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绿天鹅"与"偏见犀牛" 疫情中重新思考ESG责任投资

2020年04月07日17:57      

  意见领袖丨全球KOL聚焦金融大动荡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睿

  四月四日上午十点,全国降旗鸣笛,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达哀悼。与此同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一百一十万人,更有近六万人因感染病毒而逝世。全球的金融及商品市场也因新冠肺炎而遭受严重打击,美国标普500指数仅用了22天就下跌超过30%,打破了“大萧条”时期的美股下跌速度记录。WTI原油期货价格竟然一度跌破20美元,创造了18年以来的新低。在这样的全球疫情风暴叠加金融动荡的关头,我们需重新思考ESG责任投资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意义。

  市场动荡期间ESG资产表现

  加入ESG考量的责任投资在疫情动荡期间的市场对投资收益是否有增强效果,这是近期ESG责任投资领域一直都在讨论的话题。晨星前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对比了最近一段市场下跌时期,全球不同市场的可持续ETF和对应的市场基准的业绩比较。发现在截至3月20日的一个月里,全球大盘股混合基金类别的15只可持续ETF基金中,有12只(占80%比例)的表现优于SPDR MSCI World ETF(SWRD)(见图1)。而在金融市场动荡期间,传统的ETF资金大幅度流出,但与其同时可持续ETF的资金还在不断流入。贝莱德做了统计,截至3月24日,今年流入可持续发展ETF的资金净额总计已达140亿美元,超过了2019年全年总额的一半(见图2)。

  图1 来源:Morningstar                            图2 来源:贝莱德智库

  我推测国际市场ESG基金之所以近期相对跌幅较小,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ESG基金往往低配了石油等化石能源及航空等高排放的行业股票。以上数据至少表明在本次金融市场动荡的初期,ESG对降低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也要看到,在金融动荡中,左右市场走向更多的还是市场情绪波动以及流动性波动,不宜盲目强调ESG的短期作用。在当下越来越变化快速的市场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很多短期因素和影响,但忽视了更加长期及系统性的影响因素。

  我们认为通过此次全球疫情风暴需要用“长期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ESG责任投资的意义。

  “绿天鹅”被忽视的系统性风险

  本次疫情是突发性的风险属于较典型的“黑天鹅”事件,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陷入恐慌,导致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的系统性风险产生。而如果我们用“长期主义” 的视角审视,以气候变化的为代表的环境“绿天鹅”事件可能会给世界及金融市场以更大的系统性冲击。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今年一月初发布《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0),显示未来10年的全球面临的前五大风险全部与气候及环境相关,分别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失败、极端天气事件、生物多样性受损、重大自然灾害及人为的环境破坏。

  气候环境“绿天鹅”事件,将通过愈发频繁的极端灾难性天气及事件,例如澳洲大火,非洲蝗灾等直接影响金融稳定,或通过因为产业经济无法适应向低碳转型而传导至金融体系引起系统性风险,例如集中在化石能源业的投资变为“搁浅资产”。这两者也被分别称为物理风险(Physical Risks)与转型风险(Transition Risks)(见图3)。

  图3 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系统风险,2017年底,包括中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在内的8个国家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合作网络”(NGFS),共同探讨环境和气候因素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目前,NGFS已经发展成为覆盖近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平台。但对于多数资产所有者和资产管理者而言,并没有真正做好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的应对准备,当“绿天鹅”以各种形式袭来的时候,将给金融市场带来剧烈的冲击。

  气候变化议题长期以来一定程度被置于“雷声大雨点小”之境地,新冠疫情的冲击虽然剧烈,却大概率可以随疫苗及医疗技术的突破得到缓解,但气候变化问题就目前人类的能力而言,或许是无法可逆的风险过程。面对这种不可修复的风险,所有机构都无法独善其身。投资机构可以通过ESG责任投资,加快对气候适应性资产的资源配置,帮助实体产业适应低碳转型。投资机构更加积极主动的将ESG因素整合到估值流程和投资决策中,或将帮助我们一定程度上减缓和应对 “绿天鹅”的冲击。

  以责任投资应对“偏见犀牛”

  疫情期间,我们在狭小的物理空间中,感受网络空间中的“喧嚣”,每天的情绪在“感动”和“愤怒”中摇摆。不仅我们,最近海外老一辈左派知识分子乔姆斯基又一次提出了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认为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市场失败,使得应对本次疫情陷入被动。新一代知识分子代表尤瓦尔·赫拉利也在最新的文章中提到目前全球孤立主义的抬头,相互间的对抗一定程度上对疫情应对造成了双输结果。

  不可否认,近期的种种事件,让我们更加远离“包容性发展”的方向,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社区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以邻为壑”现象层出不穷。对于不同的社会形态、组织形式和公共治理方式,人们更加倾向于用狭隘的偏见眼光来审视和讨论。社交媒体的流量思维导向,更加加剧了全球本已经严重的“圈层化”趋势。目前我们担心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全球主要经济体无限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对经济的中期后遗症。但对全球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长期影响更大的,则是因为彼此思想“偏见”的不断增加,经济体间的交易成本将不断提升,或许会使得全球经济陷入更长久的衰退,乃至相互对抗的境地。用流行的风险命名法,我愿意将这个风险称为“偏见犀牛”。

  作为金融投资机构,如果无视这只“偏见犀牛”,甚至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加剧对立和偏见,则一定会引火上身。相反如果我们用投资的力量,将资源配置到致力于解决长期社会问题的社会创新和包容化发展的商业模式当中,随着社会问题的解决,投资机构也将获得持续的投资回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一定是更加包容的体系。我们希望投资机构更多应用ESG投资中的“多利益向相关方”视角,来鼓励和推动更加包容的经济、社会和金融体系建设。

  全球已经为了本次疫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望经此一役,金融投资机构可以用“长期主义”的视角审视“绿天鹅”和“偏见犀牛”为代表的全球潜在系统性风险,加快ESG责任投资的整合力度,但愿我们没有“浪费每一次危机”。

  (本文作者介绍:商道融绿董事总经理)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ESG 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