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锋:金融集团未来展望 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牌照获批点评

2022年03月21日15:43    作者:戴志锋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戴志锋 蒋峤

  事件:2022年3月17日,人民银行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及监管背景

  1、国内金控公司分类。中国的综合金融集团始于2002年,国务院批准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集团作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机构。两类金融控股公司:第一类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分为银行系和非银系;第二类的主体是非金融企业,分为央企系、地方系、民营系和互联网系。过去10多年,在产融结合、金融改革、科技创新等多重利好背景下,金融控股集团进入高速成长期,部分金融控股公司过度发展,甚至出现金融乱象、集聚金融风险。

  2顶层政策框架制定落地。2017年以来,国家多次强调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新规、金控监督管理试行办法、金控准入管理决定等相继出台,逐渐补齐监管短板、引导合规稳健运营。

  3、央行受理五家金控公司申请。从2021年5月到2022年2月,央行共受理了五家金控公司的申请,分别是代表央企的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招融金控),代表地方金控的北京金控以及首家民企申请人万向控股。

  首批两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分析

  两家获牌金控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结构确定不同的设立模式。1、根据《金控办法》,两种设立模式。金融资产占比超过85%的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母公司专门设立金控股子公司,即“小金控”模式;另一种是母公司全部转为金控公司,即“大金控”模式。金融资产占比低于85%的只能采取“小金控”模式。2、中信集团采用“小金控”模式,内部设立金控股子公司统一管理旗下金融机构的股权。中信集团非金融业务板块营收和净利润贡献度较高,“小金控”模式可以更好地隔离实业和金融板块,在防范风险交叉传染的基础上增强非金融业务的灵活性与创新性。3、北京金控选取“大金控”模式,集团整体转为金控公司。北京金控以金融板块为主,有基础和条件整体转变为金控公司。

  金融集团未来发展展望

  1、预计更多金控牌照会逐步落地。预计在首批两家金控牌照落地之后,更多金控牌照会逐步落地,在类型齐全后再拓展到更多机构。

  2、预计相关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会逐步出台。例如,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并表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风险集中度监管、关联交易监管,包括公司治理协同效应等,可能还会有更详细的配套措施。

  3、对未来金融集团格局的展望:利好持牌、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新的变化已经开始,不符合设立要求的金控公司可能会面临股权转让、业务剥离、更换公司名称等方面的整改;部分存在问题较大、危害金融秩序的金控公司或面临退出浪潮

  投资建议:首批金控牌照正式落地,标志着金融集团发展进入新纪元,持牌金控公司竞争格局将持续改善。建议关注持牌金控公司中信股份(0267.HK),获得央行受理申请金控牌照的中国光大控股(0165.HK),以及基本面稳健的头部金融机构。

  风险提示:监管环境趋严;市场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牌照获批点评

  1.1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及监管背景

  中国的综合金融集团始于2002年,国务院批准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集团作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机构。三者成为综合经营的探路者和先行军。我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相继提出稳步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以来,金融业综合经营稳步发展,金融业跨业投资步伐加快,投资金融业的实体企业日益增多,并逐步形成两类金融控股公司。第一类是金融机构在开展本行业主营业务的同时,投资或设立其他行业金融机构,形成综合化金融集团,有的还控制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金融机构,母公司成为控股公司,其他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子公司。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银行均已拥有基金、金融租赁、保险子公司;平安集团、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均已投资银行、基金、信托公司。第二类是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金融机构,事实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具体分类及代表公司如下图所示)。

  部分金融控股公司过度发展,甚至出现金融乱象、集聚金融风险。过去10余年,金控自身的发展甚至出现“野蛮生长”的态势,如何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监管任务,混业互联网公司在监管上更是没有先例,金控监管层面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十分显著。2005-2016年,在产融结合、金融改革、科技创新等多重利好背景下,综合金融集团进入高速成长期,设立对象从央企和大型国有集团扩展为民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多种形式的金融集团层出不穷,其中有很多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名义开展业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但监管缺位下的盲目扩张也引发了关联交易、监管套利、脱实向虚等风险,尤其部分民营金融集团乱象丛生、问题频发,积累了大量的潜在风险。

  顶层政策框架制定落地。2017年以来,国家多次强调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新规、金控监督管理试行办法、金控准入管理决定等相继出台,逐渐补齐监管短板、引导合规稳健运营,金融控股公司进入规范发展期。2020年9月,《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简称《准入决定》)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简称《金控办法》)落地,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其核心是强制准入原则,落实持牌经营,即控股或实际控制两家或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并具有规定情形的非金融公司,都应当向央行提出申请牌照,接受监管规范;如果不申请牌照,相关公司就得按监管要求,限期转让所持金融机构的股权或控制权。

  对金控公司而言,《金控办法》的颁布是一个分水岭,自此开始正式对金控公司提出监管要求。具体而言,从适用范围来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依法设立,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金控办法》适用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为境内非金融企业、自然人以及经认可的法人的金融控股公司。因此,《金控办法》主要适用于上述第二类金控公司,即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金融机构,事实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情形。另外,对于第一类金控公司,即金融机构跨业投资控股形成的金融集团参照该办法监管政策标准,具体另行制定。从金控申请条件来看,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是控股跨两类金融机构。从“金融机构”的定义来看,主要以央行认定的金融机构为主,具体包括:1)商业银行(不含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2)信托公司;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5)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6)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机构。

