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忽悠了!高价股≠大肉签

2021年12月09日17:31    作者:皮海洲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皮海洲

  作为投资者来说,对于禾迈股份这种超高价新股的发行需要保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毕竟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新股的发行价格并非是越高越好,而是越低越好,高价股并非是大肉签的代名词。

  今天(12月9日)是A股市场“最贵新股”禾迈股份公开发行的日子。禾迈股份新股发行价格为557.8元/股,把之前的最高价发行新股义翘神州的发行价292.92元/股甩下几个高铁站,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价发行新股。

  作为A股市场史上最贵的新股,禾迈股份的发行无疑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舆论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比如,很多投资者认为,禾迈股份发行价太贵,不仅透支了公司的成长性,而且还导致很多投资者打新“打不起”。因为投资者如果中签的话,按最低数量500股计算,投资者需要支付27.89万元,而很多投资者炒股的整个资金也就在10万元以下。

  当然,也有舆论认为,“最贵新股”禾迈股份是一个大肉签,中一签的获利有望达到27万以上。为什么能达到27万以上?持大肉签观点的人士认为,根据有关统计,11月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97.88%。若按11月的平均盈利水平计算,禾迈股份中一签约赚27.3万元。这是很多投资者一年甚至几年都赚不到的盈利,这还不是大肉签是什么?因此,只要资金足够,对于这个大肉签坚决不能放过。

  但有关人士的大肉签说法显然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忽悠。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如果高价股就是大肉签,那么,我们就不妨让每一只新股都成为高价股。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高价股都成了大肉签,这当然是投资者所乐意的,而发行人及保荐机构更加乐意,因为发行人可以融到更多的募资,而保荐机构可以拿到更多的保荐费用,甚至作为管理层也是非常乐意的,因为IPO募资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创出新高,这也是管理层的政绩所在。若果真如此,高价发行就是多赢,那为何不让每次新股的发行价都站上几百元、几千元呢?很显然高价股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大肉签的。不仅如此,一旦破发,高价股就会由大肉签变成“割肉签”。

  高价股是不是大肉签显然不是由新股的“平均涨幅”来决定的。每只新股所面对的基本面是不一样的,因此,每只新股上市后的涨幅也并不一样,有的涨得多,有的涨得少,有的新股上市后甚至还会破发。通常说来,发行价格偏低的新股上市后的涨幅偏大的可能性较高,而发行价偏高的新股上市后的涨幅相对偏低,破发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发行价格偏高,上市后涨幅也偏高,这样的新股在A股市场较为少见。

  而就禾迈股份来说,作为A股史上“最贵新股”,其上市后的涨幅要达到新股“平均涨幅”是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的。招股书显示,禾迈股份是一家以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及电气成套设备为主要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公司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根据微型逆变器理念设计的模块化逆变器及其他电力变换设备。因此,禾迈股份占据着近年大热的“光伏赛道”,这也是导致禾迈股份能够成为“最贵新股”的重要原因。

  如果仅仅只是发行价格偏高,这还不是妨碍禾迈股份新股上市后股价上涨的重要原因。至关重要的是,禾迈股份的高价发行并不合理,因为禾迈股份在高价发行的同时还是高市盈率发行,其发行市盈率达到了225倍,这意味着禾迈股份属于“双高发行”,不仅发行价高,而且发行市盈率也高,也即禾迈股份的估值已经明显偏高,透支了公司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成果。在这种情况下,禾迈股份新股上市后还要大幅上涨,这显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建立在A股市场投机力量足够强大,投资者足够傻瓜的基础上。如果投资者足够理性足够成熟,禾迈股份新股上市后是难以获得较大涨幅的。

  所以,作为投资者来说,对于禾迈股份这种超高价新股的发行需要保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毕竟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新股的发行价格并非是越高越好,而是越低越好,高价股并非是大肉签的代名词。而作为市场人士,对于禾迈股份这种超高价发行的新股,同样需要保持一份理性,不要用大肉签这种说法来忽悠投资者,而是应该要引导投资者来理性投资。毕竟投资者走向理性,A股市场走向成熟,市场人士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责任编辑:陈悠然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高价股 投资者 A股市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