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万存知:征信平台过多信息不能共享 要少而精少而强
万存知:征信平台过多信息不能共享 要少而精少而强

在技术不进步或者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征信平台系统需要多个,数量多更能满足征信需要;但假如信息技术发达,比如目前互联网这么发达,信息共享的平台就不能多,多了就没法共享。因此,征信平台要少而精、少而强。[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09:36
央行金融研究所孙国峰:建议互联网消费金融信息纳入征信
央行金融研究所孙国峰:建议互联网消费金融信息纳入征信

第一,是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机构要建立更全面的贷前贷中贷后加内控的体系;第二方面,要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第三方面,重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金融机构要明确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消费者披露相关的风险。[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0:11
陆书春: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很大 无牌照暴力催收等问题应关注
陆书春: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很大 无牌照暴力催收等问题应关注

目前消费金融的空间很大,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空间也还很大,有很强的动力。但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应该关注在发展过程中,消费金融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0:32
张健华:中小商业银行挑战是夹在市场的竞争
张健华:中小商业银行挑战是夹在市场的竞争

当前Fintech时代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多不是技术存在的挑战,而是夹在市场的竞争,这包括外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竞争,以及大银行的挤压。[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1:22

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战略布局与创新

王都富谈未来消费金融竞争格局:大型银行扮演主要角色
王都富谈未来消费金融竞争格局:大型银行扮演主要角色

在消费金融的服务提供商和数量越来越多的现状下,竞争格局又将会如何形成?王都富认为,未来十年作为中国消费金融的黄金十年,各个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可能也不一样。[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2:28
赵卫星:消费信贷趋向于全年龄段和全财富层
赵卫星:消费信贷趋向于全年龄段和全财富层

目前消费金融呈现出的特点非常明显,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越来越趋向于全年龄段或全财富层进行消费信贷;二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掌握到客户的资金错配;第三是,越来越多的机构已经更加注重技术方面的革新和发展;第四是,更加注重客户隐私保护和客户信息保护。[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3:57
京东金融区力:有产品年化利率达500% 这根本不是消费金融
京东金融区力:有产品年化利率达500% 这根本不是消费金融

他在会上指出,如果要把客群做的足够大,规模做到一定程度,必须要考虑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关系,机构是否有勇气投入到基础设施里面,这是做消费金融非常关键的一点。[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3:33
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孙中东:银行不运用互联网技术必会落后
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孙中东:银行不运用互联网技术必会落后

在消费金融市场这样一个海量的消费场景,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切入?在孙中东看来,金融机构要打造互联网的连接器,使银行的金融服务跟场景相结合。[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4:13
伊劲松:金融服务创新无止境 不同银行发力点不同
伊劲松:金融服务创新无止境 不同银行发力点不同

创新无止境,因为客户在不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就像快递、送外卖公司说,永远希望把所有东西送在客户床边上,这是最好的。金融服务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过程中产品的创新和场景的创新我们都需要考虑。[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4:33

消费金融跨界合作、风控与新生态

王海霞谈银行消费金融发展方向:在场景上做探索
王海霞谈银行消费金融发展方向:在场景上做探索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下一步消费金融的方向一定是走出去,在场景上做一定的探索。[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5:25
吴军:银行迫切需要技术公司提供服务 但合作有限度
吴军:银行迫切需要技术公司提供服务 但合作有限度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5:44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金融外包趋势明显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金融外包趋势明显

想来想去,我们最终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就是对接各类场景,对接各类场景的能力可能是未来独立持牌公司的核心能力。[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6:04
李铭:征信行业在国内被严重误解 大数据运用方面限制较多
李铭:征信行业在国内被严重误解 大数据运用方面限制较多

他指出,征信在国内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行业,资金调查、风控建模、具体执行风控模型算分等等都不必要是征信。[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7:13
张慎:希望央行征信加大人群覆盖率
张慎:希望央行征信加大人群覆盖率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7:28
郑和平:征信业务要为银行和金融信贷服务
郑和平:征信业务要为银行和金融信贷服务

作为征信行业的老兵,现在又在干民营行业的征信工作,我的认知是,征信业务一定要为商业银行和金融信贷领域服务。[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17:48
苏宁消费金融陈鸣:消费金融所有环节都在被科技改变
苏宁消费金融陈鸣:消费金融所有环节都在被科技改变

我们已经进入到科技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消费金融也是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里面所有的环节都在此刻被科技改变。[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22:14
马上消费金融赵国庆:技术在催收环节仍有发挥空间
马上消费金融赵国庆:技术在催收环节仍有发挥空间

在对催收的技术化、模型化、依赖数据进行催收策略的优化方面等等,我们用了一些技术,但是发现催收最终还是人对人的交流,人对人的心理的一种威慑。[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22:22
算话征信蒋庆军:金融科技可以改变企业在生态中的位置
算话征信蒋庆军:金融科技可以改变企业在生态中的位置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7日  22:39

最新新闻

算话征信蒋庆军:金融科技可以改变企业在生态中的位置
算话征信蒋庆军:金融科技可以改变企业在生态中的位置

  算话征信创始人、CEO蒋庆军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算话征信创始人、CEO蒋庆军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蒋庆军:算话征信是一家民营的征信公司,从第三方视角来看消费金融行业,金融科技能够给它带来什么样的生态变化。前段时间,我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对,现在做消费金融的这么多机构,其实就像草原上的动物。这启发了我,咱们可以参照草原上的生态,我们看什么是生态?我觉得生态由几个方面组成,第一是,谁在这里面,草原上有哪些动物,这是生态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二是这些动物是怎么生活的;最后,这些在生态里面的玩家,他们自己的定位是什么,相对的位置是什么,他们的管理是什么样的。金融科技如何改变消费竞争实际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 因为我们做共享的信用信息服务,反欺诈、大数据风控等,我们通常讲,我们是卖水的人,在生态里面,草原的这群动物可能狮子占据了生物链最高端,他凭什么占据生物链最高端的位置?可能他有强劲的体魄和锋利的牙齿和爪子,这是他的工具和爪子。只有一个玩家具有这样的优势,才可能在生态里面占据很高端的位置。我们希望给这些机构玩家提供有利的锐利的武器或者提供更多的水源、粮食,去丰富生态,帮助生态里面的玩家来改善自身的竞争优势。 所以,作为第三方来讲,金融科技是这样的定位,但是生态里面的每一个玩家其实都有自己的工具,每家都在玩自己的金融科技。但是又相对不一样,蚂蚁金服要做这个可能要用电商的心态,他有数据的优势。其他每家也是在找自己的优势,这里面很大的手段是金融科技,掌握了科技的力量可以改变自己在生态的相对位置,以及你在这个领域占的优势是什么,都需要依靠金融科技改变。最终你活多久、活的好不好、能不能继续繁衍在草原上都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22:39
马上消费金融赵国庆:技术在催收环节仍有发挥空间
马上消费金融赵国庆:技术在催收环节仍有发挥空间

  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赵国庆:我们在2015年联合三家主流零售商做了马上金融,到现在为止累计放款量接近400亿交易额,把大数据和技术得到了充分运用。整个消费技术对消费金融生态的影响,我觉得应该说是全链条的,我们经过两年的实践,把消费金融的获客、审批、客服,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了较好的解决。 其实我也有很多困扰,生态系统在资金端上确实是互联网化非常弱,因为我们受金融监管,银行业授信,股东存款和发债等等资金来源的限制。因此我们利用技术进行资金端互联网化部分,其实做的非常弱,这需要提高。 再一个,后端催收,在对催收的技术化、模型化、依赖数据进行催收策略的优化方面等等,我们用了一些技术,但是发现催收最终还是人对人的交流,人对人的心理的一种威慑。所以,在催收环节,生态系统中的这个环节,技术和数据目前有很多发挥空间。[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22:22
苏宁消费金融陈鸣:消费金融所有环节都在被科技改变
苏宁消费金融陈鸣:消费金融所有环节都在被科技改变

  苏宁消费金融总经理陈鸣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苏宁消费金融总经理陈鸣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陈鸣:讲到Fintech对消费金融生态影响,我个人觉得我们的生活一直在被技术改变,记得以前从银行到计算机到互联网,科技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并在改变我们的金融,包括小的分支互联网消费。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科技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消费金融也是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里面所有的环节都在此刻被科技改变。 刚才赵总已经给我们分享到了,比如说获客,比如说金融的风控,比如贷后管理,其实还有一点,互联网延伸出来的,但是线下也有没有互联网这么严重的,叫做生物圈,这也需要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法律法规的完善,才能日益得到解决。从支付角度,支付宝出现就是因为互联网需要信任,消费金融在互联网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国有很多好玩的问题,但是在互联网上这个技术可以实现,无论从获客、身份确认到贷后管理各个环节,包括现在的大数据内部管理都会被改变。 所以我相信未来的消费生态和传统机构因为每天都在改变,所以我认为对生态天天在影响。[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22:14
郑和平:征信业务要为银行和金融信贷服务
郑和平:征信业务要为银行和金融信贷服务

