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一贯的鲜明态度,就是零容忍。”续梅表示,绝对不能允许出现这种无视学术规矩、破坏学术规范、损害教育公平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坚决发现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我们相信有关方面会非常认真严肃地进行后续的核查工作,依法依规作出处理,也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相关的处理情况。”续梅说。[详情]
小锐说 | 翟天临事件,海外网友都看“懵”了 “中国电影明星翟天临,在社交媒体上因涉嫌学术不端被抨击”! 这是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关于翟天临事件的报道。 有关来龙去脉,或许已经无需小锐赘述,因为“翟天临事件”已稳居微博热搜近半个月。 昨天(14日),终于有了最新进展:翟天临道歉了。 他在微博发布的致歉信中称,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并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他说。 但这出“开年大戏”在继续引发国内热议的同时,影响已蔓延至海外。 除了《南华早报》,新加坡《海峡时报》也在第一时间全文转载了《中国日报》文章称,许多人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对那些努力获得学位的学生不公平,他们呼吁制定严格的规则来遏制这种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有中国网友制作讨论此事的视频并发布在国外视频网站上,因此引来不少外国网友热议。 小锐发现,或许是因为并不熟悉翟天临,外国“吃瓜群众”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学术不端给其他学生、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位网友就表示,“我真的为这所大学的其他学生感到难过和担心,因为他们的学术地位很可能会受到丑闻的影响。” 还有不少外国网友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中国演员非要当“学霸”? “为什么演员不能仅仅是男演员和女演员呢?没有这些头衔不行吗?”有网友如是表示。 而这些疑问,事实上也指向着事件的本质—— 翟天临不过是引发雪崩的那一片雪花,当萦绕其学术不端事件周围的明星光环熄灭,或许,是时候将目光投向背后更深层次的“震源”了。 高等学府,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象牙塔。 多少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怀揣着希望,在求学的路上蹒跚前行。 而翟天临事件却暴露出这样一个事实:普通人穷尽一生无法触及的高度,却可能正被另一些人靠不正当的方式取得,并堂而皇之地拿来炫耀。 这当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个案带来的冲击,负面效应影响之巨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也正因此,翟天临事件发酵至今,已经远远不是娱乐八卦层面。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涉事的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已经陆续发表声明,表示对学术不端问题“零容忍”。 就在今天上午,教育部也亮明了态度: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迅速核查。 “绝不姑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绝对不能允许出现无视学术规矩,破坏学术规范,损害教育公平的行为。” 今天是全国考研成绩公布日,这份回应因此看上去格外意味深长。 巧合的是,同样也是在今天,关于南华理工大学某学院负责人涉嫌“篡改8名考生考研复试成绩”的新闻又引发了轩然大波。 某种程度上,我们或许应该“感谢”翟天临,他的一句“不知知网”,让我们在社交媒体时代得以如此正式、严肃地审视学术不端行为。 “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我都会觉得很生气,但同时也感到绝望。因为这对那些勤奋的普通学生来说太不公平了。” 这是一位国外网友的留言,而TA所联想的案例则来自韩国。 学术不端,全球喊打。 小锐觉得,对于翟天临事件来说,一个道歉、一份声明当然无法为其画上句号,需要深入反思的,显然还有很多。 [详情]
“翟天临学术造假”风波牵出北电秘闻:60后院长娶90后学生,还拍了一部电影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2月13日拨通了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俞剑红电话,尝试咨询包括翟天临事件以及该电影在内的北电系列风波,对方称“这个我们学校宣传部会有统一回复,我就不说了”,随后挂断电话。 顺着翟天临学术造假风波的藤,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张辉的所作所为也被网友们翻了出来。在属于张辉的瓜田中,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纸婚约》无疑最为引人注目。 2018年6月,张辉自导自演的电影《一纸婚约》上映,男女主角是张辉和刘熙阳,配角演员来头不小,包括杨紫、张一山、关晓彤等北电学生、明星演员。1993年出生的刘熙阳也是北电学生,和杨紫、张一山是同学,而1969年的张辉则是刘熙阳的丈夫。除了演员们之间有着重重人情关系,电影《一纸婚约》的投资方还是由北京电影学院100%持股的青年电影制片厂。 60后院长娶了90后学生,然后在校办企业的投资下拍了部电影,男女主就是自己和妻子。北京电影学院的诸多争议,因翟天临事件牵连出来。有网友戏称此乃“一根藤上七个瓜”。 电影《一纸婚约》被众多网友吐槽 电影《一纸婚约》的瓜是顺着翟天临的导师陈浥挖出来的。由于陈浥是北电表演学院副院长,那么作为北电表演学院院长的张辉自然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在张辉执导过的两部电影中,有张一山、杨紫、关晓彤加盟的《一纸婚约》十分引入注目。根据猫眼数据,2018年6月8日上线的《一纸婚约》,首日票房仅为26.1万元,累计至今的总票房为75.1万元。与此同时,按照电影票房分账比例,该片片方仅能分到25.8万的票房。 不仅票房上失利,该片在口碑上也是惨败。尽管有着演技被广泛认可的张一山、杨紫加盟,在上映首周内,就收获了观众对“人设和剧情三观”的吐槽,认为该片情节设定诡异。截至2月13日下午,电影《一纸婚约》豆瓣评分为3.0,观众打一星的比例高达67.8% 在电影制作中,并非没有丈夫做导演、妻子做主角的先例。在《一纸婚约》中,妻子不仅做了主角,还顺带制作了电影。根据猫眼提供的数据,《一纸婚约》的制作公司为北京恩慧熙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数据,北京恩慧熙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15年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正是张辉的妻子刘熙阳。 在刘熙阳微博中,置顶内容就是在意大利罗马拍的美照,同时还提到了《一纸婚约》和“MR. HUI ZHANG"。刘熙阳曾凭借电影《一纸婚约》获得第三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而这一届奖项的承办方是北京电影学院。在电影《一纸婚约》之后,刘熙阳在演艺圈也鲜有发声和新动作。 2月13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通刘熙阳经纪人电话,尝试询问其是否有意向对于网络传闻风波进行回应或接受采访,经纪人表示“现在(暂时)不回应”。 天眼查数据显示,该片出品方青年电影制片厂正是由北京电影学院100%持股,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为俞剑红。俞剑红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惨淡的票房和口碑外,能引发业界颇多关注,也源于该片算是北影一部自拍自导自演的影片。 业界称非市场化运作模式难以覆盖成本 根据青年电影制片厂官方网站显示,青年电影制片厂是北京电影学院下属实习机构,在1979年由北京电影学院在原实验电影制片厂基础投资,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集影视生产创作、教学实习和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全民所有制校办企业。 作为北电下属实习机构,青年电影制片厂投资拍摄北电表演院长张辉的《一纸婚约》,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一纸婚约》片方最终分到的25.8万元票房收入能否回本,实在是个大问题。 曼图资本投资经理苗春阳对记者表示,按照目前业内票房分账规则,电影专项税约5%,增值税及附加费约3.3%,剩下91.7%用于分账。在91.7%的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拿走57%,制作方和发行方在扣除发行代理费之后,拿走40%-42%。 此外,苗春阳提到,从国内绝大多数上映影片情况看,大多数制片方需要自筹资金或者寻找投资人为影片投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一纸婚约》的拍摄更多偏重于非市场化运作方式,且无足够的票房支撑,因而难以覆盖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2月13日拨通了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俞剑红电话,尝试咨询包括翟天临事件以及该电影在内的北电系列风波,对方称“这个我们学校宣传部会有统一回复,我就不说了”,随后挂断电话。 [详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翟天临陷入“学术造假”风波之后,录取比例仅为百分之一的艺术类高校的学术风气再次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翟天临的风波仅仅揭开了冰山一角。在北京电影学院(下简称北电),有像翟天临这样涉嫌论文抄袭、学位注水的人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同时还有学校教授亲属免试就读研究生这样的事情发生。 早在2017年,北电就曾陷入一场研究生考试试题泄露的舆论热潮。而在2016年,北京市委第四巡视组巡视结果显示,北电招生腐败治标未治本,一直没有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加以约束,艺考背后腐败风险依然存在。 时隔两年,当时的试题泄露风波和巡视结果可能已经被大部分人遗忘,但此次翟天临事件,再一次让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北电的种种乱象之中。 乱象:亲戚免试读研究生、明星学生缺课 2013年11月,北电官网公布了2014年拟接收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名单,张辉外甥益才的名字赫然在列,而接收益才的学院为张辉担任院长的北电表演学院。目前,益才为北电博士生。 根据多方资料显示,益才在免试升读北电研究生外,还担任了张辉自导自演电影《一纸婚约》的制片人。每经记者曾详细介绍过电影《一纸婚约》的来龙去脉。(原文链接:www.nbd.com.cn/articles/2019-02-13/1299512.html)参与这部电影的除了张辉及张辉的妻子刘熙阳,还包括北电学生关晓彤。 2016年9月入学的关晓彤,在2018年5月时传出将要留级的消息,原因是在2017年一整年她都未去北电上过课。2016年9月1日开学时,关晓彤的新戏《极光之恋》在上海开机。2017年除了《极光之恋》,关晓彤的作品还包括了古装剧《凤囚凰》和《轩辕剑之汉之云》。同时,她还拍摄了广告、参与各种活动以及春晚彩排。 就关晓彤的留级传言,张辉曾在2018年6月电影《一纸婚约》的北京首映礼上表示:“我们对晓彤这样的学生是会有自己的人才培养规划。艺术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晓彤如果有非常好的实践机会,学校是有空间给她的。” 对于艺术院校学生未能按时上课的问题,《演员的诞生》指导老师、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刘天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学院的四年教学,学生往往在大二开始就被各家经纪公司乃至制作方带走。刘天池认为,学院一二年级是基础教学,学生就像是还没组装成机器的零件,基础不牢靠,那再使用的时候要求人像完整机器那样就很难。 反腐:北电此前陷入泄露考试题风波 事实上,在翟天临事件之前,也曾有人举报过北电的研究生考试乱象。 2017年2月,环球网报道称,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存在泄题,举报信还附带了图片证据。举报信称,作为批卷老师,发现一位考生至少两道论述题(主观题)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管理学院提供给阅卷老师的参考答案)高度相似。 举报信称,批卷老师现场向该学院领导以及纪检干部举报,认为存在泄题现象。不过,在现场该院领导没有进行答复,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批卷结束后,该院院领导将所有试卷和标准答案收走。随后,相关阅卷老师向学校党委纪检部门举报了此事,但没有收到回应。 彼时,对于这一报道,北电发布公告称:正由相关部门按照工作程序认真开展调查。同时承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不过,截止目前,对于当时的那封举报信,北电未进一步公开披露相关信息。 早在2016年3月,北京纪检监察网就公布了北京市委第四巡视组向北电党委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上述情况显示,北电对艺考招生、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实效性不够。征求、听取意见不够,北电招生腐败治标未治本,一直没有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加以约束,艺考背后腐败风险依然存在。许多培训机构网站上都有电影学院老师的身影,从未采取主动措施加以整治。即便是查实的情况,也未进行严肃处理。艺考过程中存在递条子、打招呼现象。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存在极大腐败风险。 此外,上述情况显示,北电存在用人失察问题。还存在执行机构编制和职数管理规定不严格、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整治不到位、赠送礼品名目繁多、公款消费隐身潜行、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存在极大腐败风险等问题。 另一方面,2016年6月,北京纪检监察网落款为中共北京电影学院委员会的一则整改情况通报显示,北电旗下青年电影制片厂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存在创作发布会支出未按学院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的问题。 外界和监管部门对于北电的风吹草动之所以十分关注,源于高校反腐工作至关重要。2017年1月1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文章《高校反腐决不能失守》,特别指出“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高校是一个重要战场”。 作为为国家培养演艺人才的高校,北电无疑承担着广大学子的希望,但近年来北电却屡次成为“高校反腐”的舆论焦点,其当下走向确实令人汗颜和深思。[详情]
翟天临“论文造假”风波背后:北电“乱象频出” 曾被巡视组点名招生腐败 来源:每经网 翟天临陷入“学术造假”风波之后,录取比例仅为百分之一的艺术类高校的学术风气再次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翟天临的风波仅仅揭开了冰山一角。在北京电影学院(下简称北电),有像翟天临这样涉嫌论文抄袭、学位注水的人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同时还有学校教授亲属免试就读研究生这样的事情发生。 早在2017年,北电就曾陷入一场研究生考试试题泄露的舆论热潮。而在2016年,北京市委第四巡视组巡视结果显示,北电招生腐败治标未治本,一直没有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加以约束,艺考背后腐败风险依然存在。 时隔两年,当时的试题泄露风波和巡视结果可能已经被大部分人遗忘,但此次翟天临事件,再一次让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北电的种种乱象之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滑昂 摄 资料图 乱象:亲戚免试读研究生、明星学生缺课 2013年11月,北电官网公布了2014年拟接收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名单,张辉外甥益才的名字赫然在列,而接收益才的学院为张辉担任院长的北电表演学院。目前,益才为北电博士生。 根据多方资料显示,益才在免试升读北电研究生外,还担任了张辉自导自演电影《一纸婚约》的制片人。每经记者曾详细介绍过电影《一纸婚约》的来龙去脉。(原文链接:www.nbd.com.cn/articles/2019-02-13/1299512.html)参与这部电影的除了张辉及张辉的妻子刘熙阳,还包括北电学生关晓彤。 2016年9月入学的关晓彤,在2018年5月时传出将要留级的消息,原因是在2017年一整年她都未去北电上过课。2016年9月1日开学时,关晓彤的新戏《极光之恋》在上海开机。2017年除了《极光之恋》,关晓彤的作品还包括了古装剧《凤囚凰》和《轩辕剑之汉之云》。同时,她还拍摄了广告、参与各种活动以及春晚彩排。 就关晓彤的留级传言,张辉曾在2018年6月电影《一纸婚约》的北京首映礼上表示:“我们对晓彤这样的学生是会有自己的人才培养规划。艺术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晓彤如果有非常好的实践机会,学校是有空间给她的。” 对于艺术院校学生未能按时上课的问题,《演员的诞生》指导老师、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刘天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学院的四年教学,学生往往在大二开始就被各家经纪公司乃至制作方带走。刘天池认为,学院一二年级是基础教学,学生就像是还没组装成机器的零件,基础不牢靠,那再使用的时候要求人像完整机器那样就很难。 2018年艺考北京电影学院三试考场外考生正在等候(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资料图) 反腐:北电此前陷入泄露考试题风波 事实上,在翟天临事件之前,也曾有人举报过北电的研究生考试乱象。 2017年2月,环球网报道称,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存在泄题,举报信还附带了图片证据。举报信称,作为批卷老师,发现一位考生至少两道论述题(主观题)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管理学院提供给阅卷老师的参考答案)高度相似。 举报信称,批卷老师现场向该学院领导以及纪检干部举报,认为存在泄题现象。不过,在现场该院领导没有进行答复,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批卷结束后,该院院领导将所有试卷和标准答案收走。随后,相关阅卷老师向学校党委纪检部门举报了此事,但没有收到回应。 彼时,对于这一报道,北电发布公告称:正由相关部门按照工作程序认真开展调查。同时承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不过,截止目前,对于当时的那封举报信,北电未进一步公开披露相关信息。 早在2016年3月,北京纪检监察网就公布了北京市委第四巡视组向北电党委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上述情况显示,北电对艺考招生、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实效性不够。征求、听取意见不够,北电招生腐败治标未治本,一直没有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加以约束,艺考背后腐败风险依然存在。许多培训机构网站上都有电影学院老师的身影,从未采取主动措施加以整治。即便是查实的情况,也未进行严肃处理。艺考过程中存在递条子、打招呼现象。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存在极大腐败风险。 此外,上述情况显示,北电存在用人失察问题。还存在执行机构编制和职数管理规定不严格、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整治不到位、赠送礼品名目繁多、公款消费隐身潜行、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存在极大腐败风险等问题。 另一方面,2016年6月,北京纪检监察网落款为中共北京电影学院委员会的一则整改情况通报显示,北电旗下青年电影制片厂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存在创作发布会支出未按学院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的问题。 外界和监管部门对于北电的风吹草动之所以十分关注,源于高校反腐工作至关重要。2017年1月1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文章《高校反腐决不能失守》,特别指出“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高校是一个重要战场”。 作为为国家培养演艺人才的高校,北电无疑承担着广大学子的希望,但近年来北电却屡次成为“高校反腐”的舆论焦点,其当下走向确实令人汗颜和深思。[详情]
