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5只"救市"基金亏掉34亿 更有4600只基金缩水逾1400亿
5只"救市"基金亏掉34亿 更有4600只基金缩水逾1400亿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03日  21:40
机构动向:公募爱平安外资减消费加周期 私募在吃面
机构动向:公募爱平安外资减消费加周期 私募在吃面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9月04日  08:26
公募基金机构占比降至44% 资金转投固收产品
公募基金机构占比降至44% 资金转投固收产品

证券日报|2018年09月04日  07:27
五大“国家队”基金锁仓 看好A股后市表现
五大“国家队”基金锁仓 看好A股后市表现

上海证券报|2018年08月28日  06:34
半年报“曝光”绩优基金新动向 成长股进入投资视野
半年报“曝光”绩优基金新动向 成长股进入投资视野

上海证券报|2018年08月28日  06:34
投资总监下半年策略:贸易战望告一段落 A股明显好转
投资总监下半年策略:贸易战望告一段落 A股明显好转

新浪财经|2018年08月24日  16:42
明星基金看下半年:美股牛市继续 A股多角度优选标的
明星基金看下半年:美股牛市继续 A股多角度优选标的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8年08月24日  09:07

最新新闻

公募买卖股票佣金降50% 兴全基金通过东财交易仅万4
公募买卖股票佣金降50% 兴全基金通过东财交易仅万4

  简评:公募基金买卖股票的佣金还是万八吗? No,有人打五折了…… 来源:合晶睿智  作者:郑志勇  最近的刷屏事件之一,就是新财富事件《再见新财富!一次民主尝试的失败?》。 新财富分析师的收入主要来源就是机构佣金,再详细点就是基金公司(买卖股票)佣金,有了这些(佣金)钱,才有为了赚这些钱的券商、以及券商研究员与券商基金销售, 会有一个核心问题:这些(佣金)钱是谁的? 当然是基金持有人的钱了。早些年间,据说有一个规范,就是基金佣金费率不能高于万八,所以大家都按万八来,毕竟是持有人资产出,不是基金公司出。 但是最近几年,个人投资者的佣金已经从早些年间的千三、降低到千一、到最近都降低到万二不到了,但是基金的佣金还是万八吗? 如果基金佣金费率低一些,长期而言是有助于基金业绩的,博格最近手欠,又去翻阅人家基金半年报了。深感兴全基金是一个良心公司。 以兴全社会责任为例: 2018年上半年的佣金(含印花税)支出合计为700多万,相比管理费收入5500万不到20%,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不信你可以去看看其他家主动基金交易费用与管理费的比例关系。 另外就是很多基金半年报仅列出有关联关系券商的佣金,人家兴全是全部列出,这种做法应该鼓励! 接着,我们继续看明细: (1)中金公司:交易额14.60亿元,支付佣金为92.1万,佣金率为万6.3; (2)东方财富:交易额11.46亿元,支付佣金为49.4万,佣金率为万4.3; (3)华泰证券:交易额7.98亿元,  支付佣金74.3万,   佣金率为万9.3; 其他大家自己算吧。 无论如果,仅从佣金角度而言,兴全是一个良心基金公司! 作者:郑志勇  集思录副总裁、合晶睿智创始人。先后就职于中国银河证券、银华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从事金融产品研究与设计工作十余年。专注于产品设计、量化投资、资产配置相关领域的研究。尤其对于各种FOF、目标养老产品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也编著十余本书籍。[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25日 09:51
7家基金公司亏损过千万 江信基金领亏上半年亏1688万
7家基金公司亏损过千万 江信基金领亏上半年亏1688万

