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宋向前(加华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
“当前的股市,如何用一句话激怒两拨人?——美股有特斯拉,A股有茅台。”
大家被激怒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是耗尽存款买不起一手茅台,有人是悔不当初满仓踏空特斯拉。当前茅台和特斯拉的市值都在2万亿元人民币上下,但作为中美两国股市的代表作品,茅台和特斯拉背后是资本市场的不同价值观。
说实话,我也爱喝茅台,的确是好酒。
赤水河畔的优良水质、特殊的微生物发酵,“12987”的生产工艺,茅台不醉人,全醉在心里。时间酿造出了美味,但也让它背后的问题积重难返。
从2016年的140元上涨到2020年7月16日的1614元,茅台的市值甚至比贵州省2019年的GDP还高出3200亿元。
消费行业的投资,我也算是老兵了,但茅台涨得越厉害,我心里的忧虑也就越多。
茅台是谁的茅台?
行为金融学中有个概念叫做“Mental Accounting(心理账户)”,意思是说对于不同类型的资金在消费者心里的衡量程度是不同的,这也是消费品差异化定价在个体层面的缘由之一。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我们的人群分层现场太明显了。有在大型商务宴请上出现的高端白酒,也有下沉到乡镇给撸串小年轻们喝的口味白酒。具体到茅台身上,买得起茅台的喝茅台,买不了茅台的江小白,这没什么问题。
有问题的是什么?非理性溢价。
白酒的年份酒是喝茅台的人最爱谈论的话题,到底年份酒是不是个伪概念?每个爱酒之人都各有判断,但假使是年份酒文化更深的欧美,红酒的品质与价格也全然不是只有年份这一个标签。
产品本身的价值最有可能被标签所异化,也是散户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遮纱布。
这不是一个成熟资本市场体系的好兆头。
其次,茅台在机构投资者眼里,还不简单是个消费品和配置池里的一只普通股票。
白酒在中国的确是个好行业,是高频刚需的快速消费品,商务家庭个人场景都有,品牌概念强且在产业链上游先货后款、下游先款后货,现金奶牛。
公募基金的排名压力、私募基金的业绩评估机制,经常与基本面脱离的技术指标,都反向塑造了机构投资人的“集体意识”——熊市避险,牛市加仓,茅台首选。这一来一去,茅台的股价不断升高,价值高估带来的风险积聚也越来越强。
白酒这个行业大概5万吨的终端需求,八成以上都在茅台的“未来战略规划”里了。这样的故事真的会被资本市场buy in吗?
谁都不知道这4万吨的白酒最终有多少被喝下去,有多少被贴上年份的标签存在酒窖里等升值,甚至有多少会被当初落马的高管们一样,被一瓶瓶倒进下水道。买的不喝,喝的不买。
茅台不是服务中国老百姓的茅台。它更多的是消费时代人们对于畸形身份认同的买单,这无法对社会生产力带来正向激励,反而是扩大生产关系不平衡的背后推手。
甚至,茅台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品牌。它是中国当前生产环境与市场转型中,特有的某种社会要素。正如酒总让人半醉,但复杂世界里大家或许都不想太清醒。
众人皆醉时,愿意清醒的人少。但他们不该泯然。
按照总理的说法,6亿人的月收入不过1000元。这6亿人大概率买不了茅台(消费者)、卖不了茅台(经销商),甚至忙活几年也买不起茅台的一手股票(投资者)。
与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扯不上关系的品牌,却在消费品赛道里独享由于“高频刚需、品牌强势”所带来的估值溢价,它背后的最大风险,绝对不是“茅台不跌,牛市不来”这么简单。
对非典型茅台的“冷思考”
茅台被资本异化后的社会成本太高了。
众所周知,不论是茅台酒本身还是茅台股票,都称得上是个理财产品。
它首先是畸形的价值判断之下,机构资产配置异化带来的结果,并进一步导致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其他优质资产的配置缺位。资本配置问题加剧了好公司供给不足、宽松资金面下需求得不到匹配的顽疾,市场之上投机心态盛行,对居民就业、福利经济、企业家信心等等,都会造成长远的伤害。
这才是茅台价值体系下的最大风险,也是我们脱离茅台谈茅台的内涵意义。
一段时间内,茅台承载了机构投资者对于“价值投资”的认知,抱团捧茅台成为了某种观念正确。
