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政策已经释放出清晰的信号,新一轮稳增长要来了

2022年01月04日07:55    作者:任泽平  

  意见领袖 | 任泽平

  大家留意,我们的公共政策,最近还是释放出了非常清晰的信号,新一轮稳增长来了,也就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房地产调控,可能会变得对市场更加友好,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更加友好。

  11月18号国常会中,指出:我国经济出现了新的下行压力,要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很多挑战,要做好六稳、六保。

  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大家留意这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删去了管好货币总闸门和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大家仔细去理解。

  按照现在这个房地产形势下去,如果政策不调整,3~6个月,大部分民营房企现金流都要出问题。所以政策要适当调整,避免硬着陆,实现软着陆。

  未来股票有投资机会,其实房子也有机会。我不太赞同现在有些观点说,现在房子翻篇了,永远的没有投资机会了,我认为这个看法是错的。房产税对短期房价有影响,长期看供求。

  我认为这次货币的宽松应该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定向的降息、降准、再贷款,给新基建、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第二个方向,就是对于房地产过紧的前期这些政策、给予适度的松绑。

  对于股市,不用太悲观,新能源是长期机会,不过,明年的股市风格一定会有变化。

  这是经济学家任泽平,11月24日表述的最新观点,他提醒大家留意重要信号,新一轮稳增长要来了。(会员可观看直播回放)

  投资报和泽平宏观整理了精华发言内容:

  新的一轮稳增长来了

  今天聊聊几个话题,一个,大家留意我们的公共政策,最近还是释放出了非常清晰的信号,就是新的一轮稳增长来了。

  新的一轮稳增长来了,也就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房地产调控,可能会变得对市场更加友好,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更加友好。

  第二个,我们最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说实话,虽然我们预计大家生三孩以上的意愿可能不高,但是投票的结果、还是大幅超出了我们预期。

  大约只有10%的人愿意生三孩及以上,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大约有将近1万个人参与这个问卷调查,将近1/4、就是25%的朋友的投票结果就是一个都不生。

  而且我们最近也公布了一些新的情况,就是今年上半年,我们很多地方的新生儿的出生率再次大幅的下滑。

  我有一个判断供大家参考,就是中国的老龄化正在追日本,但中国的少子化有可能会比日本还要严重,所以说,我们真的是要该采取措施了。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站在现在的时点,大家可能关心股票房子这些投资问题,

  其实我跟大家讲,未来股票有投资机会,其实房子也有投资机会,

  我不太赞同现在有些观点说,现在房子翻篇了,永远的没有投资机会了,

  我认为这个看法是错的。

  那么,在讲大的判断之前,我讲两个两个重要的信息。

  一个就是11月18号国常会上,在这会议当中,指出:我国经济出现了新的下行压力,要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很多挑战,要做好六稳六保。

  什么意思?

  就是要稳增长,

  我做了20年的经济形势分析,一听到这个词、听到这样的表述,我就知道了,要稳增长。

  然后,随后央行在最近这两天发布了一个文件,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大家留意这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删去了管好货币总闸门和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大家仔细去理解,我再把这两个信息给大家强调一下。

  第一个,在这个形势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要做好六稳六保,

  六稳就是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稳投资等等。然后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删去管好货币总闸门和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这两个重要的信号,归纳起来两句话:

  第一,新的一轮稳增长要来了。

  第二个,货币不再像以前那么紧了,货币可以适当的松一松了。

  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新的一轮货币结构性宽松要来了

  为什么现在稳增长要来了?新的一轮货币宽松或者说结构性的宽松要来了?

  原因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经济是有自身的规律的,从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周而复始,去年是复苏,今年上半年是过热和滞胀,现在是从滞胀往衰退进行转化。

  那么大家非常明显的看到,最近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我们现在正处在货币政策的转弯、慢转弯的阶段,还没开始轰油门,希望大家留意。

  那么经济下压力来自于哪里呢?

