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启动了“黑字还流”计划,走出一条通过对外投资输出日元之路。本文对“黑字还流”计划产生的背景、效果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与当年日本有相似之处。研究“黑字还流”计划的经验与教训,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助推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黑字还流”计划产生的背景与逻辑
(一)“黑字还流”计划是推动日元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日美经贸矛盾也随之而来。日美两国多次在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发生贸易争端。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贸矛盾达到顶峰。1979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3万亿日元,1985年已达9.4万亿日元。在这期间,美国企业承受了沉重压力。例如,汽车业一直是美国的支柱制造业,但到1980年,日本企业已占据了20%的美国汽车市场,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和福特公司均出现亏损。
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两大核心诉求。
第一,美国企业界认为,日本企业的出口价格优势来自日元长期被低估,应使日元汇率升值。这一呼声后来转化为里根竞选连任总统时的政策主张之一,给日本带来巨大外交压力。
第二,美国金融业界希望日本金融业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并推动对外开放。美国金融业界认为,日元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低估,与日本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不够、对外开放水平低有关。此外,外国资本也希望能更多分享日本经济快速成长的好处。这都要求日本金融业加快实现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但是,鉴于日本相关改革进展较慢,为了产生倒逼效应,美国提出应大力推进欧洲日元市场发展。如果日本企业可以在境外以较低成本发行日元债券,这将对日本国内金融业产生压力,倒逼国内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欧洲日元市场,实际上便已吹响了日元国际化的号角。
从日本角度来看,日元升值、金融业开放的益处主要体现为:一是能够维护日美关系。二是有助于促进本国金融业发展。三是在“雁阵模式”鼓励下,日本企业也在探索大举对外投资。
因此,虽然并不完全情愿,但经过谈判和妥协,日本签署了包括《广场协议》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日元国际化,带动本国企业对外投资,日本启动了“黑字还流”计划。
(二)“黑字还流”计划的主要特点
第一,大规模的日元对外投资行为。当时,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中,运用美元的交易成本最低。“黑字还流”计划资金规模大,累计总金额达650亿美元,约占1985年日本全年GDP的4.6%。其中,超过七成资金为日元贷款,从中可看出日本政府促进日元国际化发展的意图。
第二,采取“低利率+附加条件”的贷款政策。一方面,“黑字还流”计划的借款条件非常优越。例如,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的贷款年利率通常为2.5%-3.5%,偿还期限一般为30年(含10年宽限期),贷款中赠予部分不低于25%。相比之下,当时日本十年期国债年化收益率可达5%左右。另一方面,廉价的“黑字还流”贷款往往会有附加条件,要求借款方获得日元资金后需用于购买日本产品或设备,这对日本企业“走出去”有促进作用。
第三,日本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日本政府直接向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出资,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日本输出入银行、日本特别基金等半官方机构对外大量输出资本,日本还成立了公私合营投资基金对产业项目进行股权融资,帮助私人资本分担风险。
二、“黑字还流”计划推动了日元国际化,但长期效果有限
(一)后发制造业大国面临如何对外输出本国货币的难题
为促进货币国际化,必须找到一条能使货币源源不断输出至境外的渠道,而且流出的货币要多于流回的货币,货币国际化才可持续。一是在货物和服务贸易中对外更多支付本国货币,形成贸易逆差。二是在对外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国货币。美国国际贸易长期逆差,通过第一种渠道输出美元。但是,对日本这样的后发制造业大国来说,在货币国际化初期,这一条路却很难走通。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长期顺差。二战后实现经济腾飞的国家,往往都紧密融入全球分工,以制造业见长,一般表现为出口多,进口少。而要想通过国际贸易对外净输出货币,需在出口时使用的本国货币数量,明显少于在进口时使用的本国货币数量。这对于后发制造业国家难度较大。
第二,美欧是重要贸易伙伴。日本每年约20%-30%的进口金额来源于美国和欧洲,在贸易谈判中,日本进口商要想劝说对方普遍放弃美元、欧元(或德国马克),转而接受日元,谈判难度较大。
第三,石油等大宗商品为主要进口商品。石油、煤炭、矿石等资源品在日本进口中占很大比重。例如,2008年,仅进口石油一项,便超过了日本全年总进口额的20%。根据国际惯例,这类大宗商品均主要以美元定价并结算。
即使在日元国际化巅峰期,在日本出口中,以日元结算的贸易比例约占40%;在进口中,以日元结算的贸易比例仅占20%。这就说明,日元非但不能通过国际贸易流出,反而会通过国际贸易流回。
(二)“黑字还流”计划开启了通过对外投资输出日元之路
为此,日本只得尝试通过对外投资输出货币,但这也存在一些难题需要解决。
第一,如何引导私人资本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只向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投资,对促进货币国际化帮助不大。因此,只能寻找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突破口,这也需要私人资本大力配合。
第二,如何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效降低国别政治风险。日本企业的对外投资需要获得东道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与配合。日本与中国、东南亚国家都有沉重历史包袱,这无疑会使日本投资者产生顾虑。
第三,向哪些领域投资,如何控制投资风险。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营商环境较差,投资风险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政府量身打造了“黑字还流”计划。
第一,“黑字还流”计划引导日本企业向发展中国家特定领域进行投资。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受日本政府委托,具体负责提供资金援助贷款,主要对象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及其机构,也对一些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关的日本企业提供贷款资金。既发放针对某一项具体投资的项目贷款,包括工程项目贷款、工程服务贷款、改扩建贷款等,也为受援国的某一经济计划或方案提供贷款。
第二,通过加大援助力度,改善与被投资国家的关系。在“黑字还流”期间,日本政府发展援助金额迅速增长,曾位居全球首位,有助于塑造承担国际责任的形象。
第三,“黑字还流”计划分担了私人资本的投资风险。由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与私人企业共同持股,组建成立了日本国际发展组织,针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建设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尤其是对风险较大、私企独立承办难度大的项目给予支持,配合辅助“黑字还流”贷款项目和企业对外投资实施。
