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股天堂与地狱 估值天花板难逾越

2021年06月30日10:11    作者:陈锦兴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专栏作家 陈锦兴

  餐饮股可以是潮流股、动力股;而不是具有用户黏性的品牌股、增长型股份。投资者要紧贴业绩,随时评估其基本因素的变化。

  上半年,要数最弱势的股份,火锅股应属当之无愧。海底捞(6862)年初染蓝,气势一时无两,惟三月打后,股价一跌再跌,连带呷哺呷哺(520)及关连股份颐海(1579)等也受累,持续被沽售。这样反复、持续的下跌,无法展开技术性反弹,明显是行业变化、公司基本面转差的结果,而市场过度追捧也造就杀估值的巨大空间。

  餐饮股从来不是容易投资的板块,早年的味千中国(538),收入及盈利增长强劲,也挟着内地城市化及消费升级的卖点,一度吸引外资基金的关注,股价节节上升,其后受到市场负面消息的打击及企业管治问题等,股价就一泻如注,至今仍未能翻身。当然,海底捞不能直接与味千比较,但市场消费口味变化及过度扩张,都是她们股价转弱的共同原因。

  除麦当劳、KFC以外,很难找到一家餐饮企业长时间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今天,饮食文化更加多元,潮流的变化更加快速,饮食企业要将受欢迎的菜式、品牌一路维持已经不容易,何况要受到新菜式、新口味的不断挑战,业绩年年上升,似乎是过度的乐观。海底捞正是面对这样的挑战,而疫情反加速了这个变化。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投资者对海底捞信心十足,海底捞自己也坚信疫情受控会迎来火锅消费的报复性反弹,因而去年续大举扩张门店。然而,事与愿违,内地火锅消费不似预期,海底捞去年收入只增长7%,同时每天翻枱率由4.8次降至3.5次,多开店铺不单对收入无帮助,更成为盈利的拖累,因为扩张导致整体成本、资本开支大增。不要忘记,当扩张策略失败,企业要缩减规模,当中也涉及重整架构的成本,这个一放一收的动作,对企业价值绝对有所伤害,也是海底捞杀估值的前题。

  火锅股杀掉一半估值后,目前已到估值相对合理的水平,而近期海底捞的翻台率也有改善,股价的跌势有望喘定,亦可能触发迟来的技术性反弹,惟不要寄望有很强的动力,因市场此刻并无太大的估值重估诱因,起码到中期业绩时,市场或借坏消息出尽,及火锅进入季节性消费等因素而再真正炒上。

  海底捞的故事,说明餐饮行业不能无限制地扩张,就算已建立起品牌,也不是企业坚实的护城河,因消费者在餐饮的消费习惯上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诱惑,而她们转投其他品牌的成本也很低。因此,餐饮股可以是潮流股、动力股;而不是具有用户黏性的品牌股、增长型股份。投资者要紧贴业绩,随时评估其基本因素的变化。

  (本文作者介绍: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系,具20年股市分析经验,深明股市中的风险与机遇。此外,曾担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师,专门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现任英皇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不时在香港的电台、电视及报章杂志评论港股。)

责任编辑:马婕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