  考拉征信首席风险官郑和平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考拉征信首席风险官郑和平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郑总:先介绍一下我们考拉征信,考拉征信是人民银行监管机构准备发牌的前八家之一,现在我们的人员大概有近100人,50%人员在IT领 域,20%的人员做风控挖掘和产品研发,还有市场和其他的人员。征信公司实际是IT型的公司,所以我们的 人员结构都是IT人员背景比较多。我自己是在工行服务了20多年,1996年开始做银行卡的风控,2002年有幸 被调到银行征信中心做需求和数据库搭建。作为征信行业的老兵,现在又在干民营行业的征信工作,我的认知是,征信业务一定要为商业银行和金融信贷领域服务。 因为我在银行卡的风险领域工作多年,知道风控领域多么渴望数据库存丰富和多元化,来为风控领域进 行服务,挖掘、评分也是需求,但是数据的多元化和丰富对评价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考 拉征信,我们也立足在人行征信的大数据环境下做他的补充,我们的定位是补充数据库,为商业银行信贷做 服务,比如说我们有小商户信息和职业信息等等。我们立足于做人行征信的补充,我们也呼吁未来有可能的话,人行数据库和认可可以合作的公司共同联合,进行数据的整合和挖掘,为商业银行,为金融信贷领域做真正的风控服务。 今天上午万局长也讲到,征信社会不会是多家,各类征信公司也主张少数两家是主导。我个人也认为,社会督导是不能够完全做好征信工作的。未来,我个人见解要想做好数据服务一定是数据结合来为借贷风控服务,这是我的见解。 信息安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想针对一个小的方面讲一下,信息安全也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 话题。老话题是,最早在工行信用卡中心很多客户讲,不要拿信息做广告的推销,那时候就有这种事 情发生,但是那时候工行信用卡已经很重视信息保护了。 现在的新话题是,信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滥用的领域已经非常多了。我个人认为,特别是征信机构要想安全、合法的使用数据,一定是得到个人同意和允许。怎么讲同意和允许呢,实际上很多信息是在办业务的时候留下的,比如说我到银行去做 信贷,要填申请表,实际在柜台受理的时候,服务人员就要征得他的同意,是不是同意第三方做调查和了解 。实际他本人是同意的,但是这种场景征信公司要辨别清楚,比如在电信业务大厅,在各类金融信贷办理业 务的大厅,采集的时候完全已经征得了本人同意,这种情形下数据是可以采集和使用的。 作为我们这样一家 合法的征信公司,也是采集这样的数据,在使用的时候,在风控领域、催收领域,当时也有人问,催收领域 里能不能使用他的电话和地址,投诉怎么办?我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个人认为,如果他在银行信贷做了贷 款,在约定时间内没有还上应该还的金额,超过了约定的时间,比如60天、90天、180天,这样的客户,得 到他的电话、地址,对他进行催收,我认为这种纠纷很少,实际法律上也不保护的,一个是超过了贷款违约 时间,另外金额超过5千元以上,实际上他在某种界限已经违法了。这个领域的纠纷是很少的,我认为可以 使用大数据方式对他进行催收工作。 保护信息安全不要一窝蜂上,不能一说安全什么也不能用了,一说要使用什 么都敢乱采集。我觉得今后和未来的工作中要分清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什么样的数据不能用。要理直气壮地去使用你应该使用和可以使用的数据。    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17:48
张慎:希望央行征信加大人群覆盖率
张慎:希望央行征信加大人群覆盖率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平安银行零售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慎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他在会上表示,风险管理是消费金融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数据本身又是风险管理的生命线。在数据方面,张慎说道,目前已经进入数据大爆发的时代,新的数据公司层出不穷,新的非结构化的数据、非金融类数据也开始在金融领域应用,市场上甚至有随着大量数据的应用,大有可以压倒央行征信的说法。 张慎指出,这要从两方面看:首先,目前背景下,消费金融要服务的客户群非常广泛,而目前央行征信的确在客群的覆盖率上还不是很高,因此银行也非常欢迎新的数据源的出现,填补新的空白,对一些没有覆盖到的人群提供风险的评价依据。 但另一方面,需要强调的是,经过对外部数据的评估,从信用风险的角度讲,央行征信数据是最有价值的,目前没有什么数据能在辨识能力还是有效性超越。 “我们的态度是两方面,一方面我们积极的希望和外部数据合作来填补各项空白,但同时我们也提一点希望,希望央行征信处可以快速加大人群覆盖率,我认为这件事对于整个行业的风险管控非常有效、有帮助。”张慎说道。[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17:28
李铭:征信行业在国内被严重误解 大数据运用方面限制较多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17:13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金融外包趋势明显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金融外包趋势明显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兼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兼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感谢秘书长,感谢给我,给包商银行,包银消费金融公司这个机会分享一些观点和看法。我这几年参加达沃斯的论坛,主要是听科技的论坛,总的来说,有一个很明确的感受,那就是不管是我们能想到的还是我们想不到的,技术层面基本都能实现,每次的讨论主题其实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进步,技术突破带来的法律的、伦理的、社会秩序的应对。所以,我觉得技术本身没什么,关键看我们需要不需要,只要我们有需求,技术都是能实现的,也都是能找到技术支撑的。 关于今天的主题,消费金融的跨界合作,我大概说三个观点: 第一,我个人认为金融这么多年有一个大的趋势,叫业务外包。我刚毕业分到银行的时候,银行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做,银行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小到我们的物业、接送款,大到信用卡的资料整理,信用证的审核,都可以找到外包公司来服务。其实银行这么多年的发展,大的趋势就是一个流程分解、业务外包的过程,我们把流程梳理好,工作环节切开,一部分一部分拿出去,最后把核心的拿到自己手里。所以我觉得后面的场景、合作的主题其实都是在一个趋势里面做。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科技金融公司,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其实就是适应了一个大的趋势,就是金融外包的趋势。 第二是关于场景,我们本身是小银行,我们的基础也很差,所以做业务的过程中,包括跟同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也很担心,说你们什么也没有,人才也没有、技术也没有,当然,互联网思维现在好像还有点,但是没场景怎么办?大家很为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担忧。 我也考虑了很长时间,真是这样,我没有场景去哪获取客户?后来我想明白了,得出一个结论,结论是我觉得没有场景是持牌金融机构的特点,不是缺点。返回头说,包商银行这么多年小微业务在业内很有名,2008年的时候我们就明确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当时讨论小微企业融资难大概几块,小微企业本身管理不规范、没有自身的财务报表,缺点说了很多。后来我们把这事想明白了,没有财务报表、管理不规范不是小微企业的缺点,是他的特点,你想做这个生意就要按照他的特点来做,它如果没有这些特征也就不是小微企业了。延伸到现在,对于持牌金融机构其实也一样,没有场景就是我的特点,不是缺点。既然我是这个特点,那我就坚持按这个特点做我的业务。想来想去,我们最终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就是能对接各类场景。对接各类场景的能力可能是未来独立持牌公司的核心能力。 第三,关于合作,原来叫互联网金融机构、网贷机构,现在叫科技金融公司,大家合作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思考我们怎么看待市场上的这些机构,后来我有一个基本结论,现在很多金融公司都号称自己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的识别、信用的判断。 如果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能力是风险识别和判断,那么在合作过程中,如果他事实上承担了信用风险的话,那我就觉得这类机构就是一个没有牌照的担保公司。既然你承担信用风险了,那我就要考虑核心的东西,是你的杠杆率。为什么银行的评级,骆驼评级法,camel 评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C,就是资本充足率,为什么呢?因为你承担风险,你的风险资产对应一定要有相应的资本支撑。相应的,科技金融公司只要承担事实上的信用风险,那核心就是要考察你的杠杆率多高,如果银行是10倍杠杆,小贷公司大概2倍,但是我们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该是多少,其实是个未知数,我们跟很多科技公司前面讨论合作的时候也没想到这点,但我想,如果我们懂金融的人,知道金融逻辑的人,杠杆率应该是我们未来判断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的一个核心的东西。在和科技金融公司合作过程中,我认为一段阶段内,只要他承担金融风险,那风控的核心就是杠杆率。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16:04
吴军:银行迫切需要技术公司提供服务 但合作有限度
吴军:银行迫切需要技术公司提供服务 但合作有限度

  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吴军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吴军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针对传统银行是否愿意与科技公司合作一事,他指出,新兴技术领域不是传统银行的特长,因此银行迫切得需要能够给自己提供新的技术的服务商,但同时吴军也强调道,“技术公司只是给银行做技术服务。” 此外,吴军指出,银行与技术公司的合作是有限度的,主要体现在场景的合作控制上。“如果前面的风控、客户的识别都由一个平台帮你做,最后银行变成了资金的提供方来完成整个的消费信贷场景的形式,这我并不太赞同,如果这样延续,银行就失去了自己的真正竞争力。目前银行可以通过吸收储蓄、拉存款的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但是将来呢?”吴军说道。[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15:44
王海霞谈银行消费金融发展方向:在场景上做探索
王海霞谈银行消费金融发展方向:在场景上做探索

  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大家好!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主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今天的主题是消费金融下的跨接合作,其实离不开场景这个词,我想围绕场景谈一谈我们在跨接合作上面的思考,有一些并不是现在做到的。 第一点,场景本身的理解概念去百度词条查一下就可以了,这几年变得非常火,我其实觉得场景火起来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前是我们为主,我们给客户提供什么客户就拿什么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差别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以人为中心,以场景为单位的及时准确的服务体验,进一步满足每一个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场景这个词这几年充分火爆起来。 也是基于对场景的理解,基于我们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变化的理解,当然了,也基于我们理解场景能给我们积累大量的客户行为数据的理解,所以我们银行在前年做一周年的规划的时候,明确提出要做场景融合、数据洞察为主的发展理念,我们其实是想改变经营思路,把以前的经营网点、经营触点,服务从网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自身渠道延伸到合作伙伴的场景当中去,主动走出去为客户提供服务。 回到消费金融的业务领域,我们看到的现在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线上化,一个是场景化。像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做的主要还是线上化的工作,着力于线上化的创新,因为我们自身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客户群,我们借用新技术把这些客户群在网上提供一个全流程的、效率非常高的秒批的金融服务。虽然这样的经营模式其实对于业务的信用风险有非常好的把握,但是我们觉得是一个无场景的模式,我们并没有真正找到有融资需求的客户,并不是直接找到有融资需求的客户,也没有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尤其对非银行的客户,对于信用白户,服务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下一步消费金融的方向一定是走出去,在场景上做一定的探索。场景千千万万,我们的场景怎么选择,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跟很多小贷公司也并不一样;第二点是我们怎么理解目标场景,我们自己有自己的经营理念、风险偏好、风控手段、反欺诈模式以及很重要的合规监管要求,我们会选择这样的场景,从客户需求的角度讲,我们肯定需要选一些市场规模大的、客户有明确接待需求并且相对规模比较大的需求一。 另一方面,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我们自然希望选一些交易闭环、交易链条相对不长也不那么容易变现的,是真正促进消费而不是简单的变现场景,希望选择一些市场相对规范、业务形态稳定的行业。从提高效率讲,我们希望跟平台合作,可以实现线上对接的场景。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因为中国银行的宗旨就是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所以我们也希望选择支持实体经济,积极、健康的传导正能量,日常大家在做的购物、家装、旅游、教育都是我们目标场景,有一些仍然是消费,但是不会是我们的第一步发展方向。 明确了选择场景后,我们也在思考怎么做这个场景,跨接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为中国银行的思路和理念可能和大行不一样,工商做巨大的购物平台,我们还是希望跟行业当中深耕于场景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我们保持做金融的初心不变,把我们的金融产品做好,跟非金融的场景合作伙伴一起去合作。当然过程当中,要做好客户的产品设计,客户体验至上,做好客户洞察,形成客户的完整画像以及动态的产品体系,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具体做法。 时间关系,先讲这些。[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15:25
伊劲松:金融服务创新无止境 不同银行发力点不同
伊劲松:金融服务创新无止境 不同银行发力点不同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伊劲松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伊劲松:创新无止境,因为客户在不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就像快递、送外卖公司说,永远希望把所有东西送在客户床边上,这是最好的。金融服务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过程中产品的创新和场景的创新我们都需要考虑。 因为我们大多数来自银行, 银行在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产品方面,产品非常多;场景创新方面,不同体量、规模的银行业有自己的思考,比如工商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直接把自己的金融产品植入,撮合自己的企业和客户,这是场景创新的能力。赵行长,他们抓住一个领域进入。我们呢,银行体量不一样,金融能力有着巨大不同,我们的金融能力比大行不足,但是还是可以的,我们的自由场景,活跃度还是有的,但是消费场景当中不能只做金融,我们的态度是拉进来、走出去,在我们的APP,比如我们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我们也建立生活圈,因为消费场景里面不光是巨无霸,还有很多垂直行业、垂直领域,以及小的做精、做细的领域。 前段时间跟业内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双创企业差不多有50万,这些领域做的很精细的行业会很快成长。比如说出境游,外汇兑换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信用卡还款是我们包装后的服务,现在我们也可以提供签证、在线国外的汇交学费,还有境外购物回来以后的境内退税,这些是一系列小的细分场景,我可以聚合在我们银行的金融服务场景当中,就可以提高到整个全球内的服务,退税就能到30多个国家,比如交学费,我们合作的就能到1700多个所有境外的学校。这就把原来的外汇汇款业务植入进来,他自己单独打造产品服务也是很艰难的,同时我们也把我们的金融服务送出去,领域只要在,场景只要在,活跃只要在,我们的金融服务场景就会送出去。这样生态其实是共同打造的,未来也是在大家共同合作、联合开放的环境当中共同发展。[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17日 14:33
算话征信蒋庆军:金融科技可以改变企业在生态中的位置
算话征信蒋庆军:金融科技可以改变企业在生态中的位置

