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离职

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最近航天601所的一封公文让这家国企彻底的火了,这个公文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了,当初批准辞职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离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详情]

|年月日  :
张小平离职背后:航天民企跑步钱进 收入会涨两三倍
张小平离职背后:航天民企跑步钱进 收入会涨两三倍

一位在航天系统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单位也走了不少人,张小平这个级别的有,甚至还走了一个更高级别的。基本收入会涨两到三倍,不然没人愿意走。”[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8日  01:38
科技部开专项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 科研人员期盼落实
科技部开专项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 科研人员期盼落实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充分肯定了科研院所前一段落实减负专项行动的进展和成效,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28日  08:13
张小平现航天系统离职潮一角:技术岗涨薪2-3倍被挖走
张小平现航天系统离职潮一角:技术岗涨薪2-3倍被挖走

“说单位不重视这种离职问题,肯定是假的,但是华为一个普通员工都比我们所长待遇高。确实开不出这么高的待遇,面对人才的流失,也就没有办法强留。”该研究员透露,“离开研究所基本就是两个去向:华为和民用航天公司,有能力的技术岗位,年薪基本可以给到50万以上。”[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7日  17:53
张小平们的离职真相:除了钱 这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张小平们的离职真相:除了钱 这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商业航天市场中,人才、技术争夺激烈。有些民企来挖人,直接开口说你来了工资翻一倍。还有技术人员接到电话,说你不肯走我也不挖你,用手机把图纸拍下来发给我,给你三万,帮我们试制出来,再给十万。[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9月27日  17:57
张小平拒回应 蓝箭将发射国内首枚民营入轨运载火箭
张小平拒回应 蓝箭将发射国内首枚民营入轨运载火箭

9月27日,新京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文章中事件主人公张小平,希望核实网传文章内容真伪,张小平以“这事得咨询我们公司领导”为由,表示不能回应,婉拒了采访。[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7日  14:36
网传离职影响登月当事人离职属实 多同事称文章失实
网传离职影响登月当事人离职属实 多同事称文章失实

“不可能有70%,7%还差不多。”一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透露,副主任设计师是总体部门才有的职位,比例非常低的,“而且张小平已经是研究员了,这种科研单位,研究员非常难评,对文章要求很高,还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7日  13:31

研究所回应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擅自离所 须回来脱密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擅自离所 须回来脱密

声明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目的是为了让其回到研究所脱密。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8日  01:37
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院长:对全局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院长:对全局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张小平的离职不存在影响任务的问题,刘院长表示,研究院的技术骨干很多,张小平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水平是有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研究院也会反思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详情]

北京青年报|2018年09月27日  14:04
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 知情人:说明材料未经多重审阅
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 知情人:说明材料未经多重审阅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张小平今年确实从该研究所离职,系并未经审批擅自离职。此份材料由该所人力部门提交给仲裁机构,但未经多道审核,内容存在大量偏差。[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7日  14:37
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研究所:暂时没有信息回复
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研究所:暂时没有信息回复

9月27日中午,封面新闻记者与西安航空动力研究所取得联系。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回应,关于张小平该研究所暂时没有信息回复。待有相关信息之后,会通过相关渠道予以回复。[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27日  14:05

蓝箭公司

张小平离职风波中:蓝箭旗下运载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
张小平离职风波中:蓝箭旗下运载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

20秒后,随着火焰熄灭,各项数据显示点火试车成功,袁宇第一个举起双手鼓掌欢呼。[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9月28日  08:10
实探张小平供职航企: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正点火试车
实探张小平供职航企: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正点火试车

今天,记者实地探访了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7日  21:50
新东家回应张小平离职:航天大方向不受几个人影响
新东家回应张小平离职:航天大方向不受几个人影响

9月27日,张小平离职后前往的新公司——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张昌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航天事业的整个大方向不会因几个人而受影响,中国航天领域已有足够多的积累。[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9月27日  20:42
百万年薪挖走影响登月计划人才?蓝箭公司是什么来头
百万年薪挖走影响登月计划人才?蓝箭公司是什么来头

蓝箭航天成立之初就获得了创想天使基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在2017年更是先后完成了上市公司金风科技领投的B轮融资和浙江湖州市军民融合专项基金超2亿元的资金支持。[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27日  13:50
蓝箭空间员工:之前并不知道公司有张小平这个人
蓝箭空间员工:之前并不知道公司有张小平这个人

。有2016年入职的蓝箭空间员工表示,出事前并不知道公司有张小平这个人。公司已经了解了此事,但是不愿意对此发表评论。[详情]

封面新闻|2018年09月27日  15:16
北京蓝箭:张小平上半年入职我司 平时在西安不在京
北京蓝箭:张小平上半年入职我司 平时在西安不在京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张小平今年上半年入职该公司,平时在西安工作,不经常到北京。[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7日  14:05

各方评论

国企如何留住“张小平”?媒体:陈旧管理制度需改革
国企如何留住“张小平”?媒体:陈旧管理制度需改革

体制里面囤积了大批的人才,而体制是金字塔形的,越往上走位子越少,如果不能人尽其用,走向体制外也不必大惊小怪。[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28日  00:56
北大劳动法专家:劳动者在脱密期擅离岗位是违法行为
北大劳动法专家:劳动者在脱密期擅离岗位是违法行为

“航天系统肯定有一系列的保密制度,如果张小平在航天系统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国家秘密,那就应该按照国企的规定,对他的就业进行限制。”阎天说。[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7日  23:25
科技日报:不论国家队民间队 推动航天发展就是爱国队
科技日报:不论国家队民间队 推动航天发展就是爱国队

不论国家队还是民间队,只要能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就是爱国队;不管人才在“墙里”还是“墙外”搞科研,都是在为国家科技进步作贡献。[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28日  01:53
经济日报评张小平事件:“才”到用时方恨少
经济日报评张小平事件:“才”到用时方恨少

如果屡屡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就需要反思,检讨用人体制机制上出了什么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努力把年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留住更多的张小平们。[详情]

经济日报|2018年09月28日  05:55
新京报评航天骨干离职公文猛追:高端人才该有高待遇
新京报评航天骨干离职公文猛追:高端人才该有高待遇

与其事后用公文“要人”,不如事先用待遇留人。如今这起航天技术骨干离职被公文“猛追”事件,为很多科研机构用人机制改革提了个醒——高端人才就该有高待遇去匹配,这才是最该有的“留人”方式。[详情]

新京报|2018年09月27日  13:29
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专家称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
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专家称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

“人才是最大的财富。”多位航天领域的资深专家均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反复强调。同时,他们表示,人才自由流动是市场的正常现象。[详情]

界面|2018年09月27日  14:56
央视评张小平事件:莫让"低端人才"默默干"高端事情"
央视评张小平事件:莫让"低端人才"默默干"高端事情"

堂而皇之的公文,就要接受程序正义的拷问。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给出自圆其说的解释,更希望选才用才的体制机制转身之后,不至于总是让“低端人才”默默干着“高端事情”。[详情]

央视新闻|2018年09月27日  14:59
胡锡进评张小平事件:主管部门应当出面澄清事实
胡锡进评张小平事件:主管部门应当出面澄清事实

胡锡进表示,如果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或者它的主管部门认为此文所说的情况夸大了实情,他们应当出面澄清事实,但是航天或国企主管部门应当接受舆论的相关质疑。[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27日  15:17
光明网刊评:这个“小平”凸显了人才价值
光明网刊评:这个“小平”凸显了人才价值

这个“小平”所具有的此种分量,是否恰如其分,想必以601所这样研制“国之重器”的国有单位的角度思考,怕是不能掺假。否则,见识过各种人才的601所,何以会“无法接受”这个“小平”的“离场”?[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27日  15:22
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失利 蓝箭挖了张小平也难飞天?
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失利 蓝箭挖了张小平也难飞天?

  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失利 挖张小平蓝箭们难“飞天”? 陆一夫 新京报讯(记者 陆一夫)最近“离职可能影响登月”的张小平离职事件让民营火箭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此时的民营火箭也正从“纸上谈兵”转变至发射之年。 10月27日16时,国内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这是中国航天首次民营运载火箭发射。 蓝箭航天方面向新京报记者确认,“朱雀一号”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三级出现异常。 目前蓝箭航天未公布具体原因,不过其在官方微信上表示,公司的能力链条、供应链条、体系链条、发射链条已全部打通,“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在发射之前,它的使命已经全部完成。 作为国内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失利,有了张小平加持,蓝箭公司并未将卫星入轨,距离国际巨头SpaceX的商业航天还有多远? “朱雀一号”三级一场 卫星未能入轨 据了解,此次“朱雀一号”搭载的是“未来号”商业卫星。“未来号”是蓝箭航天为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第三季节目定制的专属微小卫星,满足栏目组的空间在轨科学实验任务需求。 “朱雀一号”运载火箭是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三级运载火箭,全箭总长19米,箭体直径1.35米,起飞重量27吨,起飞推力45吨。“朱雀一号”具备快速响应、灵活发射、技术成熟、性价比高等特点,主要面向微小卫星和立方星星座组网等商业发射市场。 新京报此前已有报道,目前微小卫星的迅速发展填补了传统大卫星的市场空缺,成为主导商业航天的新势力。根据《2018年微纳卫星市场预测报告》,去年全球有超过300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预计未来五年仍将发射2600颗,超过70%用于商业卫星运营,包括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将快速增长。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到,10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的“糖果罐号”迷你无人太空站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0月29日阿里还将发射“天猫国际号”通讯卫星。 蓝箭航天是国内一家民营火箭初创企业,主要从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及商业运载火箭。按照蓝箭航天的规划,公司将在明年实现百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量产,并于2020年进行中型液体运载火箭的试验发射。 从2015年成立至今,蓝箭航天已经获得多轮融资。今年4月9日,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2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金风科技领投,世纪天华、国开熔华跟投,创想天使、永柏资本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今年以来,国内多家民营火箭公司相继发射自研火箭,星级荣耀、零壹空间已两度发射固体火箭。“朱雀一号”是蓝箭航天首飞,其具备运载和入轨能力。 国内民营火箭公司起步晚 难复制Space X模式 虽然国内的商业航天大潮已至,但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目前不太可能有Space X这样的公司,原因是与Space X、蓝色起源相比,国内的民营火箭企业的起步较晚,中间相差十几年的发展时间。 参考Space X和蓝色起源等美国公司的模式,民营火箭企业的营收主要来自火箭发射服务,其中不少订单来自政府或军方。日前,美国ULA(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宣布蓝色起源将成为“武神”火箭的发动机供应商,后者将因此间接获得来自军方的订单。 但在国内,民营火箭企业要从政府或军方得到订单恐怕不易,眼下更多的机会来自科研机构和私人公司,这注定从一开始民营火箭企业就难以复制Space X的成长路径。“美国和中国在商业航天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Spaxe X有来自美国NASA的订单,但中国的民营火箭企业目前还没有政府订单的。”黄志澄说。 值得注意的是,Spaxe X赢得火箭发射市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价格优便宜,这是民营火箭企业在市场里企稳的立足点,但在国内,国家队的长征系列和快舟系列已颇有价格优势,民营公司想把发射价格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显然不大。 去年中国航天科工四院曾透露,快舟1A运载火箭的每公斤报价不到2万美元,快舟11型运载火箭报价每公斤甚至不足1万美元,与国际商业发射小型运载火箭每公斤2.5到4万美元发射报价相比,快舟系列的价格更具竞争力。 九天微星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说,他们的卫星发射成本大概是每公斤10万元左右。 “不管是做固体还是液体小火箭,我们的判断是民营火箭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蓝箭航天CEO张昌武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队的长征11号和快舟系列的运载火箭珠玉在前,民营企业很难比它们更便宜,因为本身有很多配套就是来源于国家队。 但他认为,民营企业可以选择差异化竞争的路线,从开始就确立更大规模的中型火箭的能力同样是可行的,“未来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家队,我们都有义务参与到国家对太空开发的竞争里。” 对于近年中国民营火箭热潮,业内人士有着不同的观点。天仪研究院CEO杨峰认为,卫星客户并不在乎发射的火箭到底是大火箭还是小火箭、固体还是液体、国内还是国外等情况,他们在乎的是时间、成本和可靠性。 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天仪一直在听取民营火箭企业的报价,但目前来看价格不具竞争力。“民营火箭在成功发射运载火箭这个前提下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我认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Space X在2002年就成立了,但直至2008年才初步成功,国内的民营火箭企业或能缩短这一周期,但总体来说困难重重。” 九天微星战略发展部总监董路则认为,未来随着卫星市场的规模扩大,民营火箭或将能满足更多的差异化需求,包括发射高度和载荷等等。 编辑:张瑞杰[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10月28日 09:35
环球时报:不必担忧国企人才流向民企
环球时报:不必担忧国企人才流向民企

  刘戈:不必担忧国企人才流向民企 作者是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 最近几年,不少国有企业员工甚至骨干离开国企去民企就职或自己创业。一些人担心民企从国企挖人,尤其是挖走技术或管理骨干,会导致企业核心技术逐渐从国企转移到民企。 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的确,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的限薪,尤其是央企中高层的限薪,导致一些公司骨干和同类民企相同职位的薪酬出现差距,当一些民企开出高薪加股权价码时,一些人难抵诱惑。国企员工淘汰率低,总体流动性小,晋升需要论资排位,这也让一些年轻骨干等不及,而选择跳槽。另外国企严格的纪律和条条框框也是一些人选择跳槽民企的原因之一。 但在抱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大部分领域,国企既具有规模的优势又有特殊的信用背书,因此即使在一些竞争性领域内也容易获得优势。员工就业的稳定性、安全感和归属感普遍强于同类民营企业。国企依然更多地拥有包括人才引进上户籍等优先照顾。在一些重点领域,国企所能提供的研发环境和生活条件也是大部分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 这也是为什么虽有众多民企抛出橄榄枝,但国企尤其是顶尖国企依然是就业市场上的抢手雇主。在考虑待遇薪酬等方面的同时,国企也需要思考企业内部管理上是否做到人尽其才,让优秀人才更早的脱颖而出,给他们更好的成长空间。 对于那些违反职业道德将职务成果直接偷窃或用其他方式转移到新东家及用来自主创业的情况,应回到法制的思路上去判断和解决。除这种情况之外,国企和民企间正常的人才流动是有益的。 首先,人才流动打破了国企普遍流动性不高的问题,让年青一代有上升通道,保持企业的新陈代谢。虽然有可能失去一些骨干力量,但人才流失也会促进国企内部改革,为企业尊重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创造内外部条件。 其次,国企人才的流动,可以让一些人才通过脱离体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条件,做出在原来岗位上不可能实现的贡献。不同人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习惯,很多国企吸纳了众多某一专业上的顶尖人才,但未必都能给每个人发挥能力的机会。如果让他们到新的环境发展,或许能够焕发出新的创造力,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诞生了无数这样的先例,比如缔造了华为的任正非、创立了联想的柳传志、组建了华大基因的汪健都是从国企或国有事业单位内走出来的。这样的人才诞生之路其实是中国企业发展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概括为,利用国有资源培养高素质未来梯队,之后将其放飞,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在市场机制下人才成长的有效路径。 第三,国企人才的流动,有利于让一些象牙塔内的技术获得广泛的社会应用,形成产业。我们有很多在国防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常年只能在内部体系内应用,如果鼓励一部分技术人员流向民企或者自主创业,则为这些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性。[详情]

环球网 | 2018年09月30日 01:24
张小平离职背后 是一代人面临的梦想和焦虑
张小平离职背后 是一代人面临的梦想和焦虑

  张小平离职背后,是一代人面临的梦想和焦虑  文 |  李栩然 首发 | 栩先生 1 这两天,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起因是航天601所因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痛陈张小平离职的巨大损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虽然此事件刷爆网络后,很快迎来了航天601所的反驳,官微也及时跟进,还原了事情的很多真相。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事件还是引起了许多人关于国企人才流失、福利待遇、成长发展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鉴于这方面的文章已经太多,我决定换个角度想一想。 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年,国企一直是这样的体制、这样的要求和这样的待遇,就能留住人,现在却不行了呢? 想来想去,就想起了《走向共和》里,李鸿章对梁启超说的一句话: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在国企里更是如此。 一个大型国企,特别是中央直属的企业,往往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单纯的企业了,他们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好几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结婚、生子,生老病死,都是在这个企业里。 它寄托了几代人的所有感情和希望。 除了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国企可能是社会上最后一个完整保留几代人的地方了。 从第一批公私合营的国企开始算起,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里面的人早已换了好几茬。 可悲的是,我们很多时候,还以为时间在这里是失效的,过去用过的办法现在还管用,过去人的精神现在的人都还有,过去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被传承下来了。 但按照时间来看,他们至少已经经历了整整三代人。 2 第一代人 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建国后通过分配或招工进入国有企业,那时候还有福利分房,分的房一般也是在国企厂子里,上班和下班就像大学里上课一样。 有些大的国企,厂子里不仅有工作区、家属院,还有自己的电影院,自来水厂,菜市场,小学,中学,养猪场…… 完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这些年轻时就进入国企的人,一辈子都可能再不用出去了。 国企为他们提供了一切,此后直到退休,大部分也仍然会一直住在厂里的家属区,有许多搞科研的工程师和技艺精湛的老师傅,退休后会一直被单位返聘,有许多就这么一直干到死。 许多国企职工从初中毕业就开始进入国企工作,在一个诸如烧炉子之类的普通岗位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 一生所见,无非就是黑的煤、红的火以及自己由黑变白的头发,到退休的时候,自己的小孩刚刚成年,就又顶岗进入这个企业,拿起他父亲刚放下的铲子,一干又是一辈子。 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死人。 真正做到了奉献青春献终身。 考虑到那个年代里,他们的后代往往就直接顶岗继续在国企里上班,还可以再加一句:献了终身献子孙。 我知道的一个国企里的老院士,已经八九十岁了,还每天坚持正常上班,带科研项目。 每年新录用的员工入职前,老院士都会认真地给他们上几课,讲讲自己当年是是如何拒绝国外丰厚待遇利诱回到祖国,又怎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科研的。 他们真正经历了从一贫如洗到衣食无忧,真正体会到了这个国家半个多世纪里的沧桑巨变。 对这个国家、对党、对这个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的企业,他们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感情。 他们是大多数国企的底子。 他们也是共和国最坚实的底子。 3 第二代人 这批人大部分都是在改革开放后进入国企的,当时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大学毕业分配,二是企业正常招工,三是顶岗。 这些人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经历了国企一轮轮地改革,现在还能留在企业里的,基本都是整个企业的管理层或是技术带头人了。 他们是当代国企的中坚力量。 与上一代人相比,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态也更加开放,敢于做上一代人不敢做的改革,国企转制、股份制改革、上市,基本都是在这一代人的手里完成的;但与下一代人相比,他们也有保守的一面,许多国企老的传统还保留在他们的身上。 之前看报道,某国企有一个技术带头人,40多岁了,被单位里的人称为“大师”,每天都蹬着一个快散架的自行车上班,住在一个六七十平的老房子里,除了工作没有别的爱好,就是打乒乓球。 我看新闻里,他穿着一件上个世纪经常见到的白背心在打球,打法也是上个世纪的,直拍推挡、前三板快攻,就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国企的工资是有天花板的,虽然“大师”的技术很牛,但收入却并不高。 这些年,外面一直有很多企业高薪聘请他过去,大师都只是摇摇头,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舍不得在这儿的工作和生活。 这一代人,很可能是最后一代对企业有归属感的人了。 4 第三代人 这一代,大多是2000年以后才进入国企的人,主要是70、80后,最近两年也有不少90后。 他们是国企里的新鲜血液。 到他们这儿的时候,大部分国企早已经取消了福利分房,这几年连逢年过节发点小礼品之类的传统都取消了。 什么好处都没赶上,感情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一纸合同代表了他们和国企的关系,国企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市场里的普通公司。 只不过工作稍为稳定一点,社会上的认同感高一点而已。 所以,干的爽就待着,干的不爽就走人,这样的职场通用法则在国企里同样存在。 当你进入国企后会发现,其实“关系户”最集中的反而是第二代人,他们往往也是最稳定的一代人。到了新的这一代人,即使当年是凭着关系进入,也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自己走了。 因为现在大家的选择更多样化了,按照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过去的人们穷怕了,所以这辈子都在追求两种需求: 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 这也是大部分国企的特点,很稳定,能给予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充足的安全和归属感。 但对第三代人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讨厌国企里繁文缛节的程序,讨厌那些老套、传统的做派,讨厌官僚化的人际关系网,更讨厌那种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 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的需求。 5 在我看来,张小平这样的人,恰好就是国企里第二代与第三代过渡期的典型。 他们有过对企业毫无保留付出的过往,也有过对企业根深蒂固的感情,还有那份为了梦想执着拼搏的情怀。 但所有的这一切,很可能都敌不过现实里赤裸裸的焦虑。 企业还是那个企业,但时代却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 这个时代里,一边是国企技术大牛年薪十多万,一边是抖音卖卖萌发小视频当网红的女孩月入百万;一边是普通人掏空6个口袋才能勉强在一线买房,一边是范冰冰的弟弟一张照片就能吸金500万;一边是大家都在感叹拼多多上的假货被谁买了,一边是奢侈品消费年年攀升;上午还在感叹张小平,下午就被张雨绮刷屏了…… 在这巨大的、可见的对比面前,二十年寒窗、名校的学历、个人的努力,都显得那么渺小。 这也就注定了,在这个时代里成长和工作生活的人,已经很难在重走前辈们走过的路了。 更何况人过中年,精力越来越下降,与此同时,身上的担子却越来越重,束缚也越来越多。 单位里的领导,家里日渐衰老的父母,年幼的子女,疏离的亲友;除此外,还有支离破碎的个人时间,相隔万里的故乡山川…… 那些年少时气吞山河的梦想,都已经默默地咽了下去,沉到心底,悄无声息地成了吹破的牛皮。 我猜测,离职之前的张小平,很可能就已经和单位发生了很多的矛盾。 一方面,是年年没什么变化的收入和职位;另一方面,企业也也觉得你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管。 其实,与其相看两生厌,不如相忘于江湖,该走的走,该留的留。 普朗克曾经道过: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信服,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的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这些年,国企里不断地有人来了又走,有的去追求更高薪的职业,有的去寻找更能发挥自我价值的机会。 但还是有更多的人坚持留了下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期待一点点地改变整个体系。 国企的许多老传统也正在传承中慢慢消失,新的文化在自然生长。 而张小平,就是这新老交替中,产生的阵痛。 最后,无论是走还是留,都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毛主席的一句名言: 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详情]

中国企业家 | 2018年09月29日 13:37
张小平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很有可能被判回研究所
中国企业家 | 2018年09月29日 13:06
张小平发声:压力很大 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
华商报 | 2018年09月29日 01:46
张小平离职事件:2年脱密期,留人难“拴心”
张小平离职事件:2年脱密期,留人难“拴心”

  ■ 观察家 希望这起个案的处理,能推动现行的“脱密期”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30天辞职”法律关系的厘清。 这两天,张小平离职事件刷屏,舆论矛头最先指向涉事研究所不尊重人才。但9月27日晚间,该研究所发表声明称,张小平离职前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于是舆论风向又开始转向,很多人指责张小平擅自脱岗,甚至鼓动将其“抓回来”。 国家的保密制度的确须遵守,而劳动者正当自由流动的权利也应得到尊重。就防止重要机密非法流出和部分国企借口“国家机密”任意卡住人才流动并举而言,张小平离职事件或许是个典型案例。 我国《保密法》第38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但“脱密期”有多长呢?《保密条例》只是原则规定,脱密期由相关部门的规章规定。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官方声明称:张小平的脱密期为2年。2年的保密期并非出自法律规定,这究竟是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是企业自行设置,2年的时长又是否合理,或许也是接下来的仲裁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放人,并通过扣押人事档案等手段卡人,那也构成违法。这样一来,《保密法》规定的“脱密期”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辞职机制之间的衔接,就出现了问题。 对此,法律并没有做出规定,特别是涉及航天行业企业的个案处理,之前鲜有披露,更没有被充分研究。鉴于此,希望张小平事件能推动这方面法律关系的厘清。 而张小平能不能到民营火箭公司就业的问题,涉及“竞业禁止”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期限最多为2年。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要对员工进行“竞业禁止”,就得支付补偿金,补偿金的标准一般是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这样才能体现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但很多地方的规则是“竞业禁止”和“脱密期”不能同时适用,也就是说,既然要求张小平履行脱密期的规定,就不宜再进行竞业禁止。 客观地说,目前此事还有很多关键事实还没得到披露,不过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背后,也是社会对国企人才政策的焦虑。之前有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为“留下人才”,故意设定漫长的审批期、搞单位辞职名额限制、直接扣档案等。 但找各种借口“卡人”不是尊重人才。哪怕按《保密法》规定,也最多只能把人才雪藏2年。所以,让离职人员脱密无可厚非,但若是拿“脱密期”来萧何月下追韩信,就会很被动了。 谈张小平离职事件,需要以保守国家秘密为底线,也需要以遵守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流动为出发点。既然事件正在进入劳动仲裁程序,还是希望案件得到法律上的定分止争,也通过个案处理,真正厘清现行的“脱密期”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30天辞职”的法律关系。 □沈彬(媒体人)[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09月29日 01:37
张小平与航天所谁错了?环球时报:国企用人机制需反思
张小平与航天所谁错了?环球时报:国企用人机制需反思