  7家基金公司亏损过千万 江信领亏 55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合计净利114亿元;江信基金亏损1688万元;分析称,后市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 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收官,多家上市公司持股的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曝光。据统计,已曝光的55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合计净利114亿元,其中7家基金公司亏损,25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同比上升,另外23家净利润增幅同比下降。 从半年报业绩可以看出,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显现,大型基金公司在竞争中优势明显。其中,最赚钱的前十大基金公司合计净利69亿元,占55家公司总净利的60%。7家亏损的基金公司中,亏损最多的为江信基金,上半年亏损1688万元。 基金半年报中,多数基金经理认为下半年行情要优于上半年,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单边下跌”行情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市场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 前十大基金公司净利占比六成 55家基金公司净利润排名前10的基金,分别为天弘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建信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中银基金、南方基金、兴全基金、汇添富基金。这10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合计净利69亿元,占全部55家总净利的6成。 上述10家基金公司的上半年净利润排名中,天弘基金以17.51亿元位居第一,工银瑞信基金以7.25亿元排名第二,易方达基金和建信基金分别以6.75亿元和6.4亿元占领第三和第四名。第六位至第十位的博时、汇添富基金等相互之间差距不大,净利均在5亿元左右。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前十名中,工银瑞信基金净利下滑幅度较大达23.12%,也是前十中唯一一家净利增速下滑的基金公司。 今年上半年,兴全基金净利同比增长96.65%。去年兴全基金实现净利2.48亿元,今年则为4.87亿元。今年1月,兴全旗下“兴全合宜”基金申购火爆,1日内募集327亿资金。 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的是天弘基金,同比增长56.78%。2013年,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余额宝货币基金。作为余额宝的管理人,近年来天弘基金实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余额宝规模已在逐步放缓,并出现首次下滑。 余额宝的规模在今年第一季度达到1.69万亿。较前一季度规模增速放缓至6.9%,为成立以来同比最低。7月20日,天弘基金发布的余额宝二季报显示,余额宝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的1.69万亿元下滑至1.45万亿元,下滑幅度达14.2%,余额宝规模首次出现下滑。 建信基金增速位列第三,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32.51%。建信基金的大股东为中国建设银行,依托银行渠道,建信基金近年来发展迅速,2017年底净利润同比增长11.39%。 江信亏损1688万,股票型基金净值下跌 今年上半年受国内金融去杠杆防风险政策问题持续升级等负面因素影响,沪深股市各类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沪深300指数下跌12.9%,创业板指下跌8.33%。 大型基金公司在A股低迷行情中能够依靠货币基金逆势增长,不过中小型基金公司则处境堪忧。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29日,共123家基金公司披露旗下公募基金上半年度报告,剔除货币基金,合计亏损1531亿元。 55家基金中,7家亏损的基金公司分别为东海基金、国金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先锋基金、浙商基金、九泰基金、江信基金,亏损均超过1000万。亏损最多的为江信基金,上半年亏损1688万元。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高管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渠道对基金公司而言非常重要,大公司的渠道建设时间长,客户忠诚度高,中小基金公司想要打破现有格局很困难。”上述人士称,“前两年采取激进策略的基金,如果调整不及时,亏损会非常大,这也导致基民用脚投票,造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随着上半年金融去杠杆的加深,全社会融资持续下降,资金紧张导致不少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出现问题,市场悲观情绪蔓延,避险需求增加。市场人士认为,这对A股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了进一步打压。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股票型基金净值普遍下跌。Choice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中,“富国城镇发展股票基金”年初以来净值下跌32.97%,“嘉实环保低碳股票”年初以来净值下跌32.62%,“中银新动力股票”年初以来净值下跌32.43%,三只基金位列跌幅榜前三。 55家中亏损最多的江信基金,其两款混合型基金江信瑞福、江信同福年内净值回撤约20%。 大基金重仓消费龙头股,多基金重仓茅台 半年报数据显示,大型基金偏爱白酒、金融。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共有549只偏股型基金合计持有贵州茅台3302.77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2.63%,持仓市值高达241.57亿元。贵州茅台成为主动偏股型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贵州茅台半年报显示,有42只基金二季度新进成为持股机构。 在基金公司中,华夏基金合计持有的贵州茅台股票最多。Choice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旗下25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二季度新增持股52.53万股,合计持股占流通股比为0.71%,持股总市值为57.67亿元,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为4.22%。 另一家重仓茅台的为易方达基金,该公司旗下22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从总体来看,易方达基金公司在二季度减仓了贵州茅台,减仓66.25万股,目前持股占流通股比为0.68%,合计持股市值为50.70亿元,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为3.74%。 除了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也是基金重仓的另一大标的。Choice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旗下30只基金持有中国平安,合计持有11430.10万股,持股总市值为66.96亿元,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为4.90%。 在大基金的重仓名单中,格力电器、伊利股份、分众传媒、五粮液等依旧为常客,4只股票位居基金重仓股的第四至第七位,其中,格力电器二季度新增149只偏股基金持有,成为前十大重仓股中增持基金数量最多的公司。 基金看市:看好后市结构性行情 基金半年报中,多数基金经理认为下半年行情要优于上半年,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单边下跌”行情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市场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 “南方潜力新蓝筹”的管理团队认为,2018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中国居民长期低配金融资产、超配房地产,而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面临政策压制,未来金融资产的表现值得期待。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盈利持续增长,但主要股指跌幅较大,当前主要股指的估值状态已经接近历史低位。随着未来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度逐步增加,该团队认为A股未来估值更加国际化,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将取得估值溢价。 上半年取得较好收益的“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股票”管理团队表示,对医疗板块持续看好。以经营趋势和估值直观理解,当下医药板块的相对优势并不突出。但考虑稳定性,可以认为相关板块的风险调整后,预期回报仍有不错的比较优势。 在行业选择上,万联证券认为,可以选择三个方面,一是基建投资,可以关注铁路、航运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等主题基金;二是财政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可以关注针对经济转型的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三是大金融,鉴于A股纳入MSCI比例上调即将正式生效,金融板块为纳入比例最大的板块,或将带来阶段性超额收益。 ■ 基金红黑榜 红榜 自今年初以来,净值保持增长的仅有9只基金,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交银医药创新”,“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31%、7.23%、5.06%。 上述三只基金均为医药行业主题基金。一位基金经理认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我国在医药领域的政策扶植力度不断加大,都使得医药行业存在中长期投资机会。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基金公告表示,医药创新的加速及消费升级给行业带来较大的变化和机遇,未来将关注产品结构良好、具备长期成长能力的行业龙头公司。 黑榜 今年上半年,“富国城镇发展”、“嘉实环保低碳”、“中银新动力”分列净值增值率的后三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下降32.97%、32.62%、32.43%。 其中“富国城镇发展”原基金经理汪鸣已于今年4月由于个人原因离职,现任基金经理为毕天宇。在汪鸣管理期间,该基金曾在2015年拿下股票型基金冠军,然而在2016、2017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期间基金业绩持续不佳,随后离职。 银河证券统计的仓位测算结果显示,过去一周,多数基金公司选择“按兵不动”。数据显示,择时能力强的股票型基金与偏股型基金由70.84%、84.20%调整至70.86%、84.66%。从基金所在区域测算,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地区基金公司平均仓位分别由73.53%、69.07%、74.50%、68.38%上升至73.86%、69.60%、74.26%、68.59%。[详情]