道歉的翟天临和巨亏的知网母公司 来源:来咖智库 猪年春节之后,各位小主们一直吃个大瓜从正月初四吃到了正月初十。 今天事件男猪脚终于发声,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发表了格式工整的致歉信,对近期网络上因其论文情况而引发的讨论,“懊悔不已、深度自责”。 几乎是同时,北京电影学院官方也发布了第二封声明,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进行了第一次说明,这封官方声明中表示,“目前已经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了翟天临本人。对网友反应的其他问题,学校相关部门也启动调查。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可以说,开年第一大瓜网友们吃得还是很爽的。随着他今天本人的道歉,这件事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从目前网友通过公开信息发现的情况来看,翟天临近期在直播中回答网友是否可以在知网查到其论文的时候,答到“知网是什么东西”,而其本人一直致力于在粉丝面前打造“学霸”人设,最近还在新浪微博中PO出《北京大学博士后录用通知书》,表示自己已经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员博士后研究人员。 “不知知网博士后”事件后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经过广泛发酵,春节之后依旧热度不减,我们查了下百度指数,大家的关注热度仍在持续的高涨。 今天北京大学也发布了官方声明称,学院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 相继看到翟博士的道歉信、北京电影学院和北大纷纷表态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感觉将进入一个新阶段阶段。 谁曾想,知网这两天也火了。 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 什么是知网?这是国内学界地位最高,也是大家使用最多的知识资源检索平台。 百度百科上的介绍是这样写的:“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嗯,“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看起来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项目,那运营主体是谁呢? 正好我们神奇大A股有一家神奇的上市公司,叫做同方股份,股票代码是600100,在这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里,共有27处提到了知网,并对其业务进行了披露。 首先,这家上市公司所投资的与“知网”相关的公司一共有5家,分别是: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同方知网印刷有限公司、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同方知网(美国)技术有限公司。 上述这5家公司均由同方股份100%持股。其中最主要的主体应该是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公告里说它是“重要一级控参子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出版物和数据库开发与销售。 难道这就是知网的运营主体了?错了,请接着往下看。 小编仔细翻看同方股份的公告却发现,主营“网络知识存储与信息检索”的确是另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叫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知网”),这家公司才是“中国知网”的主体。 根据其半年报,同方知网注册资本 100 万美元,公司合并持股 100%,同方知网主要从事互联网出版与服务业务,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 为用户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等一系列产品,以及知识资源互联网搜索、共享和网络出版服务。 同时,这家公司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在报告期内,同方知网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合作开发了“贵州大数据智库平台” 新型大数据智库平台。另外,同方知网还负责贵阳市地方志项目的承建,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地方志云平台大数据项目。 截至2018年上半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是5个亿,毛利率为58.83%。 反正业务就是这些业务,公司搞出来很多家,在上市公司的公告里面简直看得人眼花缭乱。我们作为A股小韭菜也不清楚管理层搞这么多关联公司,到底为意欲何为。 作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2019年同方股份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亏的公告,去年整个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亏损12-17亿。 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投资的其他下属公司子公司孙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计提商誉减值等因素。 交易软件显示,近一周同方股份资金总体呈流出状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共流出925.07万元。 年年涨价,学术圈对知网长久存在质疑 因为老上热搜,知网最近也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 最近的新闻是,江苏苏州一名大学生刘某将中国知网的经营者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因知网“霸王”充值条款为个人用户最低充值限额为50元,而刘某需要购买下载单篇论文为7元。充值购买后,刘某向知网客服提出要退还余额,但客服告知退还余额需要手续费,且程序复杂周期长建议刘某继续使用。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该案主审法官表示知网只能充值10至50元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其实早3年前,学术圈就因为知网订阅费逐年猛增,北京等几所高校只能无奈暂停续订,而高校跟学术数据库之间的“爱恨情仇”的纠葛也是由来已久了。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也曾发布知网停用通知。武汉理工大学表示:“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非常艰难。” 根据券商中国的公开报道,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2000年以来知网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超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9%。 但是这些纠葛似乎并没有阻止商业学术数据库一而再、再而三的涨价,逐步成为垄断性的学术平台。这些学校后来都恢复了对知网的使用。 据公告资料,知网收录的文章,一部分来自其购买版权的期刊,其余部分则直接来自原作者,对于来源期刊的文章,知网并不向文章作者支付费用。但读者每次在知网上下载文章,都会进行收费。 在知乎上随便一搜,可以看到很多用户对知网的质疑。关于“中国知网为什么要收费,无限开放不好吗?”这样一个问题,有网友回答直指本质:“如果是花政府的钱搞的,那所有国人都应该免费使用。如果就是一个企业,那凭什么把数据给它,他应该花钱买啊。” 哦,对了,忘了上市公司的财报里还专门披露了,因为是高新技术企业,知网还可以享受15%的优惠税率。 按照知网在百度百科中的定义,难道不应该是作为学术研究的公共资源,确保学术资源能够在一个公共领域中自由的生产、留存和流通吗? 所以知网所担负的责任和价值,不应该是通过长期垄断有影响力的学术资源而获利,只把自身定位局限于上市公司现金奶牛的商业意义。 知网,期待你在未来,可以更多肩负起打造更加开放、平等和更易获得的公共学术平台的社会责任与公义。[详情]
知网被告了 起底背后的资本局:60%毛利率却撑不起母公司20亿巨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黄鑫磊 每经编辑 郭鑫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知知网”的演员翟天临有点麻烦,但却让知网被更多关注。 这回,知网上热搜是由于“最低充值费”被告了。2月15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数次致电同方股份,希望就中国知网最低充值额、涨价过高等问题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苏州姑苏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与此案审理的法官目前正在开庭,不方便接受采访,稍后会主动联系,但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相关回应。 而起底知网背后的母公司,2016年同方股份净利暴增241%至43亿,两年后却预亏20亿。 充钱容易退钱难?法院判“霸王”充值无效 根据新华社报道,来自苏州大学的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文献时,因需付费7元而在“充值中心”里充了50元。令小刘不解的是,根据知网规定,这50元没用完不给退,交出去的钱成了泼出去的水。 图片截自:新华社 来自苏州大学的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文献时,因需付费7元而在“充值中心”里充了50元。令小刘不解的是,根据知网规定,这50元没用完不给退,交出去的钱成了泼出去的水。 于是,小刘将中国知网的运营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撤销最低充值金额限制,退还账户全部余额。法院审理后查明,中国知网充值中心上列明多种充值方式,其中支付宝的充值最低限额为50元,而账户余额不支持转出功能。 据媒体报道,法院审理后认为,该网站对于最低充值额的设定占用了消费者的多余资金,且收取退款手续费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故该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应认定无效。虽然本案的最低充值金额较低,但该做法的负面示范效应仍应引起重视并加以规范、指引,商家应在充值时允许消费者对于充值金额进行自定义。 该判决一出,网友“炸”了,纷纷吐槽知网“充钱容易退钱难”“绑架消费”。网友“甬军RUC”表示,“更大问题在于,知网的文献被用户下载收费后,原作者和原发刊物分文未得,更是一种侵权行为。”知名自媒体作者“六神磊磊”在最新更新的文章结尾写道“最后回答一下:知网是啥?是一个下论文死贵死贵的地方。” 通过登录中国知网充值中心发现,充值和付款有支付宝、微信、银联、移动短信、银行电汇、邮局汇款等多种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方式的最低50元充值限额依然存在。 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方式最低50元充值限额依然存在。(图片来自中国知网充值中心截图) 使用移动短信的充值方式最低可充0.5元。(图片来自中国知网充值中心截图) 2月15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数次致电同方股份,希望就中国知网最低充值额、涨价过高等问题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苏州姑苏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与此案审理的法官目前正在开庭,不方便接受采访,稍后会主动联系,但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相关回应。 60%毛利率撑不起母公司20亿巨亏 资料显示,中国知网的全称叫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于1999年6月发起。由同方股份(600100.SH)100%持股,是中国最大的具有垄断地位的集各种全文学术信息于一体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同方股份于1997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自此成为校企第一股。 知网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9.7亿元,毛利率6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6亿元。而2016年营收为8.34亿元,毛利率63.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6亿元。 根据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报显示,知网上半年营收超过5亿,毛利率58.83%。如此高昂的利润,在各个行业都属于非常少见的情况。 从数据来看,知网的盈利能力稳步上升,对同方股份的贡献力量也一直在增加。然而,即便如此高的毛利率也撑不起母公司同方股份的巨亏。 在1月31日披露的2018年业绩预告中,同方股份称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1.5-17.2亿元(下降幅度为1753.85%-1205.77%),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4.5-20.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04亿元,扣非后的净利润亏损0.34亿元。 公司将业绩预亏的原因归因于公司下属参股公司华融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受到其投资的华控赛格、同方康泰股价下跌、业绩亏损的影响,下属参股公司中国医疗网络因业绩亏损,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10亿元到13亿元;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壹人壹本因市场竞争加剧,广告投放效果未达预期,收入及利润出现较大下滑,商誉存在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商誉减值1亿元到3亿元;公司持有的广电网络股票下跌幅度较大,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1亿元到2亿元。 同方管理层换血这几年:2016年净利暴增至43亿,两年后预亏20亿 手握知网摇钱树的母公司近年来是不是能够顺风顺水呢? 翻开同方股份的财务数据,更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从2012年至2015年,公司业绩都处于稳步的上升态势。而到了2016年以后,公司的业绩开始出现大幅波动。2016年同方股份净利43.02亿元,2017年却暴跌至1.04亿元,同比暴跌95.59%。而这还没有完,还记得前面的公司预告吗?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1.5-17.2亿元(下降幅度为1753.85%-1205.77%),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4.5-20.2亿元。 而从公司的股价也可以看到,2015年8月以来,同方股份陷入了跌跌不休的状态,而今,也未见任何转势的迹象。 梳理同方股份的资料可以发现,在2015年前后,同方股份管理层进行了换血。董事长由曾任清华控股总裁的周立业担任,副总裁由黄俞担任。 从其上市二十多年的历程来看,同方股份多次获得政府高额补助,在资本市场多次募资,增发6次配股2次,涉及金额累计达100余亿元。在资本领域更是加紧并购的步伐,大举投资百余家公司,业绩却出现滑坡。 2018年12月28日晚,同方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控股”)已与中核资本签订合作协议,拟向后者转让其直接持有的同方股份的股份。 工商资料显示,清华控股持有同方股份763310997 股,占总股份的 25.75%,系同方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如转让事项顺利完成,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资本”)将成为同方股份的控股股东,而同方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也将由教育部变更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 (本文来自于每经网)[详情]
教育部回应翟天临事件: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2月15日,在教育部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对近期发生的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进行回应称,教育部对这件事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北京市有关方面也是在督促和指导北京电影学院组织开展调查,北京大学也开展了相关的核查工作。调查不光是涉及到本人是否涉嫌学术不端,也涉及到工作的其他各个环节有没有问题。 续梅称,教育部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一贯的鲜明态度就是零容忍。绝对不能允许出现这种无视学术规矩、破坏学术规范、损害教育公平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我们坚决发现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相信有关方面会非常认真严肃地进行后续的核查工作,依法依规作出处理,也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相关的处理情况。 近日,演员翟天临“不知知网”事件持续发酵,其涉嫌论文抄袭、学位注水等学术不端行为被不断披露,舆论更指向其母校北京电影学院在学术监管和教学科研方面的漏洞。 昨日(2月14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说明,称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行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于昨日发布事件说明,称将会对翟天临事件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而翟天临本人也在昨天发表致歉声明,称是虚荣心和侥幸心让其迷失了自己,并正式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详情]
教育部回应翟天临事件:绝不允许出现损害教育公平行为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今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回应“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称,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北京市有关方面在督促和指导北京电影学院组织开展调查,北京大学也开展了相关核查工作。调查不仅涉及本人是否涉嫌学术不端,也涉及工作的其他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昨天,北电和北大相继发布阶段性核查声明。 教育部再次重申一贯的鲜明态度——零容忍。绝对不能允许出现无视学术规矩,破坏学术规范,损害教育公平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坚决发现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相信有关方面认真严肃进行后续核查工作,依法依规做出处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相关处理情况。[详情]
