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永利
随着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公共互联网与智能终端发展移动支付,推动支付结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潜力巨大,是支付结算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支付结算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理应积极探索、科学监管,推动其健康发展。
移动支付是支付结算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创新重点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终端(目前主要是手机)与资金账户中心勾连,包括少量近场直接实现收付款信息交互,实现在现金、支票、银行卡等支付结算方式之外,新的非现金支付方式。一般情况下,移动支付涉及到资金账户中心,移动支付信息传递、身份认证或安全保护、资金划拨等方面的处理系统与运行平台,用户移动终端设备(需要下载移动支付使用程序),收款方接受移动支付的配套设备和程序,资金账户中心与跨平台清算中心(如网联公司)的连接与跨平台资金清算等。
移动支付从业机构并不仅限于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也是重要参与者。
移动支付可以大量替代现金支付,减少现金的印制、流通与管理的成本,加强货币支付合规性的监控。相对于传统银行支付结算方式,更多地依托公共互联网而非专用通讯网,具有单笔金额小,但在系统连接、支付处理上更加便捷高效,可以24小时不间断处理,有利于推动货币的非现金化、数字化、智能化。
所以,随着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公共互联网与智能终端发展移动支付,推动支付结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潜力巨大,是支付结算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支付结算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理应积极探索、科学监管,推动其健康发展。
中国移动支付取得很大成就
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中国在移动支付上独辟蹊径,在用户数量、产品种类、服务范围、使用频率、结算规模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优势,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移动支付公司,并且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发展业务。这也让不少人对通过大型互联网移动支付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快进程,甚至允许大型互联网移动支付公司自主创设或参与到超主权互联网代币的运行,增强中国在互联网移动支付与数字货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或影响力充满期待。
但对此还需要仔细分析、准确把握。
移动支付涉及到移动通讯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涉及到用户信息、支付保证金和交易数据管理,涉及到资金支付合规监管(反洗钱等要求)、中央银行支付结算总体监控与货币政策实施管理,涉及到民间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关系,以及反垄断与国家主权与安全保护等,是非常复杂的,并非只是支付技术与成本效率的事。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的高速发展,既满足了互联网交易发展的需要,在移动支付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特殊的发展条件。其中,相关法规建设(包括用户信息、支付保证金、交易数据等方面保护,支付业务边界及其与其他金融义务的区分,反垄断与反资本无需扩张等)和金融监管没有跟上,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并且由此引发了“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领域一系列重大风险隐患,近年来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相关法规建设与合规监管正在加强,移动支付发展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调整转型期。现在,即使在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难度已明显加大。
正因为如此,移动支付走出国门向海外发展,并不像在国内前些年发展那么顺利,在当地移动通讯配套设施建设、移动支付用户习惯培育、资金支付与信息安全合规监控等方面就遇到远比国内大得多的阻力。
所以,要推动中国移动支付走出去,增强中国移动支付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推动移动支付健康发展
首先需要加强国内移动支付的统筹规划与合规监管。要像当年推动银行卡标准建设以及中国银联国际化发展一样,将移动支付纳入整个支付结算发展规划中统筹管理。要像发展银行卡一样,推动移动支付扩大双向开放,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格局。推动移动支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反垄断、反资本无序扩张、将所有金融创新纳入金融审慎监管方面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特别注重形成移动支付领域引领世界的中国标准。同时,要推动移动支付公司切实增强自身素质、合规意识与公平竞争能力。还要积极拓展数字人民币在移动支付上的应用,形成数字货币发展的国际领先优势。
其次,中央银行和相关监管机构要加强与国际清算银行、SWIFT等国际支付权威机构及监管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参与到国际支付领域规则制定与秩序建设之中,提供中国智慧与经验。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与推广。积极探索联接各国央行数字货币之“桥”的规则建立与运行维护,推动新型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建设。
再次,加强移动支付与已经实现全球化发展的中国银联公司(银行卡)、正在加快发展的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公司(CIPS)以及移动支付终端设备公司等的合作与配合,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鼓励移动支付公司通过输出技术、外包服务、参股控股、独自经营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海外移动支付的发展,注重增强中国移动支付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跨境交易支付清算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移动支付公司发展到其他国家,必须满足所在国家的监管要求,原则上应该首先服务于中国客户走出去的消费支付,同时积极发展使用当地法定货币或数字代币服务于当地交易的移动支付结算,而不是首先使用人民币等他国货币进行当地交易的移动支付结算,也不应急于使用超主权货币进行跨境往来的移动支付结算。即使是中国在境内成功推出数字人民币,由于数字人民币仍属于中国央行主导的主权货币,其能否在国际上广泛使用和流通,仍存在不同国家主权数字货币的国际竞争问题,取决于不同货币在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综合比较优势,对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要积极推动,但也不能过于乐观。没有人民币的高水平国际化,要实现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高水平国际化和竞争力并不容易。
不要对超主权数字货币寄予厚望
移动支付更多地利用公共互联网,这与互联网超主权数字货币似乎存在密切相通性。
2019年6月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声称要运用区块链技术,联合上百家大型国际公司,在瑞士注册管理协会,共同推出和管理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新加坡币结构性挂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Libra,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让跨境汇款就像发短信一样安全便捷。这一度人让很多人对这种与多个国家主权货币结构性挂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充满期待,也对人民币没有被纳入其货币篮子充满担忧,认为Libra与美元挂钩比例高达50%,其推出将增强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甚至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体系产生巨大冲击,所以,要么中国鼓励自己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推出以人民币为主的类似Libra的超主权数字货币,要么鼓励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参与到Libra管理协会中,积极争取将人民币纳入Libra的货币篮子中,就像SDR将人民币纳入其中,并被赋予第三大货币地位一样。
但这种看法实际上完全漠视了货币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当今世界国家主权与司法独立难以消除,世界远未实现一体化治理情况下,这种与一篮子主权货币结构性挂钩的超主权货币设想根本难以落地,除非像欧元一样,一旦推出,其成员国原来的主权货币随之完全退出。一国范围内同时并存两种及以上流通货币是非常危险的,这已被世界货币发展史充分证明。Libra如果真的推出并广泛流通,势必会使其挂钩的主权货币陷入管理混乱,并会冲击这些货币的国际地位,特别是美元的国际中心货币地位,这对美元绝非加持,而是巨大挑战!
所以我一直强调,与一篮子主权货币结构性挂钩设计超主权货币的设想,无论使用什么技术,都是无法实现的。
Libra白皮书发布两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20年4月Facebook已经声明,将优选考虑推出与美元等值挂钩的数字代币Diem,Libra实质上已经停滞。
实际上,国际上有很多个类似Libra的超主权货币设计方案,如DEY、eSDR、圆币等,并不缺乏权威人士推动,但迄今为止同样没有成功案例。
只有与单一主权货币等值挂钩的数字代币才容易推出,但作为代币,只能用其挂钩货币兑换产生并保持100%的货币储备,只能用于支付不能用于信贷,要在设定范围内使用并接受严格监管,不可能取代其挂钩货币。
因此,设想由中国国际化发展的大型移动支付公司推出自己主导的以人民币为主的多货币结构性挂钩的超主权货币,并由此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其实根本不切实际,不要再心存任何幻想。
(本文作者介绍:前中国银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王进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