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盘和林、胡宗彪、李健
在被欠薪的人员构成上,目前仍以农民工为主,但农民工被欠薪现象已得到明显遏制,被欠薪人数和金额正在逐年下降,正朝人社部2020年有望实现基本无拖欠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趋势:新业态领域、程序员、博士等高学历劳动者开始被欠薪。
执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胡宗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 健
前 言
职场欠薪已成为如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劳动力要素投入的报酬,工资等收入对于劳动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职场欠薪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日常生活,也容易造成劳资双方的矛盾,如何进一步改善欠薪现状,也成为当今各界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在此背景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芝麻信用开展了职场欠薪问卷调查并发布本报告。本报告对职场欠薪的现实背景、基本现状和新趋势、对策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职场欠薪的现实背景。职场欠薪问题由来已久,但近年趋势向好。被欠薪人数、欠薪金额及欠薪案件都呈快速下降趋势,目前已成历史最低点;但总体欠薪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更为严重。在被欠薪的人员构成上,目前仍以农民工为主,但农民工被欠薪现象已得到明显遏制,被欠薪人数和金额正在逐年下降,正朝人社部2020年有望实现基本无拖欠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趋势:新业态领域、程序员、博士等高学历劳动者开始被欠薪。
职场欠薪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职场欠薪现状方面:超过70%的人面临欠薪问题;欠薪金额在5000-50000元的占比超过50%;年龄越小越容易被欠薪;一、二线城市欠薪占比接近60%。在欠薪新趋势方面:新业态产业成为欠薪新领域;程序员和博士等高薪人群成为被欠薪新对象。在程序员被欠薪方面:约72%的程序员存在被欠薪情况;被欠薪3个月以下者占比66%。在欠薪方式上:以工资为主,但也出现了拖欠股权、年终奖等新方式。在欠薪原因方面:超过90%的人认为是老板拖着不发或企业经营困难。在面对欠薪的态度方面:超过60%的人不知如何维权;近70%的人认为应将欠薪企业纳入征信进行惩戒。
职场欠薪的解决。需要从制度、法律、社会、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构建合力攻坚新格局。在制度建设方面: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进行制度改革创新。在法律保障方面:规范劳动关系认定,加大惩处力度,简化诉讼程序。在社会媒体方面:多关爱被欠薪群体,加大对欠薪企业的曝光力度。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快建立快速有效、透明的工资发放机制,进行基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建立并应用“欠薪一体化预警系统”的试点。在市场规范方面: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劳务基地及工程建设用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将支付和管理行为混乱的企业淘汰掉,逐步净化市场环境。
一、职场欠薪的现实背景:新挑战与新趋势
我国劳动力市场近年趋势向好,不管是被欠薪的总人数,还是因欠薪产生的劳动纠纷案件数都在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在被欠薪的人员构成上,虽然仍以农民工为主,但农民工被欠薪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近些年来开始出现的一些新挑战和新趋势,比如欠薪现象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性,一些新的群体(比如程序员)也开始出现在被欠薪的名单里,少数拥有博士学历的劳动者也开始被欠薪。因此,对于职场欠薪这一老问题,应该注意其产生的新问题,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也要防患新问题的产生。
(一)总体:近年来欠薪总体呈下降趋势,成历史最低点
1. 欠薪人数、欠薪金额及欠薪案件数近年来不断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法规出台的速度提高,欠薪问题逐步得到实质性改善。图1显示,2010-2018年,我国劳动者被欠薪人数总体上处于下降通道,由2010年的502.1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168.9万人,降幅达到66.4%。具体而言,2010-2012年属于欠薪的缓慢恶化阶段,并在2010年达到历史高峰(622.5万人)。但2013年以后,被欠薪人数迅速下降,相对2012年降低24.3%。在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短暂平稳期之后,即开始进入到持续改善阶段,由2015年的481.4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168.9万人,三年间下降64.9%。此外,劳动者追讨资金的变动趋势同样可以印证前述观点。2010-2012年,追讨资金随着被欠薪人数的增加而增加。2012-2015年,虽然被欠薪人数在下降,但追讨资金出现大幅上升,这正好说明全国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更多的被欠薪人员讨回本属于自己的劳动所得。2015年之后,在大量存量欠款被偿还之后,追讨资金数额再次与被欠薪人数趋于一致。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8年)。
此外,通过劳动者欠薪违法案件(追索劳动报酬违法案件)数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同样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近年来劳动者被欠薪这一顽疾开始得以较好的解决。图2显示,我国劳动者欠薪违法案件数由2010年的38.4万件下降到2018年的13.9万件,降幅达到64%,这一降幅与被欠薪人数的降幅惊人一致,这与理论上欠薪违法案件数和被欠薪人数呈正比例关系不谋而合。具体来看,欠薪违法案件数在2013年达到历史高峰,但比2012年只多0.7万件,如果考虑到欠薪事实发生到欠薪案件产生之间的时间差,那么可以推断欠薪事实发生数量的历史高峰应该出现在2012年。此后,欠薪违法案件数持续下降,尤其是2015-2018年期间,下降速度大幅提高。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8年)。
