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鑫:降准无熊市?

2021年07月09日17:50    作者:朱振鑫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朱振鑫

  7月7日晚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务院常务会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朋友圈一下子炸了锅。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一直是非常克制,体现出来的结果是边际收紧的,这种降准的信号看上去的确和基本面有点矛盾:

  第一,似乎与中央定的“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相矛盾,而且现在经济数据的确也不算差,PMI毕竟还在荣枯线以上,比这差的时候多了去了。

  第二,似乎与高通胀的现实相矛盾。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新财富首席就感慨,头一次看到前面说“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问题,后面提的解决方法竟然是适时降准,真是开眼了。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降准防通胀,这也算中国经济的一大发明了。

  其实这并不矛盾。

  第一,目前的高通胀并不完全是需求过热所致,更多的是因为海外疫情和国内碳中和导致的供给短缺,而且去年基数比较低,如果和前年比的话,通胀并没有那么高。

  第二,降准也并不代表就是要像2015和2019年那样大宽松了。我们之前讲过,货币政策调控正在逐渐从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关键是看资金价格,而不是看投放货币的数量。降准是一种标准的数量手段,而且这一次很可能还是像2018年那样,一是置换大量到期的MLF,二是定向的去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像是一个结构性的货币微调,而不是转向新一轮大放水。

  那对市场来说,应该如何去定调这次降准呢?

  既然不是新一轮放水,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明显的利好,更不是新一轮牛市的催化剂。稍微回顾一下历史你就会发现,历史上降准之后,整个股票市场在短期内竟然大部分是跌的,次日平均跌了0.4%,一周之内平均跌了1.3%,今天的市场除了创业板表现尚可,上证其实还是跌的。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想到那句“放水无熊市”,觉得有点矛盾。其实不然,“放水无熊市”并不是说只要有宽松,就一定是牛市。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大放水无熊市”。

  如果只是一些类似降准这样的对冲性的、结构性的宽松手段,利率依然没有降到相对较低的位置,那么对资本市场不会形成明显的利好,市场甚至可能因为业绩基本面的下滑而形成利空,就是经济变差了货币又没那么松,典型的就是2018年多次降准但市场很差。

  如果是降息这样的实质性的、全面性的宽松手段,利率已经降到了一个近几年相对的低位,那么对资本市场就会有明显的利好,不管短期表现如何,中期内市场大概率是走出一轮新牛市,典型的就是2019年降准的同时多次降息,随后才有了这一轮的牛市。

  那么当下的宽松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短期来看,更像是前一种情况。也就是说,首先肯定不是新一轮大宽松,不用过于兴奋。其次,虽然不是大宽松,但的确反映出目前中央的态度有明显变化。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开始新一轮复苏,中央也就逐渐的回收货币宽松,利率明显上行,比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去年最低的2.5%左右上行到今年的3-3.3%之间。所以直到今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我们看到的表态都是目前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也就是说宽松的必要性不大。央行也在反复的警告资产泡沫和通胀的压力,以至于市场担忧央行有收紧货币的风险。

  我们也提醒过大家,如果说通胀触发央行实质加息,那么会把经济拖入新一轮衰退,届时市场的风险就比较大了,就像2017年加息,2018年经济和市场都不行了。

  但从近期的货币操作和昨天的会议来看,这个紧缩的风险基本解除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变?显然是实体经济的情况不太乐观。虽然通胀不断飙高,但的确主要不是需求过热所致,实体经济依然有下行压力,这也是我们说的有点“类滞胀”的意思。

  接下来的货币环境也就基本清楚了:第一,短期不会收紧,加息进一步推迟,会继续保持稳的基调,类似2017年那样的加息风险解除。第二,操作上会稍微偏宽松一点,但也绝不是2019和2020年上半年那样的大宽松。

  对市场来说,这种夹缝中求宽松的货币环境会产生什么结果?

  对债券来说,短期加息的风险解除,是明明白白的利好。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建议大家转向“固收+”基金,就是因为债券资产在经历去年下半年的显著调整之后,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有配置价值的区间,而处于高位的股市不确定性和风险越来越大,债券的性价比提升。现在既然经济基本面比预期的弱,而货币比预期的宽松,那么债市就还有上涨空间,这也是昨天国债期货提前大涨、今天又跳空高开的原因,只要风险偏好不是特别高的投资者,都应该继续执行转向“固收+”的策略。

  对股市来说,影响是结构性的,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像二季度策略跟大家讲的,现在不是典型的复苏期,也不是典型的衰退期,宏观基本面缺乏趋势性方向,所以宏观因素已经不是主要的决定变量。和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风格主导不同,宏观上的风格正逐步让位于行业,微观层面的行业景气度和公司基本面成为决定市场的核心变量。

  对微观基本面仍在向上的高景气板块来说,牛市继续,比如科技里的芯片和新能源产业链。目前的A股处于长期慢牛的过程中,只有全面的流动性收紧才能产生真正的系统性风险,而目前显然不是,只要不是熊市,就一定有好的结构性机会,而结构性机会的核心就是微观的基本面。

  对微观基本面稳定增长,但估值较高的价值性板块,机会需要等待,比如白酒、医药等核心的消费赛道。这些板块基本面没有问题,中长期持有依然可以赚钱,但是短期的估值的确超越了他们业绩能承受的范围,PEG普遍偏高,这种的不是说完全没机会,但需要等待,下半年整体可能会在核心科技和消费之间轮动。

  对微观基本面没有增量甚至有下滑趋势的周期金融板块,风险已经大于机会。央行之所以放弃收紧,就是因为经济不如预期的强,那么这意味着周期金融板块的终端需求实际上也偏弱。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依然会因为供给端的碳中和和输入性压力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甚至像最近商品反弹得还不少,但是周期金融板块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大涨基本已经透支了这种预期,再加上本身这些板块也没有什么中长期价值,所以顺周期板块的风险加大。除了少数下游和科技消费比较相关的稀有金属(比如锂钴),上游周期板块的配置价值将大幅下降。

  (本文作者介绍:如是金融研究院执行总裁、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