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元: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提前布局养老规划

2020年03月03日14:04    作者:张馨元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馨元

  新年伊始,我们却发现了不太一样的网红句——“2020可以重启一下吗”。从新型冠状病毒到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加速下行担忧,再到全球范围的灾难和意外,都在提醒我们“黑天鹅”时代越来越近,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更前瞻的财富管理和养老规划。

  “团块世代”的窘境

  日本有一个群体叫“团块世代”,是1947至1949年二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口。他们年轻时也曾缔造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全新生活方式,形成了中产阶级群体,却由于90年代泡沫破灭后经济的长期不景气,导致大量人口在50岁左右遭遇裁员。现在这一群体进入老年,只能保障日常开销的基本养老金和并不充裕的存款,使很多人无力应对各类养老支出,在本应享受长寿所带来的天伦之乐的年龄,却面临破产般的生活窘境。NHK拍了一部关于这一群体的纪录片,取名《团块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随后又出版了一本纪实录——《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

  虽然这只是日本的特殊情况,其表述也难免有所夸张,但养老“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事实无法否定。

  提到养老,我们首先想到什么?

  提到养老金,大家通常想到社保中的养老保险,以政府为最大负担方,定位全面覆盖、满足养老基本需要,这也是所说的养老三支柱中的第一支柱。其发放额区域差异大,做个全国层面的粗略测算,2018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均领取额约为37841元/年,面向非城镇职工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领取额约为1828元/年。

  第二支柱为用人单位的补充养老金计划,负担方以用人单位为主、个人缴费为辅。其中的职业年金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为强制性;企业年金面向企业员工,其建立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意愿,粗略估算覆盖率低于6%。

  目前,养老第一支柱受老龄化、财政压力的影响,面临支付压力;第二支柱取决于用人单位,投资者自主操作空间有限。

  想要优雅地老去,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养老金融?

  除上述第一、第二支柱外,养老还有第三支柱——个人主导的养老金计划,其效果取决于养老金融产品的丰富性和政策的优惠性。

  储蓄养老——跑平通胀:

  通过银行储蓄和理财积累养老金是很多投资者较认可的养老金融,优点是稳妥,不足是仅能勉强跑平甚至略输通胀,难带来“惊喜”。假设一位35岁的投资者,每年储蓄9万元,参考银行理财4%左右的年收益率,65岁时能形成约500万元的存款,在往后30年中每月可提取2.2万元,暂且考虑3.5%的通胀率,相当于现下8000元的购买力,基本等同于投资者需投入的月均储蓄额。从全球经验来看,低利率是人口结构老龄化、经济增速放缓的必然结果,中国的低利率化时代极可能与人口老龄化同频而来。

  以房养老——“丁克”的选择?

  此处“以房养老”为狭义概念,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老年人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按约定每月领取养老金,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房产处置权,所得优先用于偿付相关费用,剩余金额按约定处理。该模式2014年开展试点,2018年扩大到全国,根据银保监会数据,自开始试点到2019年9月末,有效保单129件,191位老人参保;对于其是否“叫好”尚不过早下定论,但“不叫座”是较为确定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为产品设计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名下只有一套房产的老年人多打算将房产留给后代,而有多套房产的会选择出售或出租,效果来得更为直接。“以房养老”或在未来成为丁克家庭的选择?

  商业养老保险——强制性储蓄和可期的个税递延功能:

  商业养老保险本质上是年金保险,即投保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保费,从某个年龄开始定期领取养老金。对其收益水平,银保监会有相关规定,最新调整在2019年8月——“对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年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由于银保监会并没有规定之前4.025%的产品停售,也就是说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实现的最高收益率约为4.025%。保险公司的测算以平均寿命预估为基准,对领取年限足够长的被保险人,最终实现的收益率可能高出这一水平。可见,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率相比银行理财并无优势,那对于投资者的价值在于什么呢?一方面是其强制储蓄的特性,保险中途退保通常存在损失,投保商业养老保险相当于做了强制性储蓄,锁定养老金。另一方面在于可期的个税递延功能,2018年在上海、江苏、福建、厦门四地曾开展试点,对通过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允许一定标准内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未来领取时,养老金收入的25%免税,75%按照10%计算缴纳个税,相比于现行个税政策优惠力度较大。

  养老目标基金——追求长期增长和较低下行风险的FOF,个税政策有待明确:

  养老目标基金是追求养老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公募基金,通常以基金中基金(FOF)形式运作,即主要投资其他公募基金(80%以上)、而非个股个债。与普通FOF相比,养老目标基金设定了不短于1年的封闭运作期或最短持有期要求,并注重控制下行风险,设定了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投资上限,对管理人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自2017年《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出台以来,已发行养老目标基金86支,总规模265亿元,在所有FOF基金中占比超过60%。产品分类包括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目标日期基金会设定退休日期,随着日期临近,投资者提取养老金的需求提升、风险承受能力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下降,目前已发行基金选取的目标日期多在2030-2050年之间,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退休年龄选择;目标风险基金的管理核心是将整体风险控制在预设范围内,追求稳健、平衡的资产配置。相比于普通公募基金,养老目标基金更注重控制风险,能通过封闭期和最短持有期的要求规避投资者追涨杀跌、过度买卖带来的损失,不乏为有效的养老投资和增值渠道;当然,其投资吸引力的大小还要看个税方面的政策力度,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通知中曾提到,试点结束后将公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但具体政策尚待明确。对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养老目标基金的配置思路也可成为养老投资过程中的有益参考。最后,优雅地老去需要在未老时坚持长期投资,在居民财富配置从房产转向金融资产的过程中,相信时间复利和价值投资的力量。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资产配置部总监,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