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方星海副主席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前列,绿色信贷、绿色指数、绿色基金、绿色评级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研究等推进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国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的绿色金融合作在逐步的加强。[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任德奇发表致辞。他表示,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论坛上致辞。[详情]
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绿色金融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绿金委220多家成员单位、70多家相关单位和逾50家媒体700余人参加了会议。[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地方发展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绿色投资与国际资本参与”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2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Fintech 与绿色金融”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2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2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ECG(环境、责任和公司治理)投资”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马骏在论坛上宣读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7年工作汇报以及2018年工作计划。[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宣读了关于调整和增补绿金委副主任、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单位等事项的提议。[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2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ECG(环境、责任和公司治理)投资”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 图为分论坛六:ECG(环境、责任和公司治理)投资论坛现场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我们这场分论坛的题目是承载了绿金委的课题,ECG投资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小组负责人就是马院长,小组的秘书处是放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作为它的推广机构。 马院长授权我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既热又有巨大未来发展空间的话题,我们今天请来的各位嘉宾,都是在这个行业领域内,从研究到实物的大咖。 第一个流程请各位在座的嘉宾,先介绍一下各自的机构,在ECG投资的领域,目前所做的一些工作,以及对未来的初步展望。第二个阶段会做一些互动,第三个部分请在座的嘉宾,和在座的嘉宾做一个互动问题交流。 请马院长先从中证金,从ESG研究小组,从绿色金融的整体上,来给我们做一个介绍。 马险峰:ESG是绿金委ESG的研究小组,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在孔律师的支持下,从去年开始研究这个工作,相关的工作正在推进,取得第一项成果,今天上午发布的关于ESG投资翻译的一本书,翻译的书是PRI和国际上ESG专家写的书。翻译完了以后,上午做了简单的介绍,今天这个机会做点补充的介绍。 我总的判断,ESG投资的书名字叫ESG投资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革命,一说革命就比较大了,影响力比较大,能够谈得上投资理论和投资实践上的革命,新的东西比较多,我总结了一下,我先从理论上看,ESG投资是对价值投资的一个创新和升级,价值投资是巴菲特一些价值投资传统理论,有一系列巴菲特比较著名的人物,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主要看公司的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护城河理论也看,看的比较少、比较零散,非财务指标的体系不成体系,ESG是对非财务指标通过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大类指标,一系列的指标体系衡量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在这个方面,特别是环境信息比较高度重视,这也是从2007年高盛的投资环境报告提出来这个理念,到现在大概11年了,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引起了投资理论和投资实践上的理论。 投资理论上讲,也是吸取了其他投资理念的合理、科学的成分,把大家最大公约数集中在一起,其他的投资理念过去有的是几年的历史,有些是几十年的历史,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我通过书上各类文章比较多,大体上总结了六大类投资理念,最后大家形成了总大的共识叫ESG。六大类理念第一个是道德投资,将财务因素之外纳入投资决策内的一些宗教的要求,比如伊斯兰教不投入猪肉的生产,有些色情业其他不符合交易的不投。第二个社会责任投资,PRI是责任投资的代表,有几十万亿投资会员单位管理资产,影响非常大。社会影响力投资,将生态环境保护帮助贫困人民获取医疗、住房、教育和卫生保健等社会资源,降低失业率等社会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中。第三个叫绿色投资,包括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里,对绿色投资的鼓励,国际上的绿色投资也有十多年实践的经验,三重底线投资和可持续投资,每一个投资理念形成都有历史渊源,都有自己的追寻者,有一定的投资管理资产规模。 六大投资理念最后汇聚到ESG理念,形成一个比较成体系的ESG投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把价值投资护城河修的挺宽的,用ESG三个领域指标体系衡量下,这个公司更可实现可持续发展。ESG投资理念提出来十年来,在国际投资实践界影响力比较大,专业的机构做过一个统计,2016年底全球的投资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大概是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资产26%,从边缘投资变为主流投资,在这个投资理念比较领先。 有代表性的ESG指数,名声、标普都编制了很多指数,MSCI指数中国今年6月份也要加入MSCI的新型市场,同时会有一部分入选MSCI新型市场ESG领先指数,MSCI指数在ESG指数中,总共有700多个,其中标准化的ESG指数有500多个,还有200个是对客户定制的ESG指数,对影响力最大的就是MSCI新型市场ESG领先和MSCI新型市场比较,还有MSCI全球ESG领先和MSCI全球指数可以比较,一个是综合的,一个是ESG领先的。在MSCI新型市场ESG领先指数,过去十年从2007年12月31号到2017年12月31号,负荷增长率MSCI新兴市场领先是3.27,MSCI新兴市场负荷增长是负的0.72,高3.99,就近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表现的更突出一点,全球的MSCI ESG领先指数负荷增长率是2.98%,比MSCI全球指数负荷增长率2.44高0.54百分点,新型市场比全球的成熟市场ESG领先指数表现的更优秀一点。 在中国ESG指数大概有一百多个,每个都是优秀的案例,我们观察了一下,咱们国内ESG指数,综合性的东西,超额的收益率更多,新型市场ESG指标评判下来以后,筛选出来优秀的代表比综合的表现更加突出一些。ESG投资理念和实践,理论和实践都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因为能够把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公司选出来,所以我们鼓励ESG投资,它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也有经济效益,它代表了能够引起投资理论和投资实践上,给大家能够带来很多的启示和收益,真正能够体现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从宏观上讲能够优化资本资源配置,能够使表现更优秀的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资本资产,能够支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简单作这样一个介绍。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请到了实践界的大咖,于总,基金业界就不多说了,他在ESG投资领域,引领着摩根基金走在最前沿,我们也想分享一下,除了马院长在政策研究、理论研究上的大力推动以外,在实践从业务发展上已经走到哪一步了? 于华:非常有幸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ESG方面的工作成果和心得。 很多年以前我们跟马院长都是做研究的,我在交易所,他在证监会,今天我们又在一起讲ESG,马院长讲的肯定是走在前沿的,我们作为业内的机构,更多是在想怎么样能够在实践当中实现ESG的投资。 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从去年开始试着做一些ESG的事情,偶然中巧合,也偶然当中的必然,首先上午讲话当中也讲到,CFA Institute,它早在2014年提出一个FOF(金融未来) ,金融未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资产管理行业肯定在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追求一个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价值,这是社会大家的共识。金融的未来不光包括要对客户有诚信,更重要要有一个适合发展的概念,绿色环境是其中的一个责任投资,甚至包括了性别男女平等、不得歧视。ESG肯定是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而且 在理事会开会的时候,专门讨论过CFA Institute,要在ESG方面专门表态,我们要支持践行ESG的标准和原则,这个给我的印象很深,中国两年以前很少提ESG的事情。 我的股东是摩根士丹利,它也成立了一个责任投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代表着一种国际的趋势,也是行业的趋势,ESG这个概念是高盛提出来的,高盛跟摩根士丹利是竞争对手,偏偏在这件事情上,这两个现在口径是一样的,ESG摩根士丹利自己也有一个责任投资委员会,专门搞ESG,我们这个事情在股东方面推出这个产品,获得100%的支持。 去年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提出来要把ESG作为协会当年工作首要任务,当时跟我聊了这个事情,准备要搞个ESG的专家委员会,让我挑头,我说算了,咱们还不知道ESG到底能够出什么结果。我当时是基金业协会的国际业务委员会的主席,我说我们利用国际业务委员会来做这件事情,先做一个研究。我自己心理当时这么考虑的,作为一个买方机构,尤其是受托管理资产,客户期望要给客户带来投资收益,按传统的观念搞了ESG,是不是一种社会投资、社会补贴,有社会价值不一定有投资价值,如果没有投资价值,如何相同你的投资人交代,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买方的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没有办法践行ESG,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认为协会让我们搞一个中国的ESG上市公司评价标准,我说这个可能是后一步的工作,先要把大家思想上的困惑解决了,搞ESG投资有没有前途,公募基金能不能搞。我建议第一个题目是ESG投资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它到底行不行?我们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CFA协会给了很多支持,把数据库也对我开放,我们用了境内境外的很多数据,现在结果看这个东西是有可为的,去年6月份把成果在天津开的ESG会议上,也做了一个汇报。从那我们就有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ESG公募基金,因为我认为它不光会带来一个好的投资效果,而且会带来一个好的社会效果,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对于投资机构是好,对行业好,对客户也是好事。 我们把E和SG方面做了分解,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上市公司没有披露,你对上市公司做了什么工作不知道,S方面有一些,G方面有一些。我们只好在这种状态下,在万德系统里有20多个指数,其中有21个是跟E相关的,数据的可行性是从2010年到最近,同时我们又利用了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治理结构指数,把成分股权都拿出来,再加上21个E指数的成分放在一起,分别做了测试。这三个指数的组合,各个都比上证指数走的好,比沪深三百也走的好。 除了解决一个E和S和G的问题,G的表现是最好的,我们发现不光分析中国,我们也做了国外的数据分析,发现美国这种成熟的市场上,搞了ESG和不搞ESG,带来的差别不太大,而在新型市场,中国、台湾、香港、南韩,带来的差异特别大,因为在一个不太规范的市场上,你规范了,投资人对你的重视程度和接受度可能更高,他对定价的贡献度比较大。在中国我们发现G的贡献度很大,因为像乐视出这些问题,公司不规范,你会很麻烦,大家肯定愿意选大的靠谱的公司,找那种白马,靠得住、有好的业绩,流动性好。定价公式当中G有这么大的效果,一点也不奇怪。我们把ESG放在一起,假定做等分处理,每一个都是三分之一,有的上市公司如果像工商银行这样的企业,可能E方面发了很多绿色债券,S、G方面做的都不错,三个里都有,打三分。有的公司可能每在E也没在S,在G里,打一分。你会发现做不同的组合以后,打的分越高的组合,产生的效益越高,ESG确实对投资业绩有正的贡献,只要你规范、讲社会和谐、处理好内部员工的关系,决策透明度比较高,这样的公司投资机构是比较喜欢的,市场反映是好的。 我觉得这样的结果,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中国做ESG,不但是可为,而且比发达市场还可为,信息有效率,越不有效的市场,搞研究越有价值,因为你可以发现它的价值,中国这种规范程度上没有达到非常高水平的时候,如果发觉那些好的公司,可能带来的超额收益就有效果。 受到的启发,我们也开发了一个公募基金产品,报到中国证监会,我们现在翘首以待,希望证监会能够最后审批我们的产品,让一个ESG的基金能够面世,能够为绿色金融和ESG在中国发展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从于总的讲话来看,国内的基金公司虽然在ESG的研究和开发上,起步较国外晚一点,但是我们做的很坚实,有领导、实证研究、具体项目的开发,公募基金相较于传统市场上的散户投资有无比的优势,我们对公募基金将来投资领域,绿色产品更有信心,希望大家关注于总的产品,大家积极支持于总的产品。 ESG里的三个要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大家每天都在经历着,S指标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男女平等,ESG工作很多程度上要做一个评价,指标怎么样?今天有幸请到了中诚信的沈双波总经理,从绿色项目的评价认证上看一下ESG的作用。 沈双波: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各位专家一起来探讨ESG这样一个话题,我们作为第三方的一个服务机构,我们的责任是为投资人提供风险价值判断的依据。中诚信是国内最大的一个评级公司,我们在以往的评级过程中,G的部分是在评级指标体系里。 我今天主要在ES两个角度,和大家有一个交流,ES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政策的东风先吹过来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价值的延展,我们认为责任就等于价值,也是信用,它其实是有投资的价值,它确实有一个延展性。以前我们在对企业的投资过程中,我们是通过主体风险的评价,主要是未来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价。现在我们对于一个企业评价,比如工商银行这样的机构,评价它的财务状况是好的,级别也很高是3A,但是反过来看ESG一定也是最好的,两个是有关联性的。 今天主要从评估的角度和大家有一个分享,我们也在研究对上市公司,我们也做绿色企业的评价,主要我们涉及的指标方向上,和大家有一个交流。我们现在对ESG主要是ES方向,我们从三个主要的一级指标进行一个判断,为投资人、未来基金、银行。第一个是合规性,合规性在中国非常重要,我们有很多指标从发改、环保各个部委,都有一些指标,这个指标从评估的角度,包括项目的科研报告、环评批复文件、验收的批复文件、排污许可证,合规算一个门槛,如果把它设计到权重里,占的权重比较高。 我们对E的部分指标体系里,还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环境的影响度,还有一个环境的贡献度,从这两个角度对E部分,对一个企业进行打分和评价。环境影响分了大概六个方向,第一个是污染物的产生,包括污水、固废、咽气、粉尘、噪音,会设计一个指标对它进行评价。第二个大的指标是防治污染角度的工艺流程,第一个要看结果有没有,第二看公司有没有相关的设备改进、改造工艺流程。第三个指标还要设计一个企业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制度来做考量。第四个指标环境的自行检测和结果的改进,很多公司设了对自己环境有一套方法体系监控,如果发现一些预警的指标会自动调整。现在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上环境责任险了,这个虽然不是强制的,如果愿意花钱去上这个保险,说明他管理层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这个是我们在环境影响有五项主要的指标,叫二级指标。 第三个E部分的指标叫环境贡献度,它和环境影响是两个维度,环境贡献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贡献,可能没有污染,但是废水进行了循环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耗能进行了一些改良、改造,这些我们认定他有环境贡献的。比如用了一些新能源、污水处理,我们都放在环境贡献角度。我们是从一个微观对企业ES评价指标,我们设计三个,合规、环境的影响和环境的贡献。 S部分,现在也设定了一个指标,对一个企业ESG的评价里,三个大项下S部分,现在分成了六个方向,第一个方向环境信息公开透明和主动披露,现在要求上市公司金融机构都会有这样,是不是很及时的很公正有效的披露了这些信息。第二是环境信用,主要是在一些官方部门、外部平台上对它的报道。第三是社会影响事件。第四安全生产,第五就业、用工。国内现在对就业用工用的不是很多,我们在现在的方法学里把它加进来了,还有公益性,S部分的公益性大部分是做了多少捐款,我们还把它对生态环境保护都会加进来,也算一个公益性的概念。 公司治理部分,其实这是和一般的企业评价都没有本质区别的,跟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岗位设置,这里面是针对环境和社会责任要加进一些指标,在这方面是不是设了相关的部门、岗位,执行程度怎么样。我从最微观的角度介绍一下,ESG一定是有价值的,我们作为独立第三方来说,未来一定要为中国这个发展做出我们的价值。 谢谢。 主持人:能源基金会刘爽女士,从国际NGO的角度,给我们阐述一下,他们怎么来认识国内ESG投资发展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展望。 刘爽: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能源基金会跟ESG投资相关的工作。 首先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基金会的性质,在今天的场合我们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我们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基金会,我们是1999年开始在中国工作,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形式,我们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基金会,更多是通过支持一些政策的研究、组织讨论,去推进很多政策的进展。到2016年我们在中国的政款金额超过了2.6亿美元,我们在中国资助的项目将近3000多个,我们在中国已经有过合作的项目单位有670多家,中间包括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社科院等等机构。 今天从ESG这个角度,我主要会分享的是E,环境这个领域。我觉得刚才马院和几位同仁已经把ESG介绍的非常清楚了,我们在跟绿金委理事会和其他的一些理事单位和一线在做投资的同仁聊的时候,好像一直听到大家有一个共性的问题,数据从哪里来,什么样的数据能够更有效、高质量的保证对ESG投资的需求。我可能会更多跟大家分享一下,特别是从官方公开渠道,到底能够获得哪些跟环境相关的数据,同时还在讨论中的企业需要强制性的汇报给他们的业务主管部门的哪些数据,可能在ESG这个里面,E的角度可以从这方面的数据得到高质量的数据。 主要从三个方面,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能源统计数据、气侯碳的排放数据: 第一个方面,我们在国内的环境里做E环境的时候,更多讲到是一般污染物,像空气污染里,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相关的,或者水污染里,或者跟土地污染等。现在环保部作为环境主管部在推的一项工作,可以为大家所用的,现在有一个国家排污许可信息公开系统,在这个公开信息系统里它是一个平台的性质,所有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排放的机构、企业,他们关于排放量的信息,都会在这样一个叫做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全部公开。现在这个平台上已经有大概几千家企业排放的信息,环保部的工作计划是到2020年的时候,所有会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排放企业,他们的排污证信息都会在这个网站上进行公开,这个排污证信息里具体会有的一些数据,首先有效期限是三年,会有一个前瞻性的,政府给你发排污许可的时候,你在未来三年所有的排放是不可以超过这个上限的。同时排污许可证不是只有一张证书就结束了,在排污许可证的核发阶段和核发之后,以及在执行阶段,环境保护部现在的生态环境部,都会要求企业在核发之前、之后、执行过程中,公开所有他跟排污许可证要求他公开的信息有关数据。汇报的频次,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污染物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来说,至少企业需要按季度去汇报排污信息,需要按年总结排污信息,也需要有年报讲排污信息。 我们还是从环境的角度关注的更多一点,如果我们再往下具体的推进ESG投资相关的时候,到底对数据的颗粒度要求到什么级别,起码我们看到现在从官方的公开渠道里,对于企业排污的信息是强制性要求企业必须有到这个级别的。 第二个方面,虽然现在还没有彻底的公开,但是其实已经在非常多的讨论,跟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信息,在座很多同仁都在关注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这件事情。基金会从碳试点,在七个试点的阶段已经在深度的参与,跟碳排放权交易的工作,在国家碳市场的建设中我们也有一些参与。碳市场这件事情可能是一个碳定价机制,会对碳排放、配额有一个价值之外,在碳市场建立的过程中,这个体系里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数据,是为金融机构,不管是ESG或者其他的角度可以用的。其中最明显的是在国家碳市场建立过程中,之前是发改委的应对气侯变化司,可能最下周开始正式更名为生态环境部的气侯变化司,已经按照他们发的部门规章的要求,手里收集了大概8000多家企业,从2015年、2016年、2017年二氧化碳排放的信息,而且这个信息不止是一个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总数,它要求企业去汇报到底是什么样的能源结构,什么样的排放因子带来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会对技术类型,比如发电企业,发电技术是什么样子,锅炉的台数有多少,它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细化,能够在小的颗粒度上支撑一些对于数据的要求和进行分析。 全国碳市场从去年12月开始正式启动,虽然是从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开始启动,8000多家企业的数据,覆盖了从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航空、电力到造纸行业,这八个行业都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和大行业,他们这些行业里面的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表现,可能是对环境影响特别重大的。可能我们从发改委现在这些数据还没有公开,但是如果在将来这些数据会被公开,或者我们需要企业去自己汇报一些跟碳排放相关的数据,其实企业是相对来说,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能向金融机构汇报它的碳排放信息。 第三个方面跟能源统计相关,我们国家能源统计走在碳的统计前面,最明显一个从官方渠道获取的能源统计数据是能耗的计算数据,这个里面是传统上工信部、发改委的环资司一直以来通过地方的环资司、经信委,通过企业自报自查,还是通过能耗专项监察,一直在很系统的收集企业这个数据。同时企业的能耗数据也包括企业的节能量的计算数据,这个汇报的频次也是至少需要,比如综合能耗工业企业需要按季度、按年汇报能源消耗数据,如果从能耗的监察角度说,会更细的是以月报告能耗监察里需要的数据。这一整套数据系统,现在也是没有完全公开,但其实政府的手里掌握了企业这部分的能源消耗数据,可以以某种形式去探讨金融机构怎么可以借用这部分的数据。 我三方面从环境能耗和碳的角度。最后提一点,我们在中国的环境下讨论E或者讨论环境的时候,很多我们在讨论的都是局地污染物的数据,我相信我们很多金融机构在跟国外金融机构探讨的时候,他们用的语境里环境很多是气侯变化的数据。我个人的观点,肯定是中国跟国外的国情不一样,特别是在中国现在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之一,肯定污染防治还是重中之重,但是气侯变化跟污染防治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中国气侯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也是发改委谢振华主任,也曾经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过,气侯变化和污染防治是一个同根同源的问题,或者有一些是环境污染防治的手段,并不一定能够改善气侯变化,但是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应对气侯变化的手段,绝对可以带来环境污染的改善。我们想去有一个观点分享,可能我们再把污染防治这件事情放在重中之重的同时,还应该去想想气侯变化这件事情怎么在我们现在的ESG投资、绿色金融中,把它的地位能够更凸现出来。 我们支持清华大学院士在做的一个报告里,他是从环境的角度做一个评估,如果我们现在不做任何跟气侯变化、能源结构改变相关的事情,只是从末端治理的角度去循环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既使我们现在把所有能够用到的技术和解决手段都用上去,只靠末端治理是没有办法实现我们对于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的目标,如果我们不再应对气侯变化的工作,不做能源结构的改变,可能我们在北京呼吸的空气能够改善,但并不会改善到让我们大家都满意的程度。 所以我建议,气侯变化这个议题还是要我们在绿色金融和ESG投资里,既使在国内的情况下,也可以再继续深入的研究一下。 主持人:当我们在谈绿色金融的时候,当我们走到国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对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互相交叉,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气侯变化,这三个命题在我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始终在柔和在一起,当这三个命题已经被提出来,并且被关注到了,将来一定会有一个国内发展、国际发展相融合的过程,求同存异,我相信未来的前景很广阔。 绿金委的绿色评估的工作,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研究工作也会集结出版,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报告和著作将会出现,希望金总在这方面给我们作一个非常全面的介绍。 金海年:我之前在评级公司工作,跟沈总是同行,我们从评级、评估、认证角度,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无论是在股权、权益方面的证券,还是在债券方面的债券,这些风险的评价都应该把绿色的因素,ESG因素考虑进来。 我觉得这个也是让我们知道环境问题、污染的问题,是一个从经济学角度是负外部性的,负外部性必须把它内部化,变成企业的成本,这样才能很好的平衡发展和污染如何绿色,怎么样能够统一的问题,事实上绿色评估、绿色评级和绿色认证,就是来做这个基础工作的,以便于将来ESG基金、绿色债券,去衡量这样一个风险。 我们现在把各位十几家信用评级机构和一些绿色认证机构、绿色评估机构,都把大家组织在绿金委的团队里,来研究绿色评级、绿色评估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当然我们工作进展成果很丰富,但是可能没有赶上今天的成果发布,我们有一些书稿还在跟出版社进行校对的过程中,可能稍微晚一点的时间也会发布出来。 事实上ESG评价体系,为什么能够跟投资回报联系在一起,是两个方面因素,我从投资者的角度做一个补充,一个是发达国家为什么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发达国家整个企业的发展、治理与环境的意识上升到一个比较普遍的程度了,中国还是在发展中,我们刚刚有一点富裕的迹象,但是还没有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无论是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意识,我们都已经感受到了这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ESG这三方面的企业,在我们国家都是佼佼者,你的收入、利润不是生存的风险的情况下,你才能意识到ESG。进入到ESG,ESG能够评级、评一个很高的企业,一定是在中国发展的比较好的企业。 能够注重到ESG三个因素的话,未来的持续发展,跟我们价值投资能够联系在一起,能力长期发展,必然要注重环境、社会责任、治理结构,这样一个三个方面的基础,才能奠定这个企业能够未来可持续发展。我所在的公司也长期在做一些低碳指数、可持续发展研究,确实我们发现通过这个体系挑选出来的成分股,确实有长期能够跑赢大盘的差别。我们希望到了一天我们发达以后,ESG变成一个很普遍的东西,不是再说特别去强调的东西。 我们这次做绿色评估认证,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展望,前面几位嘉宾提到了很多都是对我们企业的要求,企业要承担环境的责任,要承担社会责任要有一个好的治理结构,我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投入由政府来完成的,政府也应该承担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现代政府制度的治理结构。我们这次也提出,是不是应该把我们所有地方债、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也全部纳入到绿色评级体系,而不是只是绿色债券体系、绿色基金体系,那个目录比较窄一些。很多大量的对于环境影响的,产能的影响还有能源影响的,很多都是地方政府承担建设的,我们希望能够把发展和绿色统一起来,并不是看到了环境问题就不去做这个事情了,比如产能盲目的去掉,或者要修的路、桥不盖了,本身它有能源消耗,可能产生环境影响,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绿色、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我们让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一样,能够享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成果,能够享受现代城镇化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贫穷的,我们三大攻坚战是互相联系的,今天主要讨论是环境攻坚战,还有两个一个是金融风险,一个是扶贫,扶贫也很重要,如果我们只是建一个很表面的美丽乡村,农村的人没有一个好的就业,没有一个好的收入,当地没有一个好的税收,恐怕这种美丽只是外界人的一厢情愿的东西。每一个地方都希望自己也能够生活好,但是不但经济收入要好,也要生态环境好,是不是考虑把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全面纳入到绿色评级中来。 主持人:鹏华基金的代表给大家发个言。 于女士:我是来自鹏华基金营销策划部的于丁波,非常荣幸代表邓总出席绿金的年会,并参加到ESG投资的议题中来。 我们作为一个98年就成立的前六家的基金公司,总规模超过5000亿的证券投资基金,我想把我们近20年投资中和ESG相关的,尤其是和E、G相关的实践,包括历程中的一些思考,今天分享给大家,大家知道资本市场重要的功能就是价值发现,进行资源的优化,绿色产业对于国家的价值,公募基金通过绿色金融的投资,让投资者分享到环保上市公司的收益,这是我们的责任。在过去五年,我们先后成立了四只绿色投资基金。 刚才在第一个论坛里,整个公募基金在美丽中国、绿色投资的基金,已经有105只了,大家都在E的方面进行实践。今年4月对鹏华基金的ESG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我们4月1号正式加入了中国金融协会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成为了排名前五的公募基金的代表。我们在光大国际开启了首场ESG绿色金融投资探索之旅,也有幸邀请到了绿色金融的专家与会,他所阐述的中国绿色金融事业有一个概念,对与会的客户也是感触很深,他认为中国的绿色金融事业正在从0直接走向100,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也是这样一个状态。 我们与会的银行伙伴听的非常认真,以往并没有了解到绿色治理的价值,只偏向于了解一个基金、产业的回报,我觉得一个公募基金作为最民主理财产品的代表,完全有义务从ESG关键少数人走向大众发挥更多的作用。 未来关于更多绿色基金、社会责任基金、影响力基金,公募基金应该在这个领域做更多的工作,我们已经有部门在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研究和推广,4月份之后我们和绿金的关系更加密切。4月份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我们也正式加入了亚洲治理协会,我们在G的部分的实践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座大家都非常青年,不一定记得2003年,招行在首次可转债融资中,曾经被公募基金提出过异议,鹏华基金在那次被誉为公募基金治理文化的第一次觉醒当中,我们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促进了一批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一起促成了招行优化它的再融资方案。 鹏华基金还作为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经典的案例,2012年我们和耶鲁大学的基金会,联手参与了格力电器董事的推选,直接推选了冯律师,最后成功的成为了它的董事,这是A股市场上第一次由公募基金参与推选上市公司的董事,是机构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受到了当时监管机构的肯定,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双赢。