  算话征信创始人、CEO蒋庆军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算话征信创始人、CEO蒋庆军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蒋庆军:算话征信是一家民营的征信公司,从第三方视角来看消费金融行业,金融科技能够给它带来什么样的生态变化。前段时间,我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对,现在做消费金融的这么多机构,其实就像草原上的动物。这启发了我,咱们可以参照草原上的生态,我们看什么是生态?我觉得生态由几个方面组成,第一是,谁在这里面,草原上有哪些动物,这是生态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二是这些动物是怎么生活的;最后,这些在生态里面的玩家,他们自己的定位是什么,相对的位置是什么,他们的管理是什么样的。金融科技如何改变消费竞争实际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 因为我们做共享的信用信息服务,反欺诈、大数据风控等,我们通常讲,我们是卖水的人,在生态里面,草原的这群动物可能狮子占据了生物链最高端,他凭什么占据生物链最高端的位置?可能他有强劲的体魄和锋利的牙齿和爪子,这是他的工具和爪子。只有一个玩家具有这样的优势,才可能在生态里面占据很高端的位置。我们希望给这些机构玩家提供有利的锐利的武器或者提供更多的水源、粮食,去丰富生态,帮助生态里面的玩家来改善自身的竞争优势。 所以,作为第三方来讲,金融科技是这样的定位,但是生态里面的每一个玩家其实都有自己的工具,每家都在玩自己的金融科技。但是又相对不一样,蚂蚁金服要做这个可能要用电商的心态,他有数据的优势。其他每家也是在找自己的优势,这里面很大的手段是金融科技,掌握了科技的力量可以改变自己在生态的相对位置,以及你在这个领域占的优势是什么,都需要依靠金融科技改变。最终你活多久、活的好不好、能不能继续繁衍在草原上都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详情]

马上消费金融赵国庆:技术在催收环节仍有发挥空间
马上消费金融赵国庆:技术在催收环节仍有发挥空间

  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赵国庆:我们在2015年联合三家主流零售商做了马上金融,到现在为止累计放款量接近400亿交易额,把大数据和技术得到了充分运用。整个消费技术对消费金融生态的影响,我觉得应该说是全链条的,我们经过两年的实践,把消费金融的获客、审批、客服,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了较好的解决。 其实我也有很多困扰,生态系统在资金端上确实是互联网化非常弱,因为我们受金融监管,银行业授信,股东存款和发债等等资金来源的限制。因此我们利用技术进行资金端互联网化部分,其实做的非常弱,这需要提高。 再一个,后端催收,在对催收的技术化、模型化、依赖数据进行催收策略的优化方面等等,我们用了一些技术,但是发现催收最终还是人对人的交流,人对人的心理的一种威慑。所以,在催收环节,生态系统中的这个环节,技术和数据目前有很多发挥空间。[详情]

苏宁消费金融陈鸣:消费金融所有环节都在被科技改变
苏宁消费金融陈鸣:消费金融所有环节都在被科技改变

  苏宁消费金融总经理陈鸣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苏宁消费金融总经理陈鸣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陈鸣:讲到Fintech对消费金融生态影响,我个人觉得我们的生活一直在被技术改变,记得以前从银行到计算机到互联网,科技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并在改变我们的金融,包括小的分支互联网消费。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科技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消费金融也是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里面所有的环节都在此刻被科技改变。 刚才赵总已经给我们分享到了,比如说获客,比如说金融的风控,比如贷后管理,其实还有一点,互联网延伸出来的,但是线下也有没有互联网这么严重的,叫做生物圈,这也需要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法律法规的完善,才能日益得到解决。从支付角度,支付宝出现就是因为互联网需要信任,消费金融在互联网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国有很多好玩的问题,但是在互联网上这个技术可以实现,无论从获客、身份确认到贷后管理各个环节,包括现在的大数据内部管理都会被改变。 所以我相信未来的消费生态和传统机构因为每天都在改变,所以我认为对生态天天在影响。[详情]

郑和平:征信业务要为银行和金融信贷服务
郑和平:征信业务要为银行和金融信贷服务

  考拉征信首席风险官郑和平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考拉征信首席风险官郑和平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郑总:先介绍一下我们考拉征信,考拉征信是人民银行监管机构准备发牌的前八家之一,现在我们的人员大概有近100人,50%人员在IT领 域,20%的人员做风控挖掘和产品研发,还有市场和其他的人员。征信公司实际是IT型的公司,所以我们的 人员结构都是IT人员背景比较多。我自己是在工行服务了20多年,1996年开始做银行卡的风控,2002年有幸 被调到银行征信中心做需求和数据库搭建。作为征信行业的老兵,现在又在干民营行业的征信工作,我的认知是,征信业务一定要为商业银行和金融信贷领域服务。 因为我在银行卡的风险领域工作多年,知道风控领域多么渴望数据库存丰富和多元化,来为风控领域进 行服务,挖掘、评分也是需求,但是数据的多元化和丰富对评价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考 拉征信,我们也立足在人行征信的大数据环境下做他的补充,我们的定位是补充数据库,为商业银行信贷做 服务,比如说我们有小商户信息和职业信息等等。我们立足于做人行征信的补充,我们也呼吁未来有可能的话,人行数据库和认可可以合作的公司共同联合,进行数据的整合和挖掘,为商业银行,为金融信贷领域做真正的风控服务。 今天上午万局长也讲到,征信社会不会是多家,各类征信公司也主张少数两家是主导。我个人也认为,社会督导是不能够完全做好征信工作的。未来,我个人见解要想做好数据服务一定是数据结合来为借贷风控服务,这是我的见解。 信息安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想针对一个小的方面讲一下,信息安全也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 话题。老话题是,最早在工行信用卡中心很多客户讲,不要拿信息做广告的推销,那时候就有这种事 情发生,但是那时候工行信用卡已经很重视信息保护了。 现在的新话题是,信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滥用的领域已经非常多了。我个人认为,特别是征信机构要想安全、合法的使用数据,一定是得到个人同意和允许。怎么讲同意和允许呢,实际上很多信息是在办业务的时候留下的,比如说我到银行去做 信贷,要填申请表,实际在柜台受理的时候,服务人员就要征得他的同意,是不是同意第三方做调查和了解 。实际他本人是同意的,但是这种场景征信公司要辨别清楚,比如在电信业务大厅,在各类金融信贷办理业 务的大厅,采集的时候完全已经征得了本人同意,这种情形下数据是可以采集和使用的。 作为我们这样一家 合法的征信公司,也是采集这样的数据,在使用的时候,在风控领域、催收领域,当时也有人问,催收领域 里能不能使用他的电话和地址,投诉怎么办?我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个人认为,如果他在银行信贷做了贷 款,在约定时间内没有还上应该还的金额,超过了约定的时间,比如60天、90天、180天,这样的客户,得 到他的电话、地址,对他进行催收,我认为这种纠纷很少,实际法律上也不保护的,一个是超过了贷款违约 时间,另外金额超过5千元以上,实际上他在某种界限已经违法了。这个领域的纠纷是很少的,我认为可以 使用大数据方式对他进行催收工作。 保护信息安全不要一窝蜂上,不能一说安全什么也不能用了,一说要使用什 么都敢乱采集。我觉得今后和未来的工作中要分清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什么样的数据不能用。要理直气壮地去使用你应该使用和可以使用的数据。    谢谢![详情]

张慎:希望央行征信加大人群覆盖率
张慎:希望央行征信加大人群覆盖率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平安银行零售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慎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他在会上表示,风险管理是消费金融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数据本身又是风险管理的生命线。在数据方面,张慎说道,目前已经进入数据大爆发的时代,新的数据公司层出不穷,新的非结构化的数据、非金融类数据也开始在金融领域应用,市场上甚至有随着大量数据的应用,大有可以压倒央行征信的说法。 张慎指出,这要从两方面看:首先,目前背景下,消费金融要服务的客户群非常广泛,而目前央行征信的确在客群的覆盖率上还不是很高,因此银行也非常欢迎新的数据源的出现,填补新的空白,对一些没有覆盖到的人群提供风险的评价依据。 但另一方面,需要强调的是,经过对外部数据的评估,从信用风险的角度讲,央行征信数据是最有价值的,目前没有什么数据能在辨识能力还是有效性超越。 “我们的态度是两方面,一方面我们积极的希望和外部数据合作来填补各项空白,但同时我们也提一点希望,希望央行征信处可以快速加大人群覆盖率,我认为这件事对于整个行业的风险管控非常有效、有帮助。”张慎说道。[详情]

李铭:征信行业在国内被严重误解 大数据运用方面限制较多
李铭:征信行业在国内被严重误解 大数据运用方面限制较多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原资深顾问李铭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他指出,征信在国内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行业,资金调查、风控建模、具体执行风控模型算分等等都不必要是征信。 在他看来,大概从70年代开始,征信特别是个人征信已经变成了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个人征信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借款人的借款和还款信息沉淀下来,把信息记录下来、报告出去。 对于大数据征信问题,李铭认为,大数据征信实际上是在说大数据风控。“征信机构能不能做大数据,能不能用大数据?我的回答是,能,也应该!但是征信机构在使用大数据方面受着很多限制,很多的数据信贷机构可以用、征信机构不能用,而且征信机构能在大数据方面做的创新非常有限,本质上说征信是不那么能接受创新的行业。”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李铭:市场化征信从2015年初以来跌宕起伏,像过山车一样,一个多月前,陈行长、吴行长、万局长有一系列讲话,对于征信行业来说临头一桶冰水泼在头上,好像冰水没有想象中那么凉,这是好事。我本人还是很赞同领导们对这个事情的看法,但是解决问题的措施方面我觉得还有讨论的余地。 我主要想谈四件事情。第一,征信是做什么的,我感觉征信在国内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行业,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说法定义这个行业。有人说资金调查是征信,有人说风控建模是征信,有人说具体执行风控模型的时候算分是征信。我认为这些事都不必要是征信,大概70年代开始,征信特别是个人征信已经变成了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个人征信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借款人的借款和还款信息沉淀下来,把信息记录下来、报告出去,就这么一点点事。 第二件事,大数据征信。从我的认识,如果说征信就是把借款人的借款和还款信息沉淀、记录下来、报告出去,如果这样来定义征信的话,大数据征信就会变成一个非常奇怪的事,因为无论你是大数据征信还是互联网征信,你做的都是记录借款、还款信息这一件事,没有大数据什么事。 说大数据征信实际是说大数据风控,这实际上并不是大数据征信机构要做的事情。征信机构能不能做大数据,能不能用大数据,我的回答是,能,也应该,毕竟目前的现状是还有很多人没有信用报告、信用历史这件事。但是征信机构在使用大数据方面受着很多限制,很多的数据信贷机构可以用、征信机构不能用,受的限制非常多。征信机构能在大数据方面做的创新非常有限,本质上说征信是不那么能接受创新的行业。[详情]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金融外包趋势明显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鑫:金融外包趋势明显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兼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兼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感谢秘书长,感谢给我,给包商银行,包银消费金融公司这个机会分享一些观点和看法。我这几年参加达沃斯的论坛,主要是听科技的论坛,总的来说,有一个很明确的感受,那就是不管是我们能想到的还是我们想不到的,技术层面基本都能实现,每次的讨论主题其实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进步,技术突破带来的法律的、伦理的、社会秩序的应对。所以,我觉得技术本身没什么,关键看我们需要不需要,只要我们有需求,技术都是能实现的,也都是能找到技术支撑的。 关于今天的主题,消费金融的跨界合作,我大概说三个观点: 第一,我个人认为金融这么多年有一个大的趋势,叫业务外包。我刚毕业分到银行的时候,银行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做,银行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小到我们的物业、接送款,大到信用卡的资料整理,信用证的审核,都可以找到外包公司来服务。其实银行这么多年的发展,大的趋势就是一个流程分解、业务外包的过程,我们把流程梳理好,工作环节切开,一部分一部分拿出去,最后把核心的拿到自己手里。所以我觉得后面的场景、合作的主题其实都是在一个趋势里面做。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科技金融公司,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其实就是适应了一个大的趋势,就是金融外包的趋势。 第二是关于场景,我们本身是小银行,我们的基础也很差,所以做业务的过程中,包括跟同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也很担心,说你们什么也没有,人才也没有、技术也没有,当然,互联网思维现在好像还有点,但是没场景怎么办?大家很为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担忧。 我也考虑了很长时间,真是这样,我没有场景去哪获取客户?后来我想明白了,得出一个结论,结论是我觉得没有场景是持牌金融机构的特点,不是缺点。返回头说,包商银行这么多年小微业务在业内很有名,2008年的时候我们就明确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当时讨论小微企业融资难大概几块,小微企业本身管理不规范、没有自身的财务报表,缺点说了很多。后来我们把这事想明白了,没有财务报表、管理不规范不是小微企业的缺点,是他的特点,你想做这个生意就要按照他的特点来做,它如果没有这些特征也就不是小微企业了。延伸到现在,对于持牌金融机构其实也一样,没有场景就是我的特点,不是缺点。既然我是这个特点,那我就坚持按这个特点做我的业务。想来想去,我们最终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就是能对接各类场景。对接各类场景的能力可能是未来独立持牌公司的核心能力。 第三,关于合作,原来叫互联网金融机构、网贷机构,现在叫科技金融公司,大家合作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思考我们怎么看待市场上的这些机构,后来我有一个基本结论,现在很多金融公司都号称自己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的识别、信用的判断。 如果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能力是风险识别和判断,那么在合作过程中,如果他事实上承担了信用风险的话,那我就觉得这类机构就是一个没有牌照的担保公司。既然你承担信用风险了,那我就要考虑核心的东西,是你的杠杆率。为什么银行的评级,骆驼评级法,camel 评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C,就是资本充足率,为什么呢?因为你承担风险,你的风险资产对应一定要有相应的资本支撑。相应的,科技金融公司只要承担事实上的信用风险,那核心就是要考察你的杠杆率多高,如果银行是10倍杠杆,小贷公司大概2倍,但是我们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该是多少,其实是个未知数,我们跟很多科技公司前面讨论合作的时候也没想到这点,但我想,如果我们懂金融的人,知道金融逻辑的人,杠杆率应该是我们未来判断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的一个核心的东西。在和科技金融公司合作过程中,我认为一段阶段内,只要他承担金融风险,那风控的核心就是杠杆率。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谢谢![详情]

