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勇:举报前婆婆事件,变成银行的公关危机

2021年12月17日06:41    作者:韩立勇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韩立勇

对潜在的危机稀里糊涂,危机发生了之后的回应又不够真诚透明,这说明银行方面极度缺乏危机公关的常识。

  最近,一个女子举报前婆婆的家庭纷争连上热搜,闹得沸沸扬扬,牵扯出一家银行,还引发了无数网民热切关注。其后,银行出面发布声明,却仍然被网友质疑,整件事从一个女子的举报,忽然画风一转,成了一家银行的公关危机。

  事情还要从前些日子说起,一名自称叫刘银月的女子在微博发布视频,实名举报前婆婆夏雪华吃空饷等问题。该女子称,前婆婆夏雪华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支行员工,常年不上班、月月领工资,拥有8套房产、9间商铺、4辆汽车,巨额财产来历不明。视频中,该女子称自己不仅被前婆婆骗取钱财,还被骗“假离婚”,最终与丈夫感情破裂,“假离婚”变“真离婚”。

  按理说,这种事儿本来也就是个家庭恩怨的八卦。但是在互联网构建的舆论场中,任何一个事件,如果能打准公众的靶心,就可能引发全网关注。而一旦事情进入公众视野,各路话题都会陆续发酵。

  这次事件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举报中涉及了一家银行,而这家银行作为一个公众眼中的强势群体,很容易被公众盯住,对事件的回应则成为影响舆论走向的关键。

  在该女子的举报中,有许多能挑动情绪的字眼。包括巨额财产、假离婚、负债、怀孕期间跪着擦地、圈套,这些无疑都能引发无数联想。一时间,各种流言也是满天飞,其中“巨额财产”来路不明的问题,更是让人们浮想联翩。

  而在这次事件中涉及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也于12月15日在微信公众号通报。我们来看看他们对事件中的疑问进行的回应。

  银行方面表示,举报的夏雪华“常年不上班吃空饷”问题不属实,但核查发现夏雪华存在请假天数较多,以及旷工、迟到、早退等现象。周口市分行已于2021年6月对夏雪华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扣发绩效工资,对太康县支行时任行长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处理。并于6月29日下午向举报人刘银月反馈了核实查处情况。

  同时,对于刘银月举报夏雪华其家庭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问题,河南省分行及周口市分行纪委经核查,目前没有发现夏雪华本人收受客户礼品、礼金及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等问题。河南省农发行将继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管理,欢迎社会各界对农发行工作予以监督。

  从这个回应中,我们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老国企高姿态的气味。

  事实上,如果放在十几年前,这样的回应算得上四平八稳、并无错处。但那已经是过去式了。如今,社交平台的发达让个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人们的思考与观点几乎可以实现即时交流。一些对情况不太清楚的公众很快就能得到另一些人的信息,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信息流,成为压倒性的舆论。

  简而言之,现在的网民没那么好糊弄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说明白,姿态不放低一点,大家没那么容易接纳。

  在我看来,银行的这个回应显然是在避重就轻,对一些事实面的东西没有回应,比如说人家举报的一些具体的点是有数据的,但是银行的回应却很含糊、很概括,落到公众眼里,自然就很敷衍了。

  此外,这件事发生已经很长时间了,也没有妥善解决,以至于最后这个人站出来,要以引爆舆论场的方式吸引眼球,这本身就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而且是不可预测的危机。

  从公关的角度来看,这个事件的潜藏的信息是非常劲爆的。前婆婆、儿媳之间的矛盾,巨额财产,银行吃空饷……这哪一个字眼不是踩在当今社会的敏感点上?它们背后挑动的公众情绪正是时代之下积压已久的,比如婆媳矛盾、贫富差距、国家蛀虫……单单一个都足够让人敏感,更何况同时出现?

  这个噱头非常大,因此传播动力很大,所以短短数日之间连上了三个热搜。

  长期没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最终,这个女子用“自拍+身份证”的实名举报方式,用一条具有震撼力的标题来引爆舆论,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反观银行这边,对这种潜在的危机稀里糊涂,危机发生了之后的回应又不够真诚透明,极度缺乏危机公关的常识。所以问题是很大的。事实来看,银行的一纸回应并未得到多少公众的理解,网友的评论和回应也印证了这一点。

  比如,有网民表示:银行的回答绝了。举报常年不上班吃空饷问题不属实,但存在请假天数较多,以及旷工、迟到、早退等现象。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做请假天数较多,但上班吃空饷问题不属实?你到中国任何一家企业,你看看连续旷工三天,是个什么后果,公司后面还会让你来?但这家银行确实是比较神奇,可能是它真的具有人道主义,对它的员工都特别包容吧。

  还有网友讽刺:我很佩服银行的回复,很保密,很有操守的维护了“客户”的利益,嘴把得严,有钱有权的人才放心把家属托付给他们嘛!

  而更多普通人的心态大概就像这位网友的描述:他们家事内情如何不清楚。只是看了人家,再看看周围和自己一样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不免心中泛起一股凉意,我们努力读书,努力找工作,能干到退休不用担心中年失业还不上房贷那可真的就是福报了。反过来看看这位前婆婆一家……不用担心失业,资产雄厚,想必日常生活里也是呼风唤雨,鞍前马后被伺候着。哪像当代工蚁年轻人,蜗居蚁穴……卖命赚钱给银行的巨额利息还要分一点供养前婆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这样的评论数不胜数,也意味着,银行的回应没有没有解释清楚公众想要的事实,还引发了更强烈的敌对情绪,几乎挑起了有钱人和普通人之间的阶层对立。

  情绪是舆论场最重要的导火索,有了情绪牵头,任何话题都可能产生指数级效应。对企业而言,这样的结果都是跟其初衷南辕北辙的。

  把视角拉宽一点来看,在舆论场中,这个案例很典型。热点事件都舆情危机中,企业针对事件的具体的回应可能千差万别,但一些基本的原则却是一通百通的。

  比如,在公众眼里,企业永远是强势的一方,普通人是弱势的一方,一旦事情摆出来,如何回应成为影响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强势者姿态如果再高高在上,只会引发更为不满的情绪。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强势者的诚恳谦虚,是把事实面深入细致地分析给大家看,让质疑得到解释,而不是一副完成任务式的敷衍模样,这等于是把公众往对立面推。

  这是当下时代舆论场的生态,是公众的诉求,也是每个企业在公关危机时应当谨守的原则。

  (本文作者介绍:雅好文史,关注危机公关和中文互联网生态变化。)

责任编辑:于胜男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