中国经济网 | 2018年09月06日 06:36
华宝证券:基金抱团严重 东方红、兴全等爆款基业绩差
华宝证券:基金抱团严重 东方红、兴全等爆款基业绩差

  基金抱团取暖,募集规模持续走低——2018年基金半年报点评 来源:华宝财富魔方 华宝证券研究报告 分析师 / 李真  分析师 /郭寅 1. 基金持仓:抱团取暖现象严重 2018年半年报数据已于2018年8月底公布完毕,从中可以看出公募基金抱团取暖现象愈发严重,除新股以外共有100只股票持有基金数量超过300只(即可投股票的公募基金数量的1/10)。2018年上半年100只股票的平均收益为3.87%。其中格力电器、贵州茅台、伊利股份和中国平安分别持有基金数量为1045只、1036只、986只和971只。 从2017年年报、2017年中报和2016年年报中显示,超过1/10的可投股票公募基金均持有的股票数量分别为82只、80只和41只。区间内股票的平均收益分别为23.58%、28.16%和12.26%。同时,四个季度的重仓股票基本上都能大幅跑赢行业指数。 2018年上半年基金大量持有的股票仍以大市值为主。 2. 基金募集规模继续走低 从基金发行上看,2018年上半年共仅发行了382只基金,而2017年上、下半年分别发行了553只和427只,意味着基金发行数量逐步走低。从新发基金结构上看,自2017年下半年监管层对货币基金开始整顿以来,货币基金发行数量一路走低,2017年12月以来每月货币基金发行数量为0。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基金则是当前新基金发行主力。 从平均募集规模上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每只平均募集规模也并无起色。刨除掉6月成立的六只战略配售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2018年6月平均募集规模仅为3.74亿元和3.31亿元。 观测2015年1月开始至2018年6月每月权益类基金的发行量与沪深指数走势,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2015年三、四、五月权益型基金募集数量持续走高,从1733亿上升至3303亿,而沪深指数也达到顶峰,随后股市下跌,在2015年8、9、10月跌至谷底,两个月的权益基金募集规模分别为158、104和186亿。随后的权益基金募集规模始终不高,直到2017年“漂亮50”行情出现,以及在年底大部分权益类公募基金产生了正收益的背景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受到投资者欢迎,数只百亿基金诞生。随后随着市场调整,权益类公募基金新发数量再度走低,2018年6月,在刨除战略配售基金之后,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仅为59亿。因此,我们认为公募基金募集是随着权益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市场行情向上,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持续走高,当市场行情向下,权益类基金的募集规模也逐渐降低。 3. 基金仓位维持高位 2018年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的股票仓位为73.04%,略低于2018年一季度,大幅高于2017年全年。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分别是84%、81%和61%。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基金仓位与市场行情呈现正相关,即2017年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仓位随股票指数上涨而升高,而2018年,由于市场行情分化严重,在沪深指数下跌的情况下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的仓位依然较高。 4. 行业轮动带来的基金业绩反转 2018年一季度,沉寂了多年的计算机行业异军突起,全行业在一季度上涨11.34%,医药生物也在一季度有不俗的反响,因此重仓该行业的中邮尊享一年定期、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在一季度净值上涨27.94%和21.85%,但到二季度,计算及行业跌幅达到15%,两只基金净值也分别下跌8.88%和17.58%。 二季度行业又轮动到了食品饮料,因此重仓食品饮料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二号、中银收益等基金收益较高,季度收益率分别是8.75%、8.46%和6.44%。 观测2016年和2017年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收益排在前列的基金在下一年的表现,由于以食品饮料为首的大市值风格的股票在2017年依旧表现良好,因此大部分2016年收益良好的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在2017年表现继续较为良好。而2018年行情发生了变化,大盘指数出现下跌,使得2017年收益排在前列的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在2018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5. “日光”基金:并不美丽的成绩单 2017年底、2018年初出现了几只“日光”基金,即1天募集完成的基金。其中募集规模最大的是兴全合宜,单日募集规模达到327亿。嘉实核心优势、东方红瑞泽三年定开和中欧恒利三年定开的单日募集规模分别为80.73亿、71.06亿和74.41亿。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几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全部为负。 观测其持股情况,中欧恒利三年定开的净值跌幅最低主要是受益于该基金持股在农业行业的配置,其持有的顺鑫农业在二季度涨幅达到85.18%。兴全合宜受累于其配置的非银金融、电子、通信等个股而导致净值下跌。 对比几只基金的投资组合,兴全合宜股票仓位最低,为55.64%、中欧恒利三年定开仓位最高,已达到98.43%。同时,六只基金均涉及港股,除易方达港股通红利为港股比例有最低限制外,其余基金中嘉实核心优势的港股投资比例最高,为32.85%。而二季度港股走势较弱,恒生指数下跌3.78%,恒生中型综合指数、小型指数和大型指数分别下跌7.70%、4.58%和3.61%,因而带累了易方达港股通红利和嘉实核心优势净值下跌。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05日 19:22
左手亏损右手收费 易方达诠释公募基金旱涝保收
左手亏损右手收费 易方达诠释公募基金旱涝保收

