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南:无所不在的贷款APP如何去伪存真?

2021年04月30日14:32    作者:李庚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庚南

  有人曾预言,“将来,所有的商业巨头都是互联网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但金融属特许行业,金融产品属“专卖品”,互联网也并非没有边界;当上述预言逐渐被证实之日,必然也是监管觉醒之时。近年来,监管层在反复强调“凡从事金融均需持牌、纳入监管”的监管理念与导向,对互联网平台涉足金融的趋势日益关注。

  2021年4月29日,继两次约谈蚂蚁金服之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又一次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金融管理部门在肯定近年来网络平台企业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体系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当前还普遍存在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套利、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严重违规问题,提出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支付回归本源、打破信息垄断、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等七方面整改要求。这表明金融管理部门已把整治互联网金融平台摆在一个日益重要的位置。这亦或是对当下社会舆论热议的贷款APP泛滥现象的回应。

  无处不在的贷款APP因何而生?

  当下,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是:一方面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呼声依旧,另一方面却是“抢着放贷”的APP如蝗虫般涌现在互联网的空间。且不论这背后透着怎样的逻辑,现实情况是,无处不在的贷款APP正盘踞于我们的手机,渗透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消费场景。

  这并非危言耸听。几乎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App,你都能看到APP“虔诚”的微笑:借钱不!究竟有多少款这样的App?只要百度一下“贷款APP”,立马就有无数个贷款网页在恭候你。笔者尝试登陆一个名为“手机贷款app有哪些_贷款app排行”的网页,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陈列了526个贷款软件的平台(见下图)。

  每一个APP都散发着MONEY的“芬芳”:“0门槛”、“无抵押”、“信用贷”、“秒到账”、“额度大”。有的平台还非常“体贴”地把贷款软件细分为普通贷款、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分期贷款、上征信的贷款、不查征信的贷款、黑白户能下的贷款、用信用卡的贷款、app贷款等。

  这些大量存在的、干着贷款业务的APP究竟是什么身份,有着怎样的背景,有没有经过特许?

  登录上述网页逐一浏览,不难发现,这些马甲各异的贷款APP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定位。有的纯粹作为咨询平台,充当放贷机构的“抢单”的入口,如“淘钱宝”,定位于为借款需求者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牵线搭桥,被称为信贷人接单神器。有的背后对接着诸多金融机构,又如“榕树贷款”,其团队成员来自于谷歌、阿里、百度、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内外知名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有的属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旗下的产品,如“百度有钱花”,是来自百度金融旗下的消费金融品牌;有的则是直接的网贷平台,其中也有许多已下架的P2P平台。

  穿透来看,大量贷款APP的背后“金主”,除已出清的P2P网贷平台外,支撑的主体既包括商业银行、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也包括网络小贷公司,还包括许多电商和有流量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其中,大量或以助贷机构的方式存在,有的或为直销银行的入口。

  从存在的形式看,目前实际运行的贷款App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互联网+传统经济业务”,包括各种直销银行的贷款App(其背后或是助贷、联合贷模式);另一类则打着网络理财App的名义迷惑、欺骗用户,这种App往往高收益、高风险、承诺保本。此外,还有大量的以“躺赚”“走赚”“玩赚”等噱头吸引用户下载使用的所谓“赚钱”类App,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高收益、高返利为诱饵,骗取用户投入押金、本金为目的;二是以盗取、贩卖、泄露用户隐私信息为主要目的。

  可见,目前活跃于互联网的贷款App鱼龙混杂,消费者很难辨别哪些是“正规”,哪些是“不正规”,更别说如何避开隐藏在贷款App背后的陷阱了。

  泛滥成灾的贷款APP侵害了谁?

  贷款App的兴起无疑带来了消费金融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在促进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特别是服务长尾人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无处不在的贷款App,因其支撑主体结构复杂、良莠不齐,持牌与非持牌机构并存,规范与不规范交织,以至乱象丛生、饱受诟病。野蛮生长的贷款App不仅让用户不胜其扰,还可能暗藏着各种金融“陷阱”,让消费者落入“陷阱”而难以自拔。伴随APP“抢贷款”的是过度、无节制、不加约束的放款,其次生危害不可忽视。

  每一个APP背后都可能藏着嗜血的牙齿。从校园贷、裸贷,到各种套路贷款、“断头贷”,非法或违规贷款App的操作一次次挑战着社会的痛点,触及社会的公序良俗,引发了全社会对贷款App的底线思考。贷款App乱象至少给消费者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侵害:

  一是诱导贷款,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同时导致消费者过度负债。一些贷款App在贷款营销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使借贷者落入贷款“套路”;其实际利率远高于平台所展示的利率高,实为高利贷。一些贷款App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乃至无节制消费;尤其易对金融知识薄弱人群、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少年等产生误导。

  二是构织违约陷阱,催生“共债”风险。一些平台通过在临近还款日暂停运营、谎称故障等手法故意拖延甚至拒绝接受借款人的还款,恶意制造消费者违约,以达到收取高额违约金的目的。同时,唆使违约者通过其他平台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或“以卡养卡”,推动“共债”现象,导致借款人陷入债务重压的深渊,客观上埋下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酿成了一些社会悲剧。