马上评|不能只处置翟天临,学术腐败和懒政的锅他还背不了 澎湃特约评论员 宗城 翟天临终于为自己的学术造假道歉了。他说:“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是我的不当行为,让学校声誉被连累、让学术风气被影响、让公众的信任被辜负。我深感自责和内疚。” 然而,如果这一次学术造假丑闻因翟的道歉而偃旗息鼓,那不仅令公众失望,也将令真正踏实做事的学术人才寒心。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处置翟天临,而是在于,为什么一场并不高明的学术造假会如此“畅通无阻”? 高校本应是严肃治学的场所,学术考核、人才选拔作为保障高校学术质量的关卡,理当依据流程公平遴选。但在翟天临一事中,公众看到的不只是一位演员的虚荣与侥幸,还有一所高校在学术考核上的腐败与懒政。论文数量不足、论文重复率超标、论文质量严重注水等,这些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网友都能一查便知的问题,自居严谨的学院和导师,竟能够眼睁睁漏过。翟博士连格式都存在问题的硕士论文,也竟然得到了导师的签名通过。 网友顺藤摸瓜发现,论文注水进入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不只翟天临一人,在某些高等艺术院校充当伪学霸的也不只翟。当普通学子绞尽脑汁为一篇C刊文章奔走时,与导师关系密切甚至存在亲谊关系、利益往来的学生,却能通过导师的脸面轻松发布C刊论文。C刊论文的发布难度如何,大学生都大致明白,而C刊的审稿员们,也向来标榜严谨、公正,可实际情况是什么?C刊已经成为可以被权钱、关系随意攻破的阵地,C刊内的论文,也挤进了不少学术水平不过关的漏网之鱼。 在艺术类院校,注水论文更加多见。这一方面是由于明星艺人事务缠身,又缺乏学术训练,无论是能力还是精力上都无法顾及科研。另一方面,是院校看中艺人们的明星效应,以及其背后可以置换的资源,所以对明星校友的论文睁一只眼闭一眼眼。翟天临事件就是一个例子,他的导师陈浥、院长张辉,都因为翟天临的明星光环,以及双方私下关系的友好,而无视翟天临的论文抄袭问题。 纵观翟天临事件引出的多方问题,从北大博士后站的“注水”,到北京电影学院的人情生意,再到C刊上质量不达标的论文,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学术伦理的倒塌,还有高校内部学术监管机制的名存实亡。院校有规定,期刊有评审,如果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依照程序,发挥监督的力量,翟天临以及他背后这些问题很容易就能查出,可实际情况却是,高校内部和学术期刊在评审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营私舞弊的空间,在一所高校内享有话语权的官僚、博导,可以轻易通过他们的人脉敲开学术审核之门,而那些只要能跟前者搞好关系的学生,不必花费多少力气,就可以依仗着关系发期刊,评硕士、博士。 翟天临被查出后,舆论场上有一种声音说:翟博士玷污了中国学术界。其实,不是翟博士玷污了学术界,而是学术界大面积腐败,给了翟博士可趁之机。试想,如果北电的学术审核机制能够一视同仁,北大博士后站的评审人员能仔细看过申请者每一份论文,翟天临还有炫耀自己文凭的机会吗?翟天临把自己的问题归咎在虚荣和侥幸,其实虚荣和侥幸都是人性中,倘若学术的净土有严格公正的审核,纵是虚荣的学子也能安走正道,用实力而不是走后门来为自己赢得掌声。而真正助长虚荣和侥幸膨胀,直到最后吞噬己身的,实是不受约束的权力。 在诸多期刊同行评审造假、用版面换金钱的情况下,渴望用论文、学历给自己镀金的“翟天临们”就有了便捷之道。与此同时,尽管许多高校名义上存在学术审核机构,但机构中的学者大多与同学院其他学者来往甚密,碍于人情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这些学者也不敢对同行及其学生的论文发表意见。 高校学术不端的问题并不在于缺乏规定。 2016 年 6 月,教育部就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中明文规定:“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负责人的惩罚措施最严重可达到撤销科研项目、辞退或解聘、甚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程度。”而在翟天临事件中,我们也看到无论是北电还是北大,在招生章程中对论文数量和质量是有明文要求的。所以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要求对普通学子有用,对明星、关系户就失效了呢?为什么一个院校的领导、博导可以凌驾于学术公平之上,而其他人员却无能为力? 不从根本上思考、改善这些问题,一个翟博士倒下了,还会有更多个翟博士站起来。而从现在北电与北大的公告中,公众并没有看到它们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有的只是迎合舆论,处置翟天临。舆论是健忘的,热点是速朽的,一旦翟天临的道歉迅速消弭舆论,整件事暴露出的其他问题,也就被公众淡忘了。但这不意味着不存在,这种姑息,反可能令有猫腻者更加侥幸。 翟天临之事细思极恐的是,如果他不炫耀文凭,做一个沉默的人,他在通往博士之路的种种问题,包括论文抄袭、论文数量和质量不达标等,就会被掩盖(他炫耀之前,并没有人纠察这些),而鉴定这些的校方,本该在当时就做出纠察。荒唐的却是,这些只要查询知网就能发现的问题,中国最高等学府的学术监察机构却漏过了,这些把学术严谨挂在嘴边的人,却用行动告诉看客什么是言行不一。 这说明在面对权钱或其他诱惑时,即便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它的内部也失去了稳固的纠察能力,翟博士不会是唯一的漏网之鱼,既然学历注水变得如此容易,比翟博士更有权势的人,必定纷纷而至,偷偷给自己镀上一层高学历的金,而他们的沉默、伪装,使得他们如今安然无恙。 荒谬的是,在学历造假已经如此容易的今天,高学历却是社会众多优质岗位的硬标准(尽管这些岗位要做的事,可能跟学院的培养毫无关系)。在这些岗位遴选人才时,学历成为比能力、努力顺位更提前的“硬要求”。于是,有些人可以通过某些方式置换学历,用高学历敲开优质岗位的门,掌握更多资源,巩固自己的位置。而努力的寒门,却可能因为学历问题,或者这个岗位已经被前者占据了,而连努力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没有。 教育本该是寒门最后的倚靠,学术界也本该是社会的一方公平净土,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从这个角度讲,有必要以此次翟天临事件为契机,彻查高校学术腐败,而绝不能仅站在娱乐八卦的立场,讨论翟天临值不值得被原谅。[详情]
单仁平:希望翟天临事件形成广泛的震慑 单仁平 借翟天临这件事,我们主张所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今后招学生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对学生上课的纪律要求和论文管理则需更加严格,尽量减少“混学历”的情况,以及降低计划外学生“混学历”的程度。 翟天临14日发道歉信,表示虚荣心和侥幸心让他迷失了自己,他的不当行为让学校声誉被连累,让学术风气被影响,让公众的信任被辜负,他深感自责和内疚。他说自己已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翟天临因在一访谈节目中问了一句“知网是什么”而引起网友对其学术功底薄弱的质疑,进而被挖出论文抄袭、违规获得学历等,其有着博士后光环的人设就此坍塌。网上的曝光范围还进一步扩大到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导师和表演学院的领导,激发了更多的不满。 这件事再次反映出公众对公平的强烈追求,以及互联网舆论监督的活跃。互联网时代的公平已经不是一个空喊的口号,它正在武装起越来越多的工具,并且受到无数志愿者的行动支持。翟天临以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方式被逮住了,转瞬间从一个令人羡慕的“高学历演员”变成名声扫地的造假者,栽了个大跟头。 互联网已经是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抓一个坏典型出来示众的“天网”,我们对此举双手赞成。互联网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它的确产生了一定震慑作用,比如翟天临事件一定会让各种学历造假者心里咯噔一下,亦会让今后的造假者感受到更多的风险。 这件事的确引起了更多思考,比如翟天临有问题的硕士、博士学历为什么通过得那么顺利呢,他为何又能轻易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后呢?这当中一定有多个环节的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同虚设。 ▲14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微博就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进行说明 学历掺水在中国并非个例,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做中国大学的学历都很水的夸大,也不能将这种现象轻描淡写。事实上,翟天临这个“博士”之前就没有人觉得像中国高科技前沿工程师和各大研究机构里年轻学子们的博士学历一样货真价实,从一开始人们就猜到他的学历有“混出来”的成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混学历”在很多国家都有一些专门的缝隙,它们与各大学“创收”有关。说实话,现在中国各用人单位遇到普通归国留学生求职时,怕碰到掺水学历的警惕性比面对国内大学毕业生时往往高多了。中国大学“计划外招生”的名额往往有限,而外国有些大学则对花钱的学生来者不拒。 借翟天临这件事,我们主张所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今后招学生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对学生上课的纪律要求和论文管理则需更加严格,尽量减少“混学历”的情况,以及降低计划外学生“混学历”的程度。 高学历是干什么用的?它们应当用来培养真正的高端教学和科研人员,而不是充门面、当求职敲门砖用的。一般的实践工作,硕士学历应当说足够了,翟天临这样的演员,更是没有必要用博士、甚至博士后的头衔来为自己加光环。 希望翟天临事件会对中国社会高学历崇拜的纠偏产生一些影响,另外也有助于推动社会对高学历文凭生产过程的一些松懈环节进行清理。 最后我们想说,翟天临事件暴露了严重问题,但是不能因此而得出中国的学历管理已经一团糟的结论。客观说,中国的文凭管理是全世界最严格的之一,其实从科举时代开始就如此,今天依然是。高等教育是中国阶层流动的重要通道,这点没有变。寒门学子们无需因此事沮丧,这是个练真本事的时代,各种用知识砌成的光辉的塔尖都要凭实力一步步走上去,靠混是绝对混不上去的。 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详情]
透过翟天临事件,聊聊“学术不端”那些事 作者:倪 弋 来源:人民日报政文 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北京电影学院14日通过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对于网友反映的其他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已启动调查,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翟天临本人14日也在个人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愿意配合学院的一切调查,将接受北京电影学院作出的一切决定;同时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相信随着相关部门的介入调查,翟天临事件终将水落石出。今天,就让我们透过翟天临事件,聊聊“学术不端”那些事。 1 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 近年来,学术造假屡屡引起关注,学术不端行为令人侧目。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让我们先来看三则案例: (一)2018年年底,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梁莹因多篇论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被学校处以行政记过、党内严重警告等七项处分。 (二)2019年1月,因伪造他人签名和单位盖章、以弄虚作假手段,骗取2017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三)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此外,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被视为“学术不端”。 2 学术不端行为违法吗? 先说结论:当然可能违法! 根据2018年9月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公布“学术诚信与廉洁学术殿堂建设”研究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新闻媒体公开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64名当事人中,有42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查处理,其中38人受到学术或行政处理,包括撤稿、通报批评、终止项目、追回经费、撤销学位、免去行政职务、解聘教职,甚至开除党籍、公职;3人触犯刑律,被依法判处徒刑;1人在法庭上达成和解。另有22人没有受到任何处理,其中12人受到调查但没有受到处理,10人没有受到调查。 梳理这些学术不端案例可以发现,当事人面临的惩罚主要包括是学术和行政处理。事实上,利用行政手段或者说通过让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是最重要的方式。 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科研管理机构,相继出台了一些规范教学科研人员学术研究行为的部门规章;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责的高校、研究机构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依据这些规章和制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为人可能承担诸如警告、通报批评、记过、降职、解聘、辞退、开除等行政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抄袭和剽窃作为学术不端中的“重灾区”,我国法律可规定了“硬杠杠”。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抄袭行为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但在认定抄袭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将“引用”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完全区分开来。只有完全或者基本完全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和将他人的作品窃取拼凑改编并占为己有的行为,才是抄袭。 那么,如果发现自己的论文真的被抄袭了,相关部门会主动处理这种事情吗?答案是:不会! 也就是说,如果权利人未主张权利,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或他人不能强制干涉,必须要权利人自己主张权利才能进入司法程序。如发现论文被他人抄袭,可以自行联系抄袭者,要求其停止侵权。此外,还可以向发表抄袭论文的刊物及抄袭者的工作单位进行举报,要求他们对抄袭的论文及抄袭者进行处理。 3 学术不端缘何屡禁不止? 在当前这种以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论文数量为评价指标的排名竞争环境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最容易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主体,即使发现科研人员存在违反学术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多少报以一种“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相当多的科研不端行为,只有在经媒体曝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后,才对其处理。 此外,现实中对于严重违反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相关机构却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能不惩罚就不惩罚,能不开除就不开除,能行政制裁就不用刑事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鲜有采用刑事手段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例如,同样是学术造假、骗取巨额研究经费的行为,韩国黄禹锡案中的当事人不仅受到了行政处罚,而且受到了刑事制裁。而我国“汉芯”造假案件的当事人仅受到了撤销行政职务、撤销相关荣誉、追回相应拨款和经费等处罚,并未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学术不端行为的屡禁不止,说到底在于各界对学术道德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够,即使制定了各种制裁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规章和制度,也难免在制度执行各环节打折扣。 其实,学术不端问题的解决,建立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前提,也是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但教学科研人员、学术共同体乃至社会各界真正建立起对学术道德的信仰,才是问题的关键。学术研究的底线是学术道德,学术研究的红线是法律规范。“确保底线、不碰红线”应成为学术科研人员的基本准则。[详情]
一半博士要求延期毕业,“明星学霸”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背后扎了谁的心? 来源:NBD图数馆 今年春节期间,被称为影视界“学霸”的电视明星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持续引发网友热议。翟天临被爆出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一篇学术性质文章有疑似抄袭行为。为此,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大学已纷纷就此事件成立调查组,主流媒体相继就此事展开报道。 “易进难出”,这是博士圈对申请博士学位顺利毕业的评价。而这位读博期间演艺事业风风火火的“明星学霸”却能一路顺风成功获取学位引发大众质疑。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该起事件也也激起大众再次审视“学术造假”及教育公平等问题。 事件回顾 值得注意的是,激发网友热议的核心点主要在翟天临被爆出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一篇学术性质文章有疑似抄袭行为。 而根据北电官网2013年发布《2013年北电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细则中要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公开发表至少2篇(其中1篇在国内核心刊物)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批准答辩。 北电官网2018年3月发布《北京电影学院学位授予细则》中博士学位申请条件要求“在校期间个人独立或与指导教师联合(本人担任第一或第二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正式公开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至少2篇学术论文,其中应至少有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翟天临发表文章: 《广电时评》2018年第8期中发表的论文《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 《综艺报》2018年5月发表的论文《演员翟天临讲述如何用“下意识”让表演更生动鲜活》 质疑点: 1.《广电时评》、《综艺报》均非国家认可的学术期刊,更谈不上国家核心刊物。 2.《广电时评》发表论文《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在知网检测后,结果显示文字复制比率达39.4%,涉嫌抄袭。 3. 翟天临博士学历为“非定向(全日制)”博士学历,要求脱产全日制学习,然而在翟天临读博期间却频繁演戏、代言、参加活动。 自2014年入学到2018年毕业,读博期间翟天临至少主演了11部戏、参演了7部戏,参加录制了17个综艺,并有24个代言。 “演而优则商”,这是大多数明星在做的。在商业版图上,翟天临也不耐。根据天眼查显示的数据,与翟天临有关的共有6家公司,包括了五家影视文化相关以及一家与其他演员共同入股的管理咨询中心。 翟天临读博期间,既演戏又是参加综艺,还不忘做起生意,难道读博真有这般容易? 研究生 / 博士毕业难度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长 硕士:2-3年 博士:一般3年,多则8年,国外可更长 攻读硕士/博士类型 硕士有两种类型: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 博士有三种类型:论文博士(无入学考试,只有学位,无学历)、专业学位博士(即应用型博士,按职业分)、学术型博士(按专业分) 研究生/博士生毕业条件 1.修够学分 2.发表够论文 3.博士毕业论文通过 从报录比来看,2010年为2.8:1,2019年则为4:1,对比十年数据,研究生规模增大,但竞争也同样有所加大。 对比来看,200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为34.48万人,同比增长10.6%,2016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则为56.39万人,同比增长2.3%,增长幅度缩小。 近10年来,我国博士毕业人数约为51.7万人,招生69.8万人,招生人数远大于毕业人数。而这里的缺口,或显示出博士生毕业的难度增大。更有网友在网上反映北大博士学位申请淘汰率达三分之一。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近年来的研究数据也显示,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 高企的博士延期毕业率,以及各项数字均表明研究生、博士竞争加剧,这也证明了要想成为一名真才实学的“学霸”不是易事。 近年研究生和博士延期毕业原因: 1. 规定学分没修够 2. 毕业论文未按时完成或通过考核 3. 规定数额的论文发表未完成 4. 其他个人原因 随着主流媒体的跟进和两所高校的强势回应,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在学术界掀起波澜,尤其是学术造假乱象问题引发众人思考。 学术造假 学术造假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的学术腐败行为。