当时格力的市值只有630亿,到现在大概是3100亿左右,公募基金作为治理的推进者,为它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公募基金在这个部分国内实践比较浅显,我们机构投资者在国内,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要实践股东积极主义是非常难的,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展望未来,包括业界也在积极的推动,在治理的领域,公募基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会积极的参与投票。 公募基金参与治理也是实践自己的受托人义务,公募投资者背后是千千万万小的投资者,他们对于公司的竞争模式和发展战略是不清楚的,公募基金应该为他们权衡利弊,维护他们的利益,为上市公司的治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加入绿金和亚洲治理协会之后,对环境的治理、责任治理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方面,会有自己进一步的规划和安排。我们今天参与会议有一些感受,我感受到在北京这样一个不缺会的情况下,周末这么多人对绿色金融这样具有热情,这真是一次投部机构的聚会,投部议题的探讨。大家的参与也是把原来绿色金融从关键少数会议室的闭门会议,慢慢变化了公共的话题。公募基金在这个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我们随着过门的开放,ESG是一个国内公募走向国际化的通行证,在国际认同度也非常高。包括年轻的投资者,也对ESG选择标准的公司,会有自己的准则,重视这个领域的公司及发行的产品,才会受到他们的亲睐。 分享的时间不短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最后请施懿宸教授给大家,从ESG研究的角度,纯学术研究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施懿宸:很感谢今天参加这个会,也很感谢马院长和金博士,我们中财也参与了马院长牵头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金博士那本书,我们很荣幸可以在里面牵头两章有关上市公司的ESG的评级,跟上市公司的绿色评级,这部分是由王遥院长跟我主笔。 我们中财绿金院在ESG有关绿色金融方面的一些工作,希望各位在这边会有所收获。我们大概在2016年6月开始做有关绿色股票指数,当时还没有中财绿金院,中财绿金院是在9月成立的,我是在一个研讨会和王遥老师认识,我们当时为了一个初衷,为了想要得到一些有关数据来做学术研究。所以我们组了一个团队,来搜集有关上市企业的绿色数据,因为我们必须要有数据才能做学术研究,发表论文。 后来好像做的还可以,所以我们后来也把我们这样的指数,去做落地实践,很感谢马院长带着我们去上海,跟中证指数公司谈妥了,跟他们合发了有关沪深300的绿色股票指数,这个也跟卢森堡,跟他们联合发布。这个指数背后是一个方法学的创新,这个指数在2017年赵勇钢在一次会上提出来,在上证所有绿色股票里,我们收益是最高的,高达25.008,沪深300去年是21,我们高了4.07个百分点,在绿色股票里在有关被动型指数里,我们绿色排名第一,我们在ESG里排名第三。 我们当初为做这个指数的初衷,是需要数据,所以我们开发了一个方法学,我们曾经在英国跟剑桥的教授讨论过,他认为我们应该在一些金融上,我们方法学在国际上如果直接看有关ESG的指数,大部分是打分的,打分的在我们学术观点,它不是纯的剂量。MSI碳的指数,MSI做了一系列有关碳的指数,还有一个绿色收入的指数,我们把这两个做结合,代表这个上市企业到生产的产品绿不绿,但是过程也很重要。我们把它前面的部分也做了一个评估,把这两个做结合。光伏很绿,但是光伏的生产过程很污染,同样一家企业,A公司是光伏,B公司也是光伏,两家都是绿的,如果有一家没处理污染,肯定绿色比较低。最后我们做了一个创新,把企业有关负面的行为考虑进来,负面行为跟大数据公司做合作。 我们ESG主要有两个很重要的特征,第一个包含定性和定量,我们用剂量的方法做一个处理,我们研究的方向有两个,第一个我们去证明一个命题,绿色的资产收益可能是比较高的,第二个是相对不绿的资产尤其是黑色的资产,有可能是带来风险的。我们做一个实验,压力测试,去年绿金委年会发布了资产管理,我们做了沪深300压力测试,这些会对收益有什么影响,假设未来情景是怎么样,但是从来没有告诉你情景发生的机率是多少,我们方法学会告诉你这个发生的机率是多少,最大的损失是多少。 我们把碳价涨十倍,如果在2030年达到巴黎协定两度,一吨碳要到80到150块美金,国内现在20块人民币,十倍达得到,这是碳风险。我们去年做资产的收益率,也是股票的收益率,用的数据不一样,我们要的只要有股价,碳价涨十倍,有40%的机率,没有碳的时候会算出一个最大损失值,如果加上碳涨了十倍,会增加43%,有碳和没有碳最大损失只是当碳涨十倍会增加43%。我们想提供这个市场,我们希望把环境成本内部化。 主持人:ESG的发展很多情况下依赖于信息披露,马院长也主持了绿金委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去年年底证监会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发布了新的指引,在这个指引里引进了一个新的要求,非九类强制性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不披露则解释,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要求,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实践补充的一个新的领域。我们希望马院长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介绍和分析。 请于总考虑,今年中国指数纳入了中国股票以后,它会对我们ESG表现做一个评价,这个评价对于我们国内的ESG产品的发展,正负面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什么? 马险峰:这个问题我简单做个介绍,ESG投资,要做这个投资,首先对投资的标底,投资证券要做一个评价,看ESG水平怎么样,环境信息披露对E的信息披露非常重要。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是财务和公司治理的信息,现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了有20多年的历史了,比较完善了,社会责任的信息,交易所也做了一些自律的要求,有几百家公司,大概有500到700家公司做的不错,对环境信息披露,2016年8月31号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要求,关于建立上市公司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这个制度要求非常明确,我们要建上市公司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要分步走,首先对重点监控的污染行业的企业,要求强制性的披露污染物的排放,这个从去年和前年发布的年报都要求的在做,我们两年都有进步,对非不监控的企业,也做了一些要求,你没有披露要解释一下。但是长远的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在落实七部委意见里,我们预计在2020年要建立这样一个目标,要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 在建立过程当中,我们现在遇到一个正在做的事情,要建立指标体系,按七部委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我们上市公司的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环境保护信息,主要是污染物排放,第二个适应气侯变化的相关信息,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第三个资源节约利用情况,主要是节能减排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的信息。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设计我们正在研究,这个研究好以后,我们会分广泛的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要在建立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这种制度建立以后我相信ESG投资的基础信息数据来源,会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和公司治理信息越来越完善。对我们国内的推广ESG投资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从全球来看,环境信息的披露,有些交易所已经做了强制性的要求,有些建立了半强制性的要求,做强制性的要求,环境信息有些大部分关于污染物排放的信息做了强制的要求多一点,国际机构也关于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对于资源有效利用有的要求有的没有要求。半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有一个特点,我们观察了一下交易所,上市公司对这些不做强制性要求,披露的环境信息存在披露的不全面,挑着披露,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披露的纪实性也不够,我们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对我们推广、发展ESG投资,都会奠定非常好的数据基础,这个应该是我们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里非常重要的措施。对以后资本市场调度资本资源、吸引长期资金投资我们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实现资本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都会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从上市公司数量来讲,从投资的金融资产规模增长来讲,从方方面面来看,资本市场潜力还很大。我们在绿色金融体系框架下,做好信息披露,做好投资者的ESG投资的推广、指标编制,让投资者了解ESG相关理念、相关做法,借鉴国际做法来讲,我们把这几个方面都做好,都非常有利于形成持续健康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对我们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于华:我试着回答您那个重要的问题。我个人感觉MSI指数把中国A股纳入到了新型市场指数当中去,挑选标底肯定都有标志性的特征,流动性比较好,业绩比较好,治理结构也相对规范。但是它现在明确提出要求,你们这些公司要明确认同ESG的原则,他表示了国际投资者的趋向。在整个全球的投资管理实践当中,大的机构投资者,ESG已经变成投资流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尽管决策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讲已经在产生很重要的作用ESG在决策过程当中。 实际上这个要素传达到中国市场上,我个人感觉它是具有很深远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在两个方面影响我们,一个它会改变上市公司的行为方式,现在我们一些大的上市公司,已经在自愿的做一些信息披露,中石油、中石化ESG方面都有自己自愿性的披露,香港交易所要求你不披露就解释,也是半强制性的披露方式。现在这个把它扩大到了所有中国A股的上市公司,只要你纳入到MSI,你就要认同ESG,就要在各方面自己采取一定的措施,会改变上市公司的行为方式,要顺应这个历史潮流。第二个,它会改变资本市场定价方式,这个定价方式已经在发生作用了,现在很多大的国际机构,说我确定了在一些行业投资的比重不超过一个比例,比如典型的烟草、博彩,甚至把军工也列入里面。还有一些公司讲究白名单、黑名单,黑名单就是这些公司不能投,白名单就是挑选了非常好的ESG标底公司,只能投这些公司。 不管各种方式,我定价的时候,倾向于给ESG原则的公司更好的价格,它会对A股价值会产生影响,凡是污染的公司,将来压力会很大,股价的压力会很大,国际投资人会带动这个市场往这个方向倾向,这个意义会很大,将来中国A股市场会有这个效果,大家恐怕要今后在做基金公司、买方公司在做市场分析的时候,必须得考虑这个东西了,现在没怎么考虑,将来必须得考虑。如果大家全球化以后,包括MSI在中国市场的引领作用产生了以后,将来会逐步往这个方向去走,尤其像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将来出了上市公司评价标准、ESG标准,评级公司也在评,压力都来了以后,肯定会产生分化。 大家不要把ESG理解成一个简单的社会价值,它会在经济效益上真正的产生分裂性的效果,这对社会确实是好事,我们的市场其实是不可以离开国际市场太远,最后大家还是走到一起。 主持人:于总的分析和意见,原则上和马院长今天发布的书名是相迎合的,ESG投资既代表未来,更代表一种价值判断,它会是一种新的价值判断规律。原来我们说ESG经常翻译成为责任投资,马院长在今天的书里翻译成三优投资,从更正面的角度看,它不是一种被动的义务,而是主动评价的态度和精神,ESG市场未来将是无可限量的。 (提问环节) 提问:国内现在恰好是投资回报比较好,国内你们的客户、机构和个人,对ESG投资现在需求怎么样?包括个人要发行的公募基金,在发行之前肯定会做市场调查、安排,你们预计需求会怎么样?这个需求需要创造,投资者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市场有105只跟环境相关的基金,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基金管理规模怎么样?市场的接受程度怎么样? 于女士:我先回答后面的105只目前是700多亿,我们的环保基金截止去年末是9亿左右,去年环保基金受大势的影响,回报不如前几年,但是整体给客户提供稳健回报的一个产品。 你刚才提到机构投资者在选择合作伙伴以及选择基金的时候,ESG标准目前是怎么样,我可以透露一个信息,最近行业第一大基金管理公司易方达,荷兰首相到他那去了,带了荷兰最大的一个机构,一个基金公司几乎可以富可敌国的和一个欧洲首相到公司探访,国外的很多养老基金机构。养老目标基金上周上报了40多只,整个基金选择的标底,都会按这个方向做一些安排,两个方向上,我们自己基金公司在养老目标基金的成立及标底的选择上,将来肯定会在ESG标准做选择。 于华:在产品过程中,开发过程当中,我们对客户也有过一些接触,接受ESG认同它还有一个过程,去年我们在做研究初始的时候,我们自己心里都没底,客户处在去年那个结点上,他也很纠结。 我认为从我们过去这阶段做ESG产品开发调研过程当中的理解看,上市公司行动还是相对更积极一些,因为它有个人政策和压力,所以它有所行动。买方机构、公募基金现在在开始动作起来,在基金业协会的带领下,在我们绿色金融的推动下开始动起来,但是机构投资者是相对的在观望,大家最后要干赚钱的,让我能赚到钱,我表示一个社会的价值的贡献力可以,但是赚不到钱,恐怕得想一想。 提问:能源基金会的刘主任,现在有2.6亿美元的项目,有3000多项目,你平常筛选项目的时候,有哪些标准?整体项目的收益率,哪种项目收益率最高? 刘爽:我们是非盈利性的基金会,我们在投资我们项目的时候,我们是没有收益的,我们的项目性质是跟有一些大学和智库,他在政策的制订过程里,或者有很多前瞻性的研究,未来会对政策的改变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更多是支持这类的项目。 提问:筛选的标准,您大概会投哪个类型的项目? 刘爽:因为我们自己的项目组是按照投的政策领域分的,我是来自于低碳转型项目组,我负责的领域主要是跟中国的中长期宏观发展目标,包括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能够去支持这个目标,经济政策里可能包含了财政部负责这些政府的补贴应该怎么样去用,包括碳交易、碳税、环境税、化石能源补贴等等,包括绿色金融。除了我负责这个项目之外,能源基金会还有其他六个项目,可能很多项目是更偏重于专业的行业领域,比如我们有专门的交通项目、工业节能项目、城市和建筑项目、电力项目和环保保护项目。 提问:目前各个不同的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都在花大的力气构建自己的ESG指标体系,并进行应用,目前评级的数据都没有对外公开,主要用于自己的投资使用以及研究使用。就绿金委的角色,绿金委会继续鼓励百花齐放式的ESG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是会引导几个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可以指导、引领性的指标体系的使用,并保证评级数据的对外公开,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使用数据。 马险峰:作为绿金委鼓励大家各个方面都开展研究,这是ESG相关的评级、指数内涵、外延,指标体系设计,这些属于绿色金融的基础制度,鼓励大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慢慢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大家一致的看法,相对来说会形成一些比较倡导性的指标体系设计,但是这个现在因为ESG处于研发阶段,广泛的商业推广应用还有一个过程,在基金公司大量的搞ESG产品的研发、开发,还是在未来,现在比较少,所以现在还属于鼓励阶段。未来也不会强制性的推广什么,都是集中大家的智慧,最后大家能够公认,形成一个最大规约数一样的东西,也是市场选择的,我们鼓励大家研究创新。 提问:于董你们在开发ESG产品的时候,是如何将ESG的表现,和你们其他基本面的分析做结合的? 于总你们发环境类的基金,有一些经验了,你在做产品开发的时候,除了看环境的成绩和表现,怎么去跟你们的基本面的分析做结合? 于华:你们机构都是很专业的做ESG,您刚才提的问题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在投资组合的决策流程当中,ESG到底怎么样融进去,现在在操作实践当中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法,有的是黑名单、白名单,我们用的是白名单,只要名单一确定,投资范围确定了以后,就没有ESG了,我选的ESG标底都在这儿。只要ESG标底一选定,我用正常的基本面、多因子来分析,唯一可以对外讲我是ESG,因为我的标底范围已经圈定了,没有在选股的时候用ESG的分数,因为我没有任何这方面的信息。将来你们做的评分、评价体系,将来可能会对投资流程有影响,因为有这种信息了,在选择个股的时候可能会考虑,目前我们去年做的时候,如果没有个股评价,只能先用个白名单,只要一圈定那个,其他的决策流程,跟正常的选股是一样的。 于女士:环保主题基金的选择,最重要是要看基本面,就像各种主题基金每几年大家都会看到,可能整个证券行业会集中推出某一类环保主题基金,应该基本面在ESG的标准之前的。第一个论坛也有一个结论,绿色金融和其他金融没有什么不同,它一定也是通过一笔笔的金融业务做出来的,最重要也是由市场划的,是基于基本面的分析,选择未来能够给客户带来回报的标底和产业。它一定有要可持续,这样企业才会有内生动力。 刚才于总也提到,其实前天才和你们郭总碰过面,你们做的事情前些年比较超前,可能你们最近也感受到了,融绿的出现,包括最近业务的增加,可能正是感受到了从绿到深绿的感觉,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绿色金融,按照ESG的标准来设立产品,来获取客户,最重要的前提可能还是尊重市场化、可持续,和企业内部有内生的动力做这件事情。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于总的分享。今天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各位听众一起参与ESG论坛,也据说因为我们今天开了绿色金融的年会,明天的空气质量会大幅提升,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2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Fintech 与绿色金融”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 图为分论坛三:Fintech 与绿色金融论坛现场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年会,大家也参加了上午的论坛,都了解了我们绿金委从2014年底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到2015年设绿金委到今年这是第三年。 我是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王遥,作为当初绿色金融工作小组的最初的成员一直走到现在,我们感触颇深。这几年从推动绿色政策的框架到后面方法学的研究,到各种产品创新,绿金委在其中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其中。 今天我受主办方的委托,作为论坛的主持人,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论坛。金融科技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对我本人来讲我是对技术了解非常少,我也觉得很高兴能够主持这场论坛,对我来讲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今天的专家有两位是来自银行,还有两位保险领域的专家,还有一位来自于公共环境数据中心马军老师,马军老师在这个领域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非常令人尊敬,他们在环境数据的搜集和应用上现在有非常多的成果。还有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秘书长曾光,曾秘书长会从整个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方面的应用,金融和科技两个方面怎么结合,给我们谈一些相关的观点。 首先问彭总,邮储银行和IBM已经合作推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系统,这个叫区块链应用与银行核心业务一个很前沿的实践,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的方面有没有什么创新的实践? 彭作刚:谢谢王院长,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论坛,又是作为抛砖引玉,第一个发言。 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做了一点探索,比如在与IBM共事、合作,在资产托管业务,区块链平台方面我们创新应用智能合约、分布式共享账户、共识机制,以及区块链技术中的P2P网络技术,比较好的实现了资产托管业务中的各方信息共享,托管投资指令智能控制。尤其是比较好的促进了客户隐私保护以及数据安全,托管业务涉及多方,一般至少有委托方、受托方、资产管理方以及投资顾问方,一般有个审计方,五方,通过这样一种机制能够比较好的优化流程,实现了多方信用验证机制,以往的周期比较长,过程比较复杂这些痛点问题的解决。我也是听说我们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比以往的流程节约了60%到80%,我自己也觉得比较吃惊,这不是我们所在的授信管理部的应用,是行里托管业务部的应用,觉得效率、风险控制的提升,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个就是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方面。 另外一点,跟大家介绍一下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应用,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上,邮储银行我们的定位主要是一个普惠银行,我们的资源禀赋、网络、客户结构、资产负债结构,也决定了我们主要的资源、精力、业务是放在普惠金融领域。大家看到最近这几年,金融科技真正应用的比较广的如火如荼的领域,就是在普惠金融领域,普惠金融领域我们在这方面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和挑战,当然这种挑战对我们也是一种倒闭,就是要求我们邮储银行作为一个传统的,在2007年之前我们还是整齐合一的银行,真正成立商业银行我们只有十年多一点的时间,真正像市场化的改革转型,我们和兴业银行相比差距比较远。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我们从全行自身战略上,还是高度的重视。 我自己总结,我们大体上实现了五个一体: 首先我们在公司治理上,对于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方面体现到规划中去,体现到行里的战略中去,我们在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三年规划里都有体现,每年年度的工作目标,各个部门、分行最后要落实到具体的环节里去,这个通过公司治理的机制健全完善,还是给予比较好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我们在渠道方面,我们现在网点覆盖全国城乡,接近4万个网点,除了物理的网络之外,关键要发展虚拟的渠道。在座都已经很少去商业银行的网点,其他金融机构的网点,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手机银行自助,实现了基础的金融服务。我们也是同样如此,我们邮储银行去年就新增了2700万户的手机银行激活客户,活跃的客户比这还少,我们整个手机银行超过一亿,活跃的客户也只有一半左右,但是既使是一半,尤其是考虑到我们邮储银行用户大量在县域和农村,在消除信息化的鸿沟,普通金融的鸿沟方面,我觉得金融科技的应用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我们是在产品方面,过去传统的产品很多要到物理网点,特别是要签订纸质的合同和单据,但是现在我们通过产品上的升级,尤其是在零售信贷服务领域,无论是在个人个体工商户的消费信贷领域,还有小微企业服务方面,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实现了无纸化、及时化,这种及时性、实时性,大体上可以做到当天之内,这个效率节约比以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自己也感觉和一些真正的Fintech公司也还有差距,主要是因为差距上来自于监管对于银行的制约要比他们多。比如说我们在账户的开立上,有的时候必须到现场开户,在反洗钱的要求上,对商业银行的要求非常高,以及在资金用途的要求上,去年监管新增以后对商业银行的要求特别多,我们也有两三个分行因为消费贷的资金流向股市、房地产的首付,受到比较严肃的出发,但是这个在现金贷领域、金融科技公司,这些非金融公司放贷受到约束确实非常少。现在我们看到央行行长都提,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统一的监管,如果一个标准的话,我相信对于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大家会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四,在业务流程上要再造,按照现有信息化发展的水平,我们优化流程,无论是从前端开始跟客户的界面上,我们通过电子签名、人脸识别,很多真实身份的验证上,尤其是现在生物识别技术的进展,也都是在加快应用,这方面可能我们也高度关注里面的风险。现在比较常见的应用像靠刷脸取款,这方面探索比较快一点。 第五,在风险管控上,商业银行核心还是经营风险,在风险管控的环节方面,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主要是大数据,我们要整合各方面的数据,这样来实现客户比较真实准确的画像,实现审批的智能化。 我大体上觉得五位一体方面我们邮储银行在做探索。 主持人:谢谢彭总,我想问一下陈亚芹处长,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一直处在一个先锋地位,他们做的时间非常长。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金融科技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但是这是趋势,我们很想了解兴业在这个方面有没有一些应用金融科技的手段,来促进你的产品和业务创新,目前有没有一些布局和实践? 陈亚芹:本来在绿金委开展的工作当中,兴业银行也牵头其中一项,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我们在产品创新这个小组设立之初,在确定了几个大的产品创新的方向上,其中之一就是金融科技,我们小组当中也吸纳了很多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我本人也是边学边干,在金融科技领域可能谈不上有多专业,但是我们一直在跟他们及时的交流,有些信息上的沟通,有些模式上、产品创新上的一些碰撞,希望能不能把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一些比较实际的应用。 我首先想简单谈一谈我本人对金融科技这个事情的理解,彭总刚才讲了很多我很认同,金融科技本身的发展,对传统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再谈一谈我们已经尝试做的结合方面的工作。 金融科技不知道有没有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手段,将来更多是商业模式,以及未来影响整个金融市场运行规则带来的变化。应对金融科技,传统的商业银行很容易形成的观念,好像已经被互联网远远的抛在后面,或者很多的方面实现了一些超越,但实际上传统银行机构由于这么多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监管机制的约束,在某些方面没有办法直接取得一个突破,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这些变化,我们也是敞开怀抱,拥抱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科技。 兴业银行本身,我自己也跟我们的科技部门、信息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同事做了一些沟通,兴业银行已经尝试开展的工作,主要在几个方面,我们首要关注的是对传统产品和商业模式带来的影响。在商业模式对公、零售、金融市场的条线,都有一些影响,零售方面可能是受冲击比较大的。针对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带来的这些影响,我们从几个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比如说我们在支付方式上,我们主动的跟互联网支付渠道进行对接,在绿色金融领域也有一些应用,比如水务、供暖,类似公用事业性的企业,支付结算方式的便利,对这些企业的现金流的提升和稳定,以及帮它在吸引来一个更好的客户来源,是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 比如在供热行业,以前都觉得供热企业大部分是亏损运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热费收不上来,有客户意愿性的问题,也有支付方式带来的影响。以我本人来说,每年供热公司给我打电话,让我跑到一个网点,带着什么东西缴费,像我这种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出差,我肯定能拖着就拖着,但并不是我没有这个意愿,我是很愿意交的,这是一个生活当中的小例子。 第二个方面是金融资源使用的效率上,比如像我们推出来的网贷产品,我可以基于大数据,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根据他的税收、政府的奖励、整个现金流的情况,拿到这些大数据,可以对他的金融方案、规模进行一个自动化的测算和匹配。 第三个体现在财富管理,之前有一个新闻智能投顾,机器人操作的比很多年的基金经理成绩还优秀,我们也在尝试采取这种方式,对我们现在的一些资管类的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还有一块是人工智能,以建行为典型的,在上海刚刚开了一家无人银行,我正好上周在上海出差,特意找了个时间参观了一下,去了发现它也不是完全无人,还是有人在那服务,而且一些正常传统的金融产品,可能以前我们通过一些自助机办理,主要体现在功能上。我觉得它最领先的方式,比如整合了一些图书馆、游戏类的,可以比较跟哪个明星长的比较像,这个是体现了一个迎合未来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习惯的问题,这也是金融科技对银行提供的服务的能力,或者是服务的方向上的一个引导。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在风险管理,我们利用大数据、各种各样的信息抓取,今天上午我们部门的领导也发布了一个点绿成金的绿色金融的系统,绿色金融系统当中很重要的一块职能,金融科技在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落地,我这个还专门找风险部的同事要了一个很详细的介绍,他们有一个产品树,针对风险管理的各种需求、不同阶段流程,都有相对应的系统。今天上午我们系统跟它也有对接,黄金眼系统的功能是把现在一些可视化的关联技术,可以把客户的担保资金,关联关系网络上百项的指标构建起来一个客户的异常评分系统。我们从负面信息、正面信息、所有公开渠道、非公开渠道的信息,都集中在大数据平台上,就叫黄金眼,每周都会对这些信贷、非信贷的客户进行全面的扫描,黄金眼的系统还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获奖的,专门到监管机构进行了汇报,它起到最重要的功能可以对客户的一些存量业务实现预警,根据目前的统计,预警的准确率能达到55%,运行到去年年底上线到现在排查的风险已经达到77个亿,这个大大的提升了银行在这方面的风险管理能力。 还有一块比较重要的叫合贷宝,更多是为了节约银行业务操作当中的流程和人力成本,提高效率的,它可以把自动抓取和网站的数据给客户形成一个客户画像,自动生成一个征信的报告,这样就避免了以前都是人工开展,可能会存在一些造假、效率低、工作量大、人员的变动带来操作上的失误,我们初步的统计,每年可以节约人力成本6000万。风控搜和负名单,更多从负面控制的角度,我们目前已经跟公检法、环保、税务、反洗钱、P2P平台跟他们黑名单、灰名单进行对接,把这个实际应用到了授信政策当中。现在发改委在牵头做信用中国的建设,将来这些数据有可能都会放在它那里,只不过它是在出原则,银行在操作层面已经开展了。 有了这些之后,我们把现在管理的上万亿的资产,有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都筛选出来,如果上了黑名单,会对每一个企业用户、零售用户,未来在整个金融市场上所有的融资安排,都会产生一些影响。比如授信政策当中,你到了黑名单,对授信的总额就会有一个控制。 第三个大的方面,服务方式和能力上的改变,我们现在面临的客户群体都是90后,目标都是未来的服务人群,他们从小就在接触互联网,他们消费习惯和观念都不一样。怎么样针对他们的喜好设计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这个也是要靠金融科技的手段来解决的问题。 还有一个方面,要靠科技办行,未来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可能就是一个科技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这也是一个好事,对整个金融系统对我们是一个倒逼。 王院长所提问的,我们毕竟还是在讨论在绿金领域的应用,上午介绍的系统也是通过种种技术的手段实现了运营管理,比如说绿色项目的识别筛选、风险管理,包括现在跟环保部企业环境评价以及环境违法信息的整合,包括运营管理考核评价生成一些报表,这本身是一个案例之外,我们还希望、也正在计划把系统进一步升级,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服务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对这个行业在未来的运营做一个预判,对行业的景气程度、绿色产业发展的趋势,甚至把未来这些绿色技术的推广使用,来做一些需求和供给上的匹配。还有一个方面,针对特定的具体融资主体,我能够通过它的历史运营情况,或者上市公司有一些公开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投资人对他的关注度、兴趣度,能够自动的生成投融资服务方案方面的安排。 最后一点,现在监管机构非常关注的是数据治理的问题,国务院上周刚发了一个文件,要加强金融领域的数据统计工作的排查,昨天我们收到了人民银行的文件,要到各个银行去开始开展检查了。其中包括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到底是怎么做的,标准之间的影射、执行,到底做的怎么样,我认为这也是数据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我第一个问题先讲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谢谢陈处长,刚才两位银行业的专家已经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他们的经验,现在问一下两位保险的专家。首先问周总,请您再介绍一下您上午没介绍完的平台。 周俊华:我在谈巨灾或者巨灾保险的科技方面,我先讲一下再保险是怎么回事儿。 再保险就是直保公司的保险公司,我们的客户就是保险公司,平安就是我们主要的客户,保险公司所做的业务当中,很大的一部分也是风险比较大的部分,比如说巨灾、人为的,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全球再保市场,去年整个再保市场不好,那是美国的三场飓风造成了保险损失达到1000亿美元。中国也有这种情况,比如我们的天津812大爆炸,还有一些大的台风,只是我们中国目前的保险深度相对比较低,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之后,赔付相对比较低。 