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彭文生
Omicron疫情继续发酵,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却发表“鹰”派言论,令市场措手不及。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首先,鲍威尔转“鹰”是美国通胀“破6”后的膝跳反应。我们曾指出,美国CPI通胀超过6%已经突破了各方的底线。对消费者而言,耐用品价格上涨抑制消费者信心,给即将到来的圣诞购物季蒙上阴影。白宫方面,拜登已将抗通胀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此前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也是为了让后者帮助打压通胀预期(参见《鲍威尔连任的逻辑与影响》)。美联储方面,鲍威尔在上周二的国会听证会上承认了对通胀的误判。鲍威尔表示,是时候停止使用“暂时”一词来描述通胀了,并称通胀预测偏误的背后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供给侧的问题。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意外,我们一直强调,疫情以来全球所经历的是“一代人只会见到一次的”供给冲击,其对通胀的影响绝非“暂时的”。
我们预计美联储将“亡羊补牢”,在12月议息会议上讨论加快Taper。一种可能的情形是,美联储将每月削减购买债券的额度从原定的150亿美元(100亿美元国债+50亿美元MBS)增加至300亿美元(200亿美元国债+100亿美元MBS),从而在2022年3月结束购债,结束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参见《美联储会提前紧缩吗?》)。其实,如果回头看,美联储已经错过了开始Taper的最佳时机。如果联储能在7月宣布、9月开启Taper,即使通胀高企,现在面临处境也会好很多。
另外,上周五公布的非农数据或不会影响美联储关于加快Taper的讨论。尽管11月新增非农就业只有21万人,不及预期的50万,但其他数据表现良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新增就业的不足。具体来看:1)失业率进一步降至4.2%,显示劳动力市场仍然紧俏;2)劳动参与率上升0.2个百分点至61.8%。分人群看,参与率的上升主要来自25-54岁人群,而55岁以上人群的参与率仍保持低位;3)9月和10月新增就业人数均获得上修,过去三个月的月均新增就业仍有38万人。4)小时工资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4.8%。工资增速维持高位说明劳动力仍供不应求。
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加息的节奏。从美债利率曲线的变化看,市场担心美联储会犯下“政策错误”(policy mistake)。过去一周,美债短端利率上升,长端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平坦化,说明市场担心美联储提前加息会扼杀经济复苏。的确,当前Omicron疫情仍在扩散,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在上升。截至12月4日,Omicron病毒已经传播至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美国方面,加州、纽约州、夏威夷、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等多个州都公布了感染Omicron的病例,加上此前的Delta疫情反弹,或令居民减少外出活动,抑制消费。欧洲方面,已有17个国家发现了Omicron病例,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等。亚洲范围内,日本、印度也都发现了Omicron病例。中国大陆方面,尽管尚未发现Omicron病例,但四季度以来多地出现“散发式”疫情,也给消费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一种观点认为,美联储加息不一定导致股市下跌,比如美股在过去几轮加息周期之初都是上涨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如果美联储加息的背景是美国经济增长变好,通胀温和上升,那么对市场来说可能是积极的信号,因为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经济前景在改善。但如果加息是因为通胀过高而被迫为之,那么对市场可能就是不利的。当前的情况似乎更像后者,美国CPI通胀高企“倒逼”美联储采取行动,而Omicron疫情仍在扩散,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上升。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上给出过激的加息预期,比如将点阵图的加息指引大幅提前,或将对资产价格带来更多扰动。
本文原发于财新
(本文作者介绍: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