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引质疑

盲盒出圈后 泡泡玛特还能火多久?
盲盒出圈后 泡泡玛特还能火多久?

封面新闻|2020年12月14日  09:08
泡泡玛特:一台价值千亿的盲盒“印钞”机
泡泡玛特:一台价值千亿的盲盒“印钞”机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12月14日  07:40
一边被质疑一边被封神 泡泡玛特是“泡泡”吗
一边被质疑一边被封神 泡泡玛特是“泡泡”吗

新浪财经综合|2020年12月14日  00:01
泡泡玛特是“泡泡”吗?“未知的惊喜”魔力还能持续吗?
泡泡玛特是“泡泡”吗?“未知的惊喜”魔力还能持续吗?

新浪财经综合|2020年12月14日  00:01
千亿市值惊艳市场 泡泡玛特的“泡泡”还能吹多久?
千亿市值惊艳市场 泡泡玛特的“泡泡”还能吹多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12月13日  21:09

请上传图片!

泡泡玛特:潮流玩家,值得千亿市值?
泡泡玛特:潮流玩家,值得千亿市值?

新浪财经|2020年12月13日  06:49
泡泡玛特启示录:盲盒+IP会是NFT爆发关键吗?
泡泡玛特启示录:盲盒+IP会是NFT爆发关键吗?

  原标题:泡泡玛特启示录:盲盒+IP会是NFT爆发关键吗? “356倍超额认购,暗盘收涨103%,460亿估值。” 自新三板退市后的一年半,王宁带着他的泡泡玛特再次挂牌港交所,和此前“区区”20亿元估值相比,这一次它更如王者凯旋,身价暴涨21倍后,“盲盒一哥”实至名归。 据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三年内,泡泡玛特收入分别为1.58亿、5.14亿、16.83亿,同比增长80%、226%、227%;净利润则分别是156万、9952万、4.51亿,短短三年翻了289倍。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泡泡玛特带来“成瘾性”经济的成功。拆盒刹那的“惊喜感”和收集到隐藏款的“成就感”实则是盲盒内Molly玩偶们的制胜法宝。 作为新消费的代表,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与加密社区近期涌现的NFT玩家一样都是一小众的亚文化,因此泡泡玛特在短短几年内成功出圈上市对整个NFT赛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TCG卡牌,电子收藏品与NFT 盲盒模式并非泡泡玛特首创,这个市场其实早已火热。作为众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精灵宝可梦早在1996年就开始发行TCG卡牌,日本任天堂公司将皮卡丘、小火龙、杰尼龟等大家熟知的宝可梦形象印刷成卡牌发售,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 TCG卡牌的全称是“集换式卡牌游戏”,每一份卡包内都有固定数量卡牌,卡包是不透明的,收藏家们拆包后会获得随机卡牌,有基础款,也有限定款。对于爱好者们来说,集齐基础卡只是初级目标,收集限定款则是不断“剁手”的理由。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精灵宝可梦系列卡牌已在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发行语言达12种,全世界累计卖出的卡牌数超过272亿张。 除了精灵宝可梦外,同样大卖的还有日本漫画“游戏王”发售的TCG卡牌,该款卡牌曾在2009年创下过“世界最畅销的TCG”吉尼斯纪录,据数据显示,仅2019年,其销售额高达27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7亿元。 除了TCG卡包外,作为刺激消费的杠杆利器,游戏厂商们也早已将其引入其中,甚至成为拉新、促活的常用手段。在电子竞技游戏远古遗迹守卫战DOTA2中,玩家可以购买珍藏宝箱,开箱后会随机获得饰品,同时会有极小的几率获得信使、稀有套装等隐藏奖励。在网易公司推出的阴阳师手游中更是将抽卡的惊喜感推到了极致,“今天你抽到了SSR么?”一度霸榜热搜,成为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纸质卡牌、聚乙烯玩具到电子收藏品,最后区块链化保存在链上,对于富有创新精神的加密创业者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发展路径。 2018年,以太坊上的应用Crypto Kitties突然蹿红,用户可以收集、孵化、购买独特的虚拟猫咪,这一玩法也顺势带火了该应用背后的NFT技术。所谓NFT即非同质化代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分割的特点,这些特点天然与具备稀缺性的产品适配。 就在同年7月,一款名为Gods Unchained的区块链游戏开启预售,该游戏和经典卡牌对战游戏炉石传说极其相似,并保留了开包、集卡的特色功能,最大的不同是,Gods Unchained中的所有卡牌都被NFT化。据游戏官方解释,NFT化后的卡牌不受平台限制,可以自由在链上交易、流通,且永不消失。 这款游戏开启预售仅半月便吸金超过900万人民币。大量玩家付钱购买卡包,NFT卡牌的潜力似乎在那一刻初露峥嵘。 盲盒背后隐忧,稀缺性和永久保存 从平平无奇的潮玩公司到热的发紫的盲盒一哥,泡泡玛特的上市之路虽然看似一帆风顺,但实体盲盒模式背后仍存隐忧。 为了刺激消费和复购,泡泡玛特推出了不少“隐藏款”盲盒。玩家需不断开盒碰运气,才有极小的概率将其收入囊中。为了获得隐藏款,狂热粉们“端盒”直接开整箱成了家常便饭,但也有理智的用户并不感冒,甚至将其称为“智商税”。 这些用户认为,每个隐藏款的稀缺性完全由泡泡玛特决定,并且没有总量限制,如果未来某刻,泡泡玛特大量放出某款隐藏款,那该款手办的价值会大幅缩水。“无法确定真正稀缺性”也成了阻止玩家们杀入“隐藏款”市场的心理门槛。 iNFT创始人盛超对PANews说道:“虽然盲盒游戏给用户带来的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刺激,但由于规则的不透明,利益驱使下部分商家进行各种‘暗箱操作’,降低了玩家的信任,使得很多用户逐步流失。” 在他看来,NFT和盲盒经济天生是相辅相成,天然能够相结合的。NFT独一无二、不可分割且总量由代码写死的特性决定了其资产属性,同时盲盒模式能给NFT资产附加娱乐化的特质,迎合用户获得惊喜感的心里特征。 如果说品牌方的“增发”对隐藏款可能造成价值下降。那盗版商批量复制的假货则会对隐藏款们造成致命打击。在TCG卡牌领域,大量盗版稀有卡被投放市场,由于纸质卡牌造假门槛太低,疯狂的盗版商们甚至直接复刻了整套卡牌。 以游戏IP作为依托的电子收藏品虽然无法造假,但IP的寿命也决定了该收藏品的存续时间,一旦服务器停服,玩家的资产将化为乌有。在游戏产业快速迭代的今日,很多游戏的寿命已经以月为单位,能够持续经营数年的都不多见。 实体收藏品、电子收藏品和NFT对比 “如果以NFT作为产品的底层技术,那电子收藏品便可以永久保存。”DPAY钱包创始人杨鑫奇对PANews说道。作为和代码打交道多年的资深码农,他觉得将“盲盒经济”和NFT技术结合这件事很酷。“区块链上的数据是不可篡改的,基于NFT技术的链上盲盒能大大提高商家对客户的公正性。”同时在杨鑫奇看来,传统游戏资产NFT化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流动性和金融属性叠加 “开到普通款肯定原地打折,‘雷款’更是血本无归,隐藏款当然能大赚,但几率这么小哪有这么好的运气啊!”盲盒资深玩家袁韧伟对PANews抱怨道。从接触盲盒到如今,各种款式的Molly手办堆满了他的书柜。“到后来已经变味了,我觉得更像是在赌。” 大量盲盒手办躺在书柜上吃灰,但袁韧伟也没有将它们出售的想法,主要原因是“太麻烦”。无论是寻找买家、邮寄、确认收货等过程,对于上班族的他来说都十分繁琐。看着琳琅满目的手办,袁韧伟开盲盒的兴趣也开始逐渐下降。流动性缺失和手办的沉余实则是泡泡玛特们的慢性毒药。 相对于盲盒来说,电子收藏品的流动性则完全受制于中心化发行商规则。如在炉石传说这样的游戏中,卡牌是完全无法流通和交易的,用户的投资只能提升账户价值,也就是说,除非用户将整个账户转让,任何单一资产的外在价值趋近于零。虽然竞技游戏DOTA2中的饰品、套装、信使等物品可以被交易,但也有着严苛的交易限制,如交易次数、好友添加时间等。 内在经济市场的良好循环,其实是一款产品经久不衰的助燃剂。网易公司于2003年开发并上线的网游梦幻西游,虽然玩法单一、模型粗糙,但十三年后的今天,仍然占据市场中重要地位,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让玩家可以自由交易道具、宠物乃至账号的“藏宝阁”系统。 “NFT依托的ERC-721非同质化代币标准形成时间较短,推行较慢也无可厚非,但在未来游戏公司若结合区块链技术将会形成全新的竞争优势,NFT是解决资产流动性的优秀方案。”杨鑫奇说道。 资产NFT化的Gods Unchained从起跑线开始就完成了“经济内循环系统”。据数据分析平台 Alethio 的报告显示,2019年11月,当这款游戏的交易市场上线后,链上卡牌交易次数迅速攀升,在一周内便超过了USDT。 在玩家趋之若鹜的背后,其实是资产流动性的胜利。用户从购买,到拆包再到交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消费闭环。玩家“自我造血”后出现了复购行为,进一步刺激了卡包的销售。 除了为盲盒们增加流动性外,NFT技术还能放大产品的金融属性。DeFi聚合器DEGO上线之初也曾进行过“盲盒”空投,用户只需要支付智能合约调用费用即可获得一个随机等级的锤子,锤子不仅可以在二级市场中售卖交易,还可以在DEGO系统中参与挖矿、治理和分红。 NFT发展:盲盒玩法为辅,IP是关键 作为盲盒一哥,泡泡玛特的成功与IP管理息息相关,金发碧眼婴儿肥的Molly被人们熟记于心,无论你觉得它是可爱、迷人甚至丑萌,但它实实在在戳到了消费者的审美。千奇百怪的基础款,各式各样的联动款,还有掏空玩家钱包的隐藏款,百变成为了Molly的核心标签。 除了Molly外,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还积极打造、购买和引入各类IP形象。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有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在IP管理上,他更想让公司成为盲盒届的迪士尼。 王宁将IP管理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逻辑很简单,每个运营多年的IP自身是附带流量的,这些流量都能转化为用户实打实的购买力。换句话说,正是IP的成功撑起了泡泡玛特今日的千亿市值。 作为新兴领域的NFT其实也面临同样问题,技术更迭迅速,金融属性紧随其后,但圈内流量却停滞不前。 麦子钱包PM陆遥远对PANews表示:“链上盲盒”想要爆发,需要等待一批优质的IP和NFT应用出现,而应用里随机性带来的幸运奖励、可玩性、性对战、排行榜、收集完整度成就等会刺激应用的发展。” 作为获取流量的“捷径”,区块链创业者们其实已经在积极出圈引入一些有影响力的IP。如基于EOSIO开发的WAX链,今年曾引入著名美国漫画形象pepe蛙,发行GoPepe系列卡牌。据DappRadar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GoPepe拥有超过1,300个每日活跃钱包,交易额达到8.1万美元,占该类别总交易量的90%。 GoPepe系列IP带来的用户增长 数据来源:DappRadar iNFT创始人盛超认为,IP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粉丝群体的文化产品,特别是游戏和动漫作品。这种天然的传播属性和用户粘性与NFT其实高度切合。在未来,通过与IP资源结合可能会成为NFT技术落地最快的方式之一,而基于IP的“链上NFT盲盒”发行,或许会成为一种全新的粉丝经济模式。 NFT落地,底层基建仍掣肘 虽然以盲盒经济作为运营模式,通过优质IP导入流量的落地方式看起来很美。但在现实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掣肘。 如部署在以太坊上的DApp受高GAS费和转账速度限制,很难给玩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若部署在非以太坊的公链上,DApp的用户数量则存在巨大瓶颈。 此外,NFT的各类基础设施也尚不完善。除了麦子钱包外,大部分主流钱包都无法支持NFT资产显示。DPAY钱包创始人杨鑫奇表示,由于区块链是一个开放的世界,NFT无门槛的发行方式也滋生了大量盗版IP。资产的发行方至关重要,因为正版授权才是NFT资产最值钱的部分,而钱包作为入口级产品,相关功能建设需要及时跟进。 iNFT创始人盛超更看重NFT流通环节中的问题。“底层公链GAS费过高压制了用户发展,有些交易或者铸造的NFT成本已经大于NFT资产本身,这并非良性发展的状态。”同时盛超还指出,目前NFT交易所的管理也比较混乱,原生资产无法确权,NFT价格边界无法确定。交易手续费跨度也极大,从2%到20%都有,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行业标准。 麦子钱包PM陆遥远认为,除了钱包、交易所、公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外,健壮的链上数据系统和不仅局限于“盲盒”的丰富的玩法也是NFT能够蓬勃发展的核心所在。[详情]

界面新闻 | 2020年12月16日 23:10
90后如今沉溺的盲盒 不就是小时候的干脆面英雄卡吗?
90后如今沉溺的盲盒 不就是小时候的干脆面英雄卡吗?

  原标题:90后如今沉溺的盲盒,不就是小时候的干脆面英雄卡吗? 来源:译言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后首日高开超100%,股票飙升,市值翻倍突破千亿港元。泡泡玛特从创立至今并非顺风顺水,在刚创立的前几年几乎连年亏损;直到2015年,泡泡玛特拿下了日本潮玩品牌Sonny Angel的盲盒产品,把盲盒概念正式带入中国,才扭转了公司的盈亏状况。 对于买盲盒、集邮行为,有部分人表示不理解:认为虽然很好看,但实属浪费钱,不明白为何会上瘾;还有人更加直接地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赌博,是消费主义的陷阱。但不得不说,泡泡玛特盲盒产品能够取得如此成功还是映射了人们内在的一些欲望。收集盲盒其实就同上个世纪父母辈收集邮票相似,在不同时代人们都有收藏的欲望,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人们会钟意“集邮”?一千个收藏者就有一千种答案。每个收藏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收藏的独特原因。事实上,你能想到的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东西,很可能都会有人在收藏——从《神秘博士》中的戴立克到“请勿打扰”的标志,有无数新奇的收藏。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收集物品呢? 什么叫做“收藏”?据《卫报》报道,英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拥有某种可以归类为一类的物品。然而,成为真正的收藏家需要一种情感上的联系——这有时会导向痴迷。这就是为什么与从拥有这些物品中得到的快乐相比,时间和金钱对收藏者来说毫无意义。 01 “狩猎”的刺激感 对许多人来说,收藏能带来狩猎的刺激感。虽然最初开始收集是源于一个爱好或兴趣,但人们很快就发现,新收藏带来的兴奋将他们越领越深。而且,这种感觉会随着越来越深入而增加。例如,许多唱片收藏者会很快就会买那些他们最喜欢的专辑。那么接下来呢?许多人将进一步深入“兔子洞”——寻找更不为人知的发行版本:特殊材质的限量版,其它国际发行版本。对局外人来说,这看起来就像是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买了同一个东西,浪费了钱。然而,对于这位收藏者来说,他与乐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这一切都值得了。对一些收藏者来说,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超级粉丝”身份的证明——对其他人来说, 这是一种难以理解、无法解释的强迫症。 对这一类收藏者而言,互联网是福也是祸。一方面,追寻稀有物品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理论上讲,当错过一个稀有收藏时,人们没必要感到沮丧。然而,这也带走了偶然发现一个特别不寻常的物品的惊喜和激动之情。此外,其实很少有固执的收藏者想完全“完成”他们的收藏(如果可能的话)。毕竟,如果他们生命中这么重要的一部分完成了过去了,那他们接下来做什么呢?因此,许多收藏者会避开网络,宁愿耗费自己的时间,凭一己之力获得新发现。 02 “返老还童”的捷径 “狩猎”的刺激感并不是人们收集东西的唯一原因。另一些人收集是出于对自己青春的怀念。一般来说,孩子们通常会经历一些狂热沉迷于某些事物的人生阶段。这些阶段可能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年,但大多数人最终会摆脱它们。然而,有些人可能从未摆脱,或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又回归了童年的钟爱。对这些人来说,收藏是他们对抗成人世界的一种手段——这是他们暂时放下目前生活的负担,重新回归年轻的自我中的方式。 对现今的年轻一代来说,香烟卡或铁路模型之类的东西没有什么代表意义。但对父母辈来说,这些都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回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收集这些物品变得越来越诱人——它们提供了回归简单时代的“退路”,尤其是这类产品不再生产时。当然,这些东西在将来都会被遗忘。但人们总是会怀念过去的日子,也永远不会缺少能唤起怀旧之情的物品。 03 收藏者的“精神之痒” 世界上可供收藏的物品多种多样,这给试图解释收藏行为的心理学家带来了一点麻烦。如何比较一个集邮者和一个执着于收集每一个水瓶标签的人?心理学家运用很多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种行为。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还有一些更悲伤的因素在起作用。 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学家就认为收集是一种将秩序强加于世界的方式。这样的收藏者可能在童年时感受到过抛弃,或者觉得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掌控力。通过收集和筹办物品,他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扭转这种感觉。而对于那些童年回忆较少的人,他们可能会通过执着于收集那些看似可以弥补童年的东西。此时,收藏与囤积的界限变得模糊。虽然许多人可能会把收藏描述为一种瘾,但它仍然是人们自愿做的事情。收藏者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囤积者则不能。囤积行为往往可能是出于强迫症或焦虑症。 另外,收藏也为我们一些更原始的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在本能层面上,我们往往感到“对某事物有欲望”,这也是我们坠入爱河的原因。这种渴望从史前时代就已存在了,但显然,我们过着与洞穴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收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类寿命的延长。许多人在四十多岁时开始收集东西,这不是巧合。因为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大多数人都已经安定下来,组建了家庭。但在他们的脑海里,仍有对新事物的渴望和占有欲。虽然人们可能不自知有这种冲动,但收集仍然帮助他们骚挠精神上的痒,给这样的冲动一个正当的出口。[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12月16日 11:48
泡泡玛特尾盘暴力拉升涨8%市值返1000亿 此前一度跌超10%
泡泡玛特尾盘暴力拉升涨8%市值返1000亿 此前一度跌超10%

  12月11日消息,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近期,泡泡玛特受到市场质疑,股价一度跌超10%,尾盘暴力反弹,截至发稿,泡泡玛特涨近8%,市值再度突破1000亿港元。 2017年5月17日,泡泡玛特开始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根据配售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这对夫妇身价将逼近500亿港元。华兴资本、红杉资本成为赢家。[详情]

新浪港股 | 2020年12月14日 15:54
泡泡玛特 一台价值千亿的盲盒“印钞”机
泡泡玛特 一台价值千亿的盲盒“印钞”机

        商品底层逻辑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最终消费者只会为好的产品和服务买单,为它们带来的愉悦买单。 作者 | 五味子 编辑 | 紫苏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2019年4月,泡泡玛特从新三板退市,当时市值仅20亿元。12月11日,泡泡玛特(09992.HK)成功在港股IPO,开盘价77.1港元,最高涨至81.75港元,收盘价69.00港元,市值为953亿港元。 33岁的王宁因此身价超500亿,背后的一众投资方华兴资本、红杉资本中国、黑蚁资本、启赋资本等也赚得盆满钵满。 从20亿到千亿,泡泡玛特同样惊人的增长还有营收和利润。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2017-2019年三年净利润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三年翻了将近300倍。 王宁在敲钟现场表示:“上个月,泡泡玛特刚刚度过公司的十周岁生日。十年磨一剑,今天我们非常自豪和大家一起分享上市的喜悦,更加值得自豪的是,我们开创了一个品类、一个行业,打造了一个关于潮流玩具的生态体系,让一代年轻人了解到什么是潮玩,并在这个时代留下了关于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迹。” 据泡泡玛特给出的用户画像显示,58%的消费者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间的年轻人(Z世代)占比32%,75%的消费者是女生。 盲盒、IP、年轻人,坐拥这三个备受资本关注的关键词,泡泡玛特成了“潮流文化第一股”。  01 潮玩暴利,盲盒“印钞” 为什么是泡泡玛特?它是如何成功的? 成年人的收集需求、陪伴需求、对“小确幸”的需求,是王宁总结出的答案。 抓不住Z世代就抓不住机遇。属于亚文化的潮玩在投资人眼中,其本质是不断与对生活有美好追求的年轻一代互动。当然,这种精神消费是穿越周期的,有巨大的释放潜力。 顾名思义,盲盒即打开包装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将抽中的款式,同一主题下的系列盲盒通常包含十几款造型不一的玩具、周边产品,消费者只能随机购买。 盲盒概念来自于日本上个世纪流行的福袋,类似的扭蛋、盲盒产品都是如今动漫影视周边,或者设计师玩具销售的重要形式之一。虽然早年国内也有扭蛋、盲盒,但真正爆发是从2018年开始的。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的潮流玩具市场从2015年的87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198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418亿美元。中国的潮玩市场从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763亿元。 年龄在15至40岁之间的年轻一代是潮流玩具的目标客户,占总人口超过35%。他们对自我的表达及个性展示表现出极强烈的渴望,并愿意通过消费以取得精神上的满足。 当小众的潮玩变得大众、流行,随之而来的是泡泡玛特恐怖的增长速度。近三年,随着规模的扩大,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分别为47.6%、57.9%、64.8%,今年上半年更是高达65.2%。其中,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毛利率为71.1%。这表示,一个标价59元的盲盒,成本是17元。 泡泡玛特最具代表性的IP是Molly,且大部分收益都来自这个大眼撅嘴女孩。2019年,Molly实现营收4.56亿元。泡泡玛特在不断扩大IP库,Molly的收益贡献度在下降。 招股书中也表示,Molly对其销售业绩至关重要,若Molly受损或未能保持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无法保证可以开发、物色可自比的IP为替代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泡泡玛特旗下已有4个IP累计营收超过一亿元,但这4个IP之间营收差距很大。 2019年,泡泡玛特的自主开发产品收入合计为13.84亿元,而Molly和Pucky两个一线IP超过了7.71亿元,其他所有自研产品加起来都还不及二者。 虽然独家IP在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产品中所得收益占比从2017-2019年逐年提升,但收入贡献尚未过半,且今年泡泡玛特还曾卷入涉嫌抄袭丑闻。 泡泡玛特的盲盒有普通款和隐藏款两种。以Molly为例,普通款有12个不同的常规造型,一箱12盒,抽中率为1/144。隐藏款只有1个造型,抽中率为1/720。若想集齐一套,就像小时候集卡买光附近所有小卖店的干脆面一样,成瘾。 “Molly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喜爱的形象,背后的逻辑更像是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灵魂装进去。我觉得这是潮玩的一个魅力。”王宁以此来解答Molly的生命力。 没有故事的盲盒,情节全靠消费者脑补,更容易产生冲动性消费。而独特个性的设计、未知的惊喜,收集盲盒的乐趣和满足感高于买彩票。 02 王宁和“世界的泡泡玛特” 2009年,王宁刚来北京,三里屯“过年一样”的潮流文化气息深深触动了他。当时的王宁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可以在三里屯开一家店,但现在POP MART店遍布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最好的商场。 泡泡玛特成立之初,参考的是香港的时尚超市LOG-ON,售卖新奇的文创产品、玩具、杂货。到2016年底,一共开出了84家门店。但作为渠道商,泡泡玛特的利润不高,还连续亏损三年。 直到2015年底,一款名叫Sonny Angel的日本盲盒玩具,销售额持续大涨,引起了王宁和团队的注意。 2016年1月9日,王宁发了条微博问粉丝,“大家除了喜欢收集Sonny Angel,还喜欢收集其他什么呢?”上百人的回复中,50%的人都给出了同一个答案——“Molly娃娃”。 收到答案四天之后,王宁和他的团队就出现在了Molly之父香港知名设计师王信明的工作室。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王信明的场景,王宁形容为,“就像找到了在餐厅唱歌的周杰伦。一屋子全是一流的设计作品,但并没有被商业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Molly给了泡泡玛特重生的机会。随后,王宁和团队开始马不停蹄地拜访潮玩领域中其他知名艺术家。一手拉着潮玩艺术家,另一头是千千万万购买停不下来的粉丝。 个性化、独一无二、限量、奇特,深谙消费者心理,泡泡玛特围绕这些IP推出很多成套设计,吸引更多人进入。 为了更好迎合消费者,泡泡玛特还打造潮玩社交。2016年6月,上线国内首个潮玩社区平台葩趣APP。再加上资本助力,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销售网络,王宁很快成功,破圈小众消费。 在外界看来,泡泡玛特就是一个卖盲盒的,但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苏凯认为这是误解。 “泡泡玛特是一个平台化、拥有端到端供应链的全球化IP孵化和发行网络,而盲盒只是当下适合的商品包装形态,并不是公司的本质所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苏凯认为,“泡泡玛特现在正在不断汇集全球优秀的IP,拥有这些头部IP后,它们可以被做成各种商品形态,可以是盲盒,亦或是未来出现的各种新形式,每个时间阶段都可以灵活地进行创新和变化。生命周期不是一个静态的,而是由动态持续创新组合而成。” IP运营是泡泡玛特的核心业务。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 ,包括12个自有IP 、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 。目前,已有4个IP产生的累计收入分别超过人民币1亿元,同时,泡泡玛特预计今年将推出超过30个新IP。 旗下这么多IP,也有很多人觉得泡泡玛特要做中国迪士尼,苏凯则表示,泡泡玛特已经处于行业头部,只是中国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和迪士尼百分之百对齐。 中国不一定会有一模一样的“迪士尼”,而90后、00后也不见得需要那种传统的娱乐方式。更准确的描述不是成为“中国的迪士尼”,而是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这是我们对这家公司未来的期许。 到底如何来定义泡泡玛特,或许可以从此前王宁与华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包凡的对话中窥探一二。 “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做零售的,因为我们开了很多很多店;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做卖玩具的,因为我们在卖手办;也有一些人觉得我们是做IP的,因为我们签了很多IP;还有一些人说我们做展会的。这些都是泡泡玛特的切面,但是我们不会将某一条业务拆分出来概括自己。泡泡现在在做的事情,包括未来想做的事情,我们都力求能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有一个平衡,或者说在感性和理性中间寻找一个平衡。”  03 谁在买潮玩?年轻人壕掷千金 “每次路过,色彩斑斓的橱窗和明亮的灯光都会吸引我的目光。”12月5日,在POP MART朝阳大悦城店内购买Molly的一位女性消费者对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表示,“小巧也很精致,逛街的时候买个带回家会更开心满足,还给它们买了半墙收纳盒。” 另一位购买盲盒的消费者则表示不太能理解,但扛不住女朋友喜欢:“她非常迷恋开盒时的惊喜,但要收集齐很难,她几乎所有零用钱都来买泡泡玛特了,我也买了五六十个不止。每次出去玩,女朋友也喜欢带着不同的‘小人儿’,一起拍照什么的。” 买潮玩到底买的是什么——玩具?冲动?精神满足? 有人痴迷,有人质疑,很多人不理解收集潮玩的快乐。其实,每年销售过亿的数字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 泡泡玛特投资方曾对观潮新消费讲过非常有代表性的两位消费者: 一位是中度抑郁症患者,他偶然看到Molly便被吸引住了。一次次开盒的惊喜和Molly的无声陪伴填满了内心的空虚,他前后花了近200万元,没想到竟治好了抑郁症; 另一位是个父亲,长期出差工作导致他和女儿的关系非常紧张。也是在商场偶然间发现很像女儿小时候的Molly,他开始每次外出回家都给女儿买上几个。一年多下来买了上百万的泡泡玛特,父女间的亲密度直线上升。 动漫收藏界有句俗语“宅男一面墙,北京一套房”,潮玩亦是如此。加上可爱前沿的设计,大批女性消费者涌入,购买力更是惊人。 根据华金证券的研究报告,潮流玩具主流消费者的性别分布:女性用户占比约75%,18-34岁用户占比约78%。 泡泡玛特的首席营销官果小,曾在去年一次活动中公布过其核心用户画像:75%为女性,32%的人是95后,90%的人均月收入在8000元-20000元之间。 一家泡泡玛特店,已经不能满足那些因为想集齐全套而不停购买盲盒的消费者,二手市场上同样炒得火热。 观潮新消费发现,原价59元的泡泡玛特潘神圣诞隐藏款,在闲鱼上售卖价高达2390元,还有不少千元求收;同样零售价59元的Molly胡桃夹子王子隐藏款,涨到1800元;原价699元的labubu大娃zimomo泰坦套装,甚至炒到42000元左右。 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贵是真,用钱堆积起来的快乐和满足也是真。  04 结语:“开盒”惊喜之后 虽然泡泡玛特打开了潮玩市场,但整个行业实在是太分散。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零售估值计,2019年中国潮玩零售市场前五大运营商占比分别为8.5%、7.7%、3.3%、1.7%和1.6%,泡泡玛特位居第一,并未甩开第二名很远。 国泰君安研报曾指出,过去多年,中国文创IP开发环节上仍处在相对弱势的环节,风口过去之后,能否维持高速增长无法保证。同时,盲盒行业仍然存在两大变量:上游端IP授权业务不够充分,下游端二手交易也需受规约。 虽然手握93个IP,但泡泡玛特也面临着授权到期风险;潮玩属于流行文化,这便意味着总会“过时”。 Molly不会持续火热,泡泡玛特还需要打造更多的爆款;从周期来看,艺术家设计生产新的IP大约需要8个月,且耗时耗金的产品也有随机性。 当然,泡泡玛特教育了市场后,新的玩家如十二栋文化、寻找独角兽等在崛起,乐高、名创优品等也跨界推出盲盒;此外,盲盒“赌博”、成瘾的特质,也存在一定的政策监管风险。 潮玩原本是小众的、亚文化的,但是随着营销拓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喜欢上它,量变带来了质变。 王宁曾说,最初这个行业的关健词是“潮流”,它隐含着一种“我懂你不懂、我有你没有”的文化优越感;但现在更多人参与其中,关健词慢慢变成了“时尚”,变得更大众、更流行;也许未来5年,随着更丰富年龄层的消费群体加入,关键词会变成“快乐”。 “它代表了一个更底层的需求,也许买一个潮玩就相当于买一个冰激凌,让人享受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快乐。“ 买潮玩真能买来开心吗?盲盒真的能带来精神满足吗?一掷千金的刺激感能一直维持吗?或许是钱还没花到位,或许是你买的还不够多。 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快速变化中,渠道、品类、人群……消费习惯的迁移中经常出现一跃而起的爆款品牌。 但对创业者来说,商品底层逻辑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最终消费者只会为好的产品和服务买单,为它们带来的愉悦买单。 泡泡玛特能火多久并不重要,潮玩已从一个小众市场向大众流行文化迈进。我们正处于文化升级的跨越期,当10后、20后长大,他们喜欢的追求的又是什么?年轻一代消费者自我探索背后萌发出的又是怎样巨大的市场?这是所有消费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12月14日 07:40
千亿泡泡玛特被“狠狠打赏” 只有王宁看透年轻人一掷千金本质?
千亿泡泡玛特被“狠狠打赏” 只有王宁看透年轻人一掷千金本质?

  辛巴被立案调查,直播不是法外之地 12月8日,据消息称,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辛巴带货假燕窝立案调查,重点产品是相关公司售卖的燕窝,其售卖的其他产品也在调查范围之内。由于主播、品牌、生产厂家涉及多个地区,所以调查取证还在进行中,尚未有结果。 11月4日,在辛巴公司辛选旗下的主播“时大漂亮”的直播间推广和售卖的燕窝被抖音某用户质疑全是水、没有内容物。随后此事被迅速推上抖音热点。 11月19日,微博博主王海发布该款燕窝产品的检测报告,话题#辛巴所售燕窝被王海检测为糖水#登上热搜,目前该话题已经有近9亿阅读。 看看他出事后快手粉丝的评论震惊三观,粉丝大都不要求赔偿,甚至觉得辛巴被冤枉了,感觉辛巴很可怜,这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吧? 网红为了追求利润,售卖假货、劣质产品,确实需要严加整治。 10月15日,上海相关部门通报了一起售假案,案件的主人公正是一位“网红”,第二天这次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很多网友觉得网络直播该好好整治一下了,好多网红也都仗着自己的人气,在直播间售卖假货。 直播带货也要有规矩,对严重破坏市场的主播加大处罚力度,或者设立黑名单,多少年内不允许进入直播带货行业,情节严重者终身不允许带货。希望网红主播们爱惜自己的羽毛,向打造自身的个人品牌长线运营的方向努力,慎重选择直播带货选品。 张一鸣卧底游戏群抓员工上班摸鱼? 12月9日,张一鸣在内部游戏群质疑员工上班时间水群的截图流出,随后字节跳动辟谣没有那封信。 12月9日下午3点,吃瓜路人还在讨论张一鸣好奇大家有时间在上班时间聊游戏的事,到了下午6点,这事就在外网讨论起来了,等到了晚上,就上了微博热搜。 小财一时搞不清楚谁是赢家,难道是互相成就?截图里张一鸣明示上班时间不禁止偶尔闲聊,也没有明令禁止水群这件事,更没有斥责当事人。反而一来二去,路人都知道有飞书了,也都知道有lark这个东西,“原神”游戏也火了,大家也知道字节跳动这个公司工作氛围好了。 这是特大公关事件呀,还以为他们是为了推游戏,最后看来皆大欢喜! 京东健康上市,互联网医疗领域 “天下三分” 12月8日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上市了,募资额达267.57亿港元(约合34.5亿美元),市值冲破3400亿港元,超越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 京东健康是在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后,京东打造的第三大战略级独立业务。模式上,京东医疗致力于“医药联动”的体系建立,即从医到药,“医”为“药”供应源源不断的优质流量,而“药”为“医”创造更多的需求,具体而言,医药零售上的许多买家也都是潜在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领域的客户,京东健康有机会将这些优质客户引流至在线问诊等专业医疗服务上,而医疗健康服务也可对零售药房进行反哺,还有机会将客户延伸至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等医疗管理服务领域,进而打造成成“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闭环,产品及服务覆盖医药健康实物全产业链、医疗全流程、健康全场景、用户全生命周期。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目前已经实现盈利,未来,京东健康将依托京东供应链及自营物流优势向下沉市场发力,致力于“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健康管理企业”的愿景。 京东健康港股上市,让京东集团再迎高光时刻,也证实了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医疗未来还极具潜力,在资本及政策利好的东风下,以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三巨头为代表的“三国杀”正式上演。 泡泡玛特上市, 上演“低开高走”的十年创业故事 最近,“重磅新股”接连登陆港股,本周除了京东健康,素有“潮玩第一股”之称的泡泡玛特也于12月11日挂牌上市,定价每股38.50港元。开盘后,其股价迅速拉升到77港元,市值一度突破了1000亿港元。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泡泡玛特似乎是一家年轻的公司,可实际上泡泡玛特已经成立十年了,之所以给人们造成这种印象,是因为泡泡玛特从2015年转型做盲盒之后才开始踏上腾飞之路,尤其在近年,被认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泡泡玛特几乎被资本捧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王宁做客财视传媒旗下尚品新消费《新消费百人》节目 创始人王宁大学即开始了创业之路,2010年时成立泡泡玛特,很长一段时间,公司的定位都是销售文具、家具等生活创意品的综合零售。如今,泡泡玛特在中国开设了100多家零售门店,在62个城市安置了一千多家机器人商店,推出了Molly等爆款盲盒产品,今年双十一还在天猫创造了1.42亿的销售业绩。 翻开招股书,会发现泡泡玛特不仅赚钱多,更是赚钱快:2017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是160万元,2019年则是4.51亿元,两年翻了288倍。即便是疫情严重的2020年,它在上半年也赚了1.41亿。 虽然泡泡玛特不是“盲盒”的创始者,但它却向中国市场展示了这种形式的商业潜能,未来除了盲盒,泡泡玛特将在国际化、多种娱乐业态上进行发力。[详情]

财视传媒 | 2020年12月12日 11:00
泡泡玛特涨幅收窄至84%市值失守1000亿 高点买入一手亏2150港元
泡泡玛特涨幅收窄至84%市值失守1000亿 高点买入一手亏2150港元

  12月11日消息,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昨日泡泡玛特暗盘涨超100%,最高涨112%,目前涨幅收窄至84%。如果中签,一手浮盈6500港元,但是,如果从最高价买入,股价跌13.14%,一手亏损2150港元。目前,公司市值981亿港元,1000亿市值失守。 2017年5月17日,泡泡玛特开始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根据配售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这对夫妇身价将突破488亿港元。华兴资本、红杉资本成为赢家。[详情]

新浪港股 | 2020年12月11日 11:17
泡泡玛特市值破1000亿背后 是一场中国大基金的集体失手
36氪 | 2020年12月11日 09:56
泡泡玛特挂牌暴涨100%市值破1000亿 87年夫妇身家突破500亿
泡泡玛特挂牌暴涨100%市值破1000亿 87年夫妇身家突破500亿

  12月11日消息,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昨日泡泡玛特暗盘涨超100%,今日开盘,泡泡玛特涨100.26%,报价77.1港元,市值1065亿港元。 2017年5月17日,泡泡玛特开始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根据配售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这对夫妇身价将突破530亿港元。华兴资本、红杉资本成为赢家。[详情]

新浪港股 | 2020年12月11日 09:20
千亿巨头即将诞生?行业增速超芯片 85后创始人身价破200亿
千亿巨头即将诞生?行业增速超芯片 85后创始人身价破200亿

  千亿巨头即将诞生?行业增速超芯片,85后创始人身价破200亿!盲盒第一股来了,A股概念股曝光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今日将正式上市,暗盘股价大涨超100%。国金证券分析认为,潮流玩具市场未来五年预计增速超过芯片行业。 头顶“盲盒第一股”光环的泡泡玛特(09992.HK)今日将亮相港交所。12月10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12月11日正式开始交易。 从暗盘市场交易来看,泡泡玛特被投资者看好。12月10日,泡泡玛特暗盘收报79.25港元,较招股价涨105.84%,如果以昨日暗盘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将超千亿港元。 泡泡玛特一年赚4.5亿,创始人身价暴增至2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泡泡玛特作为中国潮流玩具文化的开拓者,公司拥有强大的IP创作及运营能力以及全渠道销售及经销网络和粘性极高的粉丝群。据公司招股书,中国潮玩行业市场愈加集中,2019年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共占22.8%市场份额,泡泡玛特系行业龙头。2019年,按照零售价值计算,中国潮玩行业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分别占据8.5%、7.7%、3.3%、1.7%、1.6%市场份额,泡泡玛特位居第一。 泡泡玛特早在十年前就成立,营业初期不温不火。业绩报告显示, 2014年至2016年曾连亏三年。随着盲盒玩法的引入,以及众多IP的运营,泡泡玛特开始一飞冲天。2018年公司净利润约1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53.29%。 今年6月1日,泡泡玛特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招股书披露,公司自有IP毛利率高达73.4%,独家IP毛利率70.3%,非独家IP毛利率67.9%,2020年中期实现毛利5.33亿,毛利率高达65.2%。 此前,泡泡玛特曾在新三板上市。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根据聆讯后资料,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若按照每股38.5港元的发行价,股本13.8亿股,则泡泡玛特的市值或达532亿港元。一年半的时间,泡泡玛特市值快速暴涨了21倍以上。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上市后这对夫妇身价将突破200亿元。 潮流玩具市场未来五年预计增速近30% 潮玩盲盒是互联网下的快消玩法的载体,同时具有零售和互联网文化传媒的基因。华金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潮流玩具助力消费者的性别分布:女性用户占比约75%,18-34岁用户占比约78%。由此观之,年轻人显然是这部分消费主力。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目前潮流玩具市场207亿规模,未来五年预计增速29.8%,处于高速增长,超过芯片行业未来增速。随着渗透率提升,未来3年潮玩行业600亿规模可期。 那么A股有哪些公司布局了潮玩盲盒市场呢?证券时报·数据宝粗略统计显示,共有9家公司已涉及潮玩盲盒领域。 高乐股份在该领域已深入布局,据其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已设立专门的潮玩事业部,负责盲盒等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和运营。2021年公司计划至少推出十二个系列盲盒产品。目前公司已开发了迪士尼TSUM TSUM 甜品屋盲盒系列、彩虹屋盲盒系列、魔法奇幻秀盲盒系列、木兰从军盲盒产品系列等。 元隆雅图11月底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的冬奥特许商品冰墩墩已推出盲盒系列。 奥飞娱乐表示,公司通过潮玩商品进入年轻人市场,推出“阴阳师”IP的盲盒、手办等系列产品,并在年轻人核心聚集网站Bilibili以及名创优品、伶俐、三福等年轻人爱逛的线下门店进行销售,市场反馈情况良好。 邦宝益智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紧跟潮玩发展趋势,已陆续推出了“樱桃小丸子一、二期”、“三只松鼠”、“京剧猫”、“Oringa 问号鸭”等 IP 类盲盒产品;目前正抓紧围绕国产超人气动漫“斗罗大陆”进行盲盒系列产品开发,并解锁更多盲盒新玩法。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盲盒概念股整体不尽人意,创源股份、奥飞娱乐、金运激光、三只松鼠、顺网科技等5股年内累计下跌,其中顺网科技跌幅最大,达到34.12%。顺网科技12月4日在互动平台称,公司致力于海内外潮流玩具原创IP的孵化开发,签约设计师对其独家开发,进行潮流盲盒商品及艺术家衍生品零售,但目前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销售额占比较低。 [详情]

数据宝 | 2020年12月11日 07:13
泡泡玛特打造“IP帝国” 路途尚远
泡泡玛特打造“IP帝国” 路途尚远

  来源:全球财说 作者:林洛栩 出品:全球财说 12月10日,超购355倍的泡泡玛特(09992. HK)暗盘收涨103.25%,报78.25港元/股。 按照每股38.50港元的发行价,股本13.815亿股计算,泡泡玛特的市值达532亿港元。若是按照暗盘涨幅,泡泡玛特已然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 千亿市值?泡泡玛特靠何支撑,业绩、概念、盲盒或是IP?想是高估了。 冲动 未知 刺激 惊喜 成就 盲盒运营关键词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成立之初是售卖服装、化妆品、玩具等创意小百货的零售店,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转折发生在2015年,泡泡玛特代理日本超人气娃娃Sonny Angel的盲盒产品,也是第一次将盲盒的概念正式带入中国。 《全球财说》也是在2015年第一次认识Sonny Angel,并被“隐藏款”所吸引,然而当时泡泡玛特门店过少,距离较远,购买盲盒的冲动被暂时搁置。 冲动消费,也是泡泡玛特成功的一个关键词。 公开资料显示,Sonny Angel在线下的20多家门店中,一年内销售60多万个,带来3000多万的销售额。 尝到甜头,创始人王宁开始寻求更多的IP进行合作。来自香港的一头金发噘着小嘴的Molly,逐步进入大家视野。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Molly一直为泡泡玛特贡献较大营收份额。2017年至2019年,Molly系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01.9万元、2.14亿元和4.56亿元,分别约占总收益的26.3%、42.6%和27.4%。 除Molly外,同样是来自香港的Pucky则占据第二,持续为泡泡玛特贡献近两成收益。 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泡泡玛特已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其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 如何解释盲盒?除了冲动消费外,刺激感、未知感、惊喜感、成就感,也同样是关键所在。 各个公司的盲盒产品,一个系列有5-12个常规款,并且还有1-2个隐藏款,而隐藏款可遇不可求,抽到隐藏款的官方概率为1/144。 当你从众多外表相同的盲盒中,选定一个付款撕开时,内心的期待达到顶峰,会是哪一款呢?会不会抽中隐藏?如果是雷又要怎么办?种种想法为平淡生活所带来的刺激未知惊喜,驱使着受众不断购买。 集齐全套或拥有隐藏款的成就感、交换重复款式社交属性,同样吸引着年轻受众群体。 在目前市场中,盲盒价格大致为59-89元区间不等,但在二手市场除了当红IP的隐藏款及少数爆款价格较高外,常规款式价格往往只会越来越低。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闲鱼上的盲盒玩家超过30万,每月发布的闲置盲盒数量较前年增长320%,单款盲盒的最高涨幅达到39倍,暴涨的大多是隐藏。 为了使盲盒热度持续保持,泡泡玛特逐步采取类似于饥饿营销的策略,减少每个系列盲盒的总发行量,也就是限量并限售。不少狂热粉丝凌晨便去排队领取号牌,更有跑腿小哥代排队的景象出现。 依托于盲盒的独特属性,潮玩族等二手平台同样风生水起,二手市场逐步刺激一手市场,黄牛也加入抢娃军团。 12月初发售的LABUBU圣诞系列,由于泡泡玛特官网不限购等诸多因素,被爆出黄牛抢到100套等诸多消息。目前,二手平台上LABUBU圣诞系列隐藏款价格在700元一线。 就是这样的盲盒生意,也可以说是年轻一族的博彩,为泡泡玛特带来高额收入。 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5.15亿元、16.83亿元,同比增长225.95%、226.79%;分别盈利156.9万元、9952.1万元、4.51亿元,同比增长6242.96%、353.17%。 截至2019年末,泡泡玛特毛利率则高达64.8%。 有研报显示,预计2021年将推出131个盲盒新系列,相关IP数量增加至58个,并预测至2024年泡泡玛特营业收入或超百亿。 但是,这样一瞬间的刺激惊喜感究竟能维持多久?跳坑出坑可能都在一念之间。泡泡玛特需要思考思考,接下来又能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讲给投资者听。 IP无灵魂无世界 比肩迪士尼距离尚远 创始人王宁称,再过5年泡泡玛特会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企业。 但是,泡泡玛特的IP与迪士尼的IP有一道鸿沟那一跨越。那就是故事性和人格化。 泡泡玛特旗下IP到目前还只停留于潮玩的玩具形象,没有专属性格,更没有自身故事。 若问及大家,Molly是谁?可能最多的形容词就是金发、噘嘴,并不知道设计师是谁,甚至若不是资深玩家都不知道Molly来自香港。 无法为IP构造人格,自然就无法打造属于IP的独有世界,也更难长久维持IP在大众心中的新鲜感及存在感。 国内外爆火的IP,如迪士尼、漫威,再到之后的小黄人,都拥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故事积累,以及一代又一代存于心中的美好形象。 对于泡泡玛特的IP而言,目前还停留在冷冰冰的塑料制玩偶,按照季节、主题按部就班的设计生产多个系列,连芭比娃娃都比Molly更有故事。 也许有人会提及收藏价值,但随着工业化生产,潮玩的收藏价值越来越低,盲盒的收藏价值更可以说为零。 虽然泡泡玛特与迪士尼是两种不同的商业化营销方式,但如何做好IP运营、令IP形象逐步丰满,也是泡泡玛特下一步需要做的。 虽然,仅是形象可以让消费者赋予更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但同时也加快了更替性。若潮玩的“潮”字也体现出仅是流行产物,如何长久值得思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玩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2024年市场规模预期将达到763亿元。 越来越多的盲盒生产商加入赛道,新起的寻找独角兽旗下的FARMER BOB也成为新进网红。工艺更佳、品控更严,使其盲盒较泡泡玛特产品拥有更好的手感,同时新鲜的IP也满足了消费者小众心态,即便89元一个的价格,同样销售火爆。 但是,泡泡玛特的品控,却一直被消费者诟病,不包官瑕甚至都成了二手买卖的默认条款。 截至12月10日,泡泡玛特在黑猫投诉中的投诉量为2492个,较年中时激增1000有余。大部分投诉案均是围绕在产品存瑕疵、换货后迟迟不补发等事件上。 前几日还有好友抱怨,现在泡泡玛特早早收走预售款,要过一两个月才发货,充满无奈。 大步快跑的泡泡玛特,即将迎来资本市场新征程。当然,每个人都希望中国可以诞生属于自己的“迪士尼”,但会是泡泡玛特吗? 对于泡泡玛特登陆二级市场后的业绩走势,《全球财说》也将持续关注。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20年12月10日 23:33
泡泡玛特启示录:盲盒+IP会是NFT爆发关键吗?
泡泡玛特启示录:盲盒+IP会是NFT爆发关键吗?