比如今年是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当时的保险损失在里面的赔付不到1%,随着我们保险业的发展,这些现在巨灾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再保险公司在里面承担的损失,也会越来越大,而且很多是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自然灾害的损失。 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成立了巨灾研究中心,开展了很多巨灾领域方面的研究,这里可能和传统的保险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别的险种,比如车险、人生意外都有很强大的大数据支持,风险评估可以基于传统的统计学来做。而对于巨灾来讲,由于它的概率相对比较小,但是影响比较严重,我们就要结合新的研究手段,和一些与巨灾领域相关的数据、研究机构的成果,来做我们保险行业的风险评估。 我们今天上午提到的巨灾平台,整合了现在这些和灾害相关领域的数据,比如气象、水温、地震、滑坡、泥石流、雪灾、雷电,所以把那些原始的数据通过分析,然后以一种保险行业所能解读的方式,比如我们做到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灾种风险等级的大小。比如这一栋楼位于地震风险会怎么样,暴雨风险会怎么样,可以通过平台在这上面做一些给所有用户、保险公司有一个等级判断。我们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些数据的融合。 第二个层次就是风险评估的模型,风险评估的模型要做很多的模拟,而不是基于三五年的统计,比如地震来讲,唐山地震40多年了,汶川地震10年,过去那么长的时间段才发生。如果我们保险一年一保,你要收多大的价格,这要涉及到我们和地震部门去谈地震的分布、断层、各种结构,我们还要结合工程方面,比如防震标准,把这些科技应用的手段结合在保险的产品,保额、免赔额,才能形成一个评估的结果。 第三个层次,保险产品,保险解决的是风险的一种转移,被保险人的风险在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甚至国际的资本市场里面,怎么去转移,每一个参与的主体在里面承担了一个什么样的风险。这个保险产品要能够度量,度量我们用模型来解决,接下来要通过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在产品开发上做一些更适合渠道、提高承保、定价、理赔,提高效率的方法。 这里举一个例子,现在都可以用手机APP买东南沿海台风的,一点开一定位,你家的房子是属于你的,就可以买一个根据风速的,当那个风速达到多少,降雨达到多少对你房子造成破坏,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赔付,也没有察看,我们在保险领域从渠道、定损、理赔都比较便捷,更刚才银行的两位同仁讲的一样,我们能够让效率提高。 我们2C端对再保公司这种商业模式比较少,因为我们直接客户是保险公司,其实我们的服务对象是B端,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实际上要做很多的从科技手段上的防灾、防损和风险管理。比如说有预警的这些信息,发布到公司,通过这些公司发布到被保人的手中,让他们更好的防控风险。而且面对风险在转移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比较大的风险,比如通过巨灾债券的形式发,国内第一只巨灾债券是中国再保险发的,这个债券当中国的地震风险,中国再保险承担的地震风险,通过第三方的机构成立一个SPV(特殊目的的机构),再发到投资人手里去,这也是一种风险的转移。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地震风险变成全世界共同承担,这是从风险转移的角度来谈的。 我们现在主要做的工作,我们定义为ABCD,怎么在我们巨灾领域当中合作,能够更好的把风险评估的更准,能够为此研发一些更好的产品,促进风险转移。 主持人:绿色保险的范畴很大,除了环境污染责任险、巨灾保险包括各类农业险,都是绿色保险的。平安保险理赔部总监徐总,了解一下在过去一年中银眼系统在应用层面有哪些进展,有没有一些障碍需要突破的? 徐伟:感谢王院长的提问,也非常感谢刚才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再的周总,对于再保险领域的详细介绍。 我去年袁总对于DRS2.0系统做了一个业界的发布,同时在2017年我们对于DRS系统进行了一个全新的升级,升级为3.0的版本。我们DRS系统主要结合了国内64年自然灾害的数据,可以实现四方面的功能:灾害评级、风险预警、对于客户、产品制订差异化的专属风险地区,主要是这四方面的功能。 2017年我们对于整个DRS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重要的举措是开放了对于DRS对于客户、政府、公众、合作伙伴全方位进行了开放,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服务。其中在轨道交通、基建、高层建设等三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下面我简单的结合我们在高层建筑风险防控上的应用,以及平安风险风控最新的实践举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去年我司在业内首推了高增建筑风险防控物联网+保险的全新风险防控的模式,建立了针对于高层建筑全新的防灾防损的体系,为高层建筑主要是火灾的风险,增添了整个高科技的利器。这个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全一新,一全指全过程,保险公司会深入的介入到高层建筑,从设计到建筑、运营的全过程当中,从源头上控制风险。一新搭建了智慧物联网消防监控的平台,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系统监控消防系统健康的指数,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的方式统计高层建筑在进行防火管理的有效措施。达到的效果,当火灾风险达到预警阀值的时候,我们就会启动电话自动的呼叫功能,直接触发到相关的联系人,及时进行相关的处理。 这套崭新模式的背后,是整个DRS系统的支持,同时我们这个模式也应用到了整个互联网3D实景重现,包括雷达卫星遥感的整个创新技术,可以通过一图掌握高层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状况,该作业模式目前已经在国内部分的高层建筑,已经进行相关的应用,包括上海中兴、平安金融中心,包括中国尊的风险防控的工作当中,也为我们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方面,昨天平安最新发布的一个风险防控的举措,昨天平安连同上海同泰火安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了火灾实验基地的揭牌仪式,这是整个保险行业第一家火灾实验基地。目前实验基地除了常规的火灾、实验设施以外,还引进了国际领先的隧道、底下建筑、文物建筑的实验平台,未来主要是实现三方面的功能: 功能一,消防设备、新技术的应用。 功能二,我们为企业客户提供整个生长安全的培训。 功能三,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提高整个人员的风险防控水平,进行相关的火灾实验。 未来平安的风控,主要致力于风险、保险加风控,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模式的探索,未来我们也寄托于以基地为基本的起点,后续逐步的搭建多种形态的风险管理认证的平台。同时进一步提高整个保险行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助力社会整个防灾、防损水平的提高。 主持人:谢谢徐总。下一个问题问马军老师,马军老师你们在公共环境数据方面做了很多年的积累了,最近你们也是在绿色供应链方面做了一些创新,你们跟NRDC合作开发绿色供应链CIPI指数,区块链技术现在被认为是有利于解决供应链金融的开放性,您怎么看待金融科技和绿色供应链金融相结合,您认为有什么样的发展契机,或者把您现在做的工作也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马军:谢谢王院长,今天作为绿金委的理事单位,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年会讨论。 如王院长所说,我们现在看到重大的机遇,我想这个机遇首先是源自于环境数据的大幅扩展,这种扩展达到了某种井喷的程度,背景就是中国环保部门不断在持续的公开,其他的一些资源相关监管部门在公开,而且从中央环保督察强化监管,企业的相关环境表现的数据,也有极大幅度的扩展。今天如果打开我们的未蓝地图手机的应用,把这部分数据集成到手机上,就能看到全国3600个以上空气检测的站点,包括数千的水质,河流、湖泊、引用水源、地下水,包括首次有了海洋的一些数据。包括土壤风险源的数据,第一次进行了大幅度的公开,这些都是不一样的。在上面百万级的企业,不但和数据库进行了一个关联,这些企业环境表现,而且都落到了电子地图上,都可以形成对周边的影响,和它自身受周边各种环境条件影响的风险的评估。这个是以往所没有这样的条件。 第二个方向数据应用,在绿色供应链的方向,比绿色金融方向取得的进展要更加的快,而且它是更远的,这里面主要涉及到国际大型的企业在中国,因为他们已经有20年的供应链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管理的经验。现在特别是在中央环保督察,过去两年的强大压力下,甚至上到四五级供应商的被关停,在某些危废或者园区污水处理厂被停的情况下,也能导致他的供应链的断供,这个断供的风险变成实实在在对他来说是商业的风险,不再是仅仅在CSR的方向上要去管,而实实在在必须去看。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跟以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现在同事每天和这些大型品牌进行交流。向供应链那么高层面去延伸的时候,所涉及到对他们的挑战,既使是全球最优秀的企业,已经开始力不从心,管理一级供应商还可以,二级勉强,现在向三级、四级、五级怎么管,这么多数据怎么去处理,我们每天收集到的数据,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都是在翻番的状态在增长。这些企业希望能够用更加先进的方式,更加新的技术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就开发了生态链一套系统,让这些企业、品牌能够实时动态的关注到所有的供应商,包括不同级别的,要求它的供应商也关注他们自己,再向一级向上一级延伸,直至生命周期的这样一种可能性已经产生了,由这样一种关注所带来的就是实时动态多方信息同步,不再有原来那么多沟通的成本,漫长的交流和解决问题。 由此引发的这些不去关注的企业,风险会进一步加大,供应链的环境风险来自于政府的处罚、督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但是供应链上一旦被停止订单,现在很多品牌已经写入到了采购标准里,一旦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现在一些品牌要求的是一个月必须要有效的说明,三个月到六个月必须彻底解决,很多问题必须要及时了解,一旦不能跟上,订单被停,它是双重的处罚,环境处罚和其他供应链上的风险。所有这些风险,我们作为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绿色供应链在这儿产生了某种契合,我们需要和这些品牌同样了解,和这些供应商同样了解,特别是大量生态制造性的供应商企业。如果我不去,忽略风险,很多金融机构在做大数据的整合,这是特别积极的,我们现在在这个领域里耕耘的时间更久一点,我们希望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如果大家能够有效的跟进它,这个风险就转化成了某种机遇,一方面降低贷款的风险,现在数据的交互已经非常密集,很多供应商被推动公开大量的数据,数据的交互会给我们识别绿色的投资项目,能够带来很好的机遇。 我最后想提一点,我们现在作为金融科技,大家都在看区块链这样一些技术,难度像比特币那样的是虚拟的状态是最容易的,但一旦落到实践中间,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是非常大的挑战。真正能够落实的,很多说是区块链,实际上是一个可追溯性传统的复制,但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如何确保原始的数据的真实,然后再用区块链的技术,保证在一层一层的层级之间不会出现问题。我们和众多的环保伙伴,以及专业的机构,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形成对于这些企业出现的环境问题,从识别一直到最后,怎么样从信息公开,一直到最后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审核,这样一整套解决的机制,这套流程、标准实际上已经被广泛的认可,我想这方面其实是我们在金融方面绝对没有这些金融机构伙伴这么有经验,但是在环境的方向,也是高度技术性,而且还有很多复杂性。 这两天都看到,从央视集中的报道,到环保部昨天重拳出击在这些忽略环保督察结果的,可以看到你虽然跟政府的部门对接在一起,他跟你说这个企业没问题,这个投诉不是真的,实践中间到底是否是这样,需要第三方的数据。我们恰恰所做的就是这样一些工作,我们跟RDC一起开发的CITI的指数,包括绿色供应链的一套体系,都是用来做这个,这方面有很大的机遇,我们期待环保的技术和金融技术更多的融合在一起。 主持人:谢谢马军老师,数据的可得性、真实性、完整性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环境数据方面。曾秘书长,刚才前面专家都从所做的业务和相关的方向,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经验,我个人也经常会有困惑,我们在这里面利益相关,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和诸多数据共享的利益相关方,每个角色在这里面有什么优势,特别是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怎么样去实现优势互补。 还有一个问题,这种数据的共享,怎么样能够在一个平台中大家共享,而不是多个平台,每一个平台都要建一个这样的平台,事实上跟以前没有太大的区别。 曾光:大家下午好,我是深圳互联网协会秘书长曾光,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协会是在深圳市政府指导下,成立一个官方行业自律组织,目前三大块工作,第一块是配合整治办进行网贷行业验收、备案、整改工作。第二块是在党建,特别在非公两新组织党建也是深圳市的单位之一。第三块是金融科技,这一块也是我们在和政府部门一起推动相关的金融科技创新、落地、研发、评奖等等一些工作。 刚才主持人提到一些问题,现在金融科技很多机构都在参与,包括传统持牌金融机构,类似于BAT互联网,信息技术机构,监管科技,都在不同程度的参与金融科技。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和差异化比较明显,传统金融机构,我原来在银行工作,我原来在银行从事的就针对两钢一上行业授信,后来离开银行了。前十年钢铁、煤炭是最火的,我有深刻体会,银行有它的优势,第一个是面向公众,信用成本是很低的,信用值很高,可以很低的负债成本,募到很多的钱,资金成本很低。第二个它跟公众的信任成本比较低,容易让大众相信他,第三个优势在于数据量,特别是金融行业的交易、授信,各种环节里积累的数据量,可能是互联网机构所不能比的。 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第一个是一行授信体制机制激励不够灵活,原来很多跳槽去银行的不太适应,又没有股权、期权,激励方式也不是很灵活,要受到层层汇报、受限,大的框架在上面,很多人去了银行之后最后走了,不太适应自己创业去了,机制问题。第二个问题,创新的动力,银行和大的金融机构都在创新,但是创新的尺度没有BAT互联网企业创新尺度大,也许会错过一些机会,但是我觉得等到传统金融机构看清楚之后,它的机会也很大。比如平安集团也是我们协会的会长单位,包括平安科技、平安一账通,都在转向金融科技业务主导的,平安一账通确实推出了很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工具。金融机构也在迎头赶上。 另一块我们也接触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他们也在从事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标准制订、应用场景落地,他们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机制非常灵活,大家为自己在干,也比较愿意加班,深圳有两波下班高峰期,一波是6点,还有一波是10点到12点。从这种动力来看,他们可以做到很多创新,但是劣势也比较明显,在于往往一些互联网企业,中小企业做的东西,往往不能马上被应用到机构应用场景里,他们开始也只能从边缘化,不受人重视的领域切入。 大家前两年讲的比较多的是竞争,现在主旋律还是合作为主,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资金机构发挥信用陈本低的优势,互联网发挥创新的优势,互联网企业有一些金融机构触达不了的客户。邮储银行能够触达到二三线、三四线更低层的用户,互联网企业拼多多这种能接触到六七线城市,比金融机构接触的层面更深一点。应该结合传统金融机构资金、信用品牌的优势,和互联网企业的渠道和获客成本低的优势,我相信在这种结合里,会有非常多的点。 绿色金融、绿色能源供应链,讲一个案例,金融科技的技术怎么样和绿色产业结合起来,这个事情正在做,正好有央企旗下有一个新能源集团,运营一些分布式的光伏电站,这些肯定是代表新能源。金融科技公司在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数字发电资产可信数字化的问题,第二个是一个追溯的问题和溯源问题,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在这两个方面可以有非常长足和深远的应用。现在目前很多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技术都有所介入,我去过世界银行,我问他们对金融科技怎么看?他们说区块链技术正在应用,应用在土地管理、供应链,但是大家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在上链之前,在资产数字化之前,怎么样保证这个资产是真实有效的,是没有被欺骗的。这个问题目前行业内有一些其他的解决办法,互相验证,包括把账本的容量可以扩充一些,把结点相关的信息放到结点上,等等一些方式。你处理问题,如果结点的容量太高,可能交易并发量、吞吐量会下降,金融科技的重点是如何在三角里达到一个平衡,又要信息量大、并发量高、交易快、真实,我觉得不可能,里面怎么达到平衡最重要,这是我们协会和我本人比较感兴趣的领域。 我们也在致力于推动企业合作,这是我们一个简单的观点和陈述。 主持人:第一轮问题各位专家都介绍了非常好的经验。第二轮问题,彭总您是授信管理部的,可能在授信管理过程中,怎么应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解决信用的难题,更加具体一点,在银行你们是怎么用金融科技手段将外部的企业环境信息为金融机构用,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你们主要是以普惠金融为主,支持中小微,在这个方面怎么样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手段。 彭作刚:确实这个问题对邮储银行来说不太容易回答,现在绿色金融,特别是绿色信贷,因为还有一块是绿色债券,这一块无论是从人民银行还是银监会,它所定义的受众、借款人、融资人,基本都是大中型的企业,这些客户的环境信息、第三方的数据、政府部门的数据支持,我觉得相对来说要充分一点。但是对于中小微,特别是普惠金融部分,我感觉确实比较困难,就像今天讨论的主题,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绿色金融在大中型的融资服务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但是金融科技以及绿色金融的结合,在普惠金融这个领域,要应用好的话,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挑战。 比如在客户的识别上,小微的客户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我感觉还不仅仅是大中型企业所带来的,这些负面的影响,我们14亿人口,每个个体带来环境的影响,累计起来总量非常大。在普惠金融领域,怎么把绿色落地,首先要在识别上,识别上需要标准。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安全领域,这些标准都不是很清晰,我们在融资服务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中小微和个人,如果把绿色的理念建立下去,这个里面的成本比较高,成本就是因为每一个个体高度分散,如果不依托金融科技,肯定成本降不下来,但是依托金融科技标准非常完善。 我们在积极性上,现在绿色债券发行了以后,地方政府在贵州有绿色金融实验区有五个省份,地方都有政策,还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但在中小微领域都不够,包括税收,以及在商业信贷上的特殊支持。人民银行银监会绿色信贷的统计都没有包括进去这部分,它是不是绿色,既使是绿色,但在金融机构这边享受不到来自监管评级各方面的政策上的支持。 在可持续性上,这方面要形成长效机制,比如绿色一定是从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控的角度,极大的降低风险,无论是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上,都非常愿意去做,但是确实成本比较高,降低了风险成本,但是提高了其他方面的成本。各个金融科技的结合,金融科技的结合一定是一个方向,需要一些前提条件,特别是在标准方面,这个领域未来我们需要学术界、理论界专家一起来合作,共同推动非常光荣的事业。 主持人:陈亚芹你认为在助推金融科技,助推传统银行业的绿色转型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陈亚芹:讲到挑战,其实我把这个问题换个我自己的理解,也是对金融科技的一个期望。我们做绿色金融不忘初心,我们的初心就是想把绿色的项目、企业,带来的绿色效应能够内生化,这个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体制机制、政策、商业模式都是具体实现的问题。 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其实我们现在数据来源、信息来源、科技手段,其实是很多的,存在的问题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分散。上周刚好在环保部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在讨论环境信息共享的问题,参会各个代表都分享科技建设、系统建设的情况,每家都有几百个系统,我们怎么把这些资源在有这么好的现有科技手段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整合利用,最终真正能够把数据、效益、风险提示能够做到共享科学、安全。 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科技能力方面是一个挑战,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将来很多的业务开展,或者一些基本的金融系统的运作,都高度依赖于金融科技的话,我怎么保证系统运行、技术数据、客户信息的安全,我的配套机制、保障措施,可能我们是不是就要稍微往前想一点,要同步建设起来。在金融系统这么大的一个体量的前提下,如果出现这种风险,基本上很难解决,而且很难控制风险,发现问题再解决它已经很难了。 第三个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随着客户的期望,客户的体验度、敏感度的变化,我们怎么样开发出相应的服务模式,才能更多的吸引到他。在银行传统业务开展的时候,怎么还能让客户接受,他愿意采纳、接受,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冲击下,还能找到原来传统业务的转型或者替代的盈利模式,这也是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主持人:我们研究团队跟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做了一个绿色资产证券化的平台,我现在觉得一个最大的问题,利益相关方如何愿意把自己的信息共享上去,现在我们发现每家机构都做自己的金融科技相关平台,意味着每一个利益相关方都在做自己的,如何把资源整合起来,这是各位专家都提到的问题。 周总,在刚才您谈到的保险体系,未来要形成这样一个合力,面临的什么挑战? 周俊华:这个挑战和刚才两位谈到的一样,第一个也是形成合力,尤其在巨灾行业来说,实际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割裂的,到现在国家成立的应急管理部,大家过去实际上是各个灾种在不同的部门管辖,气象、地震、水温,民政做损失,我们现在这些统一的作为我们这个行业服务,是不是有一个这样的共享机制,或者数据库建设,怎么去打通。我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来这样做,为此我们也正在筹建一家巨灾科技公司,如果审批结束很快会挂牌做这些主要的工作。 对于定位上的问题,巨灾定位我们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巨灾、巨灾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公共产品,不像是最后付了保费,最后得到了赔偿,因为所有这一套灾前的防御、灾中的应急救助,一直到灾后的重建,不是一个个体的行为,它有一定的社会公共资源统一协作。如果把保险工作只是定义在最后赔付钱方面,这样越做越窄。我们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在综合的风险管理当中,不管是之前、之后,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才能解决我们把这一块的真正能够做起来。 回到绿色金融,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讲,也做了很多的尝试,主要是从场景、产品上,场景可能很多人了解,比如飞机延误,由于天气原因我们用手机的手段变得很便捷,大家可以做。在一些支持绿色产业方面、能源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风力发电,我们应用风的级别,累计的风速,最后它和发电量构建一个关系,包括太阳能发电,我们根据日照指数和水利的发展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海上风电我们做开发相对应的支持这些新能源产品,保险产品在里面推动。 最大的挑战,我觉得这些新的方式应用,是传统保险的定位,风险的服务方面,我觉得要有大的突破才行。 主持人:徐总,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对保险公司的业务会产生很大的变革,你们认为对于你们保险公司来说,它存在的挑战是什么? 徐伟:首先我想分三方面进行介绍,第一方面我想介绍一下平安在整个AI、区块链最新的应用,平安集团的整体策略是科技加金融双驱动的策略,是以整个五大核心的科技,包括AI、云、大数据、生物识别,主要是主攻两个方向,一块是金融科技,一块是医疗科技。我们未来的定位,不但是一个传统的金融公司,而且未来我们是实现整个技术的输出,目前平安也在积极参与着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接下来落实到平安产险来说,我们在积极响应集团的策略,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整个车险、农险、财产险都有丰富多彩的应用,从车险来说,我们推出了智能闪赔的实现,它可以实现一个功能是精准的图片识别,一键可以实现秒级的定损以及自动合价,更重要我们可以实现整个智能风控。过去推出整个闪赔策略的时候,据不完全统计,实际的减损的金额超过200万。 第二方面是从整个农险来说,过去的一年我们推出了猪脸识别,包括无人机3D建模,包括整个卫星遥感技术。 接下来重点简单介绍一下财产险的最新实践,结合整个企业客户的痛点,企业客户进行了充分的调研,集中反馈为服务不是很连贯,服务的工具不是很便捷,我们整个同质化的服务比较强,没有体现差异性。针对这三方面的痛点,我们过去推出了科易宝的科技工具,大家有兴趣可以在手机微信小程序解锁,如果有平安的个人客户保单可以实时进行体验。整个科易宝有三方面的功能,第一方面可以实现智能理赔的工作,当你解锁到这个程序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OCR的技术,实现身份自动识别,对于规定的小额案件,现在据我们统计可以达到整个处理案件的80%左右,通过三步就可以完成整个自助理赔,客户可以在线上极速的报案,以及相关资料的上传。线上会有专业的团队,对整个赔案进行实时的处理,达到一天内实行赔付。 第三方面开通了人脸的识别,包括电子签名的两个科技的手段,保证我们整个赔款的安全。第四方面是针对企业客户推出了年底的整个理赔账单的服务,帮你梳理清单。最后关于整个智能理赔方面,我们有一键呼叫功能,针对财产险专业性相对比较强的痛点,我们有专业的线上咨询团队陪伴大家共同解决,大家在赔案处理中的一些问题。 第二个大方面,我们可以实现整个精准的风控工作,我们整个科易宝和我们整个DRS系统是全贯通的,我们可以实时定位到企业的精准定位,对于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当灾害来临之时,及时推送整个灾害的预警,以及风险防控的举措。第三方面我们可以实现整个大数据的共享,我们针对利用平安整个后台的企业数据分析,企业客户在生产各个环节存在风险进行定制化的风险推送,以及我们制订差异化的服务方案。 这是我介绍平安在科技方面的三点应用。 主持人:马军老师,在通过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要提高它的程度,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您认为在这里面,如果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存在的挑战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建议。 马军:底层数据真实性可靠性,事关金融机构是不是能够很好的被应用于绿色金融,如果底层不是真的,你传上去链再链起来也不是真的,这点必须要看到。要保证它的真实性、可靠性,中间还是有投入的,这点上这种可信源的部分,到底现在讲大家都不分享这些数据,因为数据是有投入,你做完了以后,如果分享了没有任何的收益,就变成了一种为他人做嫁衣,这恐怕违背了市场规律。这个方面区块链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帮助到它,在这个过程中间明确数据缘起从哪过来的,在过程中是不是可靠数据的分享,用这样一些机制有可能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去看,最终核心还是大家要认知,这个过程中间,这些数据要去把控质量。 我们自己去收集这些数据,大家都会说现在数据我有多少,但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真实可靠的、有效的、可用的数据,我们自己要做大量的数据筛选、甄别和清洗工作,将中间冗余、无效的数据要甄别掉。包括每天和环保部门和其他部门对接,因为有些数据从源头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是大量的工作。通过供应链,我们形成的标准、流程,走过这些标准和流程,起码可以确定它是经过这样一个标准做出来的,是不是100%真实是一回事儿,我们最起码有一个标准化,大家可以确认一些事情。从这儿走过来就不一样,所有走过这个流程,在我们所做的生态链系统上这些品牌、供应商、投资者、银行,包括环保组织在地监督着这么多的企业,用我们生态链的方式,他们所做更加可信的数据源,是不是能够得到承认,我觉得新的金融科技希望能在这个方向上取得推进。 主持人:最后曾秘书长,您也来谈谈您对于发展的问题、障碍,或者有一些相关的建议,可以跟我们提一下。 曾光:我想简单谈三点,一个是方向,还有两个建议和问题。 我觉得现在人类社会以一种碳迹的经济转向归机的经济,这个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个趋势里好碳能源比较多的产业、相关机构,会慢慢被淘汰,慢慢用更多基于机器人、AI,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这个趋势下,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绿色产业、绿色行业和绿色机构,慢慢到市场里来,会成为主流。原来绿色金融、绿色产业不是一个主流,现在用五到十年时间是一个主流,这里面绿色金融大有可为,方向首先要很乐观。在这个过程中,今天从业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前景非常光明,道路肯定很曲折,我想今天坚定一下大家的信念。 第二存在一些问题,问题突出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机制的问题,原来是罚你不得不环境,不得不做一些比较绿色的事情,但是人家心里确实想绿色的事情吗?不一定是,它是基于很多惩罚措施。第一要把观念改变,大家做绿色事情不是一个社会责任,是利国利民也利企业、利自己、利他人的事情,如果观念不改变,运动式的惩罚一过,大家又开始回到原样了。第二是机制问题,要更加自觉的做这个事情,而不是上面有很多的检查机构来检查我做,检查机构一走回原样了,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怎么样从其他地方得到一些东西回来,如果市场每个主体、每个企业都有这种机制,理顺了,不用我们推,自发会成长起来,机制要很理顺。 第三个是数据问题,数据问题不光是绿色金融产业才有,其他每个行业都有,包括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行业,数据共享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数据孤岛、数据共享、数据政治性的问题、数据应用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包括企业隐私保护的问题,都是里面非常多的环节,这里面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建议环保部牵头搞一个环境信息披露中心之类的,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系统,通过立法方式,这个东西必须要立法,不管是上位法、部门规章、地方的规定,这套体系必须要尽快出来,不然从法律、人才、信息系统、技术等等领域,全方位推这个事情,整个中国的绿色金融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谢谢。 提问:如果现在特朗普说,美国数据库公司停止对中国的支持,你们的数据库技术系统会不会崩溃,我们房贷是不是就一笔清零了。 彭作刚:我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也问了一下托管业务的公司,这个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约60%到80%,用信用交换更为高效。我想如果您对这个问题还想深入的交流,回头可以请你到我们行里去。 周俊华:关于巨灾平台一带一路国际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在保险和中国企业走出去,都要一些相应的保险服务。我们现在巨灾平台因为是1.0版本主要针对于国外,像全球再保险公司,他们这些服务是覆盖全球的,我们针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些风险管理的问题,我们相应的去搜集其他国家的自然条件的数据,自然灾害的数据,最后和我们系统叠加出来,这个第一步我们会以东南亚地区为主,看我们在外面的合作方一起推进。比如我们也很卫星遥感的公司,提供信息技术的公司,在开展这些合作。 徐伟:整个智慧城市的项目,是我们平安科技和深圳政府在做的一个项目,我从规划的层面给你介绍一下,现在项目只在项目组层面在运作,其他层面没有对外公开,你说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有需求我们私下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陈亚芹:我回答不了你这个问题,我不是搞技术的,到底用了哪个芯片和系统我也不知道。说到中美贸易战的问题有点远了,我对我们自己中国的信息科技,要有一些的基本的信心,不可能银行这么大的一个金融体系性的运作,就全靠国外的科技技术的支撑,离开了它基本的运作都运作不下去了,我不相信,我还是有这个信心的。 曾光:首先银行是有两地三中心灾备的,就算数据出什么问题,马上可以一两分钟恢复备份的。第二个特朗普只是禁止了高通、英特尔出口的芯片,但实际上银行已经在用的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个也可以肯定,而且银行这么大客户,也不可能直接从英特尔、高通买芯片,肯定从集成商、芯片服务器软件集成商。第三个也是去LOE化,去英特尔、EMC,大家在中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都在做这个事情。第四,我觉得贸易战只是短期的情况,贸易战对特朗普政府、特朗普国内的企业杀伤力也很大,相当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事情不会持续行长时间,不用担心。 马军:我觉得说到贸易战,里面有地缘政治、产业的竞争,各种各样复杂的因素,但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大家是否能够在更加一致的规则下,现在有一部分说法,包括在一带一路和其他的方向上,我们是否达到了国际所认同的规则,我们中国大力的去推动环境保护,打赢这些污染攻坚战,包括加入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工作,特别是我们绿色金融的创新,包括绿色产业链能够参与,甚至是引领全球、绿化全球的供应链,形成我们所倡导的绿色标准,不但是落在后面,甚至是有更加引领的作用,这是会得到更多的认同。 