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教育板块重挫

学前教育新规禁止民办园上市 早盘相关概念股重挫
学前教育新规禁止民办园上市 早盘相关概念股重挫

新浪财经|2018年11月16日  09:26
A股港股学前教育股全线重挫 幼教行业毛利率可达50%
A股港股学前教育股全线重挫 幼教行业毛利率可达50%

经济观察网|2018年11月16日  10:18
逾120亿市值蒸发学前教育板块重挫 券商称政策超预期
逾120亿市值蒸发学前教育板块重挫 券商称政策超预期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11月16日  10:22
中信建投解读上市禁令:公办幼儿园定是大力发展方向
中信建投解读上市禁令:公办幼儿园定是大力发展方向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11月16日  08:27
中信证券解读民办幼儿园上市禁令:建议配置7股(名单)
中信证券解读民办幼儿园上市禁令:建议配置7股(名单)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11月16日  08:42
上市公司不得股票融资投资营利幼儿园 概念股一览
上市公司不得股票融资投资营利幼儿园 概念股一览

新浪财经|2018年11月15日  23:28
上市公司投资幼儿园受限 群兴玩具回应所受影响不大
上市公司投资幼儿园受限 群兴玩具回应所受影响不大

证券时报|2018年11月15日  21:53
威创股份:学前教育新政对行业的影响比较大
威创股份:学前教育新政对行业的影响比较大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11月15日  22:14
红黄蓝引在线教育暴跌 主题基金表现低迷
红黄蓝引在线教育暴跌 主题基金表现低迷

新浪财经|2018年11月16日  10:00
上市公司禁购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威创股份等公司涉足
上市公司禁购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威创股份等公司涉足

澎湃新闻|2018年11月15日  20:42
上市公司投资幼儿园受限 群兴玩具回应所受影响不大
上市公司投资幼儿园受限 群兴玩具回应所受影响不大

证券时报|2018年11月16日  08:44

最新新闻

教育部:政府支持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幼儿园的政策没变
教育部:政府支持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幼儿园的政策没变

  教育部:政府对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幼儿园大力支持的政策没变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11月28日,教育部在山东济南举行发布会,就近期广受关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进行深入解读。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若干意见》里第24条对遏制民办园过度逐利进行了规定,是否与此前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政策相矛盾。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姜瑾表示,政府对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幼儿园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政策是没有改变的,从长久的角度来看,整个政策不会影响社会资金兴办学前教育的积极性。 为遏制过度逐利行为,《若干意见》规定,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姜瑾解释说,《若干意见》从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出发,对近些年在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过度逐利行为和乱象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规定和要求。目的是更好地引导社会资金理性的投资,引导依法依规来办园。 姜瑾介绍,除了对过度逐利行为的规定,《若干意见》对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九条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2019年6月底前各省要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补助标准和扶持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综合奖补,还有免除租金这些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园。 “事实上,政府对于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幼儿园,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这样一个政策是没有改变的。”姜瑾说,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抑制非理性的、快速扩张的冲动以后,能够有利于更多的有教育情怀,有教育理想的人,来投资学前教育,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办学前教育,办优质的学前教育。 姜瑾还表示,随着各级政府对于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可能有更多的民办园愿意接受政府的扶持来提供普惠性服务,所以从长久的角度来看,整个政策不会影响社会资金兴办学前教育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更有利于民办园的规范发展、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详情]

澎湃新闻 | 2018年11月28日 05:04
红黄蓝股价闪崩背后:资本退出学前教育在即?
红黄蓝股价闪崩背后:资本退出学前教育在即?