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学术领域中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 学术造假群体及个人原因: 高校学者:评定职称、科研任务 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学位晋升 科研人员:科研任务、项目经费压力 博士生:毕业压力、经费影响 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地位、项目压力 学术造假客观原因: 学者论文发表困境 供需矛盾:以2009年统计为例,期刊数 9468种,可发表论文248万篇,当年大约1180万多人有发表论文需求。 学者论文发表价格 据统计,国内80%左右的学术期刊,都是要求作者付费发表。据媒体采访统计,学者、学生向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单次支付的费用从数百元到千元以上不等。 发表论文难,写论文也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更是催生出了“论文代写”生意,庞大的利益链条令人惊愕。 据媒体报道,早在2009年,武汉大学的一个调查研究显示,中国的论文代写市场就达到了10亿以上的规模。 2018年,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要价平均在300元/1000字符,按照一篇普通硕士毕业论文3万字起算,代写一篇论文的价格在8000~10000元不等。而本科毕业论文的要价平均也在200元/1000字符左右。 早在2015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318名大学生,就“论文代写”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1.13%的大学生考虑过找人代写,73.9%的大学生身边出现过论文代写现象。 案例观点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相继出现15起论文抄袭事件,其中不乏清华等知名高校。例如: 1、2018年1月8日,河北大学一助教2012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涉嫌抄袭河北大学图书馆一工作人员与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老师2011年合作发表的学术论文。 2、2018年1月2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2012届博士毕业生、现供职于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杨佑文在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安徽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3、2018年4月4日,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08届硕士生孙勇的毕业论文抄袭06届上海交大毕业生的论文。目前,东北大学已经撤销孙勇的硕士学位。 4、2018年4月15日,中原工学院两位教授陶晓燕和朱九龙的论文涉嫌杂糅、抄袭他人论文,河南省教育厅回应表示会尽开公开处理意见。 针对近年来陆续出现的“学术造假”案件,国家管理部门也已出手。2018年8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职称评审管理规定》,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定》提出职称评审应以德为先,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且纳入信用“黑名单”。 而对于此次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也引发了主流媒体的跟进及专家、学者的反思。 比学术不端更令人五味杂陈的,是翟天临的博士之“易”,和大众理解中的博士之“难”,形成了鲜明对比。——《南方日报》 金钱能收买权力,但买不到正义;买得来文凭,买不到智商。——侠客岛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设须谨慎,最忌虚浮风。——《人民日报评论》 明星‘上而不学’或者’学而无所得’,如果依然能获得文凭,这对经过勤奋求学才获得文凭的大学生来说,显然是一种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沈建华 (相关数据及资料来源:翟天临本人采访及微博、北京电影学院官网、天眼查、教育部、国家统计年鉴、社科院法治蓝皮书、核心论文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豆瓣网) [详情]
北大光华学院回应翟天临事件:将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 2月14日下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布通报称,已将初步认定结果和处理意见与翟天临本人进行了当面沟通,将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在此之前,北京电影学院公布了翟天临事件调查进展: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翟天临本人发道歉信,称申请退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详情]
新京报讯 (记者 张赫)随着2月14日翟天临在微博发文致歉,宣布退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北京电影学院宣布“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已正式进入调查阶段,在网络上发酵了近一周的“翟天临事件”,终于开始尘埃落定。从2月8日网友质疑翟天临身为北大博士却不识知网,到扒出其学术论文涉嫌抄袭、高考成绩疑似“谎报”等,翟天临事件已经产生“蝴蝶效应”。翟天临主演并待播的电视剧《深渊行者》也在昨日被传被北京卫视退片。 三位演员的待播剧集 制图/新京报 李铁雄 明星因为某些事情声誉受损,不仅会影响个人前程,同时也会连带影响其拍摄的影视作品、代言品牌、投资产业等。翟天临已不是第一例。2017年,因涉嫌性侵至今仍处于司法审判程序中的高云翔;2018年因女演员陈昱霖爆料自己和吴秀波相恋七年而消失于大众视野的吴秀波……网络对其人品的质疑和对事实的揣测,已影响多部影视作品的正常排播,背后人力、资金的损失或数以亿计。为此,新京报记者盘点了高云翔、吴秀波、翟天临三人待播或在拍的剧集作品,并采访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 播放平台和广告商更在意演员口碑 吴秀波深陷“出轨门”之时,他正在拍摄电视剧《无名侦探》。1月19日,还曾有媒体拍到吴秀波现身剧组,表情严肃。但春节后,该剧却突然传出因吴秀波风波影响,拍摄或暂时停摆。日前,曾有媒体致电耀客传媒上海总部,工作人员表示,《无名侦探》项目组仍处于春节休假状态。但随着该剧另一名演员翟天临也陷入丑闻,新京报记者就拍摄进程,求证剧方知情人士,对方表示后续剧组官方发布消息。 在翟天临和吴秀波的待播剧中,《无名侦探》并非唯一收到波及的作品。前日,由翟天临担任监制、艺术指导和主演,吴秀波出演的电视剧《深渊行者》传闻被北京卫视退片。虽然有媒体向北京卫视内部人士求证,对方表示没听说过这部剧,导演刘光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不好意思,我只是导演,发行的事不太清楚!”但《深渊行者》的官微却曾在发布片花时艾特北京卫视,似乎确实有过合作意向。 虽然吴秀波“出轨门”和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目前尚无法律维度的最终定论,但吴秀波在北京卫视春节晚会和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中的录制画面已全部被删除;经新京报记者观察,吴秀波代言的某房地产电商的官微也已删除吴秀波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卫视、视频平台对于艺人的社会口碑和风评十分重视。 若作品受到影响可按合同索赔 艺人陷入劣迹丑闻,使其待播作品受到影响,早在2017年高云翔涉嫌性侵事件爆发时便有所警示。其主演的电视剧《巴清传》多次被传定档,但至今仍播出无望。 演员的行为影响影视作品和代言,企业究竟应当如何止损?律师赵虎表示,任何一门生意,有盈利就有风险。如今因为演员个人形象问题,使得作品出现风险,已属于正常的风险范畴,“也是作为投资方应该能预见到的。”因此现在剧方在与演员、导演等主创人员签订合同时,一般会加上道德保证条款,例如要树立正确的个人形象、不能有负面态度、言论等。“而且一般合同会约定,如果不遵守这些条款,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赔偿甲方全部损失,或承担百分之多少的违约金,或退回全部片酬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之后,甲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找相关责任人,也就是演员,导演,主创人员根据合同的约定要求赔偿。” 赵虎透露,如今国外一些出品方为了保证资金链运作,甚至会给影视作品上保险,即保证一旦电影在拍摄中发生了不可抗力的意外,导致电影拍摄不成,保险公司将分担一部分损失。“这是国外目前分散损失的一种方法,但这种保险目前在我们国内还特别少,所以大多还是采用一些其他的弥补措施,例如把某个主演的戏份抹去,或者重新拍摄他的戏份等。而采用这类方式为公司带来的损失,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找相关的责任人要求索赔。”[详情]
视频丨翟天临致歉信还有20%的重复率?网友表示:一步错,步步错 2月14日,对于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和学历造假的事件,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声明称正在调查,将严肃处理。 随后,翟天临个人微博也发布致歉信,称是虚荣心和侥幸心让其迷失了自己,并正式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然而,有网友扒出翟天临所发道歉信竟然有超过20%的重复率。对此,网友表示,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也有网友认为,此事件涉嫌学术腐败和学术造假,不是靠当事人一个“道歉”就可以结束的,而是应该一查到底。[详情]
撰文 | 张丽 编辑 | 董鑫 最近,翟天临火了。 由于涉嫌“学术造假”,他的学霸人设崩塌,甚至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也被质疑抄袭。今天,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除了两所高校的回应外,北京市纪委监委也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 纪委为什么介入? 众多吃瓜群众今天都在问政知君,为什么演艺界的事,纪委监委也会介入? 来看一下《监察法》。 第十五条规定,监察机关要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北京电影学院是北京市教委主管的艺术高校,属于第四种监察对象。 按照北京电影学院的回应,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北京市纪委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 “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 翟天临则在微博发表致歉信中称,配合学院一切调查,并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 博导要不要查? 事发不久,“翟天临被疑学术不端”的风波,已经烧到了他的导师陈浥身上。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官方网站显示,陈浥现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等职务,曾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他还是翟天临博士论文答辩专家委员会的一员。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在翟天临的微博中看到,2018年6月14日,除了陈浥,参加他的博士答辩专家委员会成员还包括: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如如 导演夏钢、陈国星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宁宇 根据2014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我国会从上一学年度全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中分别抽检10%和5%,结果将反馈学位授予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形式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宗玉告诉政知君,根据国务院《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学位授予单位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可以撤销。 对于参加翟天临博士答辩专家委员会成员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比如警告、撤职、降级、降聘、开除公职等处分,他们在申报国家和部级项目也要受到限制,导师还可能被取消导师资格。 学校会受到什么影响? 这件事情的“瓜”还不止是翟天临的博士论文。 他的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英雄”本是“普通人”——试论表演创作中的英雄形象与人性》,在知网查重结果显示重复字数过万,重复比达36.2%。 查重报告显示,这篇论文单篇最大重复字数有1791字,来源还是他的师兄陈坤的毕业论文《性格化表演之我见》。 全文对比显示,翟天临和陈坤论文共13处相似,除去5处引用文献外,另有8处高度重合,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5.5%。 达到知网“疑似剽窃观点”和“疑似剽窃文字表述”的指标。 话说至此,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要补充一个知识点: 论文抽检结果会作为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重要指标,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权点,依据有关程序,责令限期整改。 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视为不能保证所授学位的学术水平,将撤销学位授权。[详情]
翟天临不知的知网起底:毛利率60%,曾年均涨价两成被抵制 澎湃新闻记者 陈宇曦 综合报道 来源:澎湃新闻 “知网是什么?” 近日,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在微博上晒出北大博士后录用通知书的演员翟天临,在娱乐圈被认为是高学历的学霸人设,但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动中表示不知“什么是知网”。这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继而牵出已发表论文涉嫌抄袭,翟天临是否达到博士毕业条件等讨论。 国内博士生不识中国知网,有网友调侃称,相当于互联网从业者不知道BAT、做设计的不知道Photoshop、炒股的不知道证监会——这在各自领域内,是常识性的知识。 简单地说,中国知网上收录了海量的学术期刊、文献内容。通常从本科生开始,撰写课程或是学位论文,收集资料,做文献综述,都免不了要阅读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浏览知网是绕不开的一环。因此,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翟天临,不知道知网是什么,就说不过去了。 那么,中国知网究竟是个什么网站呢?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中国知网隶属于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600100),同方股份拥有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98.98%的股权。 根据同方股份2017年年年报,同方知网主要从事互联网出版与服务业务,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等一系列产品。中国知网文献总量达2.8亿篇,中外学术期刊品种达58000余种,个人用户达2亿以上。 2016和2017年,知网运营主体同方知网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76亿元、1.96亿元。2018年上半年,同方知网净利润达到6057万元,毛利率长期保持在60%左右。 知网首页 知网是什么? 知网官网(www.cnki.net)资料显示,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知网的发展经历了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阶段。 根据知网“CNKI工程大事记”介绍,1995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正式立项。1998年,清华大学设立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成立,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系统工程全面启动。1999年,清华大学集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入的3500种期刊和另外3100种公开出版的期刊上网,开设“中国期刊网”站获准开通。 1999年4月,CNKI主体工程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6月,中国期刊网(www.chinajournal.net.cn)开通仪式 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规划报告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 1999年10月,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委将CAJ-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光盘及数据仓库)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 2004年底,清华同方(美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独资企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组成同方知网技术产业集团。 2004年,根据同方股份年报,该公司正式开通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门户网站“中国知网(cnki.net)”。 2006年10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通过验收。该工程总投资 3.45 亿元, 2005 年,全球文献下载总量达 12 亿篇,服务对象约为 2600 万人,全年总销售收入 1.4 亿元,利润 0.26 亿元,其中 2005 年海外销售额为 3200 万元。 2014年,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知网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截至2017年底,中国知网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全文下载量达20亿篇次/年,网站同时在线用户超过15万人。据用户报道,90%以上的中国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来自于知网。 知网(www.cnki.net)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和发行渠道 国际资源方面,知网与超过60个国家及地区650余家出版社进行了版权合作,收录外文期刊57400余种,图书866000种,共计2亿余条外文文献。合作的国际学术平包括Elsevier、Springer、Wiley、Taylor&Francis、SAGE、Emerald等全球领军学术集团;美国计算机协会、美国数学学会、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护理协会、莱布尼茨心理研究所等国际专业科技学会;Nurimedia(韩语)、Cairn(法语)、CasaliniLibri(意大利语)和V&R(德语)等非英语学术资源集群。 知网达成合作的国际学术资源 毛利率保持60%左右 知网收录这么多内容,但想要阅览和获得,可不是免费的。但由于其在学术资源上“大而全”的优势,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基本都是知网的客户。借此,知网成为母公司同方股份(600100)的现金奶牛,一直保持着60%左右的毛利率。 知网计费标准 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同方知网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5.02亿元,毛利率达到58.8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057万元。 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同方知网的毛利率达到58.83%,领跑同方股份主要控股参股公司。 