  作者/《壹财信》修文,发自南京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公司的经营数据已经全部披露。从净利润排名看,拥有余额宝的天弘基金依然排在首位。而抛开这个例外,易方达基金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营收达到了27.47亿元,净利润6.75亿元,成为净利润仅次于工商银行麾下的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之后的第二大盈利悍将。 但如果从基金的净值表现看情况就不那么“美”了,该公司在上半年里有112只基金净值亏损,占旗下基金总比例的58%。另外,上半年共有80只基金净利润出现亏损,总计达122.16亿元,可这些净利亏损的基金却向持有人收取了8.86亿元的管理费。 公司半年实现净利6.75亿元 旗下多数分级B投资者却“血本无归” 公募基金公司2018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如果抛开拥有余额宝这一爆款货币基金不看的话,易方达基金公司成为上半年的盈利大户,该公司6.75亿元的净利润排名工银瑞信之后,成为传统公募基金公司中净利排名第二的公司。 当然,这主要得益于该公司管理规模的上涨。根据《壹财信》了解,易方达基金公司在去年规模持续上涨的基础上,并没有受到今年A股市场表现不佳的影响,规模在季度统计中依然稳步上涨。今年二季度比一季度的基金总份数增加了5.63%,期末净资产也相应增加了5.34%。 但在规模上涨、净利润增加的同时,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净值出现亏损的基金数量却并不少。数据显示,分开计算,易方达旗下共有193只有数据的基金,但在上半年里有112只净值都出现了亏损,占比为58%。 其中,分级基金以及B份额成为净值下跌的主力,这当然也符合其助涨助跌的特性,只是身在其中的基金持有人成为了最终的牺牲品。以易方达重组分级B和易方达军工分级B为例,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两只分级B的规模分别为9.46亿元、3.30亿元,个人投资者占到了九成以上。 可是两只基金在上半年里不仅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亏损了57.79%和43.74%,而且净利润也分别为-2.2565亿元和-0.6371亿元。但与此同时,持有人却被收取了778万元的管理费,基金公司简直可以称之为躺着赚钱。 不仅如此,这两只分级B基金,从2015年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亏损都在90%左右,并且曾多次下折。 在137只有中报数据的基金中,净利润亏损的基金共有80只,共计亏损额达到122.16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上百亿元的亏损都是基金持有人的真金白银,而这些遭受了损失的持有人还得同时向基金公司缴纳8.86亿元的管理费。 而剩下的57只净利润为正的基金,上半年盈利了111.28亿元,共向基金持有人收取了8.34亿元管理费。如果把易方达旗下所有基金上半年的净利润汇总来看,则依然亏损了10.88亿元,但却收取了17.20亿元的管理费。 10只偏股基金上半年亏22亿元 坐收持有人2.9亿元管理费 除了旱涝保收以外,在易方达旗下各份额分开计算共193只上半年有业绩的基金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50%的就达到了79只,占比在四成。 在这79只基金中,上半年净值出现亏损的有41只,占到了51.9%。而在剩下114只个人投资者居多的基金中,上半年净值亏损的基金数量却有71只,占比为62%。 从偏股基金来看,在易方达旗下15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上半年业绩出现亏损的有10只,共造成22.5亿元的净利润亏损,然而同时收取了2.91亿元的管理费。 易方达资源行业是其中亏损最多的基金,半年亏了15%,更惨的是,这只从2011年就成了的基金竟然累计净值依然亏损10.3%。不出意料的是,这个如今规模仍然在10亿元以上的基金,也是个人投资者居多,去年上半年以前一直占到八九成比例,如今虽然有所下降也占到近六成,看来个人投资者仍然是亏损的主力。 不过这只基金亏损主要和资源行业股票表现不佳有关,其重仓的煤炭、石化、锂业等资源股除了在今年内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年内净值亏损达22.40%。而另一只悲催的产品是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这只成立3年的基金累计收益也亏损了23%,今年内则亏损了11.8%,当然,军工股多年来持续不佳的表现是主要原因。 如果说这两只基金都受累于行业主题的困扰,那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的亏损则更多是基金经理主观造成的了。该基金目前由梁裕宁管理,但1年多后的任职回报却亏损了4.3%,重要的是,梁裕宁从去年2月份接手该基金,但去年该基金仅上涨了17.68%。 虽然从各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看,像格力电器、贵州茅台这类牛股也都涉及,但换股操作太过频繁,导致没能将盈利最大化,这一点从换手率上来看非常清晰,平均每个季度最小换手率也超过了100%。 值得一提的是,梁裕宁曾经管理过的两只基金易方达瑞享混合I、易方达瑞享混合E虽然也经过了去年的大牛市,但任职回报都低于同类均值水平,而且单看去年的业绩表现,这两只基金仅有2%左右的上涨,看来这位管理经验仅有2年多的基金经理的投资功力实在有待提升。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05日 18:26
聚焦“机构重仓基金”:与机构共舞 需要多一份耐心
聚焦“机构重仓基金”:与机构共舞 需要多一份耐心

