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回放

视频直播

主题演讲

吴清:金融开放11条给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带来新机遇
吴清:金融开放11条给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带来新机遇

吴清表示,昨天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明天科创板要开市,今天在这里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上海落户,这三件事情对金融业很重要,对上海很重要,相信金融开放11条会给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带来新机遇,会有很多开放机构在上海落户。[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1:59
李扬:立足国际金融中心 建国际一流金融智库
李扬:立足国际金融中心 建国际一流金融智库

李扬表示,立足国际金融中心,建国际一流金融智库。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落户,在这里做智库、建国际一流智库,这是在上海建这个机构的初心。[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1:46
崔嵬:技术创新是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核心驱动力
崔嵬:技术创新是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核心驱动力

崔嵬表示,技术创新是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核心驱动力。近几年以信息科技为代表先进生产力日新月异,业态不断被重塑,生产关系也是被改变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一些新型交互的技术发展应用,科技与金融融合不断深入,许多传统模式下难以解决的行业痛点在科技助力下解决了。[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4:04
朱进元:不能忽视中小金融机构创新方面增加的新动能
朱进元:不能忽视中小金融机构创新方面增加的新动能

朱进元表示,金融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以金融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结构调整,我们还在路上。既要重视大型金融机构领头羊和稳定器作用,同时不能忽视中小金融机构在创新方面会给我们增加许多新的动能。同时另外一方面,间接融资占主要成本比例,不仅仅重视中小银行机构作用的发挥,还要重视中小保险机构和中小证券机构作用的发挥。[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3:39
吴学民:商业银行都在转型 特别是在长三角区域
吴学民:商业银行都在转型 特别是在长三角区域

吴学民表示,商业银行都在转型,特别是在长三角区域,银行有几个转型方向。一是全渠道、全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数字化转型立足于金融科技。二是以支付结算为依托的直销银行、移动金融、交易银行再造问题。三是以平台化、智能化为支撑的个人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问题。[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4:10
陆文山:中国金融改革是有广度、深度、厚度的课题
陆文山:中国金融改革是有广度、深度、厚度的课题

陆文山表示,中国金融改革涉及金融供给侧改革问题,这是有广度、深度、厚度,十分丰富的课题。金融中心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也是需要好好去品位。[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3:50
纪康文:在探索产权市场发展路径中 需要更多基础研究
纪康文:在探索产权市场发展路径中 需要更多基础研究

纪康文表示,在探索产权市场发展路径当中,经常感到需要更多基础研究。做产权市场研究是中国特有方案,是中国特色的方案。[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4:33
黄润中:金融科技将取得颠覆性突破 更准匹配金融供需
黄润中:金融科技将取得颠覆性突破 更准匹配金融供需

黄润中表示,金融科技将取得颠覆性突破,从而更快提升市场配置效率,更准匹配金融供需,更多为客户、消费者和普罗大众创造更好价值,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4:43
薛瑞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正在加速
薛瑞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正在加速

薛瑞峰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对开放领域的逐步拓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也在加速,上海成为我国金融元素最为丰富与集聚的城市,也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主要聚集地,其国际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自贸区扩容、科创板开板等创新举措在上海落地,更加印证了上海在国家金融改革中的重要地位。[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6:29
黄金老:目前企业的发展是通过债务 而不是盈利积累
黄金老:目前企业的发展是通过债务 而不是盈利积累

黄金老表示,目前企业的发展是通过债务,而不是通过盈利积累;也正是由于通过资金借贷,由此,企业负债率越来越高,很多企业经营不够稳定。[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4:19
梁世栋:金融科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世栋:金融科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世栋表示,金融科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5:55

迎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新阶段

连平:资本市场开放要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
连平:资本市场开放要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

连平表示,资本市场开放是金融中心建设非常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金融市场的开放,对于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意义也十分重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对于金融监管水平提升将会带来明显推动作用,促使金融监管实现国际化。[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5:32
乔依德:搞好科创板对于对于搞好资本市场意义重大
乔依德:搞好科创板对于对于搞好资本市场意义重大

乔依德表示,当前搞好科创板就是证券业的最大政治,对于搞好资本市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意义重大。在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给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动尽可能的便利。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金融集聚的重要意义不会减弱。[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1日  15:57
尹中立:科创板最值得强调的是设计了高效的退市制度
尹中立:科创板最值得强调的是设计了高效的退市制度

尹中立在演讲中表示,最值得称道或者值得强调的是科创板设计了高效的退市制度。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定价体系,退市制度至关重要。因为每一个国家,他的金融资源是有限的,能够享受流动性溢价资产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没有高效的退市制度,就意味着IPO制度一定是低效的。[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0:32
张平:制度质量有助于经济增长 而且不会增加金融风险
张平:制度质量有助于经济增长 而且不会增加金融风险

张平表示,制度质量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而且能够降低GDP尾部风险,也不会增加金融风险。其他的包括开放账户虽然能够刺激经济,但也增加了金融风险。[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0:44
刘晓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
刘晓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

刘晓春在演讲中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并且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1:33
潘英丽:健全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法律制度
潘英丽:健全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法律制度

潘英丽表示,健全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法律制度;转变市场价值观,以价值创造还是价值毁灭判断企业优劣,形成竞争中性;杜绝金融功能的财政化使用;最后以片带面进行法律制度创新,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设立独立的司法执法中心,同时引入集体诉讼制度。[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0:05
刘煜辉: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
刘煜辉: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

刘煜辉表示,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落实到政策抓手,就是要强大投行。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4:40
张晓晶: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
张晓晶: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

