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林:A股能走出波澜壮阔的牛市吗?

2020年07月06日16:38    作者:李德林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德林

  有一个巨头的老板,经常在一个小群里问:牛市来了吗?总是被超级机构的人嘲笑:你的公司一直都是牛市,你关心哪门子牛市啊。老板有一个癖好,各行业的龙头股都买一百股。不为赚钱,只为见证历史。现在,你在见证历史吗?

  一大早,老板又在群里问:这一次牛市总来了吧。这一个星期,老板的仓位里终于没有冒绿光的股票了,全线飘红。现在他又关心一个问题:会不会像2015年那样高潮爽一时,几年都缓不过劲来。

  券商一马当先,连续万亿成交,今天成交15661亿元,创5年新高,各种社交场合你不谈牛市,都不好意思说你是炒股的,就连广场舞的大妈们都忙着回家看股票。牛市是不是真的来了呢?第一个指标就是看成交量,万亿成交是一道门槛。 

  2015年的万亿成交背后,除了券商的融资融券,场外的杠杆10倍都是常事,甚至有的放到30倍以上。在经历了将近5年的去杠杆,现在的A股没有高杠杆泡沫了。万亿成交背后,北上资金三个月净流入超过1600亿,整个上半年盈利超过2800亿,他们早已完成了布局。现在广义货币增速再次回升到11%以上,钱回来了。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是,A股能走出波澜壮阔的牛市吗?目前看很难,因为我们一直都崇拜、甚至是饥渴牛市,从未敬畏过牛市。牛市是什么,在我们眼中都是一个模糊的幻想。股指自然是衡量牛市最直接的指标,那么牛市是不是只有股指呢?很显然不是的。

  尺度APP上有一位KOL说的好,牛市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强盛,科技、经济、文化、国防多位一体的兴盛。而不是2015年疾风骤雨一样的风口,居民的财富在股市里被收割,可怕的后果是国民的实际购买力下滑,国家为了拯救经济和就业,不得不扣动大投资大建设的大水漫灌扳机,在国际竞争者的眼中,我们的科技变成了全球产业链上的寄生虫角色。

  2015年南北车的合并,开始了所谓制造业的新纪元,可是制造业没有迎来春天,相反在股市崩盘后一片狼藉。

  现在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合并之说甚嚣尘上,无非就是要通过券商给市场加杠杆。这一场由券商吹响号角的行情,如果在疫情缓解的情况之下,经济无法得到快速地复苏、科技不能在知识产权等方面飞跃,如果我们的文化依然只是自我的迷幻,我们的股市依然会重蹈牛短熊长的悲剧。

  目前,国际贸易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加上疫情对经济重启的影响,A股出现全面牛市的可能性极低,那些低估值的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补涨,曾经那种板块轮动,风格切换的没有那么容易,消费、医药等内生产业链依然会受到资本长期的关注,科技作为突出重围的国家战略,资本没有任何的理由放弃。

  周期股如果正好跟当前行情不期而遇,会迎来新的机会,如果正好处于低迷,只能是估值上的补缺。不过,现在的机会更多的是市场纵深的挖掘,如果能叠加科技、消费的市场护城河,那么一定能在资金回流的风口起飞。

  当然,现在最大的风险不是信心跟市场,而是你自己手中只有钱,踏空才是最大的风险。不过,对于散户来说,管理好自己的盈利预期永远是你赚钱的保障,否则只能是过山车游戏。面对呼啸而来的行情,也许,老百姓会说“八仙桌上放灯盏,明摆着的嘛”。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作家、《德林爆语》主持人。三分钟财经脱口秀,每天一个资本真相,微信公众号:delinshe)

责任编辑:张文

  德林社,最麻辣的财经脱口秀,官方微信公众号:delinshe

德林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