吴军:银行迫切需要技术公司提供服务 但合作有限度
吴军:银行迫切需要技术公司提供服务 但合作有限度

  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吴军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吴军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针对传统银行是否愿意与科技公司合作一事,他指出,新兴技术领域不是传统银行的特长,因此银行迫切得需要能够给自己提供新的技术的服务商,但同时吴军也强调道,“技术公司只是给银行做技术服务。” 此外,吴军指出,银行与技术公司的合作是有限度的,主要体现在场景的合作控制上。“如果前面的风控、客户的识别都由一个平台帮你做,最后银行变成了资金的提供方来完成整个的消费信贷场景的形式,这我并不太赞同,如果这样延续,银行就失去了自己的真正竞争力。目前银行可以通过吸收储蓄、拉存款的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但是将来呢?”吴军说道。[详情]

王海霞谈银行消费金融发展方向:在场景上做探索
王海霞谈银行消费金融发展方向:在场景上做探索

  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大家好!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主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今天的主题是消费金融下的跨接合作,其实离不开场景这个词,我想围绕场景谈一谈我们在跨接合作上面的思考,有一些并不是现在做到的。 第一点,场景本身的理解概念去百度词条查一下就可以了,这几年变得非常火,我其实觉得场景火起来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前是我们为主,我们给客户提供什么客户就拿什么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差别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以人为中心,以场景为单位的及时准确的服务体验,进一步满足每一个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场景这个词这几年充分火爆起来。 也是基于对场景的理解,基于我们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变化的理解,当然了,也基于我们理解场景能给我们积累大量的客户行为数据的理解,所以我们银行在前年做一周年的规划的时候,明确提出要做场景融合、数据洞察为主的发展理念,我们其实是想改变经营思路,把以前的经营网点、经营触点,服务从网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自身渠道延伸到合作伙伴的场景当中去,主动走出去为客户提供服务。 回到消费金融的业务领域,我们看到的现在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线上化,一个是场景化。像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做的主要还是线上化的工作,着力于线上化的创新,因为我们自身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客户群,我们借用新技术把这些客户群在网上提供一个全流程的、效率非常高的秒批的金融服务。虽然这样的经营模式其实对于业务的信用风险有非常好的把握,但是我们觉得是一个无场景的模式,我们并没有真正找到有融资需求的客户,并不是直接找到有融资需求的客户,也没有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尤其对非银行的客户,对于信用白户,服务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下一步消费金融的方向一定是走出去,在场景上做一定的探索。场景千千万万,我们的场景怎么选择,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跟很多小贷公司也并不一样;第二点是我们怎么理解目标场景,我们自己有自己的经营理念、风险偏好、风控手段、反欺诈模式以及很重要的合规监管要求,我们会选择这样的场景,从客户需求的角度讲,我们肯定需要选一些市场规模大的、客户有明确接待需求并且相对规模比较大的需求一。 另一方面,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我们自然希望选一些交易闭环、交易链条相对不长也不那么容易变现的,是真正促进消费而不是简单的变现场景,希望选择一些市场相对规范、业务形态稳定的行业。从提高效率讲,我们希望跟平台合作,可以实现线上对接的场景。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因为中国银行的宗旨就是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所以我们也希望选择支持实体经济,积极、健康的传导正能量,日常大家在做的购物、家装、旅游、教育都是我们目标场景,有一些仍然是消费,但是不会是我们的第一步发展方向。 明确了选择场景后,我们也在思考怎么做这个场景,跨接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为中国银行的思路和理念可能和大行不一样,工商做巨大的购物平台,我们还是希望跟行业当中深耕于场景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我们保持做金融的初心不变,把我们的金融产品做好,跟非金融的场景合作伙伴一起去合作。当然过程当中,要做好客户的产品设计,客户体验至上,做好客户洞察,形成客户的完整画像以及动态的产品体系,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具体做法。 时间关系,先讲这些。[详情]

伊劲松:金融服务创新无止境 不同银行发力点不同
伊劲松:金融服务创新无止境 不同银行发力点不同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伊劲松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伊劲松:创新无止境,因为客户在不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就像快递、送外卖公司说,永远希望把所有东西送在客户床边上,这是最好的。金融服务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过程中产品的创新和场景的创新我们都需要考虑。 因为我们大多数来自银行, 银行在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产品方面,产品非常多;场景创新方面,不同体量、规模的银行业有自己的思考,比如工商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直接把自己的金融产品植入,撮合自己的企业和客户,这是场景创新的能力。赵行长,他们抓住一个领域进入。我们呢,银行体量不一样,金融能力有着巨大不同,我们的金融能力比大行不足,但是还是可以的,我们的自由场景,活跃度还是有的,但是消费场景当中不能只做金融,我们的态度是拉进来、走出去,在我们的APP,比如我们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我们也建立生活圈,因为消费场景里面不光是巨无霸,还有很多垂直行业、垂直领域,以及小的做精、做细的领域。 前段时间跟业内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双创企业差不多有50万,这些领域做的很精细的行业会很快成长。比如说出境游,外汇兑换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信用卡还款是我们包装后的服务,现在我们也可以提供签证、在线国外的汇交学费,还有境外购物回来以后的境内退税,这些是一系列小的细分场景,我可以聚合在我们银行的金融服务场景当中,就可以提高到整个全球内的服务,退税就能到30多个国家,比如交学费,我们合作的就能到1700多个所有境外的学校。这就把原来的外汇汇款业务植入进来,他自己单独打造产品服务也是很艰难的,同时我们也把我们的金融服务送出去,领域只要在,场景只要在,活跃只要在,我们的金融服务场景就会送出去。这样生态其实是共同打造的,未来也是在大家共同合作、联合开放的环境当中共同发展。[详情]

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孙中东:银行不运用互联网技术必会落后
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孙中东:银行不运用互联网技术必会落后

  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孙中东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上海华瑞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孙中东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在消费金融市场这样一个海量的消费场景,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切入?在孙中东看来,金融机构要打造互联网的连接器,使银行的金融服务跟场景相结合。 此外,他指出,新技术在银行业还受到监管对客户安全保证的要求,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技术对银行的适用度来看,银行最为放心的应该是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仅跟其上,区块链也在研究之中。 他认为,不管什么银行或金融机构,如果在这个时代还不运用互联网技术,还不想着跟互联网上的产品结合起来,那么他肯定会落后。[详情]

赵卫星:消费信贷趋向于全年龄段和全财富层
赵卫星:消费信贷趋向于全年龄段和全财富层

  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他在会上指出,目前消费金融呈现出的特点非常明显,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越来越趋向于全年龄段或全财富层进行消费信贷;二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掌握到客户的资金错配;第三是,越来越多的机构已经更加注重技术方面的革新和发展;第四是,更加注重客户隐私保护和客户信息保护。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赵卫星:感谢赵所长,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这个时期,我觉得消费金融呈现出的特点非常显著,刚才几位领导在上半场的演讲里面已经非常多的阐述了以往我们出现的耐用消费品,汽车、房贷等等的消费金融全国的信贷大爆发。 相信到这个时期以后有自己的特点,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越来越趋向于全年龄段或全财富层进行消费信贷。原先我们看到的是部分中等收入缺钱的、想购买大件的时候产生的消费信贷,后来是有一定财富管理能力的人产生了信用卡业务。 到这个时期,越来越趋向于全社会的消费信贷的业务产生,我觉得这个产生有背后的因素在里面,第一个因素当然是现代互联网电商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群体能够便捷的购买到需要的消费者;第二个因素是这个时期,尤其以央行征信为代表的征信类数据的丰富程度和产出程度,基于移动互联网所产生的数据化信息,让更多的金融机构拥有了能够降低作业成本、能够识读客户的产生。 两大因素下,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2C端全面产生了消费信贷,今天有非常多机构在做,比如蓝领消费,我们很多年前一直没有在蓝领消费里面,在真正需要消费信贷的客群里面采用金融服务手段。但是今天大量的蓝领已经享受到了消费信贷的权利,我觉得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掌握到客户的资金错配,我们说金融机构是做资金错配的一家机构,实际我们的消费者群体也是需要资金错配的群体,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发现大量的客群其实有自己的还款时间和周期。但是金融机构提供的是固定还款周期或者以金融机构自身考虑的按月、按季到期还款一系列还款方式,实际跟客户的还款周期并不相符。但是今天我们能够做到按客户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资金的到位情况的来做相应的还款方式,这个我觉得是非常大的一次创新,也符合客户的资金诉求,也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所以我们今天来看消费信贷,更像是生活备用金,就是你在下一个自由资金到位之前所产生的备用金,这个备用金链接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去,链接到社交的各个场景中去,甚至链接到生意的各个场景中去。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特征变化。 第三个变化,越来越多的机构已经更加注重技术方面的革新和发展,今天我们非常多的合作伙伴已经运用了技术的手段,比如刚才提到的SDK等等镶嵌到各自的环境中,今天新网银行能做到两周实现场景和机构的对接,一个月正式上线,以快速的能力服务于消费者。 第四个变化,更加注重客户隐私保护和客户信息保护。刚才也有倡议,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非常注重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行为数据、自身的信息数据在线上线下留存,今天我们会非常关注到,比如说信息泄密等等。目前消费信贷的公司已经非常注重客户的授权以及信息的使用,可以这么说,尤其征信带来的是一种脱敏数据,运用好模型处理的运用结果,更多的公司已经运用这样一类数据,而不是客户的原始数据。比如说,人脸识别的背后实际是脱敏的类似于照片底片似的数据,比如说耳尖与耳尖之间的距离,而不是从一张照片去看本人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公司,我们的技术人员,从照片本身根本看不清楚,但是由于技术的革新,由于计算的革新,能让更多的脱敏数据发挥信贷的作用。 所以这四个方面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特征。 最后,所有的2C信贷最后都是流向实体经济,这是我们目前观察到的很强的一个情况,对这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起到了促动性的作用,所以脱虚向实是消费信贷目前为止各家的方向,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主力军。 感谢大家![详情]