  与机构共舞,你需要多一份耐心 来源:二鸟说 近期基金半年报陆续披露,持有人结构数据陆续浮出水面。以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为例,半年报显示机构持有比例高达98%,基本都是机构在里面。而且11亿多的规模,机构应该还不止是一家。这么高的机构持有比例,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为了简化起见,本文所称的“机构重仓基金”均是指主动管理型的权益类基金。 首先第一点,持有的基金有机构参与,这是一件好事。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掌握的信息更多,投资更为理性。而且机构投资者选择基金有比较严格的程序。除了严格的量化程序进行挑选之外,还要进行实地调研,甚至与基金经理本人进行沟通。因此,机构对于所持有的基金了解的程度,比普通投资者要深刻的多。另外,机构投资者资金量巨大,不可能像散户那样随意进进出出,一般都是以长期持有为主。所以,机构重仓又是长期持有的话,踩上烂基金的概率不会很大。至少比自己看排行榜选出来的要靠谱得多。 第二点,机构占比过高有没有什么风险?我的回答是:基本没啥风险。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要注意的就是机构赎回的问题。如果发生机构大比例赎回,要重新进行评估。一是要分析机构为什么赎回。有的是因为监管趋严,需要回笼资金;有的是因为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有的是因为业绩不佳,基金的基本面发生变化。如果是后两者,就需要对投资重新进行决策。二是赎回后基金的规模过小是否会对业绩产生影响。基金的规模低于5000万元会存在清盘的风险,当然是并非强制清盘。基金的规模过小的话,会对基金经理的日常管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就目前来看,机构定制基金因大比例赎回而清盘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保本基金、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等类别。因为这几类基金本身管理费就不高,剩下的那一点规模提计的管理费可能连基金经理的工资都不够。而且这几类基金再去吸引申购做大规模,难度也比较大,所以清盘是比较合理的选择。相比而言,权益类主动管理型基金因此清盘的比较少。主动管理型基金提计的管理费比例相对要高一些,而且一旦市场好转,权益类基金做大规模也相对比较容易,还是要为革命留下一些火种的。所以尽管市场上主动管理类的这种迷你型基金多的是,但很少有基金公司主动去清盘的。少数清盘的,主要是一些发起式基金(不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程序比较简单)。不管怎样,清盘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对基金公司品牌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走清盘这条路的。 如果持有机构重仓基金,与机构共舞,你一定需要多一份耐心。机构追求的“年年赚”,并不追求“赚最多”。机构都是喜欢搞得稳的基金,细水长流,玩的是太极。所以,这类基金你不要指望去一夜暴富。另外,机构都是长钱,注重的是长期收益,对于短期的浮亏并不会太在意。这一点,散户是没法比的。散户亏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即使是浮亏也会很痛。所以,散户还是需要多一份耐心。 最后,在这种弱市的环境下面,有部分基金份额逆市增长,同时机构持有比例大幅增加。这种机构敢于逆市加仓的基金,值得重点关注。像华安沪港深通精选,去年一年规模都只有1亿多,也没机构参与。今年三月初我调入之后,似乎机构也比较认同。到今年6月底,规模已增长至将近5亿元,机构占比已达到37.63%。当然,这个基金的表现也没有让我们失望。[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05日 11:04
基金公司每收1元的管理费 能给基民带来多少收益?
基金公司每收1元的管理费 能给基民带来多少收益?

  有哪些超Skr的基金公司? 来源:三思投顾 8月31日,公募基金的2018年度半年报均已披露完毕。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上半年基金的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其管理费的增速却达到了20%以上。 这就说明,基金公司赚不赚钱与基金收益的关系是不大的。 因为对于公募基金来说,不管基金是否赚钱,都是要收管理费的。基金规模越大,其管理费也就越大。因此有不少基金公司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基金规模的扩大上。 那么,到底都有哪些基金公司只顾着扩大规模,又有哪些基金公司在为投资者增收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三思君认为需要引入“单位管理费产生的利润”这个指标。 因为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每收1块钱的管理费,基金公司到底能给基民带来多少收益。具体计算公式为:单位管理费产生的利润=基民利润/管理费。 接下来,我们把所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利润和管理费进行汇总,然后计算出两者的比值,最后根据这个比值,就可以对所有基金公司进行排名了。 下面就来看具体的排名吧。 从上图可知: 1.在所有的基金公司中,上银基金和人保资产的排名最高,其每收一块钱管理费就能为基民带来20块以上的收益。 2.排名前20名的基金公司,基本上每收一块钱管理费就能为基民带来10块以上的收益。 但是经常关注公募基金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些排名靠前的都不是很知名的基金公司。比如像上银基金和人保资产等。这与大家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可能就不符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细心的投资者可能发现了,表格中汇总的基金并没有排除像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这样的非权益类基金。 比如: 1.表格中排名第一的上银基金,在2018年上半年一共为基民赚取了13.9亿。但是其中有14.12亿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赚的。 2.表格中排名第二的人保资产,在2018年上半年一共为基民赚取了5.37亿。但是其中有5.33亿是货币基金赚的。 所以最后就出现上述这种比较奇怪的排名。因此为了更加客观的对基金公司进行排名,就需要把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都要排除掉。 下面就是只统计偏股型的基金(排除指数基金)的排名 (备注:上述排名剔除了基金管理费在1亿以下的基金公司) 从上图可知: 1.虽说这些基金公司的排名靠前,但是今年上半年并没有为基民带来收益。当然这与今年的行情是有关系的。 2.在所有的基金公司中,汇添富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东方红资管的排名靠前。 通过对所有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的基金(排除指数基金)的“单位管理费产生的利润”排名,我们就可以看到了哪些基金公司的比较Skr了。比如像东方红资管、中欧基金等。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05日 10:22
中报藏基金行业"秘密":强者恒强 财通等基金"双降"
中报藏基金行业

