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会上,塞勒幽默的表示:“感谢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弥补了我前两年落选奥斯卡的失望。奥斯卡没有最佳行为经济学家这个奖,我觉得很不公平。”[详情]
美国芝加哥大学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获奖,理由是行为经济学的成就。塞勒国籍美国,出生于新泽西州 ,生于1945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 。[详情]
阿勒玛斯常常被问及为什么诺贝尔奖大概率地颁发给美国学者们,对此阿勒玛斯认为不可否认美国学者如今在经济学领域确实做出大量杰出的贡献并拥有前瞻的视角。阿勒玛斯教授甚至展望在未来5年内会有中国学者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详情]
政策制定者如何通过辨识人性弱点,“助推”公众取得更好的目标?10月9日,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十余年来试图解决这一议题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H.Thaler),用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详情]
理查德-塞勒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用于对经济决策的进行分析。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演示出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了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详情]
今年诺奖经济学奖的金额均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0余万人民币。今年这笔奖金被泰勒独享。[详情]
塞勒的获奖似乎在“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其理论到底有什么贡献,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特邀请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进行分析评论,以飨读者。[详情]
《大空头》(The big short)是一部解释2007年金融危机的电影, 该片之前还角逐过奥斯卡。这部电影中与塞勒相关的经典台词就是“ 如果你相信人类做事情总有逻辑可循,那只能说明你疯了。”[详情]
大户“需要非理性、信息极其闭塞、愿意持有价格过高资产的投资者。”也就是你们:广大的小散也就是韭菜![详情]
在电影中,理查德·泰勒被称为“行为经济学之父”,他和赛琳娜·戈麦斯一同向观众用赌博的例子解释了合成型CDO。[详情]
在人们心目中的确存在着一个个的隐形账户: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如何分配预算,如何管理收支,大体上总要在心中做一番平衡规划。当人们把一个账户里的钱花光了的时候,他们就不太可能再去动用其他账户里的资金,因为这样做打破了账户之间的独立和稳定性,这会让人感到不安。[详情]
在理论研究中,他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等方面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在实际应用上,他分析和解释了消费者行为、社会福利政策、储蓄投资政策等行为经济案例。[详情]
塞勒生于1945年,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曾著有《赢者的诅咒》、《轻推》等经济学论著。目前,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详情]
为什么平时省吃俭用的父母,出门旅游时却变得大手大脚、一个劲儿地买买买?为什么路边一毛钱你不屑一顾,但又对几毛几块的红包乐此不疲?[详情]
现代人如何平衡生活和事业,如何管理时间,很多人患上的“拖延症”,绝对是挡在幸福面前的大山。刚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塞勒的理论你不妨试一试。[详情]
听说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将参加梦之蓝全球经济学家年会!不管此消息是否属实,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另类的经济学家。 假设你打算去看美国电影《大空头》,已经掏20元买好了票,但悲催的是你刚出门就发现电影票弄丢了,很多人这时都会选择放弃。但换个场景,你打算去看电影《大空头》,正准备买票时忽然发现自己丢了20元钱,这时你还会继续买票吗?同样是失去了可爱的20元钱,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继续买票看电影。 有人可能会觉得上述场景挺眼熟,没错,这就是那个叫Richard Thaler的美国经济学家做的一次测试。Thaler提出过一套理论:人的决策容易受到已经付出的成本影响,因为人们会将过去的付出和将来的付出综合在一个系统中考虑,而这个系统就是“心理账户”。他的这套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经济行为,比如一次白给你100块钱和分10天每天白给你10块钱相比,后者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世界的善意。 Richard Thaler这名字原本默默无闻,但就在前不久的10月9日,这名字开始满世界刷屏,因为这哥们拿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词对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肯定说:“Richard Thaler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用于对经济决策的进行分析。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演示出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了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 1980年,行为经济学奠基人Thaler发表了《通向一个消费选择的实证理论》的文章,一口气提出了包括自控问题、沉没成本、禀赋效应、损失厌恶等一系列主题,之后几十年,他又独立或与人合作发表了《金融市场反应过度了吗?》、《心智账户与消费选择》等多篇行为经济学的经典文章,解释了传统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诸多现象。 这些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不可小视,因为它们说明了即便是合理的公共政策,如果没有考虑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一样会面临失败。举个例子:2015年12月4日A股启动指数熔断机制,其初衷是维护股市稳定,但事实上该机制引发的“磁石效应”反而导致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愿,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熔断带来了股灾2.0,无数投资者和机构因此血本无归。该制度也很快被叫停。 很多人认为Thaler的获奖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这份认可对于已经72岁的Thaler来说,来得太突然也太晚了一些。 事实上Thaler的学术生涯并非顺风顺水。在读经济学博士期间,他的导师——著名经济学家罗森(林毅夫的老师之一)曾这样评价他:“我们对他没报什么期望。” Thaler目前就职的的芝加哥大学中,不少经济学家视他的理论为异端邪说,甚至公开表达对他的不屑。比如同在芝大工作的诺奖经济学家Merton Miller就不待见Thaler。据说Thaler取得芝大教职时,Miller就相当不满。当被问到为何没有阻止这项人事任命时,Miller说:“因为每一代人都会犯下自己的过错。” 法律经济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联邦法官的Richard Allen Posner曾经旁听塞勒的演讲。在演讲当中Thaler谈到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不关心沉没成本的,而这一点与现实的经验不符。如果不调整传统的模型,经济学家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预测。听到这里,Posner勃然大怒大吼道:“你们根本是违反科学!” 难怪Thaler在获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半开玩笑说:“我比较肯定的是,这是第一次当校长、教务长和系主任谈论到我的时候,没有用到‘让人讨厌’这个词。我对此深表感谢,不过我相信这并不能预测未来(他们不会继续用这个词)。” 2018梦之蓝全球经济学家年会又将举办了,据说主办方正在积极邀请Thaler参会,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大家能在现场近距离感受一下Thaler的幽默感。 全球经济学家年会旨在为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搭建一个深入讨论交流的公共平台。该年会已成功举办8届冬季年会、5届夏季论坛和2届香港分论坛。今年是年会首次与梦之蓝品牌合作,年会倡导平等自由的对话和经世济民的学术精神,是目前中国阵容最豪华、会议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经济学家会议活动,是中国知识精英与世界和普通大众沟通的平台。 最后,再次向Richard Thaler致敬,尽管曾经长期被人忽视、不被看好,但其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独立探索,不畏权威,终成大器。让我们以梦之蓝敬那些为了梦想执着的人。 [详情]
这个家伙说:人们常常不可理喻 ——记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 你是不是认为,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越是问题重大就越深思熟虑,行为就越理性?倘若你认为是,那你可曾想过:有多少伴侣因遇人不淑而后悔,又有多少人因一餐并不可口的食物而后悔?须知,理性选择,从未给后悔留下余地。 事实上,对于结婚这等“重大”决策,人们的理性并不比在决定下一餐吃什么的问题上更高。甚至,在吃饭穿衣这些琐事上,人们的决策质量比结婚这类重大问题的决策质量可能要高得多。因为吃饭穿衣天天遭遇,可时时练习,日积月累的经验可把此类问题的决策技巧磨砺到最优;而结婚生子这类“大事”,一生也经历不了几次,难有经验可循,所谓的深思熟虑到头来也不过是“大致”、“差不多”就行。有不少人的“结婚”决策,恰恰是来自某一时刻的突然感动,而不是来自长期的思虑权衡。 我们自以为对人生大事慎之又慎,可实际上还是有点“胡来”啊。所幸的是,在结婚这类问题上就算有点“胡来”,也不至于人命关天,有时还不排除收获到误打误撞的幸福婚姻。倘若,真有人是根据经济学中的匹配理论,事先把全部的潜在配偶都对比个遍,再来选择婚姻对象,结果恐怕也不见得就会更好。 个人如此,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经济学家总是说,市场中的企业,如果不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将最终被市场淘汰。但我们也确实看到,许多管理不善的企业,似乎并没有很快死去。例如通用汽车,很多专家并不认为它善于经营,但它却可一直蹒跚前行,大多时候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它确实差点儿破产,但在美国政府的救助计划下,它仍然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市场的确会拣选企业,但过程似乎并不快,而且企业存亡并非唯一地取决于市场力量,虽然它通常是最重要的力量。 个人和企业偏离经济学模型的“最优”似乎是常态,大多时候这种偏离并未对个人和企业造成立竿见影的致命伤害。正如一个叫塞勒的家伙所说:“除了极少数情况以外,人们不按照理性的经济学模型行事也不会致命。” “胡来”和“非理性”是塞勒研究的重点 就是这个家伙,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贡献,就是让我们(特别是经济学家)意识到,就算最严酷的市场也会给任性胡来的行为留下一定存活空间,所以市场并没有使人类变成精于计算的机器,我们当然会追逐理性,但我们也会糊涂,会乱来,甚至对错误明知故犯,简直不可理喻。 比如,对于风险事件,当结果被定义为收益的时候,我们会厌恶风险,而结果被定义为损失的时候,我们却又追逐风险;对于一件物品,当我们拥有它时对其评价就更高,而不拥有它时对其评价就相对更低;丢失一张电影票,常常导致我们放弃看这场电影,而不是重新购票,虽然电影依旧很吸引人;买闹钟时为了5元差价我们愿意多驾车十分钟去更远的商店,但买电视时我们却不会为了5元差价这么做。真正的人,对生活的体验是在变化中完成的,参照点和不同方向的变化让我们得以有种种不同感受。这是聪明绝顶的理性经济人感受不到的,因为经济人不需要靠对“变化”的感知来体验生活,他们甚至不需要体验生活——因为对他们来说,幸福的均衡是瞬间达成的,不需要过程。主流经济学中的金融市场,都是理性经济人在进行交易,而现实世界里投身股市的却是行为人,他们有着贪婪、恐惧、过度自信、迷信故事以及前述种种心理倾向。有意思的是,明明是经济学理论没能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但现实金融市场的现象反被冠以“反常”之名。 我们更关心当下而不太关心将来,遥远的将来和更遥远的将来对我们似乎无甚差别。但是,随着遥远的将来就要变成现在,它在我们心中日益更加重要。我们因此而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我现在决定要把今年的年终奖存起来,到明年圣诞节再花掉,因为现在的我觉得那笔钱在明年圣诞节花掉比在今年春节花掉效用更高;但随着发年终奖的日子越来越近,我越来越想把年终奖在这个春节就花掉,因为春节已经成为现在,圣诞节还远着呢。你可能觉得个人的这种行为困境跟经济没啥关系,那么不妨想想,人们的养老储蓄行为就常常面临同样的困境,这对经济的影响还能说是浅吗? 人们这些有点任性胡来、貌似不太理性的行为,正是塞勒一生研究的重点。他为这些行为贴上了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心理账户、自我控制等标签。今天,这些标签已经大行其道,大众对此恐怕也不陌生。塞勒的行为金融理论、行为储蓄理论、行为消费理论对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你对此仍然陌生的话,那就搜索一下这几天关于塞勒的铺天盖地的介绍文章吧。我不必重复已经被大家反复介绍的内容。 这些有点任性胡来的行为并不可怕,也不必过于担忧。正如塞勒指出,这些行为偏误大多并非随机的错误,而是可预测的错误(predictable error)。既然可预测,那就总还可以设法矫正,哪怕是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他曾写下一本畅销书《助推》,就提到了许多方法来优化我们的行为和结果。他认为,很多时候,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不需要强制手段,也不用硬性规定,只需一股轻轻的推动力量而已。比如,把鲜脆欲滴的新鲜水果以低廉的价格方便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就能大大提高人们主动选择健康食物的概率;把加入退休金计划列为默认选项,就能提高退休金计划被选择的概率。 我个人更偏爱塞勒提出的禀赋效应,它的意思类似于中国成语敝帚自珍。由于禀赋效应的存在,经典的科斯定理——产权初始界定无关紧要,自由交易可实现效率——可能在现实中无法成立,因为产权哪怕只是名义的所有权本身就会提高拥有者对资源和物品的评价,从而给交易设置更高的价格门槛,导致某些有效率的交易并不能达成。科斯定理所依赖的条件,类似于物理学的无摩擦平面,而禀赋效应恰恰就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摩擦力。 但我更偏爱禀赋效应的原因并非它更准确地解释了真实世界,而是在我看来,它可能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因为在没有警察、法庭等第三方实施力量的时候,保护私有产权的重任就落在禀赋效应身上。禀赋效应使得个体愿意为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付出比别人更大的代价,这极大地遏制了别人对自己权利的进犯。行为经济学家金迪斯曾论述过上述观点,我自己也写过两篇文章论证禀赋效应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这样看来,有时候我们个人不可理喻的任性胡来,对社会倒并不完全是一桩坏事。 塞勒和行为经济学都曾饱受非议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先驱,塞勒这个家伙一生充满争议。我以“家伙”叫他,应该不算唐突。因为在他的一生中,他曾经先被描述为没多大希望的研究生(《纽约时报》2001年有篇报道塞勒的文章提到,塞勒的导师S.罗森教授对他在研究生院的表现评价是:“当时我们对他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尔后是激进派、捣乱者、煽动家、讨厌鬼——塞勒在其《错误的行为》中提到了这些称呼。关于“讨厌鬼”有个传闻是,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勒是塞勒的反对者,他在校园碰到塞勒从不正眼瞧他,尽管他们是芝加哥大学的同事。不过塞勒在其著作中是这样写的:“我可以猜到,虽然我不在金融系,但米勒肯定会不高兴……一名记者在我到达芝加哥大学后采访了法玛(2013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和米勒,询问他们为什么让我这么个异类加入他们的行列。我和法玛一直有交情,他开玩笑说,他们这是想让我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记者又追问米勒为何没阻止我来芝加哥大学任职。这个问题显然十分无礼,米勒本可回复‘这不关你的事’。但他表示之所以没有阻拦我,‘是因为每一代人都会犯错误’。” AER(《美国经济评论》)的编辑曾把他的研究称为“怪人经济学”(wackonomics)。他早期关于禀赋效应和消费者行为的论文,被屡屡拒稿,最后不得不投到一个刚刚创刊缺乏稿源的杂志JEBO(《经济行为与组织学报》)上发表。现在,塞勒是“名至实归”的诺贝尔奖得主,JEBO也已是行为经济学的名刊。 行为经济学与它的创始人塞勒一样,曾饱受非议。人们有追求秩序的天性,特别是经济学家更是希望把世间一切都纳入理性的秩序之中。行为经济学关注的恰恰是人们哪些不可理喻的行为,这些行为难以纳入理性的秩序中,行为经济学长期受主流经济学排斥乃是自然而然的。目前的行为经济学,虽然已经获得显著的江湖地位,但其内容零散破碎,气势恢宏的理论框架更无从谈起。所以,行为经济学家在为今年的诺奖欢呼之余,还必须得直面充满挑战的前路。但是,我相信行为经济学将是未来的主流经济学!这是否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过度自信?(编辑 李二民)[详情]
【相关阅读】 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旧文) 替诺贝尔经济学奖喊冤,林毅夫曲解提名规则 (附官方评选程序) 来源:经济学家圈 本文源自作者投稿 经济学家圈公号刊登“林毅夫:我为什么不会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内容源于北大博雅讲坛上,林毅夫教授回答了自己不会得诺贝尔奖的提问,并解释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现在选举规则。 林毅夫教授认为自己不会得奖和诺奖的提名规则有关。他说:“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 林教授进一步阐述他了解的选举规则,正是由于这样的规则,中国经济学家目前不属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圈,很难有集中几十个人一起推荐,因此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经济学家很难获得提名,因而也和诺贝尔经济学奖无缘。 笔者并非来评判林毅夫教授是否有资格获得诺奖,这自有诺奖提名和评审委员会来判定。况且林毅夫教授在中国经济特别是新结构经济学方面成就斐然,大家有目共睹。 笔者是来指出林毅夫教授对诺奖提名规则的3点误解。 1. 林教授说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 “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 这显然和诺贝尔奖官方提名规则大相径庭。诺奖官网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能提名推荐自己”,就是为了防止浪费提名权。而且,官方网站说每年送给3000个合格提名人,不知为什么变成1500人。 林教授是不是被虚假消息误导了? 2. 林教授不仅仅对提名人提名自己很清楚,对没有提名自己的票也很了解:“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 但是根据诺奖官方另一规定:“提名和提名相关任何信息都必须保密50年,禁止在私下或者公开场合讨论”,就是为了保护提名人的隐私,在匿名环境中尽量做到公正和公平的提名。而且第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在1969年,到2019年才满50年保密期,第一届的提名细节才能解密和公开。不知林教授是通过何种渠道,如何突破这50年保密的硬性规定,了解这么多投票分布情况? 这些情况属实吗? 3. 林教授还说:“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你可能发表很多,但是你不会变成领头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现在主流杂志的评审人,都是按现有主流理论来看,他老是给你挑刺,所以你就不能发表。” 林毅夫教授认为非主流理论很难有机会发表在主流杂志,因此很难获得提名机会,从而和诺奖无缘。 事实上,刚刚得奖的理查德.泰勒,研究的就是非主流的行为金融学。据泰勒回忆,刚开始写的文章给主流经济学杂志投稿,都被拒收。但是他坚持不懈,终于修成正果。 林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王勇毕业于理查德·泰勒任教的芝加哥大学,曾经是泰勒的学生。王勇表示:“行为经济学在最初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也受到主流学界一定的批评与阻力,甚至嘲笑,但是理查德·泰勒等经济学家通过严谨的研究慢慢扎下根来,这种坚持与严谨,非常值得新结构经济学学者们好好学习”。 相信林教授带领的新结构经济学经过不懈努力,即使一开始非主流,也有可能和泰勒一样荣登桂冠。 对提名规则的误解本来是件小事,但是由于林教授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林教授的对诺奖提名规则的不当解读多次被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宣传,以至于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信以为真。 因为林教授对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规则的误解,导致中国广大人民对如此重量级的国际大奖的公正和客观性产生怀疑,使之蒙羞,这肯定不是林教授的本意。诺贝尔先生九泉之下一定在大声喊冤。 为此笔者特意附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官方程序,帮助大家了解整个过程。 =======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和获选程序 =====来自官网 https://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economic-sciences/index.html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仅以邀请的方式。被提名的人及其提名相关的任何信息,必须保密50年。程序如下: 1.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先选定合格提名人,根据规定,这些合格提名人分为6类 a)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瑞典国籍和外国国籍都可) b)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成员 c)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d) 瑞典,丹麦,芬兰,爱尔兰和挪威在相关学科高校的终身教授 e) 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的按照国家和地区的配合, 发给至少在相关6所高校当过校长或者院长或者主席的人 f) 其他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合适的科学家 (注 e 和 f 必须在每年的9月份结束前确定)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发给合格提名人保密推荐函,每年大约在9月份送出3000份保密推荐函。 推荐人不得推荐自己。 2.每年1月31日推荐截止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收到保密推荐函后,根据推荐人的推荐,进行筛选。一般首轮筛选会选出250-350个候选人。 3.每年3-5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把初选的250-350个候选人的资料,发给各个领域的专家,让他们评估这些候选人的成就。 4.每年6-8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把专家对候选人的评估汇总成正式报告,并附上委员会的推荐建议,每个委员会成员都要在报告上签名认可,并把报告正式提交到瑞典皇家科学院。 5.每年9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和推荐,分两次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经济学分院讨论。 6.每年10月初,通过投票,以多数票为准,最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选出,然后公布。 7.每年12月10日,在瑞典Stockholm 举办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当场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诺贝尔奖章,证书和奖金。 诺贝尔奖基金会条法规定,关于提名人和被提名人,以及跟获奖相关的调查和观点等的信息都需要在公开或者私下场合绝对保密50年。[详情]
经济学家炒股必亏是一个大家经常谈论的梗。 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不仅为一基金公司负责人,而且该公司为JP摩根提供投顾的一只基金业绩优异,长期回报甚至超过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回报。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理查德·塞勒 理查德·塞勒在富勒·塞勒基金公司中担任负责人 在理查德·塞勒联名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Undiscovered Managers BehavioralValue Fund (UBVLX)的业绩从基金成立日1998年12月28日开始计算,若当时投入10000美元,到今年9月底就会有93244美元,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832.44%;而同期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涨幅仅有307%。比巴菲特多了500%。 依据其公司网站的数据,该基金的近10年的累计收益率有159.93%,而同期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的涨幅只有131.93%。 基金收益曲线以及年度业绩表现 该基金优异的业绩获得了基金评级机构的一致肯定:从3年、5年到10年,该基金都获得了晨星的最高五星评级,在理柏的排名中,该基金的近5年、近10年的排名均在前4%。 从投资哲学看,这只基金的理念和理查德·塞勒在经济学中的行为经济学是一致的:该基金利用市场对消息产生的行为偏差进行投资。正如诺贝尔奖声明所言:塞勒将经济学和个体决策的心理学依据建立了桥梁,这种心理偏差导致的市场行为正是该基金的投资依据。 依据经济行为学,通常市场对于已有的负面消息总是过度反应;而对新的、公司正面的消息又往往反应不够。该基金正是基于此对小市值股票产生的影响来进行投资。该基金以基本面为基础,来判断金融市场的矫枉过正或者反应不足。 该基金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几分相似:通常都会考虑在股价便宜的时候买入,都看重股票的基本面;但也有许多不同:巴菲特更偏好大盘蓝筹并看好股票的内在价值被低估;而该基金则专注小盘股、并从金融行为学为依据来寻找个股,更多是外部行为为选股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小盘股波动性非常高,但该基金的波动率较低,以日计算今年以来的波动率只有11.2%,而相应的小市值指数罗素2000指数基金的波动率却有14.1%。该基金截至8月底持有了93只股票,前10的基金占到仓位25%,而前25占到仓位的47%,持股较为集中。该基金的规模不大,目前60亿美元左右(大概是400亿人民币)。 基金选股遵循两大原则 依据公开资料,该基金选股有两个原则:一是选择受到金融行为偏差而被明显低估的个股,但同时需要有坚实的基本面作为支撑;另一个就是寻找存在明显的内部人或股东买入、以及存在明显的股票回购的个股。而在卖出个股时,该基金通常会在大量内部人卖出、或者新发行股票以及公司发生并购等行为时寻找机会卖出。 该基金也明确了对小市值的偏爱:认为小市值个股从长期来看有着明显高于大市值个股的回报。该基金表示,即便小市值的波动率更高,但一旦能够从众多小市值甄别机会就有可能从中选出牛股。 基金为小市值价值基金 在半年报中,该基金就表示在二季度买入的4只新股票中,3只存在着明显的内部人买入情况,另外一只也存在着明显的股票回购,都遵循了其行为选股的逻辑 在其最新的半年度报告中,该基金将近期的业绩归功于三只股票:Brink‘s ,KLX和 Colony NorthStar。Brink’s是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物流服务,该股票今年上涨超过1倍,KLX是佛罗里达州的航空航天零件及服务提供商,今年的涨幅接近20%;Colony NorthStar作为一家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今年上半年也上涨6%。 基金表示看好Brink‘s 是因为其业绩表现良好,公司提高周转率也会进一步提高营业毛利;看好KlX也是因为提前预报的良好业绩;而Colony NorthStar则是业绩虽然疲乏,但内在价值有提升。 2016大牛市中业绩表现不太令人满意 尽管长期业绩相当亮眼,但在近一年的美股大牛市中,该基金似乎没有把握住机会。该基金近一年业绩为16.28%,在基金评级机构理柏近一年的基金排名中为前88%,在980只基金中排名856,属于倒数的位置。该基金在近三年的表现虽然在基金中仍然名列前茅,但较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涨幅也仍有不少差距。 今年美国股市中涨幅超过1倍的个股达到200余只,该基金抓住了Brink‘s,但显然其他90余只股票的回报并没有产生非常令人满意的回报,二季度还能够带来正回报的Colony NorthStar,到下半年来该股票的年内投资收益已经为负。 尽管基金也超配了科技行业,但该基金专注小盘股,今年大热的科技股均为大公司,从而与许多高涨幅个股失之交臂。同时基金关注面主要是美国本土股,许多今年表现优秀的中概股也没能进入其投资范围。 市场分析认为,在大牛市下,基金似乎不容易找到因为负面消息而大幅下跌的优质个股;同时,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大股东买入或者公司回购激发的市场热情也没有能够带来更多的超额回报。 作为小盘股基金,该基金的市场容量不大,成立近20年来基金规模为还不足百亿美元;同时伴随的换手率也相对较高,最近12个月的换手率为44.33%。这也使之区别于传统的长期价值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并非由查德·塞勒直接管理,而是其公司旗下的两名基金经理大卫·波特和罗素·富勒来直接管理,其中罗素·富勒为公司创始人和总裁,大卫·波特为公司的专职基金经理,曾任高盛副总裁。 此外,这家公司还有另一名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他同样以行为经济学著称,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且其撰写的《思考,快与慢》还是国内的畅销书之一,一家基金公司拥有两位诺奖得主在金融界也是非常少见。[详情]
重温丨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 【写在前面】 10月9日,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一直是国内呼声颇高的诺奖有力竞争者。其实,林毅夫教授本人在2016年9月25日的第72期北大博雅讲坛上已经对这个问题做出过回应,面对主持人阿忆的提问,林毅夫表示,“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林毅夫回答全文: 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基本上是由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推荐里面包含几种人,第一,北欧四国现有经济相关院校的正教授。第二,已经得了诺贝尔奖的人。第三,现在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领头学者。 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家当然也有不少人有机会被推荐,但只有一两票,是不能进入的,如果你真想拿诺贝尔奖的话,还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可以进入那1500人名单当中的学生,也就是说,你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在国际上领先的学者。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你可能发表很多,但是你不会变成领头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现在主流杂志的评审人,都是按现有主流理论来看,他老是给你挑刺,所以你就不能发表。 所以我的学生如果按照我的方式来写,不太容易发表,即使能够发表,我什么时候能够培养出五十个人?所以我在1995年《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认为这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方向,研究本土问题,用规范方法,写出来的成果,就是对经济学添砖加瓦的知识,就是推动人类对社会经济现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理论,应该就是前沿的理论,就是国际化的成果。 我也曾经在1995年的那篇文章讲,21世纪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21世纪会是经济学大师辈出的世纪,我当时的看法是,从亚当•斯密以后,世界上经济学大师的产生是相对集中的。比如从亚当•斯密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其他地方有,但是很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 为什么会出现时空的相对集中呢?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观察的一套简单逻辑,来说明这个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且理论应该是越简单越好,既然理论是越简单越好,你怎么能够说哪个理论是伟大的贡献,哪个理论不是伟大的贡献?你不能从逻辑上来比较,实际上是根据你所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现象重要,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贡献就大。那什么叫重要现象呢?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就是重要的现象。 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的中心在英国,因此英国的现象就是最重要的现象,解释那些现象的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大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所以一段时间之后,美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解释美国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当中做出贡献的就是世界经济学大师。 我们知道21世纪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一定会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一定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一定是做出最大贡献的理论,提出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就会变成经济学大师。但是到你能够进入诺奖评审委员会的那1500个人,可能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 所以我倒觉得年轻学者,如果能够沿着我前面所讲的本土化思路研究本土问题,而且用初生婴儿的眼光看问题,不用任何现有的,不管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是凯恩斯、哈耶克的理论,而是自己看这种现象,了解这种现象,把它背后的理论总结出来,这样的理论就是对经济学发展真正做出贡献的理论。也许经过一代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越来越高,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中国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很可能就会有人得到诺贝尔奖,但那就是我的学生,或者是我的学生的学生的事了。[详情]
听说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将参加梦之蓝全球经济学家年会!不管此消息是否属实,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另类的经济学家。 假设你打算去看美国电影《大空头》,已经掏20元买好了票,但悲催的是你刚出门就发现电影票弄丢了,很多人这时都会选择放弃。但换个场景,你打算去看电影《大空头》,正准备买票时忽然发现自己丢了20元钱,这时你还会继续买票吗?同样是失去了可爱的20元钱,但恐怕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继续买票看电影。 有人可能会觉得上述场景挺眼熟,没错,这就是那个叫Richard Thaler的美国经济学家做的一次测试。Thaler提出过一套理论:人的决策容易受到已经付出的成本影响,因为人们会将过去的付出和将来的付出综合在一个系统中考虑,而这个系统就是“心理账户”。他的这套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经济行为,比如一次白给你100块钱和分10天每天白给你10块钱相比,后者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世界的善意。 Richard Thaler这名字原本默默无闻,但就在前不久的10月9日,这名字开始满世界刷屏,因为这哥们拿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词对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肯定说:“Richard Thaler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用于对经济决策的进行分析。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演示出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了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 1980年,行为经济学奠基人Thaler发表了《通向一个消费选择的实证理论》的文章,一口气提出了包括自控问题、沉没成本、禀赋效应、损失厌恶等一系列主题,之后几十年,他又独立或与人合作发表了《金融市场反应过度了吗?》、《心智账户与消费选择》等多篇行为经济学的经典文章,解释了传统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诸多现象。 这些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不可小视,因为它们说明了即便是合理的公共政策,如果没有考虑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一样会面临失败。举个例子:2015年12月4日A股启动指数熔断机制,其初衷是维护股市稳定,但事实上该机制引发的“磁石效应”反而导致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愿,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熔断带来了股灾2.0,无数投资者和机构因此血本无归。该制度也很快被叫停。 很多人认为Thaler的获奖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这份认可对于已经72岁的Thaler来说,来得太突然也太晚了一些。 事实上Thaler的学术生涯并非顺风顺水。在读经济学博士期间,他的导师——著名经济学家罗森(林毅夫的老师之一)曾这样评价他:“我们对他没报什么期望。” Thaler目前就职的的芝加哥大学中,不少经济学家视他的理论为异端邪说,甚至公开表达对他的不屑。比如同在芝大工作的诺奖经济学家Merton Miller就不待见Thaler。据说Thaler取得芝大教职时,Miller就相当不满。当被问到为何没有阻止这项人事任命时,Miller说:“因为每一代人都会犯下自己的过错。” 法律经济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联邦法官的Richard Allen Posner曾经旁听塞勒的演讲。在演讲当中Thaler谈到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不关心沉没成本的,而这一点与现实的经验不符。如果不调整传统的模型,经济学家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预测。听到这里,Posner勃然大怒大吼道:“你们根本是违反科学!” 难怪Thaler在获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半开玩笑说:“我比较肯定的是,这是第一次当校长、教务长和系主任谈论到我的时候,没有用到‘让人讨厌’这个词。我对此深表感谢,不过我相信这并不能预测未来(他们不会继续用这个词)。” 2018梦之蓝全球经济学家年会又将举办了,据说主办方正在积极邀请Thaler参会,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大家能在现场近距离感受一下Thaler的幽默感。 全球经济学家年会旨在为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搭建一个深入讨论交流的公共平台。该年会已成功举办8届冬季年会、5届夏季论坛和2届香港分论坛。今年是年会首次与梦之蓝品牌合作,年会倡导平等自由的对话和经世济民的学术精神,是目前中国阵容最豪华、会议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经济学家会议活动,是中国知识精英与世界和普通大众沟通的平台。 最后,再次向Richard Thaler致敬,尽管曾经长期被人忽视、不被看好,但其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独立探索,不畏权威,终成大器。让我们以梦之蓝敬那些为了梦想执着的人。 [详情]