京东金融区力:有产品年化利率达500% 这根本不是消费金融
京东金融区力:有产品年化利率达500% 这根本不是消费金融

  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他在会上指出,如果要把客群做的足够大,规模做到一定程度,必须要考虑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关系,机构是否有勇气投入到基础设施里面,这是做消费金融非常关键的一点。 此外,他认为消费金融就是普惠金融。“现在市场上最高有500%的年化利率,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消费金融,消费金融一定是门槛足够低、能够服务足够多的客户,这其实也是科技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你怎样建立你的风控体系,你怎样通过最低成本跟客户交互,怎样把你的客户服务做到极致从而服务更多的人,让门槛足够低”。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区力:关于将来是怎样的,我想陈述几个观点。第一,我们自己在做消费金融的时候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我自己觉得假如我们的机构不太考虑基本原理的东西,比如要做高利率的产品,不打算做成百年生意,这个东西我们排除在外。 整个金融行业还是一个规模经济的行业,意思是你必须要把你的客群做得足够大,这个生意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如果我把客群做的足够大,规模做到一定程度,必须要考虑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关系。固定成本是做这个业务一次性投入的东西,变动成本是当客户开始做到更大的时候,我需要付出什么东西。在座的都是金融机构的领导,其实我们分析一下过去五年,我自己在看中国零售银行有一个特点,它发展很快,但是它的收入成本比变化不大,这意味着我做更多客户的时候需要希望付出更多的成本,这跟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一样的。拿京东金融业务板块作为例子,我们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个固定投入,我再100万客户的时候需要这个成本,但是当我做到1亿的时候也是这个成本,意味着我能把我的变动成本控制在无限低的战略水平,意味着这就不会成为我的边界。现在我们超过1.2亿的客户授信,我们没有一笔是人工做的,全部是机器做的。 所以我想大家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否有这个勇气投入到基础设施里面,这是我们做消费金融非常关键的一点。 第二点,我一直认为消费金融就是普惠金融,现在市场上最高有500%的年化利率,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消费金融,消费金融一定是门槛足够低、能够服务足够多的客户,这其实也是科技的力量,也是技术的力量,你怎样建立你的风控体系,你怎样通过最低成本跟客户交互,怎样把你的客户服务做到极致从而服务更多的人,让门槛足够低。我上次说的两点,我觉得并不是完全的金融科技,只是科技金融,其实科技金融是说要用技术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点,假如我们有这样自技术能力,我们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除了服务于我们自营业务以外,怎么向金融机构输出、服务他们,因为我的固定成本已经存在了,而我们作为一个互联网电商起家这样一个背景的机构来说,无论是我们对机构的认识,我们的客群运营能力,包括我们的风控技术,经过几年的打造,我认为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无论是从企业自身经营角度还是从行业发展的需要,我都需要把这种科技能力输出,从而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 刚才在台下我向王总汇报了我的看法,我觉得未来是决战中后台,决战中后台的能力就是科技能力。[详情]

王都富谈未来消费金融竞争格局:大型银行扮演主要角色
王都富谈未来消费金融竞争格局:大型银行扮演主要角色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王都富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王都富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他指出,未来是消费金融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是传统商业银行还是新兴互联网银行或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消费公司都在积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用新技术、用互联网的理念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适合的产品和金融服务。 在消费金融的服务提供商和数量越来越多的现状下,竞争格局又将会如何形成?王都富认为,未来十年作为中国消费金融的黄金十年,各个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可能也不一样。 在他看来,未来发展趋势中有几个方面的格局:一是,大型银行在此领域扮演主要角色,它的优势是资金来源,是其他银行、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不可比拟的。过去大型银行定位是中高端,未来为了适应客户发展,大行客户定位也在做全新调整,在全量客户概念下,向下迁移,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消费者客户。 第二,新兴互联网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和大行形成错位竞争,这些机构客群更年轻、更低,跟大行形成互补。 不过,王都富也指出,未来的趋势中,不管是互联网银行还是消费金融公司都会共同努力,为整个中国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民生改善做出更多贡献。[详情]

张健华:中小商业银行挑战是夹在市场中的竞争
张健华:中小商业银行挑战是夹在市场中的竞争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张健华在会上指出,当前Fintech时代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多不是技术存在的挑战,而是夹在市场的竞争,这包括外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竞争,以及大银行的挤压。中小商业银行和大银行比,在客户的规模、服务的手段、服务的方式、自身的品牌、技术的储备,等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大银行,和大银行差距比较大,他坦言,中小银行在这方面压力更大。 他认为,在消费金融领域,银行有些服务不到位的地方市场被挤占,一些客户被抢走,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商业银行是不是真想转型,是不是真下决心做消费平台。他认为,如果商业银行真下决心做,会有很多的办法,包括技术的选择、人才的引用。 面临挑战,银行应该怎么做?张健华认为,商业银行要懂得借力,并不是什么都要自己做。“以前一提到金融就是整个金融部门自己的事,一个行业从资金的吸收、支付、结算、放贷、回收、评估、风险识别、定价一条龙、全产业链全自己做,但是在金融行业细分的现状下,可能要更加专业化,尤其是对中小商业银行,不可能每个领域你都具备竞争优势,我们要把不太具备竞争优势的地方让出去一部分,更加集中精力在自己最具有竞争力的那部分。”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张健华:今天根据会议主题我想谈一下Fintech时代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开展业务创新,尤其是结合消费金融领域。前面的两部分我简单过一下,刚才孙所长和万局、陆秘书长都已经把这个问题讲透了,我重点强调一下第三、第四部分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机遇、中小银行如何应对。今天在座的也有工商银行的代表,类似中等商业银行、小型银行,和他们这方面的竞争,大家完全不在一个平台上,但是消费金融本身的业务大家做的也差不多,我们也有一些互相借鉴的地方。 金融科技在现代银行业当中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现在各家银行也都开始在尝试,包括我们华夏银行现在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我想说几个和传统银行经营不太一样的,在Fintech时代获客、客户定位、精准营销大家有普遍共识,还有智能服务领域,以往客户到银行的时候,对银行服务的感受不是那么好,现在通过智能服务,其实可以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让客户感受好一些。现在大家非常重视客户的感受,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能够弥补人工服务上的不足。 支付领域,消费金融其实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是大家通常理解的融资概念,另外一个是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的服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它也是消费金融里面的一个必要环节。换句话说,其实消费金融不仅仅是融资,以往我们说消费信贷占比多少,这其实只是一部分,我们要想实现消费,是同资金的全过程,不仅仅包括资金的付出和偿还,我们有一个借贷过程,这里面还包括资金的判断。这点是我们经常说的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我们以前曾经说普惠金融最基本的普惠是什么?不是说一定要有融资,而是说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银行账户。这个大家回忆一下,研究普惠金融的同志你们看看,世界银行最早开始提出,普惠金融是什么,最基本的条件是你要有个账户,有个账户能够办理支付、结算。这是最基本的。当然我们今天谈论的比较多的消费金融,更多谈的是融资,我们今天按照这个概念去重点谈一下。 我想讲的重点是,当前Fintech时代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条件。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多不是技术存在的挑战,中小商业银行其实是夹在市场的竞争,包括外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竞争,以及大银行的挤压。因为中小商业银行和大银行比,在客户的规模、服务的手段、服务的方式、自身的品牌、技术的储备,等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大银行,和大银行差距比较大,所以我们其实在这方面压力更大。 当然了,技术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但是事实上,技术选择这块并不是一个特别难的事。因为现在很多银行金融机构选择技术的时候选择了跟随战略,大家可以想象,很少有银行、金融机构是真的把市场上最新出现的技术马上融入自己银行,包括现在很多银行研究区块链的问题,说区块链很好、很安全,但是现在哪家银行真正开始敢大规模的用、用到主要的系统上,你能够用一个子系统,一个银行至少有100、200个系统,能用在一个系统上尝试就很不容易了。因为银行对信息科技的影响依赖度太高,不敢轻易尝试,客户基数也大。所以我说现在面临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技术的不确定性,我不敢用最新的技术,但是我一定要用最适合、最有效的技术,可能我不是最领先的,在业内和科技公司比我们一定不是最领先的,但是银行真的一旦发力,我们在消费金融领域里面的竞争,在座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同行们,商业银行如果介入到消费金融领域,我们有些服务不到位的地方市场被挤占了,我们的一些客户被抢走了,到网上消费了,到其他的渠道去消费了。但是商业银行只要转变了意识,我们关键最重要的一点是,商业银行是不是真想转型,是不是真下决心干消费平台,如果真下决心做,你有很多的办法,包括技术的选择、人才的引用。 曾经有一位老领导,在座很多同志都知道,比如谢平,也是我们金融论坛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说商业银行不具备互联网金融思维的人,你没有那个基因,所以最后一定要被人家打败。当时我不太同意,我说没有基因我总可以嫁接吧。他说到你这个环境里面文化就被染的不行了。我说我好歹有钱吧,大不了我把一个公司给买了,只要监管允许,监管要不允许我没办法。第二,我说互联网金融机构总是要做融资,融资的钱从哪来?商业银行是唯一的,商业银行有独家自牌照优势。牌照是什么?是我吸收公众存款的权利,互联网机构再活跃也没有这个权利,再有活力你的资金量也没我大。你可能付的钱高,优秀人才往你那流,但是商业银行只要下决心做,我们并不是不能做势,这点是银行业和非银行机构在比。 当然我今天谈的主题是中小商业银行的问题,为什么强调跟中小商业银行,因为跟大商业银行比就没有优势了。越小的银行反倒做个人社会,农村商业银行原来的基础客户都是小的,就像北京农商行,我曾经在那工作过两年,农商行的主要客户都是个人存款,个人存款占到总体存款的一半。这是我们有些方面是有劣势的,前面的几位领导都提到了消费金融的重要性以及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只要我们下决心做,你要想明白是不是真想做,真想做就得下决心,当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技术方面,其实有很多的选择。 另外面临的挑战是长期、短期的问题,因为技术投入比较大,如果我们想转型,以前传统的商业银行做销售信贷,为什么大机构做的多,大机构网点多、覆盖面广,还是靠劳动力进行、靠人海战术。但是Fintech时代不应该以这个为主,应该以技术为先导。这点也需要转型,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 投入对银行的影响分为长期、短期,短期目标大量投入不影响到我的业绩和部门之间的分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当然技术也和我的内部各个其他的条线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我有传统的个人业务部,他可能就做个人信贷业务,我现在有电子银行部,某种程度上已经做了我的个人消费业务。是不是电子银行或者互联网金融部门能够全部取代我的个人业务部门吗?目前来看还做不到。但是你说我的个人业务部门要不要用互联网手段来做消费信贷呢?恐怕也需要。两者之间如何协调,谁为主谁为辅,还是两架马车起头并肩,做个人业务的人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会用互联网技术,做互联网金融的人必须懂得我的产品和我的条件,懂得如何利用我的线下优势,这点是我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比的优势。我们做线上线下的融合其实并不容易,我虽然网点比工商银行少很多,但我比在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还要多很多,好歹我全国也有900多个网点,好歹也有37000多人。从这点来说,我有这方面的融合。当然了,虽然跟互联网金融有竞争,但是我们和互联网企业比还是缺乏专业人才。 监管问题,有很多规则,有人说商业银行是戴着脚镣跳舞的大象,某种程度说这个比喻比较形象。因为我们有一系列的监管规则,银监会也管,很多其他部门也都管,所以我们要遵守的规则比较多。互联网金融机构,可能咱们这些网络公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管部门,所以大家可能创新很快,规则对你的约束也会弱化一些。刚才陆秘书长提到,行业的标准要出来,行业标准出来应该是涵盖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机构的,这就是未来的方向。为什么我说只要监管规格是统一的,对我们来说,我们不怕,你允许别人做的也允许我来做就行,你对我的要求是不是同样对别人,谁干这个业务,谁就应该接受这个监管规则。这是我们一直讲的所谓功能监管的问题。当然今天我们不详细谈这个问题,我是说这是我想说的挑战问题。 面临这些挑战我们怎么做呢?还是要有一点,我们要懂得借力,第一我要下决心干,第二不是什么都自己做,而是金融行业细分了,原来一提到金融就是整个金融部门自己的事,一个行业要做消费信贷,从资金的吸收、支付、结算、放贷、回收、评估、风险识别、定价全都是我自己做,一条龙,全产业链,但是现在可能要更加专业化,尤其是对中小商业银行,不可能每个领域你都具备竞争优势,我们不太具备竞争优势的地方让出去一部分,我们更加集中精力在自己最具有竞争力的那部分。 我们最有优势的,比如我有资金,我积累了大量客户。现在需要的是什么,第一我要对已有的客户进行深入挖掘,数据分析要加强,这也是我们讲的数字化转型能不能真正的转型,不是光挂在嘴上,要落到实处,怎么落到实处,就是方方面面,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产品设计。比如华夏银行最基本的,从柜面无纸化做起,现在很多银行办业务的时候开始还要填一个手写的单子,未来大家要填的单子实现就办好了,大家去银行要做的就是必须要做的,其他的全部要求上网做。即使你到了前台,全部电子化的让你看,看清楚了以后用手签字,电子签名,手写签名,还有未来的电子签名。这等于说从开始入口进行数字化,因为这比扫描进去的更加容易分析。从这点来说,自己要下定决心后,我们要有一系列的转型。 总体是立图自身,我们依靠外部的互联网机构、技术公司、第三方征信机构,但是我们自己有大量的数据首先用好,历史上各家银行都有很多积累,我们银行今年正好成立25周年,我们积累了多少数据,我们用好了没有。技术也没什么太特殊的,就是我刚才讲的,太高深的技术不敢用,现在用的多数技术,我们自己开发不了,找外部的科技公司合作也很容易。我们要立足于自身,但是要有开放的心态,必须合作共赢,这是第二条,和很多机构的合作,和互联网公司和很多金融同业的合作。 再一个,我们自己要增强科技实力。另外是我们和自己内部,我们内部的各方面整合、流程,包括部门职责调整,包括未来产品设计思路,从一开始是不是能够做到数字化,或者应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当然我们可能会和很多机构合作,包括在座的已经有跟我们有合作的机构,希望在今后我们进一步加深。 最后,防控风险,金融科技时代给我们防控风险插上了新翅膀,以往商业银行更多靠人工,现在更多卡数据。尤其是消费金融完全靠人力资本几乎已经不太可能了,现在必须要有借助手段,借助我们的大量的大数据分析,包括和在座的机构合作,这种科技风险管理,也包括对系统风险的管理。刚才提到选择技术的时候必须得选择相对成熟的技术,不能是最新的技术。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些,讲的不一定对,因为我干商业银行的时间不是那么多,央行的时间好像更长一些,经营方面讲得不一定特别到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详情]