     ⊙陆海晴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一份并不复杂的基金公司经营数据,却暗藏着行业发展的诸多“秘密”。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多家基金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经营状况得以曝光。据统计,56家基金公司和4家具备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上半年共计实现净利润121.97亿元,同比增长近11%。 然而,有欢喜,也有哀愁。哪些公司的增长货真价实,哪些公司的业绩暗藏水分?又有哪些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局,营收和净利双双下降?哪些公司生存愈发艰难,陷入亏损? 谁演绎“强者恒强”? 从56家基金公司和4家具备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上半年经营数据来看,2018年上半年共计实现净利润121.97亿元,同比增长近11%(可比数据)。 从上述数据来看,基金行业整体实现了稳健的增长。不过,表面繁荣的背后,实则是暗流涌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大公司的竞争优势愈发凸显,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多个行业体现,公募基金也不例外。从数据来看,头部公司依然保持了强劲的盈利能力。 例如,天弘基金、工银瑞信、易方达、建信、华夏、博时、中银、南方等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均实现了5亿元以上的净利润。 在上述头部公司中,天弘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高达57.24亿元,同比增长42.62%,实现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59.78%。高速增长的还有建信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32.51%。 谁在“逆势”突围? 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业格局基本已定,留给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机会已然不多。不过,依然有部分中型公司“逆势”突围。主要包含两类公司:一类是依靠过往中长期良好业绩实现权益产品规模大增的公司,另一类是依靠股东优势发力固收产品的银行系基金。 如果要问上半年业内哪家公司的经营业绩最为亮眼,答案自然是东证资管。 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达到6.17亿元,较去年同期暴增2.55倍。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15.83亿元,营收增速为129.30%。这意味,上半年,东证资管的净利润增速远远大于营收增速。亮丽的业绩主要得益于管理费的大幅增长。据统计,东证资管上半年管理费收入为7.64亿元,增幅为1.87倍。 凭借过往的良好业绩,东证资管去年以来频发“爆款”基金,权益基金规模大幅增长,部分基金还提取了超额收益。以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为例,今年上半年该基金管理费收入为1.52亿元,去年同期只有571.4万元,主要由于该基金业绩达标,1月份公司提取了基金超额收益的15%作为附加管理费。 与东证资管类似,兴全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166.73%;实现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96.37%。据统计,该公司上半年管理费收入为8.87亿元,增幅为1.3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成立的兴全合宜,首募金额超过300亿元,在1月23日至6月30日,仅这只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就高达2.07亿元。 净利润飙升的还有农银汇理基金,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179.8%。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其规模近年来大幅增长,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7年三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903.28亿元,去年四季度末飙升至1802.57亿元,今年上半年末则进一步增至2234.2亿元。据悉,其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谁遭遇“双降”? 上述60家公司中,有17家上半年遭遇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降”。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的有财通基金、申万菱信基金、中邮基金等公司。 如果仔细分析上述“双降”的基金公司,就会发现近年来资本市场与监管政策的变化对基金公司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以财通基金为例,该基金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07亿元,同比下滑49.37%;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滑60.77%。财通基金长期被市场称为“定增王”,但受到IPO提速、再融资政策及减持政策出台、资金供给端去杠杆等多重影响,定增市场的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整体定增市场受到了较大影响。此外,由于近年来“黑天鹅”事件频出,财通基金旗下定增产品也频频“踩雷”。 申万菱信基金营收和净利的“双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分级基金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据悉,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0.17%,净利润增速同比下滑45.44%。 申万菱信并不是分级基金规模最大的公司,但曾经依靠该类基金产品实现“弯道超车”,应该是对分级基金市场的变化感知最为深刻的基金公司。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之后,分级基金最终难以摆脱走向消亡的命运。 中邮基金也颇为典型,该公司近年来遭遇业绩滑铁卢,投资标的频频“踩雷”,权益基金规模大幅缩水,中邮基金“一哥”任泽松也于今年6月下旬选择了离职。 谁陷入亏损边缘? 市况低迷,基金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对于一些小型基金公司,留给它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已然不多,生存状况愈发艰难。 据统计,上半年,国金基金、方正富邦、先锋基金、浙商基金、九泰基金、东海基金以及江信基金等多家公司净利润均为亏损,其中,国金基金、方正富邦、九泰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实现减亏,而浙商基金、江信基金、东海基金等公司则从去年同期的盈利变为亏损。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感慨,银行代销池的“白名单”,普遍将基金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设定在200亿元以上,即便是公司旗下基金近年来业绩不错,但由于整体规模没有达标,难以进入银行“白名单”,所以规模始终做不大。规模难以做大,产品业绩还不错,又会遭遇行业挖角,一旦人才流失,将陷入“恶性循环”。 还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近年来基金行业的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人力成本以及各种系统的成本。据悉,2008年一家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只要达到40亿元,就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前几年则需要100亿元,而如今可能需要200亿元左右的资产管理规模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从上述遭遇亏损的公司来看,个别公司的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但货币基金占比过高。 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被再度压缩,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不多,一批小公司始终难以避免在亏损边缘挣扎的局面。[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8年09月04日 07:04
基金圈残酷一幕:大鱼吃小鱼 半数机构吞食9成利润
基金圈残酷一幕:大鱼吃小鱼 半数机构吞食9成利润