主持人:谢谢您提的问题,也感谢专家们精彩回答。 最后我把今天专家们的精彩观点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今天主题是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它是ABCD,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技术创新,怎么样驱动绿色金融的发展,金融科技、绿色金融都是未来的趋势。金融科技能够给金融带来的特点是成本降低、提高效率、可信度提高、风控能力增强,同时它也会对传统的金融业务带来一些冲击。现状来讲,我们基本上从不同的业务领域,包括战略、渠道、产品和服务、业务流程管理、风控等等方面,事实上我们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布局。 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首先一个是传统金融监管的约束、数据的分散,怎么样提高数据的可得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我们还缺乏统一的标准识别客户,客户接受程度也有待提高。还缺乏绿色激励的长效机制,因为目前我们绿色投资的成本相对比较高,我们对技术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能力也有待提高。还有观念也有待提高。我们专家们最后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传统的金融监管在金融科技的驱使下需要有所突破,还需要明确标准,同时怎么样实现数据共享、数据的价值实现。激励、技术升级以及客户能力的建设,都需要去提高。 我们最后以热烈掌声感谢六位嘉宾带来的精彩发言。[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2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 图为分论坛五: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论坛现场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陈亚芹: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分论坛与会的嘉宾。 安国俊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社科学院副研究员 綦久竑 绿金委环境权益抵质押工作组牵头人 北京环境交易所研究部主任 黄小薏 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绿色金融委员会成员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旭操 北京国资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 周全亮 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陈亚芹:因为考虑到我们今天产品创新这个分论坛,嘉宾人员比较精简相比其他的论坛,大家看到我们请到的嘉宾人员结构,我们绿色金融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百花齐放的局面,我首先介绍一下分论坛的背景,现在绿经委开展了不同的主题分论坛设计上也能看出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是其中的一个小组,由兴业银行牵头,在座的很多领导专家都是我们小组的成员,我们这个小组从2016年底启动,经过2019年的努力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在工作小组成立之初我们设想了几个大的产品,围绕绿色金融产品的方向,包括绿色的APS、绿色债券、PP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绿色股权投资、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金融同业合作以及碳金融和金融科技。我刚刚从金融科技的分论坛赶过来。今天我们聚焦在围绕绿色金融产品的服务领域,请到这些重量级的专家,分别就这些产品领域的一些进展情况,以及中国开展实践和做法,国际上好的经验,包括他们对未来的一些思考展望和探索,分别先给我们做一个介绍,首先有请安秘书长。 安国俊: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和各位的银行家们、金融家们来参加我们的分论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分论坛!因为上午的时候,我们的发布是每个人只有三分半时间特别的紧张,下午想就分论坛来谈一下在绿色基金和投资领域的一些创新。实际上可以看到,从2016年经委联合发文之后,在里面对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意见,所以我们在2011年之后无论是绿色金融还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过程,那么我们相应的研究也表明实际上就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相关的一些国家,在国家层面的绿色金融方面,还有全球能源资金方面,还有一些全球能源效率资金方面,还有印度等等,都做了一些非常多的有益尝试,也为我们国家绿色金融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思路,实际上从中国来看,上午跟大家说,很多省份地市一级的,都成立了一些绿色发展基金和环保基金,包括浙江、新疆、广东、江西这些试点的省份都做了很多的有益尝试,那么在政府和市场化合作的基金方面,还有一些丝路股权投资方面在PPP尝试方面都做了非常多的一些探索。那么其实是这样,从担保资金的角度来说,大家都知道产业担保也是很多中小企业环保融资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包括由地方设立专项担保基金来支持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包括世界银行专门设定专项担保基金,还有国际金融公司这样的分享分担计划,包括用亚行主权贷款来建立这种绿色金融平台,来处理京津冀大气污染的防治和治理。那么实际上在2017年开始,很多绿色尝试绿色企业为服务对象,来做产业担保金的主体。另外一方面我上午也谈到了关于中外合作的问题,因为在这一次博鳌上大家也可以看到中国金融开放的问题,那么实际上在跨境投资和中国绿色产业吸引国际资本,中外合作基金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尝试,包括中美绿色基金,那么它实际上目前投的镇江、张家口之前在2017年由北京环交所和中美,设立了中美绿色低碳基金来落户雄安。那么还有亚洲分银行绿色金融资金,那么实际上它也是在融资目标和政政策社会资本的关联性和项目和绿色建设方面做了非常多有益的尝试和地方政府有相当多的合作。那么从世界银行的角度来说,战略投资基金,那么实际上在我们这本书里面都有非常非常详尽的一个阐释,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今天也来了很多地方政府的专家和领导们,就是说绿色金融我们地方的试点还有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了“绿色发展和绿色社区”绿色金融的发展也给很多地方带来机遇,那么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实际上也会成为未来推动从事绿色低碳发展一个重要的力量,包括对于像农村方面,包括能源交通市政这些领域,包括财政部也有一些PPT引导基金,来推动和各地方政府的合作,很大一份也是投资于环保领域,那么其实绿色基金在生态环保、绿色交通、资源循环、水污染、土壤、雾霾绿色金融方面都会发挥非常多的一些作用,那么实际上还有一点,就是社会责任投资基金那么它是一个公募,目前我们在能源低碳环保和新能源方面的,投入资金起到蓬勃发展的作用。那么气候基金,因为现在大家知道我们应对气侯全球变化当中,中国也发挥不断的作用,那么气候资金也是一些试点城市。 还有碳基金,因为都是这方面的专家,那么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碳基金也会有效的来引导企业开发碳资产相应的民营资本参与到交易相当的这些过程,那么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我们还要通过社会责任投资,因为很大一部分是ESD的标准,美国最早也是通过这个力量来推动,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引导的作用来推动绿色投资的发展,那么也会起到大家一起去种下希望之树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作用。还有一点绿色科技技术的力量,去年在6月份召开全球部长级会议,未来通过绿色金融产业,也要通过绿色技术的衔接和落地,我们认为未来绿色基金的创新,也会成为绿色金融创新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推动绿色城市和绿色社区发展的一个主旋律,谢谢。 陈亚芹:谢谢,安博士系统的帮我们介绍了一下绿色基金产品在国内发展的现状,接下来有请綦主任,上午也是受制于3分钟的限制,内容非常的全面精采,我们也很荣幸参与到了其中,其实有很多新的研究想法和思路,没有来得及和大家分享,当让我理解的环境权益还只是碳金融发展的基础,它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我们更关心的是碳在去年年底启动,到现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在这个当中到底可以做一些什么?从碳创新的角度能不能提供一些您的思考和建议? 綦久竑:谢谢,我们碳有一句话,高碳做低碳的事,这也是一个好兆头,绿色金融热度越来越高,对在座的各位来说都是业务发展的方。因为碳金融市场可能算是最新,大家相对了解最少的一种,这个和其他的金融产品不一样,其他的很多产品其实都是有自然需求的,比如说铁矿石,比如说期货大宗商品,还有外汇股票等等,碳市场完全是人为创造的一个市场,它不是基于自然需求创造的市场,而是政府为了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这样一个目标创造的市场。这个市场其实有很多新的东西,可能要大家进一步的认识,从十几年前议定书通过,到现在全国的碳交易开始启动,碳市场看起来是如火如荼,但是里面还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接下来和大家汇报几个方面,第一个碳市场的作用,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碳市场本身是为了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气候变化和其他的环境问题不一样,比如说雾霾大家的感知度是最高的,只要明天一报表朋友圈就叫起来了,后天风一吹大家就觉得岁月静好,但是碳感觉不到,对我们子孙实现一个长期持续不可逆转的影响,就像我们今年以来感受到天气模式,好像进入一种紊乱的模式,一会热一会冷,刚刚穿上夏装,突然一下就穿棉服,我再北京一会漏腰,一会穿貂,这就是气侯模式本身发生异常,这个异常是由谁来造成的?由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贡献,包括我们会场上高耗能烧烤的灯光,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是市场机制,确切的来说市场设立一个碳排放的总量,设置一些强制排放的主体,再把这个总量分配到这个控排上面去,如果说你的实际排放超过你的配额,你就要到市场去买,多余的配额就可以拿来卖掉。 这就解决了获取行政管理措施带来的后果,企业里销售部门的,你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你最怕到年底做计划,今年如果你完成了1000万的指标,明年老板说涨10%,如果说你今年完成600万,就是660万,那么碳市场就是在激励和约束之间做出平衡,不会产生鞭打快流的现象,欧盟的碳市场,目前来讲是规模最大,交易规模最大的市场,那么随着国内碳市场实际上是2003年批准的广东省等7个省市开启了碳交易试点启动,到今天为止已经实现了4个联动履约,去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这个实际上把全国统一碳市场列入了一个日程表,这个和原来预期稍候落后了一点点,因为启动是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的时候,跟奥巴马总统共同宣布的,就是在2017年要启动全国碳市场,覆盖6点重大行业。 那么去年年底宣布启动的是2020年正式开始交易,首批是发电行业,这样一个碳市场控排规模有超过欧盟,大概是30亿吨,欧盟目前为止才20亿吨,中国要启动只有一个行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欧美在碳市场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2002年去伦敦,当时的交易和我们2008年刚成立交易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2008年看到现货和交易比是一半一半左右,但是到了2012年交易大概降到10%以内,最近这几年比例更低,所以说金融化的交易工具,对整个碳市场的发展作用是非常大的。 欧盟90%都是期货期权,我们国家碳货的交易,交易方式都是比较原始,T+5大家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这个就是非常原始的交易。碳市场现状,那么关于碳金融市场的层次,在这跟大家多讲几句,第一个有一级市场,就是产生的市场,一个是排放的配额,政府发给大家的指标,还有一种没有纳入资源减排主体,比如说光伏、风电这些项目,可以通过抵消机制,那么一级市场主要就是配额和项目减排量的市场,二级市场是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伦敦几乎是一半一半有一个交易所ICE是纽约交易所的子公司,大概占到整个欧盟碳交易市场的一半左右,另外一个是场外的交易。主要就是伦敦有一个能源交易协会,他举行一些大型的能源集团,组织的各种交易,那么还有一个就是融资服务的市场,就是我们今天上午发布的这个报告说要推动形成的市场,交易服务这种东西,主要就是买卖,那么融资服务主要是基于这种碳资产来向银行质押做融资,这样可以拓展企业新的融资渠道。那么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支持市场,主要指的碳指数和碳保险,目前这两个还在萌芽过程当中,但是随着国内碳金融市场快速的发展,它也会获得越来越快的一个发展。 那么我们回到第三个问题,就是讲的碳金融工具,根据我们绿经委梳理主要是三个,碳雕漆等等,碳融资,下一步银行的碳质押等等,还有碳资产的证券化叫碳ABC,碳基金、碳债券,这个和刚才安老师说的有一点差异,这个是基金产品,安老师讲的是管理公司是从一个机构的角度,这里面有的时候昏庸,但了所有的产品都是一样的,主要就是碳基金。还有一种就是碳债券,前几年像深圳交易所和中管合(音)合作有一个里程碑,这个就是在国内市场碳债券方面取得最突出的产品,那么还有碳支持工具,刚才我们讲的碳指数、碳保险,像碳指数我们北京前几年开了两个指数,第一个就是七省市启动过后,每天的交易量交易额汇总起来,一个是中碳流动指数,目的就是是市场价格走势和市场规模,那么在更早规模还开发了一个低碳指数,当时和硅谷的一家公司合作。我们当时有一个基本思路,主要是选举在全球主要的资本市场中国代表性低碳行业的上市公司,然后把它结合起来开发的指数大概选取了几十家。中国低碳指数,实际上是对中国低碳发展行业刻划,我们将来也是依托这两个指数能不能开发交易化的工具,比如说像华宝基金这种大型的机构合作,还有一个碳保险,当时是慕尼黑债来找我们想推这个项目,我们现在正在跟中国保险协会讨论未来推出中国碳市场保险的产品,或者是其他应对气候变化产品的可能性。刚才讲到碳金融产品创新,其实在2013年启动以来,7个碳市场交易所都做了大量的探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除了碳期货之外,刚才讲的这三大类产品都推出来了,但是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目前整个创新交易还是不活跃,前几年有一个记者说是TPP创新,做一单是没下文了,这有各种因素,第一个就是说整个碳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有待完善,目前7个碳市场还相分割的,规模和流动性都会极大的提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国家金融监管政策,相对在这一方面也是比较谨慎的,未来我们心里碳金融产品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为市场的流动性体重一个支撑,第二为市场提供大量的风险管理工具,第三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2018年绿经委任务就是把这个融资产品能够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能够不断的推动落地,如果能够落地对企业和金融机构来说又增加了新的工具。 第四、有助于激化,2018年还在专对C端的个人推出一些金融产品,这个也简单的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讲应对气候变化机构作用也是很大的,在日常行为中的节能减排也是有很大的作用,举一个例子蚂蚁金服,很多人的每天行为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汇聚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理念,我们去年为支付宝帐户,开通了蚂蚁森林这个项目,刚开始没想到发展多大,但是上线一年就达到2.3亿用户。第二前几年像广大银行联合开发了低碳信用卡,这个也为个人参与碳的综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还有一个去年在北京市发改委,就是每周我自愿少开一天车这个也可以做为一个抵消市场,2018年我们推出另外一个重点的,针对北京这些车主,联合一些车主提出一个绿色出行的奖励品,大家感兴趣可以访问北京环境所的官方微信。 这个我们和一些车联网企业合作,我们前几年做的北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服务,这个基础上面对了上百万个北京的车主,推出了一个自愿的平台,大家知道在北京每周都要停驶一天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每周再停驶几天这个过程会产生不小的减排量,这个通过数据采集量化,市场就有一些投资机构为你提供奖励,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大家绿色出行,现在在北京开被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开出家门是堵,目的地是停车的位子,很多人周末开车,所以这就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日常痛点的问题,通过这样工具鼓励大家开展节能减排,下一步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合作,共同推出针对车主绿色金融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把其他的绿色出行方式,比如说滴滴、共享单车结合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就是用一种市场化的手段和金融服务的工具,从各个角度为我们的机构还有个人,他的减排行为提供强大的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坚信碳金融未来的发展潜力,应该是越来越好,而且这个也会为整个社会包括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带来越来越多的回报。 陈亚芹:谢谢,从整个碳市场的各个相关角度,为我们描绘了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有理有据也有案例,我们金融机构和各个相关方的角度对这个事情也很有热情,前期刚才所介绍各个案例的创新当中,兴业银行也参与了很多的,我们也有同样的困惑,等一下嘉宾讲完再问一下,不管怎么样让我们看到了创新的力量,接下来有请黄总,黄总代表了资广行业陆家嘴,上午马主任提到中国ESD投资的概念叫三优投资,我们搞绿色金融比较缺少的群体就是投资者群体,跟他们的交流互动,我认为不是足够的或者说不够充分的,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大家都认为绿色是有各种各样额外的效益,但是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投资人还是更关心你的投资收益到底怎么样,随着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对绿色项目的投资、决策管理、各种各样的管理成本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想请黄总帮我讲一讲,你们为什么愿意在绿色的领域加以关注,根据你们的实际经验觉得绿色投资是不是好的投资? 黄小薏:我接着刚才碳的金融产品创新,刚才讲的非常详细,其实都涵盖到了,比如说在蚂蚁金服2.3亿的帐户,包括您刚才谈及的绿色低碳指数,其实金融产品创新无外乎是这几个纬度,我们做金融是标底投资,首先是考虑目的,一定是获利。我们还要关心投资者他的时间框架,你是给我们每天要开放短钱还是三年五年的,这都是我们在进行产品设计的一些要素,那么金融经过了两年的发展,我们国内几十年发展的确到了多元化多资产类别,风起云涌的创新,尤其是在主题的标底上就是在责任投资,绿色投资上,因为我们的缺口太大,因为地球到了以前难以为继的地步,我们首当其冲首先要把自己的社会投资责任要履行,这是必须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做金融绿色领域的初心。 我还记得当时去拜访亚芹这边,他们在银行领域,绿色债券这一块做的非常领先,我们也是去取经,我们做的和债券不一样,我们考虑到风险、收益、框架等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所以去年也有马主任,我们陆家嘴金融城承接了绿色投资,在资产领域承接了这么一个课题,所以我们还是动员了非常多的力量,我们有好几组论坛,请了很多在这个领域做的比较领先的券商研究员,我们自己的量化研究员,因为我们做基金也是二十年,其实在对中国这4000多个上市公司投资中间形成了生态美丽中国一系列投资经验的积累。 但是如果形成一个系统化,其实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研究员基金经理,还有销售人员进行投资者的教育推广,那么再回到讲及产品创新这一块,其实叫创新也好或者是产品构建基本规律也好,绿色主题本身在中国市场,由于公募基金,现在设立这样一些指数整个人觉得如果特别纯粹的来定义,还不是那么多,因为大家是一个尝试性的,假如说以ESD标准来界定这个组合这就是一个基础工作,那么它有三个纬度,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确像老师说的三优,但是能不能带来股价的增长,或者在多长的时间点能够给投资人创造一个收益,其实面对任何投资我们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这个课题上首先是要看看国际上过去这么20多年,的确在这一块是不是产生了超高收益,它有什么样的特征,是不是带来财务数据的优秀,底线在哪,比如说低股指我们会验证,所以我们是基于研究,在这种研究的情况下得出一定的结论,中国现在4000多只上市公司,我们在这里就要进行验证,验证的核心需要样本股,将来我们只是初步的研究,我觉得还会和更多的研究所研究,ESD是把风险全部放进去,这一块是一个研究,ESD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我们在基础构建这样一个组合,在这么多年积累当中,他们涉绿的指数也有五六只,它是一个碳排放也是一个按照课题,它是百万碳排放的公司,从180做基金筛选了77只。 所以这样一些指数作为样本,剩余的都是作为样本来比较,我们再推广到增强的地方,对任何来说收益增强都是第一的,但是达到上线是没有空间的,这个是能发现这空间通过什么单因子还是双因子增强,我们也发现由于中国的股市在里面经营这么多年,它的这种过度的结构,一会很高,一会暴跌,我个人通过多次的研究,发现它非常有效,拿了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又再一次把ESD组合进行增强,现在也是作为未来投资被动方向,因为不只是传统的加强,这个因素可以增强收益,但是是不是能达成,也看各家公司研究员的技能和积累,所以在整个这个过程中间,我感觉非常兴奋,也觉得还是有一些成果能够展现,有更多的组合能够以这样的回测结果是一定能够募集到资金,我们希望更多的从老百姓那里能够获得基金,如果能够汇集老百姓形成的资金效应,给这些优质的上市公司投资产生威力也是非常大的,我先讲这些谢谢各位。 陈亚芹:谢谢王总,对ESD投资,虽然我们的标准鉴定还在研究,但是对模型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接下来有请董总,从服务绿色产业的角度而言,租赁局也是一个力量,所以请他讲讲这个产品相比于其他融资的渠道它有一些什么样的优势?重点支持的领域方向是哪一块?以及在绿色领域,国际金融公司有没有一些好的典型的案例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董旭操:谢谢主持人,刚才主持人给我们来了一个题就是讲讲租赁的优势。先讲我们绿经委,我们是在春节前后加入绿经委,之前和马主任做了几次汇报,刚开始马主任问我们比较多,干什么做了哪些工作,我们也做了一定的解释,春节后我们刚刚加入,所以我们是一个新人,加入进来了之后,更多的和在里面的金融机构一起我们也很开心,其实讲租赁这个事情,融资跟租赁,租赁是手段,融资是目的,这两个都非常接地气,大家有机会到我们公司去走一走项目就会发现,如果你要做一个井租赁,戴安全帽下去要看,上来做一个融资的报告,长期来看我们要真正的再去做融资,也就是说租赁是一个全产业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就说,租赁是一个新高地,新金融希望大家发展,从2014年当时250我多家现在1万多家,4年翻这么多倍,但是租赁还是一个很小众的行业,平安、皖江、国资租赁,其实整个绿经委的租赁公司屈指可数,一个是租赁这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所以主持人说租赁的代表,我代表不了,我只能代表公司,有很多公司还是走在我们的前面,规模也比我们大,4年我们投方100亿左右,支持的客户也100多个,其实每个客户在1个亿左右,其实分分类,就两个星期以前跟马主席会面,按照他的标准,对照他的标准我们统计了一下。 如果按金额算大概是35%左右,算是绿色的项目,但是按项目算是接近70%,大家都是搞金融的,一下知道这里面有玄机,是不是每个项目大小有问题?是的。这个详细不讲,到底有什么特殊特征的地方,租赁在哪?我觉得讲特殊的地方和别的金融产品有什么劣势,或者不一样的地方。融资我们有钱,公司就是有钱,钱的作用是怎么样?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客户的需求可以大可以小,钱最少可以做到50万,大的是6个亿,对于我们注册资本9个亿做到6个亿有点大,钱可多可小,用款可长可短,这个相对于银行的流贷来说我们还是长一些,我们一般来说两年期到10年期,也就是3、5多一些,但是对客户的需求,3、7、8、9、10都有设计。客户的还款可以按月份季度,这个特别适合我们做绿色项目的共鸣,大家想想,在10月、11月本身资金运营能力相对要弱,如果是供暖企业在北方7、8月份没有收入,这个时候不用还不能的钱,所以还款灵活。 第四、谈好的计划,按计划执行,我们发现任何时候总会有变化,那怎么办?我们可以灵活的调节我们以后的计划,就是给了大家一个可翻悔的机会,这个在别的金融产品相对难一些,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以灵活的安排,可以反悔,但是有一个底线,不能损害融资租赁公司的利益,这是我们做公司的做法。但是在每一单业务里面,说不能损害租赁公司的利益,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做每一个设计的产品,都能够实现克服它本身的价值,说的简练一些我们实现的就是要双赢,绿色租赁是在双赢的基础上要做到多赢,是在金融学里面的外在性,绿色项目除了客户能赢,租赁公司能赢,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綦老师讲的内容,大气的问题,低碳跟高碳是不一样的,基础的问题还要咨询技术龟文,但是我们现有的锅炉用的燃烧头有问题,我们如果能把它改成低碳的就能使氮氧化物少很多,但是你让常年经营的企业去改这个,没有启动资金,明明知道大家都搞可是怎么做下去?客户要收益,额外的收益也要有,所以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案例比较复杂,后面在会后也可以交流,租赁很灵活,你想怎么样我都能设计得出来,只要能满足你的要求,只要是对社会好的,我想这也是金融创新一个基本的精神,用新的精神实现新的目的达到共赢这就是我们的主题。 陈亚芹:大家也关注到今年这一期的年会当中,保险的力量占比越来越多,我很高兴的看到保险这个行业在绿色领域当中的参与度在提高,我们绿色金融创新小组用来是有一个主题是联合北京住建部在研究绿色建筑的保险,当时不认识周总,认识之后一交流,我们已经在新能源绿色保险领域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实践探索了,所以接下来请周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在保险方面的发展,以及他们的展望和思考。 周全亮:谢谢主持人,今天很荣幸参加这个会,还有故事。如果没有故事会就没有了,一直干保险,不知道自己干的是绿色保险,我们学会的秘书长一启发我才知道,我干的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绿色保险,所以我就有这个想法和大家汇报汇报,第一保险比较特殊,成立在2008年雪灾和地震以后,非常不容易在这个点成立,所以它肩负使命公司不断调整,就是服务电网,服务电力能源行业,要做电力能源领域最庄严的保险公司,别的我也不想。在这个里面,未来我们更想做的还是绿色保险,保险附实体经济,电网能源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优势也跟电网有关,因为下午听大家发言,很多谈到了电,我越听越振奋。 整个电网这一块,现在国家电网为主,还有南方电网,尤其国家电网它有两个替代和我们有关,还有两个创新。它本身是电网和电站都是资金密集型的保险资源非常丰富,但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知道都是绿色能源,但是有两个替代一个清洁能源替代,一个是电网下游替代我们看北京吃不上碳烧的火锅,都是电的,没有那个好吃但是环保。另外两个创新,一个新能源汽车,车联网最大在这里,中央电视台做了很长时间的广播,现在全国一半以上的充电桩都接到这,其他的都接到我们这个平台上,这样电网其实是有两张网,一张我们平时看的,另外一个是车联网,另外还有光伏、风电,分布式的能源,尤其是光伏,就需要人来管理,现在光伏已经很精准到每一户到每家屋顶上的光伏电板从接入结算,我们扶贫资金拿到贫穷的地方扶贫,这些地方往往光照比较好,这个就在光伏平台上跑不掉,补贴给他的钱都是从我们接手,每户有几万块钱的收入,这些都是优势,这个就是让我们实体经济有了底气,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你说去做绿色资源也不敢做。 重点还是跟大家汇报一下实践产品的开发,就是保险比较特别说有经济学家没有听说有保险学家的,我一直干保险,保险只有实践,理论都是滞后实践的,我们干的事很多方面可能也不一定有理论,就是干的多研究的少,重点有这几个方面和大家汇报,第一个是产品,我们开发了系列产品,第二个就是整个在保体系的建设,重点是这两个方面。原本我们传统产品要进行改造特别是电,全球很少有保险保的,可能是中国,或者是法国有一部分,美国的电网也是没有保险的。电网的综合产品我们开放了,在没有这个综合产品之前,都在其他的保险公司来做,大家基本上共保风险非常大,统计学里面都知道,能不能夺利,电网是不独立的,所以这个风险是比较大的,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开发新的产品,电网新产品我们2010年开发,在这之前我们是非常担心的,2010年以后把风险分清楚了,定价定准了,风险管控也跟上,跟着一块每年就生效,整个的在保体系就逐步的建立起来。到现在我们在保体系是27个亿,基本上我们能够自担的也就1、2000万,所以整个这样的做下去。收费工程电站,都是大的风险非常高,如果没有在保安排保险公司是不敢承保的。有几个是一样的,像光伏风电新能源的充电桩,这都是新的产品,我们都有系列的产品。 举一个例子光伏为例,如果没有长期的保险来保障的话你出不去,国外没有产品不能让你卖,没人买。推出25年保险,25年之内所有的问题都给你解决。还有像充电桩这一系列的保险,新能源汽车这一块,作为绿色保险,市场非常大,新能源汽车现在的作用仅仅是车,未来跟绿色能源关系非常大,白天开晚上不开,你充电这个时候电非常便宜,白天把电回冲给电网,白天和晚上能差1块钱也解决了储能的问题,但是这也加大的各种风险,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互冲又是另外一种风险,保险就是为了解决风险服务的,刚才我们专家谈到都提到了保险,其实靠保险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绿色金融以光伏电站为例,很多人拿到路条的人缺少资金,有资金的不懂电站管理和建设的,这个就需要有资金支持,你发现光伏这么热其实它很难找钱,找钱的成本非常高,上午说绿色要更多的支持,你就发现光伏这么好的产品没有人投,觉得风险很大,有保险就能降低风险,不能所有的解决,但是能解决很大的,从建设到运行,包含电价都可以保,这里面意外自然的,基本都保了异构,银行给他钱担心就不大,有没有管理水平,能不能经营好这是一个方向,如果能达到保险和金融的有效结合,我想一定能把成本降下来,只要我们平均贷款5个点,它能更低一点。 最说一点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就是说几个发挥的作用,我觉得保险要发挥这几个作用,第一个在绿色能源体系建设需要保险的作用,第二是要在绿色能源建设当中发挥保险作用,就是建设的过程中是有成本的,第三个在绿色能源革命中发挥作用,第三次能源革命是绿色替代化石能源,另外最显著的特征是从能源依赖型转向技术依赖型,今天没有技术你就运用不了,你应用技术风险会加大,所以这里面有一系列的风险,需要保险解决,只有保险能够有效的解决,风险才能降低。刚才嘉宾也介绍,特别有意思,整个全球电网没有保险,中国主导容幸的一件事,包括在这里面保险也发挥了作用,因为在海外是不保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分为国家战略推出去的,其实我们在会上也讲,我们走出去绿色能源保险也会持续的发挥作用,我就简单的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陈亚芹:我们因为时间的问题,每一位嘉宾有一轮提问,争取有一点时间,跟嘉宾做一个交流。听了我特别有感触,我想接着他的话,向周总问一个问题,绿色保险我们之前在开发金融融资产品,特别是像围绕一些绿色企业,或者说基于未来债券投融资模式设计的时候,我们当时发愁,绿色的行业产业很多,技术特征都很复杂,银行也没有办法一个个去搞清楚,对于资产的估值运营水平的评价,我们很需要产品能够跟进,我认为不同的类型,做投资融资的,保险机构之间,现在没有一个很强的机制进行对接,您刚才也提到希望这种不同的产品能够有一个组合的应用,能不能提一个建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周全亮:的确现在在金融保险,大家看到的投资去做,需求一揽子解决,其实也是有难度的,我们自己有时候想去做也有难度,我们也有一定的项目,在甘肃九泉有一个电站,就是我们的信托,它提供资金,提供资金前提就是我们给它提供保险,但是你刚才提到风险的问题,很多风险好解决,必须要电力和金融结合这就是我们国内和国外很大区别,就是我们去访问一些国家几百年保险公司,他们不是学经济的人干保险,比如说化工保险是学化工的干,是金融师、工程师,学保险专业的法律的一种有益结合,从源头上对风险识别金融角度进行一揽子解决,我们这个路还需要走一走。 陈亚芹:结合刚才几位嘉宾的发言都非常的精采,我刚才不忍心打断,现在我想先把我的几个问题,抛出来。刚才博士介绍了基金整体的概况,我知道安博士在绿色城市发展方面也很有研究,包括也参与了地方绿色金融工作,我看到今天在座也有很多来自地方政府的人员,就想请你对这个产品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当中怎么样更好的运用? 安国俊:非常高兴,因为我现在也想特别感谢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专家的坚守,我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但是我相信每一个心里面都充满了对绿色金融投资责任的期待和担当,所以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们会后成立一个微信平台,大家可以后续的进行交流。第二、明天是世界地球日,其实我们在同样的会场再金融产业的发展,上次和亚芹是在湖南举行的一个峰会,我一会提问的前两个嘉宾会特别说明,其实绿色金融的产品包括创新需要相关的政策,包括融资工具一些融资租赁支持,还有财政税收的支持,还有环保法律法规相关配套的支持,那么从绿色的环境交互也知道,最近已经是20家城市,我们覆盖了几百家基金大概投资于环保的,很多地方城市发展一个就是PPP模式的问题,也出了相应的一些文件包括对风险管理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地方投资改革的问题,在很多会非常多的风险实现的关注未来投资的发展和地方改革是积极相关的,第三是绿色的构建,也是绿经委今年做的,那么这个评估和认证,是国内统一的绿色企业项目部和出台方,湖州也是绿色城市,我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湖州的金融办人在这里面,未来需要跟绿色投资的改革,绿色技术是要联动的,还有城市安防绿色转型的问题,包括探讨的未来是不是由试点的地方,还有一些绿色城市推出绿色债券,这个在未来中国也有很多的空间,这个应该是多层次绿色市场体系,包括一些相关绿色城市发展建设的方面,包括风险管理,包括环境等等,包括绿色项目投资的制度,包括担保和保险机制,这都是相关行业并行的,视野改变人生金融改变未来,我们通过绿色创新能够推动我们一些顶层设计和落地层面的互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那么在会后,我们也希望各位嘉宾对我们未来投资方面,多投出你们宝贵的经验和声音,我们也特别期待非常感谢。 