塞勒: 研究人类蠢事 背后的经济学规律 记者 钱童心 [ 塞勒的研究和他的性格很相似,都是反传统的。他做事是典型的“看心情”,会拒绝掉很多事情,只做自己感兴趣的、好玩的事情。可能也正因为他善于留给自己足够多的空间,才能有时间去思考那些别人看似无用的东西 ]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下称“塞勒”)是芝加哥大学布斯(Booth)商学院的教授。年逾古稀的塞勒以研究“人性”的经济学而著称,他所从事的领域——行为经济学,结合了心理学和经济学两大领域,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经济学所不能解释的人类的经济行为。 塞勒的获奖是行为经济学的又一次胜利——加上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以及之前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等,行为经济学家已经占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总人数的6%。 不过,塞勒的获奖也有争议。多年来在经济学界,有人认为心理学研究应该成为经济学的一部分,而有人则对心理学产生了敌意,他们认为描绘人类经济行为的最佳方式是避开讨论心理因素。 塞勒的“战友”、担任多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罗伯特·席勒在塞勒获奖后发表文章称:“那么多年来,还是有人对我们的研究表示对抗。塞勒曾和我提过,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在芝加哥大学遇上他时,甚至不愿意同他有目光的接触。” 这也是为什么塞勒的同事、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Posner)在听了他的讲座后,当场指责塞勒的理论是不科学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经济学中究竟应该排斥还是吸纳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涉及近代科学研究范式的接受程度。” 灵感源于“腰果” 最能够反映塞勒经济学理论的两本书是《Nudge》(《助推》)和《Misbehaving》(《乱来》)。塞勒还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在获奖后告诉了媒体两件事情:第一,获奖那周他的专栏要开天窗了;第二,他还是会去看那周芝加哥小熊队的棒球比赛。这两件事是塞勒非常典型的写照:爱“偷懒”,爱享受生活。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特点让塞勒有很多时间去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他的研究起源就是一碗腰果。“我把一碗腰果放到了厨房,这就是最初的故事。” 之所以对一碗腰果产生了兴趣,是因为他和罗切斯特大学室友一起吃腰果时意识到了“自控能力”以及“短视”的问题。“我们吃得太快了,就算再过20分钟就要吃晚饭了,我们还是控制不住,会吃很多腰果。” 塞勒回忆道。 他最后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如果腰果放在离开你比较远的地方,不是那么触手可及,那么你吃它的意愿就会少很多。” 塞勒说,“所以我把它放进了厨房,这是一种心理暗示。” 塞勒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懒”而不想从房间的这头走到另一头去偷吃腰果,他表示,自己喜欢在一些看似无用又显得愚蠢的事情上花时间研究。 又比如,在2008年出版的塞勒与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合著的《Nudge》一书中,描述了他最喜欢的一个“助推”的例子:在阿姆斯特丹机场的男用小便池中加入苍蝇,能够有效地减少男人尿液四处飞溅的情况。“这只苍蝇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名的‘Nudge’了。” 塞勒表示。 《Nudge》一书阐述了如何通过“助推式营销”方法,在不施加强迫的情况下巧妙引导人们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基本论点是人类并非完全理性,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做一些设计,“助推”公民做出更聪明、更有效的行为。塞勒认为,“助推”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类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动物。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当天,他穿上了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运动衫,上面印有两个英文单词:“Quasi Rational”(准理性)。 准理性的概念是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纯粹理性”的批判而产生的。“准理性”的拥护者认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完全充分,因此决策者无法做到完全的理性。 塞勒会把做过的蠢事整理成一张清单,当然这些傻事也不全是他一人做的,不过他自称有很多是他自己做过的。于是在2015年塞勒出版了另一本著作《乱来》(《Misbehaving》),当中就罗列了人们很多难以用经典经济学理论解释的“非理性”经济行为。 比如在这本《乱来》的书中塞勒写道,他的一个经济学家朋友对花粉过敏,可是每个周末却忍着过敏在自家院子割草,不愿意花10美元雇一个人来代劳。而当他被问到如果邻居出20美元请他割草,他是否愿意帮忙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愿意,就算出50美元也不愿意。这里的矛盾在于,如果他不愿意花10美元请人帮忙割自家的草,似乎表明他自己的时间成本不值10美元,而且还要外加忍受花粉过敏的痛苦。但另一方面邻居用20美元请不动他,说明他的时间成本比20美元还贵。这意味着在供需市场中的同样的价格,价值却不相同。 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沉没成本。他举例称,他在罗切斯特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别人送了他和他的朋友两张在水牛城的棒球比赛门票。但不巧的是,比赛那天突然遭遇暴风雪天气,于是他们决定放弃观看球赛,因为反正门票也不是自己买的。 事后塞勒开始反思,如果那两张球赛票是自己花钱买的,那么结果就会不同,他们一定不舍得放弃。他总结道,之所以轻易放弃,是因为自己没有任何的“沉没成本”,而在经典的经济学原理中,得到赠票的和自己买票的人,去看比赛的成本是一样的。所以“沉没成本”也进入到塞勒的“蠢事清单”中。 最大的发现:两位心理“知音” 就在塞勒试图致力于解释他观察到的人类非理性的“乱来”时,他遇到了两位知音——以色列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特维斯基(Amos Tversky)。结识他们被塞勒称为是自己一生中最为重大的“发现”。卡尼曼凭借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获奖那年,塞勒才57岁。而特维斯基已经去世,无缘诺贝尔奖。 在塞勒 32岁那年,他发现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当时正在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可以解释他的“蠢事清单”中人们“乱来”的行为。他曾回忆道:“我从这两位心理学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摘要‘不确定性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开始读,我的心脏跳得就如同一个游戏快结束时的关键几分钟那么快,我花了三十分钟阅读这篇文章,随后我的人生就彻底改变了。” 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对这两位以色列心理学家闻所未闻,而年轻的塞勒却视他们为偶像。在他了解到两位心理学家将于1977年~1978年在斯坦福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项目后,他也跟着到了斯坦福。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决定沿着这条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的探索之路走下去。“在斯坦福大学,我教他们经济学,他们教我心理学,所以后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有了行为经济学。” 塞勒说道。 塞勒在行为经济学方面贡献最大的部分是他对心理账户的研究。“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其1980年的那篇《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论文中。所谓“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并不会去进行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会在心里构建很多个分门别类的账户,分头进行计算。 比如塞勒在获得诺贝尔奖金之后,把这笔“飞来横财”称作为“好玩的钱”(fun money),这实际上就已经给这笔钱定性了:是意外之财,用它来做什么都不觉得吃亏。所以他在获奖后才会表示,会用最不理性的方式来花掉这笔奖金。“我和妻子说,我们要喝一瓶50美元的红酒。平时我们可能都只会喝30美元的红酒,除非是特殊的场合,因为超出30美元的范围也是一种不理性。” 塞勒说道。 针对“心理账户”,塞勒举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在YouTube视频中有一个Gene Hackman和Dustin Hoffman的故事。Hoffman问Hackman借钱,Hackman走进Hoffman的厨房,看见很多贴着不同标签的罐头——娱乐、书籍、租金等,每个罐头里都塞着钱,只有一个贴了“食物”标签的罐头里没有钱。 Hackman问Hoffman:“你不是有钱吗?为什么还要问我借?”Hoffman回答道:“‘食物’里面没有钱,我不能动其他罐头里的钱。”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把钱加上了一个概念——让“钱”和“钱”产生了差别。 “心理账户”理论的提出,对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是很大的,也正是这种差别违背了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对于“钱是可以被替换”的假设。但这种把钱区分对待的做法到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塞勒认为,如果能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就能聪明地把钱放在该用的地方。 塞勒始终认为美国人不懂得“未雨绸缪”,政府应该鼓励老百姓为退休养老存钱,这样也能为政府减少负担。所以长期以来,他的团队一直在帮助美国政府和大公司制定政策,试行旨在鼓励雇员们多往自己的养老金账户“401(k)计划”存钱的方案。他认为,很多人过于短视,不愿意主动为自己多存养老金,以至于晚景凄凉,这实际上是不理性的。 塞勒团队设计的一个方案是,邀请雇员加入一个养老金与职级挂钩的计划:每当该雇员的职级获得提升时,就自动增加对养老金账户的投资。这样,雇员就不会因为扣除养老金后到手薪资变少而拒绝做出对自己更好的选择。 这个方案取得了令政府非常满意的成效。在方案试行的企业中,雇员养老金账户“401(k)计划”中的储蓄额迅速地增加了三倍,几乎无人退出。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塞勒在公众面前最大的一次曝光是他在2015年的反映美国次贷危机的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里客串了“行为经济学之父”的角色,在玩扑克的过程中解释了合成抵押债务契约(Synthetic CDO)的本质。 塞勒的很多行为经济学理论也已经用于商业营销和政府决策。对此,他表示,世界银行最新统计过,全球约有75个国家已经在使用他的行为经济学理念,并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 晚到15年的诺奖 从2002年卡尼曼被评上诺贝尔奖,到今天塞勒获得诺贝尔奖的15年间,塞勒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也是为什么当大家都认为卡尼曼获奖让塞勒夺奖希望渺茫之际,诺贝尔大会出人意料地青睐于他的原因。 “诺贝尔大会肯定了塞勒这十几年来的研究工作。事实上,他的工作对政府政策制定也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塞勒在芝加哥布斯商学院的前学生、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余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Misbehaving》和《Nudge》两本书对奥巴马的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时任首相卡梅伦政府也成立研究小组,专门按照他书里的建议,来制定英国的治理政策。” 余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塞勒对于政策制定理念的主要思想是,政府如果希望人民做哪些事情,就应该把做这些事情的成本降到最低。“比如政府要鼓励老百姓运动,那么就应该把体育馆的设施修建到位;如果要鼓励老百姓存钱,就应该把银行体系尽量简化等。”余方说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时候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会因为监管,把人们的选择带走,塞勒教授的建议是,可以保留部分选项,而通过引导的方式,让老百姓选择政府所希望的选项。” 余方提到的后一点,就是《Nudge》这本书的本质——就好像小孩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你只需要轻轻地拍下他的肩膀,就会改变他骑车的轨迹。这个动作极其轻微,但能够影响人们做出选择。 此外,他表示,《Nudge》当中的理论目前已经在市场营销中被采用,但政府决策中还鲜有案例。他透露,塞勒目前正在为瑞典的养老金社保体系改革制定方案,自己也是该项目的参与者之一。 早在2000年初,瑞典就启动了养老金系统改革,瑞典政府也希望借鉴美国的养老金账户“401(k)计划”,对社保资产做些什么,比如老百姓可以选定基金进行投资。 不过到了去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丑闻,有两家管理着十几亿瑞典克朗社保资金的基金跑路了,那么风险由谁承担?政府到底赔不赔?这些棘手的问题摆在瑞典政府面前。为了重新审视整个系统,瑞典政府请来了塞勒设计整套体系的改革方案。 “瑞典的这个项目主要是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研究政策的设计对于老百姓决策的影响。”余方在这个项目里主要负责数据分析,他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我们要处理200G的数据,整个夏天就在分析这些人选择的特点,今年9月中旬塞勒还在瑞典金融学院做了相关主题的讲座,这可能对他最终获奖也nudge了一下。” 对于曾经的导师获得诺贝尔奖,余方并不意外。他表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地位最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重要贡献者,诺贝尔委员会的主席也曾经是芝加哥大学教授。 在学生眼里,塞勒是一个可以用“吊儿郎当”来形容的教授,他没有架子,为人非常随和,尤其是在芝加哥这样压力巨大的城市实属难得。“他和2013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样是芝加哥大学的法玛(Eugene Fama)教授是鲜明的对比,法玛教授很严肃,而塞勒一直很轻松,从来没有见过他发火。”余方说,他透露,塞勒目前已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其主要工作在于总结归纳过去40年的学术,传播知识。两年前的著作《Misbahaving》其实已经是塞勒对于过去的系统总结了。 塞勒的研究和他的性格很相似,都是反传统的。卡尼曼对他的评价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懒”。他做事是典型的“看心情”,会拒绝掉很多事情,只做自己感兴趣的、好玩的事情。可能也正因为他善于留给自己足够多的空间,才能有时间去思考那些别人看似无用的东西,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异于常人的理论。[详情]
这个家伙说:人们常常不可理喻 ——记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 你是不是认为,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越是问题重大就越深思熟虑,行为就越理性?倘若你认为是,那你可曾想过:有多少伴侣因遇人不淑而后悔,又有多少人因一餐并不可口的食物而后悔?须知,理性选择,从未给后悔留下余地。 事实上,对于结婚这等“重大”决策,人们的理性并不比在决定下一餐吃什么的问题上更高。甚至,在吃饭穿衣这些琐事上,人们的决策质量比结婚这类重大问题的决策质量可能要高得多。因为吃饭穿衣天天遭遇,可时时练习,日积月累的经验可把此类问题的决策技巧磨砺到最优;而结婚生子这类“大事”,一生也经历不了几次,难有经验可循,所谓的深思熟虑到头来也不过是“大致”、“差不多”就行。有不少人的“结婚”决策,恰恰是来自某一时刻的突然感动,而不是来自长期的思虑权衡。 我们自以为对人生大事慎之又慎,可实际上还是有点“胡来”啊。所幸的是,在结婚这类问题上就算有点“胡来”,也不至于人命关天,有时还不排除收获到误打误撞的幸福婚姻。倘若,真有人是根据经济学中的匹配理论,事先把全部的潜在配偶都对比个遍,再来选择婚姻对象,结果恐怕也不见得就会更好。 个人如此,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经济学家总是说,市场中的企业,如果不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将最终被市场淘汰。但我们也确实看到,许多管理不善的企业,似乎并没有很快死去。例如通用汽车,很多专家并不认为它善于经营,但它却可一直蹒跚前行,大多时候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它确实差点儿破产,但在美国政府的救助计划下,它仍然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市场的确会拣选企业,但过程似乎并不快,而且企业存亡并非唯一地取决于市场力量,虽然它通常是最重要的力量。 个人和企业偏离经济学模型的“最优”似乎是常态,大多时候这种偏离并未对个人和企业造成立竿见影的致命伤害。正如一个叫塞勒的家伙所说:“除了极少数情况以外,人们不按照理性的经济学模型行事也不会致命。” “胡来”和“非理性”是塞勒研究的重点 就是这个家伙,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贡献,就是让我们(特别是经济学家)意识到,就算最严酷的市场也会给任性胡来的行为留下一定存活空间,所以市场并没有使人类变成精于计算的机器,我们当然会追逐理性,但我们也会糊涂,会乱来,甚至对错误明知故犯,简直不可理喻。 比如,对于风险事件,当结果被定义为收益的时候,我们会厌恶风险,而结果被定义为损失的时候,我们却又追逐风险;对于一件物品,当我们拥有它时对其评价就更高,而不拥有它时对其评价就相对更低;丢失一张电影票,常常导致我们放弃看这场电影,而不是重新购票,虽然电影依旧很吸引人;买闹钟时为了5元差价我们愿意多驾车十分钟去更远的商店,但买电视时我们却不会为了5元差价这么做。真正的人,对生活的体验是在变化中完成的,参照点和不同方向的变化让我们得以有种种不同感受。这是聪明绝顶的理性经济人感受不到的,因为经济人不需要靠对“变化”的感知来体验生活,他们甚至不需要体验生活——因为对他们来说,幸福的均衡是瞬间达成的,不需要过程。主流经济学中的金融市场,都是理性经济人在进行交易,而现实世界里投身股市的却是行为人,他们有着贪婪、恐惧、过度自信、迷信故事以及前述种种心理倾向。有意思的是,明明是经济学理论没能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但现实金融市场的现象反被冠以“反常”之名。 我们更关心当下而不太关心将来,遥远的将来和更遥远的将来对我们似乎无甚差别。但是,随着遥远的将来就要变成现在,它在我们心中日益更加重要。我们因此而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我现在决定要把今年的年终奖存起来,到明年圣诞节再花掉,因为现在的我觉得那笔钱在明年圣诞节花掉比在今年春节花掉效用更高;但随着发年终奖的日子越来越近,我越来越想把年终奖在这个春节就花掉,因为春节已经成为现在,圣诞节还远着呢。你可能觉得个人的这种行为困境跟经济没啥关系,那么不妨想想,人们的养老储蓄行为就常常面临同样的困境,这对经济的影响还能说是浅吗? 人们这些有点任性胡来、貌似不太理性的行为,正是塞勒一生研究的重点。他为这些行为贴上了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心理账户、自我控制等标签。今天,这些标签已经大行其道,大众对此恐怕也不陌生。塞勒的行为金融理论、行为储蓄理论、行为消费理论对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你对此仍然陌生的话,那就搜索一下这几天关于塞勒的铺天盖地的介绍文章吧。我不必重复已经被大家反复介绍的内容。 这些有点任性胡来的行为并不可怕,也不必过于担忧。正如塞勒指出,这些行为偏误大多并非随机的错误,而是可预测的错误(predictable error)。既然可预测,那就总还可以设法矫正,哪怕是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他曾写下一本畅销书《助推》,就提到了许多方法来优化我们的行为和结果。他认为,很多时候,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不需要强制手段,也不用硬性规定,只需一股轻轻的推动力量而已。比如,把鲜脆欲滴的新鲜水果以低廉的价格方便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就能大大提高人们主动选择健康食物的概率;把加入退休金计划列为默认选项,就能提高退休金计划被选择的概率。 我个人更偏爱塞勒提出的禀赋效应,它的意思类似于中国成语敝帚自珍。由于禀赋效应的存在,经典的科斯定理——产权初始界定无关紧要,自由交易可实现效率——可能在现实中无法成立,因为产权哪怕只是名义的所有权本身就会提高拥有者对资源和物品的评价,从而给交易设置更高的价格门槛,导致某些有效率的交易并不能达成。科斯定理所依赖的条件,类似于物理学的无摩擦平面,而禀赋效应恰恰就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摩擦力。 但我更偏爱禀赋效应的原因并非它更准确地解释了真实世界,而是在我看来,它可能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因为在没有警察、法庭等第三方实施力量的时候,保护私有产权的重任就落在禀赋效应身上。禀赋效应使得个体愿意为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付出比别人更大的代价,这极大地遏制了别人对自己权利的进犯。行为经济学家金迪斯曾论述过上述观点,我自己也写过两篇文章论证禀赋效应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这样看来,有时候我们个人不可理喻的任性胡来,对社会倒并不完全是一桩坏事。 塞勒和行为经济学都曾饱受非议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先驱,塞勒这个家伙一生充满争议。我以“家伙”叫他,应该不算唐突。因为在他的一生中,他曾经先被描述为没多大希望的研究生(《纽约时报》2001年有篇报道塞勒的文章提到,塞勒的导师S.罗森教授对他在研究生院的表现评价是:“当时我们对他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尔后是激进派、捣乱者、煽动家、讨厌鬼——塞勒在其《错误的行为》中提到了这些称呼。关于“讨厌鬼”有个传闻是,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勒是塞勒的反对者,他在校园碰到塞勒从不正眼瞧他,尽管他们是芝加哥大学的同事。不过塞勒在其著作中是这样写的:“我可以猜到,虽然我不在金融系,但米勒肯定会不高兴……一名记者在我到达芝加哥大学后采访了法玛(2013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和米勒,询问他们为什么让我这么个异类加入他们的行列。我和法玛一直有交情,他开玩笑说,他们这是想让我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记者又追问米勒为何没阻止我来芝加哥大学任职。这个问题显然十分无礼,米勒本可回复‘这不关你的事’。但他表示之所以没有阻拦我,‘是因为每一代人都会犯错误’。” AER(《美国经济评论》)的编辑曾把他的研究称为“怪人经济学”(wackonomics)。他早期关于禀赋效应和消费者行为的论文,被屡屡拒稿,最后不得不投到一个刚刚创刊缺乏稿源的杂志JEBO(《经济行为与组织学报》)上发表。现在,塞勒是“名至实归”的诺贝尔奖得主,JEBO也已是行为经济学的名刊。 行为经济学与它的创始人塞勒一样,曾饱受非议。人们有追求秩序的天性,特别是经济学家更是希望把世间一切都纳入理性的秩序之中。行为经济学关注的恰恰是人们哪些不可理喻的行为,这些行为难以纳入理性的秩序中,行为经济学长期受主流经济学排斥乃是自然而然的。目前的行为经济学,虽然已经获得显著的江湖地位,但其内容零散破碎,气势恢宏的理论框架更无从谈起。所以,行为经济学家在为今年的诺奖欢呼之余,还必须得直面充满挑战的前路。但是,我相信行为经济学将是未来的主流经济学!这是否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过度自信?(编辑 李二民)[详情]
【相关阅读】 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旧文) 替诺贝尔经济学奖喊冤,林毅夫曲解提名规则 (附官方评选程序) 来源:经济学家圈 本文源自作者投稿 经济学家圈公号刊登“林毅夫:我为什么不会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内容源于北大博雅讲坛上,林毅夫教授回答了自己不会得诺贝尔奖的提问,并解释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现在选举规则。 林毅夫教授认为自己不会得奖和诺奖的提名规则有关。他说:“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 林教授进一步阐述他了解的选举规则,正是由于这样的规则,中国经济学家目前不属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圈,很难有集中几十个人一起推荐,因此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经济学家很难获得提名,因而也和诺贝尔经济学奖无缘。 笔者并非来评判林毅夫教授是否有资格获得诺奖,这自有诺奖提名和评审委员会来判定。况且林毅夫教授在中国经济特别是新结构经济学方面成就斐然,大家有目共睹。 笔者是来指出林毅夫教授对诺奖提名规则的3点误解。 1. 林教授说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 “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 这显然和诺贝尔奖官方提名规则大相径庭。诺奖官网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能提名推荐自己”,就是为了防止浪费提名权。而且,官方网站说每年送给3000个合格提名人,不知为什么变成1500人。 林教授是不是被虚假消息误导了? 2. 林教授不仅仅对提名人提名自己很清楚,对没有提名自己的票也很了解:“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 但是根据诺奖官方另一规定:“提名和提名相关任何信息都必须保密50年,禁止在私下或者公开场合讨论”,就是为了保护提名人的隐私,在匿名环境中尽量做到公正和公平的提名。而且第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在1969年,到2019年才满50年保密期,第一届的提名细节才能解密和公开。不知林教授是通过何种渠道,如何突破这50年保密的硬性规定,了解这么多投票分布情况? 这些情况属实吗? 3. 林教授还说:“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你可能发表很多,但是你不会变成领头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现在主流杂志的评审人,都是按现有主流理论来看,他老是给你挑刺,所以你就不能发表。” 林毅夫教授认为非主流理论很难有机会发表在主流杂志,因此很难获得提名机会,从而和诺奖无缘。 事实上,刚刚得奖的理查德.泰勒,研究的就是非主流的行为金融学。据泰勒回忆,刚开始写的文章给主流经济学杂志投稿,都被拒收。但是他坚持不懈,终于修成正果。 林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王勇毕业于理查德·泰勒任教的芝加哥大学,曾经是泰勒的学生。王勇表示:“行为经济学在最初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也受到主流学界一定的批评与阻力,甚至嘲笑,但是理查德·泰勒等经济学家通过严谨的研究慢慢扎下根来,这种坚持与严谨,非常值得新结构经济学学者们好好学习”。 相信林教授带领的新结构经济学经过不懈努力,即使一开始非主流,也有可能和泰勒一样荣登桂冠。 对提名规则的误解本来是件小事,但是由于林教授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林教授的对诺奖提名规则的不当解读多次被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宣传,以至于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信以为真。 因为林教授对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规则的误解,导致中国广大人民对如此重量级的国际大奖的公正和客观性产生怀疑,使之蒙羞,这肯定不是林教授的本意。诺贝尔先生九泉之下一定在大声喊冤。 为此笔者特意附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官方程序,帮助大家了解整个过程。 =======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和获选程序 =====来自官网 https://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economic-sciences/index.html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仅以邀请的方式。被提名的人及其提名相关的任何信息,必须保密50年。程序如下: 1.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先选定合格提名人,根据规定,这些合格提名人分为6类 a)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瑞典国籍和外国国籍都可) b)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成员 c)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d) 瑞典,丹麦,芬兰,爱尔兰和挪威在相关学科高校的终身教授 e) 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的按照国家和地区的配合, 发给至少在相关6所高校当过校长或者院长或者主席的人 f) 其他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合适的科学家 (注 e 和 f 必须在每年的9月份结束前确定)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发给合格提名人保密推荐函,每年大约在9月份送出3000份保密推荐函。 推荐人不得推荐自己。 2.每年1月31日推荐截止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收到保密推荐函后,根据推荐人的推荐,进行筛选。一般首轮筛选会选出250-350个候选人。 3.每年3-5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把初选的250-350个候选人的资料,发给各个领域的专家,让他们评估这些候选人的成就。 4.每年6-8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把专家对候选人的评估汇总成正式报告,并附上委员会的推荐建议,每个委员会成员都要在报告上签名认可,并把报告正式提交到瑞典皇家科学院。 5.每年9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和推荐,分两次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经济学分院讨论。 6.每年10月初,通过投票,以多数票为准,最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选出,然后公布。 7.每年12月10日,在瑞典Stockholm 举办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当场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诺贝尔奖章,证书和奖金。 诺贝尔奖基金会条法规定,关于提名人和被提名人,以及跟获奖相关的调查和观点等的信息都需要在公开或者私下场合绝对保密50年。[详情]
Z博士的脑洞|诺贝尔经济学家教你斗渣男 万喆(特约评论员)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相继出台了。今年的物理奖给了引力波,化学奖给了冷冻电镜技术,经济学奖给了行为经济学,几乎全都是在本学科中具有一定的颠覆性领域,差不多都是向经典理论发起挑战的结果。 行为经济学的非理性 与几乎历届大奖得主类似,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ichard Thaler已经名满江湖,大家猜测他应该得到此殊荣很久了。在实至名归背后,是方兴未艾一直不被“主流化”的行为经济学。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次给了个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Daniel Kahneman,而且他没受过正儿八经经济学训练。从此,行为经济学不再是古典经济学大师们和追随者们嘲笑的对象,而是登堂入室。 行为经济学是什么呢?既然它是个“离经叛道”的玩意儿,那不妨先看看与之“对立”的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什么。 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很重要的假设是“理性人”。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计算机,能够把自己身前身后身边的因素统统计算起来,得出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结论,然后进行选择。 但是行为经济学家说,人只具有有限理性,会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 换言之,大家都是人嘛,大家都软弱没有自制力、愚蠢没有判断力。与此同时,大家又都受到社会、文化等不同背景的影响。 啊好讨厌!那是不是说人们就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了?那经济学还有什么意义? 这大概是传统经济学者最想一边嗤之以鼻一边问的问题了。 “确定效应”和不愿意离婚的丈夫 当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还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家们就此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框架,来解释一些传统经济理论解释不能或解释不力的东西。 Kahneman就提出一个前景理论。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 一对夫妻,丈夫有了小三。现在应该怎么办?如果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看,对男方,爱情消减、新人甜蜜,有爱有趣,绝对应该离婚啊;对女方,爱情消减、老公背叛,不忠不信,绝对应该离婚啊。 但是,首先,男方不愿意离婚。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能赚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赚40000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择A。“理性”而言,选择B收益更好。但是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厌恶风险,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这就是前景理论里的“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 所以,当男方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家庭在手,对老婆并非极度不满意,他处于收益状态,厌恶风险,拒绝失去已经到手的。他不愿意离婚。 “反射效应”和不愿意离婚的妻子 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同时,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 还是这一对夫妻,还是男方出轨,往往我们会发现,女方也不愿意离婚。 受到了一万点伤害的你,为什么也难以割舍,为什么也不愿意一刀两断走向未来?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会赔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赔40000元,20%可能不赔钱。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投票结果是,大部分人选择B,愿意“赌一把”。“理性”而言,可能会选择A。毕竟(-40000)×80%=-32000,风险要大于-30000元。 然而,当人在面对必然损失的抉择时,会很不甘心,宁可冒险。他们变得偏好风险了。Kahneman和Tversky将之称为“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 老实说,“反射效应”真的很非理性,却非常经常出现。有统计数据表示,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出现亏损,是“割肉”还是冒着“套牢”的风险希冀继续守候出现“翻身”奇迹?看上去,宁可被“套牢”的人更多。 这就不难解释那些“死也不肯放手”的“原配”们了。面对正在失去丈夫和完全失去丈夫,哪个更糟糕?“理性人”理当计算自己现在的苦苦挣扎、将来的青春年华等,但是恐怕“反射效应”才是当前妻子心中的汹汹主流。“赌一把”,打个翻身仗,把老公彻底抢回来,把小三彻底打败,也许生活就完全覆灭,但也许生活从此新生呢! “心理账户”与爱出轨的丈夫 但是说到底,丈夫为什么会出轨呢? 可能他也有个“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吧。 什么是心理账户?Thaler的成就。他举过一个实例。约翰先生一家存了15000美元准备买一栋理想的别墅,他们计划在5年以后购买,这笔钱放在商业账户上的利率是10%;可最近他们刚刚贷款11000 美元买了一部新车,新车贷款3年的利率是15%,为什么他不用自己的15000美元存款买新车呢?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钱都是钱,具有替代性,可以用来干所有事,没区别。但Thaler认为,与传统理论所想相反,人们根据财富来源与支出划分成不同性质的多个分账户,每个分账户有单独的预算和支配规则,金钱并不能容易地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Thaler将这种金钱不能很好转移,不能完全替换的特点称之为“非替代性”(non-fungibility)。 比如人们一般会把辛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这也可以解释送礼物,自己舍不得买来用的东西,家人买来送给自己就觉得特别满足,因为这份支出从“生活必需开支”账户转到“人情支出”账户里了,给人的感觉也就不一样。 约翰先生的例子中,从理性上说,家庭的总财富不变。但行为经济学说,财富改变了存放的位置,固定账户和临时账户具有非替代性,人们的心理感觉不一样。 于是,丈夫把你放到了一个“固定账户”里,同时,还把其他人放到一些“临时账户”甚至“人情账户”“文娱账户”“休闲账户”里,他会说,你们都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他就顺理成章的享受着一大堆一生挚爱许多的美好生活,因为他为自己“家中红旗不倒,四处彩旗飘飘”找到了最好的理论依据。 “参照依赖”和想拖死第三者的妻子 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这样苦苦撑着、苦苦拖着,自己岂不是很痛苦? 这个问题很好。不过,什么叫做“很痛苦”?如果看传统经济学的假设中,人的选择与参照点无关。那么,“痛苦”就是“痛苦”。但是现实中,就是这样而已吗? 你一年收入10万,同时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收入8万,你痛苦还是幸福? 你一年收入12万,同时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收入15万,你痛苦还是幸福? 你一年收入10万,同时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收入8万,然后跳槽,一年收入12万,同时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收入15万,你痛苦还是幸福? 行为经济学则证实,人们的偏好会受到单独评判、联合评判、交替对比及语意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所谓的损失和获得,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这就是“参照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 所以,你会发现,这位迟迟难以下定决心的女方往往在考虑,如果我离婚,会不会比现在过得更差?如果我离婚,会不会大家都歧视我?如果我离婚,会不会大家都觉得我输了? 当然还会有诸如,这个老公并不差,如果我离婚,会不会找不到老公?如果我离婚,会不会再找一个还不如这个? 不过,最大的杀器不是以上这些,而是,我痛苦吗?我痛苦。但是我这样拖着他们,他们好不了,他们也会很痛苦。看到他们也痛苦,我就没那么痛苦了。 这真是最符合 “参照依赖”的一种想法了。 “损失规避”与净身出户 怎么着?那这婚还真离不成了? 对不起,人就是这样,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所以,人们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往往很不甘心,容易冒险。 这便是“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传统经济学的大牛Paul A.Samuelson也说:“增加100元收入所带来的效用,小于失去100元所带来的效用。” 再看一个行为经济学实验。 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10000元,输了失去10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 A.愿意 B.不愿意 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赌局绝对公平。但大量类似实验结果证明,多数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因为虽然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失”带来的痛苦与“得”带来的快乐并不平衡,因此人们对这个理性上“公平”的赌局感受并不“公平”。 不要慌,如果改变筹码数额呢?赢了可以获得50000元,输了失去10000元? 这大概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婚姻中“过错方”应该付出更多财产进行弥补的意思吧。虽然在法律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在经济上,通过更多的弥补才能将打破现状带来的损失平衡,的确能够获得较好的解释。 你要离我而去远走高飞?那你净身出户! 你把我当成一个不过是固定一点的账户?那就原谅我把你的资产清零! 后记 我们以为经济理论只发生在股票涨跌、楼市浮沉之中,其实不然,经济本来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解释,我们所做的一切研究本来就是在试图解释人类自己的所有行为。 犹如你无法割舍一支烂到骨子里的股票,犹如你面对楼市看不清的前景有着说不出的恐慌,在生活中,你的理性和非理性行为,你的计算和计算不出,也都如出一辙。反过来看,如果你在生活中如是选择,你的投资恐怕也逃不出窠臼。 终究,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于是有什么样的经济。 自然,形成一门学问的本意,就是找出规律,进行预测修正。诚如抓住渣男不能放手的人,应该清醒认识到,止损吧抛售吧拿回自己该拿的东西吧。行为经济学说,人是非理性的。没错,但更重要的是,知道人的非理性,才可以更好的理性选择。 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出来后,有些人说,也许宇宙根本要塌陷,也许人类根本不存在。而经济学奖出来后,我们知道,不管宇宙和人类是不是真实存在,这一刻,我们能够看清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万喆系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详情]
经济学家炒股必亏是一个大家经常谈论的梗。 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不仅为一基金公司负责人,而且该公司为JP摩根提供投顾的一只基金业绩优异,长期回报甚至超过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回报。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理查德·塞勒 理查德·塞勒在富勒·塞勒基金公司中担任负责人 在理查德·塞勒联名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Undiscovered Managers BehavioralValue Fund (UBVLX)的业绩从基金成立日1998年12月28日开始计算,若当时投入10000美元,到今年9月底就会有93244美元,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832.44%;而同期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涨幅仅有307%。比巴菲特多了500%。 依据其公司网站的数据,该基金的近10年的累计收益率有159.93%,而同期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的涨幅只有131.93%。 基金收益曲线以及年度业绩表现 该基金优异的业绩获得了基金评级机构的一致肯定:从3年、5年到10年,该基金都获得了晨星的最高五星评级,在理柏的排名中,该基金的近5年、近10年的排名均在前4%。 从投资哲学看,这只基金的理念和理查德·塞勒在经济学中的行为经济学是一致的:该基金利用市场对消息产生的行为偏差进行投资。正如诺贝尔奖声明所言:塞勒将经济学和个体决策的心理学依据建立了桥梁,这种心理偏差导致的市场行为正是该基金的投资依据。 依据经济行为学,通常市场对于已有的负面消息总是过度反应;而对新的、公司正面的消息又往往反应不够。该基金正是基于此对小市值股票产生的影响来进行投资。该基金以基本面为基础,来判断金融市场的矫枉过正或者反应不足。 该基金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几分相似:通常都会考虑在股价便宜的时候买入,都看重股票的基本面;但也有许多不同:巴菲特更偏好大盘蓝筹并看好股票的内在价值被低估;而该基金则专注小盘股、并从金融行为学为依据来寻找个股,更多是外部行为为选股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小盘股波动性非常高,但该基金的波动率较低,以日计算今年以来的波动率只有11.2%,而相应的小市值指数罗素2000指数基金的波动率却有14.1%。该基金截至8月底持有了93只股票,前10的基金占到仓位25%,而前25占到仓位的47%,持股较为集中。该基金的规模不大,目前60亿美元左右(大概是400亿人民币)。 基金选股遵循两大原则 依据公开资料,该基金选股有两个原则:一是选择受到金融行为偏差而被明显低估的个股,但同时需要有坚实的基本面作为支撑;另一个就是寻找存在明显的内部人或股东买入、以及存在明显的股票回购的个股。而在卖出个股时,该基金通常会在大量内部人卖出、或者新发行股票以及公司发生并购等行为时寻找机会卖出。 该基金也明确了对小市值的偏爱:认为小市值个股从长期来看有着明显高于大市值个股的回报。该基金表示,即便小市值的波动率更高,但一旦能够从众多小市值甄别机会就有可能从中选出牛股。 基金为小市值价值基金 在半年报中,该基金就表示在二季度买入的4只新股票中,3只存在着明显的内部人买入情况,另外一只也存在着明显的股票回购,都遵循了其行为选股的逻辑 在其最新的半年度报告中,该基金将近期的业绩归功于三只股票:Brink‘s ,KLX和 Colony NorthStar。Brink’s是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物流服务,该股票今年上涨超过1倍,KLX是佛罗里达州的航空航天零件及服务提供商,今年的涨幅接近20%;Colony NorthStar作为一家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今年上半年也上涨6%。 基金表示看好Brink‘s 是因为其业绩表现良好,公司提高周转率也会进一步提高营业毛利;看好KlX也是因为提前预报的良好业绩;而Colony NorthStar则是业绩虽然疲乏,但内在价值有提升。 2016大牛市中业绩表现不太令人满意 尽管长期业绩相当亮眼,但在近一年的美股大牛市中,该基金似乎没有把握住机会。该基金近一年业绩为16.28%,在基金评级机构理柏近一年的基金排名中为前88%,在980只基金中排名856,属于倒数的位置。该基金在近三年的表现虽然在基金中仍然名列前茅,但较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涨幅也仍有不少差距。 今年美国股市中涨幅超过1倍的个股达到200余只,该基金抓住了Brink‘s,但显然其他90余只股票的回报并没有产生非常令人满意的回报,二季度还能够带来正回报的Colony NorthStar,到下半年来该股票的年内投资收益已经为负。 尽管基金也超配了科技行业,但该基金专注小盘股,今年大热的科技股均为大公司,从而与许多高涨幅个股失之交臂。同时基金关注面主要是美国本土股,许多今年表现优秀的中概股也没能进入其投资范围。 市场分析认为,在大牛市下,基金似乎不容易找到因为负面消息而大幅下跌的优质个股;同时,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大股东买入或者公司回购激发的市场热情也没有能够带来更多的超额回报。 作为小盘股基金,该基金的市场容量不大,成立近20年来基金规模为还不足百亿美元;同时伴随的换手率也相对较高,最近12个月的换手率为44.33%。这也使之区别于传统的长期价值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并非由查德·塞勒直接管理,而是其公司旗下的两名基金经理大卫·波特和罗素·富勒来直接管理,其中罗素·富勒为公司创始人和总裁,大卫·波特为公司的专职基金经理,曾任高盛副总裁。 此外,这家公司还有另一名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他同样以行为经济学著称,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且其撰写的《思考,快与慢》还是国内的畅销书之一,一家基金公司拥有两位诺奖得主在金融界也是非常少见。[详情]
新浪财经讯 在10月9日,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教授,以表彰他在经济学上做出的珍贵贡献,奖金为110万美元。芝加哥大学于第二天早上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在发布会上,塞勒幽默的表示:“感谢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弥补了我前两年落选奥斯卡的失望。奥斯卡没有最佳行为经济学家这个奖,我觉得很不公平。” 72岁的塞勒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 诺贝尔奖委员会指出,塞勒把心理学的现实假设融入经济学的决定分析。他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后果,并展示出这些人类特质是如何影响个人决定。他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博士的学位后,从此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行为经济学,着重研究与经济学中反常现象的习惯。 起初,塞勒的研究方向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因为他的研究与主流经济学理论的预测不一致。曾经也有芝加哥的一位教授错误预测塞勒的行为经济学毫无用处,而在发布会上,塞勒笑言感谢芝加哥大学可以提供一片学术沃土,能够让他与其他教授“吵吵架、争论学术问题也不错。” 随后塞勒笑言这奖项弥补了没有获得奥斯卡奖的遗憾。这是因为他曾经也在电影《大空头》中客串了一把演员,与歌手赛琳娜·戈麦斯(Selena Gomez)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赌场里对戏,向人们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看来,塞勒在平日生活中是个幽默感十足的“老顽童”。 他在发布会上表示,“诺奖委员会让我参加他们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远程新闻发布会,就好像假设我已经接受了似的。嗯,我确实接受了,而且我不像鲍勃迪伦,我还要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呢。”(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在201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斯德哥尔摩领奖。)三言两语已经引来台下阵阵笑声。 提到11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他笑言会以“非理性形式”花掉,也算是幽默的表示了对自己毕生研究重点的支持。塞勒主要致力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中,他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等方面研究做出重大贡献。曾经著有《赢者的诅咒》、《轻推》等经济学论著。目前他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担任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也是经济学与行为科学专业Charles R Walgreen特殊服务教授。(新浪财经北美站记者 刘硕)[详情]