  教给大家分析短期经济形势的一个办法,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长期看供给,短期看需求。

  长期看供给,就是制度、技术、人口等等,这些都是慢变量,

  短期看需求,就是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出口,所以短期经济形势变化,大部分都是因为需求的这种波动所带来的。

  那么我们来看最近的需求上,消费整体是低迷的,然后出口不错,出口高增长,但是明年要麻烦,我们最近出口订单有所放缓,

  最重要的是投资的下行压力。

  从今年5月份、尤其是今年八九月份以来,我们房地产的销售以负的20%的速度在下滑,

  还有基建,今年15号文清理地方的债务,所以基建也非常的低迷,所以这是经济下行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比如我跟大家说一个数据,我们三季度的GDP增速大约是4.9%,已经跌破了潜在增长率的水平。

  那么四季度,市场普遍预测是低于4的,大约是3.5~3.7之间,而且我认为到明年一季度都缓解不了,因为我们现在政策还没有去有有力的去对冲,只是说有一些信号;

  比如说前一段、碳减排支持工具,还有最近专项债的这种发力,还有包括房地产调控也有所松绑。

  在房住不炒和三稳的预期下,最近大家留意,你看像成都,对预售资金的监管做了调整了,而前段时间包括像央行等都提到,对房地产的合理融资需求也要开始调整。

  按照现在这个形势下去,如果政策不调整,3~6个月,大部分民营房企现金流都要出问题。

  所以说我们要稳增长,货币要开始宽松了,这是我要跟大家交流的第一方面内容。

  这次货币宽松对哪些行业有利

  支持新基建、新能源和数字经济;或适度松绑过紧房地产政策

  那么第二个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次货币宽松对哪些行业有利?

  简单跟大家说,我认为这次货币的宽松应该是两个方向,

  第一个是定向的降息、降准、再贷款,给新基建、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这是第一个方向。

  第二个方向,就是对于房地产过紧的前期这些政策、给予适度的松绑,

  包括最近像哈尔滨,像成都等等一些城市,做出的调整应该都是方向。

  稍微展开一下,新能源我跟大家说一下,

  我们去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是100多万辆,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就卖了210万辆,按照中汽协的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多少呢?300万辆。

  300万辆什么概念?就中国一年乘用车的销售是2500万辆,也就是如果说,今年我们新能源汽车突破300万辆,整个的渗透率已经超过10%,

  大家知道这个在工业品消费品领域有一个很著名的规律,当一个新的东西,它的渗透率超过10%,用户的习惯,产品质量开始进入一个爆发期。

  所以,在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10%~25%甚至到30%,将是一个快速的爆发期,可能会用2年3年不到5年的时间就能快速的实现。

  而且更重要的是什么?

  大家知道在这一次新能源革命当中,中国是有机会弯道超车的,

  第一次能源革命,是蒸汽机的时代,英国超过荷兰成为世界的霸主。

  第二次能源革命是内燃机的发明,汽车的大规模使用带来了石油、天然气战略性的上升。

  我跟大家说几个70%,大家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中国要发展新能源,这是一盘大棋。

  第一个中国石油70%依赖进口,我们整个石油的消费里面,70%来进口,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进口的石油里面70%的贸易就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我们的能源安全的保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还有大家知道我们要双碳,我们现在的碳排放,绝大部分是这种传统的能源排放,所以无论是从我们的能源安全、保护地球,包括中国要在这次新的能源革命里面起一个引领作用,都需要发展新能源。

  更重要的是什么?中国新能源,包括光伏、风电,包括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动力电池,我们都有自己的布局,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旗舰企业,

  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难得的。

  然后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包括我们做投资,到最后无非是顺势而为的,

  新能源的机会是未来5年到10年的机会,中间肯定会有波动,大家放心,绝对不可能一气呵成,这是我对新能源的一个看法。

  对于房地产的合理融资需求要给予满足

  也是稳增长重要一环

  这次货币放松,第一个,国家这一次绝对不会再去大规模的去刺激房地产,刺激重化工业,刺激老基建,

  这一次如果说要发力要支持的,一定是新基建、新能源、数字经济这些领域,还有就是信息消费这些领域,这就是我们这次货币宽松跟以前的不同。

  第二个,我认为对于房地产的合理融资需求要给予满足,也是稳增长的很重要的一环。

  如果我们现在的房地产的过紧政策不做调整,再过三五个月,大部分民营房企业的现金流都要出问题了。

  所以大家看,最近已经开始做了调整,成都在今天就发布了政策,

  这个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放松对预售预售资金监管的限制,也就是说,房企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动用预售资金,来缓解现金流,来推动交楼工程,

  而且协调金融机构给予重点企业开发贷展期、降息相关的利好政策,从而实现房地产的软着陆。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10次危机9次地产,房地产最大的智慧就是用时间换空间,让它软着陆,不要让它硬着陆,硬着陆根本受不了,这是经济史上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的。

  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

  中国房价一定会经历分化的阶段

  我们就接着讲房地产,然后系统的跟大家说一说房价的事,我对未来股市和房地产的看法。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大家知道这是我当时建立的一个分析框架,

  后来我又把它通俗的说了一下,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

  对明年、后年的房价怎么看?