茅台的前十大股东结构里机构占据八席,大品牌业绩稳历史收益高支撑了机构的广泛配置。这样的个股筛选在机构的策略里太简单了。加上我们对于公募基金经理的排名、私募基金的业绩评价标准等等,导致茅台成为牛市追仓、熊市避险的典型资产。甚至前两天官媒直接引发的茅台暴跌,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机构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所致。
机构的钱是本应该最有价值观的钱,它承担的不是简单获利离场的使命,更是共同塑造一个更成熟通透、配置高效的资本市场体系。
大量的资金如果都涌向过分高估的企业,造成与之价值不匹配的高溢价,中国其他的好技术、好品牌,更多贴近普通消费者、真正“高频刚需”的消费品企业,和那些依赖于技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科技企业们,它们的日子可能都不会好过。
更进一步说,许多好企业、好企业家不敢上市,很多好的价值故事大家无法沉下心来倾听和钻研。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下,熊彼特的创新定律不再适用,巷子深处的好企业找不到出路,资本市场的优质资产供给减少,会出现严重失衡。
好资产出走海外,我们也只能喟叹不断。
如果市场结构真的走到这一步了,投机心态会淹没价值投资的呼声,成为市场主流吗?资金面的宽松会形成对实业投资的进一步挤出吗?
能够上市加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失去着力点,背后千千万万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在社会福利层面遭受到重创、重创。
我们都应当自问一句,中国社会的发展难道是依靠着资本抱团推升的一瓶白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茅台归于平稳,中国经济才有可能健康向上。
做个简单的数据对比,贵州茅台的市值已经相当于五分之二个腾讯或阿里巴巴,2个美团,2.5个拼多多,3个京东,7个百度,18个爱奇艺或B站。
2020年发生了许多魔幻的故事,但价值会始终在故事的最深处等着。
它告诉你,变化之外,终有不变,一切透支未来的东西最终都将回归其应有的价值。
品牌是有价值观的
众所周知,茅台成为A股股王,水面之下和炒作营销、腐败溢价脱不了干系。
但茅台要真正拂去浮沫、回归时间之酒的本源,而不在摇摆和下坠里摔出高空,它最需要的正是解决炒作和腐败这两大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在于管理层宣扬的经销商体系整顿、打击黄牛等表面手法。在任之人都有改革动机,但改革动作变不变形,上层推行的改革方案是否能精准落地,中国人可太有经验了。就像某些主打保健的品牌,制造消费者对于资源稀缺性的焦虑和盲目追逐并以此获利,这生意能长久吗?
品牌终归是有价值观的,不能让手上这副好牌打烂。
做消费品投资20多年了,文和友的文宾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创始人之一。在做超级文和友的产品提案时,很多精酿啤酒品牌想入驻进来。大家都知道精酿在中国发展只是起步,单瓶的售卖价格在20-30元不等,是大众意义上的小资消费了。
这些品牌给的条件都很丰厚,和文和友做品牌联名的想象空间也非常大。但文宾当时说了一句话,“你得给我做到10块钱以内,否则超级文和友肯定进不了。我们都是让普通老百姓来吃饭的地方,哪里能有这么贵的啤酒嘛。”
文和友的小龙虾至今人均保持在100元上下,低于其他连锁小龙虾餐厅。看场戏、吃个小吃的价格不会超过20块钱,文和友美术馆也只需要几块钱,就能看个遍。
一顿好吃的饭,一场好看的艺术展,一顿把酒言欢的朋友相聚,都应该是日常的。
“一手抓市井,一手抓市民,才能有市场。”
这是品牌的理想,这些故事都是藏在产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消费者是聪明的,我不说你可能不知道,但隐约之中你总会感受到的。感受到之后你会再来,品牌得到了很多次和你沟通、交互的机会,你和品牌之间,就会因为相似的价值观而产生情感的链接和归属。
当代社会,谁站上了情感的赛道,就领先了后来者半程。而往往,走完半程就赢了全场。
(本文作者介绍:加华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