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堂PET追踪每周疫情经济:震中轮回欧洲?

2020年09月30日16:18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罗汉堂

  罗汉堂基于全球公开可得的大数据,开发了“全球疫情经济追踪体系”(Global Pandemic Economy Tracker,简称PET),并由新浪财经中文独家首发!

  全球新冠死亡人数超百万,震中轮回欧洲?

  截至9月下旬,官方统计全球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经达到3300万,死亡人数超过100万。整体死亡率3%。虽然疫情震中国家美、印、巴、俄新增病例均有所减速, 但全球疫情的扩散并没有减速的趋势,官方统计日均新增病例接近30万,死亡人数超过5000人。和其他地区疫情出现相对缓和的情况相比,9月以来欧洲各国疫情的第二轮涨势非常显著。

  欧洲第二轮疫情反弹从西欧向中东欧蔓延

  中东欧国家受第一轮疫情影响复杂

  春季到初夏欧洲的第一轮疫情主要影响了西欧国家,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等损失严重,死亡率最高的比利时每百万人死亡人数超过800人。相比较而言,大部分东欧国家在第一轮疫情中所受的影响较低,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在疫情早期和中国的人员往来密度相对较低,以及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在欧洲疫情爆发之始就推行了比较严格的社交隔离。官方数据显示,中东欧17国在第一轮疫情中最严重的阶段每百万人每日新增病例最高不超过15人,远低于西欧国家的每百万人每日新增约80病例;前者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和死亡率也大大低于后者。

  从经济表现来看,除了希腊和克罗地亚,其他中东欧的欧盟国家的二季度GDP增长率相对表现均好于欧盟平均水平(-14%),更好于疫情最严重的西欧和南欧国家,最好的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和北欧的挪威和芬兰表现相当。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在第一轮疫情中采取的”拉平曲线”策略和较迅速的行动比较成功,以相对较低的社会经济代价防止了疫情的大范围爆发。

  从失业率来看,中东欧和西欧国家的二季度表现基本相当,这也许和西欧国家迅速地提供了更多的远程工作的机会有关。一直以来,因劳动力成本低、受教育程度高以及更靠近西欧,中东欧国家成为了投资热门。但第一波疫情显著得抬高了中东欧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影响了其原具优势的营商环境。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第二季度,欧盟每小时劳动力成本增长4.1%,其中增速最快国家的前五名中有四个中东欧国家 - 罗马尼亚(16.1%)、葡萄牙(13.5%)、立陶宛(12.4%)、匈牙利(12.2%)和保加利亚(10.7%)。

  二季度相对经济损失较低难以掩盖疫情影响债台高筑的中东欧国家的严重程度。例如匈牙利财政赤字的水平在短时间内从占GDP的1%,上升到了3.8%的水平。欧盟复苏基金的受益国除了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南欧国家,其他均为中东欧国家。例如克罗地亚和保加利亚收到的净收益将占其疫情前GDP的10%以上,希腊收到的净收益则占其疫情前GDP的9%,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中东欧国家短期的债务隐患。

  中东欧国家经济复苏和第二轮疫情增长并行

  第一轮疫情中,各国的检测能力都严重不足,大量的病毒携带者未能进入官方统计,对疫情严重程度的评估造成一定的干扰。多个国家研究机构对此开展了统计和模型研究,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模型测算结果显示,第一轮疫情中西欧国家的实际新冠感染水平可能达到官方公布的20倍,最高每日新增病例达到每百万人1800;中东欧国家的病例数也被低估了一个数量级。因此,尽管官方统计数据看上去中东欧近期疫情翻倍迅速,但实际疫情比之前4月份最严重时期仅略高一些(下图右上)。同时,尽管从官方数据来看,西欧国家目前的病例增长率仍高于中东欧(下图左上),但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中东欧国家的每百万

  人新增感染率自6月起就已经超过西欧,并保持至今(下图右上)。

  面对疫情的第二轮,边境管制问题重回台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夏季取得少许复苏的旅游业会受限制,加剧中东欧就业问题。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测算,目前欧洲有超过700万个旅游相关工作岗位受到威胁,高于6月份600万个的估计。因此,多数中东欧国家不考虑再次采取封锁政策,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等国的日度经济相对活跃度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下图)。捷克总理巴比什于9月21日表示政府不想关闭经济,将采取与春季不同的防控手段,希望能在公共健康防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过去一段时间,中东欧国家在新冠检测水平上取得了持续的提升,和西欧国家的水平差距不远(下图左下)。截至9月底,西欧国家的新冠检测阳性率均逐步趋于稳定在4%上下(下图右下),中东欧国家的阳性率则有缓慢但持续的上升,同时也趋近达到西欧国家的水平。但在感染病例的追踪上,中东欧国家进展有限,例如波兰是中东欧数字追踪应用水平相对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其渗透率仅为2%。可以预见第四季度,随着流感季节的到来,中东欧国家在平衡控疫和经济复苏两方面的压力会很大,不排除部分国家出现疫情的爆发,甚至被迫再度采取封锁政策。

  中东欧国家疫情经济走势

  中东欧经济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复苏,相较于4月份,8月份波兰PMI增长了58.6%,捷克增长了39.9%,希腊增长了67.5%。IMF曾预测,2020年新兴和发展中欧洲国家经济增长将为-5.2%,收缩程度小于英国的-6.2%和欧元区的-7.5%。但第二轮疫情的到来为这一复苏的可持续性打上了一个问号。欧盟委员会联合中心的模型研究显示,在大多数欧盟国家,政策反应只能部分缓解新冠危机的影响,中东欧国家的年度影响整体上要高于西欧国家。

  但中东欧国家经济的复苏也存在着一些机会,尤其是数字化方向。第一波疫情期大幅促进了中东欧国家数字服务的大规模渗透,线上超市的顾客数量增加迅猛,线上订单的平均客单价从疫情爆发前的86欧元增至96欧元,在线超市销售额倍增。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第一波疫情以来,中东欧至少访问了一项在线服务的人数增加了15%,线上服务新用户接近1200万,超过了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三个国家人口的总和。

  数字化正在成为中东欧可持续增长的下一个驱动力,到2025年可能贡献2000亿欧元的额外GDP。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显示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区域连通性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的欧盟15国(EU15),到2030年缩小与欧盟15国之间基础设施差距的50%,每年将花费GDP的3%至8%。在这一领域,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后疫情时代存在着广泛和深远的合作空间。

  全球其他地区疫情经济动态

  罗汉堂的全球疫情经济追踪体系(PET)显示,截至9月25日,在132个被追踪的经济体中,进入恢复期的为88个,另外44个国家仍处于应对或低谷期。本周恢复期国家的整体经济活跃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回到93.7%的低位;应对或低谷期国家也下降到了90.2%。

  分地区来看,除欧洲外,全球所有其他地区的相对经济活跃度近期都有所下降,区域间差异格局略有变化,西亚、南亚和北美地区的活跃度水平仍低于90%,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过去一个半月以来持续下降。

  (本文作者介绍:罗汉堂于2018年6月26日在杭州成立,是由阿里巴巴倡议,并由社会科学领域全球顶尖学者共同发起的开放型研究机构。罗汉堂首批学术委员会委员以经济学家为主,包括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汉堂将携手更多的全球社会科学家和实践者,研究数字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深刻理解并主动参与这一变革。罗汉堂的研究服务全社会,应对最重要的全球挑战,并着眼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

责任编辑:张缘成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