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彬彬:6月资金面还会稳吗?

2021年05月31日08:53    作者:孙彬彬  

  意见领袖丨孙彬彬团队

  摘要:

  5月资金面为何平稳?

  整体而言,5月银行体系资金的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不太能够找出一条清晰的主线,从已知条件观察,在央行投放平稳的情况下,地方债发行变化与热钱流入可能对5月银行体系资金整体宽松有所贡献。

  但要最终解释5月资金面的持续平稳,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和时间来验证。

  6月资金面还会稳吗?

  在不考虑央行投放的情况下,我们估计6月银行体系将释放资金1800亿元左右。但考虑到今年前期地方债发行滞后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完全排除资金释放可能存在较大偏离的可能。

  当然众所皆知,静态测算往往是错的,我们反复强调关键在央行,所以还是要动态分析6月可能影响央行决策的因素。

  5月宏观数据是喜是忧?这是基本前提。此外,通胀压力、热钱流入与机构行为也均是有可能引起央行关注的问题。至于央行关于“大庆献礼”的表述,市场还需要充分理解央行眼中的稳和市场眼中的稳是不同的。

  2019年以来,央行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和空间,对应在具体行为上,就是央行连续流动性净投放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节后资金面已经保持了超过连续3个月的整体平稳态势,不宜对资金面的持续宽松有太高期待。

  我们还是要提示6月资金面存在生变的可能性。

  对债市而言,尽管近期市场情绪趋于乐观,我们还是建议大家保持一份警惕。我们判断今年整个经济超预期下滑的可能性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利率有下限还是清晰的。从央行引导、包括政策语境对比,特别是我们跟疫情前对比,现在利率定价本身就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我们还是强调今年宏观的复杂性,拐点不清晰。鉴于此,我们继续维持已有的区间判断,以十年国债为例,还是看3-3.35%。

  整体而言,5月资金面延续了节后以来相对平稳的状态。但从趋势上看,特别是从银行间资金日内行情的收盘利率观察,5月资金利率一直在呈现震荡上行的局面,且月末资金面已经略有紧张,这一势头会否持续?6月资金面还会稳吗?

  5月资金面为何平稳?

  此前我们预期在缴税高峰的影响下,5月资金面将会有所收紧,但是预期中的资金面波动并未明显出现,继续维持节后相对平稳的状态,为什么?

  首先,5月央行投放保持了平稳,虽然投放极少,但是资金面稳定关键在央行,央行至少默许了资金面的稳。(如果大家质疑,认为资金面的平稳与央行操作无关,可以回顾一下过去央行增加投放甚至降准的背景下,是否同样会出现资金波动甚至紧张的情况)

  逆回购方面,5月央行维持了每个工作日100亿元的投放规模。MLF+TMLF方面,5月投放规模为1000亿元,与到期规模持平。

  而且,与4月类似,不同于往年,本月(截至5月28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也没有针对缴税或政府债券发行进行对冲,说明在央行看来,市场本身的流动性是足够充裕的。央行每日定量投放的100亿元流动性更多是在传递政策保持平稳的信号。

  根据财政部今年的缴税安排,5月仍是企业缴税大月,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观察,逻辑上缴税影响不小,当然因为财政数据还没有公布,具体影响目前还无法准确测算,目前可知的解释可能还是在政府债券发行,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

  5月包括国债与地方政府债在内的净融资只有7937.24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的净融资额为5873.54亿元。5月地方债净融资的规模不算低,但从公开报道的数据看,比照各省份5月计划发行的债券规模,5月实际发行的地方债还是较计划数少了2656亿元。

  但如果从环比观察,虽然5月地方债发行仍有滞后,不过较今年前4个月的发行情况已有明显恢复。包含国债与地方债在内,相较于4月,5月政府债的净融资额增长超过4000亿元。因此我们认为,地方债发行节奏的滞后只能够部分解释5月资金面的整体平稳。