  单仁平:张小平与航天所,双方谁错了?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离职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牵动了人们对国企用人机制以及人才流动的广泛争论。我们认为,这是一起个人正当利益与机构法定权益、市场化用人机制与国企用人现实条件发生冲突的典型案例。 最初那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公号文章,称张小平在单位完全不受重视,年薪只有12万,看来有些夸大之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随后披露的信息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了解此事的另一个角度。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张小平在民营空间技术公司得到一个年薪一百万的职位,他为此心动是正常的,他也有权利作出跳槽的选择。 另一方面,研究所要求张小平履行脱密义务,这同样于理于法也都有正当性。看来,互联网舆论场在第一时间将张小平与研究所之间的纠纷简单化了。 由于很多人觉得人才在国企里比在民企更容易被埋没,也更容易被官僚主义机制平庸化,难以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这样的一种普遍性不满是张小平事件一下子燃爆的主要原因。大家虽然不了解事件的细节,但都觉得这件事“很像是真的”,因为它对应了大家对国企的印象和想象。 客观说,对于激励并且留住张小平这样的人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作为空间总体上是有限的。张小平挣多少钱,该研究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动,不可能做突破性安排。航天是人才密集型领域,那里有大量优秀专家和工程师,他们的收入都不高,与他们的贡献不成比例。他们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有职业的信念和责任感,也有面对不公平时的无奈。 通过张小平事件,全社会最该反思的大概是国家对整个国企的用人机制安排。国企里优秀的人才应该能得到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薪水,他们的上升通道不应被官本位带偏或者堵塞,他们还应当得到在这个社会上对应着实际价值的荣誉感。 国企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国企里对普通员工和退休人员是最人道的。国企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民营企业比不了的。国企分担了一部分政府的义务,它们通常要有在效率与公平之间保持平衡的考量,而民企则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效率上。 其实公众对国企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大家既希望国企有同民企一样的竞争力,同时舆论对国企内部的公平以及国企员工收入与全社会之间收入的公平,都有很强烈的要求。加上国家的一些硬性规定,现实情况下,国企是很难将更多资源用来突出关照少数优秀人才的,社会舆论应当至少了解对国企的这些难处,在国企人才外流的问题上,保持一种更加公允的态度。 无论如何,人才流动都是正常的,而且国企的用人劣势问题应当由国家来思考和调整,不能要求个人来承担。虽然我们应当鼓励在航天机构等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国企里的担纲人才们表现出奉献精神,而且在很多那样的机构里,那样的精神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不断传承。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已不能作为强制性要求。 作为人才市场的底线性规则,人才流动必须是自由的,与此同时,它也应该是规范化的。在这个底线之上,国家和社会也应当推崇职业精神和从业道德,从社会创造条件让所有个体人尽其才,以及从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两个方向推动职场的积极向上,而不应只重其一。(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详情]

环球网 | 2018年09月29日 00:20
张小平离职风波背后:涉密航天科研人员如何"脱密"?
张小平离职风波背后:涉密航天科研人员如何

   “情感上同情,但流程上不合规。”张小平说回不了原单位,那他能继续留在现单位吗? 来源:独角鲸科技 在舆论发酵一天后,张小平的离职风波仍未停息。9月28日,张小平首次作出回应称,其离职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后,压力很大,现在不方便透露更多情况,相关的脱密手续也“正在处理”,而自己现在“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也回不去了”。 按照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的声明指,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目的是为了让其回到研究所脱密。“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声明中提到,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为此,2018年4月,该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谈话,向其解读离职流程及脱密期管理规定,告知其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若果脱密期尚未结束便加入蓝箭航天,张小平的做法显然违反《保密法》规定。 从民营火箭企业的角度看,张小平事件亦暴露出航天系统人才流动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我国《航天法》尚未出台,不过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出,商业航天有望更加规范和良性发展。 ▾ 如何度过脱密期? “情感上同情,但流程上不合规。”有航天体制内的科研人工向记者表示,民营火箭企业并不一定符合保密协议规定,即使不涉及到外资背景,这些民营火箭企业也难以完全确保火箭技术不泄密,“谁能保证这些企业里没有技术泄密?” 他认为,张小平没完成两年的脱密期就到蓝箭航天工作,不符合《保密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此外,《公务员法》中第八十一条亦明确指出,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不得辞去公职。 据记者了解到,脱密期内长短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由各部门的规章规定,往往职位级别越高脱密期越长。某民营火箭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原本他的脱密期时间较长,但原单位选择对其灵活处理,因此他的脱密期所有缩短。 “所谓的‘密’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机密或军方机密,还有一种是技术或商业秘密。”上述企业高管透露,大部分的脱密期都是指前一种,特别是军工企业。 除了调岗外,委托脱密是另一个常见的处理方案。有从航天体制离职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原单位愿意开出委托脱密书,新单位有保密资质且愿意接收,即可完成委托脱密。对于张小平是否属于委托脱密的情况,截至到发稿时止,蓝箭航天方面并未回复记者的采访请求。 而同为民营火箭企业的零壹空间已拥有保密资质,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完全按照《保密法》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标准》对涉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脱密期管理。 “张小平不能简单认为是普通的劳动者,特殊岗位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上述科研人员认为,那篇刷屏文章和大众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张小平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之间的劳动仲裁,不能将其视为普通的劳动纠纷。 他表示,对于一个已经在特殊行业工作二十多年,且每个月都会接受保密法教育的科研人员来说,张小平的做法过于心急。“既然选择国防,就要为祖国奉献,没这个政治觉悟,国家放心让他做吗?国家培养他二十多年,先进设备给他用,他搞出来东西就走了。不能为了短时间的一点利益,做可能影响保密安全的事情。” ▾ 商业航天影响几何? 张小平离职引发舆论风波后,航天圈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均认为此事将对国内的商业航天产生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体制内的科研人员下海潮将短期内降温。据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军工企业都没有与员工签署竞业协议,张小平事件后这些特殊行业或许会加大这一方面的就业限制。 另一方面,如何协调国家队和商业航天之间的发展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前星际荣耀负责人曾估算,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的员工总和高达40万,而当下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等民营火箭企业的员工数量不过是200人出头,实际上对体制的科研实力影响并不大。 不过张小平离职风波爆发后,民营火箭企业开始反思普遍反思过于依赖体制力量的问题。国内的民营火箭公司普遍成立于2015年之后,为了缩短研发时间争取尽早研制出火箭,科研人员主要来源于体制内,商业航天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 星途探索CEO梁建军告诉记者,从民营企业来说,需要思考自身人才梯队的建设问题。,包括招聘应届大学生进行科研培训,一步步培养航天人才。 “有关部门应协调好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共同应对SpaceX对中国的严重挑战。”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呼吁,早前SpaceX已高调宣布其环月旅行计划,展示出美国商业航天的实力,他认为国企、民企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我国航天事业互相补充的有机体。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近年一直鼓励发展商业航天。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为商业航天的落地打开政策缺口。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进一步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事实上,我国《航天法》的出台已渐行渐近。去年8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工程师田玉龙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表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航天法论证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基本完成航天法草案初稿,将对商业航天的支持、保障和保护,纳入到航天法的法律体系框架中。 “现在处在行业变革期,很多事情都无章可循或者有章未循,未来随着行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会逐步完善的,这样才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梁建军说。[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28日 22:33
“老东家”为何要求张小平回研究所“脱密”?
澎湃新闻 | 2018年09月28日 21:43
张小平发声:压力很大 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
张小平发声:压力很大 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

  9月27日,有微信公号刊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引发网友关注。文章中称,一家航天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张小平被一家民营企业挖走,而该名科研人员离职前在我国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处于“最关键的技术岗位”。27日晚,研究员张小平离职 原单位发布声明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28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联系了张小平,他表示,该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后,压力很大,现在不方便透露更多情况,相关的脱密手续也“正在处理”,而自己现在“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也回不去了”。 [详情]

北京青年报 | 2018年09月28日 17:43
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失利 蓝箭挖了张小平也难飞天?
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失利 蓝箭挖了张小平也难飞天?

  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失利 挖张小平蓝箭们难“飞天”? 陆一夫 新京报讯(记者 陆一夫)最近“离职可能影响登月”的张小平离职事件让民营火箭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此时的民营火箭也正从“纸上谈兵”转变至发射之年。 10月27日16时,国内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这是中国航天首次民营运载火箭发射。 蓝箭航天方面向新京报记者确认,“朱雀一号”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三级出现异常。 目前蓝箭航天未公布具体原因,不过其在官方微信上表示,公司的能力链条、供应链条、体系链条、发射链条已全部打通,“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在发射之前,它的使命已经全部完成。 作为国内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失利,有了张小平加持,蓝箭公司并未将卫星入轨,距离国际巨头SpaceX的商业航天还有多远? “朱雀一号”三级一场 卫星未能入轨 据了解,此次“朱雀一号”搭载的是“未来号”商业卫星。“未来号”是蓝箭航天为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第三季节目定制的专属微小卫星,满足栏目组的空间在轨科学实验任务需求。 “朱雀一号”运载火箭是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三级运载火箭,全箭总长19米,箭体直径1.35米,起飞重量27吨,起飞推力45吨。“朱雀一号”具备快速响应、灵活发射、技术成熟、性价比高等特点,主要面向微小卫星和立方星星座组网等商业发射市场。 新京报此前已有报道,目前微小卫星的迅速发展填补了传统大卫星的市场空缺,成为主导商业航天的新势力。根据《2018年微纳卫星市场预测报告》,去年全球有超过300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预计未来五年仍将发射2600颗,超过70%用于商业卫星运营,包括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将快速增长。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到,10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的“糖果罐号”迷你无人太空站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0月29日阿里还将发射“天猫国际号”通讯卫星。 蓝箭航天是国内一家民营火箭初创企业,主要从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及商业运载火箭。按照蓝箭航天的规划,公司将在明年实现百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量产,并于2020年进行中型液体运载火箭的试验发射。 从2015年成立至今,蓝箭航天已经获得多轮融资。今年4月9日,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2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金风科技领投,世纪天华、国开熔华跟投,创想天使、永柏资本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今年以来,国内多家民营火箭公司相继发射自研火箭,星级荣耀、零壹空间已两度发射固体火箭。“朱雀一号”是蓝箭航天首飞,其具备运载和入轨能力。 国内民营火箭公司起步晚 难复制Space X模式 虽然国内的商业航天大潮已至,但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目前不太可能有Space X这样的公司,原因是与Space X、蓝色起源相比,国内的民营火箭企业的起步较晚,中间相差十几年的发展时间。 参考Space X和蓝色起源等美国公司的模式,民营火箭企业的营收主要来自火箭发射服务,其中不少订单来自政府或军方。日前,美国ULA(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宣布蓝色起源将成为“武神”火箭的发动机供应商,后者将因此间接获得来自军方的订单。 但在国内,民营火箭企业要从政府或军方得到订单恐怕不易,眼下更多的机会来自科研机构和私人公司,这注定从一开始民营火箭企业就难以复制Space X的成长路径。“美国和中国在商业航天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Spaxe X有来自美国NASA的订单,但中国的民营火箭企业目前还没有政府订单的。”黄志澄说。 值得注意的是,Spaxe X赢得火箭发射市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价格优便宜,这是民营火箭企业在市场里企稳的立足点,但在国内,国家队的长征系列和快舟系列已颇有价格优势,民营公司想把发射价格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显然不大。 去年中国航天科工四院曾透露,快舟1A运载火箭的每公斤报价不到2万美元,快舟11型运载火箭报价每公斤甚至不足1万美元,与国际商业发射小型运载火箭每公斤2.5到4万美元发射报价相比,快舟系列的价格更具竞争力。 九天微星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说,他们的卫星发射成本大概是每公斤10万元左右。 “不管是做固体还是液体小火箭,我们的判断是民营火箭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蓝箭航天CEO张昌武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队的长征11号和快舟系列的运载火箭珠玉在前,民营企业很难比它们更便宜,因为本身有很多配套就是来源于国家队。 但他认为,民营企业可以选择差异化竞争的路线,从开始就确立更大规模的中型火箭的能力同样是可行的,“未来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家队,我们都有义务参与到国家对太空开发的竞争里。” 对于近年中国民营火箭热潮,业内人士有着不同的观点。天仪研究院CEO杨峰认为,卫星客户并不在乎发射的火箭到底是大火箭还是小火箭、固体还是液体、国内还是国外等情况,他们在乎的是时间、成本和可靠性。 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天仪一直在听取民营火箭企业的报价,但目前来看价格不具竞争力。“民营火箭在成功发射运载火箭这个前提下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我认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Space X在2002年就成立了,但直至2008年才初步成功,国内的民营火箭企业或能缩短这一周期,但总体来说困难重重。” 九天微星战略发展部总监董路则认为,未来随着卫星市场的规模扩大,民营火箭或将能满足更多的差异化需求,包括发射高度和载荷等等。 编辑:张瑞杰[详情]

环球时报:不必担忧国企人才流向民企
环球时报:不必担忧国企人才流向民企

  刘戈:不必担忧国企人才流向民企 作者是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 最近几年,不少国有企业员工甚至骨干离开国企去民企就职或自己创业。一些人担心民企从国企挖人,尤其是挖走技术或管理骨干,会导致企业核心技术逐渐从国企转移到民企。 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的确,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的限薪,尤其是央企中高层的限薪,导致一些公司骨干和同类民企相同职位的薪酬出现差距,当一些民企开出高薪加股权价码时,一些人难抵诱惑。国企员工淘汰率低,总体流动性小,晋升需要论资排位,这也让一些年轻骨干等不及,而选择跳槽。另外国企严格的纪律和条条框框也是一些人选择跳槽民企的原因之一。 但在抱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大部分领域,国企既具有规模的优势又有特殊的信用背书,因此即使在一些竞争性领域内也容易获得优势。员工就业的稳定性、安全感和归属感普遍强于同类民营企业。国企依然更多地拥有包括人才引进上户籍等优先照顾。在一些重点领域,国企所能提供的研发环境和生活条件也是大部分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 这也是为什么虽有众多民企抛出橄榄枝,但国企尤其是顶尖国企依然是就业市场上的抢手雇主。在考虑待遇薪酬等方面的同时,国企也需要思考企业内部管理上是否做到人尽其才,让优秀人才更早的脱颖而出,给他们更好的成长空间。 对于那些违反职业道德将职务成果直接偷窃或用其他方式转移到新东家及用来自主创业的情况,应回到法制的思路上去判断和解决。除这种情况之外,国企和民企间正常的人才流动是有益的。 首先,人才流动打破了国企普遍流动性不高的问题,让年青一代有上升通道,保持企业的新陈代谢。虽然有可能失去一些骨干力量,但人才流失也会促进国企内部改革,为企业尊重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创造内外部条件。 其次,国企人才的流动,可以让一些人才通过脱离体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条件,做出在原来岗位上不可能实现的贡献。不同人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习惯,很多国企吸纳了众多某一专业上的顶尖人才,但未必都能给每个人发挥能力的机会。如果让他们到新的环境发展,或许能够焕发出新的创造力,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诞生了无数这样的先例,比如缔造了华为的任正非、创立了联想的柳传志、组建了华大基因的汪健都是从国企或国有事业单位内走出来的。这样的人才诞生之路其实是中国企业发展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概括为,利用国有资源培养高素质未来梯队,之后将其放飞,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在市场机制下人才成长的有效路径。 第三,国企人才的流动,有利于让一些象牙塔内的技术获得广泛的社会应用,形成产业。我们有很多在国防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常年只能在内部体系内应用,如果鼓励一部分技术人员流向民企或者自主创业,则为这些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性。[详情]

张小平离职背后 是一代人面临的梦想和焦虑
张小平离职背后 是一代人面临的梦想和焦虑

  张小平离职背后,是一代人面临的梦想和焦虑  文 |  李栩然 首发 | 栩先生 1 这两天,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起因是航天601所因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痛陈张小平离职的巨大损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虽然此事件刷爆网络后,很快迎来了航天601所的反驳,官微也及时跟进,还原了事情的很多真相。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事件还是引起了许多人关于国企人才流失、福利待遇、成长发展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鉴于这方面的文章已经太多,我决定换个角度想一想。 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年,国企一直是这样的体制、这样的要求和这样的待遇,就能留住人,现在却不行了呢? 想来想去,就想起了《走向共和》里,李鸿章对梁启超说的一句话: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在国企里更是如此。 一个大型国企,特别是中央直属的企业,往往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单纯的企业了,他们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好几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结婚、生子,生老病死,都是在这个企业里。 它寄托了几代人的所有感情和希望。 除了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国企可能是社会上最后一个完整保留几代人的地方了。 从第一批公私合营的国企开始算起,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里面的人早已换了好几茬。 可悲的是,我们很多时候,还以为时间在这里是失效的,过去用过的办法现在还管用,过去人的精神现在的人都还有,过去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被传承下来了。 但按照时间来看,他们至少已经经历了整整三代人。 2 第一代人 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建国后通过分配或招工进入国有企业,那时候还有福利分房,分的房一般也是在国企厂子里,上班和下班就像大学里上课一样。 有些大的国企,厂子里不仅有工作区、家属院,还有自己的电影院,自来水厂,菜市场,小学,中学,养猪场…… 完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这些年轻时就进入国企的人,一辈子都可能再不用出去了。 国企为他们提供了一切,此后直到退休,大部分也仍然会一直住在厂里的家属区,有许多搞科研的工程师和技艺精湛的老师傅,退休后会一直被单位返聘,有许多就这么一直干到死。 许多国企职工从初中毕业就开始进入国企工作,在一个诸如烧炉子之类的普通岗位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 一生所见,无非就是黑的煤、红的火以及自己由黑变白的头发,到退休的时候,自己的小孩刚刚成年,就又顶岗进入这个企业,拿起他父亲刚放下的铲子,一干又是一辈子。 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死人。 真正做到了奉献青春献终身。 考虑到那个年代里,他们的后代往往就直接顶岗继续在国企里上班,还可以再加一句:献了终身献子孙。 我知道的一个国企里的老院士,已经八九十岁了,还每天坚持正常上班,带科研项目。 每年新录用的员工入职前,老院士都会认真地给他们上几课,讲讲自己当年是是如何拒绝国外丰厚待遇利诱回到祖国,又怎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科研的。 他们真正经历了从一贫如洗到衣食无忧,真正体会到了这个国家半个多世纪里的沧桑巨变。 对这个国家、对党、对这个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的企业,他们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感情。 他们是大多数国企的底子。 他们也是共和国最坚实的底子。 3 第二代人 这批人大部分都是在改革开放后进入国企的,当时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大学毕业分配,二是企业正常招工,三是顶岗。 这些人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经历了国企一轮轮地改革,现在还能留在企业里的,基本都是整个企业的管理层或是技术带头人了。 他们是当代国企的中坚力量。 与上一代人相比,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态也更加开放,敢于做上一代人不敢做的改革,国企转制、股份制改革、上市,基本都是在这一代人的手里完成的;但与下一代人相比,他们也有保守的一面,许多国企老的传统还保留在他们的身上。 之前看报道,某国企有一个技术带头人,40多岁了,被单位里的人称为“大师”,每天都蹬着一个快散架的自行车上班,住在一个六七十平的老房子里,除了工作没有别的爱好,就是打乒乓球。 我看新闻里,他穿着一件上个世纪经常见到的白背心在打球,打法也是上个世纪的,直拍推挡、前三板快攻,就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国企的工资是有天花板的,虽然“大师”的技术很牛,但收入却并不高。 这些年,外面一直有很多企业高薪聘请他过去,大师都只是摇摇头,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舍不得在这儿的工作和生活。 这一代人,很可能是最后一代对企业有归属感的人了。 4 第三代人 这一代,大多是2000年以后才进入国企的人,主要是70、80后,最近两年也有不少90后。 他们是国企里的新鲜血液。 到他们这儿的时候,大部分国企早已经取消了福利分房,这几年连逢年过节发点小礼品之类的传统都取消了。 什么好处都没赶上,感情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一纸合同代表了他们和国企的关系,国企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市场里的普通公司。 只不过工作稍为稳定一点,社会上的认同感高一点而已。 所以,干的爽就待着,干的不爽就走人,这样的职场通用法则在国企里同样存在。 当你进入国企后会发现,其实“关系户”最集中的反而是第二代人,他们往往也是最稳定的一代人。到了新的这一代人,即使当年是凭着关系进入,也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自己走了。 因为现在大家的选择更多样化了,按照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过去的人们穷怕了,所以这辈子都在追求两种需求: 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 这也是大部分国企的特点,很稳定,能给予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充足的安全和归属感。 但对第三代人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讨厌国企里繁文缛节的程序,讨厌那些老套、传统的做派,讨厌官僚化的人际关系网,更讨厌那种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 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的需求。 5 在我看来,张小平这样的人,恰好就是国企里第二代与第三代过渡期的典型。 他们有过对企业毫无保留付出的过往,也有过对企业根深蒂固的感情,还有那份为了梦想执着拼搏的情怀。 但所有的这一切,很可能都敌不过现实里赤裸裸的焦虑。 企业还是那个企业,但时代却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 这个时代里,一边是国企技术大牛年薪十多万,一边是抖音卖卖萌发小视频当网红的女孩月入百万;一边是普通人掏空6个口袋才能勉强在一线买房,一边是范冰冰的弟弟一张照片就能吸金500万;一边是大家都在感叹拼多多上的假货被谁买了,一边是奢侈品消费年年攀升;上午还在感叹张小平,下午就被张雨绮刷屏了…… 在这巨大的、可见的对比面前,二十年寒窗、名校的学历、个人的努力,都显得那么渺小。 这也就注定了,在这个时代里成长和工作生活的人,已经很难在重走前辈们走过的路了。 更何况人过中年,精力越来越下降,与此同时,身上的担子却越来越重,束缚也越来越多。 单位里的领导,家里日渐衰老的父母,年幼的子女,疏离的亲友;除此外,还有支离破碎的个人时间,相隔万里的故乡山川…… 那些年少时气吞山河的梦想,都已经默默地咽了下去,沉到心底,悄无声息地成了吹破的牛皮。 我猜测,离职之前的张小平,很可能就已经和单位发生了很多的矛盾。 一方面,是年年没什么变化的收入和职位;另一方面,企业也也觉得你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管。 其实,与其相看两生厌,不如相忘于江湖,该走的走,该留的留。 普朗克曾经道过: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信服,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的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这些年,国企里不断地有人来了又走,有的去追求更高薪的职业,有的去寻找更能发挥自我价值的机会。 但还是有更多的人坚持留了下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期待一点点地改变整个体系。 国企的许多老传统也正在传承中慢慢消失,新的文化在自然生长。 而张小平,就是这新老交替中,产生的阵痛。 最后,无论是走还是留,都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毛主席的一句名言: 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详情]

张小平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很有可能被判回研究所
张小平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很有可能被判回研究所