陈亚芹:谢谢安博士,綦主任刚才您讲碳金融也非常激动人心,其实是把各种类型的金融工具在整个碳市场做了展望,我们之前做了探索,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因为您是专家就问您了,之前碳产品的落地,有人调侃是TPP也好其实是有根本性原因,比如说市场流动性价格的发行等等没有实现,您觉得在碳市场的推进过程当中,您就说一到两个最重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能不能做一个预期,大概在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这些问题,让我们对未来也有一个期盼。 綦久竑:这个拍脑袋了,肯定有很多的原因,我们从业者的角度来讲,本身市场的整合,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任何一个产品没有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这一块是非常大的障碍,这是一个前提。但是这个好消息是随着碳排放启动的话,这个在发展中得到解决。第二点我更能感觉到是金融监管这一块,可能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之下,对于很多碳金融工具的容忍度就是包容性的监管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包容就发展不起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这几年第三方支付类企业,如果没有央行包容性监管,就很难发展到无现金达到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成都,这个和我们党中央现在提出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个不矛盾,这个底线是必须要守住的,这个和金融重新不存在冲突,我们强调依法合规,这个监管尺度少数容忍度更高一些,可能会给市场更大的空间,因为中国过去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发展,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一块比较乐观的期待。 陈亚芹:刚才黄总从很专业的角度介绍了ESD投资,或者是三优投资责任投资的一个思路,黄总能不能根据他的经验,做一个解答,因为之前听黄总有提过,当时没有按照这个规则做一个资产组合的安排,但是实际上没有这些绿色金融面前,我们也一直在做的,我们没有做过一个梳理总结,我们之前这种产品历史表现到底怎么样?也让大家对绿色产业发展能够提升一下信心,一再的交流或者强调的观念绿色不仅仅是情怀更是一个可持续性的视野。 黄小薏:因为我们在做方法论之间,是对涉绿的割股是有因素挑选出来,是做业绩分解是从估值盈利性分红性波动性,从量化的指标进行一个统计整体出现出来的一个情况,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单个个股,如果纳入到ESD框架中,得出的结论是执行度比较高的,可以说盈利性比较好,分红性也比较好估值相对合理,但是我们得出来的一个结论是波动比较低,所以我们做这个有什么样的空间,比如说降低波动性,用比较好的因子来进行一些回归,看可不可能取得增强的效果,那么在投资实践这些人,大家也看到像生态主题类的资金也是很多,只是不是用量化,对这个管理团队的进取心是一个预测,这个方面我们还真没有做过统计分析,但是相信因为我对整个ESD对基金产品落地,以及未来产品的走势这样看,肯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会诞生出来,因为各家基金公司都在设计这类的产品,也在做。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像我们这样被动加上策略指数的,还有混搭的,刚才我听周总刚才谈的,不派数设计一些ESD保本,因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把债券混合起来,其实落入这里面就可以关注,所以绿色产品支出会比较多,这样就会形成估值议价,这种就会带来雪球效应,因为投资人还是有一个可预期的回报,这是我个人的基本判断谢谢。 陈亚芹:看到这个也碰撞出了火花,这个讨论还是很有成效的,董总也介绍了租赁产品,只要不影响租赁公司的利益想怎么着都行非常的灵活,我想根据你们操作经验,现在35%的金额当中都是投向绿色产业,我们这么多年的从业经验绿色行业还是有一些特性,相对而言基金比较长,现金流相对比较稳定,你们投向的组合当中,主要投向哪些领域?未来哪些行业会跟它匹配? 董旭操:谢谢主持人,个人观点,未来应该拓展哪些我确实不太敢预测,就现有的来看我们做了几个类型的,主要就是固废的处理、垃圾发电、EPC相关的工作,包括光伏,光伏资金有一点点小问题,里面还有建设期运营期,租赁能够建设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运营期很可能是保险基金也很可能是银行的产品,但是建设期租赁是最好的产品,所有权是核心抓住这一点,未来绿色产业里面可以转移到租赁公司,我觉得都可以发展。归根到底就是外来性能不能市场化,多赢的局面能不能达成,而不是零和博弈。 陈亚芹:我们还有6分钟的时间,开放看现场的需求,我们就开放2到3个提问的问题机会。 男:我是例如国际论坛的,我是秘书处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綦主任,中国的经验或者说扩大需求,后来居上。另外一个习主席在这一次会议上,也注意到在海南设立交易中心,对于中国现有的海南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去进一步凸显,这是我对您的问题谢谢。 綦久竑:你提了一个不是我要回答的问题,中国碳市场的建设七成是交易体系的建设,主要的老师就是欧美,我们整个机制设计学习的都是欧盟的经验,这个是总体总量交易确立大的框架范围内来讲是这样的,但是在具体机制细节方面恐怕有很多的差异,甚至在国内7个试点省市之间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差异,这个可能就有很多的一些细节,比如说你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可以和大家交流,那么从吸取欧盟的教训,最大的教训就在第一层面出现过碳价崩溃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北京一些试点碳市场就积极的作了机制设计方面的补救比如说碳价调控机制,这在过去几年运行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市场建立了一个非常稳定的预期,这一点就是说你看包括七个试点碳市场都没有出现像欧盟那样的情况,所以这个经验和教训两方面我们吸收的还是比较充分,所以是不是达到尽善尽美这个不好,未来怎么优化设计还有很多的挑战,因为碳和其他的市场相比有一个区别,它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制度,设计也是很复杂的,会有很多的变量。关于海南从习主席发表的讲话当中,这都是全球碳当中思考的问题,海南从中能够抓住什么机会,我们也在关注这个问题,这一点也是不全面,很不成熟的想法,我觉得海南有自身独到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是中国大省,也许未来是很大的切入点,海南这一次党中央把它提到如此高的程度,就是为了保留这一块净土,一个是海洋一个是热带雨林,所以未来林业还是很大的发展空间。 还有一块去年我们在海口参加论坛,那个时候提出一个建议海南未来可以建设生态自由岛,这个比较超前,但是这一次党中央提出方案来看,它在这几个方面是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所以未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像林碳产业和生态产业,广义的自由产业,包括像旅游,像休闲都有很大的空间,但是这三大产业要和低碳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提出生态自由岛的概念,现在很多人都在准备这个档案,如果你有兴趣将来我们和海南的同事一起探讨,最后政府把这个方案定下来才是结果落地,现在我们提出来一切都是构想。 男:我是中国投资协会的,也是绿经委小组成员,我想问安博士和綦总一个问题,在雄安构建了绿色中心,昨天雄安的规划已经正式颁布了,我想两位专家能不能在这方面畅想一下,在雄安成立中国绿色交易中心的可行性,两位能不能提一下有可能哪吒产品会成为其中的切入点? 綦久竑: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博士问题,因为现在雄安新区在规划设计当中,时间尺度是现状还是未来,未来是近中还是中长期?中长期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当时提出这样各思路,就是北京人才和技术资源,来服务好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环境资源或者碳交易的中心,用基础为雄安新区提供一个支撑,这也是一个构想,对于其他的话,主要还要看规划的落地,因为在规划落地和产业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或者情况之前,可能碳这种金融市场还有一点点超前,但是我们可以先来讨论,像绿经委的马主任,前两年和中央王要教授提出来在雄安建立绿色投资,这个也非常好,未来绿色技术的孵化和投融资也可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包括我们去年提出的碳交易和其他的环境权交易比如说像排污权,因为整个河北省确实是一个污染大省,整个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如果说有这样各排污权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包括对整个京津冀雾霾的治理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撑,这个就需要政府层面的推动和协调,刚才提到的这几点,包括碳交易,绿色投融资,其他权益投融资之类的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安国俊:非常感谢你提到一个前瞻性的问题,实际上在雄安政策出来之后,我有一个文章,中间也提到了设立一个基金,所以我觉得包括你提到的绿色金融交易中心,我觉得一切都有可能,因为我们知道贵阳是有一个大数据基金和交易平台,雄安很大程度上也是区域金融合作的一个亮点,经济合作包括大气污染的防治等等一些产业,2015年是为了防止雾霾在河北开了一个会,很多的环保技术落地都提了一些可行的想法,雄安为是也是国家改革创新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绿色金融和创新产品的发展可以是先行先试的地点,雄安确实有这样的胆量,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力量政府国际资本智库的力量去推动发现这个进程。 男:我是人民银行,我的问题是绿色金融里面,我们发现火电厂污染是如何看待大后方,如果治理好都会得到一个有效的改善,新能源是重要的解决之道,在我们新疆气温非常高,都是40多,实际调查50多,我们发现电网双向接入和供给是垄断,市场结构和体制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之前一直认为解决新能源从立法和可竞争的电网,那么我想各位专家在这个领域金融产品怎么样从50%几降到20%几,更好的降低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 周全亮:我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也是备受争议的问题。我是觉得整个新能源,从一个特征来看,就前一阵是我们总理去葡萄牙看葡萄牙有24小时全部新能源供电,总理就给国网一个任务,我们在青海当然这个地方小,实现了一个星期的能源供电,其实我们新能源应该来说我们的发电量在有一些地方,尤其是西部地区有很大的量,但是可能就是整个消了还是存在什么问题,我觉得是历史先前就造成了,主要还是我们整个发电单位,大量西部地区建设的还是火电多,现在停下来人多,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还要消化,我们就从这个问题的根源从金融角度支持新能源这方面的发展和建设,但是这两个矛盾没解决,我觉得销量还是比较难的,现在电网还是提升能力,但是这个平衡还是跟您说的法制地方都有关系,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消化也有一个过程,它不方便利益平衡和组合,方向肯定还是新能源,这个大方向不能变,这个过程还有一些波折。 安国俊:我来回答博士的问题,您是我们团队的重要成功,跟新疆讨论过基金的问题,全球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金包括印度包括美国的甲胄清洁能源有太多的,包括中国实际上也是能源基金,我觉得未来可以考虑在新疆做,给相应行业提供一个持续融资的支持,供参考。 陈亚芹: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超时了,听了三位专家的提问,我很庆幸是主持人不用回答问题。今天我们请到金融领域的各个行业的专家,其实是给大家展示了绿色金融算是金融的武器库,但是最后使用效果怎么样,以及如何使用,真的是根据行业或者是客户具体的需求和特性来安排的,但了刚才听了各位嘉宾的介绍,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各种金融机构对绿色产业更深入,只有懂了这个行业,才能真正的把他服务好,最后我也感谢一下各位在宝贵的周末还有很多人从外地赶来,在这坐了一天共享绿色金融一年一度的盛宴,祝大家在北京愉快,也难得下雨的季节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与会嘉宾围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展开研讨,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未经嘉宾审核。 图为论坛四: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论坛现场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我们是搞金融环保的,为了配合绿色发展这个空调给的也不太多,为了节能,也为了我们舒适一些,我们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把衣服脱掉,我们分论坛四的这个话题呢,是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是非常非常新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那么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概念,开场之前,我给大家先披露一组数据,那么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一个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的报告,2015年我们建筑,中国建筑能耗,达到多少呢,总量达到8.57亿吨标准煤,这是什么概念呢,占到了全国能源消耗的20%,那么成为我们这个能耗,三大能耗大会,另外两个一个是工业一个是交通,又根据我们世界银行预测,我们节能减排的目标呢,要到2030年全面完成这个目标,这里面的目标安排,最大的潜能就在我们建筑行业,占到了整个的目标的70欧柏,因此我们讲绿色建筑的发展,应该说任重道远,既需要政策也需要金融的支持,所以绿色金融怎么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我们在座的嘉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梁俊强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项目主任李昂 、中美绿色基金总裁白波、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主任张勇淼、联合赤道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傅晓亮 主持人:按照会议安排每个嘉宾有5到7分钟的这个发言,时间关系这么多,感挑战比较大的,所以我就不再约束大家,但是大家还是去把握这个时间,把要讲的话题讲透,我本人也是在研究这个绿色金融保险,希望通过这次的讨论和演讲把这些问题谈透。 接下来我们演讲顺序从梁主任开始。 梁俊强:非常高兴首要参与这个年会,所以来研究绿色金融的发展,是我们想了很多年的一个事情。我们国家建筑节能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一个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搞一些研究有一些科研成果,以86年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部节能标准,北方地区的这个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标志开启了我们国家建筑节能的一条道路。90年代我们国家发布了第二个标准,也就是公共建筑节能的标准,到2000年,90年代的时候,颁布这个标准的时候,科技成果推广的过程,也是在一些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由居住建筑推广到公共建筑,到2000年,那么作为一个历史的节点,由当时的建设部,颁布了一个部令,算是一个部门规章对我们建筑节能进行了一个部门的推动,也就是说,建筑节能由科学研究阶段进入到政府部门推动的阶段,一直到08年,进一步在国家的立法当中,节约能量法,把建筑节能作为其中的内容之一,同时国务院也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从这几个阶段可以看到,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基于科学的技术,然后到推广,然后到政府强制,那么节能绿建这些年来发展的比较快,这些年比如说我们追加的面积大概12亿平米,我们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大概都能在近100%吧,我们国家大体上有40%的建筑是存量建筑,所有的建筑大体上已经达到节能标准,所以应该现在我们正在追求更高标准的节能标准,像北京先走一步,实施了75%的标准,也就是80年代初期的这个能耗水平降低75%,那么很多地方也在往这个方向走,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是在研究超能耗建筑,包括更进一步的85%这样的一些标准。 我们跟美国一起来搞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研究零能耗建筑,我们国家从世界范围来看,能耗的这个水平也越来越低,所需要的耗能也更多用清洁能源来替代,大体上是这样的情况。 那么从我们初步的研究来看,过去呢,是由这个财政补贴这样的一种激励的办法推动的更高标准的执行,更新技术的一种应用,比如说我们06年就开始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那么国家相继持续了大概有个五年计划,每年都有相当大的一个量化来支持或者来应用。 从技术的示范,到区域的示范,比如说示范市试验等等。 那么还有是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我们以北方地区为主,大体上应该说北方15所区市通过这样的一个计划,应该说完成了80多90以上的既有建筑的改造面积,是有改造价值的,没有改造价值的就没有必要改,还有一块公共建筑的节能,我们通过节能装置,来进行节能运行,节能改造等等,所有这些事情,都是由政府推动,给一点奖励资金,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那么假如说要把我们现在比这个房子做得更好一些,水平更高一些,也做过测算需要1.2万亿的这个投资,新建建筑当中我们怎么把这个节能水平提的更高,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已经有一些安排,还有公共建筑的这个改造等等,从这个需求来说,这个财政支持也不可持续,作为引路还可以,但是长期来看,普惠性的政策,要么是税收,要么是用其他的金融方式,来做这样的一些工作。 像这一块呢,也是所有的金融机构所追求的,而且也是政府倡导的事。 我们第三块呢,我们也正在研究一个事情,就是在绿色金融方面,我们需要做哪些东西,一个是我们要把这个项目,罗列出来,公告出来,我们现在国家已经确立了一些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已经实施很多年,而且不断的在完善,我们也把这个获得的评价,有更多的可造价值,和更多的节能收益的的项目,把它圈出来,当然还有一些技术的措施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基础设施,应用起来以后,可能更具有改造价值,这是一类的事,这是我们建设部门需要来做的事情,第二个事情就是想有了这样的需求,我们也希望一些金融机构还有银行,以及保险,还有信贷等等,对这样的一些需求,能不能有一些回应,怎么设计相对应的这个产品,来满足产品的这个需求。 第三个对于这样的项目,绿色项目,假设说是实施的主体,以项目实施为主的这个企业,希望给他们做一些评价,然后来甄别这个项目,什么是绿色的,还有这个企业什么是绿色的,因为我们到一个建筑项目,很多的这个环节,有一个投资商,或者主要的宣传单位来做,我想我们最起码可以做这三个事情,后面还有一些我想金融领域,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想也听听大家的意见,谢谢。 主持人:谢谢梁主任,来自于我们政府部门,实际上是代表的需求方,在演讲也提到我们建筑行业出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下一步需要我们来自金融的如何支持,我们在座的各位,今天参加这个论坛,都在问一个问题,什么叫绿色金融,来到分论坛的时候大家可能有疑惑,什么是叫绿色建筑,其实就是标准,有了标准就知道它是哪些类型的项目,哪些类型的企业,是我们的绿色项目,需要我们用绿色的方式支持它,那么刚才呢,也就是我们梁主任从需求端呢,我们金融行业如何配合,金融如何前行的,在这个绿色建筑方面,前进的一些方向。 我相信我们接下来几位嘉宾里,刚才提了很多的问题,在座的各位嘉宾可能都有答案,下面呢,我们有请绿色创新发展中心李昂主任,代表绿色环保行业给我们做一个介绍。 李昂:大家好,我叫李昂,来自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很感谢为邀请我来参加这个年会,在这个论坛发言,这个机构非常年轻,我们是2014年能源基金会发起的,关注的是气候政策,也就是低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这个角度,因为在座的都是绿色金融建筑专家,所以可能我们主要是从城市低碳投融资的角度来去理解一下,绿色建筑在中间的重要性,以及投融资方面的一些考虑还有建议。 是这样中国的低碳试点是从2010年开始,目前共有3批,一共79个城市,6个省加2个县成为这个试点,这些试点地区呢,它其实是由发改委气候司有要求,要有比较先进的这个低碳目标,而且在省里也有不同的这个领域,主要是从低碳城市的视角看不同行业的低碳政策,因为这些城市它有更多的驱动力,有更多的考虑,也有更多的资源去发展这个不同行业的低碳技术,所以我们也正在承担着一个绿金委的一个研究报告,上午我们也把这个报告带过来,这里面更加关注中国城市绿色低碳投融资的实践和探索,因为今天整个会场都是绿色金融的实践者,也希望这个研究报告可以把各位的努力,各位的一些成果综合起来,在绿金委的平台上更广泛的传播。关于绿色建筑这一块我们在研究报告中是梳理了不同城市在低碳的这个领域,主要的重点行业,然后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城市中最主要在有这个低碳转型意向还是在工业领域,建筑和交通并不是主要的这个发力的行业,这个跟现在的城市主要排放有关系的,中国城市70%左右的排放还是来自于工业行业,但是根据我们国际经验可以看到,就是比如说伦敦现在78%的排放都是从建筑来的,纽约73%的排放都是建筑行业来的,如果在中国,因为已经承诺了2030年要达到全国的碳排放峰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建筑行业的话,未来会有更多的减排压力,这个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往回推算我们现在的减排能力能不能让中国在2030年,碳排放达到的目标。 我们也看到在建筑行业最主要也就是存量和增量的减排的手段,增量来说主要推动建筑节能标准,这部分的工作,更多的可能还都是这个政策的执行和监管,这个力度的问题,可能没有太多的这个金融手段或者是没有太多的补贴,或者是激励政策,在这个里面,更多的还是看中这个监管的力度,那么对于存量的部分,今天中午我们在午餐的时候也说了很多,关于存量这个部分的投融资遇到的问题,可能会面临着比如说你们项目太小,然后所有权太分散,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也需要指出的,如果是在低碳的大背景下,未来的减排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融资需求可能会更大。现在如果主要是依靠财政补贴的渠道,获得这部分的支持的话,可能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这个也是我们通过模型测算了一下,不同的低碳排放情境下在未来5到10年这个排放可能会比较相似,但是投资不同的技术,前期的政策会锁定一个效益,这会使得你未来排放的趋势越来越大,就要求我们投资什么样的技术和领域,使得建筑行业的这个锁定效益不会那么明显,所以这个也是我们现在特别关注的一个点,今天也是过来跟各位老师,各位专家来学习,听听大家对于这方面,关于投融资方面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谢谢。 主持人:谢谢李主任的精彩演讲,我们说十九大的报告讲的说我们要向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也就是节能减排,我们创新和发展的这个基础上,我们中心做了大量的这个研究,也有很多的范本,接下来我们可能需要白波总裁给我们讲讲,绿色建筑投资方面的这个创新的发展。 白波:谢谢王总,我来自中美绿色基金,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机构,是2015年9月习主席访美的时候由中美政界和商界的领导倡导下成立的一个基金,今天的主题非常的匹配,中美绿色基金最开始的名字,把一批市场化的这个人员,通过金融的手段,基金的手段,拓展到更多的节能发展上,做一些常识性的工作,所以在前面的这个一年半的这个时间,我们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也有一些案例相关。 做建筑节能,怎么样用金融的手段,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促进这个40%的人员的消耗大户方面朝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是我们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金融行业,有不同的这个参与方,今天在座的,也有几斤,也有保险,有银行,不同的参与方,用不同的角色,作为一个基金的参与方,我们思考的第一点,是基金为作为股东方参与到很多的项目上,所以我们是一个更加主动型的推动和改变者,银行和保险是评估做债务方面的评估和发放,所以基金要扮演更加主动性的角色,这是第一点感触。 第二点感触要做绿色投资,要做建筑节能方面的工作,这些投资行为一定要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就需要这样的投资,具有比较好的盈利能力,具有商业的可持续性,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行业里面去。所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行为本身要具有可持续性。 第三点特别是新时代怎么样通过基金和金融的手段,促进绿色发展,我们觉得创新,是非常非常核心的一个要素。以前大家提到创新的时候,特别是企业提到创新的时候,最开始想到的都是技术创新,或者说应用技术创新,我们发明一些设备,制造一些新的产品,这种硬技术的创新,作为一个丝路基金,我们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间,深刻的认识到另外两个创新,也许在新时代,能够更快的,带来很大的一些改变,那就是软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软技术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谈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等这样一套的体系,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中产生很多的影响,在不断的听到新零售,各行各业在发生改变,这一套软技术,也势必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带来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投资的很多的方向,很多的做法,就专注在这样的一些软技术,怎么充分的利用。 另外一个创新,也非常的关键,这个可能是市场化的企业和一些央企国企比较起来比较大的差别,而且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在其他行业已经看到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怎么样在改变改造零售的行业,同样在我们投资过程中间也发现同样的线上线下的新的商业模式,新经济的模式,对建筑节能方面的工作也在发生变化。第三点创新。 第四点是融合,我觉得刚才梁主任讲的非常好,做好这个事情是需要各个方面的融合,需要政府的指引,需要政府前期的推力,需要向李主任这样的机构去工作,然后能够有效的把政府把技术,把产业把执行端,各个方面能够融合起来,金融在中间,很多时候,扮演了一个融合的工作,我刚才强调了一下技术,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间,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有一个断档,也就是项目最后的需求,和技术的产品提供者中间有一个断档,为了解决这个断档,中美绿色基金自己还成立了应用技术研究院,为我们投资企业和项目做一个整体的技术解决方案,站在资金端角度来讲,用最高效的方式解决相应的问题,不仅仅不一定是能效提升最高的方式,而应该是价值创造最大化的方式,提供基础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在市场中发现没有人,或者很少有规划院、设计院站在资金的角度考虑方案,所以我们自己成立应用技术研究院,做这方面的工作。 最后一个核心的要点是绿色不是单一的,我们很多的一个绿色工作是一个绿色+的这个工作,最开始互联网的投资浪潮是投资互联网本身开始,然后到后面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走向互联网+的道路,改变了很多很多的行业,我们觉得绿色也是一样的,也进入一个类似绿色+的这个浪潮,在各个里面反应不一样的,包括在民营建筑里面,走向绿色+智能,绿色+健康的民用住宅,在其他的行业里面,绿色+智慧运营各个方式进行。 刚才这些方面讲的有点抽象,中美绿色基金我们从成立到完成相应领域的布局,我举几个方面的案例,阐述一下我们的一些工作,以及我刚才说的几个理念,在具体的工作中间,包括怎么实施的这个存量,先从这个存量的地产开始说起,商用建筑节能方面我们控股了一下领先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基于上海,前期主要的工作是为五星级酒店和三甲医院做这个合同能源管理,我待会也进一步向张总学习这方面的东西。 这个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能够更有效的把其他的技术整合起来,为这样的一些机构,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间,能够和更多的合作方包括银行引导进入到这个领域,因为这个行业,是真的比较散,比较乱,而且很复杂的一个特点。 商用地产的这个节能还是比较明晰的这个模式,民用的这个建筑怎么办呢,民用建筑的这个存用地产,作为金融的手段,怎么促进他们的节能,这个问题,让我们还是困惑了蛮长的时间,所以我们投资了一家企业叫好省佳,是干嘛呢,是走出一个新经济商业模式,用线上线下的手段,整合500家各个地方的这个80个城市,原有的一些装修公司,把它整合起来过后把它赋能,以前的装修公司有的是装空调,有的是装热水的,做出一个标准化的连锁店,是互联网直营的这个连锁店,提供从空调到新风体系,进入体系,地暖体系等等,所有触碰到能源领域里面的一站式的服务,而且这个服务是你到线上找,你把需求一提,他们在80个城市的网点,就上门给你提供服务,所有的造价全部是标准化的,这样你不用装修的时候,装修一次的这个房子,变成这个临时的专家,所以这些公司进来以后,可以一体化的在线上可以看到,实时的视频装修的这个过程,包括后期的服务,还有线下服务的这个方式来执行, 通过这样的方式,新经济可以很快实现这个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做这个服务的时候,逐渐的加入物联网的体系,把传感器用到这个设备里面去,通过APP为客户提供节能的这个方案,推送给他,你们可以做这样的节能,未来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帮助做节能的改造,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用新经济,软技术在促进民用建筑存量地产的改造工作。 为了加快这方面的工作呢,我们参股了长城物业,是中国前五大物业管理公司,目前在管1.5亿平米,它的联盟地产管理面积10亿平米,相对面积也是比较大,通过长城物业的这个参股,作为他的股东方式,我们合作使得长城物业能够为更多的已有的存量小区进行这方面的改造和合作。在存量地产方面,我们2018年主要的发力方向是数据中心,也石建筑,很多时候很多人把它作为商业建筑的商业地产方式来投资,这个行业,很有意思,美国的数据中心,到现在已经是美国的第一用电大户,占大概6到8%的所有的这个电的消耗,中国随着所有的新经济,大数据的发展,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好点大概在1到2%之间,1.5%左右的这个耗电,有一个指标是PUE,美国平均水平大概1.1到1.2之间,以为这如果用1度电做数据中心的运作的话,大概浪费0.1到0.2,而中国是2,所以也占了比较多的中国电力的消耗,今年我们比较大的这个工作,就是在数据中心的这个节能,包括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推广,在硬技术方面,我们已经买下了一个英国的这个公司,是做数据中心水冷CDU技术的,就相当于是一个数据中心,就像电脑的CPU一样,是为数据中心提供真正的算法的技术,在全球也是很领先的,我们也利用新的这个技术,结合我们商业模式推广数据中心的建立。 除此之外的话,增量地产,核心专注在智慧装配式建筑,大家都知道装配式建筑或者建筑工业化,是一个发展方向,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装配式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工业化,我们觉得它需要整个智慧控制,智能家居充分的结合起来,装配式建筑,还具有很多这方面的优势,它能够在工厂生产的时候,就把所有的这些部件做进去,能够更有效的实现智能的装配式的建筑,因此我们和宝业集团,90年代中期就开始做装配式的这个工作,也开发了很多的这个工厂,那么和他合作了智慧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效将建筑智能化和工业控制充分结合起来,通过这个建筑研究院的工作,目前第一栋楼已经完成,是在上海的这个办公室,住建部对我们也非常的支持,也多次前往上海的这个保业中心去视察,也提出非常宝贵的建议。 在江西省南昌市,我们也开启第一栋智慧式建筑,也将作为江西省开拓性的这个工作,我们也在和其他的一些省份包括山东,等省份洽谈智慧装配式建筑,在其它省份开拓方面的这个工作,与此无关的我们也正在启动装配式建筑进入农村的商业模式,依托我们合作伙伴在各地大概20多个装配式建筑的生产线,和新的模式进入农村,协助建立美丽乡村。 所以我们基金从股权投资的方式,结合创新融合绿色+的方式,协助更多的资金,进入绿色建筑的领域,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 主持人:谢谢白总,刚才提到三个创新,硬技术的创新,软技术的创新,包括从基金的这个角度,怎么来看这个绿色建筑,包括绿色建筑投资提供一个非常崭新的思路,刚才也有一些共鸣,也听到了我们讲绿色+,这是最新的一个概念,我市第一次听到,有绿色+的概念,其实跟我们很多的想法也不谋而合,这个+,跟金融企业也是可以叠加起来的,在绿色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前端做的这个风险评估,银行做绿色信贷,包括债券的这个体系不需要再做,另外其实可以叠加起来的,包括很多的标准液是可以叠加起来的,据我了解,这是在我们银行界,华夏银行在绿色建筑方面,包括绿色金融方面,也是走在我们整个金融业前面的,做了很多的,多年的这种探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华夏银行的这个金融中心主任,我们张主任给我们讲一讲。 张勇淼:谢谢主持人,还是想呼应一下白总裁的这个讲话,融合,也是借这个会议,因为刚才呢,白主任所谈到的对已有建筑的这个节能改造,和新建的这个建筑方面的这个想法也是不谋而合,这一点我本来是在第二第三部分会讲到,开场就做一个呼应,我今天讲就是以一个逻辑思路来考虑。