  市场认为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紧信用宽货币,随着社融信贷的逐步回落,正好缓解了银行缴准压力,央行投放平缓,资金面自然宽松。今年以来社融信贷的回落有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的影响,除此以外,今年总量上信贷额度可能有所调控且投放节奏有所前移,以及房地产和非标仍处于严监管状态,所以社融信贷的表现是复杂因素的结果。至少目前谈紧信用还是有点不够准确。

  如果从绝对值观察,市场普遍预计今年5月社融规模在2.8万亿元左右,规模并不算低,对缴准压力的缓解有限。因此我们认为,紧信用也并非主要原因。

  最后,市场近期有所讨论的是人民币升值加快的情况下,有热钱流入但央行并未及时对冲导致资金面平稳的可能。这个可能性在逻辑上不能完全排除。

  问题在于,近期流入的热钱规模有多少?对5月资金面平稳的贡献有多大?

  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比较滞后,我们只能够借助一些相对高频的数据进行模糊比较判断。观察北向资金(沪股通+港股通)的净流入情况,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北向资金的净流入是比较快的,5月25日单日北向资金净流入就达217亿元。而从传统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数据观察,热钱流入确实存在加速的可能。当前我们并不能够准确地估计近期热钱流入的规模,但从近期财新网对香港热钱集结的相关报道,以及刘国强副行长近期关于外汇与热钱的表态来看,央行近期对热钱流入的关注有所提高,可以侧面验证这一可能性。

  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平稳,没有对可能的热钱流入进行对冲,这可能确实对4、5月资金面的整体平稳有所贡献。

  整体而言,5月银行体系资金的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不太能够找出一条清晰的主线,从已知条件观察,在央行投放平稳的情况下,地方债发行变化与热钱流入可能对5月银行体系资金整体宽松有所贡献。

  但要最终解释5月资金面的持续平,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和时间来检验。

  5月即将结束,6月资金面会如何?能否继续维持平稳?

  我们在观点上还是保持谨慎,可能会继续超预期,但是逻辑上提示风险的必要性在上升。

  6月银行体系资金变化情况

  我们依旧从货币发行(包含现金走款和银行库存现金)、财政存款、外汇占款和银行缴准四方面分析6月银行体系资金变化情况。

  (1)货币发行(包含现金走款和银行库存现金)

  从季节性变化来看,6月的货币回笼规模通常较小,2016-2020年回笼规模均在500亿元以下,且近三年均在200亿元左右,不是6月银行体系资金变化的主要因素。我们预计6月货币回笼200亿元左右。

  (2)财政存款

  从季节性特征来看,6月往往是财政支出大月,财政与税收收入则与5月大体持平,财政存款规模通常环比小幅下降,2017-2020年平均环比下降近3900亿元。

  考虑到今年政府债券发行相对缓慢,今年6月财政存款的变化情况可能不同往常。

  国债:

  2021年第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显示,5月有8期记账式付息国债、6期记账式贴现国债和2期储蓄国债计划发行。

  结合过往平均发行规模,我们预测6月国债发行规模约为5220亿元,到期规模为2429亿元,那么净融资约为2791亿元。

  地方债:

  根据财政部《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的要求:2021年地方财政赤字8200亿,而地方专项债额度为36500亿,合计44700亿。

  考虑到今年前5个月地方债发行较为滞后,5月地方债发行节奏逐步恢复,以及天气转暖后各地项目陆续开工的情况,我们预计,6月起地方债发行会有所恢复。

  基于各地已经披露的发行计划与实际情况,5月推迟发行的地方债规模为2656亿元,而目前6月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约为6500亿元,如果在6月全部发行上述地方债,6月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将达到9156亿元。

  不过,考虑到5月推迟发行的地方债规模占计划发行的比例已经超过33%,我们认为,即使6月起地方债发行有所提速,要在一个月内全部发行上述地方债也是有压力的。而且根据去年11月财库【2020】36号文的要求,政府债发行也还要注重均衡节奏。从这一角度来看,6月地方债发行也存在部分递延的可能。

