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耶伦需要做什么?

2020年12月08日15:26    作者:斯蒂格利茨  

  意见领袖丨Project Syndicate

  本文作者: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Joseph E. Stiglitz)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罗斯福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曾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候任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任命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作为下一任财政部长的决定对美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个好消息。美国在满嘴跑火车的特朗普总统手下熬过了四年——此人对法治,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底层原则甚至人类的基本行为守则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心怀敬意了。自大选落幕以来,特朗普不仅花费了数周的时间去散播子虚乌有的选民欺诈谣言,还说服了他所属党派的大多数成员去听信这些谎言,从而揭示了美国民主制度的脆弱性。

  修复这些损害并非易事,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加剧了美国各项问题的情况下。幸运的是,没有任何人具备比耶伦更高的才智、经验,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来应对当今的经济挑战——我俩在她1960年代在耶鲁大学读研究生时就相识了。

  首要议程是从疫情中实现复苏。随着多款疫苗有望面世,当前的任务是建立从眼下到后危机经济的桥梁。现在再谈论“V形复苏”为时已晚,许多企业已经破产,而在随后几周和几个月中还会有更多企业破产;家庭和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也都日益空虚。更糟糕的是新闻头条中的数据可能掩盖了危机的深度。疫情对那些居于收入和财富分配金字塔底层的民众造成了巨大伤害。那些被政策免于强行驱逐和没收抵押房屋的人仍在逐步滑向债务的深渊,并可能很快面临重大清算。

  如果我们的总统和国会能在五月意识到新冠病毒不会自性消失的话,当前的前景将会好得多。由于当时未能出台强有力的初期支持计划,导致了本可以避免但如今已是难以扭转的经济损失。

  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崩溃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教育机构——特别是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受到了严重打击。受到相关预算平衡法规约束的州和地方政府如今都面临着收入暴跌的局面。在缺乏联邦援助的情况下它们只得大幅削减就业和公共计划,进而削弱整个经济。

  美国迫切需要一些专门针对最脆弱家庭和部门的大型救援计划。鉴于作为不足可能产生的巨大成本,因此不应将增加支出所产生的债务视为障碍。此外由于利率接近于零并且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维持类似水平,偿还新债务的成本将非常低。

  此外,通过将经济置于更加可持续、更具弹性和基于知识的基础上,许多必要的复苏计划都可以被设计去服务多个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国会,但是提供更多支持的经济理由是明确的,而耶伦也具备充分的能力去予以表述。

  此外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全球复苏。在这方面新总统将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呼声支持发行高达50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管下的超国家货币),这也会对许多陷入困境的经济体大有裨益。特朗普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过去阻止了这一选项,如今应该将其置于议程的首位。

  此外,由于许多国家很快会面临无法偿还自身债务的状况,因此迅速而深入的重组将极大地帮助这些国家。为了推动这一进程,拜登政府应明确声明坚持主权豁免的基本原则符合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这一原则在2015年也获得了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的背书。债务重组对于全球复苏很有必要,也是一项人道主义工作。如果说有什么时候可以适用不可抗力的原则,那就是现在了。

  恢复多边主义也将有所帮助。在过去的四年中,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无数的冲突使得全球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显然既不利于生意也不利于投资。因此美国恢复到正常状态——例如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并与世界贸易组织再次展开接触(并批准其上诉机构重新任命法官)——将极大有助于各界恢复信心。

  但是恢复正常状态并不意味着要恢复新自由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经济框架下的贸易以及许多其他方面,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议和改革政策议程。目前虽不清楚拜登将沿着这条路线走多远,但我们至少可以确信新政府将不会采纳支撑特朗普一切所作所为的零和逻辑。

  确保全球稳定将需要在抗击气候变化,流行病和许多其他威胁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而挑战则在于必须在找到相应方法的同时保持对我们价值观的全面和明确承诺。尽管特朗普严重破坏了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但这方面的裂痕在他上任之前就早已显而易见了。

  毕竟,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使新自由主义及其无约束放宽管制理念声名狼藉。随后的欧元危机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紧缩政策是行不通的。我们近年所见的增长放慢,不平等加剧以及所有社会和政治后果显然都是新自由主义所导致的。如今这场疫情则展现了一个完全缺乏抗冲击能力的经济以及一个无力有效应对危机的国家,也为新自由主义的棺材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耶伦可以提供必要的领导才能以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疫情后世界。如果想要实现这一点,一种靠牺牲多数人利益来为少数派服务的意识形态必须让位于基于民主价值观和共同繁荣的意识形态。

  (本文作者介绍: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专栏”,作者来自全球顶级经济学者、诺奖得主、政界领袖,主题包括全球政治、经济、科学与文化塑造者的观点,为全球读者提供来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创文章、最具深度的评论,为解读“变动中的世界”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