   红黄蓝股价闪崩背后:资本退出学前教育在即? 孙吉正 在红黄蓝教育公司(以下简称“红黄蓝”,NYSE:RYB)虐童事件过去一年之际,政府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遏制过度逐利行为,限制幼儿园资本运作”。在美上市的红黄蓝在该《意见》发布的11月15日当日,收盘时跌幅为52.97%。 一年前举国震惊的虐童事件使得红黄蓝教育深陷舆论旋涡。身为美股公司的红黄蓝,其事发后的资本运作并未受到影响。但时隔一年,此政策的影响恐将对红黄蓝的扩张产生致命一击。 红黄蓝副总裁张帆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红黄蓝目前无退市计划,相关政策要由国家权威部门去进行解读,红黄蓝不会去随意解读相关国家政策。” “目前,该政策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如果照此落实成法律条文,幼儿园就不能在红黄蓝的上市公司体系内。”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一个暴利的行业” “除了像红黄蓝这类大型全国连锁,各个城市的本地幼儿园都会成立集团或者是公司经营。只要是较为高端的幼儿园,背后都是公司化运营,而这些公司几乎都握有多个幼儿园,一方面这实现了众多幼儿园经营资金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说。 “一个小孩每天的伙食成本仅15元左右,但这类稍微上档次的幼儿园每月的学费就在1500元到1800元之间。”该幼师告诉记者,“除去这些基本的成本外,幼儿园的管理公司可支配的现金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华南某省会城市的一名幼教老师告诉记者。 虽然很难获得一个地区性民办幼儿园营利的准确数字,但从财报来看,红黄蓝在跑马圈地的扩张中,其资金流从来不是问题。以红黄蓝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为例,其二季度实现营收4750万美元,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高达1060万美元。而红黄蓝历年的财报显示,其营收7成以上是由幼儿园的“服务”项目所产生的。 红黄蓝2018年前两个季度的毛利率为21.7%,比去年同期的20.3%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季度,由于受此前虐童事件影响,红黄蓝暂停新增加盟业务,且回购了大量第三方加盟幼儿园,使得其毛利率下降至2.2%,去年同期则为13.9%。 根据毛利率所反映的数据来看,虽然去年底的虐童事件对红黄蓝的扩展速度有了极大影响,但实际上并未影响到红黄蓝的经营。2018年第一季度,由于上文所述的暂停新增加盟业务,且回购了加盟幼儿园的原因,红黄蓝利润受损。但到了收“学期学费”的第二季度,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又恢复了正向的双位数增长,第二季度营收增长25.59%,净利润增长10.11%。 实际上,民办幼儿园暴利的背后,是幼师待遇不高等问题。在记者联系的多名幼师中,大部分幼师工资均在4000元以下。“如果没有教师资格证,工资还会更低。”长沙的一名幼师告诉记者,一名县级地区的幼师则告诉记者,其每月的基本工资仅为2000多元。 按照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全日制幼儿园的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需达1:5至1:7。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此前北京地区有相关规定,建议每名幼师平均照顾5.5名儿童,但根据实际的调研来看,绝大部分民营幼儿园无法达到这一水平,再加上幼师本身平均薪资较低,即使北京地区幼师平均工资仅为4500元到5000元,过低的薪资直接限制了从业人员的进入。对比之下,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民办幼儿园学生一年学费普遍就达6万元至10万元不等。 2018年上半年,红黄蓝收购了上海一家早教公司80%股权;二季度末,还收购了北京一教育机构90%股权。两次收购代价为2300万美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红黄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合计1.43亿美元。 较低的运营成本,充裕的现金流,稳定的持续扩展,使得学前教育行业成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朝阳产业”。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从公司发展来看,公司需要权衡股东和受众群体之间的利益,即便受众是幼儿也是如此。”沈萌说。 “资本的介入,主要还是看重幼儿园巨大的利润,在这背后并未有改变学前教育缺乏师资力量的状况,虽然很多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但并没有改变从业人员和师资力量的缺失和匮乏的状况。”熊丙奇说。 迎来至暗时刻? 长久以来,相关法律一直限制资本力量流入教育机构,这使得几乎所有教育类上市公司都为了避开这一规定而选择赴美上市。在解开对资本力量的限制后,曝出了恶性的虐童事件。 在红黄蓝虐童事件发生一周年之际,《意见》给红黄蓝等教育机构上起了最重的“枷锁”。《意见》中规定,“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非常明显,此份《意见》是针对红黄蓝等上市教育机构而制定的。”沈萌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关于禁止民办机构上市的相关规定,最早可追查到2003年版《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对营利和向社会募集资金的禁止性规定。这也直接推动了新东方、好未来等巨头企业赴美上市,且目前上市的主营为学前教育类的公司,绝大部分为美股和港股上市公司。 但在2015年修改的《教育法》中,删除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旧规定;2016年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民办学校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实施分类管理的原则,同时也不再禁止民办学校向社会募集资金,为教育企业尤其是培训机构的A股上市提供了直接的法律支持,新《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17年9月1日正式施行。 新《民教法》正式实施近两个月,由于红黄蓝新天地虐童事件的发生,国家再次收紧了资本对教育行业的介入。 记者注意到,一向以“重金罚款”而闻名的美股,即便在事件发生后一度引发红黄蓝股价暴跌,美国相关监管部门仍旧悄然无声。 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姜先良告诉记者,因为红黄蓝是美国上市公司,会受到美国法律和法院的管辖。但事件发生在中国地区,并不属于美国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 有负责海外投资机构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美股公司只会在美国当地发生特别重大违规即信披发生问题,或股价长期低迷而公司无力提振,才会引发强制退市。 “按照美股上市公司规定,只有诉讼引发股东的维权,上市公司才能被强制退市,但显然这些都没有发生,美国的相关监管机构对红黄蓝在中国发生的恶性事件也并不关心,因而只能由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限制民办幼儿园的方法对美股红黄蓝等机构进行约束。”沈萌说。 梳理红黄蓝一年的股价波动不难发现,美国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在2017年11月份,红黄蓝股价最高达到27美元/股,但发生虐童事件后,股价跌幅近四成。此后一年时间内,红黄蓝的股价始终在20美元左右徘徊,在《意见》出台后,红黄蓝股价再次闪崩到8美元以下。 红黄蓝确实披露过“不能保证我们的教师将完全始终遵循我们的服务手册和标准。我们的教师的不端行为和不佳表现将损害我们的声誉和潜在绩效与财务表现”。 储朝晖告诉记者,目前《意见》限定了上市公司介入幼儿园,但并不意味着红黄蓝就无法经营,“《意见》落实的话,红黄蓝可以通过非上市公司继续经营,也可以对其进行股权转让。” “《意见》若执行,红黄蓝的主营将发生巨变,如果最终引发股东诉讼维权,就已经不是公司本身能左右的了。”沈萌告诉记者。[详情]