  原标题:泡泡玛特启示录:盲盒+IP会是NFT爆发关键吗? “356倍超额认购,暗盘收涨103%,460亿估值。” 自新三板退市后的一年半,王宁带着他的泡泡玛特再次挂牌港交所,和此前“区区”20亿元估值相比,这一次它更如王者凯旋,身价暴涨21倍后,“盲盒一哥”实至名归。 据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三年内,泡泡玛特收入分别为1.58亿、5.14亿、16.83亿,同比增长80%、226%、227%;净利润则分别是156万、9952万、4.51亿,短短三年翻了289倍。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泡泡玛特带来“成瘾性”经济的成功。拆盒刹那的“惊喜感”和收集到隐藏款的“成就感”实则是盲盒内Molly玩偶们的制胜法宝。 作为新消费的代表,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与加密社区近期涌现的NFT玩家一样都是一小众的亚文化,因此泡泡玛特在短短几年内成功出圈上市对整个NFT赛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TCG卡牌,电子收藏品与NFT 盲盒模式并非泡泡玛特首创,这个市场其实早已火热。作为众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精灵宝可梦早在1996年就开始发行TCG卡牌,日本任天堂公司将皮卡丘、小火龙、杰尼龟等大家熟知的宝可梦形象印刷成卡牌发售,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 TCG卡牌的全称是“集换式卡牌游戏”,每一份卡包内都有固定数量卡牌,卡包是不透明的,收藏家们拆包后会获得随机卡牌,有基础款,也有限定款。对于爱好者们来说,集齐基础卡只是初级目标,收集限定款则是不断“剁手”的理由。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精灵宝可梦系列卡牌已在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发行语言达12种,全世界累计卖出的卡牌数超过272亿张。 除了精灵宝可梦外,同样大卖的还有日本漫画“游戏王”发售的TCG卡牌,该款卡牌曾在2009年创下过“世界最畅销的TCG”吉尼斯纪录,据数据显示,仅2019年,其销售额高达27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7亿元。 除了TCG卡包外,作为刺激消费的杠杆利器,游戏厂商们也早已将其引入其中,甚至成为拉新、促活的常用手段。在电子竞技游戏远古遗迹守卫战DOTA2中,玩家可以购买珍藏宝箱,开箱后会随机获得饰品,同时会有极小的几率获得信使、稀有套装等隐藏奖励。在网易公司推出的阴阳师手游中更是将抽卡的惊喜感推到了极致,“今天你抽到了SSR么?”一度霸榜热搜,成为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纸质卡牌、聚乙烯玩具到电子收藏品,最后区块链化保存在链上,对于富有创新精神的加密创业者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发展路径。 2018年,以太坊上的应用Crypto Kitties突然蹿红,用户可以收集、孵化、购买独特的虚拟猫咪,这一玩法也顺势带火了该应用背后的NFT技术。所谓NFT即非同质化代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分割的特点,这些特点天然与具备稀缺性的产品适配。 就在同年7月,一款名为Gods Unchained的区块链游戏开启预售,该游戏和经典卡牌对战游戏炉石传说极其相似,并保留了开包、集卡的特色功能,最大的不同是,Gods Unchained中的所有卡牌都被NFT化。据游戏官方解释,NFT化后的卡牌不受平台限制,可以自由在链上交易、流通,且永不消失。 这款游戏开启预售仅半月便吸金超过900万人民币。大量玩家付钱购买卡包,NFT卡牌的潜力似乎在那一刻初露峥嵘。 盲盒背后隐忧,稀缺性和永久保存 从平平无奇的潮玩公司到热的发紫的盲盒一哥,泡泡玛特的上市之路虽然看似一帆风顺,但实体盲盒模式背后仍存隐忧。 为了刺激消费和复购,泡泡玛特推出了不少“隐藏款”盲盒。玩家需不断开盒碰运气,才有极小的概率将其收入囊中。为了获得隐藏款,狂热粉们“端盒”直接开整箱成了家常便饭,但也有理智的用户并不感冒,甚至将其称为“智商税”。 这些用户认为,每个隐藏款的稀缺性完全由泡泡玛特决定,并且没有总量限制,如果未来某刻,泡泡玛特大量放出某款隐藏款,那该款手办的价值会大幅缩水。“无法确定真正稀缺性”也成了阻止玩家们杀入“隐藏款”市场的心理门槛。 iNFT创始人盛超对PANews说道:“虽然盲盒游戏给用户带来的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刺激,但由于规则的不透明,利益驱使下部分商家进行各种‘暗箱操作’,降低了玩家的信任,使得很多用户逐步流失。” 在他看来,NFT和盲盒经济天生是相辅相成,天然能够相结合的。NFT独一无二、不可分割且总量由代码写死的特性决定了其资产属性,同时盲盒模式能给NFT资产附加娱乐化的特质,迎合用户获得惊喜感的心里特征。 如果说品牌方的“增发”对隐藏款可能造成价值下降。那盗版商批量复制的假货则会对隐藏款们造成致命打击。在TCG卡牌领域,大量盗版稀有卡被投放市场,由于纸质卡牌造假门槛太低,疯狂的盗版商们甚至直接复刻了整套卡牌。 以游戏IP作为依托的电子收藏品虽然无法造假,但IP的寿命也决定了该收藏品的存续时间,一旦服务器停服,玩家的资产将化为乌有。在游戏产业快速迭代的今日,很多游戏的寿命已经以月为单位,能够持续经营数年的都不多见。 实体收藏品、电子收藏品和NFT对比 “如果以NFT作为产品的底层技术,那电子收藏品便可以永久保存。”DPAY钱包创始人杨鑫奇对PANews说道。作为和代码打交道多年的资深码农,他觉得将“盲盒经济”和NFT技术结合这件事很酷。“区块链上的数据是不可篡改的,基于NFT技术的链上盲盒能大大提高商家对客户的公正性。”同时在杨鑫奇看来,传统游戏资产NFT化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流动性和金融属性叠加 “开到普通款肯定原地打折,‘雷款’更是血本无归,隐藏款当然能大赚,但几率这么小哪有这么好的运气啊!”盲盒资深玩家袁韧伟对PANews抱怨道。从接触盲盒到如今,各种款式的Molly手办堆满了他的书柜。“到后来已经变味了,我觉得更像是在赌。” 大量盲盒手办躺在书柜上吃灰,但袁韧伟也没有将它们出售的想法,主要原因是“太麻烦”。无论是寻找买家、邮寄、确认收货等过程,对于上班族的他来说都十分繁琐。看着琳琅满目的手办,袁韧伟开盲盒的兴趣也开始逐渐下降。流动性缺失和手办的沉余实则是泡泡玛特们的慢性毒药。 相对于盲盒来说,电子收藏品的流动性则完全受制于中心化发行商规则。如在炉石传说这样的游戏中,卡牌是完全无法流通和交易的,用户的投资只能提升账户价值,也就是说,除非用户将整个账户转让,任何单一资产的外在价值趋近于零。虽然竞技游戏DOTA2中的饰品、套装、信使等物品可以被交易,但也有着严苛的交易限制,如交易次数、好友添加时间等。 内在经济市场的良好循环,其实是一款产品经久不衰的助燃剂。网易公司于2003年开发并上线的网游梦幻西游,虽然玩法单一、模型粗糙,但十三年后的今天,仍然占据市场中重要地位,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让玩家可以自由交易道具、宠物乃至账号的“藏宝阁”系统。 “NFT依托的ERC-721非同质化代币标准形成时间较短,推行较慢也无可厚非,但在未来游戏公司若结合区块链技术将会形成全新的竞争优势,NFT是解决资产流动性的优秀方案。”杨鑫奇说道。 资产NFT化的Gods Unchained从起跑线开始就完成了“经济内循环系统”。据数据分析平台 Alethio 的报告显示,2019年11月,当这款游戏的交易市场上线后,链上卡牌交易次数迅速攀升,在一周内便超过了USDT。 在玩家趋之若鹜的背后,其实是资产流动性的胜利。用户从购买,到拆包再到交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消费闭环。玩家“自我造血”后出现了复购行为,进一步刺激了卡包的销售。 除了为盲盒们增加流动性外,NFT技术还能放大产品的金融属性。DeFi聚合器DEGO上线之初也曾进行过“盲盒”空投,用户只需要支付智能合约调用费用即可获得一个随机等级的锤子,锤子不仅可以在二级市场中售卖交易,还可以在DEGO系统中参与挖矿、治理和分红。 NFT发展:盲盒玩法为辅,IP是关键 作为盲盒一哥,泡泡玛特的成功与IP管理息息相关,金发碧眼婴儿肥的Molly被人们熟记于心,无论你觉得它是可爱、迷人甚至丑萌,但它实实在在戳到了消费者的审美。千奇百怪的基础款,各式各样的联动款,还有掏空玩家钱包的隐藏款,百变成为了Molly的核心标签。 除了Molly外,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还积极打造、购买和引入各类IP形象。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有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在IP管理上,他更想让公司成为盲盒届的迪士尼。 王宁将IP管理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逻辑很简单,每个运营多年的IP自身是附带流量的,这些流量都能转化为用户实打实的购买力。换句话说,正是IP的成功撑起了泡泡玛特今日的千亿市值。 作为新兴领域的NFT其实也面临同样问题,技术更迭迅速,金融属性紧随其后,但圈内流量却停滞不前。 麦子钱包PM陆遥远对PANews表示:“链上盲盒”想要爆发,需要等待一批优质的IP和NFT应用出现,而应用里随机性带来的幸运奖励、可玩性、性对战、排行榜、收集完整度成就等会刺激应用的发展。” 作为获取流量的“捷径”,区块链创业者们其实已经在积极出圈引入一些有影响力的IP。如基于EOSIO开发的WAX链,今年曾引入著名美国漫画形象pepe蛙,发行GoPepe系列卡牌。据DappRadar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GoPepe拥有超过1,300个每日活跃钱包,交易额达到8.1万美元,占该类别总交易量的90%。 GoPepe系列IP带来的用户增长 数据来源:DappRadar iNFT创始人盛超认为,IP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粉丝群体的文化产品,特别是游戏和动漫作品。这种天然的传播属性和用户粘性与NFT其实高度切合。在未来,通过与IP资源结合可能会成为NFT技术落地最快的方式之一,而基于IP的“链上NFT盲盒”发行,或许会成为一种全新的粉丝经济模式。 NFT落地,底层基建仍掣肘 虽然以盲盒经济作为运营模式,通过优质IP导入流量的落地方式看起来很美。但在现实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掣肘。 如部署在以太坊上的DApp受高GAS费和转账速度限制,很难给玩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若部署在非以太坊的公链上,DApp的用户数量则存在巨大瓶颈。 此外,NFT的各类基础设施也尚不完善。除了麦子钱包外,大部分主流钱包都无法支持NFT资产显示。DPAY钱包创始人杨鑫奇表示,由于区块链是一个开放的世界,NFT无门槛的发行方式也滋生了大量盗版IP。资产的发行方至关重要,因为正版授权才是NFT资产最值钱的部分,而钱包作为入口级产品,相关功能建设需要及时跟进。 iNFT创始人盛超更看重NFT流通环节中的问题。“底层公链GAS费过高压制了用户发展,有些交易或者铸造的NFT成本已经大于NFT资产本身,这并非良性发展的状态。”同时盛超还指出,目前NFT交易所的管理也比较混乱,原生资产无法确权,NFT价格边界无法确定。交易手续费跨度也极大,从2%到20%都有,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行业标准。 麦子钱包PM陆遥远认为,除了钱包、交易所、公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外,健壮的链上数据系统和不仅局限于“盲盒”的丰富的玩法也是NFT能够蓬勃发展的核心所在。[详情]

90后如今沉溺的盲盒 不就是小时候的干脆面英雄卡吗?
90后如今沉溺的盲盒 不就是小时候的干脆面英雄卡吗?

  原标题:90后如今沉溺的盲盒,不就是小时候的干脆面英雄卡吗? 来源:译言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后首日高开超100%,股票飙升,市值翻倍突破千亿港元。泡泡玛特从创立至今并非顺风顺水,在刚创立的前几年几乎连年亏损;直到2015年,泡泡玛特拿下了日本潮玩品牌Sonny Angel的盲盒产品,把盲盒概念正式带入中国,才扭转了公司的盈亏状况。 对于买盲盒、集邮行为,有部分人表示不理解:认为虽然很好看,但实属浪费钱,不明白为何会上瘾;还有人更加直接地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赌博,是消费主义的陷阱。但不得不说,泡泡玛特盲盒产品能够取得如此成功还是映射了人们内在的一些欲望。收集盲盒其实就同上个世纪父母辈收集邮票相似,在不同时代人们都有收藏的欲望,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人们会钟意“集邮”?一千个收藏者就有一千种答案。每个收藏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收藏的独特原因。事实上,你能想到的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东西,很可能都会有人在收藏——从《神秘博士》中的戴立克到“请勿打扰”的标志,有无数新奇的收藏。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收集物品呢? 什么叫做“收藏”?据《卫报》报道,英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拥有某种可以归类为一类的物品。然而,成为真正的收藏家需要一种情感上的联系——这有时会导向痴迷。这就是为什么与从拥有这些物品中得到的快乐相比,时间和金钱对收藏者来说毫无意义。 01 “狩猎”的刺激感 对许多人来说,收藏能带来狩猎的刺激感。虽然最初开始收集是源于一个爱好或兴趣,但人们很快就发现,新收藏带来的兴奋将他们越领越深。而且,这种感觉会随着越来越深入而增加。例如,许多唱片收藏者会很快就会买那些他们最喜欢的专辑。那么接下来呢?许多人将进一步深入“兔子洞”——寻找更不为人知的发行版本:特殊材质的限量版,其它国际发行版本。对局外人来说,这看起来就像是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买了同一个东西,浪费了钱。然而,对于这位收藏者来说,他与乐队之间的情感联系使这一切都值得了。对一些收藏者来说,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超级粉丝”身份的证明——对其他人来说, 这是一种难以理解、无法解释的强迫症。 对这一类收藏者而言,互联网是福也是祸。一方面,追寻稀有物品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理论上讲,当错过一个稀有收藏时,人们没必要感到沮丧。然而,这也带走了偶然发现一个特别不寻常的物品的惊喜和激动之情。此外,其实很少有固执的收藏者想完全“完成”他们的收藏(如果可能的话)。毕竟,如果他们生命中这么重要的一部分完成了过去了,那他们接下来做什么呢?因此,许多收藏者会避开网络,宁愿耗费自己的时间,凭一己之力获得新发现。 02 “返老还童”的捷径 “狩猎”的刺激感并不是人们收集东西的唯一原因。另一些人收集是出于对自己青春的怀念。一般来说,孩子们通常会经历一些狂热沉迷于某些事物的人生阶段。这些阶段可能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年,但大多数人最终会摆脱它们。然而,有些人可能从未摆脱,或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又回归了童年的钟爱。对这些人来说,收藏是他们对抗成人世界的一种手段——这是他们暂时放下目前生活的负担,重新回归年轻的自我中的方式。 对现今的年轻一代来说,香烟卡或铁路模型之类的东西没有什么代表意义。但对父母辈来说,这些都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回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收集这些物品变得越来越诱人——它们提供了回归简单时代的“退路”,尤其是这类产品不再生产时。当然,这些东西在将来都会被遗忘。但人们总是会怀念过去的日子,也永远不会缺少能唤起怀旧之情的物品。 03 收藏者的“精神之痒” 世界上可供收藏的物品多种多样,这给试图解释收藏行为的心理学家带来了一点麻烦。如何比较一个集邮者和一个执着于收集每一个水瓶标签的人?心理学家运用很多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种行为。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还有一些更悲伤的因素在起作用。 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学家就认为收集是一种将秩序强加于世界的方式。这样的收藏者可能在童年时感受到过抛弃,或者觉得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掌控力。通过收集和筹办物品,他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扭转这种感觉。而对于那些童年回忆较少的人,他们可能会通过执着于收集那些看似可以弥补童年的东西。此时,收藏与囤积的界限变得模糊。虽然许多人可能会把收藏描述为一种瘾,但它仍然是人们自愿做的事情。收藏者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囤积者则不能。囤积行为往往可能是出于强迫症或焦虑症。 另外,收藏也为我们一些更原始的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在本能层面上,我们往往感到“对某事物有欲望”,这也是我们坠入爱河的原因。这种渴望从史前时代就已存在了,但显然,我们过着与洞穴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收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类寿命的延长。许多人在四十多岁时开始收集东西,这不是巧合。因为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大多数人都已经安定下来,组建了家庭。但在他们的脑海里,仍有对新事物的渴望和占有欲。虽然人们可能不自知有这种冲动,但收集仍然帮助他们骚挠精神上的痒,给这样的冲动一个正当的出口。[详情]

泡泡玛特尾盘暴力拉升涨8%市值返1000亿 此前一度跌超10%
泡泡玛特尾盘暴力拉升涨8%市值返1000亿 此前一度跌超10%

  12月11日消息,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近期,泡泡玛特受到市场质疑,股价一度跌超10%,尾盘暴力反弹,截至发稿,泡泡玛特涨近8%,市值再度突破1000亿港元。 2017年5月17日,泡泡玛特开始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根据配售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这对夫妇身价将逼近500亿港元。华兴资本、红杉资本成为赢家。[详情]

泡泡玛特 一台价值千亿的盲盒“印钞”机
泡泡玛特 一台价值千亿的盲盒“印钞”机

        商品底层逻辑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最终消费者只会为好的产品和服务买单,为它们带来的愉悦买单。 作者 | 五味子 编辑 | 紫苏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2019年4月,泡泡玛特从新三板退市,当时市值仅20亿元。12月11日,泡泡玛特(09992.HK)成功在港股IPO,开盘价77.1港元,最高涨至81.75港元,收盘价69.00港元,市值为953亿港元。 33岁的王宁因此身价超500亿,背后的一众投资方华兴资本、红杉资本中国、黑蚁资本、启赋资本等也赚得盆满钵满。 从20亿到千亿,泡泡玛特同样惊人的增长还有营收和利润。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2017-2019年三年净利润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三年翻了将近300倍。 王宁在敲钟现场表示:“上个月,泡泡玛特刚刚度过公司的十周岁生日。十年磨一剑,今天我们非常自豪和大家一起分享上市的喜悦,更加值得自豪的是,我们开创了一个品类、一个行业,打造了一个关于潮流玩具的生态体系,让一代年轻人了解到什么是潮玩,并在这个时代留下了关于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迹。” 据泡泡玛特给出的用户画像显示,58%的消费者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间的年轻人(Z世代)占比32%,75%的消费者是女生。 盲盒、IP、年轻人,坐拥这三个备受资本关注的关键词,泡泡玛特成了“潮流文化第一股”。  01 潮玩暴利,盲盒“印钞” 为什么是泡泡玛特?它是如何成功的? 成年人的收集需求、陪伴需求、对“小确幸”的需求,是王宁总结出的答案。 抓不住Z世代就抓不住机遇。属于亚文化的潮玩在投资人眼中,其本质是不断与对生活有美好追求的年轻一代互动。当然,这种精神消费是穿越周期的,有巨大的释放潜力。 顾名思义,盲盒即打开包装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将抽中的款式,同一主题下的系列盲盒通常包含十几款造型不一的玩具、周边产品,消费者只能随机购买。 盲盒概念来自于日本上个世纪流行的福袋,类似的扭蛋、盲盒产品都是如今动漫影视周边,或者设计师玩具销售的重要形式之一。虽然早年国内也有扭蛋、盲盒,但真正爆发是从2018年开始的。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的潮流玩具市场从2015年的87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198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418亿美元。中国的潮玩市场从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763亿元。 年龄在15至40岁之间的年轻一代是潮流玩具的目标客户,占总人口超过35%。他们对自我的表达及个性展示表现出极强烈的渴望,并愿意通过消费以取得精神上的满足。 当小众的潮玩变得大众、流行,随之而来的是泡泡玛特恐怖的增长速度。近三年,随着规模的扩大,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分别为47.6%、57.9%、64.8%,今年上半年更是高达65.2%。其中,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毛利率为71.1%。这表示,一个标价59元的盲盒,成本是17元。 泡泡玛特最具代表性的IP是Molly,且大部分收益都来自这个大眼撅嘴女孩。2019年,Molly实现营收4.56亿元。泡泡玛特在不断扩大IP库,Molly的收益贡献度在下降。 招股书中也表示,Molly对其销售业绩至关重要,若Molly受损或未能保持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无法保证可以开发、物色可自比的IP为替代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泡泡玛特旗下已有4个IP累计营收超过一亿元,但这4个IP之间营收差距很大。 2019年,泡泡玛特的自主开发产品收入合计为13.84亿元,而Molly和Pucky两个一线IP超过了7.71亿元,其他所有自研产品加起来都还不及二者。 虽然独家IP在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产品中所得收益占比从2017-2019年逐年提升,但收入贡献尚未过半,且今年泡泡玛特还曾卷入涉嫌抄袭丑闻。 泡泡玛特的盲盒有普通款和隐藏款两种。以Molly为例,普通款有12个不同的常规造型,一箱12盒,抽中率为1/144。隐藏款只有1个造型,抽中率为1/720。若想集齐一套,就像小时候集卡买光附近所有小卖店的干脆面一样,成瘾。 “Molly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喜爱的形象,背后的逻辑更像是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灵魂装进去。我觉得这是潮玩的一个魅力。”王宁以此来解答Molly的生命力。 没有故事的盲盒,情节全靠消费者脑补,更容易产生冲动性消费。而独特个性的设计、未知的惊喜,收集盲盒的乐趣和满足感高于买彩票。 02 王宁和“世界的泡泡玛特” 2009年,王宁刚来北京,三里屯“过年一样”的潮流文化气息深深触动了他。当时的王宁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可以在三里屯开一家店,但现在POP MART店遍布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最好的商场。 泡泡玛特成立之初,参考的是香港的时尚超市LOG-ON,售卖新奇的文创产品、玩具、杂货。到2016年底,一共开出了84家门店。但作为渠道商,泡泡玛特的利润不高,还连续亏损三年。 直到2015年底,一款名叫Sonny Angel的日本盲盒玩具,销售额持续大涨,引起了王宁和团队的注意。 2016年1月9日,王宁发了条微博问粉丝,“大家除了喜欢收集Sonny Angel,还喜欢收集其他什么呢?”上百人的回复中,50%的人都给出了同一个答案——“Molly娃娃”。 收到答案四天之后,王宁和他的团队就出现在了Molly之父香港知名设计师王信明的工作室。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王信明的场景,王宁形容为,“就像找到了在餐厅唱歌的周杰伦。一屋子全是一流的设计作品,但并没有被商业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Molly给了泡泡玛特重生的机会。随后,王宁和团队开始马不停蹄地拜访潮玩领域中其他知名艺术家。一手拉着潮玩艺术家,另一头是千千万万购买停不下来的粉丝。 个性化、独一无二、限量、奇特,深谙消费者心理,泡泡玛特围绕这些IP推出很多成套设计,吸引更多人进入。 为了更好迎合消费者,泡泡玛特还打造潮玩社交。2016年6月,上线国内首个潮玩社区平台葩趣APP。再加上资本助力,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销售网络,王宁很快成功,破圈小众消费。 在外界看来,泡泡玛特就是一个卖盲盒的,但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苏凯认为这是误解。 “泡泡玛特是一个平台化、拥有端到端供应链的全球化IP孵化和发行网络,而盲盒只是当下适合的商品包装形态,并不是公司的本质所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苏凯认为,“泡泡玛特现在正在不断汇集全球优秀的IP,拥有这些头部IP后,它们可以被做成各种商品形态,可以是盲盒,亦或是未来出现的各种新形式,每个时间阶段都可以灵活地进行创新和变化。生命周期不是一个静态的,而是由动态持续创新组合而成。” IP运营是泡泡玛特的核心业务。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 ,包括12个自有IP 、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 。目前,已有4个IP产生的累计收入分别超过人民币1亿元,同时,泡泡玛特预计今年将推出超过30个新IP。 旗下这么多IP,也有很多人觉得泡泡玛特要做中国迪士尼,苏凯则表示,泡泡玛特已经处于行业头部,只是中国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和迪士尼百分之百对齐。 中国不一定会有一模一样的“迪士尼”,而90后、00后也不见得需要那种传统的娱乐方式。更准确的描述不是成为“中国的迪士尼”,而是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这是我们对这家公司未来的期许。 到底如何来定义泡泡玛特,或许可以从此前王宁与华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包凡的对话中窥探一二。 “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做零售的,因为我们开了很多很多店;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做卖玩具的,因为我们在卖手办;也有一些人觉得我们是做IP的,因为我们签了很多IP;还有一些人说我们做展会的。这些都是泡泡玛特的切面,但是我们不会将某一条业务拆分出来概括自己。泡泡现在在做的事情,包括未来想做的事情,我们都力求能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有一个平衡,或者说在感性和理性中间寻找一个平衡。”  03 谁在买潮玩?年轻人壕掷千金 “每次路过,色彩斑斓的橱窗和明亮的灯光都会吸引我的目光。”12月5日,在POP MART朝阳大悦城店内购买Molly的一位女性消费者对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表示,“小巧也很精致,逛街的时候买个带回家会更开心满足,还给它们买了半墙收纳盒。” 另一位购买盲盒的消费者则表示不太能理解,但扛不住女朋友喜欢:“她非常迷恋开盒时的惊喜,但要收集齐很难,她几乎所有零用钱都来买泡泡玛特了,我也买了五六十个不止。每次出去玩,女朋友也喜欢带着不同的‘小人儿’,一起拍照什么的。” 买潮玩到底买的是什么——玩具?冲动?精神满足? 有人痴迷,有人质疑,很多人不理解收集潮玩的快乐。其实,每年销售过亿的数字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 泡泡玛特投资方曾对观潮新消费讲过非常有代表性的两位消费者: 一位是中度抑郁症患者,他偶然看到Molly便被吸引住了。一次次开盒的惊喜和Molly的无声陪伴填满了内心的空虚,他前后花了近200万元,没想到竟治好了抑郁症; 另一位是个父亲,长期出差工作导致他和女儿的关系非常紧张。也是在商场偶然间发现很像女儿小时候的Molly,他开始每次外出回家都给女儿买上几个。一年多下来买了上百万的泡泡玛特,父女间的亲密度直线上升。 动漫收藏界有句俗语“宅男一面墙,北京一套房”,潮玩亦是如此。加上可爱前沿的设计,大批女性消费者涌入,购买力更是惊人。 根据华金证券的研究报告,潮流玩具主流消费者的性别分布:女性用户占比约75%,18-34岁用户占比约78%。 泡泡玛特的首席营销官果小,曾在去年一次活动中公布过其核心用户画像:75%为女性,32%的人是95后,90%的人均月收入在8000元-20000元之间。 一家泡泡玛特店,已经不能满足那些因为想集齐全套而不停购买盲盒的消费者,二手市场上同样炒得火热。 观潮新消费发现,原价59元的泡泡玛特潘神圣诞隐藏款,在闲鱼上售卖价高达2390元,还有不少千元求收;同样零售价59元的Molly胡桃夹子王子隐藏款,涨到1800元;原价699元的labubu大娃zimomo泰坦套装,甚至炒到42000元左右。 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贵是真,用钱堆积起来的快乐和满足也是真。  04 结语:“开盒”惊喜之后 虽然泡泡玛特打开了潮玩市场,但整个行业实在是太分散。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零售估值计,2019年中国潮玩零售市场前五大运营商占比分别为8.5%、7.7%、3.3%、1.7%和1.6%,泡泡玛特位居第一,并未甩开第二名很远。 国泰君安研报曾指出,过去多年,中国文创IP开发环节上仍处在相对弱势的环节,风口过去之后,能否维持高速增长无法保证。同时,盲盒行业仍然存在两大变量:上游端IP授权业务不够充分,下游端二手交易也需受规约。 虽然手握93个IP,但泡泡玛特也面临着授权到期风险;潮玩属于流行文化,这便意味着总会“过时”。 Molly不会持续火热,泡泡玛特还需要打造更多的爆款;从周期来看,艺术家设计生产新的IP大约需要8个月,且耗时耗金的产品也有随机性。 当然,泡泡玛特教育了市场后,新的玩家如十二栋文化、寻找独角兽等在崛起,乐高、名创优品等也跨界推出盲盒;此外,盲盒“赌博”、成瘾的特质,也存在一定的政策监管风险。 潮玩原本是小众的、亚文化的,但是随着营销拓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喜欢上它,量变带来了质变。 王宁曾说,最初这个行业的关健词是“潮流”,它隐含着一种“我懂你不懂、我有你没有”的文化优越感;但现在更多人参与其中,关健词慢慢变成了“时尚”,变得更大众、更流行;也许未来5年,随着更丰富年龄层的消费群体加入,关键词会变成“快乐”。 “它代表了一个更底层的需求,也许买一个潮玩就相当于买一个冰激凌,让人享受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快乐。“ 买潮玩真能买来开心吗?盲盒真的能带来精神满足吗?一掷千金的刺激感能一直维持吗?或许是钱还没花到位,或许是你买的还不够多。 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快速变化中,渠道、品类、人群……消费习惯的迁移中经常出现一跃而起的爆款品牌。 但对创业者来说,商品底层逻辑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最终消费者只会为好的产品和服务买单,为它们带来的愉悦买单。 泡泡玛特能火多久并不重要,潮玩已从一个小众市场向大众流行文化迈进。我们正处于文化升级的跨越期,当10后、20后长大,他们喜欢的追求的又是什么?年轻一代消费者自我探索背后萌发出的又是怎样巨大的市场?这是所有消费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详情]

千亿泡泡玛特被“狠狠打赏” 只有王宁看透年轻人一掷千金本质?
千亿泡泡玛特被“狠狠打赏” 只有王宁看透年轻人一掷千金本质?

  辛巴被立案调查,直播不是法外之地 12月8日,据消息称,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辛巴带货假燕窝立案调查,重点产品是相关公司售卖的燕窝,其售卖的其他产品也在调查范围之内。由于主播、品牌、生产厂家涉及多个地区,所以调查取证还在进行中,尚未有结果。 11月4日,在辛巴公司辛选旗下的主播“时大漂亮”的直播间推广和售卖的燕窝被抖音某用户质疑全是水、没有内容物。随后此事被迅速推上抖音热点。 11月19日,微博博主王海发布该款燕窝产品的检测报告,话题#辛巴所售燕窝被王海检测为糖水#登上热搜,目前该话题已经有近9亿阅读。 看看他出事后快手粉丝的评论震惊三观,粉丝大都不要求赔偿,甚至觉得辛巴被冤枉了,感觉辛巴很可怜,这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吧? 网红为了追求利润,售卖假货、劣质产品,确实需要严加整治。 10月15日,上海相关部门通报了一起售假案,案件的主人公正是一位“网红”,第二天这次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很多网友觉得网络直播该好好整治一下了,好多网红也都仗着自己的人气,在直播间售卖假货。 直播带货也要有规矩,对严重破坏市场的主播加大处罚力度,或者设立黑名单,多少年内不允许进入直播带货行业,情节严重者终身不允许带货。希望网红主播们爱惜自己的羽毛,向打造自身的个人品牌长线运营的方向努力,慎重选择直播带货选品。 张一鸣卧底游戏群抓员工上班摸鱼? 12月9日,张一鸣在内部游戏群质疑员工上班时间水群的截图流出,随后字节跳动辟谣没有那封信。 12月9日下午3点,吃瓜路人还在讨论张一鸣好奇大家有时间在上班时间聊游戏的事,到了下午6点,这事就在外网讨论起来了,等到了晚上,就上了微博热搜。 小财一时搞不清楚谁是赢家,难道是互相成就?截图里张一鸣明示上班时间不禁止偶尔闲聊,也没有明令禁止水群这件事,更没有斥责当事人。反而一来二去,路人都知道有飞书了,也都知道有lark这个东西,“原神”游戏也火了,大家也知道字节跳动这个公司工作氛围好了。 这是特大公关事件呀,还以为他们是为了推游戏,最后看来皆大欢喜! 京东健康上市,互联网医疗领域 “天下三分” 12月8日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上市了,募资额达267.57亿港元(约合34.5亿美元),市值冲破3400亿港元,超越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 京东健康是在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后,京东打造的第三大战略级独立业务。模式上,京东医疗致力于“医药联动”的体系建立,即从医到药,“医”为“药”供应源源不断的优质流量,而“药”为“医”创造更多的需求,具体而言,医药零售上的许多买家也都是潜在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领域的客户,京东健康有机会将这些优质客户引流至在线问诊等专业医疗服务上,而医疗健康服务也可对零售药房进行反哺,还有机会将客户延伸至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等医疗管理服务领域,进而打造成成“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闭环,产品及服务覆盖医药健康实物全产业链、医疗全流程、健康全场景、用户全生命周期。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目前已经实现盈利,未来,京东健康将依托京东供应链及自营物流优势向下沉市场发力,致力于“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健康管理企业”的愿景。 京东健康港股上市,让京东集团再迎高光时刻,也证实了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医疗未来还极具潜力,在资本及政策利好的东风下,以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三巨头为代表的“三国杀”正式上演。 泡泡玛特上市, 上演“低开高走”的十年创业故事 最近,“重磅新股”接连登陆港股,本周除了京东健康,素有“潮玩第一股”之称的泡泡玛特也于12月11日挂牌上市,定价每股38.50港元。开盘后,其股价迅速拉升到77港元,市值一度突破了1000亿港元。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泡泡玛特似乎是一家年轻的公司,可实际上泡泡玛特已经成立十年了,之所以给人们造成这种印象,是因为泡泡玛特从2015年转型做盲盒之后才开始踏上腾飞之路,尤其在近年,被认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泡泡玛特几乎被资本捧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王宁做客财视传媒旗下尚品新消费《新消费百人》节目 创始人王宁大学即开始了创业之路,2010年时成立泡泡玛特,很长一段时间,公司的定位都是销售文具、家具等生活创意品的综合零售。如今,泡泡玛特在中国开设了100多家零售门店,在62个城市安置了一千多家机器人商店,推出了Molly等爆款盲盒产品,今年双十一还在天猫创造了1.42亿的销售业绩。 翻开招股书,会发现泡泡玛特不仅赚钱多,更是赚钱快:2017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是160万元,2019年则是4.51亿元,两年翻了288倍。即便是疫情严重的2020年,它在上半年也赚了1.41亿。 虽然泡泡玛特不是“盲盒”的创始者,但它却向中国市场展示了这种形式的商业潜能,未来除了盲盒,泡泡玛特将在国际化、多种娱乐业态上进行发力。[详情]

泡泡玛特涨幅收窄至84%市值失守1000亿 高点买入一手亏2150港元
泡泡玛特涨幅收窄至84%市值失守1000亿 高点买入一手亏2150港元

  12月11日消息,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昨日泡泡玛特暗盘涨超100%,最高涨112%,目前涨幅收窄至84%。如果中签,一手浮盈6500港元,但是,如果从最高价买入,股价跌13.14%,一手亏损2150港元。目前,公司市值981亿港元,1000亿市值失守。 2017年5月17日,泡泡玛特开始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根据配售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这对夫妇身价将突破488亿港元。华兴资本、红杉资本成为赢家。[详情]

