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局势动荡谈起:从单一种农作物延伸到提醇制氢新能源

2022年03月07日08:19    作者:周天勇  
  【相关阅读】
  周天勇:中国可以解决未来发展的三大难题(做强内循环:减碳新能源与“三农”的新出路——土地密集型植物能源战略性产业链研究专栏之一)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天勇

做强内循环:减碳新能源与“三农”的新出路

——土地密集型植物能源战略性产业链研究专栏之二

  目前受国际局势动荡影响的大宗商品进口和价格上涨形势对我们不利。中国是一个能源、粮食、铁矿等大宗商品进口大国,我们增加买进国际局势动荡,价格就上涨;而我们放缓和减少进口,入价格就趋稳和下降。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到近857.92美元/吨,比2021年均价上涨了73.79%;,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报317.25美元/吨2021年均价上涨了206.16%IMF估计2022年国际粮价最高可能上涨10%随着能源和饲料价格上涨,笔者估计国际牛羊鸡肉价格也会连带上15%左右。

  中国为进口规模很大的油气粮食肉类产品,支付了巨额的经济成本,挤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21年进口了63434万吨油气、32368万吨煤炭、16454万吨粮食和938万吨肉类,分别占国内产量的182.97%7.95%24.10%10.55%,总支出折合人民币29408亿元。即使2022年进口量保持不变,上述涨价也会使进口此类大宗商品的支出金额达到49883亿元。结果是:形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整个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并且进口石化能源消费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国内总排放量的21%。

  氢能源时代的来临和不同要素投入产出的区别。在国际政治动荡和全球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能源革命。发展氢能,越来越成为许多主要经济体国家的选择。笔者这里需要说的是,其来源应当区分为资本密集型氢能和土地密集型氢能。前者将自然界中的照射阳光、自然风力、陆地水力和海洋潮流等通过资本要素投入建造的装置获取氢能;而后者则通过土地生长植物提醇转换获得氢能。从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链看,前者与农村、农业和农民基本无关,而后者可以使农村土地劳动力作为不可或缺的要素参与其中。

  这一经济循环的逻辑分类主要是为开启统筹解决进口大宗商品规模太大、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差距不小(国内制造产能相对居民消费需求过剩)、碳达峰和碳中和约束使发展空间变得狭小等三大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战略性思路。

  在要素投入选择上,中国应当主推“植物生产—能源原料”土地利用,并与资本技术要素投入组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氢能源发展战略。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和发达国家历史上同等人均GDP水平时期相比,中国农村常住人口比例高出15个百分点,农业就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高出12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水平不仅远低于欧美加澳等国家,也大大低于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

  用以解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三农”问题。从普遍的状况和一般适用的道理来看,由于地处盐碱、干旱、沙化、山丘和边远地区,农业与工商业的比较收益差距太大,如果没有收益较高的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农业收益无法覆盖农业生产成本,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基本不可能实现。而大规模、可复制和普遍适用的产业,一般难以寻求。但如果选择土地密集型氢能这样一个发展思路,则给农村、农业和农民进入二产,包括相关的三产服务,创造了机会。

  中国至少有15亿亩可开发的未利用土地资源。中国国土面积144亿亩,其中已经利用土地,特别是耕地,占国土总面积比例分别只有71%和13.90%,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和地区。印度、欧洲和巴基斯坦耕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51.45%、29.50%和25%,美国的土地利用率和耕地比分别为86%和18%,中国目前有盐碱地5亿亩、干旱土壤地5亿亩、沙漠及沙漠化土地19亿亩。

  甜高粱是“土地—植物—能源”转换效率高的最优质植物之一。每亩的产业链数量为“甜高粱作物收割青贮平均5.50吨—固体发酵提取330公斤乙醇—副产品酒糟饲料5.40吨—275公斤牛肉(酒糟再加25%精饲料)或1379公斤猪肉(酒糟再加34%的精饲料)—有机肥料1.89吨牛粪或1.38吨猪粪”。其他用以提取乙醇的玉米、甘蔗和木薯作物,投入大产出低、挤占粮食用地,对适种的土水温肥碱等条件苛刻。因此,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受到推广优质耕地有限和种植条件不适应的约束。

  理论上,如果实施开发和种植可利用地15亿亩,加上复种增加播种面积,若达到18亿亩,可生产99亿吨甜高粱青贮:1)基本替代油气进口。生产59400万吨乙醇(由汽油生产收率计算1吨乙醇相当于1吨原油),可替代2021年全国进口油气总量的93.64%。2)替代粮食进口绰绰有余,相当于替代和拓展了91023万亩粮食用地,并且会成为肉类产品出口大国。即使我们利用甜高粱生产10%用地的青贮酒糟饲料,按照60%用于养牛和40%用于喂猪计算,可以生产2970万吨牛肉和猪肉9929万吨,除了需要加精饲料20%,可以替代50780万吨粮食。按照2020年粮食耕地亩产,相当于节省了9亿亩种粮用耕地。(3)如果18亿亩播种甜高粱全部用来制氢,理论上可以替代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103.50亿吨的近70%可以播种18亿亩甜高粱,每亩提取330公斤乙醇,最终制氢66公斤,热能相当于1.32吨原油,如果每吨原油排放3.02吨二氧化碳,一亩地甜高粱乙醇转制氢可减少排放4吨二氧化碳,种植18亿亩制氢则会减少排放72亿吨二氧化碳。(4)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增强其消费需求能力,将大宗商品进口尽可能变成国内生产,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生产动能,扩大经济增长的需求可能性边界。理论上计算,将年进口的3万亿元人民币改道为国内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内需,并且再增加国内农业和能源生产净值3万亿元,其中40%流入“三农”,以2023年的农村常住人口计算,平均可增加7844元收入。

  因而在目前氢能应用商业场景比率还较低的情况下,建议:(1)鼓励使用乙醇或者强制10%的比例加注汽油,加快乙醇转制航空煤油对现有航空燃料的替代;(2)限制酿酒对粮食的消耗,将纯粮食酿酒比例稳定在20%左右,要求甜高粱、甘蔗和木薯三类植物乙醇进入调制酒提质升级的酒基部分;(3)鼓励各有关加工厂使用乙醇作为其他供热供能燃料,特别是鼓励以乙醇作为基础原料进行其他中高附加值产品的延长、综合和深加工利用。(4)加快氢能商业化应用各项技术难点方面的研发攻关。

  (本文作者介绍: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