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毅:9月资金面怎么看?

2022年09月05日11:36    作者:靳毅  

  意见领袖 | 靳毅

  核心观点

  根据国常会要求,专项债应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随着时间进入9月份,专项债资金下拨对流动性的补充可能已经基本结束。我们认为,本轮资金利率的中期拐点已经到来,9月份资金利率中枢将有所上移,理由有如下三点:

  (1)留抵退税与财政前置发力后,9月份财政支出或小于季节性,对流动性的补充不足;(2)9月份同样为信贷大月,信贷投放以及派生存款的增长,将消耗流动性。同时,不能忽视季末考核的因素,将降低大行释放拆借资金的意愿,季末流动性存在阶段性收紧的可能。(3)随着就业数据进一步好转,不能排除央行在9月份继续回笼MLF的可能性。

  对于1年及以下的债市品种来说,资金利率的拐点,多数意味着行情的拐点。特别是当前1年及以下品种“杠杆套息”交易演绎的较为极致,1年AAA同业存单-资金利差仅在33BP左右,缺乏利差保护。因此需关注9月后资金利率上行,可能推动1年及以下品种利率的上行。

  风险提示: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新冠”疫情超预期、金融数据超预期、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走势,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报告正文

  1、9月资金面怎么看?

  在6月26日报告《三季度资金面怎么看?》中,我们成功预判到,由于7、8月份专项债资金的大量下拨,本轮资金面宽松还有“下半场”。

  根据国常会要求,专项债应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随着时间进入9月份,专项债资金下拨对流动性的补充,可能已经基本结束。那么,9月份资金面还会延续8月份的宽松态势么?

  我们认为,本轮资金利率的中期拐点已经到来,9月份资金利率中枢将有所上移,理由有如下三点:

  (1)留抵退税与财政前置发力后,9月份财政支出或小于季节性。部分观点认为,9月份为季末财政支出大月,往年一般预算“支出-收入”规模都在1万亿左右。如此大规模财政资金下拨将会对流动性(超储)形成补充,使得资金面延续宽松态势。

  但我们认为,今年9月份财政支出规模或小于季节性,对流动性的补充不足。一方面,受到二季度大规模留抵退税的影响,预算内收入大幅下降,并限制了后续财政开支。另一方面,由于今年要求财政提前发力,三季度末乃至四季度的资金,可能已经前置支出,造成9月份财政超支规模较小。

  (2)9月份同样为信贷大月,信贷投放以及派生存款的增长,将消耗流动性。在财政资金超支补充9月份流动性的同时,信贷投放引起的派生存款增长,也在消耗超储。从绝对值的角度,9月份为信贷派生大月(3月、6月也是如此),对超储的消耗量较高。因此,不能单纯从“财政净支出”的角度,就判定9月份的资金面将延续宽松。

  与此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季末考核的因素,将降低大行释放拆借资金的意愿,季末流动性存在阶段性收紧的可能。

  从历史统计上来看,过去10年中,9月份资金利率环比8月份,5次上行、5次下行——反映出由于“信贷投放”以及“季末考核”因素的存在,9月份资金利率并没有单纯因为“财政超支”,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下行特征。

  所以就本轮来看,考虑到专项债资金下拨基本结束、9月份财政资金支出或又小于往年同期,我们有理由相信资金利率中枢将有所上移。

  (3)不能排除央行在9月份继续回笼MLF的可能性。央行对短期流动性的把控,与就业情况息息相关。二季度以来,由于出口边际回暖与基建开工发力,7月份失业率已经下行至5.4%,重新回落至政府工作目标(5.5%)以内。

  在此情况下,不能排除央行为打击“空转套利”,继8月份MLF缩量之后,在9月份继续回笼MLF的可能性。

  退一步来讲,即使央行在9月份等量续作MLF,也并不影响我们“9月份资金利率显现中期拐点”的结论,只会影响利率中枢上行的斜率。

  2、短债行情进入尾声

  对于1年及以下的债市品种来说,资金利率的拐点,多数意味着行情的拐点。特别是当前1年及以下品种“杠杆套息”交易演绎的较为极致,1年AAA同业存单-资金利差仅在33BP左右,缺乏利差保护。因此需关注9月后资金利率上行,可能推动1年及以下品种利率的上行

  风险提示  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新冠”疫情超预期、金融数据超预期、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走势,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介绍: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

责任编辑:余坤航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签证一个没批,俄方:令人震惊 俄罗斯能源武器失败,欧洲天然气价格三天暴跌1000美元 最赚钱的高铁也亏损了,国铁集团负债破6万亿 徐翔妻子应莹每周市场点评:推荐配置具有高股息率的龙头股 当共享单车“扣车”变成产业链:停在白线内也被清理,有企业赎车花费上亿元 上海,这一次失分了!赢了执法,输了人心! 刷屏!理想ONE降价2万,老车主不满意了 南京江宁警方回应"190万诈骗案拒不立案" 5岁女孩小区里被咬伤脸,狗主人支付25万医疗费后想一次性解决,女孩家人拒绝 理想ONE降价2万、10月停产,涉消费欺诈?回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