泡泡玛特市值破1000亿背后 是一场中国大基金的集体失手
泡泡玛特市值破1000亿背后 是一场中国大基金的集体失手

  2019年底,极少有人意识到,泡泡玛特向一级市场融资的大门将永远关闭。 腾讯距离进入这个案子只有一步之遥。一位“极有分量”的高层亲自出马来见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该高层的出马往往代表腾讯对一笔投资的看重程度。但当腾讯对这家潮玩公司做完了尽职调查、谈拢了估值,并已经推进到达成投资的最后一步——签订SPA环节(股权购买协议)时,谈判却崩了。 “主要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歧):腾讯要一票否决权,王宁肯定不同意。”一位接近王宁的投资人告诉36氪。泡泡玛特不缺钱——2019年它的总收益是16.83亿,过去3里这家公司始终以超过200%的高速增长。 正当腾讯犹疑之际,正心谷资本和华兴资本火速杀入:按25亿美金估值,先后投入了约1亿美金。就连在投资圈长袖善舞的华兴资本包凡也向36氪感慨过这笔投资的不容易,“王宁这个人挺难约的。”最终,还是“从决策到投资不到20天”的爽快起到决定性作用。正心谷则与泡泡玛特早有前缘:合伙人叶春燕对36氪坦承,早在2018年初他们就看过泡泡玛特,但当时就公司对几个IP的依赖存有顾虑,就继续观察了一段时间。即便如此,此时也只有正心谷拿到了少量的新开份额,其余均源于老股东转让。  但这已经是VC、PE投资人们上船的最后机会。 据36氪了解,“几乎所有大型中后期基金、阿里乃至李泽楷的家族办公室”,在过去半年间都争取过投入泡泡玛特的机会,最终无一成功。一位泡泡玛特的投资人对36氪说,“你同意任何一个人,就是在得罪所有人(老股东)。” 实际上,在过去近三年里,王宁几乎没有再向任何投资人出让过新股份。他反而还在陆续回收老投资人手里的份额。这也造成了一个颇为奇观的现象:据泡泡玛特的招股书显示,王宁至今拥有着公司控股权——占比56.33%。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经济公司的创始团队往往历经过多轮股权稀释,等到IPO时占比大多都已少得可怜。 确实,泡泡玛特是一个非典型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中国商业故事。 过去一二十年,伴随着VCPE行业的发展,中国一级市场形成了一个多少有些封闭的局面:真正“在局中”的投资机构不过几十家,它们可以用巨量的资金瞬间成就一家公司,让创始人从一穷二白走到敲钟现场。 但王宁始终是个“局外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泡泡玛特和创投圈似乎缘无份:即使找到Molly和盲盒两个增长飞轮,但在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O2O热战正酣时,线下零售项目还是太“不性感”。这也造成了直到2017年之前,泡泡玛特的单笔融资最多不过3000万(还是多家机构拼凑而来),最少只有200万。而对王宁可能更为重要的早期投资人比如蜂巧资本屠峥、天使投资人麦刚、黑蚁资本、金鹰商贸、华强资本等等——他们有的是主营游乐场、红酒、商城的地方性资本,有的是籍籍无名或刚成立的基金,有的甚至连“机构”都算不上。 就是这样一群曾经的“无名之辈”,造就了2020年最夸张的IPO故事。在认购超356倍的火爆打新后,泡泡玛特今日(12月11日)上市,开盘市值即达1000亿港币——也就是说,距离25亿美金的上轮融资不过一年时间,泡泡玛特的估值已经涨了5倍。 一位泡泡玛特的关键投资人向36氪感慨:“这是一场中国(大)基金的集体miss。” 漫长的黎明之前 直到3个月之后,那封邮件才被天使投资人麦刚看到。 邮件是王宁团队发来的,他想找麦刚要一笔启动资金。这是2012年的夏天,麦刚创办创业工场已经7年,他的投资偏好是投资“优秀的年轻人”——尽管这些创业者出身背景大不相同,但他基本保持每笔200万的投资额度。 几天后,在北京双榆树的一处民宅里,麦刚见到了这位25岁的创业者。“是打开了一扇窗的那种感觉。”很多年后,王宁对36氪说,他一开始甚至都没想到线下店也是可以融资的。 麦刚和王宁连续见了三天。眼前这个戴眼镜、穿淡蓝色衬衫的男孩告诉他,自己要做一个类似于“香港LOG-ON的买手店”。麦刚仔细听完了王宁所述的产品卖点后,并没有被完全打动,只是觉得大方向是对的。 不过在见面的第五天,麦刚还是决定投资。他的理由是,王宁拥有一种难得的“从容、淡定、干净、不忽悠”,他愿意投资200万支持下这个年轻人。 签完投资协议后两人去了五道口的一家酒吧,一片嘈杂声中,始终“很平和”的王宁突然抬高了点声音:“麦哥,你今天投资我,如果我是周杰伦,你就是吴宗宪。”(吴宗宪对周杰伦有知遇之恩)王宁是周杰伦铁粉,至今他的办公室里还放着带有周杰伦的卡通形象的摆设和一套架子鼓。人到中年的麦刚一头雾水:“他们俩什么关系?” 吴宗宪是不好当的,麦刚最重要的投后服务就是帮泡泡玛特找下一轮融资。2013年,麦刚引荐了彼时还在启赋资本的屠铮,他投入了600万。屠铮向36氪回忆,他当时“甚至不知道(王宁)要做潮玩”,只是认准了一点:“线下消费一定有机会”。 连A轮投进的金鹰商贸,也没想到泡泡玛特会有后来的增长速度。当时前者的设想是“(在商场里)搞点差异化、搞点亮点,有战略意义。”甚至并不计较这笔投资在短期内的回报。 不过,也难怪投资人们“看不懂”这个项目。在王宁急需融资的前几年,正是电商被疯狂追捧的年代——京东、唯品会之类的融资都是以数亿美元起。而作为线下店铺的泡泡玛特,在投资人看来就是一个“卖布娃娃、小桌球的格子铺”,“不亏不赚,但也做不大”。 团队本身也不够亮眼。王宁学历平平,没正经上过班,说起话来表情平静,“没什么感染力”,团队里“也没精英”。 “几乎见遍了所有的投资人和FA。”一位泡泡玛特的早期投资人记得,除了财务机构,王宁甚至见过包括光线传媒、奥飞这样的产业资本。那时的王宁总是带着长长的PPT去,说自己要当中国的万代和美泰(日本和美国的玩具巨头),但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故事是:湖南卫视旗下的基金也看过泡泡玛特,但尽调了很久还是没投。一位接近王宁的投资人告诉36氪,最后一次会面时,对方在听王宁讲了一通大好前景后,说了一句令王宁直至今天还耿耿于怀的话,大意是:“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会轮到你们呢?” 屡次融资不顺,使得泡泡玛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命悬一线。屠铮和苏凯都对36氪表示,他们给的每一笔钱,几乎都是“救命的钱”。按屠铮的说法,在第一笔投资后,他又追投了三次;金鹰则在后来又投了2000万,“公司没钱发工资了,账上就不到100万了。” 钱荒在2016年中达到了顶点。此时王宁决定带领泡泡玛特冲击新三板——虽然事后看这个举动意义有限,新三板在过去几年里几乎没有流动性——他需要3000万元,最终“被拆成了三笔”才凑齐。 “真的是脱了最后一条裤子。”屠铮向36氪感叹道,当时的启赋资本一期基金的总规模不过1亿人民币左右,“已经投到了最上限”。后来投入的华强资本也是他的LP,他甚至还动用了“浙江老家的资源”,帮王宁引荐了一些个人投资人进来。 每一位接受36氪采访的投资人都提到,王宁是一个情绪稳定、很少流露出波澜的人。即便在融资最不顺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异样的情绪。 直到这一年的9月,泡泡玛特终于完成了这笔艰难的融资。此刻的王宁恐怕也不会想到,黎明正在迫近。 一场遗憾退出 2017年9月8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展厅里被堵的水泄不通。在这里,泡泡玛特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潮流玩具展”。 “疯了!”所有投资人都如此形容道。当时门口的队伍“长几百米”,黄牛票被炒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甚至一度因为人数过多差点被警告取消。第二次在上海举办时,屠铮一开始没搞清状况,到了现场后大声地问王宁,“我们的展位在哪里!”王宁也大声地答道,“这里都是我们的展位!”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苏凯向36氪强调,这两场展会让王宁瞬间意识到“潮玩市场有多大”。此后他更笃定了对潮玩赛道的押注,加快从生活集合店转型为潮流IP服务商。 潮玩展的另一重意义是:泡泡玛特不再只是一个潮玩行业的普通玩家,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生态构建者。王宁曾告诉36氪,每次办完展泡泡玛特都会举办一场after party,第一年他包下了北京盘古大观最顶层,后一次是在上海浦东的丽思卡尔顿酒店顶层,还有一次他包船请所有艺术家游黄浦江,“就是想带他们去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成长。”好几位外国艺术家对他说,以前他们总以为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是最美的,但如今才发现上海也很美。 Molly的引入的泡泡玛特的另一个关键变量。如果说泡泡玛特成立的前六年都在搭多米诺,那么Molly就是第一张骨牌:一度,泡泡玛特有七八成的营收都来自于这个“表情傲娇的小女孩”形象。 找到Molly也是一个曲折的故事。最初王宁引进是来自日本的卡通形象Sonny Angel,还是苏凯陪他一起去日本谈下来的。大概是为了增加胜率,王宁告诉年迈的创始人,苏凯“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大人物”,对方后来还送了苏凯“一个全球只有20个的限量版”。但好景不长,对方发现Sonny Angel在泡泡玛特的卖势不错后,“一直打压、限制他(王宁)”,这倒逼王宁去寻找新的IP。 2016年,王宁在微博上询问潮玩爱好者们最近喜欢什么,“十有七八的人都提到了Molly”。因为之前的教训,王宁一开始就跟Molly签下了独家经营权。“所以说没有Sony Angel,就没有Molly。”苏凯说。 很难说泡泡玛特的精确拐点出现于何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苏凯认为核心变量有三:一是Molly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盲盒流行);二是潮玩展;三是王宁挖来了耐克北方区的商品总监,此人大刀阔斧了帮助王宁施行了“减宽加深”策略,让泡泡玛特店内的SKU“三个月就从一两千变成一百多”。 从数据上来看,从2017年开始,泡泡玛特就显露出陡峭的增长曲线:2017年,总收益1.58亿元;2018年,营收5.14亿元。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踩在“爆发前夜”,另一位泡泡玛特的关键投资人: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何愚出现了。 一年多之前,何愚还在字节跳动负责消费投资,当时就见过王宁,最初他对泡泡玛特是有迟疑的。但在研究了迪士尼和日本万代后,他发现两者的崛起“都是抓住了渠道后,上游的IP和内容自然向他们聚集,平台会实现规模和忠诚度的积聚,最终建成娱乐帝国”。就在潮玩展结束后,黑蚁的第一期基金也接近募集完成,投资时机已到。 2017年底,黑蚁首次投资泡泡玛特,此后又接连投资了3轮——甚至包括25亿美金那轮。 不过,时至2017年底,王宁已经不打算向投资人开放新的股份。这段时间里,苏凯和王宁吃了一顿火锅。王宁酒量惊人,尤其爱喝茅台。酒酣耳热后苏凯问他:还融资吗?王宁摇摇头。王宁也已经意识到了公司已经过了缺钱的时候。 2018年,泡泡玛特已经显然是一家正在高速增长的公司,但还是有股东没等到最后。 金鹰一度是泡泡玛特的第二大股东,2017年在新三板上市前其曾持有18.23%的股份。但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2月,金鹰出清了它的所有股份。据36氪了解,这笔交易是以15亿人民币估值完成,当时泡泡玛特的利润约莫为1亿人民币。有消费投资人向36氪表示,如果参考传统的线下消费公司,15倍的P/E估值模型虽然不能算高,但对金鹰来说,“也不能算非常亏”。 但如果考虑到泡泡玛特如今的市值,这显然是一笔相当遗憾的退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其实直到2018年,泡泡玛特仍算不上一个创投圈的明星项目。 何愚告诉36氪,在黑蚁投资泡泡玛特的四轮中,在2019年之前,“可以说从来都没有竞争者”。 这与投资圈的风向也不无关系。穆棉资本(FA)创始合伙人应金凤曾告诉36氪,在2019年之前,“推品牌类的案子可选的机构范围都很有限”,“很多机构根本不看品牌”。而2019年之后,随着移动红利的彻底枯竭,消费和To B才终于走进了投资人的视线。 在何愚看来,投资圈对泡泡玛特的“认知拐点”出现在2019年上半年。这一年的5月,王宁在黑蚁的一场LP峰会上做了演讲,“现场反响非常好。” 此后,一级市场的机构们开始围猎泡泡玛特。多位投资人告诉36氪,他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微信申请,“不用问就知道,想来托关系投进去”。在今年夏天的36氪中国未来投资人峰会上,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曾欲言又止地说道“泡泡玛特背后的资本故事,可以写一本书。”据36氪了解,作为黑蚁资本的LP,星界在2019年跟投进一轮泡泡玛特的融资。 即便熟络如苏凯,投进的过程也颇为周折。苏凯为了推进这个项目,2018年撮合王宁和沈南鹏吃了一顿午饭。聊了一个多小时后,沈南鹏对苏凯说:“这是好公司。第一轮投完,第二轮还要投。”言下之意是:大力、连续地投。 但这笔投资推进得相当缓慢。以至于红杉正式完成投资交割时,已近夏天。“50%是商业目的,50%是感情。”苏凯说,王宁到底是一个“讲感情的人”。 包凡告诉36氪,华兴在投资泡泡玛特时,按照市场的普遍看法,25亿美金的估值确实不低,但他们曾做过一个“超5000人的定向问卷”,得到一个明显的反馈——“Z世代”有四个标签:“懒”、外貌协会、拥抱民族品牌,以及追求小众。“这四点泡泡玛特都吻合”。言下之意是,短期的溢价他完全可接受。 正心谷资本消费合伙人叶春燕告诉36氪,泡泡玛特的优势在于,它不光形成了从IP孵化、设计、生产到线上线下销售的商业闭环,同时还是一个开放链接的系统,可以说所有的顶级国内外IP都能用泡泡玛特模式生产一遍,而它将成为这些IP一种新的变现方式,这是很有想象空间的。 时至2020年,泡泡玛特的股权结构也基本趋于稳定。据36氪梳理,目前占比4.87%的红杉是其第一大外部机构投资人,Pre-IPO投资方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资本分别持有3.5%和1.98%的股份。 上市前夕,王宁曾接受过一次36氪的专访。谈及曾经的融资历程,他没有展开太多,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阵营外”的胜利 有一次,一位投资人去见王宁,对方给他说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假如你是一个亿万富翁,有急事出门发现厨房水龙头没关,你大概率会感到焦虑。但如果花园里有一个24小时不间断喷水的喷泉,你却不会感到焦虑,反而会觉得喷泉真好看。 他想表达的是:理性的消费中人们会精打细算,但感性消费就是另一回事了。尽管王宁表明这是一个他从网上看来的心理测试,但直到很久之后,这位投资人仍对这席话记忆尤深,“证明他有非常独特的思考。” 在36氪的采访中,每一位投资人都提到:“王宁性格沉稳、话不多,喜怒不形于色,拥有“消费创业者”的许多优良品格。”比如在包凡看来,大多数中国企业不够敬畏时间,习惯了强调“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王宁是“很有耐心”。有一次,包凡和他讨论企业的发展速度时,包凡说“你这么火的市场,开个500家甚至3000家店都没问题,为什么只开了100家店呢?”王宁的回答是:“我今天的能力只能开这么多。 “也是一种纯粹,就是一心想成。”苏凯记得,他刚认识王宁时就听说了一个故事:刚读大学时,王宁参加街舞比赛,第一轮就被淘汰。然后他就一直苦练,直到大二结束时得了冠军。某种程度上,这也映射了泡泡玛特此后多年的艰难历程。 2018年,王宁把在上海的第一家线下店开在港汇恒隆广场。巧的是,屠铮当时的办公室也在这里。有一次屠铮问他为什么会选址在这,王宁解释说:毕业前在上海体育场找工作时,他曾想去附近的港汇买件西装,结果发现每件都要上万元,发现商机后转而从杭州四季青市场批发来一堆西装想摆个摊,又在地铁口被拦住,一件都没卖出去。后来王宁把这批西装寄回北京,据说如今依然放置在他的家中。后来王宁在港汇连开两家店,泡泡玛特极少这样密集地布点。 “我们原本都是主流之外的人。王宁是,大多数早期投资人也都是。”一位不愿具名的泡泡玛特投资人对36氪评价道。 历经过去二十年,中国的VC、 PE行业从无到有、再到所谓的“一九分”时代,基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互联网行业才会有的“winner takes all”现象。大多数明星项目的背后,总是站着那些熟悉的基金名字。 但在泡泡玛特是一个例外。直至如今,泡泡玛特的所有投资中,只有何愚和屠铮拥有董事会席位。 屠铮对此深有感触,“我们没有在那个’阵营’里。”事实上,几乎就在投入泡泡玛特的2013年前,屠铮也见了快的团队,当时他甚至已经谈定了估值,但后来因为机构内部的决策流程问题,错过了他能投的最后窗口。“(投不投)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单单是这个案子,而是错过了一个时代。” 对屠铮来说,泡泡玛特是一条“硬生生杀出的血路”。2019年,在离开启赋之后,他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基金:蜂巧资本,专注看消费。 黑蚁资本何愚,也将曾经的自己称为“没有背景的创业者”。但在泡泡玛特之后,同时还投资过江小白、喜茶、HARMAY等项目的黑蚁,几乎是2019年至今最惹人关注的新消费机构。今年9月,它相继完成了1亿美元和10亿人民币新基金的募集。 最早投入的麦刚对36氪感叹,“投资圈有太多的局,互相拉互相投。但泡泡玛特没有局。”他有一个和王宁接近的说法,“没融到钱是好事,对王宁来讲就是踏踏实实去想,到底哪个事最应该做、最有价值。” 时间回到2012年8月10日的晚上。和麦刚喝酒到一半,王宁走出酒吧打了一个电话,他语气激地告诉他父亲:“你儿子今天是千万富翁了!”  这一年,他25岁。 本文作者:吴睿睿,刘旌,巴芮,来源:36氪Pro[详情]

泡泡玛特挂牌暴涨100%市值破1000亿 87年夫妇身家突破500亿
泡泡玛特挂牌暴涨100%市值破1000亿 87年夫妇身家突破500亿

  12月11日消息,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昨日泡泡玛特暗盘涨超100%,今日开盘,泡泡玛特涨100.26%,报价77.1港元,市值1065亿港元。 2017年5月17日,泡泡玛特开始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根据配售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这对夫妇身价将突破530亿港元。华兴资本、红杉资本成为赢家。[详情]

千亿巨头即将诞生?行业增速超芯片 85后创始人身价破200亿
千亿巨头即将诞生?行业增速超芯片 85后创始人身价破200亿

  千亿巨头即将诞生?行业增速超芯片,85后创始人身价破200亿!盲盒第一股来了,A股概念股曝光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今日将正式上市,暗盘股价大涨超100%。国金证券分析认为,潮流玩具市场未来五年预计增速超过芯片行业。 头顶“盲盒第一股”光环的泡泡玛特(09992.HK)今日将亮相港交所。12月10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12月11日正式开始交易。 从暗盘市场交易来看,泡泡玛特被投资者看好。12月10日,泡泡玛特暗盘收报79.25港元,较招股价涨105.84%,如果以昨日暗盘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将超千亿港元。 泡泡玛特一年赚4.5亿,创始人身价暴增至2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泡泡玛特作为中国潮流玩具文化的开拓者,公司拥有强大的IP创作及运营能力以及全渠道销售及经销网络和粘性极高的粉丝群。据公司招股书,中国潮玩行业市场愈加集中,2019年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共占22.8%市场份额,泡泡玛特系行业龙头。2019年,按照零售价值计算,中国潮玩行业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分别占据8.5%、7.7%、3.3%、1.7%、1.6%市场份额,泡泡玛特位居第一。 泡泡玛特早在十年前就成立,营业初期不温不火。业绩报告显示, 2014年至2016年曾连亏三年。随着盲盒玩法的引入,以及众多IP的运营,泡泡玛特开始一飞冲天。2018年公司净利润约1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53.29%。 今年6月1日,泡泡玛特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招股书披露,公司自有IP毛利率高达73.4%,独家IP毛利率70.3%,非独家IP毛利率67.9%,2020年中期实现毛利5.33亿,毛利率高达65.2%。 此前,泡泡玛特曾在新三板上市。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根据聆讯后资料,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若按照每股38.5港元的发行价,股本13.8亿股,则泡泡玛特的市值或达532亿港元。一年半的时间,泡泡玛特市值快速暴涨了21倍以上。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上市后这对夫妇身价将突破200亿元。 潮流玩具市场未来五年预计增速近30% 潮玩盲盒是互联网下的快消玩法的载体,同时具有零售和互联网文化传媒的基因。华金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潮流玩具助力消费者的性别分布:女性用户占比约75%,18-34岁用户占比约78%。由此观之,年轻人显然是这部分消费主力。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目前潮流玩具市场207亿规模,未来五年预计增速29.8%,处于高速增长,超过芯片行业未来增速。随着渗透率提升,未来3年潮玩行业600亿规模可期。 那么A股有哪些公司布局了潮玩盲盒市场呢?证券时报·数据宝粗略统计显示,共有9家公司已涉及潮玩盲盒领域。 高乐股份在该领域已深入布局,据其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已设立专门的潮玩事业部,负责盲盒等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和运营。2021年公司计划至少推出十二个系列盲盒产品。目前公司已开发了迪士尼TSUM TSUM 甜品屋盲盒系列、彩虹屋盲盒系列、魔法奇幻秀盲盒系列、木兰从军盲盒产品系列等。 元隆雅图11月底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的冬奥特许商品冰墩墩已推出盲盒系列。 奥飞娱乐表示,公司通过潮玩商品进入年轻人市场,推出“阴阳师”IP的盲盒、手办等系列产品,并在年轻人核心聚集网站Bilibili以及名创优品、伶俐、三福等年轻人爱逛的线下门店进行销售,市场反馈情况良好。 邦宝益智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紧跟潮玩发展趋势,已陆续推出了“樱桃小丸子一、二期”、“三只松鼠”、“京剧猫”、“Oringa 问号鸭”等 IP 类盲盒产品;目前正抓紧围绕国产超人气动漫“斗罗大陆”进行盲盒系列产品开发,并解锁更多盲盒新玩法。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盲盒概念股整体不尽人意,创源股份、奥飞娱乐、金运激光、三只松鼠、顺网科技等5股年内累计下跌,其中顺网科技跌幅最大,达到34.12%。顺网科技12月4日在互动平台称,公司致力于海内外潮流玩具原创IP的孵化开发,签约设计师对其独家开发,进行潮流盲盒商品及艺术家衍生品零售,但目前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销售额占比较低。 [详情]

泡泡玛特打造“IP帝国” 路途尚远
泡泡玛特打造“IP帝国” 路途尚远

  来源:全球财说 作者:林洛栩 出品:全球财说 12月10日,超购355倍的泡泡玛特(09992. HK)暗盘收涨103.25%,报78.25港元/股。 按照每股38.50港元的发行价,股本13.815亿股计算,泡泡玛特的市值达532亿港元。若是按照暗盘涨幅,泡泡玛特已然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 千亿市值?泡泡玛特靠何支撑,业绩、概念、盲盒或是IP?想是高估了。 冲动 未知 刺激 惊喜 成就 盲盒运营关键词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成立之初是售卖服装、化妆品、玩具等创意小百货的零售店,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转折发生在2015年,泡泡玛特代理日本超人气娃娃Sonny Angel的盲盒产品,也是第一次将盲盒的概念正式带入中国。 《全球财说》也是在2015年第一次认识Sonny Angel,并被“隐藏款”所吸引,然而当时泡泡玛特门店过少,距离较远,购买盲盒的冲动被暂时搁置。 冲动消费,也是泡泡玛特成功的一个关键词。 公开资料显示,Sonny Angel在线下的20多家门店中,一年内销售60多万个,带来3000多万的销售额。 尝到甜头,创始人王宁开始寻求更多的IP进行合作。来自香港的一头金发噘着小嘴的Molly,逐步进入大家视野。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Molly一直为泡泡玛特贡献较大营收份额。2017年至2019年,Molly系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01.9万元、2.14亿元和4.56亿元,分别约占总收益的26.3%、42.6%和27.4%。 除Molly外,同样是来自香港的Pucky则占据第二,持续为泡泡玛特贡献近两成收益。 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泡泡玛特已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其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 如何解释盲盒?除了冲动消费外,刺激感、未知感、惊喜感、成就感,也同样是关键所在。 各个公司的盲盒产品,一个系列有5-12个常规款,并且还有1-2个隐藏款,而隐藏款可遇不可求,抽到隐藏款的官方概率为1/144。 当你从众多外表相同的盲盒中,选定一个付款撕开时,内心的期待达到顶峰,会是哪一款呢?会不会抽中隐藏?如果是雷又要怎么办?种种想法为平淡生活所带来的刺激未知惊喜,驱使着受众不断购买。 集齐全套或拥有隐藏款的成就感、交换重复款式社交属性,同样吸引着年轻受众群体。 在目前市场中,盲盒价格大致为59-89元区间不等,但在二手市场除了当红IP的隐藏款及少数爆款价格较高外,常规款式价格往往只会越来越低。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闲鱼上的盲盒玩家超过30万,每月发布的闲置盲盒数量较前年增长320%,单款盲盒的最高涨幅达到39倍,暴涨的大多是隐藏。 为了使盲盒热度持续保持,泡泡玛特逐步采取类似于饥饿营销的策略,减少每个系列盲盒的总发行量,也就是限量并限售。不少狂热粉丝凌晨便去排队领取号牌,更有跑腿小哥代排队的景象出现。 依托于盲盒的独特属性,潮玩族等二手平台同样风生水起,二手市场逐步刺激一手市场,黄牛也加入抢娃军团。 12月初发售的LABUBU圣诞系列,由于泡泡玛特官网不限购等诸多因素,被爆出黄牛抢到100套等诸多消息。目前,二手平台上LABUBU圣诞系列隐藏款价格在700元一线。 就是这样的盲盒生意,也可以说是年轻一族的博彩,为泡泡玛特带来高额收入。 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5.15亿元、16.83亿元,同比增长225.95%、226.79%;分别盈利156.9万元、9952.1万元、4.51亿元,同比增长6242.96%、353.17%。 截至2019年末,泡泡玛特毛利率则高达64.8%。 有研报显示,预计2021年将推出131个盲盒新系列,相关IP数量增加至58个,并预测至2024年泡泡玛特营业收入或超百亿。 但是,这样一瞬间的刺激惊喜感究竟能维持多久?跳坑出坑可能都在一念之间。泡泡玛特需要思考思考,接下来又能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讲给投资者听。 IP无灵魂无世界 比肩迪士尼距离尚远 创始人王宁称,再过5年泡泡玛特会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企业。 但是,泡泡玛特的IP与迪士尼的IP有一道鸿沟那一跨越。那就是故事性和人格化。 泡泡玛特旗下IP到目前还只停留于潮玩的玩具形象,没有专属性格,更没有自身故事。 若问及大家,Molly是谁?可能最多的形容词就是金发、噘嘴,并不知道设计师是谁,甚至若不是资深玩家都不知道Molly来自香港。 无法为IP构造人格,自然就无法打造属于IP的独有世界,也更难长久维持IP在大众心中的新鲜感及存在感。 国内外爆火的IP,如迪士尼、漫威,再到之后的小黄人,都拥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故事积累,以及一代又一代存于心中的美好形象。 对于泡泡玛特的IP而言,目前还停留在冷冰冰的塑料制玩偶,按照季节、主题按部就班的设计生产多个系列,连芭比娃娃都比Molly更有故事。 也许有人会提及收藏价值,但随着工业化生产,潮玩的收藏价值越来越低,盲盒的收藏价值更可以说为零。 虽然泡泡玛特与迪士尼是两种不同的商业化营销方式,但如何做好IP运营、令IP形象逐步丰满,也是泡泡玛特下一步需要做的。 虽然,仅是形象可以让消费者赋予更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但同时也加快了更替性。若潮玩的“潮”字也体现出仅是流行产物,如何长久值得思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玩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2024年市场规模预期将达到763亿元。 越来越多的盲盒生产商加入赛道,新起的寻找独角兽旗下的FARMER BOB也成为新进网红。工艺更佳、品控更严,使其盲盒较泡泡玛特产品拥有更好的手感,同时新鲜的IP也满足了消费者小众心态,即便89元一个的价格,同样销售火爆。 但是,泡泡玛特的品控,却一直被消费者诟病,不包官瑕甚至都成了二手买卖的默认条款。 截至12月10日,泡泡玛特在黑猫投诉中的投诉量为2492个,较年中时激增1000有余。大部分投诉案均是围绕在产品存瑕疵、换货后迟迟不补发等事件上。 前几日还有好友抱怨,现在泡泡玛特早早收走预售款,要过一两个月才发货,充满无奈。 大步快跑的泡泡玛特,即将迎来资本市场新征程。当然,每个人都希望中国可以诞生属于自己的“迪士尼”,但会是泡泡玛特吗? 对于泡泡玛特登陆二级市场后的业绩走势,《全球财说》也将持续关注。 [详情]

惊喜:“盲盒第一股”暗盘价暴涨 中签一手能赚到这个数
惊喜:“盲盒第一股”暗盘价暴涨 中签一手能赚到这个数

  惊喜!“盲盒第一股”暗盘价暴涨,中签一手能赚到这个数 时间来到下午4点15分,泡泡玛特(09992)暗盘时刻来临,股市揭开了价格的盲盒:61港元。 随着上市来临,泡泡玛特成为话题中心,人们猜测发行价,猜测中签率,猜测开盘价,猜测收益,猜测创始人身家,在没有开盘价之前,这一切都是未知数,而股价就跟盲盒里的小玩偶一样,在没有揭开之前,没人能猜得出。 盲盒揭开,显然,这是一个惊喜。 惊喜还在扩大,此后泡泡玛特价格一直上涨,收盘时,价格来到79.25港元,较招股价38.5港元涨105.84%。每手200股,不计手续费,赚8150港元。 对中签者来说,这是一个价值8150元的礼盒。 当然,正式开盘价,要到12月11日,暗盘为券商自主组织,供用户提前交易,虽然不是正式价格,但极有参考意义。 之前两个京东健康和华润万象生活在暗盘中表现出色,等到了正式开盘,涨幅更高。 不得不说,这个涨幅超过了很多人预期,毕竟泡泡玛特的市值到了1095亿港元。 泡泡玛特2019年4月在新三板摘牌,摘牌的时候市值为20亿元。一年多事件,暴涨50倍,资本市场见惯了估值暴涨,这种涨法还是很罕见。 过去这几年,无数个潮玩迷走进泡泡玛特的店面,以59元每个的价格买来一个盒子,然后打开包装,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哪一款,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一款名叫“Molly”的形象,从2017年到2019年,Molly形象自主开发产品产生的收入,增长了242.1%。2019年,单单是Molly这一个系列的产品,就为泡泡玛特创收4.56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32.90%。 Molly形象已产生多年,泡泡玛特的店也开了多年,直到有一天,王宁询问玩家,最喜欢的形象是什么,玩家不约而同的给出“Molly”这个名字,王宁才聚焦这个产品,从而开始了彼此成全的过程。 “盲盒+IP”的吸金组合让泡泡玛特的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其净利润达4.51亿元,这一数字较2017年增长286倍。 盲盒最为市场看中,投资者在这其中看到了商家对消费者的消费刺激和挑逗,如果深陷其中则欲罢不能,和赌博上瘾没有两样,赌场生意好,跟上瘾密切相关,盲盒带来的刺激感,让人看到了一个博彩公司的潜力,博彩公司不大看中商品本身的价格。 不过,也有人举例说,泡泡玛特提供的潮玩不仅仅是商品,有部分消费者将其当做朝夕相处的密友,为年轻人提供“暂时喘口气”的救赎。 这是一个此前并不被公众所知的市场,当它借助资本市场呈现给公众时,也是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这个市场。 截至富途暗盘收盘,泡泡玛特的成交额达4.73亿港元,超过农夫山泉、思摩尔国际、明源云成为富途暗盘成交额排行榜第一名,显示出这个公司所受追捧的程度。 也有人说泡泡玛特的估值,就像泡泡一样泡泡,潮玩市场,和这个突然崛起的公司一样,充满不确定性。但是至少现在,它让投资者们欲罢不猛,人们都爱这个玩盲盒的公司。明天开盘,泡泡玛特的又会给投资者揭开一个盲盒。 [详情]

潮玩经济的诱惑与躁动:泡泡玛特拿什么持续留住年轻人?
潮玩经济的诱惑与躁动:泡泡玛特拿什么持续留住年轻人?

  原标题:潮玩经济的诱惑与躁动:356倍认购、460亿估值,泡泡玛特拿什么持续留住年轻人? 头顶“盲盒第一股”光环的泡泡玛特(09992.HK)即将亮相港交所。 泡泡玛特12月10日公告披露,发售价已厘定为每股股份38.50港元,估计将收取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0.25亿港元,每手200股,预期股份将于2020年12月11日上午9时在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 公告信息显示,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的香港发售股份共接获479253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约58.1亿股,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的356.74倍,可谓大幅超额认购。 按照38.50港元的定价,全球计划发售1.357亿股,泡泡玛特将在本次IPO中至多募集52.24亿港元(约合6.7亿美元),估值将在IPO后达到70亿美元,折算人民币接近460亿元。 另有媒体传出,今日泡泡玛特暗盘交易开涨超90%,最高报81港元。 市场如此热烈追捧下,泡泡玛特的潮玩神话能否持续?它拿什么留住年轻人? 毛利率超过60%的泡泡玛特 天猫发布的2019年《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潮玩手办排名第一,其中盲盒收藏成为硬核玩家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 据悉,每年有20万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块。有些疯狂的消费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万。 近日,一位比较克制的玩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周买1-2个,就买自己喜欢的IP,比如哈利波特、BOBO&COCO系列,更加迷恋的是开箱一瞬间的感觉”。 “吃饭逛街之余买个小萌物,聊以慰济”,12月10日,另一位购买过盲盒的女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出去旅游,也会带上两个最喜欢的盲盒小人儿,以增加居住环境的熟悉感。 华金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粗略勾勒了盲盒类潮玩的消费者画像。研究报告显示,潮流玩具助力消费者的性别分布:女性用户占比约75%,18-34岁用户占比约78%。由此观之,年轻人显然是这部分消费主力。 在这样的消费需求面前,泡泡玛特无疑冲上了风口。 泡泡玛特于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2019年,其市占率达到8.5%。 从业绩和毛利率来看,泡泡玛特就像坐上了云霄飞车。 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最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227%。此外,其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净利润翻了289倍,业绩可谓爆发式增长。 此外,泡泡玛特在通过聆讯后的最新招股书中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泡泡玛特的营收从2019年同期的10.34亿元增加49.3%至15.44亿元;毛利率从2019年同期的63.7%提升至64.0%。 除了营收规模高速增长,泡泡玛特也是一家极为赚钱的公司。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品牌产品(自有IP、独家IP、非独家IP)的毛利率,自2018年以来均超过70%,2019年毛利率为71.3%。举例来看,以2019年盲盒平均售价51元计算,成本仅为14.6元。 即使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高毛利代表——房地产头部企业也不是泡泡玛特的对手。相关财报显示,万科集团2019年毛利率为36.25%,其中房地产及相关业务的结算毛利率为27.2%。2019年,恒大的毛利率是27.8%。相比之下,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毛利率几乎是头部房企的两倍。 460亿估值忧虑 此次港股上市,按照现有460亿人民币估值推算,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及其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上市后这对夫妇的身价将突破200亿元。 不过,资本市场给出数百亿估值的同时,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在支撑泡泡玛特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可持续吗? 从泡泡玛特的业务模式来看,“IP是公司业务的核心”,其需要越来越多的IP来保持其对消费者的新鲜度。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其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独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非独家IP包括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不,需要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目前销量最好的两个自有IP(Molly和Dimoo)都是收购而来。 其中,“爆款”Molly带来的收入贡献,已呈现大幅下降趋势。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于Molly形象的品牌产品所得收益占比分别为89.4%、62.9%、32.9%及 16.3%。 对此,泡泡玛特也意识到了单一爆款IP的局限性,“公司并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将面临没有替代品的困境。” 此外,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通过雇佣全职设计师自主开发的9个自有IP,其中表现最好的Bobo&Coco,2020年上半年收入是329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8%,而剩下8个IP的收入占比不到0.5%。 另一方面,泡泡玛特与合作艺术家创作的独家IP,也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巩固。 尽管独家IP在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产品中所得收益占比从2017-2019年逐年提升,分别为10.6%、31.2%、43.2%,但是收入贡献尚未过半。 独家IP需要选定艺术家授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招股书显示,“IP授权协议的期限亦可能构成风险,因部分产品根据授权协议开发,授权期限通常在1-4年,其中有的不会自动续期,届时不再有权出售产品,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东吴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潮流文化迭代过快,泡泡玛特的核心IP生命周期老化加速,将直接影响公司业务。 此外,泡泡玛特还在今年被卷入涉嫌抄袭丑闻。 泡泡玛特于2020年2月8日上架的AYLA兔系列产品,遭到网友投诉其涉嫌抄袭DollChateau(中文:娃娃城堡)的产品。该作品被推出之后便被网友发现与DC娃娃、网易第五人格、阴阳师游戏的多款人物形象相似度较高。 此后,泡泡玛特发布致歉声明:决定即刻全渠道下架AYLA动物时装秀系列,对于已售出的该系列将进行退款并召回。 有机构人士认为,要用长远的角度去看泡泡玛特的市值和估值,不应该局限在玩具或者盲盒本身,更多的要看到抽盲盒过程中的情绪价值。 对于备受资本追捧的泡泡玛特,是不是估值虚高,谈及这一问题,华兴资本董事长、CEO包凡此前公开表示,判断一个企业估值“贵或便宜”,不能只站在今天判断,应该从长期主义的角度出发,看相对未来的价值,即企业在未来5年-10年是否能够实现高速成长。 “惊喜经济”能否延续? 在诸多争议之下,泡泡玛特也显示出未雨绸缪的一面:其在招股书中表示,将在2020年推出超过30个新IP。 此外,在最新的公告中,泡泡玛特也提到,按照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0.254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估计,其中约9.05亿港元(占比18%)预期将用于扩大公司的IP库;约13.57亿港元(占比27%)预期将用于为潜在投资、收购本行业价值链上下游公司及与该等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拨资。 除了扩充公司IP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泡泡玛特也在寻求和其他品牌跨界合作,推出联名商品。 早在2019年,伊利旗下风味奶品牌味可滋和泡泡玛特旗下IP Molly合作,推出了限量系列的Molly牛奶饮品。 2020年新年,芬达与泡泡玛特推出了联名礼盒。 此外,今年9月,泡泡玛特与Za(姬芮)联名携手推出了彩妆系列,以云朵、小树、梦幻、独角兽、种子、鹿和长帽子7 个Pucky 精灵为元素推出限定合作款,包含四色隔离霜、净透卸妆水、8色眼影盘。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出版传媒系副系主任王月琴接受采访时提到,盲盒热本质上是一种“惊喜经济”。她认为,“惊喜经济”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是产生心理愉悦机能的便捷手段,它可以让用户在简单的购物中感受到不平凡的刺激和震惊,通过不高的经济代价获得较多的喜悦,且能通过圈子在交流分享中完成社交、得到共识和身份认同。 包凡认为,“目前泡泡玛特已经形成了一个平台化的生态闭环——从上游设计端,挖掘优秀艺术家和作品的潮流玩具展,到中游销售渠道等供应链体系建设以及下游潮玩文化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华兴资本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参与了泡泡玛特IPO之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详情]

泡泡玛特暗盘涨超90%市值冲刺1000亿 87年夫妇身家或超500亿
泡泡玛特暗盘涨超90%市值冲刺1000亿 87年夫妇身家或超500亿

  泡泡玛特今日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泡泡玛特辉立暗盘暴涨超90%,最高见73.4港元;富途最高见81港元,意味着泡泡玛特市值可能冲刺1000亿港元,暗盘价最高市值1119亿港元。 2017年5月17日,泡泡玛特开始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根据配售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若按照每股81港元的发行价,股本13.815亿股,则泡泡玛特的市值将突破1000亿港元 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上市后这对夫妇身价将突破557亿港元。华兴资本、红杉资本成为赢家。[详情]

暗盘涨150%?95后为主力创始人身家破200亿 泡泡玛特是一本万利吗
暗盘涨150%?95后为主力创始人身家破200亿 泡泡玛特是一本万利吗

  12月10日消息,泡泡玛特今日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冻资2237亿港元,一手中签率15%。在市场热度下,公司昨日更是传出暗盘暴涨150%,直接惊呆了市场。不过,机构对新浪港股表示,昨日有媒体鼓吹涨150%是没有成交。 最新消息显示,泡泡玛特国际暗盘涨大约70%,报价65港元,有6万股成交。甚至有股民直接表态,泡泡玛特掀翻100港元。16点15分,香港暗盘即将公布。 一年赚4.5亿,毛利高达65%,95后为消费主力 6月1日儿童节当天,泡泡玛特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本次赴港IPO的募资规模预计为2至3亿美元,预计12月下旬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作为中国潮流玩具文化的开拓者,公司拥有强大的IP创作及运营能力以及全渠道销售及经销网络和粘性极高的粉丝群。泡泡玛特给出的用户画像也显示,58%的消费者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间的年轻人占比32%。75%的消费者是女生。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 及56个非独家IP。在招股书中显示,泡泡玛特的自有IP有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为人气最高、也最畅销的IP。 主要独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独家IP则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自有IP毛利率高达73.4%,独家IP毛利率70.3%,非独家IP毛利率67.9%,2020年中期实现毛利5.33亿,毛利率高达65.2%。 公司总收益从2017年的1.58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8年的5.145亿元人民币,2019年达到16.834亿元人民币。2020年中期实现营收8.18亿,同比大涨50%。 净利润方面,2017至2019年分别录得160万元、9950万元和4.511亿元。2020年公司净利进一步从去年同期的1.14亿增至1.42亿元。 遗憾摘牌赴港,87年夫妇身家超200亿 2017年5月17日,泡泡玛特开始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4月12日,从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泡泡玛特当时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根据聆讯后资料,公司执行董事兼CEO王宁持股49.8%,红杉资本持股4.39%,华兴资本持股1.75% 若按照每股38.50港元的发行价,股本13.815亿股,则泡泡玛特的市值或达532亿港元。如果按照暗盘涨幅68%计算,公司市值将高度达898亿港元。 出生于1987年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有泡泡玛特近49.8%的股权,上市后这对夫妇身价将突破200元。 泡泡玛特的护城河 1)强IP运营,持续的IP孵化并商业化。泡泡玛特强调,IP是公司的业务核心。在招股书中显示,泡泡玛特的自有IP有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为人气最高、也最畅销的IP。主要独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独家IP则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安信证券表示,凭借一体化平台及市场领先地位,公司与艺术家、知名IP提供商及内部设计团队合作,在潮流玩具行业吸引并维持了一批优质IP资源,并不断商业化。 2)强大的销售网络,带来了持续的盈利能力和65%的超高毛利率。公司目前已建立全面而广泛的经销网络,全方位触达消费者,经销网络包括零售店、机器人商店、线上渠道、潮玩展以及批发渠道(主要包括经销商)。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了16.83亿元。这期间公司的净利润也从156万元增至了4.51亿元,两年时间,净利润激增近300倍。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225.49%、227.19%;净利润增幅分别为6242.96%、353.29%。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3)行业龙头,盲盒第一股,对于港股投资者来说是稀缺性标的。据公司招股书,中国潮玩行业市场愈加集中,2019年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共占22.8%市场份额,泡泡玛特系行业龙头。2019年,按照零售价值计算,中国潮玩行业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分别占据8.5%、7.7%、3.3%、1.7%、1.6%市场份额,泡泡玛特位居第一。 泡泡玛特是一本万利吗? 虽然盲盒将泡泡玛特炒上了市,但这门生意也并非一本万利。 国泰君安在一份研报中指出,过去多年,中国文创IP开发环节上仍处在相对弱势的环节,风口过去之后,能否维持高速增长无法保证。同时,盲盒行业仍然存在两大变量:上游端IP授权业务不够充分;下游端二手交易也需受规约。 据中国基金报,高溢价的诱惑下,许多玩家做一夜暴富的美梦,许多“炒家”为它砸下十几万,但还没等到暴富,就先被套牢了。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入盲盒坑半年,发现都是冲动的产物,想要的只抽到一个,其他全是雷款,闲鱼上也卖不出去。” 此外,公司标的的稀缺性,认购热烈下,散户中签率则比较悲观。 公司没有基石投资者,全部是流通盘,可能波动比较大,上演一波流。[详情]

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额认购355倍 入场费7777.59港元
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额认购355倍 入场费7777.59港元

  泡泡玛特发布公告,发售价已厘定为每股股份38.50港元,估计将收取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0.25亿港元,每手200股,入场费7777.59港元,一手中签率15%,预期股份将于2020年12月11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主板买卖。 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的香港发售股份获大幅超额认购。提出的有效申请,认购合共约58.1亿股香港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1628.6万股的约356.74倍。因此,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发售股份的最终数目将增至6378.62万股发售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约47%(于行使任何超额配股权前)。[详情]

