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海外“抗疫”财政救助政策详解

2020年04月21日16:38    作者:梁红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梁红

  各国政府救助案中的主动财政性赤字扩张,也有望部分对冲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各国救助案,不仅有助于缓解企业和家庭的流动性压力,其中的主动性财政赤字扩张,也有望对需求有所提振。

  近期各国陆续推出经济救助政策,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风险。本文中,我们对其中的财政救助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我们认为,海外主要国家已出台的财政救助,有望部分缓解企业和家庭现金流压力;救助包中包含的主动性赤字规模约3.1万亿美元(占对应国家2019年GDP 5.2%),更是有助提振全球需求。但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全球经济面临风险依然偏向下行,政策反应依然面临力度不足、时间滞后的风险。

  海外“抗疫”财政救助进展:各国已经陆续推出相应方案:

  1. 美国:财政救助力度较大、速度较快。3月以来,美国快速推出3轮救助案,总规模约2.5万亿美元。其中,第一轮规模83亿美元,第二轮约1000亿美元,第三轮(CARES Act)规模约2.4万亿美元。

  2. 欧元区:成员国政策加码但空间受限;欧盟统一财政推进偏慢。成员国方面,德国通过2020年补充财政预算1560亿欧元,并向经济稳定基金(WSF)注入6000亿欧元用于股权注入、贷款及担保;法国宣布规模约1100亿欧元的救助案;意大利宣布约250亿欧元救助,并为7500亿欧元贷款担保;西班牙宣布总价值2000亿欧元的救助案。整体看,财力相对雄厚的德国和法国救助规模较大,而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政府债务较高的国家救助规模受限。

  鉴于南欧国家自身应对能力受限,投资者更关注欧洲层面财政风险分担。目前为止,欧洲通过了规模5400亿欧元的三项应对措施:1)欧盟委员会向成员国提供1000亿欧元贷款加强失业保险(SURE);2)欧洲投资银行(EIB)为2000亿欧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3)欧洲稳定机制(ESM)向成员国提供不超过其2% GDP的贷款以加强医疗系统,总规模约2400亿欧元。但投资者最关注以欧盟为信用主体发行的、成员国共同承担还债责任的“新冠疫情债券”(Corona Bonds)。目前为止,因德国、荷兰等财政保守国家反对,这一提议未获通过。这也意味着,欧盟成员国内部依然缺乏财政风险分担机制;因而,风险分担重担将继续压在欧央行肩上。

  3. 日本:规模108万亿日元的财政救助案有较大“水分”。日本政府4月7日宣布总规模约108万亿日元的救助案,合9950亿美元,占日本2019年名义GDP比例约19%。不过,这一救助案初看规模相当大,但细看其中相当部分是“水分”。首先,108万亿日元中,算是财政救助的仅39.5万亿,其余为政府估计的所谓“乘数效应”。其次,在39.5万亿日元财政救助中,部分已包含在去年12月及今年2月提出的财政补充预算案中,新增部分仅29万亿日元。最后,剥去如财政投融资项目(FILP)等项目,此次救助案中纯粹新增救助仅15.2万亿日元,占2019年GDP比例约2.7%。虽然2.7%也算不小,但相比表观的19%显著缩水。历史上看,日本经济刺激案往往先宣布一个非常大的数字震撼市场,但投资者需注意挤“水分”。

  4. 英国及加拿大也相距推出救助案。英国3月先后通过3轮救助案,加总规模约1200亿英镑;同时,其宣布为3300亿英镑企业贷款担保。3月27日,加拿大国会也通过了总额为1070亿加元的救助案,其中720亿加元为对家庭工资补贴及失业救济。

  主要国家及时出台的、针对性的财政救助案,叠加上此前货币政策的迅速反应,尤其是美联储大规模、快速的扩表,有望缓解实体经济现金流压力,降低资产负债表衰退尾部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当前疫情中,实体经济需求和生产均受到冲击而下行。企业和家庭均将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各国及时出台的定向救助方案,包括为企业和家庭提供更多收入补助,增加失业救济金,推迟社保税缴纳,以及各类“救急”性的贷款及贷款担保,均有助于帮助企业和家庭渡过短期的流动性压力考验。从金融稳定角度看,如果企业和家庭因为现金流断裂而发生技术性违约,那么疫情冲击导致的衰退,将转变为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衰退,并可能进一步威胁银行及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而转变为金融危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届时不仅处理更加困难,且即使危机结束,随后续复苏也会较慢。及时救助有助于降低这一尾部风险:

   企业方面,疫情导致企业收入显著下降,但工资、房租以及水电费等固定支出压力依然在,因而将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摩根大通银行对美国60万家小企业的统计显示,小企业在手现金仅仅可以支撑27天运营。其中,餐饮企业在手现金撑仅能支持16天。近期最新的消息是,美国2万亿美元救助案(CARES Act)批准的对小企业的3500亿美元贷款,已经基本发放完毕,迅速注入了实体经济。

   家庭层面,其不仅可能因为工作量下降而收入减少,甚至可能因为失业而失去工资这一主要收入来源。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的过去四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累计达到2200万人,远高于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66.5万人的高峰。这意味着,就业压力来临的速度较快。圣路易斯联储主席Bullard甚至预计失业率有可能短期上行至30%。作为比较,二战以来失业率最高点为1982年11月的10.8%。

  各国政府救助案中的主动财政性赤字扩张,也有望部分对冲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各国救助案,不仅有助于缓解企业和家庭的流动性压力,其中的主动性财政赤字扩张,也有望对需求有所提振。我们对各国主动性赤字扩张规模的估计,依赖于对各国救助案细节的解读和估计。具体而言:

  1. 海外各国救助案主动性财政赤字约3.1万亿美元(占2019年GDP比例5.2%)。我们的统计样本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俄罗斯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各国结果数据看,海外主要经济体2020年主动性财政赤字约3.1万亿美元,占这些经济体2019年GDP比例约5.2%。

  2. 但内部救助力度差异较大。发达市场中,各国救助计划包含的2020年主动赤字,加总约2.9万亿美元(占相应发达经济体GDP比例5.2%)。其中,美国1.65万亿美元(占本国GDP比例7.7%),欧元区四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5060亿美元(占GDP比例5.1%),日本1400亿美元(GDP占比2.7%),英国和加拿大分别为1200亿美元和1020亿美元(GDP占比分别为5.4%和4.1%)。新兴市场中,主要经济体主动赤字加总规模约1870亿美元(占相应新兴经济体GDP比例1.7%)。其中,印度、巴西、俄罗斯分别为280亿美元、370亿美元和40亿美元,占本国GDP比例分别为0.9%,2.0%和0.2%。新兴市场中救助力度最大的为新加坡,其先后推出的两轮救助中主动赤字规模约380亿美元,占GDP比例10.4%。

  不过我们也强调,虽然有较大规模救助方案,全球经济2020年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首先,疫情期间,较多经济活动因为人们避免社会接触而下降。虽然财政刺激有望提振中期尤其是疫情稳定后的需求,但对物理隔离造成的需求和生产下降对冲效果相对有限。其次,即使暂时能控制确诊人数不再新增,进入平台期,物理封锁可能也仅能逐步放开,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社会生活才能恢复政策。其次,财政政策刺激效果,可能也需要一定时间逐步释放。这意味着,全球经济2020年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新兴市场经济体疫情恶化,可能令全球疫情持续的时间更长,因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

  (本文作者介绍: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王进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梁红 社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