  当然,也不完全排除在6月集中发放的可能,毕竟5、6月的地方债发行计划是在比较早以前就发布的,在新要求的规范下,市场也没有可以参考的先例。在此我们给出两种可能的情形作为参考:

  情形(一):6月地方债只按照计划发行约6500亿元。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下限。

  情形(二):6月地方债在完成发行计划的同时,还补充发行了5月全部递延的未发行地方债,总计9156亿元。这其实是有可能的,毕竟去年5月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就达到了创纪录的13025亿元。只是在今年的宏观环境下,我们认为这么做的可能性较小。

  综上所述,我们预测6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可能在1.17-1.44万亿元之间,取一个折中的水平为1.3万亿元,到期6449亿元,折中的净融资6599亿元。从净融资规模来看,这一估计水平与2017-2019年的发行节奏是相适应的。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2017-2019年财政存款的环比下降幅度,初步估计今年6月财政存款的环比下降情况,约为环比下降3900亿元。当然,可能存在较大范围的波动情况。

  (3)外汇占款

  今年前四个月出口保持强劲,但随着进口(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的恢复,贸易顺差已经基本恢复至400亿美元左右的近年来正常水平。

  而随着美元贬值、以及人民币兑一揽子货币汇率的提高,去年12月以来,银行结售汇差额开始跟随贸易顺差同步变化。

  而且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在结售汇完成后,并未及时与央行结汇,而是在外币流动性较为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交易。3月财联社报道称,北京某国有传统外汇交易大行在境内进行大量美元/人民币掉期交易。所以,除了去年12月与今年1月,外汇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外汇占款变动较大外(作为应对,当时央行调高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外汇占款的变动整体还是比较平稳。

  因此,即使5月人民币仍有一定幅度的升值,并且根据我们团队的预测,5月我国出口仍将保持强劲,外汇占款变动对银行间资金体系的影响也有限,增加100亿元左右。

  (4)银行缴准

  从季节性特征来看,6月法定准备金规模通常提升较快,但近年来波动较大。

  考虑到信贷额度可能有所调控以及房地产和非标仍处于严监管状态,后续信贷投放节奏可能会继续放缓,6月社融信贷数据增速大概率会继续回落,银行缴准压力估计小于去年。

  我们预计6月法定准备金增幅可能在2000亿元左右。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央行投放的情况下,我们估计6月银行体系将释放资金1800亿元左右,较5月份有所改善,基本符合季节性,因而估计静态资金面有平稳的可能。当然,考虑到地方债发行节奏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完全排除资金释放可能存在较大偏离的可能。

  当然众所皆知,静态测算往往是错的,更何况6月地方债发行还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我们反复强调关键在央行,所以还是要动态分析6月可能影响央行决策的因素。

  6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展望

  3.1.1. 央行有哪些关注?

  (1)5月基本面

  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整体不算弱,但也不算强,就业指标的表现较差,经济可能再度回到潜在增速以下。这是总体政策在年后有所调整的关键所在。因而,6月关键还在于5月经济基本面的评价。

  失业率无疑是央行最关注的基本面数据。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与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录得5.1%、5.2%,特别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仍然高于去年12月。5月如果数据有较大程度改善,自然会对政策行为造成影响。

  除此以外,工业生产和投资情况。

  从高频数据看,工业制造业方面,高炉开工率虽低于季节性,但主要受今年环保限产影响,近期回升趋势较好;轮胎开工率有所回落,可能受芯片产能不足影响,略弱于季节性;涤纶长丝开工率也有所回落,仍强于季节性;PTA开工率略高于季节性,近期回升趋势较好。

  基建方面,从EMAI周频挖掘机数据观察,整体仍处在较高水平。

  出口方面,集装箱指数仍持续上行,说明外需仍持续旺盛。

  综上所述,5月经济基本面整体仍呈现出较平稳复苏的态势,失业率指标进一步向政策目标靠近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基本前提。