受益于猎奇和博彩心理 凭借盲盒机制大火的泡泡玛特投资价值几何?
受益于猎奇和博彩心理 凭借盲盒机制大火的泡泡玛特投资价值几何?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异观财经”,作者:炫夜白雪。 2020年即将过去,在这个“艰难”的年份,回顾这一年,你是否感受到身边对股市充满热情的人增多了? 前段时间,专注港美股的两大互联网券商富途和老虎证券,先后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报。2020年Q3,富途注册用户数达到1040万,开户客户数达117.3万,季度内净增22万;老虎证券开户客户数97.6万,季度净增14.2万,入金客户数21.5万,季度新增4.7万。综合来看,截至到2020年9月底,就有超200万的年轻在两家头部互联网券商平台上炒股。 近期,泡泡玛特(09992)认购非常火爆。根据媒体报道,泡泡玛特在12月2日下午5时,提前两天结束国际配售。据媒体报道,泡泡玛特将香港IPO的发行定价为38.50港元,取发行价区间31.50—38.50港元/股的上限。 不得不说,泡泡玛特成为2020年年末最受资本关注的一个IPO项目。 有时候,一个圈子的热情氛围,很可能让圈子里的人“脑子一热”做出非理性判断,做出冲动消费的举动。那么,泡泡玛特股票到底值不值得投资?投资需要注意哪些风险?接下来,异观财经将从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等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读者们在投资前,做一个冷静的思考。 受益于盲盒机制 泡泡玛特营收和净利双增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总收益和净利润方面均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泡泡玛特总收益5.15亿元,较2017年的1.58亿元,增长225.4%;2019年总收益达到16.83亿元,较2018年增长227.2%,泡泡玛特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26.3%。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六个月,泡泡玛特总收益8.18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5.43亿,增长50.5%。 (数据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从上图可以看出,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增速明显放缓,这主要是因为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们被迫居家,商场等公共场合关闭、限流等,影响了人们外出社交娱乐、购物消费的频次,这直接会对泡泡玛特下线渠道造成直接影响。 营收增长也带动了净利润的增加。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分别为160万元、9950万元和4.51亿元。2019年全年净利润较2017年全年,翻了288倍。即使公共卫生事件严重的上半年,泡泡玛特也实现了1.41亿元的净利润。 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能保持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其线上渠道的拓展,部分消除了公共卫生事件对线下渠道的业绩冲击。根据招股书披露,泡泡玛特线上收益贡献的营收占比从2017年度 9.4%,增长至2020年上半年的40.8%。 按销售及经销渠道划分,泡泡玛特的收益主要来自零售店(包括来自短期快闪店的销售)、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批发(经销商、批量采购)和展会。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从上图可以看出,零售店渠道一直是泡泡玛特主要的销售渠道,是收益的第一大渠道来源。泡泡玛特在持续扩大其零售店网络。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计136件零售店,较2019年年底的114件,新增22家零售店。 关于门店的布局,泡泡玛特管理层在上市路演中表示:玛特的门店全部为直营,不考虑加盟合作,核心区域仍将是一、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 随着泡泡玛特线上渠道的拓展,零售店贡献的收益占比逐年下降,线上渠道贡献的收入占比则逐年上升,且线上渠道营收同比增速远超零售线上的营收增速。2018、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零售店营收季度同比增速为145.8%、198%和34.5%,低于线上渠道592.6%、42.1%和104.4%的增速。 粉丝和经销商,包括批量采购公司客户是泡泡玛特的主要客户群,南京金鹰泡泡玛特是其最大客户。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2017、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五大客户(包括经销商及批量采购公司客户)的总收益分别占公司收益的约17.8%、8.2%、4.3%及4.7%,而泡泡玛特最大的客户南京金鹰泡泡玛特的总收益分别占据收益的约16.6%、6.9%、3.3%及3.0%。 机器人商店营收同比增速仅次于线上渠道和零售店。2020年上半年,机器人商店营收1.05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8247万元,增长27.9%。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计1001间机器人商店,较2019年年底的825间,半年时间净增176间。 另据泡泡玛特管理层在路演中透露,海外拓展将成为其发展战略之一,10月已在首尔开设第一家直营门店,新加坡第一家门店则将在12月中旬开业,而在日本、韩国、台湾、加拿大等国家均设有自动售卖机器。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有22名海外经销商,经销网络覆盖21个海外地区。泡泡玛特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海外地区毛利率分别为57%、54.4%、44.9%和54.6%、48.2%。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通常情况下,毛利率越高,说明其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从盈利角度来说,毛利率越高,企业的利润就越大,也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竞争力。从上图可以看出,泡泡玛特海外地区的毛利率呈现了下滑的趋势,说明泡泡玛特在海外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均在削弱。 泡泡玛特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主要是受益于猎奇心理和博彩心理作用下盲盒机制。 所谓盲盒,就是你购买的时候并不知道盒子里具体是哪款产品,只能拆开后才可以知道盒子里是什么。这种是利用人们对购买商品的不确定,以及寻求未知的快感,进而来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需求。 泡泡玛特基于IP开发多个系列的盲盒产品。各盲盒产品系列通过包含12种不同的设计,包括一款特殊设计的隐藏款。同一系列中所有设计的盲盒包装相同,因为用户购买泡泡玛特的盲盒的时候,并不知道会获得哪个系列具体设计产品,所以购买的时候充满了各种的不确定性,这就像博彩,明知道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就是这种不确定性,以及有可能的带来的超预期结果,让人们欲罢不能。这就像80后群体,小时候为了集齐108款水浒英雄卡,而购买干脆面一样。 盲盒与博彩在本质上还是不同的。赌博有输赢,输了就会赔钱;彩票中奖的概率低,购买彩票,不中奖就是赔钱。而买盲盒则不同,只存在买到产品设计是否是你想要、是否是你喜欢的。拆开盲盒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产品重复或者是自己不喜欢的设计款,这并不存在赔钱的情况。 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盲盒产品销售产生的收益分别为9140万元、3.586亿元和13.59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57.8%、69.9%和80.7%。 潮玩的核心是IP 投资者需考虑多项潜在风险 投资一家公司,需要看所投公司所在的行业赛道,以及该公司是否具有成长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于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预期于2024年达到763亿元。 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潮流玩具市场的高增长、高收益势必引来更多企业企业加入该赛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中国潮玩零售市场有数百名参与者,而在日韩等亚洲国家,数量达上千家。这就意味着,潮玩零售市场或将迎来更多的参与者。在当前的参与者中,Top5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5%、7.7%、3.3%、1.7%及1.6%。 尽管泡泡玛特当前位列第一,但无论是占据的市场份额,还是公司运营IP规模,泡泡玛特与其他竞争者,尚未真正拉开差距。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当前,奥飞娱乐、名创优品等均切入盲盒行业。 奥飞娱乐,依托国内动画原创IP切入盲盒行业。根据其官网介绍,奥飞娱乐自创立以来,历经三次转型升级,打造了以IP为核心,集动漫、玩具、婴童、授权、媒体、影视、游戏等一体的泛娱乐产业链系统,实现了从精品IP打造到全产业链变现的运作模式。 奥飞囊括了国内数量众多、覆盖全龄段、拥有广泛知名度的IP群:面向儿童及青少年领域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超级飞侠、爆裂飞车、火力少年王”等IP;面向全年龄段人群的“十万个冷笑话、端脑、雏蜂、镇魂街、贝肯熊”等IP。 奥飞娱乐自从2020年8月初,推出“阴阳师”系列盲盒,根据奥飞娱乐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盲盒产品近期受到市场关注度比较高,销售反馈情况良好。公司将继续拓展西西弗书店、晨光生活馆等线下系统渠道,预计在12月份推出“阴阳师”盲盒的第二弹产品,并进一步推进、落实与其他头部IP的授权事项。 从奥飞娱乐近三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玩具销售是奥飞娱乐的重要收入来源,但其总营收占比却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至2019年分别占53.58%、48.51%、46%,与婴童用品合计贡献年营收的70%左右。相比之下,影视类、游戏类、电视媒体以及其他业务的表现尚未见到飞跃式发展。 泡泡玛特的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直接销售商品,而非从内容到商品未来是否推动衍生消费,需要时间观察。 凭借其渠道网络优势,携手知名IP走平价路线的名创优品今年登录纽交所。自2016年以来,名创优品与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等17个全球知名IP合作,进行产品多元化设计和创新。2019年11月,名创优品推出盲盒系列,平均定价仅为29.9元,平价盲盒已推出第一周销售超10万个。 据媒体报道,名创优品将推出新品牌“TOPTOY”。该品牌定位为亚洲潮玩集合店,聚焦10-40岁男女消费群体,产品覆盖盲盒、艺术潮玩、日漫手办、美漫手办、娃娃模型、拼装模型、积木等七大核心品类。 名创优品盲盒29.9元的平均售价,相比泡泡玛特59元一个的售价,价格低了近一倍。这对于IP认知度低、粘性相对较差的潮玩消费者群体,是否会对泡泡玛特的客户群造成分流,需要市场进一步的验证。 IP是潮玩的核心。IP的数量和消费者对IP认可度、忠诚度以及盲盒玩法是否可以持续满足消费者满意度,都将直接影响泡泡玛特的收益。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56个非独家IP。其中,“Molly”是泡泡玛特最成功的一个IP.2019年,基于Molly形象自主开发的潮流玩具产品产生的收入就达到4.56亿元,贡献了27.1%的收益。 “Molly”堪称是泡泡玛特的“爆款”。然而,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基于“Molly”相关产品的收益却呈现了下降趋势。招股书披露,2020年上半年,“Molly”相关产品的收益从去年上半年的1.75亿 元,降低至1.12亿元。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Molly”相关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认可度和忠诚度有降低的风险。 泡泡玛特需要不断加快IP推新。泡泡玛特上半年推出16个新IP,预计下半年推出14个或以上IP。 想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需求,就需要产品不断快速迭代。自有IP的从设计到推出的流程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泡泡玛特需要不断扩大第三方授权IP的比例。 扩大第三方授权IP比列,意味着自有IP贡献的总收益占比会持续下滑,而第三方独家IP、非独家IP的贡献的收益占比则会呈现上涨的趋势。 招股书披露,自有IP总收益占比从2017年的89.4%,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40.9%。具体来看,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泡泡玛特基于自有IP的泡泡玛特品牌产品所得收益分别为4100万元、2.157亿元、6.27亿 元、1.932亿元及2.808亿元,分别占泡泡玛特品牌所得总收益的89.4%、64.4%、45.3%、48.9%及40.9%。 泡泡玛特独家IP的产品贡献的总收益占比从2017年的10.5%,上升至39.7%。具体来看,2017年、2018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泡泡玛特基于独家IP的泡泡玛特品牌产品所得收益分别为480万元、1.062亿元、5.974亿元、1.648亿元及2.729亿元,分别占所得总收益的10.5%、31.2%、43.2%、41.7%及39.7%。非独家IP的产后所得总收益占比从2018年的5.4%,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19.4%。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在IP授权模式下,涉及到第三方的不可控因素增多。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披露,我们面临有关IP授权协议及授权方的多项风险,这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除了IP之外,看一家企业的成长性,还要看其目标消费者群体。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有360万名注册会员。根据公司注册会员的个人资料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泡泡玛特的粉丝群主要包括15至35岁、拥有高消费力、热衷分享和展示的人群。 根据信息显示,泡泡玛特的客户群以女性为主。在15-35岁这个女性群体,其中存在一种情况,即消费者可能是为孩子购买盲盒、手办等产品。在笔者的朋友圈中,有多位80后女性朋友自身并非盲盒、手办的消费者,因盲盒属于新消费,所以会为其子女购买,每次消费200-300元不等,但购买频次不高。 如果是家长为子女购买,那么孩子多半是冲动消费,则粘性不高,如果盲盒系列中的多款产品,如果孩子仅喜欢个别款的产品,那么就会降低复购率;如果IP形象是孩子钟爱的,且设计的产品能够持续、长期吸引“孩子们”,不断提升孩子对IP的忠诚度,也可以提升产品复购率。 根据泡泡玛特的招股书信息,2019年,公司注册会员的整体复购率达58%,高于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十大市场参与者平均的50.4%。而泡泡玛特管理层在路演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复购率已达到51%。 泡泡玛特想要保持现有市场领先优势,同样还需要不断扩大群体和规模。 为了扩大粉丝群并提升粉丝及提升现有粉丝的忠诚度,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披露,计划加大营销的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潮流玩具展、签名会、展览以及其他推广活动来吸引粉丝。也将优化其会员计划和流量管理计划,建立与粉丝的链接,增加与粉丝的互动。 接下来,泡泡玛特仍将以面向女性的产品开发为主,为了拓宽男性消费群体,泡泡玛特会在男性品类中加入火影忍者、高达等的跨界联名等。 随着潮玩市场的逐步爆发,未来或将有更多企业切入该赛道,IP运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三方IP授权的成本将持续上涨,泡泡玛特想要看巩固当前的“护城河”,需要吸引更多有限的IP创作人才,持续不断推出原创IP能力,生产更多爆款产品的同时,扩展消费群体和持续提升用户粘性,这家成立10年的公司,上市之后将迎来新的发展,也将迎接更多挑战。[详情]

一入盲盒深似海 名创优品也要跟泡泡玛特抢市场了
一入盲盒深似海 名创优品也要跟泡泡玛特抢市场了

  来源:胡润百富 近日,名创优品将推出新品牌“TOPTOY”,抢占潮玩市场。不能否认,盲盒的高利润,是吸引名创优品入局的因素之一。相较于盲盒市场里已经玩的风生水起的先入者,名创优品作为新手或将延续性价比思路。相比“盲盒玩家”泡泡玛特主打单一品类盲盒,“TOPTOY”的愿景是用更包容的潮玩集合店生态,建立潮玩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打造亚洲潮流文化集合地品牌。 相比泡泡玛特,名创的愿景更大 据有关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从63亿元增加至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预期在2024年将达763亿元,自2019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消息指出,名创优品将“TOPTOY”定位为亚洲潮玩集合店,聚焦10-40岁男女消费群体,产品覆盖盲盒、艺术潮玩、日漫手办、美漫手办、娃娃模型、拼装模型、积木等七大核心品类,商品价格为39元至上万元不等。 “TOPTOY”首家旗舰店将于12月18日在广州正佳广场正式开业,该门店拥有近1500个SKU。此外,“TOPTOY”计划于2021年1月内,在深圳、重庆、西安等城市陆续开店。 按2019年的收入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增速计算,泡泡玛特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其中,按2019年零售额计算,其在中国潮流玩具市场的占有率为8.5%。 从泡泡玛特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商业的成功离不开“盲盒”的走红。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销售96.88万个、656.73万个、2445.03万个盲盒。2020年上半年,销售1351.4万个盲盒。若以每一年对应的盲盒平均售价计算,同期内,盲盒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165.84万元、2.89亿元、12.47亿元及6.35亿元。 但当下,盲盒已然不是潮玩市场上的新物种,据有关咨询公司观察,目前除泡泡玛特外,名创优品、酷乐潮玩、杂物社等都已推出自己的盲盒。据悉,酷乐潮玩在全国已拥有200多家线下门店,其盲盒销售额也已经累计过亿元。 事实上,名创优品对于潮玩市场的布局早已开始,2020年年初,公司更将盲盒+IP列为产品开发的重点战略之一,还把6月15日定为名创优品盲盒节。与同类型的产品相比,名创优品的盲盒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以及丰富的IP资源势能。 在今年的ChinaJoy上,名创优品携主推全系列盲盒及漫威、米奇、王者荣耀3大IP周边登陆,其潮玩展区借助大型盲盒瀑布树、盲盒机、镜面万花筒等创意新潮装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相比泡泡玛特过度依赖品类盲盒,“TOPTOY”产品品类规划更为广泛,其愿景是用更包容的潮玩集合店生态,建立潮玩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打造亚洲潮流文化集合地品牌。 赶个晚集,瞄准高利润空间 盲盒市场的高利润,或许是名创优品用来为低迷的业绩进行解渴的新举措。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正式登陆纽交所,为7年逆袭交上了一份答卷。然而,上市却没有引起资本的狂欢,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票上涨4.4%,股价收20.88美元,略高于发行价20美元。但第二天市场情绪就有了微妙变化,晨起高开,但尾盘跳水。上市近两个月以来,股价仍然仅在发行价上下徘徊。 上市或许代表了名创优品阶段性的胜利,然而亏损问题也不容忽视。据招股书显示,名创优品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营收分别为16.3亿元和15.5亿元,同比下降25%和38%。在利润层面,名创优品今年的经营利润同样一路走低,其一季度实现经营利润3,983万元,经营利润率从此前的10%以上骤降至2.4%;二季度则由盈转亏,经营亏损2,966万元,经营利润率降至-1.9%。 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新增长,或许也是名创优品上市后需要考虑的难题。 在此情况下,抓住潮玩市场来提升业绩,对于名创优品来说或许是必要且救急的方式。有业内人士表示,名创优品上市之后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保持快速而持续的增长。增长的一个方面是表现在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另一个方面表现在业绩如何进一步保持增长,包括名创优品如何实现更高的营业收入,甚至说是扭亏为盈,那么引进盲盒和潮流玩具,对于它的业绩的提升还是会有比较好的帮助。 此外,盲盒市场的扩张和高利润空间也是吸引名创优品入局的重要原因。盲盒和潮流玩具的市场正火热。名创优品本身具有很强的时尚属性,而且它的目标顾客群体跟潮流玩具是比较一致的,所以现在进入潮流玩具的市场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同时潮玩的高利润空间对于一向以高性价比著称的名创优品来说,或许也会是一个突破口。 盲盒市场虽然现在火爆,但盲盒玩法其实已经在走下坡,未来有一波下沉的红利,但总体上流行风口期已经过去。有业内人士认为名创优品想要赶个晚集,主要是想走一条差异化的路子,进而在潮玩大类突破业务瓶颈。 市场虽好,但鱼龙混杂 盲盒生意虽红火,但乱象的出现和监管的缺失让本应是“惊喜”的盲盒模式逐渐变味。有媒体分析认为,目前,盲盒行业整体浮躁,负面声音不断。其一,品控不过关,质量参差不齐,有盲盒玩偶被曝甲醛超标。其二,品行操守低劣,恶意透支市场。其三,对未成年人的消费观产生不良影响。 据分析,随着盲盒热潮在众多领域延展,盲盒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这其中既有投机“炒卖者”,也有变相“赌博交换”的嫌疑。盲盒经济持续升温的过程中,鱼龙混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泡沫化乃至“灰色化”的属性越来越明显。 不少网民表示,在打开一个盲盒之前,商品的属性是消费者根本无力甄别的。应加大对盲盒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通过明确管理制度,要求商家标注盲盒实际物品开出率,并据此进行检查监督,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至于一些以假冒伪劣商品为填充物的盲盒,还有侵权盗版的盲盒,更应深究严查。 尽管盲盒领域的监管缺位有其客观原因,但这种暂时性的局面无疑不能长期持续。当前,盲盒市场已不再是需要悉心呵护的“初生幼苗”,而是长成了一颗需要及时剪枝、除虫的“参天大树”。在盲盒模式已经产生巨大市场影响力的当下,加强监管既能有力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能促进盲盒市场良性发展,使其成为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素材来源:虎嗅网、中外玩具网、金台资讯[详情]

泡泡玛特提前结束国际配售:市值或超百亿美元 即将推出第一个乐园
泡泡玛特提前结束国际配售:市值或超百亿美元 即将推出第一个乐园

  来源:IPO早知道 据IPO早知道消息,因在发行过程中备受投资者青睐,泡泡玛特已于12月2日下午5时结束国际配售,相比原计划提前两天。按计划,泡泡玛特将于12月4日完成定价,并在11日正式以“9992”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拟香港上市的企业中,出现提前两天即结束国际配售“盛况”的另一个项目则是蚂蚁集团;而即使是将以35亿美元的募资规模成为今年港股最大IPO、甚至是亚洲医疗保健行业史上最大IPO的京东健康,“仅仅”提前一天结束国际配售,其将于12月8日正式以“6618”为股票代码登陆港交所。 换言之,泡泡玛特现已成为2020年年末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一个IPO项目。 泡泡玛特本次计划全球发售约1.357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股份1628.6万股,国际发售股份约1.194亿股,招股区间为每股31.5港元至38.5港元;此外另设有15%的超额配股权。 若以招股区间上限完成定价,泡泡玛特将在本次IPO中至多募集约52.24亿港元,约6.7亿美元,远高于早前预期的2至3亿美元,IPO估值则将达到约70亿美元。 另据《IPO早知道》从多位关注新消费赛道的投资人处获悉,综合财务数据、市场潜力等因素来看,泡泡玛特正式上市后市值破百亿美元甚至更高将只是时间问题。 IPO前,泡泡玛特背后的主要机构投资方包括创业工场、红杉中国、正心谷创新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黑蚁资本、蜂巧资本等;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以及黑蚁资本合伙人何愚担任非执行董事。 11月30日,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COO司德、CFO杨镜冰等管理层出席上市路演并就外界较为关心的几大话题予以解答: 一、关于男性与女性的消费者占比:“潮流玩具市场过去20年都以男性消费者为主,泡泡玛特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核心消费群转变为女生,并在接下来仍将以面向女性的产品开发为主;当然男性的品类同样增加,如火影忍者、高达的跨界联名等”; 二、关于市场、门店的布局:“泡泡玛特的门店全部为直营,不考虑加盟合作,核心区域仍将是一、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鉴于自动售卖机的雷达效应且客单价并不高,因此下沉市场的消费能力并不存在太大限制,且坪效不一定比一线城市低”; 三、关于IP的价值:“泡泡玛特是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在设计上不依赖单独IP;而头部IP既可视作竞争壁垒,更具有强创作能力,泡泡玛特试图帮助IP实现平台化”; 四、关于会员如何运营:“2019年的会员复购率为58%,今年上半年已达到51%;泡泡玛特计划在明年推出基于会员体系分类、分级购买的产品,进一步体现会员权益”; 五、关于公司定位与追求:“泡泡玛特内部已不再强调争做中国的迪士尼,而是要立志成为中国的泡泡玛特,第一个Pop Mart Land将在北京建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的收入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增速计算,泡泡玛特已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其中,按2019年零售额计算,泡泡玛特在中国潮流玩具市场的占有率为8.5%。 在泡泡玛特看来,IP是其最为重要的竞争壁垒。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以及56个非独家IP。其中,泡泡玛特上半年推出16个新IP,预计下半年推出14个或以上IP。 而“Molly”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IP,Molly的创作者王信明更是泡泡玛特的直接股东。2016年,泡泡玛特开始与王信明合作,并开始Molly的大规模商业化。2019年,基于Molly形象自主开发的潮流玩具产品产生的收入为4.56亿元,前四大IP产生的收入均超过1亿元。 销售渠道方面。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4%、20.0%、32.0%以及40.9%。 其中,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收入为1.47亿元,同比增长122.2%;‘泡泡抽盒机’小程序的上半年的收入为1.62亿元,同比增长72.3%。 此外,为增强粉丝黏性,泡泡玛特选择推出会员计划,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注册会员数为360万。2019年,泡泡玛特注册会员的整体复购率为58%,高于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十大玩家平均约为50.4%的整体复购率。 用户画像上。泡泡玛特的粉丝群主要覆盖15至35岁、拥有高消费力、热衷分享和展示的人群。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6.3%;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营收为8.18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5.43亿元增长50.5%。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分别为160万元、9950万元和4.51亿元,;毛利率则分别为47.6%、57.9%和64.8%;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增长24.7%;毛利率为65.2%,高于2019年同期的60.8%。 [详情]

如何看待500亿市值的泡泡玛特
如何看待500亿市值的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是近期IPO股票中较热门的一支。 潮玩+盲盒的业态本身就很新颖,在他身上,没有一家可以100%的对标公司,无论是万代还是乐高还是三丽鸥,是迪士尼还是孩之宝。但反过来看,泡泡玛特似乎有机会像上述公司一样成功。 而近年来,公司收入从几千万飙升到十亿水平,很高的预期,很棒的成长性,都汇聚到了这支股票身上。 大步前进的业绩 从业绩上看,泡泡玛特算的上进步神速,从2017年的1.5亿迅速扩大到2019年的16.8亿,增长10倍。 至于利润,也从17年的150万扩大到2019年的4.5亿。 简直就是坐上了垂直电梯。如今的资本市场,30%以上的业绩增速就足够惊艳,泡泡玛特的成长性,算得上是首屈一指。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不过在这份业绩背后,依然透露了一些问题,我们看到2019年下半年,2019H2的收入与2020年H1的对比: 2019年H2的收入为11.4亿,毛利为7.6亿,净利润为3.4亿,而2020年H1收入为8.1亿,毛利为5.3亿,利润为1.4亿。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产品消费不太存在明显的季度性,因此这份环比下降较为严重的半年报,值得关注。 当然,这个可以归因与疫情,导致线下零售大幅受挫,毕竟公司在线下渠道的占比超过50%, 但我们对比线上渠道销售: 2019年H2的线上销售额为3.73亿,而2020H1的线上销售额为3.34亿,同样是下滑的。但这也不能排除是生产层面的问题。 因此,是否面临了成长瓶颈,需要下半年的业绩来揭露答案。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成长性与持续性 对于这种这种超高速增长的公司,有一个必须回答的疑问是,增长的边界在哪里,而这个增长达到的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 公司不能因为当下利润高,同比增速高,就能贸然给一个高估值,估值的基础是持续性,不具有持续性,当下增速再高也扯淡,例如处于业绩爆发期的猪肉股。 泡泡玛特依靠目前的盲盒+潮玩的玩法,到底是吃了年轻人贪新鲜的红利,抑或是创造了一种持续创新的需求,这个问题需要答案。 因为本质上,从产品看,泡泡玛特是一家玩具公司,只是提供了玩法和零售上的创新罢了。事实上,如果对比日本的扭蛋玩具玩法,可能创新都说不上。 盲盒类似于Gacha,就是游戏内的抽卡玩法,如,原神内的一次可莉角色抽卡活动,一个月能为米哈游带来几亿的营收,本质都是吸引人的物品,通过带有赌博性质的概率抽取,来满足某些消费者暴富的欲望。所以,盲盒的高增长看似很厉害,但隐藏在各个畅销榜游戏的流水当中的Gacha,实际上才是目前最大的盲盒玩法。 而从泡泡玛特的一些狂热粉丝的自述中可以看到,他们迷恋的不一定是这个玩偶,而是开箱一瞬间的感觉。这一点跟目前大部分网络游戏内开箱抽卡,抽技能,抽人物的心境都是类似的。 而从产品结构化收入看,此前大火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的MOLLY已经呈现收入停滞的状态,而从公司产品迭代的频率看,同系列产品上新,推出新系列产品的频率极高,基本达到一个月4次。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可见,老IP是很快过气的。 而公司的非自有IP占比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引入了如米奇、Hello kitty等知名大IP进行开发,毕竟,好IP是稀缺的,也不可能自己签约的全部能火,随着竞争越来越大,不得不借助外力是正常的。 而越来越多的非自有IP,则意味着成本把控力的削弱,以及开发延续性的降低。 由此可见,单IP产品带来的成长是不持续的,必须要通过多IP多系列产品来驱动公司的业绩增长,就意味着潮玩是一个创意迭代型产业,类似如音乐创作,游戏等产业。 这些行业都一样,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稍不留意就过气了。游戏行业也是如此,发行商需要不断寻找好的IP来开发游戏,又或者不断寻找好的游戏进行代理,本质拼的就是宣发和营运的能力。 我们再聚焦到客户群体上,公司的产品消费者75%是女性,而18-34岁的占比为78%,其用户画像就很快可以看清楚,大部分是年轻的消费者,而且相对消费意愿较高。 而近年来,是否针对这一群体的消费行业增速都颇高? 化妆品,女性向游戏,现在的盲盒,饮品店,各类新消费品牌,实际上,这一个个好赛道背后,都是同一类群体所支撑起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大片的行业,增速是极其趋同的。 也就是说:泡泡玛特,完美日记,喜茶,其实可以归结为同一类公司。 从整个盲盒+潮玩的逻辑上看,泡泡玛特可以归为一家定位年轻女性的游戏发行公司,本质是制作内容,然后进行宣发运营,玩法的核心与传统手游无异,就是抽卡,只不过这个操作的方式,是线下的,而获得的产品,是精致的玩偶而不是虚拟角色罢了。 同样的,泡泡玛特所面临的风险,与游戏一样,都是产品快速迭代的风险,游戏公司需要保持新产品的增长可以超过老产品的消退,而泡泡玛特同样需要越来越多的产品来维持新鲜感以保持业绩的增长。 所以从估值上,泡泡玛特可以跟游戏公司看齐,但与完美日记,喜茶等依然有些距离,毕竟后两者都是可以产生自己的品牌粘性的,但泡泡玛特的粘性其实更建立在IP上。 结语 总的来说,泡泡玛特目前有短忧,不知道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是不是遇到了瓶颈,而类似于大多数游戏公司,产品持续的迭代使得整个商业模式具有不稳定性,内容生产行业永远无法被垄断,因此,估值方式也应该向游戏公司看齐。20-30倍PE估值,就已经挺合理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竞争激烈,但泡泡玛特站在市场第一的位置,在同一个IP的发行运营:即生产——营销等套路,肯定有比其他厂商过人的方法。因此,长期看,如果潮流玩具这个行业不消失,那么泡泡玛特依然能在这当中获得不俗的业绩。 因此,如果泡泡玛特下半年的业绩仍然靓丽,市场则会充分认可其前景,那么估值可以与完美日记,喜茶等(约20倍PS)同步,则也还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而且需要考虑到:公司上市在即,作为一家消费品公司,在拿到一大笔融资后,可以打广告给投资人看,对投资者形成聚焦效应。(可以这样理解,上市既是融资,又是给品牌打广告) 然后,也可以大笔收购IP,大肆扩张开店,在不考虑投入回报比的情况下,利用融资额带动营收的提升是很简单的。因此说,公司的长期虽然缺乏确定性,但短期内维持高成长不困难,并且还在爬坡,在这种时间点,应该大部分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进入投资的。  [详情]

泡泡玛特通过港交所聆讯:被指利用人性弱点 盲盒热度消退成隐忧
泡泡玛特通过港交所聆讯:被指利用人性弱点 盲盒热度消退成隐忧

   近日,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泡泡玛特”)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募资2至3亿美元,于12月中下旬正式挂牌上市。据媒体报道,公司的IPO估值或超60亿美元。 事实上,以“杂货铺”形式起家的泡泡玛特,在公司成立第7年时,曾于新三板挂牌上市,不过由于2014-2016年连续三年亏损,最终在2019年4月遗憾摘牌。 后来,随着盲盒玩法的引入,以及大力扩张线下渠道等,泡泡玛特成功转型翻身。招股书显示,从2017-2019年,公司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226.3%,净利润更是暴涨近289倍。 关于公司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市场多数将其归于盲盒经济的兴起。盲盒经济为何兴起?这一经济究竟又给泡泡玛特带来了哪些影响?此外,当盲盒热度消失,人们消费回归理性过后,泡泡玛特的发展还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吗? 蓝鲸记者就此联系了泡泡玛特方面,不过对方表示,处于静默期,暂不便发声。 泡泡玛特二度奔赴资本市场 据港交所披露信息,泡泡玛特此次募资2至3亿美元,投行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此时,距离泡泡玛特上一次因业绩连续3年亏损从新三板摘牌仅仅过去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泡泡玛特此次回归的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58亿、5.14亿元及16.83亿元,上翻近11倍;而净利润增速更为惊人,从156万到4.51亿元,直接暴涨289倍。 此外,毛利率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公司毛利率从47.6%提升到64.8%,2020上半年毛利率高达65.2%。 如此高的毛利与泡泡玛特在转型方面的探索有关。据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泡泡玛特诞生于2010年,在成立之初其实是对标香港公司“LOG-ON”的销售模式,定位“潮流生活小百货”,产品覆盖家居、文具、饰品、玩具等。不过那时的公司作为渠道商,竞争力相对偏弱,利润受到挤压,发展受阻。 2015年,在受到店里Sonny Angel系列复购率极高的启发后,便开始了潮玩文化IP运营方的转型之路。2016年4月,公司取得Molly的IP授权并引入盲盒玩法;2017年开始,公司不断向潮玩上游产业链衍生,通过自由IP创作以及和艺术家、IP提供商合作,陆续挖掘大量IP。至今,泡泡玛特已从传统渠道商转型为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综合平台,IP打造及运营能力成为核心优势。 而这些IP产品也为公司创下不少的营收。拿公司收购的自有IP Molly来说,招股书显示,Molly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在2017-2019年间分别占总营收的25.9%、41.6%、27.1%。其中,2019年,在公司运营的85个IP中,仅Molly产品的相关收益就达4.56亿元,可谓“带货王者”。 小小一个拟人偶玩具,究竟是何以撑起如此业绩呢?这或许还要从盲盒经济说起。 盲盒经济兴起,被质疑利用人性弱点谋求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盲盒是一种充满未知的产品,通常指装有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的盒子,盒子上没有具体的产品标注,消费者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上述提到的泡泡玛特Molly等系列IP产品,即是盲盒的代表。 近年来,国内潮玩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国内潮玩零售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3亿元火速扩大至2019年的2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6%。其中,盲盒的销售规模约为100亿元,占比约为一半。 那么,盲盒经济究竟是为何兴起的呢? 业内人士认为,这并非偶然,事实上,在盲盒出现之前,国内就已有类似产品,且受到过一段时间的追捧。比如早先出现的小浣熊方便面IP卡、扭蛋机等,就是“千禧一代”和部分“Z时代”消费者的心水产品,而这类消费人群即是盲盒经济所瞄准且精准切入的。因此,有了“前辈们”的铺垫,盲盒经济的推出及兴起便顺利许多。 除了精准找到消费人群外,IP合作也是盲盒经济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好的IP自带流量,与盲盒的结合,再通过粉丝经济的发酵,市场潜力巨大。如泡泡玛特,在打造自有IP的同时,还与迪士尼、环球等世界知名品牌合作,开展IP授权业务,共同推出多款合作款公仔。 盲盒市场的参与企业通过抓住相关消费者的好奇、爱收藏、甚至占有及攀比等心理,从而强化其黏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购买盲盒带来的不确定性刺激会加强消费者的重复决策,从而使人上瘾,这一点类似于赌博,存在拼运气的成分。 因此,有观点曾提出,盲盒经济实质上是一场踩中人性弱点的生意,因此不排除未来政府相关部门会加强对盲盒行业的监管。 不过,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盲盒是和潮玩等年轻人热衷的消费需求一起快速发展,主要是受年轻消费群体对IP、好奇心及不确定性带来的快感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盲盒是利用了人性,但是不是弱点有待商榷,从形式上盲盒和传统的福袋、扭蛋甚至彩票的类似,都是追求惊喜的一种偏好,而且目前来看盲盒产业并没有出现任何涉嫌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招致监管的可能性也不大。 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盲盒行业热度过后如何发展? 盲盒行业未来在合规性方面的走向究竟如何,我们暂且未知,不过,就目前来看,该行业面临的挑战并不止于此。 根据沙利文报告,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在2015年至2018年为34.6%,而2019年起降至29.8%,行业热度似乎有所下降。 而身处行业内的泡泡玛特或也有着同样的境遇。蓝鲸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位泡泡玛特消费者,二者均表示已经打算“脱坑”,其中一位女生向蓝鲸财经记者坦言:“这个还是挺费钱的,买一次基本都在700+元,所以我现在打算收手了。” 另一位则表示,当时是因为公司产品好看以及抽取的随机性入坑,但后续因为价格不合适、难收集性以及闲鱼拼团存在而退坑。关于闲鱼拼团,据他介绍,类似于明确化的二手市场交易,比如某位消费者对于相关IP系列中的A角色很喜欢,这时恰好另外的消费者买了一整盒但不需要A角色,双方就可以直接用较低的价格进行交易了。 这样一来,消费者组团购买然后按需分配就好,少了抽盲盒的乐趣。 虽说这只是部分人群的折影,但长期来看,这类问题确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是消费者回归理性后的购买意向下降,另一方面是受制于市场上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盲盒热度要永久持续必然困难。那时,身为盲盒行业龙头的泡泡玛特又将怎样抵抗这一冲击呢?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对IP进行影视化操作或与地产企业合作开发文旅项目未尝不可。 对此,沈萌认为,虽然两者都具有合理性,但涉足内容产业可能性更大,泡泡玛特所说的迪士尼应该也更多是从内容制作打造IP的角度,而重资产的实体文旅业务在迪士尼并不是一个利润丰厚的板块。 据此前媒体报道,在今年4月的一次活动中,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提到过要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企业,他坦言:“我们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 那么,未来,在王宁的带领下,泡泡玛特将采取哪些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发掘IP,并将其有效商业化,从而在盲盒热度过后拥有依然强劲的生命力,同时保持高速增长的业绩成果呢?蓝鲸记者将持续关注。[详情]

1年狂赚4.5亿却被疑收智商税 “盲盒王”老板身价或超百亿
1年狂赚4.5亿却被疑收智商税 “盲盒王”老板身价或超百亿

  原标题:1年狂赚4.5亿,却被疑收智商税!“盲盒王”老板身价或超百亿 来源:德林社 文 | 杨万里 俊男俏女们玩潮流玩具——“盲盒”正“助攻”一家公司闯关资本市场。 11月22日晚间,港交所文件显示,泡泡玛特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聆讯后资料集。这意味着,泡泡玛特距离上市更近了一步。 泡泡玛特曾于2017年登陆新三板,在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亏损超4千万。从2015年开始,泡泡玛特转战IP运营并引入“盲盒”。此后,泡泡玛特业绩大幅飙升,被外界称为“盲盒王”。到了2019年4月,泡泡玛特从新三板完成退市,市值定格在20亿元人民币。 金融市场犹如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挥一挥魔棒,化腐朽为神奇。 据媒体报道,泡泡玛特上一轮融资估值为25亿美元(约合164亿元),相比新三板摘牌市值增幅达720%。随着估值攀升,持56.33%股权的王宁夫妇身价已突破90亿元。 不过,泡泡玛特从宣布IPO开始,一直被市场争议。 乐观方认为,潮流玩具市场有成长空间。但谨慎方担忧两个问题,一方面,泡泡玛特被质疑收割智商税;另一方面,泡泡玛特依赖“卖IP”的商业模式能否延续也存在不确定性。泡泡玛特的IP体系与迪士尼的IP体系相比有差距。另外,若独家或非独家IP授权协议到期,将面临无法继续获得授权的风险。 净利两年暴增280倍 2019年从新三板摘牌时,泡泡玛特对外称,“退市是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作出的商业及战略决策,且泡泡玛特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如今,泡泡玛特闯关港股,这背后是亮眼业绩在做支撑。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的总收入从2017年的1.58亿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16.83亿人民币,增幅超10倍。同期,泡泡玛特净利润156.9万元飙升至4.51亿元,增幅超280倍。 此外,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可见盈利能力较强。 泡泡玛特迅速壮大的原因来自于IP运营+“盲盒”玩法。 一方面,泡泡玛特强调IP才是自己业务的核心。招股书显示,公司现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olly”这一IP。2019年,基于Molly形象自主开发的潮流玩具产品带来了4.56亿元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27.1%。此前的2017年和2018年,“Molly”分别占总收入比重为25.9%、41.6%。 另一方面,“盲盒”类似于抽奖,不确定的刺激加强了消费者购买欲望。同时,泡泡玛特还搭建了盲盒产品的交流平台,可以进行交换,这就带来了更多的投机需求。 盲盒的生意还性感吗? 泡泡玛特联合创始人司德曾表示,潮流玩具没有内容,没有价值观,但可以把你的感情放到玩具里。 泡泡玛特描绘的“故事”虽然性感,却引起了不少争议。 乐观方认为,潮流玩具市场有成长空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448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一位副总裁在一次演讲中也表示,未来两三年,潮流玩具在线上渠道可能会有7倍的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港股公司承兴国际控股曾于2017年收购“超级英雄之父”斯坦·李创立的POW!娱乐公司,拥有了超过250个原创IP。 依靠“卖IP”,承兴国际控股一年曾挣29亿港元。反映到二级市场上,该公司在2017至2019年期间,股价一度涨幅超200%。承兴国际控股的例子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卖IP”公司有认可。 但是,外界也存在不同声音。 一方面,有观点质疑泡泡玛特的“盲盒”收割智商税。 援引媒体报道,泡泡玛特旗下一款产品--“潘神圣诞隐藏款”售价59元,后来价格涨至2350元,溢价38.8倍。之前,网传00后疯狂“炒鞋”至几千元,投机热潮过后,有人投资亏损超50%。同理,“盲盒”里面的玩偶一个是否真值几千元,价值有待评估。 “盲盒”本质是玩的一种营销手段,投机气味浓厚。一味地投入金钱去购买盲盒,或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花高价购买盲盒,若将其视为保值升值的手段,也可能面临被收割、套路的风险。 进一步看,泡泡玛特并非“盲盒”市场中唯一参与者。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按零售价值计算,前五大品牌分別占中国潮玩零售市场份额的8.5%、7.7%、3.3%、1.7%及1.6%。市场排名第一的是泡泡玛特,但未形成垄断优势。 我们也关注到,像IP小站、奥飞娱乐(A股上市公司)、旺旺、晨光、瑞幸咖啡不同程度地参与“盲盒”市场。例如,奥飞娱乐在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公司目前正在与其他的头部IP洽谈,拟与“阴阳师”IP一同作为盲盒的主打产品”。 随着参与者陆续增多,这将加剧“盲盒”市场竞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另一方面,泡泡玛特依赖“卖IP”的商业模式能否延续也存在不确定性。 泡泡玛特的IP体系与迪士尼的IP体系相比有差距。迪士尼具有可持续变现的IP+持续创造新IP的能力,从最开始的公主系列到后来的漫威宇宙系列,迪士尼的竞争实力有目共睹。 然而,泡泡玛特的IP形象单一问题突出,例如“Molly”对泡泡玛特的业绩影响较大。该公司在招股书中一度披露,公司并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将面临没有替代品的困境。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泡泡玛特自主IP开发能力不足,是制约泡泡玛特发展的核心要素,一旦更受欢迎的独家或非独家IP授权协议到期,则将面临无法继续获得授权的风险。 老板身价或超百亿 据媒体报道,泡泡玛特Pre-IPO轮融资估值为25亿美元。若按此计算,持56.33%股权的王宁夫妇身价已突破90亿元。 还有消息称,市场给泡泡玛特预估的最高估值为60亿美元(约合394亿元)。若按此计算,王宁夫妇身价或超百亿。 回顾王宁创业历史,可谓一波三折。 熟悉日本文化的王宁第一次创业选择了“格子店”项目,即搞一间商铺,然后客人在店里租一个格子用来寄卖物品。但因为该模式在国内不适应,第一次创业很快失败。 第二次创业,王宁选择开一家零售店。2010年那一年,王宁拉来一群朋友,在北京中关村附近一座购物中心开设了第一家Pop Mart商店。起初,泡泡玛特销售化妆品、服装、生活用品、文具、玩具等。即使努力管理库存、员工和客服,公司依然难达到收支平衡。 就在彷徨之际,王宁发现玩具是最畅销的品类。从2014年开始,泡泡玛特逐渐停止了销售其他产品,转而专注玩具。 主卖玩具后三年,泡泡玛特仍处于转型期。在2014年至2016年,该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超4千万。 直到2016年,王宁将香港艺术家王信明(Kenny Wong)拉了进来,泡泡玛特的销售额开始快速增长。王信明的代表作品正是一个名叫Molly的娃娃。 王宁曾在演讲时表示,Molly之所以火,一是它是超级IP;二是消费者有满足感,即每当去买娃娃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无比富有;三是Molly塑造一个价值观。 消费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包括柴米油盐、酒、零食等;另一种是精神上的消费。 泡泡玛特聪明地利用了人的情绪价值,让消费者产生精神寄托,从而实现公司业绩迅速增长。但是,泡泡玛特的“故事”能否在资本市场长期立足,仍有待观察![详情]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火了:转板后估值飙升19倍 能否撑起百亿市值?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火了:转板后估值飙升19倍 能否撑起百亿市值?

