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寿险业务结构应向“八二”看齐

2019年12月17日15:51    作者:陈辉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辉 

  寿险提质时代,如何打破寿险业“动能”的“变向和衰减”?结论就是寿险应该走“另外的路”!那就是“人口驱动保险”迈向“保险驱动健康”,从“财富驱动保险”迈向“保险驱动财富”,借助“创新驱动”降低“人口驱动”的风险和“财富驱动”的波动。为此,保险合同向“八二”看齐,保险业务“八二”转型。

  寿险另外的路

 

  前面通过“数说保险系列”“漫谈产品系列”等文章,我们对寿险业的发展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无论是资产驱动还是负债驱动,说白了背后都是“人口驱动”(保密密度)和“财富驱动”(保险深度)。

  关于“人口驱动”和“财富驱动”的故事不再详述,因为我们都见证了这个过程。但是,我们也看到“人口驱动”和“财富驱动”的“动能”正在改变,“人口驱动”的“动能”正在“变向”,“财富驱动”的“动能”正在“衰减”。

  人口驱动的“动能”,因为人口老龄化(超过65岁的人口到2040年预计将超过3亿)、长寿风险(每三年中国居民平均寿命增加一岁)以及城市化进程和西式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等原因正在发生“变向”。

  财富驱动的“动能”,因为GDP增幅的放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放缓)、资产价格回归理性(资产缩水)以及社会养老医疗体制的变革等原因正在发生“衰减”。

  中国寿险业“增量时代”的两大“动能”,一个“变向”,一个“衰减”;相应的,寿险业也将从“增量时代”进入“提质时代”。

  回看中国经济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我们没有及时从“增量时代”步入“提质时代”,被“增量时代”的数据迷惑了眼睛,没有及时的进行“祛病”“减肥”“提质”。

  寿险业,迈入“提质时代”,务需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祛病。切除历史遗留下来的“股权之争”“治理之伤”“财务之乱”等这些毒瘤,是增强寿险公司健康发展的必然条件。

  二是减肥。正如“政府管了一些不应该管或者管不好的事情”一样,寿险公司也做了一些不应该自己做的事情。要通过聚焦进行瘦身,砍掉历史遗留下来的“销售之大”“科技之差”“人员之全”等这些毒瘤,鼓励借助周边的保险科技生态等进行内部改革,并借此实现寿险内部职能减肥。

  三是提质。减肥不是为了“瘦骨伶仃”,而是为了“强健体魄”,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强化“业务之专”“服务之忧”“经营之稳”等这些基因,实现公司的健康发展。

  寿险业,迈入“提质时代”,这就是寿险应该走的“另外的路”。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增量时代”的两大动能“人口驱动”和“财富驱动”所产生的问题和趋势。

  保险合同向“八二”看齐

  从2016年末,我们一直在纠结“保险姓保”还是“保险名保”的问题,现在来看这好像已经不是问题。因为慢慢的我们发现,无论是“保险姓保”还是“保险名保”,背后都是财富驱动“动能”的表现。

  随着“财富驱动”的“动能”的“衰减”,保险公司也开始优化保险合同,正在向“八二”看齐(注:“八二”指保险合同与非保险合同比例)。

  根据《91家寿险公司,64家姓保,27家名保》一文的阐述,我们看到趋势正在发生变化:

  2019年1-7月份,寿险公司非保险合同交费6429亿元,同比增长24.84%;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和非保险合同交费合计为26843亿元,其中非保合同交费占比23.95%。

  2019年1-9月份,寿险公司非保险合同交费7286亿元,同比负增长0.37%;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和非保险合同交费合计为32037亿元,其中非保合同交费占比22.74%(如图1所示)。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不用再纠结“保险姓保”还是“保险名保”的问题;但是,对于个别公司我们还是要关注,因为财富驱动“动能”的衰减,高比例的“非保险合同”对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以及现金流管理产生更大的问题,“非保险合同”产生“利差损”的风险远远高于保险合同。

  截止2019年9月底,基于非保险合同占比是否超过25%来判断“姓保”与“名保”, 91家寿险公司中64家姓保,27家名保(如表1所示);与2019年7月底的数据一致,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姓保”与“名保”的问题,我基于最近几年的数据给出了25%临界值,这对于行业来说可能是最优解,但对于各公司来说一定不是最优解,所以上面的“姓保”与“名保”也不用太在意,但是我们是时候向“八二”看齐了。

