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会师:外储下滑与贬值刹车

2018年09月10日14:39    作者:韩会师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韩会师

  一般而言,资本外流会导致汇率贬值,但有时也需要反过来看。

  8月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为31097.16亿美元,较上月减少82.3亿美元,结束两个月的正增长。

  首先必须说明,这个幅度的储备下跌对国际收支安全肯定构不成任何威胁,但将8月储备下跌与8月外汇市场的行情相结合,可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除了资本流动,汇率和利率是影响储备规模变化的两大因素。8月份美元指数在波动中总体基本持平,美元对欧元和日元均未出现明显的升值,所以可以大致估测,外汇储备中非美资产因汇率贬值而导致的价值缩水应该可以忽略。

  债券是外汇储备的重要投资对象,8月份美国、欧洲中长期债券市场总体上收益率小幅下跌,日本中长期债市的波动也很小,所以利率波动对外汇储备中债券资产的估值影响应该是正面的。

  如果再考虑到外汇储备还有一些投资收益。8月份由于资本流动对外汇储备下滑的影响应该大于82.3亿美元,有可能在100亿美元以上,我们在8月结售汇数据公布后,应该可以看到这一点。

  将外汇储备结束两连升和8月24日逆周期因子重启联系在一起,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彼此强化可能是逆周期因子回归的重要原因。

  但话说回来,单月100亿美元左右的资本外流并不会对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安全构成太大的威胁,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依靠逆周期因子的重启暂时刹住了人民币冲向7.0的步伐,这似乎也说明,监管当局对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发酵可能诱发的资本外流加剧保持了高度的警惕。

  根据历史经验,其实主要是2014年以来的经验,人民币贬值阶段往往伴随着较大规模的结售汇逆差和外汇储备快速下降;人民币升值阶段则经常伴随着结售汇逆差的萎缩和外汇储备的企稳。而人民币从阶段性贬值到阶段性升值的转折点往往发生在结售汇逆差快速攀升的时点,比如2015年3月和2017年1月。如果历史经验继续有效的话,7.0短期内似乎是难以被突破的。

  但历史经验还有一点,那就是在结售汇逆差大幅度萎缩之后,人民币阶段性的升值可能就会告一段落。而在境内结售汇市场规模总体较小,每天几个亿的结售汇不平衡就可能导致汇率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小幅度的结售汇逆差并不代表汇率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甚至很快超越前期低位。比如2016年的5、6月份,2018年的6、7月月份。

  笔者始终认为,对于人民币与美元的双边汇率,可能并不是监管当局的首要关注对象,只有在汇率单边波动导致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安全产生较大冲击或潜在威胁时,引导汇率走势才会成为重点工作。

  所以,人民币后市的走势可能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和个人的结售汇行为,也就是银行代客结售汇的总体情况,如果银行客盘结售汇逆差在9月份大幅度萎缩,而同时美元指数又有反弹,那么人民币阶段性的升值可能也就告一段落了。

  反过来,如果在各种负面消息影响下,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经济数据不甚理想等等的影响下,市场情绪仍然比较差,导致在逆周期因子推出后,银行客盘结售汇逆差没有明显萎缩,那么人民币大概率会继续保持相对强势。

  所以,有条件的朋友,建议多和大行的一线外汇交易员沟通一下比较好,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声名不彰,但却可能是把握外汇市场情绪最准确的一批人。

  祝各位老朋友好运!也祝人民币好运!

  (本文作者介绍: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主管。)

责任编辑:郭建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人民币 结售汇 逆周期因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