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南:如何避开信用卡的陷阱?

2022年09月26日14:53    作者:李庚南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庚南

  信用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同的灵魂有不同的感受。

  毫无疑问,信用卡给我们的支付、消费带来极大的便利,成为“潇洒人生”的标配;但使用不当或不慎,也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长期以来,因为信用卡陷入各种骗局而蒙受巨额财产损失、身陷债务深渊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可谓不胜枚举。可以说,信用卡就是我们的隐性“钱袋子”。如何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不仅是我们每个持卡人必修的课程,也是监管部门使命所在。

  9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防范租借信用卡的风险提示》。针对监管中发现的部分持卡人将名下信用卡出租、出借等行为,银保监会指出持卡人出租、出借信用卡等行为的违法性,特别提示了这种行为可能给本人及家庭造成资金和征信受损的风险。这是继7月份银保监会会同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之后,银保监会防范信用卡风险、提升信用卡服务质效、守护持卡人“钱袋子”的又一举措。

  实际上,在监管部门接受的消费者投诉情况看,信用卡业务投诉长期位居榜首。据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的占比高达50.0%。监管部门对信用卡风险的关注,恰恰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当前信用卡市场存在的诸多误区、乱象和陷阱。既说明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尚存在诸多不规范、有待完善的方面,甚至还存在诸多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的BUG。因此,银保监会对信用卡风险的提示非常及时,也彰显了监管为民的理念。

  消费者面临的信用卡陷阱,从实施主体看不外乎三方面。

  自掘的陷阱:盲目办卡、以养卡、出租出借卡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很多持卡人掉入信用卡陷阱而难以自拔,恰是因为自身在认知上存在误区,对信用卡指之“信用”缺乏应有的敬畏,在使用信用卡时不够审慎。

  一是盲目办卡。在路边甚至地铁站,我们随处可见推销信用卡的广告、摊位以及营销人员,其背后往往是办卡免年费、附送精美礼品的诱饵。从机构角度而言,或有过度营销、诱导消费之嫌;从消费者而言,则无疑是因为蝇头小利而自己主动跳入的陷阱。按说只要管好自己的卡和密码,多办一张卡又何妨?其实未必如此。首先,并非所有信用卡都是终身免年费的,多办的信用卡或成为你“钱袋子”的小漏洞。更为关键的是,手里的卡多了,“信用”似乎也膨胀起来,寅吃卯粮、过度消费往往会将自己推入高负债的深渊。

  二是以卡养卡。“以卡养卡”或许能解决短期的资金短缺,但如果出现信用卡还款逾期,严重时会影响个人的征信。由于以卡养卡的基本路径是通过刷卡套现来归还即将预期的信用卡透支款,因此需要承担较大的取现手续费和利息。长此以往,势必使持卡人的负债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陷入债务深渊。更为可怕的是,由于信用卡套现一般都是利用网络交易平台、POS机刷卡等手段,制造假消费换取现金,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引来非法勾当。而且,“以卡养卡”的套现本身就是一种信用卡违法行为,潜在法律风险。当“以卡养卡”成为部分低收入群体时尚又可怕的生存方式时,不仅会催生“卡奴”,而且会滋生过度负债下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破坏了金融生态。

  三是出租出借卡。现实中,一些持卡人或碍于情面、或出于义气,随意将自己的信用卡借给别人消费,甚至出租信用卡帮助他人“以卡养卡”,往往因此让自己征信受损,甚至背上巨额负债。银保监会在《关于防范租借信用卡的风险提示》中明确提示,持卡人出租、出借信用卡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将给持卡人本人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可能导致信用卡过度消费、资金过度透支,形成巨额的逾期利息、复利及违约金,损害持卡人个人征信,甚至引发司法诉讼等,且面临个人信息也存在泄露风险;可能因借用人使用不当,造成违规使用信用卡,给持卡人带来信用卡使用违规的风险,导致信用卡被发卡行降额、限制使用、停止使用,甚至需要承担罚款、罚息等违约责任。还可能因出租或出借信用卡会被实际使用人或犯罪团伙用于非法套现、洗钱、转移诈骗资金、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埋下违法犯罪隐患,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他掘的陷阱:信用卡盗刷、代办信用卡、信用卡提额

  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伪基站等形式窃取持卡人涉卡重要信息,以仿制、伪造信用卡进行盗刷,或通过电话恐吓等方式直接诱导持卡人转账,造成持卡人财产损失。

  一是信用卡盗刷。一些不法分子在拥有持卡人信用卡逾期记录等相关信息基础上,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给持卡人打电话,以可以帮助持卡人清除逾期记录为名,通过种种话术骗走持卡人信用卡相关信息,完成信用卡盗刷。

