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7日16:04 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兼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兼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今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正式开幕。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兼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参与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感谢秘书长,感谢给我,给包商银行,包银消费金融公司这个机会分享一些观点和看法。我这几年参加达沃斯的论坛,主要是听科技的论坛,总的来说,有一个很明确的感受,那就是不管是我们能想到的还是我们想不到的,技术层面基本都能实现,每次的讨论主题其实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进步,技术突破带来的法律的、伦理的、社会秩序的应对。所以,我觉得技术本身没什么,关键看我们需要不需要,只要我们有需求,技术都是能实现的,也都是能找到技术支撑的。

  关于今天的主题,消费金融的跨界合作,我大概说三个观点:

  第一,我个人认为金融这么多年有一个大的趋势,叫业务外包。我刚毕业分到银行的时候,银行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做,银行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小到我们的物业、接送款,大到信用卡的资料整理,信用证的审核,都可以找到外包公司来服务。其实银行这么多年的发展,大的趋势就是一个流程分解、业务外包的过程,我们把流程梳理好,工作环节切开,一部分一部分拿出去,最后把核心的拿到自己手里。所以我觉得后面的场景、合作的主题其实都是在一个趋势里面做。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科技金融公司,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其实就是适应了一个大的趋势,就是金融外包的趋势。

  第二是关于场景,我们本身是小银行,我们的基础也很差,所以做业务的过程中,包括跟同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也很担心,说你们什么也没有,人才也没有、技术也没有,当然,互联网思维现在好像还有点,但是没场景怎么办?大家很为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担忧。

  我也考虑了很长时间,真是这样,我没有场景去哪获取客户?后来我想明白了,得出一个结论,结论是我觉得没有场景是持牌金融机构的特点,不是缺点。返回头说,包商银行这么多年小微业务在业内很有名,2008年的时候我们就明确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当时讨论小微企业融资难大概几块,小微企业本身管理不规范、没有自身的财务报表,缺点说了很多。后来我们把这事想明白了,没有财务报表、管理不规范不是小微企业的缺点,是他的特点,你想做这个生意就要按照他的特点来做,它如果没有这些特征也就不是小微企业了。延伸到现在,对于持牌金融机构其实也一样,没有场景就是我的特点,不是缺点。既然我是这个特点,那我就坚持按这个特点做我的业务。想来想去,我们最终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就是能对接各类场景。对接各类场景的能力可能是未来独立持牌公司的核心能力。

  第三,关于合作,原来叫互联网金融机构、网贷机构,现在叫科技金融公司,大家合作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思考我们怎么看待市场上的这些机构,后来我有一个基本结论,现在很多金融公司都号称自己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的识别、信用的判断。

  如果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能力是风险识别和判断,那么在合作过程中,如果他事实上承担了信用风险的话,那我就觉得这类机构就是一个没有牌照的担保公司。既然你承担信用风险了,那我就要考虑核心的东西,是你的杠杆率。为什么银行的评级,骆驼评级法,camel 评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C,就是资本充足率,为什么呢?因为你承担风险,你的风险资产对应一定要有相应的资本支撑。相应的,科技金融公司只要承担事实上的信用风险,那核心就是要考察你的杠杆率多高,如果银行是10倍杠杆,小贷公司大概2倍,但是我们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该是多少,其实是个未知数,我们跟很多科技公司前面讨论合作的时候也没想到这点,但我想,如果我们懂金融的人,知道金融逻辑的人,杠杆率应该是我们未来判断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的一个核心的东西。在和科技金融公司合作过程中,我认为一段阶段内,只要他承担金融风险,那风控的核心就是杠杆率。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谢谢!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