  “盲盒第一股”火了!转板后估值飙升19倍,33岁创始人夫妇身家或破100亿 1年狂赚4.5亿,盲盒的造富故事,仍在延续。 近日,港交所文件显示,泡泡玛特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聆讯后资料集。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曾是一家新三板公司,2019年4月从新三板摘牌之际,其总市值约20亿元。 一年半后,泡泡玛特拟将正式登陆港股,据媒体报道,其IPO估值最高或超60亿美元(约合394亿元),身价暴涨1870%,成为“最牛”转板股之一。 从新三板摘牌时市值20亿 公开资料显示,泡泡玛特是一家集设计、采购、销售于一体的时尚潮品零售公司。 2017年1月,泡泡玛特正式挂牌新三板。挂牌前的2014年至2016年,泡泡玛特连续录得三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4764万元。 不过,从2015年开始,泡泡玛特开始转战IP运营,并引入“盲盒”,出乎意料的是,盲盒成为其转型的关键点。 2016年4月,泡泡玛特与香港Kennyswork Company Limited成功就“Molly”品牌形象达成战略合作,成为该形象的全球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两个月后,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上线,这也标志着其线上业务的开启。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拿下“Molly ”后,泡泡玛特的业绩开始迅猛增长。 2017年-2019年期间,泡泡玛特的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227%。同时,其业绩也扭亏为盈,2017年录得净利润156万元,2019年则实现净利润4.51亿元,这一数字较2017年增长224倍。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挂牌新三板期间,泡泡玛特的交易不算活跃。2019年4月2日,泡泡玛特从新三板摘牌,摘牌前泡泡玛特的股价为17.32元/股,对应的总市值为20亿元。 转板后估值飙涨1870% 33岁的创始人或身价100亿 实际上,在从新三板摘牌之际,泡泡玛特已经透露,其董事希望通过港交所获得更多接触国际及市场的机会。 回溯之初,2010年10月,出生于1987年的王宁到北京创业,参照日本知名杂货零售商场“LOFT”的模式创立泡泡玛特。 成立不到一年,泡泡玛特就获得了创业工场麦刚等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此后,分别顺利完成A轮、B轮融资,分别由墨池山创投、金慧丰投资等领投。 在新三板挂牌期间,泡泡玛特曾以27.6元/股的价格成功完成一次定增,融资4000万元。获得华强资本、黑蚁资本等投资。 (图片来源/wind) 今年4月,泡泡玛特完成Pre-IPO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资本领投,金额超过1亿美元。 成立10年后,泡泡玛特即将在香港上市,据媒体报道,其上一轮融资估值已经达到25亿美元(约合164亿元)。这一估值较其一年前从新三板摘牌之际大增720%。 泡泡玛特本次赴港IPO的募资规模预计为2至3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市场预估,按照泡泡玛特在IPO前给投资人的估值预期,其预测在上市后的市值为40亿至50亿美元,估值最高或超60亿美元,相较前一轮融资时25亿美元的估值至多翻一倍。 若以市场预估的最高估值60亿美元(约合394亿元)计算,泡泡玛特从新三板奔赴后港股后,身价最高或暴涨1870%,成为最牛转板股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王宁夫妇持有泡泡玛特近55%的股权,在上市后这对33岁的创始人夫妇身价或轻松破100亿。 “盲盒第一股”能否撑起百亿市值? 若顺利登陆港股市场,泡泡玛特也将成为“盲盒第一股”。 从泡泡玛特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商业的成功离不开“盲盒”的走红。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总共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2017年到2019年由自有IP、独家IP和非独家IP共同自主开发产品的销售额合计4586.4万元、34014.9万元、138420.9万元,占比不断提高,分别为29%、66%、82.1%。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销售96.88万个、656.73万个、2445.03万个盲盒。2020年上半年,销售1351.4万个盲盒。 若以每一年对应的盲盒平均售价计算,同期内,盲盒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165.84万元、2.89亿元、12.47亿元及6.35亿元。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目前,线下自营零售店是泡泡玛特主要的销售渠道,同时线上渠道销售额比重不断增加。2019年,其线上渠道收益占总收益的比例已经上升至32%。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销售额达到1.42亿元,成为大玩具类目中首家“亿元俱乐部”成员。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从IP构成来看,Molly这一个IP,去年就为泡泡玛特贡献了4.56亿的营收。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呈现快速上涨趋势,2019年其毛利率达到64.8%,这一数字较其2017年增长17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盲盒+IP”的吸金组合让泡泡玛特的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其净利润达4.51亿元,这一数字较2017年增长286倍。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的收入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增速计算,泡泡玛特已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其中,按2019年零售额计算,泡泡玛特在中国潮流玩具市场的占有率为8.5%。 然而,盲盒的商业模式可复制性强,泡泡玛特的壁垒在哪儿? 据了解,尽管盲盒行业玩家众多,但以小玩家居多,集中度低,业内还有部分玩家仅仅只做设计、生产或者销售中的单一环节,全产业链的玩家相对较少。 申万宏源研报分析认为,泡泡玛特凭借强大的IP发掘和运营推广能力,建立起一个涵盖整个IP运营价值链的一体化平台,提高其IP的商业价值并提升IP的品牌知名度及变现能力。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泡泡玛特自主IP开发能力不足,是制约泡泡玛特发展的核心要素,一旦更受欢迎的独家或非独家IP授权协议到期,则将面临无法继续获得授权的风险。[详情]

“盲盒第一股”通过 上市后的泡泡玛特泡沫还是金蛋?
“盲盒第一股”通过 上市后的泡泡玛特泡沫还是金蛋?

   撰文|蜜姐&编辑|杰儿 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要上市了。近日,港交所披露泡泡玛特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 本次赴港IPO,泡泡玛特的募资规模预计为2亿美元至3亿美元。 对于这家成长飞速的玩具店,蜜姐总是熟悉又陌生。熟悉因为营销做得太好,诸多角落可见其身影;陌生则是虽然眼看着它一步步繁华,但很惭愧一件商品也没买过。 以前总是从朋友圈里看到它的火爆,但从投资角度,这家给成年人“织梦”的公司价值几何?也让人好奇。 01 提到泡泡玛特,很多蜜友可能还不了解,但说起盲盒估计都知道。实际上,这并不仅是一家卖盲盒的公司。 泡泡玛特口中的潮流玩具,就是指妙融合了潮流文化及內容的玩具。蜜姐的理解是,玩具只是载体,核心是文化及内容。 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公司,更像是一个IP孵化器。 招股书也说了,IP是泡泡玛特业务的核心。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运营93个IP,包括自有IP、独家IP及非独家IP。其中最火的的IP非Molly莫属。 数据可以看到,在自有IP销量里,Molly曾在2019年之前遥遥领先于其他IP品牌。 到了2020年上半年,Molly这一优势被另一IP“Dimoo”替代。 2020上半年,Molly的销售额同比略有下滑,在自有IP里占比13.7%,Dimoo则以1.17亿的微弱优势反超,在自有IP里占比同样超过了Molly,达到14.4%。 这种迅速的反超,一方面体现的是泡泡玛特想要在自有IP领域多元化布局的野心,另一方面,蜜姐读到的是潮流IP的不确定性和可替换性。 在概念、包装、营销面前,Molly、Dimoo……都是浮云,套路才最得人心。 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不过体量做大到如此,行业壁垒也是没那么容易攻破的。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的收入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增速计算,泡泡玛特已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其中,按2019年零售额计算,泡泡玛特在中国潮流玩具市场的占有率为8.5%。比第二梯队玩家如IP小站、19八3、52toys、酷乐潮玩、52toys、艾漫等对手高出一个等级。 02 从财务情况来看,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6.3%,高到惊人。 净利润增速也是飞快,分别为156.9万元、9952.1万元和4.51亿元,更让诸多传统玩具零售行业艳羡的是毛利,从2017年的47.6%上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65.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0上半年,无论是营收增速还是毛利增幅,都没有往年大了。尤其是营收,往年都是翻数倍的上涨,而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近为50%左右。 营收增速放缓之后,泡泡玛特的存货也开始急剧增加。如下图: 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以及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的存货分别为15.5百万元、29.1百万元、96.3百万元及224.1百万元。 2017-2019年,其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9天、 45天及46天,浮动相对较小。到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这一数据猛增到126天、招股书里解释说主要是由于因疫情导致其推迟至2020年下半年推出已制造的若干产品系列。 此外,于往绩记录期间,泡泡玛特的零售店及机器人商店的单店年化平均收益出现下降,录得亏损店铺数目占平均店铺数目的百分比有所上升。 就零售店而言,其每间零售店的年化平均收益,由2019年上半年的6.3百万元下降到至2020年上半年的5.0百万元; 录得亏损零售店数目占零售店平均数的百分比由2019年上半年的5.4%增至2020年上半年的11.2%; 机器人商店方面,每间机器人商店的年化平均收益由2018年的0.7百万元减至2019年的0.5百万元,并继续减至2020年上半年的0.2百万元。 录得亏损机器人商店数目占机器人商店平均数的百分比由2018年的4.6%增至2019年的13.3%,2020年上半年扩大至的16.0%。 03 其实泡泡玛特是上过市的。早在2017年,它曾登陆新三板。那之前,它没有现在吸金,甚至曾连年亏损。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其净利润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483.53万元。 自从有了Molly和Pucky两大IP,加强线下布局等动作,才终于盈利并上市。之后2019年4月,据说是考虑成本问题。 如今重新上市,虽然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但行业的天花板突破起来似乎仍有难度,毕竟潮玩市场依然小众,而且依赖于IP,不确定性较大,反映在股价上,到时可能就是山崩地裂…… 如泡泡玛特CEO王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的,“打造下一个爆红IP无疑需要更多合适的契机,目前情况之下Molly还能红多久也成为泡泡玛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 从招股书披露的股权架构来看,IPO前,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持股55.22%,红杉资本持股4.87%,为最大的机构股东,华兴资本持股1.94%。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泡泡玛特的核心高管团队十分年轻,最小的31岁,创始人王宁也不过33岁。看到这里,蜜姐留下了两行贫穷的泪水…… 祝愿上市后的泡泡玛特,会成为行业标杆,而不是泡沫。 [详情]

泡泡玛特上市:创始人持股价值超180亿元 多名高管成亿万富豪
泡泡玛特上市:创始人持股价值超180亿元 多名高管成亿万富豪

  泡泡玛特上市财富密码:创始人持股价值超180亿元,多名高管成亿万富豪 作者 | 王君齐            编辑 | 李红梅            来源 | 风云资本界 大众追捧的盲盒代表——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泡泡玛特”)母公司即将实现赴港上市的计划。 一场由“盲盒”主导的造富运动正在继续,谁将分羹? 11月22日晚间,港交所发布公告,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泡泡玛特”)通过聆讯。这意味着泡泡玛特离香港上市更进一步。 随着泡泡玛特上市,其背后股东也将成为这场造富运动的赢家。 创始人持股价值超187.84亿元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共有22位股东持股。其中,GWF Holding持有泡泡玛特45.19%股权,为公司最大股东。 (截图来源于泡泡玛特聆讯后资料集) 风云资本界(微信公号:sxkcg666)梳理资料发现,GWF Holding是由UBS Trustees(B.V.I.) Ltd.全资持有的一家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招股书显示,UBS Trustees(B.V.I.) Ltd.的最终受益人为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 (截图来源于泡泡玛特聆讯后资料集)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的股东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Tianjin Paqu Holding Limited背后也与王宁有关系。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Tianjin Paqu Holding Limited分别持有泡泡玛特6.9%、2.4%股权。 招股书显示,王宁及其配偶杨涛分别持股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 43.99%、15.11%,王宁为其控股股东。Tianjin Paqu Holding Limited由王宁全资控股。 综上,王宁间接持有泡泡玛特股权将超47.59%。 据自媒体“IPO早知道”报道,泡泡玛特IPO估值或超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94.7亿元)。若以此计算,泡泡玛特上市后,王宁所持其股权价值将超过28.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7.84亿元)。 (截图来源:IPO早知道) 此外,风云资本界(微信公众号:sxkcg666)联系泡泡玛特,询问估值方面的相关问题。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多名高管成亿万富豪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还有多位股东将实现财富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除公司创始人拥有较多股权外,其他股东各自持股数量均不超过5%,且多位股东来自第三方平台。 其中,SCC GROWTH V HOLDCO F, LTD.、Qiangqu Capital Holding Limited、World Harvest Capital Limited、LVC Amusement (L.P.)、Ventureslab Holdings Corporation、Borchid Phoenix Holding Limited、XCWL Holdings Limited等7家股东分别持有泡泡玛特4.87%、4.5%、3.47%、3.43%、2.88%、2.64%、2.06%,持股数量在2%~5%之间。 若以泡泡玛特IPO估值或超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94.7亿元)计算,持股在2%~5%之间,其价值约在1.2亿美元~3亿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7.89亿元~19.73亿元)。 (截图来源于泡泡玛特聆讯后资料集) Pop Mart Partner Limited、Huaxing Growth Capital III, L.P.、Long Yi Holding Limited、Golden Ocean Global Limited、上海康麦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杭州黑翼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Wong Shun Ming Holding Limited、Chuang Ding Holding Limited、Qiurang Limited、Chuanggu Holding Limited等10家股东分别持有泡泡玛特1.96%、1.94%、1.9%、1.74%、1.74%、1.73%、1.39%、1.3%、1.08%、1%,持股数量在1%~2%之间。 若以泡泡玛特IPO估值或超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94.7亿元)计算,持股在1%~2%之间,其价值约在0.6亿美元~1.2亿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3.95亿元~7.89亿元)。 (截图来源于泡泡玛特聆讯后资料集) 此外,还有15名自然人合计持有泡泡玛特5.16%股份。风云资本注意到,在这15位自然人中还有部分公司高管的影子。 招股书显示,15名自然人中有一家叫做Sidsi Holding Limited的公司。而风云资本界(微信公众号:sxkcg666)发现,泡泡玛特的执行董事及首席营运官司德全资拥有上述公司,同时,上述公司持有泡泡玛特0.92%股权。故,司德持有泡泡玛特0.92%股权。依据泡泡玛特估值或超60亿美元计算,司德所持泡泡玛特股权价值为0.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 持有泡泡玛特6.9%股权。依据泡泡玛特估值或超60亿美元计算,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持有公司股权价值为4.1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23亿元)。而司德还持有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 2.02%股权。故,司德通过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间接持股泡泡玛特的股权价值为0.0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0.55亿元)。 综上,司德持有泡泡玛特股权价值合计约为0.6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18亿元)。 另外,BA Capital Fund III, L.P.持有泡泡玛特0.29%股权。依据泡泡玛特估值或超60亿美元计算,BA Capital Fund III, L.P.所持泡泡玛特股权价值约为0.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非执行董事何愚持有BA Capital Fund III, L.P. 40%股份,因此,0.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4亿元)的持股价值中,有40%属于何愚,即0.0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578.5万元)。 风云资本界(微信公众号:sxkcg666)还注意到,Justin Moon Holding Limited持有泡泡玛特0.08%股权,而泡泡玛特海外业务部副总裁文德全资控股Justin Moon Holding Limited。因此,文德持有泡泡玛特0.08%股权,若以泡泡玛特估值或超60亿美元计算,文德所持泡泡玛特股权价值约为0.0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57.58万元)。 泡泡玛特前董事麦刚也潜藏在其股东之列。招股书显示,Maxtin Holdings Limited持有泡泡玛特0.09%股权,而麦刚为Maxtin Holdings Limited的实控人。若以泡泡玛特估值或超60亿美元计算,麦刚通过Maxtin Holdings Limited所持泡泡玛特股权价值约为0.0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52.2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麦刚还持有XCWL Holdings Limited 35.87%股权,而XCWL Holdings Limited持有泡泡玛特2.06%股权。若以泡泡玛特估值或超60亿美元计算,XCWL Holdings Limited持有泡泡玛特2.06%股权价值1.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13亿元)。 而这其中,35.87%的股权价值归麦刚所有,即0.4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2亿元)。 你买过盲盒吗?你知道你对盲盒的购买为这些股东贡献了多少价值吗? [详情]

年赚4.5亿 泡泡玛特是投资者的“印钞机”还是“资本泡泡”?
年赚4.5亿 泡泡玛特是投资者的“印钞机”还是“资本泡泡”?

  来源:智通财经网 那个靠盲盒一炮走红的潮玩公司泡泡玛特又双叒叕上市了。 港交所官网显示,今年6月1日递交招股书的泡泡玛特,于11月22日晚间通过港交所聆讯,并预计12月中下旬正式挂牌上市,计划募资2亿到3亿美元。要知道,这家潮玩公司2019年才因连续三年亏损(2014年-2016年)从新三板退市,今年却因吸金能力强悍快速过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据招股书披露,近几年来,泡泡玛特业绩增长迅猛:营收大致每年翻三倍左右,2017年至2019年,分别实现营收为1.58亿、5.14亿元及16.83亿元。而净利润增速则更为惊人,从2017年的160万元到2019年的4.51亿元,3年时间净利润增长就超过了280倍,可以说名副其实的“印钞机”了。 当然,泡泡玛特光鲜的业绩背后也不乏隐忧存在。内部方面,面临着主要IP——MOLLY系列品牌价值加速稀释,及其他产品生命周期短的风险,而外部环境则面临着来势汹汹的竞争者和替代者的威胁。 所以于投资者而言,泡泡玛特究竟是一台“印钞机”还是一个“资本泡泡”呢? 亏损到暴富,盲盒成了“印钞机” 2010年,一家潮流用品杂货铺在北京欧美汇购物中心诞生了,它卖服装、化妆品、生活百货类用品各种潮流界新品。 它就是泡泡玛特。没想到的是,这一类玩具集合类型的门店,彼时并没有掀起多大水花,反而出现连连亏的迹象:2014年至2016年,泡泡玛特的净亏损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889.05万元。 后来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远赴香港去见了设计师王信明,经过多次谈判后将他手中MOLLY的独家IP版权给拿了下来。伴随着MOLLY的进驻和其系列商品的陆续研发,泡泡玛特开始转型,成为了一家自主开发IP的潮流玩具品牌。 为了将IP效能最大化,泡泡玛特将盲盒玩法引入其中,形成了以盲盒为主,手办、BJD及衍生品为辅的产品线,这一套打法获得了中国年轻群体近乎疯狂的喜爱。 据悉,有些痴迷玩家为了收集到自己想要的娃娃,不惜卖房盲抽,欲罢不能,而一些稀缺娃娃被二手交易平台闲鱼,甚至转炒至天价。而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上,盲盒火爆程度则更加惊人——今年双十一,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最终销售额为1.42亿,成为大玩具类目中首家“亿元俱乐部”成员。 需要指出的是,火爆的盲盒经济背后,则是泡泡玛特营收的逆天增长。 2017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后两年增幅分别达225.4%及227.2%;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后两年增幅分别为98.4%和78.6%。今年上半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其线下门店虽受到一定冲击,但仍保持较快的增速:收益同比增长50%至8.1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至1.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不仅业绩增速逆天,而盈利能力更是惊人:2017年至2019年,公司毛利则达到7530万元、2.98亿元及10.9亿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47.6%、57.9%及64.8%。 当然,如果对应到具体产品上,或许更能窥出泡泡玛特相关产品的吸金能力。 截至2020年6月30日,该公司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 及56个非独家IP。期内,该公司自有IP、独家IP、非独家IP的毛利率分别为73.4、70.3%、67.9%。就拿泡泡玛特最具代表性的自有IP“Molly”来看,同期平均售价为51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其每卖出一个Molly系列产品,就能净赚37元。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泡泡玛特的线下门店也“遍地开花”。至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33个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有136家零售店,在全国62个城市有1001家机器人商店;批发渠道则包括25家国内经销商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21个国家及地区的22家经销商。 强悍的吸金能力加持下,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也混得如鱼得水。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至今为止一共完成了八轮融资,投资方涵盖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资本方的追捧下,也使得该公司身价也成倍增长。据悉,其在今年4月底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已达到25亿美元,几个月过去后,泡泡玛特的IPO估值或超60亿美元。 基于上可知,在资本方眼中,目前的泡泡玛特俨然是一个众人追捧的“香饽饽”。 从人性内心出发,泡泡玛特的“致富密码” 惊喜总在下一个盲盒里,这是所有盲盒爱好者彼此心照不宣的共识。 而基于这一共识,盲盒爱好者们乐此不疲炒盲盒,带火了一股名为“盲盒经济”的潮玩之风。 据智通财经了解,中国潮玩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 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预期 于2024年将进一步增加至7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8%。此外,叠加国外潮玩市场,至2024年全球潮玩市场规模预计达3000多亿元。由此来看,这一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数据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当然,仅仅说市场红利让泡泡玛特爆火,未免过于偏颇。盲盒经济引起疯狂消费的背后,更多的是来自于营销套路。 所谓的“盲盒”,指在一个非透明的盒子中,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但是玩偶的样式无法从盒子的外观判断,只有买完后拆开包装,才知道自己买到的是哪一款。看似平平无奇,实则营销套路满满。 一是,未知诱惑容易使人上瘾。一般而言,未知的东西是最具有诱惑力的,盲盒、福袋也是如此,在你没有打开它之前,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藏了什么东西,而这种不确定性可正以满足消费者的期待,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和满足感。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 二是,“饥饿营销”制造稀缺性。在消费心理学中,人们把“物以稀为贵”引起的购买行为提高的变化现象,称之为“稀缺效应”。许多品牌推出的盲盒是限量版,无法通过常规渠道购买,这其实就类似于饥饿营销,造成了稀缺性并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理,星巴克和喜茶推出的限量版主题杯,使用的也是饥饿营销的手法。 也正是上述这种击中了人性深处欲望的打法,才使得众多盲盒爱好者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所以说,泡泡玛特的盲盒走红,不仅仅是“天时地利”的关系,更多的是从人性出发的“人和策略”。 “香饽饽”背后也有隐忧 事实上,结合泡泡玛特的招股书来看,其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有一些难以忽视的隐忧。 一是,市场较为分散,竞争渐趋激烈。据招股书披露,沙利文报告显示,2019年,按零售价值计,前五大品牌分別占中国潮玩零售市场份额的8.5%、7.7%、3.3%、1.7%及1.6%。其中,排名第一的泡泡玛特市场份额仅有8.5%,从中可见市场的分散。而在这个市场分散的背景下,一些诸如酷乐潮玩、52toys、艾漫等强劲对手正在伺机进一步抢夺这一“蛋糕”。 二是,过于依赖主要IP——Molly系列。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直言,公司并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将面临没有替代品的困境。此外,IP授权协议的期限亦可能构成风险,因部分产品根据授权协议开发,授权期限通常在1-4年,其中有的不会自动续期,届时不再有权出售产品,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三是,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没有历史、内容支撑的盲盒类潮玩,IP的生命周期自然也比较短。很多热衷手办的粉丝对自己细化的IP极高的忠诚度和消费粘性,在这一点上,盲盒公仔类潮玩还是有差距的。这一点泡泡玛特也意识到了,并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称,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品味及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的不断扩大,公司的产品也面临着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问题。 上述仅仅只是摆在招股书中比较明显的风险,在泡泡玛特高速成长的背后仍藏有一些隐“信任危机”。 一方面,泡泡玛特屡因产品问题被消费者送上黑猫投诉、315消费保等投诉平台。据黑猫投诉显示,截至5月7日,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量已达1297条,投诉原因主要集中在“质量差”、“退货退款进程慢”两大问题。此外,今年1月,泡泡玛特还因平台投诉解决率为0%,而登上了“315消费保”的黑榜。 另一方面,泡泡玛还被指出涉嫌抄袭的问题。今年2月,泡泡玛特新品AYLA动物时装系列被消费者指出涉嫌抄袭。随后在2月18日,泡泡玛特官方发布致歉微博,承认AYLA动物时装秀系列个别款式设计过程存在问题,与“DollChateau”产品设计相似,全渠道下架该系列产品,已售出的则退款并召回。 从上述种种来看,被视为“印钞机”的泡泡玛特的确是存有一些增长风险的。毕竟一旦上述隐患成真,其增长动力也就相应地萎缩下去。 所以,如今对于投资者而言,泡泡玛特也仿佛《阿甘正传》中的那盒巧克力一样,是“印钞机”还是“资本泡泡”,也充满着不确定性。[详情]

疫情下的泡泡玛特:零售店单店销售减少23% Molly收益减少1/3
疫情下的泡泡玛特:零售店单店销售减少23% Molly收益减少1/3

  原标题:疫情下的泡泡玛特 昨天(11月22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披露,泡泡玛特通过聆讯,上市在即。 泡泡玛特的新版招股书,信息量丰富,详细列举了泡泡玛特旗下主要IP的详情(包括与艺术家的合作方式)、各个渠道的收益数字(具体到线下店、机器人商店和天猫店、抽盒机经营数据)以及各产品线的进展(包括盲盒销售个数和平均售价)。 回顾三文娱昨天的报道:泡泡玛特上半年收入8.18亿元,卖出1350万个盲盒,Molly创收1.12亿 泡泡玛特收益的IP构成 在招股书中,泡泡玛特也详细解答了一个投资者与从业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今年给很多文化创意类公司带来沉重损失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泡泡玛特影响有多大? 2020上半年,泡泡玛特的总收益8.17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亿元增长50.5%;纯利是1.413亿元,上年同期是1.136亿元。 疫情对泡泡玛特的影响,体现在了纯利率的降低等方面。这背后,有泡泡玛特部分店铺的临时关闭、店铺和机器人商店销量下降、线上渠道的研发和导流成本增加,海外业务的挫折。不过,与多家上市公司财报表现出的凄凄惨惨戚戚不太一样,泡泡玛特通过营销和加强线上,在多项业务上都保持了增长势头。 而泡泡玛特曾经的股东、在南京等地区拥有31家商场的金鹰国际,则在自身业绩大幅下滑之时,对泡泡玛特来了一纸诉状。 零售店单店销售减少23% 疫情对泡泡玛特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于线下零售渠道的打击。 泡泡玛特援引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20年第一季度的中国消费品零售销售总额较2019年同期下跌19.0%。 泡泡玛特表示,疫情对中国消费者需求造成的负面影响,已严重影响他们业务。不过,这负面影响仅为暂时和短期的,将不会对长远的业务营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在疫情肆虐的二月末,三文娱曾经对衍生品公司如何“抗疫”做了深度报道,回顾:《衍生品自救:被疫情催“上线”的创业公司》。 泡泡玛特应对疫情的做法,也包括线上提速、线下审慎。 泡泡玛特的渠道主要分为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批发和展会,今年上半年,它们的收益分别为3.13亿、3.34亿、1.05亿、6350万和119.6万,毛利分别为1.91亿元、2.36亿、7690.4万、2949.6万和146万元,毛利率分别为61.1%、70.4%、72.9%、46.5%和12.2%。 泡泡玛特各渠道收益数据 泡泡玛特今年一共暂停过88间零售店和279间机器人商店,主要的暂停时间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目前,泡泡玛特所有零售店均已重新开业,279家短暂关闭的机器人商店中的265家也已重新开张。 2020上半年,泡泡玛特的零售店和机器人商店,单店销售分别减少23.1%及52.8%; 每间零售店年化收益由2019上半年的630万元减少到2020上半年的500万; 每间机器人商店年化收益由2019上半年的50万减少到2020上半年的20万。 不过,泡泡玛特的零售店与机器人商店的数量,分别从2019年末的114间、825间,增加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36间与1001间,覆盖区域也在增大。 泡泡玛特零售店经营数据 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经营数据 Molly收益减少1/3 因疫情影响,泡泡玛特调整了旗下王牌IP Molly的潮玩新品发布时间表,2020上半年只推出3种,上年同期是6种,减少了一半。 泡泡玛特来自Molly形象的收益,从2019上半年的1.757亿元减少到2020上半年的1.121亿,同比下降36.2%。 2019年上半年,Molly盲盒卖出了307.7万个,平均售价54元;2020上半年,Molly盲盒卖出了203.5万个,平均售价51元。 当然,比起其他公司的IP,Molly的创收数字依然极其可观。 泡泡玛特没有解释为何Pucky和Dimoo上半年贡献的收益都超过了Molly。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在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关于这些IP的合作模式,详见三文娱昨日报道:泡泡玛特上半年收入8.18亿元,卖出1350万个盲盒,Molly创收1.12亿)。 泡泡玛特各IP的盲盒销量情况 Pucky是泡泡玛特25个独家IP中的一个,2019年为泡泡玛特创造收益3.153亿元,2019上半年创收7053.2万元,2020上半年创收1.191亿元。 2019年上半年,Pucky盲盒卖出了127.5万个,平均售价51元;2020上半年,Pucky盲盒卖出了205.9万个,平均售价52元。 部分Pucky形象热销商品 Dimoo由中国艺术家Ayan创作,与Molly一样已被泡泡玛特收购。Dimoo的产品在2019下半年推出,2019年产生收益1亿元,2020上半年收益1.175亿。 2019年,Dimoo盲盒卖出了205.3万个,平均售价51元;2020上半年,Dimoo盲盒卖出了236.3万个,平均售价46元。 部分Dimoo形象热销商品 线上投入加大 由于疫情期间实体店关闭及线上购物活动增加,泡泡玛特的电子商务渠道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泡泡玛特的天猫旗舰店收入1.47亿元,去年同期为6660万元;泡泡抽盒机上半年收入1.61亿,去年同期为9430万元;葩趣上半年收入923.1万元。 泡泡玛特电商经营数据 疫情不只影响了Molly的新品发布。 泡泡玛特2020年的上海国际潮玩展已推迟并于2020年11月举办,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北京国际潮玩展已取消。泡泡玛特来自展会的收益由截至2019上半年的2450万元大幅减少至截至2020上半年的120万元。 由于封锁及旅游限制,泡泡玛特的艺术家无法参加他们安排的展览及其他活动,已取消四次展览及艺术家签名会并推迟两次。泡泡玛特合作艺术家的设计工作并未受到疫情的重大影响,但对于挖掘及聘请新艺术家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禁止社交及工作群聚,泡泡玛特办公室所在的若干城市及国家已实施强制性隔离规定及暂停公共运输,部分雇员已进行远距离工作,但由于若干服务须雇员实地进行,因此泡泡玛特于该等地区的业务已中断。 泡泡玛特近期收益 疫情之下,泡泡玛特对线上渠道投入的增加,对业绩有所影响。 泡泡玛特的纯利率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9%减少至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3%,主要是由于: 1)经销及销售开支增加87.9%,主要原因是零售店及机器人商店数量增加; 2)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95.6%,主要原因是行政人员及创意设计和工业开发人员的人数增加以支持IP组合扩张业务增长,以及与将普通股重新指定为优先股有关的一次性费用; 3)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而面临零售店及机器人商店的同店销售下滑。 泡泡玛特的经销及销售开支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18.7百万元增加87.9%至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23.0百万元,主要是由于: 1)折旧及摊销开支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9.6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2.2百万元,主要是因为零售店数量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77家增加至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36家; 2)运输及物流开支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9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2.3百万元,主要是因为2020年上半年的线上渠道销售额增加及使用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3)电商平台服务费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8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5.6百万元,原因是疫情导致泡泡玛特从线下渠道转移至线上渠道的销售额增加; 4)泡泡玛特加大了销售和营销力度,广告及营销开支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4.3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0.4百万元(尤其是在线上渠道)以满足对产品的需求增加。 来自前股东的诉讼 8月28日,泡泡玛特收到一份日期为2020年8月19日的法院传票,内容有关金鹰国际代表南京金鹰泡泡玛特于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北京泡泡玛特提起的申索。 金鹰国际指称,北京泡泡玛特违反投资合作协议,自行而非通过它在专属地区(中国江苏、浙江、安徽、云南、四川、陕西以及上海南京西路)开设19间零售店及191间机器人商店,要求北京泡泡玛特停止于专属地区经营申索店铺,并返还为数约人民币1.172亿元的款项。 泡泡玛特表示,根据他们的法律顾问,金鹰国际提出的有关申索并无理据,胜诉的可能性极低。 泡泡玛特提到,他们在专属地区运营的零售店及机器人商店符合北京泡泡玛特及其股东(包括金鹰国际)的整体最佳利益。 泡泡玛特认为,这些地区的其他百货商店视金鹰国际为竞争对手,为了不错失于黄金地段的百货商店(金鹰国际所营运者除外)开设店铺的宝贵商机,2017-2019三个年度与截至2020年8月31日止期间,于专属地区分别开设2、8、9及3间零售店,以及2、61、134及95间机器人商店。有关店铺在2017-2019三个年度和2020上半年产生收益约190万元、2620万元、12690万元及6300万元(占集团总收益的约1.2%、5.1%、7.5%及7.7%);及毛利约人民币1.1百万元、人民币17.4百万元、人民币86.3百万元及人民币41.7百万元(占集团总毛利的约1.4%、5.8%、7.9%及7.8%)。 这些店铺越过了南京金鹰泡泡玛特,争端缘起于泡泡玛特在新三板挂牌之前。 2014年4月29日,北京泡泡玛特与金鹰国际集团联合成立南京金鹰泡泡玛特,金鹰国际持股80.1%,2015年8月2日发生股份转让后北京泡泡玛特与金鹰国际分别持股52%及48%。 金鹰国际在2014年以1990万元投资北京泡泡玛特,持股19.9%;2015年追投1000万元,持股增至20.74%;2019年将持股全部转让。 泡泡玛特持股情况,北京泡泡玛特为其境内主体 金鹰国际是一家物业开发与商业地产运营商,已在港股上市,11月23日收盘时市值117.21亿港元。 今年上半年,金鹰国际的同店销售减少21.1%,销售总额同比下滑21.9%,溢利同比减少47.8%。 由于南京金鹰泡泡玛特的业绩改善,其毛利由2018年的3390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5680万元,对泡泡玛特和金鹰国际的业绩助力都变得越来越大。 南京金鹰泡泡玛特业绩[详情]

玩转盲盒:“盲盒王”泡泡玛特能否突破低估值“囚笼”?
玩转盲盒:“盲盒王”泡泡玛特能否突破低估值“囚笼”?

  引言: 继超级玩具车第一股奇士达(06918-HK)之后,于11月22日又一家玩具细分领域龙头通过港交所的聆讯,这意味着港股市场将迎来“潮流玩具第一股”泡泡玛特的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级市场中号称“动漫、积木、汽车等玩具第一股”虽身处的行业增量空间巨大,但都面临着一个尴尬且现实的问题,估值起不来,成交量低迷。 那么,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泡泡玛特,能否凭借“盲盒王”的光环,冲破港股玩具股板块低估值屏障呢? 泡泡玛特:从连续3年亏损,到靠卖盲盒“重生” 泡泡玛特是一家年轻的玩具零售商,成立于2010年,由一批年轻的管理团队打造而成。据了解,泡泡玛特管理团队平均年龄仅有35岁左右,较为年轻。在未登陆港交所之前,泡泡玛特已经在新三板试水过了,可惜的是在新三板的日子并不好过,于2014年至2016年遭遇连续3年亏损的窘境。 但让泡泡玛特实现涅盘重生,却是一个不起眼的盲盒。 注:通俗的讲,“盲盒”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没有任何产品备注盒子,只有打开才知道自己抽的是啥东西。如果抽到该产品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网络用语称之为“血赚”,反之称之为“血亏”。市面上购买群众多数年轻人及视频直播的UP主。 2016年起,泡泡玛特正式从卖杂货为主小门店,逐步转向至潮流玩具零售商,同时入驻线上平台,引入Molly 等知名IP,并成功推出改变未来命运的“Molly Zodiac”盲盒系列。 截至 2019 年,泡泡玛特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形成了以IP为业务核心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覆盖艺术家发掘、IP运营、消费者触达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广等方面,成为中国潮流玩具市场零售排名第一的行业龙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以2019年的零售价值(市场份额为8.5%)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益增长计,泡泡玛特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截至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中期,泡泡玛特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58亿元(单位下同)、5.14亿元、16.83亿元及8.17亿元,2017-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26.4%;归属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56.9万元、9,952.1万元、4.51亿元及1.41亿元,2017-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00%。 经营业绩“狂欢式”增长的背后,除了得益于近些年“盲盒”经济兴起外部因素驱动外,泡泡玛特自身疯狂线上线下拓展,是助推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另一大因素。截至2017年底及2020年中期,线下机器人商店从2017年43间增至2020年中期的1,001间,截至2017年至2019年底,机器人商店复合年增长率为 338%。 线上方面,加大天猫旗舰店、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资源投放力度,并借助知名IP市场效应,销售额呈现高增长。其中天猫旗舰店2017-2019年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为441%,包括葩趣在内其他线上销售额2017-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2.5%。 从IP产品销售来看,85个IP产品组合中,自主Molly IP依旧是销售主力军。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基于Molly形象自主开发的潮流玩具产品产生的收入为4.56亿元,在2019年总收入的占比为27.1%。 从产品组合来看,超8成销售收入来自盲盒。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至2019年底及2020年中期,泡泡玛特盲盒(包括第三方盲盒)销售量分别为217.69万个、761.21万个、2642.13万个及1415.27万个,2017-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8.4%;盲盒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7.8%、69.9%、80.7%及84.2%。 “盲盒王”背后:盈利能力波动大,盲盒市场“暴雷”声多 短短3年不到,借助一波“盲盒经济潮”,却让泡泡玛特实现了重生,并在潮流玩具领域斩获一系列殊荣及头衔,不得不为之感叹,公司年轻管理团队敏感且超前的潮流意识。 但是,在惊叹泡泡玛特惊人的成长速度的同时,静心观察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效率,泡泡玛特并非白玉无瑕。 盈利能力方面,泡泡玛特存在盈利能力出现了阶段性波动的情况,亟待优化。截至2017年至2019年底及2020年中期,泡泡玛特毛利率分别为47.60%、57.9%、64.8%及65.2%,毛利率增速较为惊人,远高于玩具其他领域30%-40%毛利率水平。毛利率高速增长驱动力正是盲盒。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至2019年底及2020年中期,泡泡玛特盲盒毛利率分别为 58.9%、64.7%、67.6%及 70.5%。 但是,高毛利率经营业态下,泡泡玛特净利率却出现了背离。截至2017年至2019年底及2020年中期,泡泡玛特净利率分别为1.0%、19.3%、26.8%及17.3%。由此可见,整体净利率波动较大。 引发净利率出现较大波动的因素是成本端。如下图所示,2020年中期经销及销售开支率及行政开支率均出现了较大的反弹。泡泡玛特表示,经销及销售开支及行政开支增加大幅增加主要受销售队伍的扩建及广告投入及推广大幅增加所致。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及2020年中期,泡泡玛特销售人员从2017年的246人增至2020年中期的1,071人;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则从2017年的260万元增至2019年的5,380万元,2017-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4.8%。2020年中期,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为3,040万元,同比增长113%,高于2020年中期营收同比增速的50.5%及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速的24.4%。 此外,2017年来自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占净利润比重从2017年的16.6%提升至2020年中期的38%。由此可见,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是导致净利率下滑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某种层面上讲,与其他领域玩具品牌商一样,在潮流玩具领域,泡泡玛特提升自身IP曝光度及品牌力更过是依靠广告的投入,而并非产品本身。那么,一旦市场对潮流玩具需求不在火热,不断提升广告开支将成为经营活动中的绊脚石。未来如何合理制定广告开支或将是泡泡玛特管理层需要直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盲盒虽给泡泡玛特带来了重生的机遇,但也其给其长远发展提出了一些不确定性的挑战。 盲盒的热卖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人性。盲盒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盲盒并非是理性的产品,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短时间内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市场不少人认为,盲盒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另外,基于盲盒市场起步晚,具备较低的门槛及高毛利率属性,导致市场鱼龙混杂,参与者众多、产品层次不齐,市场整体口碑并不好。特别是,近年来因盲盒爆雷被投诉举报的案例不再少数,甚至市场部分“踩雷”消费者,更是称盲盒为“韭菜盒”,给正规做品牌的盲盒企业带来不小影响。例如,今年年初,市场上一款“红楼梦”盲盒,因发起人公司内部纠纷导致“红楼梦”盲盒的众筹项目突然终止。导致因公司与平台之间存在纠纷,消费者未能退足全额。 除此之外,因为商家大多不公布盲盒标准款以及隐藏款的发售数量、中奖概率等信息,导致这种玩法非常不透明。市场对盲盒监管呼声也越来越高,不少人认为市场监管部门应规范盲盒的经营秩序,对交易不透明的经营行为、虚假广告和产品质量问题及时查处。还要制定完善对此类风险进行预警的机制,加大排查和风险防控力度。 因此,依靠盲盒发家的泡泡玛特如何能在并未建立起一套经营秩序的市场中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是值得关注的。 登港之后,能否打破港股玩具股低估值“囚笼” 我国玩具市场近些年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在2018年成功突破2000亿元大关。据数据显示,中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将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及全面二胎政策等外部因素驱动下,预计到2023年将增至3140.3亿元。 虽然玩具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缺乏一定的技术壁垒加持,准入门槛底,细分领域众多,市场参与者更是数不胜数,这也导致各大玩具细分领域市场竞争度不高,企业排名迭代更新快,长期以来二级市场给予市场关注度及估值并不高。 就拿泡泡玛特所处港股市场而言,据富途数据显示,港股玩具及休闲用品板块中共有22家企玩具企业,截至2020年11月23日,股价低于1港元的企业多达17家。整个港股玩具及休闲用品板块市净率仅有0.671倍,远低于恒生指数的1.21倍。年初至今,整个港股玩具及休闲用品板块成交额仅有13.19亿元,处于港股所有板块中较低的 位置。其中,身处中国超400亿的车模制造市场,而且过往经营业绩不错的“超级跑车玩具第一股”奇士达,现股价仅有1.070港元,静态市盈率仅有14.4倍,市净率为1.2倍,市盈率及市净率基本与恒生指数一致。由此可见,港股市场投资者对玩具行业运营商给予的投资热情并不高。 那么,在盲盒领域混得风生水起的泡泡玛特,能否凭借爆发式增长的经营业绩,改变二级市场投资者对玩具板块看法,打破低估值“囚笼”,是非常值得可期的。[详情]

泡泡玛特赴港上市获批 盲盒如何撑起中国潮玩世界?
泡泡玛特赴港上市获批 盲盒如何撑起中国潮玩世界?