  “财富驱动保险”的“动能”的衰减,要求寿险要进行“新旧动能”的切换,切换到“保险驱动财富”的“新动能”上来。

  “财富驱动保险”与“保险驱动财富”虽然看似一样,但其本质差异很大。我们看到人保集团发布“聚焦‘风险管理+财富管理’,构建‘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中国平安发布“实施‘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通过五大核心技术聚焦四大生态圈”,中国人寿发布“对标国际一流,打造四大驱动‘引擎’”等。

  “财富驱动保险”与“保险驱动财富”的本质的差异,也决定了所采用的战略、策略的不同。寿险公司向“八二”看齐,最重要的是重新进行“八二”定位。

  保险业务向“八二”看齐

  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从2000年的65亿增长到2018年的5448亿,年均增长27.89%,健康险保费行业占比从2000年的4.06%增长到2018年的14.33%。2019年1-9月份,寿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4978亿元,同比增长29.66%;自2010年以来保持了高速增长,如图2所示。

  同时,因为“人口驱动”的“动能”的“变向”,寿险业务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健康险比例在逐步提升,如图3所示。

  《什么决定中国健康险的未来?》一文指出,基于“健康风险漏斗模型+健康沟通漏斗模型+健康数据漏斗模型+健康集聚漏斗模型”所打造四位一体“未来健康漏斗模型”,我们才能透过健康险的“疯狂”领悟那摄人的冷静与理性,才能成就未来健康险的无限可能。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现实是真的有公司无视它的存在(如表2所示)。

  关于健康险的问题,寿险公司第一步要做的是保险业务结构向“八二”看齐(注:“八二”是指寿险业务(含意外险)与健康险业务比例)。

  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经耗尽,虽然寿险业发展的“人口红利”尚在,但也已经开始“变向”,相应的“人口驱动保险”的动能也在重构,这就要求寿险公司进行“新旧动能”的切换,切换到“保险驱动健康”的“新动能”上。

  “人口驱动保险”与“保险驱动健康”有本质的差异,保险从“果”开始向“‘果-因’连接器”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健康险从“产品”向“支付”转变。

  健康险只有转换到“支付”,才能成为大健康产业链条中一个“节点”,而不是在一个“节点”上一个旁支。

  “人口驱动保险”与“保险驱动健康”的本质的差异,也决定了所采用的战略、策略的不同。寿险公司向“八二”看齐,最重要的是重新进行“八二”定位。

  寿险存量时代,一个没有结束的开始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将国家优势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

  应用到寿险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人口驱动)、财富驱动阶段(包括投资驱动)、创新驱动阶段。

  要素驱动(人口)、财富驱动(投资驱动)大致属于粗放型发展方式,而后期的创新驱动则为集约型发展方式。这是因为与要素驱动、财富驱动模式相比,创新驱动则是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所以,前面提出保险合同向“八二”看齐和保险业务向“八二”看齐,“看齐”的目的是“定位”,从要素驱动(人口)、财富驱动(投资驱动)的粗放式阶段提升到创新驱动的集约化发展阶段。

  最近,我们看到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公司纷纷提出“科技+”、“+科技”的定位,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人口驱动的变向”、“财富驱动的衰减”,寿险业急需进行“新旧动能”的切换,急需进行发展模式的升级。

  创新驱动是当前寿险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阶段性驱动力,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其萌发与促动的动力来源,但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在起点、条件、阶段、驱动力(驱动主体)、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与人口驱动、财富驱动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同时,创新驱动的基础又是基于“人口驱动的变向”、“财富驱动的衰减”所导致的寿险合同与寿险业务的调整优化,所以创新驱动的目的也相应的变为减少“人口驱动的变向”所产生的风险,“财富驱动的衰减”所产生的波动。

  寿险业,迈入“提质时代”,这就是寿险应该走的“另外的路”,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口驱动的变向”所产生的风险和“财富驱动的衰减”所产生的波动。

  寿险业从“增量时代”迈向“提质时代”,具体到未来的发展路径大概分为三步:第一步,从“人口驱动保险”迈向“保险驱动健康;第二步,从“财富驱动保险”迈向“保险驱动财富”;第三步,借助“创新驱动”降低“人口驱动”的风险和“财富驱动”的波动。

  一起顺应变革,为了咱们即将来临的春暖花开!

  注: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作者通过各家公司收集整理的数据。

  (本文作者介绍:央财国际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王进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保险科技 意外险 健康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