2. 总体欠薪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更为严重
图3显示了欠薪案件数量的省际分布情况。可以看出,2009-2019年欠薪总数排在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江苏省(1420例)、广东省(1279例)、四川省(995例)、浙江省(787例)、重庆市(621例),其中有3个省份(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而欠薪总数后五位的省份分别是新疆(2例)、青海省(17例)、海南省(19例)、天津市(45例)、内蒙古(47例),其中除天津市外的其他4个省份都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由此表明我国欠薪问题可能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即经济发达地区的欠薪问题较为严重。为了进一步佐证这一发现,我们将各省(市、区)划分为7个区域: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并加总得到各个区域的欠薪案件法院裁判文书量,结果如图4所示。
数据来源: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按照关键词“欠薪、追索劳动报酬”搜索得到。各省(市、区)数据为2009-2019年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的法院裁判文书量(篇)的加总。
从图4可以看出,7个地区的欠薪案件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华东地区(3297例、占34%)、西南地区(2175例、占23%)、华南地区(1442例、占15%)、华中地区(982例、占10%)、东北地区(804例、占9%)、华北地区(508例、占5%)、西北地区(386例、占4%)。这些区域数据同样表明我国欠薪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排名靠前的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排名靠后的以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主。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具竞争力的薪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就业人员,就业人员的基数增加会提高欠薪的发生概率。然而,随着国家陆续出台有关促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欠薪的地区分布不均衡问题可能会出现好转。因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会使居民在当地就业的意愿增强,从而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人员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
图4 欠薪案件法院裁判文书量的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根据各省(市、区)2009-2019年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的法院裁判文书量(篇)的加总数进行计算得到(具体数据是按关键词“欠薪、追索劳动报酬”搜索得到)。
注: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二)农民工:被欠薪人数和金额逐年下降 2020年有望实现基本无拖欠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全国有超过2.88亿农民工。因此,解决好农民工被拖欠工资问题,关系到农民工群体的切身利益。从全国劳动者被欠薪的人员构成来看,农民工依然是占比最大的部分。不过,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欠薪高发、多发的态势得到明显遏制和快速下降。
1. 农民工依旧是被欠薪的主体
图5显示了农民工被欠薪人数占全部劳动者被欠薪人数的比例构成。可以看出,2014-2018年,在被欠薪人员中,农民工一直占比最高,即目前我国被欠薪人员的主体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农民工。被欠薪农民工占比最高时为2015年的80.16%,之后虽然持续降低至2018年的60.39%,但仍未改变农民工作为被欠薪主体的状况。这一状况的长期存在,是因为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的文化层面总体偏低,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其议价能力偏低,企业容易产生一种来自于依赖的权力,在市场监管和法律等保障制度不够完备的情形下,农民工被欠薪就成为了一种“常态”。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2018年)。
2. 农民工被欠薪得到明显遏制,2020年有望实现基本无拖欠
虽然农民工是被欠薪主体的状况没有改变,但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以来,经过多方努力,农民工被欠薪高发、多发的态势得到明显遏制。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被欠薪农民工比重从2008年的4.1%,下降到2013年的1%,2018年这一比重进一步下降至0.67%。全国劳动监察查处的欠薪案件、拖欠金额及涉及人数3个指标也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年下降幅度都在30%以上。
在被欠薪农民工人数方面,从图5可以看出,农民工被欠薪人数的变化趋势与全部劳动者被欠薪人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2015年达到历史高峰之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由2015年的385.9万人下降至2018年的102万人,降幅高达73.6%。在欠薪案件方面,2019年1-9月,各地查处欠薪违法案件7.9万件,比上年同期下降62.2%。在农民工追讨工资方面,如图6所示,由2015年的331.6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95.6亿元,降幅高达71.2%。因此,农民工被欠薪问题正在逐步被解决,目前正努力朝着到2020年实现基本无拖欠的目标迈进。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2018年)。