  张小平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很有可能被判回研究所 国有航天单位人才是否能有正规渠道流向新兴民营航天公司?知识产权如何界定?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很多人都在找张小平,但他的电话却很难打通了。 9月27日,某自媒体发布的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瞬间让航天科研人员张小平、所在民营航天公司“蓝箭航天”,以及其曾就职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成为舆论瞩目的焦点。该文章引用了“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的文件照片,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是中国登月工程所用火箭发动机的关键科研人员,暗示其离职是因薪酬低、不受重视,而加入民营航天公司后却是年薪百万的待遇。 文章一出即在朋友圈刷屏,目前该文章已被发布者删除。 张小平为什么要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离职,目前流传着数个版本的说法,但张小平本人并没有做任何回应,蓝箭航天方面也对此表示“无可奉告”。 当事人缄口再三,让此事件仿佛成了一个“罗生门”。《中国企业家》采访了数位航天业界人士发现,“张小平事件”是中国民营航天发展中必然会遭遇的难题。 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这件事对航天601所、蓝箭、张小平的损害都非常大,可以说是三败俱伤。建议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在航天这样的战略产业中界定好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同时国企和民企间应加强合作,形成我国航天事业互相补充的有机体。” 蓝箭航天是谁?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及商业运载火箭的民营企业。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是其核心项目,对标的是美国Space X 下一代液氧甲烷发动机“猛禽”,以及美国蓝色起源的BE-4液氧甲烷发动机。也就是说,如果蓝箭航天的“天鹊”发动机研制成功,将是全世界除美国外的第一台中等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 张小平于今年上半年加入蓝箭航天,在该公司的西安分部工作。《中国企业家》了解到,张小平在蓝箭航天的岗位是液体发动机的团队总师,相当于技术负责人。 就在“张小平事件”发酵的第二天,9月27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进行了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并取得成功,此次点火试验也是国内首个民营大推力液氧甲烷推力室试车。 蓝箭航天CEO张昌武此前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天鹊这款发动机是蓝箭融合了北京和西安两个团队的能力而研发出来的,如涡轮泵、阀门、推力室等关键性部件的设计,是两个团队各取优势研发出的结果。” 一位资深航天业内人士对此分析,“也正是因为张小平在西安动力研究所做的研发工作和蓝箭研发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属于同类系发动机,所以如果真的打官司,这研发的知识产权到底是属于谁的?很难说得清。” 此前,张小平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期间主要侧重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等方面。《中国企业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发现,张小平曾以第二作者身份参与了《液氧/甲烷燃气发生器点火方案研究》论文,作为第三作者参与过一篇题为《液氧/甲烷燃气发生器试验研究》的论文,并同样以第三作者身份参与了《液体火箭发动机低成本设计技术》论文。 不过张昌武此前称,“天鹊是全新研制的发动机,与国家研发的甲烷发动机存在着结构上的差异(一种是双涡轮泵,一种是同轴涡轮泵)”。 《中国企业家》也了解到,蓝箭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液氧甲烷发动机是公司创立之初就确立的技术方向。2017年6月,蓝箭独立设计的针栓式喷注器就开始进入液流和雾化的试验阶段。 按原定计划,2018年完成“天鹊”发动机的研制后,2019年,基于这款发动机的中型液氧甲烷液体火箭将生产完毕到出厂,并争取获得发射许可;2020年,将首次发射,正式实现商业化。 民营航天“人才荒” 目前,商业航天早已是潮流。美国民营航天公司Space X “猎鹰”的可重复使用理念大大降低了成本,在多次发射成功之后拿下了美国航天部门的订单。全世界也兴起了新一轮商业航天竞争。 从政策层面看,中国大力鼓励民营航天公司的发展。2014年,中央提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国务院明确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2016年4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讲到,鼓励社会资源加入航天的建设中,中国也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来促进商业航天发展。 伴随而来的,是市场上相继涌现出了蓝箭航天、天仪研究院、零壹空间、星际荣耀等多家民营航天企业。其中,蓝箭航天是最早投入研发液体火箭的。 但政策的鼓励似乎并没能缓解民营航天所面临的“人才荒”难题。以往航天事业长期由国有航天企业执行,形成了独有的“航天大院”系统,绝大部分航天院校的毕业生都在对口的航天院工作。当民营航天公司兴起后,又将从何处招揽人才? 从事微小卫星研发的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曾回忆说,“最开始都不是招人,是有谁‘愿意来’。无论简历怎么样,只要愿意来我就OK。” 许多民营航天公司都从“朋友”入手。零壹空间创始人舒畅也曾表示,“公司最开始的时候,几乎都是从航天院所出来的,当然也包括中科院,很多是我多年的朋友。” 此前,记者在与蓝箭航天CEO张昌武就人才问题交流时,他曾回答道,“说‘挖人’并不是很恰当,我们一直说,我们是在吸引人才。”他表示蓝箭航天之所以吸引到原国有航天企业的人才,除了“具备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更多的是“使命感,对这个平台以及对整个技术路线的认可”。 据悉,蓝箭航天目前人数在160人以上,研发团队达120多人,张小平也并非唯一一位从国有航天单位“跳槽”而来的科研人员。但当“张小平事件”引发后,业界普遍担忧的是,往后民营航天公司从国有航天单位引进人才将更为困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航天从业者告诉《中国企业家》,这一事件将会让很多想从事民营航天事业的科研人员有更多顾虑。 中国航天的研发生产是纯国有体制、是涉密单位,与民营企业间缺乏交流。张昌武曾对记者坦言,“体制内和商业航天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之间未来的合作关系怎么建立,技术的门槛壁垒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在处于摸索中。” 记者此前在与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讨论该问题时,他提出,“联通、移动与华为、腾讯以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存在,航天科技集团与民营航天企业就可以以什么样的关系而存在。航天科技集团做国之重器,我们做面向市场的商业产品。这是很好的补充,不是竞争。” 但国有航天单位人才是否能有正规渠道流向新兴民营航天公司?知识产权如何界定?都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或许,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是美国。NASA所采用的多型号运载火箭是由波音和洛马公司合资组建的“美国发射联盟”所提供,原型火箭更是由美国军方与私营公司联合研制。为打破“美国发射联盟”的垄断,SpaceX公司等美国新兴私营航天企业也得到过NASA无偿的技术支持,作为“载人航天”的先头兵,NASA的绝大部分项目也会面向美国各大科技公司公开招标,与私营公司合作研发项目,共享知识产权。 张小平何去何从?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在“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一文中表示,“张小平在这两型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具体负责发动机系统方案设计指导和总体方案技术把关工作,是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 但当事件愈演愈烈之时,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却改口称,“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在承认汇报情况夸大措辞的同时,也声明张小平不是不能辞职,而是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工作两年才能去民营航天公司任职。 据新《保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涉密人员离岗的,脱密期管理由本机关、本单位负责;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调入单位负责;属于其他情况的,由原涉密单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 《中国企业家》从律师处了解到,如果真是涉密人员,并且跟原单位签定过协议,那就不允许违反规定就业。国有航天系统重视保密工作,对密级不同的岗位会相应发放保密费。 按此说法,有航天业内人士猜测,“张小平很有可能被判回研究所,在所内非密岗位发放基本工资,因为《保密法》绝对是能够站住脚的。” 据北京青年报称,张小平正在处理相关脱密手续,现在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也回不去了”。[详情]

张小平发声:压力很大 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
张小平发声:压力很大 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

  张小平正处于脱密期 研究所将加强内部管理 张小平发声:压力很大,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 9月28日下午,媒体记者联系上张小平,他表示,该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后,压力很大,现在不方便透露更多情况,相关的脱密手续也“正在处理”,而自己现在“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也回不去了”。 昨日,华商报A04版报道了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引发争议一事。9月27日晚,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官网发布关于张小平离职事件的情况说明,称张小平正处于脱密期,研究所为了挽留张小平在材料中措辞失当。 仲裁申请材料 夸大张小平地位引起误解 27日晚,“航天601所”即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官网发布关于张小平离职事件的情况说明,说明内容如下: 张小平1994年入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员资格,2015年3月起担任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从事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设计,参与了多项低温发动机项目论证。 2018年3月,张小平向研究所提出辞职申请。出于爱惜人才考虑,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了多次沟通和挽留,但其离职意向坚决,并在单位未批准的情况下自行离所。 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为此,2018年4月,研究所与张小平谈话,向其解读离职流程及脱密期管理规定,告知其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鉴于以上情况,研究所向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张小平继续履行聘用合同,按脱密期管理规定回所脱密。2018年9月17日,根据律师意见,研究所承办人向仲裁庭提交了《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里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材料经张小平个人朋友圈发布后,扩散到网络上,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一些误解、误读,产生了不良影响。今后,我们将加强内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严格、严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航天人员脱密期 不得擅自离境、去外企工作 航天系统内的单位,脱密期到底是咋回事呢?9月28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一位航天系统业内人士。这名工作人员说,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2到3年,重要涉密人员为1到2年,一般涉密人员为6个月到1年,核心、重要、一般分别对应着绝密、机密和秘密。 此外,脱密期管理要求主要包括,明确脱密期限、与原机关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即使清退所持有和使用的全部涉密载体和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离境,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不得为境外组织人员或者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其他服务。也就是说,只要在脱密期,要求是一样的,只是他们时间不一样而已。这名工作人员说,日常工作中,对于保密的限制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凡是涉密的内容,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和行为。 如果在日常工作中泄密了,会有什么后果呢?这名工作人员说,分好多种,入职之后会有保密教育,对于那些红头文件里要求的规则,是完全不能触碰的,触碰之后,会根据情况扣掉保密津贴。如果涉及把国家秘密泄露给了外面,比如把硬盘丢了,就会接受调查。如果把国家秘密泄露给了境外的情报机构,贩卖情报的话,情节严重的甚至可判死刑。 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白云说,对于普通的用人单位,劳动合同里针对单位内部信息都有保密条款,对于知道核心信息的岗位,会签保密协议,比如公司高管。竞业限制针对的是单位里的特定岗位,毕竟在竞业限制期间,用人单位是要支付工资的。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律师说法 违反单位保密协议应该担何责 涉密引发的侵权官司多吗?昨日,华商报记者采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博洲作了解读。 王博洲介绍,用人单位的秘密有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之分,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是每一位劳动者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5条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作为涉及国家秘密的员工,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保密期限,但是根据秘密登记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长期限。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符合签订竞业限制的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2年内),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或同类业务。通过竞业限制协议的方式,可限制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利。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王博洲表示,如果员工个人遵守了保密协议,而面临单位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需要由用人单位进行举证证明。若员工违反保密协议,可能要承担民事或行政责任。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具体诉讼案件中,只要能充分证明泄密侵权的事实,往往用人单位胜诉的几率比较大。 王博洲提醒,员工个人应当洁身自好,不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后,均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及单位关于商业秘密的管理规定。约定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是维护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伞。通过采取竞业限制协议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利。 华商报记者 燕然 >>泄密咋判 泄露商业秘密造成损失被判刑 近年来,随着商业秘密所蕴含巨大利润和竞争力的凸显,员工辞职跳槽极易引发诉讼纠纷。昨日,华商报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梳理了近几年的涉密案件,并请法律人士作了点评。 跳槽违反保密协议致损失203万 陆某原是以生产植脂末产品为主的苏州某公司职工,负责公司相关产品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写工作。2009年2月,陆某从公司辞职后到湖北某公司担任技术部质量总监,负责品管、研发等部门。陆某违反与跳槽前苏州这家公司之间的保密协议,利用之前掌握的公司的相关商业秘密,指导湖北某公司的植脂末产品生产。经公安机关侦查,湖北某公司生产所使用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均来源于陆某。 经鉴定,陆某的行为给苏州某公司造成203万元损失。法院审理认定陆某侵犯商业秘密罪成立,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律师点评】根据法律规定,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披露其知晓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责任,但若造成50万元以上的重大经济损失,则因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承担刑事责任。 给竞争对手提供技术判1年2个月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狄某在任张家港某公司员工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将掌握的公司含银抗菌溶液制备工艺及技术参数等核心技术,私自提供给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长沙某公司,并以技术服务费的形式收受长沙某公司贿赂共计299020元。 事发后,狄某曾任职的张家港某公司将其起诉到法院。2017年6月,张家港市法院审理认为,狄某违反保密协议,向长沙某公司提供制造操作流程。其本人到案后,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并有技术泄密案询问记录、加工合作协议、银行卡交易明细等证据。狄某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遂一审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狄某有期徒刑1年2个月。狄某所退赃款299020元上缴国库。 【律师点评】为一己私利,违反保密协议将核心技术提供给公司的竞争对手,给公司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法院一审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而非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离职“捎走”公司商业秘密判赔3万 2001年11月,林某进入江苏某公司工作,并签订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1月期间的劳动合同。2002年8月,林某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并约定该协议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效力。2003年12月,准备离职的林某将包含有公司产品初级教材等内容的资料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从公司内部局域网的工作邮箱发送到公众网上其私人邮箱。公司以违反公司规定为由对林某作出开除决定,并将其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林某从公司局域网发到网上私人邮箱中的邮件内容,具备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应视为公司的商业秘密,最终判决林某继续履行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中所约定的保密义务,并支付公司违约金3万余元。 【律师点评】当前人才流动已呈常态,由此极易引发商业秘密侵权案。通常表现为离职员工私自外带单位保密材料、拷贝单位涉密资料、发送涉密电子邮件等。 华商报记者 燕然 ?[详情]

张小平离职事件:2年脱密期,留人难“拴心”
张小平离职事件:2年脱密期,留人难“拴心”

  ■ 观察家 希望这起个案的处理,能推动现行的“脱密期”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30天辞职”法律关系的厘清。 这两天,张小平离职事件刷屏,舆论矛头最先指向涉事研究所不尊重人才。但9月27日晚间,该研究所发表声明称,张小平离职前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于是舆论风向又开始转向,很多人指责张小平擅自脱岗,甚至鼓动将其“抓回来”。 国家的保密制度的确须遵守,而劳动者正当自由流动的权利也应得到尊重。就防止重要机密非法流出和部分国企借口“国家机密”任意卡住人才流动并举而言,张小平离职事件或许是个典型案例。 我国《保密法》第38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但“脱密期”有多长呢?《保密条例》只是原则规定,脱密期由相关部门的规章规定。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官方声明称:张小平的脱密期为2年。2年的保密期并非出自法律规定,这究竟是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是企业自行设置,2年的时长又是否合理,或许也是接下来的仲裁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放人,并通过扣押人事档案等手段卡人,那也构成违法。这样一来,《保密法》规定的“脱密期”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辞职机制之间的衔接,就出现了问题。 对此,法律并没有做出规定,特别是涉及航天行业企业的个案处理,之前鲜有披露,更没有被充分研究。鉴于此,希望张小平事件能推动这方面法律关系的厘清。 而张小平能不能到民营火箭公司就业的问题,涉及“竞业禁止”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期限最多为2年。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要对员工进行“竞业禁止”,就得支付补偿金,补偿金的标准一般是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这样才能体现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但很多地方的规则是“竞业禁止”和“脱密期”不能同时适用,也就是说,既然要求张小平履行脱密期的规定,就不宜再进行竞业禁止。 客观地说,目前此事还有很多关键事实还没得到披露,不过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背后,也是社会对国企人才政策的焦虑。之前有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为“留下人才”,故意设定漫长的审批期、搞单位辞职名额限制、直接扣档案等。 但找各种借口“卡人”不是尊重人才。哪怕按《保密法》规定,也最多只能把人才雪藏2年。所以,让离职人员脱密无可厚非,但若是拿“脱密期”来萧何月下追韩信,就会很被动了。 谈张小平离职事件,需要以保守国家秘密为底线,也需要以遵守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流动为出发点。既然事件正在进入劳动仲裁程序,还是希望案件得到法律上的定分止争,也通过个案处理,真正厘清现行的“脱密期”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30天辞职”的法律关系。 □沈彬(媒体人)[详情]

张小平与航天所谁错了?环球时报:国企用人机制需反思
张小平与航天所谁错了?环球时报:国企用人机制需反思

  单仁平:张小平与航天所,双方谁错了?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离职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牵动了人们对国企用人机制以及人才流动的广泛争论。我们认为,这是一起个人正当利益与机构法定权益、市场化用人机制与国企用人现实条件发生冲突的典型案例。 最初那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公号文章,称张小平在单位完全不受重视,年薪只有12万,看来有些夸大之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随后披露的信息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了解此事的另一个角度。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张小平在民营空间技术公司得到一个年薪一百万的职位,他为此心动是正常的,他也有权利作出跳槽的选择。 另一方面,研究所要求张小平履行脱密义务,这同样于理于法也都有正当性。看来,互联网舆论场在第一时间将张小平与研究所之间的纠纷简单化了。 由于很多人觉得人才在国企里比在民企更容易被埋没,也更容易被官僚主义机制平庸化,难以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这样的一种普遍性不满是张小平事件一下子燃爆的主要原因。大家虽然不了解事件的细节,但都觉得这件事“很像是真的”,因为它对应了大家对国企的印象和想象。 客观说,对于激励并且留住张小平这样的人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作为空间总体上是有限的。张小平挣多少钱,该研究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动,不可能做突破性安排。航天是人才密集型领域,那里有大量优秀专家和工程师,他们的收入都不高,与他们的贡献不成比例。他们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有职业的信念和责任感,也有面对不公平时的无奈。 通过张小平事件,全社会最该反思的大概是国家对整个国企的用人机制安排。国企里优秀的人才应该能得到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薪水,他们的上升通道不应被官本位带偏或者堵塞,他们还应当得到在这个社会上对应着实际价值的荣誉感。 国企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国企里对普通员工和退休人员是最人道的。国企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民营企业比不了的。国企分担了一部分政府的义务,它们通常要有在效率与公平之间保持平衡的考量,而民企则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效率上。 其实公众对国企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大家既希望国企有同民企一样的竞争力,同时舆论对国企内部的公平以及国企员工收入与全社会之间收入的公平,都有很强烈的要求。加上国家的一些硬性规定,现实情况下,国企是很难将更多资源用来突出关照少数优秀人才的,社会舆论应当至少了解对国企的这些难处,在国企人才外流的问题上,保持一种更加公允的态度。 无论如何,人才流动都是正常的,而且国企的用人劣势问题应当由国家来思考和调整,不能要求个人来承担。虽然我们应当鼓励在航天机构等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国企里的担纲人才们表现出奉献精神,而且在很多那样的机构里,那样的精神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不断传承。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已不能作为强制性要求。 作为人才市场的底线性规则,人才流动必须是自由的,与此同时,它也应该是规范化的。在这个底线之上,国家和社会也应当推崇职业精神和从业道德,从社会创造条件让所有个体人尽其才,以及从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两个方向推动职场的积极向上,而不应只重其一。(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详情]

张小平离职风波背后:涉密航天科研人员如何"脱密"?
张小平离职风波背后:涉密航天科研人员如何

   “情感上同情,但流程上不合规。”张小平说回不了原单位,那他能继续留在现单位吗? 来源:独角鲸科技 在舆论发酵一天后,张小平的离职风波仍未停息。9月28日,张小平首次作出回应称,其离职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后,压力很大,现在不方便透露更多情况,相关的脱密手续也“正在处理”,而自己现在“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也回不去了”。 按照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的声明指,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目的是为了让其回到研究所脱密。“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声明中提到,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为此,2018年4月,该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谈话,向其解读离职流程及脱密期管理规定,告知其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若果脱密期尚未结束便加入蓝箭航天,张小平的做法显然违反《保密法》规定。 从民营火箭企业的角度看,张小平事件亦暴露出航天系统人才流动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我国《航天法》尚未出台,不过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出,商业航天有望更加规范和良性发展。 ▾ 如何度过脱密期? “情感上同情,但流程上不合规。”有航天体制内的科研人工向记者表示,民营火箭企业并不一定符合保密协议规定,即使不涉及到外资背景,这些民营火箭企业也难以完全确保火箭技术不泄密,“谁能保证这些企业里没有技术泄密?” 他认为,张小平没完成两年的脱密期就到蓝箭航天工作,不符合《保密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此外,《公务员法》中第八十一条亦明确指出,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不得辞去公职。 据记者了解到,脱密期内长短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由各部门的规章规定,往往职位级别越高脱密期越长。某民营火箭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原本他的脱密期时间较长,但原单位选择对其灵活处理,因此他的脱密期所有缩短。 “所谓的‘密’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机密或军方机密,还有一种是技术或商业秘密。”上述企业高管透露,大部分的脱密期都是指前一种,特别是军工企业。 除了调岗外,委托脱密是另一个常见的处理方案。有从航天体制离职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原单位愿意开出委托脱密书,新单位有保密资质且愿意接收,即可完成委托脱密。对于张小平是否属于委托脱密的情况,截至到发稿时止,蓝箭航天方面并未回复记者的采访请求。 而同为民营火箭企业的零壹空间已拥有保密资质,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完全按照《保密法》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标准》对涉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脱密期管理。 “张小平不能简单认为是普通的劳动者,特殊岗位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上述科研人员认为,那篇刷屏文章和大众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张小平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之间的劳动仲裁,不能将其视为普通的劳动纠纷。 他表示,对于一个已经在特殊行业工作二十多年,且每个月都会接受保密法教育的科研人员来说,张小平的做法过于心急。“既然选择国防,就要为祖国奉献,没这个政治觉悟,国家放心让他做吗?国家培养他二十多年,先进设备给他用,他搞出来东西就走了。不能为了短时间的一点利益,做可能影响保密安全的事情。” ▾ 商业航天影响几何? 张小平离职引发舆论风波后,航天圈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均认为此事将对国内的商业航天产生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体制内的科研人员下海潮将短期内降温。据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军工企业都没有与员工签署竞业协议,张小平事件后这些特殊行业或许会加大这一方面的就业限制。 另一方面,如何协调国家队和商业航天之间的发展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前星际荣耀负责人曾估算,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的员工总和高达40万,而当下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等民营火箭企业的员工数量不过是200人出头,实际上对体制的科研实力影响并不大。 不过张小平离职风波爆发后,民营火箭企业开始反思普遍反思过于依赖体制力量的问题。国内的民营火箭公司普遍成立于2015年之后,为了缩短研发时间争取尽早研制出火箭,科研人员主要来源于体制内,商业航天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 星途探索CEO梁建军告诉记者,从民营企业来说,需要思考自身人才梯队的建设问题。,包括招聘应届大学生进行科研培训,一步步培养航天人才。 “有关部门应协调好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共同应对SpaceX对中国的严重挑战。”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呼吁,早前SpaceX已高调宣布其环月旅行计划,展示出美国商业航天的实力,他认为国企、民企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我国航天事业互相补充的有机体。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近年一直鼓励发展商业航天。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为商业航天的落地打开政策缺口。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进一步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事实上,我国《航天法》的出台已渐行渐近。去年8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工程师田玉龙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表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航天法论证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基本完成航天法草案初稿,将对商业航天的支持、保障和保护,纳入到航天法的法律体系框架中。 “现在处在行业变革期,很多事情都无章可循或者有章未循,未来随着行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会逐步完善的,这样才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梁建军说。[详情]

“老东家”为何要求张小平回研究所“脱密”?
“老东家”为何要求张小平回研究所“脱密”?

  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经过数日喧嚣,张小平跳槽风波迎来官方回应[详情]

张小平发声:压力很大 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
张小平发声:压力很大 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

  9月27日,有微信公号刊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引发网友关注。文章中称,一家航天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张小平被一家民营企业挖走,而该名科研人员离职前在我国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处于“最关键的技术岗位”。27日晚,研究员张小平离职 原单位发布声明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28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联系了张小平,他表示,该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后,压力很大,现在不方便透露更多情况,相关的脱密手续也“正在处理”,而自己现在“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也回不去了”。 [详情]

评论:既然要求张小平履行脱密期规定 就别再竞业禁止
评论:既然要求张小平履行脱密期规定 就别再竞业禁止

  张小平离职风波:2年脱密期,留人难“拴心” | 新京报快评 希望通过个案的处理,厘清现行的“脱密期”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30天辞职”的法律关系。 文 | 沈彬 “张小平离职事件”刷了屏,矛头最先指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国企“老大”作派,不尊重人才。但9月27日晚间,该研究所发表澄清声明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离职前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 于是舆论风向又开始指向张小平擅自脱岗,甚至已经有人鼓动要把张小平“抓回来”。 国家的保密制度的确必须遵守,而劳动者正当自由流动的权利也应该得到尊重。如何既防止国家秘密和技术的非法流出,也防止国企霸道地借口“国家机密”任意卡住人才流动,张小平离职事件或将成为一个典型案例。 我国《保密法》第38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但“脱密期”有多长呢?《保密条例》只是原则规定,脱密期由相关部门的规章规定。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官方声明称:张小平的脱密期为2年。就此事而论,2年的保密期并非出自法律规定,那究竟是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是企业或研究所自行设置,2年的时长又是否合理——或许也是接下来的仲裁需要考虑的问题。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放人,并通过扣押人事档案等手段卡人的话,本身就构成违法。 这样一来,《保密法》规定的“脱密期”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辞职机制之间的衔接,就出现了问题。 对此,法律并没有做出规定,特别是涉及火箭等敏感军工企业的个案处理,之前鲜有披露,更没有被充分研究。鉴于此,也希望张小平事件这起个案能提供一个厘清法律关系的机会。 而对于张小平能不能到民营火箭公司就业的问题,涉及“竞业禁止”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期限最多为2年。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要对员工进行“竞业禁止”,就得支付补偿金,补偿金的标准一般是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样才能体现权利、义务相关对等原则。但是,很多地方的规则是“竞业禁止” 和 “脱密期”不能同时适用,也就是说既然要求张小平履行脱密期的规定,就不宜再进行竞业禁止。 ▲图为张小平现就职的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一楼大厅。新京报记者 刘名洋 摄 客观地说,目前此事还有很多关键事实还没得到披露,不过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背后,也是全社会对国企人才政策的焦虑。 之前很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为“留下人才”,人为设置了很多不合理辞职的门槛,故意设定漫长的审批期、搞单位辞职名额限制、直接扣档案,种种不当手段不一而足。 但找各种借口“卡人”不是尊重人才。哪怕按《保密法》规定,也最多只能把人才雪藏2年,也最终留不住人才。所以,让离职人员脱密无可厚非,但若是拿“脱密期”来萧何月下追韩信,就会很被动了。 谈“张小平离职”事件,需要以保守国家秘密为底线,也需要以遵守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流动为出发点。既然事件正在进入劳动仲裁程序,还是希望案件得到法律上的定分止争,通过个案的处理厘清现行的“脱密期”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30天辞职”的法律关系。[详情]

张小平离职背后:中国两大航天集团为何成不了NASA?
张小平离职背后:中国两大航天集团为何成不了NASA?