重温丨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 【写在前面】 10月9日,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一直是国内呼声颇高的诺奖有力竞争者。其实,林毅夫教授本人在2016年9月25日的第72期北大博雅讲坛上已经对这个问题做出过回应,面对主持人阿忆的提问,林毅夫表示,“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林毅夫回答全文: 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基本上是由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推荐里面包含几种人,第一,北欧四国现有经济相关院校的正教授。第二,已经得了诺贝尔奖的人。第三,现在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领头学者。 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家当然也有不少人有机会被推荐,但只有一两票,是不能进入的,如果你真想拿诺贝尔奖的话,还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可以进入那1500人名单当中的学生,也就是说,你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在国际上领先的学者。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你可能发表很多,但是你不会变成领头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现在主流杂志的评审人,都是按现有主流理论来看,他老是给你挑刺,所以你就不能发表。 所以我的学生如果按照我的方式来写,不太容易发表,即使能够发表,我什么时候能够培养出五十个人?所以我在1995年《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认为这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方向,研究本土问题,用规范方法,写出来的成果,就是对经济学添砖加瓦的知识,就是推动人类对社会经济现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理论,应该就是前沿的理论,就是国际化的成果。 我也曾经在1995年的那篇文章讲,21世纪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21世纪会是经济学大师辈出的世纪,我当时的看法是,从亚当•斯密以后,世界上经济学大师的产生是相对集中的。比如从亚当•斯密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其他地方有,但是很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 为什么会出现时空的相对集中呢?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观察的一套简单逻辑,来说明这个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且理论应该是越简单越好,既然理论是越简单越好,你怎么能够说哪个理论是伟大的贡献,哪个理论不是伟大的贡献?你不能从逻辑上来比较,实际上是根据你所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现象重要,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贡献就大。那什么叫重要现象呢?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就是重要的现象。 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的中心在英国,因此英国的现象就是最重要的现象,解释那些现象的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大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所以一段时间之后,美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解释美国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当中做出贡献的就是世界经济学大师。 我们知道21世纪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一定会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一定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一定是做出最大贡献的理论,提出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就会变成经济学大师。但是到你能够进入诺奖评审委员会的那1500个人,可能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 所以我倒觉得年轻学者,如果能够沿着我前面所讲的本土化思路研究本土问题,而且用初生婴儿的眼光看问题,不用任何现有的,不管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是凯恩斯、哈耶克的理论,而是自己看这种现象,了解这种现象,把它背后的理论总结出来,这样的理论就是对经济学发展真正做出贡献的理论。也许经过一代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越来越高,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中国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很可能就会有人得到诺贝尔奖,但那就是我的学生,或者是我的学生的学生的事了。[详情]
塞勒认为自利原则也不是完全有效的,人们会通过合作来产生共赢,甚至会无私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慈善捐赠。因此,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理性的个体。 所谓“行为经济学”,就是以“人的行为”为出发点,运用经济分析的工具反过来解构“人的行为”的一门学问。主流经济学的基础是“理性人”的假设,而行为经济学则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 ⊙邵宇 陈达飞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塞勒,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查德·塞勒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应用于人的经济分析,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及自我控制的缺失,演示出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体结果。本文仅谈“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 反思经济学最基本假设 笔者的理解是,塞勒获奖或许可以看作理论界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反思的结果。从微观到宏观,主流经济学均建立在“完备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基础之上,认为人的理性行为会导致社会最优的结果,短期对“均衡”的偏离是一种合理的扰动,市场自身就会修复这种非均衡。基于理性假设的新古典经济学自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发生普遍“滞胀”现象之后就成为主流。在主流思想的影响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启了新一轮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从上世纪末的互联网到2007年前的房地产,一波接一波的“非理性繁荣”均被主流学界所忽视。就像卢卡斯在2003年说过的,人类已经告别了危机。但这样带有“庞氏骗局”色彩的繁荣是难以为继的,金融危机就是一场清算。 危机之后,布兰查德和伯南克仍然认为这不是经济学本身,而是应用层面,也就是经济管理领域的错误导致的。但曾经被视为美国的“英雄”,也是任美联储主席时间最长的格林斯潘却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的经济模型有缺陷,同时自己的思维模式又被错误的模型所钳制,导致了对资本市场的创新失去敏锐的判断,最终只能由市场以危机这种激烈的方式做出反应。 那么主流经济学到底错在哪儿?它为什么解释不了资本市场上的各种反常现象?经济学如果都不能解释现实了,谈何指导人们去改造世界?所以,从那些与主流理论预测不一致的人的“反常行为”出发,塞勒教授从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开始反思,找到了问题所在。 “理性”与“有限理性” 众所周知,在主流的古典经济分析框架下,无论是企业理论、金融市场还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个人在所有经济现象分析中均被假设成是理性的,同时会尽可能地追求最大利益。然而,现实中的个人往往依靠直觉来解决问题,而且就算人们谨遵各种假设,也会经常犯错误,所以说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往往是一种理想的、简化的假设。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个体之间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假设束缚住所有个体。 塞勒认为自利原则也不是完全有效的,人们会通过合作来产生共赢,甚至会无私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慈善捐赠。因此,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理性的个体。除此之外,个人理性的加总对集体而言,并不是最优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现成的例子。面对伊丽莎白二世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预见到它(金融危机)?英国国家学术院在提交的学术报告中称,在孤立的状态下,似乎每个人的工作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没有人看到大局,当个人的风险被合理地视为很小的时候,对整体而言风险确实是巨大的。每个人都从自利的角度出发去作出选择,但叠加到一起形成合力之后,往往是负面的结果。 所谓“行为经济学”,就是以“人的行为”为出发点,运用经济分析的工具反过来解构“人的行为”的一门学问。主流经济学的基础是“理性人”的假设,而行为经济学则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是的。这就好像人们戴着不同颜色、深浅也不同的太阳镜,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假设对人们行为的指导意义是不一样的。再打个比方,你看到有人想不开,正在做“傻事”。如果你觉得人是理性的,那么你会觉得他这么做肯定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最优选择,你可能就不会去阻止。但是如果你觉得人是“有限理性”的,或者受到感性支配一下子犯了糊涂,你可能就会去劝阻。很多时候,人们的选择都是在自己掌握的有限的信息集里面作出的,所以都会存在“理性”和“不理性”的判断,这恰恰是因为人归根到底是个“感性”的动物,也就是“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在金融学中应用 理性假设在金融学中的应用的代表性理论是“有效市场假说”,由芝加哥大学尤金·法玛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股票市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其中包括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价值。除非存在市场操纵,否则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以往价格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 当然,市场的有效性是有等级的,分为弱有效性、半强有效性和强有效性,逐次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强。市场机制的本质特征是“允许套利”,这种套利行为会使得价格向价值回复。单个人可能会出错,但是市场会纠正这种错误,所以不会出现价格对价值的持续偏离。但是这个理论太过于“完美”,以至于它无法解释很多现象。笔者以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五”为例来说明,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故事的主角是英国的欧沃伦-格尼公司,这家公司被维多利亚时代的金融家们称为“转角银行”,坐落在伦敦的市中心。由于激进地开展新兴市场债券业务,公司已经滑入了破产的边缘。因为他们从银行借来了大量的资金对外提供融资,一旦银行知道企业经营困难而撤资,那么企业将进一步陷入困境。于是,合伙人决定“上市”。即使《经济学人》专门写文章指出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多么糟糕,但是股价在上市后还是翻了好几倍,因为公众根本就不会去阅读招股说明书,大家买股票的唯一原因就是别人都在买。正在股价一路高歌之际,英格兰银行突然采取了紧缩政策,将央行基准利率提高到了8%。恰恰在此时,另外一家公司——沃森·欧沃伦公司发行的铁路债券违约,巧合的是这两家公司的名称太像,以至于人们猜测这两家公司肯定有关系。随即,欧沃伦-格尼公司的股票一泻千里,直至其破产(1866年5月9日周四下午3点30分)。而且英格兰银行也没有对其进行救助,因为担心这会引发道德风险。欧沃伦-格尼公司的破产导致了灾难性的影响。第二天,人们心中的恐惧和焦虑引导他们纷纷去银行挤兑,这就导致了“黑色星期五”。此时人们的选择,并不会去考虑为什么,人们卖股票,仅仅是因为别人都在卖,人们去银行取款,也仅仅是因为大家都在排队取款。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席勒教授也为行为金融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从对股票崩盘的问卷调查中得到的结论也证明,大多数股市参与者作出买和卖的选择时,都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塞勒教授对各种反常现象非常敏感,而股票市场恰恰就是寻找反常现象的好地方。他对股票的日历效应、美国股市的均值回复现象,以及封闭式基金的反常操作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根据弱势有效市场假说,一个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纯粹服从随机游走。但是,塞勒教授发现了“输者赢者效应”,即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过分乐观,导致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待一段时间之后市场自动修正,前期的输者将赢得正的超额收益,前期赢者的超额收益则为负。据此,他们提出了预测股票收益的新方法:采用反转策略,买进过去3年至5年内的输者组合,同时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年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 曾经是奥巴马国家经济委员会成员的著名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在金融危机后向白宫推荐了三位经济学家——白之浩、明斯基和金德伯格。白之浩就是上文中《经济学人》的主编,明斯基提出了“金融不稳定”理论,金德伯格是经济史学家,其代表作是《疯狂、惊恐与崩溃:金融危机史》。他们都从经济现实与人的行为特征出发去研究社会现象,均强调了人的非理性色彩。但是这三位学者的理论并不被主流学界接受。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0年了,主流经济学界仍然在原有的框架下缝缝补补,仍然没有重大的理论创新能够让经济学回归初心。笔者认为,这次诺奖颁发给塞勒教授至少是一种包容的体现。经济学的“重生”恰恰需要的不是模型上创新,而是理念上回归。 (邵宇系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达飞系东方证券高级研究员)[详情]
“老顽童”塞勒,将经济学拉回人间 从业者说 曾长期得不到学术同侪认可的“老顽童”理查德·塞勒却成为了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对许多人来说颇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说其“情理之中”,是作为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开创者之一的塞勒,其理论解释了传统经济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许多真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且2002年以来诺奖已多次颁给了他的同行丹尼尔·卡勒曼和席勒等,其获奖可谓实至名归。所谓“意料之外”则是,人们觉得近年来诺奖已多次光顾行为经济学,再次垂青这一领域的可能性着实较小。 当前,传统经济学理论已越来越数学工具化和象牙塔化,与现实世界距离越来越远,很多从业者对经院派学者表现出越来越不屑一顾。 而诺奖新科状元塞勒,不仅是一位学术渊博者,还是一位学以致用者,其与人合伙成立公司践行自己的理论。塞勒的学以致用不啻经济学家的传统回归,早在斯密时期,很多如今赫赫大名的经济学家,也从事着商业实践,当时的经济学理论多是知行合一的结合体,直至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开始将总量、集体等概念引入经济学研究,并通过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等进一步强化了总量概念和数学工具化,并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宏观经济学后,经济学理论渐与真实世界成为平行宇宙。希望这次塞勒的获奖能够再次让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经世致用之道。 塞勒的研究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反叛,还是完善? 如今主流将其归为完善,但正如其本身所言,主流经济学的套路是营造假设、搭建模型,回归分析,然后把背离假设之外的东西归为“误差项”,而塞勒的分析框架则多从传统理论所视为“常识”的部分展开,更倾向于描述性框架,对传统理论的规范性分析框架保持着谨慎。这使得其研究是基于人的行为,其价值评价也多集中在基于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这与奥地利学派的主张有点相像,后者将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人的经济行为上,并始终坚持基于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立场,分析市场过程。 尽管塞勒本人表示自己的研究不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但分析理路的迥别,令人感觉塞勒颇有维赛尔和哈耶克的风格,希望通过协调自身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关系,策略性地获得主流经济学的接受。 当然,与哈耶克主张的奥地利学派观点的有限理性、分散知识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等不同,塞勒更希望打开人的行为这一魔盒,而奥地利派学者则认为人的行为无法有效计量等,强调自发扩展的秩序而不太情愿打开这一魔盒。从这个角度,行为经济学再次为主流经济学派与奥地利经济学派搭起了桥梁。 将经济学研究拉回到人的行为分析,无疑将拉近经济学与真实世界的距离,有助于经济学走出数学和物理学分析框架的误区。 以现在主流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为例,过度的数学化和模型化,使得所谓压力测试,更多是对分析模型的压力测试,而非是对公司能力进行测试。如笔者参加的一个研讨一笔锁定十年期固定成本的资金项目,主导者的思路是用模型分析十年期间的利率走势来锁定利差损风险,且不说所谓的回归分析、压力测试等只是对模型的压力测试,要让模型预测十年的利率走势显然也有点致命自负味道,这其实就是传统经济理论脱离真实世界的一个具体案例。 更接近真实世界的做法是将分析理路确定在具体人的行为上,首先分析自身在资产端的挖掘和管理能力,然后确立这笔固定收益资金投资于哪些领域风险更便于管控和收益更有保障,最后更具商品或储蓄生命周期等而探寻不同场景下的风险政策、风险缓释政策等,可能更能对真实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最需要的更多是塞勒这样的“老顽童”和“离经叛道”者,将经济学拉回对人的经济行为分析,而非较真与宏观变量和统计数据,并用物理世界的方法论去攻坚克难。 □刘晓忠(资深金融从业人士)[详情]
行为经济学摘诺奖,理论也有Bug 媒体人谈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理查德·塞勒。这位学者于中国而言并不陌生,其曾在中国出了好几本书。塞勒获奖前,笔者曾阅读过他的著作,但并不以为然。今日回头看,结论没有动摇。事实上,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入侵”经济学的产物,至少从自由市场的角度看,很多内容值得商榷。 “行为经济学”诞生于对现代经济学基础命题“理性人假设”的反思——每个人总力图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不过,这项假设很难称为公理,不仅“获取最大利益”定义含混,人类社会又普遍存在利他举动、或非理性的自戕自害。心理学家抓住这一痛脚,开辟出行为经济学的疆土——以行为学、心理学作为武器,论证人类存在大量非理性行为、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他们力图矫正市场缺陷。 因此,行为经济学的起点是市场失灵,终点往往是政府干预。 行为经济学崭露头角始于21世纪初。2001年,阿克洛夫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贡献是“柠檬市场”理论——商家和消费者由于受困于信息不对称,经常会做出不利于己的举动。以二手汽车市场(美国俚语称为“柠檬市场”)为例,他认为二手车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将使买者压低价格买,卖者抬高价格卖,整个行业趋于萎缩。阿克洛夫称此为“市场缺陷”。 然而,这样的判断正确吗?市场自有机制解决这种问题,根本无需人为矫正。二手市场并没有萎缩,而是越来越繁荣,所谓“信息不对称”从来是市场在自发解决的常态,何谈缺陷。 阿克洛夫之后是卡尼曼——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名著《思考,快与慢》介绍大脑存在截然不同的思维系统。一种是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审慎分析和解决问题,一种是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大部分的人类活动都是在调动无意识。 塞勒的《助推》正是于此而成。其花了很多篇幅介绍卡尼曼思想,指出人类活动存在大量非理性。美国和古巴建立外交关系,美股一只代码CUBA的股票莫名暴涨;医生建议患者实施手术,用成功率和失败率不同说法描述事实,患者反应大为不同等。 既然“非理性”如此普遍,塞勒建议,不通过强制命令,以软性干预影响人们的选择,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比如,为减少烟民吸烟,烟盒上大大标明“吸烟有害健康”;欧洲很多香烟公司,烟盒表面要画上吸烟患者丑陋的患部,以期达到减少吸烟者的目的……这些“助推”,就是利用人们的情绪,主动施加干预,从而影响行为的结果。 不过,这些“助推”干预商家可以用,政府也应该用起来,“温柔地推动”政府想要达成的政策。比如个人所得税,一开始人们税痛强烈,普遍抵制,后来发明了企业预扣个税制度,纳税人税痛减轻,政府也能够顺利征税。不过,“助推”究竟是否有利于市场自由,塞勒终究没有识别。 在行为经济学家眼中,消费者容易陷入非理性情绪,带来市场混乱。面对种种“错误”,他们提出的解决之道往往是政府之手。正因如此,行为经济学对“市场缺陷”的解读,对“有形之手”的迷恋,却可能使它成为一门干预主义技术。 毋庸置疑,行为经济学再度折桂必有其积极意义,但任何理论都有其边界,热潮退去后,如何突破理论本身带来的限制、重拾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平衡,是任何理论需要审慎思索的问题。 □菁城子(罗辑思维主编)[详情]
诺奖得主财技过人 基金长期回报率超巴菲特旗下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 姚波 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不仅是一位大学教授,还是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之一,该公司为JP摩根提供投顾的一只基金业绩优异,长期回报甚至超过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回报。 近19年回报率高达832.44% 在理查德·塞勒联名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Undiscovered Managers Behavioral Value Fund (UBVLX)的业绩从成立日1998年12月28日开始计算,到今年9月底,回报率达到惊人的832.44%,而同期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涨幅为306.84%。依据其公司网站数据,该基金近10年累计收益率有159.93%,而同期伯克希尔·哈撒韦涨幅为131.93%。 该基金优异的业绩获得了基金评级机构的一致肯定,从三年期、五年期到十年期,该基金都获得了晨星的最高五星评级;在理柏的排名中,该基金的近五年、近十年的排名均在前4%。 不过,该基金并非由理查德·塞勒直接管理,而是由公司旗下的两名基金经理大卫·波特和罗素·富勒管理,其中,罗素·富勒为公司创始人和总裁,大卫·波特为公司的专职基金经理,曾任高盛副总裁。 此外,这家公司还有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他同样以行为经济学著称,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撰写的《思考,快与慢》还是国内的畅销书之一。一家基金公司拥有两位诺奖得主,在金融界也是非常少见。 淘金小市值股票遵循两大法则 从投资哲学看,这只基金的运作理念和理查德·塞勒的行为经济学核心观点是一致的,该基金利用市场对消息产生的行为偏差进行投资。依据经济行为学,通常市场对于已有的负面消息总是过度反应,对公司新的、正面的消息又反应不够。该基金正是基于此对小市值股票产生的影响来进行投资,以基本面为基础来判断市场的矫枉过正或者反应不足。 这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几分相似,如通常会在股价便宜的时候买入,都看重股票的基本面,但是也有许多不同,如巴菲特更偏好大盘蓝筹并看好股票的内在价值,而该基金则专注小盘股,并以金融行为学为依据来寻找个股,更多是以外部行为作为选股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小盘股通常波动非常高,但该基金的波动率较低,以日计算今年以来的波动率只有11.2%,而相应的小市值指数罗素2000指数基金的波动率却有14.1%。 该基金的规模目前为60亿美元左右。截至8月底,该基金持有93只股票,前十大股票占25%的仓位,前25大股票占47%的仓位,可见持股较为集中。 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选股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选择因金融行为偏差而被明显低估的个股,但需要有坚实的基本面作为支撑;另一个就是寻找存在明显的内部人或股东买入、存在明显的股票回购的个股。 该基金认为,小市值个股从长期来看有着明显高于大市值个股的回报,虽然小市值的波动率更高,但一旦能够从众多小市值公司甄别机会,就有可能从中选出牛股。 在最新的半年报中,该基金就表示在二季度买入的4只新股票中,3只存在着明显的内部人买入情况,另外一只也存在着明显的股票回购,都遵循了其选股的逻辑。 近一年美股大牛市中表现不理想 尽管长期业绩相当亮眼,但在近一年的美股大牛市中,该基金似乎没有把握住机会,近一年业绩为16.28%,在理柏近一年的基金排名中,在980只基金中仅排第856位,虽然其近三年的表现仍然名列前茅,但较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涨幅仍有不少差距。 今年美国股市中涨幅超过1倍的个股超过200只,该基金仅抓住了Brink’s,二季度还能够带来正回报的Colony NorthStar,到下半年其年内收益已经为负。 尽管该基金也超配了科技行业,但与许多牛股失之交臂,因为该基金专注小盘股,而今年大热的科技股均为大公司。同时,该基金主要关注美国本土股,许多今年表现优秀的中概股没能进入其投资范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大牛市下,该基金似乎不容易找到因为负面消息而大幅下跌的优质个股,同时,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大股东买入或者公司回购激发的市场热情也没有能够带来更多的超额回报。 作为小盘股基金,该基金换手率也相对较高,最近12个月的换手率为44.33%,这也使其区别于传统的长期价值投资。[详情]
杨国英:为什么说炒股的投资者更应该读懂塞勒 杨国英 10月9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揭晓——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获得这一殊荣,理由是其在行为经济学的成就。 塞勒这个人很牛,研究生阶段念的还是文学,之后才攻读经济学,居然还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正因为如此,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终花落塞勒,还是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理由有二: 其一,从行为经济学与博弈论交叉关系的角度,过去10年已有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相近领域获奖,除今年的塞勒以外,此前还有2012年的埃尔文·罗斯和劳埃德埃·沙普利,以及2013年的尤金·法马、拉尔斯·皮特·汉森和罗伯特·席勒获奖。 其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过去10年,全球金融市场似乎再次进入“平静期”,而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研究,除了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和政府政策之外,更为重要的领域恰恰是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参考。 就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而言,理查德·塞勒与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罗伯特·席勒有极大的相似性,二人均将心理学嫁接到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之中,且他们的理论建树均有益于大众投资者理性参与金融博弈。稍有不同之处在于,塞勒坚守经济学家的严谨,而席勒除部分严谨的学术论文外,还写作出版了较多的财经畅销书(如《非理性繁荣》和《金融新秩序》)和大众媒体财经专栏。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叙事较为宏大,传统的经济学家以建议“国富民强”为己任,并以做政治家的经济顾问(或经济导师)为毕生之志向,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也是集大成式的,广泛涉及货币、就业、生产力、自由市场、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如亚当·斯密、凯恩斯、弗里德曼等。 塞勒的研究则更“实在”,甚至于在菜市场买菜的大妈都能听得懂。比如他曾有个著名的“大拇指定律”,即建议股市投资者少看股价,认为看的次数越少,投资收益越高。这个确实有一定道理,恐怕老股民都懂的。 如果说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诉求是“为公”,那么,更侧重于个体应用价值的新兴经济学研究,则明显充满了“为民”之色彩——资产价值如何评估才合理,群体性心理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效应,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应该怎么平衡,这些对于大众投资者显然是极其有用的。 抛开可以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和政府政策的研究不论,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市场大众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只要你用心咀嚼、潜心思考,绝对会有巨大的收获。 比如,塞勒等根据“输者赢者效应”(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过分乐观,导致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待一段时间之后市场自动修正,前期的输者将赢得正的超额收益,前期赢者的超额收益则为负),提出了博弈股票收益的新方法——采用反转策略,买进过去3至5年内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 如果我们借鉴塞勒的“反转策略”,对过去10年的A股市场进行复盘,会发现其中确实有道理,而且一点也不像很多股评家讲得那么复杂。2007年10月~2008年10月A股大跌、小盘股跌幅远远大于大盘股,在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后,选择买入中证500卖出上证50,即使不带任何杠杆,持有3~5年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而在2014~2015年小盘股涨幅远远大于大盘股时,这时选择卖出中证500而买入上证50,即便其后A股发生大幅下跌,持有至今收益也是很不错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建议炒股的投资者,应当赶快去读读理查德·塞勒的著作。 (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详情]
许苏培、刘海燕、李骥志:塞勒的经济学理论证明市场上多数都不是“明白人” 许苏培、刘海燕、李骥志 有人对地上掉的一元钱毫不理会,却忙着去抢微信里同样价值的红包。这是为什么? 刚刚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塞勒会告诉你,因为人人心里都有好几本账。在他看来,这些“反常”恰恰是正常,因为人类心理模式存在着弱点。 “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塞勒展示了这些人类特征是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和市场结果。”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这样说。 有限理性是指人们在作决定时,会通过建立多个不同的“心理账户”来简化经济决策,同时倾向于狭隘地考虑单个决定的后果,而不是整体效果。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拥有某件物品时会比没有时更看重其价值。 社会偏好是指人们在作决定时不仅出于趋利心理,还会考虑社会公平。这既可能是出于维护正义,也有可能是因为嫉妒。消费者对公平的关注会反对企业在需求增加时涨价,但却不会阻止企业在成本上升时涨价。 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当天,官网发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投票:你是否认为新年计划总是难以落实?72%的人选择了“是”。塞勒的研究揭示,人们通常缺乏自我控制,总是屈服于短期诱惑,让长期计划落空。而他在不断探索“助推”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 颁奖方说,塞勒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他的研究不仅对个人有帮助,对整个经济市场的研究和决策也很有启示。“他让经济学更符合人性,让人们更好地作出决策。”诺贝尔官网这样介绍。 正是长期对生活中那些反传统理论的现象深入观察和思考,让塞勒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成长,从边缘走向主流,让经济学分析更加符合人性,更加具有现实价值。 罗伯特·席勒,这位曾经预测到金融危机爆发的经济学家这样评价塞勒:“过去30年,经济学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最重要的革命,他就是这场革命的中心人物。” 尽管行为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研究中的“显学”,但它曾不为主流所容,今年已经72岁的塞勒也长期被视为“学术叛徒”。1980年,塞勒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之后屡遭大型期刊退稿。如今,这篇文章却在2014年成为相关领域中被引用居首的经济学论文。 行为经济学,这种把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的理论,正不断发现传统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疏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的不足。 而塞勒,这位曾默默地在办公室黑板上列出非理性行为的学者,已经成为著名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2015年还开始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 塞勒曾跨界演过电影。在2016年奥斯卡获奖电影《大空头》中,他就出现在拉斯维加斯赌场。“把人想象成以逻辑指导行为的动物,实在是疯狂之举。”这正是他在电影中的台词。 在被问到这一段短暂的“好莱坞生涯”,他开玩笑说有点失望,因为自己的精彩演出没有被诺奖颁奖者在成就介绍中提到。 而在朋友看来,“塞勒之所以特别,因为他是一个很懒惰的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自己懒惰且不擅长数学,对哲学议题也不太有耐心。 其实诺奖得奖者的介绍中还遗漏了一些有趣信息。塞勒和别人创建了一个基金公司,专门关注美国小企业股票投资,其“赢道”就是利用其他投资者的非理性买卖造成的股价偏差。 “非理性”始终是和塞勒紧密相连的关键词。“怎么花掉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电话那头的他思考了一下,“根据我的理论,当然是怎么不理性怎么花了!” (作者为新华社记者)[详情]
张敬伟:审视经济学诺奖要有一颗平常心 张敬伟 在大数据时代,诺贝尔各奖项似乎不像以往那样有魅力,但经济学奖在全球范围还是受到普遍关注。毕竟这是危机刚刚过去的时代,也是新经济周期启幕的时代。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渐呈现复苏之势的时候,全球市场呼唤新的解决方案,希望能指导全球迎来新的景气周期。 这个愿景有些不切实际。因为决定全球市场未来的不是经济学理论的学术滋养,而是全球市场治理的不平衡,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尤其在全球化遭遇挫折的现实下,没有哪个经济学家或理论能够成为全球经济的救星。 正因为如此,审视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要有一颗平常心。 作为诺贝尔奖诸奖项中的“最年轻者”,1969年首次颁出的经济学奖至今共有79位获奖者,其中美国就占了52人。有趣的是,在今年该奖开出之前的预测中,塞勒不是最热的经济学家。毕竟近十余年来已有多位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趣的是,塞勒曾经获得过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但这并不意味着塞勒不够专业,相反折射出塞勒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研究领域。作为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塞勒获得该奖自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领域越来越细、越来越窄的情况下,学术领域宽广的经济学家似乎更配得上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说明白塞勒的研究领域比较费时费力,但无论多么复杂的经济学理论都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市场,二是个人,三是组织——三个要素组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利益网络,从而衍生为主权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市场和社会民生的影响。 三个要素中哪一个更为重要?抛开艰深的经济学理论和复杂的推演,其实市场和人才是最关键的“双核”要素。 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会直接“打乱”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及市场趋势。如此基于人的“行为”和“心理”的民生经济学在危机后期和后危机时代发生过多次。 以美联储首次加息为例,美国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是在美国经济复苏趋势的逻辑下进行的。按照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加息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个过程应该已经完成。但是,加息进程至今只有几次,而且在谨慎加息的同时,也迈开了更为谨慎缩表的步伐。 美联储的谨慎,是因为美国加息政策被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打乱了。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市场中的个体对美联储加息充满不安,这种心理直接投射到全球资本市场,从而引发美联储加息初期的美联储“打咳嗽”全球市场“得感冒”。至于在此过程中全球范围内不可预期的“黑天鹅”以及看得见但不知何时爆发的“灰天鹅”事件,也在一些政策性“导火索”的引燃下,促成人们的心理恐慌和非理性市场行为,并造成市场整体的异动和主权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 由此再来审视新科经济学诺奖得主的行为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在诺奖委员会给出的得奖理由中,就能发现其中契合时代特点的现实主义特征——即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演示出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了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 塞勒还提出了缺乏自我控制的观点。看上去有些难以理解,但从储蓄的角度他给出一个较为简易的答案——屈服于短期诱惑是我们在为老年储蓄或选择更健康生活方式的计划经常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塞勒的理论不是为宏观经济提供解决方案,但是他发现了决策者和市场终端忽略的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往往是引发大危机的量变因素。 “塞勒的贡献在于为个人决策的经济和心理分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观点,帮助行为经济学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领域,对许多经济研究和政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获奖“评语”的前半部分非常客观,但其影响是否真有那么“深远”却还有待检验——不要忘了,经济学是个复杂的学科,没有一个经济学家的理论能够洞悉市场的全部,即使该理论能够成为主权国家决策者的依据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把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成是透视经济现象的一个手段,恐怕更现实也更合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详情]