(三)新趋势:新业态、程序员、博士等开始被欠薪
随着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欠薪顽疾被逐步解决,一些新的欠薪现象和问题开始浮现。在欠薪的领域上,正在由传统的建筑业、制造业向新兴的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等领域转移;在欠薪的对象方面,部分高薪人群被欠薪的现象开始出现。
1. 新业态经济领域的欠薪现象值得关注
近年来的新业态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随着新业态经济的发展,除了传统行业(如建筑业、制造业等)存在欠薪问题外,新业态下的新型就业形态同样存在模式不稳定、淘汰率高、劳动关系难以明确等问题,这使得新业态经济领域的欠薪问题开始显现。在此次的调查问卷结果中,新业态从业人员被欠薪的比例达到14.38%。
以某省某市为例,其新业态劳资纠纷案件数量占该省的比例高达70%以上。2016-2018年,该市两级法院受理外卖、网约车、快递业用工纠纷案件共94件,2016年16件、2017年34件、2018年44件,可见新业态劳资纠纷案件数量正在逐年上升。在94件案件中,外卖类占14%、网约车类占23%、快递类占63%。在新业态劳资纠纷案件中,诉讼请求比例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追索劳动报酬、确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补偿或赔偿。因此,新业态经济领域的欠薪现象值得管理部门关注。
2. 超七成程序员和部分博士学历人群成被欠薪新对象
在欠薪的新趋势中,除欠薪的领域发生变化外,欠薪的对象也正在产生显著变化,这一趋势在图5中也得到了一定体现。农民工被欠薪人数占全部劳动者被欠薪人数的比例由2015年的80.16%下降到2018年的60.39%,表明在被欠薪人员的构成上,有其他成员正在对农民工成员进行替代。这一发现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证实:在针对程序员(IT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JAVA工程师等)的欠薪调查中,有约72%的程序员存在被欠薪的情况。其中,大多数的程序员被欠薪3个月以下,21%被欠薪6-12月,13%被欠薪1年以上,而互联网公司的被欠薪人员在总欠薪群体中占到45.79%。此外,在被欠薪人员的学历构成上,有0.27%的被欠薪人员具有博士学历,如此高学历从业人员存在被欠薪情况同样值得重视。
二、职场欠薪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在统计学上,网络调查被视为非概率抽样调查。虽然非概率抽样调查与概率性调研相比缺乏精准性,但近万个样本的回收,存在很强的趋势性,具有较大的价值。本部分通过对回收的近万份问卷进行分析,得出了较多的有价值信息。
(一)欠薪现状
1. 欠薪基本情况:超过70%的人面临欠薪问题
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面临欠薪问题。从被欠薪累计月份来看,被欠薪一年以下的劳动者占比达60.97%,被欠薪一年以上的则占15.57%,其中多数人被欠薪3个月以下,如图7所示。由此可见,职场欠薪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 欠薪金额:5000-50000元的占比超过50%
从图8来看,欠薪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劳动者占比达44.46%;欠薪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部分,主要集中在1万元到5万元之间,占比为25.41%;欠薪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占8.99%。因此,总体来看,有50.43%的劳动者被欠薪在5000-50000元之间,大致服从正态分布。
3. 欠薪人群:年龄越小越容易被欠薪
图9显示,90后成为被欠薪人群的主体,占比达到44.1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国网民增长近10倍,且网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到39岁之间。这说明80后和90后上网的人数较多,对互联网抽样的样本有一定影响。但这一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为90后相对于80后和80前,80后相对于80前,在劳动力市场的经验和议价能力较高,因此出现了年龄越大,欠薪概率越低的情况。
4. 欠薪城市:一、二线城市欠薪占比接近60%
图10显示,从职场欠薪的城市结构来看,三、四线城市(42.57%)比一线城市(25.16%)和二线城市(32.27%)的欠薪比例更高,但一、二线城市的总欠薪占比达到57.43%,这一结果与宏观层面数据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即总体上经济发达地区的欠薪现象更为严重。同时,这也从微观层面反映出职场欠薪在地域上具有的普遍性。、
(二)欠薪新趋势
1. 欠薪行业:新业态产业成为欠薪新领域
图11显示,欠薪行业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占比高达85.62%。但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有近15%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如互联网衍生相关产业)面临着欠薪情况,新业态产业成为了欠薪新趋势。
2. 欠薪人员:程序员等高薪人群成为被欠薪新成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并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建筑、房地产以及制造业等仍然是欠薪主体。随着近年来全国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兴起,“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领域发展迅速,市场对程序员的需求更为旺盛。但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程序员(IT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JAVA工程师等)也面临着欠薪情况,并且被欠薪程序员比例达到7.27%,这说明程序员等人员的欠薪成为新趋势,如图12所示。
