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疫情推高的出口份额会有持久性吗?

2021年08月03日20:45    作者:鲁政委  

  文/蒋冬英、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20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出人意料地令我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突破了之前的“玻璃顶”而再创新高。2021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继续超预期增长,出口份额继续稳步抬升。更为细致的观察显示,这种抬升具有国别和商品的普遍性:分经济体看,1-3月我国出口份额在多数经济体均较去年同期抬升,抬升份额在0-12个百分点不等;分商品看,六成以上商品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均有所抬升,且抬升幅度前100名均匀分布在产品各类。

  纵观疫情以来近两年的情况,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主要是海外疫情反复构成了我国出口市场份额上升推动力量;但是,疫情冲击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对很多经济体影响都是相似的,在疫情迁延两年之后,中国因疫情而致的出口优势仍未被撼动。事件塑造历史,事件偶然的背后,其实是我国的全产业链优势,是我国企业家在市场驱动下对各种机会敏锐的把握。

  展望未来:一方面,全球生产继续修复但进程缓慢,我国出口份额将冲高有所回落,但不会退到疫情之前。欧美发达经济体、拉丁美洲、非洲及中亚等新兴经济体生产未及疫情前水平,同时我国生产远超疫情前水平,折射疫情前出口份额“顶”或为后疫情时期的出口份额“底”;另一方面,随着占全球市场份额较高的发达经济体生产修复,我国出口市场份额短期新高之上仍有顶。伴随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修复而新兴经济体市场份额下降,2021年下半年出口市场份额或较上半年有所收窄,但全年出口市场份额仍有望再创新高,全年出口增速有望维持在15%以上的水平。

  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出口市场份额录得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值。进入到2021年,出口市场份额基本稳固,并未出现此前市场担忧的下降问题。在此,本文重点解析我国出口市场稳固之谜。

  一、出口份额下降了吗?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出口逆势上扬,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录得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在不同统计口径下,我国出口份额绝对水平不一但节奏一致,参见图表1。目前,市场较为关注的为WTO统计口径的出口份额。考虑到目前WTO公布的月度数据样本不全,可能会带来分析偏差,本文选用荷兰经济分析局(CPB)公布的全球出口样本数据进行观察。

  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疫情推升的我国出口份额可能具有暂时性;伴随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弱化,我国出口市场份额也将弱化。然而,荷兰经济研究局数据显示,2021年市场份额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强于去年同期。具体表现在:疫情爆发以来的出口市场份额单月峰值出现在2021年2月,创下15.4%的历史记录;同时,2021年1-5月出口市场份额稳定在13.6以上的水平,高于去年12.8%的均值,参见图表2。

  分出口目的地看,2021年上半年市场份额的上升具有普遍性。数据观察显示,相比于2020年1-3月,我国出口在主要经济体市场份额均有所上抬,上升份额在0-12.0百分点不等,参见图表3。其中,在美国市场份额上升较为明显,上升了12.0个百分点至32.1%。

  分产品看,多数产品在美出口均现份额上升。根据USITC公布的数据,在4149个有效样本中,2021年1-3月有2622个样本较去年同期市场份额上升,占比63.2%,所涉出口金额为946.3亿美元,占有效样本出口总值比值为83.5%。具体从HS6分位产品看,本文选取上升幅度前100名产品发现,产品均匀分布在各品类。即除检测试剂、消毒剂、纺织纱线等与防疫物资相关的物品外,其他产品如食品类产品(鳗鱼片、板栗等)、机械制造品(印刷机、造纸机、锅炉、装船机等)、化学原材料及制品(一氯二氟乙烷、沥青焦等)均有分布,参见图表4。

  二、出口市场稳固之因:外力和内功

  进入后疫情时代,我国出口市场份额并未如此前市场预期而下降。相比于2020年1-3月,我国出口市场份额在多数国家、多数产品赢得了市场份额保卫战。我国出口份额之所以维持高位,既有疫情反复的外力,也有出口竞争力抬升的内功。

  第一,从外力看,海外疫情反复既稳定了防疫物资需求也抑制了海外供给修复。一方面,疫情期间,防疫物资出口市场份额普遍上升,防护服、口罩、红外线测温仪、外科手套等出口市场份额上升份额均在20%以上,参见图表5。后疫情时期,市场普遍预期伴随疫苗广泛接种,我国防疫物资出口市场份额或现回落。然而事实却是,病毒变异叠加疫苗接种不均衡,2021年全球新增病例不减反增,且新增病例峰值超出2020年,参见图表6。在稳定增长的市场需求支撑下,我国防疫物资出口份额保持基本稳定。以对美国出口为例,除护目镜外,多数防疫物资对美出口市场份额上升,参见图表7。

  另一方面,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全球生产修复不及预期。从主要经济体产能利用率看,截至2021年6月,除中国、德国外,其他经济体产能利用率均未修复至疫情前水平,参见图表8。同时,因疫苗接种不均衡及病毒变异,新兴经济体生产活动受阻。如果说疫情期间我国主要“抢夺”了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那么后疫情期间我国正“抢夺”新兴经济体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0年出口市场份额下降最为明显的均为发达经济体(欧元区、美国、英国及日本);而2021年出口市场份额下降幅度最大的区域则集中在非洲、中东及拉丁美洲,同时发达经济体出口份额仍在下降,参见图表9。

