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霖:求是、创新是他留给我的印象 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2020年04月05日12:03    作者:陈九霖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九霖

  最让我铭记在心间的,是他提倡的“求是”与“创新”的精神和作风。这也是王总的内核精神与品质,更是王总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与成功秘笈。

王天玺王天玺

  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王天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4月2日11时53分,在天津驾鹤西去。享年78岁。从他原身边工作人员处得知这一噩耗,我深感意外,无比悲痛。

  我与王天玺总编辑结识,始于2003年。那时,我担任上市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油)执行董事兼CEO。作为我国第一家完全依靠海外资产和业绩在海外上市的中央国有企业,中国航油公司上市后,国内外的各种报道不断,知名度逐步提升。国内外媒体对中国航油的连续报道,引起了《求是》杂志和王天玺总编辑本人的关注。

  2003年5月,王总亲自率领一个调研小组,赴新加坡实地了解中国航油和其它中资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情况。那几年,也正值我国大力提倡企业“走出去”和外资“请进来”。王总这样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省、部级领导对海外中资企业进行调研,让我们备受鼓舞。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也是在我国驻新大使馆的安排下,我有幸认识了王天玺总编辑。

  当年,《求是》杂志社实行总编辑负责制,总编辑是《求是》杂志社主要负责人。因此,在我见到王总之前,我一直惴惴不安,诚惶诚恐,揣测如何才能接待好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旗帜中共中央机关刊的主要负责人呢?但是,当我第一次见到王总时,顾虑全消,我立刻就被他那温文尔雅、学识渊博、谦卑平易的形象所感染。随着接下来几天的深入接触,我更加感受到了王总实事求是、客观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精神。

  王总那次行程,是带着课题的,那就是要深入了解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情况,以便给中央呈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报告。因此,在王总编的率领下,《求是》杂志调研小组,在新加坡考察和调研期间,走访了我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以及其它中资企业,还有新加坡交易所、新加坡当地企业和在新加坡设立与经营外资企业。我自始至终都陪同王总一行。我发现,为了写一篇调查报告,每到一地一企,王总都“刨根问底”,深究细查,细算数据,悉心求证,多方询问, 仔细核实。他给所有的接待单位都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回国后,调研小组还联系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和中国航油集团等进一步了解情况。除了给中央报告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外,在经过了半年时间的调研后,《求是》杂志调研小组,还于2003年11月16日,在《求是》杂志第22期(总第371期)发表了《“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在这篇长文发表之前,《求是》杂志社将初稿分别发给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航油集团,请它们各自发表意见,并回复同意后方予发表。这种求是和严谨的做法,既是《求是》杂志的一贯风格,也是王天玺总编辑的工作作风。看过这篇文章的读者,无不为其严谨文风和客观证据而折服。

  在这篇调查报告中,《求是》杂志写道:“通过考察调研,发现中国航油的成功并无特殊的背景和机遇,完全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取得的。” 调查报告还从“艰苦奋斗赖精神”、“机制创新靠理念”、“跨越式的发展战略”和“企业家素质是关键”4个方面,总结与推广中国航油的成功经验。

  事后,我了解到,是王总编辑本人亲自在文章里加了这么一段话:“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主要靠他们自身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我们在同陈九霖的接触中了解到,他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尽管已经在国内外几所著名大学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是科班出身,但在业余时间里,他仍像海绵吸水般地吸收新知识。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名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学习。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要力争做到东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实用性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 王总还引用时任中国驻新加坡特命全权大使张九桓的话说:“陈九霖虽然毕业于中国最高学府,但他并没有吃北大的老本,而是求是进取、虚心好学,敢于在曲折中奋起。”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求是》杂志和王总编辑对我的评价,视为对我的鼓励与鞭策,时时倒空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坚持学习,终生学习。

  前几年,我和王总在京相聚之时,在再次受到王总鼓励时,我还用两句话,向王总编辑总结我自己的过往经历。我向王总报告说:“北大国大清华都读过,至今觉得仍是小学生;外企央企民企皆干过,依然感觉还是小职员。” 王总还为这句话夸我谦卑,并教诲我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财富的积累,均源自创造,而创造的源泉是思想力,终生学习是提高思想力的最佳途径”。

  再说回2003年,王总访问新加坡时,在大使馆和经商处的安排下,专门给中资企业负责人做了一场演讲。在两个小时的演讲和对话中,王总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内容,是他引用汤之《盘铭》中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王总以这句话开头,以这句话贯穿整个演讲,并以这句话作为演讲的结尾,谈及他的创新的理念。坦率地说,那时,我还没有读过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因此,当王总把创新与国家管理联系起来,把创新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把创新定位为企业家精神的内核时,我听起来觉得非常新鲜,受益匪浅。等到十年之后,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后,我才知道“冒险、担责、创新、执着”是企业家的素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认识到王总认识超前、知识渊博、思想前沿。我更加对王总产生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仰之情。

  2009年,我从新加坡回国之后,我和王总在京聚会时,我已经历过沧桑,洗涤过铅华;王总即将于当年退休。我们见面都很有感触。王总引用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历史的与鲜活的事例,激励我前进,让我颇为感动。此后,我们也经常通电话。王总退休之后,大部分时间在云南生活,他回京时,我们常聚。每次见面,都像是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一样。其中,最让我铭记在心间的,是他提倡的“求是”与“创新”的精神和作风。这也是王总的内核精神与品质,更是王总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与成功秘笈。

  王天玺王老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担任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副总。)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美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