新华社芝加哥10月9日电 通讯:诺奖得主笑谈行为经济学的背后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强苗壮 美国中部时间9日凌晨4点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吵醒了睡梦中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塞勒。 这位满头白发的教授当天在芝加哥大学举行的记者会上笑着说,看到电话号码来自瑞典,他马上预感到这一好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他,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作为行为经济学先驱的塞勒,曾与哈佛大学教授卡斯·森斯坦共同出版一本名为《助推》的畅销书,主要介绍的是当人们深陷偏见和非理性中,“助推”如何帮助人们提升智慧,作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塞勒的助推论认为,与其使用强制手段或硬性规定,不如“助推”人们自由作出更明智的选择。例如,超市若将健康食品摆放到顾客容易看到的位置,就能扩大销量,这比利用各种科学数据大力宣传垃圾食品如何有害健康更为有效。同样,如果学校食堂的水果能让学生一眼看见,易于拿到,也能有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 推而广之,如果政府机构利用行为经济学对政策进行优化设计,引导人们在教育、投资、抵押贷款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作出更优选择,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受此启发,英国政府在2010年专门成立了俗称“助推队”的“行为洞见团队”,研究制定政策,以引导国民作出正确的抉择。因为这样不仅利民,而且利国,比如可节省国库在健康医疗保障方面的开支。 在接受主办方电话祝贺时,塞勒说自己的研究揭示了人作为经济行为和决策中的主体,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各种心理作用的影响。 记者会上,塞勒戏称从心理学家那里“偷”来不少理论,再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从而开发出了行为经济学。“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塞勒展示了这些人类特征是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和市场结果。”瑞典皇家科学院这样说。 据两年前从布斯商学院毕业的美国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经理人向记者介绍,同为学院教授的2013年诺奖获得者尤金·法马的观点是,市场是有效的,投资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但塞勒的观点与传统经济学理论不同,他认为,人的贪婪会造成市场的疯狂,疯狂的局面又会带来恐慌。因而,即便在商学院内部,行为经济学或行为金融学相对另类。 对此,塞勒笑称,他说服不了同行们,所以只能“收买涉世不深的青年”,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经济学者接受了行为经济学。 面对记者会现场聚集的媒体人、学生和前来祝贺的嘉宾,听了校长和院长对自己赞誉,被学生们描述为“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塞勒仍不忘揶揄:今天是大家第一次不把他看做“眼中钉、肉中刺”。 图为理查德·塞勒。[详情]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0日电(赵佳然) 北京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奖金金额为900万瑞士法郎,约合740万人民币。 塞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决策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塞勒的贡献在于为个人决策的经济和心理分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观点,帮助行为经济学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领域,对许多经济研究和政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词 自从1969年瑞典国家中央银行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已经走过了47年。 在47年过程中,授奖的原则依旧未改变,就连程序都是一样:每年皇家科学院将大约接受250个左右的提名,大约100多个提名人,最后瑞典科学院将成立一个经济学评选委员会评选决出获奖人选。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共颁奖49次,其中25次是单独获奖,18次双人获奖,6次三人获奖。但遗憾的是,这70余名获奖者中从未出现过中国人的身影。 诺贝尔奖在中国的舆论热度一直不减,尤其当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后,大家更加期待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上也能迎来零的突破。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却多年来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无缘,这似乎与中国日渐显赫的经济地位不符。 有此遗憾的不仅是中国,还有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从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共计有25位日本科学家获奖(含两位美籍日裔科学家)。进入21世纪,日本科学家获奖人数更是快速增长,前几日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也被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收入囊中,但唯有经济学奖未能获得。 为何高速的经济增长换不回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呢?这大概要从奖项的授奖标准说起。 经济学诺奖重视理论原创性 现代经济学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倡导实证分析方法,技术性工具的引入让经济学成了社会科学中的“自然科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要求技术性和理论原创性兼备,尤其重视原创性,而中国的经济学者则更多地偏重于实践而不是理论原创,因此不被诺贝尔奖青睐也情有可原,但他们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甚至经济改革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的经济学家非常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强调研究成果的独创性、前沿性、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同时,美国也十分重视构筑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人才基础,仅美国经济学会就有几百上千人的强大研究团队,开会时分会场达500多个。 相对来讲,我国学者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原创性成果较少,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学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方面上,都开始呈现出发展与创新的态势,但总体上看,还处于理论建树的发展期。我们对欧美经济理论引进、借鉴的较多,也更习惯于用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来解读中国的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能自成体系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流派。 赢家通吃模式,美国大赢家 一个国家的学者能否问鼎诺奖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经济学研究水平都是有一定关系的。而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上最发达的国家,赢家通吃,所以它的经济学研究水平在国际上是独领风骚的。 在79名经济学诺奖得主中,美国学者有将近60人,其他获奖者也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从获奖者所在大学或机构来看,绝大多数集中在美国,这把美国推上了世界的经济学研究“高地”;另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学还通过学术交流和留学生培育而对外扩散,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经济模式并不能完全套用的西方经济学理念,研究人员在构筑经济理论时,也大多都是以本国经济作为研究对象,这在以美国为首的主流经济学中较难受到关注。 评委的个人倾向 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这样阐述经济学诺奖的评选机制: 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基本上是由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推荐里面包含几种人,第一,北欧四国现有经济相关院校的正教授。第二,已经得了诺贝尔奖的人。第三,现在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领头学者。 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家当然也有不少人有机会被推荐,但只有一两票,是不能进入的。 按照林毅夫的说法,非欧美经济学者在诺奖评审委员会占据重要地位或许还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主流期刊对中国经济现象越来越重视,那个时候我们离诺奖就会更近。 主流数据化、定量化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可以看出,数学公式在获诺奖的过程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 因为用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来解读经济学原理,可以使经济学更加精确与可以实验。如1988年的获奖成果是关于市场平衡和有效使用资源的数学公式。1997年的获奖成果是“期权定值公式”。2005年的获奖成果是运用博弈论推进人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2011年的获奖成果是使用计量经济学新方法分析经济政策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变化。2013年的获奖成果是金融市场中资产定价研究的新方法。 在这一奖项的引导下,经济学发展逐渐集中在主流经济学领域,研究方法推崇定量化、数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方式也都是从个体行为出发。有人认为这种相对单一的经济学发展路线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的统一,提高了经济理论研究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使人们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和判断更加有根据。但也有很多人持不同看法。 然而,我们现在经济学界所运用的一些主流数学模型基本上从美国引进,如果不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创建自己的数学模型,很难获得一个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况且,我国经济学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也存在部分不完整、不透明的现象,导致统计结果影响到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林毅夫认为,21世纪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一定会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一定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一定是做出最大贡献的理论,提出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就会变成经济学大师。这与诺奖得主弗里德曼提出的“谁能解释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谁就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谋而合。 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学者阿勒玛斯也认为,不可否认美国学者如今在经济学领域确实做出大量杰出的贡献, 但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们也正在迎头赶上,甚至展望在未来5年内会有中国学者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这一天,还会远吗? 部分内容来自《唯实》、人民日报理论、新华网[详情]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国是直通车》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你有没有一种看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几个字就觉得很厉害,但是看到“行为经济学”就懵了的感觉? 其实,想要假装和新一届诺奖得主很熟并不难,但首先你需要的是了解以下这几件事。 其实,他是个演员…… 首先你要知道,泰勒教授194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974年获得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决策心理学。 在行为金融学方面,泰勒教授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是行为金融学奠基者之一。 作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表现的却有点“另类”。HBR-China近期的报道中就指出,作为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驱,他总是盯着经济学中的悖论和反常现象,然后开创性地将经济学与许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对其进行解读。 同时,他的合作伙伴也来自各个领域,包括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法学教授、奥巴马政府信息与管制事务办公室主任卡斯·桑斯坦,还有《信息愈灵 买家愈精》的另一位作者——哈佛大学智囊机构ideas42副总裁威尔·塔克。 此外,老爷子还出演过电影《大空头》。在电影中,他解释了“热手谬误”,即一个已经在随机性选择中经历了成功的人未来会更有机会获得成功。不过后来有记者,这个理论对特朗普适用吗?泰勒教授表示,“我认为,我的好莱坞生涯对我获得诺贝尔奖有所帮助。至于特朗普总统,我想他还是去好好地看这部好电影好了。” 经济学家应不应该捡起地上的十美元? 作为被诺奖所肯定的成就,行为经济学步入了大家的视野。 据了解,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人类的理性、自私和趋利避害等心理如何影响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泰勒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制力”所引发的后果。 作为提出“有限理性”概念的泰勒就曾以身试法。 他去芝加哥大学求职时候,面试完经济学们同仁们送他出来,结果在停车场看到地上有20美元,泰勒毫不犹豫捡起来,结果大家都哈哈大笑:这是一场故意的测试。 这个场景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很反讽:按照芝加哥学派的名言,如果地上有钞票经济学家也不会捡。 因为如果是真的,别人一定早就捡起来了而等不到你来捡。好在这个小插曲最终并未影响泰勒在芝加哥大学求职。 不过这些看起来比较傻的事情恰恰就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如果你丢了音乐会的门票还会再买吗? 还有心理账户理论。 1980年,泰勒教授第一个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ting)的概念与理论。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不仅有对物品分门别类的习惯,对于钱和资产,人们一样会将它们各自归类,区别对待,在头脑中为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这种做法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人们通常感觉不到心理账户对自己的影响。但人们如何将收入和支出归类,却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决策。 比如,你提前买了一张价值800元的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门票。在准备从家里出发去国家大剧院的时候,发现门票丢了。即使现场仍然可以再花800元买到同样的票。但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再购买。 但是,如果你并没有提前买票,而是在从家里出发去国家大剧院的时候,发现钱包里有一张800元的华联购物卡丢了,你还会继续去国家大剧院掏钱买票听音乐会吗?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买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就是心理账户理论。 在我们心里,音乐会门票800元和购物卡800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代表娱乐预算,丢了之后再花钱就意味着超支,相当于1600元购买了一张音乐会门票。而后者是购物卡,虽然它丢了,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娱乐预算,我们仍可以继续花钱买票听音乐会。同样是丢了800元钱,但却出现了不同的消费决定。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确存在着一些隐形账户: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如何分配预算,如何管理收支,大体上总要在心中做一番平衡规划。 当人们把一个账户里的钱花光了的时候,他们就不太可能再去动用其他账户里的资金,因为这样做打破了账户之间的独立和稳定性,这会让人感到不安。 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相融合的泰勒教授花钱理性吗?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结果后也公示了,今年的经济学诺奖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0万美元)。 获奖后,有人问泰勒教授怎么花这笔钱,72岁的泰勒教授很幽默的回应:“我会尽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光。”[详情]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 复旦发展研究院 计划协调人:蒋昌建 编者按 北京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塞勒的获奖似乎在“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其理论到底有什么贡献,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特邀请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进行分析评论,以飨读者。 本期嘉宾 孙立坚 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 刚刚听到理查德·塞勒获得了今年(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感受到了经济学领域正在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 经济学的生命力不在于他自我的精致化、复杂化、标准化,而是在于它能否回答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几乎都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检验,不过每年基于学界声誉的诺奖获得者候选名单和最终获奖的人选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评委会通过经济学诺奖的获得者及其他们的著作,向当今社会传递着重要的经济学理念(价值观)和由此产生的政策信息。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对理查德·塞勒并不陌生。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力作《赢者的诅咒》、中信出版社在2008年、2015年分别推出了中译本《助推》、《“错误”的行为》等代表作。从中我们能感受学院派里的“另类”思想和人物,他们捕捉到经济现象的本质,由此形成的分析问题的理论体系,并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力量。而与之鲜明对照的是正规研究体系愈发陷于晦涩难解的方法论竞争之中,甚至引起了学术界领军人物自身的警觉。 尽管行为经济学的大师们一再强调他们的研究意在弥补现有正规理论体系的缺陷,而非替代。塞勒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观察到的真实世界和来自于真实性给他们的启迪,颠覆了我们很多惯性思维。比如,按照正规的理论体系来讲,一个社会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开放竞争的力量;而要保护好这样的市场环境以充分达到完全竞争的效果,就必须要强化信息的披露程度,加强社会行为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所需要的理性选择的专业化教育,从而使得社会个体在利己主义的原则指引下,自愿借助于市场价格(看不见的手)的规律进行理性投资和消费,以此达到企业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家庭部门享受最幸福的生活方式的效果。 但是,塞勒列举了很多违背这种思维的经济现象,并提醒我们要尊重真实世界中“错误行为”的存在,甚至以“助推”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正规学院派一直以来基于理性人“利己主义”的假定所开出的解决问题的药方而又没有效果的现实矛盾。比如,高收益高风险的价格规律屡屡失效的原因在于人们极端厌恶风险而看不到收益补偿的积极一面;又比如,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机制带来了低水平的发展后果,其原因就在于那里的人们往往行驶自己的决策权利,要求政府把征得的税收用于自己当前的福利改善,而不愿支持政府做有利于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投资环境的改善工程。 我在日本留学中也发现了塞勒所谓“自我控制”的社会现象。日本孩子从小就接受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利他主义”教育。他们的行为在自由选择的世界中的确可以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为这种“利己主义”的行为会扰动市场,激发活力。但是这种“利他主义”的习惯,有时却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深度沟通的困难,甚至让我们觉得这个民族的高傲冷漠,因为逾越一步就可能“侵犯”到别人的隐私。在这样的社会,“自我”和“他人”有着明确的界限,这也是外国企业在日本难以生存的原因之一。 塞勒还把现有的正规“理性人理论”甚至在高效的金融市场都无法对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问题解释得通的案例,归结于他的理论所揭示的人的过度自信,旁观者的好奇性,非理性“骑泡沫”等因素。 塞勒理论从昔日孤军奋战的“另类”小众群体,到当今占据学界主导研究力量之一的行为经济学体系,彰显了这个研究深远的影响力。事实上,至今为止,这个相关领域已有三次获得诺奖的出色表现!最早是2002年丹尼尔·卡尔曼,但他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泰勒,但他认为泰勒是首个将心理学纳入经济学讨论中并衍生出行为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学者,提出他当之无愧是该学科的开创者。第二位是罗伯特·席勒,因为研究了金融市场非理性的繁荣而获得了2012年的诺奖。顺便要强调一点的是,塞勒今年是以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身份获奖的,虽然这个学院过去曾有五位教授获得过此殊荣,但是,一个世界最崇尚有效市场中“理性人”和“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殿堂,今天却能包容“自己的叛逆者”的存在,这才是当今世界一流的芝加哥大学真正魅力的所在。 今天塞勒等开创的行为经济学,代表性的理论有:禀赋效应(富有争议的“失去比得到看的更重”的判断),心理账户(意外的收入花起来更爽快),自我控制(它不是简单的跨期消费的时间价值客观分析的问题,而是人们储蓄与否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心里账户的判断等主观因素),公平尺度(惟利是图也不能给别人添麻烦,否则就会自己遭到麻烦)等。 但现在又有一大批年轻的后来者继往开来,在以下的诸多方面,和他一起在完善和开拓它的理论体系和政策设计机制。比如,对于不确定性事物的反应。传统的研究聚焦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上来判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的高和低,但是行为经济学家发现大多数的人们会根据自己过去的对事物的“记忆”来认识现在发生的事物特征,所以,这种非理性的判断,要么导致人们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这种来自记忆等因素的启发性诱导,常常是导致人们认知局限的根源所在。 比如,过度评价明星人物的超人格魅力,常常把舞台人物的记忆与他(她)真实的存在混淆在一起,所以,一旦明星的真实面目尤其是负面消息被媒体披露出来时,人们会表现出来的无法抑制的惊讶和失望。 比如,人们的喜好也没有像传统经济学那么直观,那么简单。传统经济学把自然人描述为这样一种“利己主义”的群体,他们只追求自己消费带来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有明显的喜新厌旧的特征。但是,塞勒等行为经济学家观察到的却不是如此的简单,他们发现同样一个被观察的个体,有时表现出来的是利己行为,但有些场合却显示的如此慷慨,这种偏好的多变性有着它内在的规律(条件依赖),比如口味、习惯、情感和其他内心反应的变化,所以我们在分析每一个个人的行为方式时应该要注意个人承诺、社会实施的规范约束以及与他人的情感关系差异性带来的内在变化等。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塞勒与桑斯坦(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合著的《助推》(2008),阐述了如何运用选择合理的制度设计来对人们施加助推力,使他们能够做出令自己更加自由和富有的决策,书中包含了两个主要的观点是:(1)看似微不足道的社会现象会对人们的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2)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中“自由”和“专制”并不矛盾,而是在不牺牲自由选择权的前提下政府通过助推去帮助人民改善生活方式。 总之,塞勒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很多来源于他对真实世界的好奇心和睿智的观察力,同时再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影响真实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很多经济学人的初衷:经济学应该富有够穿透现实社会的复杂表象,勾勒出指导社会实践的独特魅力。不忘初衷才能把注意力牢牢地放在真实社会的变迁,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至于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初期,所遭遇到的正规学院派无法适应它的碎片化证据(案例和实验研究)和“有意搬弄是非”的价值判断(缺乏严谨的数理模型,外在假定太多)而对它不屑一顾的待遇,这让我想到“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的那句套话。但不得不要强调的是,即使如此,塞勒等一批当初热衷行为经济学学者们所付出的没有高回报的努力的代价(在一流学术杂志上投稿不被接受的苦涩经历)换来了今天的成功,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个“利他主义”行为笑到最后的经典案例。 据说,理查德·塞勒在获奖后被问及,是否会很“理性地”使用这笔奖金。他的回答是,“我会尽可能地用非理性方式花掉奖金。”我们都知道他平日喜欢打高尔夫和品尝上等的红酒,也许这笔奖金就放在他自己不介意花费的那个为个人喜好专设的“心理账户”上。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从心理学去观察人性的视角,再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市场失败的问题,这就是今年诺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等行为经济学家做出的贡献,给我们打开了修复“人性的缺陷”和市场失灵问题的又一扇窗户,它的意义可能正如作者在《“错误”的行为》一书的卷首中所引用的帕累托的那句话:“每门社会科学的基础显然都是心理学。有朝一日,我们肯定能从心理学原理推导出社会科学的规律”。 *作者要特别感谢2017年经济学院新入学的研究生所提供的大量有用的信息[详情]
美国“异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被称摇滚明星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赵觉珵】又是美国人。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9日正式揭晓,现年74岁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如图)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获奖。路透社称,美国经济学家自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以来占据了约一半的获奖名额。2000年至2013年,美国学者每年都会赢得或分享奖金。 诺贝尔奖委员会官方网站9日公布颁奖词称,塞勒把心理学的现实假设融入经济学的决定分析,他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后果,并展示出这些人格如何对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产生影响。“塞勒的研究在经济学与对个人决策的心理分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塞勒在现场视频连线中表示,他认为他的工作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承认经济人也是人”。 据英国《卫报》介绍,塞勒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分别于1970年和1974年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在1995年加入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之前,塞勒曾在美国多所著名院校工作。目前,塞勒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金融协会和计量经济学会会员,并于2015年担任美国经济协会主席。值得一提的是,塞勒还在2016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大空头》中客串出镜,在片中解释了金融危机之前担保债务凭证的增长情况。 塞勒被视为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均做出重大贡献。在实际应用上,塞勒通过助推思想和选择设计来分析和解释了消费者行为和包括社会福利政策和储蓄投资研究在内的政府政策行为。 路透社称,塞勒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著作是他在2008年与哈佛大学教授卡斯·桑斯坦合著的《助推》,这本营销学书籍阐述了如何通过“助推式营销”在不需要强迫的情况下巧妙引导人们做出选择。诺贝尔奖委员会称,塞勒的研究经常被营销学文献引用,他的研究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营销手段,避免做出不利的经济决定。 塞勒所倡导的行为经济学最初被视为经济学界的“异端”,一些影响深远的论文曾遭到多家期刊退稿,其本人也被记者称为经济学领域“摇滚明星式的人物”。如今,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斯特姆伯格所言,“由于塞勒的贡献和发现,行为经济学已经从经济学的边缘和有争议的一部分转变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领域。” 此前,塞勒并非是获奖的热门人选。根据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的获奖结果,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科林·凯莫勒及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乔治·列文斯坦;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霍尔;哈佛大学荣誉教授迈克尔·詹森、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教授斯图尔特·梅尔斯、芝加哥大学教授拉格拉姆·拉扬三组经济学家被认为是潜在的“诺奖人选”。 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名称为“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69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评定。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 近十年诺奖经济学奖几乎被美国人垄断 记者 倪浩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除2014年由法国人让·梯若尔获得外,被美国人几近垄断,其中包括首位获得该奖的女性经济学家。 2008年,被认为是自由经济学派新生代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获奖。2009年的奖项由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共享,前者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首位女性得主。而2010年的奖项更是被三位经济学家共享,其中两位来自美国,另一名是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 2011年至2013年间,连续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都由多位美国经济学家共享。 美国几近垄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格局在2014年被法国打破,法国图卢兹大学教授让·梯若尔凭借对寡头垄断的研究获得当年奖项,不但打破美国15年的垄断,而且也成为2008年以来第一名独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被颁给了美国人——拥有英美两国国籍的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他于1945年出生在苏格兰,是全世界著名的微观经济学家。而去年的奖项没有被美国人包揽,芬兰人本特·霍尔姆斯特伦同英裔美籍学者奥利佛·哈特分享了这一殊荣。▲[详情]
经济学诺奖得主塞勒: 善用人性的弱点 冯迪凡 政策制定者如何通过辨识人性弱点,“助推”公众取得更好的目标?10月9日,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十余年来试图解决这一议题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H.Thaler),用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出的颁奖词为,塞勒将心理上的现实假设纳入到经济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limitedrationality)、社会偏好(socialpreferences)和缺乏自制(lackofself-control)的种种后果,揭示了上述人格特质如何系统地影响了个人决策以及市场前景,“令经济学更有人性”。 揭示人性弱点 如果说诺奖评审会的官方解释过于生涩,塞勒曾说过的一席俏皮话则通俗地解释了他的研究方向。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塞勒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争执时说道:“我们模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巴罗认为他模型中的人同他一样聪明,而我则认为他们像我一样蠢。” 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钱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塞勒的杰出之处在于,他既可以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又可以进行经济学实证研究,其中重要的是塞勒还设计实验采集数据分析个人行为,设计调查问卷,从最简单的思路开始建立简单理论模型,主动观察消费者、投资者的行为。这种理论的重要性在于,正确的理论可以上升为政策,反之则很危险。 在定量成风的欧美经济学界,塞勒是一个多少有些独特的存在:他公开承认自己很懒,而且数学不太好。上个世纪70年代,塞勒在纽约州北部的罗切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过书读得并不算顺利,他的导师罗森也不觉得他有特殊之处。有人建议他去读读康纳曼(亦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特维斯基的心理学著作。 塞勒回忆称:“我从这两位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摘要‘不确定性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开始读,在那时候我对于启发法(heuristic)毫无所知,但是我的心脏开始跳得就如同一个游戏快结束了那几分钟时那么快,我花了三十分钟阅读这篇文章,随后我的人生就彻底改变了。” 这篇论文启发了塞勒在1980年发表了他第一篇行为经济学的论文,标题是“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其中援引了康纳曼和特维斯基的大量论点,并重点推出了塞勒在传统经济学理论方面的突破——禀赋效应(endowmenteffect),然而这篇论文遭到了各家重要期刊退稿,最后仅有一份彼时名气不大的《经济行为和组织期刊》刊发了这篇论文,不过塞勒自此就坚定地走上了研究行为经济学的道路。 禀赋效应由塞勒首创,但这个理论来源于康纳曼和特维斯基所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即人们在“趋利”和“避害”时的权衡方式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对象。 钱军称,如果以股市散户举例的话,这一理论解释的是,人在赢钱和输钱时对风险的判断是不一样的:通俗而言赢钱是“见好就收”,输钱则是“狗急跳墙”。或者说,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往往假设决策者会把损失转换为机会成本,相对于机会成本来说,真实的微观决策中,人们更重视自己的损失,而在政策层面,这意味着科斯定理的失灵。 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分配就不会影响经济运行效率,为此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尽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使产权明晰,市场效率将趋于最优。然而,考虑到塞勒提出的禀赋效应后,上述政府行为有效性遭受质疑,政策决策者必须考虑到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不能在一开始就过分指望市场自行调节。 塞勒则在后期的研究中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研究,并提出了他著名的助推(Nudge)理论,这一理论允许国家和其他机构“推动”人们作决策,以及同时也要保持选择的自由。这一理论的推出也让他成为了公共知识分子,进入了公众视野。 三大研究成果 塞勒在行为经济学和金融行为学方面贡献颇多,此次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重点指出的是他在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制。 在有限理性方面,塞勒提出了经典的“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理论,即人的头脑中存在有关消费的心理账户。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1000块钱的工资和1000块钱的中奖彩票并无任何区别,但是由于存在心理账户,个体在做消费决策时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特别是从理性人角度而言,一个人或家庭可运用的是总体支出,但个体在做决定的时候,却为每一项都单独设类。如对于工资,一个消费者有可能会精打细算其用途,但是却会大手大脚花掉中奖的意外之财,然而其价值本质却是一样的。 社会偏好方面,塞勒从理论和实证双重方面回答了有关“公平”的问题,即当产品涨价时,消费者倾向于认为若原因是成本上升则是公平的,若是出于供需原则,则好像是可以接受的。 缺乏自制方面,塞勒设计了与心理学研究中十分相似的“计划者—执行者”模型,即解释“长期计划”和“短期需求”之间冲突的模型:譬如选择较长时间接受教育的人在学习期间收入较低,但可以追求未来的收益,这一理论众人皆知,但是在实践方面却并非所有人都有坚持,而这一研究有效地解决了西方养老金的一些难题。 钱军认为,这一理论集中解释了人对于当下需求和未来需求之间的冲突。“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现在的自我,一个是看得较远的自我。在传统的经济学里面,一个完全理性的人,会一直考虑到将死之日,给后代留下资金。” 然而现实中,有可能一个人对今后不是不考虑,而是考虑得不够,一旦这种个人行为成为群体行为,若不纠正,就出现了社会问题。 在实践中,塞勒的理论推动了美国实施“为明天多存钱”养老金计划,令没有储蓄习惯的美国人提前存钱,通过把储蓄率和薪酬增长挂钩的方式,令参加美国401(k)养老金计划的美国人同意在每次加薪后,自动提升他们放入养老金的储蓄金。这一方式也被塞勒称为自由家长制(LibertarianPaternalism)。 对于一辈子都在提倡理性消费的塞勒要如何花掉总额9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0余万人民币)的奖金呢?“我会尽可能用非理性方式花掉这笔奖金。”塞勒在电话采访中说道。[详情]
经济学诺奖10年:迎来“为民”研究时代 宏观大势 如果说传统经济学研究以建议“国富民强”为己任,那么,诺奖花落行为经济学则明显充满了“为民”之色彩。 10月9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揭晓——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获得这一殊荣,理由是其在行为经济学的成就。 说句实话,尽管今年的获奖呼声很高,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最终花落理查德·塞勒,还是有点出乎意料。一是从行为经济学与博弈论交叉关系的角度,过去10年,已有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相近领域获奖,除今年的理查德·塞勒外,还有2012年的埃尔文·罗斯和劳埃德埃·沙普利以及2013年的金·法马、拉尔斯·皮特·汉森和罗伯特·席勒获奖;二是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过去10年,全球金融市场似乎再次进入“平静期”,而理查德·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研究,除了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和政府政策之外,更为重要的领域恰恰是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参考。 就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而言,理查德·塞勒与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罗伯特·席勒有极大的相似性,二人均将心理学嫁接到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之中,且他们的理论建树均有益于大众投资者理性参与金融博弈。稍有不同之处仅是,理查德·塞勒坚守经济学家的严谨,而罗伯特·席勒除部分严谨的学术论文外,还写作出版了较多的财经畅销书(《非理性繁荣》和《金融新秩序》)和大众媒体财经专栏。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叙事较为宏大,传统的经济学家以建议“国富民强”为己任、以做政治家的经济顾问(或经济导师)为毕生之志向,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也是集大成式的,广泛涉及货币、就业、生产力、自由市场、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如亚当·斯密、凯恩斯、弗里德曼等等。 如果说,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诉求是“为公”,那么,更侧重于个体应用价值的新兴经济学研究,则明显充满了“为民”之色彩——资产价值如何评估才合理,群体性心理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效应,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应该怎么平衡,这些对于大众投资者显然是极其有用的。 抛开可以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和政府政策的研究不论,理查德·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市场大众投资者的决策参考,只要你用心咀嚼、潜心思考,绝对会有一字千金的收获。 比如,理查德·塞勒等根据“输者赢者效应”(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过分乐观,导致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待一段时间之后市场自动修正,前期的输者将赢得正的超额收益,前期赢者的超额收益则为负),提出了博弈股票收益的新方法——采用反转策略,买进过去3至5年内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 借鉴理查德·塞勒的“反转策略”,2007年10月-2008年10月A股暴跌、小盘股跌幅远远大于大盘股,在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后,选择买入中证500卖出上证50,即使不带任何杠杆,持有3-5年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而在2014-2015年小盘股涨幅远远大于大盘股时,这时选择卖出中证500而买入上证50,即便其后A股发生震荡,但持有至今收益也是很不错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10年,“为公”的宏大研究渐渐远去,“为民”的投资决策研究渐行渐近。 □杨国英(学者)[详情]