张晓晶表示,杠杆率水平与增长等负相关,但债务增速与增长等正相关,滞后两期以后正面作用消失。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对效率有明显不利影响。[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1:54

互联互通、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

王国刚:金融改革中体制机制改革比技术进步更重要
王国刚:金融改革中体制机制改革比技术进步更重要

王国刚表示,在金融基础设施中,碰到了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的关系。到今天为止,金融没有被颠覆,金融还在发展的过程中,让金融机构能够用这些科技的点都在用着,但是金融有自己的规矩。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体制机制改革,恐怕要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1:02
倪鹏飞:长三角一体化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倪鹏飞:长三角一体化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倪鹏飞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应该说是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威胁。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从空间来讲,中国经济从集中聚集转向了局部扩散,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个从东部的中心向中部扩散,第二从一线开始向二线扩散。[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4:13
徐明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
徐明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

徐明棋表示,长三角地区产业,人类期权、产业配套的链条相对来说比较完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从金融层面来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它有一个完整的经营要素市场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传统,也有相应的比较完善的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覆盖率,在全国应该是领先的。长三角对外开放度在全国也是非常领先的。[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3:59
王振: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
王振: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

王振表示,长三角地区近几年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从2015年开始,除了大交通的布局很多,还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上海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目的非常清楚,要建全球科创中心。从那以后,上海城市的定位现在又加了一个变成“五个中心”,在资源配置上面的力度非常大,关键是上海的力度特别大,江苏、浙江、安徽也全部跟进,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4日  10:56
周振华: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
周振华: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

周振华在演讲中提到,一体化本质上就是上述三点,要做到这个一体化,确实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但是,这个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交通、信息等硬件的基础设施,还包括商务的基础设施、政策平台的基础设施。[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4日  11:12
魏陆: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成为第六大城市群
魏陆: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成为第六大城市群

魏陆表示,现在有世界的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包括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城市群、北美五湖大都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圈、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圈、英国伦敦大都市圈,谁有幸能够成为第六大城市群?大家一致认为长三角城市群最有可能成为第六大城市群,相比于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2日  14:26

发展金融科技、打造上海资管和金融创新中心

王涛: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
王涛: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

王涛表示,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发展试验田中的创新排头兵,信托本身在制度上和创新上有天然的基因,信托业的未来转型也会更加积极和坚定拥抱改革开放,坚守回归业务本源初心,加强对实体经济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财富管理业务对于把国人财富留在国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是具有重大意义。[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4日  11:06
杨涛: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
杨涛: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

杨涛表示,讨论金融科技不仅限于科技自身,而是整个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更关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边地带的一些金融科技创新活动。新兴科技创新业务活动分了很多类:支付清算、投资管理、市场设施、存贷款和资本筹集类。[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4日  11:20

日程安排

  • 7月21日上午

  • 7月21日下午

  • 7月22日上午

  • 7月22日下午

  • 09:30–10:20

    开幕致辞
    屠光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前总经理
    吴 清 上海市副市长
    李 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10:20-10:30

    揭牌仪式

    10:50–12:20

    致辞演讲
    朱进元 中国保险报书记、董事长
    崔嵬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
    王振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吴学民 徽商银行董事长
    陆文山 上海期货交易所监事长
    纪康文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副总裁
    梁世栋 蚂蚁金服副总裁
    黄润中 金融壹账通监事长
    黄金老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理事长、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
    薛瑞锋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裁

  • 迎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新阶段、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14:00–17:00


    主持: 杨燕青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
    主旨演讲

    连 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乔依德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 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
    张晓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刘煜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尹中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
    潘英丽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中心主任、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刘晓春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 互联互通、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

    09:00–12:00

    主持: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
    主旨演讲
    周振华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
    王国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王 振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左学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倪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程 炼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魏 陆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
    徐明棋 上海国际金融与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会长
    邵 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发展金融科技、打造上海资管和金融创新中心

    14:00–16:00


    主持: 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
    主旨演讲
    杨 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
    曾 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
    张 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金融4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孙 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蚂蚁金服罗汉堂资深总监
    王 涛 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监
    殷剑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最新新闻

杨涛: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
杨涛: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

  杨涛 新浪财经讯 7月24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杨涛出席会议并演讲。 杨涛表示,讨论金融科技不仅限于科技自身,而是整个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更关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边地带的一些金融科技创新活动。新兴科技创新业务活动分了很多类:支付清算、投资管理、市场设施、存贷款和资本筹集类。[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4日 11:20
周振华: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
周振华: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

  周振华 新浪财经讯 7月24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出席会议并演讲。 周振华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当中,最核心的问题一是要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充分流动和合理配置;二是这种要素流动的空间载体是城市,所以要在城市之间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三是要形成利益协调机制。 周振华在演讲中提到,一体化本质上就是上述三点,要做到这个一体化,确实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但是,这个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交通、信息等硬件的基础设施,还包括商务的基础设施、政策平台的基础设施。[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4日 11:12
王涛: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
王涛: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

  王涛 新浪财经讯 7月24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监王涛出席会议并演讲。 王涛表示,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发展试验田中的创新排头兵,信托本身在制度上和创新上有天然的基因,信托业的未来转型也会更加积极和坚定拥抱改革开放,坚守回归业务本源初心,加强对实体经济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财富管理业务对于把国人财富留在国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是具有重大意义。[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4日 11:06
王振: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
王振: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