  来源: 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 泡泡玛特昨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意味着中国最大的潮玩公司要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盲盒”背后的大时代已然到来。 而很多人对盲盒还并不是十分了解。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在95后的年轻人眼中,这是一个潮流的新宠。 “生活就像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会抽到哪个”,为了集齐所有款式或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某一个款式,年轻人往往会买了拆,拆了买,用未知刺激消费,是这群有高消费能力人群所痴迷的。笔者也是在诸如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的线下店内看到,一个一个漂亮的盒子,乍一看没有什么,有的价格也不贵,从十几块到几十块,但买来一个拆了以后,发现不是自己心里所期待的,就会想着买下一个,看看是什么。 目前在这个赛道跑的最快的公司,就是泡泡玛特。官方公开资料显示,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目前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主打IP即为“Molly”。目前,泡泡玛特在全国63座城市开设线下直营门店140家,拥有近850台机器人商店。 在刚刚过去的双11,根据天猫生意参谋数据显示,泡泡玛特在2020年双十一期间总销售额超1.42亿,在天猫大玩具行业排在第一,也是天猫玩具行业第一个进入双十一亿元俱乐部的品牌旗舰店。 今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泡泡玛特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本次赴港IPO的募资规模预计为2至3亿美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收入8.17亿元,毛利5.33亿元,经营利润2.08亿元,期内利润1.41亿元。 通过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反应,可以看到泡泡玛特所在的领域代表了未来中国的潮玩领域会有一波新的高速发展期。 一方面,从消费角度,以盲盒为代表的潮流玩具和时尚消费产业,也是跨过“人均1万美元”门槛后,中国市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从更大的时代背景看,眼下中国市场潮流文化和时尚消费的升级趋势,并非偶然。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中国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新台阶。经济学上有一个关键的“人均1万美元”指标。当国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往往会迎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美国、丹麦、日本、韩国等,从历史发展来看,皆如此。 除了日益增长的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力以外,目前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主要增长驱动力还包括:日益壮大的粉丝群、从小众市场到主流市场、卖座IP的持续发布等。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受中国潮流玩具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所推动,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预期于2024年将达人民币763亿元,自2019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高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人群体往往是最努力、最忙碌的一群人,同时,对他们而言,追梦和孤独往往并肩而行。所以,他们会寻找不一样的方式表达自己,愉悦自己、松弛、安心,感受到陪伴甚至是投射关系,享受一种精神的犒赏。年轻人的满足感、存在感、炫耀、社交等等需求会形成一个个精神部落,潮流玩具成为最好的介质。 潮流玩具是融合了潮流文化及内容的玩具,通常根据文化娱乐IP包括盲盒、手办、GK手办及成人拼装玩具。潮流玩具粉丝年龄在15-40岁之间,通常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接受多元文化、渴望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 华兴资本董事长、CEO包凡也曾公开表示,“我们2019年做了一个针对GenZ的市场调研,发现这个人群的消费主要是精神消费,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他们这一代人物质上的满足很早就已经实现了。在往里深挖,发现在年轻人群当中,‘潮流玩具’是成长最快的一个领域。” 而像泡泡玛特这样兼具消费属性和文化内容属性的IP运营的潮玩公司只是个开始,其核心竞争力是拥有IP运营一体化和销售渠道的运营能力,已经成功的走出盲盒商业模式路径,以后在潮玩领域还有更多的“未知大门”会打开。[详情]

泡泡玛特通过港交所聆讯:存货周转天数暴增 创始人自比迪士尼
泡泡玛特通过港交所聆讯:存货周转天数暴增 创始人自比迪士尼

  《阿甘正传》里有一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什么口味。” 这句话用来形容抽盲盒的感觉十分合适,在打开手中的盒子的之前,你永远都不知道抽中的是什么。 这种不可预测性往往使人着迷。在盲盒经济的盛宴中,在今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一家潮流玩具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历时5个多月,11月22日,据港交所披露,泡泡玛特通过聆讯,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泡泡玛特曾于2017年1月登陆新三板,但已于去年终止挂牌(退市)。 所处市场分散且充满竞争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为中国潮流玩具文化的开拓者及主要推广者,公司品牌产品主要分为盲盒、手办、BJD及衍生品。除泡泡玛特品牌产品外,公司亦销售选定第三方供货商提供的第三方产品,如主要来自选定第三方品牌拥有人的盲盒、手办、拼图、毛绒玩具、电动。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其中自有IP Molly则在2019年为其贡献了4.56亿元的营收,占比高达27.1%。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并在过去数年见证了快速增长。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此外,从行业周期角度看,新兴市场一般保持超过十年的增长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分散且充满竞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有数百名参与者。于2019年,按零售价值计,前五大市场营运商分别占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份额的8.5%、7.7%、3.3%、1.7%及1.6%,其中泡泡玛特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5%。 毛利高达65% 从收益方面来看,2017至2019年度,泡泡玛特分别实现收益1.58亿元、5.15亿元及16.83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实现收益8.18亿,同比大涨50%。 2017至2019年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7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即2年时间净利润翻了近288倍。 从盈利能力来看,2017至2019年度,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分别为47.6%、57.9%及64.8%。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的毛利率高达65.2%,其中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毛利率为71.1%,第三方产品的毛利率为34.6%。由此可见,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毛利率要远高于第三方产品。 此外,公司来自毛利率较高的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收益占比不断提升,2017至2019年度,泡泡玛特品牌产品产生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分别为29%、66%及82.1%,这也与公司专注于泡泡玛特品牌产品而精简第三方产品的业务策略相符合。 存货周转天数暴增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12月底以来,疫情的出现使得各类消费品的需求大受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20年第一季度的中国消费品零售销售总额较2019年同期下跌19.0%。 受此影响,自2020年1月起及至2020年5月22日,泡泡玛特暂停关闭合共88间零售店及279间机器人商店。截至2020年6月30 日止六个月,公司零售店及机器人商店的同店销售分别减少23.1%及52.8%。 于此同时,泡泡玛特的存货周转天数在不断上升。2017至2019年度,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为49天、45天及46天,总体较为稳定。然而到了2020年中期,公司存货周转天数暴增至126天。其在招股书中称,存货天数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由于疫情的爆发使公司将已经生产的若干产品系列的发布推迟至2020年下半年。 红杉资本持股4.87% 从招股书披露的股权架构来看,IPO前,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持股55.22%,红杉资本持股4.87%,为最大的机构股东,华兴资本持股1.94%。 王宁曾说:“我常常说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我们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 王宁的想法会成真吗?只有等资本彻底打开这款名为“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盲盒”,才能知道了。[详情]

网红"盲盒第一股"要来了 两年净利激增300倍
网红

  见习记者吴雨其 最近盲盒的“风“很大,而因盲盒名声大噪的内地潮玩公司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也要即将上市了。据悉,泡泡玛特于今日(11月19日)寻求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最快于本周末通过聆讯后的招股说明书,拟在12月下旬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该公司本次赴港IPO计划集资2亿到3亿美元,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盲盒第一股“即将登录港交所 早在今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泡泡玛特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据了解,泡泡玛特此次是二度冲击资本市场,泡泡玛特曾于2017年1月26日在新三板挂牌,事实上,从2014年至2016年,泡泡玛特曾连续3年亏损,最终在去年4月从新三板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 如今已靠盲盒翻身的泡泡玛特再次冲击上市,拟募集资金2亿到3亿美元, “盲盒第一股“即将于港交所亮相。 据悉,IPO前,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总计持有56.33%的股份,红杉中国、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分别持有4.96%、3.5%和1.98%的股份。 泡泡玛特能在短时间内由亏转盈,并即将实现IPO上市,当中的缘由又是什么呢? “盲盒“变身摇钱树 泡泡玛特扭亏为盈的一大原因在于2015年的一次转型,引入了盲盒玩法。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了16.83亿元。这期间公司的净利润也从156万元增至了4.51亿元,两年时间,净利润激增近300倍!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225.49%、227.19%;净利润增幅分别为6242.96%、353.29%。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吸金能力非凡。 泡泡玛特在2019年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潮玩品牌,市场份额为8.5%。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的销售和经销网络包括,国内33个一二线城市主流商圈的114家零售店,57个城市的825家创新机器人商店。这些机器人商店扩大消费者触及范围,为粉丝提供交互式的有趣购物体验。此外,泡泡玛特在天猫旗舰店、泡泡抽盒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增长也十分迅猛。在今年的“双11”购物节中,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总销售额为1.42亿元,在天猫的玩具行业排在第一,并成为天猫的玩具行业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双11亿元俱乐部的品牌旗舰店。 随着泡泡玛特的线上线下渠道不断的完善和增加,一个嘟着嘴、绿色眼睛的小娃娃形象越来越深入年轻人的内心。泡泡玛特主打年轻人的市场,盲盒中的未知性也大大刺激了消费,越来越多人入“盲盒坑“,与此同时,泡泡玛特的营收也随之而迅速上涨。 盲盒中的“未知秘密“ 盲盒的模式使得泡泡玛特由亏转盈,真正吸引人的则是盲盒中具有未知性的IP娃娃了,而泡泡玛特强劲的盈利能力,正是得益于其的IP孵化运营。泡泡玛特强调,IP是公司的业务核心。与此同时,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强调最多的一个词汇也是IP,可见,IP在泡泡玛特的运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截至目前,泡泡玛特运营了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已有4个IP产生的累计收入分别超过人民币1亿元。 在招股书中显示,泡泡玛特的自有IP有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为人气最高、也最畅销的IP。主要独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独家IP则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最畅销、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Molly“这一IP,从2016年起,泡泡玛特开始与Molly的创作者王信明合作,并开始Molly的大规模商业化。截止至2019年,Molly这一IP的潮流玩具产品产生的收入为4.56亿元,在2019年总收入的占比为27.1%。众多的年轻人也表示,Molly就是他们第一个入坑的盲盒。 依据招股书,如从泡泡玛特的IP属性上看,独家IP的营收贡献最大。在2017年至2019年的占比分别为3.1%、20.6%和35.4%;而包括Molly、Dimoo等自有IP在过去三年的收入占比则分别为25.9%、41.9%和37.2%。 关于泡泡玛特上市后的发展,招股书显示也将围绕“IP“展开,不仅要增强内部的IP发掘、增加现有的自有IP的数量,也要加强不同IP之间合作等。“我常常说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在今年4月一次活动中,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表示,“我们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王宁表示希望将泡泡玛特打造成潮玩界的IP帝国。 泡泡玛特的逆袭受益于盲盒,也同时乘上了潮玩市场火热的东风。泡泡玛特依靠IP创作运营转盈并冲击上市,在潮玩界会引起怎样新的热浪?泡泡玛特上市后今后的发展又会如何?我们将翘首以待。[详情]

卖盲盒堪比印钞机 泡泡玛特三年净利润翻了289倍
卖盲盒堪比印钞机 泡泡玛特三年净利润翻了289倍

  文 / IPO频道 出品 / 节点财经 2020年6月1日,潮流百货零售品牌泡泡玛特(POP MART)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泡泡玛特是以连锁零售、IP运营孵化和商品开发生产为主营业务的IP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公司2019年从新三板退市,在成立10周年之际,决定再次冲击资本市场。 过去3年,这家以售卖盲盒玩具为大众所知的公司营收翻了10倍,净利润翻了289倍。如此迅猛的业绩增长,让其从一度小众的潮玩市场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在此之前,众多资本已经对其押注,IPO前泡泡玛特共计获得9轮融资,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华兴新经济基金、创新工场等多家国内一线基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即使如此,市场对其依然有不少质疑。比如公司的走红是否是意外?其依靠某些强IP实现业务快速增长的模式是否可以持续? / 01 / 一个IP卖出4.56亿元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发展初期参考了香港潮玩超市LOG-ON的模式,主要销售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玩具和杂货等。随后,公司逐步转型成自主开发IP产品,目前IP品牌收入占比超八成。 最近3年,这家公司借助多元的IP品牌和盲盒等销售模式赚得盆满钵满。 2019年,按零售价值计算,泡泡玛特是中国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市场份额为8.5%。招股书显示,2017年到2019年,其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和16.83亿元,2018和2019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25%和227%。 期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和4.51亿元,3年内净利润翻了289倍,实现爆发式增长。公司毛利率同样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堪比印钞机。 数据来源:招股书 不过,泡泡玛特并非总是如此赚钱。 2014年到2016年,公司曾连续3年亏损。招股书显示,这三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分别为1703万元、4538万元、294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万元、-1598万元和-2484万元。 可见,公司从持续亏损走向业绩快速增长的转折点是2016年。2015年,泡泡玛特创始团队在复盘经营情况时发现,一款日本IP玩具Sonny Angel 的销售额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得益于Sonny Angel 的火爆,公司有了更多和用户互动的机会。经过调研,泡泡玛特发现了不少消费者有收集玩具的兴趣,而这种热情可以通过盲盒的销售形式放大,为企业带来品牌粘性。2016年,泡泡玛特签约了多个国内外潮玩IP,其中就包括Molly这款IP。 2018年和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收购了Molly在中国和全球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为此拥有了开发和销售该IP的完全知识产权。围绕这款形象,泡泡玛特孵化出了多款玩偶产品,并通过盲盒销售、IP授权等玩法提高了产品销售额。 得益于盲盒产品销售的成功,泡泡玛特的业绩迎来快速增长,公司2017年2月成功登陆新三板。根据泡泡玛特财报,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2188万元,同比增长1970%。 正如招股书所言,IP Molly和盲盒业务对泡泡玛特的销售表现至关重要:2017年到2019年, Molly单个IP的销售额分别达4102万、2.14亿元、4.56亿元,分别占到当年总销售额的25.9%、41.6%、27.1%。 图片来源:招股书 / 02 / 泡泡玛特的生意经 在创始人王宁看来,泡泡玛特的成功并非仅仅得益于盲盒,而是因为其形成了平台化的生态闭环,这个生态包括上游设计端的IP生产、中游销售渠道等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以及下游的潮玩文化社区等。 招股书显示,在上游端,公司目前共运营了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2019年,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产品为公司贡献了收入的82.1%,其中自有IP 占比37.2%,独家IP 占比 35.4%,非独家IP 占比 9.5%。 据王宁透露,IP生产方面,公司主要通过举行设计赛事、与艺术学院合作开设课程等方式来挖掘优秀艺术家,比如每年举办两次潮流玩具展。除了挖掘自有IP,公司还尝试和迪士尼、环球等全球IP品牌开展IP合作。 在中游端,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一方面是依靠对多元零售渠道的覆盖,另一方面是依托盲盒等商业玩法。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目前的营收渠道主要包括线下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以及批发四类。截至2019年年底,泡泡玛特在全国的114家直营零售店贡献了公司43.9%的收入;线上渠道贡献了公司销售额的32%。 数据来源:招股书 公司近几年营收的快速增长和线下门店的快速扩张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到2019年,其线下零售店分别有32家、63家和114家;机器人商店分别有43家、260家及825家,均增长迅速。 同时,公司基于ACG领域IP衍生的手办盲盒,吸引了不少情怀粉丝。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稀有款”等营销方式也为这些手办和潮玩增加了吸引力。 在下游端,公司主要通过实行会员制,同时搭建潮玩粉丝社区等方式来了解消费者和运营方案效果,比如用户是否愿意买单、用户的分享意愿等。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拥有30万名、70万名、220万名注册会员。2019年注册会员的重复购买率达58%。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有三百多万会员。 数据来源:招股书 / 03 / 快速增长如何持续? 泡泡玛特招股书显示,公司下个阶段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艺术家挖掘IP创作和运营能力、拓宽产品和服务,以及拓宽触达渠道和海外市场。而从更长远来看,其目标是五年后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公司。“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超级IP,挖掘并把IP商业化。” 不过,其盲盒模式带来的热度能够持续多久?如何保证能找到持续受欢迎的潮玩IP?类似Molly这类强IP带来的成功如何持续?这些既是外界对泡泡玛特的疑问,也是这家公司自己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泡泡玛特招股书指出,因为消费者的兴趣发展迅速,且不时发生巨大变化,公司无法确保Molly 的受欢迎及市场接受程度可以保持在其现有水平。另外,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品味及利益等,可能导致潮流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可见,对泡泡玛特来说,想要维持一个常青的IP生态并不容易。 国泰君安研报也指出,过去多年,中国文创IP开发环节仍处于相对弱势状态,风口过后能否维持高速增长需要打个问号。盲盒行业仍存在两大变量:上游端IP授权业务不够充分;下游端二手交易需受规约。 除了IP版权的可持续性问题,对泡泡玛特来说,公司风险还有线下快速扩张带来的成本提升和品控问题。此前,泡泡玛特曾为抄袭设计而公开道歉,也有网友消息曝出称其玩偶甲醛超标,另外还存在退换货难的问题。 在招股书的风险项中,泡泡玛特指出,其产品的生产外包给了供应商,而泡泡玛特可能无法有效控制供应商能否严格遵守相关的规格和说明,一旦公司未能监控产品质量,或会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大背景下,泡泡玛特的业务正承受着不小的冲击。 招股书称,COVID-19疫情期间,消费者出行受到限制、店铺关闭及线上销售渠道的经销能力受限等,导致潮流玩具产品的需求受到不利影响。自2020年1月起及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泡泡玛特已暂停关闭了88家零售店及279间机器人商店。另外,计划于2020年4月举办的上海国际潮玩展也已推迟至11月。这些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线下快速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潮流玩具的市场份额从63亿元增长到2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4.6%。同时,随着其主力受众人群Z世代的成长、可支配收入提升,潮流玩具的流行程度还在不断上升,预期2024年中国潮流玩具市场规模将达763亿元,从2019年起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不过,对于泡泡玛特这家快速发展了几年的潮玩公司来说,想要继续维持这股增长态势,恐怕并不容易。 [详情]

零售行业深度分析:剖析泡泡玛特“吸金之术”
零售行业深度分析:剖析泡泡玛特“吸金之术”

  来源:安信证券研究 为何泡泡玛特如此吸金?盲盒营销+强IP运营能力+全渠道触达消费者,三管齐下带来公司高利润成长空间。①盲盒营销成为高利润大门钥匙:公司2014~2016年1-5月连续亏损且不断加大,2016年8月推出首个Molly盲盒后实现扭亏并打开高利润大门,至2019年实现净利润4.51亿元/YoY+353%;营销模式看,盲盒可满足消费者猎奇心理+收藏成就感;且凭借衍生的社交属性可赋予产品更广市场空间,未来销量可期。②强IP运营能力为产品力竞争关键:强IP运营能力是IP库商业化能否成功的关键,并帮助公司持续吸引全球顶级设计师资源。目前,公司共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2019年自主研发产品营收占比82%,构筑了利润核心。公司凭借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和强大的IP创作运营能力,吸引众多优质艺术家达成合作,推动产品款式层出不穷。③全渠道经销+高粘性会员构筑核心护城河:泡泡玛特经销渠道主要由零售店、机器人商店、线上渠道、展会及批发五种。其中零售店为公司主要销售渠道,2019年营收占整体比重43.9%,已在全国33个城市布局114家零售店;机器人商店用于补充零售店空缺,同时在租赁费、人工费以及维护费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截止2019年底已铺设825家机器人商店,营收占比14.8%。针对线上销售渠道,泡泡玛特的天猫旗舰店强势崛起,并通过小程序、小游戏等方式增强粉丝的购物趣味性,2019年天猫“双十一”期间销售额突破8212万,成天猫玩具类目第一名。全渠道经销网络布局可使公司触达更大范围的消费者,叠加目前公司会员已至320万,复购率达58%,高粘性+全渠道构筑核心护城河。 潮玩行业市场空间如何?泛娱乐行业重要性凸显,泡泡玛特龙头地位难撼动。①行业空间:随人们消费方式转变,潮流文化重要程度逐步提升;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虽处于早期阶段,但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207亿元,CAGR达34.6%;消费群体具有年轻、高学历及高消费等特点;95%以上位于15~45岁年龄段;约63%消费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购买次数超五次的客群占19.8%。日益增长的粉丝群体+较高的购买能力推动中国潮玩市场空间未来可期。②竞争格局:2019年中国潮玩行业CR5市占率分别为8.5%/7.7%/3.3%/1.7%/1.6%,泡泡玛特位居第一。公司的竞争对手包括Dreams、MedicomToy、52Toys、十二栋文化等。Dreams和MedicomToy为老牌日本玩具公司,其中:1)Dreams在盒蛋/盲盒玩具领域深耕已久,但其内容多为动物系列等摆件,具备一定收藏价值,但缺少潮流IP和顶尖艺术家合作。2)MedicomToy发迹较早,旗下be@rbrick形象已火爆多年,但售价较为昂贵,与泡泡玛特定位形成一定差异。3)52Toys为中国本土潮玩品牌,与泡泡玛特相比目标客群年龄更低,同样推出了扭蛋抽奖模式,客户粘性较高。4)十二栋文化与泡泡玛特类似,核心竞争力在于出色的IP运营和挖掘能力,依托长草颜团子等卡通形象,实现了低成本高流量的转换。相比竞争对手,我们认为泡泡玛特的核心优势在于业内顶尖的IP运营能力+全渠道销售网络+盲盒会员高黏性,叠加龙头位置下更容易获取顶级潮流资源、上市募资后平台建设加速,公司护城河有望进一步强化。 如何看待泡泡玛特未来发展?继续加大渠道建设、产业链并购、提升数字化及强化艺术家吸引力,多领域齐发力助推成长。公司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零售行业经验与IP开发经验,团队中多人曾先后就读北京大学MBA等知名工商管理学府,且高管平均拥有约十年相关行业经验,资深团队优势为公司未来发展保驾护航。此外,公司未来计划在四大领域重点发展:①扩大与消费者的接触渠道,并向亚洲、欧美等市场拓展,具体包括了开设新的零售店,机器人商店等;②对同行业价值链的公司投资,收购或建立战略联盟拨资,进一步提升市占率。③增强营销和提升业务数字化程度,优化自营应用程序和小程序等提升用户体验。④通过在国内外举办潮流玩具展会和活动等方式,强化对优秀艺术家的吸引力并同时招募优秀设计师成内部团队,持续拓展公司的IP库。 投资建议:泡泡玛特(H01378.HK)凭借盲盒营销打开潮流玩具高利润市场;独特一体化产业链平台保障IP持续获取及运营能力,全渠道布局触达更广泛消费群体&提升会员粘性;叠加中国潮玩行业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强IP创作及运营+募资助力有望巩固龙头壁垒,未来成长潜力可期,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IP吸引力下降,IP协议的授权风险、市场认知度及商誉受到损害所引致的销售风险、业绩增长率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对产品零售影响风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为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推送内容仅供安信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为避免订阅号推送内容的风险等级与您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若您并非安信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使用本信息。安信证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订阅本订阅号或者收到、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订阅号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来自安信证券已通过公司统一平台公开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完整的投资观点最终以安信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本订阅号推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接收人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本信息作者、作者所在团队及安信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推送内容版权归安信证券所有,未经安信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删节、修改、复制、引用和转载,否则应承担相应责任。 [详情]

泡泡玛特的“盲盒”生意经:两年利润增逾280倍
泡泡玛特的“盲盒”生意经:两年利润增逾280倍

  原标题:泡泡玛特的“盲盒”生意经:两年利润增逾280倍 净利润率超两成 来源:面包财经 “盲盒”头部玩家—泡泡玛特于6月1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从聆讯资料集来看,泡泡玛特近几年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公司营收规模突破16亿元、归母净利润超过4亿元。而2017年之前,公司尚处于亏损阶段。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63亿元上升至2019年207亿元。 IP是“盲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泡泡玛特目前累计运营85个IP。公司2019年自有IP、独家IP产品销售分别占自主开发产品总收入的45.3%和43.2%。 潮流玩具行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目前,泡泡玛特以市场份额8.5%排名行业第一,与第二位的市占率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 创始人持股逾五成,红杉资本是最大外部股东 泡泡玛特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2016年推出Molly星座盲盒系列。公司曾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并在2019年退市。2019年4月2日退市完成前,公司的市值约为20亿元。 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王宁是泡泡玛特的创始人,也是公司控股股东,其通过GWF Holding、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和Tianjin Paqu Holding Limited合计持有公司56.33%的股权。 红杉资本则通过SCC GROWTH V HOLDCO F, LTD持有泡泡玛特的股权比例为4.96%,是最大外部股东。此外,强趣资本、World Harvest Capital分别持有泡泡玛特4.59%和3.54%的股份。 泡泡玛特在聆讯资料集披露,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消费者接触渠道及海外市场扩展计划、投资收购本行业价值链公司、技术投资以及扩大IP库等项目。 利润两年增逾280倍,毛利率逐年上升 作为一家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的主要产品为“盲盒”。公司建立起了集艺术家发掘、IP运营、消费者触达、潮流玩具文化推广在内的全产业链平台。截至2019年底,泡泡玛特在全国33个一二线城市拥有114家零售店、在57个城市布局825间机器人商店。 2017年以来的三年间,泡泡玛特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从2017年1.58亿元上升至2019年16.83亿元,两年增长近10倍;同期的归母净利润从1.6百万元上升至451.1百万元,两年增逾280倍。 泡泡玛特近三年的毛利率逐年上升,2017-2019年分别为47.6%、57.9%和64.8%。成本端最大的花费由经销及销售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两部分所构成,分别占2019年营业收入的20.7%和9.4%。其中,经销及销售开支中雇员福利开支、折旧及摊销、与短期或可变租赁有关的开支、广告及营销开支这四项占比最大。泡泡玛特2019年的净利润率达到26.8%。 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63亿元上升至2019年20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4.6%。该机构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763亿元,自2019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9.8%。 自有IP、独家IP贡献主要营收 作为“盲盒”头部玩家,IP是公司业务的核心之一。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泡泡玛特共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以及51个非独家IP。 自有IP中,最核心的是Molly和Dimoo,两者分别在2019年贡献营收4.56亿元和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7.1%和5.9%。但需要说明的是,Molly源自于公司外部购买。泡泡玛特2018年7月收购Molly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并于2019年4月收购Molly在全球其他地区的知识产权所有权。 独家IP中,最重要的是PUCKY和The Monsters,2019年分别贡献营收3.15亿元和1.08亿元。 从2017年至2019年各类型IP产品销售占自主开发产品总收入的比例来看,自有IP的销售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由89.4%减少至45.3%。与之相反,独家IP和非独家IP产品的销售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独家IP由2017年10.6%上升至2019年43.2%。可以看到,2019年来自独家IP的销售占比已经与自有IP十分接近。 除了上述三类IP,泡泡玛特还销售一些第三方产品,2019年贡献的营收占比为16.6%。 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 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泡泡玛特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包括授权IP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等。 由于泡泡玛特获授权的部分IP需要支付最低特许权使用费保证金,如果这些IP“过气”或者销售不及预期,可能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与此同时,IP授权协议的期限一般为1至4年。如果到期后无法续约,也会影响公司未来业绩稳定。 泡泡玛特面临的另一个风险可能是所处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激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按照零售价值计算,我国2019年前五大市场参与者累计占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份额的22.8%。其中,排名第一的泡泡玛特市场份额为8.5%,与第二名的7.7%差距并不明显。[详情]

泡泡玛特的“盲盒故事”还能讲多久?质量问题频出
泡泡玛特的“盲盒故事”还能讲多久?质量问题频出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郜融莲 似乎是为了标榜自己品牌与“童真”密切相关,“盲盒”玩具公司泡泡玛特选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已经融资8轮的泡泡玛特第二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锋。 在过去的几年里,依靠“盲盒”,泡泡玛特不仅扭亏为盈,还实现了利润增长百倍的奇迹,赚钱速度堪比印钞机。 然而,就在泡泡玛特加速狂奔的同时,盲盒所带来的新奇感也在部分爱好者之间逐渐消退,不少盲盒玩家开始“退坑”。泡泡玛特自身也因“产品质量”、“被控抄袭”等问题频频“翻车”。 利润暴增,融资8轮,泡泡玛特应该“并不缺钱”,那么为何急着投入资本市场“怀抱”呢?在爱好者开始“退坑”的背景下,其盲盒故事还能讲多久? 从亏损到盈利,已完成8轮融资 尽管现在的泡泡玛特看起来是“金光闪闪”,有各种光环加身,但就在几年前泡泡玛特还在为盈利发愁。 《每日财报》注意到,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成立之初只是一家类似于名创优品的店铺,卖掉东西也是各种创意小百货,虽然说什么都卖一点,但的确也啥都卖不好。 2017年之前,泡泡玛特曾经连亏三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703万元、4538万元和881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29万元、-1598万元和-3003万元。 神奇的是,2017年,泡泡玛特在新三板上市,业绩一改往日颓势,扭亏为盈。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58亿元、5.14亿元和16.83亿元,后两年增幅为225.32%和227.43%,净利润分别达到156万元、9952万元和4.51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高达6279.49%和353.16%,毛利率也从2017年的47.60%增长到了64.80%。 2019年4月,泡泡玛特在新三板终止挂牌。《每日财报》发现,从新三板退市后,泡泡玛特便发生了一系列的工商变更,所有企业股东及自然人股东全部退出,由PopMart(HongKong)HoldingLimited出任唯一投资人,王宁仍继续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企业类型也由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变为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 现在回头再看,泡泡玛特当时的迷惑性行为,便是为如今的港交所上市而做准备。 二次进军资本市场的泡泡玛特显然准备充足,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泡泡玛特已经拿到了8轮融资。就在今年4月,泡泡玛特刚完成了上市前最后一轮战略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 讲起“盲盒故事”,成也IP困也IP 如果要问泡泡玛特是如何在一年之内扭亏为盈的,那就要从公司的热门产品“盲盒”说起了。 所谓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与一般玩具相比,盲盒最关键的商业模式在于“盲”。就像《阿甘正传》中说过,“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盲盒也一样,没买下并拆开它之前,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款式。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心理情感,就像赌博和游戏一样,往往让人欲罢不能。 同时,盲盒还戳中了人们的“收藏癖”。就像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集卡游戏,为了凑齐108个水浒人物卡,小朋友们天天光顾校门口的小卖部,不知道吃掉了多少袋小浣熊干脆面。 泡泡玛特的招牌IP是一个噘着嘴大眼睛名为Molly的小女孩,Molly为香港艺术家王信明。 2006年以来,王信明基于Molly形象开发了多个定制系列和潮流玩具,但是由于制造成本限制和有限的商业机遇,Molly玩具的销量和经销一直维持在规模较小的水平。 直到2016年,泡泡玛特发现商机,推出了首个“Molly Zodiac”盲盒系列,Molly才打开了市场,成为了国内的“盲盒女王”。招股书显示,目前,泡泡玛特运营的IP共计85个,其中自有IP有12个、独家IP有22个及非独家IP有51个。 但泡泡玛特其他的84个IP加起来,也不如一个Molly受欢迎。 Molly有多受欢迎?在闲鱼上交易最热门的十大盲盒产品中,Molly排名第一。2018年,原价59元到79元不等的Molly娃娃,在闲鱼上的交易超过23万单,均价270元,价格最高的一款涨价39倍。 尽管是做盲盒生意的,但泡泡玛特并没有把盲盒定位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是把自己定位为IP的挖掘者、孵化者和经营者。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受益于IP的泡泡玛特,现在也经历着IP带来的困境。为了推广IP,泡泡玛特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迅速攀升,报告期各期,分别投入260万元、1070万元和4680万元。 尽管花费着巨额的推广费用,但公司招牌IP Molly的销售额占总收益比重已经略有下滑。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也坦言,公司并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将面临没有替代品的困境。 此外,IP授权协议的期限亦可能构成风险,因部分产品根据授权协议开发,授权期限通常在1-4年,其中有的不会自动续期,届时不再有权出售产品,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质量问题频出,产品品控待强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玩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同时,受中国潮玩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所推动,这一市场规模预期将于2024年达到763亿元。 看中了盲盒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多的大佬开始入局,使得盲盒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入局者有独角兽、L.O.L、sonyangle、毕奇、littleamber、吾皇万睡、actoys猫铃铛、lego迷你人仔、sml盲盒等。 尽管泡泡玛特暂时处于领先位置,但其身后的选手和其差距并不大,只要泡泡玛特稍不注意,便会被赶超。 想要在吸粉的基础上固粉,那必须能拿出颜值能打、质量过关的产品。虽然,泡泡玛特旗下产品颜值不错,但其质量一直被消费者诟病。 据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显示,截至6月3日,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量已达1338条,投诉原因主要集中在“质量差”“退货退款进程慢”两大问题。 此外,今年1月,泡泡玛特还因平台投诉解决率为0,而登上了“315消费保”的黑榜。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还多次被指涉嫌抄袭。《每日财报》注意到,今年2月,泡泡玛特新品AYLA动物时装系列对外发售,但随后就被指出,疑似抄袭知名娃社“DollChatueau”2017年的产品。之后的2月18日,泡泡玛承认了设计存在问题,并承诺下架及退款召回。 最终在2月18日,泡泡玛特官方发布致歉微博,承认AYLA动物时装秀系列个别款式设计过程存在问题,与“DollChateau”产品设计相似,全渠道下架该系列产品,已售出的则退款并召回。 踩中人性弱点,能否延续成功 有人说,盲盒从其本身来讲,就是一种软赌博行为。 一个59元的盲盒并不算贵,大多数消费者本着“花钱买快乐”的思想,先来一个,试试能不能抽到自己喜欢的。抽到重复的,想要其他的;抽到普通的,想要稀有的;抽到喜欢的,想要全套的。 可以说,泡泡玛特摸透了消费者心理,踩中了人性的弱点,打开了市场,然而,但这样的成功能延续下去吗? 据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将近一半的营收来自于公司的线下门店,零售店和机器人商店(自动贩卖机)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将近60%。 对于这样一个依赖于线下的行业来说,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显而易见。不仅线下销售受到重创,就连近年来公司战略中极为重要的玩具展,也无限期地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年,盲盒经济一片繁荣,但疫情之下,如今的消费者正在变得冷静和理性。 不少盲盒玩家已开始“退坑”,在闲鱼低价批量售卖自己曾经的收藏。一些“退坑”卖家将盲盒普遍标价在50元以下,部分非热门IP标价低至10-20元。 盲盒抓的是人性的弱点,卖的是5到10分钟的多巴胺,但当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受到冲击时,盲盒经济的热潮也将消退。另外盲盒经济极其依赖线下场景,受疫情影响,人们减少外出,这也在给盲盒经济不断降温。 再从产品端去看,商家如今也正面临新IP的开发困境。盲盒经济的商业逻辑固然相当巧妙,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激发购买欲的核心还是精美的新产品。 虽然泡泡玛特有80多个IP,但是真正能带来大量营收的IP却不超过5个,其中爆款IP“Molly”就占了3成收入。 任何量产的东西,只要厂家想做,就可以大量供给,“绝版”只是传说。有人想买,放着钱不赚,商人怎么会犯傻?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罢了。 只要是炒作,难免滋生泡沫,在泡沫没破之前,它会变得越来越大,诱使一些人加入“膨胀大军”,当“接盘侠”。可是,物极必反,泡沫一旦炸裂,则会灰飞烟灭。当外行听说某物的价格暴涨、创造“神话”的时候,它可能已经“见顶”。 对于公司价值,亦是如此。[详情]

潮玩龙头的秘密:泡泡玛特真是“一夜暴富”?
潮玩龙头的秘密:泡泡玛特真是“一夜暴富”?

   导语:鲜有人知道,这台“印钞机”经历了怎样的十年。 泡泡玛特的IPO招股书点燃了“沉寂已久”的中国IP市场。 其核心数据呈爆发式增长:2017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和16.83亿元,增幅高达225%和227%;净利润方面,分别为160万元、9950万元和4.51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6119%和353%。 最重要的是,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泡泡玛特招股书(2017~2019年) 基于以上数字,媒体把泡泡玛特比喻为“印钞机”,将它和迪士尼相提并论,创始人王宁的表达是:希望在未来成为最像迪士尼的公司。 不过鲜有人知道,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公司经历了怎样的十年——从品类到模式的摸索、转型,从品种繁多的杂货铺到聚焦潮玩的平台,从连续三年亏损到一年净赚4亿人民币,泡泡玛特的故事,并不像“一夜暴富”那样简单粗暴。 01“复活”Molly 关于泡泡玛特“出圈”的故事有很多,王宁听到的一个版本是,有一位中年大叔,每天准时来到泡泡玛特店门口,一开始只是来买玩具,后来就成了“常驻义务店员”,帮着看店,甚至是给顾客讲解Molly的玩法。对于这种“迷惑行为”,大叔说:“闲着没事儿,就在这待着。” 实际上,泡泡玛特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捧红了Molly,而是做到了潮玩大众化、零售娱乐化。 根据招股书披露,在IP运作和开发上,泡泡玛特内部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备的体系。在泡泡玛特运营的85个IP中,有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和51个非独家IP。对于这些IP,泡泡玛特都会在“市场化可行”方面进行验证,确保它可以最大化地触达消费者。 在这一点上,泡泡玛特会从多个重要阶段对其进行评判,例如“从2D到3D的转化是否有效”、“从图纸到上市的转化是否有效”、“市场是否会为其买单”等等。 曾有市场观点认为,泡泡玛特过于依赖Molly,但是,一旦形成商业化运作的完善体系,便可以提供对多产品的有效运营支持,使公司摆脱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问题。 但早在之前,泡泡玛特就已经意识到了不能依赖单一IP,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其他IP,开发了众多广受市场欢迎的IP形象。根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19年,在整体营收飞速增长的情况下,Molly的销售额在所有IP销售额的占比由41.6%下降至27.1%,这说明泡泡玛特对Molly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 泡泡玛特各IP收入 泡泡玛特在择时上的准确,使其切中了潮玩市场的供给空白期。结合自身在零售领域的经验,加上“IP+盲盒”的运营策略,最终促成了Molly的成功。 深究泡泡玛特的商业化历程,可以发现它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复制的可能,但却需要跨越四道门槛。 第一重门槛在于泡泡玛特的设计师资源。因为早期入市,公司在设计师资源的挖掘和抢占方面,占据了先机。 第二重门槛泡泡玛特对于细分行业的熟悉程度,Molly的爆红,证明了泡泡玛特对于市场的了解,具备将IP进行商业化运作、打造爆款的能力。 第三重门槛在于在于渠道,泡泡玛特大部门门店铺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也就是最接近潮流的地方。这类门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因为地处黄金商圈,其租金和资格,构成了天然了入驻门槛。 泡泡玛特的第四重门槛,在于其行业地位。一个很明显的象征是,由泡泡玛特举办的“北京/上海潮流玩具展”已经成为行业风向标。作为“C位”品牌,泡泡玛特不仅能够通过这类线下活动吸引新鲜血液,还能做到品牌宣传,一举两得。 泡泡玛特是中国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市场份额为8.5%,从市场份额和产品设计制作的精细程度可以看出,泡泡玛特对产业链有非常强的把控,在产业链的搭建上占据先机。 可以这样说,以上这几点构成了泡玛特的护城河。 泡泡玛特门店 02 “脏活、累活、苦活干完,反而形成一个壁垒” 对于大部分“产品公司”来说,构建线下渠道不仅难,而且重。 对于这一点,王宁的表述是:“线下节奏不可控,比如线上我花10块钱拉一个客户,但线下不是说我砸100万马上就能开一家店,选到合适的店铺,有可能出来一个位置,面积和形状都不是你想要的。” 为了拿到三里屯合适的店铺,泡泡玛特等了两三年。 泡泡玛特的很多优质门店,都是靠“等”和“磨”拿下来的。如今,线下渠道成为泡泡玛特的竞争力之一。从创立到现在,门店数量稳步提升。 2017年底,泡泡玛特已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和购物中心开设了将近60家直营店,2018年扩张至100家。截至2019年年底,这一数字增长至114家,现在已经超过150家,并且都是直营店。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也是泡泡玛特的价值所在。 作为需要“打磨”和“沉淀”的环节,渠道只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一个产品是否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最终还要落到整条产业链的构建。对于这一点的认识,王宁曾举过阿里的例子:“就像阿里巴巴一样,除了有淘宝,还做了支付。”他的意思是,把整个产业链握在手里,一个公司将建立起护城河。 在具备IP商业化能力的同时,将整个产业链环节中的基础设施搭起来,从开发、生产、到上市等等,完善链条,形成闭环。王宁把它比作“脏活、累活、苦活”,但是干完之后,反而形成了泡泡玛特最坚实的壁垒。 如今,泡泡玛特已经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从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以及潮玩文化推广与培育四个领域全面布局。 在中国商业界,作为一家快速增长的公司,在受到瞩目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要面对市场的质疑之声。诸如对单一IP的依赖、盲盒产品的生命力等等。对于这一点,泡泡玛特的策略显然要想得更远——尝试在泛文化领域寻找可能,例如通过投资电影的形式了解这个行业。 现在,泡泡玛特需要面对市场的质疑,铲除一部分担忧。比如,除了上述提到的过度依赖某个IP,盲盒的生命力也遭到质疑。对此,泡泡玛特正在尝试在泛文化领域寻找可能,比如通过投资电影的形式了解这个行业,再寻找和IP结合的可能。 “把自己从销售商品变成销售情感,把传递货物变成传递娱乐”,这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愿景,也是泡泡玛特孵化更多IP的活力所在。[详情]

泡泡玛特招股书背后闭口不言的风险
泡泡玛特招股书背后闭口不言的风险

  来源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文 | 周霄 (高级研究员) 编辑 | Reno 数据支持 | 洞见数据研究院 最近泡泡玛特赴港上市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巨大争议。 招股书显示,其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16.8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27%;短短三年内,净利率从1.0%上涨到26.8%。 部分玩家表示喜闻乐见:“小Molly也能赚大钱啦”;但更多的是质疑“盲盒就是赌徒机制”、“工业量产玩具居然被捧上天”。 作为投资人,最关心的是这个“工业玩具”、“潮玩下沉”的生意究竟能不能持续下去。 “盲盒”、“潮玩”究竟是一阵短暂的风口,还是会像电影、综艺一样,成为未来主要的娱乐生活。 看完招股书后,我们对泡泡玛特提出了四点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或许是潮玩生意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 市场空间有多大? 像所有新上市企业一样,泡泡玛特的招股书看起来前景一片大好:潮玩行业迅速增长、泡泡玛特也以227%的年增长速度迅速拿到市场占比第一的位置。 然而,我们合上招股书总会有一个问题:潮玩市场真的有如此大的发展空间吗,这会不会是瑞幸一样的“国人喝咖啡”空想?泡泡玛特这样超过两倍的增长可持续吗? 根据招股书,泡泡玛特目前的门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这很明显地表现在门店分布中。北京、上海的门店数量超过100家;广东、江苏、山东的门店数超过50家;西北地区除陕西外基本没有门店,西南地区也很少。 我们从城市分布的角度去思考,增长需求下泡泡玛特可以在一二线城市继续扩张,或者进军三四线城市。 那么问题来了。一二线城市的潮玩市场天花板在哪里?三四线城市对Molly、pucky的接受度能有多少?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参考国内人口结构。我国15-40岁之间的人口大概有5.27亿人次,一二线城市占比为25%,那么对于潮玩市场来说,似乎潜在消费人群为1.3亿人次。 根据泡泡玛特招股书,每位买家的年均消费在500元左右,那么这就是一个潜在规模650亿的巨大市场。 从泡泡玛特城市分布图中可以发现,其目前达到100家以上的只有北京和上海,50家门店以上的省份也只有三个(江苏、山东、广东)。其他一线、新一线或者二线城市的门店数都在50家以下。 实际上,这背后反映出一二线城市还有很大未挖掘的市场空间。 除了一二线城市,从分布情况看,泡泡玛特在三四线城市基本没有展开。不存在一二线喜欢,到了三四线就变成无人问津的烂货。 那么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大众对潮玩接受度也有所提升时,三四线会不会是一个更大的潜力市场? 此外,泡泡玛特目前的产品形式只有盲盒、手办、BJD、衍生品四类。 如果参考Hello Kitty,箱包、文具、毛绒公仔、生活周边,实际上一个IP可以衍生的产品有很多。参考迪士尼,IP背后还可以制作影视剧、开设主题公园等等。 按照这个思路,包括19八3、泡泡玛特等在内的潮玩市场,实际上还有非常大的挖掘空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泡泡玛特处于一个爆发的增量市场的前夜,因为潮玩渗透率、周边产品发展或许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来完成。 那么市场真正打开增量之前,泡泡玛特或许需要在当下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而竞争力提升背后,需要企业具有切实的护城河,或者核心壁垒,那么泡泡玛特有护城河吗? 泡泡玛特的核心壁垒是什么? 十年前,泡泡玛特是一家潮流用品合集店,有点像化妆品界的丝芙兰或者屈臣氏。2015年开始,泡泡玛特先后签约Sonny Angel和Molly,以盲盒玩法搭配IP,一下子火爆起来。 实际上,盲盒玩法与赌博或者彩票很相似,会不断诱惑买家复购。某种程度上来说,拆盲盒玩的就是揭晓答案前一秒的极速心跳。人都是臣服于多巴胺的动物,一旦记住了这种瞬间的快感,就会停不下来。 但如果仅仅是盲盒玩法,事实上完全不足以形成竞争壁垒。因为除了抽Molly外,市面上出现的福袋、幸运盒等,都可以为买家带来这种快感。 我们认为,盲盒玩法之外,更核心的是其独有的IP。换句话说,买家为什么抽Molly盲盒不抽口红福袋,主要原因在于对Molly的喜爱。 就像Hello Kitty一样,一开始吸引买家的是这些爆款IP,而盲盒只是一个呈现方式,或者说是一个购买的技巧。 所以,Molly、Pucky、Dimoo们对泡泡玛特来说,一定程度上属于其核心竞争力。根据其招股书,2019年泡泡玛特通过自主IP获得的收入占比达82.1%。其中最受欢迎的IP是Molly和Pucky,2019年前者收入达到4.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1%;后者收入3.15亿元,占比18.7%。已然从十年前的“丝芙兰”转变为了“专柜”模式。 当IP是某个企业的核心壁垒时,投资人心中不免打鼓,这种依赖买家审美喜好的生意,真的能持续下去吗? 五年前十年前的潮流,大家还有几位记得呢?“葬爱家族”今天还存在吗? 如果有一天,市场上出现Aolly、Bolly ,买家的喜爱会不会被转移?如果在不久的将来,Molly设计师江郎才尽,无法持续设计出款,买家会不会流失? 这就涉及到我们的第三个问题:IP生意可持续吗? 依赖设计师IP的生意可持续吗? 我们认为,IP的打造能否持续,取决于内、外部两个因素。 外部来看,由于护城河太浅,新爆款的出现或许会抢走很多份额。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泡泡玛特的核心壁垒在于拥有某些核心IP。买家基于对IP的喜爱,再加上盲盒玩法,会不断复购。然而盲盒玩法很容易复制,市场中会不会出现新的IP爆款也无法由泡泡玛特来决定。 这个逻辑与影视行业相似,《创造营》播出前腾讯视频也无法预计这档节目究竟会糊还是会火;即便爱奇艺、腾讯视频的运营再厉害,市场份额再多,也无法预计或阻止芒果TV《向往的生活》的爆火。 与影视行业不同的是,潮玩行业或许是核心设计师(剧本编剧)议价权很高,但制作(对比影视演员)成本很低。行业内毛利率很高,这天然就会吸引一众竞争者的进入。彼时,Aolly、Bolly会不会爆火,泡泡玛特或许只能“听天由命”。 除新进入者的竞争外,自有IP的长期存续能力也值得思考。 如果Molly能成为Hello Kitty这样的长青形象,或许就能持续下去;但如果只是一阵风口,也很快会消散。 而这个既有IP的长期存续,实际上会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设计师会不会违约、有没有丑闻、出款效率会不会下降。 对泡泡玛特来说,新款的不断推出取决于设计师,就好像某些制片厂依赖一两个大导演,一旦导演罢工,新电影的推出就会遥遥无期,这些核心劳动要素的议价权非常高。 此时,企业要么为核心设计师提高薪酬,要么就低价让其入股,共享盈亏。 泡泡玛特选择的是第二种。根据其招股书,2016年泡泡玛特与Molly的设计者王信明签约后,根据销售情况支付固定年费及设计费,而2019年6月,王信明购入2%的股份,正式入股泡泡玛特。 从招股书看,王信明只花了345万元,就买到了泡泡玛特2%的股权。事实上,去年6月从新三板退市时,泡泡玛特估值20亿,这2%的股权价值超过1.7亿。 (据公开资料,去年红杉购入老股时估值为21亿美元,后续还有一些以25亿美元的融资) 只收345万就卖出了价值1.7亿的股权,这笔“赔本”买卖背后是大IP设计师极高的议价权,也是泡泡玛特为留住设计师不得不做出的股权稀释让步。 既然在这个IP生意里,某些劳动要素的议价权高于资本要素,投资人就会非常担心:如果此后又出现类似Molly的大IP,公司是不是还要通过稀释股权的方式,稳住设计师,这实际上是对投资人利益的不断侵蚀。 投资人需要判断的是:泡泡玛特能否改变文娱行业的传统——劳动要素(明星编剧IP等)剥削资本家的现象。 稳住设计师后,泡泡玛特还需稳住买家,而买家的喜好转瞬即逝,需要不断推出不同系列,打造爆款,吸引买家一直上瘾。这就需要一套足够成熟的IP打造、挑选机制,这取决于公司的长期运营能力。 此外,对固有IP形象的维护也极其重要。一旦曝出设计师丑闻,如政治立场存疑、涉嫌抄袭等,就会对IP形象打折扣,彼时“真爱粉”也有可能立即转为“黑粉”。 另一方面,不论对任何产品,保持其一贯的调性十分重要。尤其对创意产品来说,买家长期购买行为的背后,是对产品调性的认可。 如果有一天,你心爱的Molly开始烂大街,2块钱能够买到基础款,10元钱隐藏款随便挑,你还会继续痴迷吗?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泡泡玛特能否做好价格体系,通过“balance”维持其一贯的格调。 价格体系会不会崩塌? 五年前,是韩国化妆品牌在国内的爆发增长期。各种化妆品榜单的前位都是韩国品牌,pony等韩国美妆博主在国内火的一塌糊涂,韩国代购一单难求。 然而,好景不长,这波韩系风很快就消散了,相比之下欧美大牌依旧屹立不倒,国货开始崛起。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韩系品牌的价格体系没有做好。 以血橙面膜为例,非活动期价格为118元30片,折合每片接近4元;双十一期间甚至可以29元,买30张,每片0.9元,两个价格相差超过4.4倍。 当118元买家,看到双十一价格如此低的时候,一方面就会觉得自己亏大了,另一方面会觉得自己用的是“地摊货”,不再复购。 这个故事背后,是血橙面膜想要在活动期间大幅让利,薄利多销。然而短期销量的增长,破坏了长期的价格生态,让消费者失去信任。 如果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泡泡玛特身上,这个看似巨大的潮玩市场,或许就会拱手让人。 资本市场总是很残酷,投资人对增长的预期总是“贪婪”的。泡泡玛特上市后,如果在过高的市场预期下,为稳住投资人,实现持续增长,可能短期盲目冲规模,或许就会发生上述价格体系崩塌的现象。 与血橙面膜一样,如果短期促销,将盲盒价格无底线地一降再降。如果消费者在二手市场能收到15元甚至更低的未拆封盲盒,其在官网下单的冲动就会消失,甚至连那个15元的促销款也不想买。 因为在他们心里,Molly掉价了、不酷了,他们就会大失所望。 此外,这种失望的情绪也会出现在不加节制地推出新款、肆意调高隐藏款抽中概率时。 如果新款推出频率大幅提升,买家在拿到新款时的欣喜度就会下降。Molly每天疯狂营业换装,买家就会因为跟不上他的出新速度而逐渐疲倦。如果肆意调高隐藏款抽中概率,身边的人都有了隐藏款,买家再抽中时就不会格外地开心了。 这种多巴胺分泌的减少,会直接影响买家的复购。除了需要维护好自身价格体系外,二手市场、山寨市场价格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关注。 如果买家可以在闲鱼、葩趣等平台轻松淘到隐藏款,高复购盲盒就可能落空。因为抽到隐藏款或许会特别开心,但如果买144个盲盒花8496元才能抽到的隐藏款,在二手市场花2000元就能买到的话,部分玩家会因为成本悬殊过大而放弃“惊喜”。 山寨市场也同样,如果原版实物与山寨版同样“粗糙”,而价格贵出不少。对“非铁粉”买家来说,其实山寨版能带来的盲盒惊喜,以及能满足的IP追求,与正版的差距其实不大。 当然,市场对于泡泡玛特这个新兴产物的疑惑不止于此。 我们不知道盲盒的沉迷机制会不会被更上瘾的其他玩法打断,而这个新玩法是不是能够与泡泡玛特契合; 我们不知道泡泡玛特这个“夫妻店”,会不会在此后遇到“李国庆”式的情感危机; 我们也无法肯定泡泡玛特究竟是上市圈一波钱,还是真的能做成迪士尼一般的IP帝国。 一切的问题与可能性都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详情]