从数据来看,“黑字还流”期间,正是日元国际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从贸易计价来看,1987年,日元在日本出口产品中计价比例约为35%,在进口产品中计价比例约为10%,到90年代初,二者分别升至约40%和20%。从国际外汇市场交易来看,到1989年,日元在国际外汇交易中占比升至28%,仅次于美元。在这一时期,日元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但“黑字还流”计划及其所带动的对外投资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日元国际化面临两难境地
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发放贷款对外输出货币的模式有局限性。一旦贷款到期,不但需归还本金,还要额外归还利息,只能靠借新债还旧债,这不利于货币国际化发展。
一方面,如果货币发行国持续大力对外投资本国货币,就会使其他国家以该货币计价的外债不断增加,债务危机风险逐渐加大。
另一方面,如果货币发行国降低了对外投资本国货币的规模,就可能导致货币国际化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随着还款到期而逐渐步入低潮。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高峰后,日元国际化再难有突破。1999年,日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占6.37%,2009年滑落至3.23%;1989年日元全球外汇市场交易占比达28%,2007年下降至17%。这既是由于日本经济衰退所致,也与“黑字还流”计划等对外投资陆续到期、境外日元连本带利回流日本有关。
三、“黑字还流”计划未能有效引导日本企业“走出去”
“黑字还流”贷款限定需用于购买日本产品或设备,初衷是希望帮助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和出口,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好。
在理想情况下,对外投资应形成这样的格局:一方面,制造业大国在由生产出口中低端制成品,逐渐转变为生产出口中高端制成品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可将中低端制造业产能通过对外投资转移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得到投资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并出口,获利后归还贷款本息。
但正如前文所述,在对外投资初期,由于发展中国家营商环境较差,政治风险较高,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比较弱。因此,日本政府启动“黑字还流”计划,帮助私人资本分担投资风险,降低政治风险,来引导本国资金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投资,以期早日形成以日本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国际产业链,产生规模效应。
但是,日本大量的对外投资却并未遵循“黑字还流”计划的引导。首先,不是侧重于发展中国家,而是大量涌向美国和欧洲。1965-1985年,日本投向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资金比例分别为30%、13%和23%,但1986-1990年,对美欧的投资比例已升至67%,对亚洲投资比例却降至12%。此外,不是侧重于制造业,却大量涌向非制造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20世纪80年代初,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对外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6.3%和59.2%,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制造业占对外投资的比重降至22.6%,非制造业占对外投资的比重则升至75.5%,其中,房地产行业占非制造业的比重由1981年的不足3%快速升至1989年28%,金融行业的占比也由13%升至30%。
这为之后的投资失败埋下伏笔,也无助于培养以日本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私人资本对外投资有盲目性,“黑字还流”计划未能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四、“黑字还流”计划的启示
“黑字还流”计划本身的设计是比较好的,曾对日元国际化和日本企业“走出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外在政策环境不佳,以致长期成效不理想,其教训值得反思。
第一,日元快速升值干扰对外投资进程。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快速升值。到1995年,虽偶有反复,但日元总体保持升值趋势。
一方面,货币快速升值,以及因长期升值而催生的投机行为,使得汇率价格信号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供需情况,刺激日本企业多次出现针对海外房地产和金融业的不理性投资。
另一方面,日元持续升值不利于投资海外实体经济。外国企业在接受日元贷款购买设备后,如能将产品直接出口给日本,赚取日元外汇,在还本付息时尚可规避汇率风险,但如果赚取的是其他货币,将因日元升值而遭受经济损失。例如,1988年,我国湖南省的几家纺织企业借“黑字还流”贷款约5.7亿日元用于进口生产设备,约定年利率3.5%,1994年全部还清。1988年,人民币与日元汇率约为1:26,而到1994年时,汇率已变为1:11。这几家企业产品多用于内销,盈利速度赶不上日元升值速度,导致“黑字还流”欠款越还越多。
第二,充足的财政实力是官方有效引导对外投资的重要保障。“黑字还流”计划于90年代初结束后,日本政府再未发起新的类似计划,政策后继乏力。究其原因,与政府财政实力有限直接相关。政府财政出资和政策性银行出资,是“黑字还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私人资本跟投的关键。1990年,日本中央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例只有52.89%,但随着日本经济步入“失落的二十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恶化,政府债务也随之激增。2015年,中央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例已超过197%,15年间增加了近150个百分点,日本政府再难发起新的“黑字还流”计划,无法对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发挥持续的引导作用。
第三,不宜过早放开资本项目管制。1980年日本颁布《外汇法》,1983-1989年间日本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离岸市场发展的举措,不断放松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虽然初衷是希望倒逼国内金融改革,却因国内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引发了严重的金融风险。1986-1989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差额合计约16万亿日元,但对外证券投资差额却累计达45万亿日元,大量资金流向境外资本市场,而非实体经济。此外,大量资金在流入日元离岸市场后又流回日本,催生了日本股市泡沫和房地产市场泡沫。
第四,促进货币国际化,关键是要不断提升本国的经济金融实力。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金融市场规模和效率、国际政治地位等因素是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黑字还流”计划能够加快货币国际化速度,但不能提升货币国际化水平的上限。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总量直追美国,人均GDP更是超过美国,日本金融业也取得长足进步,在此基础上,“黑字还流”计划使日元国际化从较低起点,快速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到90年代后,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不振,日元吸引力随之下降,日元国际化水平下滑已难以避免。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谭兆彤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