理查德·塞勒:从差点辍学到诺奖得主 理查德·塞勒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行为经济学;其弟子称他希望将学术成就用于普通人投资 【名词解释】 行为经济学作为一种实用的经济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意在通过行为分析理论、经济学、心理学、经济规律的结合,将身份、社会地位、人格、情绪、个性等因素引入经济分析之中。 诺贝尔官网资料中举的一个例子是,某位消费者发现她想买的手表在另一家商店便宜100瑞士克朗。如果这只手表售价1000克朗,她会选择去价钱便宜的商店购买;如果手表售价10000克朗则不会,即使同样能省下100克朗。行为经济学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消费者更关注省下的钱在总花销中的占比,而非实际省下的钱。 【生平】 ●1945年,塞勒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 ●1967年,塞勒毕业于凯斯西储大学。 ●1970年,塞勒获得罗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 ●1974年—1995年间,塞勒任教于罗彻斯特大学和康奈尔大学。 ●1995年,加入芝加哥大学,现担任芝加哥大学决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行为金融项目的共同负责人 瑞典皇家科学院北京时间10月9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做出的贡献。 理查德·塞勒于1945年9月12日出生于新泽西州东奥兰治,他是行为经济学的最知名的理论家之一,曾获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95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决策心理学。塞勒还曾客串出演获得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 将独得735万元奖金 从2017年开始,诺贝尔经济学的奖金由原来的800万瑞典克朗(约619万元人民币)上升为900万瑞典克朗(约735万元人民币),塞勒成为奖金提升后的第一位经济学奖得主。 诺贝尔官网提供的信息显示,塞勒将心理学洞察融入经济分析的尝试最早见于1980年。他在此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持续记录和分析了人类心理的三方面特性——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控是如何影响经济决策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塞勒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融入了对经济学决策的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控所导致的后果,他的研究展示了以上人类特性是如何对个人决策和市场结果造成系统性影响的。 声明表示,理查德·塞勒的成就将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中对个人决策的分析联结起来,他的基于经验的发现和理论洞察力在开拓行为金融学这一崭新而快速发展的领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行为金融学对多方面的经济学研究和政策有着重要影响。 诺奖评委会评论称,塞勒的研究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并为经济学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分析和实验工具以理解、预测人类行为。塞勒的发现吸引了大量研究者,他们的共同努力让行为经济学成为了当代经济学研究中的主流领域之一。 芝加哥大学“贡献”三成经济学诺奖得主 芝加哥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塞勒是芝加哥大学决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行为金融项目的共同负责人,另一负责人为美国经济学家,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 据统计,从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奖开始算起,历史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79位得主中,有29人来自芝加哥大学,所占比例达到37%,超过其他任何一个机构。 著作方面,塞勒是2008年畅销书《助推》(Nudge)的共同作者。这本书尝试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原理解决社会重大问题。他的其他著作包括2015年出版的《“错误”的行为》,这两本作品均已有中文版面世。此外,塞勒还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等多本著名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文章。 ■ 对话 塞勒的学生:塞勒一度被认为是“庸碌者” 昨晚,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余方,他于2000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师从塞勒攻读金融学博士。 余方表示,塞勒是经济学研究的挑战者,他最希望自己的学术成就能够应用在普通人的日常决策方面,比如个人投资和退休金管理。 新京报:塞勒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他的学生,你的心情如何? 余方:为他感到高兴。他是一个非常坎坷的经济学家。上世纪70年代,他在罗彻斯特大学就读哲学博士期间,他的导师一度认为他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学生,天性也比较疏懒,论文也没法发表,差点辍学,刚毕业时也找不到工作。不过,最后他去了该校商学院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从此踏上了学术研究之路。 新京报:你何时选择他做导师的呢? 余方:2000年秋季入学,我就选塞勒成为导师。 新京报:师从塞勒这么多年,你对他的学术风格如何评价? 余方:总结来说,他的学术研究有点“非主流”,总跟别人做的研究不太一样。 新京报:为什么? 余方:2000年以前,主流的金融研究是市场有效理论,尤金·法玛曾于1970年提出有效市场假说,该理论认为,只要市场充分竞争,金融资产价格就是有效的。但在塞勒看来,市场定价有很多问题,比如,人有很多偏见,这对于经济学研究有很大影响。他对于经济和金融的研究是挑战者状态。 塞勒刚刚“出道”的时候,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还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概念,甚至还没有行为金融学这个词。但是,过去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推进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并逐步产生影响力,同时,他是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 新京报:这促使了你选择他作为博士生导师? 余方:我觉得他很有意思。因为我个人也对“市场是有效的”并不完全认同,塞勒的研究也挑战这一理论。 新京报:你认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金融学是什么关系? 余方: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经济学里面的一个主要的应用,2013年的罗伯特·席勒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研究贡献就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领域。而今年塞勒获奖也主要是他对于行为经济学的贡献。 新京报:你认为他最希望自己的学术理论成就能够应用在哪些方面? 余方:普通人的日常决策,比如个人投资和退休金管理。 新京报:你毕业后是否仍与塞勒进行研究? 余方:今年夏天我和他做一个关于瑞典退休金体系改革项目。今年瑞典被爆出几个关于养老金体系的丑闻,所以,瑞典政府正在考虑怎么改革退休金体系的结构,他们把20年来700多万人的交易记录给了我们,我们的任务是做分析,并给出改革建议。这或许对他的获奖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 解读 塞勒分析了“为何有人股票大跌仍不肯割肉” 对于理查德·塞勒的获奖,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形容。“说情理之中,是因为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确实非常突出,够诺奖的分量。说意料之外,是因为他的很多重要工作都是和丹尼尔·卡勒曼一起完成的,而卡勒曼已经在2002年得过了诺奖,所以我先前认为再给塞勒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没想到,今年诺奖委员会还是垂青了塞勒,并且还是独得,这点确实令我有些意外。” 陈永伟说,相对于很多学院派的经济学家,塞勒对于政策的关注更多,更致力于用理论去影响和改变政策。 在1980年的论文《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中,塞勒首次提出了“禀赋效应”的概念,就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其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没有拥有它之前大大增加。陈永伟表示,它直接挑战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根据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初始产权的划分并不会影响物品的最终配置状态,因为人们可以通过交换来让物品配置到对其评价最高的那个人手里。但是如果“禀赋效应”是存在的,那么初始产权的配置就很关键了。 此外“心理账户”的思想也出现于塞勒的《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在1985年的论文《心理账户和消费者选择》中,他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所谓心理账户,指的是我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并不会去进行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会在心里构建很多个分门别类的账户,分头进行计算。比如,我们可能拥有十只不同的股票,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关注的应该是这十只股票所构成的这个组合的整体涨跌。但在现实中,我们除了关注整体的涨跌外,还会关心每只股票的涨跌状况。当某些股票跌得很惨时,我们也不肯“割肉”,把资金放到业绩更好的股票上,而宁愿继续持有它,等着回本。”陈永伟说。 ■ 放大镜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中国:十年4获奖者关注楼市 北京时间10月9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出,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获得这一殊荣。 尽管目前为止,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学家尚无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的经历,但这丝毫不妨碍诺贝尔经济学奖引发国人的热议。 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哪些层面影响着中国?诺奖得主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获奖的理论在中国究竟在哪些层面得到了应用? 从2007年开始,共有21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些获奖者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谈起中国经济,其中,楼市、消费、创新和全球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最关心的中国经济话题。此外,2016年的获奖者奥利弗·哈特更是在20多年前参与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探索中。 十年4位获奖者谈及中国楼市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07年至2017年,共有21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不少获奖者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印象深刻。其中,楼市、消费、创新和全球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最关心的中国经济话题。 在过去十年间,楼市是中国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关于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议长久没有定论。中国的楼市同样吸引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的关注。至少有四位诺奖得主对此作出评论。 2007年诺奖得主罗杰·梅尔森和2013年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都提出过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席勒多次谈及,中国房地产下跌风险较大。2015年诺奖得主安格斯·迪顿曾诙谐地表示“我们知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丈母娘市场”;而2013年诺奖另一得主拉尔斯·彼得·汉森则直言中国的房地产情况非常复杂,自己也很难读懂其中的奥秘。 伴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创”计划的提出,“创新”成为过去十年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到中国时的另一个高频词。有三位获奖者在谈到中国经济问题时提到了创新和研发投入。 “在这一时代,要看哪个国家会成功,哪个会失败,看谁在做研发就知道了。”2010年诺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曾表示。他肯定了中国于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纲领,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加大研发投入将有助于增强竞争力。2011年诺奖获奖者托马斯·萨金特曾表示“中国在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将会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除了对中国的创新表示肯定之外,2014年诺奖获奖者让·梯若尔则建议,中国要想在全球有更大的影响不仅需要科技创新还需要思维创新,“有时候很小的改变就会对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此外,全球化和消费转型也是诺奖获奖者关心的话题,2015年诺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就在去年的中国行中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了家庭消费时代,提高消费率有助中国经济发展”。2010年诺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在全球化过程中很重要。 去年获奖者哈特曾参加京伦会议 自上世纪末起,就有获奖者参与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探索中。 2016年诺奖得主奥利弗·哈特曾在1994年赴华参加了著名的京伦会议,讲解了自己与菲利普·阿吉翁、约翰·穆尔共同提出的对现行破产程序进行改革的建议,即所谓“阿吉翁-哈特-穆尔破产程序”关于破产改革的研究。京伦会议后来被中国经济学家钱颖一视作经济政策研究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三个案例之一。 “哈特的现代企业理论,如激励合约,不完全契约理论,对我们当前的国企改革有很大的影响。”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分析,根据哈特产权理论,在一个企业里谁拥有资产、谁拥有的资产多,就更有话语权,就能拥有“剩余控制权”,或者更确切地说,能更无争议地拥有“剩余控制权”。因此,从哈特的产权理论看,企业就是一种(非人力)物质资产的组合。正是用物质资产作为黏合剂,将人聚合到一起,才产生了大家看到的企业。 更多的诺奖得主往来于中国学界。包括让·梯若尔、戴尔·莫滕森、埃里克·马斯金和奥利弗·威廉姆森等先后来到中国的大学,进行学术讲座,同时也尝试与中国高校开展诸多学术方面的合作。 另外一个有趣的数据是,过去十年间的21位诺奖得主中,共有两位“中国女婿”,分别是2010年诺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以及2013年诺奖得主拉尔斯·彼得·汉森。 B04—B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朱玥怡 金彧 任娇[详情]
72岁理查德·塞勒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开创行为经济学 提出预测股票收益新方法 每经实习记者 胡晓蕊 每经编辑 杨 军 2017年诺贝尔奖中的最后一个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9日上午11时45分(北京时间9日17时45分)揭晓。 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布思商业学院教授,现年72岁的理查德·塞勒因创建了行为经济学理论而获得今年的经济学奖项。 诺贝尔现场颁奖词说到“理查德·塞勒的发现为经济学领域的新领域铺平了道路。” ●心理学研究用于经济决策 此次诺奖得主塞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被认为“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科学家”。他研究的行为经济学是将心理学的研究见解运用于经济决策,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演示出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了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从而为增加社会效益的措施和制度提供新的机会。 塞勒在行为金融学领域曾提出了著名的“输者赢者效应”。根据弱势有效市场假说,一个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纯粹服从随机游走,但理查德·塞勒等提出了“输者赢者效应”,即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过分乐观,导致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待一段时间之后市场自动修正,前期的输者将赢得正的超额收益,前期赢者的超额收益则为负。据此,塞勒等提出了预测股票收益的新方法:采用反转策略买进过去3至5年内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 虽然这是塞勒首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早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内曼就将自己当年的获奖归功于塞勒,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 塞勒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2008年,塞勒曾与卡斯·桑斯坦合著畅销书《助推》,在本书中,行为经济学的概念被用来解决很多社会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塞勒的著作还包括《“错误”的行为》(Misbehaving: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准理性经济学》(Quasi-Rational Economics)等。塞勒在美国经济评论、金融期刊和政治经济学杂志等著名刊物上也发表了大量文章。 除了经济学家这个头衔之外,塞勒另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身份则是演员。在2015年上映的著名电影《大空头》中,塞勒本人还在赌场中客串扮演了一名经济学家,可以说是本色出演。 ●预测热门人选全军覆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名单中,从事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博弈论领域研究的学者较多。 上个月,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又名“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在诺贝尔奖开奖前夕发布了诺奖预测。 加州理工学院行为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陈天桥夫妇研究中心社会和神经系统科学主席科林·凯莫勒及卡耐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教授乔治·罗文斯坦因为对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而被认为是大热门之一。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经济学教授罗伯特·霍尔因分析了工人生产力并研究了经济衰退和失业的原因而上榜。 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荣誉教授迈克尔·詹森、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荣誉教授斯特沃特·梅耶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拉格拉姆·拉扬在阐明企业融资决策维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这份名单上还包括可能成为下届美联储主席的货币政策专家约翰·泰勒、前IMF高级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以及刚退休的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查德·波斯纳。 然而,这些大热门人选在今年都纷纷落选。 ●奖金将达人民币740万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际上并非来自诺贝尔本人的遗嘱,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于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出资增设,比诺贝尔奖的诞生晚了半个多世纪,因此也被称作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其真实名字为“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评定,评委会包括5名到8名成员。每年评委会从世界各地收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有200个到300个。在经过资格确认、初选、复选后,评选结果在10月的某个星期一公布。 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纵观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可以看出,获奖人都在其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第一次颁奖以来,一共颁出48次奖项,在78位获奖者中,只有一位女性得奖;其中一半的奖项都是两名,甚至三名获奖者,而获奖者的平均年龄达到了67岁。最年轻得主是美国的肯尼斯·约瑟夫·阿罗,1972年他和来自英国的约翰·希克斯因为在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贡献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时51岁。最年长的是美国的里奥尼德·赫维茨,2007年他和另外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了此奖,获奖时90岁。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哈佛大学教授奥利弗·哈特、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本特·霍姆斯特罗姆,获奖理由为对契约理论的贡献。 此外,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诺贝尔基金会于9月25日对外公布,从2017年起,诺贝尔奖各奖项奖金提高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2万元),增加后的奖金将达到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详情]
他演过电影 他炒股赚了很多钱 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地时间2017年10月9日,理查德·塞勒在纽约的家中接受采访 CFP图 2017年诺贝尔奖中最后一个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0月9日揭晓。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布思商业学院教授,现年72岁的理查德·塞勒因创建了行为经济学理论而获得今年的经济学奖项。 评委会表示,之所以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塞勒,主要是看重其将心理学和经济学将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承认其“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展示人脑思维特点如何系统性地影响决策和市场结果。” 塞勒并不是只在象牙塔中的学者,他曾经客串主演《大空头》。电影中的他,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塞勒还是一家基金公司的创始人,专注美国小企业股。在他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下,公司替摩根大通管理的一只基金表现优异,2015年基金规模激增1倍至37亿美元,目前资产总规模已达60亿美元。塞勒也是名副其实的“股神”。[详情]
谁都不是“明白人”——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 新华网 许苏培 10月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的照片被展示在屏幕上。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新华社发(石天晟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谁都不是“明白人”——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 新华社记者许苏培刘海燕李骥志 他在课堂讲授“行为经济学”,也在课堂实践“行为经济学”。 在刚刚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芝加哥大学理查德·塞勒教授的课堂上,学生们参加考试的满分不再是惯常的100分,而是137分。这样考完,连刚及格的学生都挺开心,因为他们看到的卷面成绩有80多分。不过,教授最后填上成绩单的评等依然是C,和百分制中考到60分一样。 塞勒在其著作《“错误”的行为》一书中写到这个案例,以此说明他学术研究所指向的结论:人作为所有经济活动和决策的主体,会受到各种心理作用的影响,理性不足,经常“犯错”。而通过一些设计和“助推”,有助于解决问题,更好决策。 架桥人——在研究中连接经济和心理分析 有人对地上掉的一分钱毫不理会,却忙着去抢微信里同样价值的红包。为什么?塞勒会告诉你,因为人人心里都有好几本账。在他看来,这些“反常”却是正常,因为人类心理模式存在着弱点。 “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塞勒展示了这些人类特征是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和市场结果。”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这样说。 有限理性是指人们在作决定时,会通过建立多个不同的“心理账户”来简化经济决策,同时倾向于狭隘地考虑单个决定的后果,而不是整体效果。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拥有某件物品时会比没有时更看重其价值。 社会偏好是指人们在作决定时不仅出于趋利心理,还会考虑社会公平。这既可能是出于维护正义,也有可能是因为嫉妒。消费者对公平的关注会反对企业在需求增加时涨价,但却不会阻止企业在成本上升时涨价。 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当天,官网发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投票:你是否认为新年计划总是难以落实?72%的人选择了“是”。塞勒的研究揭示,人们通常缺乏自我控制,总是屈服于短期诱惑,让长期计划落空。而他在不断探索“助推”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 颁奖方说,塞勒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他的研究不仅对个人有帮助,对整个经济市场的研究和决策也很有启示。“他让经济学更符合人性,让人们更好地做出决策。”诺贝尔官网这样介绍。 斗争者——从西方经济学边缘进入主流 “我们和《星级迷航》那个理性至上的斯波克是不一样的。塞勒将对人类经济及决策行为的分析从高高在上‘象牙塔’拽回到现实的艰难之旅。他和具有‘理性经济人’前提的传统经济学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针对塞勒著作的书评中出现了上述文字。正是长期对生活中那些反传统理论的现象深入观察和思考,让塞勒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成长,从边缘走向主流,让经济学分析更加符合人性,更加具有现实价值。 罗伯特·席勒,这位曾经预测到金融危机爆发的经济学家这样评价塞勒:“过去30年,经济学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最重要的革命,他就是这场革命的中心人物。” 尽管行为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研究中的“显学”,但它曾不为主流所容,今年已经72岁的塞勒也长期被视为“学术叛徒”。 1980年,塞勒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之后屡遭大型期刊退稿。如今,这篇文章却在2014年成为相关领域中被引用居首的经济学论文。 行为经济学,这种把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的理论,正不断发现传统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疏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的不足。 而塞勒,这位曾默默地在办公室黑板上列出非理性行为的学者,已经成为著名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2015年还开始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 然而,塞勒看到了人性的流变和复杂,他的研究领域也因此精彩不断并充满挑战“要建立一个把普通人放在重要位置的丰富的经济学学科,这一任务还远未完成。”他这样对媒体说。 多面手——从“大空头”到“懒惰者” “满头银发的塞勒形象挺棒。”曾有美国媒体这样报道,认为他是一个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学者刻板印象的人。 塞勒曾跨界演过电影。在2016年奥斯卡获奖电影《大空头》中,他就出现在拉斯维加斯赌场。“把人想象成以逻辑指导行为的动物,实在是疯狂之举。”这正是他在电影中的台词。 在被问到这一段短暂的“好莱坞生涯”,他开玩笑说有点失望,因为自己的精彩演出没有被诺奖颁奖者在成就介绍中提到。 而在朋友看来,“塞勒之所以特别,因为他是一个很懒惰的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自己懒惰且不擅长数学,对哲学议题也不太有耐心。 其实诺奖得奖者的介绍中还遗漏了一些有趣信息。塞勒和别人创建了一个基金公司,专门关注美国小企业股票投资,其“赢道”就是利用其他投资者的非理性买卖造成的股价偏差。 “非理性”始终是和塞勒紧密相连的关键词。“怎么花掉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电话那头的他思考了一下,“根据我的理论,当然是怎么不理性怎么花了!”[详情]
今年诺奖经济学家塞勒告诉你:该不该限号限购&怎样泡妞?【李光斗观察】 李光斗品牌观察 文/李光斗 2017年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最后一个奖项——经济学奖在今日正式揭晓: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查德·塞勒的获奖可以说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理查德·塞勒是怎样一个人?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行为金融学奠基者、芝加哥大学教授。194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 塞勒曾先后在罗彻斯特取得文学硕士(1970)和哲学博士(1974)学位。先后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1971-1978)和康奈尔大学(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现为美国经济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系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塞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决策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许多的重要贡献。另外,塞勒还是赫伯特·西蒙所领导的一个委员会的委员,其主要任务是向总统的科学顾问提交关于决策与问题求解的研究报告。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无论是企业、金融市场参与者还是消费者个人,在所有经济行为中他们均被假设成是理性和自利的,同时会尽可能地追求最大利益。对此,塞勒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现实中的个人往往依靠直觉来解决问题,而且就算人们谨遵各种假设,也会经常犯错误,所以说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往往是一种理想的、简化的假设。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个体之间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假设束缚住所有个体。塞勒认为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理性的个体。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复杂的经济学术语、拗口的理论描述难免让大家一头雾水。那么,理查德·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对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止损”和沉没成本 在塞勒眼中,消费者都会受到现实生活中“非理性”的影响,而并不是传统经济学默认的理性经济人。行为经济学力求解释在生活中看似失常的现象,这些行为的背后却有着深远的意义。比如,遇到恶劣的刮风或下雨天气,你还会不会去看提前买好票的球赛?按照正常的逻辑,相比于在暴风骤雨下赶往球场,在家里沙发上看直播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选择亲赴球场,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消费者更加厌恶损失,冒着危险天气看球的大多数球迷已经不是为了某个球星,而是为了止损。 按照这样的逻辑,你就能明白下面这个例子塞勒的反常行为。在塞勒执教的第一年,他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吃饭,前菜是美味的腰果,朋友们都非常爱吃。按照正常的逻辑,作为主人的塞勒应该欣慰的看着客人狼吞虎咽,吃完后再问一句“还要吗?”塞勒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在朋友们大快朵颐时撤下了腰果。更加反常的是,朋友们并没有生气,还很高兴。原因同样是止损,如果用前菜塞满肚子,对于吃不上主菜的客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损失。 按这个理论,北京汽车限号是最不经济的办法。限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按照这个逻辑,似乎限制力越强,交通就会越通畅。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的私家车一周只能上路一天,你遇到那一天会怎样做?一定会将车全天开上道路,不然就是浪费这样的机会,开车上路成了止损的表现,这样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车辆在道路上通行,会更加剧拥堵。而且,限号挡不住真正需要开车的人,限一辆车就会再买一辆,反而出现更多的车上路,资源大量浪费,交通依然拥堵。所以,限号会加剧拥堵的现象。同样的道理,限购也不会真正的降低房价,越限购、房子越珍贵,反而会抬高楼价。 很多热门餐厅的门口都有顾客排长龙等候。其实,即使室内有空位,他们也是会让顾客等一会,门口长长的队伍不仅是最好的宣传,还是培养死忠粉的一种方式,越是得之不易,越会倍加珍惜,这就是止损心理的外延。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人们在某件事情上投入的沉没成本越大,人们越不愿放弃。某位经济学教授曾在公开演讲中说:谈恋爱时不被对方甩的秘笈就是多让对方请客,谁付出得越多,谁越不愿意放弃。所以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约会的时候尽量要让女朋友来找你,她每次要见你付出的时间成本越高,今后越会珍惜你。 每个人都有几个心理账户 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从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就能看出。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好几个心理账户,每个账户上都有不同的存款,到底如何使用这些存款,不单单是理性的货币支出行为,更要看具体的心理作用和消费行为。 一个人拥有20万元的股票投资组合,如果因为投资而增值了2万元,他往往不会立即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但如果这2万元收入来自买彩票、公司奖金或赌博收益,那他可能立马会买一部新iPhone 8。可见,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大家的支付行为是不同的,尽管投资所得的2万元和中彩票的2万元购买力是一样的。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对某些人来说在夜总会一掷千金给小姐很大方,但你让他花钱听教授一堂经济课,他却觉得心疼。同样是200万元,有些人是奋斗得来的,有些人是中彩票得来的,他们的消费行为和人生轨迹会截然不同。 自己减肥难竟然是别人的错 塞勒分析了一系列消费者行为,提出了社会感染力理论,塞勒认为社会感染力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多数人都是把别人作为学习对象;二是社会感染力是达到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塞勒指出人们经常被周边的氛围感染,当很多人都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或者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时,他们的行为或想法就会相互影响,如果你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那么就会迫于外界的压力来保持和大多数人同样的行为。 饮食习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儿童的饮食会受当地环境的影响,相比那些住得较远的儿童来说,住在快餐店附近的儿童更易增肥。同样的,一个食量小的人,在大食量的人群中会吃得更多,如果你的周围有很多肥胖患者,你便会本能的忽视自己的体重,如果你真的减肥困难,也许真正原因就在于别人吃得太多了。 要想学到更多关于塞勒的经济学知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品读塞勒的经济学著作了,从原著中你将获得更多的原汁原味的经济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启发,对你的人生大有裨益。 延伸阅读:最年轻的诺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堪称诺奖中“最年轻”的奖项,它比其他奖项晚设立了半个多世纪之久,直到1969年该奖项才首次颁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主要是表彰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领域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的候选提名人选都有200-300个,竞争非常激烈,可谓全球经济界的盛会,众多诸如“契约理论”、“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的理论成果均被肯定。 [详情]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曾经的学术“叛徒”为何能荣膺桂冠?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45分宣布,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美国学者、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以表彰他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 颁奖词 理查德·塞勒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用于对经济决策的分析。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演示出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 塞勒的贡献在于为个人决策的经济和心理分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观点,帮助行为经济学创造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领域,对许多经济研究和政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此,2017年诺贝尔奖得主已全部揭晓。今年每个奖项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比去年增加100万瑞典克朗。 据新浪财经报道,理查德·塞勒在获奖后被问及,是否会很“人性地”使用这笔奖金。他的回答是,“我会尽可能地用非理性方式花掉奖金。” 在行为金融学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塞勒通过研究证明,人们行为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不符。他的许多论文阐述真实人类与理性经济人的差异,其中多篇著作跻身经典,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 但在塞勒的学术生涯中,他却长年被视为“学术叛徒”。 因为他的学术观点和理论经济学有出入,与当时主流不符,得不到学术同侪的认可,受到不少质疑和批评。有些影响深远的论文当初曾遭到多家期刊退稿。 1974年,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塞勒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不少新奇的想法与做法,但是他的指导教授罗森并不看好他:“我们先前对他没多少期待。” 但事实证明,他的行为经济学更贴近现实。 经过了30多年,行为经济学已经从当初一小撮人所热衷的“邪魔歪道”(这是塞勒自己的说法),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典范,有许多学者前赴后继为这个学科建立起更扎实的理论与实证基础。 理查德·塞勒主要研究理论 有限理性 塞勒发明了心理账户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如何通过在头脑中建立单独的帐户来简化金融交易决策,聚焦个人决定的冲击,而不是整体的影响。他还用厌恶损失的心理解释了赋予效应,即为什么当人在拥有某一商品时对同一商品的评估,要高于未拥有同一商品时的估价。 社会偏好 塞勒对公平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方面一直很有影响力。他解释了,为什么消费者对于公平的关心可能会阻止一些公司在商品需求旺盛时提价,但却不能阻止公司在生产成本提高时涨价。塞勒和他的同事还设计了一个叫独裁者博弈游戏,这一试验性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衡量全世界不同地方、不同人群对公平的态度。 缺乏自我控制 塞勒还给有关新的一年计划难以保持的老观点带来了新的视角,他展示了如何使用计划者——执行者模型来分析自我控制的问题,这与现在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用来描述长期规划和短期行为之间紧张关系的框架相似。屈服于短期诱惑是我们在为老年储蓄、或选择更健康生活方式的计划经常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的实践工作中,泰勒证明他所创造的一个术语:助推(nudging)可能帮助人们在为养老而储蓄,以及其他的情况下能更好地自我控制。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全回顾 记者 袁源 [详情]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谁都没有猜到的理查德·泰勒拿下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的影响。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曾授予卡尼曼教授,也在于他解释了人们在理论上看上去是理性的行为实际上是如何的非理性,加上2013年获奖的席勒同样因为“非理性繁荣”而闻名,这些获奖者不谋而合聚焦“非理性”,似乎也验证了经济学诺奖对此的偏爱。 “黑马”泰勒 2017年诺贝尔奖最后悬念揭晓,呼声最高的热门人选统统落榜,获奖黑马是来自美国经济学奖、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理查德·泰勒。 瑞典皇家科学院对泰勒的研究有这样一番描述:理查德·泰勒将心理上的现实假设纳入到经济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他展示了这些人格特质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市场成果。 泰勒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先驱者。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内曼甚至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泰勒,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很长时间里,泰勒也是全球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争议的焦点源于他倾向于强调事实与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不一致。 “我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读博士,上过一门决策理论的课,里面有行为经济学的内容,当时我就知道泰勒是大家,我认为他迟早要得诺贝尔奖。”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勇毕业于理查德·泰勒任教的芝加哥大学,王勇表示,行为经济学在最初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也受到主流学界一定的批评与阻力,甚至嘲笑,但是理查德·泰勒等经济学家通过严谨的研究慢慢扎下根来,这种坚持与严谨,非常值得新结构经济学学者们好好学习。 泰勒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的影响。很多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来是“错误”的行为,经常被忽视,但往往正是这些行为导致了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决策最终失效乃至酿成恶果。 你会不会冒着大风雪去看球赛?按照传统经济学原理,看球赛的乐趣与大风雪的危险二者相比,理性的人都应该待在家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早已买了票,很多人都愿意冒着风雪去看球赛。这种与传统经济学原理相悖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遍。 普通消费者都知道及时止损的重要性,但大部分股民都会犹豫不决、一拖再拖,甚至宁愿在“低位”追加投资以求摊平成本,以至于深套其中无力解脱。行为经济学提醒人们要学会忽略“沉没成本”即那些花出去的钱,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是交织在一起的,人们需要设立一个心理账户,一旦发现了一个行为问题,就可以采取另一种行为作为解决办法。 以上现象还反映了非理性的“损失厌恶”心理。商家利用消费者心理推出各种年卡,消费者起初总以为年卡更加经济实惠,但很多人最后发现自己已被“绑架”消费,所以我们在选择年卡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虑是否真的符合需求。 格林斯潘的反思 作为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之父”,理查德·泰勒被问及:你会怎么花费9百万瑞典克朗的奖金?72岁的泰勒开起了玩笑:“我会尽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光。” 这位宣称要“乱花钱”的经济学家,实际上一辈子都是“理性消费”的呼吁者和推动者。而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在公共政策领域,以及经济学界掀起了“理性”的深入讨论。放松管制是否导致了金融风险爆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危机后两次授予“非理性”相关的学者颇具玩味。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动荡的世界》一书中,曾坦言自己过去迷信经济学教条,转而接受了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承认人性倾向使得风险、不确定性更为复杂化,指出市场自身存在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番转变之后,美国以及欧洲不少国家开始将行为经济学更为完整的引入公共政策,以优化此前主要由传统经济学影响而存在较明显偏差的政策。 新时代“这次不一样”的乐观主义经济思想,以及新时代理论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全球股票市场繁荣与泡沫。席勒的“非理性繁荣”就试图揭开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泰勒所提倡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历史久远,比如,马歇尔和凯恩斯等经济学家就经常从人们的日常行为角度对当时的经济理论进行反思。二战后经济学家们强调数学结果和理想化假设下的研究结论,但其实许多经济现象和事实却不是这样,泰勒从心理学角度呼吁经济学家们从理想化假设中解脱出来,因此可以说泰勒是延续了一种因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而被打断的、始于亚当·斯密的传统经济学。 泰勒研究了很多现实经济世界中的反常现象,不过他自己也承认,研究目的不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而是希望学者们对反常事物有一个认知并以此推动传统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泰勒对反常现象的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经济理论的思考,即当现有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决策的时候,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行为,不断质疑、不断思考,弥补现有经济学理论的缺陷。 博弈理性与非理性 泰勒一直走在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前列。2015年他当选为美国经济学学会主席,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一种肯定,也说明行为经济学的公众影响力日趋扩大。 理查德·泰勒进入经济学界之时,恰好是行为经济学起步发轫的阶段。当时,主流经济学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公共政策以及国际政策,某种意义上,已经垄断了学界影响政策的主要通道。 但在1970年代时,很多学者也已经意识到,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存在缺陷,人的选择很难做到最优化,会受到重重偏见的影响;但根据经济学理论设计的行为模型,却成为公共政策、金融、贸易等多领域的决策前提,这引发了大量的问题。理查德·泰勒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发现了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所谓非理性行为,探索出了禀赋效应。 理查德·泰勒所著的《“错误”的行为》书中在谈到行为经济学一个重要论点“注重公平”时,就打车软件优步在高峰期设置的动态加价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有关公平,行为经济学还涌现出最后通牒实验、独裁者博弈、禀赋效应实验等著名实验,深化了人们对于人的认知行为特点的理解。 行为经济学家致力于自我控制问题的研究,同时认为,人类仍然需要帮助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更好的决策。理查德·泰勒曾和卡斯·桑斯坦合著过《助推》,此书在《“错误”的行为》最后几章中重点提及。 泰勒和桑斯坦主张自由家长制的做法,即允许国家和其他机构“推动”人们做决策。其中两点很重要:一是决策的科学性;第二点更重要,即选择的自由。要保证这两点,确实很难。传统经济学把人=理性人,这只是一个理想目标,不过是希望每个人都能以较少的代价去无限靠近。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详情]