  张小平离职背后:中国两大航天集团为何成不了NASA? 即便是如今拥有现役最大运载力火箭的Space X,其成立之初也离不开NASA在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 来源:寻找中国创客 记者 / 蔡浩爽 中国航天业的“马斯克们”正在遭遇中国式困境:体制内院所的收入已经支撑不起他们的报国情怀,而选择出走,原单位又不愿轻易放人。 9月27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刷屏。 文章大意为:原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此前在该单位不受重视,年薪只有12万,提出辞职也没引起领导重视。而当张小平跳槽到民营航天创业公司蓝箭航天后,年薪超百万,原体制内院所也幡然醒悟:这个“灵魂人物”的离职会“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发公文希望通过行政力量留下张小平。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当日晚间作出回应,重点有二:一、这份公文是真实的,但张小平是“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要求张小平继续履行聘用合同,按脱密期管理规定回所脱密”。二、张小平本人的科研实力并不足以影响载人登月,“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章在互联网上引发轩然大波,而涉事的蓝箭航天和同为民营火箭创业公司的其他竞品公司对此事三缄其口。 Space X 的成功已经向世界证明了火箭这门生意的可行性,而要将航天由“事业”变为“行业”,“军转民”是必由之路,这其中也包括了体制内人才、技术向民营企业的转移。 未来太空竞赛的主角越来越由国家转变为商业公司,相较于研发出世界现役最强运力火箭、即将进行商业载人探月之旅的 Space X ,国内的民营火箭公司被一创业者自评为还是“小学生水平”。有业内人士表示,希望这次刷屏的张小平离职事件,不会给处在花苞期的民营航天事业带来阴霾。 渴求体制内人才:免于试错以节省时间 体制内人才对发展民营航天事业有多重要? 一个数字是: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的研发人员80%来自体制内军工集团、科研院所,这一数字在星际荣耀更是几乎达到100%。这两家公司是目前中国“唯二”真正意义上成功发射过探空火箭的公司。 “火箭是个高度人才密集的行业,尤其需要参与过实际运载发射、型号设计,经历过失败、做过‘归零’的人。”蓝箭航天投资人、深圳前海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陈敏此前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而国内有过实际型号设计经验的研发人员,几乎都集中在体制内。 即便是如今拥有现役最大运载力火箭的 Space X,其成立之初也离不开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 2008年之前,Space X 的猎鹰一号连续三次发射失败,马斯克卖掉了房子、飞机、跑车之后,Space X 依然濒临破产,最后,是 NASA主动抛出橄榄枝,给了 Space X 一个16亿美元的大订单。 NASA不仅将发射任务委派给 Space X,还将人才、技术等向 Space X 进行转移,免于其重复进行先期的技术研发,这才有了Space X 打破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垄断,一举成为航天新贵。 民营火箭公司渴求体制内人才,一方面是由于无法像国家队一样,有充足的资本提供顶尖的科研环境。 “这就像欧立希通过606次试验才发现梅毒克星一样,科学研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民企承担不起前面的605次。”军事专家、知名军事评论员董健告诉寻找中国创客,因为国企和研究机构有国家资本投入,底子上是民企不能比的,“体制内人才到了民企可能很快就能搞出成果,但前面605次试验的基础都有赖于国家投入。” 除了资本上的限制,迫切的还有时间。 曾有国内排名前三的民营火箭创业者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对于他们来讲,技术和资本都不构成太大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和时间赛跑”。 正如天仪研究院 CEO 杨峰此前曾公开表达的那样:火箭是一个赤裸裸的竞争市场。客户并不在乎你是大火箭还是小火箭、大厂商还是小厂商、固体还是液体、国内还是国外、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等等一系列问题,只在乎时间、成本和可靠性。 这时候,谁更安全可靠,谁就能先在民营火箭赛道跑出来。任用体制内研发人员,无疑会为这些公司大大节省先期基础研发所耗费的时间。 人才流动不畅: 两大集团不是中国的NASA  而人才从体制内院所流向民营企业,面临着中国式困境。 去年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败后,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梁小虹曾做过一次演讲。其中在提到中美民营航天的差距时,梁小虹说:“中国航天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体制内高层的态度和中国的现实情况。 有从航天科工集团出走的高级别技术人员曾对记者坦陈:“我们从体制里出来做这个事情(民营航天),站在国家的角度,肯定是支持和鼓励的;但是站在以前单位的角度,或多或少还是不是太高兴吧。” 这就涉及到中美本身的商业航天基础和环境。 就像Space X可以使用NASA的技术和人才,但却不能使用波音和洛马的技术和人才一样,中国的民营航天公司也不可以使用航天科工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的技术及人才。两大集团不是中国的 NASA,更适合对标波音和洛马。 因为1998年前后,中国航天科研体系改组为企业体制,中国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已经成为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实体。 据NASA中文官网介绍,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行政性科研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太空计划,并开展航空科学暨太空科学的研究。而与NASA对标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其职责是执行中国的国家航天政策,履行政府相应的管理职责。 “这次事件绝对会影响人才外流。”零壹空间对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表达了对张小平事件后续影响的担忧。 实际上,在近两年越来越多科研院所技术人员选择加入创业公司后,相关单位已经加强了对人员流动的管控。 张小平此前上级主管单位一处级领导表示,事情之所以发展到发公文的地步,实际正是因为该所近两年离职人员较多,对科研影响较大。 也有航天领域创业者向记者透露:体制内研发人员离职难度正在增加。“比如拖慢办理离职手续的速度,辞呈交上去之后,半年不回复。” 另一创业者证实了这一说法:“普通密级人员,走离职手续流程的时间也在半年到两年之间。”基于这一情况,不少人选择在原单位离职手续未结束前(不是指脱密期未结束),提前进入新公司。 体制内院所的无奈:待遇和晋升局限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所言:“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的答复可知,这是单位在提起法律仲裁时,故意夸大其作用和贡献,试图留人。换句话说,夸大他的作用,并非爱才,而是为‘卡人’。以‘惜才’之名阻止人才的自由流动,与人们真正所期望的尊重人才,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在与多位原航天院所出走人员交流后得知,促使他们离开原单位的现实原因主要有二:待遇和晋升空间。 航空航天待遇低、影响科研热情此前也引发众多讨论。 某知识问答平台上,“航空航天系统的科研院所的实际待遇如何?”问题下有149个回答。在获得859人赞同的回答里有这样一句话:“好不容易于top2(院校)毕业,好不容易要开始拿工资,却发现没有多少闲钱可以找孝敬父母。我妈在听说我每周只在支付宝减免的那天去超市买打折菜,买够一个星期的时候,问,要不要家里给你打点钱。” 据该答主介绍,其入职一年以来,最高月工资3800元,最低一个月790元(扣了社保等之后),年终奖工作半年1700元。 前述处级干部在回应张小平一事时表示,有民营公司在研究所附近设点,针对性挖人,年薪高出好几倍。 “动辄开出年薪五六十万,稍有职称的上百万的年薪,与西安年薪二十万以内相比,没几个能经受住诱惑”,他表示,“换作其它商业公司,对手开出几倍的薪水也一样会出现这种情况。仅仅归结于体制,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其实,体制内院所也有自己的无奈。有研究员告诉记者:“说单位不重视这种离职问题,肯定是是假的”,但“确实开不出这么高的待遇”。 在 Space X 等商业公司兴起前,美国发射服务几乎由美国发射联盟ULA集团垄断,该集团商业发射标价高达1.4亿美金一枚火箭,被业内称为“黑店”。 相较于ULA,国内两大集团的发射服务则便宜得多。以长征三号火箭为例,其发射价格为3000万美金,虽比不上充分商业化的 Space X,但也比 ULA 便宜得多。中国航天因此吸引了巴基斯坦等不具备发射能力国家以及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商业卫星发射订单。 据业内人士透露,低价恰恰是市场尚未商业化的表现。这一切,都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之上。 体制内航天院所确实存在收入天花板较低的情况,比如据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了解,航天某院一位高层的年薪为税前80万人民币,其他各级自然递减。 但通过降低研发人员收入来降低发射服务成本,显然不是可持续之道。“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在研究吸引体制内人才问题。我们计划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发展平台、股权激励等吸引人才。国企如若想留住人才,也要从这些方面反思。”零壹空间方面称。当然,体制内院所也有其他优势,比如其顶尖的研发条件,现阶段还是民营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详情]

科技日报谈张小平事件:权力壁垒和开放市场的博弈
科技日报谈张小平事件:权力壁垒和开放市场的博弈

  张小平想跳槽说明了啥 来源:科技日报 杨雪 张小平离职后加入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图为该公司北京研发中心。  北京青年报 图 9月27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内容虽诙谐离奇却直指现实弊端,令人不吐不快。国企论资排辈待遇低,技术骨干出走谋高薪,老桥段唱出新彩,皆因一封萧何夜追般火急火燎的公文。 俗话说地球离了谁都转,偌大一个国家的重大战略项目,不可能因为某个人的出走而瘫痪。而且,据说此单位实际待遇也没那么差,工资或许不算多,但有房有福利。至于一来二去个中原委,留待权威部门揭晓。个人以为,整件事之所以引围观,是因为吃瓜群众看到了航天领域固有的利益、权力壁垒和开放的市场机制之间博弈的火花。 在很多国家,民营航天蓬勃发展,比如马斯克的“民间队”,坐拥大量技术骨干,设计出举世瞩目的重型猎鹰。而在我们这里,一直是“国家队”一枝独秀,这些年民营航天有了些起色,比如首枚民营自研商业亚轨道火箭首飞成功,但声音、力量仍显薄弱。当民间队开始开出符合市场规律的薪酬价码,对于我国民营航天发展来说绝对是个好信号。 可以预见,国家队人才还将陆续出走,对此只能表示遗憾。毕竟,只是单纯用家国情怀拴住人才的做法不仅不能长久,更是违背市场规律、阻碍创新的。举国体制是我们的优势,不应沦为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负累。实际上,不论国家队还是民间队,只要能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就是爱国队;不管人才在“墙里”还是“墙外”搞科研,都是在为国家科技进步作贡献。 唯有在这样的格局下看问题,将个人、企业、部门统一到国家利益的层面上来,才能冲破藩篱,让举国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样一来,引入市场机制、允许科研人员自由流动,特别是大力倡导民间力量参与航天国防等科研,不仅能解决初现端倪的抢人才矛盾,也将全面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的发展,是为双赢。[详情]

科技部开专项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 科研人员期盼落实
科技部开专项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 科研人员期盼落实

  科技部开展专项行动为科研人员减负 着力解决报表多牌子多检查多等突出问题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刘垠)27日,科技部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科研院所推进会”,交流各科研院所落实工作进展和做法,调研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减负专项行动深入实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在中央改革办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于8月初部署启动了减负专项行动。减负专项行动包括减表、解决报销繁、精简牌子、清理“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检查瘦身、信息共享和众筹科改7项具体行动,通过解剖麻雀和集中治理,切实解决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科研管理中表格多、报销繁、牌子乱、检查多、数据孤岛等突出问题,建立服务于人的创造性活动的科研管理机制。 据悉,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各科研院所和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将国家减负政策在本单位细化落地的措施做法。会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分别作典型发言。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充分肯定了科研院所前一段落实减负专项行动的进展和成效,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广大科研人员对抓落实的期盼很高。组织开展减负专项行动,目的就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科研人员反映强烈、集中在操作层面的具体科研管理问题,坚决砍掉一切不合理的繁文缛节和陈规旧章,改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评价制度,更好激发创新活力,多出一流成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王志刚表示,经过前一阶段工作,减负专项行动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下一步还要会同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等有关部门加大推进力度,加强政策协同,进一步使行动进校门、进院所,扩大行动效果。 王志刚强调,松绑减负要从基层做起。科研院所等法人单位是抓落实的最后环节,必须担起主体责任,减负不是不管,而是要优化管理。既要减负,也要加强科技界的学风作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反对不正之风,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潜心、安心、专心研究。专项行动最终的成效要体现在科研院所完善内部管理上,体现在出更多一流科研成果上,体现在科研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作风上。科技部将按照中央部署,深化机构改革,切实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努力为广大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鼓与呼”,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详情]

张小平离职风波中:蓝箭旗下运载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
张小平离职风波中:蓝箭旗下运载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

  嘭!火箭发动机今天在湖州点火试车 湖州发布   来源:澎湃新闻 问政 “嘭……”随着一段连续的巨响,山坳里的腾起蘑菇云般的尘土,20秒钟后,响声停止,山坳对面的观景台上爆发出热烈的响声。在浙江湖州,一台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正在进行点火试车。 随着国家对民营商业航天领域的政策放开,近年来,市场上涌现了不少民营商业航天企业。7月5日,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公布旗下自主研发的80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ZQ-2)及火箭发动机“天鹊”(TQ-12)的研发生产计划,引发公众关注。 在这背后,浙江湖州为蓝箭航天实现民营航天梦提供了温床。9月27日,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芝山路177号的蓝箭航天智能制造基地揭开神秘面纱。与此同时,蓝箭航天旗下自主研发的天鹊发动机短喷管推力室短程点火试车成功。 蓝箭航天智能制造基地现场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 发动机是火箭的核心部件,大量的试验是发动机研制成功的必要条件。 9月27日中午,在湖州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中,蓝箭航天80吨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短喷管推力室举行点火试车。随着“5、4、3、2、1”口令,一束长达15米的蓝色火焰从推力室喷向山坳。几百米外,站在观景台上,袁宇目不转睛地盯着试车现场。 20秒后,随着火焰熄灭,各项数据显示点火试车成功,袁宇第一个举起双手鼓掌欢呼。作为蓝箭航天高级工程师,他带领着一个九人团队进行着天鹊发动机核心部件——推力室的研制。“此次试车,验证了我们的核心技术,开启了天鹊以及朱雀二号进入大规模地面试验的序幕。”袁宇说。 推力室试车成功,展示着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建设速度。 “我们刚来时,山上灌木丛生,连路都没有,更别说水电了。”蓝箭航天的高级测试系统工程师张昉参与了试车台建设的全过程。今年3月,张昉调往湖州,负责试车台建设工作。“从审批、土建、到试车台建设并投入使用,整个流程只用了5个月时间。这样的速度超乎想象。”张昉说。 时间是紧迫的,条件是艰苦的。连续的室外作业,让张昉脸上的皮肤变得黝黑。配套设施还在建设中,工程师们暂时只能在集装箱改造的“指挥室”里发号指令、收集数据。山上餐饮不便,山脚处朴素的“农家乐”成了最接地气的“食堂”。然而,在为航天梦奋斗的过程中,谁也不觉得苦和累。张昉说:“大家看着自主建设的热试台投入使用,心里都感到很高兴。” 天鹊发动机短喷管推力室试车 朱雀腾云指日可待 在距离试车台基地20公里左右的湖州吴兴区黄芝山路177号,坐落着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灰蓝色的彩钢板构筑起近3万平方米的车间,车间外墙上“LANDSPACE蓝箭航天”几个字引入瞩目。 张昌武资料图 蓝箭航天CEO张昌武介绍,这座工厂按照数字化、智能化、通用化理念打造,配备了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是蓝箭航天面向未来的核心技术设施。未来,蓝箭航天的液体发动机及运载火箭设计完成后,将在这里实现试验及总装。 走进车间,能看到五个区域:冷态试验区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零件、组件的各项性能测试;储箱生产区用于火箭贮箱的生产制造;发动机装配区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各部件及整机的装配;制造检测区用于箭体及发动机零组件的制造、检测等;火箭箭体总装区用于火箭箭体总装、总测,具有高精度的水平对接装置。 今年8月底,制造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发动机装配区已开始进行试验。按照计划,今年春节,天鹊发动机将进行全系统试车,2020年,第一台80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将在这里组装完成。2022年,这里将形成年产200台发动机、15枚中型运载火箭的能力。 航天新梦箭出湖州 在国内,民营商业航天正焕发勃勃生机。蓝箭航天为何会选择浙江湖州? 早在2017年1月,蓝箭航天就与丹麦Gomspace公司就在杭州签订了火箭发射服务协议,这是国内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承接的第一笔国际市场商业火箭发射服务的订单。据悉,之所以将签约仪式放到浙江,意在寻找潜在合作伙伴,希望在浙江进行深入布局。 随后,山清水秀的湖州进入了蓝箭航天的视线,张昌武说:“浙江制造业发达,本土及周边有大量与航天配套的产业链布局,湖州的生态环境、人才储备和产业基础也都具备发展商业航天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能够充分满足航天火箭生产组装对配套环境的需求。”今年3月,基地正式落户。 此外,为支持民营商业航天发展,湖州市政府为蓝箭航天解决了厂房等产业落地需要的基本生产设施,还投入了专项资金进行综合支持。“在浙江,一系列政策、环境、产业和资本将为蓝箭航天在未来几年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充分保障。”张昌武说。[详情]

经济日报评张小平事件:“才”到用时方恨少
经济日报评张小平事件:“才”到用时方恨少

  才到用时方恨少 经济日报记者 刘亮 古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成千古佳话,今有红头文件“捉”张小平引网络围观。 张小平火了。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离职的张小平没有想到,他会以“影响中国登月进程的人”这样的超高端定位为公众所知。尽管相关负责人已经出面澄清,只是为了增加在法律仲裁“占理”的分量而作了“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相关细节也有待澄清,但由此引发的人们对国企用人弊端的种种吐槽却远未停止。人才能不能流动?人才要不要留住?人才如何留住?这是每一家面临人才流失的企业都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人才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第一重要的资源,所有的资源都必须流动起来,才能实现最优化的配置,人才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40年,人才流动不新鲜。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人才走出办公室、放弃铁饭碗,掀起了第一波“下海”潮。这批人文化程度高、政策意识强,有情怀有梦想,敢奋斗能担当,他们加入到经商创业的队伍中来,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为改革开放增添了活力和生气。从柳传志到牛根生,从刘永好到任正非,甚至连做过公办教师的马云也算,他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奋斗成就充分证明了人才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正常的人才流动不等于流失,判断人才的流失不宜以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来划线。人才在哪里都会发光,在什么企业工作都是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这是新时代应有的用人之道。 虽然说,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张小平们有选择的自由,但对于一个个具体的企事业单位来说,如何在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中留住人才,却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难题。如果屡屡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就需要反思,检讨用人体制机制上出了什么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努力把年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留住更多的张小平们。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情感留人,这是每个企业都明白的用人之道,而落到实处则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屡次对张小平做谈心工作无效,这也给很多企业提了个醒。对比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更加多样,企业留人用人的工作也需要更加细致。对于国企来说,党员干部占比较大,政治思想工作是必修课,讲信念、讲奉献无可厚非,但是效率优先的原则也要体现,论资排辈的积习不能不改,否则当情怀遇上房贷,真不好说先碎的是哪一个。 才到用时方恨少,人逢缘尽却难留。留人用人不在一朝一夕,平日里对员工诉求的倾听、工作的支持和职业规划的引导,都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非要到离职之时再谈心,人去之后求仲裁,只能说明人才工作不到位,留人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详情]

科技日报:不论国家队民间队 推动航天发展就是爱国队
科技日报:不论国家队民间队 推动航天发展就是爱国队

  张小平想跳槽说明了啥 来源:科技日报 9月27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内容虽诙谐离奇却直指现实弊端,令人不吐不快。国企论资排辈待遇低,技术骨干出走谋高薪,老桥段唱出新彩,皆因一封萧何夜追般火急火燎的公文。 俗话说地球离了谁都转,偌大一个国家的重大战略项目,不可能因为某个人的出走而瘫痪。而且,据说此单位实际待遇也没那么差,工资或许不算多,但有房有福利。至于一来二去个中原委,留待权威部门揭晓。个人以为,整件事之所以引围观,是因为吃瓜群众看到了航天领域固有的利益、权力壁垒和开放的市场机制之间博弈的火花。 在很多国家,民营航天蓬勃发展,比如马斯克的“民间队”,坐拥大量技术骨干,设计出举世瞩目的重型猎鹰。而在我们这里,一直是“国家队”一枝独秀,这些年民营航天有了些起色,比如首枚民营自研商业亚轨道火箭首飞成功,但声音、力量仍显薄弱。当民间队开始开出符合市场规律的薪酬价码,对于我国民营航天发展来说绝对是个好信号。 可以预见,国家队人才还将陆续出走,对此只能表示遗憾。毕竟,只是单纯用家国情怀拴住人才的做法不仅不能长久,更是违背市场规律、阻碍创新的。举国体制是我们的优势,不应沦为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负累。实际上,不论国家队还是民间队,只要能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就是爱国队;不管人才在“墙里”还是“墙外”搞科研,都是在为国家科技进步作贡献。 唯有在这样的格局下看问题,将个人、企业、部门统一到国家利益的层面上来,才能冲破藩篱,让举国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样一来,引入市场机制、允许科研人员自由流动,特别是大力倡导民间力量参与航天国防等科研,不仅能解决初现端倪的抢人才矛盾,也将全面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的发展,是为双赢。[详情]

张小平离职背后:航天民企跑步钱进 收入会涨两三倍
张小平离职背后:航天民企跑步钱进 收入会涨两三倍

  张小平离职背后:航天民企“跑步钱进” 有航天技术人员被民企以2至3倍薪酬挖走;蓝箭航天等民企获资本青睐,均获得数亿元融资 8月,蓝箭航天自研的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完成总装出厂测试。受访者供图 在网络和朋友圈“刷屏”的“张小平离职事件”掀开了航天人才离职潮的一角。昨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在航天系统多家研究所内,都有高级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况,其中不乏大所所长和主任设计师等主力岗位。 “挖走”张小平的是航天民企蓝箭航天,该公司研发的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即将在四季度发射。这背后是大量资本纷纷入局。对航天人才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新京报记者 任娇 陆一夫 蔡浩爽 跳槽 “不是我们收入低,是外面开得太高” 一位航天系统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年初,自己所工作的航天研究院的一位所长,已经跳槽去了民用航天,不久之后,一位主任设计师也跳槽到民用航天。 “不是我们收入太低,是外面的公司开得太高了。”一位在航天系统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单位也走了不少人,张小平这个级别的有,甚至还走了一个更高级别的。基本收入会涨两到三倍,不然没人愿意走。” “说单位不重视这种离职问题,肯定是假的,但是华为一个普通员工都比我们所长待遇高。确实开不出这么高的待遇,面对人才的流失,也就没有办法强留。”该研究员透露,“离开研究所基本就是两个去向:华为和民用航天公司,有能力的技术岗位,年薪基本可以给到50万以上。” “研究所不代表安逸,也不代表没有压力,没有加班。”去年从北京某航天研究所硕士毕业的小徐,毕业后选择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在二三线城市,研究所的工作也许待遇一般,但相应的花销也较少,很多可以报销,依然意味着铁饭碗。” “虽然Space X已经证明了商业航天的可行性,但是我们国家的民用航天还属于萌芽阶段,公司较少。”小徐说,“航天领域还是比较传统,三分之二的同学毕业后都会进入研究所工作,之所以选择民用航天公司,除收入因素外,主要还是看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研究所并不意味着压力小或者不加班。” 即便近年人才流失愈演愈烈,航天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也是水涨船高。 2009年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毕业的李杰(化名)透露,2009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有机会去西安的一家研究所,然后2014年博士毕业的时候,发现这家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也变成了博士,“相隔五年,我从本科变成了博士,去的是同一家研究所的同一个岗位,收入却相差无几。” 新京报记者 任娇 起底 蓝箭航天四季度发射“朱雀一号” “挖走”张小平的蓝箭航天类似中国版的“Space X”。2018年2月,马斯克旗下Space X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红色特斯拉射向太空,引发全球关注。2018年8月20日,蓝箭航天宣布其研发的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完成总装,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 9月27日,就在“张小平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蓝箭航天宣布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在其湖州自主建设的试车台进行了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并取得成功。蓝箭航天CEO张昌武表示,本次短喷管推力室试车是对蓝箭发动机产品和核心能力建设的一次“双向验证”。 公开资料显示,蓝箭航天是全球第三家拥有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技术的火箭制造企业。按照规划,公司将在明年实现百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量产,并于2020年进行中型液体运载火箭的试验发射。 今年4月9日,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2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金风科技领投,世纪天华、国开熔华跟投,创想天使、永柏资本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蓝箭航天透露,其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将具备200余人办公生产规模,预计2022年将形成年产200台发动机、15枚中型运载火箭的能力。目前蓝箭航天获得超过5亿元融资。 从技术储备来看,民营火箭企业技术依靠国家队的输出。“国内民营的火箭公司,其实也站在科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肩膀上,没有科工这么多年在行业里面的耕耘,也就没有国内目前商业航天的发展,这个是必然的。”火箭企业星途探索CEO梁建军说。 新京报记者 陆一夫 跃进 资本积极入局商业航天市场 2015年民营火箭企业陆续出现,除蓝箭航天外,比较知名的还有零壹空间和星际荣耀等民用航天企业。 其中小米创始人雷军投资的星际荣耀,成立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此前已获得过多轮融资,其中包括雷军掌管的顺为资本。2018年9月6日发射了第一枚商业火箭,顺为资本CEO许达来曾发文祝贺“我们上太空了”。 今年以来,多家民营火箭企业纷纷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例如在发射完国内首枚自研的探空火箭不久后,星际荣耀便宣布完成A轮融资,累计融资超6亿元;零壹空间亦在今年1月和8月完成两轮融资,四轮融资总额将近8亿元。 其中,地方政府起到了助推作用,包括零壹空间、蓝箭航天等企业均获得来自地方政府的扶持。目前蓝箭航天获得超过5亿元的融资中,有超过2亿元来自湖州市军民融合专项综合投资,而零壹空间亦获得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的入股。相应地,这些民营火箭企业亦将产能布局在当地,形成火箭研发的上下游产业链。 “从运载火箭的整个产业链来说,除了上游的技术材料和火箭之外,中游会涉及一些装配设施的工作。目前在北京不太具备那些条件,尤其是涉及量产。”星途探索CEO梁建军告诉记者,由于人才聚集,亦庄适宜作为火箭研发总部,但具体的生产制造环节只能放到其他省市进行。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2012至2017年间,卫星发射市场空间保持在55亿-60亿美元之间。其中,2018年中国火箭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一年,预计今年发射次数将翻番至40次左右。 随着Space X等民间火箭企业的出现,商业卫星发射的门槛大大降低,谷歌、Facebook和Space X等公司均有意组建卫星网络,从而成为宽带卫星互联网运营商。 新京报记者 陆一夫 隐忧 民营火箭创业公司担心揽才更难 昨日,有蓝箭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我们最怕的就是上级主管部门以为这件事是我们故意炒作。”蓝箭的竞品公司们最担心的就是相关单位会因为此事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出走的限制。 据了解,目前有过成功发射经验的两家民营火箭公司,主力研发人员都来自体制内。零壹空间的原体制内院所研发人员占比为80%左右,而在星际荣耀,这一比例更是高达几乎100%。具体职级方面,零壹表示,副总师级别研发人员比较难挖,外流会有诸多限制(密级一般是绝密),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在零壹比较多。 目前国内民营航天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技术尚需倚仗从体制内流出的有研发经验的技术人员。 “科学研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民企承担不起前面的605次。”军事专家、知名军事评论员董健告诉记者,因为国企和研究机构有国家资本投入,底子上是民企不能比的,“体制内人才到了民企可能很快就能搞出成果,但前面605次试验的基础都有赖于国家投入。”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探讨体制内外人员流动问题。我们计划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发展平台、股权激励等吸引人才,国企如若想留住人才,也要从这些方面反思。”零壹空间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他了解,造成体制内人员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待遇和晋升空间。 深圳前海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陈敏此前曾对记者表示,当下民营火箭人才窗口期已经关闭。有民营火箭创业者表示,体制内院所正在增加人员离职难度,“比如减慢办理离职手续的速度。” 新京报记者 蔡浩爽[详情]