  王振 新浪财经讯 7月24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出席会议并演讲。 王振表示,长三角地区近几年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从2015年开始,除了大交通的布局很多,还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上海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目的非常清楚,要建全球科创中心。从那以后,上海城市的定位现在又加了一个变成“五个中心”,在资源配置上面的力度非常大,关键是上海的力度特别大,江苏、浙江、安徽也全部跟进,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4日 10:56
刘煜辉: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
刘煜辉: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

  刘煜辉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出席会议并演讲。 刘煜辉表示,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落实到政策抓手,就是要强大投行。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2日 14:40
魏陆: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成为第六大城市群
魏陆: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成为第六大城市群

  魏陆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魏陆出席会议并演讲。 魏陆表示,现在有世界的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包括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城市群、北美五湖大都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圈、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圈、英国伦敦大都市圈,谁有幸能够成为第六大城市群?大家一致认为长三角城市群最有可能成为第六大城市群,相比于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2日 14:26
倪鹏飞:长三角一体化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倪鹏飞:长三角一体化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倪鹏飞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出席会议并演讲。 倪鹏飞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应该说是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威胁。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从空间来讲,中国经济从集中聚集转向了局部扩散,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个从东部的中心向中部扩散,第二从一线开始向二线扩散。[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2日 14:13
徐明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
徐明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

  徐明棋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国际金融与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出席会议并演讲。 徐明棋表示,长三角地区产业,人类期权、产业配套的链条相对来说比较完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从金融层面来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它有一个完整的经营要素市场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传统,也有相应的比较完善的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覆盖率,在全国应该是领先的。长三角对外开放度在全国也是非常领先的。[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2日 13:59
张晓晶: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
张晓晶: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

  张晓晶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出席会议并演讲。 张晓晶表示,杠杆率水平与增长等负相关,但债务增速与增长等正相关,滞后两期以后正面作用消失。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对效率有明显不利影响。[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2日 11:54
刘晓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
刘晓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

  刘晓春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出席会议并演讲。 刘晓春表示,金融中心,需要有市场、有可以交易的产品、有参与产品交易的交易者。市场,有各类产品的市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刘晓春在演讲中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并且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晓春: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前面都是专家学者做演讲,他们对资本市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提出了很多宏伟蓝图,我是做实务出身,想谈谈落实方面的问题。 我理解的金融中心应该有三大基本功能——清算、交易、资源配置。清算,包括:银行间货币清算、各类金融产品交易的交割清算,还有大宗商品交易及商品期货交易的交割清算等。交易,包括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外汇、股票、债券、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还有各类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等。资源配置,就是各类投资人、融资人通过市场进行资源的配置。作为中心,不仅要有上述各类清算、交易和资源配置的场所、市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更需要这些场所、市场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所谓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上述清算、交易、资源配置使用外汇,参与的机构有外资机构就是国际金融中心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当然需要有外币的计价手段,需要有外资机构的参与,但更重要的是,清算可以进行国际间的清算,交易需要有国际机构、交易的资金可以自由进出,投资人和融资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资源是在国际间进行配置。也就是说,许多资金的来源是国际性的,而且融资的去向或投资的标的不一定都在上海,可能也是跨国界的。 所以我们看到金融开放、国际金融市场建设,恐怕不能以传统的工商业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是以各种优惠条件引进外资金融机构,让外资金融机构在本地投资为主要目的。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除了交易所的设施,交易所对上海本地并没有其他投资,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机构、投资人、融资人,来自全国各地,资金也是投向全国各地。 金融中心,需要有市场、有可以交易的产品、有参与产品交易的交易者。市场,有各类产品的市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开通了“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QDII”“QFII”“RQDII”和“RQFII”,各类金融产品也有了相当的交易量,但,这些业务都是借助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通道实现国际投资资金与上海金融中心的有限对接,上海金融中心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不小的距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寻找新的着力点。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并且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是让人民币在国际间发挥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货币储备等作用,但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看,支撑人民币发挥这些作用的人民币清算、汇兑、买卖、借贷的主要中心应该在中国,在中国的上海,而不应该在世界其他地方。大家想一想,美元的国际中心在纽约,英镑的国际中心在伦敦、港币的国际中心在香港。所以我们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应该在上海,就要围绕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看待人民币国际化,或者说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来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所以,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个中心,首先应该是人民币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建设,包括市场、制度、规则、产品等。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引起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国际投资者也希望能分享“一带一路”发展的投资机会。但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瓶颈或问题是,国外很关注但也很迷茫,搞不清楚怎么建设,要建设什么。比如,项目的投资人基本上是中资企业,中资企业中以国有企业为主;项目的融资方式基本上是贷款,贷款银行基本上是中资银行,中资银行以国开行为主等。这一现象,也给外界带来了误解。这一方面说明,目前许多“一带一路”项目市场透明度不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一带一路”项目融资渠道和方式单一。有研究呼吁要丰富“一带一路”项目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主要是增加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另外是动员更多的商业银行参与贷款,特别是组织银团贷款,以吸引外资机构参与。我认为应转变动员金融机构通过各种融资形式去送钱的观念,创新“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方式、融资工具、融资产品,应该让项目更加市场化,向市场融资,接受市场检验,这样的项目才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向市场分散项目的投资风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可以成为这样一个“一带一路”项目融资产品的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 首先,可以利用上海自贸区,在现有各类金融产品市场之外,为“一带一路”项目融资建立各类金融产品的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市场规则可以更灵活更开放。如需建立交易所之类的机构,可以完全由市场机构,包括外资机构市场化建立,监管机构只出政策并实施监督。凡是“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的金融产品都在这个市场发行和交易,原则上与现有市场和产品相隔离。有些产品,比如一些用于对冲风险的衍生产品当然可以两个市场互相打通。通俗地说,就是另设一个或几个国际版的市场。刚才潘教授也已经讲到如何落实这一点,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专门开设一个“板”或者市场,甚至可以做一个国际版交易所,交易股权产品、债券产品和各种衍生产品。 其次,这个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以人民币为主,不排除其他币种,但一切由市场需求决定。产品包括,股票、债券、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与商品期货对接的金融衍生产品等。产品不仅要丰富,更要交易灵活,能与国际市场无缝对接。比如,一些产品可以考虑创新性地发行人民币外币双币种产品,比如,一只债券,可以部分发行人民币,部分发行外币;或者债券发行时同时以人民币和外币标价,投资人可以自由选择以人民币或者外币购买。这样的债券,在后期的交易中,会发展出许多交易方式和对冲风险方式。这可以丰富市场可交易产品,活跃市场,也增加市场的吸引力。 第三,进一步完善自贸区账户管理办法。前面有专家讲到,目前上海自贸区账户管理主要为贸易及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服务的。考虑到国际金融中心的特点,也考虑到一定时期内我国资本项目管理的需要,面向“一带一路”融资的金融产品和市场交易,我认为应该丰富它的金融功能,投融资主体都应该开立自贸区账户进行交易。这样,自贸区账户管理,需要考虑:开户人必须包括合资格的投融资人和融资人;账户的使用规则,更多的适应金融投资、融资、交易的需要等,确保金融投资与金融交易项下的资金可以自由、顺畅的进出。与贸易项下资金进出不同,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资金进出的效率要求非常高。 第四,鼓励中外资金融机构组建“一带一路”项目投融资团队、交易团队和服务团队。在金融的对外开放中,总感觉外资机构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差强人意,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外资机构的一些理念、做法不适应中国本土市场;二是外资机构的业务规模不适应它们的目标客户;三是我国金融市场和产品相对还不够开放和丰富,没有外资机构发挥特长的空间。“一带一路”投融资市场的建立,可以让外资机构充分发挥作用,也让中资机构可以近距离的学习和参考外资机构的市场理念和方法。这些机构包括:投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特别是对中资机构人员的出入境管理,需要开特殊方便之门,有助于他们方便地考察项目,研究项目所在国的法律、习俗等,有助于他们向国际投资者推荐投资项目和投资产品等。 第五,相关部门要针对这个市场完善一系列的包括税务等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 这样做有四点好处: 第一,由于投融资面向市场,项目信息必须公开透明,项目更加市场化,更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同时因为信息透明,解除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项目的疑虑,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资金。再者,到上海金融中心融资的项目不局限于中资企业项目,也可以带动更多国际投资人和资本投向“一带一路”,让世界共享“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 第二,因为这个市场,融资项目向国际开放,投资人向国际开放,很快会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并且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中资企业占有相当比重,有意识地引导融资产品多用人民币计价,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当人民币金融产品在市场上交易活跃,有很好的流动性,这样,金融与贸易良性互动,可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也加速形成和巩固上海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四,假以时日,由部分产品、部分交易、部分市场逐步与非自贸区账户市场的衔接直至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就有可能较快顺利达到。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7月22日 11:33
杨涛: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
杨涛: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

