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飒:P2P立案不抓人是不是常态?

2020年03月26日13:23    作者:肖飒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肖飒

  如题,如今来问这个问题的老板和出借人太多了。飒姐一并作答,仅供诸位参考,不作为法律结论(因为事情是动态的,谁都不知道黑天鹅啥时候来)。

  网贷平台停止兑付之后,常出现警方已经刑事立案,但对于老板、高管尚未采取强制措施,这种做法在近年比较普遍,这样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解决资金回笼难题?立案后多久,真的会抓人?

  文 章 脉 络:

  1. 立案不抓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 如何解决资金回笼的难题;

  3. 立案后多久,真的会抓人?

  立案不抓人的背后逻辑

  也许,大家看到的是表象,敢于“暂不抓人”是因为有底气。正如互金圈都知道的现实情况,各地网贷老板及高管基本被“限制出境”,这个措施大大缓解了各方焦虑。

  以飒姐12年的办案经验看,出现金融违法事件之后,老大和高管出逃国外是一种常见现象(各国情况一样,否则某咖也不会从日本包机外逃),一旦逃到海外,本国警察的控制力将减弱。

  前年还有一位某市某区民警打电话找飒姐,希望帮忙劝某位在海外的老板回国投案(理由是那位老板声称相信飒姐的法律判断)。

  如上,第一个逻辑是:老板高管限制出境(外逃可能性较小),便于随时推动案件进程。

  第二个逻辑是:各方更加务实,把老板高管羁押在看守所,不如放在外边帮忙催收更有“利用价值”

  P2P发案早期,办案机关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必须羁押,但很快就遇到了出借人群体的“请愿信”,要求释放嫌疑人出来帮忙处理资产等。

  在安徽某地的案件中,主办警官非常认真地阅读了这些来信,还找律师沟通可行性。之后,越来越多的案件,调整了目标:从打击犯罪,转化为追赃挽损+打击犯罪。甚至在某些案件的二审中,上诉人将资金窟窿堵住,获得了全缓刑的结果。

  此外,我们还必须强调一股力量,那就是各地金融办+互金协会的沟通协调,有了行业自律组织和监管机关对于某些专业问题的解答,办案机关也逐渐了解了网贷的历史情况,对P2P的态度逐渐缓和,这样造成了目前暂不抓人的平稳效果。

  如何解决资金回笼难题

  说实话,资金回笼难是个系统问题,单一力量无法打开通道,只能在个案中略作挣扎。

  涉及P2P的民间借贷案件,在一线城市几乎不会立案。有平台老板询问:飒姐,是不是你们律师可以做些动作,骗过法官顺利立案。

  明确回答:自从有了虚假诉讼罪,民事诉讼的律师都战战兢兢,骗法官,没那个胆子。如果有人说可以搞定法官,一起操作,那是饮鸩止渴,早晚一窝端。

  之前,行内热切期待三家互联网法院的“云审判”,早就被掐灭希望,至今还没有松动迹象,网贷案件不受理。

  各地兴起法催公司,正在寻求个别法院或个别仲裁委的认可,有的法催做的不错,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是,一旦刑事立案之后,按照规定会将民事案子全部“中止”审理,所以,刑事立案之后再法催,估计很悲催。

  深圳办案机关(某集资诈骗案)比较强势,向欠债的老赖公司发公文要求归还资金,否则承担法律后果,此举效果显著。但毕竟要债不是刑事侦查机关的工作,此举不具有大规模推广的法律土壤。

  宏观建议就不提了。谈中观的,各地法院起码可立案如下情况:出借人直接起诉借款人,有借款合同(担保合同),不涉及P2P平台。个别法院已经有意无意尝试,我们希望更多法院给催收一个法律渠道,顺利解决问题。

  立案后多久,真的会抓人

  如上问题没有“规范答案”,只有基于办案归纳的“参考答案”:大约2-3年(当下情形)。

  立案后到抓人前的期间,一直存在变化。从早期的立案后立刻抓人,到立案后先抓一部分人留一部分人,再到立案后不抓人+集体催收,是一个历史过程。目前这个阶段,立案后若不出借人情绪问题,大约可持续2-3年时间

  打破平衡的变量如下:

  1. 出借人非理性维权(视次数和强烈程度,各地容忍度不同);

  2.多次不兑现“菜钱”承诺(只要陆续还钱一般不会突发羁押);

  3. 刑事政策变化(政策风向转为快速严厉打击);

  4.出借人本身或家属因此事重伤或死亡;

  5.还款来源断流或出现明显还不上的因素;

  6.案件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转为集资诈骗罪。

  (备注:多次是个虚数,各地不同,北方及中部地区一般3次不履行即有可能被羁押,通常有预兆。)

  写在最后

  “虱子多了不怕咬”,最近的平台老板抱有如是心态的不少,大家反而该吃吃该喝喝;有几位甚至都已经唱起了“无所谓”。飒姐很认真地想普个法。还被人家一句:法律有啥用,给怼了。

  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立案就意味着刑事追诉程序的开启,一旦开启就不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可以勒令停止的,它犹如一个巨大的机器不断运转,虽然慢,但是一定在往前运转。

  我们希望老板们不要当鸵鸟,该面对的问题必须面对;该准备的方案也要提前准备。尤其是在手中还有余粮时,务必把粮草用好,解决更多问题,而不是为了形象强撑。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有疑问在文章后方留言,祝福大家平安!!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兼任北京市网贷协会法律顾问,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法律工作。)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