中国经营报 | 2018年11月24日 04:13
媒体:禁民办幼儿园上市是发展普惠学前教育外围措施
媒体:禁民办幼儿园上市是发展普惠学前教育外围措施

  “禁民办幼儿园上市”,是发展普惠学前教育外围措施 不准营利幼儿园上市,更重要的措施在于:一是加大投入,提高公办园比例;二是进一步降低学前教育准入门槛,且对非营利民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要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而在舆论场,对于该意见的讨论仍在发酵。 幼儿园过度商业化加重家庭负担和社会焦虑 有些舆论把该意见解读为限制民办幼儿园发展,甚至称这是开放民办教育的倒退。 其实,《意见》只是不准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上市,其目的是遏制过度逐利;对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幼儿园,态度是一贯的,即允许营利;而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政策层面则继续大力鼓励和扶持。也就是说,这是基于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定位,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进一步规范。 我国学前教育目前依旧存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根源就在于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到2010年,对学前教育定位不清晰、民办园发展不规范所致。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在这一期间,都存在过度依赖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问题,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总教育经费的1.3%。 上公办园难,上民办园贵,也导致一些收费低廉的不合格幼儿园野蛮生长,这让我国学前教育成为整体教育最大的短板、乱象迭出。 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大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还存在不可回避的两方面问题: 一是由于学前教育供给不足,市场机制部分失灵,上市的幼儿园集团,核心目标是做大规模、压缩成本、寻求回报,反而忽视办园质量,即便家长对办园质量不满,也鲜有更好选择。之前曝光的一系列事件,也可作为佐证。 二是抬高其他小资金、社会力量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门槛,这并不利于民办园的竞争。很多人善意地认为,上市民办幼儿园会更重视品牌,而现实是,正是他们加重了教育焦虑,破坏教育生态并从中牟利——原因也在于,在学前教育领域,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个别大集团太过强势。 提供优质学前教育,是政府应承担的公共责任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是对学前教育的正确定位。 从发达国家看,不仅3-6岁的学前教育被纳入政府主导、保障范畴,就是0-3岁的托育,也常常由政府承担兜底责任,否则会导致大量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无法入园、入托,制造教育不公以及社会问题。 从2010年到2017年,由于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79.6%,北京和广州的公办园比例预计2020年会达到50%。这次发布的《意见》明确的目标是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5%,普惠园比例80%,公办园不足50%的提高到50%。 但这不是说要打压民办幼儿园,恰恰相反,我国民办园在园幼儿的比例从2010年的47%提高到了2017年的56%。国家发展民办幼儿园的态度十分明确,就是大力扶持鼓励民办普惠园,消除没有资质的不合格幼儿园。 当然,不准营利幼儿园上市,只是外围措施,更重要的还在于: 一是加大投入,提高公办园比例。未来或许还需要考虑制订《学前教育法》,明确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责任。 二是进一步降低学前教育准入门槛。针对不合格幼儿园大量存在的事实,北京采取调整幼儿园标准的方式,将这些不合格的幼儿园“变为”合格的幼儿园且给予扶持,这是扩大学前教育普惠园供给的好办法。创造条件让小资金、小社会力量进入学前教育领域,这样才会有力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问题,天价幼儿园的价格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也就会自然降下来,以此消除入园难、入园贵,真正做到“幼有所育”。 □熊丙奇(教育学者)[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11月21日 00:07
正确解读“禁民办幼儿园上市”的姿势是这样
正确解读“禁民办幼儿园上市”的姿势是这样