  杨涛 新浪财经讯 7月24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杨涛出席会议并演讲。 杨涛表示,讨论金融科技不仅限于科技自身,而是整个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金融科技着眼于业务与功能。更关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边地带的一些金融科技创新活动。新兴科技创新业务活动分了很多类:支付清算、投资管理、市场设施、存贷款和资本筹集类。[详情]

周振华: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
周振华: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

  周振华 新浪财经讯 7月24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出席会议并演讲。 周振华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当中,最核心的问题一是要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充分流动和合理配置;二是这种要素流动的空间载体是城市,所以要在城市之间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三是要形成利益协调机制。 周振华在演讲中提到,一体化本质上就是上述三点,要做到这个一体化,确实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但是,这个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交通、信息等硬件的基础设施,还包括商务的基础设施、政策平台的基础设施。[详情]

王涛: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
王涛: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

  王涛 新浪财经讯 7月24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监王涛出席会议并演讲。 王涛表示,财富管理行业正成为信托创新转型新方向,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发展试验田中的创新排头兵,信托本身在制度上和创新上有天然的基因,信托业的未来转型也会更加积极和坚定拥抱改革开放,坚守回归业务本源初心,加强对实体经济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财富管理业务对于把国人财富留在国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是具有重大意义。[详情]

王振: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
王振: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

  王振 新浪财经讯 7月24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出席会议并演讲。 王振表示,长三角地区近几年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从2015年开始,除了大交通的布局很多,还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上海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目的非常清楚,要建全球科创中心。从那以后,上海城市的定位现在又加了一个变成“五个中心”,在资源配置上面的力度非常大,关键是上海的力度特别大,江苏、浙江、安徽也全部跟进,这几十年来,长三角科创资源的集聚度大幅度上升。[详情]

刘煜辉: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
刘煜辉: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

  刘煜辉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出席会议并演讲。 刘煜辉表示,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落实到政策抓手,就是要强大投行。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权益资本的形成。[详情]

魏陆: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成为第六大城市群
魏陆: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成为第六大城市群

  魏陆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魏陆出席会议并演讲。 魏陆表示,现在有世界的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包括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城市群、北美五湖大都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圈、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圈、英国伦敦大都市圈,谁有幸能够成为第六大城市群?大家一致认为长三角城市群最有可能成为第六大城市群,相比于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很大的优势。[详情]

