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沈建光
当前形势下,新冠病毒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确诊人数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疫情不仅对全球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及工作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也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冲击。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于3月5日晚间开展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线上直播,主题为“博疫论——疫情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以下为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就相关热点给出的专业解读与政策建议。
疫情中电商平台优势很大
已经过去的四个季度以来电商的销售业绩非常好。从京东刚公布的2019年年报来看四季度非常亮丽。今年一季度全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2月份PMI基本上已经达到0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水平。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电商在线下业务受到阻碍的情况下有很大的优势,京东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预计可以增长至少两位数,即10%以上。虽然市场感觉短期压力很大,但是长远来看,包括03年的非典之后才有了京东转型做电商,其实是中国电商大发展的重要契机。03年开始中国发生了从网下到网上采购的革命性变化,至今电商得到十多年的大发展。尽管当前遇到巨大大冲击,中国很多地方封城和封路的情况下,老百姓受到的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小的,甚至在武汉和湖北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京东物流快递小哥每天都在上班,把成千上万吨的物资从全国各地送到了武汉和湖北。没有过去十几年的电商发展,例如京东这样庞大的电商物流体系的建设,很难做到这一点。
接下来继续发展的重点是电商开始逐渐向产业数字化方向转变,有5G新型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这十几年积累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因素。这次疫情中很多新的技术已经小试牛刀,从物流方面来看,现在无人运输机无人运货机在武汉得到大量的应用。举几个产业数字化的例子,比如智慧城市的发展,现在京东帮几个城市做智慧防御平台,把医疗数据和政务数据合在一起,通过大数据的手段避免疫情的大规模传播。还有比如远程医疗,京东大健康有网上问诊平台,偏远地方的病人可以向北京和上海最一流的医生咨询,也可以让大家在疫情特殊时期不用去医院而是来网上问诊。
货物、服务消费等由线下转线上
从大数据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到消费习惯短期的一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因为疫情,人们不再去饭店吃饭,导致网上销售的厨具和生鲜用品的大幅度快速上升。家用学习用品和健身设施消费上升也很快。中长期来看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是很多业务从线下转到线上,包括货物消费和服务消费。疫情期间银行和商店很多关门,不太方便开展线下支付和借款等金融服务。网上金融服务,包括网上理财在近期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另外,网上办公、远程会议、线上的股票交易等也提升很快。过去,无接触支付和零售的尝试效果曾经不太好,但是现在由于其便利和优势有可能成为未来重要发展的产业。这些变化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产业更大的数字化,推动相关设备的改进和相关基础设施,比如数据中心、金融科技和5G等方面的投资和建设。
(本文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嘉宾本人审定)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数科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