深高金熊伟:因颠覆主流经济学框架 塞勒曾饱受质疑 新浪财经讯 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9日(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获得2017“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院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及经济学教授熊伟向新浪财经表示,“Richard Thaler教授长期从事行为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应该可以说他是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先驱之一。” 据悉,Richard Thaler教授1974年在罗彻斯特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就是研究行为经济学,但职业生涯并不容易。在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的主流框架都是基于人的理性选择这个基础之上。而Richard Thaler教授从博士论文开始就另辟蹊径,一直在研究人的行为,他认为很多时候人的经济行为、经济决策会有很多非理性或者受到心理学的因素影响。 ”所以早年他的工作受到很大阻力,包括他以前的导师和同事对他有很多质疑,而这四十年来他一直顶着很大的压力”,熊伟称。 此外,熊伟表示Richard Thaler教授所在的芝加哥大学长期以来就是传统经济学理性选择和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大本营,在这个环境下能成长出推翻以前理论框架的Thaler教授,开创心理学因素对经济活动影响的理论,也很不容易。而这也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包容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基于Thaler教授四十年的努力,行为经济学已经得到主流经济学广泛的接受,可以说他今天获奖实至名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和三年前的诺贝尔奖得主Robert Shiller教授共同建立了行为金融学,广泛关注在金融市场交易行为中各种非理性和非有效性方面的研究。” 熊伟认为这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在金融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资产管理方面。“有很多基金是基于人的行为偏差以及它所导致的市场的一些非有效性来制定投资策略。”[详情]
塞勒曾客串出演获得2016年奥斯卡奖的《大空头》,在电影中,他和赛琳娜·戈麦斯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理查德·塞勒 图片来源:东方IC 文/曹泽熙 曾入选具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先导意义的“引文桂冠经济学奖”的塞勒终于荣膺诺贝尔奖。可是,他的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一路走来有不少质疑和批评,但却最终凭借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摘得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 塞勒还曾客串出演获得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 他和赛琳娜·戈麦斯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回顾他的学术生涯和个人生活,塞勒不啻为一个“老顽童”。 “离经叛道”的诺奖得主 塞勒希望能探索人类不合乎经济理性假定的各种行为,他提出的行为经济学也改变了社会科学。在塞勒的学术生涯中,他长年被视为学术叛徒──而且情况颇为严重,有些影响深远的论文当初曾遭到多家期刊退稿。曾有学者指出,塞勒在罗彻斯特大学的博士论文提出不少想法与作法,如今广获英美政府(与全球各国)采用,但是当时他的指导教授罗森倒不太看好他:“我们先前对他没多少期待。” 当塞勒取得声誉卓著的芝加哥大学教职时,诺贝尔奖得主、同时也是芝大经济学教授莫顿·米勒(Merton Howard Miller)相当不满,他被问到为何没挡下人事任命案时说:“每代人都会犯下自己的过错。”法律经济学的奠基者暨联邦法官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某次旁听塞勒的演讲,最后却大吼:“你们根本完全违反科学!”场面一度相当难堪。 经过了30多年,行为经济学已经从当初一小撮人所热衷的“歪门邪道”(这是塞勒自己的说法),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典范,有许多学者前仆后继为这个学门建立起更扎实的理论与实证基础。塞勒亦在2015年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在过去,包括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经济学大师都坐过这个位子,他曾多次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 塞勒非常顽皮,并且清楚洞悉人性的弱点,他认为“当传统智慧犯错,推翻它的第一步就是睁大眼看看周遭的世界”。如今我们从结果来看,虽属不当行为,却也无比理性。 塞勒博士的造反有理,虽然他自己承认懒惰且不擅数学,对哲学议题不太有耐性,但是他观察力相当敏锐,可以凭实际观察获得可贵洞见。 研究“常人干的蠢事”,论文被引用达年度之冠 塞勒把调查结果给指导教授罗森看,罗森叫他别再浪费时间,但是他仍沉迷于这个议题。根据塞勒最后提出的论证,人们对这两题的不同答案反映出“禀赋效应”,此为当今行为经济学的核心:同一样东西,自己拥有时会觉得价值较高,别人才有时会觉得价值较低。如果要你放弃一项权利(例如免于冒生命危险的权利),你要求的报酬会高得多;如果要你花钱购买这项权利,你肯花的金额则少得多。禀赋效应随处可见,包括马克杯、糖果、彩票、舒适环境(例如干净的空气),还有各式各样的法律保障。 塞勒开始搜集反常现象,最后列出他所谓的“清单”。这份清单反映理性经济人(经济学家常讨论的一个虚构物种)与真实人类(我们这个物种)之间的差异。 举例来说,丈夫在圣诞节收到了太太送的克什米尔昂贵羊毛衫。他当时曾经在店里看过,但是狠不下心购买。不过既然是礼物,他就很高兴地收下了。然而,这对夫妻的所有财产都是共有的,两人都没有可以自行支配的金钱来源! 你付了1000美元的室内网球场会员费,两个月后却罹患了网球肘,一打球便疼痛不已,不过你还是忍着痛继续打,因为不想浪费已缴的会员费。但是当朋友邀请你到另一个球场免费打球,你会因为手肘疼痛而婉拒。 然而,塞勒不知道这份清单有何用处,毕竟“常人干的蠢事”不是上得了台面的学术论文标题。 1976年,塞勒与指导教授一起去加州参加研讨会,遇到一位名叫费施霍夫的年轻心理学家,对方跟他提起丹尼尔.康纳曼(Daniel Kahnema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这两位在经济学界罕有人知的心理学家。塞勒拜读了他们的论文,里头详细整理出不符传统经济理论预测的各种现象,他读到了之后“心跳开始加快,彷佛正经历一场拉锯赛的最后几分钟。我只花了30分钟就从头到尾读完这篇论文,但我的生命自此彻底改变。” 重点是,康纳曼和特维斯基并未宣称人类是“不理性的”。恰好相反,他们极力主张我们的经验法则通常运作良好,经验法则只是偶尔失灵,结果导致系统性误差。 塞勒与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学家争论这套见解,一而再遇到对方提出他口中的“看不见的手”。 基本上,传统经济学家的论点认为,即使个人会犯错,竞争市场与看不见的手仍会解决问题,最终修正错误。但是塞勒说,这些经济学家即使用上双手,依然无法让这个理论变得完备。“看不见的手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否则他们没有其他合理方式能做出市场将人类转化为理性主体的结论。”他确实知道以复杂的经济理论来看,由于市场压力之故,即使个人不理性,价钱可能终将全然符合理性,但他认为“这套说法确实听似合理,甚至还挺有说服力。但它恰巧是错的。” 1980年,塞勒发表第一篇行为经济学的论文,标题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大幅采用康纳曼和特维斯基的论点,强调禀赋效应,却屡遭大型期刊退稿,后来才获一份名为《经济行为暨组织期刊》的新刊物采用。如今,这篇论文是他极常获引用的论文,目前引用次数高达4096次,在2014年居于首位。塞勒从此开始往前飞奔,写下一系列论文,根据列表阐述真实人类与理性经济人的差异,其中许多篇跻身经典,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 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建树 塞勒针对经济学现有理论体系中的某些缺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贡献了诸多理论研究成果。 1.禀赋效应。禀赋效应概念由塞勒(R.Thaler,1980a)首先提出,但其理论基础源于特沃斯基和内曼的前景理论。塞勒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这充分体现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经济学理论往往会假设决策制订者把损失的费用等同于机会成本,但相对于机会成本来说,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重视自己的损失。举例来说,工资按工作时间给付,若你在每周工作50小时的同时可以有一个在工作时间内休息5小时的机会,你是否会选择休息?若你在每周工作45小时的同时有一个再工作5小时的机会,你是否会选择工作?当视工资的减少为损失的费用、额外收入为机会成本时,答案是否定的。禀赋效应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巨大的争议,因为它挑战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消费者选择的分析基础,即效用决定于客观资产价值,而且它的提出冲击了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即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分配就不会影响经济运行效率,资源配置最终状态与产权配置的初始状态无关。按照科斯定理,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尽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使产权明晰,市场效率趋于最优。然而,当考虑到禀赋效应以后,政府仅仅做出这样的努力或许还不够,初始的产权配置对最终资源分配有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应该考虑到市场效率的低下,在分配产权开始阶段就必须更注重效率,而不能指望过分依赖市场调节。 2.跨期选择。塞勒及其合作者(Loewen stein & Thaler,1989)指出跨期选择是对成本与收益分散在各个期间进行决策。当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冲动性时,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试图控制自己未来的行为,但在很多涉及跨期选择的情形下,学界对个体做出长期理性选择的能力存在质疑。例如,当消费者面临选择一台比同型号少花60元却每年多花60元电费的空调时,如何选择才更理性;10年后拯救10条性命和今年拯救10条性命是否无差异;这些问题均没有固定的答案,均会因人而异。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对于决策制定而言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塞勒在学术研究时经常提供一些个人违反理性选择假说的证据,但是又提不出一套能很容易地和经济学模型相结合的替代性假说。塞勒认为心理学对决策制定作用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而他所坚持的研究方法就是强调理论和经验性研究的紧密结合。 3.心理账户和储蓄理论。塞勒对心理账户和储蓄理论的研究有突出的贡献。人们如何评价不同经济交易下的公平?人们何时会把两件事情的效用合并起来看?什么时候又会把两件事情分开来计算?在公平问题上,塞勒(R.Thaler,1990a)给出的答案是消费者经常会从价格比较中提取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交易效用,并与自己的消费偏好相结合从而得到相应的公平标准。事实上,相对于吃亏本身来说,消费者更在意的是这种“伤害”是否会加强另一方的有利地位。在合并或分解两个事件效用方面,人们更倾向于把小的损失和大的收获合并起来对待。心理账户概念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它假定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也会在心里记账。消费者在不同来源收入下的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不同,即一个拥有20万元股票投资组合的人不太可能会因为这个投资组合增值2万元而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但如果这两万元收入来自于赌博、奖金或者税收折扣,那他很可能在短期内增加自己的消费。 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标准模型源于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但塞勒等(Thaler & Shefrin,1988)发现消费经验证据与理论模型有两点不一致。其一,消费似乎对于收入过于敏感,而且各种形式的财富似乎不像生命周期理论所设想的那样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塞勒通过经验和实验数据完善了生命周期理论,即首先修正了可替代性假设。其二,人们均缺乏耐心,特别是短期内的个体行为显示,他们的贴现率似乎超过了利率,当然短期内过高的贴现率又会导致新的问题——自我控制。对此,塞勒提出采取一些无法反悔的措施和内部强制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4.行为金融理论。塞勒在行为金融研究学的研究方面贡献颇丰。在股票溢价之谜这个问题上,塞勒等(Shlomo & Thaler,1995)给出解释,当投资者经常性地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时,短视的厌恶损失就会令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放弃股票投资的长期高回报率,而投资于具有稳定回报率的债券,因为股票收益在短期内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根据弱势有效市场假说,一个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纯粹服从随机游走,但塞勒等(De Bondt & Thaler,1985)曾发现了“输者赢者效应”,即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过分乐观,导致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待一段时间之后市场自动修正,前期的输者将赢得正的超额收益,前期赢者的超额收益则为负。据此,他们提出了预测股票收益的新方法:采用反转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买进过去3至5年内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塞勒等(De Bondt & Thaler,1985)认为过度反应产生于投资者并没有使用贝叶斯法则(Bayes theorem)对客观信念和行为进行调整,而是在忽视历史概率的情况下高估新信息的重要性,导致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产生过高或过低的偏离,这个结论也激励了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和解释均值回归现象。塞勒(R.Thaler,1987a,1987b)对股票市场中的日历效应(calendar effect)也进行了研究。日历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非正常波动及其他非正常高阶矩,主要包括季节效应(seasonal effect)、月份效应(mon th of the year effect)、星期效应(week effect)和假日效应(holiday effect)。 塞勒在股市和股票研究方面取得了三项主要成果:(1)价格变动可能与影响资金进出市场的习俗有关;(2)机构投资者对它们的投资组合进行季节性调整的原因是一种被文雅地称作“装饰门面”的活动;(3)对日历效应另一种不同类型的解释是,它们与好消息和坏消息发布时间的选择有关;这三项研究成果均无法与有效市场假说相容,并且这些发现意味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亦被推翻。此外,塞勒等(Lee,Shleifep & Thaler,1990)对封闭式基金(closed end funds)的研究成果丰硕:(1)新基金上市存在规律性表现;(2)封闭式基金通常均以相对于其净资产价值较大的折扣进行交易;(3)折价(或溢价)的变动范围很大,因不同时间、不同基金而异;(4)当封闭式基金通过兼并、变现或者转变为开放式基金而终止时,价格就与净资产价值趋于一致。塞勒的这四项发现有两个解释,一种是建立在基金管理者的错误行为之上,另一种建立在净资产价值的错误计算之上,并且塞勒等得到一个本质性启示,即“证券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的论断只是一个可检验的命题,而不是一个公理。 来源:华尔街见闻[详情]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解释了这件事:为什么熊市不愿割肉? 文章综合 果壳网、经济学动态 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45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7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今年的经济学诺奖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约折合735万元人民币)。 除了经济学家这个头衔之外,塞勒还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身份:演员。在获得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中,塞勒本色出演,客串扮演了一名经济学家,他和赛琳娜·戈麦斯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微博大V@有限次重复博弈 做了一点解读: 而在Thaler获奖后被问及,“你会怎么花费9百万瑞典克朗的奖金?”72岁的老爷子继续开起了玩笑:“我会尽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光。” 是不是瞬间觉得这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趣多了?来进一步认识这个大神。 一、有限理性 塞勒发展了“心理账户”理论,解释了人们是怎样在内心中通过创建分别的账户来简化经济决策的;人们会聚焦于单个决策的狭隘影响,而不是它们的总体效果。他还向我们展示了厌恶损失能够如何解释以下现象:人们如果拥有某件东西,会比没有的时候更高估其价值,这一现象被称为“禀赋效应”。塞勒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这一学科研究认知限制是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 图1 为了管理我们生活中的众多财务决策,我们经常会在脑海中把它们计入不同的“账户”。心理账户的理论显示了这样做可能带来的意外问题。 二、社会偏好 塞勒关于“公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很有影响力。他展示了消费者对公平的关注会阻止公司在需求增加的时候涨价,但却不会阻止公司在成本上升时涨价。塞勒和他的同事还设计了“独裁者博弈”,这个实验工具被应用在大量研究中,用于衡量世界各地的不同群体对于公平的态度。 图2:不期而遇的降雨增加了雨伞的需求,但是借机涨价的销售者却会被人鄙视。 三、自制力缺乏 我们都知道新年计划总是难以执行,塞勒给了这个古老的难题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他展示了如何用计划者-实施者模型(planner-doer model)分析自控问题,这个模型与现在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用来描述长期计划与短期执行间的矛盾的框架类似。我们打算存养老金,想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却经常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会向短期诱惑屈服。在塞勒的应用工作中,他展示了如何使用“助推”(nudging,他自创的术语)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自控,来存下养老金和完成其他事情。 图3:奥德修斯和海妖塞壬的传说,就是关于“长远计划的自我”与“短期享乐的自我”之间的对抗。 综上,理查德·塞勒的贡献在个体决策的经济学分析和心理学分析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行为经济学是一个正在快速扩张的新兴领域,而塞勒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洞见对于这个领域的诞生至关重要;这个领域还对于经济学研究和政策的很多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不一样的金钱:投资决策中的心理账户 回到上面的话题,为什么炒股的人喜欢卖出赚钱的股票而不舍得卖出巨亏的股票。 首先来考虑一个问题: 你准备去电影院里看场电影,可就在去电影院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插曲一:坐车的时候,你发现丢了50元公交卡,这时你还会按照原计划去电影院花50元钱看吗? 插曲二:坐车的时候,你发现几天前花50元买的电影票丢了,这时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重新花50元钱看吗? 在前一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看电影;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大部分人放弃了计划。他们悻悻地想,看网上的资源也是一样的。——同样是损失了50元钱,怎么就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呢? 被测试者内心不自觉会产生两个心理账户:“电影账户”和“公交账户”。第一种情况,即公交卡丢失时,相当于“公交账户”受到了意外损失,与电影票本身没有关系,也没有理由不去看电影。第二种情况,即电影票丢失时,相当于本来的“电影账户”忽然遭受损失,人的感觉更可能是“我如果继续坚持要看电影,就相当于花了多一倍的钱买了一张票”,由于“超支”,最终导致大多数人选择放弃看电影。 理查德·塞勒在1985年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他提出了一个如今在经济心理学中十分热门的概念: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这种心理记帐的方式和运算规则,往往与经济学和数学运算方式并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人们在进行各个账户的心理运算时,普遍特点是并没有追求理性认知范畴中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层面上的“满意最大化”。 当大多数专家把心理账户作为人的非理性进行批判时,我们应该明白,这种心理因素的存在,对人来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也没有被弱化甚至消失。想象我们的祖先在恶劣的环境下,连温饱都没有保障,首要的因素是长期生存下来,很多时候最优策略是追求风险小到零的“满意最大化”,而不是“效用最大化”。 比如:区别对待账面损失和实际损失。 我们容易将抛售后的股票亏损和未抛售的股票亏损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感觉上,抛售之前是账面亏损,抛售之后才变成实际亏损。而在客观的时点上,二者没有实质差异。比如48元的中国石油跌到20元,就是亏损了28元,但持有到这个时候的投资者可能更愿意继续持有,因为这感觉只是账面亏损,卖出了,就变成实际亏损了。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他继续持有到10元。决定是否继续持有,跟亏损多少没有关系,跟它是否值这个价才有关系。 盈利资金再投资时,谨慎度降低。投资者往往在潜意识里认为卖掉其他股票的盈利资金,反正是赚来的钱,处理的谨慎程度可能低于工资收入等其他投资资金。 以上是简单的介绍,下面的内容比较长,来自《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1期。 《理查德·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2015年度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会长学术贡献评介》 作者:邹新月、陈玉琳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是美国著名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家。他于1945年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1967年获凯斯西储大学学士学位;1970和1974年分获罗彻斯特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1971-1978)和康奈尔大学(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同时兼职于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 塞勒主要致力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中,他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等方面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在实际应用上,他分析和解释了消费者行为、社会福利政策、储蓄投资政策等行为经济案例。 其代表作有《赢者的诅咒》(R.Thaler,1991a)、《准理性经济学》(R. Thaler,1991b)和《助推》(Sunstein & Thaler,2008)等。 ▌一、塞勒关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一)塞勒早期对反常现象研究的视角 塞勒于1974年在罗彻斯特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将自己第一个研究方向确定为行为经济学,并对人类生活的货币价值做出理论研究。也是从那时开始,塞勒养成了收集经济学中反常现象的习惯,而这些有趣反常行为来源正是其同事或亲朋好友。 1974年是他执教的第一年,他邀请同事参加晚宴,晚宴开胃菜是腰果,每个客人都很喜欢吃,但当他把这道菜撤入厨房时,客人们却为这一决定叫好。塞勒在同事谢弗林(H.Shefrin)帮助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对晚宴中腰果插曲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人由两种心理控制,一种希望获得立即满足,另一种理智地权衡现在与未来。 塞勒身边许多人选择牺牲现有价值获取未来12个月而不是9个月的价值,他们支持价格随机游走却一直试图在股票市场里进行波段操作,同时把退休基金投资于债券,尽管历史上它的回报率低于股票。这些人的反常选择又是源自什么?塞勒对这些生活中反常现象的思考,构成了他独特的研究视角,正是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使塞勒的研究成果具有独创性与开拓性。 塞勒独特的视角开始并没有引起罗彻斯特商学院同事们的重视,因而他转到了康奈尔大学,并在那里继续深入地追求自己的研究目标。塞勒对于如何运用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解释人类行为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举例来说,A先生邻居儿子愿意以8美元价格帮他除草,他选择拒绝,同时,他也拒绝以20美元价格帮邻居除草;B先生付了300美元会费加入了网球俱乐部,虽然肘部受伤,但他却坚持练习,因为他不想浪费这300美元;这些有趣的问题均在塞勒的研究范围之内。 1976年卡内曼的研究助理费斯科霍夫(B.Fischhoff)首次将特沃斯基和卡内曼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塞勒,当看到特沃斯基和卡内曼合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试探与偏见》(Tversky & Kahneman,1974)一文时,塞勒终于为自己收集到的那些关于决策选择时不太严谨的事实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与此同时也确立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几年后,特沃斯基和卡内曼发表的《前景理论:风险决策分析》(Tversky & Kahneman,1979),是一篇关于人们处理不确定性和风险方法的突破性论文。塞勒在该文的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部分发现了自己以前缺乏的东西,即为他所研究的反常行为找到了理论解释。 这一发现对他日后的研究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随后的许多研究都是运用预期理论中的价值函数替代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来进行研究,从而取得丰硕成果的。但塞勒大部分创新反常行为研究成果却并没有立即公开发表,这是因为塞勒学术观点认为经济主体实际选择行为与主流经济学所做的预测不一致,而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塞勒学术观点对系统性中不一致现象的解释力极其有限。主流经济学理论被反常行为冲击,甚至部分旧的经济理论被创新的经济理论取代,而塞勒在经济学领域中的作用就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二)塞勒对理性行为的批判 塞勒在1987至1990年间在《经济展望期刊》开设专栏,将自己对反常现象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随后,他将其中的13篇专业论文汇集成册,出版了题为《赢者的诅咒》(R.Thaler,1991a)的著作。 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塞勒运用博弈论、金融学、劳动经济学和心理学等众多交叉学科领域知识,在消费者选择、自我控制、储蓄行为和金融领域做出了巨大理论贡献,与此同时,塞勒发现经济学理论基本假设、偏好理论及其基本假设、有效市场假说等一些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存在着一些缺陷。 他认为经济学基本假设的缺陷在于:无论是企业理论、金融市场还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个人在所有经济现象分析中均被假设成是理性和自利的,同时会尽可能地追求最大利益。然而,现实中的个人往往依靠直觉来解决问题,而且就算人们谨遵各种假设,也会经常犯错误,所以说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往往是一种理想的、简化的假设。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个体之间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假设束缚住所有个体。 塞勒认为自利原则(R.Tha ler,1988a)也不是完全有效的,人们会通过合作来产生共赢,甚至会无私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慈善捐赠。因此,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理性的个体。 塞勒等在《合作》(Dawes & Thaler,1988)一文中,基于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两种情况考察了许多的合作行为,并引出阿克塞尔罗德(Axelrod,1996)的互惠利他主义(reciprocal altruism),得到了一个经典结论:只要一起合作的人没有占对方便宜,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合作。经济学模型中理性、自利的人基于利己主义做出相互选择,他们往往所得到的只是总体的次优选择,而“明智的合作者”才会得到最优的收益。 塞勒在《最后通牒博弈》(R.Thaler,1988b)一文中通过观察最后通牒博弈这种游戏得出一个结论:公平概念在决定谈判结果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公平问题出发,又引申到“公平人”和“经济人”问题,在试验中有些人看重公平,有些人看重博弈。塞勒认为经济学家存在一种思维模式,他们认为自己和模型中的人都是头脑冷静、不讲情面、斤斤计较的,同时他们关心财富超过关心公平;而其他的社会科学家往往认为人们都是“老好先生”。塞勒要做的研究并不是试图去证明哪一种行为占主导地位,而是要着眼于研究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 他在《赢者的诅咒》(R.Thaler,1988a)一文中提出,投标人会犯系统性错误,然而这些错误被传统经济理论排除在外,这就会使经济学研究不符合事实。 塞勒和特沃斯基(Tversky & Thaler,1990)在偏好理论研究方面突出探索了偏好反转现象(preference reversal)。偏好反转现象向传统假说提出了挑战,对经济学和决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假说认为,决策者有固定的偏好顺序,人们可以像翻书那样“查”到他们的偏好,但他们通过实验证据得出结论认为,不同的诱导方法能够改变偏好因素的相对权重,从而产生不同的偏好顺序,或者说,价值和偏好通常是在诱导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塞勒认为经济学基本假设和偏好理论的缺陷只是现有经济学理论缺陷的一个部分,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均被发现存在一些不足。 (三)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建树 塞勒针对经济学现有理论体系中的某些缺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贡献了诸多理论研究成果。 1.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概念由塞勒(R.Thaler,1980a)首先提出,但其理论基础源于特沃斯基和卡[内曼的前景理论。塞勒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这充分体现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传统经济学理论往往会假设决策制订者把损失的费用等同于机会成本,但相对于机会成本来说,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重视自己的损失。 举例来说,工资按工作时间给付,若你在每周工作50小时的同时可以有一个在工作时间内休息5小时的机会,你是否会选择休息?若你在每周工作45小时的同时有一个再工作5小时的机会,你是否会选择工作?当视工资的减少为损失的费用、额外收入为机会成本时,答案是否定的。 禀赋效应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巨大的争议,因为它挑战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消费者选择的分析基础,即效用决定于客观资产价值,而且它的提出冲击了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即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分配就不会影响经济运行效率,资源配置最终状态与产权配置的初始状态无关。 按照科斯定理,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尽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使产权明晰,市场效率趋于最优。然而,当考虑到禀赋效应以后,政府仅仅做出这样的努力或许还不够,初始的产权配置对最终资源分配有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应该考虑到市场效率的低下,在分配产权开始阶段就必须更注重效率,而不能指望过分依赖市场调节。 2.跨期选择。 塞勒及其合作者(Loewen stein & Thaler,1989)指出跨期选择是对成本与收益分散在各个期间进行决策。当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冲动性时,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试图控制自己未来的行为,但在很多涉及跨期选择的情形下,学界对个体做出长期理性选择的能力存在质疑。 例如,当消费者面临选择一台比同型号少花60元却每年多花60元电费的空调时,如何选择才更理性;10年后拯救10条性命和今年拯救10条性命是否无差异;这些问题均没有固定的答案,均会因人而异。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对于决策制定而言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塞勒在学术研究时经常提供一些个人违反理性选择假说的证据,但是又提不出一套能很容易地和经济学模型相结合的替代性假说。塞勒认为心理学对决策制定作用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而他所坚持的研究方法就是强调理论和经验性研究的紧密结合。 3.心理账户和储蓄理论。 塞勒对心理账户和储蓄理论的研究有突出的贡献。人们如何评价不同经济交易下的公平?人们何时会把两件事情的效用合并起来看?什么时候又会把两件事情分开来计算?在公平问题上,塞勒(R.Thaler,1990a)给出的答案是消费者经常会从价格比较中提取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交易效用,并与自己的消费偏好相结合从而得到相应的公平标准。 事实上,相对于吃亏本身来说,消费者更在意的是这种“伤害”是否会加强另一方的有利地位。在合并或分解两个事件效用方面,人们更倾向于把小的损失和大的收获合并起来对待。 心理账户概念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它假定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也会在心里记账。消费者在不同来源收入下的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不同,即一个拥有20万元股票投资组合的人不太可能会因为这个投资组合增值2万元而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但如果这两万元收入来自于赌博、奖金或者税收折扣,那他很可能在短期内增加自己的消费。 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标准模型源于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但塞勒等(Thaler & Shefrin,1988)发现消费经验证据与理论模型有两点不一致。 其一,消费似乎对于收入过于敏感,而且各种形式的财富似乎不像生命周期理论所设想的那样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塞勒通过经验和实验数据完善了生命周期理论,即首先修正了可替代性假设。 其二,人们均缺乏耐心,特别是短期内的个体行为显示,他们的贴现率似乎超过了利率,当然短期内过高的贴现率又会导致新的问题——自我控制。对此,塞勒提出采取一些无法反悔的措施和内部强制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4.行为金融理论。 塞勒在行为金融研究学的研究方面贡献颇丰。在股票溢价之谜这个问题上,塞勒等(Shlomo & Thaler,1995)给出解释,当投资者经常性地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时,短视的厌恶损失就会令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放弃股票投资的长期高回报率,而投资于具有稳定回报率的债券,因为股票收益在短期内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根据弱势有效市场假说,一个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纯粹服从随机游走,但塞勒等(De Bondt & Thaler,1985)曾发现了“输者赢者效应”,即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过分乐观,导致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待一段时间之后市场自动修正,前期的输者将赢得正的超额收益,前期赢者的超额收益则为负。 据此,他们提出了预测股票收益的新方法:采用反转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买进过去3至5年内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塞勒等(De Bondt & Thaler,1985)认为过度反应产生于投资者并没有使用贝叶斯法则(Bayes theorem)对客观信念和行为进行调整,而是在忽视历史概率的情况下高估新信息的重要性,导致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产生过高或过低的偏离,这个结论也激励了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和解释均值回归现象。 塞勒(R.Thaler,1987a,1987b)对股票市场中的日历效应(calendar effect)也进行了研究。日历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非正常波动及其他非正常高阶矩,主要包括季节效应(seasonal effect)、月份效应(mon th of the year effect)、星期效应(week effect)和假日效应(holiday effect)。 塞勒在股市和股票研究方面取得了三项主要成果: (1)价格变动可能与影响资金进出市场的习俗有关; (2)机构投资者对它们的投资组合进行季节性调整的原因是一种被文雅地称作“装饰门面”的活动; (3)对日历效应另一种不同类型的解释是,它们与好消息和坏消息发布时间的选择有关;这三项研究成果均无法与有效市场假说相容,并且这些发现意味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亦被推翻。 此外,塞勒等(Lee,Shleifep & Thaler,1990)对封闭式基金(closed end funds)的研究成果丰硕: (1)新基金上市存在规律性表现; (2)封闭式基金通常均以相对于其净资产价值较大的折扣进行交易; (3)折价(或溢价)的变动范围很大,因不同时间、不同基金而异; (4)当封闭式基金通过兼并、变现或者转变为开放式基金而终止时,价格就与净资产价值趋于一致。 塞勒的这四项发现有两个解释,一种是建立在基金管理者的错误行为之上,另一种建立在净资产价值的错误计算之上,并且塞勒等得到一个本质性启示,即“证券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的论断只是一个可检验的命题,而不是一个公理。 ▌二、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塞勒在2000年后逐渐将其思想运用于分析消费者行为和政府政策之中,并利用助推和选择设计等思想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一)助推与选择设计等思想应用 “助推”一词来自于塞勒与桑思坦合著的标志性作品《助推》(Sunstein & Thaler,2008)一书。该书将我们引入一个比较和选择的世界,创造性地论述了如何运用选择设计这一新兴思想对人们施加助推力,从而使人们能够做出令自己更加健康、富有和自由的决策。 作者分别对个人、社会、政府行为的研究范式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阐述了助推力在实际生活中会产生颠覆性的作用,并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两大观点: (1)看似微不足道的社会现象会对人们的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其实助推力无所不在,只是容易被我们忽略,而这当中选择设计师的存在对人的决定形成关键的影响。 塞勒等将人类的思考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假思索的直觉,称为自动系统;另外一种是比较刻意的理性思考,称为省思系统。2008年以后塞勒分别从定锚、可得性、代表性等视角,具体阐述了近年来心理学家逐渐运用经验法则与偏见(或者说省思系统和自动系统)来进行的研究。与此同时,对于过度乐观和自信,比如投资者认为他们对股票价值了解详细,而他们实际知道的却并不全面,这在金融学中它也可以应用于解释过度波动、惯性和有足够的交易量以保证市场运行等现象。 塞勒把过度自信也应用到了其他方面,如在寻找伴侣、创办公司或是作为电视股评家谋生时,人们会高估自己目前状况下的安全性,而不会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由于人的惰性存在,即便是一种改变对自身有利,人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也宁愿维持不变,因此略加助推则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益。 (2)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liberal mild despotism)中“自由” 和“专制”并非矛盾,是选择设计师在不牺牲自由选择权的前提下,运用助推去帮助政府和人民改善生活。 塞勒等利用行为经济学方法和手段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例如,如何提升贷款监管、改善医疗保险处方药、改革公立学校和婚姻制度等,甚至构建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无论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都可以共同使用这种思考模式,这就很有可能成为政府可行的“第三条道路”。 助推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全新并且有效的政府管理模式,他们把这种模式称为“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并且进行了实践。桑思坦的朋友巴拉克·奥巴马将行为主义观点融入到了总统竞选当中,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任命桑思坦担任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一职;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也曾直言不讳地称他很欣赏塞勒和桑思坦的研究工作。 (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应用 1.心理账户视角。 塞勒(R.Thaler,1990a)用心理账户来分析行为,采用一种内在的控制机制,如今许多家庭都用这套机制来评估、调节和处理家庭的预算。他指出每个人都会使用心理账户,只是有的人不自知而已。 通俗地说,为什么很多家庭主妇不会用交水费的钱来交房租?大家都明白钱是可替换的,但是当我们在心里设定不同的账户时,即默认不同账户间是不同的。这就可以引申为企业为了控制支出,订立不同项目的预算,当企业需要购买一项重要的东西时,因为原先购买该物资的预算账户不够而不得支用。同样的,赌场中赌徒下赌注时也会用心理账户对自己的钱和赢来的钱进行区别对待(Thaler & John son,1990b)。 善于使用心理账户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价值的,生活可以变得轻松、有趣和安稳,这就相当于在我们心里设立一条无形的界线,让我们在目前区间内最大效益地安排生活。 2.社会感染力视角。 塞勒等(Sunstein & Thaler,2003)认为社会感染力有两点比较重要: 一是多数人都是把别人作为学习对象; 二是社会感染力是达到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社会感染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与氛围有关,当很多人都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或者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时,他们的行为或想法就会相互影响。 第二种来自周围人的压力,如果你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那么就会迫于外界的压力来保持和大多数人同样的行为。 我们经常受到其他人饮食习惯的影响,比如,一个食量小的人在大食量的人群中会吃得更多。 同样,在公选候选人或者是政党时,他们常会强调多数人已经转而支持其推荐的人选,希望说出这句话就能让它成真。一旦感觉到民众已经集体背离某位候选人时,那个人离失败也就不远了。社会感染力除了影响饮食和政治,甚至会左右金融市场,就连投机风潮和金融危机都与它脱不了关系。 因此,塞勒建议政策制定者可以从中学习到当人们开始互相影响时,市场的急速上扬对投资人以及整体经济也会产生不容忽视的风险。塞勒还提醒我们,选择设计师要让人们知道其他人的选择,就可以通过助推去改变人们的行为。 3.信息技术进步视角。 塞勒等在《帮助消费者认清自己》(Kamenica, Mullainathan & Thaler,2011)一文中提出,现代的信息技术使得出售方比消费者本身更加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比如,通信供应[JP]商可以保留和分析消费者具体的通讯记录与详细的使用细节。同样,信用卡公司可以通过顾客的生活细节来判断其缴纳滞纳金的可能性。在很多的例子中,这些信息允许卖方提高他们的服务,而这种信息不对称让卖方利用信息的优势去构建特别的优惠来使消费者过度消费。 我们将这称为目标反转(adverse targeting),即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逆向选择。 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现代技术也会让消费者成为一个更好的购物者,当我们提供价格和使用数据给消费者时,消费者就可以反转信息不对称。 按照RECAP规则,即记录(Record)、评估(Evaluate)、比较不同价格(Compare Alternative Price)的规则,可以帮助消费者明白真正价值并做出更好的选择,与此同时,RECAP也提供了一种监控的方式来防止滥用价格策略。规则的制定者将会运用可读性数据和信息透明性来帮助市场进行更好的自我管理。 (三)政府政策行为应用 塞勒借用弗里德曼(M.Friedman)用过的一个词,“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来研究储蓄、社会福利、信用市场、环保政策、医疗保险,婚姻制度等议题,促进了大众对选择设计和助推的了解,进而在其他领域激发出更多改善人类生活的创意。