  (2)通胀压力

  我们未从传统的螺纹钢、水泥价格等数据观察5月经济基本面,原因是近期当局着力保价稳供,意图抑制大宗商品市场过度投机。

  今年以来,PPI快速上行,对物价稳定形成了较大压力,也对中下游企业利润形成了挤压。结合基数因素,5月PPI可能创出新高,也可能年内高点。但需要注意后续走势。

  4、5月以来,当局密集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工业品通胀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保价稳供的措施。数据显示,近期工业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势头已经略有收敛,但是压力仍在。如果进入6月并没有看到进一步改善的迹象,通胀压力会同基本面仍然对货币政策构成决定性干扰。

  (3)热钱流入与央行对冲压力

  随着近期人民币有所升值市场关注度提升,5月27日,刘国强副行长对近期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也有明确回应: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在这一汇率制度下,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帮助企业‘炒汇’,自身也不宜‘炒汇’,否则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还会造成汇率大起大落。”

  我们这里不是谈人民币要不要升值的问题,而是建议市场合理估计升值背景下可能的热钱流入与央行应对,2015年811汇改以来,外汇占款表现并不显著,人民币双向波动中并没有对国内货币政策构成特别的干扰。

  但是最近的情况还需要保持警惕,在越来越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下,随着海外流动性变化,如果央行始终不进行对冲,热钱流入对银行资金体系的扰动可能一直存在。借鉴过去经验,这是国内资金面可能变紧的一个重要成因。

  (4)机构同业行为的异化

  持续超预期稳定的资金面,必然带来机构行为的变化,对于这一行为变化可能的结果就是同业杠杆。我们观察到5月商业银行继续通过存单补充负债。结合观察银行负债端债券发行情况与同业存单发行情况,今年以来这一情况总体维持,相对其他负债来源更显重要性。

  当然,5月月度的存单净融资规模已经快速回落至1972亿元,与前三个月4208亿元、5655亿元、4992亿元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同业链条的扩散是不争的事实,这可能也是近期资产荒这类声音愈来愈多的原因。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这一变化很容易招惹关注。

  (5)大庆献礼

  近期市场有观点认为,为了给100周年党庆献礼,央行至少在6月可能会继续维持较为平稳的资金面情况。市场有这样一种认识,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在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央行如此隆重突出,那么历史上是否出现类似的献礼呢?

  在201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有如下表述:

  “临近三季度末,鉴于监管考核、财政库款变动等季节性因素导致市场资金供求波动加大,中国人民银行提前应对,于9月中旬及时启动14天期逆回购并连续开展操作,满足市场跨季资金需求,保障了建国70周年大庆前和季末市场流动性平稳,也为中小机构管理好季末流动性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但有意维护市场流动性平稳,是否就意味着稳定?从复盘情况看,事实恐怕并非如此,2019年三季度开始资金面波动增大,利率逐步走高。因此,市场需要充分理解央行眼中的稳和市场眼中的稳是不同的。

  3.1.2. 6月央行操作展望

  综上所述,影响6月央行操作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基本面,特别是失业率指标。此外,通胀压力、热钱流入与机构行为也均是有可能引起央行关注的问题。至于央行关于“大庆献礼”的表述,还需要充分理解央行眼中的稳和市场眼中的稳是不同的。

  因此,对央行操作的展望还是要回到货币政策的重心上来。

  首先,结合4月央行发布会、政治局会议与今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货币政策“坚持跨周期设计理念”与“稳字当头”的重心并未转变。

  5月经济基本面整体仍呈现出较平稳复苏的态势,失业率指标进一步向政策目标靠近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基本前提。对应货币政策行为从顶层设计出发仍然存在收的可能,即使维持,最多也就是紧平衡。

  其次,“珍惜正常货币操作空间”与“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就意味着货币政策的下限。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提到,2019年以来,央行愈发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对应在具体行为上,就是央行连续流动性净投放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节后资金面已经保持了超过连续3个月的整体平稳态势,央行调整的可能性在加大。即使在基本面有待企稳确认的数据真空期,也不宜期待央行持续超预期的宽松操作。