张小平离职:人才流动玻璃门打破 国企需反思用人机制
张小平离职:人才流动玻璃门打破 国企需反思用人机制

  张小平风波:需要守法也需要公平 ■ 社论 张小平风波说明,既需要从法律和制度上,厘清涉密高技术人才流动的边界,同时也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扫清妨碍人才流动的障碍。 据新京报报道,昨日,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刷屏朋友圈。文章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身为一线中“基层”人员的张小平,被民营航天公司挖走后,研究所发公文称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工程”,要将其“召回”。 昨夜,西航动力所发布公告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西航动力所也承认,为了能让张小平“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也“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事经过舆论发酵后,西航动力所陷入舆情应对被动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国内民营航天企业深受资本青睐,并蓬勃发展,这必然会带来航天人才的大规模流动。毫无疑问,航天人才无论如何流动都应该遵守保密法等相关法律,但此事舆论所关注的焦点也在于,希望这些人才的流动能够获得公平对待。 具体而言,这倒不是说张小平在未能“脱密”的情况下擅自离职也合理合规,而是张小平离职风波掀开航天人才离职潮的一角——在航天系统多家研究所内,都有高级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况,其中不乏大所所长和主任设计师等主力岗位。面对“外面的公司开价太高”的现实之下,国企也该秉持尊重事实,尊重个人选择的前提之上宽容以待,否则最终可能闹得不欢而散。 近年来,随着民营航天事业的兴起,在国内民营航天企业实力仍显薄弱的当下,有些技术人才愿意到民企“发挥热量”,也能补齐民营航天企业面临的某些核心技术短板,进而带动其快速发展。这能刺激航天领域的多元市场主体竞争,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也是好事。 像马斯克的重型猎鹰,就是航天领域的“民间队”,而马斯克团队就有着大量技术骨干。在国内,虽然首枚民营自研商业亚轨道火箭首飞成功,但民营航天力量仍相对落后,这也需要更多地“向人才要动力”。 人才流动频密本就是开放性社会的特征,有些技术人才从国企流向民企,也说明人才流动“玻璃门”正被打破。这样的流动越频繁,社会也会越有活力。跳出一时一地一域的思维看,这些人才在哪里搞科研,都是为国家科技进步做贡献。 当然,一些航天研究人员被高薪挖走,也表明高端人才在获得真正的“市场估值”。部分研究机构在潜在的人才战中感受到了压力,则反映了自身在“人才估价机制”上与市场脱了节。 但像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如何流动,现在似乎仍然是无序状态。社会既需要人才能够自由流动,以及随着人才流动而产生的竞争,同样国家利益以及相关的保密责任也需要考量。那么,张小平风波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 这确实需要从法律和制度上,来厘清涉密高技术人才流动的边界,同时也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扫清妨碍人才流动的障碍。当然,这也需要相关国企反思自己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而此事既然已经提交了西安劳动仲裁部门,也希望相关部门依法做出公正裁决,通过个案的妥善解决,为行业以及制度性的突破做出有益的探索。[详情]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擅自离所 须回来脱密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擅自离所 须回来脱密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离职,公文称影响登月,研究所承认措辞失当,夸大其作用 研究所:张小平擅自离所 须回来脱密 近日,一篇网文引发热议,文中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副主任设计师因待遇差离职,给研究所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关系到中国登月计划,研究所声明称,公文措辞失当,夸大了其作用。“紫竹张先生”微信号截图 9月26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以下简称“《离职》”)的文章引发热议。 文章援引一份题为《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的公文,指出研究员张小平科研能力突出,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却只是“最底层”,年薪12万,离职跳槽后加入民企年薪达到百万,张小平离开,研究所发现发动机研制工作受到重大影响。 昨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声明称公文内容属实,张小平系该所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为了让其回所脱密,公文承办人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文称张小平离职影响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题为《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的公文通过《离职》一文进入公众视线之前,已经在航天圈流传了数日。 公文显示,张小平,男,研究员,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作为项目主要成员。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两型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承担着“最关键的技术岗位”。在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和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中,张小平是“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文称,因张小平离职,“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今年二季度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而“该发动机的方案和研制进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选择和研制进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公文中写道,“我们不愿看到也无法接受因个人的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的战略项目。” 《离职》一文中,作者将公文内容解读为:“我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了,当初批准辞职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离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作者还指出,研究员张小平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只是“最底层”,因为整个研究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在研究所的年薪只有12万,离职跳槽后加入民企年薪达到百万。 研究所:公文夸大了张小平的地位和作用 昨日中午,《离职》一文“已被发布者删除”。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当事人张小平,张小平以“这事得咨询我们公司领导”为由,表示不能回应。 张小平新东家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证实,张小平于今年上半年入职该公司,平时在西安工作,不经常到北京,其余则不便透露。 昨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声明称,张小平1994年入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员资格,2015年3月起担任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从事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设计,参与了多项低温发动机项目论证。网传文件《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系该所向法院申请劳动仲裁时提供的文件。 声明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目的是为了让其回到研究所脱密。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材料经张小平个人朋友圈发布后,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一些误解、误读,产生了不良影响。今后,研究所将加强内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严格、严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追问1 离职因处于研究所“最底层”? 业内人士称张小平级别非最底层,税后收入不止文中所称12万 《离职》一文称,张小平只是个研究员,职务是副主任设计师,是整个研究所的“最底层”,因为整个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而他的年薪只有12万。 对此,航天系统科研人员王昊(化名)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副主任设计师“不可能有70%,7%还差不多。”他向记者介绍,副主任设计师是总体部门才有的职位,比例很低,“张小平已经是研究员了,这种科研单位,研究员非常难评,要求很高,还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 王昊解释,研究员相当于教授,副研究员也就是高工,相当于副教授,副主任设计师比例也没那么高,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加起来大概占研制队伍的10%。 “所以,张小平并不是微信文章中所说的小小研究员,他负责关键技术岗位,是一位高职级的研究人员。”王昊分析。 另一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刘天(化名)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其所在单位副主任设计师,一年收入税后25万元左右,张小平所在单位,副主任设计师收入应该要打八折,即20万元左右。 刘天称,他们单位技术人员超100人,研究员不到10人,张小平所在单位比例类似。副主任设计师属于技术岗位,较普通设计师高级,向上升迁则为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为技术和管理岗位,一般三四个副主任中有一个能获得该岗位,升迁有一定难度。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负责外宣的张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小平离职前的年薪不止12万,“张小平在该研究所的职务为副主任设计师,职称为研究员,属最高职称。” 追问2 张小平离职要不要“脱密”? 研究所表示张小平须在所内脱密2年,其擅自离所,带来较大隐患 《离职》一文称,张小平的技术层级太低,最多就是1年脱密,有可能连保密层级都沾不上边。 研究所声明称,2018年3月,张小平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提出辞职申请。出于爱惜人才考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了多次沟通和挽留,但其离职意向坚决,并在单位未批准的情况下自行离所。 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为此,2018年4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谈话,向其解读离职流程及脱密期管理规定,告知其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公文《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中称,在发动机研制中,张小平是“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发动机的研制造成了极大影响,甚至会影响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 上述张姓工作人员表示,离职属正常人才流动,不存在张小平的离职会影响中国登月研究进度一说。 刘天认为,文章所指项目,并不属于特别高精尖的项目,不会出现一个技术人员离职,就导致整个项目做不下去的情况。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份公文是由研究所人力部门撰写,然而“未经保密部门、法律部门和主管领导审阅,就盖章送给了仲裁机构”,遂造成内容存在大量偏差。 ■ 专家说法 脱密期擅离岗位行为违法 对于张小平在脱密期离岗一事,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专家阎天表示,如果劳动者接触到了国家秘密,又在脱密期擅自离开岗位,这是违法的行为。 阎天介绍,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双方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劳动者有遵守协议的义务。但即使没有签保密协议,劳动者在工作中所知晓的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要保密的。 阎天介绍,我国保密法对脱密期内就业有过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张小平在脱密期内擅离岗位,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何为“不得违反规定就业”?阎天解释,保密法表述的这个规定可以是政府的规章,也可以是企业的规定。“航天系统肯定有一系列的保密制度,如果张小平在航天系统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国家秘密,那就应该按照国企的规定,对他的就业进行限制。”阎天说。 新京报记者 王露晓 周世玲 任娇 倪伟 吴为[详情]

国企如何留住“张小平”?媒体:陈旧管理制度需改革
国企如何留住“张小平”?媒体:陈旧管理制度需改革

  国企如何留住下一个“张小平” 来源:北京商报   陶凤 近日,微信公号中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引发网友关注,文章中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科研人员张小平被一家民营企业挖走,而该名科研人员离职前任副主任设计师职务,是我国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 为了要人,研究所这次真急了。张小平的离职并不愉快,被曝光的信息实际来自劳动仲裁。随后有媒体联系到这名研究员就职单位负责人,也验证了该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窥一斑见全豹,此之谓也。一个研究员的离开影响了登月有点夸张,但站在国企的角度上,反思如何留住人才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有为者有位,用市场经济来解释便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既然能被民营企业用百万年薪挖走,证明这位研究员具备向市场要价的能力,但在国企内部却没有被“合理估值”,在这场争夺人才的角逐中,国企并没有站上风,站在人才流动的角度看,个体劳动者选择趋向更高的市场估值无可厚非。涉事研究机构在这场潜在的人才战中败下阵来,也反映了自身在人才估价机制上跟市场的脱节。 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不是实物而是人才,人才的流失意味着国有资产最大的流失,这也是国企必须要改的原因。混改特别是员工持股,高管为首的员工迎来命运大转折。国企骨干的待遇问题、股权激励问题、退休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待遇留人,放之四海皆准。体制内的张小平如此,走向市场的张小平犹如是。国企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是薪酬待遇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国企现行的薪酬考核制度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工资总额管理的延续。员工的薪酬考核由管理层决定,但员工的薪酬水平应该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挂钩,国企应该用创新的市场化激励制度替代陈旧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要求加强全员绩效考核,使职工工资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切实做到能增能减。 换一种视角看,国企人才向民企流动并非坏事,人才在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合理流动,不一定会造成人才损失,相反更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彼此激励优化用人制度。改革开放40年,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中国社会越来越经济化、商业化,体制内外人才争夺更加激烈,哪里待遇好,哪里空间大,人才自然更喜欢哪里。体制里面囤积了大批的人才,而体制是金字塔形的,越往上走位子越少,如果不能人尽其用,走向体制外也不必大惊小怪。[详情]

研究所回应张小平离职:未批准情况下自行离所
研究所回应张小平离职:未批准情况下自行离所

   【相关阅读】 北大劳动法专家:劳动者在脱密期擅离岗位是违法行为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关于张小平离职事件的情况说明 近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事件引发社会较大范围关注。为回应公众关切,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张小平个人基本情况 张小平1994年入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员资格,2015年3月起担任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从事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设计,参与了多项低温发动机项目论证。 二、张小平脱密期内离职情况 2018年3月,张小平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提出辞职申请。出于爱惜人才考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了多次沟通和挽留,但其离职意向坚决,并在单位未批准的情况下自行离所。 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为此,2018年4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谈话,向其解读离职流程及脱密期管理规定,告知其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三、《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相关说明 鉴于以上情况,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向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张小平继续履行聘用合同,按脱密期管理规定回所脱密。 2018年9月17日,根据律师意见,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承办人向仲裁庭提交了《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材料经张小平个人朋友圈发布后,扩散到网络上,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一些误解、误读,产生了不良影响。今后,我们将加强内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严格、严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详情]

北大劳动法专家:劳动者在脱密期擅离岗位是违法行为
北大劳动法专家:劳动者在脱密期擅离岗位是违法行为

  北大劳动法专家:接触到国家秘密的劳动者在脱密期擅离岗位是违法行为 |政解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9月27日夜间,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官方声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离职前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其是在脱密期内自行离所。 对于张小平在脱密期离岗一事,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专家阎天表示,如果劳动者接触到了国家秘密,又在脱密期擅自离开岗位,这是违法的行为。 国企央企职工接触国家秘密 应按规定履行保密义务 阎天介绍,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双方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劳动者有遵守协议的义务。但即使没有签保密协议,劳动者在工作中所知晓的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要保密的。 “有约定的保密制度,也有法律保障的保密制度。”阎天介绍,除了劳动合同,还有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在聘用合同中,也包括劳动合同规定的保密。同时,聘用合同会有更多的限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不仅会接触商业秘密,还会接触到国家秘密。这时,人事管理上就会有脱密期的制度。 “如果劳动者违反脱密期的规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放他走。”阎天表示。如果劳动者接触到了国家秘密,又在脱密期擅自离开岗位,这是违法的行为。 此事中,在脱密期内已经擅离岗位的张小平,对于他未来的就业行为是否有约束?阎天介绍,我国保密法对脱密期内就业有过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何为“不得违反规定就业”?阎天解释,保密法表述的这个规定可以是政府的规章,也可以是企业的规定。“航天系统肯定有一系列的保密制度,如果张小平在航天系统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国家秘密,那就应该按照国企的规定,对他的就业进行限制。”阎天说。 保密协议如涉“竞业限制” 辞职后不得进入同行业工作 此外,如果保密协议涉及“竞业限制”,劳动者在就业时还应遵守相关规定。 在北京市人社局2016年公布的劳动纠纷案件中有一起“竞业限制”的案例。兰某原为某网络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数据分析工作。他与公司签订《员工保密及竞业限制合同》明确,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2年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他不得到与公司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兰某后以个人原因提出辞职。辞职当日即作为股东与另外两人注册成立了与该网络公司从事同类业务的公司。后来,兰某原来工作的网络公司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其支付违约金10万元。 仲裁委审理后认为,兰某离职当日即设立同类业务公司的行为已构成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故应当向某网络公司支付违约金并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 北京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劳动者若违反竞业限制义务,除了支付违约金外,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还需承担赔偿责任等。用人单位还有权要求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金。[详情]

张小平离职将被仲裁“国企马斯克们”下海会退潮吗?
张小平离职将被仲裁“国企马斯克们”下海会退潮吗?

  “影响登月”的张小平离职将被仲裁,“国企马斯克们”下海会退潮吗? 尚未“脱密”的张小平跳槽到蓝箭航天并参与其项目面临法律仲裁风险。民营火箭创业公司今后揽才或更难。航天国企下海潮会断吗? ▲蓝箭航天是国内一家民营火箭初创企业 “涉密人员级别不同,但一般刚拿到离职证明的航天人不敢贸然去新单位上版,如果不过脱密期,会被保密局抓回来,或者面临起诉。”一位航空系统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 在网络和朋友圈“刷屏”的“张小平离职事件”掀开了航天人才离职潮的一角。 9月27日,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获悉,在航天系统多家研究所内,都有高级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况,有的职级都高于张小平,其中不乏大所所长和主任设计师等主力岗位。 “挖走”张小平的是航天民企蓝箭航天,该公司研发的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已经完成总装,即将在四季度发射。这背后是大量资本和一些地方政府看好民用航天市场,纷纷入局。对航天人才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在资本涌入的航天民企“抢人”背后,是军民融合之路的必然。业内人士表示,从技术储备来看,民营火箭企业远远无法与国家队相提并论,但其技术又必须依靠国家队的输出。 “国内的民营的火箭公司,其实也站在科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肩膀上,没有科工这么多年在行业里面的耕耘,也就没有国内目前商业航天的发展,这个是必然的。”火箭企业星途探索CEO梁建军说。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将对张小平仲裁 航天六院院长:张小平擅自离职 9月27日下午,张小平之前就职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十一所,中国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媒体时表示,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了解到,张小平元属于航天系统研究员,重要涉密研究员脱密期3年,但尚无法确认张小平是否有脱密的期限。目前,张小平已在蓝箭航天就职近半年。 “如果尚在脱密期内,张小平肯定就违规了。”一位曾在航天六院十一所工作过的科研人员透露,“但是没有前单位离职证明的情况下,就区别的公司上班,用人单位也不会允许的。” 另有知情人士表示,张小平尚未“脱密”,根据规定还不能入职其他公司。 9月27日,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剑指研究所、国企的人才机制和低效。新京报记者求证发现,文中主角张小平确有其人,年初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辞职,但多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文章写的夸大其词,多处细节失实,但不能否认,问题是存在的。” 2018年9月,有份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盖公章的《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工作》文件流传开来,公文主要内容如下:张小平,男,研究员,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国家重大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任务,长期负责低温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及技术把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 “张小平确实在今年年初辞职,但是辞职原因并不清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并没有听说过航天601所,但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院属于航天六院,内部称呼是“六院十一所”,六院内部的人都没有听说过601所的说法。” ▾ 跳槽民企 “不是我们收入低,是外面开的太高” 一位航空系统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年初,自己所工作的航天研究院的一位所长,已经跳槽去了民用航天,不久之后,一位主任设计师也跳槽到民用航天。 “不是我们收入太低,是外面的公司开的太高了。”和张小平所在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院情况相似,在其他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 dujiaojingkeji),“我们单位也走了不少人,张小平这个级别的有,甚至还走了一个更高级别的。基本收入会涨2倍到3倍,不然没人愿意走。” “说单位不重视这种离职问题,肯定是是假的,但是华为一个普通员工都比我们所长待遇高。确实开不出这么高的待遇,面对人才的流失,也就没有办法强留。”该研究员透露,“离开研究所基本就是两个去向:华为和民用航天公司,有能力的技术岗位,年薪基本可以给到50万以上。” 为何越来越多科研人员选择离开航天研究所?该科研人员表示,待遇是一方面,主要是机关庞杂,效率低,个人只能熬资历,没有外面的公司有活力和前景。 “研究所不代表安逸,也不代表没有压力,没有加班。”去年从北京某航天研究所硕士毕业的小徐,毕业后选择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在二三线城市,研究所的工作也许待遇一般,但相应的花销也较少,很多可以报销,依然意味着一份铁饭碗。” “虽然spaceX已经证明了商业航天的可行性,但是我们国家的民用航天还属于萌芽阶段,公司较少。”小徐说,“航天领域还是比较传统,三分之二的同学毕业后都会进入研究所工作,之所以选择民用航天公司,除了收入因素外,主要还是看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研究所并不意味着压力小或者不加班。” 即便近年人才流失愈演愈烈,航天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依然水涨船高。 2009年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毕业的李杰(化名)透露,2009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有机会去西安的一家研究所,然后2014年直博博士毕业的时候,发现这家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也变成了博士,“相隔五年,我从本科变成了博士,去的是同一家研究所的同一个岗位,收入却相差无几。” 有民营火箭企业负责人向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表示,越来越多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加入商业航天的趋势不会因此事改变,他相信这会成为促进行业变革的契机。“体制内一直存在薪酬待遇的问题,但在商业航天的大潮下,人才流动是正常的。” ▾ 商业航天大跃进:资本入场积极 2015年民营火箭企业陆续出现,除了蓝箭航天外,比较知名的还有零壹空间和星际荣耀等民用航天企业。 其中小米创始人雷军投资的星际荣耀,成立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此前已获得过多轮融资,其中包括雷军掌管的顺为资本。2018年9月6日发射了第一枚商业火箭,顺为资本CEO许达来曾发文祝贺“我们上太空了”。 今年以来,多家民营火箭企业纷纷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例如在发射完国内首枚自研的探空火箭不久后,星际荣耀便宣布完成A轮融资,累计融资超6亿元;零壹空间亦在今年1月和8月完成两轮融资,四轮融资总额将近8亿元。 其中,地方政府起到了助推作用,包括零壹空间、蓝箭航天等企业均获得来自地方政府的扶持。目前蓝箭航天获得超过5亿元融资中,有超过2亿元来自湖州市军民融合专项综合投资,而零壹空间亦获得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的入股。相应地,这些民营火箭企业亦将产能布局在当地,形成火箭研发的上下游产业链。 “从运载火箭的整个产业链来说,除了上游的技术材料和火箭之外,中游会涉及到一些装配设施的工作。目前在北京不太具备那些条件,尤其是涉及到量产,北京现在不允许类似的生产企业存在。”星途探索CEO梁建军告诉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由于人才聚集,亦庄适宜作为火箭研发总部,但具体的生产制造环节只能放到其他省市进行。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2012至2017年期间,卫星发射市场空间保持在55亿-60亿美元之间。其中,2018年中国火箭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一年,预计今年发射次数将翻番至40次左右。 随着Spase X等民间火箭企业的出现,商业卫星发射的门槛大大降低,谷歌、Facebook和Spase X等公司均有意组建卫星组网,从而成为宽带卫星互联网运营商。 ▾ 民营火箭创业公司担心今后揽才更难 9月27日,有蓝箭工作人员对新京报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表示:“我们最怕的就是上级主管部门以为这件事是我们故意炒作。”蓝箭的竞品公司们最担心的就是相关单位会因为此事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出走的限制。 据了解,目前有过成功发射经验的两家民营火箭公司,主力研发人员都来自体制内。零壹空间的原体制内院所研发人员占比为80%左右,而在星际荣耀,这一比例更是高达几乎100%。具体职级方面,零壹表示,副总师级别研发人员比较难挖,外流会有诸多限制(密级一般是绝密),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在零壹比较多。 目前国内民营航天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技术尚需倚仗从体制内流出、有研发经验的技术人员。 “科学研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民企承担不起前面的605次。”军事专家、知名军事评论员董健告诉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因为国企和研究机构有国家资本投入,底子上是民企不能比的,“体制内人才到了民企可能很快就能搞出成果,但前面605次试验的基础都有赖于国家投入。”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探讨体制内外人员流动问题。我们计划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发展平台、股权激励等吸引人才,国企如若想留住人才,也要从这些方面反思。”零壹空间一工作人员告诉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据他了解,造成体制内人员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待遇和晋升空间。 深圳前海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陈敏此前曾对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表示,当下民营火箭人才窗口期已经关闭。有民营火箭创业者表示,体制内院所正在增加人员离职难度,“比如减慢办理离职手续的速度。” 相关 ▾ 蓝箭航天四季度发射“朱雀” 怕被质疑“炒作”拒绝回应 “挖走”张小平的蓝箭航天类似中国版的“Space X”。 2018年2月,马斯克旗下Space X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红色特斯拉射向太空,引发全球关注。2018年8月20日,蓝箭航天宣布其研发的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已经完成总装,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届时,“朱雀一号”将发射“未来号”商业卫星至SSO(太阳同步轨道)预定轨道。 9月27日,就在“张小平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蓝箭航天宣布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在其湖州自主建设的试车台进行了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并取得成功。蓝箭航天CEO张昌武表示,本次短喷管推力室试车是对蓝箭发动机产品和核心能力建设的一次“双向验证”。 公开资料显示,蓝箭航天是国内一家民营火箭初创企业。据称蓝箭是全球第三家拥有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技术的火箭制造企业。按照蓝箭航天的规划,公司将在明年实现百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量产,并于2020年进行中型液体运载火箭的试验发射。 从2015年成立至今,蓝箭航天已经获得多轮融资。今年4月9日,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2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金风科技领投,世纪天华、国开熔华跟投,创想天使、永柏资本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蓝箭航天透露,其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将具备200余人办公生产规模,预计2022年将形成年产200台发动机、15枚中型运载火箭的能力。目前蓝箭航天获得超过5亿元融资。 从技术储备来看,民营火箭企业远远无法与国家队相提并论,但其技术又必须依靠国家队的输出。“国内的民营的火箭公司,其实也站在科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肩膀上,没有科工这么多年在行业里面的耕耘,也就没有国内目前商业航天的发展,这个是必然的。”火箭企业星途探索CEO梁建军说。 编辑:杨砺 陈诗怡 杨梓铭[详情]

侠客岛:“张小平事件”为何刷爆网络?
侠客岛:“张小平事件”为何刷爆网络?

