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如何应对当前市场大幅震荡走势?

2022年03月14日19:27    作者:杨德龙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杨德龙

  沪深两市延续上周调整的走势,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特别是港股跌幅较大,恒生指数一度下跌4%以上。近期A股市场持续调整,主要是受内外部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从全球来看,本周是超级议息周,美联储将在3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宣布是否开启加息进程。现在来看,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极大,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对于全球资本市场都会形成比较明显的影响。而美联储加息的目的是为了打击通胀,这对于经济面也会形成负面的影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将在首次加息后开始收缩,这对于流动性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另一个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俄乌冲突,它是这段时间影响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国际油价更是暴涨暴跌。上周国际油价在持续暴涨,最高达到140美元每桶之后出现了大跌,全周累计下跌超过4%,在其中一个交易日盘中一度下跌17%,显示出资金“短炒”之后的大幅波动。

  从国内因素来看,近期新一波疫情冲击了很多城市和地区,导致的一些地区疫情防控升级,这对于消费的影响,对于经济复苏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波疫情传播较快,防控难度超过以往,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这也加剧了大家对于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忧,我们希望疫情能够早日得到有效控制,人民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经济能够回到正常的复苏轨道。

  金融数据方面,2月份公布的金融数据疲软,M2增速回落到9.2%,居民中长期贷款首次出现负增长。在1月金融数据大超市场预期,新增信贷和社融等主要指标创单月统计新高之后,2月份的金融数据却不及预期,这也引发部分投资者的担忧。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增长减少了1258亿元。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比上个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和3.1个百分点,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同比少增5315亿元,2月末M2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高6.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2月份包含春节,这有可能是过节的因素导致的贷款增速下降。另外一方面,对于房地产严格调控,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月30日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大跌27%,部分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下降更加厉害,这使得中长期贷款出现明显的回落,居民贷款的回落也体现出消费和购房需求的不足,消费复苏压力较大。这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未来在宽货币方面、宽信用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提出,今年要通过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GDP增长到5.5%的目标,这是在基础很高的情况之下的一个中速增长。从2月份的金融数据来看,货币政策未来还要进一步发力,降息降准仍然存在必要性,还有较大的空间,这样才有可能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对于房地产调控适度的放松,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的购房需求,正常的按揭需求,以及满足房地产开发商合理的信贷需求,这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房地产行业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行业。房地产行业定位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住房的需求,而不是一个金融产品,所以“炒房”是受严厉打击的,但是正常的刚需,比方说首套房以及改善型住房应该是支持和鼓励的。在上周中概股惨遭围猎,SEC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五家中概股放到可能退市的名单,极大打击了中概股的表现。从高点算起,有很多中概股累计跌幅已经超过了90%,甚至有的超过了99%。这些中概股下跌有基本面的因素,但是更多的还是一些资本的做空、蓄意打压,才导致了如此大的跌幅。中概股出现暴跌对于港股的走势形成了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港股上市的一些互联网公司跌幅较大。虽然有些互联网公司没在中概股里面,没有在美股退市的风险,但是将来这些中概股如果从美股被迫退市之后谋求回归港股,对港股的资金链会形成一定的影响,会分流一部分投资于原来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的资金,所以港股表现比较弱,甚至估值上已经跌到了极低估的位置。整体来看,今年以来A股和港股的下跌受到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一再强调: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而股票之间也是不一样的,优质龙头股的下跌,很大程度上是股价波动的风险,只要基本面向好,未来有很大可能重拾升势的。大家如果持有优质龙头股或者是优质龙头基金,短期净值回撤不必过于担心。而如果是绩差股,概念股出现大跌,可能就很难再回归高位。越是在市场悲观的时候,越是在投资者情绪低迷的时候,越是要坚持价值的投资理念,坚守好公司。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做逆向投资可能是比较艰难的,但是未来也可能会有较好的回报。在当前市场非理性杀跌的时候,更应该保持信心和耐心。从长期来看,好的资产依然有可能有以时间换空间,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本文作者介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王婉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投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