  房地产这个事儿,大家最根本的就是记住,要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

  人口往哪里流动,哪个地方房地产就是繁荣的,就会有需求,房地产就有机会。

  这个不仅是中国,美国也是这样,比如说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你看这次美国两大海岸线的房价又创新高了,但是美国中部地区房价没动,

  什么原因?

  就是因为在过去的这些年,美国的人口从广阔的中部地区往两大海岸线迁移,

  你看最近深圳、杭州、无锡、海口,过去这一年房价涨了很多,什么原因?

  不就是过去这几年,人口在源源不断的往这些地方流入吗?

  你看有的地方,像东北、西北的三四线城市在那趴着不动,什么原因?

  是因为没有人口的流入,或者说人口在大量的流出。

  有的朋友会问说房产税试点要来了,房价还会涨吗?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美国也有房产税,日本也有房产税,对不对?英国有房产税,为什么该涨涨该跌跌?

  所以说,(对抑制房价)房产税短期有效果,长期看供求。

  而且房产税是决定房价的一个因素,决定房价的因素很多,我说的人口才是最根本的因素。

  价格是供求的结果,所以说如果大家问说我对未来房价怎么看?大家就记住了,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中国人口流入都市圈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在放长期维度看,5年、10年、20年一定跑赢其他地区。

  但是那些人口流出的地方可能就是漫长的阴跌,

  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土地,我把它叫什么?叫硬通货。

  大家注意了,中国房价一定会经历第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普涨的阶段,那是中国城市化的初期,人口从农村到城市,所以说,大家看123456线城市房价都涨,

  但是我跟大家讲,从城镇化率超过60以后,大家就记住一个词,分化,

  未来中国城市一定是分化的,房价是分化的,

  我给大家做一个预测,也是根据我们研究了国际上百年、各个国家的这个城镇化历史,包括房地产历史,未来大约只有20%的城市人口流入,房价长期上涨。

  我们将会出现大约70%的城市人口流出,房价阴跌,大家拭目以待。

  对股市不要太悲观

  明年股市会风格切换

  对股票市场怎么看?

  我对未来股票市场有这么几点看法,

  第一。不用太悲观,

  现在大家觉得要经济不好,为什么对股市不要太悲观?

  大家记住了,我原来讲过一句话,在A股,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

  我们专门做了检验,如果说货币宽松的时候买股票,货币收紧的时候把股票卖出,你做投资跑赢大市的概率70%。

  我觉得对明年的股市不必太悲观,为什么?因为我刚才跟大家讲了要稳增长,

  新的一轮稳增长来了,未来货币要宽松了,货币要宽松,水位要上升,对不对?所以对股市过度悲观,没有必要,这是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明年股市一定会风格切换,

  不要以为今年涨的明年会继续大涨,不一定。

  明年涨的有一半跟今年的不一样,而且今年跌的比较惨的,不排除明年它翻身了,

  你看A股这么多年,它就这个特点。

  所以,如果要给大家建议的话,三个建议:

  一、如果说你要做投资,你还是要花点功夫,你要投资哪个行业,要花功夫研究,不能靠一时冲动做决策;

  二、如果说我没有精力,我工作也很忙,我觉得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士去打理。

  买基金在长期是赚钱的,但是很多基民在短期都不赚钱,原因是什么?就是大家按照炒股票的方式来炒的基金,所以说我建议大家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也要坚持长期主义。

  第三,你就想自己投,最简单实用的办法,买什么?买三大硬通货,跑赢货币超发,跑赢通胀。这在“泽平宏观会员”里有详细讲解。做任何事,都要讲科学和专业。

  来源:投资报

  (本文作者介绍: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