  半数机构吞食全行业九成利润!大鱼吃小鱼,这残酷一幕正在基金圈上演 作者: 吴晓婧 陆海晴 一份并不复杂的基金公司经营数据,却暗藏着行业发展的诸多“秘密”。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多家基金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经营状况得以“曝光”。严监管时代,资本市场的生态也悄然改变,基金业加速“洗牌”,行业格局已大不相同。 强者恒强 从56家基金公司和4家具备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上半年经营数据来看,2018年上半年共计实现净利润121.97亿元,同比增长近11%(可比数据)。  从上述数据来看,基金行业整体实现了稳健的增长。不过,表面的繁荣背后,实则暗流涌动。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机构共28家,合计实现净利润112.9亿元,占60家机构净利润总和的92.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大公司的竞争优势越发凸显,强者恒强的 “马太效应”在多个行业体现,公募基金也不例外。从数据来看,头部公司依然保持了强劲的盈利能力。  例如,天弘基金、工银瑞信、易方达、建信、华夏、博时、中银、南方等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均实现了5个亿以上的净利润。  在上述头部公司中,天弘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高达57.24亿元,同比增长42.62%,实现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59.78%。高速增长的还有建信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32.51%。 营收双降 在披露数据的60家公司中,有17家在上半年遭遇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双下降。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的有财通基金、申万菱信基金、中邮基金等公司。 如果仔细分析上述营收双降的基金公司,则能够反映出近年来资本市场与监管政策的变化,对基金公司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以财通基金为例,该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下滑49.37%,上半年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滑60.77%。 财通基金长期被市场称为“定增王”,但受到IPO提速、再融资政策及减持政策出台、资金供给端去杠杆等多重影响,定增市场的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整体定增市场受到了较大影响。此外,由于近年来资本市场“黑天鹅”频出,财通基金旗下定增产品也频频踩雷。 申万菱信基金的营收双降,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分级基金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据悉,该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0.17%,净利润增速同比下滑45.44%。 申万菱信并不是分级基金规模最大的公司,但曾经依靠该类基金产品实现“弯道超车”,这家公司应该是对分级基金市场的变化感知最为深刻的基金公司。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之后,分级基金最终难以摆脱走向消亡的命运。 中邮基金的营收双降,也颇为典型,该公司近年来遭遇业绩滑铁卢,投资标的频频“踩雷”,权益基金规模大幅缩水,中邮基金“一哥”任泽松,也于今年6月下旬选择了离职。 盈利前28家公司 (以上数据由上证报记者整理) 陷入亏损边缘 股市“寒冬”中,基金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对于一些小型基金公司,留给它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已然不多,生存状况越发艰难。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金基金、方正富邦、先锋基金、浙商基金、九泰基金、东海基金以及江信基金等多家公司净利润均为亏损。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感慨,银行代销池的“白名单”,普遍将基金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设定在200亿元以上,即便是公司旗下基金近年来业绩不错,但由于整体规模没有达标,难以进入银行“白名单”,所以规模始终做不大。 规模难以做大,产品业绩还不错,又会遭遇行业挖角,一旦人才流失,又会陷入“恶性循环”。 还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近年来基金行业的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人力成本以及各种系统的成本。 据悉,前几年,一家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只要达到百亿元,就能够实现盈亏平衡,而如今规模需要200亿元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述遭遇亏损的公司来看,个别公司的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但货币基金占比过高。  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被再度压缩,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不多,一批小公司始终难以避免在亏损边缘挣扎的局面。 [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8年09月04日 07:04
7月公募基金规模达13.8万亿创新高 单月猛增1.14万亿
7月公募基金规模达13.8万亿创新高 单月猛增1.14万亿