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数据,我们绿色信贷的这个余量是8.2万亿,我们在绿色领域,绿色建筑领域,整个余额是多少呢,大概不超过1300亿,大家算一下,那么整个的这个比例呢,可能就是1.5%左右,那么是不是说,咱们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这一块没有市场需求,有没有需要,那么再看看我们十三五的这个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规划,从这个规划的角度来讲呢,那么我们提出来在十三五期间,要达到相关的目标的话,那么我们今天上午的大会上,马主任谈到了1.65万亿,需求是有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有需求的,那么为什么,这个余量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再看看,这个相关的问题,到底核心问题在哪,又可以呼应一下,刚才白总讲到的。 我们认为一个行业真的要发展,完全靠政策扶持,开始这段时间是可以,真正这个行业要发展起来,一定是必须要符合市场原则的,也是可持续的,我们来看现在目前的情况,是不是市场花园则的,这个比里面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呢,那么建筑咱们先从绿色建筑的情况来看,绿色建筑的这个情况,讲的这个也是很有限,跟普通建筑最大的区别,从建造的成本来讲,那么它一定的这个成本,是比普通建筑要高的,这个是勿庸置疑的。 但是回过头来讲决定这个建筑价格的,主要因素,目前是什么,大家看看,考虑一下,我觉得大家一定不会反对说我说的是位置、区域和环境,是不是,它的位置区域环境,决定了这个房子的价格,而我们所说的这个质量是不是绿色,是一个次要的,房地产的这个质量,建筑质量,本身大家就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标准,而且在这个质量里面,品质里面绿色也只是其中一个之一,所以它没有办法绿色化解决的,再一个我们解决问题的这个方法轮,从需求侧给供给侧来讲,需求侧来讲,要加大相关的力度,一个方面大家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举得越来越多的人有,大家好像是一个精神境界的事情,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这么做了,第二点要让大家真正的了解,居住绿色建筑的这个好处是什么,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其实绿色建筑是两节一环保,其实带给我们消费者的是什么呢,是四恒一环保,你在这个环境里是恒温恒湿,恒氧气,还有恒噪音,你很舒适,环保是两方面的,密闭性很高,我们现在空气质量不是很好的时候,你住在家里,你的建筑也得到大的这个提高,让老百姓体会到,这方面你买了,愿意想要这样的需求,付出一些多的这个成本,这是需求侧来讲。 供给侧来讲,政策来说,这又是一个协同的问题,金融机构要协同起来,大力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支持既有建筑的这个节能改造,两方面的这个原因,苦果我们市场上提供的都是建筑,或者大部分是建筑的,在政策导向方面,我们也支持,但是这种成本的差异基本上就是可以,大家是同质化的,那么这个差异就没有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方面,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也是一样,就像新加坡所做的,如果你不改造的话,我银行给你做金融系统,我抵押贷款的时候我就不支持你,我政府开会我干活动的时候就不在你这个里面去搞,那么在这种支持下,我觉得从供给侧,为什么十九大一直在提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落到实践当中,建筑发展过程中,是大有可为的。 这是讲的方法论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这些主要措施,有一些什么样的方式呢,也就是根据方法论来的,需求侧来讲,怎么讲呢,应该出台区别化的政策,在需求侧我们对于购置绿色建筑的这个用户,我们取消所谓的限购可不可以,那么这个是可以去做的,对于大家购买绿色建筑的这些人的时候,都按揭的时候,银行优先提高效率,而且还优惠,所以这需要一系列的这个配套,包括从人民银行的这个政策下,给予支持这些方向,银行也愿意这样做。 站在既有建筑的这个改造方面,那么我在支持你的时候,那你可能在出租的时候,我政府部门和一些组织我不租你的房子,这方面的政策要鼓励,第二个方面,你做这个抵押贷款的时候,优先给你支持,开发绿色建筑的时候,依然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我们现在对房地产开发有非常大的这种调控,正好进行调控的时候,有支持,我们主要是非绿色的,鼓励这些绿色的,包括所有的这个机构统一行动,一定能够促进这个发展。 第四点,本来是想说一下华夏银行的这个实践,第一点我们华夏银行在绿色建筑,包括既有建筑改造方面,我们特别是既有建筑改造方面,我们推出了一个综合系统发展的这个方案,我们是怎么考虑的呢,因为华夏银行呢介入节能领域很早,我们有将近15年的历史,华夏银行的绿色金融两大特色,一大特色是国际合作,我们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绿色金融起源于国际合作,我们做了5笔都是在绿色相关的转债项目,而且影响最大的,世界银行进入中国以外,单体最大的,去污染防治项目,这是我们华夏银行在执行的,第二家特色也是在这个能效运动,我们基于这些平台的经验,我们就可以推出所谓综合化系统服务,我们对于一些客户,或者说一个园区,我们可以组织专家队伍,对这个园区和企业进行能源诊断,然后提出整体的这个能源节能方案和规划,包括如何管理,我们来找这个领域技术能力最强最先进的相关的节能服务公司,来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他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我们资助是这个节能公司,而是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这个方式,享受节能带来的一种收益,这是我们华夏银行帮上游的,我们银行是负责提供融资服务的,但是我们一直把它延伸到上游去,以便于活得更好的效率。 这是我们银行在做的工作,第二个事情我们在绿色建筑方面,对于装配式的这些建筑呢,我们是可以大力的支持,在绿色建筑方面,不光是背后的这个建筑设计标准,是绿是要绿色的,最后运行是要绿色的,最后我们还要要求在建造过程中,也是要绿色的,三绿的情况就更好,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绿色节能建筑支持下,也重点考虑,放在装配式的绿色建筑这个领域里。 第三个方面,大家可以看到十三五规划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行业,“十三五”规划里面,提到的这个方案里是四大领域,最主要的领域是北方地区的清洁供暖,我们实施了很多的这个项目,2015年知道比国家要大力推进北方地区工程的时候,我们就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利用我们银行贷款的这个期限长,利率低的这种特点,我们就在全国范围内寻求相关的项目,我们现在有4个项目落地,那么现在呢,实施效果非常好,那么这方面呢,是我们华夏银行在这个领域的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融合,刚才跟比白总讲的,我相信跟在座的各位,我们真正的是要加强交流,在一个场合,在一个国际交流场合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华夏银行的绿色品牌是叫做什么绿素品牌,美丽华夏,我那天也讲了,是叫合作共赢,美丽华夏,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美丽的华夏。 为什么是合作共赢呢,白总刚才讲了我们很多的时候是投在联动,他们做股权我们做债券,包括在保险,大家要形成这个合理的情况下,这个事业一定能发展起来,所以希望我们之后加强交流,谢谢! 主持人:谢谢张总,华夏银行作为绿色金融的这个先行者实践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的问题,首先刚才提到的消费者,对它的这个不敏感,我很好奇,就想统计一下,在座的各位,认为自己买的是绿色建筑的,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对这些都不敏感,对这些追求还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所以刚才张总讲的很好,我们不仅是需求方我们也是供给方,从政府需求层面梳理和引导促进两者的互动,促进我们绿色建筑的这个环境。 接下来我们有请刘总,从绿色债券的这个角度谈谈他的这个观点。 刘景允:谢谢王总,大家好,关于绿色建筑领域,很多人都存在误解,像提到建筑也是绿色的,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要解决这个融合的问题,单从绿色建筑来说,今天比为什么不给我们开冷风,肯定是能耗,开冷风就意味着启动空调系统,不可能对我们一个房间的控制,必然会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什么没有启动就是因为建筑的能耗,从运营者的角度来说,趋势很多因素。 但是从我们角度来说我们需要一个舒适的这个房间,可能就没有提供,所以从购买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这个矛盾。 从建筑的领域来说很多不光是存在的建筑也是绿色项目,包括做评估过程中也发现很多的问题,很多人问我们公交也是绿色的,地铁竟然也是绿色的,建筑是不是刷了外漆也是绿色的,看似一些搞笑的,确实出自一些机构。金融关注的领域和对象,并不是我们在座的很多是建筑领域的专家,像张总这种是例外,很多年的的经验,对绿色建筑非常了解。 另一方面是建筑的能耗很高,很多人也没有这个意识,刚才白总从绿色基金,包括还有信贷的角度介绍了绿色建筑,我可能发言的内容更多是会集中在绿色债券这个领域,实际上在“十三五”规划里面,住建部推出这个计划的时候,提出新建建筑的这个要达到50%,装配式要占到15%,很多人买房子的时候,建筑就是绿色建筑,但是第一房地产其也没有作为品牌去宣传,第二我们个人并不关心这个,很多人到肯德基吃饭的时候,门口如果说是绿色的建筑会有一个标牌,会注意到,有的没有注意到,如果注意到又经常愿意去的。说明有绿色情怀,在吃饭的同时又解决舒适的健康的环境的目的,国内的绿色金融角度,从最初的债券标准,信贷标准,都纳入这个支持的范围,今天在座的国际气候的这个CPI,明确把低碳建筑作为国际上重点支持的领域,也就是绿色债券的,低碳建筑跟我们国内讲的绿色建筑有相似的地方,虽然他们更多的关注在碳排放的领域,那对我们来说,我们更多的关注的层面会更广更多一些,咱们国家呢,明确把新建绿色建筑,以及建筑节能改造纳入这个支持范围,绿金委的绿色债券支持目录,发改委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也都明确纳入了绿色债券的范围,很多地产企业,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其它的绿色建筑项目,并不是说不想做绿债,而是不知道,竟然绿色建筑,也可以做绿债,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意识,通过我们给他们作咨询做讲解,他们在了解到我做了绿色建筑,竟然还可以做绿色债券的发行,还可以获取一些政策的红利,我们接触很多地区的项目,新疆、江西赣江新区的,很多企业发绿色债券的时候,企业的负责人说我们很愿意发债券,如果这个建筑做成绿色建筑就可以发行的话,完全也非常愿意做成绿色建筑,但是在这个事情之前他不知道还可以做绿建,比如说新疆的物流企业他做物流厂房,非常愿意做成绿色项目,但是他不知道物流项目怎么做成绿色项目,把绿色厂房做成绿色工建,把物流、仓储这一块,调配输送,做成智能化的物流输送系统,智能仓储系统,这个可以符合国家的绿债发行标准,企业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道不了解。 所以绿色债券的理念,需要我们在座的,包括这个行业内的同仁,需要大力去营销和推广。 另外一个我想介绍一下国内绿色债券发行的这个情况,很多企业,包括我们在座的,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这个领域的同事和专家,绿色建筑,在绿色债券领域做的不多,但是未来潜力是巨大的,首先绿色债券有几个优势,我们总结四个字,多快好省,企业关注的是省,是省不省钱,发行利率低不低,另外一个就是好,声誉好不好,品牌好不好,那么用途很多,刚才已经说明了,那么快,能不能尽快拿到批复选择好的发放的这个窗口。 另外一个如果我有绿色建筑,能不能发,这里也告诉大家,完全可以,并且国内的标准非常明确,就是满足新建绿色建筑,两星级及以上的标准,不是刷个绿漆就可以,而是要获得绿标,今天上午中行介绍这个绿色案例的时候,介绍香港的这个洪融地产(音)介绍绿色建筑里面的这个熊猫债,这个项目就是这样,企业非常积极非常愿意做这个产品原来对它的了解并不多。 我们自己统计了一下,目前市场上已经发布了这个支持绿色建筑领域有4支,我也可以说一下,包括重庆的龙湖地产做的绿色企业债,珠海华发做的绿色公司债,上海临港做绿色公司债,还有嘉实资本做的ABS,都有相关的这个产品发行,已经做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未来企业,主要按照这个程序,并不复杂也不繁琐,成本也不高,有很大的这个优势,我们支持珠海华发做了这个绿色公司债,拿公司物业的这个资金收益做ABS,这个就很值得推广,对存量绿色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资产,怎么把它的租金收益,物业收益,转化为先进来,来提前的做这个融资,那么绿色建筑领域的ABS的这个产品,很值得推广,现在有不少的企业是在咨询这个产品,也就是说,绿色债券的产品很多,绿色ABS的产品也很多,如何利用这些产品。 在参与到债券项目当中,我们感觉到有一点,一个是这个企业愿意做绿债获取一些政策红利,另一方面为了展示自己企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际上实现了一个双丰收,比如说我们到恒隆地产,恒隆广场去购物,门口贴一个牌子绿色建筑,你是不是愿意在里面多逛一逛,呼吸新鲜空气,那么运行企业的收益也就自然回来了,对地产企业来说也就有动力,把这个建筑做成绿色建筑。 我们在3月份刚刚做了珠海华发发行了5年期绿色公司债用于两星级的这个建筑,取得很好的效果,再有绿色建筑项目,肯定非常愿意做成绿色建筑的产品。 这里我们也是做一个呼吁,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绿色债券领域,支持绿色建筑的这个案例,来动员,更多的企业,来尝试发行的这个产品,尝试完了以后,尝到甜头了,那么我想这个企业,以及其他的企业,都会愿意选择,这个产品的发行,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总的精彩分享,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受到了我们这个绿色金融的这个重要性,第一次听到我们绿色建筑还可以发债,也讲到绿色评价发挥的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又一个视角,前几位我们讲得都是资金的这个角度,怎么支持绿色建筑,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的这个建筑去聚集。当好我们助推剂,另外的角度也就是怎么发挥我们的这个风险保障的作用,绿色保险的发展更加顺畅,绿色保险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接下来我们有请傅总分享这个新的进展。 傅晓亮:我是作为最后一个发言其实我想也刚好契合保险作为我们最后风险屏障的这个共鸣。前面的几位嘉宾呢,在投融资、资金、债券还有银行、信贷这方面,做了一些介绍和分享,我想我很认同张总的一句话,今天的这个论坛,其实我想最后到保险的这一块,我们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要形成一新的合合力,我们绿色建筑才在绿色金融支持下,往前走,刚才张主人介绍信贷的这个规模数据,我也理解,包括绿色保险这一块做一个探索,中国人保在这个绿色保险这一块,助力绿色发展这一块做很多的工作,我们绿色保险,产品涵盖了,多个行业,形成一个应该在国内,保险公司最完整的一个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但是维度在我们绿色金融,绿色建筑保险这一块,其实现在我们还在,很多还是在研究。 比如说我们去年3月份我们跟中国人保,跟这个基金会建立一个合作关系,主要就是想双方合作探索,利用保险机制,来推动我们绿色建筑的发展,我们也跟国家部委包括住建部承担的一些课题,怎么来推进。 给大家分享主要是做三个方面,其实就是三点,一个就是风险,一个是痛点,一个是我们解决之道,也就是我们的建议。 首先讲保险,是从风险开始讲起,绿色金融保险,从绿色建筑的全过程,从我们绿色建筑的设计开始,施工建设,包括绿色建筑的评价,运营,以及这个建筑的最终的这个报备,我们归纳5个风险,绿色等级评定风险,是绿色建筑当中最突出的一个点,在保险这一块要特点,保证这个建筑完工以后,确实是一个真正的绿色建筑,再一个是财务风险,刚才几位嘉宾也谈到,绿色建筑的这个成本我们的开发商,赞助商,包括购买的业主当中都存在广告的财务风险。 再一个是我们的这个绿色建筑的这个建设,应该讲,创建也更加庄严一些,在职业这一块,我们很多的专业人员在履行职责职业的时候,又存在,更多的这个风险,再一个分包商的风险,一个建筑单元,要完成一个建筑,可能要有分包商,但是分包商,我们的资质,能力,经验,参差不齐,导致我们绿色建筑能不能获得绿色评级,也是一个风险,最后一个风险是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本身建筑行业的发展涉及到这个标准,包括法规发展变化也很快,最后涉及到法律变动的风险,包括绿色评级这一块产生影响。 这我们也跟国际同行做了很多年的合作,我们也是了解了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目前这个涵盖我们的绿色建筑的整个的全生命周期的这个风险的,应该讲保险当中,覆盖面还是比较完整的,比如说从我们的这个建筑的这个开始立项,保险对于绿色金融的这个产品质量有一个保证,再一个对相关的这个参与方,比如说咨询、监理等等方面的这个职业职责,也有保障。 当建筑施工开始以后,保障工程过程当中的一些财产和人生,当然这个在绿色金融本身呢,保险这一块,就是说,国外的保险主要就是保这个,它一旦绿色评定,得到以后,这个建筑会发生一些损失或者损坏,就会提供一个叫绿色建筑的这个修复保险,保险公司,来承担这个修复的一个责任,使这个建筑重新获得绿色的评价,等等,再一个中午我们几位嘉宾在的时候也聊到我们的这个存量问题,目前建筑的存量很大,其实国内我们的这个传统的建筑的绿色升级改造的工作,其实很多也都是在起步,在国外这一块也都是很成熟的,所以在国外保险商,对于传统建筑,也就是旧建筑绿色建筑升级改造这一块,又有一个绿色建筑升级的情况,所以这是国外的情况,对风险也形成一个很完整的这个体系,国外来讲他们的绿色建筑起步,存量很大,包括传统建筑升级改造的起步量也很大。国外有国外的这个绿色建筑的标准,包括相关的立法,还有文化的差异,也不能说照搬,像我们跟美国的同行聊,哪里有产品就搬运过来,也不能照搬。 我们这些年的研究感觉,绿色建筑的发展,还有绿色保险推进过程当中,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痛点,在我们评价体系上面,怎么说,我们绿色建筑评价是以设计图纸出发的,经过评定以后,绿色建筑,它没有涉及到这个真正的,这个建筑盖成以后,运营它到底是不是属于这个绿色建筑,这样的话,根据这个图纸设计的标识,还有建成的这个运营的情况,也是相应的,包括对自己买的这个房子,是不是绿色建筑,有没有了解,这个当中设计的模式就导致财政上的这个补贴,因为它可能没有真正的产生这个绿色建筑,再一个也没有这样的一个体验,也不是关心,再一个投资人,投融资方,其实来讲,在资本介入的驱动,我觉得还不足。 所以这个我们觉得有这个痛点,就是在于我们要如何促进我们开发商从我们的这个绿色建筑的设计标识,进入到这个运行标识。 人保财险在这个方面呢,我们也是在做思考,也是想借着机会给出我们的这个思考的这个方案,这个方案呢,其实根本一点就是说我们怎么针对绿色建筑,来促成来达成保险的这个建立,达成我们相应的这个金融领域的这个产品以及融合。 首先我想讲的是针对绿色建筑,要立项,保险公司给出一个产品,这样的话就是我们来确保,开发商,就是建成绿色建筑的这个达成以及保障,银行可以通过这个保单,根据这个保单给开发商来提供一个带动。其中包括一些优惠的这个带动,还有贴息的这个带动,在政府层面呢。其实可以根据这个保单,来给予这个比如说,在绿色金融的这个应用方面给一些优惠,再一个补贴上给于一个兑现。 在整个建成之后呢,建成当中,作为保险公司要做什么,既然承担这个风险,我们就要全程的去跟踪去监督,这个金融建筑最后的落成,这是我们保险公司的一个责任,也是我们根据保险合同必须承担的一种工作。这当中其实大家要问道绿色建筑要盖起来,要能够卖得出去,其实刚才嘉宾也提到了,我们在促进绿色建筑的这个发展,我们在这个,比如说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房子的时候,是否可以给一些优惠,启动一些限购,包括一些代理的这个比优惠等等,保险公司在最后一环建成以后,我们依据运行一年的情况,进行绿色建筑的评级,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有可能存在保险公司我们自己监督管理不到位,评不了级,这个合同由保险公司来付这个损失,可以赔偿给消费者,再一个如果说,这个监督本身我们保险公司,进行一个修复以后,还可以获得这个评级,那我们也就是这个修复,苦果无法修复的话保险公司要履行这个责任,但是保险公司在这个当中,如果说开发商,在承诺,建成绿色建筑的这个事情,没有完成,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信息作为信用的记录,给到这个政府部门,作为开发商的这个信用目录,这是我们基本的这个设想方案。这当中保险作为一环,前端的金融作为助推器,保险可以发挥什么机制,对于开发商,其实我们就是一个监督,过程监督,一会我想的就是我们怎么做,涉及到很多我们要依托第三方的这个专业力量和人员,再一个我们对于我们的消费者,对于我们投融资方,其实是保险在这个当中起到我们说是信用背书的这个作用,提供保证,保证让你的这个就是投融资之后顺利建成一个绿色建筑应有的这个资本的回报,保证消费者能够拿到手的就是建筑,然后实现一定的这个体现,对各方来讲也就是定心的一个作用。 在这个当中,就是大家也应该注意到我们保险公司在这个当中,整个过程对于绿色建筑的这个立项设立,开发建设,最后到运营评价这个当中我们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保险我们公司也是属于金融行业,真正的来讲绿色金融这个保险的事情,不是说你有精算师就可以达成实现,更多的可能依托建筑的这个行业,很多的这个技术机构和人才,所以人保财险作为国内最大的财险公司,我们也是从传统的传统保险公司,应该说是新时代,新经济下,我们保险的一个转型,我们叫做保险+这样的一个概念,绿色建筑当中我们也把保险+的这个模式也嵌入进去,借此机会我也给大家做一个宣导吧,将来我希望有更多的建筑行业的我们叫做技术专业机构,中介机构,我们能够共同一起来合作,因为我觉得这个行业这个工作,会很大。 其实保险+的这个事情我再多说一句,上午我们王总在这发布这个房屋险的时候,其实已经说到我们人保财险,在这个保险+服务当中,特别是对于我们企业,就是污染的这个评估监控,以及这个事故的当中,我们就是应用了这个保险的服务模式,其中包括一些物联网的技术等等,就是说我们从远程来进行对企业的污染排放,进行一个监控。 所以将来的这个绿色建筑保险,这一块呢,我们也会更多的采用新的技术,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呢,想说保险机制,在我们的绿色建筑当中,金融当中,应该是属于一个很特殊的,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也希望这个同在座的各位一道,支持我们的这个绿色建筑,助力我们的绿色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傅总,其实大家听完以后,知道他是保险的,其实还是在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财险也是在做一个课题,我相信这个课题做完以后,也是配合我们的这个绿色建筑的这个发展。 第一个我们发言阶段就告一段落,各位嘉宾也都充分的阐述了自己的这个观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把这个问题先开放给观众。 提问1:我想请问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建筑节能的这个标准,目前为止还是这个产品标准,这个阶段它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又有了“十三五”规划,包括也提到比较严峻的这个节能减排的形势,请教一下专家。 梁俊强:这个节能标准是一个体系。目前的标准,有一些验收的标准,还有一些产品应用的标准等等,那么这些标准当中都有一些强制性的这个条文,都是需要严格执行,而不存在可执行,不可执行,我每年都要对这个工程的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违反强制性标准,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当中,都会对他们进行处罚,这是现行。 那么现在正在研究,把我们所有的条文合并到一起,作为我们叫全文强制,也就是说,作为我们以后的标准体系当中,我们肯定要做一个国家队全文强制的这个标准,也就是说在我们建筑节能的这个一些环节当中,要把它的这个技术要求作为墙纸性的一个要求。把它放进去。这是比标准问题。 现在说到推荐性标准,祖尧是指评价类的标准,它是推荐的,评价类的标准它是有一个比机构自身,拿这个标准来判断的,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下,所以它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以评价可以不评价,评价自身是有一定的自愿性,像评价的这个标准,一般也不把它作为强制性标准。 标准本身呢,也会逐渐的提高,世界各国也都是这样,能效水平,能耗水平,能效提高,能耗降低,标准不断的这个发展,这个标准的周期,不会太短。一般来说10年左右会变化,假设有重大的这个技术突破,植入的也比较好,可能这个标准的修订密度会高一些。 比如说这个建筑设计标准,在北京的一些地方,也就是说我们走过了三四走的这个阶段,那么从65到75这个之间,大体上也就是五六年的这个时间,发展还是很快的,供电节能标准现在还没有做,普遍意义上要走第三个阶段的这个标准。 提问2:我们主要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包括绿色金融的这个融合,我想问傅总,买保险这一方主要是针对开发商还是消费者?如何设计和考虑? 傅晓亮:针对开发商这一块,刚才我想的如何从这个机制当中,促成开发商这一块,一个就是从这个标识这一块再往前推一期,再一个就是说,通过其实金融的这个融合,怎么减少开发商的一些成本。因为像你这个建筑的成本,推向市场,如果你没有相应的这个配套政策的话,可能价格要高一些,市场就不太会接受,所以我觉得保险作为金融领域来说的话,你通过让它能够在开发商立项的时候,而不是评定之后拿到补贴,在立项的时候得到及时融资的支持,我们希望有一个保险智库的话,可以给到这个补贴这一块,比如说银行这一块,提供这个保证,然后保险公司参与,最后你要确保这个技术本身的这个达成,目前我们来看,我们也是不管是做课题也好,包括我们现在有一些实践也好,确实来讲这个开发商,这种购买的积极性。 因为什么呢,一个呢就是说对它来讲我们的评级,其实是叫做有一部分符合绿色金融标准,就OK了。这是目前的一个标准,就是说,当如果说,法律层面更进一步,包括金融的这个整个的跟进,对绿色金融的本身是很好。绿色金融本身在排名当中是三大排名之一。 刚才也讲到新加坡,因为没什么工业,所以对整个建筑的改造,减少建筑的这个排放,绿色建筑的需求就很大。 提问3:各位嘉宾,我是来自湖南,湖南省推动这个技术发展,在我们国家也做了这个专利,我今天参加的这个论坛,收获非常大,从我们的基金到我们的保险,包括我们还有信贷以及我们刘总那边,联合赤道的这个债券企业债,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今天带一个目的性也就是第三批的这个试点城市也就是郴州做了绿色金融,这个绿色金融,怎么来推,我做了20多年的建筑,我现在转行做低碳技术,实际上低碳技术里面的推动,我们现在推动的过程中间,也是和湖南省合作,金融如何来支持建筑,绿色金融怎么样来推动,我们一直在思考,那么刚才几位老师也讲了,怎么样落地,让金融落地,我觉得一个最好的方式也就是建筑方面进行推广,而且它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宣传性的。 那么在这块的话,我刚才讲了,我的一个请求也好,或者请各位嘉宾老师,帮助我们湖南郴州在绿色金融推动,过程中也就是项目落地,这次我们郴州他们想邀请各个企业去,能够拿出什么东西来,让各个企业来参展,是有这样的一个项目,绿色金融推动郴州的这个项目的发展,这样推动绿色项目的这个发展,那么有一点,我们湖南在装配建筑,包括白总也讲到,绿色装配式建筑。 还有一个平台公司,我也想问老总,湖南建筑科技产业化发展平台,是湖南省住建厅来推动的,我就向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帮助我们湖南,帮助我们郴州也好,湖南也好,在这个绿色建筑方面,让绿色金融做出试点示范,就是要做一个产业孵化园,按照各位老总的支持,把这个低碳产业园做成一示范的金融产品,我就想表达这样的一种观点,谢谢各位老师。 主持人:这不是问题,是邀请大家去郴州贡献我们的智慧。 提问4:我是来自住建部科技发展中心通过这个部里,像央行还有保监会这些部门,我们研究也是推动一些政策落地,刚才听几位这个金融专家,也是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跟白总这方面,讲到我们中美绿色基金,其实也是有两国政府来倡导建立的,更多是商业化的基金,我们在基金运作过程中发现建筑,因为它更多的是股权,在整个大的绿色产业当中,它的这个汇报率或者地位如何,股权投资是回报率的一种顾虑,有没有一些比优惠,包括资金汇报上有没有一些让利,包括世行的这个长期低息的这个贷款,国内这块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的这个信贷方面,有没有可能设立政策措施,包括绿色债券,也提到几个方面的这个债券也都有发行,因为房地产目前总体还是属于管控的阶段,那么这一块是不是还是有一定的制约? 白波:作为私募基金的对象,包括新零售、互联网、医疗等等,这个新零售的这个回报率偏低,这个是我们一开始做绿色基金的时候,就深刻的意识到,如果我们想改变这个现状的话,必须要有更多的技术创新,才有可能能够实现一个新绿色建筑的这样的一些类比新零售的这样一些方式,目前我们项目表现也都可以,从股权投资的这个汇报,第二个问题,包括优惠等等,刚才张总讲到的,绿色建筑的这个核心的问题,开发包括建造的这个成本相对高一点的,用户不会做更多的这个互动,作为基金,包括对回报有一定的这个要求的时候,我们就很难有相应的优惠,但是在我们组织的这个过程中间,意味着选择什么LP是相对有关系,作为股权投资是追求15%到20%的这个回报率,在我以前所在的这个机构,我们是追求25%到35%,有一个不小的差距。 张勇淼:刚才谈到世行的这个项目。我们这个项目是采用一种新的融资工具,我们不是把贷款比投入到既定的领域就算完成任务,而是我们要取得相应的这个社会效应,我们项目里面6大指标体系里面其中最大的一块也就是减煤量,必须达到一定的减煤量,才可能把这个钱提出来,所以世行给我们设计项目的时候,当时全国平均的各个投资情况,算的这个到底是多少,我们的这个指标是这样来的,在指标设计的时候,本身就考虑到,在世行的这个钱,也要投入这个人民币,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实际上我们在实施这个项目过程中呢,是不分世行的贷款政策还是华夏银行的这个贷款政策,我们所有的都是混合往下投的全部投我们自己人民币的这个钱,也算世行的贷款,只要我们按照世行贷款的这种形式,相关的要求和流程去做,也一样可以做的,因为他要结果。第二个能不能作为长期的信贷的这个事情,作为银行来讲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点要考虑的是一个风险的问题,银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大家知道它是应对风险的,并不是说期限长就一定风险大取决于不同的行业,像在工业领域,要是在高科技,可能三年就算是长的,也有很可能是新的技艺和工艺出现了,但是我刚才谈的在我们建筑行业,真的有一个长期的可稳定性在里面,如果说是节能改造的这个项目,我们改造以后,这个建筑物的,包括这个生命周期是多长,那很长的,而且它的这个整个租金收入价格往前走,这个价格一定是稳定的,资产价格是稳定的,回报是稳定的话,长期政策会实施的。谢谢! 傅晓亮:2015年江苏和浙江,分别发布了绿色建筑条例,规定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两星级以上贷款额度可以上浮20,现在用公积金贷款额度都没有,怎么上浮20%,所以任何政策,都是受到政策的限制,而且地产企业发债几乎是不可能,应用于绿色建筑领域的债券又是非常支持的,那么在大的限制环境下,部分支持的领域,那么我想对这部分的企业来说,可能这个意义更大,谢谢! 提问5:各位嘉宾好,我的问题跟刚才的哪位类似,像白波总裁提到,因为我理解咱们是一个基金,既然是基金,就是通过这个投资来促进咱们的这个经济的这种绿色可持续发展,但是我理解这个投资肯定是要回报,你说创造可持续的盈利带动更多的社会责任,投入到绿色建筑,包括绿色领域,还有刚才这个张勇淼主任也提到,有一个核心的问题,绿色建筑是有一个成本的,然后不能说我一直靠这个政策补贴,后期肯定是要符合市场化原则的,也就是资本逐利,怎样创造这种可持续的盈利,就是能够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绿色领域,因为王总也问了我们现场有多少人买这个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成本,可能比一般的普通成本还要高一些,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买了普通的房子都很难,那这种绿色除非说,这种绿色建筑,比如说我们这边很多的房价要便宜才会考虑这些问题,刚才张勇淼主任也提到说,通过这个宣传,提升这个绿色消费的观念,包括这个跟大家宣传这个绿色的好处是什么,那我这些最终还是说通过消费者的这个买单的方式,把这个利回报回去,我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我最后想问一下,国家怎么限制大家去买房,大家还是去投资房地产,心理是想哪怕借钱还是会投入到房地产,认为未来会有生存的这个空间,然后我们如何创造可持续的这个盈利,把这个钱放到绿色建筑也好,或者绿色金融也好,我是有利可图的,如果没有利可图我们通过这个市场也就可以过去,我想问一下白波总裁,看看你能不能再多说一下,未来如何创造可持续赢利方面,如何去做,带动更多的就像你说的社会资本进入绿色建筑和绿色领域。 白波:地产来讲的话刘总刚才讲了一个比较现实的这个问题,我是房地产开发商,作为绿色建筑身份更高,卖不出的价格,如果和非绿色建筑一样的,对我来说钱赚少了,我傻了,但是在当前的状况下,我如果去做绿色建筑,我如果不做绿色建筑,会赚100块钱,我做绿色建筑我也许只赚90块钱,但是作为地产商不贷款是不可能的,是很难把这个事做成的,所以我要么看到空间的100块钱赚不到,还是说,我做的绿色建筑,赚到包里,这种状态,或者市场当前的这个结构,给绿色建筑增量方面带来一定的机会,作为投资机构,我们机构是不太专注直接去投增量地产的,这个领域它是绿色与否关系不大,而是中国整个房地产,整个行业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从一个增量地产走向存量地产的这个时代在发生,从一个简单的地产开发商,走向一个地产运营商的角度,在改变,这种改变,也正是为我们绿色金融,提供了机会,因为绿色建筑,在开发的阶段,或者开发出来就卖的阶段,也许不能够立刻看到它所有的优势,但是你如果从全周期来看的话,虽然说成本高一点,但是以后运营成本低一点,以前的问题,是开发商断了一下,卖了一次断掉了一下,运营者,没有参与到地产开发过程中,当地产行业走向地产运营的方向的时候,很多的机会就出来了,比如说做公寓的,长租公寓的,或者做运营的,精细化的业态的时候,包括刚才说的仓储物流地产等等,当你做这些的时候,你就在乎成本了,那么是不是绿色,是不是低碳对你来说,就有利益了。 所以我们的专注点,找到和绿色发展相吻合的,我们觉得这个时代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是更多的解析话的运营商,走到了舞台的前面,然后他们在乎运营成本,他们在乎这些项目是否绿色,他们在逐利过程中也会更加介意是否是绿色的建筑。 张勇淼:我补充一下,虽然我们刚才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来讲,其实为什么,我们在提供给侧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最核心的点是什么,消费升级,房子就是一个消费品,那么你说房子的消费升级,是不是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要升级绿色建筑中去,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讲,从消费者供给侧来讲,需求侧是紧密相关的,我给你舒适你去消费升级了,你觉得这个升级没必要,就够了,所以我们在需求侧把这个需求的意愿提升了,那么供给侧的消费升级一定是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过程。 第二点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市场的情况来看,一个情况,一个是现在房地产开发结果,从住宅来讲,过去更多的是我们消费如何自己买单,商品房这一块,未来会提供愈来愈多的租赁的房子,一个运营成本的问题,一个维护成本的问题,其实作为我们每个消费者来讲我们买房子,其实将来大家一定会关注这个问题,我们一个基本的概念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我们的说法也就是三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地,加上一个环保,节能节水是不是你将来在房屋过程中,你的住的成本降下来,所以这个过程中,未来大家在消费这一块,最大的是什么,是健康,所以大家没有做过,我为什么要分享,我是很偶然买这个品质比较高的房子,赚取以后发现这个舒适度,提高非常高,也没有所谓的建筑节能,买房子买了一个大型开发商,大部分留给这个高管住,又很少的几套房子,对外去销售,我很恰巧买了这样的一个房子,我们在北方,冬天很干燥,我们房子到冬天不会特别的干燥,原因是什么,保温比过去的好很多,我把家里的暖气全部关掉的情况下,我只需要开这个背面的卫生间的这个暖气,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舒适度提高了很多,自己有感受了,自己在有感受的时候,过去我也不知道绿色建筑的概念,我只知道住的这个建筑之后,比我过去住的房子要舒适,我支持北京市尽快推出来,按照这个热量来收费,收取暖费,如果将来的话一定会走到那一步,你的这个成本,除了电以外,除了水以外,成本也可以降下来,所以我想补充的是这样一个状况。 