两年净利翻近300倍 盲盒概念股来了
两年净利翻近300倍 盲盒概念股来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华盛通 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泡泡玛特”)于6月1日晚间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早在月前,泡泡玛特刚刚获得由华兴新经济基金、正心谷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成立十年,泡泡玛特已获八轮融资,投资方还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业工场、启赋资本和黑蚁资本等。 资本加持以及大火的盲盒概念,刺激着泡泡玛特走到港股IPO的门前。 时代潮玩“盲盒”究竟是什么? 说起潮流玩具,不能不提的是当前大热的盲盒。那么,盲盒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资料,盲盒的起源地在日本,最初叫 Mini Figures,后来,人们也开始将其称为 Blind Box。 顾名思义,盲盒就是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一套十二个盒子摆在你面前,你却根本不知道里面装着哪一款,抽盲盒全凭运气,有时候会抽到人见人爱的那款,运气更好的时候会抽到隐藏款。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盲盒令人着迷之处就在这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纠结半天最终选的是否是自己心仪的,而在打开的那一刻,有种等待 500 万彩票开奖的兴奋,惊喜或是失落就在开盒的那一瞬间。一旦打开一个,就情不自禁会上瘾,开上十个二十个,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打开下一个盲盒会是什么,所以就会一个接一个地买,直到买到自己喜欢的那个或是隐藏款。一般情况,一个系列的盲盒会出 5~12 款,每个盲盒的售价在 39~69 元之间,虽然单价并不算高,但盲盒的魔力就在于会不知不觉中把你的钱包掏空。 为了集齐全套玩偶、或是拥有稀有款式,一大批Z世代的消费者不惜一掷千金。根据天猫2019年8月份发布的《95 后玩家剁手力榜单》,盲盒已经成为95后玩家增长最快烧钱最多的爱好。去年有近20万消费者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其中最硬核的玩家一年甚至豪掷百万。 此外,在盲盒大流行的氛围之下,一个个盲盒社区也涌现出来。以泡泡玛特官方自有的平台“葩趣”为例,不少玩家在社区分享自己拥有的盲盒手办,还有不少玩家在其中参与盲盒手办的交易和修改创作。根据招股书,截止2019年12月31日,“葩趣”粉丝社区已经拥有约320万名注册用户。某种程度看,盲盒也一样形成了类似NBA爱好者或者是球鞋收集爱好者那样的社区,对于盲盒市场来说也有不少的推动作用。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公司概况: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世界上销量最高的盲盒产品是日本的 Sonny Angel,而泡泡玛特是较早将潮流玩具带进中国主流商圈的零售品牌商。 根据招股书,泡泡玛特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同时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潮流玩具品牌。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 凭借着一体化的平台及市场领先地位,泡泡玛特内部设计团队与艺术家、知名IP供应商开展合作,在潮流玩具行业吸引并维持了一批优质IP资源。截止招股书发布,泡泡玛特共运营着85个IP,其中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和51个非独家IP。 其中,为公司带来最大贡献的,非自有IP—Molly莫属。 2019年,自有IP—Molly为泡泡玛特带来的营收达到4.5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达到27.1%。此外,独家IP—Pucky创造的收入也高达3.1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到18.7%。整体来看,自有IP和独家IP是营收贡献的核心,两者合计占比超70%。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销售渠道方面,泡泡玛特的销售主要依赖自营零售店和线上渠道(电商),两者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3.9%和32%。此外,泡泡玛特还通过机器人商店、批发、展会渠道进行销售。 资料来源:华盛证券 财务分析:2年净利翻300倍,盈利能力Max 在盲盒潮流的助推下,泡泡玛特的营收收入开始爆炸性增长。2017年-2019年,公司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6%。 资料来源:华盛证券 营收爆炸性增长的同时,泡泡玛特的净利润也同步爆炸性增长。2017年时,泡泡玛特净利润仅为156.9万元,但2019年净利润已经达到4.51亿元,2年内净利润翻了300倍,增幅惊人。 资料来源:华盛证券 净利润大幅增长的背后,是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显著攀升。2017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还只有47.6%,但到2019年就高达64.8%,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或与盲盒的提价、已经生产成本的下降有关。净利率也从2017年的1%提升至2019年的26.8%,除了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之外,还与销售开支占比减少有关。 资料来源:华盛证券 行业及竞争格局分析:潮玩市场将高速增长,泡泡玛特市场份额第一 潮玩市场高速增长 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并在过去数年见证了快速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人民币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受中国潮流玩具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所推动,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预期于2024年将达人民币763亿元,自2019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下图阐明按零售价值计量的中国潮流玩具市场的过往及预期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泡泡玛特市场份额第一 2019年,按零售价值计,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在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5%、7.7%、3.3%、1.7%及1.6%。按零售价值计,泡泡玛特是中国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市场份额为8.5%,并录得迅速增长。 下图载列2019年中国五大潮流零售玩具市场参与者(按零售价值计):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竞争力及风险点 竞争力方面,泡泡玛特的财务指标良好,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等指标都非常健康,极高的营收和利润增速都显示其拥有良好的基本面。此外,行业角度看,潮流玩具市场仍然具备较高的行业增速,而泡泡玛特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也绝对是加分项。 风险点方面,潮流玩具本身与时尚类似,风口的变幻难以预计,公司的持续增长仍然需要长时间的观察予以证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详情]

光Molly去年就卖了4亿多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赴港上市
光Molly去年就卖了4亿多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赴港上市

  原标题:光Molly去年就卖了4亿多!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赴港上市 网红绿眼金发小人“Molly”背后的盲盒品牌泡泡玛特要上市了。 6月1日,儿童节这一天,有“盲盒第一股”之称的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过去3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在翻倍,2017年至2018年,网红绿眼金发小人“Molly”这个IP为泡泡玛特贡献的收益居所有IP的首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基于Molly形象的自主开发产品产生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4100万元、2.14亿元及4.56亿元。 2019年,盲盒带领大众进入潮玩领域。而网红盲盒品牌泡泡玛特则是一家已经成立十年的公司了,从集潮流商品销售,到签约艺术家进行衍生品,再到互动娱乐和潮流展会。2019年,泡泡玛特在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5%。 4月17日,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在参加活动时分享道 : “Molly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喜爱的形象,背后的逻辑更像是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灵魂装进去。我觉得这是潮玩的一个魅力。” 盲盒到底到底有多挣钱:泡泡玛特 2017年后净利润逐年翻倍 高约10厘米的娃娃玩具是泡泡玛特最主要的产品,单个定价59-79元。泡泡玛特把他们装进同样外观的“盲盒”里,按系列发售,每个系列约12个,每个系列会配有一个出现几率大约1/144的隐藏款。 盲盒之所以“盲”,是因为你在打开包装盒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抽中的款式。抽盲盒逐渐成为年轻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为了买到少见的款式,有人甚至愿意在二手平台上以几十倍的溢价求购。 据国泰君安2019年发布的有关盲盒经济的研报显示,天猫上有近20万消费者每年花费2万余元收集盲盒,购买力最强的消费者一年购买盲盒甚至耗资百万,其中95后占了大多数。 平均一周抽一个盲盒的爱好者胡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我虽然喜欢抽盲盒,但即使收集齐了,也并非每时每刻去把玩,只是在忙碌之余,放空的时候看一下摸一下,很解压。但是有些盲盒中的稀有品种实在难抽,抽到重复的并没有时间和人交换或是挂闲鱼去经营,可能会形成浪费。但抽到不同款或者稀有款,我会觉得非常开心,心跳加速。” 虽然近两年盲盒市场的热度才达到质的飞跃,但实际上,泡泡玛特是一家已经成立十年的公司了。 泡泡玛特的运营主体为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发展近十年来,围绕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以及潮玩文化推广与培育四个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 官网数据显示,2017年4月,POP MART推出自助销售终端设备——机器人商店。2019年12月,POP MART机器人商店突破800台。 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兴新经济基金、正心谷资本、蜂巧资本、创业工场、启赋资本、金鹰商贸集团和黑蚁资本等。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持股47.57%,为其控股股东。 招股书显示,过去3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在翻倍。营收一路从2017年的1.58亿元,到2018年的5.15亿元,再到 2019年的6.83亿元。而这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6万、9952万及4.51亿元。 目前,泡泡玛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有五种。分别为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批发和展会。其中,零售店的收益占比自2017年至2019年都约为一半,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在国内33个一二线城市拥有114家直营零售店。此外,线上渠道的收益占比在逐年提高,而线上渠道主要包括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泡泡抽盒机”微信小程序、潮玩爱好者在线社群“葩趣APP”。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援引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19年,泡泡玛特在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5%。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处于早期阶段,并在快速增长,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预期于2024年将增加至人民币7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而全球潮流玩具的零售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87亿美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并预计会进一步增长至2024年的4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7%。 Molly贡献的营收居所有IP首位:2019年为公司赚了4个亿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强调:“IP是我们的业务核心。”招股书显示,目前泡泡玛特一共运营了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以及51个非独家IP。2017年,自有IP“Molly”为泡泡玛特带来的收益占所有IP收益的89.4%,在2018年占62.9%。此后,随着更多IP的出现,Molly在2019年为泡泡玛特贡献的收益下降到32.9%。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签下Molly这个IP,原本只是泡泡玛特签不下Sony angel而“曲线救国”的选择,然而Molly一炮走红。甚至有说法称,是Molly“拯救”了泡泡玛特。 招股书显示,2016年,泡泡玛特正式与香港的设计师签下了“Molly”这个IP。2016年8月,泡泡玛特推出了首个“Molly Zodiac”盲盒系列并取得成功。自此,绿眼金发小人Molly就成了泡泡玛特的招牌IP。2018年7月,泡泡玛特又取得了Molly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2019年4月,泡泡玛特取得Molly在全球其他地区的知识产权所有权。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基于Molly形象的自主开发产品产生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4100万元、2.14亿元及4.56亿元。 泡泡玛特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14年底之前,泡泡玛特一直相当于一个潮流杂货铺,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有。2014年底的时候,我们在盘点整个销售情况的时候,发现潮流玩具这一类的比重上升的特别快,好像是占到了30%了。然后当时老板觉得这个是一个方向,然后当时做了个决定,把其他的品类都砍掉,然后专门去做潮流玩具。 “我们在潮流玩具这个品牌里边发现有一个日本的小娃娃就叫Sony angel,卖得特别好,然后当时本来是尝试过跟那边想拿那边的国内的代理,但日本企业它一贯的这种的经营的方式是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所以我们被婉拒了。其实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就哪个IP好,当时好像老板当时问粉丝到底喜欢哪个,然后他发现下边绝大多数的粉丝都提到了一个名字——Molly。”上述泡泡玛特相关人士说道。 4月17日,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在参加活动时分享道 : “Molly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喜爱的形象,背后的逻辑更像是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灵魂装进去。我觉得这是潮玩的一个魅力。 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我们最像迪士尼 在资本市场,泡泡玛特曾于2017年1月25日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3月29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19年4月2日起终止其股票挂牌。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的管理团队呈现年轻化的特征,招股书显示,33岁的王宁担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其妻子杨涛现年33岁,担任公司副总裁;执行董事及副总裁刘冉32岁,执行董事及首席运营官司德31岁。 王宁在参加活动时分享道:“也许在大众眼里,泡泡玛特像一个新物种突然之间跳了出来,潮玩也在一夜之间站在了风口上,但实际上泡泡玛特已经扎根在这个行业十年了。过去十年,我们没有强调要在公众领域里时不时地刷波存在感,我们只是在不停地积累、蛰伏,以确保当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出现时,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泡泡玛特,而不是别人。” 泡泡玛特的野心不小,创始人王宁认为,泡泡玛特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 “我常常说,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我们不一定像就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王宁此前公开表示。 谈及中国潮玩市场的爆发,王宁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扩大了消费人群,增加女性消费群体,提高消费频次。从目前的消费人群画像来看,泡泡玛特的客户群75%是女生,这跟以前的潮玩市场是不一样的。当女生消费者多了,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更大更有价值的产业。”他说。 “其次,随着80后、90后包括0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很多所谓的亚文化也逐渐变成新的主流文化,这也是市场爆发的背景之一。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及速度的发展,通过社交平台、展会等方式,我们可以不断扩大核心消费圈层,帮他们找到更多认同感。再次,我们革新了渠道及供应链,打造出一个完整的行业生态,促使我们的产品可以更快速的形成规模化效应。” [详情]

泡泡玛特似乎不差钱 自主IP开发弱是前路最大短板
泡泡玛特似乎不差钱 自主IP开发弱是前路最大短板

  自主IP开发弱是泡泡玛特前路最大短板 谈股论金 营收和利润大头过度依赖独家授权IP和非独家授权IP。 6月1日晚间,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去年赚4.51亿、拿过八轮融资、登陆新三板又摘牌,泡泡玛特似乎“不差钱”。这一次冲击港股,泡泡玛特称要发力IP研发。 泡泡玛特的逆袭几乎就是近年来“盲盒经济”风口的缩影。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持续亏损,2015年,泡泡玛特引入了盲盒故事,营收及利润快速增加。然而,尽管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对外称,“我们不认为泡泡今天的成绩仅仅是因为盲盒这个载体。泡泡玛特的迅速壮大,核心要素还是IP本身。”但数据显示,泡泡玛特现有的85个IP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后三个IP销量仅占总收益的5.9%、1.5%、1.4%,这意味着,泡泡玛特的营收和利润大头还是来自于独家授权IP和非独家授权IP,而非自主研发IP。 后果就是泡泡玛特自主开发IP的能力仍然偏弱,受制于独家及非独家IP合作协议的时效性,一旦更受欢迎的独家或非独家IP授权协议到期,则将面临无法继续获得授权的风险。这其实和游戏等领域是同样的逻辑,仅仅依靠代理游戏IP的运营商,一旦代理权被收回,则原有用户和市场流失,并且被其他获得代理权的竞争对手持续打压,最终可能会造成业绩的大滑坡。 自主IP开发能力不足,是制约泡泡玛特发展的核心要素。毕竟,在盲盒等潮玩领域,消费者之所以愿意花高价购买盲盒,在于IP所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附加值。对标迪斯尼的泡泡玛特,恐怕最羡慕的就是迪斯尼源源不断的IP生产及市场化运作能力。遗憾的是,虽然泡泡玛特提出要加大自主IP开发,却一度陷入“抄袭风波”,这不仅暴露出其自主IP管理体系存在严重漏洞,甚至可能会在上市后,如果再爆出类似负面事件,则会因市场诚信受损而失去投资者信任,乃至被做空机构盯上。毕竟,越是成熟的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诚信度就越看重,之前瑞幸咖啡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此外,盲盒经济在国内目前还属于偏小众的产业,用户黏性相比于游戏等大众产业领域要弱得多。被打上“潮玩”标签的盲盒经济,也必然要面对年轻消费者喜好变化频率高等特性。泡泡玛特自主开发IP,投入大、周期长,还可能会出现推出后并不受用户欢迎、无法达到预期业绩的风险。这对于泡泡玛特自主开发IP来说,无论是资金、人才、产品制造等层面都将承受较大压力。 与此同时,泡泡玛特的营销渠道偏重于线下,这也就带来较大的租金、人力等刚性支出,而线上渠道则依赖于包括天猫旗舰店、泡泡抽盒机、葩趣和其他中国主流电商平台,那么,泡泡玛特就要支付给电商渠道各类费用,挤占利润空间。 在招股书的风险披露中,泡泡玛特指出,目前带来最大收益的IPMOLLY后续受市场欢迎程度无法保证,此外,公司可能无法有效管理零售店,以及机器人网点的增长,也无法保证准确预测消费者偏好。这恐怕就是泡泡玛特的发展软肋所在。 □远山(财经评论人)[详情]

网红盲盒到底有多赚:泡泡玛特年入17亿 两年内营收翻10倍
网红盲盒到底有多赚:泡泡玛特年入17亿 两年内营收翻10倍

  盲盒经济撑起了潮玩公司泡泡玛特冲击港股的雄心。 何为“盲盒”?就是一个个装着款式不同的玩偶的盒子,这些盒子包装一样,拆封之前买家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哪一款,几十块的单价、大量的款式以及很难抽到的隐藏款玩偶,是很多年轻人对购买盲盒上瘾的重要原因。为了集齐全套玩偶,一大批95后、00后不惜一掷千金。 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盲抽”模式也为相关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泡泡玛特自引入“盲盒”玩法,就像收获了一台“印钞机”,根据公司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6.83亿元,净利润4.5亿元,毛利率达到64.8%。从三年连亏到年赚4.5亿元,泡泡玛特的盲盒故事能持续吗? 年入17亿的泡泡玛特冲刺港股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强劲上涨态势。三个年度报告期内,泡泡玛特分别实现营收1.58亿元,5.14亿元和16.83亿元,最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227%。此外,公司毛利率提升同样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以及4.5亿元,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呈现跨越式增长。 但在2017年之前公司一度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泡泡玛特在新三板上市,从当时披露的年报来看,2014年-2016年泡泡玛特持续亏损,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1703万元,4537.5万元和8811万元,净利润亏损227万元、1544万元以及1233万元。 泡泡玛特最初只是一家潮流玩具公司,能扭亏转盈甚至在两年内营收翻10倍,泡泡玛特的法宝是IP运营+盲盒玩法。 泡泡玛特招股书披露,目前公司运营有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自有IP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眼萌偶Molly,基于Molly形象的自主开发产品产生的收益年复合增长率为242.1%。2017年至2019年,Molly分别卖出了4101.9万元、2.14亿元、及4.56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25.9%、41.6%、27.1%。2019年以来,Dimon、BOBO&COCO以及Yuki等自有IP也逐渐发力。总体来看,自有IP在2019年合计营收6.27亿元,占总营收的37.2%;独家IP合计营收5.9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35.4%。 (潮流玩具Molly形象:一个嘟着特色嘴唇,有着湖蓝色大眼睛的可爱小女孩) IP搭配盲盒的玩法则刺激了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欲。几十块的单价、大量的款式以及很难抽到的隐藏款,让很多年轻人对购买盲盒上瘾。记者身边也不乏有这样的消费者,不少盲盒爱好者都会说,“现在50多块钱还能买什么?买盲盒还可以买到快乐。” 为了确保能买到隐藏款,一些玩家甚至会一次花费几千元直接“端箱”,也就是将盲盒整箱搬回家,内含12套共144个玩偶,这样可以保证至少能抽到一个隐藏款。 由于盲盒的“随机性”,其不仅促成了消费者第一次的“试试看”,也促成了以后每一次的“试试看”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随机性”会让人上瘾,与人们迷恋小概率事件类似,大脑对盲盒这样的不确定收益更加青睐,这也是为何一些年轻人买了一次盲盒就停不下来的重要原因。 自引入“盲盒”玩法,泡泡玛特的注册会员人数出现激增。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注册会员由2017年的30万人猛增至2019年底的220万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泡泡玛特有320万注册会员,2019年注册会员的整体重复购买率达到58%。 盲盒概念,泡泡玛特备受资本青睐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此前在采访中如此定义盲盒:我们不认为泡泡玛特今天的成绩仅仅是因为盲盒这个载体,泡泡玛特的迅速壮大,核心要素还是IP本身,我们的用户多数都是成年人,真正吸引他们的不只是拆盲盒所带来的惊喜感,更重要的是盒子里面的东西。 虽然王宁认为公司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仅依靠盲盒,但不可否认的是盲盒玩法才是其吸引消费者的核心要素。在竞争对手众多的今天,并不缺乏好的IP内容,关键在于如何运营一款IP。 盲盒玩法不仅让公司扭亏为盈,业绩猛增,同时也获得资本青睐。今年4月29日,泡泡玛特刚完成超1亿美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创资本。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泡泡玛特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宁,是一名80后,今年才33岁。公司管理层偏年轻化,平均年龄32岁左右。同时,这也是一家夫妻店,副总裁杨涛为王宁的配偶,招股书显示,王宁持股56.33%。 泡泡玛特赚钱效应能否持续? 根据佛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并在过去数年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人民币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受中国潮流玩具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所推动,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预期于2024年将达763亿元,自2019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潮流玩具粉丝年龄介乎15-40岁,包括泡泡玛特在内的潮玩公司瞄准的都是年轻人市场,但年轻人心态易变,去年到今年,炒盲盒之外,年轻人还加入了炒鞋,炒娃娃,炒头盔的大军,如何持续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保持年轻人的购买欲望,是正在上市中的泡泡玛特需要重点发力的地方。 在风险提示因素中,泡泡玛特也表示,无法确保招牌IP 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将面临没有替代品的困境,也即,公司对单一玩偶的依赖性过于严重。 当前潮玩市场上,除了泡泡玛特,其他潮玩品牌也在加紧布局。沙利文报告显示,2019年,按零售价值计,前五大品牌分別占中国潮玩零售市场份额的8.5%、7.7%、3.3%、1.7%及1.6%。报告称,其中市场排名第一的为泡泡玛特,市场份额达到8.5%,那么剩下的四家是谁? 据悉,另一个潮玩品牌酷乐潮玩盲盒销售额也已上亿元,全国拥有200多家线下门店,市占率排名第二,此外名创优品也在跨界售卖盲盒。 而除了现有竞争对手之外,还有未知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技术、社交媒体及互联网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这些新参与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并成为泡泡玛特产品竞争的重要源头。[详情]

2年卖到16亿 泡泡玛特奇迹背后的隐患是?
2年卖到16亿 泡泡玛特奇迹背后的隐患是?

  来源: 虎嗅网 出品 | 虎嗅投研 作者 | 陈啸雨 6月1日晚,国内最知名的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同比增长高的惊人,达225.4%以及227.2%。 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样夸张,2017-2019年三年间,公司净利润分别实现156万元、9952万元以及4.51亿元,两年翻了将近300倍。在2019年的毛利率更是高达64.8%,净利率则有26.8%,数据表现直逼向来以能挣钱而出名的白酒企业。 那么泡泡玛特这家潮玩公司,到底是如何实现这样的数据的?招股书中又透露了怎样的故事? 潮玩市场究竟是怎样一个市场?泡泡玛特在其中的行业地位如何?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招股书中援引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潮玩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而在当前的风尚之下,中国潮玩市场估计将以29.8%的复合增长率继续扩容,在2024年将可能达到763亿元的高水平。 在这样一个新兴市场下,泡泡玛特虽然有着超过200%的恐怖成长速度,但仍然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环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零售估值计,2019年中国潮玩零售市场前五大运营商占比分别为8.5%、7.7%、3.3%、1.7%和1.6%,其中泡泡玛特位居第一,并未甩开第二名,但其余公司体量则有明显差距,不过整个行业的CR5仅有22.8%,整体仍然是非常分散的。 不过若泡泡玛特能够继续以如此惊人的增速成长,那么无疑将会很快成为不可撼动的行业龙头,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泡泡玛特的成长能力如何?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泡泡玛特在2019年实现营收16.83亿元,而在两年前的2017年公司营收才刚刚破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6.34%,而净利润更是翻了287倍,从157万元达到了4.51亿元。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从关键词热度也可一瞥泡泡玛特的成长之快。公司的百度搜索指数自2018年开始出现明显上扬,且在2019年4月起快速增长,截止2019年终,泡泡玛特作为关键词的热度已经是2018年末的两倍有余。 泡泡玛特的增长神话主要受益于近年的“盲盒热”,以及公司对有商业潜力的IP的发掘。 泡泡玛特靠什么赚钱? 泡泡玛特手中真正的印钞机,就是它所持有的IP库。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泡泡玛特共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和51个非独家IP。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从产品营收结构上看,泡泡玛特在2019年时,37.2%的营收来自于其自有IP,即收购而来的(如Molly)或内部设计开发的(如Yuki)产品,是其营收两极中的一极。 公司产品营收上的另一极则来自独家IP,即由合作关系的艺术家进行创作后,由公司签订协议授予泡泡玛特开发及销售该IP产品的权利,以Pucky系列为代表。这一产品线在2017年时在总营收中占比仅有3.1%,但在2019年已经飞速增长到了35.4%,若延续这一增速在2020年即可超越自有IP成为公司第一大营收支柱。 作为零售店起家的泡泡玛特目前也在销售第三方产品,且这一部分业务在2017年时仍是绝对核心,占比高达69.8%。不过在如今自有IP与独家IP两大业务飞速成长的背景下,这一部分已经不再是业务重心,在总营收的占比也迅速下滑至了2019年的16.6%。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细分来看,自有IP产品中,助公司起家的Molly是绝对的营收核心,其在2019年实现营收4.56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高达27.1%,而其他自有IP营收之和仍不及其一半。 而独家IP中的Pucky则也带来了3.15亿元的收入,占比也有18.7%,不过与自有IP相比,其他的独家IP表现则明显更好一些,与Pucky的差距虽然也很大,但其营收总和至少能达到这一业务线的约50%。 尽管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旗下已经有4个IP的累计营收超过了一亿元,但这4个IP之间的营收差距很大,实际上是两个一线IP和两个二线IP,至于其他的三线IP营收则更加不起眼。泡泡玛特在2019年的自主开发产品收入合计为13.84亿元,而两个一线IP营收就超过了7.71亿元,其他所有自研产品加起来都还不及二者。这种有些瘸腿走路的营收结构是目前泡泡玛特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公司是否能成功打破这一局面尚不明朗。 泡泡玛特从哪里赚钱? 从营收结构上来看,线下零售店、自助售货机以及线上是泡泡玛特核心的三个营收渠道,而其中线下零售店销售额最高,线上网店增长最快。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泡泡玛特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即自动售货机)、批发以及展会。截至2019年末,泡泡玛特在33个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有114家零售店,在全国57个城市有825家机器人商店,批发渠道则包括22家国内经销商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21个国家及地区的19家经销商,线上渠道除了天猫还有泡泡抽盒小程序、葩趣潮玩社区及其他电商平台。 作为线下实体店起家的公司,目前泡泡玛特最为核心的营收渠道仍是线下零售店,在2019年占比为43.9%。线下实体店对盲盒这种产品形式而言,是有一定的天然优势的——消费者在零售店中可以最直接的接触到产品,也最容易产生消费冲动。不过线下门店也面临着例如较高的租赁费用等成本问题,尽管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强的有些夸张,打若想在未来依靠线下门店实现持续高增长,那么成本早晚是必须面对的。 机器人商店(自动售货机)是泡泡玛特在线下“见缝插针”的策略,希望借此对暂时无法开设门店或是成本过高的商区进行渗透。尽管目前平均算下来每一台机器的年收入超30万,但与公司自身的营收增长相比,这一渠道成长仍然偏慢,设备到位的速度也不是很快,导致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16.8%下滑至了2019年的14.8%。 电商渠道是公司目前占比第二,成长最快,也是公司主要发力点,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9.4%飞速增长至2019年的32%。根据披露的信息显示,在2019年,泡泡玛特的天猫旗舰店创收2.51亿元,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机在2018年9月推出后仅三个月便实现2300万元营收,2019年全年则快速增长至2.71亿元。 至于用户社群方面,招股书显示,2019年末,泡泡玛特注册会员达220万,而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则增长至320万,复购率达58%,用户粘性还是非常惊人的。 漂亮的增长数字背后,泡泡玛特是否面临着风险? 尽管从增长数据看,泡泡玛特无疑是一家很有潜力的公司,但若观其产品特征,则可发现公司在未来有三个比较明显的隐患,分别来自政策风险、IP过气以及授权到期三个方面。 首先,泡泡玛特的产品附加值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盲盒”这种销售形式,而这种带有明显赌博性质的模式也自然而然的带来了最大的政策风险。目前国内与“盲盒”形式最为接近且普及程度很高的,实际上就是目前手游最为盛行的扭蛋抽卡(实体扭蛋机在国内普及程度并不高),而这种模式面临着怎样的政策压力也是有目共睹的,需要明确掉落几率,建立“低保”机制,换言之就是信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透明。 但这是目前“盲盒”缺乏的,恐怕也是它不能做的。 目前盲盒的隐藏娃娃“出货”概率并不透明,也只是玩家通过“身边统计学”的方式推测出来的。若考虑到这些稀有公仔在二手市场上的超高售价,以及玩家们普遍反应的“上瘾、上头”等冲动心理,可见所谓盲盒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赌博,而且产品的风潮与价值很大一部分也是建立在这种随机性之上的。若盲盒产业继续扩大,扩大到有关部门对其作出规范,例如被要求公布角色出货率甚至是被限制这种与赌博无异的售卖形式,则产品价值还能有多大就值得怀疑了。 (图片来源:Amazon.us页面截图) 在Amazon.us搜索Funko Pop后得到结果,近前25个结果就涵盖了时下最热的动画、漫画、影视剧以及电子游戏相关形象。 市场上并不是没有直接公开贩售的公仔产品,例如在流行文化圈非常知名的Funko Pop,但这一品牌的产品无论是覆盖IP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泡泡玛特远不能相比的,这是其完全透明的价值基础。但泡泡玛特的公仔若以同样的形式进行售卖,恐怕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实际上没有赌博要素打的加成,泡泡玛特的产品究竟还能值多少钱,还有多少销量,是否还会有人一掷千金,恐怕都只能给出一个比较悲观的判断。 综上所述,政策风险始终是高悬于泡泡玛特头上的一柄利剑,公司产品目前仍然有些“灰色”的模式不太能经得起限制落地,这也将是长期存在的一个不确定性。 公司面临的第二个风险则是手中IP的“过气”。说到底,潮玩是属于流行文化的,“流行”二字是其最根本的属性,也是其最根本的价值,然而流行文化是非常易变的,流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审美也是如此。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流行文化领域总是有新的热点被发掘,有老的潮流消退,流行这件事本身是永恒的,但流行着的是什么却处于时刻的变化之中。 泡泡玛特的飞速崛起同样受益于流行文化的一些特征,但也意味着它是会“过时”的。 尽管现在Molly的形象可谓红遍线上线下,但她不可能会永远保持着当下的热度,流行文化的易逝性决定了她的脆弱,当Molly不再像这两年这样火爆,不再是潮流的最前沿,那么她的热度衰退的速度将会如崛起时那般惊人,作为商品的价值亦是。泡泡玛特显然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才会尝试不断地开发新的自有IP,但从上文中的营收占比就可以看到,想要复制一种偶发性的文化现象并不容易,举个可能不够恰当的例子,股价直逼1500,颇有新王之姿的酒王茅台在试图推广自己的系列酒时同样难以获得市场认可,而Molly公仔在历久弥新上显然不可能和飞天茅台相比。当老IP热度褪去,而新IP迟迟扶不起来,那时对泡泡玛特而言才是危机到来,因此如何维持老IP热度,尽快打响新IP,是公司始终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点,泡泡玛特也不能忽视授权IP到期的风险。如上文所述,目前授权IP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正在飞速上升,产品大卖当然对公司营收增长很有好处,但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公司的命脉被捏在了别人的手上。这种观点在目前针对哔哩哔哩的批评中比较常见,认为手游业务且主要是代理游戏的营收占比过高导致公司的营收源不是非常安全。这对泡泡玛特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适用的——到期的授权产品就无法销售,若没有拿到同等水平的新授权意味着营收下降,对公司当期报表显然没什么好处。尽管产品的绝版对于二手市场而言通常意味着交易价格的上升,但这对公司本身而言并没有好处。不过授权IP的延续目前对公司的风险不算很大,若公司能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自身龙头地位,甚至成为寡头,那么持续的获取高价值的授权IP难度不会太大,但这一部分收入占比过高多少还是会构成一些风险,使公司的营收结构不是特别问题。[详情]

盲盒有“毒” 泡泡玛特有“钱”:净利润三年翻了282倍
盲盒有“毒” 泡泡玛特有“钱”:净利润三年翻了282倍

  财报看公司 热爱数字商业的 盲盒风靡再次验证了后浪们的消费力,也造就了泡泡玛特这样的潮玩公司。 泡泡玛特在6月1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这是其2019年从新三板退市之后,第二次冲击上市。 招股书中透露,泡泡玛特近三年的总收入由2017年的1.581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迅速增加至2019年的16.834亿元,年度同步增长保持在220%以上。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净利润160万元、9950万元及4.51亿元,三年翻了高达282倍!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组数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潮流玩具的零售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87亿美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 具体而言,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的增长更为快速,由2015年的人民币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可以看到,潮玩市场虽然整体增速很快,但增速远远没有达到泡泡玛特的数量级。那么,泡泡玛特领跑的秘密在哪里?看完招股书,秘密有一半揭开,而另一半在用户那里。 为此,《财报看公司》找了5位购买过不同数量(几个~七十个)的泡泡玛特盲盒用户,来聊聊她们为什么喜欢购买潮玩。 ● IP化运营 “刚接触盲盒到现在不到一年,一共买了20多个。因为喜欢独角兽,所以买的都是独角兽系列。”蕃蕃(化名)对《财报看公司》说。 与蕃蕃类似的是,其他几位被访者也都喜欢按系列来买,有些是对一个系列情有独钟,有些则喜欢其中几个系列。 IP 化运营是泡泡玛特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也是高利润、高用户粘性的保障。泡泡玛特通过与艺术家、IP提供商及内部设计团队合作,目前运营IP超过85个,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 制图:财报看公司 由上图可以看到,自主开发产品和第三方的收入比例变化非常大。2017年时,泡泡玛特还是以第三方产品销售为主,自主开发产品收入占比仅29%;但2018年之后自主开发产品的销售就占据了上风,达到66.1%,2019年达到了82.2%的高峰。 Molly系列 PUCKY系列 其中卖的最好的就是自有IP Molly系列以及独家IP PUCKY系列(上图),在2019年销售占比分别为27.1%和18.7%,而其他新开发的系列销售占比都还不算太高,独家IP的略好于自有IP,这表明新IP的商业潜质还待验证。 泡泡玛特不仅在营收上增长迅速,毛利率也在逐渐提升,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7.60%、57.9%和64.80%,说明其规模化的生产,对IP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均摊都有所降低。 无论是欧美、日本还是香港,电影或漫画的IP化运作是一种比较主流的变现方式。 以漫威和迪士尼为例,迪士尼靠《冰雪奇缘》“艾莎裙”一项就获得了约4.5亿美元收入;美国漫威每年来自其授权衍生品的收入可以达到10亿美金;而在周边市场最为发达的日本,周边商品的销量甚至超过了电影和动漫行业本身的收入,数据显示,日本动漫产品播出环节与衍生品开发环节的利润比为3:7-1:9。 ● 盲盒的双刃剑 不过,泡泡玛特更像中国版的Bearbrick(积木熊)的运作方式,Bearbrick不是动漫的衍生品,而是出自出自于大阪插画家Mori Chack之手,由日本玩具公司MEDICOM TOY所出品。 第一代发行于2001年的八月, 一炮而红后受到很多明星的追捧。Bearbrick每一代也都有基本款、特别款等等,购买基本款的时候,盒子里面究竟是哪些款式并不知道,只有买到手后才能打开查看。这个场景是不是特别熟悉? 对泡泡玛特来说,盲盒就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极大的刺激了用户不断“集邮”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让许多用户大呼上当,甚至为了抽到“隐藏”款而花掉超出自己能承担的费用。 乐涵(化名)是这次采访中买过最多盲盒的姑娘,多达七十个,包含dimoo、molly、毕奇、潘神等等很多系列。此前被入坑的舍友种草,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泡泡玛特持续出新品就会持续购买。 “最近出新品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有喜欢的系列就会买,抽盒的不确定性有赌博的快乐,而且看着娃娃越来越多,很有成就感。” 而另一位用户琳琳(化名)对《财报看公司》说,之前遇到过一个小学男生,摇盒贼强,当场摸了一个隐藏(款),而且说家里有30几个隐藏(款)。当时就感觉,泡泡玛特粉丝年龄跨度真的是蛮大的,几岁到几十岁都有越来越多人入坑。“抽盒这个事情真的很上头,如果抽不到想要的话,可能会一直抽。我也有朋友不能理解收集盲盒,觉得这么大了还买这么多玩具。” 盲盒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同店销售增长,2019年同店销售增长63.1%,在店铺不断新增的情况下,仍然高于2018年的59.6%。 ● 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的销售和经销网络主要有5个,包括: 第一,主要位于中国33个一二线城市主流商圈的114家零售店; 第二,位于57个城市的825家创新机器人商店,这些商店帮助其扩大消费者触达范围; 第三,天猫旗舰店、泡泡抽盒机小程序、葩趣线上潮流玩具社区和其他中国主流电商平台等增长迅猛的线上渠道; 第四,北京国际潮玩展和上海国际潮玩展;  第五,批发渠道,主要包括中国的22家经销商及韩国、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 21个海外国家及地区的19家经销商。 可以看到,线上渠道的增长最为迅速,而零售店依然是其销售量最大的渠道。 “第一个买的(盲盒)应该是逛街逛到了,就进去看看随便抽了个喜欢的。”Loren(化名)说,之后买过十几个,除了周末逛街(在零售店)顺便抽一个,小程序和天猫店也都买过两次,但还是喜欢现场抽。 而其他几位受采访的用户也都表示,有时候虽然会在线上下单,但依然最喜欢现场抽奖的感觉。 而泡泡玛特作为涉及生产和物流等环节的实物交易,存活和周转的效率也是其经营效率的重要考量标准。 招股书显示,存货金额由截至2017年底1550万元增加87.7%至截至2018年底2910万元,并进一步增加230.9%至截至2019年底9630万元,主要是销售需求增长带动存货增加。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9、45和46天。截至2019年12月31日存货5230万元,54.3%已于截至2020年4月30日售出。 ● 如何紧紧抓住90、00后的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泡泡玛特的粉丝群主要覆盖15至35岁、拥有高消费力、热衷分享和展示的人群。 “从目前的消费人群画像来看,泡泡玛特的客户群75%是女生,这跟以前的潮玩市场(男士为主)是不一样的。”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曾在一次公开采访中说。 泡泡玛特建立了很多粉丝群和会员计划,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及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分別有共220万名及320万名注册会员。在2019年,注册会员的整体复购率高达58%。 据《财报看公司》了解到,一般会有两种粉丝群。一种是店铺群,(泡泡玛特)店长拉群,一般会在里面说新品到货时间,可以在群里提前预定,娃友也可以交流,出二手;还有一种是粉丝自己拉的群,主要是二手买卖、交流,还有猜盒分享(Popmart小程序)。猜盒可以加幸运值,幸运值达到100可以用透视卡,直接告诉盒子里是什么东西。 另外,《财报看公司》发现,送盲盒也成了90、00后的社交方式之一,不少用户首次入坑都是收到了闺蜜或者男朋友送的盲盒。 “第一次接触到盲盒是朋友送的礼物(韩国限定개새狗鸟系列),觉得整个系列都很可爱,自己又陆续入了两个,因为有目的性的想买到喜欢的形象 。” Stella(化名)说。 “最近会和朋友互相送娃,下一个娃也可能是抽了送她。”乐涵也表示。 可以看到,泡泡玛特对这些年轻用户的心理揣测“极为到位”,但也可以看到这些用户大多还是没有自主赚钱能力的学生,自制力相对成年人也比较低。如何在能力覆盖范围内,保持自己的爱好,又理智“集邮”,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 未来的成长空间有多大 泡泡玛特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净利润160万元、9950万元及4.51亿元,净利率分别为1%、19.3%和26.8%。 泡泡玛特能否进一步提升净利润规模,一是看其后续IP开发的能力,目前看来新IP系列仍待用户接纳;二是看市场天花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潮流玩具的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会进一步增长至2024年的448亿美元,符合年增长率为17.7%;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的增长更为快速,预期于2024年将增加至人民币7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提到,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进行全球扩张,截至2019年底,已建立起覆盖超过21个海外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据点,特别是在韩国及东南亚的战略扩张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详情]