  来源:侠客岛 今天,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起因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因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痛陈张小平离职的巨大损失:“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一个如此重要的人为何留不住?为何失去了又如此追悔莫及?网友的讨论基点都放在了“正视人才的价值”上。 然而吊诡的是,文章疯转一天后,张小平之前就职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领导出来回复说:张小平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水平是有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张小平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他离职影响是不是真的那么大,或许都还需要更专业更准确更权威的判断。但公众对此事的关注,网友对此事的讨论,也折射出选人用人上一些有着普遍性的关切。 这样的关切,集中在三种用人倾向上。 第一种是:日常工作中,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这不是说张小平的单位就一定不尊重人才了。毕竟已有后续报道澄清:张小平职位没那么低,研究员相当于正教授级,属于“国企底层”的说法并不客观;他年薪或可达税后20万而非税前12万,在系统中也非低薪了。 然而,张小平这颗石子投入职场中,激起的共鸣是普遍性,这说明类似的职场“被忽视感”并非个案:明明对单位重要,但无法在绩效、荣誉上体现。正向激励缺失,劣币驱逐良币就会产生。不干活、少干活,活得一点不差,必然扭曲职场环境,对企业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第二种是:日常爱留不留,“发现了才追悔莫及”,又极尽可能阻止人才自由流动。 没有比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更清楚张小平的“使用价值”,也可以肯定的是,张小平的离去是因为“更能实现自身价值”。然而,是什么导致了原单位既不能在事前准确衡量其价值,又在事后夸大他的价值,甚至不惜用“影响载人登月”这样措辞呢?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的答复可知,这是单位在提起法律仲裁时,夸大其作用和贡献试图留人。换句话说,夸大他的作用,并非爱才,而是为“卡人”。以“惜才”之名阻止人才的自由流动,与人们真正所期望的尊重人才,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种倾向就是,用人“情感管理”的缺失。 如第六研究院院长回应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这样的表述也许符合事实,但与好的用人管理学还有差距。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现代管理学更倾向于认为:企业对每一个人才,若能表达那种他“不可或缺”的需求感,恰恰可以激发其归属感,让其全心全意工作。毕竟,没有人希望成为看不见的原子,“悄无声息”地存在,优秀人才更是如此。 人们其实向来不吝惜于为基层默默奉献航天工作者点赞,更能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离不开一代代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离不开他们几十年隐姓埋名、深入沙漠,这是完全不计个人利益得失的硕果。 然而,也要看到,情况在改变。一方面,民营航天也在起步,正是用人之时,人才流向民企也有广阔天地,同样可以推动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因为“世界那么大”,要马儿跑得快,就要吃更好的草,这是市场使然。 张小平的离职以及引发的讨论,无非是再次给“人才观”敲响警钟:只有完善人才管理、使用、激励机制,真正为每一个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才能留得住人。 这不仅要从根本上扭转“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土围子思想,还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思想的更新。不仅要推崇绩效管理,也要学会情感管理,让每一个人才都有被需要的职业尊荣感。这恰恰是国有企业的好传统啊! 人才培养,确实有代价,流失很可惜。有这么个说法:培养一个飞行员,要用与其身体等重的黄金。我们理解损失一个张小平的焦虑,但更认可人才的自由流动,崇尚人才管理在制度框架之内进行。 比如,对于体制内的人才流失,一些政府要津部门的离职,可以设立避嫌的“过冷河”机制,防止利益旋转门,对于一些掌握专利与核心技术的人才,可以也应该签署竞业禁止协议,防止核心技术流失。 换句话说,面对人才的自由流动,应该有一种制度化的、镇定自若的应对方式。否则,每有人离职就闹得满城风雨,那只能说明人才要素市场还太不健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 【后记】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航天系统是凝聚国家荣誉、民族情感的地方,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相对于镁光灯下的“大国重器”,研发制造大国重器的人,却常常神秘、低调、不为人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今天的新闻被广泛转载的因素之一。 这则新闻的后续发展还有待观察,当事人和体制内单位、体制外去处的关系走向如何,也有待权威机构调查。不过,如今天推荐的文章所示,相信大家都从这则新闻中看到了或多或少的“共鸣”。 所以,今晚我们想听听岛友的声音——在你看来,新闻中的人物事件,折射出怎样的现实与困境?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和故事?[详情]

党报评"张小平离职":以惜才之名卡人 不算尊重人才
党报评

  什么比“留住张小平”更重要? | 锐评 今天,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起因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因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痛陈张小平离职的巨大损失:“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一个如此重要的人为何留不住?为何失去了又如此追悔莫及?网友的讨论基点都放在了“正视人才的价值”上。然而吊诡的是,文章疯转一天后,张小平之前就职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领导出来回复说:张小平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水平是有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张小平,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他离职影响是不是真的那么大,或许都还需要更专业更准确更权威的判断。但公众对此事的关注,网友对此事的讨论,也折射出选人用人上一些有着普遍性的关切。这样的关切,集中在三种用人倾向上。 第一种是:日常工作中,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这不是说张小平的单位就一定不尊重人才了。毕竟已有后续报道澄清:张小平职位没那么低,研究员相当于正教授级,属于“国企底层”的说法并不客观;他年薪或可达税后20万而非税前12万,在系统中也非低薪了。然而,张小平这颗石子投入职场中,激起的共鸣是普遍性,这说明类似的职场“被忽视感”并非个案:明明对单位重要,但无法在绩效、荣誉上体现。正向激励缺失,劣币驱逐良币就会产生。不干活、少干活,活得一点不差,必然扭曲职场环境,对企业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第二种是:日常爱留不留,“发现了才追悔莫及”,又极尽可能阻止人才自由流动。 没有比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更清楚张小平的“使用价值”,也可以肯定的是,张小平的离去是因为“更能实现自身价值”。然而,是什么导致了原单位既不能在事前准确衡量其价值,又在事后夸大他的价值,甚至不惜用“影响载人登月”这样措辞呢?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的答复可知,这是单位在提起法律仲裁时,故意夸大其作用和贡献,试图留人。换句话说,夸大他的作用,并非爱才,而是为“卡人”。以“惜才”之名阻止人才的自由流动,与人们真正所期望的尊重人才,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种倾向就是,用人“情感管理”的缺失。 如第六研究院院长回应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这样的表述也许符合事实,但与好的用人管理学还有差距。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现代管理学更倾向于认为:企业对每一个人才,若能表达那种他“不可或缺”的需求感,恰恰可以激发其归属感,让其全心全意工作。毕竟,没有人希望成为看不见的原子,“悄无声息”地存在,优秀人才更是如此。 人们其实向来不吝惜于为基层默默奉献航天工作者点赞,更能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离不开一代代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离不开他们几十年隐姓埋名、深入沙漠,这是完全不计个人利益得失的硕果。然而,也要看到,情况在改变。一方面,民营航天也在起步,正是用人之时,人才流向民企也有广阔天地,同样可以推动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因为“世界那么大”,要马儿跑得快,就要吃更好的草,这是市场使然。 张小平的离职以及引发的讨论,无非是再次给“人才观”敲响警钟:只有完善人才管理、使用、激励机制,真正为每一个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才能留得住人。这不仅要从根本上扭转“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土围子思想,还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思想的更新。不仅要推崇绩效管理,也要学会情感管理,让每一个人才都有被需要的职业尊荣感。这恰恰是国有企业的好传统啊! 人才培养,确实有代价,流失很可惜。有这么个说法:培养一个飞行员,要用与其身体等重的黄金。我们理解损失一个张小平的焦虑,但更认可人才的自由流动,崇尚人才管理在制度框架之内进行。比如,对于体制内的人才流失,一些政府要津部门的离职,可以设立避嫌的“过冷河”机制,防止利益旋转门,对于一些掌握专利与核心技术的人才,可以也应该签署竞业禁止协议,防止核心技术流失。换句话说,面对人才的自由流动,应该有一种制度化的、镇定自若的应对方式。否则,每有人离职就闹得满城风雨,那只能说明人才要素市场还太不健全。 [详情]

实探张小平供职航企: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正点火试车
实探张小平供职航企: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正点火试车

  实探张小平供职航企: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正点火试车 |沸点 新京报快讯(记者常卓瑾 王露晓)今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引发关注。记者实地探访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看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正点火试车。 新京报此前报道,《离职》一文中曝出的公文《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称研究员张小平的离职对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发动机研制工作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影响重型运载火箭和载人登月的战略计划。今日,上述研究所知情人士透露,公文中表述存在过度成分,作为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远远没有达到材料中所提到的重要程度。 上述公文显示,张小平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工作期间,在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和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四型发动机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天上午,记者从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张小平今年上半年来到该公司,平时在西安工作。据《湖州日报》4月4日报道,张小平曾作为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到湖州开发区环保分局办理环评备案。 今天,记者实地探访了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 据蓝箭航天官网介绍,该基地是液体发动机及运载火箭的制造和总装工厂。蓝箭航天运营总监杨国栋介绍说,厂区面积接近25000平方米,该厂的核心技术就是火箭发动机。  [详情]

张小平婉拒回应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以公司说法为准
张小平婉拒回应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以公司说法为准

  一个叫“张小平”的研究员火了[详情]

新东家回应张小平离职:航天大方向不受几个人影响
新东家回应张小平离职:航天大方向不受几个人影响

  新东家回应张小平离职:中国航天大方向不受几个人影响 近日,一篇名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网络文章引发热议。据文中公布的一份“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文件,航天研究员张小平此前任职单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称他是相关火箭发动机项目的灵魂人物,其离职甚至“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 9月27日,张小平离职后前往的新公司——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箭航天)CEO张昌武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航天事业的整个大方向不会因几个人而受影响,中国航天领域已有足够多的积累。 就在“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事件”引发热议的同一天,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在其湖州自主建设的试车台进行了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并取得成功。 张昌武在湖州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还称,蓝箭航天只是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任何的平台都会适合或不适合一个人,部分工程师在原科研院所有很多积累,但也许会有一些更多的想法和抱负,蓝箭航天就会帮助他们实现,但终究没有脱离中国航天事业这个大背景。 张小平所离职的单位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下属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简称六院十一所)。目前,媒体已经证实“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文件系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拟定提交的相关劳动仲裁文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也对《北京青年报》坦承,该文件为了起到挽留张小平的作用,夸大了对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张小平的离职不存在影响任务的问题。 上述“夸大了张小平作用”的文件称,张小平长期在研究所负责低温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及技术把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张小平在两项实现载人月面着陆的关键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担任“最关键技术岗位”,“是这两型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张小平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均造成极大影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选择和研制进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至于《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一文中称张小平离职前的待遇“12万一年”一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此前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其他下属研究所任职后来同样入职蓝箭航天的一位航天科研人员。他对记者表示,这个数字在业内来说是不准确的,应为该网文编造。 该研究人员还表示,张小平离职一事用“挖”字其实不准确。“我来蓝箭其实更多的是基于双方相互一致的认同。马斯克建立SpaceX,把原来我们对航天、火箭的一些认识都颠覆掉了。我原来在研究所工作时,看到人家的进展心里比较焦急,大型国企的体制内研究所经过若干年发展内部其实已经非常非常规范,什么人做什么事、技术怎么研发,有一些碰撞的想法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实现。我认为我们中国不是没有马斯克公司中那样的工程师,只是这种人的有些想法在原有环境中不那么容易得到实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及了相关问题,他表示,相比过去,体制内研究院近年被民营火箭公司挖走的人多一些。研究院会反思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长期研究国企改革问题,他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张小平事件虽有夸张成分,但国有企业高科技人才的流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的现状,其原因是国企对高科技人才和骨干员工的薪酬激励存在重大问题。[详情]

张小平跳槽背后:航天国企人才流失严重 两三年换一波
张小平跳槽背后:航天国企人才流失严重 两三年换一波

  张小平跳槽背后:航天国企人才流失严重,“两三年就换一波” 甘晓/科学网 9月27日,一份盖有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公章《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的文件引发关注,《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一文在朋友圈刷屏。 该文批评了航天国企人才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导致“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不得已离职。 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联系多位航天领域专家,均称“太敏感”婉拒了采访。 不过,航天领域国企骨干人才流失已成不争事实。 对此,航天技术专家、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黄志澄指出,尽管自己不了解“张小平离职”的前因后果,但此事折射出我国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事业过程中遭遇的国企和民企之间的矛盾。 航天国企人才“流失”严重 公文称,离职前,张小平任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 对其工作的重要性,公文用了“灵魂人物”“不可替代”来形容。 网文显示,张小平离职前年薪仅12万,今年上半年加入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后,年薪涨到上百万。 尽管业内人士对其年薪真实数字有所争议,但航天国企中大量骨干人才通过“跳槽”到体制外实现薪水翻番,已成不争的事实。 航天国企人才流失,比想象中更严重。 一篇2018年4月发表在《今日科苑》上的调查《航天主要科研院所调研访谈情况分析及启示》支持了这个现象。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蔡闻一等5位作者,对航天科技集团的近2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至2016年,航天一院、五院、六院、八院等航天科技集团主要院所,每年流出总人数呈上升趋势。例如,2016年八院流出人数达428人,远超2012年的300人。 《今日科苑》杂志2018年5月刊发论文《航天主要科研院所调研访谈情况分析及启示》 该调查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前流失的主体集中于3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群体。上述平均每年流出人数的85%以上,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工艺、技能人才队伍中青年骨干流失现象尤为突出。 以五院型号研制队伍为例,技能人员年均流失人数比例占全院流失总数的50%。以八院型号研制队伍为例,八院流失的工艺技能人员中,40%为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中青年骨干员工。 蔡闻一等人据此得出结论:“中青年骨干人才是航天发展的中坚力量,不采取一定措施,就会给后续发展带来一定冲击。” 一位在航天科技集团某院某所供职8年半的科研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离职前所在的单位,总共30多人,最近几年平均每年离职10人左右。“两三年就换了一波人。” 薪酬低,是他们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述科研人员称,他离职前是普通设计师岗位,各种福利、绩效加在一起每年收入达到20-25万。 “薪酬主要和单位有关,一般而言,总体单位比分系统收入更高。”他说,“与职称没有太大关系,副主任设计师每月只会多拿几百块而已。” 航天国企也意识到薪酬问题在人才激励上的重要性。 2018年4月,张小平曾经的同事、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王军军等人在《科学咨询(科技·管理)》上发表文章探讨《国企改革背景下航天研究所薪酬管理新思路》,提出薪酬向核心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做好职位评价和能力评价体现内部公平,团队奖金计划,长期激励,福利激励等建议。 不过,在实践中,不知上述几项措施是否落地、是否发挥效果。 今年两会期间,航天六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刘志让向媒体介绍了该院“科技青年岗位津贴”。 “现在看来,随着大家收入的增长,这部分科技人才的津贴显得在收入里边的比重太小,还是需要我们后续进一步改进。”他称。 折射航天国企、民企之间深层矛盾 “张小平”不是一个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航天国企骨干科技人才的出走,不能仅仅认为是人才“流失”,而是一种“流动”。 在航天技术专家、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黄志澄看来,更重要的是折射出的是我国商业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困境,即如何协调好国企和民企的关系。 近年来,在军民融合大背景下,我国商业航天起步也仅仅几年时间,在此之前,我国航天科技有且仅有“国家队”。 因此,要发展商业航天,民营企业不可避免要从“国家队”挖人才。 据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公文内容,张小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至少四个型号的发动机研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包括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和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 北京蓝箭公司官网于今年5月8日公布了中国首台民营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发动机完成10吨级缩比推力室第三次点火试验。就在今年春节前,团队已完成两次点火试验。 尽管新闻中没有出现张小平的名字,但这与张小平在体制内从事的研究方向基本契合。 蓝箭公司在该新闻中称,该公司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组建液体发动机团队,2017年开始研发液氧甲烷发动机,2018年液体发动机其它主要组成部分——涡轮泵、阀门等关键部组件也将陆续开展试验。“每个慕名而来的新面孔,都意味着熟人的重逢。数月间,搭配默契、科班出身的液体发动机团队蔚然成型,每位工程师均拥有成功的飞行型号研发经验。” 黄志澄强调:“国企、民企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我国航天事业互相补充的有机体。” 同时,他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厘清在航天这样的战略产业中国企和民企的关系,“而不是在类似事件中两败俱伤”。[详情]

揭秘张小平入职的新公司:CEO是清华MBA曾只有2名员工
揭秘张小平入职的新公司:CEO是清华MBA曾只有2名员工

  离职引发热议的张小平去了家什么公司?它曾只有两名员工,现在不缺钱 来源:红星新闻 9月27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引发热议。 ▲一篇文章引发热议   图据网络 文章中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跳槽去了一家名为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后,被该研究所以红头文件方式“喊话”,称其离职“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要求张小平返回研究所。 ▲文章中所发的文件截图   图据紫竹张先生微信公众号 此事很快被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方面辟谣,不过,张小平的去向依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家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究竟什么来头?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辟谣 “他离职不会对研究工作造成任何影响” 9月27日,针对网上那篇文章,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通过红新闻回应,张小平确实是辞职了,但他没有脱密就走了。“单位只是履行一个正常的程序要求他回来脱密,因为国家保密规定要求,要到其他单位就业必须脱密。但由于工作人员可能不太了解情况,为了让他回来脱密,在文件措辞上进行了渲染,夸大了他的个人贡献。然后有人把这个文件晒出来了,由此引发了这个事件。” 该负责人说,张小平是一个普通的设计师,并非真有这么大的个人贡献,他的离职不会对研究工作造成任何影响。 据新京报报道,张小平今年上半年入职的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 揭秘张小平入职的新公司 CEO是清华MBA,公司一度招不到人 张小平的新公司“蓝箭航天”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荣华南路。红星新闻记者此前曾经过此处,当时在现场看到,该公司和开发区的很多创业公司一样,租用两层楼,低调地藏身在写字楼里。 据媒体公开报道,亦庄经济开发区是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所在地,为了拥抱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抢夺航天科研人才,很多民营航天企业和蓝箭航天一样,选址于此。 ▲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蓝箭航天向红星新闻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属于最早一批民营航天企业,包括北京研发中心和西安研发中心。2017年12月,成功点火10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自称是继Space X和Blue Origin之后全球第三家自主掌握液发技术的民营航天公司;今年4月9日,宣布完成B轮2亿元融资,累计获得各类投资超过5亿元。 蓝箭航天CEO张昌武告诉红星新闻,今年8月下旬,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在西安完成总装,“这个节点对中国航天很有意义。最后一根螺丝拧上,中国第一枚民营运载火箭就产生了。” ▲“朱雀一号”完成总装并正式进入发射准备阶段   受访者供图 张昌武拥有清华大学MBA学位,曾先后在汇丰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从事金融投资工作。2013年左右,他听身边朋友谈论民营航天时开始关注该领域,随后他找到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在欧洲航天局工作15年的吴树范。  ▲张昌武  受访者供图 两人商量后,决定创立一家民营火箭公司。“当时就想参考Space X的模式,利用国内丰富工程师的资源,去做一件以前没有的事情。” 张昌武说。 2015年6月,他和吴树范一起在亦庄成立北京蓝箭科技有限公司。“民营航天能不能做?到底多大程度去做?多长时间能做出来?”张昌武记得,刚创业那会,脑子里总是不断冒出这些疑问,很长一段时间也无人解答。 创业之初,张昌武感到最难的是说服投资人和工程师。政策不明朗,投资人不敢贸然进入,公司的发展遇到了阻碍。航天工程师多集中于航天研究院,他们工作严谨,很难被创业者的情怀打动。很长时间里,招不到员工,公司包括张昌武在内只有2名员工。 亦庄另一家民营航天公司“零壹空间“的CEO舒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据央视公开报道,2014年下半年,舒畅几乎每天都泡在航天某院附近的一家咖啡厅,约各个环节的技术人员谈民营火箭的可行性;在那家咖啡厅里,他被拒绝了四五十次。 跳槽的不止一个张小平 “公司大部分技术人员都从研究所出来的” 其实,不止张小平一个人从国企研究所跳槽到民营航天企业。 崔深山之前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主要负责航天器结构系统研制。2018年初,他跳槽到亦庄的民营航天公司“星际荣耀”。在他看来,公司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技术人才,立志成为民营航天领域的代表,很有吸引力。 “公司大部分技术人员都是从国企研究所出来的。现在社会选择很多,只要有能力哪里都可以安身。这边比较自由,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当然工作节奏快压力也大,工作效率更高。” 崔深山告诉红星新闻。 鲍启林是今年刚从北航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求学几年,他见证民营航天从概念阶段到快速发展,求职思路也从最初的航天院扩展到民营航天企业。他认为,在民营航天企业可以在更短时间获得更快进步,对个人成长有帮助。“正逢民营航天的春天,就抓住机会试试。” 星际荣耀的大部分员工像崔深山一样都有相关研究方面的经验。崔深山告诉红星新闻,他进入民营航天企业最大的感受是“快”,一方面,民营航天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民营航天企业项目研制节奏飞快。  ▲星际荣耀“双曲线-1S”准备发射现场    图据星际荣耀微信公号 除了人才涌入,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据媒体公开报道,去年已有17家相关企业获得投资,总额高于21.6亿元人民币,民营航天成了新风口;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合作加强,自主研发加快,更多合作项目和发射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星际荣耀今年6月30日完成A轮融资,据媒体报道,它此前已经累计获得各类投资逾6亿元,资方包括中信聚信、博钰城、久泰蓝山、襄阳正奇等。 星际荣耀宣传公关负责人姚博文告诉红星新闻,星际荣耀在融资中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A轮融资期间他们经常一天要接待七八位投资人,“资本主动向我们流入,而不是我们去网罗资本。” 张昌武说,因为火箭研发的周期比较长,2015年到2016年要从市场中拿足够多的钱来做运载火箭是比较难的,但是今年下半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仿佛进入收获的季节。”张昌武说,目前蓝箭航天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来支持未来的研发和市场开拓。 国家相关利好政策陆续出台 近几年,多家民营航天企业相继成立 2014年,工信部发布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健全的军民融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军工与民口资源的互动共享基本实现,先进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比例大幅提高,社会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取得新进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在同一年,国务院60号文件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用遥感卫星数据政策,加强政府采购服务,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 2017年,国防科工局《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将支撑太空、网络、海洋等重点新兴领域建设写入意见中。 军民融合推进力度加大,相关配套细则逐渐出台,诸多技术人才相继涌入民营航天。据《财经》报道,从融资和估值来看,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际荣耀已经成为目前众多民营航天企业的第一梯队,备受市场的关注。除此之外,还包括翎客航天、星途探索、九州云箭、灵动飞天、深蓝航天等。 ▲零壹空间的第二枚“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国家发射场成功点火升空。图据零壹空间微信公众号 从时间上看,这些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大多成立于2014年到2017年。这期间中国军民融合文件频出,政策逐渐清晰,嗅觉敏锐的金融业者开始进入行业创业。“现在是发展民营火箭最好的时代。”在今年4月的首届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张昌武说。 “未来运载火箭可能就像高铁一样。”张昌武告诉红星新闻,新的太空生意刚刚起步,现在首先是“修路”,谁找到入口,谁就能拔得头筹。作为最早踏入浪潮的创业者之一,张昌武对民营航天的发展充满信心。 红星新闻记者丨潘俊文 蓝婧[详情]

评论:“喊话”张小平呼唤良性的人才竞争
评论:“喊话”张小平呼唤良性的人才竞争

  红星锐评丨“喊话”张小平呼唤良性的人才竞争 来源: 红星新闻 今日,一篇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以红头文件方式“喊话”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称其离职直接影响中国登月工程,要求其返回研究所脱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对此,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应称,自媒体写的事情完全夸张,单位绝不是要求“绑架”他回来。张小平确实是辞职了,单位只是履行一个正常的程序要求他回来脱密。 ▲引发热议的文章 图据网络 从年薪十多万到年薪百万,从个人的角度,怎么看都是进步,怎就成了非得用红头文件“喊话”并引发舆论热议的一个事情?从国企到私企,张小平借力民营资本,在核心科技领域继续发展,契合“双创”理念。 但这一热点事件背后,折射出某些部门、单位的用人观念和制度,并未随着这40年的改革浪潮一同进步,反倒有点固守不前。 从国家层面来看,40年改革开放的背后,真正推动时代进步的,恰恰是给予这些“千里马”自由驰骋的空间。劳动力能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源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人口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城市改革的启动不可或缺;今天,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并非难以想象。 50多年前,加里•贝克尔就坚定地认为: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自然资源,而是人的智慧与能力。到如今,如此洞见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各地、各行业抢才争才,引才用才,此起彼伏,不可胜数。不可否认,短期内,对高端人才的争夺可能导致有人“截和”、有人做嫁衣的失衡,因此我们不免听到不同的声音:谁又“输血”了,谁又“失血”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呼唤良性的人才竞争。 良好的竞争从哪里来?唯有更透明、更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吃够草。市场经济的时代,科研院所又不是真空罐,不可能让所有科研工作者都只讲无私奉献,而不在意应有的待遇和地位。 人才是潮水,在大洋里涌动。这意味着,对于领导而言,比起发掘人才,更可贵更难得的是一如既往爱才、惜才、用才,如果能为每一个人才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修建安身立命的港湾,大潮自然汹涌而来。 应该看到,在国力日益强盛的同时,对于核心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更加迫切。只有实现了自由可持续的人才流动,优化人才待遇,才能从根本上激活科研人才队伍的创造性,提升核心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科研实力,让航天发动机这些大国重器更早、更快地助力新时代。[详情]