主持人:感谢大家热烈的交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讨论也就告一段落,因为这个话题呢,比较新,时间永远不够,大家会后交流,今天算是一个启程,绿色建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任重道远,还是一个很长的路,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各行各业需要携手,共同探索,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绿色建筑繁荣发展一定会到,感谢大家的参与,也感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绿色金融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绿金委220多家成员单位、70多家相关单位和逾50家媒体7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年会是史上规模最大的绿色金融盛会。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国银行副行长任德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向年会表示了热烈祝贺,并对绿色金融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希望。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证监会未来将继续强化资本市场支持绿色发展的职能,核心之一就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同等条件下,绿色企业应该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更低,而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环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那么环保表现好的企业,其股票估值就会高,发行的债券利率也会比较低,这样就起到了降低绿色融资成本的作用。 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要解决“就是”的问题。为把这个桥搭起来,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生态资本的成本核算,即生态资源的成本和改善生态的效益应该可计量、可货币化、可市场交易。 中国银行副行长任德奇建议进一步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绿色信贷是绿色融资的主要手段,需要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的产品种类,还要探索各类非信贷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多地发展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积极探索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相关金融产品,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会议开幕环节由绿金委主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主持。绿金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了绿金委理事会议程。马骏代表绿金委向全体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 马骏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绿金委成立于2015年4月,三年多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相关部委领导以及中国金融学会的悉心指导下,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在推动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支持相关政策落地和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已经成为我国传播绿色金融理念、推动产品创新和开展国际合作最重要的业界平台。 2017年,在绿金委积极参与和推动下,绿色金融在我国和全球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国内来看,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在支持绿色金融试点、安排金融机构对接绿色项目、建立绿色项目库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比如,绿金委牵头七个行业协会发起了“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启动了“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的中国议程。此外,绿金委各成员单位还在发起绿色基金、发行绿色ABS、开发绿色保险产品、研究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研究ESG表现与财务表现的相关性、推动ESG指数产品研发等领域推出了大量新的成果。 从国际来看,2017年德国在担任G20主席期间延续了绿色金融议题,绿金委主任马骏仍然代表我国担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共同主席,该小组提出的两条新倡议写入了《G20汉堡行动计划》等领导人成果文件。工商银行和商道融绿等绿金委成员单位深度参与了G20的研究工作。绿金委还发起了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等众多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项目,与欧洲投资银行共同推动中欧绿色债券标准一致化研究,组织和参加许多国际绿色金融论坛,并通过这些国际合作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2017年度,绿金委启动和支持了多个研究项目,在本次年会上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发布了十九项成果,包括《环境风险分析》、《ESG三优投资》、《国内外绿色基金发展研究》、《绿色债券》等四本《绿色金融丛书》新书,两本《“一带一路”与绿色金融》丛书新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进展报告》、《2018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企业ESG表现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环境因子对企业信用风险之分析》、《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参考手册》、《2017年中国企业环境风险报告:基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视角》、《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研究报告》、《ESG与SMART BETA相结合的投资研究》等研究报告,“绿色项目数据库”、中国银行绿色债券支持绿色建筑案例、“点绿成金(GFP)”绿色金融专业系统、《巨灾风险平台CRP1.0》、《平安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绿色金融成果巡展汇报》等成果。本次年会上,绿金委和CFA Institute还宣布共同发起“2018绿色金融征文比赛”。 马骏说,2018年度和今后几年内,绿金委的主要工作是充分动员金融界和绿色企业界的资源,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大力支持和推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细化和落地,使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真正起到动员和激励大量社会资本投资于绿色产业的作用;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工作;在《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的基础上,推动有关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地,并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国际版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倡议。马骏指出,绿金委将在2018年度继续完成正在进行的项目,并组织成员单位启动近20项新的研究项目、论坛与研讨活动。 大会批准了绿金委原副主任卜永详由于工作调整辞去绿金委副主任职务的申请;增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周诚君为绿金委副主任,增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法律处处长陈继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核保师兼责任保险事业部总经理王玉玲女士为绿金委副秘书长;增补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清算所)、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绿色金融委员共九家机构为常务理事单位。 大会同期组织了六个分论坛,分别以“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一带一路’绿色投资与国际资本参与”、“Fintech与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ESG(环境、责任和公司治理)投资”为主题。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中央政府部门,贵州省金融办、深圳市金融办、厦门市金融办、深圳市福田区等地方政府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等智库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湖州银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丝路基金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北京国资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环境交易所等国内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中美绿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阿拉善SEE基金会、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基金会、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全球化国际论坛等第三方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发言,并与听众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开幕。中国证监会方星海副主席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重要进展。 方星海表示,证监会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就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同等条件下的企业,绿色企业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就要低,证监会有各种各样的措施,实现这样的一个目的。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尊敬的刘世锦主任,任德奇行长,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我非常高兴参加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绿金委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在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推广绿色投资理念,研发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金委历届年会都是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会议,刚才马骏先生也谈到,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证监会对本届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此我想从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方面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并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发展绿色金融就是借助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向绿色产业或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投资之中,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自从2016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各项措施正在有序的推进,浙江、江西、广州、贵州、新疆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各具特色,稳步推进。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前列,绿色信贷、绿色指数、绿色基金、绿色评级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研究等推进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国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的绿色金融合作在逐步的加强。 三、证监会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1、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合和再融资,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均具有保荐资格的证券公司推荐,证监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企业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情况下予以支持,该项工作已经纳入证监会日常工作。2017年经证监会批准绿色出行的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行业的17家企业,完成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合计融资155亿元。这个都是股本。 2、是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2016年起证监会连续两年修订并公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准则,积极落实七部委发布的绿色金融指导体系意见。对上市公司开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主要是对那些被国家规定为污染行业的这个上市公司。有强制性的这个环保信息披露的要求。那么对其它上市公司实行半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这两次修订为在2020年年底前面向所有上市公司,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目的是到2020年年底对所有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时候,都强制性的要求披露环境信息。2017年6月21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与生态环境部政策法规司签署的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双方签定了合作协议,为共同推动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3、推动交易所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发展,证监会高度重视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2017年3月2日证监会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10月26日,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导。这两个文件有效保障了证监交易所绿色公司债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自2016年3月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截止今年2月份,证券交易所市场共发49支绿色金融债和绿色ABS,发行规模达到542亿,2017年发布的这个绿色金融债和ABS的金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00%和43%, 4、支持绿色指数、绿色基金产品的研发,积极支持基金管理机构,与绿色相关指数为基础,研究开发公募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截止4月12号,以低碳、环保、绿色、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社会责任、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基金约105支基金规模达到743亿元。 5、推动绿色金融双向开放,引导国际资本投资绿色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融资。近期证监会已牵头相关部门,启动外资在华绿色资金投资的这个研究,2017年泸州、昆明滇池水雾等绿色行业企业完成境外上市投资,未来将继续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深化绿色金融体系,深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有效推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 我们的核心就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同等条件下的企业,绿色企业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就要低,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措施,实现这样的一个目的。 我刚才提到强制信息披露就会很好的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现在有很多的绿色基金,从投资者的这个角度,很多的基金,包括一些其他的一些机构,购买股票和债券的时候,都有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如果说信息披露比较充分,这样的信息被投资者充分了解的话,我相信这些环保做的好的企业,它发的股票的股值就会高,而且他发的这个债券利率就会比较低,需求方面就比较多,这个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设计各种信息披露的标准的时候,当然也要注意给市场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导向作用,有人说,没有污染的行业只有污染的企业,我觉得这话也有道理,我们信息披露呢,就不能说好像某一个企业,是在一个可能大家公认的一个污染行业当中,然后就把它定义为污染的企业,这个可能也不合理。所以我们在这个标准设计当中,要注意这些因素。 所以资本市场,给企业转向绿色发展提供积极性、激励机制。我们国家污染防治这个是一个攻坚战,我们生活在北京的同志呢,大家都特别感同身受,我今天好像就是鼻子就不是很畅通,觉得跟前几天的这个污染比较严重是有关系。 当前我们是要加快推进的污染防治的工作,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要加快。也都是各方面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生态环境部他们在提高排放标准,在严格执行标准,严格督察方面,这两年来就应该说大家有目共睹的,工作有非常大的提高,各方面的效果也都在显现。然后我们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很多的这个企业,因为排放的这个标准提高,生产的产品质量在提升,行业呢,在不断的收购兼并,集中度在提高,生产的是,比如说从供给侧角度来看,产品的质量,还有环保标准都在提升,是一个好的现象,有些中小企业,我们也听到一些呼声,好像是不是环保标准提高的太高了,提高的太快了,我觉得进入这个新时代,不仅是要强调高质量发展,恐怕以后这个方向还是要坚持,资源可以进行有效的配置。 我们金融领域呢,就是要跟上这个发展趋势,真正的把绿色金融更快的往前提升,发展的更快一些。 我简单的就说这么几句,再次对我这次参加会议的邀请表示感谢,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马骏在论坛上宣读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7年工作汇报以及2018年工作计划。 图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马骏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马骏:感谢王院长,今年的这个报告我写了8000多字,我想念一下,今年报告里的要点 尊敬的绿金委各位理事单位,各位领导、专家: 现在,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向各位常务理事和理事汇报2017年度的工作进展,以及经绿金委主任办公会议成员审议的2018年度工作计划。在本报告中,2017年度指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的工作年度,2018年度指从 2018年5月至 2019年4月的工作年度。 一、绿金委2017年度工作汇报 绿金委成立于2015年4月,聚集了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大批精英。三年多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相关部委领导以及中国金融学会的悉心指导下,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在推动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支持相关政策落地和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在推动播绿色金融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业界平台。 2017年,在绿金委积极参与和推动下,绿色金融在我国和全球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国内来看,七部委在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之后,又联合制定了详实的分工方案。还有每一项任务,都有时间表,包括几月份都要拿出来,这是在落地方面的一个典范。 其中,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承担了许多重要的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在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地方制定发展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安排金融机构对接绿色项目、建立绿色项目库等,绿金委各成员单位都积极参与并提供了大量帮助。再比如绿金委和中国投资协会等7个行业协会发起了“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启动了“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的中国议程。这是由中国主导的一个国际性的一带一路绿色化的倡议。此外,绿金委各成员单位还在发起绿色基金、发行绿色ABS、绿色保险产品、研究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推出ESG指数、研究ESG,等等方面推出了大量新的成果。 从国际来看,德国担任G20主席期间延续了绿色金融议题,绿金委主任马骏本人仍然代表我国担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共同主席,该小组提出的2项新的倡议,写入了《G20汉堡行动计划》等领导人成果文件。工商银行和商道融绿等绿金委成员单位深度参与了研究工作,就环境风险分析和公共环境数据可得性等问题为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提供了重要内容。绿金委还发起了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等众多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项目,与欧洲投资银行共同推动中欧绿色债券标准一致化研究,组织和参加许多国际绿色金融论坛,接待了大量国外考察团,提升了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下面,我向大会汇报2017年度绿金委和绿金委成员单位发起、支持或参与的主要工作: 1.不断扩大绿金委成员单位 成员单位数量一年以前169家,现在增加222家,去年10月份,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管理中心也于2017年10月加入了绿金委。 2、支持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工作,这个我就不讲了。 3、主办“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 绿金委与联合国环境署等机构于2017年9月5日共同主办了“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宣介了2017年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成果和在G20峰会上取得的国际共识。 4、起草并发布《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 倡议发布以后,得到各行业,协会成员和国际组织的这个广泛认同,国际上非常重视,我们现在跟英国在合作,要推出一套面向全球的一带一路发展的这个倡议,这个新的倡议呢,就要以我们绿金委去年9月份发出的这个环境风险倡议作为一项基础,我们组织专家,由研究院牵头,编制相关的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的这个参考手册,今年年会上我们就会发布手册的第一版。 5、组织开展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研究 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是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2017年度的核心倡议,也是《指导意见》及其分工方案要求绿金委主持完成的研究课题。绿金委“环境风险分析课题组”(由工商银行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就银行、保险和资管行业的环境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召开了多次课题研讨会,已经形成成果,将于本次年会正式发布全球第一部关于环境风险分析的专著。 6完成了多项其它研究课题 2017年度,绿金委多个课题组或工作组已完成或初步完成了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评级、ESG分析、三优(ESG)投资、环境效益价值衡量方法、巨灾风险平台、低碳城市融资模式等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已经发表,有些成果将在本次年会期间发表。 7、组织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开展工作 根据两国中英财金对话成果的要求,绿金委与伦敦金融城发起成立了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去年该小组完成了《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中期报告》,提出了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双边合作的许多建议,并在去年年底9月4日举行的首次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会(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上发布。2017年底,中英两国总理通过第九次经济与财金对话,要求绿金委和伦敦金融城继续就绿色资产证券化、“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绿色资产的财务表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等议题,3月19日,绿金委和伦敦金融城在伦敦举办了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第二次正式会议,提出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8、与EIB合作开展中欧绿色债券标准一致化研究 2017年,在人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EIB)达成的共识基础上,绿金委和EIB 共同开展这项研究,并于11月召开的第23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发布了题为《探寻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白皮书。白皮书为下一步推动中欧绿色标准计划提供了基础。 9、协助开展绿色金融地方试点、组织项目对接和建设绿色项目库 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支持各试点地区制定和实施发展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绿金委组织成员单位和专家赴多个试点地区,帮助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开展能力建设,绿金委和中国投资协会等机构两次组织绿金委成员单位和大型企业赴新疆开展金融资源与绿色项目对接活动,签署了600亿元的绿色项目投资贷款意向,为这些地方绿色项目的融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按照《指导意见》分工方案要求,绿金委筹建了地方绿色项目信息共享平台(绿色项目库),为我国绿色项目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提供对接。这次年会上,绿金委将正式发布绿色项目库第一阶段成果。 10、在十个城市开展绿色金融巡展 在绿金委的组织和支持下,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网全年赴贵阳、深圳、衢州、湖州、杭州、上海、南昌、北京、哈尔滨、海口等十个城市开展了绿色金融巡展,受到了当地金融业的普遍欢迎。 11、《绿色金融丛书》出版五部新著 过去一年,绿金委与中国金融出版社合作,绿金委在丛书当中又出了5部书,出版了《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2017年版)》这个是我主编的,《三优(ESG投资》(马险峰主编)、《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分析》(马骏主编、周月秋、殷红副主编)、《国内外绿色基金发展研究》(安国俊主编)、《绿色债券》(王遥、史英哲院长主编)。绿色金融丛书的总数已经达到7部。《绿色评级》等新的丛书也即将问世。还有部分在路上,来不及印出。 12、组织和参与各类绿色金融的宣传、研讨活动 在绿金委支持下,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网发布多期《绿色金融专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定期出版《中国绿色金融》中英文电子月刊。为绿色金融政策制定和市场发展提出建议。《中国绿色金融》中英文电子月刊设国际动态、国内动态、绿金创新、政策建议、研究视点等栏目,向国内外读者传播绿色金融理念与实践。2017年度,绿金委“绿色金融”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绿色金融相关报道、政策和产品创新动态、学术研究文章等 500 多篇,已经成为我国传播绿色金融动态的主要渠道。 此外,我们还搞了很多的活动,我都记不楚了,大概有30多场我就不具体念了这些回忆的活动。 13、推动绿色金融人才教育和培养 为突破绿色金融人才的瓶颈制约、为我国培养更多具备生态环保理念的跨领域复合型的绿色金融人才,在绿金委的支持下,人民大学设立了中国首个绿色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招收了首批学生37名。2017年12月,人大重阳对2016-2017级绿色金融专业硕士生中的18名品学兼优者颁发了绿色金融专项奖学金。 二、绿金委2018年度工作计划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已经为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描绘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蓝图,而在五省(区)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又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在“一带一路”投资过程中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正在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投资者的共识。2018年度和今后几年内,绿金委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充分动员金融界和绿色企业界的资源,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大力支持和推动《指导意见》的细化和落地,使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真正起到动员和激励大量社会资本投资于绿色产业的作用;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工作;在《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的基础上,推动有关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地,并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国际版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倡议。具体来说,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要在如下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一目前为止已经有250支中国绿色基金,新发起的这个绿色基金是全球第一名的,未来是还会有很大的需求。支持在中央和地方层面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民间资本与外资设立绿色基金; 第二开展对绿色项目的贴息和提供专业化担保的试点,利用央行再贷款支持绿色信贷,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央行再贷款在地方也都已经展开,希望各地充分利用这些好的工具。 