2017年,同方知网业务收入达到9.7亿元,毛利率61.23%,当年实现净利润1.96亿元。 2016年,同方知网营业收入为8.34亿元,毛利率63.48%,当年实现净利润1.76亿元。 曾因年均涨价近19%被高校抵制 知网保持高毛利率、净利润丰厚的原因,自然与其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关,几乎没有中国高校、研究人员能够绕开知网,这也成为知网能够“理直气壮”连年涨价的资本,但也引发知网是否涉嫌垄断的争议。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的师生接到了知网停用的通知。随后武汉理工大学在微博发布说明称,“目前2015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合同到期,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CNKI)公司的谈判不成功。” 武汉理工大学介绍,中国知网对该校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达到132.86%。 “这些年来CNKI公司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已经受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包含许多知名的985高校。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我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在微博称知网续订价格涨价离谱 武汉理工大学的情况不是个例。 据中国青年报2016年报道,2016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官网上贴出中国知网(以下简称“知网”)即将停用的通知, “图书馆订购的‘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2015年合同期已到,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合同截至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 2016年4月1日,北大图书馆发表声明称:“我们仍在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谈判,努力坚持争取到合理的条件,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 中国青年报在当年发表评论称,“中国知网还带有极强的垄断性——它不仅是国内知名度与论文载量均排在前列的中文数据库,还被有关部门批准为我国唯一的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正因带有唯一性,就限制了用户选择使用其他数据库的自由,知网也就有了利用垄断地位肆意涨价的底气。正如一专家所说,它一边搞着垄断,一边还要搞市场化牟利,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会受到干预的。期待有关部门能对知网的任性涨价予以干预。” 至2018年,因知网涨价而导致高校暂停续订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8年12月28日,太原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2019年暂停访问“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的通知,称因与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就“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该校师生暂停访问 “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 太原理工大学表示,在“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暂停访问期间,该校师生可通过图书馆主页上的“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超星期刊”替代“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检索、下载期刊、博硕论文等文献,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少量CNKI中国知网的独家文献可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免费获取。 太原理工大学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该校师生暂停访问 “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 不只是涨价凶猛,知网的收费方式也曾受到质疑。 中国消费者报近日报道,2018年5月,苏州大学大三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名为《中药》的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7元。但中国知网“充值中心”设置了最低充值金额限制”,小刘为了下载这篇7元的文献,充值了50元。在购买文献后,小刘想将余额进行退款,却遭到了知网的拒绝。对此,小刘将中国知网的运营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知网公司)告上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要求撤销最低充值金额限制,退还账户全部余额。 最终苏州姑苏法院判决,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在其经营的中国知网(www.cnki.net )充值中心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 同方股份巨亏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知网能够持续保持不错的净利润,但其母公司同方股份的经营情况却并不理想。 同方股份发布于1月31日的2018年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8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到-1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4.5亿元到-20.2亿元。 作为清华大学旗下企业矩阵成员,同方股份涉猎业务广泛,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了计算机、电视机、E人E本等商用和消费类电子设备,还包括CNKI知识数据产品、安防安检设备、军用装备、城市节能、工业节能、大数据及云计算软硬件、照明等相关产品。CNK知识数据产品主要指的就是中国知网。 同方股份解释称,公司下属参股公司华融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受到其投资的华控赛格、同方康泰股价下跌、业绩亏损的影响,下属参股公司中国医疗网络有限公司因业绩亏损,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10亿元到13亿元;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壹人壹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市场竞争加剧,广告投放效果未达预期,收入及利润出现较大下滑,商誉存在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商誉减值1亿元到3亿元;公司持有的广电网络股票下跌幅度较大,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1亿元到2亿元。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详情]
谢飞评翟天临:创作专业不需要理论研究型博士生 新京报讯 (记者 滕朝)2月14日,北京电影学院退休教授、第四代导演谢飞针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一事,在微博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大学艺术创作专业需要开设理论研究型的博士学位教学吗?》的长文。 文中谢飞导演介绍了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研究生、博士生学位的情况,并且提出其中的问题,他拿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例子,认为学院多年来的博士教学实践不仅没出现什么杰出优秀的理论人才,博士论著被出版和引用的也属极少数。“低劣、抄袭的现象倒是常有发现。” 他还提出:“像我们电影学院以培养史论研究的‘电影学系’可以设立博生研究生教学,其它以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编、导、演、摄、录、美、制、动画等专业是不适合的,也没必要开展这样的纯理论研究型的博士研究生教学!” 对于翟天临论文涉嫌抄袭事件,谢飞称,“对犯过错误、有污点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一些有过污点的艺术工作者,接受相应的法律和行政处理之后,他就应该享有一切公民应有的工作和生活权利。” 最近,演员翟天临因不知“知网”被曝出论文抄袭,引起轩然大波。2月14日,翟天临就该事件发表了一封致歉信,承认是因虚荣心和侥幸心迷失了自己,并正式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以下为全文: 大学艺术创作专业需要开设理论研究型的博士学位教学吗? 北京电影学院 退休教授 谢飞 毕业于我院的博士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一事成为近期热点,去年六月底的这张照片又被爆出来了。唉,可惜这么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演员,很可能就要这样被毁掉了。希望有关部门认真、科学地查证,妥善处理,诚信与公平乃个人与社会之本,爱护与培养青年人才也是我们的责任。 “文革”后,我国大学重新开设了研究生教学,但是我们许多主管学校的部门及教学领导对这一教学制度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科学的研究,为了追求“高大上”、“世界一流”,许多学校就“贪大、贪多”地盲目上马了博士教学。1986年,我们北京电影学院才开展艺术硕士的教学,上世纪90年代又提出了开设博士学位教学。对后者当时我是反对的,我以为电影学院多年是以专业实践为主的艺术创作教学,主要是专业知识与技术训练,属职业性学位,是培养专家;而博士教学是研究艺术史论型学位,是培养学者。我们北京电影学院不具备这一理论研究型的教学基础。我自己于1960-1965年在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毕业,留校任教,学历一直只有本科,靠着多年的导演创作和教学经验,教授本科和创作型硕士研究生是可以的,但是去教授电影艺术史论的博士生就不具备资格和条件。 请看看我刚从网上摘录的有关世界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的常识: “对于学位制度,尤其博士学位,我们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在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例,博士是最高的学位。但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学位绝不仅仅是博士(Ph. D)。美国以及欧洲的高等学位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研究型学位(Research Degree),另外一种属于职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 艺术博士学位 必须指出,在高等院校的学位制里面,还有一类属于艺术型的。比如表演型的学位,比如 MMA. 和 DMA.注重表演方面的训练。课时要求大多在表演技能方面的提高(如声乐和演奏),同时也有相应的理论课程。毕业时要求一定场次的演出。但是Ph. D博士则没有演出的要求,而必须有论文的答辩。从中可以看出,表演类的学位主要是学生演出技能的训练,而研究型的学位与其他领域一样注重研究能力、理论分析、学术水平。作为艺术专业,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 (M.F.A.) 一般已经是最高学位。因而可以满足艺术职业的要求。甚至可以在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担任教授的职位。西方大学的艺术专业一般很少设置博士Doctor of Fine Art (D.F.A.) (建筑学也是如此). 而且DFA往往都是名誉学位。目前美国只有少数大学设有DFA。比如耶鲁大学设置有戏剧评论的DFA。如果已经拥有MFA学位的人希望在高等院校竞争相应的教职才会考虑获取DFA。一般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不会去读 Ph. D,而仅仅获取 Master of Fine Art。 北京电影学院创建于1950年,在培养电影各专业的职业型人才上硕果累累,说是撑起了中国电影业职业人员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但它和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一样,是一所独立的“艺术专科学校”,不像一些综合大学里的艺术、电影分校那样,在分校以外还有多种资源可运用。在这样的条件下,办研究型的博士教学是很不恰当的。据查,毕业过李安、马丁·斯科塞斯、卢卡斯等电影大师的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校、南加大电影学校等著名学校里,多数也主要是本科和艺术硕士教学;南加大里数十个学科中,只有剧作和评论专业属于理论型的专业,其中也只有评论专业设有博士学位。 当然“胳膊拧不过大腿”,在主管部门的要求下,上世纪90年代起电影学院各系的博士生开始越招越多。不得已我这个只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也得招收博士学生了。最初几年中,我只招了三个博士学生,而且坚持只招已经留在影视院校教授导演专业的,且获得了硕士学位的教师,希望通过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退休后,学院又让我接收了一个匈牙利推荐来的外国电影博士生,还未毕业,算是第四个)在退休前后的这三十多年里,我主要在教授本科和创作型硕士研究生,前者要通过拍摄毕业短片及短论文,后者要导演短片或长片及创作体会论文方可合格毕业。我不愿意也教不好理论研究型的博士,因为按国内高校的现行教学规则,博士只有理论研究型的,不仅要发表数篇理论文章,博士毕业论文必须是十万字以上的史论专著,这对于在本科和硕士阶段不是史论研究学科的学生来讲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同样情况的导师亦然。学院多年来的博士教学实践不仅没出现什么杰出优秀的理论人才,博士论著被出版和引用的也属极少数。低劣、抄袭的现象倒是常有发现。事实还是证明了,像我们电影学院以培养史论研究的“电影学系”可以设立博生研究生教学,其他以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编、导、演、摄、录、美、制、动画等专业是不适合的,也没必要开展这样的纯理论研究型的博士研究生教学! 也许有人会说你前面引用的学位设置规则都是西方国家的,我们可以创造自己“有特色的”的教学体系。如果真觉得获得个博士桂冠风光,我觉得不妨改革一下,在艺术高校里设立“创作型的博士学位”教学,要求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拿出更高质量的、能公映公演的艺术作品毕业,而不是十万字的论文。三十多年来,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硕士毕业生里就涌现了远的如陆川(《南京南京》)、姜伟(《潜伏》);近的如万马才旦(《塔洛》)、文牧野(《我不是药神》)等优秀导演人才,可谓硕果累累。有关领导部门为什么要僵死地按西方的模式,让所有艺术职业性专业只能去培养纯理论研究的博士生呢?艺术教育以出创作专业人才、出作品为主要目的,而盲目引进的纯理论研究制度,只强调发表文章,出版专著,连学校内创作型教师评职称时,反映教师真实艺术与水平和能力、公映并获得好评奖项的电影等创作作品也不能算数,非要发表的文章和著作。这似乎也是这些年各大学平庸、拼凑、抄袭的各种论文泛滥的原因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指导方针,对艺术创作专业高等教育中,是否应该和如何办博士学位教学的问题上,我们的高校领导与管理部门、教授教师及学生们,是否应该用科学的方式来研究、探讨一下? 另附一言:对犯过错误、有污点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一些有过污点的艺术工作者,接受相应的法律和行政处理之后,他就应该享有一切公民应有的工作和生活权利。可是现在一种无形的网络舆论却不是这样,以“人设崩塌”为名就将他们彻底封杀了!现在的网络微信、微博平台比过去出现过的“四大自由”,即“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真是厉害多了!它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获得信息的极大权利及自由,也会给一些偏激、过火、谣言等非法制现象及行为提供机会。我做了一辈子培养学生的工作,深知培养人才的不容易,对于人和事的辨别与处理应慎重,要理性。对于我们培养多年的年轻人才,要多些爱护和关怀,鼓励他们改正错误,重新站起来。就以“嫖妓”的污点来说吧,查查网络,你会发现古代的大诗人李白、白居易,西方的大艺术家舒伯特、贝多芬、莫泊桑,中国近代的学问家胡适、政治家陈独秀、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等名家,年轻时都犯过这样的错误;改正了,成长了,社会都不会永远对此揪住不放,也并不影响他们以后在事业上为人类作出的各种杰出贡献!所以,对事要依法办理,对人要宽容、善待! 2019年2月15日 北海·银滩公园[详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身为博士不知道知网为何物、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论文检索不到……翟天临一手经营的“学霸人设”迅速崩塌,其在今年春晚扮演的打假警察角色也被吐槽“打脸”。 事件发酵几天后,2月14日情人节这天,翟天临发布致歉信称近期“懊悔不已、深度自责”,“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同时他表示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工作,向学校、老师、社会公众郑重道歉。 尽管翟天临曾在直播中问粉丝“知网是什么东西啊”,但任何上过大学的人应该都对知网并不陌生。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虽然学生个人可以免费使用知网账户,但学校每年付给知网的版权费用则可能是天价。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根据同方股份2017年报和2018年半年报显示,知网去年上半年营收超过5亿,毛利率58.83%,在2017年营收9.7亿元,毛利率高达61.23%,是同方股份旗下毛利率最高的业务。 不过,包括北大在内的全国多家高校此前曾因费用协商不成而暂时停用过知网,这也显示了知网在价格谈判中的强势地位。 翟天临道歉,北影介入调查 2月14日,翟天临在个人微博发表致歉信,并宣布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官方微博随后发布情况说明称:已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 知网版权生意:毛利率超61% 每一个写过论文的学生,都或多或少要用到知网,但很少有人能说清知网具体是什么。 根据知网收录的《信息技术》期刊介绍: 世界银行最早于1998年提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即NKI)的概念。中国知网(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根据知网发布的最新数据,CNKI所发布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覆盖了学术期刊、专利、国内外标准、科技成果、报纸、年鉴、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国际文献等丰富信息资源,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每日更新约1万条,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数据库,准确地反映了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 根据同方股份2017年报和2018年半年报显示,知网去年上半年营收超过5亿,毛利率58.83%,在2017年营收9.7亿元,毛利率高达61.23%。 尽管国内还有万方、维普、超星等文献数据库检索平台,但国家政策支持加上清华同方的雄厚实力,造就了知网在文献数据检索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这也让知网“有恃无恐”地开启了涨价模式。 涨价过高,北大等多家高校曾停用 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法人独资企业,实际控股股东仍是清华大学。这次股权变更之后,知网开启了涨价模式,对一些学校的报价每年上涨10%以上,让校方觉得难以承受。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在北京、山东、云南、湖北、安徽、河北等地,很多高校都出现过停用知网的情况。 