网红盲盒营收16亿 三年净利翻282倍 泡泡玛特想做“中国迪士尼”
网红盲盒营收16亿 三年净利翻282倍 泡泡玛特想做“中国迪士尼”

  蓝鲸财经 原标题:网红盲盒营收16亿,三年净利翻282倍,泡泡玛特还想做“中国迪士尼”  正值六一儿童节的档口,“傍上”盲盒发家致富的潮玩公司泡泡玛特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正式开启赴港上市之旅。 靠盲盒扭亏,年赚16亿 说2019年是“盲盒元年”一点也不过分,虽说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但盲盒还是在2019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在行业大势下,泡泡玛特可能是受益最大的公司。 2017年时,泡泡玛特曾在新三板上市,从当时披露的年报和转让说明书来看,2014年-2016年泡泡玛特都处在亏损状态,甚至亏损幅度还在快速扩大,直到2017年开始收入Molly版权,并结合“盲盒”的形式销售,才让泡泡玛特开始扭亏。 如今年营收达到16.83亿的泡泡玛特,2017年时营收才刚刚破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6.34%,而归母净利润也从156.9万增长到4.51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零售估值计,2019年中国潮玩零售市场前五大运营商占比分别为8.5%、7.7%、3.3%、1.7%和1.6%,其中泡泡玛特位居第一,除了第二位之外,其余公司份额与泡泡玛特都有很大差距。 几乎一家独大的情况下,泡泡玛特的毛利率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在引入Molly之前,泡泡玛特主营时尚潮品的连锁经营零售、定制及批发业务,彼时毛利率只有47%左右,在2015年降至40%以下。 签约Molly之后,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开始有所回升,2017年-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47.6%、57.9%和64.8%。同时,虽然销售费用支出翻了6倍以上,但利润的高增速让泡泡玛特净利率也从1%增增到了26.8%。 与此同时,“盲盒概念”让泡泡玛特也备受资本市场青睐,4月时,泡泡玛特刚完成超1亿美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创新资本,据天眼查显示,自2011年以来,泡泡玛特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的潮玩基本都是以代工方式生产的,体量大了之后,瑕疵品数量也就增多,黑猫投诉平台上有1300多起关于产品质量的投诉,但是就目前来看,这显然并没有影响到投资人和消费者的热情。 大眼Molly一年吸金4.5亿 其实,最初的泡泡玛特只是一家潮流玩具公司,能成为今天的泡泡玛特一方面依赖于IP,另一方面则依赖于盲盒的销售形式。 在泡泡玛特的盲盒中,一个系列一般有13款,除了限定隐藏,一般你能直接知道其余12款的样式,但你不知道的是你能买到具体哪一款,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感足以在第一次购买之后就快速上瘾,另外盲盒展现的社交不仅促成了你的第一次“试试看”,也促成了以后每一次的“试试看”。 因此招股书中也提到,2019年末时泡泡玛特已有220万名会员,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时,已增加至320万人。每一次抽盒之后,抽到喜欢的样式,欣喜若狂的满足感让你对下一次更加期待,抽到不喜欢的,你也总会觉得下一次一定是心怡的,于是2019年泡泡玛特的重复购买率达到58%。 事实上,从天猫旗舰店来看,泡泡玛特除了盲盒也在同时销售其他IP的手办、周边和BJD娃娃,包括迪士尼公主、哈利波特、白夜童话、Kenneth小狐狸等IP,但销量就都不太好看了,即使是Molly的BJD娃娃最高月销量也不足3000,与同系列盲盒销量完全没法相比,虽然不可否认价格也是一个原因。 其实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如果你只是想要盲盒里的潮玩,大多数普通款在咸鱼等二手渠道的价格是要比官方更便宜的,但盲盒买的不就是拆开那一瞬间的满足感,所以,即使咸鱼有千万级盲盒交易市场,也并不足以影响泡泡玛特本身的销量。不得不说盲盒模式的加持确实给泡泡玛特带来了销量增长,但泡泡玛特也越来越离不开盲盒模式。 盲盒只是销售方式,毕竟“万物皆可盲盒”,泡泡玛特也提到IP才是它真正的核心,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泡泡玛特共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和51个非独家IP,营收占比分别为37.2%、35.4%和9.5%。 其中单个IP要数Molly的吸金能力最强,2019年以4.56亿营收占比27.1%,POCKY以3.15亿营收位居第二,其余还有Dimoo和TheMonsters营收过亿,但占比均不超过10%。 泡泡玛特的IP与大多数国内潮玩公司不太一样,并不走动漫培养情怀、潮玩变现情怀的道路,而是通过签约设计师直接进行IP形象创作。从2017年开始泡泡玛特每年都会举行大型展会活动,2019年展会年营收4552万,成为泡泡玛特第五大销售渠道,但更重要的是,展会是设计师的大型“海选”现场。 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曾在分享活动上表示,每年有数百位艺术家带着自己最新的作品来到展会,而泡泡玛特则从中选择部分IP收入囊中。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展会暂时还杳无音讯,对泡泡玛特IP的推新也有不小的影响。 千方百计拉你“入坑” 目前泡泡玛特产品的销售有线下零售店、机器人商店、批发、展会和线上销售五种模式,截至2019年末,泡泡玛特在33个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有114家零售店,在全国57个城市有825家机器人商店,批发渠道则包括22家国内经销商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21个国家及地区的19家经销商,线上渠道除了天猫还有泡泡抽盒小程序、葩趣潮玩社区及其他电商平台。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线下零售门店,2019年43.9%的营收都来自零售店,而零售店也是最容易产生第一次购买欲的场所,试想一下,聚光灯下透明整齐的展示盒里陈列着一系列或萌或酷的小娃娃,轻而易举的就能勾起你的好奇心,而盲盒的路上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而线下展示柜拉你“入坑”之后,线上渠道的铺设只会让你越陷越深,由于潮玩本身的属性对运输的要求并不高,明显可以看出线上也是泡泡玛特近来发力的重点,2017年-2019年线上渠道的销售占比从9.4%增长到32%。 而泡泡玛特的在线抽盒小程序就像是游戏“氪金”,非常容易上瘾,沉迷其中的同时花费比零售店更多的金额,2018年9月微信上线泡泡抽盒机后,当年就产生收益2300万,第二年收益增加至2.71亿。 在泡泡玛特的构图中,社群是又一个“诱敌深入”的线上模式,早在2016年泡泡玛特就成立了北京葩趣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运营潮玩社交平台,从葩趣app顶部的菜单也可以看出,泡泡玛特试图以自建平台鼓励玩家对于盲盒进行分享和再创作,以此增加对潮玩IP的沉浸度。 但事实上,葩趣的流量并不如人意,平台内绝大部分艺术家、改娃动态的评论、点赞互动程度都不超过两位数,葩趣内设商城大多数产品销量并不如天猫旗舰店,在招股书中,泡泡玛特也并未披露关于葩趣的详细数据。 要做“中国迪士尼”? 王宁曾公开表示,再给五年的时间,泡泡玛特会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企业,虽然不像迪士尼拍那么多电影,但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IP。 事实上,曾经声称对标迪士尼的国内公司不胜枚举,但直到目前还没有能称得上是“中国迪士尼”的公司出现,而泡泡玛特也是雄心勃勃的公司之一,在招股书中,泡泡玛特已不满足于潮玩本身,对自己的定位是“潮流文化娱乐公司”。 在迪士尼的营收结构里,依次分别为媒体网络、主题乐园和度假村、影视娱乐、衍生品和游戏四个板块,动画电影制作、主题公园创收、品牌经营授权等轮番收割IP价值,五年时间建乐园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国内现有的主题乐园也没有能做到对标迪士尼的,再加上不打算做电影,其实不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盈利模式,泡泡玛特跟迪士尼都不太像。 虽然都以IP为核心,但泡泡玛特和迪士尼走的其实是两条路。提到迪士尼你会想到米奇、唐老鸭、白雪公主、爱莎或者是复仇者联盟等形象,再众多动画和电影的打造中丰满IP形象,再通过乐园、衍生品等方式变现,在迪士尼的乐园业务中,门票之外收入占比最多的就是购物。 而泡泡玛特其实相反,去年王宁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在这个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很难靠制作内容沉淀出一个IP,并且价值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泡泡玛特潮玩的逻辑其实是一个没有背景故事的IP,允许你放入自己的灵魂,以Molly来说,看似木讷的表情可以代入你的任何情绪。 但这样一来,也许潮玩是一个好生意,对标迪士尼却没有什么意义。而即使是目前中国泛娱乐行业市场规模排名第一的也还是数字娱乐,也就是说数字游戏、在线电影、动漫等依然是当下的主流。 其实全球来说,没有背景故事的潮玩IP有很多,曾经火过的“暴力熊”到现在依然很火的KAWS,甚至HelloKitty、熊本熊等都不是靠内容大火的IP,但他们的商业模式基本是以周边、衍生品和品牌授权为主,即使在日本拥有两家主题乐园的HelloKitty也在巡游表演中补足了背景故事线条。 总的来说,泡泡玛特赴港上市是一件众所期待的事情,开启元年的“盲盒经济”也给泡泡玛特诸多红利,但短时间内想成为“中国迪士尼”,泡泡玛特要做的还很多。(蓝鲸资本 徐晓春 xuxiaochun@lanjinger.com)[详情]

泡泡玛特冲击港交所 IP运营这门生意好做吗
泡泡玛特冲击港交所 IP运营这门生意好做吗

  来源:经济观察报 有不愿具名的文化产业领域人士认为,潮流玩具作为文化IP运营的前端业态,也遇到了IP运营生命周期、零售端扩充成本增加等挑战。而这些挑战也同样摆在头部企业泡泡玛特面前。 一款原价59元的盲盒,在二手市场价格翻涨20多倍……在众多玩家的追捧下国内潮流玩具公司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且做好进发的准备。6月1日儿童节当天,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这家国内头部潮流玩具公司自2019年从新三板退市后,在其成立10周年的特殊时刻,向资本市场再度冲击。 Molly公仔和盲盒的火热使得泡泡玛特的名气大增,招股书更加清晰的展示了一款娃娃的吸金能力有多强:2019年泡泡玛特营业收入16.83亿元、净利润4.51亿元、毛利率64.8%。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今年33岁,此前在公开场合他曾经表达过这家玩具公司的价值并不在于简单的生产和销售玩具,而是要挖掘和商业化IP。从该公司的招股书中看到,除了IP运营的核心以外,其业绩的快速增长也与通过销售网络的布局来触达消费者有关。 一位不愿具名的文化产业领域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潮流玩具作为文化IP运营的前端业态,也遇到了IP运营生命周期、零售端扩充成本增加等挑战。而这些挑战也同样摆在头部企业泡泡玛特面前。 Molly是如何被打造的 “我常常说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我们不一定像就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这是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此前公开讲过的一段话。 迪士尼的IP运营已是行业标杆,而泡泡玛特是如何做IP运营的呢?根据该公司的招股书,目前该公司主要业务为艺术家发掘、IP运营、消费者触达以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广等四个方面。 以泡泡玛特标志性IP——Molly为例,这款公仔形象是艺术家王信明2006年的创意作品,2006年Molly形象也被开发出多个定制系列和潮流玩具,但是由于制造成本限制以及商业机遇问题,这款玩具的销售一直处于较小的规模。泡泡玛特于2016年发现了这款IP,并与作者王信明展开合作,围绕这款形象衍生出多款不同的产品,并通过盲盒等玩儿法增添了趣味,加速了商业化操作。 商业化操作中不仅包括娃娃本身的销售,还包括自有IP的授权,从而拓宽变现渠道。比如2019年泡泡玛特授权伊利使用Molly的形象推广调味乳饮品。在泡泡玛特的IP中,Molly形象的收入贡献举足轻重,2017年-2019年仅这款IP的销售额贡献占比分别为26.3%、42.6%以及27.4%。 根据招股书,2019年,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产品贡献收入占比为82.1%,其中自有IP占比37.2%,独家IP占比35.4%,非独家IP占比9.5%。泡泡玛特的各项财务数据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至2019年期间,泡泡玛特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连续两年同比增长了225%以上;净利润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毛利率则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正如上述文化产业领域人士所提,IP运营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成功率及生命周期等。在潮流玩具零售市场,Molly会容易被复制吗?这也关乎泡泡玛特这家专注IP运营企业的未来。 “Molly对我们的销售表现至关重要,我们无法确保Molly 的受欢迎程度及市场接受程度可以保持在其现有水平。”泡泡玛特也在其招股书中提到了IP运营所遇到的挑战。“消费者的兴趣发展非常迅速,且不时发生巨大变化,为了取得成功,我们须预测吸引消费者的IP及产品,并快速开发及推出能够赢得消费者有限时间、关注及开支的产品。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品味及不断变化的利益,加上消费者感兴趣及所接受消费品及内容的不断变化及扩大,使得若干产品及内容无法被消费者接受,而其它产品及内容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回应,然后迅速被取代,因此消费品,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潮流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相对较短。” 线下渠道的挑战 泡泡玛特招股书中援引了一份调查数据,这组有趣的数字证明了潮流玩具的消费者通常具备两个特征:忠诚度高、能够接受较高的零售价。具体数据为,68.5%的潮流玩具消费者于2019年购买过一次,其中19.8%的潮流玩具消费者购买过超过5次,68.9%的客户在该调查前6个月曾购买潮流玩具,而27.6%的客户愿意为其喜爱的玩具支付高于500元。 是什么让这些“粉丝”愿意花钱去多次消费呢?除了IP的魅力之外,盲盒的玩儿法也给潮流玩具引流不少。盲盒,事实上就是一个盒子,但是里面到底装着哪款玩具,无从知晓,消费者就只能带着好奇心不断的去买,不断的去“开盒”,如果运气好,就能抽到隐藏款。“约70%的潮流玩具消费者曾就他们所想的某一特定玩具设计购买盲盒玩具三次或以上。”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调查称。 因此在商场一角,一台泡泡玛特的零售机前抽盲盒也成为这几年线下场景中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一位零售行业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潮流文化IP触达消费者,除了盲盒这种充满期待的玩儿法、IP的魅力之外,还要做到销售网络的覆盖,让消费者随处可以看到,“商场门口、地铁口都能看到,才能不断激发购买欲。” 就销售网络方面,泡泡玛特介绍,目前其拥有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以及批发等四个主要渠道,其中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国拥有114家直营零售店,该渠道的贡献最大,占收入比43.9%;其次为线上渠道,占总收益额的32%;此外,机器人商店2019年的收益达到了2.49亿元,该渠道被看作是泡泡玛特减轻线下租赁费用,以较低成本拓宽市场的手段。 泡泡玛特近几年高速增长与其线下零售店的快速扩张有直接关系。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三年间,泡泡玛特零售店的数据分别为32家、63家以及114家;机器人商店的数量增长更快,分别为43家、260家以及825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零售商业带来了多重冲击,泡泡玛特也在其招股书中提到,“ COVID-19疫情期间,潮流玩具产品的需求受到不利影响,主要因为消费者出行受到限制、店铺关闭及线上销售渠道的经销能力受限。” 泡泡玛特进一步介绍,自2020年1月起及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暂停关闭合共88家零售店以及279间机器人商店,另外计划于2020年4月举办的上海国际潮玩展也已推迟至11月。 从新三板转战港交所 事实上,泡泡玛特的成长并非一路通畅。资料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703.21万元、4537.53万元、2942.6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483.53万元。此后借助大IP和盲盒模式,泡泡玛特扭亏为盈。 如今,泡泡玛特的营收连续两年20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背后是国内潮流玩具行业的爆发。从定义上看,潮流玩具自身就带有潮流文化及内容元素,其种类繁多,比如盲盒、手办、GK手办以及成人拼装玩具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可支配收入增加、潮流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越来越优质潮流玩具IP于市场成功孵化的驱动下,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规模自2015年的87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98亿美元,符合年增长率为22.8%。其中,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人民币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借助行业风口,泡泡玛特逐渐壮大,在此过程中资本的力量不容小觑。自成立开始,泡泡玛特与资本长相伴。启信宝信息显示,10年间它已经获得了九轮融资。其间,2017年1月25日泡泡玛特登陆新三板,并于2019年4月退市。当时市值为20亿元。 今年4月,泡泡玛特一则融资信息引起市场关注,由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资本领投,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当时就有消息称,完成此轮融资后,泡泡玛特就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该消息最终成真。招股书显示,目前王宁为泡泡玛特第一大股东,持股56.33%。泡泡玛特的管理团队也呈现年轻化的特点,33岁的王宁担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其妻子杨涛同样33岁,为公司副总裁;另一位副总裁刘冉32岁,首席运营官司德31岁。 对于泡泡玛特此次融资后的发展,该公司招股书显示,将进一步提升艺术家发掘及IP创作和运营能力,扩展消费者触达渠道和海外市场,吸引、培养及保留人才以及精挑细选寻求战略联盟、收购和投资等。 [详情]

泡泡玛特冲刺港股:三年连亏到年赚4.5亿 对标迪士尼曾陷抄袭
泡泡玛特冲刺港股:三年连亏到年赚4.5亿 对标迪士尼曾陷抄袭

  原标题:泡泡玛特冲刺港股 是投资者的印钞机还是盲盒? 新京报记者 张泽炎  盲盒故事卷土重来,硬核玩家们的执念正撑起泡泡玛特冲击港股的雄心。 6月1日晚间,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去年赚4.51亿、拿过八轮融资、登陆新三板又摘牌,泡泡玛特似乎“不差钱”。这一次冲击港股,泡泡玛特称要发力IP研发。 实际上,泡泡玛特并非一出生就光环耀眼,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程度不断加大,直到2015年,泡泡玛特引入了盲盒故事,才撬动了市场,收获了一台“印钞机”。 靠Molly等盲盒逆袭后,泡泡玛特“后浪”IP在哪里,盲盒故事能走多远? 从三年连亏到年赚4.5亿,起底泡泡玛特实控人是如何讲述盲盒故事的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创始人、董事长王宁为公司实控人,通过附属公司合计持股56.33%。王宁通过GWF Holding持股为46.83%,通过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持股7.04%,通过Tianjin Paqu持股为2.46%;泡泡玛特的执行董事及副总裁杨涛系王宁妻子,因此被视为王宁持有的股份中拥有权益。 王宁是谁?这位现年33岁的泡泡玛特实控人兼CEO是如何讲述盲盒故事的? 2009年,王宁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毕业,并于2017年6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目前,王宁担任泡泡玛特及主要附属公司的董事,包括北京泡泡玛特、葩趣互娱、Pop Mart(Hong Kong)Holding Limited及天津泡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呈现持续上涨的势头。上述报告期内,泡泡玛特分别实现营收1.58亿元、5.14亿元和16.83亿元,后两年增幅为225.4%和227.2%,净利润分别达到156万元、9952万元和4.51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高达6119%和353%。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19年的收益及2017年-2019年的收益增长计,泡泡玛特是国内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玩品牌。 “进击”的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上也表现不俗。企查查显示,自从2010年在北京欧美汇开出第一家零售店,迄今为止泡泡玛特已经获得了8轮融资。今年4月,泡泡玛特刚完成Pre-IPO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 实际上,泡泡玛特也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谷。2017年1月,泡泡玛特在新三板上市,但在2019年4月终止挂牌,挂牌仅2年。彼时在新三板退市时,公司表示,原因为配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提升公司决策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公司更好的发展。但当时有业内人士分析,泡泡玛特的摘牌举动是为了谋求在中国香港或美国上市。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公司曾连续三年亏损。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703.21万元、4537.53万元、2942.6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483.53万元。 扭亏的重要一环,是泡泡玛特引入了盲盒故事。IP运营+盲抽盲盒,年轻人们很“吃”这一套。 王宁曾在采访中如此定义盲盒:我们不认为泡泡今天的成绩仅仅是因为盲盒这个载体。泡泡玛特的迅速壮大,核心要素还是IP本身。我们的用户多数都是成年人,真正吸引他们的不只是拆盲盒所带来的惊喜感,更重要的还是盒子里面的东西。 的确,有消费者曾经对记者表示,“收集盲盒不是为了赚钱,单纯是因为喜欢。喜欢那种好奇、期待刺激的感觉,失望也开心。并非像网上说的抱有赌博心态,更多的是在抽奖。”从大学开始收集盲盒的豆豆(化名)认为。 豆豆称,“一开始是觉得盲盒一般都是同一个东西几十种造型,有收藏感、很好玩,重点是不贵,偶尔花点小钱对我来说是消遣。随着消费习惯的养成,以及盲盒不断上新,我每次看到一批新产品都会买几个,成为了一种自然。换句话说,买了一个,就想买一套;买了一套,就想买到隐藏款。” Molly似有魔法?一己之力扛下公司3成收益,Molly之后“后浪”在哪里 前段时间在盲盒市场引发“血雨腥风”的Molly系列即是由泡泡玛特自主开发的盲盒。泡泡玛特在官方上自称为IP综合运营服务集团:“公司的关键资源为公司签署的独家IP资源,签约合作多个国内外知名潮流玩具IP,对IP资源进行整合。” 据该公司披露,2017年,泡泡玛特分别获得Satyr、妹头、Gudetama、Hellokitty和火影忍者疾风传“等形象的使用授权,为其开发手办公仔等商品。2018年7月,泡泡玛特收购了Molly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2019年4月收购了Molly全球的知识产权所有权。泡泡玛特预计将在2020年推出超过30个新IP。 Molly为香港艺术家王信明设计的形象。2006年以来,王信明基于Molly形象开发了多个定制系列和潮流玩具,但是由于制造成本限制和有限的商业机遇,Molly玩具的销量和经销一直维持在规模较小的水平。直到2016年,泡泡玛特发现商机,并推出了收个“Molly Zodiac”盲盒系列,Molly才打开了市场,并以一己之力成为泡泡玛特的招牌IP。 Molly有多受欢迎?2018年双11当天,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就卖出了超过2700万元的盲盒。2019年双11,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达到8212万元,同比增长295%。 在招股书中,泡泡玛特坦承,从Molly获得很大一部分收益。截至目前,公司运营有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其中,最大的IP就是Molly,基于其形象自主开发的潮流玩具产品的销售额分别为4101.9万元、2.14亿元和4.56亿元,分别约占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总收益的26.3%、42.6%和27.4%。 尽管泡泡玛特对Molly依赖明显,但Molly的销售额占总收益比重已经略有下滑。 公司现有的85个IP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但即使从2019年数据看,后三个IP销量仅占总收益的5.9%、1.5%、1.4%,而自有IP的销售占公司总收益的37.2%。 除此之外,公司的独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和SATYR RORY等,上述三个独家IP在2019年的销售额分别为3.15亿元、1.08亿元和6308.6万元,分别占总收益的18.7%、6.4%和3.7%。独家IP从2017年仅占总收益的3.1%一跃到2019年的35.4%,比重基本可与自有IP进行抗衡。 不过,为了推广IP,泡泡玛特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连年攀升,2017-2019年分别投入260万元、1070万元及46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并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将面临没有替代品的困境。此外,IP授权协议的期限亦可能构成风险,因部分产品根据授权协议开发,授权期限通常在1-4年,其中有的不会自动续期,届时不再有权出售产品,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渠道大考:以线下渠道为主,线上渠道正在进击 与业绩相对应的,是泡泡玛特不断增加的零售店数量。截至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末,泡泡玛特的零售店数量分别为32家、63家和114家;机器人商店分别为43家、260家和825家。 目前来看,泡泡玛特的主要销售渠道分别为线下零售店、线上渠道和机器人商店和批发。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线下零售店的销售额分别为1.01亿、2.48亿和7.4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63.9%、48.3%和43.9%,比重不断下降。 线下零售店数量不断增长,泡泡玛特的租金费用也在增加。2017年,该公司的租赁费仅为911.3万元,但2019年已经涨到5349.5万元。 2017年,泡泡玛特首次推出机器人商店,每间机器人商店可以最多存储60个货品品类。目前,泡泡玛特在57个城市有825家创新机器人商店,这些商店可以帮助泡泡玛特扩大消费者触达范围,并为粉丝提供交互式的购物体验。与零售店相比,机器人商店在租金、人员费用和维护费用方面的前期成本和持续运营成本均较低。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在中国拥有825间机器人商店(自动售货机),其中81间机器人商店由合作伙伴负责运营,每月拿出总銷售收益的35%进行分成。 招股书显示,2017年内至2019年,机器人商店分别实现销售额556.8万元、8643.1万元和2.4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3.5%、16.8%和14.8%。 线上渠道的比重则不断上升。上述报告期内,线上渠道分别实现销售1485.4万元、1.03亿和5.39亿,占销售额的比重从9.4%增长到32.0%。泡泡玛特的线上渠道包括天猫旗舰店、泡泡抽盒机、葩趣和其他中国主流电商平台。 根据报告,2019年,天猫旗舰店产生的收益为2.51亿元,在天猫所有模玩旗舰店中排名第一;2018年9月,公司推出泡泡抽盒机小程序,收益从2018年的2300万收入增长至2019年的2.71亿元。 另外,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拥有30万名、70万名、220万名注册会员。2019年,泡泡玛特注册会员的整体重复购率达58%。 对标迪士尼?却陷入抄袭风波 “我自己觉得五年以后,我们有可能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公司,但是最像迪士尼不代表我们会像它一样去拍电影,而是我们也将成为一个拥有多个IP的大型集团。迪士尼是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让IP走进大家的生活,我们则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方式让IP为大家带来美好和快乐。”泡泡玛特CEO王宇在2018年表示。 如今,两年过去,泡泡玛特确实在IP方面有所发力。公司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将进一步提升艺术家发掘及IP创作和运营能力。 但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目前,泡泡玛特的成熟IP较少,甚至在早前曾经深陷“抄袭风波”。 今年2月8日,泡泡玛特新品AYLA动物时装系列在天猫旗舰店、葩趣、泡泡抽盒机等6个渠道进行发售。但随后有消费者指出,泡泡玛特AYLA动物系列盲盒疑似抄袭知名娃社“DollChatueau”(中文简称:娃娃城堡)2017年的产品。 2月13日,娃娃城堡发表声明,希望其下架有关设计雷同商品以及召回已售商品。2月18日,泡泡玛特发表声明致歉,承认AYLA动物时装秀系列个别款式设计过程存在问题,并承诺下架有关设计雷同商品以及召回已售商品。 如何对标迪士尼?业内人士表示,泡泡玛特需要一个能够持久的盲盒故事,这会导致IP单一、延伸周边更加困难。 不过,泡泡玛特联合创始人司德对公司前景决心坚定:“在年轻人本身经济能力不是很好,对美和艺术的理解不是很深的时候,潮玩可能是让他们第一次接触到的潮流艺术产品,价格也都能买得起,这会成为大家的艺术启蒙。”[详情]

泡泡玛特IPO:惹争议的“不确定游戏”下的冷思考
泡泡玛特IPO:惹争议的“不确定游戏”下的冷思考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经牛眼 “我就是无聊买了几个,有时逛到那边就买,享受盲盒的乐趣,有时候没有买到心仪的就很气。”刚进公司不久的穆小姐表示。 “盲盒开出来喜欢的,完全靠运气。为了盲盒中喜欢的东西啊,喜欢动漫和游戏的一般会试试。如果只喜欢其中一种的话,有的比较有钱的人就会不停的开盲盒,就为了可以得到那一种。”正在读大学的李同学讲述身边朋友的例子。 盲盒作为近几年来兴起的消费形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作为年轻人很烧钱的消费行为,盲盒也经常受到异议,一些极端案例往往站到了理性消费的对立面上。 作为国内盲盒市场的头部玩家泡泡玛特此前就已经登陆了新三板,而昨日该公司在港交所的上市文件已经披露,正式开始了港股上市的征途。而从泡泡玛特的财务报告看,这是一个增长迅猛的市场。 小小Molly一年卖出4.56亿元 作为一家增长很快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该公司建立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平台,包括艺术家发掘、IP运营、消费者触达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广,通过该平台激发粉丝对潮流的热情,给他们带来快乐和美好。 对于目标群体的定位,泡泡玛特指出:“我们的粉丝群主要由15至35岁高消费能力,且热衷分享与展示的人们组成。我们产品的艺术风格和趣味特点吸引了粉丝,并产生客户高忠诚度及重复购买。” 从泡泡玛特的产品组合来看,他们基于IP开发各种潮流玩具产品,且主要分为盲盒、手办、BJD及衍生品。对于泡泡玛特的盲盒,公司称各盲盒产品系列具有独特的主题,通常包含12种不同的设计,包括一款特殊设计的隐藏款。同一系列中所有设计的盲盒包装相同,粉丝并不知道彼时将获得哪个系列的具体设计,由此不可预测性,盲盒增加了乐趣并增加了重复购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过去三年泡泡玛特的主营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收入1.58亿、5.15亿及16.83亿元人民币,而同期溢利分别达156.9万、9952万及4.5亿元。可以看到2019年泡泡玛特的溢利比2017年增长了287倍。从泡泡玛特的毛利率来看也是逐年增长,从2017年的47.6%增长至了64.8%。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泡泡玛特最为重要的IP——Molly,凭一己之力在2019年就卖出了4.56亿元。 MOLLY等IP形象,图片来源:泡泡玛特上市资料 资本早已扎堆进入 作为盲盒市场的头部玩家,泡泡玛特早已被资本加持。开源证券就指出,泡泡玛特早在2011年就开始天使轮,随后又展开了多次的融资。 图片来源:开源证券研报 该券商还指出,盲盒的核心商业模式就是对“不确定游戏”的完美复制,即通过强IP属性产品吸引消费者,以抽盲盒独特销售模式激发好奇心,并通过抓住消费者对收藏的喜好来提升复购率。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国内盲盒市场已超过25亿元。 事实上,泡泡玛特早在2017年初就在新三板挂牌,不过在2019年初又摘牌。对于从新三板撤出又拟进入港股市场,泡泡玛特指出:“上述行为将为泡泡玛特提供更多机会接触全球市场。” 而在泡泡玛特挂牌新三板之前,就可以看到公司早就有很多资本进入,如:北京墨池山创业投资管理中心、上海华强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青合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等。 此次泡泡玛特拟登陆港交所,虽然目前还没有募资的具体数据,但是公司还是提到了募资后的用途:一、为消费者接触渠道及海外市场扩展计划拨付部分资金;二、预期将用于对本行业价值链的公司进行潜在投资、收购及与该等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拨款;三、预期将用于投资技术计划,以增强公司的营销及粉丝参与力度及提升业务的数字化程度等。 盲盒的机遇与风险 盲盒一经出现就在一定群体内迅速风靡,但是在火热的背后仍旧有很多冷思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注意到,在盲盒火热的销售背后,社会上也存在这样的声音——“有人将盲盒的火爆归结于消费体验升级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而更多的是,对当前盲盒消费陷阱和盲盒消费主力—— 95后年轻一代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的担忧。” 图片来源:摄图网 对于即将登陆港股的泡泡玛特,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其较高的知名度仍是一大优势。富途证券投研团队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港股新股的市场关注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者对新股认购的参与度,从而对其上市融资起到正面作用。过去两年,泡泡玛特营收增长率均达到了200%以上,净利润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尽管随着基数扩大以及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后续保持该增幅的难度也会增大,但潮玩作为一个低存量高增量的市场,未来仍将保持30%左右的增速,作为市场龙头的泡泡玛特拥有较高的成长性估值相对合理。” 另外该券商还指出,“盲盒”模式主要满足玩家的收藏和获得感,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神秘感,而引发理性消费讨论的大幅溢价情况基本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与泡泡玛特的主营业务关联性并不强。另一方面,泡泡玛特也已将营销方向扩大至IP开发与运营、线下活动影响力等方面,以“潮玩”元素的构建对冲“盲盒”模式带来的风险。 每经记者 袁东    每经编辑 吴永久  本文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详情]

夫妻卖盲盒、年入16亿 揭秘泡泡玛特的暴利生意
夫妻卖盲盒、年入16亿 揭秘泡泡玛特的暴利生意

   来源微信公众号:燃财经 作者 | 苏琦 编辑 | 魏佳 靠着“盲盒”概念名声大噪的国内知名潮玩公司泡泡玛特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6月1日晚,该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其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最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227%。 最受人关注的是其盈利能力。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实现爆发式增长。单以2019年数据计算,净利润率达到26.8%。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堪比印钞机。 成立十年以来,泡泡玛特已经从一家单纯的玩具合集店,转型成自主开发产品收入占比达82.1%的IP品牌,并赚得盆满钵满。这是一家瞄准年轻人的公司,其管理层也非常年轻,人均年龄32岁左右。 同时,这还是一家夫妻店,副总裁杨涛为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宁的配偶。招股书显示,王宁持股56.33%。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曾在一次活动上问王宁:如果从商业模式的维度出发,你如何定义泡泡玛特?王宁称,有些人可能觉得我们是做零售的,因为我们开了很多很多店;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卖玩具的,因为我们卖手办;也有一些人觉得我们是做IP的,因为我们签了很多IP;还有一些人说我们做展会的,但这些都是泡泡玛特的一个切面。 看上去,泡泡玛特的触角伸的又多又长,但它并非没有隐忧。IP矩阵的开发、自有电商平台葩趣的后续发展,以及新冠肺炎带来的线下展会的延迟,都将是泡泡玛特成长路上的重担。 从连亏三年到年赚4亿 其实,这并不是泡泡玛特第一次冲击资本市场。2017年,它曾登陆新三板。那时,它还没有展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截至2016年,泡泡玛特曾连续3年亏损。 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其营收分别为1703.21万元、4537.53万元、2942.6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483.53万元。 后来,得益于Molly和Pucky两大IP,同时大力扩张线下门店数量,新增机器人商店及展会两大业务线,泡泡玛特才扭亏为盈并顺利上市。2019年4月,因考虑成本问题,泡泡玛特退市。 退市后,泡泡玛特的表现十分惊人。 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2018和2019年的营收增幅分别为225.4%、227.2%,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业绩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制图 / 燃财经 公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分别以2019年的收益及2017年-2019年的收益增长计,泡泡玛特是国内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的潮玩品牌。 不仅业绩亮眼,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足够优秀。 成立10年来,泡泡玛特完成了9轮融资。今年4月,泡泡玛特刚完成Pre-IPO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 制图 / 理财不二牛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燃财经,2019年泡泡玛特在新三板退市时市值是20亿元人民币,红杉资本买入8000万美金老股时给出了21亿美金+的估值,泡泡玛特Pre-IPO轮融资估值为25亿美元,按照4.5亿利润计算,红杉资本有33倍PE,新投资者增资则有39倍PE。 这不禁让人好奇,这家公司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到底靠的是什么? IP+盲盒,靠1个娃娃卖出4.5亿 作为一家收入在两年内翻了超10倍的企业,泡泡玛特的法宝之一是IP运营,且搭配了盲盒的玩法。 “泡泡玛特纯做玩具是不具备任何增值意义的,也不会刺激用户消费,它用盲盒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位投资人告诉燃财经。 泡泡玛特披露,目前公司运营有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其中,最大自有IP Molly 2019年卖出4.56亿元。 自有IP主要是指收购的代表性IP及内部设计团队开发的IP。2018年7月,泡泡玛特收购了Molly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2019年4月收购了Molly全球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就自有IP而言,公司享有完全知识产权,包括开发及销售。 Molly于2006年由王信明先生创作面市,但受限于制造成本和市场,销量一直平平。直到2016年4月,泡泡玛特与王信明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并在8月推出首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一炮而红。  可以说,泡泡玛特为Molly带来了二次新生,Molly也让泡泡玛特这一品牌和盲盒这一形式,龙卷风一般席卷开来,硬核玩家们为它壕掷千金,欲罢不能。 数据显示,仅2018年双11当天,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就卖出了超过2700万元的盲盒。2019年双11,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达到8212万元,同比增长295%,并在天猫玩具大类中排名第一,首次超过了乐高、万代等国际品牌。 在闲鱼上交易最热门的十大盲盒产品中,Molly排名第一。2018年,原价59元到79元不等的Molly娃娃,在闲鱼上的交易超过23万单,均价270元,价格最高的一款涨价39倍。 曾有人向燃财经评论称“尽管泡泡玛特拿下了很多IP,但其他99个加在一起,还没有1个Molly卖得好”。不过,从数据来看,泡泡玛特在有意识的打破这一局面。 2017年-2019年,Molly分别占其总收益的25.9%、41.6%与27.1%,有所下滑,这或许是团队有意在加强自有IP的丰富度。 与此同时,泡泡玛特一边稳住自有IP的占比,一边提高独家IP的占比,独家IP从2017年的3.1%提升至2019年的35.4%,几乎与自有IP的占比持平。 这样做的结果是,泡泡玛特的自主开发产品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29%上升至2019年的82.1%,控制力度逐渐增强。据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泡泡玛特旗下有4个IP累计销售额超过1亿元。 制图 / 燃财经 要知道,泡泡玛特在2010年成立之初,只是一家玩具集合店。如今,自有产品能为泡泡玛特带来13.84亿元的营收,在真正意义上形成自己的品牌,“这才是其毛利水平直线上升的根本原因”,一位业内人士称。 另一方面,盲盒的玩法更加刺激了消费者的复购。一个盲盒售价为49元至99元,例如一个Molly卖69元,生产成本不到售价的10%。盲盒通常有12个不同的常规造型,一箱12盒,隐藏款的抽中率仅为1/144。想要集齐一套,不可避免的会进行重复购买,因为如果能抽中隐藏款,一出手差不多就能赚回一盒的钱。 在华兴的一次活动上,与包凡对谈时,王宁称,盲盒并不是一种新玩法,人们之所以觉得盲盒重要,主要是因为泡泡玛特当初在向大众推广潮玩文化时,盲盒能非常好的强化购物体验,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去做零售,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普适性,验证了这种玩法的成功。 不过,盲盒也曾陷入争议。2019年7月,泡泡玛特玩偶曾被曝甲醛超标,随后泡泡玛特回应称:所售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相关产品已送检。此外,有观点认为,盲盒经济的受众,很多都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相对更低。若一味地投入金钱去购买盲盒,或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花高价购买盲盒玩偶,认为可以保值升值,就有可能成为被收割、套路的对象。 线上线下渠道多点布局 但自有潮玩社区乏力 除了IP+盲盒的玩法,泡泡玛特的另一盈利点在于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 泡泡玛特目前有零售店、线上渠道(天猫旗舰店、泡泡抽盒机、葩趣及其他中国主流电商)、机器人商店、展会、批发五大销售渠道。 在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的环境下,泡泡玛特首先想尽办法抢占线下点位。 这些年,泡泡玛特一直在逐步增加其零售店的比例,零售店也还是其最主要的销售渠道。2017年-2019年新增零售店数量分别为17家、36家和53家,截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零售店已经达到114家(覆盖33个一二线城市)。 “因为线下店更能直接刺激受众的消费欲望”。一位投资人称,泡泡玛特的线下运营非常细致,不管是店员话术还是玩具的陈列,都会让用户产生消费冲动。他曾在一家泡泡玛特门店蹲守两个小时,发现其线下店的流量是旁边门店流量的3-4倍,至少有50%以上的人是买了东西才出来。 但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的零售店贡献的收益分别为1.01亿、2.483亿、7.39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63.9%、48.3%及43.9%,逐渐减少。这或许是为了控制高额的租赁费,根据招股书,其租赁费由2017年的911.3万,涨到2019年的5349.5万。  为了减轻负担,2019年5月开始,泡泡玛特在北京金台路等主要地铁站铺设自助售货机,这些机器能够以更快速度渗透不适宜开设门店的地方,以较低的成本测试实际市场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在中国拥有825间机器人商店(自动售货机),其中81间机器人商店由合作伙伴负责运营,每月拿出总銷售收益的35%进行分成。但是,招股书显示,机器人商店近年来贡献的收益占比逐渐在减少,从2018年的16.8%下降至2019年的14.8%。 潮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低存量高增量的市场,线上渠道也是每家品牌的必争之地。近三年,泡泡玛特的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亦逐渐提升,从2017年的9.4%增长至2019年的32%。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2019年,天猫旗舰店产生的收益为2.51亿元,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机从2018年9月推出以来,从2018年的2300万收入增长至2019年的2.71亿元。 此外,泡泡玛特披露了目前已有320万名注册会员(线上+线下)。2019年,泡泡玛特注册会员的整体重复购买率达58%,微信公众号拥有200万名粉丝。 除了外部渠道的流量外,泡泡玛特推出了葩趣,一个自有的粉丝线上社区。有投资人猜测,招股书通篇没看到葩趣的用户及营收数据,或许是因为数据不够好看。 “如果以葩趣作为主要的线上渠道,9.4%-20%-32%的线上渠道营收的增长曲线是非常优秀的。因为大量用户在自有的电商平台里付费并且有很好的复购,说明线上渠道已经具备一定的核心用户群,并且有机会产生基于泡泡玛特IP的潮玩文化社区。IP的价值在社区里通过UGC进步一放大,站内巩固用户共识,站外吸引新用户产生共识。如果它能做到以上这些,基于潮玩的垂类社区电商平台就基本成型了,价值会远超线下渠道。”该投资人称。 上市之后,前景几何? 不得不承认的是,泡泡玛特打开了整个潮玩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玩零售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同时,受中国潮玩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所推动,这一市场规模预期将于2024年达到763亿元。 但对于泡泡玛特来说,上市后的前景还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首先是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分散且充满竞争。 沙利文报告显示,2019年,按零售价值计,前五大品牌分別占中国潮玩零售市场份额的8.5%、7.7%、3.3%、1.7%及1.6%。 报告称,其中市场排名第一的为泡泡玛特,市场份额达到8.5%,那么剩下的四家是谁?有人认为是酷乐潮玩、52toys、艾漫,有人则认为应该是IP station、美拆和52toys。这个市场,还是有不少竞争对手正在虎视眈眈。 据Third Bridge高临咨询观察,目前潮玩市场根据各家体量来讲,除泡泡玛特属于头部玩家外,全国拥有200多家线下门店的酷乐潮玩排在第二,据悉其盲盒销售额已达上亿,能够占整个销售额的10%以上。另外,杂物社去年年底已经开出200多家店,现在市场上大概是这3个品牌做得比较好。 这一行业不光是同行在竞争,一些跨界品牌例如名创优品这样的杂货店也在售卖盲盒,价格带相对较低,它的门店可能主要在三四线以下城市,形成差异化。 其次,对于这样一个依赖于线下的行业来说,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显而易见。不仅线下门店的销量受到影响,无限期延期的玩具展也将为公司带来重创。 王宁曾称,每年两次的玩具展,是这几年公司战略当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每年都有几百个艺术家会带着自己最新的作品来参加这个展会,从这里我们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的艺术家。这个平台就是艺术家的海选现场,一些新的IP也在这里诞生。 2017年-2019年,其展会收益分别为680万、2560万、4550万,分别占各年度总收益的4.3%、5.0%及2.7%。 还有最为重要的是,泡泡玛特对于IP的依赖性。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称,公司并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则将面临没有替代品的困境。 此外,IP授权协议的期限亦可能构成风险,因部分产品根据授权协议开发,授权期限通常在1-4年,其中有的不会自动续期,届时不再有权出售产品,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但整体来说,这个行业的前景还是偏乐观,Third Bridge高临咨询多位访谈专家认为,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去年炒鞋的人手里存货的价格已经跌了50%,但是盲盒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泡泡玛特4月份的销售已经恢复到80%。 泡泡玛特的上市即将为潮玩行业带来一波新的利好,风口过去之后,它能否一直维持高速增长,还有待检验。 [详情]

一图看懂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