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宗光
最近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关注度很高,网上流传的深圳房地产行业调研纪要刷屏,监管部门表态稳定房地产相关信贷的信息在朋友圈里广泛流传。那么,房地产市场到底怎么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政策松绑了吗?至暗时刻过了吗?是否应该去抄底呢?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
1、房地产市场最近怎么样?
答:最近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入冬,硬着陆风险显著上升。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价格;无论是房产市场,还是土地市场;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四五线城市,都出现了快速入冬的迹象,指标恶化速度非常快。
1)商品房新开工量和销量均出现快速回落。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已经连续6个月为负,降幅最高达到20%。过去三个月,全国商品房销量月度数据,较去年同期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幅度高达双位数。恶化速度之快,绝对降幅之大,时间持续之长,仅次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图1、商品房销售量和新开工量:当月同比
自下而上看,根据克尔瑞数据,百强企业销售额7月份起,同比已经出现负增长,到10月份同比上年降幅高达32.2%。剔除2020年疫情期间基数扰动,最近几个月,100强企业销售额绝对水平无论是环比看,还是和2019年同期对比看,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图2)。
图2、百强企业销售额及同比(克尔瑞数据)
2)价格方面,全国各线城市出现了“罕见的”同步回落。2015年-2016年,房地产市场处于同步上涨阶段,一线涨幅领先于二线,二线领先于三四线。2017-2020年间,各线城市之间出现分化。2021年下半年以来,多因素冲击下,一二三四线房价同步出现回落(图3)。
图3、70城二手住宅房价指数
若剔除去年2月份受疫情影响而出现的奇异值,9月百城住宅指数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创近十年的新高,达到了2015年以来最高。40大中城市二手房挂牌价显示
今年过去较快的热点城市,如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二手房挂牌价在近几个月出现了明显的拐头趋势(图4);
图4、部分热点城市二手房挂牌价开始回落
而过去几年房价“阴跌”的城市,近期下跌势头明显加速。如石家庄、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图5)。所以我们网上看到哈尔滨、沈阳等部分城市出台各种“求生欲”很强的宽松大招,那一定是真的,没有办法,压力太大了,再不救的话,工资能不能发出来都难说了。
图5、部分调整城市二手房挂牌价在加速回调
3)土地市场迅速冷却,拍卖溢价率大幅下降,流拍数量急剧上升。自今年4月以来,百城成交土地溢价率持续下滑,由接近30%左右的高点到至10月末仅为1.94%,接近2012年的历史最低位(图6)。由于土地成交溢价率不可能是负的,1.9%的溢价率基本就是历史最低了。
图6、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溢价率
根据克尔瑞数据显示,长沙、北京、杭州、广州等重点城市第二批集中土地流拍率超50%,其他城市流拍率也均较第一轮有明显的上升(图7)。目前,房地产融资环境处于极端恶化状态,头部企业活下去都成问题,拿地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图7:重点城市两轮集中土地流拍率对比
2、房地产市场快速入冬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比较复杂。从房地产市场自身规律看,具有内生性的调整需求。2015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牛市”行情,近两年虽然部分城市之间出现了分化,但全国看,房地产市场仍保持了较高景气状态。各地的限购限贷削平了景气的高点,但也延长了景气的时间。这种持续“高烧”的状态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存在内生性调整需求;
过去一段时间的信用政策紧缩及部分房地产头部企业濒临破产,是房地产近期快速入冬的直接原因。比如资金需求端房地产企业“三条红线”的设定,银行端房地产风险敞口集中度的设定。当然,监管层也给出了“红线转绿”的过渡期,不能说政策紧缩就直接导致了快速入冬。但信用条件收紧下,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达标”,就只能回笼资金去杠杆,那么在拿地、开工等“耗钱”行为上肯定会紧缩(图8)。此外,恒大等公司濒临破产,房地产公司债券跌成了“垃圾债”。由于出问题的都是大地产商(小地产商直接躺平了),对房地产市场预期产生重大影响。很多购房者害怕购买的新房烂尾,也推迟了购房决定。
图8、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2021年大幅压减
房地产税试点酝酿推出,也加速了房地产入冬节奏。房地产税一直是被寄予厚望的“规则改变者”,具体规则的设定,将攸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攸关购房者的持有成本和预期。在房地产税“靴子”未落地前,购房者推迟甚至取消购房决定就不难理解了。
3、房地产入冬意味着什么,能否对其进行“壮士断腕”和“刮骨疗毒”?