2016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官网上贴出中国知网即将停用的通知: “图书馆订购的‘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2015年合同期已到,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合同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 4月1日,北大图书馆发表声明称:“我们仍在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谈判,努力坚持争取到合理的条件,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 北大图书馆资源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当时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与往年相比,2016年北大的知网合同到期续订过程中,知网的购买费涨价过高,超出了图书馆每年购买数据库的预算限额,对购买其他数据库的费用空间造成挤压,学校与知网双方还在进行谈判。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的师生也曾接到了知网停用的通知。 武汉理工大学对此解释:“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CNKI)公司的谈判非常艰难,虽然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全文下载暂时暂停了,给读者带来不便,但是维护学校权益的谈判同样重要,学校将及时跟踪谈判进展,及时通告谈判结果。”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在停用通知上可以看到,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该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不过在当年1月22日,该校在其官网的图书馆公告中通知已正式订购并恢复开通中国知网数据。 曾停用知网2年的河北石家庄市某高校图书馆李馆长说,知网每年都在以10%的涨幅向学校报价,且所报价格均是“死数”,没有一点谈判的余地,“维普和万方的数据库价格都只是知网的零头,学校购买十年维普数据库使用权的费用还没有知网一年的高。” 此外2018年5月,苏州大学大三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为下载7元的文献,充值50元。随后客服以退款需要手续费,退款程序复杂、周期长为由,未给其办理退款。小刘于是将中国知网的运营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庭,要求撤销最低充值金额限制,退还账户全部余额。 近日,苏州姑苏法院审结了此案,判决中国知网运营方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 券商中国对此援引行业人士评价说,“知网的优势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或者把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资源都买断了。中国知网如果没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断涨价,有可能会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详情]
翟天临不知的知网毛利率59%:同方股份摇钱树,订费涨涨涨 澎湃新闻记者 虞涵棋 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近日在演艺圈和学术界引发轩然大波。不过,在知网上查过论文的你,真的知道知网是什么东西吗? 知网背后的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同方知网”),是上市公司同方股份(600100)旗下毛利率最高的“摇钱树”。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报显示,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约为5亿元,毛利率达到58.83%。 坐拥42%的独家与唯一授权核心期刊,知网多年来频频涨价,包括北京大学内在的中国内地多所高校都曾因涨幅过高而一度停用其数据库。 “不知道知网是什么东西,论文就没法写了。”这是中国高校学生对知网的认知,也是同方知网的底气。 知网背后的企业 “中国知网”全称是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在1996年发起,创建的第一个数据库为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光盘版)。 1998年6月,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正式成立,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标准化工程正式启动。 1999年6月,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工程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礼堂举行。 2006年10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签订验收。 根据“中国知网”网站介绍,其背后的四个实体为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下简称“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知网数字”)和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其中,电子杂志社电子杂志社负责CNKI系列数据库的资源采集、版权合作和数字出版。 同方知网负责CNKI系列系列数据库的全球销售与服务; 知网数字负责全文数据库加工和存储产品研制; 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负责规模化的国家级数字存储技术、数字出版技术、知识挖掘技术的研发。 澎湃新闻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电子杂志社由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和知网数字三家企业的董事长兼法人为同一人,即同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知识网络产业本部总经理王明亮。 同方知网 同方知网为用户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等一系列产品。 其中,《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是CNKI工程的核心资源建设项目,囊括了中国90%以上的知识信息资源,完整收录中国期刊、博硕士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年鉴、工具书、百科全书、专利、标准、科技成果及法律法规等各种资源。 同时,同方知网也在进军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 2018年1月,同方知网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合作开发了“贵州大数据智库平台”新型大数据智库平台。同方知网还将负责贵阳市地方志项目的承建,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地方志云平台大数据项目。 同方知网凭借《政务管理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摘得2018中国政府信息化产品技术创新奖;在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国家信息中心指导并支持、北京中工信推信息技术中心承办的“2018互联网+政务服务大会”中,同方知网的“知识型政府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方案”获得“2017—2018年度互联网+政务服务优秀解决方案”。 尽管同方股份近期加入了业绩暴雷名单,2018年预计亏损额度最高达到20亿元,但同方知网的贡献仍十分亮眼。 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报显示,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约为5亿元,毛利率达到58.83%。 涨价博弈 根据官网发布的统计数据,知网共收录了9305种中国期刊,占中国大陆近万种公开出版期刊的90%以上。其中独家与唯一授权期刊3964种,占中国期刊总量的43%。独家与唯一授权的核心期刊778种,约占核心期刊总量的42%。 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包含独家与唯一授权期刊2100种,包含各学科前3名期刊194种,占前3名期刊总数的64%。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独家收录率分别为50%和75%。 在这个意义上,万方、维普等同类的知识资源数据库检索平台,难以与知网争雄。 与此同时,知网的订阅服务保持着涨价的趋势,全国各地多所高校曾因开价过高而一度暂停知网数据库。但伴随着学生们“没有知网写不了论文”的焦虑,校方最终在续订谈判中艰难妥协。 2013年底,云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旗下所属的近十所省属重点高校,都停用了知网。当时代表云南大学与知网联合谈判的原图书馆馆长万永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4年知网对云南大学的报价一下从原来的40万提高至70万,图书馆不得已暂停知网。 直到2016年3月,云南大学才恢复知网使用。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武汉理工大学对此解释:“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非常艰难。”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知网对该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不过,1月22日,该校在其官网的图书馆公告中通知已正式订购并恢复开通中国知网数据。 2016年3月底,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消息称:“由于数据库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 其实,不仅是知网这样的期刊收录平台,多家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出版商近年来都因高筑资源壁垒而频遭诟病。Plan S正在轰轰烈烈地席卷欧洲,包括英、法、荷等11国和欧洲研究委员会(ERC)拨款支持的科研项目,都必须把成果发表在完全开放获取的平台上。 在短期内,中国高校学生依然很难问出“知网是什么东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学术资源开放必成大潮。[详情]
单仁平:希望翟天临事件形成广泛的震慑 翟天临14日发道歉信,表示虚荣心和侥幸心让他迷失了自己,他的不当行为让学校声誉被连累,让学术风气被影响,让公众的信任被辜负,他深感自责和内疚。他说自己已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翟天临因在一访谈节目中问了一句“知网是什么”而引起网友对其学术功底薄弱的质疑,进而被挖出论文抄袭、违规获得学历等,其有着博士后光环的人设就此坍塌。网上的曝光范围还进一步扩大到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导师和表演学院的领导,激发了更多的不满。 这件事再次反映出公众对公平的强烈追求,以及互联网舆论监督的活跃。互联网时代的公平已经不是一个空喊的口号,它正在武装起越来越多的工具,并且受到无数志愿者的行动支持。翟天临以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方式被逮住了,转瞬间从一个令人羡慕的“高学历演员”变成名声扫地的造假者,栽了个大跟头。 互联网已经是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抓一个坏典型出来示众的“天网”,我们对此举双手赞成。互联网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它的确产生了一定震慑作用,比如翟天临事件一定会让各种学历造假者心里咯噔一下,亦会让今后的造假者感受到更多的风险。 这件事的确引起了更多思考,比如翟天临有问题的硕士、博士学历为什么通过得那么顺利呢,他为何又能轻易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后呢?这当中一定有多个环节的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同虚设。 学历掺水在中国并非个例,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做中国大学的学历都很水的夸大,也不能将这种现象轻描淡写。事实上,翟天临这个“博士”之前就没有人觉得像在中国高科技前沿工程师和各大研究机构里年轻学子们的博士学历一样货真价实,从一开始人们就猜到他的学历有“混出来”的成分。中国有一部分学历就是用来装门面的,这是全社会长期以来集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潜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混学历”在很多国家都有一些专门的缝隙,它们与各大学“创收”有关。说实话,现在中国各用人单位遇到普通归国留学生求职时,怕碰到掺水学历的警惕性比面对国内大学毕业生时往往高多了。中国大学“计划外招生”的名额往往有限,而外国有些大学则对花钱的学生来者不拒。 借翟天临这件事,我们主张所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今后招学生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对学生上课的纪律要求和论文管理则需更加严格,尽量减少“混学历”的情况,以及降低计划外学生“混学历”的程度。 高学历是干什么用的?它们应当用来培养真正的高端教学和科研人员,而不是充门面、当求职敲门砖用的。一般的实践工作,硕士学历应当说足够了,翟天临这样的演员,更是没有必要用博士、甚至博士后的头衔来为自己加光环,这应当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 希望翟天临事件会对中国社会高学历崇拜的纠偏产生一些影响,另外也有助于推动社会对高学历文凭生产过程的一些松懈环节进行清理。 最后我们想说,翟天临事件暴露了严重问题,但是不能因此而得出中国的学历管理已经一团糟的结论。客观说,中国的文凭管理是全世界最严格的之一,其实从科举时代开始就如此,今天依然是。高等教育是中国阶层流动的重要通道,这点没有变。寒门学子们无需因此事沮丧,这是个练真本事的时代,各种用知识砌成的光辉的塔尖都要凭实力一步步走上去,靠混是绝对混不上去的。 (本文来自于环球网)[详情]
翟天临致歉,不应只看作网络舆论监督的胜利 最终,被学术打假的青年演员翟天临在漫天的舆论声讨中发表了致歉信。翟天临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北电的一切调查,和接受学院做出的一切决定。同时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提出,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翟天临致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网络舆论监督的胜利。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忽视了这个网络舆论监督典型案例可拓展的更深层次意义。穿越这场席卷全网的舆情海啸,公众也应该思考:如何分清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的界限,把握好情绪与理性之间的分寸感。 连续几天,在舆情炙烤下,这个85后青年演员似乎成了一丝不挂的“透明人”。从他就读的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无数网友像福尔摩斯探案般翻出各种“实锤”证据,甚至连其导师的私生活也没有放过。眼见他翟博士在公开场合吹的牛皮一个个破碎,网民陷入了集体狂欢。 诚然,应该乐见所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理性讨论。就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这件事,它关乎中国几十万博士生的社会名誉,关乎教育公平,关乎诚信的价值底线,网友当然有理由把这事好好“盘一盘”,让涉事的人和机构给出合理解释。 但是,一个更值得反思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拿着高倍放大镜把当事人查个底儿掉,甚至全盘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价值? 要承认,作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网络舆论为推动中国社会治理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两年,疫苗造假、滴滴凶车、权健风波等事件,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引起监管部门关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其次生的网络暴力也让人心惊。从人肉搜索第一案的“王菲事件”到百度贴吧的“爆吧事件”,言之无物、挖坟掘墓、攻击谩骂似乎成了舆情发酵后衍生出的网络暴力等常见现象。 按照《乌合之众》作者勒庞的观点,理性的个体一旦聚集到集体里,彼此之间就会相互影响、启发和感染,其行为也越来越受到脑下垂体控制,变得越来越非理性。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社交媒体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一旦被某些激烈的情绪“带节奏”,原先关注的焦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扩散、转移。 互联网让“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如何让网民用好这支麦克风却考验着全社会的智慧。无论是用“吃瓜”把一个严肃而重大的社会议题消解成八卦段子,还是使用“人肉搜索”肆意曝光别人的隐私,都不利于理性对话的公共空间的形成。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八亿多网民的国家,培养网民的责任意识和理性分析能力十分迫切。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互联网治理举措,如国家网信办推出“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系列管理规定,规范网络秩序;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安部、工信部持续等部门联合开展“净网”“剑网”,打击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空间。这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详情]
北大光华学院回应翟天临事件:将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 新京报快讯 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官方微博消息,该学院称将会对翟天临事件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以下是通报全文: 编辑 彭启航[详情]
新浪财经讯 2月14日消息,12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召开博士后工作小组会议,正式启动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的调查。 光华管理学院称,已就初步认定结果和处理意见与翟天临本人进行了当面沟通,学院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一直持零容忍态度,将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 声明原文: 光华管理学院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的说明 根据学校要求,2月12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召开博士后工作小组会议,正式启动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的调查。 2月13日下午,学院召开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会议,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的情况进行认真研究、作出初步认定,并根据国家及学校博士后管理有关规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同日傍晚,学院按照程序,就初步认定结果和处理意见与翟天临本人进行了当面沟通我们注意到翟天临今天公开表达退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意愿,学院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一直持零容忍态度,将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19年2月14日 北京大学[详情]
