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涵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一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重点转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在对疫情防控的判断上,会议确认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同时也指出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国内当前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防控重点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定调,体现政策对境外疫情形势不确定下持续防控的决心。
经济形势: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目标。考虑到疫情境外蔓延对其他经济体的冲击,会议对经济形势的表述有所调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对于2020年目标会议延续了此前的表述:“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释放了政策继续对冲的信号,具体数字目标则需关注两会报告。
供需双线:加快释放内需,推进复产复工尤其是产业链协同达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和“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目标下,在需求端,政策本次特别强调对内需的刺激,尤其是消费(居民及公共、实体及线上消费)需求的释放。在供给端,除了继续强调加快复产复工,本次会议着重强调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关于此,我们在3月17日报告《短期恐慌是长期收益的来源》中有所提示,虽然全球需求下行压力增大但生活性需求较为刚性,考虑到中国率先从疫情中走出,国内相关产能有望受益而进一步释放。
宏观调控:对冲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重要性高于货币政策。会议确定财政空间扩张,对赤字率、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进行了部署。货币政策上政治局会议提出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提出“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潜力”,央行货币政策仍将关注于压低融资成本。实际上,我们在2月9日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后的财政与宏观政策》已提示,突发公共事件后重建资金通常约为灾害经济损失的1.5至4倍,因此政策托底仍有进一步空间。考虑到当前境外主要央行已大幅宽松,对中国而言,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但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对冲手段——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流动性纾困,实体经济因疫情所受损失,仍需财政政策补贴来缓解压力,因此当前政策选择上,财政政策优先度或将高于货币政策。
(本文作者介绍:兴业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张缘成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