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成:欧盟陷入“能源不可能三角”困境

2022年07月01日09:15    作者:董秀成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者 董秀成

  能源不可能三角,也叫能源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概念最早被提出来用于解读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其基本涵义是:对于某个国家来说,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之间,只能三选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借鉴上述思维,有人将三元悖论引入到能源领域,也就是形成了“能源不可能三角”这个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无法找到这样一个能源系统,既要满足能源供给安全(能源安全),也要满足能源环境友好(能源转型),还要满足能源价格低廉(能源经济)这三个目标条件,也就是说,理想状态的“既要这个、也要那个、还要哪个”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或得到满足。

  或者也可以这样描述,所谓能源不可能三角是指任何一个能源系统都不可能在能源安全、能源转型和能源经济三个方面同时达到最优,国家或政府必须对能源系统上述三个目标或要求进行综合平衡和协调。

  目前,由于俄乌冲突和其他内外部政策失调,欧盟的能源系统正在陷入“能源不可能三角”困境之中,真可谓能源“三角”尽皆处于危机状态或困境。

  如果欧盟不能通过综合平衡和协调解决上述问题,那么欧盟经济社会将面临巨大挑战和矛盾,未来不利的发展趋势将难以预料。

  一、能源安全陷入危机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欧盟能源安全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自身的神炒作,也就是对俄罗斯实施一轮又一轮制裁而导致能源市场失衡。

  1.制裁与反制裁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跟随美国步伐,或者说,积极响应美国劝说或要求,已经对俄罗斯施加了六轮制裁,其中包括对俄实施能源贸易制裁,比如对俄实施煤炭禁运和大部分石油禁运,而且还在考虑对俄实施天然气禁运。

  在欧盟开始对俄罗斯实施煤炭和石油贸易制裁,而且出于自身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程度过高而没有实施制裁之际,本人曾经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欧盟可以根据自身能源状况采取对俄制裁政策,这难道不是一厢情愿吗?你制裁人家俄罗斯,那么俄罗斯为何不能实施反制裁措施呢?你似乎“网开一面”,不对俄天然气贸易实施制裁,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人家俄罗斯为何不可以主动在天然气领域反过来制裁你呢?你可以从进口角度制裁人家,人家为何不可以从出口角度制裁呢?

  果不其然,随着俄乌局势演变,随着欧盟对俄能源制裁不断实施和加码,俄罗斯不得不实施能源反制裁措施,第一步是对所谓“不友好国家”的天然气出口实行“卢布结算令”,对那些拒不接受卢布结算令的某些欧盟成员国,如波兰、保加利亚、芬兰等国断然停止出口天然气,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最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接连减少经由“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至于原因嘛,可谓冠冕堂皇,是因为合作伙伴德国西门子公司未能按时送回修理的气体压缩机部件,进而影响了管道正常运行。

  “北溪-1”管道的输气量目前降至正常水平的40%左右。

  至于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何未能按时将维修后的气体压缩机运回俄罗斯,这又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技术制裁有关,可谓是一环套一环,你欧盟玩你的制裁,而我玩我的反制裁,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不过,在我看来,俄罗斯只是借口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压缩机检修出了问题,或许也就是纯粹的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可能就是对欧盟制裁的强烈反制裁手段而已。

  从俄罗斯上述举动来看,或许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面对对手的制裁,而自己又拥有反制手段,岂可束手就擒而不反抗呢?

  当然,对于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天然气管道除了多条陆上管道、海上“北溪-1号”外,还有一条已经完工但是由于受到欧美制裁而无法投入运营的“北溪-2号”管道,既然北溪-1号因管道维护无法正常输送天然气,那么欧盟可以利用北溪-2号管道,当然这也许就是俄罗斯将欧盟的军而已,俄自己可能也知道,目前启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没有如何可能性,或许这条管道将最终被彻底废弃掉。

  在受到俄罗斯反制之后,欧盟目前确实被对手“打疼了”,欧盟内部许多国家面临艰难处境,也可能感到比较尴尬,本想是收拾别人,不料却自己收拾了自己,可能已经真正意识到自身的能源安全确实受到了严重威胁,能源政策聚焦点被迫开始转移,由过去长期聚焦的“加快能源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向“尽快寻找俄罗斯以外的化石能源以保障能源安全”转变。

  2.天然气短缺引发能源安全危机

  目前,对于欧洲来说,天然气已经绝对成为一种稀缺燃料,天然气发电厂可能面临燃料紧缺,当然天然气也是一种稀缺原料,一些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可能面临原料短缺的严峻形势,同时普通大众也可能在为如何度过即将来临的冬天而忧心忡忡。