  二是代办信用卡。不法分子借助一些社交平台,发布可以高效代办信用卡的小广告,声称有内部渠道,可快速办卡且额度较高,使一些对信用卡有迫切需求的人“中招”。骗子惯用的手法是先以各种理由让你先付钱,款到后玩消失。因此,个人申办信用卡应走正规渠道,到银行网点去办理。

  三是信用卡提额。不法分子利用持卡人对信用卡提额的关注,以及银行不定期给部分持卡者进行提额的规律,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信用卡提额需向持卡者核实姓名、电话、信用卡卡号、已经额度等信息为名,窃取持卡人相关信息,从而透过仿制、伪造信用卡进行盗刷。作为持卡人,在接到不明电话时需保持高度警惕。需清楚,当银行打电话帮你提额时,至多核实身份,不会要求提供涉及个人或银行卡的重要信息。

  为避免上述陷阱,消费者应守好自己的关口:1.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涉及到费用的,最好到柜台直接办理咨询。2.保管好密码和卡片。要防止在交易支付时泄露密码,并不定期更新密码,特别是境外刷卡后应及时修改密码。境外刷卡尽量不要让卡片脱离自己的视线。3.但凡需输入信用卡密码的网站要果断退出。

  认知的误区:最低额还款、分期、透支

  由于持卡人对信用卡相关规定未仔细了解,或银行人员在推销信用卡业务时存在误导,持卡人可能蒙受利息、费用的损失。

  一是最低还款额不收罚息。最低还款额是指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前偿还全部应付款项有困难时,可按发卡行规定的最低还款额进行还款。虽然持卡人在最后还款日前偿还最低还款额的不会影响信用,但却无法回避高额的利息包括罚息。大部分银行采用全额罚息的方法计收利息,即从持卡人消费当天开始计息,每天万分之五,直到还清为止,且计息的金额不剔除已还款项,实际年化利率高达18%。

  二是免息分期还款。信用卡分期还款是各家银行信用卡提供的特色服务。银行往往会联合商户推出免息低费率甚至免息零手续的信用卡分期还款。但所谓的免息不过是以手续费代替利息。银行会在第一次分期账单中根据分期期数一次性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虽然不同银行根据分期期数不同制定的手续费率不一,但总体看,分期付款的实际成本比同档次的贷款优惠预期年化利率要高得多。而且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一旦被收取,即使你提前全部还款了,银行也不退还已收手续费。

  三是信用卡透支免息期。银行信用卡一般都设定了透支免息期,最长达56天。这无疑为消费者巧借信用卡缓解临时资金压力提供了便利。但现实中对免息期存在一种认识误区,一些持卡人认为,在免息期内可以免息使用,根本不考虑信用卡的透支额度随意透支。但是一旦超期归还,则要按照全额全部时间来计收利息并计收额外滞纳金。而且,如果持卡人超过银行批准的信用额度透支时,也不能享受免息。

  无论是哪一种陷阱,譬如道路塌陷、窨井盖丢失,其安全性总体上具有公共基础设施属性;除了行人要当心、谨慎外,作为公共部门,显然有责任及时提示存在的陷阱风险,更为关键的是,要及时消除陷阱,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比如在信用卡密码管理方面,如何兼顾信用卡用卡的便捷性与安全阀门的,或许在监管制度方面进一步创新。

  信用卡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善恶皆在一念之间。某种意义上,信用卡也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一卡走天下;用不好,处处被设卡。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余坤航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信用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大众纯电车中控屏导航时突现弹窗广告,客服:厂家推送的,今后还有 “买了三套买四套”!号召领导干部多买房的书记,另有任用 太尬了!上市2天就变相降价,曾称“接棒保时捷”,网友喊话要“退订”!车企最新回应… 顾家家居激进酿苦果经销商卷款2000万跑路 顾江生家族千亿梦破碎疯狂花式套现上百亿 A股史上第二贵新股,即将上市!中一签缴款14.99万,会是大肉签吗? 突发!央行祭出两大利好,人民币直拉300点,股市发起大反攻!昔日货币霸主爆发危机,影响多大? 诺安基金怪事多:原总经理奥成文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徐翔家族控制诺安长达8年 前董事长秦维舟一夫二妻 苹果总想干掉SIM卡,但运营商们不愿意 突发利好!刚刚,央行重磅出手!人民币直线飙升,A股、恒生科技指数猛拉!外资狂加仓30亿,什么信号? “躺平潮”席卷而来,美国大公司CEO们非常忧虑,直呼“没见过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