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从人口指数看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

2020年05月18日13:47    作者:林采宜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林采宜、汤咏仪

  1. 深圳是目前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建城不过四十年,但无论是在吸引劳动力,还是在提高居民收入与消费方面都十分出色,由于城市本身年轻而富有活力,劳动力人口占比全国最优,因此拔得头筹。与之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北京、上海分别排在了第3、4、9位。

  2. 厦门、杭州、合肥是二线城市中的翘楚。厦门、杭州除了人口数量与结构方面的优势,其居民消费能力也远超其他二线城市,仅次于北上广深。合肥不仅常住人口增长迅猛,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在28座城市中名列第一,其发展潜力在二线城市中引人注目。

  3. 上海、成都、重庆不同程度受到人口结构老龄化影响。

  4. 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由于老龄化严重,劳动人口占比仅66.28%,因此仅仅排名第九位。而渝、蓉二市除老龄化原因外,还有产出效率不高、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

  一、人口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和劳动人口的增量密切相关

  自从2000年加入WTO以来,我国凭借着庞大的劳动人口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获得重要地位,也因此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05至2018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达0.68。

  在2010年之前,我国的劳动人口比重呈波动性上升。201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达到峰值74.47%,之后逐年下行,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抚养比逐年上升。2018年,人口总抚养比超40%,其中少年儿童抚养比23.68%,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6.77%。同期,我国GDP的年增长率也从10.6%降至6.7%。

  2.年轻人口是社会消费的主力军,人口结构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结构

  年轻人口(儿童人口+劳动人口)是消费的主力军。人在幼年时只消费而不储蓄,是纯粹的消费者;在成年后收入增加,对于汽车、房地产的购置需求会上升,因此会增加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支出;步入老年之后,随着收入逐渐减少,除医疗保健外其他各方面消费需求也相应减少。因此,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直接影响该国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增长动力。

  从总量上看,根据2005-2018年间的数据,年轻人口增量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2010年以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迅猛,2004至2010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69%,2010年之后,随着年轻人口增量衰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进入下行通道,至2018年仅为9%。

  二、从人口指数看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前景

  同样,城市的发展前景同样与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结构、人口的消费潜力密不可分。因此,我们选取了28个代表性意义的城市,从人口视角出发,编制了城市经济发展前景指数。

  三、城市人口指数编制说明

  1.人口数量(20%)

  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和外来人口的流入。大城市凭借其资源优势,吸引大批来自周边乡镇或小型城市的务工人员,这些外来人口成为城市发展的生产力和消费力。从各城市常住人口变动情况来看,东北三个省会城市在28个城市中增长率最低,其中长春十年来几乎没有增长。吸引外来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合肥,常住人口变动率为58.57%,其后依次是郑州、银川、深圳,也都分别超过了30%。

  2.人口结构(20%)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深圳是最为年轻的城市,劳动年龄人口占83.23%,比第二名郑州高出六个百分点。而上海、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却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难题,老龄化程度分别高达21.83%与21.02%,已经远远超出联合国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定义(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7%)。

  3.人口产出效率(30%)

  我们以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衡量人口产出效率,前者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后者主要体现产出带来的居民收入水平及其转向消费的潜在能力。就人均GDP而言,苏州、南京两座城市已经可以与四座传统一线城市比肩,而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北上广深则稳居前四,苏州、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紧随其后。综合考虑上述两项指标,深圳、苏州、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在人口产出效率上遥遥领先。

  4. 消费潜力(30%)

  在城市消费需求方面,我们选取了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率三个维度来综合考量。就人均消费水平而言,北上广深占据前四席位,这与当地人的收入水平以及城市消费环境建设完善度密不可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合肥、厦门、重庆、石家庄、武汉等二线城市的增速均超过了9%,消费潜力可期。

  居民储蓄增长率则是一个负向指标。数据显示,深圳居民的边际储蓄率最高,为24.37%,这一数据背后一方面是居民的财富在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当下消费动机不足,人们更多偏好延期消费。

  (本文作者介绍: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人口 城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