人民日报评“张小平离职”:这三种用人倾向要不得
人民日报评“张小平离职”:这三种用人倾向要不得

  什么比“留住张小平”更重要? | 锐评 我们理解损失一个张小平的焦虑,但更认可人才的自由流动,崇尚人才管理在制度框架之内进行 今天,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起因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因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痛陈张小平离职的巨大损失:“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一个如此重要的人为何留不住?为何失去了又如此追悔莫及?网友的讨论基点都放在了“正视人才的价值”上。然而吊诡的是,文章疯转一天后,张小平之前就职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领导出来回复说:张小平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水平是有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张小平,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他离职影响是不是真的那么大,或许都还需要更专业更准确更权威的判断。但公众对此事的关注,网友对此事的讨论,也折射出选人用人上一些有着普遍性的关切。这样的关切,集中在三种用人倾向上。 第一种是:日常工作中,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这不是说张小平的单位就一定不尊重人才了。毕竟已有后续报道澄清:张小平职位没那么低,研究员相当于正教授级,属于“国企底层”的说法并不客观;他年薪或可达税后20万而非税前12万,在系统中也非低薪了。然而,张小平这颗石子投入职场中,激起的共鸣是普遍性,这说明类似的职场“被忽视感”并非个案:明明对单位重要,但无法在绩效、荣誉上体现。正向激励缺失,劣币驱逐良币就会产生。不干活、少干活,活得一点不差,必然扭曲职场环境,对企业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第二种是:日常爱留不留,发现了才追悔莫及,又极尽可能阻止人才自由流动。 没有比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更清楚张小平的“使用价值”,也可以肯定的是,张小平的离去是因为“更能实现自身价值”。然而,是什么导致了原单位既不能在事前准确衡量其价值,又在事后夸大他的价值,甚至不惜用“影响载人登月”这样措辞呢?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的答复可知,这是单位在提起法律仲裁时,故意夸大其作用和贡献,试图留人。换句话说,夸大他的作用,并非爱才,而是为“卡人”。以“惜才”之名阻止人才的自由流动,与人们真正所期望的尊重人才,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种倾向就是:用人“情感管理”的缺失。 如第六研究院院长回应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这样的表述也许符合事实,但与好的用人管理学还有差距。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现代管理学更倾向于认为:企业对每一个人才,若能表达那种他“不可或缺”的需求感,恰恰可以激发其归属感,让其全心全意工作。毕竟,没有人希望成为看不见的原子,“悄无声息”地存在,优秀人才更是如此。 人们其实向来不吝惜于为基层默默奉献航天工作者点赞,更能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离不开一代代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离不开他们几十年隐姓埋名、深入沙漠,这是完全不计个人利益得失的硕果。然而,也要看到,情况在改变。一方面,民营航天也在起步,正是用人之时,人才流向民企也有广阔天地,同样可以推动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因为“世界那么大”,要马儿跑得快,就要吃更好的草,这是市场使然。 张小平的离职以及引发的讨论,无非是再次给“人才观”敲响警钟:只有完善人才管理、使用、激励机制,真正为每一个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才能留得住人。这不仅要从根本上扭转“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土围子思想,还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思想的更新。不仅要推崇绩效管理,也要学会情感管理,让每一个人才都有被需要的职业尊荣感。这恰恰是国有企业的好传统啊! 人才培养,确实有代价,流失很可惜。有这么个说法:培养一个飞行员,要用与其身体等重的黄金。我们理解损失一个张小平的焦虑,但更认可人才的自由流动,崇尚人才管理在制度框架之内进行。比如,对于体制内的人才流失,一些政府要津部门的离职,可以设立避嫌的“过冷河”机制,防止利益旋转门,对于一些掌握专利与核心技术的人才,可以也应该签署竞业禁止协议,防止核心技术流失。换句话说,面对人才的自由流动,应该有一种制度化的、镇定自若的应对方式。否则,每有人离职就闹得满城风雨,那只能说明人才要素市场还太不健全。[详情]

张小平们的离职真相:除了钱 这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张小平们的离职真相:除了钱 这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张小平们的离职真相:除了钱,这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的跳槽,因《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一文而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文中公布的《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文件显示,张小平承担的低温液体发动机研制任务事关我国载人登月等重大科研项目,并表示“无法接受因个人的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院长刘志让27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文中对张小平承担的任务写得较多,有些言过其实,核心的意思是想挽留他。 张小平有多重要?并不是非他莫属 据公文显示,张小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至少四个型号发动机研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其中,在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两型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承担着“最关键的技术岗位”;在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和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中,是“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文称,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研制均造成了极大影响,“尤其是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今年二季度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而“该发动机的方案和研制进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选择和研制进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记者了解到,文中所指“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将用于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捆绑助推器和芯一级动力,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研制却并不是“非张小平莫属”。 = 刘志让说,该公文是六院11所给仲裁机构提供的,由于仲裁机构要求,对张小平承担的任务讲得比较详细,“有些地方写得帽子有点大,有点言过其实。”他表示,张小平确实是技术骨干,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但院里技术骨干很多,副主任设计师之上还有主任设计师、副总师,一人离职不会对全局带来太大影响。 该公文之所以言过其实,核心意思是希望挽留张小平。记者了解到,航天“国家队”由于其任务特殊性,技术人员离职除了常规手续,还要根据原岗位经历一至两年的脱密期,其间不能在其他单位工作。张小平属于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两年。他的跳槽,其实已经违反了这项规定。刘志让表示,院方一是想留住他,另一方面即使他决意辞职,也希望先调整到非保密岗位,度过脱密期再走。“这样好歹还有工资拿。”他说。 张小平们为什么要走?除了钱还有体制原因 早在2018年两会期间,刘志让就向记者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忧虑。 “商业航天市场中,人才、技术争夺激烈。有些民企来挖人,直接开口说你来了工资翻一倍。还有技术人员接到电话,说你不肯走我也不挖你,用手机把图纸拍下来发给我,给你三万,帮我们试制出来,再给十万。”当时他说,人才流动是趋势,也是好事,毕竟都是为中国航天做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技术、知识产权流失问题。 网传张小平在六院年收入仅12万元,但六院许多技术人员否认了这一说法。有科研人员透露,按张小平的级别,税后年收入大约在20万元左右。虽然比不上市场化公司,但对于西安市来说,已经算不错的收入水平。 另外刘志让透露,六院于2011年进行了一次福利分房,基本解决了员工住房问题。张小平虽然离职,但他的爱人还在航天系统,住房、工作以及相关福利仍会保留。 对于近年来航天领域的人才流动,刘志让认为除了收入因素,还有“国家队”体制的原因。 他说,航天任务是系统工程,多年来航天单位都是团队作战,从研发到工程管理、从指挥行政系统到技术系统,体系非常完整。但弊端是影响办事效率,一个方案需要层层汇报。而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流程更为简洁,年轻人负责一个岗位,有什么主意马上就能实施,某种程度上更能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为此刘志让也在反思和思考,希望下一步从收入分配、优化流程、人文关怀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让更多人才愿意留下来。 一位已经转战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原体制内工程师表示,美国的马斯克创造了SPACE X,把我们对于航天和火箭的认识都颠覆了。之前我在体制内工作,看到别人取得的这些进展,心里着急。 心里急却施展不开是和他一同转入体制外的年轻人的“心结”。他表示,体制内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内部管理非常规范。什么人做什么事情,技术如何研发等都很规范。一些疯狂的想法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实现。而马斯克和他疯狂的工程师们,会把比较激进的想法在不设限的渠道里实现。 他们渴望这样的不设限:“在之前的职业环境中,我一辈子可能只能完成3、5件。但是我想要做得更多。” 张小平们现在的老板怎么看?更应壮大航天事业的队伍 张小平事件发生后,航天领域专业人士表示,一个人影响进程是不可能的事。中国航天领域现在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积累,中国航天事业不可能因为几个人的变化而影响整个大方向,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节奏。 一位民营航天企业负责人表示,人才积累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命题是,未来如何在一个多元航天的发展过程中,把国内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资本、其他原来在非航天领域的人才等,引入到商业航天的大池子中来,使得能够有更多更优秀的力量补充国家的航天实力。 据了解,在一些企业中,来自化工、材料等领域的人也加入进来,“半路出家”转行成为航天人。越来越多的民营航天企业在吸纳非航天人才,肩负起航天力量培养的责任,壮大航天队伍。 “我们要做中国航天事业中的一份子,一个有效的补充。我们慢慢从起步,到在实现过程中克服种种问题,到迈向我们心里认为的很伟大的工程。我们始终定位认为自己是航天人中的一员,把航天事业做好。”该负责人表示,“因此我们搭建了平台,无论他们在哪里,终究是在中国航天的大领域里,仍然在从事航天事业的建设,比他流失到其他领域,荒废了航天科学的积累更有意义。” [详情]

张小平现航天系统离职潮一角:技术岗涨薪2-3倍被挖走
张小平现航天系统离职潮一角:技术岗涨薪2-3倍被挖走

  张小平掀开航天系统离职潮一角 技术岗位涨薪2-3倍被挖走 |新京报财讯 新京报快讯(记者 任娇)“刷屏”的张小平离职事件掀开了航天人才离职潮的一角,新京报记者获悉,在航天系统多家研究所内,都有高级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况,有的职级都高于张小平,其中不乏大所所长和主任设计师等主力岗位。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年初,自己所工作的航天研究院的一位所长,已经跳槽去了民用航空,不久之后,一位主任设计师也跳槽到民用航空。” “不是我们收入太低,是外面的公司开的太高了。”和张小平所在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院情况相似,在其他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单位也走了不少人,张小平这个级别的有,甚至还走了一个更高级别的。基本收入会涨2倍到3倍,不然没人愿意走。” “说单位不重视这种离职问题,肯定是假的,但是华为一个普通员工都比我们所长待遇高。确实开不出这么高的待遇,面对人才的流失,也就没有办法强留。”该研究员透露,“离开研究所基本就是两个去向:华为和民用航天公司,有能力的技术岗位,年薪基本可以给到50万以上。” 为何越来越多科研人员选择离开航天研究所?该科研人员坦言,待遇是一方面,主要是机关庞杂,效率低,个人只能熬资历,没有外面的公司有活力和前景。 除了挖走张小平的蓝箭航天外,目前已有多家资本入场民用航天,其中包括雷军投资的星际荣耀,成立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此前已获得过多轮融资,其中包括雷军掌管的顺为资本。今年9月6日发射了第一枚商业火箭,顺为资本CEO许达来曾发文祝贺“我们上太空了”。 “研究所不代表安逸,也不代表没有压力,没有加班。“去年从北京某航天研究所硕士毕业的小徐,毕业后选择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在二三线城市,研究所的工作也许待遇一般,但相应的花销也较少,很多可以报销,依然意味着一份铁饭碗。” “虽然SpaceX已经证明了商业航天的可行性,但是我们国家的民用航天还属于萌芽阶段,公司较少。”小徐说,“航天领域还是比较传统,三分之二的同学毕业后都会进入研究所工作,之所以选择民用航天公司,除了收入因素外,主要还是看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研究所并不意味着压力小或者不加班。” 然而,即便近年人才流失愈演愈烈,航天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也是水涨船高。2009年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毕业的李杰(化名)透露,2009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有机会去西安的一家研究所,然后2014年直博博士毕业的时候,发现这家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也变成了博士,“相隔五年,我从本科变成了博士,去的是同一家研究所的同一个岗位,收入却相差无几。”[详情]

张小平离职门背后 中国的马斯克们都从哪儿来?
张小平离职门背后 中国的马斯克们都从哪儿来?

  张小平离职门背后,中国的马斯克们都从哪儿来? 蔡浩爽 火箭行业也越来越会搞互联网思维那一套了。 今天,《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一文引发广泛关注。文章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被民营航天公司蓝箭航天挖走,年薪从十二万一下跃升到百万,而张小平离职后,该所才意识到其在关键项目研发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发公文提起劳务仲裁。 该文作者总结:“这个公文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了,当初批准辞职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离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文章称张小平在辞职时没有遭到任何阻碍,而涉事研究院院长向媒体回应,之所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正是为了挽留张小平。但为挽留此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对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有所夸大,“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目前,蓝箭方面称暂不方便对此事表态。而同为民营火箭创业公司,星际荣耀、零壹空间则不约而同表达了对此事后续影响的担忧:“这次事件绝对会影响人才外流”。 主管单位称张小平擅自离职 网文提到国企单位晋升困难、收入较低等现状。 文章称:“张小平辞职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阻碍,领导直接就批了,估计主管领导压根不懂业务”,“如果张小平没有辞职的话,他在研究所里注定一辈子是底层,根本没机会爬上去。” 文章中提及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在中国航天业地位着实不一般。 该所主攻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一级、二级、助推级发动机均由该所研发。而该所的低温发动机,更是我国未来载人登月、载人空间站和深空探测任务等的主要动力。 而此次事件的核心人物张小平,离职前担任的正是该所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一职,“是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 既然张小平如此关键,怎么能让他轻易离职? 该所上级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推翻了“辞职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的说法。 刘志让回应媒体称: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该单位负责人表示:“网传盖有单位公章的文件属实 ,系单位提交地方政府劳动仲裁庭机构的文件之一。5月20日,单位向仲裁庭提交了仲裁请求,同时提交了前述文件。9月19日仲裁庭开庭,并向张小平出示了此文件,张小平遂在朋友圈大量转发。” 该所近两年离职人员较多,对科研影响大 寻找中国创客从涉事院所上级主管单位、航天六院一相关处级领导处了解到了关于此事的更多细节。 该处级领导称,事情之所以发展到发公文的地步,实际是因为该所近两年离职人员较多,对科研影响较大,张小平只是其中一个。“这个公文真正的目的是向国家申请增加研究所科研人员待遇,故用十分夸张的语气向上汇报。” 在该处级领导看来,张小平的水平,实际并没有公文里所说的那么高。张小平参与的几个型号目前都属于预研性质,并没有真正实际开展工程型应用,所以公文中也只是提到了张小平的把关作用。“张小平年纪大概47岁左右,是该所这批离职人员中年纪较大的一个。在航天系统,到这个年纪还只是副主任设计师的真没几个。” 该处级领导称,有民营公司在研究所附近设点,针对性挖人,年薪高出好几倍。“动辄开出年薪五六十万,稍有职称的上百万的年薪,与西安年薪二十万以内相比,没几个能经受住诱惑。” “换作其它商业公司,对手开出几倍的薪水也一样会出现这种情况。仅仅归结于体制,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民营火箭创业公司担心今后揽才更难 截至发稿,蓝箭航天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有蓝箭工作人员对寻找中国创客表示:“我们最怕的就是上级主管部门以为这件事是我们故意炒作。” 而蓝箭的竞品公司们,此时最担心的就是相关单位会因为此事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出走的限制。 据了解,目前有过成功发射经验的两家民营火箭公司,主力研发人员都来自体制内。零壹空间的原体制内院所研发人员占比为80%左右,而在星际荣耀,这一比例更是高达几乎100%。具体职级方面,零壹表示,副总师级别研发人员比较难挖,外流会有诸多限制(密级一般是绝密),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在零壹比较多。 目前国内民营航天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技术尚需倚仗从体制内流出、有研发经验的技术人员。 “这就像欧立希通过606次试验才发现梅毒克星一样,科学研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民企承担不起前面的605次。”军事专家、知名军事评论员董健告诉寻找中国创客,因为国企和研究机构有国家资本投入,底子上是民企不能比的,“体制内人才到了民企可能很快就能搞出成果,但前面605次试验的基础都有赖于国家投入。”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探讨体制内外人员流动问题。我们计划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发展平台、股权激励等吸引人才,国企如若想留住人才,也要从这些方面反思。”零壹空间一工作人员告诉寻找中国创客。据他了解,造成体制内人员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待遇和晋升空间。 据介绍,一般体制内人员离职的程序是提离职申请、单位盖章审批、办理档案转出,最终要到原所在单位所长处盖章。即便是普通研发人员,走完这一流程也需要半年到两年时间。离职后,员工还要在脱密期内定期回单位报告。根据岗位不同,脱密期分为一年到两年(秘密)、两年到三年(机密)、三年到五年(绝密),有时可高达八年。脱密期内不可到外企工作,出境也需经原单位审批。 深圳前海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陈敏此前曾对寻找中国创客表示,当下民营火箭人才窗口期已经关闭。也有民营火箭创业者告诉寻找中国创客,体制内院所正在增加人员离职难度,“比如减慢办理离职手续的速度。” [详情]

评论:“离职影响登月”是假 人人都怕怀才不遇是真
评论:“离职影响登月”是假 人人都怕怀才不遇是真

  马上评|“离职影响登月”是假,人人都怕怀才不遇是真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丰 来源:澎湃新闻 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自媒体文章刷屏。文章讲述了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原文称又名“601所”,其实应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俗称“六院11所”)的一个研究员张小平,在原单位不受重视,最终被民营企业挖走的故事。在研究所,他作为基层研究员,税后年薪只有12万,而到了民营火箭公司,直接年薪百万。 这样的文章很容易抓住公众眼球,挑动公众情绪。能力巨大者遭受不公平待遇,本就让人不平,何况还影响中国登月,谁不关心和着急? 但是,即便是以一份盖有公章的文件为基础,这篇文章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硬伤在于,分不清研究员和“研究人员”的区别。研究员,相当于教授,在任何单位都不可能是“底层”。文章说张小平是被打压的“底层”,又说像他这样的研究员占70%,一会儿又称他掌握着载人火箭技术的关键一环,不可替代——在逻辑上本来就是有矛盾的。 专业媒体跟进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点:张小平确实辞职了,但是原因不明;张小平的税后年薪是20万,不是12万。六院11所还解释了那份网上流传的文件,称培养人才不易,为了申请劳动仲裁,在文件中夸大了张小平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作用,被人拿来炒作。稍晚时候,该研究所又给出了一个解释:让张小平回来,是为了“脱密”。考虑到航天科研的特殊性,这种解释也是有道理的。 随着相关单位回应的不断深入,此事的原委已经逐渐清晰。研究人员张小平确实离职了,到了一个收入更高的地方;张小平的地位,确实没有到可以影响中国登月的地步。  在原单位和张小平之间,可能有一些纠纷。因为原单位对那份文件和他离职的解释,前后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既说他是“擅自离职”,又说不清楚他离职的情况;既说发文是为了申请“劳动仲裁”,又说是为了“脱密”。合理猜测的话,张小平辞职可能与单位闹了不愉快,双方由此产生了矛盾。  相比于辞职本身,这篇文章所引发的舆情更值得关注。一方面,这让不少人想到“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旧主题,为中国科研人才的待遇和由此引发的人才流失担忧;另一方面,也有一种更为隐蔽的情绪,有很多人把自己想象成了张小平,有一种同为怀才不遇者的惆怅。  第二种情绪其实颇为普遍。很多人在潜意识中,多多少少会将张小平,以及《天龙八部》中那个扫地僧的形象,投射在自己身上:平常没人知道,但是却有着惊人的绝技。一旦有机会,就会一战扬名天下知。有朋友在转发那篇爆款文章后,悄悄说了一句:“转了也是白转,领导会装作看不到。” 这也是很多转发这篇文章的心态,很多人都感到自己特别辛苦,而收入又没能反映这种收入水平。  这不是国有企业才有的问题,而是现代社会一个相当普遍的人才结构问题。任何一个单位,看上去最辛苦的总是做具体事物的人;而随着层级的不断上升,位置越高的人,看上去似乎越轻松。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不公平感进一步被放大了。一些媒体、自媒体、社交网络会炒作那些创业成功的、一夜暴富的,也加剧了很多人的这种“底层感”。 因此,这一受人关注的事件,可能和中国登月没什么关系。它只是一起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事件。六院11所在公文中夸大了张小平的作用,而网红公号在此基础上又夸大了这一事件的“意义”。追根到底,很多人心中早已有了这个“张小平”,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张小平,他们等待的是那个起飞的时刻。[详情]

离职影响登月的张小平刷屏 国企人才流失为何无解
离职影响登月的张小平刷屏 国企人才流失为何无解

  “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的张小平刷屏 国企人才流失为何长期无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彭苏平 上海报道 国企人才流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再次引起了广泛讨论。 9月27日,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直指国企研究院人才机制低效的问题。 该文章开头便指出,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国企不注重人才,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直观的感受,于是文章以一个航天圈的网红工程师在国企的遭遇,呈现了高级人才在国企的待遇。 根据该文中的信息,这位工程师名为张小平,原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的副主任设计师,后离职进入企业工作。但作为关键技术人才,张的离职使得整个项目“瘫痪”,甚至可能影响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论证与策划,于是航天六院发布文件试图请回他。 尽管“张小平影响登月”的说法已经被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否认,且文章中也存在几处细节不准确的问题(如张小平在文中被描述为“处于整个研究院最底层”,实际上张小平职称是研究员,约等同于大学教授,研究院内并不会特别多;而副主任设计师的岗位则算是中层技术干部,不能说是底层),但其反映出的国企人才流失却应当引起重视。 目前,上述文章的微信公众号原文已被删除,但阅读量早已超过10万,且文章下方有多条评论,不少国企内从业人士纷纷“应援”,可见行业内感触颇深。 事实上,国企人才流失的问题存在多年。新华社旗下《瞭望》周刊曾于2016年底调查发现,在人才的市场化争夺战中,国企人才流失现象严峻,即使是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也不例外,且不同行业的国企都面临这个问题,特别是金融类企业。 上述报道统计,2016年三季度披露的上市公司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离职现象多见。以某中央级国有保险集团为例,2014年以来集团公司班子成员走了1个,直属单位领导人员走了5个,直属单位总部部门级管理人员走了12个。 国企人才为何长期处于流失的状态?工资待遇、晋升机制等都是重要原因。 文章作者“紫竹张先生”将张小平离职的原因归于国企的特性:没有淘汰机制,于人浮于事的情况“几乎每个国企都有”,能力差的人进去,国企会保护一辈子,而能力强的人则得不到发挥。 以张小平为例,据文件显示是“两型发动机的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离职导致一款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无法解决“深层次技术问题”,地位如此重要,但其职位却不算很高,而且薪酬水平只有“12万一年”。 “12万一年”的薪酬水平尚未得到确认。不过众所周知,与市场化企业相比,国企的薪酬待遇确实不具备竞争力。记者此前接触的一位某传统行业大型央企的互联网项目负责人,在原单位年薪不到20万元,其跳槽至一家创业公司担任CEO后,薪酬翻了两倍。 “紫竹张先生”也指出,张小平新加入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后,年薪直接达到百万。这一点也尚未得到确认,但作为一家国内最早成立的小型运载火箭研制企业之一,蓝箭空间科技的确具备雄厚的资金能力。企查查数据显示,蓝箭空间科技自2015年起便获得多轮融资,融资规模保守估计超过5亿元人民币。 从职称与岗位的关系看,研究员担任副主任设计师的确也值得商榷,高级技术人员在单位中不能获得更为匹配的管理岗位也是国企晋升空间狭窄的缩影。据了解,在一般的国企中,从基层晋升为部门经理至少需要5-10年时间,远长于私营企业,长此以往显然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当前,体制机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命题,在薪酬机制方面,今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对国企工资决定机制做出了顶层设计。 上述文件指出,国企工资改革的下一步方向便是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坚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方向,建立健全同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体制,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文件为工资改革提供了方向,但还有众多细节尚待落实,目前多个地区已经出台地方性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多年来形成的机制改变起来并不容易,薪酬体系背后,还有更多体制、机制的“硬骨头”需要啃下。 好在,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已经在众多正在进行改革试点的央企、国企得到实践,例如,民航领域首家混改落地的国企东航物流在开放股权的同时,也在人员管理方面建立了市场化的薪酬管理体系,实行“一人一薪,易岗易薪”,并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和考核机制。 未来,随着更多领域向民资开放,“高高在上”的国企们改革体制机制的需求只会更为迫切,如何改进工资决定制度将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详情]

影响中国登月?航天工程师离职风波背后的火箭计划
影响中国登月?航天工程师离职风波背后的火箭计划

  影响中国登月?航天工程师离职风波背后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 9月27日,针对张小平离职事件,张小平原任职单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宣传部对经济观察网记者称暂无信息回应。记者此前曾从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箭航天”)方面了解到,张小平已任职公司,并预备担任公司可重复使用火箭项目的重要工作。因可重复使用火箭经济性强、能和传统航天在役运载火箭形成补充,类似款为美国SpaceX在研的“猛禽”发动机。蓝箭航天正将研发此类火箭作为重要战略,他们已将该火箭项目取名为“朱雀二号”。而对张小平离职事件,该公司于今日对记者称:无法回应。 9月27日,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其中显示了一份由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盖公章的《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工作》。内容主要为曾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担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的张小平的离职,对原单位四型发动机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造成极大影响,文件中指出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 根据百度百科,张小平原单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是我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中心。但所传文章中提到的张小平原单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是航天601所。 文中提到,“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和百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是我所瞄准未来可重复使用低成本运载火箭而自主研发的两个关键型号”。对于可重复使用低成本运载火箭,小火箭工作室创始人邢强博士指出,这类火箭有较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国际上,类似的有美国SpaceX在研的“猛禽”发动机和美国蓝色起源的“BE-4”发动机。 邢强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路线,在商业航天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今天,可重复使用火箭及这类火箭发动机进一步受到关注和认可。 同时文件中显示,张小平是原单位两型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具体负责发动机总体技术抓总和系统方案把关工作,是这两型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 邢强称,但目前中国在役运载火箭中,尚无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火箭型号。 唯一公开信息中可寻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网曾在2016年公开一则消息,称该院所完成了6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项目。对于这类火箭发动机是否有服役的消息还没出现过。 而此前记者曾从蓝箭公司方面了解到,张小平正是预备担任公司可重复使用火箭项目的重要工作。因为可重复使用火箭经济性强、能和传统航天在役运载火箭形成补充,蓝箭航天正将研发此类火箭作为重要战略,他们已将该火箭项目取名为“朱雀二号”。 蓝箭航天是商业航天领域民营创业公司之一,蓝箭航天致力于小型运载火箭研制。根据公开材料,该公司在2017年底完成2亿元战略融资,公司CEO张昌武金融行业出身。该公司曾公开称,研发人员中85%来自传统航天集团。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民营企业,蓝箭航天被业内公认为技术实力相对较强、火箭研制技术路径比较稳定正确的企业。[详情]