  正确解读“禁民办幼儿园上市”的姿势是这样 日前,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要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而在舆论场,对于该意见的讨论仍在发酵。 幼儿园过度商业化既加重家庭负担,也促使“三无幼儿园”野蛮生长 有些舆论把不准民办幼儿园上市解读为限制民办幼儿园发展,甚至称这是开放民办教育的倒退。这其实没有搞清楚“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上市”这些基本概念。 《意见》只是不准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上市,其目的是遏制过度逐利;对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幼儿园,态度是一贯的,即允许营利;而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则政策层面则大力鼓励和扶持。也就是说,这是基于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定位,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进一步区别和规范。 我国学前教育目前依旧存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根源就在于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到2010年,对学前教育定位不清晰,而且民办园的发展不规范所致。 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在这一期间,都存在过度依赖社会力量提供学前教育资源的问题,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总教育经费的1.3%。例如,201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广州全市只有两成孩子能读上公办或集体办幼儿园。 上公办园难,上民办园贵,而由于公办园进不了,民办园上不起,一些收费低的幼儿园也有很大的生长空间,这让我国学前教育成为整体教育最大的短板、乱象迭出。 与此同时,随着生活和教育水平的进步,家庭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而目前这种公办的难进、民办的高价、“山寨”的低质,显然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如果再继续下去,不但会让家庭的学前教育开支大幅提升,也无益于乱象的治理——目前,我国各地的天价幼儿园保教费已经远超大学学费,甚至很多中产阶层都不堪重负。 幼儿园成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进一步加重社会焦虑 观察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也能发现,鲜有幼儿园是营利性的,所有私立学校均为非营利性,只有非学历教育培训才有营利学校。 我国允许学前教育设置营利性学校,已经走得更远。这主要是从我国教育现实出发,尤其是我国进入教育领域的人(机构)多有获得利益回报的诉求。但想要以此赚大钱、获得超额的回馈,显然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大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还存在不可回避的两方面问题: 一是由于学前教育供给不足,市场机制部分失灵,上市的幼儿园集团,核心目标是做大规模、压缩成本、寻求回报,反而忽视办园质量,即便家长对办园质量不满,也鲜有更好选择。之前曝光的一系列事件,也可作为佐证。 二是抬高其他小资金、社会力量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门槛,这并不利于民办园的竞争,以及多元化办园。很多人善意地认为,上市民办幼儿园会更重视品牌,而现实是,正是他们加重了教育焦虑,破坏教育生态并从中牟利——原因也在于,在学前教育领域,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个别大集团太过强势。 ▲2018 年11 月14 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花园城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阅读图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提供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是地方政府应承担的公共责任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这是对学前教育的正确定位。如果不坚持普惠性,不由政府主导,就难以做到“幼有所育”。 从发达国家看,不仅3-6岁的学前教育被纳入政府主导、保障范畴,就是0-3岁的托育,也常常由政府承担兜底责任,否则会导致大量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无法入园、入托,制造教育不公以及社会问题。 从2010年到2017年,由于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79.6%,北京和广州的公办园比例预计2020年会达到50%。这次发布的《意见》明确的目标是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5%,普惠园比例80%,公办园不足50%的提高到50%。 但这不是说要打压民办幼儿园,恰恰相反,我国民办园在园幼儿的比例从2010年的47%提高到了2017年的56%。国家发展民办幼儿园的态度十分明确,就是大力扶持鼓励民办普惠园,消除没有资质的不合格幼儿园。 当然,不准营利幼儿园上市,只是发展普惠学前教育的外围措施,更重要的措施在于两方面: 一是加大投入,提高公办园比例。我国目前通过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增加对学前教育投入,这值得肯定。不过,下一步或许还需要考虑制订《学前教育法》,明确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责任。 二是进一步降低学前教育准入门槛,且对非营利民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针对不合格幼儿园大量存在的事实,北京采取调整幼儿园(办园点)标准的方式,将这些不合格的幼儿园“变为”合格的幼儿园(办园点)且给予扶持,这是扩大学前教育普惠园供给的好办法。 另外,还需要降低学前教育准入门槛,创造条件让小资金、小社会力量也可进入学前教育领域,这样才会有力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问题,民办学前教育才会总体走向非营利性,天价幼儿园的价格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也就会自然降下来,以此消除入园难、入园贵,真正做到“幼有所育”。 □熊丙奇(教育学者)[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11月20日 12:51
评论:遏制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 需降准入门槛
评论:遏制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 需降准入门槛

