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静:在线教育很尴尬,发展思路要彻底改变!

2021年06月02日15:46    作者:姜伯静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姜伯静

  最近,在线教育机构很尴尬。

  该来的,迟早会来!

  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在线教育,迎来了迄今为止最为严厉的处罚。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消息,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加上前期公布的对作业帮、猿辅导的查处情况,此次重点检查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3650万元。

  “虚构、夸大、诱导” ,是上述校外培训机构被处罚的原因。

  在线教育,虽然侥幸在几天前的传闻中表面上“全身而退”,却没有躲过这次罚款,让自己显得格外尴尬。

  时间回溯到数日前。

  当时,网上盛传“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开会,教育机构暑期不许开课”等消息,一系列传闻让在线教育行业风声鹤唳。

  虽然,不久之后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官方公众号“海淀教育”发布声明称此消息不属实,但其轰动效应已经足以让人关注。

  北京“教育机构暑期不许开课”等传闻证明,在线教育,依然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一旦关于教育方面的消息来临时,在线教育总是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显得很不自然。

  上述传闻还未澄清的时候,在海外上市的中概在线教育股,比如高途、好未来、新东方等,已经在股价上显出明显的颓势。这些上市公司面对传闻如此脆弱,根本原因是他们尚未找到持续有效且符合我们教育发展方向的盈利途径,且依然处于靠大把撒钱做广告寻求存在感的阶段,一旦政策有变,那就没有了“钱景”,所以才如此尴尬。

  比如,假如假期不可以上课的话,这对于致力于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在线教育机构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而对广告的限制规定,则可能会完全堵住他们“露脸”的机会。

  当然,海淀区教委的辟谣让在线教育机构暂时安全了一些。但是,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行为的顶格罚款,又让在线教育机构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策略:大把撒钱、虚假广告、价格欺骗真的能维持长久吗?

  最近若干年来,与“在线教育”最贴近的一个词语就是:倒闭潮。每一年,我们都能看到成队的在线教育机构倒下,然后又看到大量后继者跟上来。但尽管是这样,在线教育机构的数量依然是惊人的。其竞争的惨烈,可想而知。因为,利益的诱惑。

  但对于那些在多年的竞争中侥幸活下来、甚至能够熬到上市的在线教育机构来说,他们中一部分活的依然很艰难。前述被罚名单中的公司,就不乏知名上市企业,但并非都活的很好。

  下面,我们不妨几家头部机构的业绩。

  首先看高途。

  从“跟谁学”到“高途”,这家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根据财报,截至2021年3月31日,高途第一季度收入19.403亿元,同比增长49.5%。收入增加不少,但净亏损却达到14.259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1.4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逾10倍。

  接着看学而思。

  好未来财报的显示,2021财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16亿美元,同比下降5.26%,营业收入为44.96亿美元,同比增长37.35%;其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69亿美元,同比下降87.63%,营业收入为13.63亿美元,同比下降58.88%。

  第三,看精锐教育。

  精锐教育2021年2月28日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精锐教育营收9.32亿元,同比增长5.2%;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亏损1.7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1640万元相比,亏损同比扩大900%以上。

  以上三家,只是例子。当然,不排除有盈利的企业,但毕竟属于少数。

  正如我在前面所讲,在融资、烧钱、烧钱、融资中循环的在线教育机构,并没有找到真正合适的路径。

  更重要的是,日前,《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审议通过,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彻底解决。

  而当下,在线教育机构盈利的主要方向是深耕中小学领域,这种加大学生负担的经营思路,实际上增加了人们对某些因素的反感程度,例子不必多举,这与当下的大方向是相悖的。这个时候,在线教育机构的发展思路是不是要改变呢?对于那些还未上市的在线教育机构,未来的前景则更为迷茫。如果没有未来,谁会投钱?

  有传闻称,某上市的在线教育机构已经开启裁员模式。但是,这是最有效的策略吗?在线教育很尴尬,发展思路要彻底改变!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新闻评论奖得主,iDoNews 签约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