助推思想主张不采用强制手段,而是改变相应的经济动机与行为使之更加优化。 1.社会福利政策。 根据卡罗尔(Carroll)在民营化社会安全制度上的研究,以民众选择权至上的瑞典模式主张提供尽可能多的选项,然后让民众自行决定,而且可以看到政策的设计者几乎在每个阶段都采取自由放任。 塞勒(R.Thaler,2008)提醒我们,当给民众选择愈多,便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协助人们做出选择。但是,美国联邦医疗保险设计处方药计划(the Federal Medicare Prescription Drug Plans)则是一个反例。该项计划也是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话题,当时副总统戈尔(Gore)提出一项典型的政府指令,将处方药保险以单一计划纳入联邦医疗保险,然后将此方案提供给所有老人;而当时共和党布什则是提供许多种药物计划,消费者可以选择是否要加入以及加入哪一种计划。 事实上,虽然大家都认为处方药保险能符合计划者最初预期,但从选择设计角度上说,若因为对美国老人太有信心而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他们,将更不利于他们去做出明智的决策。 提供多种选择通常是好的,但若涉及复杂问题,高明的选择设计却能引导人们做出更多明智的决定。设计者要创造对使用者有利的设计,除了要了解一般人需要何种服务以外,还要注意简单至上。 2.器官移植政策。 2006年1月美国有将近9万多患者在等待着器官的移植。许多患者在等待中死亡,并且在等待中死亡的人数每年还以12%的速度增长。于是塞勒(R.Thaler,2008)将这个议题提出,他相信通过简单的措施就可以拯救成千上万条性命,所用的方法就是运用选择设计来提高捐赠率,而提高捐赠率所面对的主要障碍就是获得家属的同意。 原先在美国多数州中,采取的是明确同意原则,即是指民众必须采取登记等具体的行动来表明愿意捐赠,但是作为一般人群中的个体,惰性给每个人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如果可以预设规则那将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于是塞勒(R.Thaler,2008)提出认定同意制,既保留了选择的自由,但又与明确同意制不同;根据这项规定,所有民众都被认定为同意捐赠,但还是可以登记不愿意,并且登记的方式特别容易。 这里又要提及之前所说的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其主要精神就是让人在实现自由意志时只需付出极低的代价,最好是不付出任何代价。在Johnson & Goldstein(2006)的实验中即可以得出答案,预设规定的设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民众必须同意才捐赠时,只有42%的人会做,但是如果必须同意才能不捐赠时,则有82%的人同意捐赠,即便是中立模式,也有79%的人同意。虽然认定同意制好,但是塞勒提出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基本架构,才可以成功地将死亡捐献者的器官移植给需要的人。 2006年伊利诺伊州通过第一个同意登记法,此法规吸引了230多万人登记器官捐赠,其核心特色就是,即使家属不同意,只要本人表示同意即可捐赠,其中设计简明的登记网址就是最高明的助推力。政府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内容直接诉诸社会影响力,网页连接到Myspace可以直接彰显爱心,由此可以看出,好的预设规则可以带来很好的结果,实验的结果对于以后美国政策的制定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3.储蓄投资政策。 塞勒对于储蓄投资问题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塞勒与其同事谢弗林就这一问题撰写了一篇题名为《自我控制的经济理论》(Shefrin & Thaler,1981)的论文,论文讨论了有关人类优化选择的事例——“圣诞俱乐部”账户,该账户每个月能够从银行客户的账户中扣除预设的金额,以存下来作为他们的年终购物资金。 用行为主义的术语来讲,这种做法叫作“捆绑”,因为它将一整年众多有关花费或保存的决定合并成一个年初的单一决定。 美国401(k)计划就是像圣诞俱乐部模式一样的一个混合体,这是一个存款工具,它每次从薪水中自动扣除。是否为退休保存足够的钱,这样一个大而简单的决定被分成了一系列复杂的选择:你是否愿意参加401(k)计划?你想留出收入的多少参与?这37种不同的共同基金中你想选择哪种方式将钱存进去?对于数百万的美国人而言,他们的回答是:我不想思索这些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塞勒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什洛莫偶然发现了一种方法来对付这种冲动,随后他们合作发表了《储蓄计划贡献的多元化定义》(Shlomo & Thaler,2001)、《退休储蓄行为的直观推断和偏见》(Shlomo & Thaler,2007)、《行为经济学与退休储蓄危机》(Shlomo & Thaler,2013)等论文,论文中写到许多国家正面临退休储蓄的危机,例如,在美国传统养老金福利减少,个人储蓄率低下,很大一部分人冒着未来资金不足的风险,用透支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惯有的生活方式。而参与养老金计划的员工数量不足,加上经济危机复苏缓慢等一系列的因素,将导致美国史上可能出现的最大退休危机。 很显然,大多数家庭都需要增加退休金储蓄,但尽管如此,由于数目缺额过大,人们只能延长工作时间,否则就会面临退休后生活质量下降的可能性。幸运的是,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除了合理的财政政策,我们可以利用行为经济学研究的结果去改变退休计划的架构,并且鼓励所有人参加一系列的退休计划。 塞勒和什洛莫(2001)认为,实行以工资为基础的储蓄计划是中产阶级最有效的储蓄方式,但是实行计划的关键在于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对于任何一个要使退休储蓄金变得充足的综合性计划来说,有四个至关重要的基本部分:通用性、自动登记、自动投资和自动升级。 通用性是指每个人应该可以很容易地进入这项计划,通过自动登记系统使人们更方便地进入这些计划和克服阻碍签约的拖延。塞勒所发表的《为明天储蓄更多:用行为经济学来提高雇员储蓄》(2004)一文,基于行为金融的研究,设计了一个“为明天储蓄更多”(Save More Tomorrow,SMT)的方案,它要求美国401(k)计划的参与者在每次加薪后同意自动提升他们的贡献率,把储蓄率和薪酬增长挂钩,要求员工从现在到今后提高他们的储蓄金,并且利用惯性使人们留在这项计划中。在使用SMT的第一家公司中,参加过这项计划的员工最终储蓄率从3.5%增长到13.6%,几乎4倍的增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里·马科维茨自己所在的一家公司也为401(k)参与者提供过指导,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夏普则用此项方案成立了另一家公司,这些事实足以证明此项计划的成功。 与此同时,塞勒在2009年9月15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道:“我认为在21世纪的后几十年中,美国从中国经济增长上获利颇多,美国的储蓄率几乎是零。现在危机发生后,我们需要更多资金来刺激经济,储蓄率也暂时上升。”奥巴马总统认识到,美国需要更多资金来刺激经济,但也需要注意赤字问题,他最近也宣布了一个计划,以更好地帮助美国人储蓄,改进现在的退休金储蓄政策,为普通美国人参与养老储蓄提供更多机会。这是使用了行为经济学中助推思想——推动更多的人参与,并为明天的生活储蓄。 这种储蓄的例子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例如医疗保健开支的巨大增长不仅仅是医疗体制的问题,也是我们没有更好地鼓励人们去追求健康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引导人们进行一种健康饮食和多运动的生活方式,我们最终交付治疗的花费会更少,政府适当地利用行为金融的角度去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比仅仅在财政上刺激会更加有效。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对政策进行优化设计,引导人们在教育、投资、卫生、保健、抵押贷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做出更加健康、富有、快乐的选择。 ▌三、简评 塞勒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先驱者。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内曼甚至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塞勒,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当然,塞勒可能也是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争议的焦点源于他倾向于强调事实与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不一致。 其实,塞勒所提倡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历史久远,比如,马歇尔和凯恩斯等经济学家就经常从人们的日常行为角度对当时的经济理论进行反思。二战后经济学家们强调数学结果和理想化假设下的研究结论,但其实许多经济现象和事实却不是这样,塞勒从心理学角度呼吁经济学家们从理想化假设中解脱出来,因此可以说塞勒是延续了一种因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而被打断的、始于亚当·斯密的传统经济学。 塞勒研究了很多反常现象,不过他自己也承认,其研究目的不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而是希望学者们对反常事物有一个认知并以此推动传统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 塞勒对反常现象的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经济理论的思考,即当现有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我们决策的时候,唯一的途径似乎正是按照塞勒所追求的,关注人的行为,不断质疑、不断思考。弥补现有经济学理论的缺陷。 此外,塞勒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术研究紧紧围绕行为经济学前沿理论,更重要的是因为塞勒循循善诱的行文特色及通俗易懂的魅力语言,感染了经济学界的学者们去探究人类至今未知的知识领域。 [详情]
理查德·泰勒教授的四重身份和他最好玩的几个研究发现 来源:财经智识 夏春 哈哈,真没想到昨天饿着肚子写完的文章,居然预测对了,Richard Thaler(理查德·泰勒)以对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贡献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有网友说列了那么多名字,总能撞对一个,其实够资格获奖的人太多了,我今天下午还说忘记写Michael Jensen和William Meckling了,他们两人写的一篇企业理论的文章是经济学和金融学引用率最高的文章,接近7万了,要知道一篇学术文章有1000个引用就已经是影响很大的研究了。而引用率第二和第三的文章,作者都是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两位心理学家,Kahneman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Tversky已经于1996年病逝了),在我的《行为金融学》课程里,在第三讲就重点介绍Kahneman的研究了。 在Kahneman获奖感言里,他特别感谢了Thaler,不仅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Thaler,还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这样的描述十分准确,因为在他们两人相识之前,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为什么?因为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人很理性很聪明,而心理学的基本假定恰恰是相反的,人常常犯错,现在统计下来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有117种之多! 不过,如果你随机放开一篇经济学论文和Thaler的一篇论文进行比较,你立刻就会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通常的经济学论文充满复杂的数理模型,但Thaler的论文就很少用到数学,这和心理学论文也是一样的。所以大家现在就能够理解下面这张照片上面的文字了: 其实这张照片配的文字,其实是有点嘲笑Thaler的,第一句话说,数学太难了,所以玩不转的人才会去搞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的行为经济学。 这张照片来自于电影《大空头》,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华尔街电影,强烈向大家推荐。不过由于电影讲述的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房地产泡沫时,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金融产品,比较难以让人理解,所以导演想到请一些名人现身解读。在解释大机构纷纷买入事后让他们亏损惨重的和房地产挂钩的抵押债券时,Thaler出来解释说,这和大家在赌场看到有人赢钱于是纷纷跟风下注是一个道理。电影里和Thaler一同出场的是美女歌手Selena Gomez。要知道,这样的待遇,恐怕很难有第二个经济学家能遇到,所以上面配的文字第二句话就有点酸溜溜的味道,而且还有点色,我就不翻译了吧,你懂的! 昨天介绍Thaler的贡献,想的是尽可能简单。照搬过来是这样的: Richard Thaler:最积极地向经济学家普及心理学知识的人,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学科影响力巨大,与2002年获奖的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帮助奥巴马赢得得总统宝座的重要智囊之一。 Thaler把他一生的学术经历和研究主题全部写入了他的书《错误的行为》,这本书难得翻译得很好,写得也十分通俗易懂。因为这本书是个人回忆录性质,所以写了很多职业发展和研究课题的细节。我会把其中有趣的内容都在我的课程里介绍。 比如第九课我就会介绍Thaler研究的一个风靡全球的真人秀游戏,叫做Deal or No Deal,是一个多轮抽奖或者说换钱的游戏,如果传统经济学或者金融学家去玩,就会先看看以前的节目,估计一下大概平均可以抽到多少奖或者换到多少钱,然后一旦有机会获得超过平均值的时候,就选择Deal(成交),然后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可实际上,很多玩这个游戏的人,大多是失望而归。原因在于他们的决策过程不是上面的模式。但他们本来可以赚到比如说80万但选择了No Deal之后,后面如果赚不到80万,但还是可以赚到超过这个节目平均奖金应该选择Deal时,他们还是一个劲地喊No Deal,因为只要低于80万,他们就觉得自己亏了。这个收到过去结果的影响进行决策的过程,其实Kahneman和Tversky早就发现了,只不过他们发现的过程是找大学生用10元-50元做出来的结果,一直被经济学家质疑,为什么大学生没有经验,奖金也太少。没想到现在的游戏涉及到几十万甚至最高奖5000万(人民币)时,大家的不理性行为反而更加严重了。 在投资上,大家舍不得割肉,就是因为总和过去可以在高价卖出时可能赚到的钱比较,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在第十课,我会继续讲这个“过去出现”的参照价格。但这次我讲的是出租车司机的故事。Thaler发现出租车司机总是给自己设定每天赚钱的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就收工了,达不到就拼死地干,也不肯休息一下。但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在达到目标快的时候,比如下雨天很多人要坐车,多干几个小时,而在难以达到目标的时候,少干几个小时。我们描述的出租车司机问题听上去很简单,但这种受到参照物影响的行为同样出现在投资上,不仅散户,就算是专业投资人和企业高管,也常常做出类似的不理性的决定。Thaler说过一个给学生考试打分的故事,如果试卷比较难,总分100分,大家平均分只能拿到70多分,学生们就不太高兴,但如果把总分改成137分,大家平均分就能拿到90多分,虽然这两种不同的打分都会变成A, B, C这样的等级分,而且学生的最终得分不会因为总分的不同有任何差别,但学生们还是都拥抱137分的计算方法,他们会给老师更高的教学评估,这就是Thaler利用心理学为自己赢得学生喜欢的办法。 那为什么要选137作为总分呢?因为这是一个质数,学生很难从这个分数把自己的得分换成100分的总分下对应的分数。如果用200分作为总分,得到140分的学生就不会那么高兴了,因为他很快就知道自己还是只有70分。一个小小的技巧,可见Thaler的高明之处! 再说一个好玩的真事,因为Kahneman在2002年获奖,而另外一位行为金融学创始人Robert Shiller在2013年获奖,Thaler知道他迟早也会获奖,所以他总是在诺奖宣布前就去理一个发,好等到获奖时记者找上门来的时候给大家一个好的印象。有人问我,为什么Thaler没有在2002年或者2013年获奖,我的回答很简单,现在这个结局才是最理想的,因为一个人获奖得到的奖金最高!实际上,这些年要想单独获奖是越来越难了,过去我想到的名字也就Robert Lucas, Paul Krugman,Jean Tirole,这一次轮到Thaler了。他非常高兴地对记者说:要以非理性的方式花掉这笔钱! Thaler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有开玩笑的成分,一方面我认为是他已经非常富有了。这个和之前的很多诺奖得主是很不一样的,我在明尼苏达大学读经济学博士的时候,有两位老师获奖,一位87岁还在大冬天来给我们上课就是为了补贴家用,一位的太太说,家里总算有笔钱可以翻修一下厨房了。 那么Thaler为什么富有呢?原来他在运用自己的研究发现上很早就成立了基金管理公司。Thaler在1985年就和学生有一个重要的发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在接下来3-5年会成为输家,而过去表现差的股票会在接下来3-5年成为赢家。这个当时的金融理论解释不了。而Thaler把这个现象归因于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过度自信”。要测试自己是不是过度自信很简单,只要问一下觉得自己开车技术比平均水平高还是低,通常超过90%的人会说自己水平比平均,也就是50%更高,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Thaler没有把学术研究停留在纸面上,他和另外一位教授搞了一家基金公司,叫做Fuller and Thaler Asset Management,他们既做共同基金,也做对冲基金,都是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发现运用于实践。可能这家公司大家没听说过,没关系,很多人在摩根资产管理公司会看到几个名字里面有“行为”二字的基金,比如“别人未发现的行为增长基金”,或者“别人未发现的行为价值基金”,其实这些都是由Fuller and Thaler管理的,这个“别人未发现的”比较好玩,其实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这些在学术界可不是什么秘密。Thaler平时的主要兴趣还是在研究和政策方面,并不会参与基金日常管理,可毕竟他的名字就是一块金子招牌啊。现在拿了诺奖,肯定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到他的公司。 很多人以为行为金融学只是研究投资心理学的,其实并非如此,行为金融学一个主要的领域是挖掘出其他人犯错造成的投资机会,而Thaler就同时具备了两个领域都非常擅长的本事!在我的喜马拉雅在线课程里,我会向大家介绍许多由行为金融学家发现的新的投资策略,他们往往具有风险较小,收益率较高的特征。 Thaler在一个重要的投资策略上做出过非常有影响力的研究,这个策略可以叫做Stub Trading,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才好。简单来说,就是当一家母公司把旗下受欢迎的子公司剥离上市后,子公司往往受到市场热捧,股价高涨,而母公司似乎在短期内无法收益,股价变动不大。理论上,由于母公司仍然拥有子公司的大量股权,两者之间的Stub价值,也就是母公司的市值减去它所控制的子公司市值应该是正数,也就是说,当子公司股价上升时,母公司的股价也应该上升。如果变化不大,那么这个Stub价值就会变成负数。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聪明的投资人就应该买入母公司股票,等着它涨起来,同时如果可能的话,卖空子公司被高估的股票。这个策略只要做好多样化和风险管理(主要是卖空时候的保证金要求),那么是可以比较稳定地赚钱的。 听上去是不是很简单,Thaler可是最早发现这个投资策略的学者。我非常相信,他的公司在运用这个策略上熟能生巧。 他还有几本书也非常值得推荐,上面这本书记录了很多传统经济学研究难以解释的谜团,本来这些文章是写给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大学生看的,所以文笔都非常通俗易懂,没想到,这些文章引起了传统经济学家的兴趣,这个就是Thaler获得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理论,革命性地改变这个学科,让大家一起去探索新的问题和新的研究方法。Thaler在培养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人才上居功至伟,他举办的夏令营培养出目前行为经济和金融研究一大批中坚力量。 Thaler另外一个身份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资深学术顾问。在奥巴马竞选的时候,Thaler给了一个建议,通过当时深受年轻人欢迎的Facebook来为竞选筹款,想出的办法就是隔一段时间就在筹款人当中抽奖,可以得到和奥巴马握手和见面的机会。这个实际上是利用了心理学发现的大多数人会“高估小概率”事件的倾向,比如拉斯维加斯赌场枪击案或者飞机失事报道之后,大家就觉得去赌城玩或者坐飞机不安全了。虽然被抽中可能性很小,但年轻人还是踊跃捐款,使得奥巴马筹到的款项超过了对手希拉里。在帮助奥巴马推动政策时,Thaler建议多采用中性或者正面的关键词汇,因为相比那些负面的词汇,遇到的阻力会小很多。Thaler把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检验写成了一本书叫做《助推》,书名的含义是在改变人们的行为上,不需要做出大的改变,这样往往遇到很大的阻力。真正好的政策应该设计得符合大家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只要轻轻一推就能达成良好的效果。我经常跟学生说,最需要读这本书的就是香港政府的官员,因为就我的生活经验观察,他们在推行政策的时候,方式方法都十分老套僵硬。 Thaler还有很多严肃的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这篇文章《比较 | 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相信很多微信群已经在转载这篇文章。不过,这是非常学术化的介绍,读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跟上作者的思路。我还是建议大家阅读Thaler的个人回忆录《错误的行为》,当然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我在喜马拉雅FM课程的听众![详情]
新浪财经讯 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9日(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2017“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当地时间中午11:45如期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会议厅颁布。在宣布奖项后的演讲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点评道:“塞勒让经济学更有人性。” (发布会开始前的一小时,评委们聚集在休息室内等待进入最终投票环节。) (图片说明:塞勒Richard H Thaler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 在简单的开场白后,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Gören教授宣布了今年的获奖者——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塞勒(Richard H Thaler)以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这一学界至高的荣誉。塞勒将心理学与经济学融为一体,摒弃理性人假设,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也使经济学研究更加趋于真实自然的人类行为。在宣布奖项后的演讲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点评道:“塞勒让经济学更有人性。” 随后,Gören教授拨通了塞勒的电话,让全球记者现场提问。虽然是芝加哥的凌晨时间,但一小时前已被通知获奖的塞勒已经享用过咖啡,精神振奋地迎接成为诺奖得主后的第一通电话。现场媒体纷纷向塞勒表示祝贺并提问。塞勒笑称“会尽可能以‘非理性’的方式花掉奖金”。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约合730多万人民币。 在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之后,新浪财经独家专访了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学者阿勒玛斯(Ingvild Almås)。阿勒玛斯主要研究经济失调与社会偏好,与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研究的行为经济学领域相关。 (图片说明: Prof. Ingvild Almås 接受新浪财经的专访) 被问及塞勒的理论是如何得到实践与时间的检验,阿勒玛斯教授说,相比传统经济学所秉持的理性人——即对于人们完全理性、完全自利、能够有效处理大量信息、可以无限制兑现契约的这一假设, 塞勒的理论将更复杂也更真实的人性导入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因此塞勒的理论在对于养老金、医保问题等方面更具有影响力。 虽然此前塞勒并不在号称“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所预测的三组获奖热门学者之中,但同样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国学者卡梅(Colin F. Camerer)和洛文斯坦(George F. Loewenstein)却赫然在列,阿勒玛斯认为塞勒之所以能够超越两位同事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塞勒的研究成果更富有实用性,对于现实的政策制定也更有影响力。 作为北欧学者,阿勒玛斯常常被问及为什么诺贝尔奖不颁发给更多来自北欧的经济学家,而大概率地颁发给美国学者们,对此阿勒玛斯认为不可否认美国学者如今在经济学领域确实做出大量杰出的贡献并拥有前瞻的视角,但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们也正在迎头赶上,阿勒玛斯教授甚至展望在未来5年内会有中国学者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谈及诺贝尔奖尤其是经济学奖的历史上少有女性获奖者,同为女性学者的阿勒玛斯教授坚信女性学者拥有与男性一样的学术实力,但是如今诺奖评委在评选时往往考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六十年代的学术研究,而女性学者在当时尚属少数。她认为未来诺贝尔奖女性一定会更多地得奖,甚至每过一年都会有女性经济学家得奖。(新浪财经特约 周皓玥 发自斯德哥尔摩)[详情]
如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新得主的理论炒股 作者|崔传刚:财经作家,曾翻译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作品《逃离不平等》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卓越贡献。 对于行为经济学我们其实并不陌生,而诺奖也不是第一次将奖项颁给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早在15年前,泰勒的良师益友卡尼曼就获得了诺奖,而在几年前,成功预测金融危机的《非理性繁荣》作者罗伯特.席勒也分享了这一殊荣。这也包括即属于行为派又可以按其他归类的阿克罗夫和托马斯谢林。 行为经济学的历史很长,但最近这些年频繁受到关注,除了学科本身的成熟,其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也是重要因素(试想如果博弈论只是一种游戏理论,那么就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吧)。这种应用,往大了说可以提前为金融危机这样的全球灾难做预警;往小处说,增加幸福感,而且它能帮我们赚钱。 简单说一下为什么行为经济学能帮我们赚钱。 行为经济学其实可以说是起于对正统经济学的叛逆。传统的经济学有一个简单粗暴的理性人假设,即认为人是可以高度理性超级理性不受情感影响的。但是与心理学相关的行为经济学却从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现实中发现了破绽,因为如果人真的可以完全理性,那就不会完全漠视现实,疯狂的追逐从郁金香到公司股票在内的各种泡沫,股灾恐怕也不会出现。 换做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因为人的理性有限,所以市场并非会和另外一派学者所说的,是有效的。因为市场如果是有效的话,每个人的投资收益就不会有差别,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有人赚钱有人亏,而且亏的永远比赚得多。 行为学派从各种实验和真实金融市场中总结出各种典型的有限理性表现,比如过分自信(觉得自己炒股水平比别人高),羊群效应(追涨杀跌),损失厌恶等等。这些行为表现长期存在,即便可以减少也无法消除,理性不是人类的常态,有限理性才是,泰勒甚至警告我们说:相信人类会完全理性行事本身就是疯了。 如果我们相信行为学派的这些判断,那么我们就会知道,我们能够抓住各种不理智的表现,逆势而行,我们就有可能赚钱。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大空头》这部根据刘易斯作品改编的电影。在电影中,主人公发现整个金融市场进入了非理性状态,于是坚决做空,最终赚得大钱。这个故事,是根据华尔街的真人真事改编的。 巴菲特堪称行为金融大师。他说:别人贪婪时要恐惧,别人恐惧时要贪婪,就是抓住了人类容易情绪波动反应过度这一行为特性。2008年,当全世界金融机构陷入哀嚎时,他出手买入了高盛的股票,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今年的诺奖得主泰勒也不只是纸上谈兵,早在十余年前他就联手别人成立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把行为金融的理论用到了实践中。他的投资哲学就是人总是会犯错,他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些错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能活十几年,自然是回报不错,如今他管理的资金超过80亿美金。 行为学派寻找时机的方式,一方面当然要靠敏锐的观察,但也离不开历史数据监测,因为人类的非理性行为,都会在数据上有所体现。席勒的研究就十分倚仗历史数据,他甚至还自己编制了房价与股市市盈率方面的指数。 也许就像共产主义导致了资本主义的改进,行为学派的研究以及对市场非完全有效的研究,实际上也改变了金融市场。大型机构对市场情绪波动有了更敏感的监测,同时也注重历史数据的观察,而机器交易的兴起,则可以更快发现市场的无序,捕捉瞬间的交易机会。这实际上有助于消除市场波动,从而降低市场的大型风险。 人工智能的兴起或许会进一步降低市场的非理性。有趣的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奠基者之一赫伯特.西蒙也是行为经济学的鼻祖之一,他也与泰勒亦师亦友。 不过,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我们还是应该牢记泰勒的那句话,永远不要相信人类会完全理性行事。而在金融市场上,这意味着永远不要相信不会有崩盘、泡沫,而对于一个熟悉行为经济学的投资者而言,你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的出现。 [详情]
新浪财经讯 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9日(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 诺贝尔经济学奖今日发布,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因为行为经济学领 域的贡献获奖。这位“行为经济学” 之父的美国学者在获奖后打趣说“ 很扫兴他的‘好莱坞生涯’没有出现在官方得奖理由里。” 很少有经济学家客串好莱坞电影, 而塞勒本人正是因为经济学界的名气被邀请在2015年的电影《 大空头》中客串。宣布得奖之后,颁奖现场拨通了塞勒的电话, 便有记者提及他的客串经历。除了打趣他的“好莱坞生涯”, 塞勒还在发布会现场揶揄说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应该看看此片, 一定会因此受益。 《大空头》(The big short)是一部解释2007年金融危机的电影, 该片之前还角逐过奥斯卡。 与塞勒在一张赌桌上演对手戏的是好莱坞小天后赛莲娜-格美兹(S elena Gomez)。在这部大腕云集的喜剧片中, 明星们试图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向大众解释复杂的数学及金融问题 ,塞勒是个金牌“打酱油”的——虽然他在片中并没有什么真正的“ 表演”。 这部电影中与塞勒相关的经典台词就是“ 如果你相信人类做事情总有逻辑可循,那只能说明你疯了。” 塞勒的整个职业历程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特征:人性的弱点,非理性,可能还有怪癖。也就是说, 在一个人做决定的时候,他考虑的不仅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还有别人的利益:有时是处于为他人谋福利; 有时则是处于赤裸裸地嫉妒。 所以,人类在做决定的时候,所谓的“公平”十分重要, 为了所谓的“公平”而惩罚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塞勒的一句经典理论, 就是英国的脱欧公投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类社会非理性表现的案例。 塞勒的研究就是让经济学更加“人性化”。他本人并非单纯的学者, 也在将其行为经济学的理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践。 首先,心理学原本就很难转化为严谨的学术模型, 要为好的社会政策服务就更难。但至少在复杂的社会问题中, 行为经济学运用人性的弱点,推进美国养老金领域政策制定, 效果显著。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催缴税款的信件中, 巧妙地遣词造句,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塞勒之前曾与哈佛法律学教授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合著了畅销书《助推》(Nudge), 这本书就是将行为经济学概念应用于为社会主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塞勒的行为心理学研究也被同僚指责为“家长作风”。对此, 塞勒是断不能接受的,他认为敦促一个人吃好点, 多存些钱不应该被指责为“家长作风”,即使是,也应该是“ 自由派的家长式作风”。 其次,正是因为人类行动具备“非理性”,这成了“商机”所在。 塞勒也是富勒-塞勒(Fuller&Thaler) 资产管理公司的主任。该公司成立于1993年, 是将行为金融学应用于投资管理领域的翘首, 主要是服务于美国一些小规模上市公司,为超过80亿美元的资产做 咨询。 简单而言,塞勒的逻辑是“ 投资人有时会对市场中的坏消息反应过激,又会对好消息反应迟钝。 结果就是一些股票被贱卖,之后又会反弹,长期表现看好。” 之前与塞勒相关的还有一个“未被发现经理人行为学价值型基金(U ndiscovered Managers Behavioral Value Fund, UBVAX)”。该基金1998年由“未被发现经理人(Undi scovered Managers)”投资公司发起,背后的总策划咨询就是富勒- 塞勒资产管理公司。摩根大通之后在2003年买下了这家公司。 但是很可惜,似乎建立在塞勒理论研究基础上的策略并不太受欢迎, 这家公司在2012年关张大吉。(郝倩 发自日内瓦)[详情]
经济学诺奖得主曾客串电影《大空头》:赌桌上解释次贷危机 澎湃新闻记者 韩声江 来源:澎湃新闻 10月9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现,泰勒曾在讲述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故事的电影《大空头》中客串出现。在电影中,泰勒和流行歌手赛琳娜·戈麦斯(Selena Gomez)同坐于赌桌旁,用赌博的例子为观众解释了什么是合成型担保债务凭证(Synthetic CDO,Synthetic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理查德·泰勒出现在电影《大空头》中 所谓担保债务凭证(CDO),是将抵押贷款或公司贷款等一批资产打包为证券,然后再分割为多份出售给投资者。合成型CDO的标的资产并不是实际的债务证券,而是与贷款或公司债等其它投资关联的衍生品。合成CDO曾一度被认为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因。 该电影将合成型CDO比作原子弹,“如果房贷证券是火柴,那么CDO就是被煤油浸透的抹布,合成CDO就是原子弹。” 在电影中,理查德·泰勒被称为“行为经济学之父”,他和赛琳娜·戈麦斯一同向观众用赌博的例子解释了合成型CDO。 当戈麦斯在赌桌上的赢面不错且已经在连赢时,在场那些觉得她不会输的围观群众就会想要跟赌,这是第一个合成CDO。如果还有别人想要跟赌刚刚赌注的结果,那么就是第二个合成CDO,这会一直延续下去并产生更多的合成CDO。“我们就能把开始的一百万美元投资,变成数十亿的赌注。”泰勒说。 泰勒解释称,“其实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错误,用篮球术语的话叫做热手谬误(Hot Hand Fallacy)。当选手连续投中多球之后,人们会肯定下一个球他还能投中。人们认为现在在发生的任何事都会持续到将来。在房地产大热期,房价不停地涨,人们就觉得房价永远不会跌下来。” 在10月9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现场,有记者通过电话连线询问了泰勒在电影中提及的热手谬误是否同样适用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泰勒笑称,“我的从影经历或许对我获得诺贝尔奖是重要的,至于特朗普,我想他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详情]
刚刚,理查德·塞勒的这些理论获得了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账户、禀赋效应、交易效用...... 来源:郑毓煌 营创读书会 【编者按】北京时间今日傍晚,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塞勒教授因其在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获得这一殊荣。那么,塞勒的获奖理论究竟是什么?在此,特别刊发著名行为经济学者、清华大学郑毓煌教授的文章,以飨读者。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以及决策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塞勒教授(Richard Thaler)获得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确实是名至实归! 早在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攻读博士的时候,塞勒就喜欢关心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与塞勒一起做过研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教授回忆说,这个孜孜不倦的年轻人似乎对任何与经济行为有关的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会关心纽约的出租汽车司机每天开车几个小时之后才会收工回家;关心在赛马场上人们如何下注,又如何在最后时刻突然改变决定;他会请自己的经济学家同事们到家里吃饭,却要求他们在吃饭之前先完成一项行为学研究的实验。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着迷,让他能够从看似平凡普通的现象中发掘出最根本的规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理查德·塞勒教授获奖的著名行为经济学理论吧。 心理账户:钱和钱不一样? 1980年,理查德·塞勒教授第一个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ting)的概念与理论。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不仅有对物品分门别类的习惯,对于钱和资产,人们一样会将它们各自归类,区别对待,在头脑中为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这种做法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人们通常感觉不到心理账户对自己的影响。但人们如何将收入和支出归类,却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决策。 举个例子,假设你提前买了一张价值800元的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门票。在准备从家里出发去国家大剧院的时候,你发现门票丢了。你知道,这么贵的门票,看的人不多,现场仍然可以再花800元买到同样的票。问题是,你愿意去现场再花800元钱买一张门票吗?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 相反,如果你之前并没有提前买票,而准备从家里出发去国家大剧院的时候,发现钱包里有一张800元的华联购物卡丢了,你还会继续去国家大剧院掏钱买票听音乐会吗?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买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是因为,在我们心里,音乐会门票800元和购物卡800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代表娱乐预算,既然丢了,再花钱就意味着超支,要花1600元购买张音乐会门票,这让我们很难接受。后者是购物卡,虽然它丢了,但并不影响与我们的娱乐预算,我们仍可以继续花钱买票听音乐会。尽管二者实质上都是丢了800元钱,却导致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消费决定。 所以,在人们心目中的确存在着一个个的隐形账户: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如何分配预算,如何管理收支,大体上总要在心中做一番平衡规划。当人们把一个账户里的钱花光了的时候,他们就不太可能再去动用其他账户里的资金,因为这样做打破了账户之间的独立和稳定性,这会让人感到不安。 聪明的你可能会发现,要说服人们增加对某项花费的预算是很困难的,但要改变人们对于某项花费所属账户的认识,却相对容易。换句话说,如果人们不愿意从某一个账户里支出消费,只需要让他们把这笔花费划归到另一个账户里,就可以影响并改变他们的消费态度。 禀赋效应:敝帚为什么会自珍? 所谓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是指拥有一件东西会让你高估它的价值。在人们拥有一件东西之后,人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拥有的事物比别人拥有的同样的事物更有价值。 例如,现在有两件东西供你选择,一块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只白瓷的咖啡杯,它们的市场价格基本是相同的,你会选哪个呢?我经常听到的回答是:“无所谓”,或者是“随便”。那么就让我们假设人们对这两件商品的偏好是一样的吧。这时我把巧克力和咖啡杯分配到你和其他人的手上,然后问每个人,是否愿意将手里的咖啡杯或巧克力和别人的相交换,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人们对巧克力和咖啡杯没有明显的偏好,那么交换的概率应该是50%。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杰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就做了上述的实验。他把样本随机分成3组:其中一组得到咖啡杯,另一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组样本则可以自由选择是要咖啡杯还是巧克力,结果第三组样本中56%的人选择咖啡杯,44%的人选择巧克力(近似我们原先的假设,也就是对两种物品的偏好接近1:1)。 奈奇教授的实验数据表明,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选择用咖啡杯去换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愿意去换咖啡杯。显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手里的东西比别人的更好,所以不愿意去交换。 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塞勒教授(Richard Thaler)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让获得咖啡杯的人(卖家)和没有咖啡杯的人(买家)分别给咖啡杯标价。他发现卖家的要价(中位数)是$5.25,而买家的出价(中位数)是$2.25-$2.75,前者是后者的两倍。是卖家不近情理吗?还是买家太小气?这个实验用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价值”的主观性:一件东西究竟值多少钱,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站在哪一个位置上。不用责备卖家总是索要高价,如果换作我们自己在他的位置上,恐怕也会和他一样。 在生活中,我们也一定都扮演过买家和卖家的角色,也一定曾经为彼此的利益而喋喋争吵不休。然而,这些不同的角色和经验是否有利于我们更公平地看待周围的事物?是否会让我们变得更通达、更善解人意?在很多时候,这是一个走向成熟的开始。 交易效用:为什么消费者会疯狂购物?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也都有过类似的因为打折而购物的经历。想想你家的衣柜或者鞋柜里,是不是有很多没有穿过的衣服或者鞋子?是不是有不少是因为它们价格特别优惠而购买?而当时买它们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是充满兴奋,而很少考虑事实上你可能根本不需要它们? 1985年,理查德·塞勒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理论,用以解释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优惠而购物的现象。交易效用理论提出,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时,会同时获得两种效用:获得效用(Acquisition Utility)和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其中,获得效用取决于该商品对消费者的价值以及消费者购买它所付出的价格,而交易效用则取决于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所付出的价格与该商品的参考价格(Reference Price)之间的差别,即与参考价格相比,该交易是否获得了优惠? 我在清华大学为企业高层讲授交易效用理论时,经常在现场做这样的一个实验。首先,我问他们:“你在考虑买一只计算器。你发现某个牌子的计算器在你家附近的商场里价格是100元,而同样牌子同样型号的计算器在离家步行15分钟的商场里价格是50元。你会步行15分钟去节约50元吗?”结果,全班大多数学员都举起了手。 接下来,我又问他们:“你在考虑买一件皮衣。你发现某个牌子的皮衣在你家附近的商场里价格是3000元,而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皮衣在离家15分钟的商场里价格是2950元。你会步行15分钟去节约50元吗?”结果,同样是这些学员,这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举手。 为什么买一只100元钱的计算器时大多数人都愿意花15分钟的努力去节约50元钱?而同样是节约50元钱,买一款3000元的皮衣时却不愿意花15分钟的努力?这种看起来非理性的现象,违背了传统经济学的原理(因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是15分钟时间与50元钱的交换),但是,交易效用理论就可以很好的解释它。 在上述2个问题中,虽然人们节约的钱都是50元,但是同样的50元钱带给人们的交易效用却非常不同。对于交易效用,人们通常考虑的是商品价格与参考价格之间的差价占参考价格的百分比。所以,对于一只100元钱的计算器,节约50元相当于节约了50%;而对于一款3000元钱的皮衣,节约50元却只相当于节约了1.67%。因此,大多数人在买一只100元钱的计算器时都愿意为了节约50元钱而走路15分钟去更远的商店,但是,却几乎没有人在买一款3000元的皮衣时愿意为了节约50元钱而去更远的商店。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打折等促销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大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打折等促销带来的交易效用是刺激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很多人的衣柜或者鞋柜里,都有不少因为打折而买但却几乎很少穿过的衣服或者鞋子。