  【评论】遏制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 需要降低准入门槛 在禁止营利性民办园上市后,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缓解入园难、入园贵,应该进一步降低学前教育准入门槛,并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 熊丙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华社日前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要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幼儿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不准民办园上市,被一些舆论认为是民办教育开放的“倒退”,而其实,这是遏制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的选择。在禁止营利性民办园上市后,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缓解入园难、入园贵,应该进一步降低学前教育准入门槛,并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从开放角度说,降低学前教育准入门槛,才是更大程度的开放。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9.6%,比2010年时增加了20多个百分点,但是,学前教育还是我国整体基础教育的短板,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地的公办园比例普遍较低,2017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只占所有入园幼儿的44%。这次颁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园比例达到80%。因此,国家在提高公办园比例的同时,需要大力扶持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建设为高质量的普惠园。 根据我国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学前教育阶段可设立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但是,国家鼓励、扶持非营利民办幼儿园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这是由学前教育的普惠和公益属性决定的。毋庸置疑,不准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上市,会对少数以上市为目标的幼儿园举办者有影响,但是,由于以上市为目标的幼儿园举办者只是少数,这对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不会有根本性影响,不能上市的营利性幼儿园,照样可以分红、获得投资回报。 民办幼儿园上市,为何可能冲击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公益性?这是由资本的逐利属性所致。观察发达国家的教育,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学历教育都没有营利性的私立学校,几乎所有的私立学校,都是非营利性。这和这些国家的教育发展历史有关,私人(机构)出钱办学校,主要是为了慈善,而非牟利。 我国的现实情况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调查显示,大部分出钱举办民办学校者,都有获得投资回报的诉求,正是基于此,我国禁止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但允许非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营利性民办学校。也就是说,允许举办营利性幼儿园,这方面的开放程度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如果进一步允许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上市,这对大资本是利好,也在短期内可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但对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却有很大弊端,上市的幼儿园集团可以利用资本的优势,垄断一地的民办幼儿园,导致其他社会力量难以进入,由此可制定更高的保教费标准。 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学前教育领域,而非大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并扩张,这才是更有价值的开放。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不够,导致公办园少;准入门槛高,导致民办园供给不足,进而使监管机制和市场机制都失灵——在我国有的地方,还有为数不少的不合格幼儿园,但监管部门无法取缔,取缔之后幼儿无园可上;而有的已经上市的幼儿园集团,虽然收的保教费很高,可是却不重视办园质量,甚至出现虐童事件,因为家长没有其他选择。 解决这一困境,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同时降低准入门槛,以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能举办幼儿园,与此同时,对选择非营利的幼儿园给予财政扶持,这样,学前教育的供给会大大增加,这比激励大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更有利于发展学前教育。事实上,只有增加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的供给,也才能让天价园的保教费降下来。目前天价园的费用之所以居高不下,这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去年,北京就调整了社区办园点的标准,比如,教育部规定,各地新设的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需达到1:5~1:7,而北京要求办园点保教人员与办园点幼儿比例控制在1:10-12。这就把一些原来“不合格”的幼儿园纳入规范管理,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让原来不合格的幼儿园,变为合格的幼儿园办园点,还获得政府扶持。 要求政府部门在增加投入的同时,降低准入门槛,这就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明晰政府发展教育的权责边界,一方面,要依法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要下放权利,转变监管思路。在依法保障教育方面,我国还有必要进一步制订《学前教育法》,明确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责任。而在转变监管思路方面,应该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变前置审批,为备案制与过程监管。[详情]

界面 | 2018年11月19日 10:16
威创股份:预计幼教新政对今年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威创股份:预计幼教新政对今年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威创股份:预计学前教育新政对公司今年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 11月19日早间,威创股份(002308)发布公告称,预计学前教育新政对公司2018年度的收入和利润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威创股份表示,2018年11月1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内容与公司幼教业务关系密切。 11月15日发布的《意见》中,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的是,《意见》要求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同时,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11月15日当晚,在美国上市的连锁幼儿园品牌红黄蓝教育(纽交所代码:RYB)股价暴跌50%。11月16日,威创股份开盘后直接跌停,全天躺在跌停板上。 幼教业务对威创股份意义重大。 2018年1-9月,威创股份幼教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51%。其中幼儿园服务性收入占比为44%,幼儿园商品销售收入占比为42%,非幼儿园相关收入占比14%,同比显著提升。 威创股份认为,《意见》对公司的影响,需要在进一步了解相关政府部门后续实施细则及实施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公司将持续保持跟踪,并严格依照信息披露有关规定进行披露。 此外,威创股份还列举了未来公司的三个发展方向,包括: 1、加大对其他儿童成长场景的投入,更深入全面助力儿童成长; 2、用科技赋能儿童成长,为家庭和儿童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3、以科技为手段升级园所服务体系,持续服务幼儿园产业链,升级为学前教育综合服务商。 威创股份在公告中称,公司目前从事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业务(以下简称“拼墙业务”)和幼儿园运营管理服务业务(以下简称“幼教业务”),其中,拼墙业务公司定位是控制室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拼接大屏显示系统的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以及提供信息可视化解决方案;幼教业务定位是综合性的儿童成长平台,主要为幼儿园提供包括品牌授权等在内的综合性服务和商品销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儿童早教、社区学校、艺体培训等儿童成长领域的服务及相关产品的销售。 其实,原本以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产品起家的威创股份,介入幼教领域始于2015年,自从以5.2亿元收购红缨教育开始,威创股份连续收购或参股了包括金色摇篮、贝聊、艾乐教育、幼师口袋、鼎奇幼教等一系列事关幼教行业的标的。 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金色摇篮早教项目合作客户已达173家,覆盖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安特思库儿童成长馆作为公司艺体培训的重要载体,合作客户已达406家,覆盖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 威创股份11月16日走势图[详情]

