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港股专栏作家 陈治中
建议在调整中分步左侧吸纳超跌金融蓝筹,重点关注中资金融、地产;主题性投资机会突出的医药板块的独立行情有望维持。
5月4日中美首轮贸易谈判结束,中短期来看,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影响投资者情绪,但“不确定”外的“确定性”的积极因素正在显现:1)4日证监会就《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预计年中CDR的发行将有望启动。2)同日,平安好医生(1833.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外,小米有望成为香港《上市新规》下的首家独角兽公司。独角兽巨头赴港IPO虽然会带来短期资金的分流,但是长期来看,对于香港市场则是利好。在吸取了当年错失阿里巴巴的遗憾后,香港市场越来越清楚认识到,优质资产是一地资本市场长期保持活力和吸引力的本源。优质的科技独角兽以及生物医药类公司将为港股带来新鲜血液,从而进一步凸显香港的吸引力。而内地以及香港对于新经济的支持,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这一大背景下显示出我们的长期战略眼光,支持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减少在技术上对外界的依赖才是我国经济得以长期发展和升级的关键。
5月1-2日的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1.50%-1.75%),符合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纪要中对于通胀的描述略显鹰派,在3月通胀大幅抬升后,官员们认为通胀在中期将会达到联储2%的目标。未来通胀走势值得关注,此外当前市场对于6月(12-13日)加息已给予较高预期。今年将是全球流动性开始缩紧的元年,整体资金量的缩减对于大类资产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对于权益资产而言,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或是突破关键位置带来的压力在今年已反复出现,未来随着联储进一步缩表以及日欧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美债收益率可能受到的上行压力值得关注。
大市区间震荡格局确立,应重视即将发生的风格转换。板块轮动逻辑将从成长价值转向绝对价值(催化剂充足的强势板块除外)。建议在调整中分步左侧吸纳超跌金融蓝筹,重点关注中资金融、地产;主题性投资机会突出的医药板块的独立行情有望维持。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争端升级,以及美元货币政策超预期。
(本文作者介绍:光大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
责任编辑:黄建华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