  令人可悲的是,一方面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另外一方面欧盟却在经历天然气的供应危机,造成如此可怕后果,那么究竟怨谁呢?怨俄罗斯还是怨欧盟?恐怕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但可以肯定,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这次欧盟能源危机,可能引起整个欧洲能源市场崩溃,而且很有可能出现上次在欧美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具有破坏性,全球各国都应该高度关注欧洲能源市场走势,应该避免出现引发全球能源危机的灾难。

  面对严峻的能源供应形势,欧洲多国纷纷采取对策,或宣布重启煤电机组,或宣布国家进入能源紧急状态,由此可见这场席卷欧洲的能源危机可能超出想象,甚至有人认为,这次天然气危机可能比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能源危机还要严重。

  德国是欧洲大国,更是欧盟领袖,德国表现值得密切关注。

  针对天然气可能出现断供问题,德国早在2022年3月就推出了天然气应急方案,将应急反应划分为3个阶段:预警、警报和紧急。

  2022年6月23日,德国宣布启动天然气应急方案的第2阶段,也就是国家天然气进入“警报阶段”,在此阶段,天然气将优先用于储备而不是用于发电。

  随着天然气供应形势可能的进一步恶化,德国不得不启动应急方案的第3阶段,也就是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若德国被迫进入第3阶段,那么政府将直接干预天然气市场,施行配给制供气,优先保证家庭、医院和重要机构,限制工业用气。

  由上述分析可知,德国天然气危机已经处于从未有过的处境,其发展趋势确实不容乐观,需要欧盟采取切实可行之应对措施。

  如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持续保持较低规模,那么德国将面临严重的市场供应短缺,将可能出现天然气市场的“严冬”,某些工业部门或工业企业将面临关闭的厄运。

  对于某些行业来说,有可能面对的是灾难性后果,而且危机持续时间不是几天或几周,而是一段时间,甚至某些地区将失去整个工业复合体。

  如果最坏局面出现,那么许多相关企业将不得不停产,工人将被解雇,供应链将崩溃,人们将负债支付取暖账单,人们将变得越来越穷,沮丧情绪有可能席卷整个德国这个欧盟最大的经济体,经济衰退将难以避免。

  再来看一看欧盟内部另外一个领袖国家-法国,由于这个国家相对来说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比较低,而且长期以来依靠核能发电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受天然气供应短缺的伤害较小一些,但是也同样面临能源困难。

  2022年6月26日,法国电力公司、昂吉集团和道达尔能源公司在法国《星期日报》上发表联名公开信,呼吁广大消费者和企业“立即”开始减少能源消耗,以应对今年冬天可能面临的能源需求。

  在这封公开信上,上述几家法国能源巨头表示:“今年夏季就采取行动,能让我们在冬季到来时准备得更充分,尤其是在维持天然气储备上。”

  法国政府也开始行动,希望在今年初秋时能把天然气储备设施填满,此外也要致力于修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以增加天然气进口。

  对于奥地利来说,问题也比较严重。

  总体上看,奥地利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依赖程度很大,大约本国天然气消费的80%需要从俄罗斯进口,俄欧之间的北溪-1号管道天然气减量,意味着这个国家必须从其他渠道进口天然气来弥补来自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严重不足。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尤其是进入冬季用气高峰期之前,奥地利必须加大寻找天然气进口来源的力度,并持续增加天然气储备规模。

  根据奥地利政府声明,截至2022年6月中旬,这个国家天然气储备量大约占据其储备设施储气能力的39%,显然储备形势很不乐观。

  为了避免即将来临的冬季天然气库存不足而导致政治或社会被动的风险,尽快补充天然气储备将是欧盟目前的“当务之急,欧盟计划在2022年12月初之前将天然气的储备量至少提高到90%,如此才有可能不至于引发剧烈的社会民生问题。

  另外,欧盟必须为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做好准备,应该考虑到俄罗斯完全中断输往欧洲天然气的这种可能性。

  二、能源转型被迫“倒退”

  欧洲自诩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创造者和引领者,长期以来以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己任,长期标榜自己的能源转型政策,并以自己作为全球绿色发展理念为自豪,将自己奉为世界低碳转型的领袖。

  然而,面对当前面对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困境,能源安全政策又重新回到欧盟能源政策的最高层面,欧盟各国领导人知道,如果连自身的能源安全都无法保障的话,那么能源转型和能源公平就无从谈起。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绝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论理念再怎么先进,口号再怎么响亮,理想再怎么丰满,愿望再怎么美好,但在现实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选择无视,任何政府都不能将理想与现实割裂。

  机遇严酷的能源安全现实,欧盟没有可能选择逃避,只有正视现实,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没有其他道路可走。