  第二,从内功看,疫情期间累积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具有韧性。时势造英雄,历史经验表明,重大事件期间累积的出口优势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某种程度而言,疫情带来的经济破坏、社交隔离、人员伤亡类似于战争。我国凭借疫情防控差获取供给优势与美国凭借战争参与差获取的供给优势有异曲同工之处。战争期间,美国凭借战争参与差赢得了出口份额跳跃,且在战争结束后维持高位。具体来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出口市场份额维持在12.4%至13.1%的水平,而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长达10年里,美国出口市场份额均保持在13.1%以上的水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出口市场份额为13.6%,而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3年,美国出口市场份额均在13.6%以上的水平,参见图表10。

  战后美国出口份额维持高位,暗示其在战时积累的产品竞争优势并没有随战争的结束而消失。同样,疫情期间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上升不仅表现为市场份额上升,同时也表现为产品单位价值上升。一般而言,出口产品单位价值上升意味着一单位商品获得价值回报上升,是产品竞争力上升重要表现。在疫情期间,2295个产品单位价值上升,占总样本比重接近55.0%,多数产品实现了出口单位价值提升,参见图表11;同时,从单位价值提升幅度靠前的产品看,多数集中在技术复杂度更高的机电产品,参见图表12。同步于出口单位价值提升,202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占我国整体出口比重进一步抬升,分别较2019年抬升0.8和1.1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参见图表13。

  综上,海外疫情反复叠加疫苗非均衡接种,全球供需缺口并未如期收窄,奠定了我国出口份额上升外部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因疫情获取的出口优势并不局限于份额上升,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出口单位价值抬升及其出口占我国总出口比重上升,折射疫情期间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抬升。

  三、出口份额稳固之果:底和顶的推算

  得益于市场份额超预期上行,2021年上半年出口超预期增长38.6%。出口份额稳固与否,关系到我国出口走势的判断。出口份额的另一面是各国生产修复能力,数据显示生产能力修复越高的经济体,其出口市场份额上升越高,参见图表14。因此,我们可通过判断主要经济体生产能力修复进程来判断我国出口份额。

  从出口份额的“底”来看,疫情前出口份额或为后疫情时期的“底”与疫情前水平相比,全球生产修复进程缓慢而我国生产远超疫情前水平,我国出口市场份额将至少高于疫情前水平。具体而言,全球生产修复进程分化严重。以欧元区、美国、英国及日本传统发达经济体为代表,发达经济体生产指数尚未修复至疫情前水平;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生产指数远超疫情前水平;同时拉丁美洲、非洲及中亚等区域生产远不及疫情前水平,参见图表15。

  从出口份额的“顶”来看,2020年上半年或已见全年出口份额的顶。2020年出口份额上升区域主要有中国、亚洲新兴经济体(除中国)、亚洲发达经济体(除日本)、东欧及拉丁美洲等,而下滑的区域则集中在欧元区、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但是进入2021年上半年,除中国、亚洲新兴经济体(除中国)、日本外,其他经济体出口份额均下降。在全球贸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出口的份额上升不仅战胜了发达经济体,同时也打败了东欧、拉丁美洲等区域。

  相比于2020年,2021年上半年我国在与发达经济体份额的拉锯竞争中优势有弱化迹象,但在与新兴经济体份额的拉锯竞争中的优势则在继续强化。具体表现为,发达经济体出口市场份额降幅收窄,而东欧、拉丁美洲市场份额由2020年上升转为下降。进入到2021年下半年,发达经济体生产修复持续推进,而delta病毒在新兴经济体肆虐,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经济体生产活动放缓。我国出口份额决定于发达经济体“反攻”与亚洲新兴经济体(除中国)“退守”。具体而言:

  一方面,从发达经济体份额的“反攻”看,尽管2021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下降,但其降幅趋窄,降幅较2020年收窄0.2个百分点至2021年上半年的-0.9%。其中,欧元区、美国出口份额降幅分别收窄0.7和0.3个百分点至-0.3%和-0.2%,而日本出口份额则由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转为2021年上半年上升0.1个百分点。这表明,伴随发达经济体生产修复,其出口份额降幅收敛甚至已开始“反攻”。进入到下半年,欧美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率近似群体免疫,生产或进一步修复,进而扭转出口份额下降局面。

  另一方面,从亚洲新兴经济体(除中国)看,受益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生产网络,亚洲新兴经济体(除中国)从全球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市场份额分别上升0.1和0.2个百分点。然而,东南亚经济体在delta病毒中沦陷,生产生活指数进一步下滑,或失守出口份额。

  据此,本文做出以下假设,在其他经济体份额变化稳定在上半年水平下,美国、欧元区及英国下半年份额恢复至疫情期间水平,亚洲新兴经济体下半年份额由“攻”转“守”,参见图表16。综合计算,我国出口市场份额将在下半年较去年上升1.4个百分点,上涨幅度较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全年出口市场上涨幅度为1.5个百分点,全年出口市场份额维持在14.3%的水平。

  假定WTO统计口径下份额变动与CPB口径一致,那么2021年WTO统计口径下的出口份额的底和顶分别为14.7%和16.2%。2021年3月31日,WTO发布报告《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预测2021年全球货物贸易将增长8.0%。在此假设下,推算出2021年我国出口同比底和顶分别为7.7%和18.7%,参见图表17。

 

  (本文作者介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陈嘉辉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