第三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地区制定和出台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措施,支持绿金委成员帮助试点地区开展能力建设; 第四推动和支持金融机构及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积极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化; 第五推出更多的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金融产品; 第六强化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通过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取得实质性成果; 第七推动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第八组织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我们在工商银行已经做了三年的试点,现在在其他的银行也都有兴趣,也希望通过金融机构的这个推动,然后其他的银行、保险业都可以参与。 第九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绿色投资,制定和推广同时适用于中国和国际投资者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 第十研究ESG表现与财务表现之间的相关性; 第十一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多边与双边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我们规划了一些具体的活动。 1.为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提供研究支持。今年改名字了,以前是绿色,所以改成了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也是由我们中英来主持。 在阿根廷担任2018年G20主席国期间,中英将继续主持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绿金委将组织部分成员(如深圳绿金委)为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提供若干背景案例分析(主要是在绿色PE和VC领域),并组织相关的宣传推广工作。 2.组织中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等工作 这个试点现在有6家中国的机构参加,包括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福州银行还有我刚才提到的华夏、易方达基金,他们已经拿出3年的行动计划,一会殷所长会宣布这个行动计划。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会推进。 3.推动以环境权益为抵质押物支持绿色融资 《指导意见》分工方案要求绿金委组织专家起草《关于推动以环境权益为抵质押物支持绿色融资的政策建议》。绿金委委托北京环境交易所、兴业银行和相关法律专家就此议题开展了九个月的研究,该报告将于本次年会上正式发布。 4.启动并完善地方绿色项目库 绿金委计划于今年4月正式宣布启动包括新疆、浙江、江西在内的绿色项目库,并开始向国内金融机构(包括绿金委成员单位和相关行业协会成员单位)和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推介。今后几年将逐步扩大绿色项目库的来源,并建立与金融机构对接的多元化渠道。其他要加入的话也是非常的这个欢迎的。 5.与CBI共同举办中巴绿色金融研讨会 6.与PRI等共同举办责任投资研讨会 绿金委计划在今年6月,与UNPRI(联合国责任投资倡议组织)和中国保险业资管协会等机构,在北京共同主办“责任投资:国际经验与对中国的借鉴”研讨会。 7.举办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绿色金融分论坛 应贵阳生态文明论坛组委会的邀请,绿金委将于今年7月份,与工商银行、贵州省金融办等机构,在贵阳再次举办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绿色金融分论坛。 8.11月份举办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第三次会议 9.与CFA Institute 共同发起绿色金融征文比赛活动 10.举办第三届“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 为宣介2018年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和在G20峰会公报中形成的最新共识,绿金委初步计划于今年11月,在北京主办第三届“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进一步向国内外业界传播绿色金融理念、方法、工具和最新进展。 11.开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研究工作 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住建部力推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住建部也是在力推,要求我们也参与相关的这个工作,以后的这个研究工作将为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提出建议。 12.开展“一带一路”国家绿色金融能力建设 绿金委成员单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IFC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和会),将于今年5月下旬发起“Green Finance Leadership Program”(绿色金融国际领导力项目),为来自三十多个国家(主要是“一带一路”国家)近百位央行官员、金融监管者和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组织绿色金融研讨班,并将长期持续地针对“一带一路”国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需求提供能力建设服务。在座有绿色金融机构或者说绿色金融高管的,窝窝”也欢迎你们的参加。 13.继续开展绿色金融课题研究和研讨活动 第一项我想要加进去的,就是要研究2018年绿色债券目录修订的这个问题,这项工作2015年我们在绿金委的绿色债券目录的制定过程中,这次也希望再主持,包括我们绿金委的多个课题组、工作组将继续开展关于绿色项目库、产品创新、碳金融、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环境压力测试、绿色PE和VC、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孵化绿色科技项目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还要成员单位举办系列的沙龙,组织业界进行交流。 14.继续开展绿色金融巡展工作 在2017年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巡展的基础上,绿金委计划2018年继续组织相关单位,至少在以下几个城市展开绿色金融巡展:内蒙古(4月)、甘肃(5月)、太原( 6月)、陕西(7月)、青海(8月)、新疆(9月)、广东(10月)。 各位理事,各位来宾,展望 2018年,我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指导意见》的指引,在绿金委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推动下,我们还会继续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更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绿色金融将继续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金融体系将变得越来越绿色,金融机构会越来越有“绿色偏好”和社会责任,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也会越来越美好。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绿金委全体成员,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对绿金委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持续关注 ! 感谢所有绿金委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奉献!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任德奇论坛上发表致辞。他表示,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图为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任德奇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任德奇:谢谢马主任,尊敬的方星海主任,刘世锦主任,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经济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前面刘主任也讲到,今天的这个年会,是一次盛会,而且趋势呢,马主任也说到了,大家冒着春雨,我认为这是一场及时雨,也给我们绿色金融的这个事件的发展给予更充足的这个水分和养分。 刚才马主任也讲到,这几年在人民银行,我们保监会、证监会的支持引导下,特别是在我们绿色金融委员会和相关的成员单位的这个共同努力下面,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而且对外传播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我们目前已经深切感受到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政要参与者和引领者,我们在世界各地都有深切的这个体会。 刚才马主任前面讲到在资本市场的这个债券,这个是一个载体和表现,作为中国持续经营超过百年的商业银行,我们中国银行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特别是近年来充分发挥国际化、多元化的优势,与国际接轨,持续的探索将绿色和金融业务相融合,积极投身于绿色金融的建设。 那么借这个机会呢,我想结合我们中国银行在绿色金融的这个实践,来谈几点体会吧。 第一个是我们在业务中间,在积极的探索建立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刚才方主席在讲,我们人民银行跟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监会也发布了绿色信贷的指引,按照这些政策指引的要求,我们中国银行呢,积极探索将绿色理念引入到金融服务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制定了绿+计划实施方案,对引资项目进行绿色分级,以绿+绿色、黄色、红色进行标识,以有意愿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绿色经营的客户结成合作伙伴,共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绿+计划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我们持续加大对绿色环保行业的资金投入,绿色信贷业务快速成长。 2017年中国银行在绿色信贷的增速达到了15.6%,那我们统计呢,可能在大行之间,这是排在首位的。 第二个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多策并举,为绿色金融提供源头活水,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银行一方面加强信贷方面的创新,陆续推进了未来的受益权质押、应收账款的质押、知识产权质押、收费权质押等一系列的绿贷产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跨境优势,打造绿色债券的特色服务,这几年我们先后发行了全球首支中国绿色担保债权累计在国际市场募集金额超过50亿美元,全部应用于支持绿贷业务,同时我们业积极引导、服务中资企业,境内外筹措资金,先后发行了增资企业首笔绿色海外债,我们在实际中也感受到,在境外,特别是在欧洲的这个资本市场上面,大家对绿色债券非常的受环境,而且它的定价之间也体现了一定的绿色成分的收益溢价。 第三我们是积极开展绿色和金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球的绿色金融是呈现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中国银行一直在做积极的探索,比如说我们2016年,就作为牵头组成的管理人,协作新开发银行成功的发行30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募集的资金捐献用于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业项目,这也是我们中国银行首次和国际开发机构合作,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人民币绿色债券,吸引多元化的投资者,我们中国银行自身利用服务增值企业,积极宣讲中国故事,搭建起中国绿色产业,与国际投资者搭建桥梁。 在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间,我们也深刻的感受到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但确实当前也面临挑战,一个是需求比较大,现有的资金总量,难以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除了银行体系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这个广泛参与,二是产品多元化发展能力还相对不足,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发展总量还不大,绿色的ABS,都是成倍的增加,但是总量相对来讲在那里,但是这个需求还不足,同时绿色基金,绿色产品之间的这个管理,还比较少。包括我们的这个实例的这个建设,绿色金融涉及到金融、环保、产业政策各方面作为重要的这个参与者,也要下一步的这个加大的这个力度。 一个是要加大顶层设计,在机构管理和文化建立中确立绿色金融的这个理念,绿色要成为一种习惯,充分借鉴国际的经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制定统一的包括绿色金融,环境风险在内的,绿色发展战略,在可持续的这个情况下,规划好我行绿色金融领域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在税收和流动性支持方面,给予金融的这个发展,一些的这个政策支持也希望相关的这个部门进一步做研究和支持。 第二是进一步加大绿色金融产品,我服务的创新力度,绿色信贷已经成为绿色金融的主要手段,我们也在不断的完善绿色信贷的这个产品种类,还要探索满足要求的非信贷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多的支持发展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要推进绿色金融的跨界合作,积极探索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还有相关的这个比金融产品,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是要加大软实力的这个建设,中国银行将加强与环保机构的这个沟通交流,提高金融的这个技术,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对接参与绿色金融的政策制定,抓紧全球绿色金融推广在起步阶段的这个机会,积极参与和开发绿色金融的市场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和制定,提高在国际的地位。 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金融大有可为,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是现实的利益,中国银行愿意进一步的推动绿色金融,取得新的这个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也真心感谢各位领导和同行一直以来对中国银行的支持和关注,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论坛上致辞。 图为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刘世锦:方主席、任行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马骏博士和绿金委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参加这次绿色金融的盛会,刚才马骏博士也讲,一年规模比一年大,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金融则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过去几年我国在绿色金融政策、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环境风险分析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推动形成了G20绿色金融发展共识,展现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力,这些成绩都离不开马骏博士所领导的绿金委和在座各位的实际努力。 在此呢,我代表国合会向绿金委的这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其实我对绿色发展,最近几年应该也是接触比较多,金融在你们面前是外行,所以最近搞点研究,想借这个机会谈两个相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呢,怎么理解绿色发展,这是一个ABC的问题,但是我们也感觉到,还是要做探讨。 过去一般的说法呢,就是说绿色发展等同于环境保护,没错,包括但是不限于环境保护。我们一个基本观点呢,绿色发展它是和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并存的,相竞争的,并最终有很大可能性能够获胜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和社会文明的形态。 但是首先来讲呢,我们的绿色发展,其实它带动了可以说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带动了消费方式的变化,我们现在衣食住行,都存在一个问题,绿色不绿色,我今天出来以后心情比较好,第一雾霾不像前几天那么多了,再一个呢,下雨了,生态环境好了,所以我们现在其实谈生活质量的时候呢,这个环境问题已经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但是如果放在10年20年前做不到,为什么呢,那个时候肚子还饿着,衣服是水平还不够,顾不上的问题,现在已经把环境问题顾得上了,现在为绿色发展成果付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第二是改变了生产,过去我们说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这个污染物,我们要治理污染物,下一步我们生产过程本身不能产生污染物,要生产具有绿色功能的一些新的产品。 流通方式的变革,这个我觉得就更多了,特别是投资方式的变革,我刚才还在问说,咱们的这个绿色产品,到底是怎么进行投资,现在还制定了很多的标准,跟传统的东西标准不一样的。 最后是创新方式的变化。最近我们在谈所谓中国新四大发明,大家想一想新四大发明基本上都是绿色的,我们现在的创新,我是自己想了想,几乎是没有和绿色创新呢,是能够分开的实际上都是属于绿色的创新,所以可以说,这个绿色发展,从消费生产、流通、投资这个创新,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 过去我们把这个绿色发展等同于环境保护的时候,一般把它看作的是一个成本,而且是迫不得已要支付的这个成本,环境污染了,有人不付环境成本就可以赚钱,有的说,那么你就必须要承担,他做的是减法,事实上绿色发展它要做减法,更重要的它是在做加法,其实我刚才讲推动新的,实际上是推动新的消费增长的热点,投资增长的热点,经济发展的新的这个增长点,它是在做减法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做加法,而且越来越多是在做乘法,所以是跟我们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能,所以这个你必须要清楚。 第三点就是绿色发展,过去感觉到一个是成本高,收益还看不见,所以和传统的工业方式能够竞争吗,这里面实际上就是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实际上是整个的这个发展方式,投入产出的两个方向,重新界定的问题,其实传统的工业方式呢,它成本是相当高的,只是很多成本呢,它是以隐性成本、外部成本机会成本的方式,显现不出来,被忽略了。而绿色发展就是把这些成本,把它算出来,然后加上去,同时呢,绿色发展也很多,包括收益我们也都要把它算上来。成本上你和传统的方式比较高,也就是把老的这个方式加上去,收益的这个角度,把新的这个收益再加进去,你最后一比较,绿色发展是核算的,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最终应该是能够获胜的,如果有些方面还不能够令人满意的话,通过创新降低成本,增加水平。 最后呢,就是说这个绿色发展,本身也是普惠的,过去我们讲说是,绿色发展一讲,发展水平高了以后才能分享,或者说富人才能分享,咱们在城市里面看一看环境好的都是有钱的,老百姓能不能分享呢,如果确实成了一种发展方式的话,刚才讲成了一种和传统的工业化或者城市化的这种新的社会发展方式的话,它将会是普惠的。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分享到绿色发展的成果。 我就说现在的这个想法,跟大家交流交流,也是鼓鼓气,我们的这个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这个事业,最后算账以后是合算,这样我们底气就足了,这是一个高达上的这个题。 然后我再说一个生态资本合算的问题,我这几年搞研究,开始我们是写文件,今天方主席也是在这我们这几年中央文件,对绿色发展的这个认识也是到位的,该说的也说了,比如说我们三中全会的时候,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提了出来,国际上评价是很高的,他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提出来的,很多的西方国家他们搞环保搞绿色发展,搞了很多年,他们还没提到这样的高度,中国提出来了。五大发展理念,最中间的那个绿色发展,高度都有了,认识呢,可以了,问题是怎么落地。 总书记讲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是要解决这个就是的问题,关键有的地方就不是。我上个礼拜去浙江安吉县调研,他们的绿色发展,发展的很好,就是解决一个就是的问题,就把这个桥怎么搭起来,这里面我感觉我以为呢,就是要解决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说,生态资本包括我们绿色发展最后还是要能算账,应该是可计量、可货币化、可市场交易的这个东西,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我们现在绿色发展很大程度还是政府提供的这个公共产品,是社会组织和一些志向高远的民众参与社会的一种公益事业,或者说慈善事业。而很难成为企业和个人日常的经济行为。 所以怎么解决一个算账的问题,我简单说一下我最近一两年正在组织一个课题组在做这个研究,我们一个基本的思路呢,就是把四种最基本的生态元素,空气、水、植被、土壤,它所产生的这个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功能,这个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用太阳能值的方法,找到一个共通的值,把他们打通,这个水或者说空气,或者是这个植被还有这个土壤等等,产生的这个生态值是不一样的,你要度量的时候,首先是要把它打通,我们用这个生态,然后构建一个计量单位的是叫做生态园,用物联网的这个方法,把各种的这个信息,包括水资源的情况,空气质量的情况,还有植被,包括卫生图片,还有土壤,把这些都收集完了以后,在一个地区,就是把这个总的生态园都计算出来,计算出来以后就是对我们的一些,因为现在生态包括我们现在绿色发展这方面很多时候可以做一些投入产出的比较,财政上同样花一个亿或者绿色金融花一个亿,你是种一块森林呢,还是说你关污染的工厂,是关这个工厂还是关那个工厂,要算最后增加和减少的生态园是什么,然后可以做出一个技术的分析。 下一步呢,我是感觉到,最终是一个货币化的问题,是要引入市场交易,我以为呢,就是过去呢,这个领域我想咱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做了这个研究,都是用比如说搞绿色GDP等等,都是包括一些价格的这个算法,这个往往是有学术意义的,但是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实际上所谓的价格都是人为交易产生,不同的时点还有价格都是不一样,包括我刚才讲到生态园,通过某种方式,通过市场交易来确定它的货币价格。 但是它这么一个思路,我给各位做一个汇报,也希望呢,就是各位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们也可以一起做研究,一起做试点,当然这个将来也可以做成金融产品,我是想呢,就是刚才我讲两件事,一个是大一点的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再一个呢,就是落地。把这个东西怎么能够算账。 这两个问题解决以后,我想我们的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将来不是少数,不是说是这个百分之几的这个绿色金融都是绿色金融,所有的这个金融都应该是绿色金融,因为它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但是所有的这个企业你都是要赚钱的,你是要算经济账的,要通过我们有一个算账的方法,来解决绿色金融普及和可持续的问题,我就这点想法跟大家交流,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8绿金委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论坛上致辞。他指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前列,绿色信贷、绿色指数、绿色基金、绿色评级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研究等推进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国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的绿色金融合作在逐步的加强。 方星海表示,证监会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就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同等条件下的企业,绿色企业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就要低,证监会有各种各样的措施,实现这样的一个目的。 图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尊敬的刘世锦主任,任德奇行长,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我非常高兴参加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绿金委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在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推广绿色投资理念,研发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金委历届年会都是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会议,刚才马骏先生也谈到,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证监会对本届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此我想从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方面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并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发展绿色金融就是借助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向绿色产业或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投资之中,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自从2016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各项措施正在有序的推进,浙江、江西、广州、贵州、新疆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各具特色,稳步推进。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前列,绿色信贷、绿色指数、绿色基金、绿色评级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研究等推进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国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的绿色金融合作在逐步的加强。 三证监会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1、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合和再融资,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均具有保荐资格的证券公司推荐,证监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企业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情况下予以支持,该项工作已经纳入证监会日常工作。2017年经证监会批准绿色出行的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行业的17家企业,完成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合计融资155亿元。这个都是股本。2、是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2016年起证监会连续两年修订并公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准则,积极落实七部委发布的绿色金融指导体系意见。对上市公司开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主要是对那些被国家规定为污染行业的这个上市公司。有强制性的这个环保信息披露的要求。那么对其它上市公司实行半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这两次修订为在2020年年底前面向所有上市公司,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目的是到2020年年底对所有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时候,都强制性的要求披露环境信息。2017年6月21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与生态环境部政策法规司签署的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双方签定了合作协议,为共同推动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3、是推动交易所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发展,证监会高度重视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2017年3月2日证监会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10月26日,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导。这两个文件有效保障了证监交易所绿色公司债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自2016年3月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截止今年2月份,证券交易所市场共发49支绿色金融债和绿色ABS,发行规模达到542亿,2017年发布的这个绿色金融债和ABS的金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00%和43%,4、支持绿色指数、绿色基金产品的研发,积极支持基金管理机构,与绿色相关指数为基础,研究开发公募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截止4月12号,以低碳、环保、绿色、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社会责任、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基金约105支基金规模达到743亿元。5、推动绿色金融双向开放,引导国际资本投资绿色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融资。近期证监会已牵头相关部门,启动外资在华绿色资金投资的这个研究,2017年泸州、昆明滇池水雾等绿色行业企业完成境外上市投资,未来将继续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深化绿色金融体系,深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有效推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 我们的核心就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同等条件下的企业,绿色企业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就要低,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措施,实现这样的一个目的。 我刚才提到强制信息披露就会很好的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现在有很多的绿色基金,从投资者的这个角度,很多的基金,包括一些其他的一些机构,购买股票和债券的时候,都有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如果说信息披露比较充分,这样的信息被投资者充分了解的话,我相信这些环保做的好的企业,它发的股票的股值就会高,而且他发的这个债券利率就会比较低,需求方面就比较多,这个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设计各种信息披露的标准的时候,当然也要注意给市场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导向作用,有人说,没有污染的行业只有污染的企业,我觉得这话也有道理,我们信息披露呢,就不能说好像某一个企业,是在一个可能大家公认的一个污染行业当中,然后就把它定义为污染的企业,这个可能也不合理。所以我们在这个标准设计当中,要注意这些因素。 所以资本市场,给企业转向绿色发展提供积极性、激励机制。我们国家污染防治这个是一个攻坚战,我们生活在北京的同志呢,大家都特别感同身受,我今天好像就是鼻子就不是很畅通,觉得跟前几天的这个污染比较严重是有关系。 当前我们是要加快推进的污染防治的工作,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要加快。也都是各方面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生态环境部他们在提高排放标准,在严格执行标准,严格督察方面,这两年来就应该说大家有目共睹的,工作有非常大的提高,各方面的效果也都在显现。然后我们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很多的这个企业,因为排放的这个标准提高,生产的产品质量在提升,行业呢,在不断的收购兼并,集中度在提高,生产的是,比如说从供给侧角度来看,产品的质量,还有环保标准都在提升,是一个好的现象,有些中小企业,我们也听到一些呼声,好像是不是环保标准提高的太高了,提高的太快了,我觉得进入这个新时代,不仅是要强调高质量发展,恐怕以后这个方向还是要坚持,资源可以进行有效的配置。 我们金融领域呢,就是要跟上这个发展趋势,真正的把绿色金融更快的往前提升,发展的更快一些。 我简单的就说这么几句,再次对我这次参加会议的邀请表示感谢,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