  证券时报记者 刘宇辉 货基规模再度暴增,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刷新历史纪录。中国基金业协会昨日发布的7月份公募基金规模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各类管理人管理的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3.83万亿元,环比增加1.14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单月猛增9282亿元,贡献7月份公募增量规模的82%。 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规模今年以来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到今年5月底,曾创出13.41万亿元的新高,但6月份受货基规模大幅减少影响,6月底规模跌至12.7万亿元,但7月份资金大举回流货币基金,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创出历史新高。 从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动看,货币基金毫无疑问是规模增长的最大来源。截至7月底,348只货币基金净值规模达到8.64万亿元,环比大增9282亿元,增幅达12.03%。而在6月份,受到年中资金面紧张影响,货币基金当月规模缩水了5778亿元。货基8.64万亿元的规模也创出了新高。 而除了货基之外,其他类别基金在7月份也呈现规模增长之势,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单月规模分别增加902亿元和673亿元,封闭式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规模增加也都超过200亿元。不过,对7月份公募规模增长贡献最大的依然是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规模大跃升,推动其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再度攀升。截至7月底,货基占公募的比例达到62.48%。 针对货币基金再度猛增的情况,基金公司业内人士认为,7月份资金面大幅宽松,市场利率大幅下滑,而货币基金收益率下降较慢,相对收益突出,吸金不少资金流入。而越来越多货基对接余额宝和理财通等互联网渠道引流,也在短期内推升了货基规模。 该人士认为,受到监管要求,未来货币基金不大可能持续这种短期暴增的局面,那些风险准备金不足的公司将不得不限制货基规模。 可以说,在今年以来股市表现不佳、债市走势平稳的情况下,货币基金成为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不少基金公司也因此在财务上受益很多,上半年多家基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双增长。 截至2018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8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7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3家,保险资管公司2家。公募总规模13.83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235万亿元,增幅达19.27%。[详情]

证券时报 | 2018年09月04日 02:22
东方红资管林鹏都没料到 A股行情会这么差
东方红资管林鹏都没料到 A股行情会这么差

  这次真的不一样 ... 文/柯智华 来源/维基揭秘 给各位同学打打气。过于注重眼前的黑点,就会看不到前方的大片光明。 1 周末约见了一位投资总监,对于眼下的股市,他用了8个字概括:战略看多,战术谨慎。 战略看多比较容易理解,战术谨慎的意思是,不要一次把子弹打完,不是现在就加杠杆满仓干,现在的状态应该是非洲草原上“趴在地上紧盯着猎物的狮子”。 全世界的资产配置不外乎房子和股票,而未来三年,A股一定会跑赢房产。 哦,对了,他说前一阵子市场连续下跌的时候,他就加仓了自己管理的基金。而据维基揭秘了解,在前一阵子市场下跌的时候,有多位基金经理自购了自己管理的基金。 短时间来看,他们的买入眼下略有浮亏,但显然他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即将来,就像一场比赛,知道终点在哪里,但是不知道过程会发生什么。 “我从业以来经过很多次经济苦难股市低谷,每次总会有讨论指出,和过去相比这一次遇到的困难真的不一样...就这么一直到现在,所以真的没有必要那么悲观。”前述投资总监说。 2 在阅读半年报的时候,特别喜欢去年最红的明星基金经理林鹏的总结,说的诚恳又通俗易懂。(顺便预告一下,明天会写一篇有关林鹏的文章) 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虽然在第一季度的报告中我们提到 2018 年的环境非常复杂,但从二季度的情况来看,似乎我们依然低估了这种复杂度对市场的影响。 目前市场受大众情绪影响较大,我们没有能力预测情绪,因此我们只能从上市公司的估值和竞争力角度去考虑问题。 从估值来看,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到了历史上非常低的位置,特别是成长股的绝对和相对估值水平更低,很多成长股在股价回落后已经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而我们一直以来看好的,具有竞争力的一批行业龙头公司,其基本面大多没有改变,甚至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下表现的更好。 在经历市场洗礼后,我们的投资风格和价值观并没有变化,仍然是以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为最主要考量,只是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框架,随着市场指数的回调,随着股价结构的调整,可选择股票的类型和数量发生改变,综合考虑估值、竞争力、成长性等因素后,也许有很多成长股能进入我们的投资范围。  我们没有变,只是市场变了。虽然情绪无法预测,但是客观事实值得反复强调,其一,整体估值历史上非常低;其二,成长股的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水平更低。 3 说到市场情绪,今晚刚刚公布的货币基金规模,是个很好的话题。 7月份,货币基金规模再度大涨9300亿,截至7月底的总规模达到86433.6亿,这也是的公募基金的总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离14万亿仅仅相差了1700亿。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的规模累计增加了1.9万亿。 而且,这是在货币基金受到监管政策“压制”的情况下完成的。和早些年基金公司努力推行货币基金,但是规模却迟迟不增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说明了自然的内在力量最可怕。 在眼下的环境下,投资者第一选择是收益极低的货币基金(余额宝7年年化收益略略高于3%),那是因为从短时间来看更安全,以及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三年后呢? 代表中国经济内生力量的股市、房产和货币基金,如果给这三者估价的话,你认为谁是最便宜的资产?[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09月04日 00:17
  

相关专题

盘点基金行业2018上半年大事、基金产品上半年业绩表现及对2018年下半年市场看法。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