  从解决欧盟现实能源安全角度来看,煤炭自然便成为重要依靠和抓手,能源的开源节流成为必然政策选择。

  1.德国态度被迫发生重大改变

  德国是欧盟内部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长期以来以倡导和信奉“气候主义”为重要己任,也长期为其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政策快速推进而感到无比自豪。

  长期以来,德国将欧盟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引领者,并将自己看成是欧盟乃至世界推动能源转型的领导者和全球领袖,而且对其他地区或国家在硬度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领域的政策或行为“指手画脚”或施加压力和影响等。

  2022年6月28日,七国集团(G7)峰会即将举行,这次会议将由德国总理朔尔茨担任轮值主席。

  根据媒体报道,在这次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德国将敦促七国集团收回一项重要承诺,即收回在2022年年底前终止所有对国际化石燃料的投融资这一承诺。

  当然,会议尚未召开,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如果在这次会议上七国集团收回上述承诺,这必将成为一个热点新闻,预示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逆转,其后发效应值得观察和深思。

  面对当前欧盟面临的严酷能源供应局面,或许七国集团可能支持德国提议,作为对当前能源危机的临时应对措施,继续支持对化石能源尤其是天然气行业的投融资。

  如果德国态度被其他七国集团支持,这意味着这个西方发达国家的俱乐部可以正视现实,及时纠偏,调整政策和态度,至于是否打自己的脸,是否影响自身的信誉和以往信誓旦旦的说教,恐怕也在所不惜了。

  若与前一个月之前七国集团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的进展相比,那么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便可能是一次重大挫折。

  在上次部长会议上,各国部长极力劝说日本改变立场,最终好不容易才达成了终止对化石能源投融资支持的政策。

  如此看来,西方国家可能选择开历史倒车,如果德国主办的这一届西方七国集团峰会上达成妥协政策,那么西方七国集团各国领导人尤其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将因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开历史倒车而载入史册。

  2.欧盟不得不重新调整煤炭政策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在全球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其中能源脱碳转型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决定着人类是否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长期以来,欧盟都站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前沿,为了落实温室七天减排目标,欧盟各国政府陆续公布了淘汰煤炭的时间表,也就是制定放弃煤炭使用的政策。

  一时间,煤炭在欧洲成为一种“脏能源”,被环保主义者、部分媒体和某些社会大众“妖魔化”了,似乎到了谈“煤”色变的程度。

  当然,在欧洲以外区域,减少煤炭使用也逐渐形成共识。

  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召开,其中加速淘汰煤电并向清洁能源转型成为核心内容。

  与会的46个国家以及32家企业和其他机构签署了“全球煤炭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声明”,承诺将逐步淘汰现有的燃煤电厂,并停止新建无减排措施的燃煤电厂,其中有23个国家首次承诺将逐步淘汰煤电。

  与此同时,国际上许多金融机构,比如汇丰银行、富达国际等国际信贷机构都纷纷做出承诺,将终止对新增煤电项目的融资。

  欧盟承诺,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少55%,为实现承诺目标,欧盟国家纷纷制定淘汰煤炭时间表,比如意大利承诺到2025年淘汰煤炭,荷兰承诺到2030年淘汰煤炭,德国承诺到2038年逐步淘汰煤炭。

  上述承诺在几年前听起来让人倍感鼓舞,似乎欧盟下定决心,雄心勃勃,但是在现实能源危机面前,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毋容置疑,欧洲主要经济体的能源政策发生逆转,有可能会破坏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淘汰煤炭的计划。

  在欧盟内部,长期以来也在淘汰煤炭方面存在分歧,欧盟一直在向西巴尔干地区的各国政府施压,要求他们制定逐步淘汰煤炭的计划。

  如今,欧盟政策发生改变,尤其是德国政策改变,可能会终结欧洲东南部的温室奇台减排努力,甚至也与可能会终结全世界的温室气体减排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遭遇重大冲击和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欧盟各国陆续对启用煤炭发生。

  德国政府发表声明,出于供电压力,将会让封存的煤电产能重新入网。

  奥地利最后一家煤电厂正在恢复运营。

  意大利宣布,该国燃煤电厂在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囤积煤炭。

  荷兰政府表示,为应对能源危机,计划取消燃煤发电厂的产量上限。

  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表示,受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网速度缓慢、碳价波动等因素影响,希腊不得不将淘汰煤电的时间推迟至2028年,并计划在目前基础上增加50%的褐煤产量。

  波兰重新审视其前期能源战略,未来几年波兰将不得不继续甚至提高对煤炭的使用,但不会退出能源转型。

  作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先锋地区,欧洲部分主要经济体的能源转型已经从客观层面“刹车”,其整体发展步伐被迫放缓。