陆书春: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很大 无牌照暴力催收等问题应关注
陆书春: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很大 无牌照暴力催收等问题应关注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她在会上指出,目前消费金融的空间很大,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空间也还很大,有很强的动力。但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应该关注在发展过程中,消费金融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基础设施信用的共享要加强,在新领域的增新覆盖问题,金融信息还没有完全共享,缺少相应的共享机制,借新还旧、拆东补西的现象催生了强大的借贷群体。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产品没有抵押和担保,坏账率很高,有些机构为了覆盖成本使用高利率,超过36%的红线。这些机构发售产品时也存在混淆,不透明,息费不分造成消费者前期识别不清楚,后期也存在隐患,比如机构回过头来暴力催收。 第三方面就是暴力催收问题,在这方面我国还缺少相关立法。此外,还有个人隐私保护,以及现在金融和技术的融合多样,导致很多界限不清楚问题。“比如助贷机构到底怎么管?这些在监管政策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明晰,还有电商赊销,一些电商没有牌照,通过贷款赊销,风险传递给供应商,一旦出现违约,也可能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相关的界限和监管怎么来管理,这也是一个挑战。”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陆书春:今天谈消费金融创新,我想主要是因为我们是互联网金融协会,跟创新沾一些边,所以今天主要围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和我们组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哪些工作,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提到金融和消费的关系,金融是对资源的最优配置,配置包括生产和消费,最后对生产扩大资源、创造更多的消费,所以最终消费需求的支持是金融服务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回顾一下这几年,改革孙所长也说到整个消费升级和金融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消费的金融支持还是现金,还是大家的自有资金,那时候还没有信用卡,消费也主要是耐用品,包括洗衣机、电冰箱,那个年代大家很少贷款消费。我记得当时说美国的老太太,等到死了把房贷还上了,那时候对中国人来说不太可想象,那是前二十年。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国家也有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消费,这期间我们关注到信用卡普及了,信贷支持消费出现了,第三方支付也出现了。现在的阶段,随着Fintech发展,技术驱动的创新,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淘宝、京东,在电子商务这样的场景下,各种创新的支持就出现了,围绕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各种白条、白拿、借呗、花呗都属于互联网消费的支持。 这个阶段,互联网消费金融逐步形成了很大的生态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个方面是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刚才孙所长已经给大家做了特别权威的总结,这个生态圈里面包括的资金来源有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P2P借款人,都是新的资金来源,还包括资产证券化方面。另外,机构也非常多元,机构除了持牌的机构,还包括电商、赊销,还有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实际也在跨接开展消费金融的支持。相应的金融和技术的融合也催生了整个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体系,包括大数据应用下的精准获客,还包括大数据支持下的风控公司的支持,另外征信、助贷、催收等一系列的产业链出现。所以整个生态非常多元,从正面来讲是一种资源优势互补,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讲,技术和金融的融合、创新业带来了一些相关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后面再说。 我们看几个数据,可以看到创新的消费金融状况。从互联网支付来看,2016年互联网支付的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1%,金额增长4%。后来我们分析了一下,为什么笔数增加的快,金额增加的没那么快了,我想互联网支付整个交易量跟使用互联网支付手段的人群,到现在这一两年应该说用互联网支付手段的人群基本稳定了,两年前还有人可能不太会用,现在喜欢用的、用习惯的人基本固定,场景也基本定下来了,所以交易金额的增长并不是太快了。这种交易,我们分析交易额还是以商业银行的电子支付为主,这几年的数据也一直是这样。笔数增加这么快,恐怕是跟近两年微信支付的出现、二维码支付的出现有关系,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现在都不需要带现金,拿手机去买菜,两块钱买一把菠菜,都直接用手机了,我分析笔数的快速增长跟微信和二维码的出现有关系。后面我们会继续关注、比对2017、2018年的笔数增长。从笔数和金额来讲,现在体量还是银行的电子支付笔数大,第三方还是以小额为主,平均几百块钱。 从消费信贷来说,我们对协会几家会员进行了抽样,2016年1月—12月,从贷款余额来讲,年底和年初增长了2.9倍,新发的消费贷款3.5倍,新发的笔数是3.2倍,整体看互联网消费金融,从样本来看是增长了。这也是刚才所长说的,目前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特别是十一促销前后的数据,被调研机构贷款余额发放明显高于上半年,。 从贷款利率来讲,现在大部分还是5%以下的,也有少量高利率的。总体看,现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普惠,是通过支持在银行体系内没有获得金融服务的人群来获得消费金融支持,这方面还是占大头,有30%以上的额度也是不少的。所以互联网创新还是给了普惠金融一些正向的作用。 从消费金融用户来看,跟专家的普遍认识一样,年轻人居多,20岁30岁左右的人占绝大多数,我们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借钱消费的理念没有,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有这种理念,等这些年轻人年纪大的时候恐怕就像美国老太太那种方式,贷款还完了,可能也就结束了。 从贷款不良率来讲,我们抽样了几家会员机构,总体上来说,今年对比去年的样本数据,逾期和不良还是在增长,还是有一些逾期不良的上升趋势,但是这是样本数据,不能代表全部。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数据引证了共同的观点,消费金融的空间很大,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空间也还很大,有很强的动力。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关注在发展过程中,就像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需要专项整治一样,在消费金融的创新领域,有很多机构说互联网专项一整治,不叫网贷机构了,我不是P2P,我是消费金融公司,我是消费金融,我是Fintech,但是不管怎样,本质上还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后面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现在已经关注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解决。我想第一个问题是刚才万局和孙所长说的,新领域的增新覆盖问题,金融信息还没有完全共享,缺少相应的共享机制,借新还旧、拆东补西的现象也催生了强大的借贷群体,很多人可能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他在享受这样的服务,后期如果信息不共享的话,在这家借了再去那家借,恐怕会有社会问题。这两天对于校园贷,监管机构也已经叫停了。基础设施信用的共享要加强。 还有信用不高,现在很多产品没有抵押和担保,坏账率很高,有些机构为了覆盖成本也是高利率,超过36%的红线。这些机构发售产品的时候也在混淆,不透明,息费不分,造成消费者前期识别不清楚,后期也存在隐患,回过头来暴力催收。 第三个问题是暴力催收,对还款能力不足或者一些恶性的,有的是还款能力不足,到时候还不上,造成了暴力催收的行业。我们国家还缺少这方面的立法。另外还有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现在金融和技术的融合多样,很多界限不清楚的事情,比如助贷机构到底怎么管?这些在监管政策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明晰,比如说电商赊销,一些电商没有牌照,通过贷款赊销,风险传递给供应商,一旦出现违约,也可能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相关的界限和监管怎么来管理,这也是一个挑战。 协会作为自律组织针对这些问题也在组织行业会员做一些工作。去年9月9号上线了金融信息共享的平台,主要就是共享以黑名单为主的逾期情况的共享信息,目前有4000多万记录,有900多万借款客户信息,也是为会员服务,为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一些支持。第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披露标准,我们刚刚通过了专家评审。因为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复杂、从业机构多元,所以很多按照机构治理的方式不好覆盖,所以这个标准体现了行为治理的理念,从行为治理入手,穿透业务的实质,通过披露产品的实质、披露息费情况以及催收的方式等等,为消费者提前预知获得这个产品之后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这个角度保护消费者。第三,未来我们要针对催收问题也会出台相应标准,目的是提升行业合法催收的意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合理目标设定、策略制订、催收实施方面,把催收标准和组织会员一起拿出来。 这是我的分享,特别感谢论坛邀请,今天能够有幸和大家一起分享,祝今天的论坛能够圆满成功,大家畅所欲言,能够有所收获,谢谢大家![详情]