对于很多女性购物爱好者来说,她们并不缺衣服或者鞋子,但是打折这种交易效用给她们带来的购物快乐却无法抵挡。 后记:迟到的诺贝尔奖? 事实上,早在2002年,理查德·塞勒教授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可惜的是,那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他擦肩而过,而被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提出者、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教授获得,这也是行为经济学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2017年理查德·塞勒教授同样因为其在行为经济学上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无疑是对行为经济学界的最大肯定! (本文节选自郑毓煌教授畅销书《理性的非理性》)[详情]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徐蒙 张煜 北京时间今天17:45,2017年诺贝奖经济学奖正式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今年诺贝尔奖的“压轴大戏”中,理查德·泰勒,被称“行为经济学之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刚刚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演艺经历为诺奖加分 理查德·泰勒曾在电影《大空头》中短暂出镜。在电影中,他解释了“热手谬误”,即一个已经在随机性选择中经历了成功的人未来会更有机会获得成功。 有记者问到,这个理论对特朗普适用吗? 理查德·泰勒听了之后哈哈大笑: “我认为,我的好莱坞生涯对我获得诺贝尔奖有所帮助。至于特朗普总统,我想他还是去好好地看这部好电影好了。” 要用非理性的方式花完诺贝尔奖金 作为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之父”,理查德·泰勒还被问及:你会怎么花费9百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72岁的老爷子继续开起了玩笑:“我会尽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光。” 这位宣称要“乱花钱”的经济学家,实际上一辈子都是“理性消费”的呼吁者和推动者。 理查德·泰勒开创先河,他批判传统经济学中对人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假设,他以数学方法和各种来自现实生活的实证证明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总是存在的。 比如,为什么在某次拍卖中所谓的赢家却变成了实际上的输家——因为他们花费了太多钱,而遭受到“赢者的诅咒”; 为什么有些赌徒输了一整天,却在希望渺茫的最后一局孤注一掷; 为什么购物者宁肯在一件家电上省钱,却不愿在另一件类似的电器上花同样少的钱…… 首度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 理查德·泰勒194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先后在罗彻斯特取得文学硕士(1970)和哲学博士(1974)学位。先后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 (1971-1978)和康奈尔大学(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现为美国经济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 泰勒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先驱者。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内曼甚至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泰勒,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 很长时间里,泰勒也是全球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争议的焦点源于他倾向于强调事实与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不一致。 其实,泰勒所提倡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历史久远,比如,马歇尔和凯恩斯等经济学家就经常从人们的日常行为角度对当时的经济理论进行反思。 二战后经济学家们强调数学结果和理想化假设下的研究结论,但其实许多经济现象和事实却不是这样。 泰勒从心理学角度呼吁经济学家们从理想化假设中解脱出来,因此可以说他是延续了一种因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而被打断的、始于亚当·斯密的传统经济学。 泰勒研究了很多现实经济世界中的反常现象,不过他自己也承认,其研究目的不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而是希望学者们对反常事物有一个认知并以此推动传统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泰勒对反常现象的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经济理论的思考,即当现有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决策的时候,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行为,不断质疑、不断思考,弥补现有经济学理论的缺陷。 我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读博士,上过一门决策理论的课,里面有行为经济学的内容,当时我就知道泰勒是大家,我认为他迟早要得诺贝尔奖。”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勇毕业于理查德·泰勒任教的芝加哥大学,王勇表示,行为经济学在最初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也受到主流学界一定的批评与阻力,甚至嘲笑,但是理查德·泰勒等经济学家通过严谨的研究慢慢扎下根来,这种坚持与严谨,非常值得新结构经济学学者们好好学习。 建议美国人为了明天储蓄 “相比其他行为经济学研究者,理查德·泰勒最大的贡献是将经济学理论应用到政策制定中,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讲师、美国密歇根大学行为经济学博士江明介绍,15年前,理查德·泰勒在美国提出了“Save for tomorrow”(为了明天储蓄)计划。 长期以来美国人在消费主义影响下,不愿意储蓄。虽然从经济学上看,储蓄有利息收入,但现实中人们缺乏理性和长远考虑,不愿意为了“明天”而减少今天的消费开支,很多人因为在退休后入不敷出、生活困难。 理查德·泰勒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设计了一套方案,即在工资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将工资增加的一部分用于储蓄,从而抵御通货膨胀。由于美国的退休金计划不是由政府统筹,理查德·泰勒的计划方案只能向大公司推荐。后来许多大公司采纳了这一方案,存款计划在美国大范围内都得到了实行,大量企业员工接受了该计划,因此行为经济学在现实中取得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成功。 江明介绍,如今行为经济学在中国还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沿着理查德·泰勒当时奠定的方向,今天行为经济学已经加入了大量新的工具,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助推这门学科快速发展,它还与神经生物学、心理学角度等学科交叉关联,形成了神经经济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在交大的实验经济学实验里,我们通过有趣的试验开展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江明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招募非经济专业的学生开展实验,比如向一名实验对象支付一笔现金,让他选择要当天直接拿,还是过些日子领取包含利息的更多现金。 “这不是做做样子的调查,而是真金白银地把这笔钱给实验对象,因为通过真实的激励,才能更准确地获知每个人真实的经济行为。”江明说。 新闻链接: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都颁给了谁 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 “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哪些 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效。 200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 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他的新理论能够帮助解释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驱动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2009年,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的研究证明了经济分析可用于解释大多数社会组织形式。奥斯特罗姆的研究揭示了使用者组织是如何有效管理公共资源的。威廉森的研究则发展了有关公司作为一些架构安排解决利益冲突的理论。 2010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分享这一奖项。这三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包括“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三人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 201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西姆斯的贡献主要集中于对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方面。他研究短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反映出对宏观政策效果的关注。而萨金特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和劳埃德·沙普利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的贡献。沙普利采用了所谓的合作博弈理论并比较了不同的匹配方法。其研究重点是如何使双方不愿打破当前的匹配状态,以保持匹配的稳定性。罗思的贡献在于,他发现沙普利的理论能够阐明一些重要市场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通过一系列研究,他发现“稳定”是理解特定市场机制成功的关键因素。 2013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席勒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因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取得显著成就而获此殊荣。评选委员会指出,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理解的基础,资产价格一方面依赖波动风险和风险态度,另一方面也与行为偏差和市场摩擦相关。 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累计发表过300多篇论文和11本专著。在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以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而获奖,并打破了多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垄断经济学奖的现象。 2015年,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知名微观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方面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安格斯·迪顿最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提供了定量测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以此来更准确地定义和测量贫困,对更加有效地制定反贫困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2016年,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麻省理工学院的本格特-霍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是他们对契约理论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誉为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详情]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理查德·塞勒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的又一次胜利 经济观察网 陈永伟/文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刚刚尘埃落定,理查德·塞勒教授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成功斩获了今年的诺奖。 对于理查德·塞勒教授的获奖,我个人想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形容。说情理之中,是因为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确实非常突出,够诺奖的分量。说情理之外,是因为他的很多重要工作都是和丹尼尔·卡内曼一起完成的,而卡内曼已经在2002年得过了诺奖,所以我先前认为再给塞勒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没想到,今年诺奖委员会还是垂青了塞勒,并且还是独得,这点确实令我有些意外。 塞勒教授生于1945年,于1974年获得罗切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指导塞勒博士论文的导师是鼎鼎大名的沙文·罗森教授,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方面很有造诣。相对于很多学院派的经济学家,塞勒教授对于政策的关注更多,更致力于用理论去影响和改变政策,我想这一点和罗森教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塞勒教授对于行为经济学的贡献很多,归纳起来,大约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禀赋效应。在1980年的论文《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中,塞勒教授首次提出“禀赋效应”的概念。顾名思义,所谓禀赋效应,就是指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其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没有拥有它之前大大增加。在和卡内曼合作的一项著名实验中,塞勒教授向人们证实了禀赋效应的存在。在这个实验中,他们先发给被试一个茶杯,并用巧克力去进行交换茶杯,结果人们都不愿意放弃巧克力。而在后来的实验中,他们先发给被试一块巧克力,并用茶杯去交换巧克力,结果却发现人们不愿意放弃茶杯。被试是随机抽取的,按理说不应该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好偏差,为什么在前一次中,他们会钟爱茶杯,而在后一次实验中它们却钟爱巧克力呢?原因就在于禀赋效应的存在——一旦我们拥有了某物,那么再让我们放弃它就很难了。 应该说,禀赋效应的提出对于传统经济学的挑战是很大的。例如,它直接挑战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根据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初始产权的划分并不会影响物品的最终配置状态,因为人们可以通过交换来让物品配置到对其评价最高的那个人手里。但是如果“禀赋效应”是存在的,那么初始产权的配置就很关键了。 二是跨期选择和自我控制。在传统经济学看来,人是理性的,可以对长期的消费和投资做出合理的安排。但是事实并非这样。举个通俗的例子,小学课文里面有篇课文叫《寒号鸟》,寒号鸟知道冬天马上就要到了,每天唱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每天花一点时间来垒窝应该是最优的,但事实上它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就是缺乏自我控制。在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有个名词,叫做“双曲贴现”(Hyperbolic Discounting),也就是说,你今天对明天的关心,与明天对后天的关心是不同的,因此在每一个“今天”,你都会更重视现在,而不顾未来。如果存在着“双曲贴现”,那么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就未必是最优的。如果这时存在一个外部的力量来进行干预,就会让个人福利达到更高水平。 在公共政策领域,和以上理论相关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社会保障。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让政府来办理社会保障是不合适的,因为会造成很多浪费。相比之下,让个人自行储蓄可能会更好。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以上论证当然是对的,但是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看,这一论述却未必正确。塞勒曾和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卡斯·桑斯坦合作过一本著名的书《助推》,里面就重点论述了由于“双曲贴现”行为的存在,个人的储蓄行为可能不是最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保障的合理性正了名。 三是关于心理账户的研究。“心理账户”的思想最早也出现于塞勒教授1980年的那篇《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在1985年的论文《心理账户和消费者选择》中,他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所谓心理账户,意义也是十分直观的,即我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并不会去进行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会在心里构建很多个分门别类的账户,分头进行计算。举例来说,我们可能拥有十只不同的股票,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关注的应该是这十只股票所构成的这个组合的整体涨跌。但在现实中,我们除了关注整体的涨跌外,还会关心每只股票的涨跌状况。当某些股票跌得很惨时,我们也不肯“割肉”,把资金放到业绩更好的股票上,而宁愿继续持有它,等着回本。 心理账户的提出,对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是很大的。例如,传统经济学告诉我们,“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不应该影响进一步的选择。但是,如果存在着心理账户,那么沉没成本就会严重制约进一步的选择行为。 以上就是我对塞勒教授理论的一些理解。最后我想以一则趣闻作为结束。当年塞勒向同行们报告他那篇关于禀赋效应的著名论文时,有一位经济学家大佬当即提出了反对。他问:“你所说的禀赋效应,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交易成本的一种?”这个问题让刚出茅庐不久的塞勒十分尴尬。如果塞勒教授当时屈服于这位大佬的权威,把禀赋效应归于一种交易成本,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的行为经济学吗?这恐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作者:陈永伟,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详情]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9日 纵观理查德-塞勒的职业生涯,我们发现他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一个激进的观点开展: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即拥有可预测行为且容易犯错的个体。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塞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并且不乏诙谐幽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学、对自己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理性的经济人是经济活 动的主体。研究伊始,塞勒就意识到人类与《星际迷航》中斯波克那样不懂情感的理性人完全不同。不管是购买闹钟、转售篮球门票,还是申请抵押贷款,我们都会存在某种偏见,所做出的决定与经济学家假设的标准理性模型相去甚远。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并不理性,甚至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这 种“错误”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起初,经济学家并不屑于研究人们的错误判断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引人发笑的“杂耍”,无足轻重。不 过,如今这些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却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做出了更好的决定,也促使政府制定出更出色的政策。 塞勒通过人类心理学的近期成 果以及他对动机和市场行为的真知灼见,引导读者学习如何在日渐复杂的世界中做出更理智的决定。从家庭理财到学院分办公室,从电视竞猜类节目到美国国家橄榄 球联盟选秀,再到优步(Uber)这样的公司,泰勒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行为经济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错误”的行为》一书中点缀着泰勒与传统经济学思想激烈斗争的有趣故事,以独特的方式探索了人类深层次的弱点。当经济学遇到心理学,碰撞出的火花将对个人、管理者和决策者产生深远和启发性的影响。[详情]
路边1块钱不捡,1块钱红包抢得欢?诺奖颁给了弄清这事的人! (文/果壳编译)2017诺贝尔奖经济学奖,颁给了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对行为经济学做出的贡献。 理查德·塞勒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整合进了经济学里的决策分析当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自制力缺乏”等因素引起的后果,他揭示了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对个体选择和市场效果产生了影响。 一、有限理性 塞勒发展了“心理账户”理论,解释了人们是怎样在内心中通过创建分别的账户来简化经济决策的;人们会聚焦于单个决策的狭隘影响,而不是它们的总体效果。他还向我们展示了厌恶损失能够如何解释以下现象:人们如果拥有某件东西,会比没有的时候更高估其价值,这一现象被称为“禀赋效应”。塞勒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这一学科研究认知限制是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 图1 为了管理我们生活中的众多财务决策,我们经常会在脑海中把它们计入不同的“账户”。心理账户的理论显示了这样做可能带来的意外问题。 二、社会偏好 塞勒关于“公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很有影响力。他展示了消费者对公平的关注会阻止公司在需求增加的时候涨价,但却不会阻止公司在成本上升时涨价。泰勒和他的同事还设计了“独裁者博弈”,这个实验工具被应用在大量研究中,用于衡量世界各地的不同群体对于公平的态度。 图2:不期而遇的降雨增加了雨伞的需求,但是借机涨价的销售者却会被人鄙视。 三、自制力缺乏 我们都知道新年计划总是难以执行,塞勒给了这个古老的难题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他展示了如何用计划者-实施者模型(planner-doer model)分析自控问题,这个模型与现在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用来描述长期计划与短期执行间的矛盾的框架类似。我们打算存养老金,想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却经常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会向短期诱惑屈服。在塞勒的应用工作中,他展示了如何使用“助推”(nudging,他自创的术语)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自控,来存下养老金和完成其他事情。 图3:奥德修斯和海妖塞壬的传说,就是关于“长远计划的自我”与“短期享乐的自我”之间的对抗。 综上,理查德·塞勒的贡献在个体决策的经济学分析和心理学分析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行为经济学是一个正在快速扩张的新兴领域,而塞勒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洞见对于这个领域的诞生至关重要;这个领域还对于经济学研究和政策的很多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下面是果壳一篇旧文章的节选,或许能帮你更好的理解“心理账户”概念,和你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行为。 心理账户,专款专用 (文/性感的小脚脖) 为什么平时省吃俭用的父母,出门旅游时却变得大手大脚、一个劲儿地买买买?为什么路边一毛钱你不屑一顾,但又对几毛几块的红包乐此不疲? 在回答之前,先来考虑一个问题: 你准备去电影院里看场电影,可就在去电影院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插曲一:坐车的时候,你发现丢了50元钱,这时你还会按照原计划去电影院花50元钱看吗? 插曲二:坐车的时候,你发现几天前花50元预购的电影票丢了,这时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重新花50元钱看吗? 在前一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看电影;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大部分人放弃了计划。他们悻悻地想,看网上的资源也是一样的。——同样是损失了50元钱,怎么就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呢? 理查德·塞勒在1985年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他提出了一个如今在经济心理学中十分热门的概念: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许多心理账户,人们会把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列入到不同的账户内,而不是像会计账户那样统筹管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50元现金和价值50元电影票,分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它们在心理上没有叠加效应,因此丢了现金并不影响你继续观影;而丢了电影票,以及再买电影票的钱属于同一个心理账户,它们有叠加作用,这种作用带来的感受就是“花100元钱看场电影太不值当了吧”,结果就是很多人放弃了观影。这项研究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在头脑中是分类存储的——心理账户真实存在。 在我们的心理账户中,一笔笔钱会被分门别类的放置。一笔专项款用完了,想从别的账户借钱,可不那么容易。图片来源:marketingsociety.com 心理账户和传统的经济账户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从经济学上讲,每一元钱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一元就是一元,不管它是你辛辛苦苦挣来的一元钱还是捡来的一元钱,它对你的效用都是一样的,就是让你的总财富增加了一元;但不同心理账户之间的一元钱是不可替代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它的价值要远大于路边上捡来的钱。 当我们获得一笔意外之财时,比如年终奖金或是买彩票中的钱,我们倾向于将它花费在享受上;而按月发的工资我们就不会乱花了,而是量入为出地用在生活中。 比如我们的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本人,就诚恳地表示:“诺奖奖金当然要怎么不理性怎么花了!” (大海航行靠剁手 理查德·塞勒在《大空头》中的客串。来自电影截图 [详情]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9日,准备好改变你对经济学的看法了吗? 纵观理查德泰勒的职业生涯,我们发现他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一个激进的观点开展: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即拥有可预测行为且容易犯错的个体。 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泰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并且不乏诙谐幽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学、对自己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理性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研究伊始,泰勒就意识到人类与《星际迷航》中斯波克那样不懂情感的理性人完全不同。不管是购买闹钟、转售篮球门票,还是申请抵押贷款,我们都会存在某种偏见,所做出的决定与经济学家假设的标准理性模型相去甚远。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并不理性,甚至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错误”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错误”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起初,经济学家并不屑于研究人们的错误判断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引人发笑的“杂耍”,无足轻重。不过,如今这些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却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做出了更好的决定,也促使政府制定出更出色的政策。 继《思考,快与慢》之后行为经济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行为经济学关于世界的思考,从个人到商业和社会《经济学人》2015年度好书入围《金融时报》/麦肯锡2015年度商业图书奖丹尼尔卡尼曼 & 罗伯特席勒 &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霍华德马克思联袂推荐:一本“即使被关在电梯里也会忍不住继续读下去的书”。 2015年6月英文版上市,迅速跻身美国亚马逊网站、《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蝉联多周。到2015年年底,这本书的国际影响力仍在继续扩大和蔓延,亮相世界各大知名好书榜。美国亚马逊网站和中国豆瓣网读者好评如潮。 理查德·泰勒是行为经济学之父,2015年起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他的观点对于罗伯特·席勒写作《金融与好的社会》,并由此成为诺奖得主有极大的帮助。 读这本书,建议与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起看,卡尼曼的书丰富,泰勒的书流畅。卡尼曼就如思想的拓荒者,他的《思考,快与慢》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点。 在本书中,泰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并且不乏诙谐幽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学、对自己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详情]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9日晚讯 华尔街早在几十年前就发现了加快自己利润增长的秘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在其两卷本经典著作《行为金融学进阶》中揭示了其中的基本概念。他的理论没有太高深的内容:华尔街“需要非理性、信息极其闭塞、愿意持有价格过高资产的投资者”,也就是你们:广大的小散即韭菜! 道德良知已无必要,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已被忘却。华尔街的“加快回报”仅仅意味着银行业内人士及股东可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广大散户却永远没份,公众利益也是如此。 明白了吗?华尔街绝对不想要理性而且消息灵通的普通投资者。于是乎,交易员、经纪人、财务顾问和专家们便使出花招来糊弄小散,设置障碍,不断让投资者做出不理性不明智的决定。他们会做出任何事情以持续不断地掠夺小散的市场收益,先锋基金的创始人杰克-博格尔(Jack Bogle)将这些人抢来的部分称为“内部人士要得的1/3”。 记住,华尔街可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内部人士变成巨富,让股东变富。公众利益与世界上其他人从来都没被包括在他们的竞争算法中,从来没有。以下是市场心理学/神经学/行为金融学的“网络战士”用来控制他们“赌场”的10大武器: 1、雇佣“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来操纵媒体 利用顾问合同、资助和聘请定金来锁定最优秀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个人投资者也就是韭菜永远“不理性和不知情”(正如塞勒所言)。 2、免费专家不断将消息传达给外界 网络、有线电视、博客写手每天都必须更新内容。评论人士成为华尔街的免费广告,使其可以借助所谓的新闻来操纵投资者。 3、在说客身上投入巨额资金来控制政客与政府 游说是对政府的最佳投资之一。游说者控制着华府:他们控制政客,反对改革,推进有利的法律和规定,并编造事实来误导投资者。 4、通过推动投资者的买入、抛出交易来加剧焦虑情绪 市场就是一个赌场,华尔街从“一买一卖”中抽取佣金赚钱。华尔街加剧韭菜们的焦虑、恐惧、乐观和波动,尽可能增加交易数量。 5、耗光韭菜的储蓄,削弱韭菜的自信,损害他们的长期规划 华尔街利用神经学的技术来散布疑虑,使普通人对退休保障、自主投资及有关(被动的)指数投资就能战胜主动交易的说法产生怀疑,然后向韭菜们大量灌输误导性广告。 6、怂恿投资者参与高频交易,误导普通大众 短线交易每年为华尔街赚取数十亿美元,极度活跃的交易员具有竞争优势,因为他们会利用高科技神经学策略,还能保持市场的交易量。 7、证券经纪受到强势的销售和结算技巧训练 证券应该多卖出而非买入:经纪人的建议是自私自利且往往是误导的,他们会去做能让他们获得佣金的任何事。他们受到过运用强效心理技巧的训练。股神巴菲特也揭示过这一点。 8、“投资者教育”项目是自私自利的销售花招 大多数由华尔街赞助的“投资者教育”项目都充斥着做生意、销售和营销的新花招,但是它们有助于展示出一种“我们关心韭菜”的形象。 9、不断根据市场潮流创立新“品牌”基金,以取代亏损基金 基金公司根据最新潮流不断创设新基金,锁定的目标是那些追逐更高收益、与青少年想玩最新电子游戏的心情同样迫切的韭菜们。 10、退休金管理者被蒙在鼓里,任人操纵 三分之二的基金都由企业年金及退休金经理掌管。因此,华尔街主要把推销技巧用在易于操控、缺乏经验的理财规划经理身上。 【来源:华尔街日报 作者:Paul B. Farrell】[详情]
《赢者的诅咒:经济生活中的悖论与反常现象》是关于经济学悖论和反常现象的杰作。 在拍卖市场中,经常会出现“赢者的诅咒”现象,即拍卖的夺标者往往并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会遭受损失。 《赢者的诅咒:经济生活中的悖论与反常现象》深入探讨了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反常现象:表现为经济主体的实际选择及行为与基于自利经济人和效用 化假设的一般经济学理论所作预测的不一致,而先前出现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辩护对这些系统性不一致现象的解释力却非常有限。 因而,书中对博弈论、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工资差异、拍卖市场、人类的偏好和选择、金融市场、博彩市场等领域表现出的合作现象和人性中的利他主义、人类在储存和加工信息方面的局限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这一系列研究从另一个视角开拓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成为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使得传统的标准经济学向现实经济的真实世界迈出了一大步。[详情]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9日 理查德-塞勒在获奖后被问及,是否会很“人性地”使用这笔奖金。他的回答是,“我会尽可能地用非理性方式花掉奖金。” 今年诺奖经济学奖的金额均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0余万人民币。今年这笔奖金被泰勒独享。 泰勒生于1945年,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曾著有《赢者的诅咒》、《轻推》等经济学论著。目前,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理查德-塞勒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用于对经济决策的进行分析。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解释了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了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详情]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9日晚讯 现代人如何平衡生活和事业,如何管理时间,很多人患上的“拖延症”,绝对是挡在幸福面前的大山。刚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的理论你不妨试一试。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 先说说“拖延症”,“患者”每当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就经常性陷入严重焦虑,比如先要把所有综艺节目统统看一遍,再洗个澡放松心情,然后开始吃各种零食填补空虚的内心,拖着拖着,直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开始熬夜把该干的事情做完。当然,最后事情是完成了,但如果准备的更充分一些,效果一定会更好。 且不说患上“拖延症” 是否浪费时间,影响了最后成果,单就是这种 ”明明知道该去做,就是不去做的‘愧疚心情’ ,就足以折磨死很多人! 身为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的塞勒提出了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账户。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法则,从而做出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比如说,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做理性选择,我们就一定会去健身,因为人人都知道好身体的重要性。可事实上,即使我们知道,却因为健身这件事在我们“心理账户”中的地位没有那么高,我们就会因为心理原因,做出并不符合我们实际利益的事情。那怎么办呢?只要我们找到那个最重要的“心理账户”,而将我们要做的这件事跟那个“账户”关联起来,我们就会更有动力去行动。 拿健身来举例:相信很多人有过如下的经历,深感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生了娃变得越来越胖,健身卡买了一张又一张,可惜去的次数少的可怜。不是不知道健身的重要性,可就是动不起来啊! 仔细一分析,健身、减肥真的是我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吗?由于前段时间老加班,跟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大大减少,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你可能发现家庭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塞勒说,这就好办了,只要把健身这件事从“健康账户” 划到 “家庭账户”, 就找到了新的动力点。于是你可以开展家庭健身计划。不仅自己一个人去健身房,还安排跟老公一同健身,享受家庭时光,还在每周五晚上带孩子去湖边骑车跑步,平时陪宝宝玩的时候,也跟老公在旁边交替练习HIT。 这样一来,健身和家庭两不误,健起身来动力十足!塞勒的理论看起来很高深,但实际应用起来人人都可以懂。[详情]
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45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Richard h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行为金融学奠基者、芝加哥大学教授。国籍美国,出生于新泽西州 ,生于1945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 。 理查德-塞勒194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先后在罗彻斯特取得文学硕士(1970)和哲学博士(1974)学位。先后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1971-1978)和康奈尔大学(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现为美国经济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系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塞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决策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塞勒是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领导的一个委员会的委员,其任务是向总统的科学顾问提交关于决策与问题求解的研究报告。 此外,理查德-塞勒还曾出演影片《大空头》。 [详情]
诺奖经济学奖获得者泰勒:系行为经济学奠基人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9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获奖。 泰勒生于1945年,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曾著有《赢者的诅咒》、《轻推》等经济学论著。目前,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名称为“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69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委员会指,塞勒把心理学的现实假设融入经济学的决定分析。他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后果,并展示出这些人类特质是如何影响个人决定,以致影响市场效果。 1968年,瑞典银行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了经济学奖,全称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有关人员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领域所作的贡献。[详情]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9日 以下为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词全文: 让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 理查德-塞勒将心理学上的现实假设用于对经济决策的进行分析。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他演示出这些人类特性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了个人决定以及市场结果。 有限理性:塞勒发明了心理账户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如何通过在头脑中建立单独的帐户来简化金融交易决策,聚焦个人决定的冲击,而不是整体的影响。他还用厌恶损失的心理解释了赋予效应,即为什么当人在拥有某一商品时对同一商品的评估,要高于未拥有同一商品时的估价。 社会偏好:塞勒对公平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方面一直很有影响力。他解释了,为什么消费者对于公平的关心可能会阻止一些公司在商品需求旺盛时提价,但却不能阻止公司在生产成本提高时涨价。塞勒和他的同事还设计了一个叫独裁者博弈游戏,这一试验性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衡量量全世界不同地方、不同人群对公平的态度。 缺乏自我控制:塞勒还给有关新的一年计划难以保持的老观点带来了新的视角,他展示了如何使用计划者-执行者模型来分析自我控制的问题,这 与现在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用来描述长期规划和短期行为之间紧张关系的框架相似。屈服于短期诱惑是我们在为老年储蓄、或选择更健康生活 方式的计划经常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的实践工作中,泰勒证明他所创造的一个术语:助推(nudging)可能帮助人们在为养老而储蓄,以 及其他的情况下能更好地自我控制。 总之,塞勒的贡献在于为个人决策的经济和心理分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观点,帮助行为经济学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 领域,对许多经济研究和政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详情]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实名字为“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这个奖项实际上并非来自诺贝尔本人的遗嘱,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Sveriges Riksbank)于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出资增设。
自从1969年以来,已经有76位杰出经济学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仍然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与诺奖其他奖项遵从相同的规则。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章正面是诺贝尔本人的头像,写有“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莱德-诺贝尔,1968”,背面则是银行的标志。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与诺奖其他奖项一样,为800万瑞典克朗(约600万元人民币),由瑞典国家银行出资。如果获奖人超过一位,奖金则由他们均分。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