倪鹏飞:长三角一体化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倪鹏飞:长三角一体化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倪鹏飞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出席会议并演讲。 倪鹏飞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应该说是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威胁。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从空间来讲,中国经济从集中聚集转向了局部扩散,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个从东部的中心向中部扩散,第二从一线开始向二线扩散。[详情]

徐明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
徐明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

  徐明棋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国际金融与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出席会议并演讲。 徐明棋表示,长三角地区产业,人类期权、产业配套的链条相对来说比较完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从金融层面来看,长三角是中国的金融层面和资本雄厚的地区,它有一个完整的经营要素市场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传统,也有相应的比较完善的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覆盖率,在全国应该是领先的。长三角对外开放度在全国也是非常领先的。[详情]

张晓晶: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
张晓晶: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

  张晓晶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出席会议并演讲。 张晓晶表示,杠杆率水平与增长等负相关,但债务增速与增长等正相关,滞后两期以后正面作用消失。债务累积对增长与效率总体呈负面作用,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对效率有明显不利影响。[详情]

刘晓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
刘晓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

  刘晓春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出席会议并演讲。 刘晓春表示,金融中心,需要有市场、有可以交易的产品、有参与产品交易的交易者。市场,有各类产品的市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刘晓春在演讲中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并且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晓春: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前面都是专家学者做演讲,他们对资本市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提出了很多宏伟蓝图,我是做实务出身,想谈谈落实方面的问题。 我理解的金融中心应该有三大基本功能——清算、交易、资源配置。清算,包括:银行间货币清算、各类金融产品交易的交割清算,还有大宗商品交易及商品期货交易的交割清算等。交易,包括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外汇、股票、债券、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还有各类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等。资源配置,就是各类投资人、融资人通过市场进行资源的配置。作为中心,不仅要有上述各类清算、交易和资源配置的场所、市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更需要这些场所、市场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所谓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上述清算、交易、资源配置使用外汇,参与的机构有外资机构就是国际金融中心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当然需要有外币的计价手段,需要有外资机构的参与,但更重要的是,清算可以进行国际间的清算,交易需要有国际机构、交易的资金可以自由进出,投资人和融资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资源是在国际间进行配置。也就是说,许多资金的来源是国际性的,而且融资的去向或投资的标的不一定都在上海,可能也是跨国界的。 所以我们看到金融开放、国际金融市场建设,恐怕不能以传统的工商业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是以各种优惠条件引进外资金融机构,让外资金融机构在本地投资为主要目的。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除了交易所的设施,交易所对上海本地并没有其他投资,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机构、投资人、融资人,来自全国各地,资金也是投向全国各地。 金融中心,需要有市场、有可以交易的产品、有参与产品交易的交易者。市场,有各类产品的市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开通了“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QDII”“QFII”“RQDII”和“RQFII”,各类金融产品也有了相当的交易量,但,这些业务都是借助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通道实现国际投资资金与上海金融中心的有限对接,上海金融中心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不小的距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寻找新的着力点。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两个着力点。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并且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是让人民币在国际间发挥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货币储备等作用,但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看,支撑人民币发挥这些作用的人民币清算、汇兑、买卖、借贷的主要中心应该在中国,在中国的上海,而不应该在世界其他地方。大家想一想,美元的国际中心在纽约,英镑的国际中心在伦敦、港币的国际中心在香港。所以我们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应该在上海,就要围绕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看待人民币国际化,或者说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来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所以,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个中心,首先应该是人民币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建设,包括市场、制度、规则、产品等。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引起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国际投资者也希望能分享“一带一路”发展的投资机会。但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瓶颈或问题是,国外很关注但也很迷茫,搞不清楚怎么建设,要建设什么。比如,项目的投资人基本上是中资企业,中资企业中以国有企业为主;项目的融资方式基本上是贷款,贷款银行基本上是中资银行,中资银行以国开行为主等。这一现象,也给外界带来了误解。这一方面说明,目前许多“一带一路”项目市场透明度不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一带一路”项目融资渠道和方式单一。有研究呼吁要丰富“一带一路”项目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主要是增加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另外是动员更多的商业银行参与贷款,特别是组织银团贷款,以吸引外资机构参与。我认为应转变动员金融机构通过各种融资形式去送钱的观念,创新“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方式、融资工具、融资产品,应该让项目更加市场化,向市场融资,接受市场检验,这样的项目才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向市场分散项目的投资风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可以成为这样一个“一带一路”项目融资产品的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 首先,可以利用上海自贸区,在现有各类金融产品市场之外,为“一带一路”项目融资建立各类金融产品的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市场规则可以更灵活更开放。如需建立交易所之类的机构,可以完全由市场机构,包括外资机构市场化建立,监管机构只出政策并实施监督。凡是“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的金融产品都在这个市场发行和交易,原则上与现有市场和产品相隔离。有些产品,比如一些用于对冲风险的衍生产品当然可以两个市场互相打通。通俗地说,就是另设一个或几个国际版的市场。刚才潘教授也已经讲到如何落实这一点,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专门开设一个“板”或者市场,甚至可以做一个国际版交易所,交易股权产品、债券产品和各种衍生产品。 其次,这个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以人民币为主,不排除其他币种,但一切由市场需求决定。产品包括,股票、债券、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与商品期货对接的金融衍生产品等。产品不仅要丰富,更要交易灵活,能与国际市场无缝对接。比如,一些产品可以考虑创新性地发行人民币外币双币种产品,比如,一只债券,可以部分发行人民币,部分发行外币;或者债券发行时同时以人民币和外币标价,投资人可以自由选择以人民币或者外币购买。这样的债券,在后期的交易中,会发展出许多交易方式和对冲风险方式。这可以丰富市场可交易产品,活跃市场,也增加市场的吸引力。 第三,进一步完善自贸区账户管理办法。前面有专家讲到,目前上海自贸区账户管理主要为贸易及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服务的。考虑到国际金融中心的特点,也考虑到一定时期内我国资本项目管理的需要,面向“一带一路”融资的金融产品和市场交易,我认为应该丰富它的金融功能,投融资主体都应该开立自贸区账户进行交易。这样,自贸区账户管理,需要考虑:开户人必须包括合资格的投融资人和融资人;账户的使用规则,更多的适应金融投资、融资、交易的需要等,确保金融投资与金融交易项下的资金可以自由、顺畅的进出。与贸易项下资金进出不同,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资金进出的效率要求非常高。 第四,鼓励中外资金融机构组建“一带一路”项目投融资团队、交易团队和服务团队。在金融的对外开放中,总感觉外资机构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差强人意,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外资机构的一些理念、做法不适应中国本土市场;二是外资机构的业务规模不适应它们的目标客户;三是我国金融市场和产品相对还不够开放和丰富,没有外资机构发挥特长的空间。“一带一路”投融资市场的建立,可以让外资机构充分发挥作用,也让中资机构可以近距离的学习和参考外资机构的市场理念和方法。这些机构包括:投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特别是对中资机构人员的出入境管理,需要开特殊方便之门,有助于他们方便地考察项目,研究项目所在国的法律、习俗等,有助于他们向国际投资者推荐投资项目和投资产品等。 第五,相关部门要针对这个市场完善一系列的包括税务等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 这样做有四点好处: 第一,由于投融资面向市场,项目信息必须公开透明,项目更加市场化,更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同时因为信息透明,解除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项目的疑虑,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资金。再者,到上海金融中心融资的项目不局限于中资企业项目,也可以带动更多国际投资人和资本投向“一带一路”,让世界共享“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 第二,因为这个市场,融资项目向国际开放,投资人向国际开放,很快会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并且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中资企业占有相当比重,有意识地引导融资产品多用人民币计价,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当人民币金融产品在市场上交易活跃,有很好的流动性,这样,金融与贸易良性互动,可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也加速形成和巩固上海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四,假以时日,由部分产品、部分交易、部分市场逐步与非自贸区账户市场的衔接直至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就有可能较快顺利达到。 谢谢大家![详情]