  二是资产规模达到以下条件:1)控股或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中含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不少于5000亿元,或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少于5000亿元,但商业银行以外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不少于1000亿元或受托管理资产的总规模不少于5000亿元;2)控股或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不含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不少于1000亿元或受托管理资产的总规模不少于5000亿元;3)其他按照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要求认为需要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情形。

  总体上,金控新规填补了此前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空白,让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框架有法可依,进一步防范了前期一些非金融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所造成的风险,对于整个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健康高质量发展有积极作用。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金控新规对于金融机构现有的业务影响不大,凡是持牌的金融机构都已受到了现有监管体系的监控,金控新规不是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而是针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对于金融市场来说,现在有法可依,给市场提供确定性和稳定性,现有试点和将来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这些机构,也都有了明确的监管规则和发展方向。

  央行受理五家金控公司申请。从2021年5月到2022年2月,央行共受理了五家金控公司的申请,分别是代表央企的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招融金控),代表地方金控的北京金控以及首家民企申请人万向控股。中信集团和北京金控获得首批金控牌照,二者分别是央企集团和地方金控公司的代表,经营规范、信誉较高,率先获批符合渐进式、阶段性的监管思路。

  1.2首批两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分析

  两家获牌金控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结构确定不同的设立模式。根据《金控办法》,根据金融资产占集团并表总资产比例的确定设立模式,金融资产占比超过85%的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母公司专门设立金控股子公司,即“小金控”模式,一种是母公司全部转为金控公司,即“大金控”模式;金融资产占比低于85%的只能采取“小金控”模式。

  中信集团和北京金控均符合金融资产占比高于85%的要求,但二者选择了不同的设立模式。中信集团采用“小金控”模式,内部设立金控股子公司统一管理旗下金融机构的股权;北京金控选取“大金控”模式,集团整体转为金控公司。二者设立模式不同与其各自经营特征和业务结构有关,中信集团非金融业务板块营收和净利润贡献度较高,“小金控”模式可以更好地隔离实业和金融板块,在防范风险交叉传染的基础上增强非金融业务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北京金控以金融板块为主,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整体转变为金控公司,将所有业务板块纳入金控公司也符合金融严监管要求。

  中信集团情况。中信集团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2011年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并发起设立了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股份)。2014年8月,中信集团将中信股份100%股权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实现了境外整体上市。中信集团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信股份的总资产达港币97408亿元,归属于普通股东的权益为港币6743亿元。

  中信集团“小金控”模式。中信金控是作为中信集团的新设子公司单独申请金控公司,将承接中信集团旗下的金融牌照和资产。按照中信股份(00267.HK)2021年6月的申请公告,在中信金控妥善成立后,中信股份将根据监管要求转让其持有的从事金融服务的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包括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的股本权益、及其持有的相关资产予中信金控。

  北京金控情况。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19日正式注册成立,目前已聚集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资源,并作为第一大股东发起设立全国第二家个人征信公司,发起设立北京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全市融资担保基金平台。自2018年10月19日成立以来,北京金控持续整合优质金融要素,助力创新金融业态,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安全体系,为做强做优做大首都金融业贡献力量,努力打造金融投资控股平台的“北京样板”。

  北京金控“大金控”模式。北京国资委下属的北京金控则是集团整体申设金控牌照。目前北京金控旗下控股的持牌金融机构包括北京融资担保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0%)、北京金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0%)、北京资产管理公司(持股52%)、朴道征信公司(持股35%)、中信建投证券(持股34.61%)、北京农商行(持股9.99961%)、晟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持股51%)。

  1.3金融集团未来发展展望

  预计更多金控牌照会逐步落地。央行在最新公告中表示,正在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更多满足要求的企业将积极主动申请金控牌照,并借鉴先行机构的经验搭建经营管理框架、规范业务经营。预计在首批两家金控牌照落地之后,更多金控牌照会逐步落地,在类型齐全后再拓展到更多机构。把从事相关业务、需要纳入监管的公司都纳入到监管框架,也符合金控监管办法的基本要求。

  预计相关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会逐步出台。目前:金控监管新规已经定下基调和框架。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以及此次首批金控牌照获批,预计下一步相关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也会出台,以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例如,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并表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风险集中度监管、关联交易监管,包括公司治理协同效应等等,可能还会有更详细的配套措施。预计随着金控监管政策逐步完善落地,对金控公司的监管将进入更加健康有序轨道。

  对未来金融集团格局的展望。央行在最新公告中表示,将遵循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以并表为基础,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全面、持续、穿透监管,推动其保持资本充足,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隔离,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金融行业而言,金控新规及首批牌照正式获批,意味着此前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空白逐步被填补,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框架有法可依,进一步防范了前期一些非金融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所造成的风险,对于整个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健康高质量发展有积极作用。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而言,获得金控牌照意味着更为规范的监管,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在合规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平衡金融和实业的关系,打造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的金融控股平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金融集团竞争格局而言,新的变化已经开始,不符合设立要求的金控公司可能会面临股权转让、业务剥离、更换公司名称等方面的整改;部分存在问题较大、危害金融秩序的金控公司或面临退出浪潮。

  投资建议

  首批金控牌照正式落地,标志着金融集团发展进入新纪元,持牌金控公司竞争格局将持续改善。建议关注持牌金控公司中信股份(0267.HK,获得央行受理申请金控牌照的中国光大控股(0165.HK以及基本面稳健的头部金融机构。

  风险提示:监管环境趋严;市场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本文作者介绍: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金融组组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般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