央行金融研究所孙国峰:建议互联网消费金融信息纳入征信
央行金融研究所孙国峰:建议互联网消费金融信息纳入征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孙国峰在会上表示,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包括消费金融牌照放开、消费主体多样化等,消费信贷的增长速度很快,去年达到32%,也是最近五年增速最快的一年。消费金融品种也比较丰富,除了住房按揭贷款,还包括信用卡贷款、汽车消费、综合消费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组成的消费信贷体系。 同时,他也指出目前需要注意的是,消费信贷的结构发展还不够均衡,主要还是以住房贷款为主,从存量来看住房贷款占比始终维护在70%上下,是绝对主力。“不过,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新型模式的发展,将来非房产和购车类的消费信贷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基于真实消费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更具有优越性。” 针对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孙国峰提出:第一,是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机构要建立更全面的贷前贷中贷后加内控的体系;第二方面,要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第三方面,重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金融机构要明确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消费者披露相关的风险。 “从风险的管理技术、风险的管理体系,包括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场景的集中发展、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营造很好的消费理念、征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共同努力,使得我们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有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孙国峰在会上说道。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很高兴今天参加这样一个盛会,讨论消费金融,感谢邀请,跟大家一起为消费发展的消费和展望做一个交流。刚才王海明秘书长谈到消费金融发展的非常快,也成为目前金融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先看一下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市场空间,因为GDP的增速是6.7%,社会消费总额去年增速是10.4%,比国内市场总值数要高,居民消费增长和升级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个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中国居民的消费这几年一直在快速增长,当然也伴随着中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态势。按照发达经济体的经验,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就要进入一个消费高速增长的阶段,人均GDP在1万—3万美元区间,文化、娱乐等相关的消费增长的很迅速。虽然我们从全国情况来看,我们人均GDP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但是我们发展的过程非均衡发展化,在我们国家一些省会,去年9个省市人均收入GDP突破1万美元,进入了所谓的万亿美元俱乐部。进入到这样一个增长水平的话,消费会一个很快的增长,这也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很好基础。 在消费总量增长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消费结构在优化,过去有三大件、四大件的传统意义上的消费理念,现在的消费范围很广泛,包括住房、购车、旅游、投资、教育各个方面的消费需求,整个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出现了很快发展,中国消费信贷余额在全部贷款余额当中的比例还是不错的,20%—30%左右的水平,其中主要是房贷为主,去年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是23%,其中当年新增的消费信贷有6.1万亿,占了新增贷款的50%,半壁江山,说明增长的幅度非常快,扣除房贷个人消费占比在4.5%—6.5%,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美国的消费信贷最发达,他的2016年存款性消费信贷占贷款总量的占比48.33%,扣除房贷之后,其他的消费信贷,包括信用卡、汽车、个人贷款等占比是17%,比重相对比较高,我们除了房贷之外其他的个人信贷的占比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消费金融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包括牌照放开、消费主体多样化等,消费信贷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去年达到了32%,这也是最近五年增速最快的一年。消费金融品种也比较丰富,除了住房按揭贷款,还包括信用卡贷款、汽车消费、综合消费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组成的消费信贷体系。当然也要注意到刚才提到的,消费信贷的结构发展不够均衡,我们主要还是以住房的贷款为主,按照存量还看住房贷款占比始终维护在70%上下,是绝对的主力。这样的结构原因,我想和金融机构过去比较注重抵押品,靠不动产抵押作为主要模式发放贷款有关。但是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新型模式的发展,将来非房产和购车类的消费信贷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基于真实消费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更具有优越性。 消费金融的场景越来越多样化,一方面是线上场景,主要是电商的网络购物,现在年轻人15—30岁是主力,近几年中国网络购物发展非常快,也带动了网上的消费金融的场景发展。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者的总数比2010年翻了三倍,达到了4.1亿的水平。有报告预测到2020年私人网上消费将占到私人消费总额的24%,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水平。除了线上的场景还有线下的场景,包括旅游、安居(租房、装修)、教育(英语、职业、亲子)、汽车、医疗各个方面,很多线下场景也更加多元化。还有开放式的场景,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店商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向用户提供开放式产品的小额信用贷款产品。 从消费金融的服务商来看也是多元化,最主要的还是银行,银行目前是提供消费金融的最主要的一类机构,包括住房按揭贷款当然是最大主力,其他的消费金融贷款,还包括消费金融公司现在已经开业和正在筹建的,到去年年末有20家左右,这些消费金融公司通常对中低收入客户群单笔受信比较多,服务比较灵活,效率也高。 现在基于店商的消费金融、分期购物的消费金融和分期市场的消费金融,目前还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也开始介入消费金融市场,所以消费金融的服务提供商也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可以看到消费金融的发展很快,各个方面,从结构、市场、服务提供商来说,都是多元化的态势。当然我们和发达经济体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美国的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很大,2015年底他们的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是12.22万亿美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比例比较大,占比67.87%,其他房贷之外的消费信贷也比较高,43.3%,应该说美国消费信贷的增长也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另外一个数据看信贷人口的薪酬率,我们信贷人口的薪酬率相对高,26.7%,美国是82%,所以我们相比较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们的消费渗透率中间上升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在继续上升,我们去年已经接近30%的水平,消费信贷的渗透率也是衡量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今年出现了很好的进展,现在已经有14家机构发行了产品,其中也有一些大的金融科技公司,他们发行的产品数量比较大。从国家政策的角度也一直在支持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别是去年的两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了消费金融,要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产品,这也是比较高层次的表态。相关的部委,央行、发改委、银监会出台了很多支持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也非常有利的推动了消费金融市场发展。 第二方面,我想谈一下消费金融发展宏观意义,首先有利于宏观结构优化,因为我们目前处在结构转型。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下,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应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我们说经济结构调整,其中一个调整就是从过去比较依赖投资,转向依靠投资和消费的均衡发展模式,消费金融的发展促进了消费,一方面可以提升消费,这样对整个经济增长是一个贡献,还可以促进消费结构的改善和优化,通过消费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还可以进一步带动产业的优化,对宏观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都有重要意义。第二,可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力,过去我们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我们过去主要说对企业,要谈到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所以传导过程中有一些障碍,但是消费者是硬约束,所以从利率来说,对于消费金融,宏观金融政策明显会更加直接、力度更大。另外一个信用渠道来说,说的主要是信贷的可得性,估计说的比较多的是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企业信贷可得性影响到投资,个人消费者的信贷可得性影响到他的消费,这样信用渠道来说多了一个影响渠道,既可以影响到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也可以影响到个人信贷可得性,宏观金融政策、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消费行为。这样从宏观经济政策来说传导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第三,是可以促进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可以多元,资产多元化之后,风险可能相对来说会分散。传统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有些消费信贷消费风险比较低,从资本考核当中风险权重比较小,这样可以节约资本。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刚才也谈到消费金融服务商的品种多样,既有银行,也有一些银行类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有互联网的消费金融平台,消费金融的结果是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改革,因为目前传统金融机构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利差的因素,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可以更多发展消费金融,开发更多的消费金融的结构性产品,可以促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创新。 最后,我想谈一下目前的问题和建议。虽然我们的消费金融发展很快,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来面对。一方面是消费金融的风险控制,这个大家都很关心,特别是我们的消费金融还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波动,未来的风险能力到底多大还值得去检验,当然还有个人征信的系统问题,万局长也已经说的很好了,灵魂还需要建立,有些人懂、有些人不懂,希望懂得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也发生个人隐私事件的发生,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还有一个问题,也和消费金融有关系,消费金融本身可以促进消费发展,但是也要防止一些机构宣传超前消费的理念,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诱导部分消费者,特别是缺乏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年轻人过度借贷,可能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出现了风险,对于消费金融服务其实也是不利的。所以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关键还是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今天的主题我觉得也非常好,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做了很好的尝试,掌握大量的大数据,通过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很好的信用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提高风险管理非常有意义,也提高了效率,但是我觉得还不够,所以大家还是要建立更全面的贷前贷中贷后加内控的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自动化的消费金融决策体系,其中我想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这些大数据分析结果就是很好的组成部分,可以提供智能化的风险评估和决策、动态的数据分析,都很重要,这主要是贷前的。贷中也有风险管理的全流程控制,对风险的各个流程都要进行控制。贷后要有全渠道的资产控制机制,包括不良贷款的化解和催收。贷前、贷中、贷后加内控,对内控的合规管理政策机制和工具进行改善,防范风险,所以我想这些最终可以形成一个体系,当然金融科技的发展,Fintech的发展会对自动化的消费金融体系提供很大的支持,但是还不完全能够覆盖整个的核心风险体系,需要形成合力,这里可能也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能够联手,科技公司在技术方面有优势,金融机构在内控机制、资产控制、全流程控制方面有优势,能够相互结合,最终能够形成合力,有一个更好的风险控制的体系。 第二方面,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 第三方面,重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特别是我们的这些消费金融机构要明确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消费者披露相关的风险,包括利率,我们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不一定清楚自己借的钱到底是什么利率。有些学生要买苹果8,可能5千块钱,只知道每个月还500,其实一年下来6000,利率可能是20%或者更高,他不一定很了解这些信息。如果不了解这些信息,有可能在消费理念上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要营造理性消费的文化,经济学上来说生产者和消费者应当是一致的,生产者在生产的同时进行消费,这样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不具备生产者的身份,没有收入来源的这些群体,特别是年轻人群体,包括大学生,受到一些攀比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现在的消费金融通过网络进行,很方便、便捷,有可能使得这些群体超前消费,最终造成一些风险,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也不一定有好处,所以还是要引导消费者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 还包括对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大力发展场景金融,线上线下开放式的场景下发展消费金融,可以使得消费金融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所以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从风险的管理技术、风险的管理体系,包括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场景的集中发展、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营造很好的消费理念、征信体系建设,通过这些方面共同努力,使得我们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有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想今天这样的盛会恰逢其时,也祝愿大会讨论的更加热烈!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谢谢![详情]

万存知:征信机构不能泄露倒卖信息 踩红线要承担法律责任
万存知:征信机构不能泄露倒卖信息 踩红线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万存知指出,借款人的信息有两种属性,一是隐私属性,二是财产权属性,从这两方面来讲,就需要保护借款人信息,不能轻易让步。如果个人要得到方便,对这些权益必须做出必要的让步,有限度的让别人共享。 “从国家法律征信角度来讲,个人要授权征信系统向别人提供信息,但是有个前提,本人必须要授权,本人不授权别人就不能使用这个信息,使用了就是违规违法,你可以追诉,你可以要求纠正,受到侵害,你也可以要求赔偿”。 他指出,从征信监管来讲有一个重点的点,即要把握个人的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权利,要求征信信息必须合法合规使用,不能泄露、倒卖,更不能拿来犯罪。假如有机构在这方面踩到红线,要承担法律责任。 “现在的个人信息形式保护力度空前提高,个人信息维权意识空前高涨,要建征信系统,要运行维护这些系统,使用征信系统的服务大家要特别谨慎,要合规,要有底线意识。”万存知在会上说道。[详情]