答:高房价下,房地产行业一直是“千夫所指”的状态,被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很多专家主张,以“刮骨疗毒”和“壮士断腕”的决心,用猛药使中国经济与房地产“脱钩”。所以,对某些人来说,房地产入冬更好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试验,他们主张以政策紧缩倒逼“脱钩”和“出清”。
这些专家多头(头脑)简单、(建议)粗暴,远远低估了房地产和经济机器运行的复杂程度。这些拍脑袋、喊口号的建议,更多是起哄和添乱,某种程度上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这些粗暴的建议若被采纳实施,中国离日本化崩盘真不远了。
我们在之前的公号文章(比如《下半年,黑天鹅可能来自哪?》)中,反复警示房地产的系统重要性,包括
1)房地产及上下游在GDP中的比重超过30%。
2)2021年卖地收入已经超过地方公共财政。如果房地产硬着陆,那么地方政府离破产也不远了。地方政府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土地财政是货币创造的核心渠道,这俩一旦熄火,后果不堪设想。
3)银行信贷窄口径占27%,全口径(上下游、抵押经营贷和制造业抵押贷款)占比至少超过50%。前段时间,有关部门说,恒大破产冲击不大。如果是真实想法,那么其显然低估了经济的复杂性和关联性。恒大虽然只有2000多亿元银行贷款,但其近4000亿信托贷款,6000多亿元上下游供应链债务,这些上下游最终债权人也是银行。所以,在避免道德风险的前提下,避免无序违约是真正负责任、大智慧的结果。“最优的路很窄,但它存在”。
4、政策开始松绑了吗?当前是否处在新一轮宽松的起点?
答:政策的确在松绑。其实早在国庆前后,决策层就释放了松绑信号,比如金融街论坛上,金融最高领导提出“合理的需求正在满足”,比如监管机构提出“要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对首套房购房者予以支持”。本周,某智库深圳的调研,以及网传的宏观主管部门放松对房地产信贷的支持,是这一松绑的延续。政策的松绑体现了决策层的前瞻和务实,政策的实事求是一定可以避免“黑天鹅”情景的出现。
目前说新一轮宽松开始,还为时尚早。客观来说,当前的政策松绑,更多的是对之前政策过度紧缩的一种“纠偏”,离政策彻底转向仍有较大距离。中央坚持“房住不炒”国策,打击投机炒房的同时,也在鼓励合理需求、刚性需求,毕竟调控的目的是为了让刚需能够以更低成本买上房子。但在现实中,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一些地方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也大幅提高,贷款利率在基准水平,甚至有所上浮,误伤了刚需。一顿操作下来,房价降没降不好说,刚需购房者上车门槛肯定是提高了。
期待房地产行业出现新一轮宽松的难度较大。一是目前热点城市房价仍然较高,高房价仍是当前社会最尖锐的矛盾,新一轮大宽松的政治环境不具备;二是“房住不炒”基本国策下,依靠放水刺激地产来稳增长的路已经被堵死。纠偏可以,掉头难度太大。
5、房地产至暗时刻过去了吗?政策松绑能够扭转下行趋势吗?
答:目前来看,说至暗时刻已过为时尚早。鉴于房地产快速入冬的成因复杂,趋势惯性较大,单纯的政策纠偏尚不足以扭转下行趋势。信心的破坏容易,但重建显然要难的多。多重因素的叠加促成了本次趋势的下行,只有出台综合性措施和“霹雳手段”,才能彻底扭转趋势。
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情景下,贸然大规模刺激,效果或存疑,客观上增加了扭转的难度。目前,房地产巨头暴雷的“冲击波”仍未完全释放,房地产税细则靴子仍未落地。在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规则和预期前景不明下,单靠刺激和放水,重复以前的套路,重新启动市场,难度显然要大的多。
6、抄底时刻到了吗?可以买房吗?地产股票呢?
答:刚需不必择时,改善或投资建议观望。我们一直有个观点,即刚需不必择时,有需要就买。即便推出房地产税,房价趋势性大跌概率不高,毕竟是亲儿子和命根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如果看不清,或者当前房价过高,上车吃力,则可以再等等,毕竟政策边际宽松的空间仍在,部分城市房价周期性回调的空间仍在。至于改善性需求,可以等房产税靴子落地再考虑。而投资需求,我们则强烈不建议。
房地产股票,或有反弹性机会,大反转仍需要看到更多信号。房地产股过去一段时间跌的“爹妈不认识”了,大跌+政策边际改善,“超跌反弹”成了阻力最小的选择。部分个股短期或有10%-30%的反弹,但对部分财务状况有瑕疵的标的,我们仍不建议去抄底,参与反弹者应适可而止。同时,我们也继续看好“Flight to Quality”策略,一些国企、央企背景/财务稳健的地产巨头(比如xxA,xx发展?)我们继续看好。一地狼藉之后,活下来的必然更强大,行业格局也更好。
(本文作者介绍:华兴资本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陈嘉辉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