2月14日下午,翟天临向相关论文作者道歉了,并宣布退出北大博士后项目。 翟天临称,是虚荣心和侥幸心让其迷失了自己,愿意积极配合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切调查,并正式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翟天临表示,研究生就读期间,我参加了一系列影视作品的拍摄,并有幸取得了一点成绩。从那时起,我内心开始飘飘然,开始吹嘘自己,这种不良心态还被我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这促使我内心始终心存侥幸,忘记了初衷。我本应牢记,诚信是一切的准则。在此,我也要向被我影响到的相关论文作者真诚道歉。 与此同时,北京电影学院就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发布情况说明,称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 北京电影学院是北京市主管的艺术高校。北京电影学院表示,连日来,该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对网友反映的其他问题,学校相关部门也已启动调查。 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调查进展情况将陆续向社会公布。 可能面临哪些法律责任和处罚?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在《环球时报》撰文称 教育公平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追求,古代科举作弊往往都是顶格处罚。这些年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硕博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扩张,硕士博士毕业条件也在不断提升。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为了硕博学位白了少年头,有些专业读博士往往四年的全力投入都不一定能拿下。在这种背景下翟天临事件更是直戳大众心中的公平焦虑,相关涉事主体必然需要直面痛点。 法律专家表示,若北京电影学院经过调查,认定演员翟天临存在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相关人员及单位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一、撤销学术不端行为人员已取得的学历、学位,并向社会公布,其他学位授予单位至少3年内不得再接受其学位申请。 二、对指导老师可以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降低岗位等级直至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 三、对学生培养部门通报批评,给予院系负责人处分。 四、影响恶劣的,撤销相应学科、专业授予学位资格。 不知知网 论文查重40% 根据公开资料,翟天临是北京电影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毕业于2018年。此前的人设也是演员中的学霸。 2019年1月31日,翟天临在微博上晒出北京大学博士后录用通知书,有关翟天临“被录用为北大博士后”的话题被顶上微博热搜。 好景不长,事件始于一次直播。翟天临在直播互动中称“不知什么是知网”。 中国知网创于1996年,因涵盖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等多种数字、资料、文献等而成为学术论文的参考数据库。 一个已经博士毕业的人,却连论文网站“知网”都不知道,网友们纷纷质疑其学术水平。进而有网友发现,翟天临未发表足够的学术论文、不符合毕业要求、“博士学位掺水”。 根据《2013年北电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14年考上北电博士的翟天临若想获得博士毕业答辩资格,应公开发表至少2篇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论文其中还有一篇在国内核心刊物。然而翟天临在知网上根本没有姓名。 有网友在北电图书馆系统里搜索了署名是“翟天临”的文章,发现翟天临确实是发表过小论文,但并非学术C刊。 但翟天临还是成功获得了北电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答辩资格并且顺利毕业,引发网友质疑学术注水。 网友评论 2018年8月,翟天临在《广电时评》上发表文章《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也遭到查重,查重率高达40%。 原论文的作者黄立华教授也在朋友圈发声,称事实胜于雄辩。 此外,翟天临被曝出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一篇学术性质文章,有疑似抄袭行为,文章原作者亦表示被整段整段抄袭。 知网毛利率61%,背后上市公司预亏20亿而作为翟天临事件导火索的知网,也被媒体发现,实则为毛利率高达60%的版权运营商,是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旗下利润率最高的现金奶牛,2017年营收高达9.7亿元,净利润高达1.96亿元。 根据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2018年业绩预告来看,2018年预计亏损额度最高达到20亿元,主要下属公司普遍出现亏损局面。 但知网的生意却越发红火,报价逐年上涨。其背后依靠着政策支持和同方公司领先于市场。这些年,知网同样也是有种种负面产生,“霸王”充值条款、版权侵权、涉嫌垄断等新闻频发。此前,知网也因“霸王”充值条款被大学生刘某告上法庭。知网 充值为个人用户最低充值限额为50元,而刘某需要购买下载单篇论文为7元。 据公告资料显示,知网每年的涨价幅度都在10%左右,并且存在因为高校财力和层次的不同,定价区别对待的情况。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就因涨价决定停用知网;2016年3月,北京大学就发布过“知网数据库涨价过高,随时可能中断服务”的通知。 在1月31日披露的2018年业绩预告中,同方股份称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1.5-17.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4.5-20.2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4亿元,扣非后的净利润亏损0.34亿元。 亏损原因是下属参股公司投资的华控赛格、同方康泰股价下跌、业绩亏损,下属参股公司中国医疗网络有限公司因业绩亏损,预计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10亿元到13亿元。可见未来同方股份的日子并不好过。 综合青年报、长安街知事、券商中国等 [详情]
北京头条客户端2月14日消息,日前,在北京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过程中,安徽省黄山市作协秘书长程勇军表示翟天临论文涉嫌抄袭一事,严重影响了黄山学院黄立华老师的生活[详情]
翟天临道歉了,退出北大博士后!北影回应调查进展,背后5家公司4部电视剧遭殃了? 近日刷屏朋友圈的“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刚刚有了最新进展。 情人节(2月14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 近期,北京电影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连日来,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根据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教育部令第 40 号),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 随后,翟天临在微博上发布道歉信表示: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工作,向学校、老师、社会公众郑重道歉。 以下为致歉信全文: 2月13日,根据网友统计,演员翟天临在9日到12日这4天中,微博上线次数十分频繁。有数据显示,翟天临4天微博更新上线共139次,其中9号上线次数高达54次,平均每天登录35次,这正是他涉嫌学术造假被曝光的第1天。 此前,翟天临拥有十分漂亮的履历:2018年6月,他曾在微博上晒出其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毕业照。根据公开资料,翟天临是北京电影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毕业于2018年。 2019年1月31日,翟天临在微博上晒出北京大学博士后录用通知书,并配文说:“新的旅程,小翟要加油!”随即,有关翟天临“被录用为北大博士后”的话题就上了微博热搜。 回顾:“不知知网”惹出天大麻烦 春晚舞台上,蔡明、潘长江、葛优、乔杉和翟天临合作表演小品《“儿子”来了》,翟天临扮演一名揭穿骗子的警察。不过新年还没过去几天,在一次直播中,面对粉丝的提问,翟天临竟回答“知网是什么东西啊”? 在这条直播视频广发转发之后,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刚刚升入北大读博士后的翟天临“学位造假”、“论文不是自己写的”。 不少人心中疑问:国内的博士不知道知网的可能性有多大?翟天临的粉丝以及翟天临本人都表示这只不过是自嘲和开玩笑罢了,工作室也立即发布了声明,但是仍有一个绕不开问题:翟博士,你的论文在哪呢? 为了找到翟博士的论文,网友们上天入地,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翟天临的两篇论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其中一篇论文经过一番查重后发现其查重率高达40%,这篇论文也被质疑抄袭发表于2006年4月20日的黄立华教授的论文:《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白鹿原>之白孝文论》。这样看来,翟博士不知道知网是什么也正常,因为他根本用不到知网。 深挖:翟天临商业版图或遭殃,主演电视剧陷入尴尬局面 翟天临在2017年4月接受新华网采访时曾表示,他在学业深造和赚钱之间很是纠结。 但真相是,演戏、赚钱、搞学术,翟博士样样“没耽误”。 据人民日报报道,有网友统计出,翟天临在读博的四年时间里,至少主演了11部影视剧、参演7部,做了24个代言、录了17个综艺。 查询天眼查可发现,与翟天临有关的共有7家公司,主要涉及影视文化业务,其中,由翟天临100%控股的有3家公司,分别为:上海临朝影视文化工作室(已注销)、青岛捌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厦门市集美区天临朝影视工作室。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捌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显示注册资本2000万,由翟天临100%控股,并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2017年的年报上,从业人数显示为1人,工作邮箱也为翟天临本人所有。 除了这家公司外,翟天临还入股了北京势合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6.25%。股东还包括影视演员朱亚文、包贝尔、王鸥等,各自认缴15万元。而该公司在去年7月还因为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不过11月经过补报,已经被移除。 同时,翟天临还担任5家公司的法人。 其中,检索青岛捌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就会发现,它市场出现在电视剧《深渊行者》2017年的宣传稿件中,说是该剧的联合出品方。 该剧为缉毒题材,由公安部金盾电视剧制作中心和云南省公安厅牵头,声称是国内投资最高的公安题材电视剧,据娱乐资本论2019年1月22日的报道,该剧总投资达1.6亿元(融资持续至今)。 而这部《深渊行者》的男主角,正是翟天临博士本人,这不是传说中的“带资进组”? 翟天临和公安部金盾电视剧制作中心合作也不是第一次。2018年年底播出的网剧《原生之罪》,翟天临也是主演,公安部金盾电视剧制作中心同样是出品方之一。 在另一份宣传稿件中,翟天临还担任该剧的艺术总监,所有演员都是其亲自邀约。 翟博士邀请了谁呢?吴秀波。 据娱乐资本论报道,吴秀波作为特邀演员,角色将贯穿剧目头尾。但就在1月,吴秀波小三门引发热议,其主演的《情圣2》本要在春节上映,被迫提档,参加北京卫视春晚的录制,画面也被处理得一干二净。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局政务平台显示的资料,《深渊行者》的制作周期为6个月,按理说,该剧播出本是箭在弦上,却不见宣发造势,官方微博账号仅发布了14条微博,播出时间与平台也仍未明确。 官方微博近期已无更新动态 娱乐资本论还报道称,目前《深渊行者》的宣发费用是1600万元,而通常电视剧发行与投资的比例为1:1,“太不正常”,且“目前《深渊行者》正在进行宣发阶段的最后一轮融资,意向投资人明确表示‘不敢碰’”。 据悉,2019年,除了《深渊行者》,还有3部翟天临主演的影视剧作品定档上映,其中,《买定离手我爱你》出品人为爱奇艺、远曦影视; 还有一部《裸漂》出品公司为江西电视剧制作有限公司、上海新文化国际交流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这部2015年出品的剧,因为翟天临,可能要再压几年了。 另一部就更惨了,《无名侦探》出品人为上海耀客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无名侦探》是吴秀波继《心术》、《离婚律师》之后第三次与耀客传媒、翟天临合作的作品。 今年1月份,根据36氪报道,上海耀客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进行IPO,可能至少筹资1亿美元。知情人士称,耀客传媒正考虑最快今年在香港发售股票。但之前有吴秀波负面打击,开年再次遭受翟天临负面暴击,耀客手上的牌已经不好打了,IPO进程想来也是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行业促进法》第九条规定,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德艺双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此外,据中新经纬报道,翟天临曾担任不少知名品牌的代言人和宣传特使,其中包括汤臣倍健、百事可乐、祖玛珑、茱莉蔻、LOVO家纺等。 随着事件逐步发酵,翟天临涉及的公司和代言品牌恐都将受到影响。 揭秘:知网毛利率60%,竟是这家预亏20亿上市公司的摇钱树 说完翟天临,再来了解一下这次事件的另一个关键角色——知网。 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中国知网,即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在1999年6月发起,是中国最大的中文信息知识服务提供商。 根据知网发布的最新数据, CNKI所发布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覆盖了学术期刊、专利、国内外标准、科技成果、报纸、年鉴、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国际文献等丰富信息资源,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每日更新约1万条,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数据库,准确地反映了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 此外,CNKI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基础上设立行业特色数据库,在烟草、农业、化工、医药、生物、开发区等特色领域具有极高地应用价值,目前已经向海内外30000多个政府、高校、科研、医院、企业、中小学等机构4000万人提供情报服务。 “不知道知网,怎么能写论文呢?”几乎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心中的共识。 60%的惊人利润率,知网版权生意风生水起 根据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报显示,知网上半年营收超过5亿,毛利率58.83%。如此高昂的利润,在各个行业都属于非常少见的情况。事实上,从知网的发展历程来看,少不了国家在背后的大力支持。 1996年12月24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创刊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有来自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学术界、期刊、图书情报界、信息产业界的六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1998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以下简称“电子杂志社”)正式成立,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系统工程全面启动。从此,“中国知网”的内容建设由电子杂志社承担,技术与服务由同方知网承担。 在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法人独资企业,实际控股股东仍是清华大学。但是,变更之后,知网开启涨价模式,持续多年引发争议。 有行业人士评价说表示: “知网的优势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或者把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资源都买断了。中国知网如果没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断涨价,有可能会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在中国,每个读过大学以上学历的人,不可能没听说过知网,写论文、交论文、查重,知网都是必备。但这个必备神器却广受吐槽,而且对知网怨气最深的莫过于高校,学生使用校园网能免费下载到中国知网上的论文,可实际上背后都是自家学校从知网高价购买的服务。 事实上,中国知网的报价一直年年上涨。现在各图书馆购买数据库的经费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图书馆40%的经费都会花在购买数据库上,并且订购具有延续性,“如果明年停了,就接不上了,所以他们就有恃无恐地老涨价,就是知道你们离不开我。” 尽管将知识版权资源聚合在一起的平台并非只有知网一家,还有万方、维普、超星等文献数据库检索平台,但国家政策支持加之清华同方的雄厚实力,造就了知网在文献数据检索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从用户体现来看,普遍认为,CNKI比维普的库更全面,尤其是独有的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CNKI的引文数据也更好。维普的高级检索比CNKI好,可以自由筛选期刊等级、EI、核心等等。可见,在事实上,知网已经陷入过垄断嫌疑风波。 母公司“同方股份”陷入全面亏损 尽管知网如此赚钱,利润率如此之高,依然挡不住母公司“同方股份”的亏损。1月30日,同方股份发布2018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预计为-14.5亿元到-20.2亿元。 从公告来看,公司下属参股公司华融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融泰”)因受到其投资的华控赛格、同方康泰股价下跌、业绩亏损的影响,下属参股公司中国医疗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医疗网络”)因业绩亏损,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10亿元到13亿元; 其次,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壹人壹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人壹本”)因市场竞争加剧,广告投放效果未达预期,收入及利润出现较大下滑,商誉存在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商誉减值1亿元到3亿元; 再次,公司持有的广电网络股票下跌幅度较大,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1亿元到2亿元。 以上合计,公司正在对上述资产减值事项的合理性及金额进行进一步核定,预估范围为-12亿元至-18亿元。[详情]