  最后,我们继续强调今年形势确实复杂,部分中下游企业还没有完全走出疫情的影响、经济恢复尚不均衡、就业尚不稳固,当前宏观形势的复杂性决定了政策的复杂性,但是政策考虑的复杂性是否就决定了政策能够分化应对?我们认为逻辑上可行性存疑。

  在当前大宗商品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政策在提高关注,而且措辞上显著超越2017年前后,我们还是建议市场要保持警惕。我们预判当前政策在等待确认二季度经济再度回到潜在增速,以及通胀压力的持续性。

  政策利率维持稳定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判断,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仍是央行操作的关键。目前来看,6月有2000亿MLF、700亿国库定存与50亿央行票据到期,总计2750亿元的资金回笼,相对于1800亿元左右的静态资金释放,央行仍有从容的操作空间。

  结合5月央行操作。在面对逐渐演化的通胀压力、热钱流入与机构行为变化的情况下,央行调整流动性投放的可能性在加大,因此我们还是要提示6月资金面存在生变的可能性。

  小结

  5月资金面为何平稳?

  整体而言,5月银行体系资金的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不太能够找出一条清晰的主线,从已知条件观察,在央行投放平稳的情况下,地方债发行变化与热钱流入可能对5月银行体系资金整体宽松有所贡献。

  但要最终解释5月资金面的持续平稳,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和时间来验证。

  6月资金面还会稳吗?

  在不考虑央行投放的情况下,我们估计6月银行体系将释放资金1800亿元左右。但考虑到今年前期地方债发行滞后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完全排除资金释放可能存在较大偏离的可能。

  当然众所皆知,静态测算往往是错的,我们反复强调关键在央行,所以还是要动态分析6月可能影响央行决策的因素。

  5月宏观数据是喜是忧?这是基本前提。此外,通胀压力、热钱流入与机构行为也均是有可能引起央行关注的问题。至于央行关于“大庆献礼”的表述,市场还需要充分理解央行眼中的稳和市场眼中的稳是不同的。

  2019年以来,央行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和空间,对应在具体行为上,就是央行连续流动性净投放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节后资金面已经保持了超过连续3个月的整体平稳态势,不宜对资金面的持续宽松有太高期待。

  我们还是要提示6月资金面存在生变的可能性。

  对债市而言,尽管近期市场情绪趋于乐观,我们还是建议大家保持一份警惕。我们判断今年整个经济超预期下滑的可能性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利率有下限还是清晰的。从央行引导、包括政策语境对比,特别是我们跟疫情前对比,现在利率定价本身就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我们还是强调今年宏观的复杂性,拐点不清晰。鉴于此,我们继续维持已有的区间判断,以十年国债为例,还是看3-3.35%。

  市场点评与展望

  5.1. 市场点评:资金面整体偏松,供求均衡;长债收益率先下行后上行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零投放零回笼,资金面整体宽松。周一,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无逆回购到期,资金面平衡收敛;周二,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逆回购到期100亿元,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资金面先收敛后宽松;周三,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逆回购到期100亿元,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资金面平衡宽松;周四,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逆回购到期100亿元,开展2021年第五期央行票据互换操作,本期操作量为50亿元,资金面整体小紧;周五,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逆回购到期100亿元,资金面小紧。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零投放零回笼。

  受资金面小幅波动整体均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黑色系期货价格下,美联储隔夜逆回购规模创新高,美国减码QE预期等影响,本周长债收益率先下行后上行。周一,发改委提出采取措施抑制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债券市场消息面平静,在资金面稍显收敛的抑制下,长债收益率微幅上行;周二,早盘融出较为谨慎,临近午盘全面宽松,资金面先收敛后宽松,长债收益率微幅下行;周三,美联储高级官员提出减少大规模资产购买的可能,美债收益率明显下行,国内黑色系期货扩大跌幅,资金面平衡宽松,长债收益率微幅下行;周四,受跨月影响,资金面整体略显收紧,不过午后3点全面转松,长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周五,美联储隔夜逆回购规模创新高,我国通胀已传至中游,受跨月影响,资金面小幅收紧,午后4点转松,长债收益率小幅上行。

  (本文作者介绍: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