3. 欠薪学历:高学历人群(博士)成为被欠薪新对象
从图13的欠薪学历分布来看,欠薪学历的群体基本符合社会学历特征:学历越低,被欠薪概率越高。然而,调查结果却发现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博士学历人群也开始面临被欠薪的情况,尽管被欠薪的比例不高。一般来说,博士的就业状况较好,应该不存在欠薪状况,对该现象的产生原因值得深究。
(三)程序员欠薪现状
1. 程序员欠薪比例:约72%的程序员存在被欠薪情况
程序员被欠薪成为了新趋势。对此,本次调查针对中国程序员专门进行了一次详细抽样调查。在所回收的问卷中,有约72%的程序员存在被欠薪的情况,且其中互联网公司占欠薪群体的比例达到45.79%,非互联网公司占到54.21%,如图14所示。
2. 程序员欠薪时间:被欠薪3个月以下者占比66%
对于程序员被欠薪累计月份来看,大多数程序员被欠薪时间均在3个月以下,比例达到66%。有21%的程序员被欠薪6-12个月,而被欠薪1年以上的占比为13%,如图15所示。由此可见,虽然程序员存在大比例被欠薪,但被欠薪的累积时间大部分都在1年以下。
(四)欠薪方式与原因
1. 欠薪方式:以工资为主,但出现了拖欠股权、年终奖等新方式
根据欠薪方式的调查结果(图16),工资仍然是欠薪方式的“重灾区”,并且法定加班的欠薪方式仍然值得关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欠薪方式上开始出现了拖欠股权、年终奖等新方式。
2. 欠薪原因:老板拖着不发及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占主体
从欠薪原因来看(图17),有超过90%的人员认为是老板拖着不发及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其中认为老板拖着不发的人员占比达60.27%,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职场欠薪仍然具有较大的治理空间。
(五)面对欠薪的态度
1. 欠薪后的维权意识:超过60%的人不知如何维权
图18显示,当被欠薪后,有超过60%的人不知道如何维权,超过30%的人会选择法律途径维权,采取极端方式追讨薪资的人只占少数。因此,总体上,我国劳动人员针对欠薪问题的维权意识比较薄弱。
2. 面对欠薪企业采取的措施:通过上征信系统对企业进行记录
图19显示,当面对企业欠薪后应当如何解决时,近7成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将欠薪企业纳入征信系统,通过增加欠薪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行惩处。这表明进一步完善我国征信系统、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尤为重要,比如可以引入芝麻信用等第三方征信公司参与欠薪治理。不过,仍有约3成的人认为只要不是恶意拖欠,就可以被谅解。
三、职场欠薪的解决:多管齐下,构建合力攻坚新格局
职场欠薪问题与百姓民生、国民经济、社会稳定等息息相关。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现实情况,解决欠薪问题需要从制度、法律、社会、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构建合力攻坚新格局。
(一)制度建设:企业信用制度、改革创新
在调研中,有7成受访者建议,希望通过引入芝麻信用等第三方信用公司,将屡次拖欠薪水的老赖企业记录下来,使其在商业活动等方面减少市场机会,形成制约,由此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完备的市场机制作用;相反,从未发生过欠薪的企业,也应该在企业信用上有良好的记录,可以在融资贷款、招聘员工等获得更多的机会。
芝麻信用在2015年获得了企业征信牌照,目前在互联网、零售、传统制造、餐饮等多个行业为企业提供金融贷款、办公租赁,赊销见证等相关信用服务,目前已成为小微企业经营自身信用档案的综合平台,服务了超过5000万的小微商家。
(二)法律保障:规范劳动关系认定、简化诉讼程序
虽然《劳动法》和《劳动报酬法》对欠薪都有相应规定,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劳动关系的认定规范。需要明确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认定和惩罚后果,完善责任倒置制度,使弱势群体有法可依,从源头上降低欠薪事件发生的可能。二是关于惩处力度。《劳动报酬法》对劳动报酬拖欠的威慑作用主要在于大范围、大金额的事件。应该健全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如《农民工权益保障条例》、《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对不同欠薪情况设立不同的处罚标准,并加大惩处(包括刑罚)力度。三是关于法律程序。考虑建立针对欠薪案件的仲裁和诉讼绿色通道,简化诉讼程序,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
(三)社会媒体:关爱被欠薪群体、加大对欠薪企业的曝光力度
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社会媒体,应加大对被欠薪群体的关爱力度,尤其是对于农民工而言,其受教育程度较低,在面对被欠薪问题时容易产生一些极端情绪。对此,社会媒体可以对违规拖欠工薪的企业,以及存在工作纰漏的劳动保障部门等损害民生利益的问题,充分利用舆论力量,进行监督,增加违法成本,提高被欠薪群体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四)技术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建立“欠薪一体化预警系统”
在企业的工资发放环节,银行可以借助企业农民工专用账户,建立起连接市场管理部门、业主、总包企业、劳务公司、农民工和用工管理平台(农民工普惠金融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快速有效、透明的工资发放机制。另外,银行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进行风险预测,依据实时欠薪情况考察企业信用评价等级,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设置农民工专项融资款,避免资金来源困难问题。在一些地区进行基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建立并应用“欠薪一体化预警系统”的试点。
(五)市场规范:发展农民工劳务基地、建立工程建设用工市场
(本文作者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张缘成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