“不知知网”翟天临首次发声,表示将退出博士后工作但未澄清“抄袭” 只能说翟天临真的是吴秀波的好兄弟,关键时刻不惜“自燃”救兄长。 作者:彭郑子岩 翟天临博士毕业照 图片来源:翟天临个人微博 2019年春节至今,一直处于舆论中心的娱乐明星有且只有一位,那就是曾经高举“学霸人设”却在直播中称自己不知道知网为何物的青年演员翟天临。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的他,今年又收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的录取通知书,但被质疑其在读期间并未有合格的学术研究成果产出却可以顺利毕业。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先后对该事件做出表态 事件发酵多日后,2月11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表示将根据翟天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按规定处理。2月14日,北电官方表示“翟天临事件”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而他本人也首次发声,他表示在参加了一系列影视作品取得一定成绩后自己开始“飘飘然”,并将这种心态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同时称愿意配合调查,并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相关工作,但在致歉信中未对其相关论文“抄袭”问题作出澄清。 翟天临的致歉信 图片来源:翟天临个人微博 今年1月31日翟天临在微博晒出了自己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录用通知书,这是继他去年6月份高调发布自己北京电影电影学院博士毕业照之后,在所谓“学霸人设”上的又一次飞越,但也正是这一举动引起了部分学术圈人士的质疑,其中最大的疑问是翟天临的博士论文去哪了以及他是否满足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条件。 翟天临晒出的北大光华学院博士后录取通知书 图片来源:翟天临个人微博 随后便兴起了一场快速而有效地学术打假运动,2月9日,有微博网友曝光了其在知网上查询翟天临论文“查重率”的结果图片,这些图片显示翟天临的论文《谈电视剧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文字复制比达40.3%。总字数2783的文章中重复字数1125。与该文相似的文献包括《白孝文人物分析》和《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白鹿原〉之白孝文论》。 《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白鹿原〉之白孝文论》出自于2006年4月20日的《黄山学院学报》。原文作者黄立华教授2月9日在其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这个表演打假警察的人是要我起来打假吗”以及“明星博士的工作室声明其没有学术不端的问题,但我十几年前却被其整段整段的抄袭,事实胜于雄辩。” 没有发表符合条件的学术成果,翟天临依然能如期毕业 图片来源:翟天临个人微博 之后更多讨论的焦点被聚焦在翟天临是如何到达严格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的,因为北京电影学院规定博士在读期间应公开发表至少两篇(其中1篇为国内核心刊物)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而目前通过知网查询并未找到翟天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有过论文发表,单就这一条便足以让他无法顺利毕业,同时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也目前并未进入知网公开。 虽然博士论文还未被曝光,但翟天临的硕士论文倒是率先被曝出存在“抄袭”问题,2月13日晚间,有媒体发文称翟天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英雄”本是“普通人”——试论表演创作中的英雄形象与人性》在知网查重结果显示重复字数过万,重复比达36.2%。其中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5.5%,来源显示为陈坤的毕业论文,达到知网“疑似剽窃观点”和“疑似剽窃文字表述”的指标。 就连翟天临曾经吹嘘过的高考成绩也被细心的网友找了出来,他曾经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于2006年在青岛参加高考,文综三门270多分,临近满分,数学19分,还过了2006年一本线。但根据当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山东省的录取数据显示,当年录取的两人分数分别为348和402分,均与当年的文科一本线568分相差甚远,而当年山东省文科状元的文综成绩甚至都未超过270分,翟天临从高考开始建立的“学霸人设”完全坍塌。 翟天临与其博士导师陈浥 图片来源:翟天临个人微博 除了翟天临本人面临学术不端的问题,连带其博士导师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浥的博导资格也被质疑,其本人仅有本科学历同时也未在核心期刊发表过相应的学术论文,并不符合成为了北电博导的条件,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担任了翟天临在北电就读期间的硕士和博士的导师,并帮助后者顺利取得相应学位。 尽管目前各方都已经出面表态,整个事件也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但这仍反映出目前国内部分拥有社会资源的人同样也能轻易掌控学术资源,这种将高学历作为光环的现象显然不是翟天临这类演员的专利,更多类似的学术打假亟待出现。 [详情]
翟天临道歉就剧终了?背后的论文代写产业链才刚刚揭开…… 原创: 赵佳然 知名演员翟天临近日因涉嫌学术造假等一系列问题持续受到关注。2月14日,北电回应称该事件已正式进入调查阶段。同日下午,翟天临本人在微博发文道歉,并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 2月13日,继博士论文被指大段抄袭后,翟天临的硕士毕业论文又被曝出与演员陈坤的论文有8处重合。有网友评论称:“也许翟天临都不知道是抄袭的,根本就是别人代写的。” 文 | 赵佳然 不知知网、论文抄袭、找不到博士论文……翟天临一手经营的“学霸人设”迅速崩塌,其在今年春晚扮演的打假警察角色也被吐槽“打脸”。 在道歉信中,翟天临提到:“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思想与言行,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然而,许多网友对这份道歉并不买账,认为并没有回应论文抄袭等重点信息。 翟天临事件让“学术不端”一词出现在大众面前,而在风波背后,论文代写、代发的黑色产业链也浮出了水面。 01 本硕论文代写、代发仅需千元 中新经纬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搜索“论文代写”并不能查找到结果,但输入关键词“代写”后则出现了数百条相关信息,宣传语多为“代写文章”“代写个人简历”等。而在搜索“论文”时,同样也出现了大量声称“论文检测”的商家,其中大部分都含有代写论文的业务。 从用户评价可以看到,上述商家除了有基础的代写业务之外,还可以修改论文并让内容重复率成功降低至规定范围。如近期某用户评论称,其购买的修改论文服务“直接把重复率从34%降到了7%”。 对于上述服务的价格,中新经纬询问了几个代写论文的商家,其中一商家表示,本科文科中文论文每千字300元左右,5000字论文10天即可出稿;英文论文则售价相对较高,每千字达900元左右。上述商家的一位客服人员称,代写价格通常与总字数、专业和相应学位有关。当被问及文章重复率时,该商家表示“原创是我们的基本素质”。 除代写外,以同义词替换、调整词句顺序、变更表述等方式降低内容重复比例的“洗稿”也是这些商家提供的服务之一。有些商家甚至承诺,其“洗稿”的形式几乎为重写,质量更高,也更不易被察觉,经操作后的文章可将重复率降低至10%以下。 相对于动辄数千元的论文代写,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似乎更加“实惠”。中新经纬询问商家获悉,根据期刊级别不同,论文代发的价格约从几百至上千元不等,如某国家一级期刊,代发文章的价格仅在每页1250元;而一些更低级别的期刊甚至只需几百元。 同时,上述商家表示,代发的文章只需要保证重复率在30%以下,在内容质量上并无过多要求,而且商家还可以提供文章免费修改服务,且文章完成后2个工作日内即可出文章录用通知书。 目前,论文代写、代发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据北京商报此前报道,论文代写的幕后人员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而另一类则是大学老师。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工作群,通过群主来接收各类约稿需求,包括本硕毕业论文、发言稿、工作总结等。通常来说,兼职的写手月赚5000-6000元轻而易举,而专职写手月收入数万元的也不在少数。 02 代写或抄袭论文均涉嫌违法 2月11日晚间,翟天临的博士院校北京电影学院称,已经对翟天临论文造假事件成立调查组;2月14日,北电称目前已正式进入调查阶段并通知了翟天临本人。而其博士后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发布声明称,将根据北京电影学院的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 ▲来源:微博 翟天临在2月14日发出的道歉信中,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然而,信中并未对论文抄袭、学位造假等问题作出正面回应。 据报道,翟天临担任不少知名品牌的代言人和宣传特使,2019年,将有4部翟天临主演的影视剧作品定档上映。一旦学术不端问题被坐实,不仅品牌代言的事情会泡汤,翟天临主演的新剧,境况也将堪忧。 中新经纬采访发现,许多在校学生对论文代写、抄袭及“洗稿”已经习以为常,且存在一定侥幸心理。 “我们学校是近几年才开始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查重的,之前只有硕士论文才有。”一位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告诉中新经纬,“毕业后我才得知,当时有些同学的论文大量引用了其他文章,一篇论文仅需半天时间。也有不少工科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某些环节上雇人代做,都没有被查出抄袭。”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向中新经纬表示,论文代写是一种学术不诚信的行为,一般按照各个学校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如经发现后撤销所授予的学位等。而如果代写的论文存在抄袭情况,属于侵犯他人著作权,一般应由委托方,即雇人代写的该名学生承担侵权责任,代写者并不直接向被抄袭方承担法律责任。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则认为,雇人代写学位论文或抄袭,毫无疑问均属于违法行为。首先,根据《教育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该学生将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注销学位证书;其次,从做出处理决定之日起至少3年内,各学位授予单位不得再接受该学生的学位申请;最后,抄袭他人论文还可能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李旻提到,《学位论文造假行为处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社会中介组织、互联网站和个人,组织或者参与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的,由有关主管机关依法查处。”因此,如有法人、非法人组织经营的代写论文业务,或可被认定为违法经营,需负相应责任。 而关于“洗稿”问题,李旻对中新经纬表示,受限于检测原理,目前的查重工具无法检测出是否存在抄袭。“由于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原则为思想表达二分法,即法律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因此,不同的洗稿方式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存在不确定性。” 李旻补充说,一般来说,使用同义词替换、调整词句顺序为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而更改表述方式是否侵权,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认定,不能一概而论。被抄袭者如需维权,应及时对侵权事实进行证据保存,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公证。[详情]
北京纪委监委督导调查“翟天临涉学术不端”,其他问题也在查 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迣展情况说明(一) 近期,我校2014级博士研究生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市纪委市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 连日来,我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对网友反映的其他问题,学校相关部门也已启动调查。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调查进展情况将陆续向社会公布。 北京电影学院 2019年2月14日 [详情]
翟天临致歉:虚荣心让我迷失 将退出北大博士后 中新网2月14日电 近日,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翟天临14日在个人微博发布致歉信,称近期“懊悔不已、深度自责”,“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翟天临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切调查,毫无推卸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并接受学院做出的一切决定,并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详情]
翟天临发道歉信,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相关工作 2月14日,翟天临就学术风波发表致歉声明,称是虚荣心和侥幸心让其迷失了自己,并正式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详情]
北电回应翟天临事件调查进展:目前已通知本人 中新网2月14日电 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北京电影学院今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该事件调查进展情况说明。情况说明指出,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 北京电影学院介绍,近期,北京电影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连日来,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根据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教育部令第 40 号),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 北京电影学院表示,对网友反映的其他问题,学校相关部门也已启动调查。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调查进展情况将陆续向社会公布。[详情]
新浪财经讯 2月14日消息,今日,翟天临发致歉信称,近期网络上因自己论文情况而引发的讨论,让我懊悔不已,深度自责。 致歉信 近期网络上因我论文情况而引发的讨论,让我快悔不已、深度自责。 在这几天的與论声讨和批判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思想与言行。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是我的不当行为,让学校声誉被连累、让学术风气被影响、让公众的信任被辜负。我深感自责和内疚。 作为一名青年演员,我一直希望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来支撑自己的表演,这也是我向往学术的初裏。正是出于对学习的重视,我决定攻读研究生。研究生就读期间、我参加了一系列影视作品的拍摄,并有幸取得了一点成绩。从那时起,我内心开始飘然,开始吹嘘自己,这种不良心态还被我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这促使我内心始终心存侥幸,忘记了初衷。我本应牢记,诚信是一切的准则。在此,我也要向被我影响到的相关论文作者真诚道歉。 北京电影学院是我最为感恩的母校。我愿意积极配合学院的一切调査,毫无推卸地承担我的责任并接受学院做出的一切决定。 北京大学是我最为向往的殿堂。我充満歉意地向光华管理学院提出,我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如果没有大家这次的严厉批评与斥责,我曾经误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某一个阶段的彼岸,现在才发现、其实我是误入了歧途,距离目标还很远很远。我真诚地恳求大家原谅我这个曾经被虚荣心作祟的年轻人。最后,我再以万分之诚意,向学校、向爱护我的师长,以及社会大众郑重道歉。还有直支持我的粉丝们,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请大家相信、我必将以此为鉴,用最严谨的态度与行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做好自己。 翟天临 2019年2月14日 [详情]
【推荐阅读】 翟天临道歉 也难免背后5家公司4部电视剧接连遭殃 新浪财经讯 2月14日,翟天临发表道歉信,针对近期“论文抄袭”事件回应一切。 翟天临在道歉信中承认是“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深感自责和内疚。同时,他向被影响到的相关论文作者道歉。 在道歉信中,翟天临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切调査,接受学院做出的一切决定。同时,翟天临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博士后的工作。 最后,翟天临恳求大家原谅他“这个曾经被虚荣心作祟的年轻人”。未来将“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做好自己”。 致歉信 近期网络上因我论文情况而引发的讨论,让我快悔不已、深度自责。 在这几天的與论声讨和批判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思想与言行。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是我的不当行为,让学校声誉被连累、让学术风气被影响、让公众的信任被辜负。我深感自责和内疚。 作为一名青年演员,我一直希望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来支撑自己的表演,这也是我向往学术的初裏。正是出于对学习的重视,我决定攻读研究生。研究生就读期间、我参加了一系列影视作品的拍摄,并有幸取得了一点成绩。从那时起,我内心开始飘然,开始吹嘘自己,这种不良心态还被我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这促使我内心始终心存侥幸,忘记了初衷。我本应牢记,诚信是一切的准则。在此,我也要向被我影响到的相关论文作者真诚道歉。 北京电影学院是我最为感恩的母校。我愿意积极配合学院的一切调査,毫无推卸地承担我的责任并接受学院做出的一切决定。 北京大学是我最为向往的殿堂。我充满歉意地向光华管理学院提出,我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如果没有大家这次的严厉批评与斥责,我曾经误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某一个阶段的彼岸,现在才发现、其实我是误入了歧途,距离目标还很远很远。我真诚地恳求大家原谅我这个曾经被虚荣心作祟的年轻人。最后,我再以万分之诚意,向学校、向爱护我的师长,以及社会大众郑重道歉。还有直支持我的粉丝们,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请大家相信、我必将以此为鉴,用最严谨的态度与行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做好自己。 翟天临 2019年2月14日 事件回顾: 2月14日 北电发翟天临事件说明 北京市教委入驻督导工作 2月13日 翟天临疑似抄袭陈坤论文 陈坤团队表示不回应 侠客岛评“翟天临事件”:太多人能凭权力获得高学历 2月11日 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 北京大学回应:按规定做出处理 北京电影学院成立翟天临事件调查组 三问翟天临:论文谁写?学位怎么拿?如何过审? 科技日报评翟天临抄袭事件:对学术规则多点敬畏之心 2月10日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录翟天临为博士后 被质疑不符标准 四川大学官网将翟天临列入“学术不端案例”公示栏 2月9日 翟天临被指涉抄袭论文 此前被北京大学录用为博士后[详情]
来源:@北京电影学院 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说明(一) 近期,我校2014级博士研究生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市纪委市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 连日来,我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高等学校预防预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聘请校内专家,对有管材料进行了调取和初步审查,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并通知翟天临本人。对网友反映的其他问题,学校相关部门也已启动调查。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调查进展情况将陆续向社会公布。 北京电影学院 2019年2月14日 事件回顾: 2月14日 翟天临发致歉信:正式申请退出北大光华博士后工作 2月13日 翟天临疑似抄袭陈坤论文 陈坤团队表示不回应 侠客岛评“翟天临事件”:太多人能凭权力获得高学历 2月11日 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 北京大学回应:按规定做出处理 北京电影学院成立翟天临事件调查组 三问翟天临:论文谁写?学位怎么拿?如何过审? 科技日报评翟天临抄袭事件:对学术规则多点敬畏之心 2月10日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录翟天临为博士后 被质疑不符标准 四川大学官网将翟天临列入“学术不端案例”公示栏 2月9日 翟天临被指涉抄袭论文 此前被北京大学录用为博士后[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