万存知:征信平台过多信息不能共享 要少而精少而强
万存知:征信平台过多信息不能共享 要少而精少而强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他在演讲中指出信息集中提供服务的三个问题。一是,征信需要将信用信息集中起来,集中度越高越全面,征信功能越强大。而在技术不进步或者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征信平台系统需要多个,数量多更能满足征信需要;但假如信息技术发达,比如目前互联网这么发达,信息共享的平台就不能多,多了就没法共享。因此,征信平台要少而精、少而强。 第二,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借钱不还是要吃亏的,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借钱、还钱以及主动还钱、按期还钱的习惯。征信记录有约束功能,假如信用记录好,金融记录和放贷记录可以给个人提供很多优惠,比如在利率优惠、贷款期限、贷款规模等方面。因此,要借助征信系统,在全社会养成按时归还贷款、主动归还贷款,树立一个良好的信用风尚的氛围。 第三,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个人的信息分散在放贷人身上,放贷人掌握是借款人的信息。但借钱人的信息有两种属性,一是隐私属性,二是财产权属性,从这两方面来讲,就需要保护借款人信息,不能轻易让步。如果个人要得到方便,对这些权益必须做出必要的让步,有限度的让别人共享。 “从国家法律征信角度来讲,个人要授权征信系统向别人提供信息,但是有个前提,本人必须要授权,本人不授权别人就不能使用这个信息,使用了就是违规违法,你可以追诉,你可以要求纠正,受到侵害,你也可以要求赔偿”。 他指出,从征信监管来讲有一个重点的点,即要把握个人的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权利,要求征信信息必须合法合规使用,不能泄露、倒卖,更不能拿来犯罪。假如有机构在这方面踩到红线,要承担法律责任。 “现在的个人信息形式保护力度空前提高,个人信息维权意识空前高涨,要建征信系统,要运行维护这些系统,使用征信系统的服务大家要特别谨慎,要合规,要有底线意识。”万存知在会上说道。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万存知:各位朋友,早上好!首先感谢王海明理事长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与消费金融有关的、大家感兴趣或者比较难办的一些事。结合今天的主题,我想说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对消费金融有哪些帮助,这是我们的这个论坛的内涵。第二,从消费金融本身来讲,在业务发展上,我们应该关心、关注什么问题。 我今天讲的题目叫《信用的灵魂》,题目想讲的是什么意思?基本的主导思想是,想跟大家交流消费金融的核心问题或者基本问题是个人作为消费者的借钱、还钱问题。消费者借钱、还钱问题能不能成功、顺利还是不顺利,取决于消费者作为个人的信用状况,而个人信用状况的根本问题,我觉得是个人的征信问题。谈到个人信用,特别是“信用”这个概念,现在大家的理解比较丰富,认识的维度也很多,分析也不少。我想不管怎么理解,信用的范畴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讲,具有两重性。 第一重性是指我们观点上、意愿上,你要有守信的意愿,要说话算话,不能骗人,要遵守诺言等等。这个在英文,我们的信用单词都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要信守承诺,是指观念上,意愿上作为一些潜意识。 信用的第二个意思跟今天的主题有关系,就是指借钱还钱。借贷、信贷、债务都是在信用的基础上或者相近的概念。信用的双重性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观念上的信用,意念上对我们的行为是有重大影响的。但是观念上的信用一般不好计量,跟经济关系可能有关系,也可能没有关系。 所以一般在实践、理论上,我们一般归纳成两个表现形式,第一个表现形式是道德可信,是一个诚信道德的概念,道德上你是以人为善、说话算数的,你没有其他的负面、不好的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要求遵纪守法。现在很多人说把信用定义为信贷的面太窄,实际不是宽或窄的问题,是多种表现形式的问题。遵纪守法的范围就很广了,在这里不罗列了。但是信用最有意义的,影响最深远的是跟经济利益挂钩的借钱、还钱。从信用来讲,可计量的、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可以比较的,应该是借钱、还钱。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在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认为这个体系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是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比如联合奖励,我觉得这是诚信体系建设的范畴,跟你的遵纪守法行为的考核以及评估。 另外一种情况是征信体系,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征信体系建设。征信体系是干什么的?说通俗一点就是把我们企业和个人借钱、还钱的信息,在整个社会范围之内集中起来,谁需要,我就按照一定规则给谁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这里面有个什么规律呢?也是一个常识,过去的事总会反复出现,历史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过去的事总会反复出现,一个人只要过去赖帐,老是借钱不还,这是他的习惯,将来他仍然会借钱不还。反过来,假如说他有良好的信用习惯,借钱会归还,将来他肯定也会遵守约定按时归还借款。 信息集中提供服务里面有三个问题,可能大家平常不太注意,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事。第一个问题,信息效果集中才有价值,信息不集中,征信的价值不大,征信就是把这些负债的信息,把债务人的负债信息集中起来,因为信息分散在不同银行、不同企业、不同经济组织、不同政府部门、不同地方,要把这些信息集中。所以要征信,就是征集信息,集中度越高越全面,征信系统的功能就越强大。我们国家从防范金融风险讨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7次政治学习的时候,专门提到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所以我们说征信的公认在于信息的集中,集中要求要全面,这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系,在技术不进步或者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征信平台系统需要多个,数量多更能满足需要;假如信息技术发达,比如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我们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就不能多,多了就没法共享。所以征信平台要少而精、少而强。这是一个问题,信息要集中。 征信的第二个问题是,每个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你借钱一定要还钱,借钱不还是要吃亏的,跑是跑不掉的,而且吃亏可能是很长的时间,你很难消除负面影响。所以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借钱、还钱、主动还钱、按期还钱的习惯。而且征信记录有这个功能,你借钱不还我约束你,你借钱按期归还我帮助你,假如信用记录好,金融记录和放贷记录可以给你提供很多优惠,利率优惠、贷款期限、贷款规模提供方面,给你的生产生活都有重大帮助。所以第二个方面,要借助这个系统,在全社会养成按时归还贷款、主动归还贷款,树立一个良好的信用风尚的氛围。 征信的第三个问题,个人信息保护。因为这些信息分散在放贷人身上,放贷人报的信息不是本人的,是借款人的信息,借钱人的信息有两种属性,有隐私属性,有财产权属性,从这两方面来讲就需要保护,不能轻易让步。第二种,你要得到方便,对这些权益必须做出必要的让步,你对这些信息要做一定范围内,按别人知道,还不能公开,有限度的让别人共享,所以国家法律征信角度来讲,个人要授权这一系统向别人提供信息,有个前提,本人要授权,本人不授权别人就不能使用这个信息,使用了就是违规违法,你可以追诉,你可以要求纠正。受到侵害,你也可以要求赔偿。 从征信监管来讲有一个重点的要,要把握个人的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权利,要求征信信息必须合法合规使用,不能泄露、倒卖,更不能拿来犯罪。假如有机构在这方面踩到红线,要承担法律责任。大家知道两高给我们做了司法解释,现在的个人信息形式保护力度空前提高,个人信息维权意识空前高涨,要建征信系统,要运行维护这些系统,使用征信系统的服务大家要特别谨慎,要合规,要有底线意识。 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把前面讲的没听懂的我们再交流,听懂的你们再广泛宣传,要把这个观念深入社会各个方面,预祝大家好运,谢谢![详情]

新金融联盟发起信息保护倡议:保护个人隐私数据
新金融联盟发起信息保护倡议:保护个人隐私数据

  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生效,规定“贩卖50条以上公民个人信息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都将入罪”,这条法律的生效,为金融领域的滥用个人隐私数据行为带上了“紧箍咒”。 金融,是一个天然的数据密集型行业,个人数据的发掘运用极大的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尤其为“小额分散、贴近场景”的消费金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2013年到2016年,其交易规模增长了70倍的爆发性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17%。 与此同时,行业中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乱象时有发生,泄露带来的侵权与诈骗活动呈高发态势,对个人信息的挖掘和利用正成为一把“双刃剑”,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曾表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平衡好一对关系——商业化应用所需的数据自由流动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 陈雨露称,一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应用是行业发展的基石,缺少自由流动的数据,在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改善金融生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可能无法充分地显现。另一方面,不排除一些市场机构个别内部人员出于逐利的目的,存在违法买卖数据、危害信息主体权益的动机。因此,必须在信息共享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动态平衡中前进,关键是要让信息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自由流动,充分释放信息流动所产生的红利。 为响应监管号召,推动行业稳健发展,中国新金融领袖的社交与合作平台——新金融联盟与金融城将于6月17日在北京举办“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并在峰会中发起“个人信息保护联合倡议”活动。 活动倡议所有从事征信及相关金融业务的机构: 1、坚持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保持业务透明度,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使用; 2、坚持业务合法性,不侵害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3、使用信息必须得到授权,坚持特定用途特定授权; 4、坚持独立性,确保公司治理结构和业务的独立,避免利益冲突; 5、坚持公正性,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6、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7、接受群众与社会监督,杜绝个人信息相关的违法违规活动; 8、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自律规则和行业标准,争当行业表率; 9、共同维护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在助力实体经济和消费升级的同时,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新金融联盟与金融城共同发起,参与倡议的金融机构达50余家。[详情]

2017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将开幕
2017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将开幕

  消费金融转型档口:30余位业内领袖探寻行业发展新动力 Fintech 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即将开幕 “从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实现了70倍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17%。”近日,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消费金融洞察报告》显示,短短4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从60亿猛增到4367.1亿,到2019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3.4万亿。 2017年,是消费金融飞跃式发展的一年,也是从“蓝海”向“红海”转变的一年,就在这一年,行业欣欣向荣,多家企业已经或者准备上市;也是在这一年,陆续爆出“暴力催收”、“裸贷”、“恶意欺诈”、“滥用个人数据”等行业乱象。 在这个行业转型的档口当如何自处?聆听新的监管思路、思索新的战略布局、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探索新的技术应用、最终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成为优秀消费金融机构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行业发展汹涌澎湃之时,国内领先的金融教育咨询品牌——金融城将于6月17日在北京举办“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本次峰会汇集商业银行、消费金融持牌机构、电商机构等最具代表性的领先企业,并盛邀监管部门领导、行业协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力争办成高规格、高水准、言之有物、内涵丰富的消费金融思想盛宴。 确认出席本次峰会的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王都富、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吴军、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伊劲松、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华瑞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孙中东、马上消费金融CEO赵国庆、蚂蚁金服借呗负责人陈怀晟等。至少5位监管领导、20余位银行高管、30余位消费金融机构高管、300余位业界翘楚共赴盛宴。 本次峰会将围绕“新监管、新技术、新动力”展开讨论,万存知、孙国峰、陆书春、张健华将分别从转变监管思路、拥抱新技术、寻求新动力的角度,探讨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峰会聚焦消费金融行业最新热点,开展四个专题讨论: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战略布局与创新、消费金融的技术革新与跨界合作、消费金融的大数据征信与反欺诈、金融科技重构消费金融新生态,邀请了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电商、大数据征信机构等消费金融生态圈的不同业态领袖,进行意见碰撞和思想交锋。[详情]

顺丰试水消费金融推两款个人信贷产品,推广异常低调
顺丰试水消费金融推两款个人信贷产品,推广异常低调

  前几日,顺丰和阿里公开“互撕”,一场数据之争在全国上下闹得沸沸扬扬。对顺丰来说,这些数据不仅仅是用户的地址及联系方式,而是用户画像和关系网,是用户未来潜在需求的预测,是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此前鲜有新闻提到顺丰在大数据方面的布局,但实际上顺丰已在悄然自建大数据风控模型,布局消费金融。近日,清流消费金融获悉,顺丰金融与中国联通进行合作,打造个人信贷产品“联丰贷”。“联丰贷的借款额度为500元-20万元,借款期限有3、6、12个月,日利率为0.0495%,年化利率为17.82%。”顺丰金融客服人员表示,“该产品已进入内测阶段,仅有部分经过筛选、满足条件的用户可通过顺丰金融APP看到贷款入口。”不过,一位自称顺丰金融内部员工的人士则向清流消费金融透露,现在“联丰贷”项目已经暂停,具体原因不明。如同王卫一向低调的风格,顺丰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尝试,也很低调。此前,顺丰金融已经上线的消费金融产品“顺手贷”,也是采取白名单邀请制获客。据了解,“顺手贷”主要针对顺丰三线员工,即顺丰总部及各地区职能部门的员工。日利率为0.025%,借款周期是6-36个月。在风控方面,该人士介绍称,“顺丰金融自建风控模型,暂时没有对外合作,但顺丰金融也在积极接洽其他数据供应商,已经对接了很多外部数据,以补充模型质量。”目前,不管是顺手贷还是联丰贷,从获客模式上看,顺丰的消费金融业务未见有大规模扩张的趋势。业内曾有观点认为,顺丰金融主要基于自身的业务资源来开展,顺丰自身业务生态能做到多大,决定了当前模式下顺丰金融发展的上限。虽然针对员工做信用贷款的风险较低,但同时利率也低,借款笔数有限。如果顺丰针对员工的信用贷款不能走出其体系,实现大规模营收和利润的空间不大。然而,也有人对顺丰金融持有不同的看法。“金融需要敬畏风险,顺丰从员工贷角度切入,审慎一点是没错的。”一位消费金融行业高管分析道。“用户的物流数据质量很好,对风控的意义非常大。顺丰的路径可能是:根据员工贷的情况,熟悉风险、锻炼团队,再用物流数据分析,可以圈出以前服务过的用户形成白名单,通过手机号向白名单用户发送邀请。”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模式,顺丰金融未来可能会释放出很大的潜力。事实上,顺丰已涉足金融多时。公开信息显示,顺丰已持有小额贷款牌照、保理牌照、融资租赁牌照以及第三方支付牌照。顺丰主要金融业务有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理财业务、支付业务、消费金融业务等。 图片来源:网络坐拥百万员工,富士康进军消费金融,如今真实情况竟然是……▪[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