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肖磊
自今年4月下旬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6.26附近一路贬值至如今的6.7附近,仅仅2个多月的时间,就累计贬值近6%。这是创人民币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贬值最快的一个小周期。
市场上对人民币快速贬值原因的猜测很多,一种说法是今年自2季度以来的中美贸易冲突,引发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所受影响的担忧增加,从而造成人民币贬值的国际压力加大。另一种说法是美联储加息,欧洲央行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条件和预期时间,而中国央行无动于衷,且连续两次定向降准,造成人民币对美元的自然性贬值。
当然,市场上还有一种说法则更为悲观,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去杠杆和金融严监管过于猛烈,造成高房价绑架的中国经济存在较大硬着陆风险,甚至已经出现资本外逃现象,从而压低人民币汇率。
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第二种说法更为准确一些。而第一种说法还是缺少准确的数据条件加以证明。中美贸易冲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对外的国际贸易量依然保持增长。虽然贸易顺差出现明显减少,但中国的外汇储备却保持稳定,人民币贬值也是伴随着同期美元的升值而产生的,人民币对欧元,对英镑,对日元等非美货币还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甚至有小幅的阶段性升值。
而第三种说法中,对中国经济现状的分析是有大部分正确的,但资本外逃的证据却明显不足。实际上,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实际吸引外资和获得国外净资本的投资是在增加的。仅A股所获得的境外直接投资就增加了近2000亿人民币,而且还在不断扩张。
高房价绑架的中国经济是共识,但硬着陆风险很小。因为这次中国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大大的提高了中国实体经济效率。而对于那些技术落后、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足、高负债低效率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被市场自然筛选和淘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中国经济风险。
我们认为,人民币没有继续贬值的压力。一个原因是中国央行两次主动降准,在向市场释放更多短期流动性,缓解去杠杆和金融严监管所造成的市场短期信心缺失,同时,也为未来跟随美联储加息创造了一定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本周(7月2日至-7月6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5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200亿元、1500亿元、900亿元、1400亿元、1100亿元;无正回购和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而央行在周一则没有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只是净回笼200亿,显然这是在有意缩小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
而在MLF上,央行依然有超4万亿的规模将在年末前到期。如果央行减少新MLF的发行规模,这就可以达到适度回收货币流动性的目的,同样也是一种变相加息的操作。这些手段都是央行可操作的货币管理方法,足够改变当前人民币持续贬值的现实预期。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美元能够保持稳定,人民币将不再有继续贬值的压力。而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也将进一步保持稳定。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何凯玲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