王国刚:金融改革中体制机制改革比技术进步更重要
王国刚:金融改革中体制机制改革比技术进步更重要

  王国刚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王国刚出席会议并演讲。 王国刚表示,在金融基础设施中,碰到了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的关系。到今天为止,金融没有被颠覆,金融还在发展的过程中,让金融机构能够用这些科技的点都在用着,但是金融有自己的规矩。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体制机制改革,恐怕要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详情]

张平:制度质量有助于经济增长 而且不会增加金融风险
张平:制度质量有助于经济增长 而且不会增加金融风险

  张平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张平出席会议并演讲。 张平表示,制度质量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而且能够降低GDP尾部风险,也不会增加金融风险。其他的包括开放账户虽然能够刺激经济,但也增加了金融风险。[详情]

尹中立:科创板最值得强调的是设计了高效的退市制度
尹中立:科创板最值得强调的是设计了高效的退市制度

  尹中立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荣盛发展首席经济学家尹中立出席会议并演讲。 尹中立在演讲中表示,最值得称道或者值得强调的是科创板设计了高效的退市制度。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定价体系,退市制度至关重要。因为每一个国家,他的金融资源是有限的,能够享受流动性溢价资产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没有高效的退市制度,就意味着IPO制度一定是低效的。[详情]

潘英丽:健全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法律制度
潘英丽:健全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法律制度

  潘英丽 新浪财经讯 7月22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中心主任、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出席会议并演讲。 潘英丽表示,健全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法律制度;转变市场价值观,以价值创造还是价值毁灭判断企业优劣,形成竞争中性;杜绝金融功能的财政化使用;最后以片带面进行法律制度创新,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设立独立的司法执法中心,同时引入集体诉讼制度。[详情]

连平:金融基础设施的改革要与资本市场开放相协调
连平:金融基础设施的改革要与资本市场开放相协调

  原标题:连平:金融基础设施的改革要与资本市场开放相协调 从陆家嘴论坛到昨天金融委“11”条,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脚步正在加快。 7月21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举办的“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资本市场的开放谈了自己的看法。 连平认为,资本市场的开放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非常重要,金融开放总结起来是两个方面的开放,一是行业,二是市场。行业方面比如股权和业务领域的放松,取消限制,市场方面比如资金进出的市场限制逐步减少,这些开放都有利于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对于资本市场开放给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好处,连平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市场开放将增加更多的外来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货币供给增加,能够更好地发展直接融资,提高市场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配置资源。 二是开放能够引进新的理念,促使金融中心创新向更深推进。 三是资本市场开放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支付结算交易定价等职能。 四是开放可以推动监管水平提高,有助于促进监管制度的完善。 连平指出,金融中心建设需要配套三个方面,一是监管水平和治理能力,二是金融市场的成长要与资本市场的开放形成匹配,三是金融基础设施改革要到位。 “开放推动监管水平的提高,开放带来新的需求,不能够再像过去简单接轨,好的我们要接轨,不好的不一定接轨。开放倒逼创新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上更多的竞争交流能够促进监管水平提高和制度完善”,连平说。 连平还表示:“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开放在带来积极的因素以外,也可能会伴随着一些消极的效应。比如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经济非理性预期出现的误读误判,对市场运行有一定影响,必须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开放之后资本流入的规模加大,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投机资本来兴风作浪,造成市场波动。随着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世界未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力度更大,必须长期加以关注和防范。从开放战略来说要坚持,但推进的过程中较长时期国际环境不利的因素明显增加,这一点需要我们保留一份清醒,增加一点审慎。开放会带来很大的市场变动,监管要在这种巨大的变动中保持风险可控。” 连平提出,中国的银行业在全球来说规模和质量都是非常庞大的,而中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发展水平欠火候。未来要推动资本市场成长,使其规模成熟度与金融市场相匹配。 连平提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非常关键的改革还在逐步推进中,基础设施的改革要与资本市场开放相协调,如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对资本的流动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汇率机制弹性还不够,浮动汇率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应该由市场自己来形成,而不宜由央行再来发布,2017年提出要实现并轨,取消银行的基准利率,但当时的环境并不合适,正在去杠杆,货币政策稳健偏紧,而目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过低,会造成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走高,这不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这方面的改革还要积极稳妥。”连平说。[详情]

