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华5月工业利润点评:工业部门“量价”齐升,利润增长强劲

2021年06月27日14:32    作者:周茂华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茂华

  一、5月工业部门利润表现

   (一)工业利润增长强劲。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4%,比2019年同期增长48.0%,两年平均增长21.7%。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占68.3%。其中,有14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30%,8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0%;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33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

  (二)各行业利润分化明显。

  从41个行业利润表现看,原材料制造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增长较快,同比增长均超过30%;另外,医药行业利润增长明显。

  (三)三个亮点。

  一是5月单位成本下降。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75元,环比略降0.29元;

  二是应收账款继续回落。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1%,比4月末回落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

  三是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2020年6月以来整体呈现放缓态势。

  二、5月工业部门利润表现分析

  5月工业部门利润强劲表现主要是来自三方面因素,国内需求回暖,工业品“量价”齐升和去年低基数效应;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国内工业部门利润出现分化。

  一是‘量’增。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8.8%,两年平均6.6%,工业产出保持平稳扩张态势。主要是国内及海外需求持续恢复,国内疫情持续受控,托底政策继续对短板弱项给予支持,就业和收入稳步增长,加之疫苗推广,国内需求稳步恢复,5月商品零售两年均值达到4.9%,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同时,欧美疫苗推广,经济解封,疫情对经济限制减弱,需求呈现复苏态势,有利于我国出口及工业制造业,上半年我国出口继续保持高景气度。

  二是‘价’涨。5月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9.0%,量和价同比增长带动利润上升。从历史经验看,我国工业部门整体利润表现与PPI同比走势有较好拟合,一方面内需持续恢复带动工业品需求,另一方面,从41个工业行业分类看,与工业原材料相关行业盈利改善明显,这与大宗商品价格涨价关系紧密;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也推高了部分制造业投入成本;另外,医药行业整体保持盈利增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国内工业行业利润分化表现。

  三是低基数效应。由于去年特殊时期,突发疫情及各国封锁措施,去年全球工业部门需求大幅下滑,拖累工业企业部门企业利润明显下滑,基数低。

  另外,从三大亮点看,国内针对工业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效果有所显现,例如:企业经营单位成本有所下降;应收账款走高“逆转”,预示不少中小企业现金流有所改善;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低,结合利润保持强劲增长,一定程度反映工业企业部门整体经营状况、经济效益在提升,工业制造业部门结构在优化中。

  三、工业部门利润趋势展望

  从趋势看,下半年工业部门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触顶回落态势,但工业部门继续保持盈利。

  (一)工业部门利润呈现触顶放缓走势。

  一是下半年商品需求增长预计偏有限。目前,欧美疫苗接种推广,需求回暖相对明显,但从近期美国零售等数据表现看,疫苗持续推广对刺激服务业消费需求相对更为明显,而全球工业品需求方面拉动可能有限,预计维持平稳增长格局;

  二是PPI同比呈现触顶回落态势。从近期大涨商品价格走势看,下半年预计国内工业品PPI同比呈现触顶回落走势,“价格回落”带动工业部门利润略微趋缓,但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前中段,欧美央行继续天量放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存在一定支持;

  三是基础效应减弱。去年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基数稳步抬升,预计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有所趋缓。

  (二)工业企业继续保持盈利。

  主要是年内工业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有望维持较高水平,意味着国内工业部门有望继续保持盈利;全球需求仍处于复苏轨道,5月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及订单分项指数均处于高景气区域,反映全球需求仍处于复苏扩张轨道;同时,国内结构性支持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国内工业部门仍有望保持良好盈利状况。

  四、防范三大潜在影响

  从PPI同比增长结构看,上半年PPI同比上涨主要贡献来自生产资料,生活资料PPI同比增长温和,反映上下游价格传导受限;生产资料涨价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影响,5月制造业部门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PMI)升至72.8%,4月66.9%。

  需要防范三方面影响,一是工业制造业原材料价格走高,抑制部分制造业部门生产投资;二是防范大宗商品持续涨价导致部分行业扩张过猛,潜在产能过剩;三是继续防范居民端消费价格受影响。

  五、政策展望

  从5月工业利润表现及内外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看,国内货币政策总量稳字当头,更倚重结构性工具和改革手段精准支持,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进入稳定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是内需稳步复苏。从5月工业利润强劲表现,工业部门还是在“挣钱”,工业部门杠杆整体保持稳定,经营效益在改善,整体反映内需及外需整体仍在恢复;

  二是货币政策合理适度。5月PPI同比上升,工业部门实际利率在下降,从5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继续保持旺盛格局,工业产出稳步扩张,目前货币政策整体保持适度,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防范潜在风险。国内需要防范过度宽松货币信贷环境导致宏观杠杆率上升,局部资产泡沫风险;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美国等通胀压力显现,这些使得国内政策调整谨慎。

  但目前工业制造业复苏仍不够平稳,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导致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压力有所增大;全球疫情尚未完全受控,疫苗接种进展缓慢,变异毒株强传播力及全球存量病例基数仍大,以及下半年欧美刺激政策效果边际减弱,保护主义及地缘局势波动,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逆风,我国的外需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国内托底政策仍需要保持一定灵活性,继续为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提供支持,释放微观主体活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内需。

  整体上,国内政策需要平衡抒困促内需、防风险与促改革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作者介绍:任职于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擅长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研究,也有多年利率衍生品及外币债券交易经验 目前是多家专业媒体撰稿人和评论员。)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