澎湃新闻 | 2018年11月19日 08:48
27家公司遭遇幼儿园政策变局 有资本宣布离场
27家公司遭遇幼儿园政策变局 有资本宣布离场

   27家公司遭遇幼儿园政策变局,有资本宣布“离场” 资本逐利幼儿园正遭遇政策的“黑天鹅”。 11月15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包括对学前教育优化布局与办园结构、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意见》第六项完善监管体系中提到,要遏制过度逐利行为。其中要求,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前桃李资本合伙人王文武现在为独立投资人,在《意见》出台前,其就一直关注着学前教育类投资项目。而现在他却表示,在这个赛道上,不会在一级市场进行任何投资行为。 而已经进入的资本也正在“转身”。 在此政策下,天立教育表示,“为符合意见规定,本集团现正考虑可能有需要将上述非营利性幼儿园转为营利性幼儿园,继而将导致本集团有关两家K12学校组成部分幼儿园的税务开支增加。” 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资本市场中(A股、港股、美股、新三板)涉足线下实体幼儿园业务的公司有27家,其中不乏威创股份这样旗下有多家幼儿园品牌的巨头,也有美股中红黄蓝、博实乐等幼儿园概念股。甚至是海澜之家,旗下的基金也有投资幼儿园业务。《意见》发布前,6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500亿。 《意见》发布以来,上述股票红黄蓝、枫叶教育、天立教育、21世纪教育、威创股份股价大跌。危墙之下,如何应对考验着众多公司。 2015年收并购爆发: 威创股份、秀强股份、阳光城纷纷跨界 2010年末,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在强调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2014年年底,枫叶教育成为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民办教育公司。当时的枫叶教育旗下经营着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共30所学校,其中幼儿园就有13所。枫叶教育的上市,也让此前投资枫叶教育的红杉和贝凯资本等退出。 进入2015年,对幼儿园并购潮爆发。威创股份、皇氏集团、秀强教育纷纷跨界抢食。A股上市公司威创股份连续对红缨时代教育、金色摇篮等幼儿园品牌的收购,拉开了资本市场通过收并购涌入学前教育的大幕。 当年2月,威创股份宣布,计划收购北京红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总价超过5亿元。9月,威创股份收购北京金色摇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8.57亿元。红缨教育、金色摇篮幼儿园都是品牌幼儿园,截至2015年年末,威创教育通过这两个品牌共计拥有加盟连锁幼儿园2768家。 当时,资本对在线幼儿教育也看好。如2015年1月,皇氏集团7.8亿元收购盛世骄阳100%股权等,向在线幼儿教育发展。 2015年8月,全国人大审议修订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新增“民办学校可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营利性法人”的相关规定,也促进了资本向幼儿园投资领域聚拢。 2015年9月,上市公司秀强股份开始设立新余道生天成教育产业基金,总出资规模5亿元;2015年12月,2.1亿元收购杭州全人教育100%股权,当时的全人教育旗下有17家幼儿园,并在收购中承诺2016年、2017年直营幼儿园达20家、40家。 另一边,上市公司阳光城也开始向幼教领域进军,2015年12月,宣布出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阳光幼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幼儿教育相关领域的投资和运营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幼儿教育领域,线下实体机构还只是一方面,还有很多公司对幼教领域的互联网+进行投资。 除了对幼儿园运营实体公司的收购,2015年很多上市公司都向K12产业并进,主要做K12教育的好未来在美股上市等事件让资本更加兴奋。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幼儿园数量有22.4万家,其中民办幼儿园近15万家,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2300余万人,占比54%,市场呈现以民办为主的态势。 有的公司收购失败,有的新政前赴港上市 2016年,涉足幼教产业的资本更深入布局。2016年2月,威创股份投资参股贝聊、艾乐教育等公司部分股权后,公司在幼教领域的资产规模和渠道覆盖均大幅增加,2016年7月阳光城收购鞍山金宝国际幼儿园;2016年9月,第一家直营幼儿园在上海开园。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受到“幼教热”的吸引,长方集团、勤上教育均宣布计划涉足幼教,最终却失败。 资料显示,长方集团在2016年6月宣布计划与深圳前海易德共同设立不超过20亿元的教育投资基金,其后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前海长方教育,从事早幼教机构投资与建设等工作。 2016年11月,长方集团宣布拟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的方式合计取得深圳特蕾新教育60%的股权。2017年1月,长方集团再次宣布,计划以股权转让及增资的方式获得贝壳金宝51%的股权。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特蕾新在全国拥有40余家幼儿园,贝壳金宝旗下拥有高端幼儿园品牌金宝幼儿园,也透露出长方集团在中国一线及重点城市高端直营幼儿园的规划。 另一家上市公司勤上教育,也在2016年11月宣布与柳州市小红帽教育股东签署了《资产转让之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公司拟收购小红帽教育股权以及其实际控制或所有的幼儿园股权,标的中包括但不限于对约75家直营幼儿园出资、管理和运营权益,对约33家托管及加盟幼儿园的管理和运营权益等不低于80%的比例。 2017年1月,勤上教育还分别与北京凹凸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凹凸教育”)、长沙思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思齐教育”)的股东签署了《增资/收购备忘录》。 如果长方集团与勤上教育的收购成功,两家公司在线下幼儿园的数量能在上市公司中位居前列。