薛瑞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正在加速
薛瑞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正在加速

  薛瑞锋 新浪财经讯 7月21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裁薛瑞锋出席会议并演讲。 薛瑞锋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对开放领域的逐步拓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也在加速,上海成为我国金融元素最为丰富与集聚的城市,也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主要聚集地,其国际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自贸区扩容、科创板开板等创新举措在上海落地,更加印证了上海在国家金融改革中的重要地位。[详情]

乔依德:搞好科创板对于对于搞好资本市场意义重大
乔依德:搞好科创板对于对于搞好资本市场意义重大

  乔依德 新浪财经讯 7月21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出席会议并演讲。 乔依德表示,当前搞好科创板就是证券业的最大政治,对于搞好资本市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意义重大。在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给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动尽可能的便利。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金融集聚的重要意义不会减弱。[详情]

梁世栋:金融科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世栋:金融科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世栋 新浪财经讯 7月21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蚂蚁金服副总裁梁世栋出席会议并演讲。 梁世栋表示,金融科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为演讲实录: 梁世栋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感谢李老师的邀请,特别荣幸参加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论坛,我谨代表蚂蚁金服祝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隆重揭牌,相信实验室一定会在中国金融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今天上午的主题是“金融供给侧改革”,我借此机会分享一个观点。 这个观点是“金融科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供给侧改革无非三个方面——供给的数量、结构和效率。从金融角度来看,数量上更多的是多不是少,所以谈去杠杆的问题。结构上来看和数量也有关系,多是指总量多,结构上有一些部门少而有一些部门多,往往是民营、中小企业少,长尾人群和边远地区享受的金融服务少。这个问题对应的是机构类型的不平衡,服务这些部门的金融机构很少,如民营银行、中小社区金融机构。前面几位领导也讲到,金融市场的不平衡,是直接间接融资结构不平衡,包括金融机构产品的同质化,往往有一个新的东西就会一哄而上。如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李扬老师的文章,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变化,优化金融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二是效率的改进,我们经常说从发展当中解决问题,随着效率的变化,也许一些结构会得到调整。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来说,效率的提升本质上是技术的进步。回顾历史,以支付行业为例,17世纪金融主要以服务大型跨国公司为主;19世纪电力产生,支付体系化、规模化,开始以服务企业客户为主;在20世纪中叶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电话网络普及,支付个人化、全球化,以中高收入人群为主。在21世纪数字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移动支付更大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惠及长尾客户。 大家会问科技发展周期比较长,跟当下有什么关系。其实可以看到时间轴越来越短,从17世纪到19世纪是200年,信息时代到数字时代只有50年时间。从长周期看整个科技的发展,就是几百年的过程,整体上呈现加速的、指数级增长。原来说“摩尔定律”不太实用了,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尽头,每18-24个月,存储和计算能效翻番,成本减半。大家现在用的手机其计算能力远远超过20年前IMB最强的“深蓝”计算机,我理解现在是伟大的时代,是充满机会的时代,技术将发挥深刻的、革命性的作用和变化。 不仅仅是展望未来,现实已经看到了很多变化。以移动支付为例,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强强联合。以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分布过不了“胡焕庸线”,2011年移动支付刚刚发展之时,东西部移动支付覆盖率比是1.29,2018年的时候这个比例接近于1,因为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没有地域边界,直接下沉服务所有长尾老百姓,所以能够保证所有地区的百姓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普惠服务。在这个基础之下,未来不仅限于移动支付,很多金融服务方面都可以取得这样的效果。 我并不赞同“蚂蚁金服是金融科技企业、银行是传统金融机构”这种观点。科技一直在改变金融行业,我的理解是“金融科技”这个说法未来会消失,金融科技是整个金融业利用科技或者是科技改变金融业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改变过程当中金融的本质不会变化,金融的一些具体业务模式会发生变化。实际上许多非金融科技型公司也在探索,如银行无论是网点上面,还是智能投顾,应用AR/VR、生物识别等技术,所以金融科技是共同探索的一个过程。 什么技术在未来会改变金融业态?我们总结是“BASIC”——区块链(Blockchain)、人工智能(AI)、安全(Security)、物联网(IoT)、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的发展有一个逻辑,一开始认知较少,然后发展很快,会有一个经过泡沫化的过程,直到泡沫期慢慢沉淀下来、发挥实际作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经历了这个过程。这里面人工智能、安全、云计算基本上过了泡沫期,进入了实际应用发挥作用阶段。前一段时间大家对于人工智能讨论很多,比如是不是会替代人类,感觉不讨论人工智能就觉得落伍了。我认为现在区块链从泡沫时期开始往下走了,区块链应用了很多场景,包括很多一些伪场景,各种各样的币等等,产生过很多问题,但是其背后的技术与沉淀下来的作用,我们自己有很多探索。物联网之前也是很热但实际没有很好地应用,随着5G时代到来,物联网可以轻量、长时间、高频、高速地链接,也会有蓬勃的发展。这些对于金融来说,这些本质上是重构信用机制,提升信息获取和分析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 关于技术,我想就蚂蚁金服的实践做一些简单的讲解。我们在支付行业服务了7亿多用户,看着简单,但背后的技术是人工智能、安全和云计算,如果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撑,也做不到今天成绩。 首先,云计算能力。“双十一”每秒交易峰值达到25.6万笔,当然每笔交易会有更多的计算。第二,当我们7x24小时面对海量用户时,如何保障账户安全、资金安全、系统安全、不被黑客攻击、反欺诈和反盗用,这里面人工智能和安全技术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只有计算能力,没有安全能力和人工智能,也没有办法服务好这么多用户。服务中小企业方面,联合各类金融机构,现在已服务1700万小微商家,采用“310模式”——3分钟申请,1秒钟审批,0人工干预。为什么以前金融机构不做,因为每一笔成本太高,做下来收入覆盖不了成本。之所以现在做了,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所以户均贷款余额可以做到三万元。包括理财也是门槛降低,一块钱也可以理财。再有前一段时间很热的相互宝,得到了保险业界一些人士的肯定,有7000万的用户。 我们的区块链整个公司是落在上海,也是响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号召,吸引了大量区块链人才,目前我们全球专利数量第一。于“长三角一体化”相关的,直接应用于司法立案,知识产权诉讼前调解成功率上升了100,50%的调节当天就完成,在诉讼和调解效率、推动市场公开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区块链以外,还有一个是叫做轨道交通通票,现在长三角区域的七个城市,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通行用支付宝一扫就可以过。还有长三角整体的一网通办,现在还在进程当中,希望形成长三角区域的一网通办,而不是一个省的一网通办。还有全球化以及智能科技输出,支付宝也是落地在上海,我们服务9个本地钱包、10亿全球用户,所以对于技术的分享和输出,不仅仅限于国内金融机构。 技术带来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展开来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科技发展给监管确实带来挑战。互联网是没有地域的,我们监管模式是分区域管理的,科技的发展可能是轻资本的,但是整个金融监管是资本向下的,还有科技往往是快速迭代的,我们的监管更多是人力去沉淀。所以这方面的建议是,以科技对科技,来管理好风险。有一个词是RegTech,我的理解是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Comptech合规科技,还有一个是Suptech监管科技,这两端都可以使用。刚才说的BASIC技术一方面在于金融机构,无论是无论合规、数据安全、智能报送这些内部风险管理都可以用这些技术。监管上来看,整体态势感知、舆情监控、风控驾驶舱、风险检测、企业画像、数据体系都可以用于监管科技,很荣幸这些技术服务了多个省市的金融办和监管机构,对于科创板前期我们也贡献了一些技术力量。 数字时代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这个时代最大风险是错失机会的风险,有风险我们通过技术管理好就可以,所以蚂蚁金服真诚地希望可以和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一起携同共行,促进技术和金融深度融合,提升金融供给侧改革科技含量,提效降本,打造核心竞争力。[详情]