知情人谈张小平离职:文章有所夸大 但问题是存在的
知情人谈张小平离职:文章有所夸大 但问题是存在的

  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院长:对全局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来源:中国之声 这两天,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剑指研究所、国企的人才机制和低效。 27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了文章所提到的张小平之前就职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他表示,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培养人才是付出代价的,单位希望挽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为大批基层默默无闻工作的人点赞,更要看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刘志让说,相比过去,研究院这两年被民营火箭公司挖走的人多一些,但是张小平的离职不存在影响任务的问题,“研究院的技术骨干很多,张小平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水平是有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研究院也会反思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 新京报记者求证也发现,文中主角张小平确有其人,年初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辞职,但多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告诉记者,“文章写的夸大其词,多处细节失实,但不能否认,问题是存在的。” 文中“航天601所” 是“航天六院十一所” 2018年9月,有份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盖公章的《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工作》文件流传开来,公文主要内容如下:张小平,男,研究员,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国家重大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任务,长期负责低温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及技术把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 “张小平确实在今年年初辞职,但是辞职原因并不清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并没有听说过航天601所,但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院属于航天六院,内部称呼是“六院十一所”,六院内部的人都没有听说过601所的说法。” 张小平是不是普通研究员?研究员是正高相当于教授 微信文章称,张小平只是个研究员,职称是副主任设计师,这是整个航天601所的最底层,因为整个航天601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 “不可能有70%,7%还差不多。”一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透露,副主任设计师是总体部门才有的职位,比例非常低的,“而且张小平已经是研究员了,这种科研单位,研究员非常难评,对文章要求很高,还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 该科研人员解释,研究员是教授,副研究员也就是高工是副教授,副主任设计师比例也没那么高,总师、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加起来大概也就占所有研制队伍的10%。 “所以,张小平研究员并不是微信文章中所说的小小研究员,负责关键技术岗位,而是一位高职级的研究人员。”该科研人员分析,“张小平离职会影响中国登月的说法,也太夸张了,只能说他此前负责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在采访中,也有一些研究员表示,“这也反映了传统研究所的弊病,下属干活,领导拿了功劳,离了干活的下属,领导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和张小平同级别的研究员 税后约20万并非12万 微信公众号文章披露,张小平在601所一年收入大概12万,而蓝箭直接开百万年薪挖人。 一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就算是公文属实,真的把张小平叫回来,也肯定开不出这样的收入。但是和张小平级别一样的研究员,不止12万,一年下来大概税前25万,税后20万左右的样子,虽然没有市场化公司高,但比爆料中的收入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 记者了解到,张小平此前所工作的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的待遇水平已经是航天六院系统内待遇比较高的研究所。 相关文章: 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紫竹张先生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国企不注重人才,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直观的感受,我今天以一个刷屏航天圈的网红工程师在国企的遭遇,让大家感受一下高级人才在国企的生活是怎样的。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又称航天601所,是我国液体火箭动力事业的发源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先进超低温高性能推进技术的国家之一,可谓是国企中的高科技典范,和那些低技术含量只靠垄断政策保护的国企犹如云泥之别。 按理说,这样的纯靠技术吃饭的国企,应该是特别注重人才的,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才上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家国企的人才保护做的怎么样,人才梯队培养的好不好,是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地位的。 但是最近航天601所的一封公文让这家国企彻底的火了,这个公文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了,当初批准辞职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离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先给大家欣赏一下媒体爆料的公文原稿。 这封公文堪称史上最搞笑的公文,研究所的一个小小研究员,负责最关键技术岗位,是发动机这种最核心部件研发的灵魂人物,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是我说的,是公文说的,这简直是用整个体制的信用,给张小平的个人研究能力背书。 既然能力和作用都这么大,那么这种国之栋梁研究所肯定是像掌中宝一样呵护起来吧,你错了,公文中又明确写了,张小平只是个研究员,职称是副主任设计师,这是整个航天601所的最底层,因为整个航天601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 换句话说,除了新来的实习大学生,还有那些领导们,其他的一线基层研究员都是和张小平同级的。这种基层研究员,居然掌握核心科技?他一走整个项目都能瘫痪,而且还是发动机领域?张小平头上有正主任设计师,他不会做项目?正主任设计师头上还有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这些技术大佬在干嘛,随便选一个研究员指导指导也能把项目推进下去吧。 据爆料,张小平的待遇是12万一年,跳槽后加入了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年薪直接达到百万。这次601所公开发文要押张小平回去,刷屏航天圈,张小平的能力变相得到整个国家体制的承认,肯定还要加薪升职。 而更搞笑的是,张小平辞职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阻碍,领导直接就批了,估计主管领导压根不懂业务,根本不知道张小平在项目中意味着什么。区区一个副主任设计师,研究所里遍地都是,要走随便走,我这可是国企,很多人想来还来不了呢,还怕没人干活? 等张小平走了一段时间,慢慢发现不对劲了,公文中写的清清楚楚。今年二季度在研制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时候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急需发动机技术专家“集智”以便推进项目,所以发文向国家要人,期望张小平回来。二季度是4~6月,出现了重大的问题需要专家,卡住了项目进度,才有了9月份的这份要人公文。 张小平从一个小工程师,突然变成了关键人才和灵魂人物,离开他整个中国都受到影响了,他的个人离职居然能影响国家战略,当初项目成功时的邀功表拿出来,我看看张小平排在第几页。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项目被卡住了,601研究所压根不会理会张小平的死活,主管领导也根本不认可张小平的技术能力,如果主管领导知道张小平有这么重要,就冲他今天能发出这种公文要人的紧迫劲头,当初就算闹上中央他都不会放人的。如果张小平没有辞职的话,他在研究所里注定一辈子是底层,根本没机会爬上去,因为你的技术和成绩,领导不认可,也看不到,直到你辞职后整个项目出问题了,领导才会发现你的价值。 更让人心中发寒的是,张小平掌握我国如此核心技术,却给了如此之低的技术层级,按照我国保密法,从我国核心技术部门离职的人有一个脱密期,在脱密期内不允许到外企任职,出境需要原单位审批。脱密期的长短和技术职称直接挂钩,职位越高,脱密期越长,关键岗位一般都是需要八年脱密期的。 但是张小平的技术层级太低了,他最多就是1年脱密,有可能连保密层级都沾不上边,因为层级实在是太低了,是最基层。我现在很庆幸他去的还是中国企业,要是他直接合法的跑到外企甚至出国去了,那才真的是呵呵呢。到时候法律应该制裁的不是合法跑掉的张小平,而是不给他升职的主管领导。 而像张小平这样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在国企中十分常见,这是国企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国企的特性: 国企的第一个特性是没有淘汰制,国企几乎不会开除任何员工,哪怕是一把手想开除一个基层员工都很难,除非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或者员工触犯刑法等,否则国企就等于铁饭碗。如果员工想偷懒,那就只能养个闲人,你顶多就是不提拔他,除此之外毫无办法。 而这种特性不仅是基层有,领导层也有,国企里还有一个最大特性是领导只能上不能下,只要是当了领导,那就一辈子是领导,哪怕能力不足,混吃等死,也只能把他平级调动到其他部门,有些国企甚至出现了特地成立一个XX部来安置这些所谓的“领导”,只给待遇不用干活。这样的养老部门,几乎每个国企都会有。 国企的第二个特性,是政治正确大于业务正确,国企领导层的选拔,第一考虑的不是业务,而是政治是是否过硬,并且经常调动升迁。所以国企领导不需要懂业务,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非常普遍。 以上两个特性,导致国企人浮于事,只能上不能下,没有淘汰机制的国企,注定带来劣币驱除良币,能力越差的人,在国企里呆的越舒服,而他们拿的工资,都是从那些能力超强的人头上剥削来的,所以业务能力越强的人,越不希望待在国企。而提拔领导只看政治不看业务,也导致技术大牛几乎不可能被提拔,你不是技术强吗?待在基层老老实实干活最适合你,当了领导哪还有时间研究技术。 以上种种,导致国企成了一个围墙,能力越差的人越想进去,只要进去了,国企会保护他们一辈子。而能力越强的人越想出来,因为只有出去了,他们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刚毕业的时候,是看不出谁强谁弱的,所以大家都想去国企呆,国企代表稳定,代表铁饭碗,哪怕自己能力差,也能活的很滋润。但是锻炼个几年之后,彼此的差距就会非常明显,如果你的技术强到团队不可或缺,薪水能直接翻倍甚至更多,那我建议你还是要跳出国企。 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那你呢? 中国之声(zgzs001)综合北京青年报(记者付垚)、新京报(记者任娇)等[详情]

评论:用夸大公文猛追“登月骨干” 究竟错在哪儿
评论:用夸大公文猛追“登月骨干” 究竟错在哪儿

  用夸大公文猛追“登月骨干”,究竟错在哪儿| 新京报专栏 张小平能跳槽到一个他自己认为更合适、更能激励他的民营企业,对中国的航天事业来说,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 ▲网传“要人”公文。 文 | 刘远举 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一篇名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迅速在社交媒体刷屏。 文章说的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员张小平,郁郁不得志,而且待遇不高。跳槽到民营企业之后,原单位发函表示,他离开之后,相关的登月工程就停摆了,要求他不要跳槽。 27日下午,有媒体联系了文章所提到的张小平之前就职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他表示,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张小平事件契合了中国人的想象 这个事情能迅速传播,成为热点,是因为它符合中国人的想象,符合戏剧化的因素,符合社会流行的舆论话语,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几乎符合事实。 首先,它符合中国民众的想象,符合戏剧化的因素,类似于金庸小说中的扫地僧,平时不受重视,突然之间,才被发现,原来功力深厚,非常重要。 其次,它符合流行的社会话语。国企官本位严重,人浮于事,不重视人才,缺乏激励机制,往往是干活的不受重视,待遇与职位高的不干活。当然,这些描述基本符合事实,所以,一经曝出就迅速流传。 张小平被公文“猛追”未必是全部真相 但是,这些却未必是真相,起码未必是全部真相。 现在工业体系中,已经不是爱迪生、特斯拉的那个时代,依靠的是团队合作、分工协作。离开某个人就转不了,更多的是一个阶段性的时间概念,而不是一个有或者无的概念。更直白地说,可能会一时影响到工作,但不可能彻底停摆。 ▲图/新华社 而张小平原单位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研究院的技术骨干很多,张小平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水平是有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其次,从竞业禁止的角度出发,跳槽未必那么容易。所谓竞业禁止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禁止劳动者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与其所在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或禁止他们在原单位离职后一段时间内从业于与原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包括劳动者自行创建的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业。比如就有互联网公司状告员工,违反竞业禁止,索赔百万甚至千万。不过按国企相对落后的观念体系,很可能并没有签署这一系列协议。 我们都常见单位不放人,跳槽者左右为难的情形。张小平前领导的表态也印证了我此前的猜测——为了挽留人才而夸大其作用和贡献。 但是,想不到事情迅速发酵,传播变为一个公共事件。这不但起不到施压的作用,反而让自身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 张小平事件是航天改革的思想冲击之一 从更深层次上看,这一起事件体现了中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图/新华社 中国高铁迅速发展而美国高铁蹒跚起步之间的差距,体现了“中国模式”的优势。但是,国有军工企业、国家项目资金、公立大学组成的科研体系与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雷神这些顶级军工私营公司以及自由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反映了“中国模式”的一些劣势。这种差异绝非仅仅由技术存量状态导致,更由于不同的产权保护、市场机制,导致的不同创新动力造成。 从这个角度,这一起事件,也反映了中国正在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迎头赶上。张小平所跳槽的蓝箭,是中国国内的民营火箭研发制造企业。这一两年,马斯克的SPACE-X成功回收火箭,出尽风头。简单地说,蓝箭就是中国的SPACE-X。 美国从2010年以后,通过其新的太空战略,一直在有意识地增强他们的民间力量参与航天建设。这种政策直接催生了诸如SpaceX这样的一大批新生代的美国的商业发射企业。这个政策对美国人来说是一种惯例,但对中国来说,则是一个需要克服思想阻力的改革。 张小平事件,则属于改革带来的一系列思想冲击之一。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次社会流传的各种传言,对中国的航天事件而言,是一件好事。 2016年,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局都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国内各类资本参与到航天、卫星发射领域里面来,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到航天卫星发射领域。 在这个政策的指引下,目前,国内商业航天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卫星研制和卫星运营层面的企业,已经有了几十家企业。这是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的春天。同时,也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机遇。 比如,目前,世界上只有Space X、Blue Origin等有正在研制的液氧甲烷的发动机。蓝箭算是世界上第三家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技术的商业企业。 所以,某种程度上,张小平能跳槽到一个他自己认为更合适、更能激励他的民营企业,对中国的航天事业来说,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孟然  校对:陆爱英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戳“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大报者,守正其初心者也!新京报评论部、智慧城市研究院招人了 小猪佩奇商标遭“恶意抢注”,这才是“社会人”套路深 | 新京报快评 男子让座后脚踹不让座男孩:你高尚了就能道德绑架?| 新京报快评 为什么特朗普成了本届联合国大会不受欢迎的人?| 新京报专栏 “假阳澄湖大闸蟹”横行,大型商超岂能失守?| 新京报快评 [详情]

业内人士评“张小平”事件:网传文章存夸大成分
业内人士评“张小平”事件:网传文章存夸大成分

  业内人士评“张小平”事件:高职称低职务 网传文章存夸大成分 |沸点 新京报快讯(记者周世玲)一篇刷屏文章,让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研究员张小平成为焦点人物。对于文中所指情况,航天系统内部人士称,张小平同级别的科研人员,年收入应在20万元左右。此外,文中所指项目并不属于特别高精尖的项目,不会出现一个Q技术人员离职,就导致整个项目做不下去的情况。 一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在航天系统中,职务对薪资有直接影响,根据职称,各单位会有一些补贴,此外,一个项目评审、申请项目,需要高级职称的人来“坐镇”,反过来项目又成为个人评职称、职务时的加分项,这相当于职称对薪资的间接影响。 对于文中所指张小平的待遇,上述科研人员表示,其所在单位副主任设计师,一年收入税前20多万元,张小平所在单位,副主任设计师收入应该要打八折,即12万元左右。而不管职务还是职称,升迁都需要一定资历能力。“如果30多岁能评上研究员,属于比较快的,40多岁属正常”, 以上述科研人员所在单位为例,技术人员超100人,研究员不到10人,张所在单位比例类似。副主任设计师则属于技术岗位,较普通设计师高级,岗位主要看技术能力,如果往上升迁则为主任设计师、副总师、总师,主任设计师则为技术和管理岗位,一般三四个副主任中会有一个能获得岗位,升迁有一定难度。此外,副主任设计师保密期一般在2-3年,保密主要针对外企,不针对国企和民企。 新京报记者获悉,张小平拥有研究员职称,但仅有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属于“低配”,但“也可能文章所指单位层级较高,因此有这种高职称低职务的情况”。 在上述科研人员看来,网传文章存夸大成分。文章所指项目,并不属于特别高精尖的项目,不会出现一个技术人员离职,就导致整个项目做不下去的情况。[详情]

光明网刊评:这个“小平”凸显了人才价值
光明网刊评:这个“小平”凸显了人才价值

   这个“小平”凸显了人才价值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最近有关私营经济应该“离场”的言论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响。这番言论发出者的名字“小平”,很是让人感慨了几番。昨天(9月27日),又有一个“小平”被拉进了舆论场,也同样让人感慨再三。 张小平,男,原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601所)研究员,副主任设计师。据说,这个层级的研究员处在“整个航天601所的最底层”,除去年资尚短、行政后勤人员,“整个航天601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不过,就是这个“小平”,就是这个处在“整个航天601所的最底层”的人,却处“两型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具体负责发动机系统方案设计指导和总体方案技术把关工作,是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因此,这个“小平”,“是这两型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待遇何如呢?“据爆料,张小平的待遇是12万一年”。一年12万待遇的人,如果也算人才的话,在中国该有多少呢?但是,这个一年12万待遇的“小平”选择了“离场”,跳槽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年薪直接达到百万”。 当然,这个“小平”火了,不是因为其拿到了年薪百万,而是因为在其“离场”一段时间之后,作为中国液体火箭动力事业的发源地、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先进超低温高性能推进技术的研究单位的601所,却在今年第二季度发现某型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急需发动机专家开展集智攻关工作以便尽快确定后续发动机研制方案”,否则,“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因此,这个“小平”的“离场”,让601所“无法接受因个人的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的战略项目”。 上述601所的报告,从图片上看,写就于10天前(9月17日)。这就是说,在第二季度发现的问题,到了第三季度被提了出来。想来在这段时间内,601所也是竭尽所内人才资源,仍然没有解决问题,才提出了这个问题。不过,人们可能更感兴趣的是“小平”的后路如何走。回所,还是继续挣年薪百万?601所给这个“小平”每年百万年薪补偿,还是象征性地提高待遇?若是后者,与其以往待遇相同的其余70%的人怎么办?其中会不会有“离场”之后又被发现是“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人? 一个人的“离场”,会“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会涉及到“国家重大的战略项目”的成败,这个“小平”所具有的此种分量,是否恰如其分,想必以601所这样研制“国之重器”的国有单位的角度思考,怕是不能掺假。否则,见识过各种人才的601所,何以会“无法接受”这个“小平”的“离场”? 这个“小平”的“离场”,让人们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相同场景。“星期日工程师”的诞生,“跳槽”概念的出现,无不是知识以及知识分子重新标定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私营经济的入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它们的入场,使得知识以及知识分子的价值标定多了既有体制外的标准,并将这个标准不断扩大到体制内外,从而带动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航天企业,不经意间,它给“小平”开出的价码,成了601所的难以解决的一道题目。而这道题,又何止是出给601所的呢。   [详情]

胡锡进评张小平事件:主管部门应当出面澄清事实
胡锡进评张小平事件:主管部门应当出面澄清事实

  新浪财经讯 9月27日消息,近日,有自媒体发文《离职能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 只配待在国企底层?》引起网络热议,文章作者后来删除了该文。对此胡锡进在微博发文称,此文不该删,它提出了国企对人才不尊重的问题,值得社会讨论,也值得领导机关重视。 胡锡进表示,如果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或者它的主管部门认为此文所说的情况夸大了实情,他们应当出面澄清事实,但是航天或国企主管部门应当接受舆论的相关质疑。 微博全文如下: 《离职能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 只配待在国企底层?》这篇文章今天刷屏了,文章作者后来删除了该文。我觉得此文不该删,它提出了国企对人才不尊重的问题,值得社会讨论,也值得领导机关重视。如果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或者它的主管部门认为此文所说的情况夸大了实情,他们应当出面澄清事实,但是航天或国企主管部门应当接受舆论的相关质疑。让我们的社会开放些,多一些活力,每一个机构和每一位领导应当从我做起。  [详情]

蓝箭空间员工:之前并不知道公司有张小平这个人
蓝箭空间员工:之前并不知道公司有张小平这个人

   【推荐阅读】 网传离职影响登月当事人离职属实 多同事称文章失实 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院长:对全局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北京蓝箭:张小平上半年入职我司 平时在西安不在京 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蓝箭空间员工:之前并不知道公司有张小平这个人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樊凌峰 近日,微博公号中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引发网友关注,文章中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员张小平被一家民营企业挖走,而该名科研人员离职前任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我国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该公号文章称,“据爆料,张小平的待遇是12万一年,跳槽后加入了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年薪直接达到百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表示,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9月27日下午,据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张小平目前确定不在北京的公司,以前也没在北京办公过,可能在西安。有2016年入职的蓝箭空间员工表示,出事前并不知道公司有张小平这个人。公司已经了解了此事,但是不愿意对此发表评论。[详情]

央视评张小平事件:莫让"低端人才"默默干"高端事情"
央视评张小平事件:莫让

  莫再让“低端人才”默默干着“高端事情” 今天,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在朋友圈持续刷屏。 根据有图有真相的爆料,全文大意概括如下:某国家研究所的基层研究院员工张小平辞职了,结果等人家离开之后,原单位才发现,他是国家核心项目的灵魂人物,没有了他,项目无法推进,可能影响火箭发射动力研究、甚至或会影响国家登月计划。 一封正儿八经的公文,让这家国企彻底火了。火在两个方面:一是读完公文你才发现,这个“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竟然疑似是待在这家国企的最底层职工。二是当事人合法合规离职,原单位似乎并未“待遇留人”或待之以“灵魂人物”的考量,却在人家离职后发公文、妄图以行政力量将其“要回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制造出这桩索要“登月人才”事件? 如果事件属实、如果网传不虚,作为国企的研究机构,是有必要向公众解释几个问题:第一,既然是“不可替代”的“灵魂人物”,张小平是怎样就“顺利”离职了的?研究所固然有培养人才的义务,难道没有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责任?第二,人都去了别家单位,才发现“没他不行”,这种后知后觉,要不要追究“主体责任”?换个更直白的问法:“早干嘛去了”?第三,既然是“最关键的技术岗位”,又是涉及登月计划等核心机密,轻易就能离职,那么,当事国企如何解释张小平的“脱密期”问题?轻松让人去职,好在是去了中国企业,若是被外企挖去,若没有这份公文被曝光,损失谁来承担? 当然,诸多细节仍待求证,很多疑问尤须梳理。此事之所以点燃了舆情,并非公众要看国企的笑话,而是基于公共监督的责任与使命,有必要警醒于历史悲剧“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站在2018年的时代背景之下,“索要登月人才”事件戳中的还有两个基本痛点:一是核心技术,二是国企改革。自强之路惟有自力更生。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然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那么,核心人才就该享受核心待遇;反之,让核心人才坐冷板凳而心灰意凉的体制机制,就当刮骨疗伤、就该严肃问责。 国企是人民的国企,改革更要一马当先。8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通报国企国资系统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为统领,创新体制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有关情况。此前,《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亦对国企工资决定机制做出顶层设计。这些变化事关国企中的每个人。但不得不说的是,僵化教条的人才机制仍是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硬骨头与深水区。排坐坐分果果、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索要登月人才”事件引发的民意反弹,背后恐怕恰是这些弊病常年累积下的“醉翁之意”。 一个副主任设计师去职了,一个团队计划竟然要歇菜了。这背后的暧昧纠结,已然不单单是个市场问题。堂而皇之的公文,就要接受程序正义的拷问。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给出自圆其说的解释,更希望选才用才的体制机制转身之后,不至于总是让“低端人才”默默干着“高端事情”。(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详情]

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专家称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
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专家称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

  张小平离职会影响中国登月?专家称商业航天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 面对发展迅速的商业航天市场,传统航天企业也在寻求商业化。 韩沁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张小平没有想到,在自己离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下称航天601所)半年后,引发了社会对航天领域人才流动问题的关注。 他原先是航天601所的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于今年3月辞职,后加入民营火箭企业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箭航天)。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份盖有航天601所公章的文件指出,张小平的离职对该所正在研制的四型发动机方案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关系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论证和研究进度,甚至某种程度影响中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 文件在结尾写到“为国家培养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是我们研究所的义务,但是我们不愿看到、也无法接受因个人的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的战略项目。” 张小平后加入的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家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的民营企业。该公司聚焦于中小型商业航天应用市场,主要从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及商业运载火箭。目前,拥有北京、西安两个研发中心以及湖州智能制造基地。 “人才是最大的财富。”多位航天领域的资深专家均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反复强调。同时,他们表示,人才自由流动是市场的正常现象。 有不愿具名的国有航天企业高层领导表示,社会资本的涌入确实对传统航天领域造成了一些压力,但这只是短期现象,长期看,市场将会逐步趋向平衡。 他认为,传统航天企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发展迅速的商业航天市场,这些企业也在寻求商业化。他还透露,针对商业航天领域,多项规范政策已在酝酿之中。 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舒畅在演讲中表示,航天领域的人才,需要实现良性竞争。 他在会后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需要遵守市场规则和行业规则,但是目前这两种规则并不完善。 在他看来,商业航天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能缺少规划设计和规则。 舒畅提到,在政府、航天集团、发射机构等诸多机构的支持下,民营商业航天市场在近两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人才和资本的聚集。 “在创业之初,找50位专家,可能只有一位愿意加入我们公司,但现在,我们可以在简历中选择感兴趣的人才。”他笑着说。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树范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商业航天能够快速起步,是因为中国在航天领域有超过60年的技术积累,特别是近20年来的资源投入,培养出一批航天技术人才。 “这些人才的流动是自然现象,有助于激发专业人才的创造积极性。都是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做贡献。”他说。 他以自己的经历举例,最初他选择到欧洲航天局航天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是因为当时那里的研究环境更适合自己发展,有助于能力积累。但之后,发现国内商业航天也开始快速发展,他便希望能将自己在欧洲获得的经验带回国,帮过国内企业发展。 多位民营火箭和卫星企业的从业者都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发展商业航天不只需要航天领域的人才,也需要IT、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人才。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谢涛说,“有时候,跨界人才更能碰撞出火花。”[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