不过在2017年6月,长方集团宣布终止对教育产业的收并购,并表示,要专心做公司本来的LED业务。 勤上教育2018年半年度报告也显示,公司对小红帽教育的收购一直没有完成。勤上教育表示,双方签署框架协议至今尚无进展,协议约定的排他期已过,却未与交易对方签署其他协议,后续将尽快与交易对方协商确定是否继续执行该框架协议。此外,公司与凹凸教育、思齐教育的协议,公司计划终止。 2017年6月,旗下有直营幼儿园的诺博教育获得投资超4000万,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清控银杏)领投,德同资本与中文在线等投资。这家公司的业务包括对幼儿园实施高效管理的O2O系统解决方案等,旗下还有直营幼儿园。 2017年9月1日,修改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其中指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而此前旧版《教育法》中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意味着,此前阻挡民办教育企业A股上市的限制已经不在,为民办教育企业开启了A股上市的大门,民办教育证券化即将来临。 当时广证恒生证券认为,随着地方对应的政策法规的逐渐落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真正内核“促进民办教育”将逐步显现出来,预计随着教育资产证券化加速,教育企业A股上市障碍基本被清除,“本轮教育企业上市潮预计将持续3-5年”。 这一年,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团、民生教育、宇华教育、大地教育、睿见教育等6家公司在香港上市。 紧接着2018年3月,从事成人学历报名考试的尚德机构、中国K12教育平台精锐教育在纽交所敲响上市钟声,还有中国新华教育在港股上市。 截至2018年4月,春来教育、华图教育、博骏教育、21世纪教育等企业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资料。其中博骏教育和21世纪教育旗下均有实体幼儿园,现在这4家公司早已成功登陆港股。 幼教政策变局下,群兴玩具停止收购 2018年新政之前,收购热潮还在持续。包括首控集团、三垒股份、群兴玩具均有动作。不过,火热收购潮下,估值泡沫浮现。 前桃李资本合伙人王文武表示,“已经关注此赛道几年了,当时这些幼儿园估值已经很高了,有些高得离谱”。 2018年6月,三垒股份公告拟现金收购美杰姆加盟业务,收购完成后将成为A股早教的龙头和稀缺标的。交易对价33亿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美杰姆签约了覆盖全国数十个省份的389家美杰姆早教中心。 三垒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同时从事教育以及制造业两项主业,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扩大在教育行业的布局,获取早期教育板块经营团队相应的品牌资源、业务技术及客户资源,完成关键的产业延伸布局。 11月16日,新京报记者致电三垒股份了解进展情况,公司接电话的人员告诉记者需要发送采访邮件。记者发送采访函后,尚未得到回复。 群兴玩具今年7月披露公告,共同参与设立群兴彩虹蜗牛幼儿园并购基金,公司出资2000万元,用于收购40-50家直营幼儿园。 11月16日,群兴玩具称,公司自2018年7月披露公告拟成立群兴彩虹蜗牛幼儿园并购基金以来,持续关注幼教行业政策变化、对幼教具体投资项目的尽调非常谨慎,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没有在学前教育领域投入任何资金、没有出资设立任何幼儿园并购基金、没有出资收购任何幼儿园,所以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变化不会对公司产生任何影响。鉴于公司控股权即将发生变更、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变化且公司尚未出资设立基金、尚未收购幼儿园,公司决定终止设立幼儿园并购基金和幼儿园收购。 尚德启智、金太阳教育IPO能否成行?有创投离场 根据尚德启智2018年8月递交申请,尚德启智是上海的高端民办K-12教育供应商,目前经营五所学校,其中包含尚德幼儿园、尚德康桥幼儿园、尚德坤庭幼儿园、尚德敖汉幼儿园,“透过该等学校提供由幼儿园至高中的广泛及全面教学课程。截至2018年4月30日,我们的在校学生总人数为8781人,教师共825名。” 据申请资料,尚德启智旗下经营的四所幼儿园中,最早的尚德幼儿园于2013年开始运行,最新的尚德敖汉幼儿园于2018年3月开始运营。 另外一家可能受到影响的公司为计划登陆美股的上海金太阳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金太阳教育)。据公司官网消息,金太阳教育今年8月宣布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与美国磊拓证券公司等举行签约仪式。当时金太阳教育董事长翁学院在签约仪式上称,计划一年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金太阳教育公司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1997年,目前在全国各地已有6所学校、20多所直营幼儿园及800多所“金太阳”幼儿园联盟园。11月16日,新京报记者致电金太阳教育,了解公司计划赴美上市的情况,电话无人接听。 王文武认为,短期内看学前教育赛道资本市场将受较大影响,直接影响到资本的退出获利通路,“虽有些恐慌,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等待《意见》细则出台,观望下再做出相关决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赛道短期内,不在一级市场进行任何投资行为。” 王文武告诉新京报记者,“大部分投资一级市场的同样也都被套进去了”,“我觉得还是要看各省细则的出台,现在一只靴子已经落地,观望下更稳妥,毕竟已经进场了”。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往往在原则与利益的选择中选择利益,因此像幼儿园这样具有一定公益性质和基础教育的事业更需要原则,所以政策此次严格限制幼儿园注入上市公司,是为了保障社会大众的核心利益,防止企业为了私利而产生不可挽回的教育恶果。 对于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沈萌预计称,目前还没有上市的民办幼儿园上市之路已经被堵死,而目前归属于上市公司旗下的幼儿园资产,未来不排除会以某种形式剥离。 新京报记者 李云琦 林子[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11月19日 00:57
避免学前教育过度商业化 回归公益主导的普惠性道路
避免学前教育过度商业化 回归公益主导的普惠性道路