  三是名为贷款,实为诈骗。一些APP打着为消费者提供贷款便利的旗号,实际上干着资金诈骗的勾当。诈骗APP模仿或者冒用其他APP的相关资质、商标等,往往出没于一些不知名的“借贷超市”,进行行骗。一旦有消费者“上钩”,就会通过线下的方式联系到借款人,以保证金或者检验还款能力为理由诱骗借款人转账汇款,然后逃之夭夭。

  四是暴力催收,引发社会问题。网贷平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了大量催收欠账的业务需求。由于缺乏市场监管,网贷催收行业鱼龙混杂,催收乱象迭出,曝通讯录、“呼死你”、“P图短信”、手机定位等暴力催收手段不停上演,对借款人的权益造成直接影响。近年来,因暴力催收而自杀的案例在各地屡屡发生,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五是过度采集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中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不良APP对消费者的侵害不仅让整个业态蒙尘,甚至可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对合规的APP形成挤出效应。不仅如此,App抢着放贷,将直接推动居民杠杆率上升,催生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等问题。而且,与实体经济融资难形成强烈反差的“抢着贷”,或将从整体上加剧社会经济的虚拟化程度。

  贷款APP乱象如何治理?

  作为互联网金融、各种金融科技平台的入口,各种贷款APP虽有形但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无论从强化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科技监管的角度,贷款APP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视角,也是识别各种“伪创新”、遏制金融乱象的最好切口。

  一方面,要扎好金融监管篱笆,以APP为切口,清洗非法放贷平台,增强对金融的敬畏。

  尽管“凡是金融业务均需持牌、纳入监管”已成为社会共识和监管最强音,但如何做到监管疏而不漏,切实遏制各种非法金融平台及业务,仍将面临现实环境的挑战。关键是按照行为监管理念,厘清监管边界,强化监管原则,正本清源,去伪存真。

  正如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4月24日举行的CF40论坛上所指出的,金融业作为特许行业,“不是线上、线下随便开个铺子,就可以卖金融产品。金融牌照有地域限制,未获许可在异地展业是‘无照驾驶’”,“无照驾驶”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对非法APP必须穿透监管,严厉打击。但是,在浩瀚的互联网空间,要实时监测、逐一甄别各种贷款APP身份的合法合规性显然并非易事,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与公安、电信等部门的协同与联动。

  贷款App之所以如蝗虫般存在的,通过各类网站、社交平台快速传播,一方面是因为“出生”成本低,而且不需要提供证件之类的材料,通过二维码、网站链接的形式直接下载;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注册审核不严或缺乏审核,缺乏相应的准入监管。虽然公安部门的努力能一定程度上打击非法APP,对金融科技背后的乱象形成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这终归是“善后”式的监管。要清理金融APP乱象,显然还须从源头开始。应加强部门联动,通过穿透式监管,从规范APP注册登记入手,对其背后平台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延伸监管。

  另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规范持牌机构行为。

  贷款APP因互联网金融而生。其背后的技术支撑是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背后的“金主”既包括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也包括非正规的、非法的金融平台。因此,规范清理贷款APP,除了对非法放贷平台的出清外,还要按照包容审慎的原则,强化对金融科技等新业态的监管,按照穿透性原则实施监管前置,真正落实“凡从事金融均需纳入监管”的理念与导向。关键则是按照行为监管理念与模式,厘清各种金融APP监管的边界,构建起真正的区别于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的监管框架,准确、及时识别金融科技创新背后的业态属性。

  在此基础上,要从法律法规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消费者保护意识等方面强化持牌金融机构的底线思维,推动机构回归本源。

  一是强化持牌机构的合规底线。要按照《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监管规制所设定的监管红线,严格约束互联网贷款行为;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等监管要求,严格规范金融产品供给主体的营销行为,特别前置APP的营销行为,遏制诱导式、误导式营销和过度营销。

  二是强化持牌机构的风险底线。要引导持牌机构站在全局的视野,防范个体经营风险传染、放大为系统性风险。其核心是要防范合规性风险背后的个体理想导致的集体非理性。关键是要防止层层嵌套、层层加杠杆,以及规范助贷、联合贷款行为。同时,要督促经营主体强化风险控制主体责任,强化贷前、贷中、贷后等关键环节的管理,特别要防止高利率下的逆向选择及因此造成的信用风险,以及因资产负债管理的缺陷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三是强化持牌机构的道德底线。要促进持牌金融机构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推出贷款APP方面切实强化道德底线思维。要在业务拓展中合理把握和认真甄别有效金融服务需求,主动对融资对象进行善意提醒、保护,把对融资对象的保护列为与提供融资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关键是落实适当性管理原则,平衡好自身商业属性和增加社会福利功能的关系。

  无创新不发展,这或是金融的信仰;但缺乏底线思维的创新,终将沦为定向收割韭菜的不道德的资本工具。对于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而言,需始终保持对金融应有的而敬畏。需牢记,网络的尽头不止是金融,更有监管。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范迪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