  三、能源经济承受痛苦和折磨

  欧盟经济正在面临困难,欧盟经济走势值得关注。

  在本人看来,欧盟经济由于缺乏能源资源保障,其实对国际能源市场很脆弱,也很敏感,这恰恰就是其“软肋”或“硬伤”,可遗憾的是欧盟自身没有看准自己,用自己的劣势与俄罗斯的优势去博弈和拼杀。

  无论是欧盟在当前不得不将煤炭作为应急备用,近期内满世界去找油、找气和找油,寻求俄罗斯之外的能源进口渠道,还是中期可能的重启核电,或者从长期来看的加快发展非可再生能源,欧洲能源都将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可能面临的巨大成本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尤其是面临着能源安全的巨大压力。

  1.承受能源价格之苦

  目前,欧盟面临着能源价格高昂的巨大压力。

  作为欧洲基准的荷兰天然气近期价格约为每兆瓦时124欧元(130美元),低于今年335欧元的峰值,但仍较一年前的水平高出300%以上。

  根据洲际交易所数据,截至2022年6月23日,欧洲三港动力煤期货价格突破了347美元/吨,是2021年同期的3倍。

  根据德国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4个月其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减少了22%,但是成本却飙升了170%。

  欧盟各国政府决策者们不得不面对社会公众的不断质疑和抗议,正在制定应对计划来保证即将到来的冬天的民生和经济用能问题。

  2.通货膨胀压力山大

  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已经深陷通胀危机,其中能源价格上涨是主因。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2年5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高达39.2%,欧元区年通胀率也继续走高,达到8.1%,是自1997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在2022年6月22日表示,未来数月欧元区的通胀率将保持在8%以上。

  在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中,有26个成员国2022年5月的通胀率上行,而通胀率排前三位的国家是波罗的海三国,其中爱沙尼亚通胀率达到20.1%,立陶宛达到18.5%,和拉脱维亚达到16.8%。

  对于欧盟几个主要经济体来说,德国通胀率达到8.7%,西班牙达到8.5%,意大利达到7.3%),法国达到5.8%。

  在如此严重通胀危机下,日常生活成本飙升,欧洲民众叫苦不迭。

  3.满世界寻找能源

  欧洲国家目前正在竞相寻找替代燃料供应,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流量的减少。

  德国正在试图从卡塔尔、塞内加尔、挪威等国进口天然气,但是德国缺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进口液化天然气还需要其他欧洲国家中转。

  煤炭与天然气下游领域都主要是发电和供热行业,煤电和气电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替代的特点,因此在可再生能源供给不稳的情况下,煤炭是替代天然气的最优解之一。

  但是,由于煤炭产能分布在某些特定国家,而且煤炭运输渠道也比较固定,因此欧盟各国寻找煤炭之路也并非易市。

  目前来看,德国有意从印尼、南非、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煤炭,但由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供应有限,欧盟多国增加的需求恐怕难以被满足。

  虽然前段时间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增大了对欧盟多国的煤炭供应力度,但受制于产能因素,在数量上可能难以满足欧盟需求。

  印度尼西亚目前煤矿已经接近满负荷生产,不太可能增加煤炭产量,对欧洲额外需求难以保障。

  由于目前澳大利亚电力供应持续紧张,推动电价不断上涨,因此需要煤炭资源缓解国电力危机,煤炭出口将受到约束或限制。

  南非增加煤炭供应的情况亦不容乐观。

  近期,由于受到铁路运力影响,南非当地煤矿至理查兹湾港的煤炭运输不断受阻,因此该国增加煤炭供应的能力也可能有效。

  另外,欧洲多国对煤炭标准要求较高,需要中高等级煤炭,这也限制了欧洲从国际上场上进口煤炭的机会。

  还有,欧洲与印度尼西亚、南非等地距离较远,这将增加煤炭运输成本,客观上也制约了欧盟多国增加煤炭进口的积极性。

  未来全球煤炭市场也可能会出现类似全球原油市场目前的情况,即其他进口国大规模进口俄罗斯的煤炭,而欧盟多国有可能增大对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

  (本文作者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

责任编辑:陈修龙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麻袋财富:清退工作迎来新进展 保障出借人资金安全 河南:禹州新民生等4家村镇银行案件侦办取得重大进展 历史罕见!炒股147亿,被罚超1亿,还在刑事审判中… 黑天鹅突现!欧美股市全线暴跌,大宗商品集体狂泻!如何影响A股? 尹锡悦顾问这样说中国,他们不干了 乌克兰军队使用远程火箭炮对蛇岛发动打击 约40枚火箭弹覆盖了蛇岛 麦趣尔的“网红”成名之路与信任危机 唏嘘!青海前首富肖永明被判3缓4罚200万,曾因回家堵车改开直升机!旗下上市公司这样回应 韩国,何必如此! 美媒:七国集团峰会全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