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奥平
在目前股权市场大环境之下,企业若想快速实现股权融资发展,需要认清股权融资核心价值,进行合理估值;回归企业经营发展本源与专人专事、灵活交易。
进入2018年,伴随着《资管新规》、A股IPO审核趋严、上市公司暴雷与海外上市破发等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过去三年股权市场由狂热瞬间降到了冰点,募资端开始了大幅的下滑。2019年,股权市场彻底进入了冰河期时代,2019年上半年股权市场投资总额仅实现2611亿人民币,同比大幅下滑59%,回到了2015年股权市场爆发式增长的起点。但与2015年不同的是募资端还在持续下滑,2019年上半年募资额同比下降了19.4%。在目前股权市场大环境之下,企业若想快速实现股权融资发展,需要认清股权融资核心价值,进行合理估值;回归企业经营发展本源与专人专事、灵活交易。
建议一:认清股权融资核心价值,合理估值
往往企业在做股权融资时只看到了资金本身,而忽视了股权融资的更多价值,股权融资区别于其他融资方式的核心在于投资机构给予资金的同时也成为了企业的股东。成为股东后的投资机构,将与企业站在同一阵营,助力企业实现价值成长。股权融资的价值是投资机构所带给企业的资金、智力(人才)、资源的结合,也就是投资机构带给企业的“价值综合体”。企业需要综合判断投资机构带给企业的“价值综合体”,通过“价值综合体”来判断投资机构所给的估值是否合理。企业在判断投资机构“价值结合体”时,需要重点来看的三点是:第一,投资机构是否知名,是否具有知名股东背书效应;第二,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相关行业资源、业务发展资源、品牌资源等;第三,投资机构是否能够在未来企业资本化路径上给予更多的指导与资源支持。
除此以外,很多投资机构在投资时会有保障条款或业绩对赌条款,如果企业融资时估值过高,业绩对赌时预估的未来利润或其他要求会相对提高。企业的估值都是伴随着发展与每一轮融资而逐步整张起来的,没有办法实现融资交易的估值都是毫无意义的估值。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互联网巨头BAT在内,成为现在的独角兽也都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所以,不要让估值阻拦了你融资发展的脚步。
建议二:回归企业价值本源,重视核心发展指标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创始人不应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融资上,最重要的还是磨练好企业的内功,回归本源,做好企业自身的业务,带领企业持续成长。无论是ToB,还是ToC的企业,我们都要回归到企业自身发展的本源,即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能够为客户解决什么样的痛点和需求、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只有为客户提供了价值,才能为企业自身创造利润,为自身带来价值。这才应该是企业创始人每天要思考的问题。最终无论是哪类企业都要回归到自身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上。投资机构喜欢做的事情都是“锦上添花”而并不是“雪中送炭”。
目前,投资机构在看企业时,也会更关注可以体现企业是否可以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提升价值的核心财务指标,创始人可以在他们关注的这些指标上提前“下功夫”,比如获利能力指标,如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偿债能力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不同的行业的投资人所关注的点会有所不同,会有优先级。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家们可以换位想一下,如果自己是投资者,会关心什么,简单来讲,无非是投了钱后,能收获的回报有多少。相信想通这个问题,自然会有更多投资机构纷至沓来。
建议三:专人专事,灵活设计交易结构
在上一条我们说企业的创始人不应该将大部分精力去做融资,目前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整体运营都需要企业创始人来引领,而不考虑企业的经营,天天去融资、去见投资人、去做路演,是不可以的。近一年,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创始人去融资而企业停滞发展的案例。所以,创始人用精力去融资与企业发展之间应该有个合理的平衡点。另外,完善的战略投融资团队,素质优良的董事会秘书,专业的第三方顾问机构,可以让企业家本身节省很多精力放在自身企业业务发展上。术业有专攻,一定要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此外,企业在融资时,会参考市场上通行的交易框架,但决不能完全硬搬到自身企业上。举个例子,知名投资机构与某不知名的投资机构同一时期都与企业签订了投资意向书(TS),是按照同一价格还是不同价格来签订?又如,同样估值下,有的投资机构要求有保障条款,有的机构不要求;再如,企业本来只想融资1000万,但是因为项目十分优质,投资机构给出的投资额是1亿元,要不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衡量如何灵活的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而不要一成不变。
(本文作者介绍:如是金融研究院副总裁,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
责任编辑:赵子牛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