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美联储为美股操碎了心 但央行其实不宜同股市走太近

2020年03月24日10:02    作者:管涛  

新浪理财大学,听管涛讲《汇率十讲》,破解外汇市场误区,教你读懂汇率。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管涛

  不出意外,虽然上周末各国财政货币刺激大炮齐射,北京时间3月23日晚上开盘的美股三大股指仍然震荡下跌。美联储不可谓不拼,两次闪降利率到零,资产购买规模和品种不断扩容,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联储不敢做的。

  然而,在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围绕股市表现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将是十分危险的。另一方面,也不应该用股市的短期表现来评判货币政策的成败。

  股市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驱动

  股票交易非常公开、透明,所以,分分秒秒都能够产生价格,成为反映市场情绪变化、影响市场信心的风向标。但也正因如此,反而有可能放大市场情绪的波动,产生所谓“羊群效应”。特别是现在高频交易、算法交易盛行,进一步放大了股指的波动,加剧了市场情绪的顺周期变化。3月9日至18日,美股十天四次熔断,就是这种情形的极端反映。

  股票价格是一种资产价格,天然具有超调的特性。而情绪驱动的股票市场,使得股价表现容易出现多重均衡。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当在市场情形偏多时股价可能涨得过高,市场情形偏空时股价可能跌得过多。但这也正是股票交易的魅力所在。

  “股神”巴菲特就往往在人们贪婪的时候离场,人们恐惧的时候进场,尽管不一定是买在最低、卖在最高。索罗斯提出所谓“反身理论”,其实质就是在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行情中,当资产价格偏离价值较远时,选择买入或卖出的机会,赚得超额利润。他们赚的是一样的钱、割的是一样的“韭菜”。

  保持金融稳定不等于天天盯市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对于物价稳定至上的单一目标进行了深刻反思,将金融稳定也纳入了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实践中,央行对于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波动,形成了事后收拾残局和事前逆风干预的两种策略。但无论哪种策略,央行不可能也不应该像交易员那样天天盯市,据此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首先,资产价格具有超调特性,而商品价格具有粘性,后者调整慢于前者。股市上是以盈亏论英雄,需要的政策特别是短期政策,显然就是让大家赚钱(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批评当年日本央行主动刺破泡沫的政策有误)。如果货币政策过多考虑资产价格,则可能影响物价稳定目标。后者涉及更多公众的切身利益,货币政策作为公共产品,肯定要将照顾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置于优先级。

  其次,股市表现是顺周期的,货币政策则是逆周期的,二者天然属性相冲。即便二者处于同一个周期,也通常是货币政策出于稳经济考虑采取的措施,具有抑制股价过快上涨,或者阻止股市过快下跌的副作用。当然,秉持事前干预派的央行还会主动逆周期干预股价的涨跌。

  再次,政策风险是市场面临的外生系统性风险,根据波动较大的股市来制定货币政策势必缺乏稳定性,这很可能成为市场动荡之源。况且,央行过度看重股市,还容易滋生道德风险,成为资产泡沫的催化剂。尽管泡沫事前难以识别,但所有股灾都是因为前期上涨过多、估值过高,大国小国概莫能外。

  第四,如果政策总是跟着股市走,央行将总是落后于市场,既损害其独立性,更伤害其权威性。今年2月20日至3月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才跌了9%,反倒是3月3日起美联储紧急降息并重启量化宽松,美股迅速滑入技术性熊市。尽管现在还不能说美联储政策已然失败,但至少可以说,是美联储被政治和市场绑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去年8月,四位美联储前主席联名发表文章,呼吁美联储保持独立性。

  第五,越成熟的股市越是经济晴雨表,除非央行能够笃定自己比市场更懂得经济基本面,判定股价出现了明显偏离价值。否则,货币政策不论旨在推升还是打压股价,都可能是徒劳的。正是因为意识到央行不一定比市场更聪明,故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央行才主张事后干预。

  不要以股市短期表现来评判货币政策效果

  新世纪以来,美联储分别有两轮降息周期。一次是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一次是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分别是为了应对股市IT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破灭,给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冲击,本意是为了救经济而非救股市或者救楼市。

  在这两轮降息周期中,美联储既非股市一跌就出手。如2000年3月中旬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见顶回落,到2001年1月初美联储第一次紧急降息时,纳指已经从高点回落了一半。同时,也非一出手就能给股市止跌。如2008年9月中旬,美国因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海啸,美联储第四季度连续三次降息,但股市一直跌到2009年3月初经济企稳,其间又跌了20%多。

  可见,对于央行不要有太功利的想法,以为它是万能的。同时,经济稳才能金融稳,央行不能舍本求末,既不要故意同市场做对,也不应刻意去迎合市场。央行要了解市场状况和运行规律,才能更好保障政策沟通和传导效果;但央行也不能离市场太近,被市场带节奏,而是要留有一定的距离,保持超然和理性。

  美联储在伯南克和耶伦时代,正是因为有了那份基于学术素养的坚持,所以无论降息加息、扩表缩表,都进退自如,催生了美股长牛行情。特别是放水容易收水难,耶伦正是因为她的坚持,罕见地失去了连任的机会。而鲍威尔时代,在放弃基于数据驱动的前瞻性指引后,被视为向政府和市场投降,则陷入了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让大家满意的塔西佗陷阱。

  时势造英雄。应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的冲击,是各国央行的必答题。预祝中央银行家们能够交出圆满的答卷!

  本文原发于腾讯,已获作者转载授权

  (本文作者介绍: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美联储 美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