  避免学前教育过度商业化 回归公益主导的普惠性道路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认为当前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并要求遏制过度逐利的行为。 《意见》确立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即“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 此前,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短板”,由于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地方上“欠账”较多,一些地方出现“上园难”的现象,供需紧张的缺口吸引大量民间资本涌入,虽然能够缓解“上园难”的问题,但也带来“上园贵”的问题。由于中国家庭对于教育的强烈重视,供需紧张给产业资本带来了更多市场主动性,由于幼儿园的属地性使得家长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幼儿教育越来越贵,并可能影响到了一些家庭的生育意愿。 《意见》并非舆论所理解的那样,排斥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而是对学前教育的结构与运营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并从整体上降低学前教育的家庭支出,发展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幼儿园老师的地位和待遇,健全培训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管。 《意见》首先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公办园,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目前,公办园比例少,民办幼儿园占大头,因此,《意见》提出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要占到50%。 可以看出,如果公办园占50%,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至少占30%,剩下20%是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民间资本办园依然占有50%的比例,但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结构,满足家长不同选择性需求,这体现在收费标准方面,非营利性民办园(包括普惠性民办园)收费由省级政府制定。营利性民办园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由幼儿园自主决定,但是,地方政府会对营利性的民办园收费进行监管,抑制过高收费。 在民办园领域,《意见》给出了两个政策方向,一是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其次,规范营利性民办园发展。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会通过扶持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这些政策可能包括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并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补和支持的重要依据。 引起舆论关注的是《意见》提出了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比如禁止社会资本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这是因为最近几年资本逐渐兼并低价准公办园进行扩张,导致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减少。 对于营利性的民办园,为了遏制过度逐利,首先提高了门槛,要求实施加盟、连锁行为的营利性幼儿园要取得省级示范园资质;其次,直接关闭了通过证券化获利的大门,规定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这是因为公益性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属性,因为必须在普惠性的基础上,也要防止过度以营利为目标,脱离学前教育的本质,导致商业色彩过浓。当然,也有声音认为,收费较高的营利性幼儿园可以为富有的家庭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服务,不过,《意见》并没有禁止这种方式,仅仅是对幼儿园的证券化作出了限制。 总之,《意见》是针对当前学前教育现状作出的一次重要调整,即加大公共投入,让公办园比例提高至50%,起到兜底的作用,然后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最终达到80%的比例。最终要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增速较快以及不断证券化的趋势,避免学前教育被商业性主导,回归公益为主的普惠性道路。[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8年11月19日 00:00
民办幼儿园迎管控 律师:已上市公司或有资产剥离风险
中国经营网 | 2018年11月17日 14:50
储朝晖:中央和地方政策要给家长选幼儿园留充分空间
中国经营网 | 2018年11月17日 14:48
  

部分A股公司股价表现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