屠光绍:建议在股权融资体系里提高长期融资来源比重
屠光绍:建议在股权融资体系里提高长期融资来源比重

  原标题:屠光绍:建议在股权融资体系里,提高长期股权融资来源的比重 7月21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举办的“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前总经理屠光绍在致辞演讲中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的内容体现在金融融资体系的供给上,目前中国金融的融资体系是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性长远性的重要内容,就是让融资体系和结构更加平衡,提高直接融资体系的比重,完善融资体系。 完善融资体系,其中需要提高三个比例。“一是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二是在直接融资的供给里,提高股权融资占比。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新型产业的发展,目前需要股权融资的支持。三是在股权融资体系里,提高长期股权融资来源的比重。”屠光绍表示。 屠光绍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核心是资本市场,更好的创新发展健全开放市场体系,能够对国家金融供给侧改革融资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巨大的支撑。 屠光绍对上海的市场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加快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机制。目前上海的市场体系体量大,丰富完整,但是市场机制的建设,长期以来靠外在的机制,市场需要内在的发展和稳定机制。此前叫停市场产品,窗口指导干预市场等行政管理较多,缺乏市场内部自我稳定和完善的机制。科创板明天启航,有注册制等机制,如果能在集体诉讼方面,赔偿方面都有进一步安排,就能发展出内在稳定机制,支撑市场发展,推动市场化机制改革。 二是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市场功能。目前上海的市场体系以公开市场为主,需要发展非公开、公募市场,私募市场等多形式的市场体系,提供更大的市场容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多层次多形态市场进一步丰富。 三是创新市场的产品和工具,满足市场配置和投资需要。资管新规上百万亿资产规模资产管理行业面临转型,如果市场能有更多的产品和工具,让资管行业转轨到直接融资领域,那么既能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又能为资产管理行业找到出路。 四是扩大金融开放,推动国际化进程。开放的经济体制和市场格局,能够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全球资源配置提供广阔舞台。[详情]

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1日在上海举行
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1日在上海举行

  新浪财经讯 7月19日消息,“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于2019年7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 附会议议程: [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